意根正解——佛法修證的唯一途徑 生如法師 著 意根的懺悔文 懺悔自己 從於無始 以至今生 從無停歇 竊取佛陀 所有寶藏 愚癡狂妄 據為己有 普遍計較 執著一切 不知一切 原本佛陀 何有自己 我與我所 見利忘義 不知恩養 因為執取 從沒逃脫 業障深坑 世世貧困 生生苦難 懺悔自己 從於無始 以至今生 分別一切 執以為我 我見我慢 我愛我癡 恒審思量 遍計所執 執見為我 執聞為我 執嗅為我 執嘗為我 執觸為我 執識為我 執我能做 一切事業 執我能別 一切法理 執我能成 無比德尊 今日乃知 其實自己 一無所是 懺悔自己 從於無始 以至今生 執我根身 執我器界 執我神通 執我德能 執我成佛 執我弘法 執我度眾 今日乃知 其實自己 一無所能 我從從前 妄執世俗 直至如今 妄執出世 如此妄執 深切感知 世尊不會 予我授記 盼望授記 偷心不死 何時能登 無上寶座 從今以後 何去何從 竊賊君子 我要選一 洗心革面 改過自新 歸還一切 非我之物 淨裸赤灑 任運逍遙 無為去也 序   言    推崇意根就是推崇實證   為什麼在末法時期,要多多演示意根的體性功能作用,並且與意識盡量區別開呢?因為末世眾生心多浮躁,善根輕鮮,貪欲重,福德薄,世事忙亂導致持戒難,修定也難,心無法清淨下來。學佛人普遍都以學知識為主,往往把學來的理論,把意識的情思意解當作實證,把猜測推理研究出來的結果當作實證,自誤再去誤人,共造大妄語業,共墮三途火炕。如果懂得意根的體性,就會知道實證的相貌,與情思意解的區別,懂得實證的機關樞紐和要害,就會避免步入此類誤區,不至於犯下大妄語的罪業。   佛陀時代的眾生善根福德深厚,煩惱輕微,心地清淨,定力強,學完理論就能自動自覺深細思惟觀行,實證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因為有甚深禪定,所學之法都能深入到意根深處,只要證果就是真證,不是意識的假證,再有佛陀把關印證,佛陀的智慧神通無量,印證准確無誤不會有任何差池。   即使明清之前的出家在家眾,也多有甚深禪定,修定環境條件比較好,尤其是唐宋朝時期,學佛人都講究禪定,有禪定就有能力觀行思惟,只要所學理論正確,實證相對也容易一些,情思意解的現象非常少,如果證就是實證,唯獨經書理論難得。所以那時候的眾生可以不知道意根的功能作用,仍然能實證。   如今世間的修學環境,很多人都無法持戒,無法修定,只能以學理論知識為主,這樣就無法實證。不能實證,就不能踐行,多是口頭禪,道理說得頭頭是道,口若懸河,心卻不與道相應,貪嗔癡仍然盛行。沒有禪定,煩惱都降伏不了,壓伏不住,何談斷煩惱?因此佛教團體內部比世俗界還要混亂,鬥爭還要激烈,不僅執著世俗界的名聞利養,還要執著佛法上的個人利益,以至於煩惱甚於世俗界。 在這“聖人”滿天飛、欲望橫流的時代,有必要強調持戒和禪定,有必要強調意根的實證,避免眾生未證言證,命終不墮於三途,不危害其他學子相將入火炕。     第一章  意根的概念    一、根是能生義,意根不僅是生意識的根,也是能生萬法的根。生的功能是如來藏,如來藏依止意根這個根才能出生意識,出生一切法,沒有意根這個根,一切種子都不能發芽。    意根不是大腦和神經系統,大腦和神經系統都是物質色法,屬於身根,是有色根。前五根都是有色根,有形有相,而意根是無色根,無形無相,屬於心,是心法,不是由四大組成的物質色法。祂有心的功能和作用,是時時處處做主宰的心。因此意根是有精神生命的,意根在,身體就能有如來藏的執持,不爛壞,是眾生。眾生死亡時,只有意根不滅,才能有中陰身,在中陰身裏意根就帶著如來藏去投胎。    意根是識,祂有識的功能作用,有識的力量,是產生一切萬法的動力。只要有意根的存在,即使沒有六識的六種功能作用,也是活人,不是木石。比如在無想定和滅盡定中沒有六識,沒有六識的功能,卻不是死亡。阿羅漢出了滅盡定,還能夠托缽乞食,睡著無夢、正死位、昏迷時,都沒有六識的功能,但有意根的存在,因此這些時候也是活人。眾生生生世世的生死輪回,是由意根的無明所決定的,由意根的執著和攀緣所產生的,也是由於眾生的業力所牽引出來的,其輪回原理就是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二、有人說意根是心髒,也有人說意根是大腦,如果說意根是心髒,心髒毀壞了,意根也就不存在了。如果有人做心髒移植手術,意根是否也跟著移植呢?如果意根也跟著移植,就會有人有兩個意根,有的人一個意根也沒有,有的眾生就會有九個識或者七個識。眾生如果有兩個意根,就有兩個作主宰的識心,這樣眾生就會心理錯亂,無所適從了;而另一個沒有意根的人,就要入滅,永遠不再出生。    眾生如果沒有意根,就沒有作主宰的心,那麼六神就無主,一切法都不會現起,也不會有六神,六識都不會出生了。因此說意根是心髒是不對的,說是大腦也不對,大腦也是物質色法,意根不是色法,而是心法,祂又不隨著色身的毀滅而毀滅,能長存到未來世無量劫不滅。    意根是個特殊的根,與前五根不同,祂不是物質色法,而是屬於心法,其它五根才是物質色法。意根既有根的功能作用,也有識的功能作用,是能去到未來世的根和識。因此眾生死亡以後,意根不滅,因為貪執五陰身,就會依賴著如來藏形成中陰身,在中陰身裏,再與如來藏一起去投胎,擁有下一世的五陰身。意根如果滅了,眾生就會處於無餘涅槃當中,不再有六根六塵和六識,也就沒有眾生存在了,只有斷盡煩惱的阿羅漢才願意滅掉意根,也有能力滅掉意根自己。    凡夫沒有能力滅掉意根,因為一念無明和貪嗔癡煩惱俱在,生死輪回苦就沒有能力斷除。眾生在生死當中無量劫,意根從來也沒有斷滅過,生生世世都在執著五受陰,貪戀世俗法,因此必有下一世的出生,生死根無法斬斷。而有能力滅盡意根的地上菩薩,卻不願滅盡意根,不願灰身泯智躲避生死苦,都發願在三界世間自利利他,寧願受些世俗微苦,也要在佛道上勇往直前,同時救度眾生,得離生死苦,共同成就佛道。因此菩薩的心量廣大無邊,遠遠超勝於阿羅漢,因此叫作大心菩薩。    三、意根無始劫以前就存在著,通過修行可以滅除,祂不是不滅之法。如來藏刹那刹那出生意根的識種子,形成了意根連續不斷的運行狀態,因此說意根也是生滅性的。意根的心行變異不停,識種子生滅不停,無明經常轉變,煩惱也是生滅不已,因此說意根是無常的,苦的。意根是被如來藏出生的,是生滅性的,因此是空的,幻化的;生滅變異就是苦,不能永遠常一就是苦。    四、意根以及其它五根是從哪裏來的?五根是在母胎中時,由如來藏輸出地水火風四大種子逐漸變現出來的,是原來沒有後天出生的法;生出來以後,也要不斷的生長,而後逐漸變異,最後就會滅失的生滅變異無常之法,是不久住,不可靠之法。意根是如何出生的?意根是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著的,需要依賴如來藏輸送識種才能運轉,四果羅漢斷我執命終就能滅掉入無餘涅槃,也是生滅無常之法,五陰也就能全部滅盡了,只剩下如來藏清涼寂靜地存在著。因此意根也是不自在之法,需要依賴如來藏才能存在,三界世間的緣滅了,意根也就滅了。    意根無始劫來一直存在,是因為祂存在的時間太久遠,找不到一個開始的時間點,沒有最初的開始,因此才有無始劫以來的生死流轉,否則就只有如來藏湛然常住,不會有眾生五陰身的出現。阿羅漢在無餘涅槃滅了意根以後,如來藏在世間因緣具足時,還可以再出生意根,然後再生出五根,五陰具足,生命體就會再次出現。因此阿羅漢在化城裏休息一下,還是要再出來,那不如一開始就修行菩薩道,不必繞這麼大的彎路,白白耽誤了那麼長時間,以為不受苦就好了,結果還是不究竟,未了的業還要去了結,未破的無明還要去破除,取了無餘涅槃反而不劃算了,所以佛說他們是愚人。    五、俱生是與生俱來的意思,生命存在之時就有的叫作俱生。俱生我執、俱生煩惱都是指意根與生俱來的執我性和貪嗔癡慢等等煩惱,無始劫以來就帶有執我的習氣,就有貪嗔癡慢諸多煩惱。意根與業種相應,無始劫以來造業收存的是什麼樣的種子,意根就顯現為什麼樣的心行,並且能促使種子變成現行,能主導意識的心行與業種相應。而意根是不隨生命的出生而生的,是伴隨著每一期生命每一種生命形式而一直存在的,與生命俱,叫作俱生。意根無始劫以來因為無明的遮障,一直執五陰身為我為我所有,所以叫作俱生我執。    俱生我執是無始時來,意根持續虛妄熏習五陰為我的邪見,執著五陰的習氣一直伴隨著每一世的五陰。而意識每一世都是新的,不能與往世的記憶相應,沒有俱生我執,其我執性既受先天意根的影響和帶動,也受後天環境的熏染。意識受意根的習氣所牽引,比如見到過去世的仇人,意識並不認識和了解此人,但就是不喜歡這個人,心裏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是意根牽引意識動起嗔心的。    意識沒有俱生性,嬰兒剛出生時甚至在母胎裏的意識都是新生的全新的,不帶過去世和無始劫以來的煩惱和習氣。對於此世的一切法都要重新學習才能掌握,只是掌握的程度和快慢還是與累世的業種有關,由意根和業種的熏染促成。意識一方面要受此世的生存環境的熏染,隨緣生起善惡性和非善惡性的心所法;另一方面要受意根的熏染,意根善則意識善,意根惡則意識惡。    因此說,當意根生起貪嗔癡煩惱時,很多時候不由意識分說和選擇,意根就要主導意識莫名其妙的出現貪嗔癡煩惱的心行,造作貪嗔癡煩惱業行,意識的理智有時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當業種現行出來,意根的情緒和習氣現行出來,意識即使有理智,也難於招架,更何況極多數人的意識是沒有理智的,那煩惱就要泛濫起來了。    六、潛意識,就是意根末那識的一個別名,是意根的代名詞。因為佛教界之外的普通眾生不知道有意根末那識,就把意根的功能作用說為是意識的另外一種功能作用,說為是潛藏的意識的功能,叫潛意識。把意根和意識混淆在一起不分,是佛門外人士所說,這正是不懂意根和意識的區別的無知表現。而佛教界尤其是唯識系就說意根是末那識,是有別於意識的另一個識,把意根的功能作用單獨提出來,不與意識混淆在一起。這樣區分意識和意根才能有大智慧,這是有智慧的專家的說法,也是佛陀所說。    沒有定力和智慧,根本就觀察不到意根的作用,心太粗了。意根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發現的,意根的能力都知道的人,是佛世尊,能觀察意根運作的人,是地上菩薩。七識裏,能力最大的是意根,叫作第二能變識,其次才是意識,叫作第三能變識,五識也在第三能變識裏,與意識合一起。意根的力量和主導作用是相當大的,三界萬法都是意根發動出來的,意根徹底轉變,自己就成佛,意根的染汙極重時,活著就能入到地獄裏。     七、馬鳴菩薩所造《大乘起信論》中對意根的定義:“此意複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三名現識,謂現一切諸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五名相續識,謂恒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    這是說意根有五種異名:    (一)意根是業識,與業力相應,因為無明業力的作用,意根不覺悟而起念想,心就動轉向外攀緣了,作意、受、想、思心所現前,如來藏配合之,就產生相應法,三界法出生,五陰身出生。意根的念想以思心所的活動為主,如來藏了別意根的念想,就會盡量成就意根的念想;如果種子具足,如來藏一定能實現意根的念想。    所以意根如果心不動,思心所不出現,如來藏不會配合滿足意根的需求和念想,法就不會出現。心動是什麼意思?意根有了想法,有了願望,思心所現前,想要造作,如來藏了別以後配合思心所,才出生三界法。而且無明業力在無始劫以前就存在著,與意根相應,促使意根生心動念,想要向外貪求,想要了別外界,如來藏配合,出生宇宙器世間,然後又出生五陰。這在楞嚴經裏世尊講過了。    (二)意根是轉識,轉是流轉動轉的意思,意根因為無明業力的緣故,起心貪求,故流轉於三界世間,流轉於六道。意根心一動轉,如來藏隨之變現一切法,境界相現前,意根了別,之後六識出生,境界就在六識心中顯現出來,身口意行現行,業行出現,業種收存,生死相續。    (三)意根是現識,是第二能變識,能促使如來藏變現出一切法,如來藏依之思心所而變現一切法,如鏡子中的火,無有實義,無有燃燒義,因為是帶質境,不是真實的外界的五塵相分。    (四)意根是智識,有一定的智慧性,有了別慧,有分別性,能知法,不僅能了知六塵法,也能了知六塵外的法,只要是自己的如來藏能變,意根就能了知,了知的都是相似於本質境的法。不僅知現世的法,還能知前世的法,也能知後世的法;天上地下一切法都能同時知,其智慧也不可測量,意識遠遠比不上。意識只是了別六塵境界比較微細,細節都能了知,意根不能了知細節和微細法,只能了別粗況和大略情形,然,這已足夠。    (五)意根是相續識,生生世世相續不斷,如果不入無餘涅槃,意根與如來藏一樣永遠不滅,同等壽命,都是無量壽。因為有意根相續不斷,能帶無始劫的業力種子來到後世,世世與業種相應,與業力相應,能讓如來藏不斷實現業因果報,而由自己承受。    意根,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意根對於自己曾經經曆過的事情,忽然就能憶念出來,然後提醒意識,警覺意識,讓意識了別細節,意識就有回憶、回想、散亂等現象發生,都是意根攀緣的結果。    意根對於沒有經曆過的事情,也同樣會虛妄的產生分別,想要了知,根據如來藏所現起的一些緣,能知未來要發生的事情,有未蔔先知的本事,能預測事情的發生,從而讓意識心有所防備。正因為意根有憶念功能,祂才能把從前自己經曆過的事情顯現出來,讓意識了別。意識多數情況下,不具備了別六塵之外法的能力,祂猜測意根的心思,只是偶爾能猜測准確,很多時候都是一無所知。             第二章 意根的遍計所執性    一、意根的另一個體性是遍計所執性,與《楞嚴經》裏說的意根默容一切法有一些關聯。什麼叫作一切法?什麼叫作默容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了如來藏所出生和變現的所有法,全部都包括進去,沒有一絲遺漏。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產生出來的,它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包括了色法和心法,包括了染汙法和清淨法,包括了過去和未來。三界世間裏所有的法都包括,也包括出世間的法,世出世間法都包括了,這就是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產生的,總體來說就是一真法界。如來藏產生出來以後,意根都能緣到,然後就默容容受下來。    意根能夠遍緣如來藏產生的一切法,只要如來藏產生一個法出來,意根就能緣到,能了別到,這說明意根普遍的緣著一切法,然後普遍地執取一切法。所謂的遍,就是遍六根、六塵、六識、遍十八界,遍宇宙器世間,遍五陰十八界,遍三界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以及遍色法和心法,遍過去和未來。    二、意根有遍緣、遍容的體性,即遍緣又默容,所以意根具有遍計所執性。因為無始劫以來,意根一直隨逐著如來藏而存在,祂從來沒有滅過,如果不是四果羅漢,而且是不回心菩薩道的四果羅漢,意根永遠不會滅去,甚至到成佛的時候,以及成佛以後,意根也從不會斷滅過一次。    那祂存在時,就要遍計所執一切法,普遍的計度、執著一切法,默容一切法。計,就是計度,就是計較、執取、攀緣。祂這個體性,並不是在一切位階都存在,凡夫和賢人的意根肯定都有遍計所執性,四果羅漢斷盡了人我執,對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已經沒有了執取性,但還有法我執沒有斷,就要對如來藏出生的很多法還有遍計執所執性,除了滅盡意根的無明,成佛之後,意根再也沒有了遍計所執性。初地以上的菩薩,意根不僅斷除了人我執,還斷了一分或者多分法我執。佛的意根,斷盡了對一切法的執著,沒有一絲遍計所執性,即不執著人我,也不執著法我,人我執、法我執全部斷盡無餘,但還是要很普遍的在一切法上運行,默容一切法,只是沒有執著性,沒有計度性。這就是遍一切法的遍的含義。    意根遍計所執性的執著性,是分階段性的,不是在一切位階都有執著性。在凡夫階段對一切法都有執著,不僅執著人我,也執著法我。這種遍計所執性通過修行可以逐漸滅去,四果羅漢之前,意根有人我執,四果羅漢以後,人我執就滅。初地菩薩以後,意根還有不同程度的法我執,從初地菩薩開始一分一分的斷除,斷盡了就成佛。    三、心的功能作用就是受想行識的功能作用,識別、了別、執取、感受、抉擇,對一切法生起喜怒哀樂和憂悲苦惱的情緒,這些功能作用都是由如來藏的識種子而引發出來的。七大種子一輸送出來,七識的心行和六塵境界就如同泡沫一樣出現了。無始劫來意根一直抓著泡沫而取無常相為常相,取苦空煩惱相為樂相,取五陰無我相為我相,取六塵六識不淨相為淨相,把六識所有的功能屬性都執為我,把這些泡沫都執著為我、為我所有,把苦、空、無常法執著為我及我所有。    因為抓取這些法,意根就無法出離三界得解脫。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後,這一世應該要生起解脫之心,努力了知這些法都是如何虛妄不實的,因何因緣生又因何因緣滅,確認其生滅無我以後,不再執取無常無我的幻化有為法。一切的受覺哪怕是樂受都是無常而留不住的,境界相來了產生樂受,境界相滅了,樂受也滅了,沒有一個受一個法可以常恒存在而不變滅的。    六塵都是大腦裏所呈現的虛幻的影子,我們都是在執取這些影子而產生各種受與想,影子不真實,產生的受與想同樣也不真實。所有的法都在刹那刹那不斷地生滅著,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的瞬間就變成了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意根抓不住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一個虛妄相。世間根本就沒有其人其事其理,也沒有世間,就如同對著鏡子裏的影子又哭又笑,生心動念,造作種種業行,卻不知所面對的一切都只是虛妄的影子而已,就如癡狗對著鏡子裏自己的影子狂叫不止,就如癡猴跳進湖水非要去打撈月亮的影子一樣,眾生就是如此愚癡。要想脫離愚癡,獲得智慧解脫,就要認識真理和真相,不再執取一切法,斷除我法二執。    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意根遍計所執性造成的。意識白天思考的內容,六識了別的一切法,都會落到意根裏,意根有時候白天太忙了,祂來不及思量,忙於應付主宰各種事情,讓六識現起分別性,因為分別的內容太多,意根也思量不過來。晚上六識都滅了以後,就不會再傳遞六塵信息了,意根就有空閑時間,開始思量六識白天所了別的法。祂思量這些法時,如來藏隨其思量就變現出夢境,白天思考的事,晚上就夢出來了。有時候意識白天思考的事,意根也跟著思量,意識心粗不知道,並且意根也沒有思量出一個結果來,不會做抉擇,到晚上意根就會繼續思量。雖然意識不知道,晚上意根也要把思量的事情通過夢境顯現出來。    如果意根不太攀緣和執著,夜晚就不會做夢,意識就一直不現行出來,一宿時間睡眠無夢,就能恢複疲勞。比如阿羅漢因為意根滅了一念無明,意根不再攀緣世俗法,阿羅漢的心裏就沒有散亂和掉舉,白天也沒有昏沉和睡眠,心裏清清淨淨的,晚上也不大有夢了。偶爾做夢是因為有一些其它特殊事情,也許是他人意根攀緣,來進入阿羅漢的夢境裏有事相求,比如有些鬼神需要超度等等。    意根所攀緣的法,會通過夢境顯現出來,有時候還能夢到前世的人事物,還能夢到未來,意根也能緣到業種,也能了知一些未來的事。未來的事就會在夢境裏呈現出來,第二天的事情能出現,第三天的事情能出現,第二年的事情也能出現,夢境裏說不定什麼時候的事要出現,這叫未蔔先知。    意根如果要攀緣其它世界的法,其它世界的景象也要出現,所以意根攀緣什麼,夢裏就會顯現什麼。那麼所有的夢境是誰變現出來的?意根肯定變現不出來,因為祂不含種子,又沒有直接變現的功能。只有如來藏能夠隨順於意根,輸出種子,把夢境顯現出來,讓意識了別,第六識在夢裏,就會天上地下,過去未來,無處不到,真是神乎其神。   五、意根是作主識,有遍計所執性,天上天下處處攀緣,祂也必會帶著六識處處攀緣。六識是如來藏依緣而生,所以是依他起性,外塵和內塵,諸識和業種,皆是如來藏出生,皆是依他起性。    意根在最初時,無始劫以前就存在著,那時如來藏心體裏還沒有五陰造作的業種,可是意根照樣存在,其存在之理由是因為意根有無明,叫作無始無明,一念無明也是無始的,也叫作無始無明。意根出生和存在的緣極少,有如來藏、無明以及諸佛菩薩的願力就可以了,所以意根的依他起性不明顯不突出。意根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其執著性,在凡夫時無一法而不執,叫作遍計所執性。因其遍計所執性,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才無有了期。    六識的出生和存在主要是依意根的遍計執性而來,六識出生的緣比意根多,因緣具足時,六識才能出生,所以說六識是依他起性。雖然六識也有執著性,但是其執著性還是受意根影響、熏染和調控的,其執著性與意根相比很輕微,並不突出。以其主要特性來說六識是依他起性,而不能說六識是遍計執性。因為六識並不能普遍於一切法上運行,有很多不遍之處,也就執著不了那麼多的法。況且意識沒有作主性,受意根支配和主導,所以體現不出遍計所執性。    六、問:意根是遍計所執識,這個“計”就是指意根的思量性?這個“遍”字,究竟遍在何處?哪些是意根的見分直接了別的?哪些是緣於如來藏的見分或前六識的見分來了別的?    答:計的意思是核算、測量、打算、謀劃、策略、主意,意根的計含有思量的意思,這就體現了意根作為末那識的活潑潑的識心活動,體現了眾生深層次的思想分別活動,因此也說明意根是有智慧的,與慧心所相應。執的意思是固執、執著、執取,意根的執性,分為人我執和法我執,兩種執都斷盡,就修到佛地了。    意根的遍,是遍在自己如來藏單獨所變現出來的一切法上,遍五根、遍六塵、遍六識、遍五陰、遍前後世、遍宇宙器世間等等所有一切法,楞嚴經所說的意根默容一切法,就是這個意思。    意根的了別,都是緣於如來藏的見分而作的了別,比如意根了別自己和他人前世的經曆和後世沒有發生的經曆,六道眾生的事情,他人的心理狀態和想法,能了別那些六識在有五神通的情況下才能了別的所有人事物理。而在對應和分別現前的六塵境界的時候,意根大部分要依靠六識對六塵的了別,而作自己的了別,最後作抉擇。有的時候,意根也可以不需要六識輔助了別,自己就能單獨了別六塵境界,比如在睡著的時候、昏迷的時候,各種禪定的時候,死亡的時候等等,意根單獨了別六塵境界,再作以判斷和抉擇,之後,六識就會出生,輔助意根造作身口意行,以完成意根的抉擇。意根直接了別的部分,也是緣於如來藏的見分而作的了別,沒有如來藏,不依靠如來藏的見分,意根不可能單獨有見,不能單獨運作的緣故。    七、意根就是我執識,時時處處執著五陰六識為我,也執意根的功能為我所有,意根對自我五陰的執著,修到四果時才能斷除,不再執著五陰自己。現在總聽有人說要去執,其實這些人都不懂得修行的次第和進階,一個人離初果的斷我見都還很遙遠,就想一步修到四果羅漢的斷執,甚至還有人高喊著要斷地上菩薩應該斷的法我執,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如果不懂得自我五陰的生滅無常變異性,最基本的三縛結沒有斷,就想斷更深層次的五上分結,連基本的禪定功夫也沒有,就想一下子飛躍到很高的修行層次是不可能的,很多人一輩子高喊口號,臨終仍然要接受三惡道的果報,真是可憐憫者。初果的修證內容如果還不懂得,無法證得初果,就更不能做到四果羅漢的斷意根我執,修行是有次第的,不可能一步登天。    意根是我執識,無始劫以來一直在執著自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其執著性根深蒂固,不經過中間層次的漸修,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斷執。意根既然有執著性,祂就不可能對一切境界湛然不動,祂時時處處攀緣,如果祂能湛然不動,那我們就能時時得定得止,內心安然自在,一切法了無牽掛,而且定力會很深,事實卻不是這樣,那就說明意根對一切法或者極大多數的法,還是有動轉和動念,以至於六識念念不停留,分別不斷。    意根是作主的識心,沒有再指揮意根的了,但是意根的一切心行,都要有如來藏的配合,而且如來藏也不是無緣無故地就會配合,如來藏要依緣依業種來配合意根的心行,是有一定的條件和前提的。那就是說,意根的作主性也抵不過業力,在很多重大的事情上還是要隨順業緣,作不得主的。    尤其是臨終去三惡道時,祂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聽從因緣的召喚,也不得不在中陰身裏徘徊想有一個最好的歸宿,可是最終歸宿,往往不盡祂意,祂也只能隨順命運的安排。世間人在活著時,意根總想指揮一切,主導一切,可是自己的命運卻始終主導不了,這就是不努力修行,不斷我見,不斷我執的結果。    八、意根攀緣一切法,攀緣的意思是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依靠、投靠、攀登、攀比、攀附,俗話叫作強行拉關系。從這個概念上來看,意根對萬法的攀緣性,也就能清楚了,祂強行與一些法拉關系,攀附著一些法,依靠著一些法,不肯舍棄,不肯放舍,心上執取著這些法的相貌,裝載著這些法,記掛著這些法,惦記著這些法,惦念著這些法,而不舍。可以定義意根的攀緣性為:不斷的對法塵生起作意乃至思心所,是意根的攀緣性,也就是惦記、惦念和執取。    如果說意根攀緣,大家都能接受,因為書裏都是這樣說的,所以不用思考就直接信受下來,以至於成為了語言的習慣和思惟的習慣,也不知道攀緣究竟義是什麼。如果用比較貼切一點更容易理解的詞語,來解釋意根攀緣的含義,代替攀緣這個詞語,恐怕會有人強烈反對,因為無明故。不知道攀緣是何意,如何依法?不了解意根的思量性,如何依法?不知道意根的慣性作用的實質,如何依法?不知道意根根據什麼作抉擇,如何依法?意根的思心所都有什麼功能,如何起用的,作用有多大,一問三不知,如何依法?    用惦記惦念代替攀緣這個詞語,完全合適。有人有這樣的體會,每當臨睡之時,只要思索法義,比如思索意根的非量境,如何用意識之力改變其為現量境,這對證果是有用的。結果夜夜夢不斷,都在法義上轉。這說明惦記惦念等價於攀緣,沒有惦念的心思就不會有攀緣的行。    已經過去了的事情,意根為什麼還要生起作意和思心所?這是什麼心行?過去了的事情,意根仍然要起作意、觸、受、想、思五遍行心所法,以至於弄出夢境,讓意識在夢裏繼續思考,這是什麼功能?是不是惦念惦記?是不是憶?過去和現在的事情的連續性是如何實現的?事情已經滅了,意根仍然要作意觸受想思,就是惦記、惦念、攀附、強行結關系,心裏放不下。    意根的惦記和惦念不同於意識的記憶回憶,意識的記憶回憶是指意識能夠清楚而系統全面細致的回想起所經曆過的事情,而意根卻不行;意根只能攀附著,只能想著,只能惦記和惦念,不能回憶出具體的細節和情節,不能有清晰的圖像和文字語言出現。    但是意識的記憶回憶也都是意根不斷的攀緣、不斷的惦記和惦念的結果,如果意根不再想著經曆過的事情,那些經曆過的事情就不會以獨影境法塵的形式出現,也就不會出生意識去了別這個獨影境,那就沒有回憶記憶這樣的事情發生。記憶回憶,與惦記的區別,惦記比較粗略,意根相應,記憶回憶比較細,有細節,意識相應。所以意根粗略提醒,意識就要細微了別回憶。    意根的想心所,就是了別和執取的功能作用。過去了的事情,意根都能緣到,都能攀到,都能攀拉到夢裏來,說明意根並沒有忘記這些事情,遇緣就能現行出來,甚至能現行到夢裏來,就是世俗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意根的思心所與想心所的差別是什麼?思心所是思量和抉擇,作主和決定,是想心所的了別分析以後做出的決定性的心行,比想心所更具智慧性。    意根不但對過去世,對久遠劫以前的事攀緣和惦念,也對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惦念不已。如某人惦念第二天的選舉問題而徹夜難眠,惦記著第二天的事情要如何安排,以至於睡不著覺。睡不著覺,是意根不讓六識滅去,尤其是不讓意識滅去,讓意識左思右想,以至於思慮過度,身體翻來覆去不能安眠,這是意根嚴重攀緣執著和惦念造成的結果。    有時候經常夢到小學的人和事與現在的人物混在一起,都是意根惦念攀緣攀附出來的,其實自己都知道心裏對那些人和事都是難忘和執著的,雖然意識可能現在不想這些,但是夢到後感觸還是和剛發生一樣,意根其實從來沒有放下過,一直執著惦念著。惦念惦記可以說是比較輕微的攀緣,例如佛菩薩惦念著眾生如何得到解脫;而攀緣可以說有一種盲目的執著性,像一些追星族那樣就稱之為攀緣。    意根的執著和攀緣,就是意根的遍計所執性,是意根的作意和思心所的不斷運行狀態。計,是意根執取性功能作用,是想心所的運行,也有思心所的運作,比較強烈一些;而惦念惦記比較輕微,也比較粗略,可以不涉及具體的細節。其實攀緣也可以不涉及具體的細節,比較粗略。意根有主動攀緣性,意識有被動攀緣性。表面情緒是意識心的狀態,是意根攀緣某種法,讓意識出生的感受,還有深層次的情緒,由意根直接發動起來,是意根的心行。感到莫名其妙的事,就是意識不知,意根知而不能用語言和文字思想表達。如果知道自己為什麼有某種情緒,理路思路比較清晰,就是意識思惟了別出來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何有那樣的情緒,那就是意根鬧出來的。    有的人睡著了,想幾點起就幾點起,從不用鬧鐘。意根是如何准確知道時間的?這就是世間所說的生物鐘現象。生物鐘,就是指意根。如果意根知道第二天得起大早趕火車飛機,意根平時五點起床,第二天三四點鐘就起床,有時半夜惦記得過分,就會醒過來看時間,說明意根並沒有忘記第二天要早起的事情,祂一直惦記惦念著。意根的識性到底如何,有多深多廣,都能識別什麼法,這些需要我們不斷的更深細的去觀行和探索。    九、身口意行造作強烈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心行重,意根的執著重,認為某事非常重要,才要強烈的造作。身口意業行作為種子存入如來藏以後,意根攀緣很重,想把種子現行出來,再經曆一次的時候,種子就容易成熟,容易現行出來,顯得意識記憶比較牢固,實際上就是意根的攀緣執著性導致的。比如借給別人一萬元錢,這一萬元錢對於自己很重要,意根就不肯舍棄,心裏一直在攀緣惦念著,雖然意識並不想著,表面上好像是暫時丟下了這件事,好像是忘了。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意識就能突然間或有理由或無理由的想起了這件事,這就是意根提供給意識的信息,意根時時在惦記的結果,否則意識不能主動想起這件事。如果是借給別人一元錢,這筆錢太少,對於自己並不重要,意識覺得無所謂,意根就不放在心上,不太攀緣惦念這件事,意識就想不起來。    一件事情過去了成為業種,關鍵看對意根是否重要,重要的就比較執著,然後不斷的緣這一法,惦記這一法,就能促使意識回憶出這個事情;不重要的事情,意根不惦念,就不能促使意識想起這個事情。    十、滅除意根的遍計所執性即成佛道    生死是由意根的遍計所執性而有,其中意根的人我執能引生出分段生死,導致一期生命一期生命的不斷輪轉,伴隨著粗重和細微的生死苦惱;意根的法我執引生變易生死,導致細微而長久的生死現象不能永盡,仍然伴隨著微細無明惑業苦。既然如此,意根斷除人我執就能了卻分段生死,相當於四果阿羅漢斷除對五陰十八界的執著;意根斷除法我執,才能滅除變易生死,究竟成佛。    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一切法都是意根執取和執著的,執著就有縛,執取就被纏縛,由此無明就有生死。因為意根執取五陰的功能作用為我,執取十八界為我和我所有,執取三界世間,貪愛不舍,遂被五陰所縛,被十八界所縛,被三界世間所縛,不得出離三界苦。只有讓意根斷除五陰十八界的我見,才能斷除對五陰十八界的執著,從而斷除對三界世間的貪愛,解除縛著,暫時得以解脫。    因為意根的無明,不知法界實相,不證如來藏,也不知如來藏的種子功能作用,貪執如來藏所變幻出來的一切法都當作我和我所有,執著不舍,遂有法縛,變易生死不除,不得大解脫。只有讓意根逐漸認清事實真相,證得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都屬於如來藏所有,沒有自己絲毫,意根才能死心,斷盡法愛,滅盡無明,解除全部粘縛,究竟解脫,恢複本來面目。    因此說,學佛修行就是要破盡意根的無明,證得一切法無我,解除意根的貪執,改變和斷盡意根的遍計所執性,生死的枷鎖才能全部卸除,生死自在,於法自在,成為大法王,成為三界尊。    十一、意根對內外四大的執著性不同    凡夫的意根有一種遍計所執性,對所遇到的一切法都可能產生執著,只是執著的輕重緩急不同,執著的方式不同。意根最執著的就是色身和六識的功能作用,因為這些法活靈活現,意根離這些法又很近,須臾不能離開,依靠著這些法才能展示自己。意根執內四大的色身為我為我的,色身對意根的影響最大最直接,可以說息息相關,代表著意根我的生命特征,又能直接控制,所以意根最執著色身。    但是意根也執著外四大組成的物質色法和宇宙器世間,把這些法當作是自己所擁有的,認為自己能享受到這些物質色法。這些法對意根來說,不是息息相關須臾不可分離的,只不過是色身生命所需而已,很難直接控制,與意根的關系要疏遠很多,執著外四大優勢為了內四大,本質上海市執著內四大,所以意根對外四大的執著要比對色身的執著輕微。如果一個人對物質色法也有很嚴重的執著,那說明這個人貪執性太重,難於解脫。    十二、意根俱生的人我執和法我執    所謂的俱生,是指五蘊生來就帶過來的,與五蘊一起出現的,從前世帶過來的,不是新學新出現的,不是後天受熏才有的。俱生的人我執是指與五蘊一起出現的人我執,是前世的執著習氣帶到今世來的;俱生的法我執是指與五蘊一起出現的法我執,是前世的執著習氣帶到今世來的。    第七識是連續識,無始劫以來從來沒有斷滅過,每個五蘊新出生時,第七識都不用新出生,還是前世延續下來的那個,因此其習氣慣性秉性仍然與前世相同,沒有變化;其所有的認知都與前世相同,沒有變化。第七識都認知些什麼呢?第七識認知五蘊,知道五蘊是我;認知十八界,知道十八界是我和我所擁有的;第七識依靠第八識認知一切法,知道一切法都是我都是我所有的。因為第七識有這樣的認知,又不知道這些法都不是我,都是第八識變現出來的假法,因此對五蘊十八界法有貪執,對第八識變起的一切法有貪執。    第七識意根前世執著五蘊和十八界為我,今世剛剛出生時乃至於在母胎裏時仍然要執著五蘊和十八界為我;前世意根執著一切法都是我,今世剛剛出生時仍然如此執著,因此說意根的人我執和法我執在五蘊生來就具有,不用現學習和現熏習,也不用依靠除第八識之外的任何法而有這些執著,就是說不依賴六識和生存環境就能單獨具有,並且刹那都能現行出來。    十三、意根的遍計所執性,並不是對所有法都執,或者是都能同時執,因為精力不夠用,就會在一時之間有些選擇。有些法意根是漠不關心的;有些法意根是厭惡的躲避的,雖然這也屬於執;有些法卻是很貪愛的;有些法是習慣性的攀緣了別。雖然意根能夠遍緣一切法,但也不是一時之間同時都能緣,還是有重點有側重面有所選擇,尤其是希望六識處理的法更是有所選擇,否則六識了別不過來,就要疲乏崩潰,這點意根能懂得。                    第三章 意根的伶俐性    一、意根的另一個體性是伶俐性,伶俐的漢語意思是輕巧、靈活、敏捷,意根也差不多如此。意根為什麼很伶俐呢?祂無始劫以來一直在攀緣如來藏所產生的一切法,一直在隨逐著如來藏而存在,如來藏能變起什麼法,祂就能緣什麼法,沒有隔礙,非常靈巧、敏捷。如來藏只要能變,祂就能緣,與如來藏緊密相連,沒有一個法祂緣不到,所以說祂很伶俐。如來藏變出哪個法,祂都能瞬間知道,所以說祂很伶俐。    二、沒有六識的時候,意根伶俐不伶俐?沒有意識的時候,意根絕對知道自己是存在的,知道五陰身現在不能動,不能了別細法,知道自己還活著,知道自己大概所處的狀況。比如昏迷時,意根強行著找時機想清醒過來;快死亡時,意根掙紮著不想死亡。睡著時,不遠處著大火,意根快速讓六識出來了別,意識迷迷糊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時,身體立時就跑。你說意根伶俐不伶俐?    發生地震時,意根立即讓六識出來,六識還不確切知道是什麼事就越窗而逃,你說意根伶俐不伶俐?逃跑是意根決定的,六識迷迷糊糊,並沒有給意根多少信息,意根就知道不好。睡覺時,六識並不存在,意根就知道大事不好,趕快醒過來,你說意根伶俐不伶俐?意根如果不伶俐,我們就不能活到現在了,各種突然事件的發生,意根就知道立即躲開,並且知道保護自己身體關鍵部位、重要部位,知道哪裏是容易致命之處,這樣我們才能安全的活到現在,所以應該感激意根的慣性力量和伶俐的自我保護功能。    三、意根為什麼叫作轉識    正因為意根非常伶俐,因此祂才叫作轉識。轉識的意思就是,原本沒有的法,如來藏裏的法,因為意根的攀緣性,被意根給轉出來了,這是意根轉識所起的作用。如果意根有大智慧,知道法界實相,依靠如來藏,依靠著實相,意根就知道萬法全部都是虛妄的,心靜不動時,有些三界法就不現起,不轉出來了。如果意根不轉,三界法就不能現前。意根能把三界法轉出來,能把六識轉出來,這才叫轉識,從如來藏這個寶藏裏把三界法轉出來,這就是轉識的作用。    當我們在定中時,意根也在轉,睡覺時覺知心滅了,意根還照樣繼續不斷地轉。既然意根能夠相續不斷地轉,轉出一切法出來,說明意根才是非常伶俐的。而且入了無想定,入了滅盡定,或者正死位中、昏迷位中,祂都照樣繼續不斷的運作,因此叫作轉識。意根在定外時是轉識,在定中時也是轉識,無時無刻不在轉,刹那刹那都在轉,沒有一刹那停止過。如果意根不轉,就無餘涅槃了。    那就是說,依於意根心動的關系,就有了意識覺知心配合著顯現六塵境界,了別六塵境界,就有了能夠看見六塵境界的六識存在,而所見的六塵就叫境界相,心境就全部出現了。    四、意根的遍緣體性和伶俐性    有人說睡著時“嘭”的一聲,重大聲音出現了,如來藏才把六識生起,人就醒過來了。那麼沒有重大聲音,沒有重大法塵的時候,六識生不生,睡覺能不能醒過來?當然能醒過來,極大多數眾生和極大多數的時候,從睡眠當中醒過來是睡到自然醒,並非都是因為有重大法塵才醒過來的,而且每次睡覺也並非都有重大法塵,否則這樣的睡眠環境太糟糕了,每個人的睡眠質量也極差,那麼結果就是成天昏沉不清醒。再者說,每個人也保證不了每次臨醒過來的時間一定有重大的法塵,這樣就不能保證每次睡覺就能按時醒過來,也不能保證能醒過來,那麼誰還敢輕易睡覺?    事實上,意根的機制是能了別一切塵境,不管重大與否,但對某些不重要的塵境可以忽略過去不理,這樣六識就沒有必要出生和現行。而某些塵境意根認為比較重要有用,想要再細微了別就沒有能力了,如來藏就會為祂出生六識來協助了別,然後讓意根作抉擇。如果實在沒有什麼重要和有意義的塵境,意根就會習慣性無目的性的遍緣,如來藏就要配合出生六識隨緣了別一切塵境。比如我們打坐修定時,意識一心想靜下來,不想了別聲音,可是意根的慣性作用沒辦法停止,聲音還是要在耳邊生起,意識還是能知道,心裏空不下來。在清醒狀態下並且心靜時,耳邊無論有什麼微小的聲音都能聽得到,比如最細的心髒跳動的聲音,呼吸的聲音,蚊蟲的叫聲,遠處即將消失的聲音,意識都知道,那在意識了知之前,意根首先要緣和了別。    因為意根遍緣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意根緣著的,細的、粗的、重大的、不重大的,意根都緣,即使意識不想要這些法,討厭這些法,意根也要給弄出來,意識沒辦法拒絕,這就是意根的遍緣性,意根的慣性習氣作用。意根遍緣一切法,有些時候是因為有欲望,有些時候是因為有願望願力,有些時候是因為習氣,還有的時候是境界實在太強大了,意根抵不住誘惑,不得不了別,就生起攀緣性。意根緣法之後,使得意識現前,就能辯別六塵,能見境界相。    那麼意根自己能見境界相的功能作用低劣嗎?其實不低劣,比如說哪裏要發生天災人禍了,意識什麼也不知道,而意根卻知道,於是就決定搬家躲避災難,或者是表現出驚慌失措的行為,這些現象都表示意根知道了要發生什麼事情。有的時候,意根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想要意識也知道,就做夢讓意識在夢中了別,或者是讓意識在定中了別。那意根伶俐不伶俐?在此之前,意識心無法知道這些事情,意根不警覺,意識根本無法知道。    意根知道這些即將發生的事,都是自己單獨依靠如來藏知道的,沒有六識什麼事,而且還要意根通過做夢告知,意識才能知道即將要發生什麼事。打坐的時候,意根還能回到過去世,把過去世的事情現出來讓意識了別,還有小時候的事情,重要和不重要的一大堆事情,都能讓意識了別到。這裏有意識心的參與嗎?沒有,都是意根單獨依靠如來藏了知的,意根單獨運作時就很伶俐,用不著依靠六識心。    意根的法太細了,我們的心要非常的細,禪定非常的好,智慧非常的深細,現量觀行能力非常的強,才能把那些細法一點點的都發掘出來。缺少禪定和智慧,只能在粗面、浮面上做粗淺的觀行。有些人的心非常粗,即使是在粗面上,還是觀行不了,何況細法。    五、意根為什麼能在緊急情況下采取措施,從而規避了危險,轉危為安?意根如何知道遇到的情況屬於危險性的,能危害自身的生命安全?意根是如何了別和判斷要發生事故的?    首先說明這裏意識絕對沒有時間仔細分析事情的危險性,以及如何躲避,如何采取措施。而且大多數時候,事情發生過後,風險已經過去後,意識才知道剛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才知道剛才好驚險,然後不是感謝上帝,就是感謝某種神靈,就是不知道最應該感謝意根。那麼要感謝意根什麼呢?    意根無始劫來經曆了無數的事件,什麼事情對自己有利什麼事情對自己有害,能危及生命的安危,意根都知道。祂也隨意根生生世世緣於色身,了解色身的大體狀況,哪部分重要,能涉及到命根,意根都知道。所以意根往往在危急關口,不等意識的分析判斷,自己獨自處理各種緊急重大的突發事件,避免了事故的發生,保障了生命的安全。    在發生各種突發事件時,如果意根非要等意識的分析思惟推理判斷之後,再思量如何解決處理,已經來不及了,也許生命就難保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意根的伶俐性,感謝意根無始劫以來的寶貴經曆,感謝意根的不容分說的果斷和機智,感謝意根的那種自動化的規避危險的智慧。所以我們也不要再說意根總是那麼的愚笨,那麼的愚蠢,祂機靈的時候,我們遠遠趕不上祂。    六、當鐵屑飛向眼睛時,快速閉眼就擋住了飛過來的鐵屑,眼睛沒有受到傷害。緊急閉眼快速閉眼,都是意根的飛速決定和指揮出來的的行為。意根確實不可思議,保護色身首當其沖,沒有祂這種保護機制,每世的五陰身究竟能活多久,就不好說了。    這雖然應該感謝意根,但最該感謝的還是如來藏。身體受傷的快速修複,都是如來藏調配四大種子的結果,沒有如來藏,意根任何想法都無能為力,更何況還要保護色身,想讓色身恢複健康,那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如來藏是最可敬愛的,無我無私。意根愛著如來藏的種種功能,憑仗著如來藏的護持,頤指氣使,卻以為都是自己的功勞。    七、生來就有躲避危險的本事,就是意根的,意識心在剛剛出生時根本就不懂,如果一生當中沒有接觸到相應的環境學習,意識永遠也不懂什麼事,但是意根就有天生求生的本事,不用意識引導和熏染。    畜生的意根也有伶俐的一面,生來就有的本事也不少。畜生們第一次遇到危險的表現,沒有人教,它們就懂得,第一次遇到地震,它們就有預感,就知道想辦法躲避,沒有人教,天生就會,這是意根的伶俐性,除此無他。但是意根再伶俐,也躲不過業緣,躲不過業報。即使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受善報,意根貪愛這個境界,命終惡報來臨,也要去三惡道受苦,意根絲毫作不得主,沒有辦法躲避。    某些人的意根再伶俐,惡緣出現,該死亡還是要死亡,怎麼也躲避不了,雖然在他人看來,完完全全可以躲避,可以避免任何事故,可是對於業報來臨的人,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也根本沒有機會選擇,沒有機會思考,生命就消失了。    某些人的意根再伶俐,由於業種和福德欠缺的緣故,非常淺顯的法義,仍然看不懂,不能正確理解,更不能如理思惟,非常遺憾。某些人的意根再伶俐,再聰明,一心追求高官厚祿,可是由於前世不修福德,一切善報都與他們擦肩而過,痛苦一生抱怨一輩子。某些人的意根再伶俐,再聰明,由於前世學佛時間短,一輩子勤勤懇懇的修學佛法,精進不懈,即使斷我見這樣的小乘法都無法真正理解和觀行,何況還能證果。               第四章 意根的作主性    一、意根的攀緣作主性表現在意根普遍計度執著一切法,時時處處作主宰。眼根和外色接觸,如來藏就在勝義根裏把外色變成內色,意根攀緣色作意於色決定細微了別色,如來藏就出生眼識和意識來了別內色塵。眼識先了別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霧煙塵等等顯色,意識幾乎同時分別色上的形色、表色、無表色。如面對一個人的時候,了別人的膚色和衣服的色彩,是眼識對顯色的了別;了別人的高矮胖瘦、頭發長短等等,是意識對形色的了別;了別肢體身體屈伸俯仰、迎來送往等等的行為造作,是意識對表色的了別;了別人的男女相、年齡、美醜、氣質、修養、文化、性格、脾氣等等,是意識對無表色的了別。    眼識見色,先領納接受,後眼識有單純的感受,無情緒色彩,意識的受帶有感情色彩;受之後是想,就是了別分別執取相貌;下一步是思量抉擇,眼識思量抉擇是趣向還是躲避色彩,意識判斷分析推理,思量抉擇是否接續了別法塵還是躲避法塵;最後是行,決定要造作,產生下一步的行為。如眼識的種子一個一個在色彩處流注出來,意識種子一個一個在法塵處流注出來,心所不斷連續變化。其中每一個微細環節了別運行的結果都會傳給意根,意根就要在每個小環節處做決定,下一步如何做。如眼識見色,是否接著了別,意根決定;意識是否接著感受,意根決定;重點看哪一個地方,意根決定;分析那一方面,意根決定;看完之後,如何對待處理,意根決定。    如果意根不攀緣色塵,就不會對色塵再作意,那麼眼識意識在這個色塵上就消失不再出現,那就是眼對色心不動不分別,只是接觸一下而已,不著相,不再往下進行了別,不生心動念,不對這個色塵感興趣而生起覺受。阿羅漢就是這種境界,這種是真修行人的境界。但是對於菩薩來講,菩薩不管這些,知道都是自心所變,全部是幻相,根本不執著,要用就用,因為菩薩知道色是如來藏性,汙染不了自心。   二、如來藏為第七識輸送識種子,第七識才能現行運作,所以第七識就是從如來藏裏生出來的。第七識是作主識,祂有一個作主宰的體性,一切法都由祂作主宰說了算,祂做決定的時候,如來藏就隨順配合祂。所以表面上來看,是祂在控制如來藏,能夠主宰世界,祂想做什麼,如來藏都隨順,因為如來藏就是一個隨順的心,沒有自我主張。   但是實際上如來藏才是三界世間的真正主人公。如果沒有因緣,沒有業種,緣不具足時,如來藏即使想隨順第七識,也隨順不了。所以一切事情最終還是隨順於業力,業緣是由如來藏變現出來的,業種是如來藏輸送出來的,第七識不能決定業種的出生。有時第七識想違逆業緣,可是也沒辦法,抗拒不了,也只能隨順業緣,所以三界的主人還是如來藏。    從表面上看,是第七識控制如來藏,操縱一切法,實際上是誰控制誰?一切法都是由如來藏現行出來的,沒有種子,如來藏就不會隨順變現任何法,如來藏依著業種,變現出逆緣違緣和順緣,第七識就控制不了順、逆緣的出現。所以三界世間的無量生死苦,第七識不得不承受下來,祂還是主宰不了生死業,萬法還是由如來藏隨順業緣而產生出來的。    比如說意根想發財,前世沒有造作出這個福德業,如來藏沒有收存這個業種,或者業種不成熟,如來藏就不能變現出錢財,祂就不能讓你當百萬千萬富翁。你想一生如意、如願,如來藏也配合你,但是沒有那如意如願的業種,如來藏還不能讓你如意如願。而且還可能出禍事和逆境,各種障緣都可能現前,第七識再作主,再不願意出現惡緣,最後還是如來藏做主宰,如來藏是三界世間的真正主人翁。    雖然如來藏是主人翁,是真正做主宰者,但是一切事情都不是如來藏作主而出現的。如來藏從來沒有一個指揮命令作主的心行,因為祂不是作主宰的心,祂沒有我性,不認為有個我存在,所以祂不會發布命令指揮一切法。恰恰是第七識意根有我性,所以才會發布命令,才要作主宰。    三、只有不生不滅的,本來就存在的,不用其他法生成的如來藏才有自性。祂不用出生,也不能滅掉,不用他法作主,自己也不作主,自由自在。如來藏不知有我,是無我性的,因此不需要主導他法而順從己意,祂也沒有意,只是隨順,隨順因緣和業種。雖然如此,如來藏卻是自由自在的,誰也不能把祂消滅,誰也無法出生祂,誰也不能決定祂的命運,誰也不能讓如來藏有貪嗔癡,誰也不能讓如來藏有生死,誰也不能讓如來藏染汙。    而意根的作主性是非常強烈的,不僅要作六識的主,作自己五陰的主,還想要作他人的主,時刻想控制他人的思想和身口意行,只要自己能接觸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想要控制一下,以合己意。不管對方是誰,身份如何,不管對方是自己的父母和兒女也好,是自己的師長也好,是自己的上司和屬下也好,親友鄰裏也好,都要控制作主宰,都想操控一下。我執嚴重的,乃至於對聖賢人也想操控,抱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扭曲變態心理,來掌控世界,不僅想要我的世界由我說了算,而且還想讓他人的世界也盡可能的由我說了算。這樣的人,意根嚴重的錯執,生生世世苦惱無量,很難解脫,修行的道路是非常漫長的。    四、意根末那識,是眾生作主宰的識心,我們分秒刹那要做什麼,由末那識作主說了算;這件事做完了,下一步做什麼,意根說了算;明天做什麼,明年做什麼,這一輩子做什麼,都是意根作主說了算。意根打算要做什麼,如來藏都知道,之後配合意根完成要做的事,意根要見色,如來藏就輸送眼識和意識的識種子,就有眼識與意識同時分別色塵,我們就看見分別了色塵。其它幾個根也與相應的塵相對,如來藏就出生相應的識,為幾個識分別輸送識種子,我們就能聽嗅嘗觸。下一步再做什麼,還是由意根末那識打算決定,六個識就按照意根的主張分別做事。    五、意根的作主性是法爾如是的,只要這個識存在,祂就要作主,與種子業種沒關系。如來藏把識種子輸送出來,意根就現行起用,現行以後祂就時時刻刻處處的作主宰,這就是祂的體性,本來就如此。因此不能說是如來藏左右祂,也不能說是種子左右祂,祂本身就是這種體性,這種功能作用,生來就如此,法爾如是,沒有道理可講。    但是意根也受業力業種的支配,就是祂過去時由於無明所造作的業行,存在如來藏裏,業種現前時,祂就受業力的支配,現行出從前的煩惱習氣。比如過去世喜歡飲食,今世就表現為貪吃;過去世愛好音樂,今世就喜歡樂曲;過去世好鬥,今世遇緣就會忍不住參與鬥亂等等。但是業種子可以改變,祂通過熏習可以改變業種子,業種改變了,祂自己就去掉了某種習氣,不再像從前一樣了。    意根的作主做抉擇性,祂一方面是要根據前六識的分析、判斷、了別的內容來思量,然後再作主作抉擇。如果沒有前六識現行了別六塵的話,祂就沒法了別六塵的具體情況,比如現在要去某地,不知道往東走,還是往西走,祂就無法作選擇。第六識把東和西的方向判斷清楚,能不能到達某地,路上會有什麼標志等等分析清楚明白,然後把這些信息都傳給祂,祂據此作思量,最後作主決定是向東還是向西,如果沒有前六識的信息報告,祂就無法作主決定是向東還是向西。    所以前六識也能支配意根,也能熏習意根,以這種熏習來改變意根,去除意根的無明和染汙,最終才能成佛。如果沒有前六識的熏習,我們永遠處在無明黑暗裏,永遠不能成佛。因為意根無始劫以來就存在著,而且無始劫以來就有無明,就有貪嗔癡慢疑惡見,法爾如是祂就是這樣的。祂自己又不能覺悟,只有靠六識明理,以此來覺悟祂。    六、眼識所了別的顯色不能直接成為種子落在如來藏裏,還是要經過意識和意根的處理後成為種子再落謝在如來藏裏,二者共同了別,整個過程就能成為種子存入如來藏中。眼識不能單獨了別顯色,因此不能成為種子,必須意識配合一起了別形色表色和無表色,二者一起完整的了別色塵,再傳遞給意根之後,由意根存入如來藏中,成為業種。 眼識和意識對色塵的了別,首先是由意根作主決定的,如果意根不作意不抉擇不作主了別色塵,如來藏就不能出生意識眼識互相配合共同了別色塵。其次在了別過程中,也是由意根刹那刹那的指揮眼識和意識的了別,是否接著了別,還是中斷了別,還是轉換了別的對象,由意根作主說了算。意根作主也可能要依據眼識和意識刹那刹那傳遞過來的信息,意根了別信息,作以判斷之後,再刹那作主決定是否接續了別。在這過程中,眼識意識了別的過程和結果,再加上意根了別的過程和判斷的結果,以及各識的心行,作為無形的種子,也要刹那刹那存入如來藏中,待緣熟再輸送現行出來。    意根是六識和如來藏聯系的中轉站和樞紐,是一切法的驅動者。如果沒有意根的驅動,如來藏就休息,處於無餘涅槃的寂靜狀態,不生一切法。    七、色身的老病死等等各種變化主要是如來藏依業力而顯現,意根多數時候主導不了,而且意根不會情願主導色身老病死。意根依如來藏能隨時隨地對色身狀況作以極粗略了別,我們誤認祂對色身的改變有選擇的能力,其實祂還是要隨順於業力,由如來藏主導不斷變化色身狀態。祂自己也沒有自性,不能決定自己的存在,要由如來藏出生和執持。    意根有無始劫以來的慣性作用,特大重大緊急的事情,不用意識的分析判斷思惟,自己直接就能決定去做。比如開車時遇見對面一輛車直沖過來,意識來不及思考,就能夠緊急刹車或者快速地躲避,比如蟲子掉到身上,不用考慮直接就抖落掉。就是意根了別色身以後的快速反應。    八、意根為什麼能實現夢想,能讓幻想變成現實?因為後面有如來藏支撐著,隨時能提供七大種子和業種,以變造一切法,讓意根實現夢想。身體好壞在於意根,調整好意根的心態,身體自然就會健康。意根也叫作情志,能影響色身。因為後面跟著如來藏,能隨意根意。    給意根正面積極向上的東西,總比給祂負面的信息,要強得多,讓意根多熏習正面的東西,意根就會積極向上,奮發進取,實現遠大理想和目標。社會上那些黑暗面,其他人的錯誤,盡量少提及少報道,意根就不受熏染。多報道那些正面的信息,多鼓勵大眾,少批評人,就會讓意根熏染正面的積極向上的理念,那麼意根就會把正面的信念轉變成現實。   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任何人都不要與全世界為仇為敵,不與任何人作對。一個人的意根也許沒有力量,很多人的意根合在一起的力量就非常大了,被敵視的人必遭殃。俗語說,眾人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就是這個道理。修行人意根的力量比普通人大,有禪定的人意根力量比普通人大,心地正直的人意根力量比普通人大,善業大的人意根力量比普通人大,所以不要與真正有修行的人作對,不要與正直的良善的人作對,是為明智者。   十、意根的作主性   當瘙癢出現時,大腦發出“撓”的指令,這個指令得不到實施,神經調節失調,身體就想別的辦法,讓肌肉抽動,自行解癢。   大腦根本不會發出任何命令,是意根還是如來藏發出的命令?是意根調動的結果。身體也不會想辦法,是意根還是如來藏想的辦法?是意根想出的辦法。如來藏不會發出命令,也不會想辦法。這時還沒有意識出生,也不是意識發出的命令,不是意識想出的辦法。即使有意識存在,人體神經元的自律行為,睡著時也有,意識參與不了,幫不上忙;腿抽筋的現象,意識是後知後覺;深度昏迷時身體的各種反應,都沒有意識的作用;蚊子突然叮一口,意識連想都來不及,怕的一巴掌拍過去,這裏根本沒有意識的思惟分析決定,意識還不知道有蚊子叮咬。               第五章 意根的習氣慣性    一、眾生每一世的生死聯系都是如來藏和意根,死亡時,六個識都滅,不會去到下一世。意根卻不能滅,要到下一世去,可以一直延續到成佛,成佛以後更不會滅。如來藏更是能從前世延續到未來世的主體識,因為沒有如來藏就沒有眾生生生世世的五陰身。下一世的五陰中,意根還是原來的那個,如來藏是原來的那個,其祂幾個識都是新生出來的,因此意根的煩惱習氣就是每個眾生的原形。    因為意識心能夠了別當世的人事物理,有記憶力,換為新的意識心以後,只知當世的人事物理,不知過去世的。意根不變,還是前世的那個,那就會把前世的習氣習慣帶到今世,今世與前世的性格脾氣秉性就相同,執著性也相同,所以就叫祂為俱生我執。意根生來就是如此,不用後天熏染,而且還會熏染後天出生的前六識,讓身口意行按照前世的習慣去現行運作,身口意行完成之後,業種收存,再次增加意根的習氣和執著。    所以眾生前世喜好什麼,下世無論在哪道裏,條件具足,還是如此,喜歡音樂的,做鬼做畜生還是喜歡。所以有時看見一條狗對其它同伴很謙讓,就知道牠做人時就是這樣,將來再做人時,仍然是這樣。做人時所喜歡的口味,做鬼時,仍然喜歡。一個鬼眾生,熏習了大乘佛法,再做人時就會喜樂於修學大乘法,得道就快。    那些熏習的種子都是由如來藏收存著,因緣具足時,就輸送出來,讓種子現行。所以遇到很深的佛法,不必躲避,用眼過目,如來藏就存下了,將來就有大用。八個識裏有無數的奧秘,證得的越多,無明越少,全部證得,無明斷盡,就成佛道。悟後修到一定時候,禪宗三關都過,禪宗的理就都沒有用了,全部修學唯識法。學八識法,才能地地增進,智慧圓滿具足。    二、意根的認知習氣    意根的知性範圍相當廣泛,也相當強大,依如來藏的見覺能知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意根先知,意識後知;而且很多法意根知了,意識還是不知,也沒有能力知,靠意根警覺提示之後,還是不太明白,直到事情發生過後,意識才恍然大悟,成為一個事後諸葛亮。意根的思量性有多強大?意識不知道的事情,不能給意根當參謀出謀劃策,全靠意根單獨思量權衡而作出應對,反應極其快速;在涉及到自身的安危,有危險的情況下,作出的抉擇幾乎都是正確的,說明意根的思量性又快速又准確,簡直沒得說。只是在涉及到個人利益問題時,由於無始劫以來習慣於維護自身利益,不考慮他人的利益,所作出的抉擇自私性很強。    三、意根與五陰前世的熏習關系很大,五陰有前世,意根沒有前世,五陰經曆的事件就是意根經曆的事件。嚴格來說,是意根把經曆的事情,帶給了五陰,意根先接觸,五陰後接觸;五陰滅,意根不滅;意根是主,五陰是輔。意根把自己經曆的事情和經驗帶給了今世的五陰,影響了今世五陰的行為造作,而意根沒有前世、今世、後世之說。    意根如何把從前的經曆和經驗帶到五陰今世的?因為意根沒有滅過,祂熏習成什麼性情和習氣,遇緣就要表現出什麼樣的性情和習氣,即使五陰在母胎裏,即使五陰剛剛出生,意根都是原來的樣子,直到又有新的事件發生,改變了意根的性情和習氣為止。    意根為什麼與業種相應?所謂的業種,無非是意根和五陰經曆過的事情作為種子,通過意根存儲在如來藏裏。因為意根不滅,也沒有滅過,意根經曆過的事情熏染了意根,意根遇緣就要把被熏染的習性現行出來,與業種相應,而且不會輕易改變自己。    比如做人心腸歹毒的人,意根已經與歹毒習性相應,毒性的業種存在如來藏中,緣熟輸送出來,五陰死後就出生到帶毒類畜生道中,如毒蛇、蜈蚣、蠍子等等。這些毒類眾生利用身上的毒液自覺不自覺的繼續毒害眾生。前世惡毒的身口意行,作為種子收藏在如來藏裏,後世意根與業種相應,帶有毒的習性,嗔毒就要常常發作,侵害其他眾生。那麼意根是如何把前世的毒性帶過來的,如何沿襲了前世的習性,靠什麼順延前世的各種習性,如何有各種慣性作用的?以上已經闡述過,道理相同。    在這些毒性的慣性作用中,意識心不起多大作用,因為意識不知前世,沒有經曆過也就沒有記憶,不能通過思惟引導和控制意根去毒害其他眾生,大多數情況下要依靠意根自己被熏染成的毒性慣性作用。如果這些眾生做人時,受到了教訓,意識心稍微清醒而明白了道理,就要通過分析思惟,督導意根減少或者消除毒性,洗心革面,改邪歸正,但是這很難很難。    四、眾生時常會表現出潛意識和下意識的作用,包括三惡道眾生。比如一個人頭腦很愚笨,不太會思考問題,盡做錯事。但是一旦涉及到個人利益的事,就非常機靈,反應非常快,幾乎不用太思考,作出的反應都是有利於自己的,這是眾生的意根無量劫以來的自私性,執我性的表現,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無利或者有害,於是自然就會避害趣吉。所以最沒有智慧的眾生也是自私的,處處都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包括一些小孩子都是如此,這就是眾生意根的習性和慣性,我執非常重。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有的是生來就如此,不可逆轉,除非條件不允許;有的人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先天的與生俱來的習性,是意根帶來的,與意根相應。比如有人天生就喜歡吃辣椒,有人天生就好賭博,有人天生就喜歡潔淨,有人天生就喜歡安靜獨處,有人天生就喜歡讀書,有人天生就有很強的邏輯思惟能力,有人天生就喜歡琴棋書畫;而有人天生就不愛讀書,有人天生就不愛思考,有人天生就懶散,有人天生就喜歡熱鬧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先天帶來的與生俱來的習性,就是意根帶來的,屬於意根的習性。    而後天形成的,後天才具有的,是意識心受到環境的熏陶形成的,與意識相應。意根天生的習性,影響意識,意識就喜歡吃辣椒,喜歡讀書,喜歡琴棋書畫,喜歡賭博,喜歡潔淨,喜歡勤儉,喜歡安靜獨處,喜歡邏輯思惟,喜歡不依賴人,喜歡懶散,喜歡熱鬧,喜歡……    這裏要把意識的喜歡和厭惡裏,劃分開是受意根的熏染,還是受後天環境的熏染,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從這裏能找到意根,了解意根的體性,生起智慧,免得把意根和意識混淆不清,愚者不分根與識,能分清根與識的,已經不是普通學佛人,也不是普通的證悟者,所以能夠分清根與識,非常非常的困難,需要修行至少一個無量劫的時間。    五、意根無論在攀緣什麼,在遇到危險時,祂一定要先護著身體,覺得身體就是祂,非常重要。祂也知道身體的哪部分是最關鍵的,當意外突然發生時,祂就本能的決定先保護哪個部位,這就是先天性的慣性和本能作用。    有些人總是非常保養自己,吃要營養價值高的味美的,住要舒適的柔軟的高檔的,生活講究得過分,表明此人的意根很貪愛自己、執著自己。實際上意根很愚癡,祂不知道只有斷我見才能解決生死大事,才是最有利於自己的,因為愚癡才貪著世間法,貪著五欲六塵,貪著自己的五陰身,可是越貪生死業越重越苦惱,在生死輪回中陷的越深,這個道理意根絕對不懂。意根為了五陰,祂要不斷地衡量各種利弊得失,有時可以決定做點小犧牲,以換取更大利益,這當然是根據意識的分析教導而做的決定。意根有時也能做到暫時的忘身忘我,那是為了更重要的、對自我更有利的事,也是根據意識的教導而做的決定。    意識世俗法上的精明,正是祂愚癡性的表現,世俗當中的精明人,往往就是真正的愚癡人和非常愚癡的人。而佛門裏被世俗稱作傻子的人,往往都是修行有成效的人,他們的意根也許都不貪執世俗,不計世俗利益,與世俗人正好相反,這點就讓世俗人百般不解,所以才被世俗人說成是傻子。    修行就是要掌握七識的心理,改變七識的心理,完善七識的心理,讓七識的心所都是二十一個,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個善,最後意根也是二十一個心所法,眾生的心理就整個大顛覆過來,這樣才完美無缺,盡善盡美,才是佛的完美之心智。   六、一個修行人內心裏不要總想超過他人、強過他人、勝於他人,一個強烈的我,容不下他人一絲毫,自我也就要受到嚴重的封閉和桎梏,不得舒展。如果一個人煩惱很重,還自高自大自慢,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多的煩惱習氣,自己不覺悟,道業就沒辦法增進。修行就是去除識心的染汙轉識成智,讓識心圓明了知一切法,具足廣大的智慧德能和功用,則世間一切法都能圓滿。   七、有的人觀行斷我見,觀行一輩子還是音信皆無,觀行十生十世,也沒有個消息。就是因為意根接觸這樣的事情太少了,時間太短了,對意根的熏染不夠,不足以影響到意根,所以意根仍然不懂不知不會。    對一切事情的癮,就是意根的慣性作用,久習成癮。如果沒有癮,就是意根沒有習慣,沒有被熏,那就容易改變。意識怎麼樣都好說,難就難在了意根。學佛成癮時,叫作精進,是善心所。學佛還沒有成癮時,就不能精進,還會懈怠,是煩惱心所。把其他的癮戒掉,養成學佛的癮,了生死就大有希望。    八、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人的根本性是指人先天就有的心性,一個是意根的心性,一個是如來藏性;後天受熏的本性才是意識的心性。人性的根本從五蘊上要看意根,從整體上要看如來藏。看一個人的心性表現,要看意根,意根是根本,意識是枝葉,雖然意識枝葉的繁茂能遮掩意根的根本,但是意識枝葉總有凋零謝落的時候,那時候意根的根本就會完全暴露無遺。    從五蘊上要看意根的心性,從本質上要看如來藏的心性,但一般來說都是看五蘊的心性。意根無始劫以來是什麼性質,人性就是什麼性質,意根是什麼心性,人性就是什麼心性;乃至於畜生就是什麼心性,鬼神就是什麼心性,阿修羅就是什麼心性,天人就是什麼心性;乃至於羅漢是什麼心性,辟支佛是什麼心性,菩薩是什麼心性,佛是什麼心性。比意根更根本的是真心如來藏的心性,所以人的本來性就是如來藏性。    九、人的本性是否具足十法界    如來藏具足十法界性,意根不可能具足十法界性。意根如果有佛性,那就一念中是佛,如果是這樣,把這一念擴充到十念百念千念,是否就能做一天半天的佛?佛的意根,聲聞緣覺菩薩的意根,不可能具足三惡道眾生的惡性,也不具足六道凡夫性。    本性,就是心所法。看意根的心所法就知道了人的本性,看如來藏的心所法,更能知道眾生未來的所歸,必成佛無疑。    凡夫的意根,與聲聞緣覺和菩薩的意根,與佛的意根有著極大的差別。而意根的心所法與如來藏的心所法也有不同的差別,只有佛的意根與佛的無垢識的心所法沒有差別。眾生如果是佛,是真正意義上的佛,那麼意根的心所法應該與如來藏的心所法相同,沒有煩惱心所法,五遍行心所法具足,五別境心所法具足,善十一心所法具足。            第六章 如何證得意根    一、根據意根的特點和體性,去尋找意根,比如意根有刹那刹那的作主性,和刹那刹那的抉擇性,身口意行都是意根刹那作主,刹那指揮而造作出來的。每一個身體的行為造作都是意根指揮的,從這裏可以證得意根;每一個口行,是意根指揮造作的,從這裏可以證得意根;每一個心行是意根指揮造作的,從這裏可以證得意根。    尤其是在突然發生的事情上,意識根本來不及思考,就做決定了,這個做決定的,就是意根。意根指揮身體突然的躲開,突然出現某個動作,這個指揮決定者,就是意根。其實不突然平平常常的身行口行都是意根作主指揮出來的,意根就是直覺作用。如果心細一些,定力好一些,即使沒有突然事件的發生,也可以在時刻作主性上找到意根,身體的每一個行為造作,口行的每一個行為造作,都是意根指揮決定的。    睡著無夢時,意識滅了,沒有意識來感知意根的存在。即使意根能感知自己的存在,也不能告訴意識,因為這時沒有意識,意根知道的事,沒有語言文字可以明確表達出來,意識就無法清楚了知。    意根也是識,有識的了別分別性,祂可以脫離意識作了別,可以先於意識作了別。但是意根了別的比較粗躁,不能細致,細節了別不清楚,有時還出現錯誤了別。在六塵的了別上,意根遠遠不如意識了別的清楚、細致和深入。意識是在六塵上觀行思惟的工具,後邊有默默無聞的意根和如來藏支持著,不斷供養能量和不斷作主,不斷指揮,意識才能不斷的運行。   二、當我們在“我…我…我”的時候,當心裏認為“我…我…我”的時候,就在這裏找意根。所謂的“我”,包括意識的我和意根的我,把二者體性分開,就能找到意根的我,其中隱藏的比較深,又很固執,又能決斷,不太聽勸的這個就是意根的我,這是在意根的作用處來找意根,證得意根。當你認為“我…我…我”的時候,就可以在這裏反思,反思哪個是意根的喜歡指揮做主宰的我。    但是這稍微困難一點,不如在作主性上尋找時時刻刻作主的意根,我要幹什麼,我要如何如何,那個作主作決定的心就是意根,這樣找就比較快速一些,也比較容易一些。比如感覺餓的時候,意根習慣性的就要吃東西,祂一決定吃的時候,意識就開始想吃些什麼,於是意識就開始尋找食物,找到以後,意根就決定馬上吃。這個過程裏,意根重大一些的作主和決定有很多次,細微的作主不知道有多少次,數不清,找到作主的那個我就是意根。    三、在一切法運作的時候,排除意識的分析思惟作用,發現有個不容思惟的慣性作用,能非常迅速伶俐的作主決定的,就是意根,直接指揮身體作出反應的,就是意根,直接引發身體出現變化的,就是意根。比如看見毒蠍爬到身上,立時心驚肉跳,這是意根引發的反應;聽見一個噩耗,立時臉變色,頭中嗡嗡作響,呆呆發愣,腦中沒有了思惟,意識無法作出反應,這就是意根直接引發出來的。    再一個找到意根的最佳時間,就是在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的時候,觀察自己的反應,突發事件發生時,馬上就作出反應,不用思考,反應時作決定的那個心,就是意根,要在這上面找。越突然,應變越快速的時候,越容易找到指揮應變的意根。因為意識心根本來不及反應,來不及思惟,全是意根根據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及慣性來做決定做抉擇,然後讓六識產生身口意行,非常的快速。    比如外邊突然飛來一個東西,馬上就要撞到自己時,你很機靈的,一下子就躲開了,不容思考,決定躲開的這個心,就是意根。祂無始劫以來執著身體為我,而且一直在緣著色身我,色身狀況以及與色身有關的狀況,祂都知道,遇到突發事情,是祂讓身體馬上躲開,不要受到任何一點的危害,這個決定急忙躲開的,就是意根。    或者在家裏燒開水,水開了,突然開水有一點燙到身上手上,立時馬上一甩手,做這個決定的就是意根。因為意識心來不及思惟要如何應對,這個突然間的熱的觸塵與身體接觸,意識來不及思惟是否危險如何處理,也來不及分析是怎麼回事,意根就決定馬上甩手躲避燙的觸塵,讓身體快速作出反應和應對,就是意根的決定。在甩完手之後,心裏才覺得有點後怕,有點痛苦難過,這個時候的反應,就是意識心的反應了。    把意根與意識的兩個體性給分開,分開以後,就容易找到意根了。那八個識呢,在五蘊運作的時候把每個識都給分開,拆開成單個識,觀察各個識的運作,就能知道各個識的功能體性了。把七個識分開來,都找到以後,剩下的那個就是意根,這樣來觀行八個識,很快就能證得,也很直接。觀察思惟五蘊的虛妄性也如是,把五蘊的活動,一個蘊一個蘊都分開觀行,各個蘊的功能體性就了解了,就能觀察出某個蘊的生滅變異性,就知道都是無常、虛妄、無我的了。    四、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和體驗意根,比如皮膚瘙癢,餓了,渴了,熱了,或者非常想要做什麼事了,知道最後做決定是意根的事,這時意識就故意不去實施,硬拖延下去。在這期間看看意根在做什麼,在想什麼。因為畢竟意根還有個是否實施的決定的意願。這就是尋找意根的蛛絲馬跡,或者出處,或者來處。這樣時間長了,是否就能找到證得意根?    答:這也是證得意根的好辦法。意根刹那做決定,就是做主宰,意根決定抓抓癢,決定吃飯,決定喝水,決定去吹吹風,決定要去做什麼事。只要某個事情做了,就是意根決定和指揮的,在這裏就能找到意根。如果意識故意不執行意根的指令,看看意根的反應,就能知道意根的心行和習氣慣性,如果感到著急不耐煩的就是意根。    意識不執行意根的指令時,同時還有意根的暫且不做某事的指令,因為意識無論如何也不能作主,想做什麼和不做什麼,都是由意根說了算,意識不想服從意根的行為也是由意根同意和決定的。從這裏又看出,意根有時候還是順從意識的決定的,不是完全一意孤行,不是完全的一言堂和軍國主義的統治思想。意根是刹那刹那在每個事件上都要作主作決定,從這個特性上就能找到意根的蜘絲馬跡,從而證得意根。    五、問:根塵觸處產生識,意識不會在除了勝義根外的其他地方產生,是不是就可以判斷意根在勝義根?    答:意根也不完全是在勝義根處,整個大腦都有意根的住持,意根不離勝義根處,也不僅僅在勝義根處,勝義根之外,還有法塵,必有意根的了別,第八識只要變現出法,意根必依第八識而緣而了別。              第七章 意根與如來藏的關系    一、如來藏對意根心行的了別    意根的心行現行出來時,如來藏立即就知道,配合意根輸出相應的種子出生六識,六識的身口意行都符合意根的心行與思想。而意根是由如來藏流注識種子出生的,是後天出生的,意根的運行是隨機的,如來藏與意根密切配合,隨時隨地了別意根的各種心行。在識種子位,並沒有意根,因此沒有意根的心行,如來藏無法了別意根的心行,只有在意根現行出來以後,心所法輔助運行,才能產生心行,如來藏才能了別到。    意根的心行是以心所法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其中五遍行心所法是作意、觸、受、想、思,意根對什麼法作意,如來藏隨時能知,因為意根不能離開如來藏,由如來藏執持。思心所就是意根的思量性和抉擇性,意根思量什麼和做什麼抉擇,如來藏都能了知。如來藏了別意根思量的內容和抉擇以後,就配合意根,輸出六識種子,在意根作意的法上出生六識來完成意根的抉擇,六識的身口意行就造作出來了。當然六識是在意根作意的法上造作,其造作的行為都是符合意根心行,是意根的抉擇所決定的。    意根的心行也與業種有關系,業種決定了意根的心行,業種有清淨的,也有染汙的,有無明的也有明的。這些業種,如來藏都能了知,按照業種讓意根的心行現行出來,意根的思心所運行以後就有思量性、抉擇性和決定性,其中就含藏著清淨性和染汙性,如來藏了知後再配合輸出相應的識種子,產生出六識,身口意行就現行出來了。如來藏先了別業種,輸出種子以後,意根的心行才能現前,這時如來藏才能了別意根的心行,種子不現前就沒有心行出現。    如來藏了別意根的心行極其快速,在眾生看來幾乎沒有時間差,但是佛會發現期間的時間差距。為什麼如來藏能了別意根的心行呢?因為如來藏為意根輸出識種子,識種子運行時,如來藏就要不斷的配合意根的運行。而意根運行時,識種子就是如來藏刹那刹那輸出來的,然後識種子再刹那刹那回到如來藏裏,那麼意根的所有心行,如來藏就會一絲不漏地全部了知。    二、如來藏無因無緣不出生萬法,業種就是其中一種緣,業種成熟時如來藏就要把業種運行出來,業緣具足時如來藏才能隨緣出生萬法,沒有因緣時,如來藏不會主動出生任何法。如來藏本身有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大種子,遇緣就輸出來,意根只要存在不滅,如來藏就要為祂輸送識種子,讓祂存在和運作;如來藏如果不輸送識種子出來,意根就消失,那就不會有眾生的存在,個個都入無餘涅槃。    無因無緣不生法,一切法都是有因有緣才能出生,因是如來藏,緣的種類有很多。一切法的出生,都離不開意根,意根是現起三界法的動力。祂要攀緣什麼法,如來藏就得隨緣現什麼法。但是意根想做什麼,如果緣不具足,如來藏也沒有辦法。比如意根想發財,緣不具足,或者前世沒有修過福,如來藏就不能把財富變現出來讓此人發財。    三、意根恒常存在,如來藏就要為意根輸送識種,意根才能現行活動,之後識種又回到如來藏中,所以如來藏就了知了意根的心行。意根所思量考慮的事情,如來藏都能了別到,了別到以後,如來藏就要隨順配合意根。這是如來藏隨順的體性,不是意根指揮命令如來藏要如何做。如來藏也不聽從任何命令,祂不了知命令。    而且眾生因為有無明也不知道有八個識,意根不知道哪個是自己,哪個是意識心,哪個是如來藏,各自都有什麼功能作用,意根就不會有指揮命令如來藏的心行存在。前六識和如來藏是自然而然的要配合意根的運行,不用意根的命令和指揮,也是法爾如是,本來就如此,不是哪個人創造的這個律則,而且永遠也改變不了。如果能知道哪個是如來藏,那就明心開悟了,那意根就可以有意利用一下如來藏,觀察如來藏是否能配合自己。明心以後,可以觀察如來藏的隨順性,比如意根想往東時意識就觀察如來藏的反應,意根想看色時於是就觀察如來藏的反應,意識觀察以後,發現如來藏太孝順了,任何事情任何時候都不違背自己(意根),服服帖帖。    但是這些事也不是意根命令得了的,如果意根能夠命令得了,那麼就會告訴如來藏,給我變出一座金山來,無論意根如何命令和威脅,如來藏也不理這一套。同理,六個識也是隨順配合意根的,不是意根能夠命令指揮的,雖然客觀上如此。八個識之間緊密相連,配合無間,這種關系非常複雜,配合非常迅速,普通人很難發現。意根能緣一切法,如來藏能變現一切法,了別一切法,但不了知一切法為何物。祂有無量無數的功能體性需要我們去探索和了知,八個識的體性全部證得了,我們就成佛。    四、阿賴耶識棄舍色身和十八界,是乘於誰的念力?是意根的念力作用,意根想離身,意根想有下一世色身,阿賴耶識全部隨順而作一切事業。意根的念力,也就是意根的思心所作用。意根執身執我,必有念力,對自己五陰身要有個安排,阿賴耶識就像侍者一樣,服務於意根,盡量滿足意根需求和願望。決定死,決定投胎,都是意根的念力。為什麼意根的念有力?因為後邊有大老板,可以滿足祂的願望,後臺強悍。意識如果有念,必須經過意根審核通過,意根決定,阿賴耶識才能配合滿足意根,間接實現意識的願望。    五、機器人沒有識種子的流注和八識的住入,也能有行為活動,機器人的活動,是人為的程序控制的結果,是電流加程序的作用,就像電腦也是圍繞人為設計的程序而運行的,沒有機器人和電腦的自主性。眾生的五陰活動也與機器人的活動是一個道理,同樣也沒有自主性,都是如來藏按照某種運行機制運行的結果,沒有五陰身自己什麼事,都是眾生自己不覺悟,執著五陰活動為真實罷了,以此為真實,才被束縛,生死不能了脫,不能自在。    六、問:人身根的動作有身識、意識、意根和第八識配合完成,沒有意識身識,只有第七、八識是不能完成身根活動的,但前七識都在頭部,手腳這些身根離頭那麼遠,也就是說前七識不在手上,手為什麼能活動?    答:牽一發動全身,大腦是總指揮部,意根是總指揮,意根一動,命令由大腦中樞神經發出,迅速傳導到全身各個神經組織,全身就動了。實際上是意根一動,如來藏就出生六識,六識再動,後續的行為就出現了。這裏全部是秘密法,涉及到如來藏的總相智、別相智和種智,需要每個人自己參禪去搞清楚,不能指望別人明說。    七、意根與如來藏同時投胎,如來藏是被動的,只是隨順配合意根,被意根牽引著。意根雖然是主動能動的,也沒有“我要帶著如來藏投胎”的想法,祂不知道是如來藏去投胎變現色身,還以為都是自己所能,而不見如來藏的所能,因此完全是錯知錯覺,這就是無明。    意根不知道是如來藏配合自己的心思,自己才能逐漸離開色身而死亡;不知道是如來藏配合自己對色身的貪執,才能變現中陰身;不知道如來藏入住到受精卵中,才能有自己未來世的五陰身。這就是無明,也就是所說的意根的非量了別,一旦意根知道這些道理,完全證得,就破除無明,不是非量了別了。    八、意根把如來藏的見分當我見,這是一個極大的誤會,如來藏的見分屬於如來藏的功能作用,不屬於第七識意根的功能作用,意根不應該認為如來藏所見所作都是自己的功能作用,不應該有這種想法,這屬於是偷盜行為。就好比說,別人勞動以後,你把別人的勞動果實據為己有,說是自己的成果,這是萬萬不可的。    第七識意根因為執著如來藏的功能作用為祂自己的功能作用,喜歡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樂著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愛著如來藏的功能作用,就成為喜阿賴耶、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這樣就掩蓋遮蔽了如來藏的真實功能作用,不知真假,不認真假,這正是生死輪回的根本。而斷意根第七識這種無明邪見,需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把意根的我執法執,一切無明錯解全部斷盡,才能把意根在無量的生死纏縛中解脫出來。這樣眾生也就沒有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究竟解脫,圓滿成佛了。    九、意根和如來藏的關系太密切了,心越清靜,越能感知到如來藏裏的業種,也能主動使用如來藏,利用如來藏,讓祂為自己服務。因為如來藏知道什麼,意根就能知道什麼,意根想幹什麼,如來藏能隨順配合,這樣意根就能挾天子而令諸侯,完成自己想做的所有事。但意根了知的業種,很難讓意識了別清楚,意識只能知道意根傳遞過來的信息,不知道信息裏的內容,只有當意識變得清淨而有禪定和智慧時,才能正確無誤的解讀意根傳過來的信息。    意根能直接感知到如來藏裏的業種和如來藏將要變現出來的法,以及將要演變出來的事件,意識得靠思惟猜測,依靠非量的成分多,如果意識修出了神通,就能清楚了知到意根從如來藏那裏見到的信息內容。意根太重要了,其重要性在於祂是連接前六識和如來藏的中間紐帶,雖然一切法都是如來藏出生的,但少了意根這個紐帶作用,前六識就不能了別如來藏出生的法。意根是溝通如來藏與五陰六識的橋梁,六識所了別的法,都是意根從如來藏那裏得知而攀緣的法,五陰六識的身口意行的了別和造作,要通過意根存到如來藏裏成為業種收藏起來。    十、意根隨緣執我量為非的意思是,意根能刹那刹那緣如來藏變起的一切法,隨著如來藏的見性而做自己的了別。如來藏能見本質境,之後依本質境,如鏡現像一般的現起相似的影像,意根就隨著如來藏見這個影像。並且把如來藏現像的功能作用當作是自己的功能作用,把如來藏的見性作用當作是自己的見性,這是一種錯誤的知見,是非量。隨緣,就是隨著如來藏變現出的一切法而做了別,而起見性,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不屬於自己的,如來藏的功能作用不是自己的功能作用,錯誤了別稱為非量了別。    如果第七識證得如來藏,再斷除煩惱,轉識成智以後,能清清楚楚知道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出生的,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沒有自己的事,一切法都不是自己,也不屬於自己所有,知道此點以後,不再執如來藏的功能作用為自己的,那就不是非量了別,而是現量了別了。    在斷我見以後,意根的了別就不完全是非量了別,有現量的成分,知道五陰非我的道理,對五陰的執著就會一點點的減輕,修到四果的時候,就會完全不執了,這就說明意根對五陰的了別,已經不是非量,是現量了別,是正確了別。在明心見性以後,意根也知道如來藏是真正的我,五陰七識不是我,沒有自主性,這個了別認知也不是非量,是現量,是正確的認知正確的了別,之後就能慢慢斷執了。    即使在沒有斷我見,沒有明心見性之前,意根也做了極多的正確的智慧性的了別和決定,讓眾生具有智慧,否則眾生就不能遇到佛法,不能修行,不能獲得智慧和解脫,也不能上天享福。只是那些決定的正確性是相對的,有層次性的,真正絕對正確的了別和決定,是佛地的意根,菩薩的意根都不是絕對正確絕對現量的了別,所以還需要意根再次轉識成智,直到智慧究竟圓滿為止。    十一、自愈力是指什麼    意根的特性是在一切時中,不為意識所知的有所作為,不肯寂寞。祂所做的一切主要都是為我為祂自己,維護祂自己的一切利益。總會想辦法滿足自己所需,解決最切身問題。祂有很大能量,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背後有如來藏護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盡量滿足祂所需所求。    既然意根有這樣大的能量,能想辦法達到目的,那麼就要讓意根相信,自己的身體一定會健康起來,意根相信這點,就會想辦法讓自己健康。身上不管有虛病還是實病,祂都會想辦法解決,頑強抵抗。如果意根不願意虛病著身,就會負隅頑抗,業障消退一部分,福德增強時,虛病就會退去。    如果是實病,意根想要健康,如來藏就會發揮其大種性自性,輸送調和的四大種子,讓色身慢慢康複,就是世俗所說的身體本身的自愈力。意根也能在背後尋找各種機緣,以改變自身的狀況,那麼色身就有很多機會恢複健康。    關鍵是讓意根自信,自己能健康起來,自己沒有病,一切都會變好,那麼意根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最終解決問題。暗示意根,給意根鼓勁,就是加持自己,最終都由自性佛加持,是自己度自己,自己救自己。    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比如病人知道自己病情嚴重以後,就表現出害怕、焦躁不安的狀態,身體日漸衰弱,這正是意根相信了大夫診斷結果造成的。意根相信自己病重,由於執著自己,就非常害怕,以至於萎靡不振,就導致身心隨著意根的念頭而改變;意根放松自己,不在意身體如何,那麼色身也隨著意根的放松而向好的方面扭轉。那就是意識從大夫那裏得來的信息,經過加工傳遞給意根,意根相信了,就有自己的想法,如來藏隨順意根,就變現色身的健康和惡劣的狀況。    如果是詛咒別人,那麼詛咒的人,他的意根發出了一種能量,意根應該有想法願望,他自己的如來藏配合意根,就讓被詛咒的人,實現了咒願。但是我們不能去詛咒他人,不能給他人帶去苦惱,更不能結惡緣。應該多回向,多希望祝願他人一切都好,別人自然就好了。這樣也結了善緣,未來世見面就能感覺親切,互相能友好幫助。   十二、眾生死亡時,第七識意根是如何離開色身的    意根如果對於身體和生命覺得沒有希望了,就會想離開色身,意願太強烈時,比如心灰意冷到極點,不對色身抱任何希望,就會離開色身,如來藏是必然跟隨著一起離開,然後人就死了。如果是正常死亡,意根從如來藏那裏了解到各種信息表明壽命期限要到頭了,就會有所准備,有所造作。當如來藏把五陰色身的狀態都顯示出來以後,意根緣於五陰相分,會了知到色身的情況,祂會思量,這個色身還能不能用,有沒有希望。當意根確定,這個色身實在是不行了,五根都不起作用了,五識已滅了,意識也越來越微弱,馬上就要滅掉了,祂知道六識也不能被自己所用了,於是就決定離開。    當意根這個思心所被如來藏了別到以後,如來藏就會配合,也生起思心所,收回所有四大種子,離開色身,不再執持色身。如來藏被業力所牽,選擇從身體的哪個部位先撤離,最後就從身體的那個部位離開,離開後又去哪裏,如來藏對這一切都了知。祂是通過了知業種,隨順業種而做這一切事情,並沒有自己的主觀知見,因為祂是無我性的。    在死亡正死位時,前六識依次滅了以後,意根就會離開色身,如來藏就隨著意根一起離開,進入中陰身裏,人就死亡了,這個色身就成為死屍。然後意根因為執著自己,不想滅掉自己,還想要有個色身,如來藏就會變個中陰身出來。在中陰身裏,意根發現中陰身七天一滅,這個中陰身不保靠,就想去投胎,於是與如來藏一起投胎了,就有了下一期的生命,五陰名色就出生了。    十三、意根是阿賴耶識的俱有依    阿賴耶識要在三界世間法裏運行,一定要有意根的存在,意根想要有五陰身,阿賴耶識才能配合意根變現五陰身,變現十八界,參與變現三界宇宙器世間。如果意根斷除執著,不想有五陰身,不想在三界世間生活,那麼意根在命終就會滅去,不再有意根的存在,那麼阿賴耶識也就沒有理由和依靠在三界世間法裏運行,沒有理由變現五陰身。所以說意根是阿賴耶識的俱有依。但是沒有意根,阿賴耶識自己照樣存在,不會滅去,只是不變現五陰世間法了。    十四、如來藏有幾個遍:遍一切處,遍一切界,遍一切時,遍一切地,遍一切法。在沒有意根存在的情況下,如來藏獨處,就是無餘涅槃境界,如來藏僅僅是一種存在狀態。那麼,如來藏的這幾個遍,意根也擁有,否則如來藏就處在獨處狀態了,所以說,第七識意根也應該有這幾個遍。    如來藏與第七識互依,都不能單獨運行,沒有意根的這個所依緣,如來藏必不能運轉,不能現起萬法,不能執持萬法,萬法即刻消失不見;反之,如果沒有如來藏,意根必不存在,何況還能運轉。所以有如來藏運轉之處,必有意根的推動力量,有意根之處,必有如來藏配合運作,意根永遠與如來藏捆綁在一起,不可分離。    如來藏的遍,第七識意根也遍,二者互為跟班和隨從,形影不離,只有如來藏在了別自體裏的種子時,第七識意根才無能為力。因為如來藏了別自體內的種子,和輸送種子時,不屬於三界內的法,第七識參與不了,但是如來藏輸送種子和業種時第七識還是有一種默默的推動力量,否則如來藏不能輸送種子,輸送第七識的識種子時除外。    在三界運行的法裏,第七識意根一定跟隨著如來藏運行,或者說如來藏隨順配合著第七識而運行。這其中,第七識因為如來藏的隨順配合,就把如來藏的一切作用當作是自己的作用,並且執著這些作用而不舍,卻對如來藏的功能作用無覺無知。所以說,有第七識之處,一定有如來藏的運作,第七識不能單獨存在和運作。    從以上所闡述的道理來看,第七識意根可以遍一切時、遍一切地,可以遍一切法,可不可以遍一切處和遍一切界呢?界,就是十八界,第七識只能算作單獨的一界,不屬於其它十七界,但是其它十七界的出生和運作都離不開第七識意根的推動作用,否則如來藏不能主動出生其他任何一界,如來藏不作主故;第七識意根一滅,其他所有界當時即滅,不複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第七識也可以遍一切界,只是其作用太隱密難見了。同理,第七識意根也可以說遍一切處。處,就是十二處,六根觸六塵處,沒有意根的推動作用,六根不可能觸六塵,六根和六塵都沒有自主性,都不能自動的互相觸,都有第七識意根的推動力量。    那麼第七識意根在三界萬法中的作用就可見一般了,祂如果無為不動了,三界萬法即刻消失。前六識的所有功能作用也都依靠著第七識意根的推動力量,依靠其作主性,六識與第七識時刻捆綁在一起,須臾不可分開。一切法也與意根捆綁在一起,須臾不可分開。雖然很多人不會承認這點,但是,盲者不見天日,並不證明天日的不存在,不證明天日的不運轉,只能讓盲者早日睜開雙眼得見天日,天日不可隨盲者的不見而不存在。    十五、熟眠無夢時,呼吸及新陳代謝不會停止,仍然運行。雖然呼吸屬於身行,但不需要身識和意識來維持,那是意根和如來藏的共同作用。昏迷時也能呼吸,沒有身識,有一些身體的自身活動,有意根存在就可以,由如來藏維持著,不必有六識。當然六識可以影響意根,改變呼吸血液流動等等色身的活動,色身細胞的新陳代謝,意根也不能直接控制,由如來藏抉擇和造作。當然意根用念力可以改變身體的結構,如新陳代謝等等活動。    那些微細的身行如呼吸心跳等等,由意根和如來藏掌控;而新陳代謝、血液流動、身體溫度、神經的跳動等等,意根也掌控不了,身體的增長和所有的變化,很多時候意根也沒辦法,都是如來藏依緣依業力來維持的。意根雖然是作主識,大多數時候,祂是作不得主的,否則我們就會時時吉祥如意了。可是吉祥如意畢竟是我們美好的願望,能不能實現,在於業力,意根也沒辦法。比如說骨頭裏長刺、身體出現疾病,意根是不願意有的,可是意根毫無辦法,祂沒法控制。    十六、意根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植物上有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運作,四大種子刹那刹那發生改變,植物也就刹那刹那的發生變化。植物上的四大粒子也要刹那刹那的向外發散,所以植物對周圍環境和人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其所散發出來的色聲香味觸法能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和情緒,植物也是一個小磁場。    人的意念能影響植物、改變植物,也是正常現象,人心能改變物質環境,正是三能變識的功能作用。意根的意念作用強的話,如來藏就要根據業緣,不但能影響植物的生長,也能改變植物的性質屬性。意根的念力不僅能影響眾生心理,影響植物,也能影響一切物質色法。比如氣功師動念,就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和位置,也能遠距離調病。還有意根念咒,紮替身,都能改變他人的色身,健康和死亡都可以操縱在意根定力念力強的人手中。    十七、眾生如來藏之間是互通的,自己的意根可以讀取對方如來藏流注出來的種子信息,關鍵還是在於如來藏。既然如來藏之間是互通互動的,可以互相了知對方心體裏的業種和信息,一切法對於如來藏來說沒有秘密,祂什麼都知道;而意根也就能隨之知道一切法,那還要看意根有沒有遮障,遮障有多大。意根依如來藏的見分而能見一切法,就能讀取自己如來藏顯示出來的信息,依如來藏就能感知到一切法。身邊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意根都能知道,就是意識不知道。身體所有的生理反應,都是意根調控出來的,意識卻不知道為什麼有這些反應。    眾生之間內心能夠溝通,也是如來藏的功德,如來藏互通信息,意根隨之就能知道這些信息,那就能知道了對方的情況,以及心理狀態,意根再傳遞給意識,意識就能感應到一些事情。人們之間的關系越好越親密,意根了解的就越多,意識就越有感應,越有共同語言和好感。眾生之間的親和力、排斥力,就是意根的作用,緣分也是指意根的覺知作用。因為意根無始劫以來就存在,沒有滅過,經曆過的人事物都知道,沒有隔陰之迷,因此,眾生見面,就有好感和惡感,就知道緣分如何,這些都是意根的知的作用。    十八、看月亮時,如來藏就變現出月亮的影像,不看的時候,月亮好像是隱沒了,其實是意根不想看,如來藏就不配合意根出生意識眼識,也就沒有識心了別月亮的影像,但影像是一直存在的。如來藏從不多事,意根沒有決定想見色聞聲等等,如來藏就不會出生六識來了別。    十九、問:按照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意根也參與了人身的構造過程,所以,意根可以在正確導引下,恢複或更正身體的非常狀況。就像鐘表師,鐘表就是他制造的,出了問題,他知道如果解決。這個說法對嗎?    答:色身的構建,是如來藏自己根據業種單獨做的事情,意根不懂這些,也幫不上什麼忙。因此,恢複身體的狀況,都是如來藏的事情,如來藏知道業種,了別業緣,自然就懂得如何改變色身,但也要盡量按照意根的意旨來改變一切法,改變色身。比如有病時,意根想要色身康複起來,如來藏就會依意根的意願改變色身的病態,恢複健康。    色身的改變一方面也是如來藏刹那刹那隨順意根的思心所的結果,意根想幹什麼,如來藏都盡量配合實現祂的想法,這個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意根的最厲害之處,挾天子以令諸侯。意識就不行,如來藏不配合意識,只配合意根,意識得經過意根的把關和同意,才能實現自己的想法。所以說在意根上證得如來藏非常容易,誰實現了意根的想法,誰了別了意根的想法,誰給意根輸送識種子,都是如來藏。意根的全部運行和活動都是如來藏,五陰身的全部活動都是如來藏,沒有其他,純一無雜,都是如來藏,布娃娃全體都是布。    二十、一切法的改變根本在於意根的力量    常常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和某人成為朋友後,兩人並未刻意模仿對方,卻在不知不覺間語調、手勢、口頭禪越發相似,常被人說“你們倆越來越像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同步傾向”。若是和討厭的人在一起,不管有多長時間也不會發生相像的現象,它只會出現在相互喜歡、彼此欣賞的兩個人之間。最明顯的現象是一家人父母子女之間在生活習慣和言談語默上都很相像,包括面貌。    這其中的道理是,當一個人悅可另一個人時,意根就接納了對方,長期接觸,所思所想所說所做就漸趨一致,意根內心裏認可容納了對方時,看著對方的音容笑貌,意根就不自覺的學過來了,就變得與對方相像。    心轉變,面貌就能轉變,心相同,面貌也能相同,比如十方諸佛無一例外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學佛修行,也是在不斷改變相貌的過程,如果相貌沒有變得厚道、樸實、穩重、和善,沒有比從前更莊嚴更有親和力,那麼修行還不太得力,心沒有改變。因為意根改變,種子就改變,就能促使如來藏改變外在音容笑貌。如果僅是意識的改變,意根不改變,那麼如來藏就不可能讓眾生的內在和外在發生變化,因為種子沒有改變。    改變,首先是意識相應於對方,其次是意識影響意根,意根改變,業就改變。因為意根是作主識,對一切法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如來藏順從作主識。如果意識與意根不一致,觀察一下,最後如來藏順從了哪個?按照誰的想法和抉擇產生了結果?當然還是順從於意根,配合意根的抉擇,這說明意根是有力量的,能使得如來藏改變一切法。    二十一、意根依如來藏的見分能見一切法,如來藏比如一面鏡子,鏡子的作用能照見萬法,能現萬像,照的作用就是鏡子的功能作用。鏡子因為能照見萬法,就能把萬法的影像攝取過來顯現在鏡面上。那麼意根同時就依著這個鏡子,能夠見到鏡子上的任何影像,鏡子照見什麼法,意根就能見到什麼法的影像。    如來藏所照見的是萬法的原貌,是本質境,是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變現的外塵境,意根所見的是自己的如來藏單獨依外境變起的虛擬的影像,不是本質境,沒有真實的功能作用。所以那些有神通的大菩薩們才能不被四大所拘礙,不受四大的影響,遇水不溺,遇火不焚,遇風不動,上天入地沒有障礙。    意根依如來藏的見分,依如來藏照相的照的作用,才能夠看見鏡面上的影像,意根相當於看著鏡子裏影像的人,如來藏就相當於鏡子,那所現的萬法就相當於鏡子表面上的那些影像。一切法都離不開如來藏而存在和運行,包括意根也如是。    如來藏變現這些法是為誰變現的?都是為意根變現的,如果意根不需要的話,如來藏就涅槃休息。如來藏照得見的一切法,意根幾乎都能見得到,意根知道的法有無數之多,只是祂不善言談,無口可說,我們就不知道那麼多的內容。如來藏為意根變造的法,意識是不一定知道的,那五識所不知道的法簡直太多了。    所以我們才要千方百計的尋找意根,以便能更多的了解意根,挖掘出意根所知道的一切法,並且從意根這裏找到如來藏庫房的鑰匙,再挖掘出如來藏裏的一切法,我們才能大發智慧財,成為佛法的大智者。我們現在意識的智慧是有限的,意根的智慧既有限也無限,如來藏的智慧更是無限的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意根很愚癡。如果意根真那麼愚癡,意識的我們也聰明不到哪裏去,畢竟意根是意識的主宰,能調控意識,而且掌管著一切大權。    二十二、意根的顛倒想,在於把假當真,把如來藏幻化出來的影像當作真實,把如來藏鏡子裏的影像,當作外面實有的本質境,以假亂真,生生世世自欺欺人。意根控制和指揮六識不斷的擺弄鏡子裏面的人事物,在鏡子表面上永不停息的造作,造作嚴重了,業種集聚的多而大時,最後鏡子外面的實體也能有非常大的改變,從而非常明顯的改變了本質境,因果就發生變化了。意根破除無明以後,知道萬法都是幻化的,照樣在六道裏在三界裏做事,可是卻無心於三界裏的人事物理,這樣就能擺脫三界六道生死輪回苦,心不顛倒。    可是究竟理地,有輪回這回事,有輪回的人嗎?沒有,因為臨終時,身根滅去不存在了,身根不輪回,意識和五識在臨終時也滅去沒有了,肯定也不輪回,而意根生生世世都不滅去,沒有前世和後世,當然也談不到輪回。那意根更不輪回,同樣沒有前後世,況且六道跟祂沒關系,祂也不受苦。那麼是誰輪回?沒有誰輪回。    二十三、在六塵境界上,六識與意根一直在演雙簧戲,那就可以在六識身口意行上發現意根的蹤跡;意根和如來藏同樣也是在演雙簧戲,那也可以在意根的運作上找到如來藏的蹤跡,在意根的作意觸受想思上找到如來藏的蹤跡,在意根的所有抉擇作主宰的功能作用上找到如來藏的蹤跡。那麼在意根的作用處悟道,就更深入更直接,更徹底更究竟了,這樣發起的智慧是最深妙的。    二十四、如來藏除了了別意根的心行,也了意識的心行。祂是如何了別意識心行的呢?如來藏了別了意根的心行之後,根據意根的抉擇,在意根想仔細了別和造作的塵境上輸出意識六識的識種子,產生意識和六識,然後六識的身口意行就出現了。意識六識對六塵了別造作之後的的抉擇傳遞給意根,意根再思量和抉擇,如來藏配合就會再出生意識六識,完成意根的決定。    當然如來藏輸出六識的識種子,出生六識,之後識種子再刹那刹那回到如來藏裏,這樣如來藏就能了別到了六識的業行和心行,也就存下了六識造業的業種。    二十五、意根在臨終四大分解時是什麼樣的狀態    意根這時候也沒有辦法了,祂心裏明明白白,這個身體不能用了,但還會支撐著,因為意識心還沒有滅。等到意識心也滅的時候,意根感到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就會從身體上撤離,如來藏也就跟隨著離開,不能單獨執持色身,如來藏是最後離開的。其實不是最後離開,是與意根同時離去;如果意根不在,如來藏立時不能持身,不能留在色身中。    如果如來藏先走,那意根也就不能存在,必須同時滅去;如來藏不能先走,也不能最後走,必須與意根同時走。那麼如來藏是不是第一個來到色身中呢?也不行,如來藏不能單獨執持色身,祂也沒有心思要執持色身,是受意根思心所的影響,隨順意根刹那間就進入受精卵中執持受精卵,與意根同時入住母胎中。因為如來藏與意根形影不離,意根與如來藏也形影不離,刹那都不能離,所以二者入住母胎,與離開色身,沒有先後,有先後,就說明二者能互相分離,那如來藏就能單獨存在,如來藏能單獨運行,這樣法義就完全錯誤了。    四大種子是從如來藏中出來的,如來藏要離開色身,肯定要把四大種子全部收回,這樣如來藏裏的種子,才能不增不減,繼續輸送,出生萬法。眾生臨死之前,甚至很長時間之前,如來藏就知道,因為祂能了別業種,知道死亡的時間,具體時間也知道,祂要慢慢的改變四大種子,讓身體發臭,讓身體機能衰弱,快咽氣的時候,才開始真正的四大分解,收回四大種子,全部收回時,色身就成為僵屍。    二十六、如來藏產生萬法,但自己不能單獨產生萬法,一定要有意根的參與。在眾生的五陰沒有出生之前,眾生一定有意根的存在,無始劫來眾生就有如來藏與意根這兩個心識。因為意根執取三界萬法,如來藏就會隨順意根,變出三界萬法,變出五陰身。從無始劫以來,意根就一直存在著,而且無始劫以來意根裏就有無明,與無明相應,無始劫以來意根就帶著無明。因為意根有無明,不覺真實相,於是起心造作,如來藏就漸漸地產生出一切法,三界世間就出現了,五陰身也就出現了。就是說無始劫以來,如來藏裏一直含藏著意根的無明,意根因為無明心外攀緣,如來藏就會隨順現起三界世間萬法。    意根如果是後天產生出來的,那是指阿羅漢在無餘涅槃境界裏,第八識本身由於自心識種的流注,心體就要不斷的運作,運作到一定時候,就會把阿羅漢入滅前修的善法、或者是大乘法的種子運作出來。運作出來後,第八識就根據這些業種變現出阿羅漢的意根。意根變現出來後,一定會再度希望有五陰身。祂總想要有一個五陰身,第八識根據意根的意願,就變現出阿羅漢的五陰身出來。這就是意根後天出生的情況,只有這一種情況,意根是後天出生,其餘時候,意根永遠存在不滅。其餘情況,眾生都有第八識與第七識意根,二者永遠存在,直到成佛,意根也不會滅。除了阿羅漢要滅意根,凡夫和初地之前的菩薩都沒有能力滅意根,地後菩薩和佛都不願意滅去意根而不用。              第八章 意根與業種的關系    一、意根是否能了別業種    凡夫的意根是遍計所執性,無一法不執著不攀緣,並且把如來藏的見性當作是自己的見性,依如來藏的見性,而有自己的見性。如來藏緣什麼法,意根就能緣什麼法,如來藏能緣業種,能了別業種,那麼意根也就能緣業種、了別業種,業種要現行時,意根也能了知到將要發生的事,神通就是如此。    業種有前世的業種和今世造作的業種,比較重大的業種要現行,果報要出現,意根依如來藏就會有所感知,但是意根本身無法造作什麼,祂只能警覺暗示六識,想通過六識的身口意行來選擇是迎接還是躲避。但是意根沒有名言,不能明確表達出來讓六識了知,只能通過各種暗示作用。有時業果太重大時,意根會想盡辦法暗示給意識知道,意識就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就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事情和如何發生,也就不知道如何是好,內心裏往往會焦慮不安,心不平靜,等到事情發生過後,意識才恍然大悟。    比如死亡之前的預兆,重大事情的預兆,心裏的感應,以及預兆夢的夢境的暗示,這些預兆的出現,意識有時能感覺出來,有時感覺不出來,要看意識是否靈敏。不是定業的業果,意識有可能明白要出什麼事,就能趕緊想辦法躲開;如果是定業,必然要受業果,意識一般不能明白具體有什麼事要發生,即使明白,也不能躲開。比如之前造了殺人偷盜等大惡業,公安機關破了案,在被抓的前一刻,意識也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被逮捕,如果知道就能逃跑,業果就不能實現了,可是這時業緣成熟了,必要受果報,業力使得意識沒有選擇。意根有可能警覺一下,也許受業力的阻礙,也不能警覺意識,即使意根能警覺意識,因業力的關系,意識也不能明白。    還有的業種,意根能知道,但是無法讓意識心知道。有些預兆,是意根顯示出來的,還有些預兆是如來藏顯示出來的。有預兆的夢境,肯定是意根顯示出來的,有時意識知道,有時意識不知道,要看意識的智慧靈敏性了。有預兆的夢,說明意根還是知道一些業種信息,因為意根無法思量采取什麼措施,以避免業果的出現,也許具體要出什麼事也不知道,就要讓意識心了知,然後采取措施避免惡業現前。    意根能依如來藏的見性了別業種,宿命通就是個很好的佐證。有宿命通時,意識能知道明天、明年、命終以後要發生的事,能知道未來世十世、百世、千世、五百大劫、無量劫要發生的事。意識依什麼知道的呢?依意根和如來藏才能知道,而且是意根先知先了別,然後才能讓意識了別。意根能了別到未來世還沒有發生的事,這些事對於現在來說,是以業種的形式存在的,並沒有其事,所以意根也能了別業種。    二、有鬼神在身邊,頭皮發炸,身上發冷或者汗毛直豎,是怎麼回事?人死之前的預兆是怎麼回事?    身體出現的各種反應,是意根得知了身邊有鬼神的信息,於是控制身體,就產生了緊張的身體反應。意根得知的所有信息,都直接從如來藏庫房來,祂就是庫房管理員,能緣如來藏變起的一切法,觸如來藏變起的一切法,了知如來藏變起的一切法,只是了知的不太清楚,因為攀緣太廣,智慧就淺。六識看不見鬼神,不知道有鬼神,但是意根能知道,又因為意根執我心重,擔心自己有危險,就控制身根,直接讓身體出現反應,來警覺意識注意。意根只要有心理反應,就能直接連帶著身體作出反應,意根通過觸大腦神經中樞牽動全身的神經,就能控制身體。    人臨死之前是有預兆的,家人可能就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因為人臨死之前,如來藏了知業種業緣,了知五陰要死亡,就會發出一些死亡的信號,表明五陰身要不久於世了,意根馬上就了知這個信息。意根知道自己要死亡,祂所有的想法、打算、決定和情緒,都要通過六識和五陰身才能表達出來,那麼祂就要讓意識了知這些信息,然後替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意識解決不了和無法了知的問題,就會逐漸想辦法解決,比如給親朋好友托夢等等。因為意根非常執著自己,也會牽掛著一些人和事,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就會想辦法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並且發出一些信號,就是臨死的征兆,讓別人的意根感覺到。在身體好好的時候,意根就做了這些奇怪的事情,意識就奇怪為什麼這樣做,不知道這是意根在安排後事。意根知道自己生命要結束,就安排六識造作了一些事,意識不知道是為什麼,可是也不自覺的按照意根的安排做了。    人要死時,自己的意根能知道,意識心由於無知,可能無法知道,於是意根不得不帶著如來藏去警覺與自己有緣的人,讓他們知道,以便於安排或者躲避一些事。如某人臨死之前,他自己不知道,而親人的意識也不知道,但是親人的意根卻知道,於是就安排了一些特殊的事情,而親人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其他的親朋好友也能感覺到他要有事。此人的意根也到處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托夢,暗示自己要有重大事情發生,但是這些人的意識心就是無法相信,也不願意相信。    這其中的道理是,他的意根通過如來藏警覺親人的意根,然後親人的如來藏警覺親人的意根,親人的意根就安排一些事,意識心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這就是意根的特殊功能作用,祂能了別到一些業種,能未蔔先知的預知未來,但是無法表達出來,祂自己沒有身口意行,只能指揮六識做一些身口意行替自己辦事,如果意識違拗不信,祂也沒有辦法,只能隨緣。    三、意根與業種收存的關系???    六識如果現起身口意的行為造作,都是由意根作主,意根決定,意根指揮的。意根的作主作決定,一個是根據六識了別的情況來決定,一個是根據自己的習氣慣性,根據自己的業力,來作主作決定。如來藏同時了知意根的決定,配合產生六識,造作身口意行,並且反饋給意根了知,同時六識的識種子,就回到如來藏當中,這樣把六識了別造作的內容帶到如來藏裏,就作為種子存下來了。    另外一方面,六識在了別六塵的時候,刹那刹那把了別的內容,了別的信息,傳給意根,意根就知道了六塵的詳細情況,原來是這麼回事。眼識看到了什麼,耳識聽到了什麼,六識都了別了什麼,第七識意根就知道了,同時意根也有自己的心行,一邊了別六識帶來的信息,一邊起自己的心行,有受有想有思量,有煩惱和習氣。意識、意根生起心行的時候,識種子刹那刹那出生,刹那刹那又滅回到如來藏當中,這樣,第七識所有的心行,也都落到如來藏當中,作為種子存起來了。    其中前六識了別造作的時候,有沒有貪嗔癡煩惱,造沒造作貪嗔癡煩惱,是清淨的還是不清淨的,是帶著某種情緒還是不帶著某種情緒,如來藏都作記錄收存。然後第七識了別的時候,了別前六識帶給的信息,祂整個心行是帶著貪嗔癡煩惱,還是不帶著貪嗔癡煩惱,是清淨的還是染汙的,如來藏都作如實的記錄和收存。    七個識了別的內容,身口意造作的情況,思量的內容,帶不帶煩惱染汙,還是清淨的心行,意根都會如實的作記錄,如實的記載。為什麼記錄,什麼叫記錄呢?這個意思就是說,如來藏是刹那刹那的輸送著七個識的識種,七個識了別造作以後,識種就刹那刹那地回到如來藏中,這樣就把七個識了別的信息也帶回去了,就等於帶到庫房裏一樣。什麼時候拿出來,這就不一定了,也許一會兒就拿出來,也許是第二天,也許是第二年,也許是下一世,也許是多少劫,這都是不一定的。    種子存得越深刻,現行出來就越容易。種子存得越輕微,拿出來就越不容易,業種就不容易成熟,種子越不容易現前。那就是說,我們身口意造作時,心行越明顯,心行越大,存的種子就越深,越清晰,種子就越容易成熟,越容易發芽,說明這個種子是飽滿的。如果說我們造作的心行不強烈,種子就不飽滿,不飽滿的種子就不容易起現行,不容易生根發芽。    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不深刻,對他不是太感興趣,雖然也跟他接觸了,看見了他,因為對他不感興趣,那麼了別的就輕微。輕微的了別,業種也收存,但是業種不深刻,將來再遇見他,就不容易想起來,以前的種子不容易現行出來。如果對一個人感興趣,所有的心行都對著這個人,不是很喜歡就是很憎恨,那麼這個心行表現出來,就作為種子存進如來藏裏,種子飽滿就容易成熟,容易生根發芽,業種就容易現行出來。這個道理和收獲莊稼的道理,好像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帶著強烈的心行,非常善,或者非常惡的心行,來造作身口意,來作一切的行為造作,這個種子存起來,就是深刻,種子就容易起現行。    比如說我們現在學佛,是一心一意的,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學佛上,這就作為種子存下來了。而有的人對於學佛不太感興趣,學佛是應付差事,這也作為種子存下了,但是這兩個種子,將來起用就不一樣,一個容易起現行,一個不容易起現行。一心一意學佛的,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學佛修行上的這個人,來世學佛的因緣就容易成熟,容易遇到學佛的機緣,因緣成熟時,他就會一心一意紮根進去,修行就非常精進,成效顯著。反之另一個人,不太用心學佛的人,學佛的種子就不容易生起現行,來世就不容易遇見學佛的那些因緣條件。他學佛的因緣條件不一定什麼時候成熟,不容易遇見佛法,種子不容易生起現行。    再比如說我們對一個人的感覺是不痛不癢,還是恨和愛,這些心行和業都要存進去,但是存的業種是不一樣的,將來生根發芽的時間,種子成熟的早晚也是不一樣的,起現行的早晚是不同的。這個意思是說,七識了別的內容作為種子存下來了,了別時候的心行,也作為種子存下來了。恨一個人時這個心行,意根的執著,和六識的嗔,都要作記錄收存起來。    而愛一個人時,意根的貪愛和六識的貪愛,也要做記錄收存起來,所有的心行一點一滴都不會遺漏,全部收存,將來都要現行。意根和六識的既不樂也不苦的那種舍受,也要做記錄存起來,所有的心行都要做記錄,都要存起來。但是那些業種是有很大差別的,業種現行的時候,也有很大差別。現行的時間早晚也有差別。這個業種存的不一樣,輸送出來的當然也不一樣。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人群中,遇見一個人,聽到他說話時,意根就突然感興趣,要看看這個人。這個決定,如來藏知道了,就會輸送眼識和意識到這個人的身邊,也就是說,輸送到勝義根裏有關這個人的內相分處,然後眼識與意識就識別、觀察這個人,觀察了以後,就了別了這個人的外貌的情況,他的身口意的情況,他的各方面的情況。兩個識了別了以後,一方面存入如來藏裏,一方面要交給意根,意根根據眼識、意識對這個人的了別,意根也就知道了這個人是什麼形象。    知道是什麼形象了,同時意根就思量,是繼續觀察下去呢,還是把眼光挪開。意識隨時隨地把了別到的這個人的情況交給意根,意根就隨時隨地思量和做抉擇,是接著跟他談話,接著觀察他呢,還是把眼光挪開,看其他人,或者聽其他的聲音,意根思量和決定。意根思量的時候,同時就把自己的心行,受想思和了別的內容也帶回到如來藏裏存種,到最後意根做一個總的決定的時候,如來藏也會記錄收存,這一系列的心行就作為種子存下來了。    又比如說了解這個人的情況以後,意根就不想再看他,那麼眼光就會挪開,或者讓耳識聽他說話的聲音,聽了一會兒,意識一分析,沒有意思無聊,這個內容也傳給意根,意根思量過後,覺得確實無聊,決定不聽了。祂覺得無聊的這個心行,也作為種子存到如來藏裏。如來藏了別意根不想聽的思量以後,就不在那個人聲音的現起之處變現耳識和意識,那就聽不見說話聲了。    這時忽然間聽到一個鳥叫聲,意根覺得這個好聽,再接著聽。這首先是意識心分析,認為這個聲音好聽,然後報告給意根,意根思量認為說:嗯,鳥叫聲挺好聽,再聽。聽了一會兒,意識心認為無聊,把這個感受傳遞給意根,意根知道無聊,就決定不聽了,注意力就轉移。雖然注意力轉移了,聽鳥叫聲這一法,也作為種子存下來了,但是存的這個種子就不那麼深。    不太深刻,是因為意識有一點舍受,不太感興趣,後來覺得無聊,就是一種舍受。那麼這個種子存得就淺,就不容易起現行。如果對那個人感興趣,意根決定,繼續觀察他,繼續跟他談話,繼續探討他,或者是如何如何。那六識就再接著了別,並且把這些了別的內容,再傳給意根,意根再作思量,意根再作記錄,這整個記錄以及最後的結局,就都記錄收存完了。其中意根的心行,六識的心行,也都做了記錄。    然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遇到這個人了,意根就思量,讓意識心來回憶,在哪裏什麼時候見過這個人,如來藏就輸送以前存儲過的種子。種子作為法塵與意根相對,意根了別不清楚,還是由意識了別,意識就想起來一些事情,於是把信息傳遞給意根,意根也知道一些了,可是信息不全,意根就決定再回憶,意識心就接著回憶,如來藏就繼續從庫房裏輸送存儲的種子。    意識了別後就回憶起來了,前一陣遇到這個人,什麼情況,什麼場景,這個人的行為舉止,就都想起來了,再回憶這個人叫什麼名字,慢慢想。所謂的名字,也是意根從如來藏的庫房裏輸送出來的。一邊輸送,六識一邊了別,了別的內容信息又傳給意根,意根就思量,是否還回憶,祂作決定,得要跟這個人有點禮貌,跟他握手寒暄寒暄,問候問候,祂一作決定,六識就出來跟他握手,打招呼,寒暄問候。同時六識跟這個人寒暄問候的一系列情況,也作為種子存到如來藏裏了,那麼這個種子再加以前的種子,就比以前稍微深刻一些,內容也多了一些,把這個人的所有的情況都會串連起來,作為種子收存。    六識對這個人印象就更深刻了,來世再遇見時,意根讓如來藏把種子輸送出來,第六識不知道過去世的事情,但是意根知道一些,意根對這個人感興趣,六識就覺得有些熟悉和親切。意根感興趣了,就讓六識和這個人打交道,那麼兩個人就會經常打交道了,緣份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四、業種成熟,即將現行,或者現行了一部分,意根能夠緣到,也能了別,只是不能確認是什麼,知道重要與不重要,所以才警覺意識。當意識莫名其妙的時候,正是意根知道一些事卻不能表達出來讓意識明確知道時。第七識意根知道有事要發生,意識就有模糊感覺,也想不明白具體要有什麼事情發生。有的時候,意識感覺不好,知道有事情要發生,就采取一些措施防範,從而躲過了風險,這是意根警戒意識了別到的一點點信息。    有的時候,某個東西馬上就要打到自己了,意識模模糊糊有種感覺,立時躲開,過後才知道是什麼,然後覺得剛才好危險,幸虧躲得及時,這就是意根警覺意識的結果。有時候感覺某人怪怪的,知道他可能要幹什麼,於是采取防備,過後再看,果然是如此,這就是意根警覺意識的結果。這些現象說明意根有未蔔先知的本事,能與馬上就現行出來的業種相應,能感知馬上要發生的事情。    五、業力與隨緣    業力,是過去世造業的習慣勢力,表現在意根上,今世遇事時,意根總是要以自己過去造業的習慣勢力而作抉擇,意識還控制不了。有時心裏明知不對,沒辦法還要去做,一邊做,一邊心裏說不應該,稍微有點覺悟的人,內心就這樣的矛盾。如果修行得當,意識如理正確思惟,常常熏染意根,意根受熏,就能改變自己的習慣勢力,再抉擇時,就按照熏染的正確的理念抉擇,然後再形成善的如理的習慣勢力。所以說意識接觸善法,如理思惟作意是非常重要的。    遇見善緣需要具備因緣和福德,多修福就能遇到越來越多的善緣,改變自己的機會就多,得解脫的機會就多。如果缺少福德,善緣就不具足,惡緣總現前,意根受熏就會越來越染汙,那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善緣解脫自己的煩惱了。福德少的人,遇到惡緣就能被熏染過去,自己沒有辨別能力,也根本不想辨別,抵制不了惡緣,就跟隨過去了,這樣無意間就會造作惡業,自己還不自知,這樣就能形成惡的習慣勢力,生生世世心地染汙。    緣是被動的多,也有意根主動攀緣來的。如果我們心心念念攀緣佛法,就能遇到佛法的緣,佛菩薩也會在後面加持,讓我們遇到佛法,這就是主動攀緣來的,惡法也如是;如果心心念念想發財,就會不擇手段,那樣處處都是惡緣。再比如餓了的時候,意根就攀緣飲食,讓六識到處找飲食,結果就找到了。如果餓了也不想吃,就不能去找,也許就遇不到飲食。學佛有善根之人,就是主動攀緣,尋求解脫,結果就遇到解脫之法,修行一段時間,就得解脫了。如果不攀緣解脫法,是不可能最後得解脫的,這就是主動攀緣,絕不是被動隨緣的,如果完全是被動隨緣,佛度眾生就輕松了,只要加持一下,眾生就能都得解脫了。    有些人總是講隨緣,可是凡夫的緣往往都是惡緣多,如果都隨過去,就是生死系縛,那什麼時候能得解脫呢?所以凡夫如果有力量,盡量不隨惡因緣而流轉。只有聖人,心已清淨,才能隨緣了舊業,而凡夫隨緣就等於隨生死業。因為凡夫煩惱心重,如果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心,就會在生死河裏沉溺得越來越深,苦惱越來越多。    六、冤冤相報是怎樣實現的?因果是怎樣實現的?眾生都已經換了身體,又換了意識心,換了前五識,互不認識了,怎麼實現報複心和因果的呢?    因果是由意根來實現的,眾生造業以後,業種存留在如來藏裏,緣熟時,如來藏輸出業種,眾生受報,因果就實現了。因果的實現,不管是善願的實現也好,還是惡願的實現也好,不僅離不開如來藏對於發願業種的收存和輸出,也離不開意根的作意與思。往世曾經發過的願,作為種子存在如來藏裏,因緣成熟,種子輸送出來,就會按照往世的願望而行事。而往世發願是由意根決定,意根認可的,甚至是意根主動發出來的,這個願望是意根的,就是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    意根有了願望以後,還會攀緣著已經發過的願,無論經過多少劫,意根都會攀緣著。因緣成熟時,如來藏就會輸出業種。其結果,一個是直接實現業果,一個是警覺意識心,促使六識按照業種和意根的執著來造作身口意行,其行為表現就不同已往或者不正常了。有時候,意識做事,本身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不知不覺地按照意根的願望去做的,意識心這時不能控制自己,有時也會有沖動的表現。    有修行的人,發過清淨大願,另一世就會不自覺地按照願望做事,有時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意根發過的惡願惡咒,某世因緣成熟時,意識心也會不自覺地去做,有時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往往是無奈的。有時意識心想要控制自己,可是控制不了,因為控制意識心的是意根,意根的業力,意識沒有辦法擺脫開。如果意識心懂道理、懂佛法、懂因果,就可以分析清楚,來說服教育意根,意根就有可能會聽從勸告,改變其執著性,這樣就避免了惡業的發生,避免了重大的惡果。    所以,我們真的要常常作如理的正確思惟,來熏導意根,意識心自己首先就要明理,才好正確的熏染意根,導正意根的無明習氣。那麼我們修行是在修什麼呢?當然是以修意識心和意根為主。讓意識接觸、熏習正確的法義,眀理以後,再來熏習意根,改變意根,意根改變以後,我們的心行就會變清淨了,修行就成功。    七、意根既屬於外根,也屬於內根,既屬於外識也屬於內識。祂屬於內根內識的時候,和如來藏在勝義根處變起的內法塵相應、相觸,並且有粗況的了別,這是祂內根內識的作用。祂屬於外根外識時,有外根外識的作用,能夠接觸和了別勝義根之外的法塵,就是如來藏變起的法塵,沒有入到勝義根之前的這一部分法塵,意識心沒有神通時緣不到的部分,由意根接觸和了別。    比如如來藏所變起的身根,意根能夠直接緣到,也能夠直接了別到,所以才能直接對身根作抉擇。如來藏變起的山河大地,宇宙器世間,還沒有入到勝義根的時候,意根也能緣到,也能有粗略的了別。祂粗略的了別之後,落到勝義根裏,如果祂不想看色塵,就不作看色的決定,那麼眼識和意識就不會在這個色塵上被如來藏所生起,那就不能見此色了。    沒有落到勝義根裏的法塵,都屬於外法塵,比如說如來藏變起的極樂世界那些景像,意識心不在定中不在夢中絕對了別不到,這個影像意根能了別得到。因為意根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會與如來藏一起到極樂世界變造蓮花宮殿,那個極樂世界就屬於外法塵,如來藏直接緣到,意根依之就能夠直接執取和了別。這是祂和如來藏一起造作的,那些法塵都屬於如來藏所緣的,是意根所執取和了別的內容。    凡是意識不能了別到的,還沒有落到勝義根裏的法塵,都是屬於意根的外入,是意根從勝義根外邊所攝取的法塵。包括緣過去世的那些人事,過去世的墳墓,過去世的親人,都是如來藏現起以後,意根直接緣到,直接了別。然後祂會生起作意和思心所作決定作抉擇。    當意根決定要采取某種行動以後,這些行動六識不可能參與完成,身口意就不可能出現,因為六識與這些法不相應,意根和如來藏一起,直接就把這些事情完成了,不必六識參與。如來藏隨順意根現起那些法塵,意根緣到,然後意根對此生起作意和思心所,如來藏了知,就配合著一起行動,把事情做完了。這些都是與意根相應,是意根了別的內容。    有些行為的造作,六識不必參與,七八兩個識就能完成了。比如生起五陰這件事,就是七八二識同時成就的,沒有六識的事。比如入母胎這樣的事,生起中陰身這樣的事,都是七八識共同配合完成的,變造蓮花這樣的事,墳墓裏那些事,去警覺前世的子女這些事,變起前世親人那些事,都是七八識兩個一起做的。那些都是如來藏變起的法塵相,第七識意根能夠緣過去,作意、觸、受、想、思,決定以後,祂們兩個一起就運作出來了。    八、問:所有信息都收存在如來藏裏,意根是這些信息能存能取的功能。當意根根據意識的了別作了某個決定時,這個決定的心行和內容就成為種子,通過意根存入如來藏(此為因);當以上決定的內容將要實現的各項條件成熟(此為緣),因緣具足後,如來藏了知,隨緣將前面意根存入的信息內容(種子))起為現行,意根隨即攀緣到,觸受想後,思心所喚出前六識起身口意行,而造業的所有信息,再以種子的形式通過意根存入如來藏,成為新的因,待緣成熟再成果,如此往複。是否是這樣?    答:是這樣。七大種子是如來藏裏本有的種子,不是從五陰那裏收藏的,造業的業種子,是如來藏收藏進來的,如來藏既輸出本有七大種子,也輸出業種;業種現行要依靠七大種子,業種完全現行以後,受報結束,業種就消失不複存在了。    事情的重要與否,屬於六塵境界,如來藏不能判斷。即使如來藏輸出業種時,也不是按照業種的重要程度輸出來的,而是依是否緣熟這個條件。如果如來藏是按照重要程度來輸出業種,如來藏就有選擇性,就不是法爾如是的輸出業種了;祂就能通融,不是毫不留情鐵面無私的了。況且如來藏也不能了別業種的重要程度,如來藏不知道業種重要不重要,但是重大的業種,業緣容易成熟,容易被輸送出來而實現果報。    如來藏不分別業種的重要性,不管業種重大不重大。事情的輕重緩急是七識分別出來的,如來藏也同樣分別不了。否則,如來藏就有情緒,有煩惱,有人情世故,就有喜怒哀樂,實際上如來藏並沒有這些特性,也不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按照輕重緩急出生業緣。如果如來藏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那麼意根跟如來藏說說情,求祂通融通融說,我這個福業非常重要,先給我輸送出來,讓我先發財,以後我一定改邪歸正。看看如來藏有什麼反應,這絕不是能夠融通的事情,如來藏沒有縫隙,什麼也通融不了。    至於說阿羅漢的神通有限,佛的神通無量大,還有一些沒有神通的人,那是七識本身的功能受到限制,與如來藏沒關系,與七識造作的業種有關系。比如殺了人,如來藏雖不分別業重不重,但是這個事情本身的影響是大的,肯定不是一個人的如來藏在收藏業種,至少有兩個人的如來藏記錄業種。如果將來殺人者受報,也被殺一次的時候,必須業緣成熟,兩個人的業緣都要熟,兩個人必須遇見,殺緣成熟,才能一個殺,一個被殺。不管這個業種重要與否。意根的心行,能夠把如來藏裏業種現行的緣提前或者錯後成熟,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涉及到的人多,感情強烈點,各自意根的執著重一點,就會促成業緣快速成熟,但是假如因緣不具足,業果還是實現不了,只能等因緣成熟的時候。 九、業種遇緣如何現行出來的    意根因為無明,攀緣性強,祂不肯寂寞,也不甘寂寞,總是要了別和造作,就會有無明妄動,於是如來藏隨順著就會現起三界法。意根在現行時,五遍行心所法就會隨著運行,其中思心所就要時時不斷地思量作主宰,如來藏必然會隨順配合出生萬法。當意根沒有無明時,祂也有意願、有誓願,比如佛的意根滅盡一切無明了,但是由於佛曾經發過無量的清淨大願,依靠這些大願,佛的意根以及意根的心所法就會不斷的運行,那麼佛的無垢識就會配合,現起三界世間一切萬法,廣利無量眾生。意根如果什麼也不想做,一念無明斷盡,又沒有願力,眾生就不能正常生活,只有長期處在深定中,或者入到無餘涅槃當中,無所作為了。    如來藏法爾如是地輸出業種,實現眾生的因緣果報,產生三界世間一切萬法。所有業種都存在如來藏裏,這些種子何時緣熟,或者已經緣熟了,如來藏都知道,然後祂就會輸出緣熟的業種。那樣,眾生業緣現前,就是酬嘗眾生的果報時,業種輸出來時,就是了緣時和實現業報時,於是眾生的果報就現前。    十、意根是現起三界世間一切法的動力    意根促使如來藏產生了宇宙器世間,同時也是業種促使如來藏出生了宇宙器世間,是為了五陰的出生和生存做准備。意根與業種是相應的,意根就代表業,不管是善業還是惡業,還是不善不惡的業。    宇宙器世間的出生是三界的有法,是業種使然。所有眾生的業緣成熟時,就促使所有如來藏輸出四大種子,形成四大,所有眾生的如來藏共同變造宇宙器世間,造好之後,眾生才能出生。目的性在於意根,意根沒有目的,三界世間的業消失,就會像阿羅漢一樣入無餘涅槃,這樣三界也要消失。    十二因緣法就是講這個眾生輪回的原理,業因緣成熟,眾生出生;沒有器世間,就沒有生存環境,眾生出生的因緣就不成熟。這個緣也是意根促成的,意根是現起三界世間一切法的動力。    十一、如來藏在無餘涅槃裏如何出生意根的    阿羅漢的意根因為對三界世俗法全部放棄,完全不執著,不感興趣了,意根在壽命終了才能滅去,阿羅漢就入無餘涅槃,只剩下如來藏。如果阿羅漢要從無餘涅槃境界裏出來,如來藏裏必須存有欣樂於大乘法的業種存在,這是如來藏出生五陰世間法的動力,這個動力是推動如來藏出生意根,繼而又出生五陰世間的力量源泉,這個動力就是存在如來藏裏的業種。因為意根對世俗法沒有意願和執著了,祂必須有其他方面的意願,才能再次的出生和推動五陰世間三界萬法的生起,那只有對於大乘法和成佛的向往,除此就沒有其他意願和動力了,心如死灰,難以複燃。    當業種成熟時,如來藏依業種才能出生意根,意根出生以後,與業種業力相應,意根就有出生世間法的作意和思心所的現行,如來藏就配合意根出生中陰身,在中陰身又尋找父母共同投胎。因為如來藏裏有欣樂於大乘法的種子,意根就要擁有色身,意根的思心所生起時,如來藏配合,因此就有中陰身的現起,繼而又有五陰身的出生。五陰身出生以後,就能遇到大乘佛法,於是順理成章的修學大乘佛法。所以佛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前,都給他們講大乘佛法,為他們種下成佛的種子。    十二、眾生的意根一定與業種相應,到地獄中,意根現地獄眾生的習氣。到惡鬼中,眾生一定現惡鬼的習氣。到畜生中,眾生一定現畜生的習氣。到人中就有人的習氣,做天人有天人的習氣,當阿修羅有阿修羅的習氣。那麼菩薩就有菩薩的習氣,菩薩曆劫教化眾生,一定有教化眾生的習氣,菩薩這種習氣是好習氣,眾生與菩薩習氣相應,就是菩薩。    如果前世在某道生存時間長了,就有某道眾生的習氣,到其他道裏,意根也相應的現出原來的習氣。比如佛的大弟子憍梵波提是四果羅漢,前世五百世做牛,有反芻的習氣,做人做阿羅漢時,吃飯還是像牛嚼草一樣。有些人有惡鬼的習氣,前世當惡鬼時間長,有些人有阿修羅好鬥的習氣,前世當阿修羅的時間長,嗔心和嗔習非常堅固,即使做菩薩了,也能表現出一些阿修羅的嗔習。   十三、眾生離開業力,諸佛菩薩離開願力,則無一切五蘊世間法。而業力願力都與意根有關,離開意根,也沒有世間一切法,如來藏單獨不成事,也不多事,無欲無求,只滿眾生願。    十四、只要如來藏能變現出來的法,意根依如來藏都能見能了別,稱為意根的默容。意根了別以後,如果執著,再生起思心所,如來藏依之再變根身器界或者六識。如來藏所變現出的一切法,都是意根在背後推動出來的,包括業種業力的推動,意根就與業種業力相應,心行符合業種,業種都是祂指使造作出來的,所以一切法終究都是意根推動出來的。    色身也是由意根掌握和控制的,要看意根有多大能力控制。色身的壽命一方面涉及到業種的問題,一方面涉及到禪定和福德的問題。有禪定時,意根的心力非常大,意識的心力也大,就能改變身心世界。禪定也有定福,也能改變業種。定力強,意根和意識控制色身能力增強,意根可以隨意控制色身,想死立即死,想活可以再活幾十年、幾百年、上千年,壽命由意根說了算。因為業種改變了,福德也修出來了,那麼意根對於暫時的生死問題就可以作主說了算。    十五、我們一般都是生來就具有了某種福德,在母胎裏富貴的命運就注定了,出生以後就開始享福,或者到某個時段就開始享福。這是第七識意根帶過來的福德,種子存在如來藏裏,意根與種子是相應的。意識是後天出生,不是從前世過來的,在母胎裏和少年時又沒有積福,所以意識不具有福德,但可以享受福德。與生俱來的福德和智慧都是意根帶過來的,由意識來享受。現世意識配合意根再次修福修慧,業種成熟時現世就受福德智慧之善報,業種不成熟時,由後世的意識享受福德智慧的果報。    同理,與生俱來的無福無慧的命運也是意根帶過來的,意根與薄福的種子相應,命運就是貧窮下賤,苦難深重,果報由意識來承受。今世的意識再配合意根造作惡業,業種成熟時現世意識就受惡報,業種不成熟時就由後世的意識受惡報。    十六、有神通的人,能知道未來世要發生的事情,未來世要出現的事情其業種肯定還沒有成熟。如來藏肯定能了別到還沒有成熟的業種,關鍵是意根是否能了別到同樣沒有成熟的業種。如果意根了別不到成熟和不成熟的業種,那麼意識是如何知道未來世還沒有出現的事情和已經發生好多劫的事情?意識的宿命通又是如何現起的?意識所了知的一切法,都由意根先觸先知先覺,然後才能作意讓意識細微了別,意識才能了知意根所觸所知的法。意識的宿命通,以及夢中的意識了知將來將要發生的事情,都來自於意根,由意根所牽引而了知。因此說意根能接觸和了知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和未來世的事情,這是意根依靠如來藏對業種的了別而作自己的了別。    意識提前知道要發生的事情,事例很多,比如要地震之前,有的動物就提前知道,知道後表現出煩躁不安。地震還沒有發生,業種還沒有成熟和現行,或者說業種還沒有完全現行,動物們的意識是如何知道有災難要發生,而驚慌失措的?如果意根不隨著如來藏緣業種,意識如何能緣到業種?人在要死之前,或者臨出事故之前,都有預感。事情沒有發生,業種沒有現行,為什麼能預感到?意根不緣業種,意識為什麼有感覺?做夢時,夢見幾天以後幾個月以後要發生的事,醒來就感覺有特殊的事情要發生。如果意根不緣業種,如何能有預知夢?這些未來事情都是意根先覺知,然後再警覺意識覺知,以采取對策。    十七、七大種子的數量是固定的不變異的,雖然數不過來。如來藏用這麼多的固定的種子,變生一切法,法滅時,種子全部回到如來藏中,再在其他法中出生,變生其他法。種子在法上是刹那生刹那滅回去的,一切法都是刹那生滅變異的,不是恒久不變的,所以是無常的。    意根與業種子相應,但是意根的智慧不用現到種子裏取,智慧一直與意根相應,就是說意根一直都有智慧。比如說我們一旦學會了做飯,這輩子任何時候遇到做飯的緣就會做飯,這個手藝意根一直都帶著。意根熏習過的法一直存在心裏,祂一直都懂,那祂的智慧就一直帶著,不用去如來藏裏特意取種子,但與種子一直是相應的。   十八、業力,顧名思義,就是業行的力量。這種力量很大,大多數眾生都難以抵擋,只能隨著業力而漂流,難以自拔。這種力,就是意根的力,意根就代表業,意根有力,因為是作主識,可以為所欲為,很多時候意識招架不住。後邊還有如來藏一味的順從意根,釋放業力種子,那眾生只能在業力中苦苦掙紮,在生死大海中頭出頭沒。這就靠意識修學善法,不斷的積聚力量,以誘導和對抗意根的業力,只能慢慢扭轉業力,惡報漸漸輕微,善報逐漸增強。    一切法無不依業力而顯現在心中,即使眾生接觸到同樣的外六塵,由於業力不同,各自的如來藏傳導到勝義根裏的內六塵就有所區別,每個眾生受到的影響就不同,對同樣的境界感知感受就不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天人、人類和餓鬼見同樣的一條河,外相分一樣,而所見的內相分就不同,受用就不同。               第九章 意根的四分與直覺    一、見分和相分能否分離    六識的見分不能離開六塵相分,而六塵相分可以離開六識的見分。離開相分,見分就不存在了,沒有所見的相,見分不能單獨的存在,一定是先有六塵的相分,才能有六識的出生,六識一出生,見分就出現,五遍行心所法現行,同時就了別和顯現相分,識上有相分的出現,自證分就現前了。    第七識意根也一直有相對的相分存在,意根的見分依如來藏的見分,能見如來藏所幻現出的一切法,一直在了別如來藏變現出的相分,沒有斷絕過。見分刹那都與相分在一起,五遍行心所法一直都在運行,識上一直都有相分出現,見分、自證分一直現行運作。但是意根在五陰世間沒有出現時,是沒有相分的,只有如來藏和意根兩個識心,沒有其他法的存在。之後,因為意根不甘寂寞,向外探尋,如來藏才依之變現出三界世間,五陰身就出現了,意根的相分也就出現了。    如來藏的見分一直存在,種子和意根一直是如來藏所了別的相分,出生三界世間以後,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的相分。意根所見的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虛妄相分,就像鏡子裏的影子一樣,不是實質的物質色法。    二、問:當意根堅持己見、固執己見的時候,是四分中的哪種起用?當意根懺悔的時候,是四分中的哪種起用?什麼是堅持己見?為什麼要懺悔?    答:如果意根要堅持己見、固執己見,就是意根知道和了解了自己的見解,並且認為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從而要堅持不改,這是意根的證自證分功能。如果意根要懺悔,就是意根認識到了自己的過失,從而想懺悔,這是意根的證自證分功能。    己,就是自己,己見就是自己的見解,這是自證分。如果堅持己見,首先是知道自己有見解是什麼見解,這是證自證分。知錯不改,知道自己有錯而不想改正過來,也是證自證分。意根要懺悔,是因為意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見,想懺除和改正,發誓以後不再犯,就會去懺悔。凡是知自己的任何事,都是證自證分。    三、問:相分是否就是見分的結果?眼識的相分就是所見的顯色等,那麼意根的相分是什麼?意根恒審思量的心行法相為何?意根的心行法相與恒審思量的結果如何掛鉤?行相與相分的關系是什麼?    答:相分,就是見分所見的對相,不是見分的結果。見分不出現時,也有相分的存在,只是不顯現在識心中罷了。見分的結果是自證分,已經見了相分,相分顯現在識心裏,就是結果,叫作自證分。    意根的相分很廣泛,如來藏見一切法的本質境以後,再變起的相分影子,意根都能見,除了如來藏裏的七大種子。意根叫作遍計所執識,因為能見一切法,才能默容一切,因為能見一切法,才能普遍計著執著,包括六識能見的六塵相分,以及六識不能見的六塵相分,以及不屬於六塵的相分,過去未來的相分,只要如來藏能見能顯現,意根都能見。    意根恒審思量時,思心所不斷的現前運行,以思心所為主,對所思量的法,不斷的作意觸受想,不斷的考量、推敲和抉擇,有慧心所伴隨運行,也可能有善惡心所法出現,也許有定心所和其它心所法參與運行。意根心行的法相,也就是心所法運行的行相。意根的這些心所在一起和合運作,才能不斷的恒審思量,才能思量出一個結果。    如果意根的善心所參與運行,心行是善的,思量的結果就與善相應,就要抉擇造善業;反之,心行是惡的,思量的結果就要抉擇造惡業。如果意根的定強,智慧性就強,思量的結果就有智慧性,否則,智慧性低,結果就要造愚癡業。識心運行的行相,能被意識所觀察了知到,因此就是意識的相分。運行行相就是相分,能被識心觀察到的就是相分,八個識識心本身也能被意識觀察到,因此八個識也是意識的相分。    意根和第八識如果都能反觀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心所法,七、八識以及心所法也就是本身的相分。   四、意根到底能反觀自己,還是反觀不了自己這個問題,意識如果沒有智慧,就不清楚觀察不出來,也判斷不出來意根幹了什麼和正在幹什麼,意識沒有智慧的時候對於意根的一切都不知道。所以很多人那麼相信自己的判斷力,簡直沒有道理。就像無始劫來我們如來藏對五陰世界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可是我們意識無知,根本不知道,又因為無知就否定如來藏的存在和祂所做的功德。意識不知道並不等於祂不存在。   同理,由於無明觀察不到意根的運作,不代表意根沒有那些功能作用,不能如此如彼的運作。其實意根是有反觀作用的,能夠反觀自己,所以祂才死不改悔、堅持己見、固執己見,或者是深切的自責和懺悔。只是意根的反觀力比意識弱很多,也不能經常反觀和時時反觀自心,意識定力好有智慧時可以經常反觀時時反觀自己的心行。    當睡著的時候,意識可以不知道自己睡著了,因為睡著了沒有意識,但是意根知不知道你睡著了?意根絕對知道自己睡著了,所以意根不想讓這五陰身有活動。如果意根不知道自己睡著了,祂就會什麼都想造作,然而意根知道自己睡著了,也知道天黑,所以祂對於六塵境界都不想知道的太多太細,六識老老實實的一個都不現起來,身體也老老實實的不動。意根知道是自己在睡覺,所以意根是有反觀力的,只是意識無法觀察意根,他就說意根不知道自己睡著了,沒有反觀力。眠熟了的情況,意識不知道不等於意根不知道,這說明還是把這兩個識給弄混了,把意識的知與不知,當作了意根的知與不知。    同理,昏迷的時候,意根肯定知道自己昏迷了,所以在清醒的緣出現時,努力掙紮著要醒過來,要起來活動。入定時,意根也知道入定,死亡時也知道死亡,在植物人狀態,意根也同樣知道,在這些特殊狀態裏,祂的心行和表現都與正常時不同。所以有個結論:只有無知的人,才說意根什麼也不知,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行。如果意根什麼也不是,那麼你自己又是個什麼?同樣什麼也不是!因為,所謂的你就是意根!    五、問:有的人撒謊時會臉紅,有的人撒謊時,若無其事,很自然。為什麼有此差別?臉紅因為什麼?臉不紅,不青不白又為什麼?    答:臉紅是意根所為,意根有慚愧心,知道撒謊不好,心裏慚愧才臉紅。撒謊時臉不紅的,意識也許是故意撒謊,也許不故意撒謊,都是意根撒謊成了習慣,促使意識所為。或者兩個識心都不覺悟,或者只有意識覺悟知道撒謊不好,意根還不知道撒謊不好,沒有反觀力,證自證分沒有出現,因此就沒有慚愧心。    慚愧心所,是善心所,沒有修行的人,或者是意識沒有慚愧,或者是意根沒有慚愧,或者是兩個識都沒有慚愧心所,都不善。慚愧心所,由長期熏修善法出生,明理即有慚愧,無知者無慚愧。有慚愧心所的人,能慢慢改正錯誤和惡習,沒有慚愧心所的人,不能改正惡習,我們暫時也不要指望他能改變自己的惡習氣。    惡習氣煩惱,是意根指揮主導造作出來的,有時是受意識的唆使,有時是意根熏染意識而為。而真正改變惡習,一定是由意根主導改變。意根改變惡習,首先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惡習,知道自己不對,有惡習不好。而知道自己不對不好,就是意根的證自證分的功能,是意識熏染引導的結果。    意根的證自證分功能越強大,意根越有智慧,越有覺悟。意識也是如此,證自證分功能越強大,越有觀照力,越能覺悟,越有智慧。而意根的覺悟,證自證分功能,由意識引領,由意識激發出來,意識要先覺悟,當意識有智慧時,才能做得到。    六、尋找意根觀察意根,了知意根的是意識。意根緣法多,無法清晰了別,就要借助於意識細了別。但是意根也有證自證分,能夠發現自己證明自己,意根特別自信相信自己,堅固執著自己,就是意根的證自證分,為自己辯護,維護自己,有反觀自己的能力。    意根能反觀自己、觀察自己、了知自己,但是意識智慧不足時並不知道,沒有智慧故。我們能知一切法還是意識的知,意識沒有智慧,一切法存在也不知。當意識智慧增長時,所知一切法範圍才能擴大增廣,知道的越來越多。尤其是意識轉識成智以後,其智慧能現量觀察和了知意根的一些功能作用,能更深細的了別意根的功能作用。意識的了知能力、觀察能力和智慧,修到佛地才能圓滿具足,不再增長。    七、意根有自證分,能了別法,心中出現了影像,就是自證分的結果。意根能知道自己知道了什麼法,這就是證自證分。意根也有自信滿滿的時候,這就是證自證分。意根固執己見,就是證自證分。老頑固,頑固透頂了,不肯改變自己的觀點看法,認為自己就是對,裏邊就有證自證分,否則不會固執,不會頑固。睡著無夢的狀態,意根仍然要觸法了別法,能知道六塵,能觀察六塵,意識卻不知道意根究竟在幹些什麼。    證自證分是識心對自己的反觀,二禪定裏有意識,意識的見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都存在,只是很細微,智慧不足的時候,就不能了解自己的見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情況。多學習一些禪定的知識,然後再入定體會,就能現量了解更多的法。    意根也有見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六七識沒有轉識成智時,就分不清這些內容,觀察不出來。對地前菩薩來說意根好像沒有證自證分,不能反觀自己,而地後菩薩就能觀察出來意根有證自證分。有些深法,佛對地前菩薩都不說,怕菩薩們不理解而生出誤會。    八、楞嚴經原文,世尊雲:“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滅盡定為四禪八定之上的九次第定,在滅盡定中,不僅滅盡了六識,意根的受和想兩個心所也滅去了,但意根還有作意、觸、思三個心所在起作用。如果意根的五個遍行心所全部滅去,那就沒有了肉身,也沒有了前七識,只留下如來藏,就入無餘涅槃了。入到滅盡定裏的四果大阿羅漢,因為滅掉六識和意根受想心所法,沒有了受覺,沒有了對六塵的取著性,心就得寂止了。雖然只剩下三個心所法,大迦葉卻能夠用這三個心所法,圓明了知一切法,代替六識的功能作用,而沒有障礙。沒有六識的念心所,也沒有意根的念心所,不用動心念,意根就能圓明了知一切法。    意根圓明了知,代替六識,能了別六塵境界,更能知六塵之外的境界。那麼這個知裏,見分、相分、自證分以及證自證分全部具足,也具足意識的思惟和了知方式,也能了別六塵微細法,無所不能。當意根代替六識了別的時候,意根就能了別六塵微細法,色聲香味觸都能了知清楚,也能反觀自心,現量了別一切法,也有比量和非量了別,通善惡無記三性,能回憶,能記憶,六識的功能作用都有。    九、直覺就是意根的覺性和感知,很直接的就能感知到某些事情,不用意識的思惟和想象。意根的直覺往往很准,因為是直接來自於如來藏的業種信息,不用意識思惟猜測,又與業力有一定的關聯。有的直覺,不容意識的懷疑和勸導,意根內心很堅定的就相信:是這樣,沒錯。這是如來藏了知業種以後對意根的警覺,但不能直接警覺意識,因為如來藏與意識離的遠一點,意根先知道信息,這些信息有的是有關自己的,有的是有關他人的,都是如來藏用特定方式告知給意根的。有很多人總是憑直覺來感知一些人和事,並且很自信,就是因為與業種直接掛鉤了。    直覺與業種緊密相連,比如福報的業種成熟時,該發大財了,如來藏就用特定的方式通知意根,但意識還是很懷疑的,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意根的直覺不容商量就作決定采取某種方式去賺錢,結果就真的發了大財,作股票搞投資的人,有不少人是靠直覺碰運氣的。但不是所有的直覺都對,意根缺少智慧時,直覺就會總出錯,尤其是意識也沒有智慧,不能如理的分析思惟判斷,就順從意根的抉擇,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看一個人,直覺能感知到此人的一些信息,那是自己的如來藏通過對方的如來藏把信息溝通出來,讓自己的意根了知到,意根再傳給意識,讓意識再加分析考量和判斷,就能對此人有個大概的評估和了解。    十、直覺跟如來藏有密切的關系,直覺的內容和信息,直接來自於如來藏,不然意根就不能有那麼神奇,能未蔔先知,沒有發生的事情,祂能提前知道。這是意根在使用如來藏、支配如來藏為自己提供更多的信息,然後讓意識了別,並采取措施去主動接受和避免一些事情的發生,那麼如來藏就能夠被我們主動使用,就看我們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有時一個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就能把這個人的信息透露出來,這是意根了別到了對方如來藏裏業種的信息,暗示給六識,意識了別分析以後就能對此人判斷了知個大概。這是兩個如來藏之間的信息溝通以後,意根再從自己的如來藏那裏獲得對方如來藏的信息的結果,那麼一個人前世後世的習性,另一個人的意根就能感知道,這是直覺的作用。修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直接用意根的直覺來了知一切法,直覺判斷人和事有時很准確,有時也出錯,關鍵要看意根是否是被業力所遮障了,意根是否清淨,智慧性是否很好。    十一、直覺功能很強大,非常深細時,意根就能代替意識、代替五識來了別一切法。很多人相信直覺,就是相信意根自己,就等於是相信業種。而相信自己,就是反觀到了自己的了別,認為自己的了別是正確的,這就是意根的證自證分;相信自己的抉擇是正確的,不容意識再思惟判斷,這是意根的證自證分;固執己見,不聽意識理智的思惟,也不聽他人的勸導,頑固不化,這也是意根的證自證分。    相信自己的自我價值觀,相信自己很尊貴,相信自己很有價值,相信自己很能,相信自己優越,這裏有先天性的相信,也有後天通過觀察比較的相信。先天性的相信,就是意根的自信,一定是意根的執我性、我慢性產生出來的,這裏有意根的自證分,也有意根的證自證分。    後天的相信,就是意識的自信,是意識通過接觸環境,與其他人比較生出來的自信,自己信自己的知見,信自己的思想觀點,信自己的聰明才智,這裏有意識的自證分和證自證分。自我,先天性的自我,生來就有,是意根的我見我慢,是意根的自證分;後天的自我,一個是受意根的教導影響的結果,一個是環境熏染的結果,是意識的我見我慢,是意識的自證分。    意根的證自證分還表現在祂的頑固不化性,意根因為習氣深重,又愚癡不知好歹,尤其是不知自己有無明和染汙,因此意根就固執己見,頑固的執著自己的思想和習慣,認為沒有錯,所以意根就不可教導,不能勸說,無論怎樣絕不改正自己,這是意根的證自證分,祂能了知到自己的習慣和思想,但因愚癡不知對錯,不能如理判斷自己,無始劫的無明習氣,很不容易消除。    人很固執是因為意根的執取性和我執性,意根執取自我,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正確無誤,都對都好。意根認為自己作意觸受想思的都對,作的決定都對,因此不肯悔改,不聽勸告,執意妄為,意根只要認為自己的抉擇是正確的,知見是正確的沒有錯,那麼意根就能反觀到自己的抉擇和思量性,這就是意根的證自證分。總是在人前突出自我,表現自我,就是意根的我執性我慢性。意根我執我慢重的人,在佛面前,也許就能給佛講法,惡道眾生如果我執我慢重的,在人前就能給人講做人的道理。    十二、意根的證自證分與意識的證自證分大不相同,意識的證自證分能反觀到自己的善惡性,知道自己的運行行相。而意根沒有覺悟,智慧低劣時,不能反觀到自己的煩惱染汙性,也不能反觀到自己的愚癡性和我執我慢,但能反觀到自己對業種的了別,能反觀到自己的思量和抉擇。自信裏就有意根的證自證分,是意根信自己的直覺和決定,相信自己思量和抉擇的沒有錯。意根有證自證分,能證明自己了別和決定正確與否,但祂沒有智慧時,所證明的未必正確。地前菩薩無法觀察意根的證自證分,主要是意根和意識纏得太緊,不好分開,意根的運行也太隱蔽和深細了,智慧和禪定不足時,非常不容易觀察到。               第十章 意根與無明    一、眾生所有的無明,都是無始的,都叫作無始無明,都是無始劫以前就存在的。既然如此,無始無明主要與哪個心體相應?與第七識意根相應。楞嚴經裏世尊講過,無始劫以前混沌未開時,只有如來藏和意根存在,沒有三界世間,沒有五陰世間,沒有六識。那時所有的無明就存在著,沒有一種無明是後天生成的,因此說所有無明都是意根的無明。楞嚴經這段說明世界的起因,在此之前是沒有世界的,因為無明,意根向外攀緣,才形成了世界,沒有世界時,不能有五陰身和六識,五陰身必須有居止所依處。    世界起時,也要經曆無數劫的時間。為什麼虛空為同?如果有不同的虛空,一個世界一個虛空,虛空就有界限,有界限就不是虛空了。這是最初五陰世間形成的過程,在此之前是一片混沌狀態,誰混沌?意根混沌,因為那時沒有宇宙虛空天地世界,只有兩個識心。意根起念向外攀緣時,是不知不覺的,非常微細的。於是如來藏隨順意根逐漸演變出了虛空和世界,以及後來的五陰世間。    既然無始劫以前沒有虛空和世界,那麼如來藏和意根,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嗎?有此處的如來藏和彼處的如來藏嗎?如來藏和意根有來去嗎?能從一處到另外一處嗎?如來藏和意根既然沒有時間和空間之說,神足通是怎麼回事,我們就應該知道了。往生諸佛國土,為什麼刹那間就能到達,也應該知道了。    二、意根的無明不是因為意識沒有智慧,而恰恰是由於意根的無明,意識才沒有智慧。所以系鈴人不是意識,意識沒有給意根系縛無明煩惱,雖然意識反過來能熏染意根,解鈴需要意識解。意根的無明是無始劫以前就一直存在的,從來沒有明過,不是意識邪教導的結果。因為最初的時候,只有如來藏和意根,沒有意識,那意根的無明怎麼能是意識的過咎呢?意識的無明恰恰是意根的過咎,是由意根熏染主導的結果。    三、意根的無明是否有種子    種子分為如來藏裏的本有七大種子,與五陰造業後天所形成的業種。楞嚴經中世尊說過無明是無始劫以前就存在的,眾生從來沒有明過。那麼眾生無始劫以前就有如來藏和意根存在著,意根與無明相應。在最初時,並沒有五陰存在,因此也沒有造作過身口意業,也就沒有業種存在。這就說明意根的無明是沒有種子的,而且無始劫以前就有無明,沒有緣由,沒有道理。無明是以心所法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而心所法沒有種子,是識心的助伴,通過修行心所法由惡轉變為善,無明就消盡,意根就由染汙變成清淨,轉識成智,成就佛道。    意根也是識,既然是識,就由識種子形成,形成識以後,識就有明和無明兩種,識心的運行要麼是明,要麼是無明,必居其一。意根的無明滅盡,全部是明時,眾生的修行就結束。而意根裏的無明是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帶著的,從來就沒有明過,叫作無始無明。    四、如何理解成論中說的所知障是現非種,無始無明沒有種子,只是現行法?    成唯識論裏說的所知障,是指眾生對於成佛的正確方法不知不懂,或者是所知甚少,因此而障礙了自己的修行,道業不能得到增長。對於正確的成佛之法無知,或者是所知甚少,就是一種極大的障礙,因為不知,就沒辦法實際去著手修行,修行就不會上正路。    這種所知障,是識心的現行狀況,不是種子。種子分為如來藏裏本有的七大種子,和眾生身口意行落下的業種兩部分,業種又分為善、惡、無記三種。無明,就是愚癡,就是不明、不知、不懂,它分為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兩種,其實一念無明也是無始的。所有的無明,對於一切法的不知和不懂,不是作為種子存在如來藏裏的,而是識心運行出來時,癡心所法伴隨著一起運行,識心就表現為愚癡無明了。    其中一念無明與意根相對,無始劫以前意根就存在著無明,因此就起心向外尋覓,遂有三界世間的出生,於是就現起了眾生的根身器界。眾生依五陰身起惑造業,才有業種的存在。而這些無明,雖然屬於識心的染汙性,但卻不是種子,當識心運作時,是以心所的形式運作的。而心所法,本沒有種子,是伴隨著識心同時出現的。除了五遍行心所法是普遍伴隨於識心的運行,其它心所法,都是時有現行,並不總是時時出現,而且還會改變和消失。比如貪嗔癡慢疑等等一念無明的煩惱心所法,通過修行就會修除掉,不再現行出來。    無始無明的意思是,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不知道有個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眾生從無始劫以來沒有與大乘佛法相應過,從來不知道要修行大乘佛法,回歸自己的清淨自性,成就佛道。這種無始無明也與意根相應,也沒有種子,只是能與識心同時現行出來,伴隨著識心而運行,並且能夠被破除和消盡,它沒有實際的種子存在如來藏裏。   五、傲慢做作這些煩惱習氣的來源    傲慢、做作這些煩惱習氣都來源於意根,意根無始劫以來就有無明。因為有無明,所有的貪嗔癡煩惱以及煩惱的習氣,一直都帶著,都存在意根裏,由如來藏現行出來。這些煩惱因為是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帶過來的,其慣性的力量很大,很難改變。比如一個人習慣於做某些事情,不用思惟,遇緣就做,或者遇緣就做快速的反應,這都是意根的習氣慣性的力量,難於克服。    比如某些人總是說,我習慣於如何如何,這個習慣於如何如何,在六道其它各道裏,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會習慣於如何如何。乃至於出了惡道,再回到人間,還是習慣於如何如何,即使到處碰壁,還是習慣於如何如何,根本看不出有什麼改變。有的人比較嚴重一點,就是即使會要命,他還是習慣於如何如何,比如有人因為喝酒酒精中毒,別人勸他別喝了,再喝就要命了,他會說,那沒辦法,不喝也得死。意根就是這樣頑固得要命。    那要如何改變意根的習氣煩惱呢?只有通過學佛修行這條途徑。學佛以後,斷了我見,再修出初禪定,煩惱就會一點點地脫落,直至斷盡成為阿羅漢。這只是斷煩惱的現行,習氣還埋伏著。意根的煩惱習氣和慣性,從地上菩薩開始才一點點的斷除,都斷盡就修到八地菩薩了。明心見性以後,成為三果人,就開始斷煩惱,進入初地以後,煩惱可以斷盡,可以成為四果人,卻留一點點思惑,以便再獲得色身繼續佛道的修行。    菩薩為了留惑潤生,可以留一點點煩惱不斷盡,不取阿羅漢的正位。雖然如此,菩薩進入初地就開始斷煩惱的習氣,而小乘的阿羅漢沒有斷就入無餘涅槃了。菩薩斷盡煩惱習氣以後,就進入八地,二大無量劫的修行時間就過去了,離成佛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深細的煩惱習氣,需要二大無量劫的時間,才能斷盡,輕微的煩惱習氣,在初地就能斷盡。但是一般所說的煩惱習氣,比如喝酒之類的,賭博之類,如果下決心,當下就可以斷除,幾個月就能斷除,並不太難。因為熏染這些惡習的時間不能太長,往往是後天熏染的,那就容易斷除掉。    六、無明是怎樣緣行的    十二因緣法裏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等等,這是十二個生死鏈條,都是因為有前一支,導致有後一支,前一支不滅,後一支就會出生。但是後一支的出生,不是前一支生的,而是每一支都是由如來藏出生,借著前一支的緣,如來藏才能出生後一支。沒有前一支的緣,如來藏就不能出生後一支,意思就是說,前一支滅,後一支就隨著滅去,不能存在了,那麼生死鏈條就斷,眾生就解脫。第一支是說,眾生因為有無明,意根就會向外攀緣六塵境界,攀緣世間萬法,因為意根攀緣,心不寂靜,六識的身口意行就不斷,必然要不斷地出生,產生各種行為造作。    而這些身口意行,不是無明直接產生的,無明沒有實體,沒有種子,不能產生六識的身口意行,所有的身口意行都是如來藏出生六識造作出來的,都是如來藏依各種緣產生出來的。緣滅,身口意行就滅,最主要的緣,是意根的對自我以及一切法的執著,這就是無明,是一念無明。阿羅漢把這一念無明滅盡,就不願意再造身口意行,在世時只是隨緣度日。命終時身口意行就會都滅掉,不會再有未來世的五陰出生,更沒有未來世的六識出生,未來世的身口意行就更不會出生了。    七、一切法的發生和出現,都是八個識和合運作的結果,或者是如來藏、第七識和第六識和合運作的結果。一切法的範圍相當廣泛,凡是眾生所能接觸到的,了別到的,都屬於一切法的範圍,還有更多接觸不到,了別不到的法,也屬於一切法的範圍。為什麼有那麼多了別不了、不知不懂不證的法?因為無明。    眾生在沒有證得如來藏的時候,不可能觀察到在一切法上如來藏的運作,如果信根不具足,也不承認在一切法上有如來藏的運作,那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此人認為一切法是自然而然就有的,是天然就有的,這就是無明,是自然外道;或者認為一切法是各種因緣出生的,不是如來藏出生的,這也是無明,是因緣外道。這兩種外道正是世尊在楞嚴經當中所指出的兩種外道邪見。    眾生在沒有證得第七識的時候,同樣也不知道在一切法上都有第七識的運作,更不能觀察在一切法上第七識的運作,如果信根不具足的人,就不承認在一切法上有第七識的現行。那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此人不承認一切法是第七識推動的結果,不承認一切法是第七識作主抉擇的結果,也不承認第七識的遍計所執性,不承認第七識能默容一切法,不承認第七識依意根而能見一切法,從而主導一切法的現起。    如果不承認意根和第八識在一切法上的運行,那此人就是六識論者,只知道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對六塵境界見聞覺知,並且把第六識的知性當作如來藏的,把第七識的功能作用當作第六識的功能作用,嚴重的混淆佛法,是非不分,其結果就會陷在愚癡的六識論泥潭裏不能自拔,長期處於黑暗的無明深坑中,受無量生死苦惱。    眾生的無明最難破除,愚癡最難度化,其根源是由於眾生的福薄,沒有修行過戒定慧,或者戒定慧很薄弱。只有長期的在佛法大海中受熏,才能慢慢的積累一些福德,並且加強戒定慧的修行,無明才能一點點的融化和轉薄,才能成為一個諸佛菩薩可以度化和攝受之人。    八、五陰世間是否由如來藏為因,意根的無明煩惱與業力為緣而現起的    無明眾生的五陰世間是由業力為緣,如來藏為因而出生。如來藏是現起萬法的因,緣就是眾生的無明和業緣。意根的無明沒有滅時,業緣成熟,如來藏就會依意根的無明煩惱變現五陰世間,這一切都是由意根的攀緣執著而產生的。    意根喜好攀緣,是因為意根有無明煩惱,有執著性,祂不肯放棄自我和五陰世間,祂決定想要有五陰身心時,如來藏就會隨順祂,輸出相應的業種產生出五陰世間萬法。意根從無始劫以來就存在的,阿羅漢入涅槃時,就能滅掉,而且是如來藏給祂輸送識種子,祂才能運行。意根無始有終,但佛與菩薩永遠不會讓祂終了,永遠運行下去,如來藏依此出生五蘊世間萬法,以利樂有情眾生。   九、意根為什麼是無生有滅的   意根先天就存在,不是後天出生,不是先無後有,法爾如是就是這樣,沒有什麼道理好講。說祂有滅,是因為如來藏為祂輸送識種子,執持祂的運行,祂才能存在。意根的存在是有條件的,一旦條件不具足,生存的因緣滅了,意根就會滅去,不回心的阿羅漢們都已經滅了意根。意根如果不是先天就有的,那麼先天就只有如來藏存在。而只有如來藏存在,就是無餘涅槃境界,這是阿羅漢們斷盡了意根對三界法的執著性所導致的。    眾生如果先天就在無餘涅槃裏,那麼眾生本來就是阿羅漢,不是本來就是凡夫。既然眾生是無餘涅槃裏的阿羅漢,為什麼會從無餘涅槃境界裏又出生意根,又出生五陰,成為造業的凡夫眾生,又有生死輪回了呢?這就沒辦法解釋了。況且意根裏沒有無明,沒有業緣,單獨如來藏自己就不能產生任何一個法出來。    單獨一個如來藏不會產生三界法,不會產生眾生的五陰,如來藏裏如果沒有意根無明的昏擾擾相,就不會去出生什麼法,祂要是出生了什麼法,一定是因為意根的無明和攀緣,除非是佛菩薩的大願力能夠維持意根的存在。所以一定是先天就有意根的存在,而且是意根先天就具有無明的,如來藏才能隨順意根的無明,而變起根身器界,從而產生了三界的宇宙世間萬法。    意根的無明和執著性,可以通過修行滅去,那就要修行世尊所講的四聖諦理和明心見性的真如如來藏之法,讓意根的三種無明都滅去。其中的一念無明滅掉以後,眾生意根就不再執著自我五陰,就會願意滅掉自己,就能出離世間生死苦。意根一旦不執著了,就可以把自己滅去,進入無餘涅槃裏,那就沒有意根,只有如來藏。俱解脫的大阿羅漢在滅盡定中,可以滅掉意根的受想兩個心所法,還剩下三個心所法,也可以滅掉,都滅盡以後,整個的五陰十八界就消失了,所以意根是可以滅的。既然能滅,那祂就是生滅性的,不是真實的法,而且意根的存在,是如來藏刹那刹那為意根輸送識種,意根才能現行起作用。    但是意根滅掉了一念無明,僅留一點點貪愛,就可以繼續存在三界世間裏行菩薩道,地上菩薩就是這樣,意根沒有煩惱轉識成智了。意根無明都滅掉時,比如果地佛,就轉意根的識性成智慧性,照樣可以繼續分別,那是有大智慧的了別,不是內心昏暗的愚癡的了別。凡夫的分別都是無明愚癡的,聖人的分別就有智慧,是善分別。而意根或者是七個識的分別,就是有為法的分別,有為法的分別,就是虛妄的分別。雖然虛妄生滅無常,但是還有必要去分別,有必要善於分別,無論誰也離不開分別,否則就與死人一樣了。    十、意根為什麼無始劫以前就存在著    無始劫以來,不是因緣而生的法有兩個,一個是第八識如來藏,本來而有,不用任何法出生。一個是意根第七識,也是本來就與第八識同在,不是後天出生的法,不是第八識籍由任何緣所出生的。但是意根仍然是生滅法,不實在法,需要第八識不斷的輸出識種子才能維持其存在,需要第八識不斷的執持才能存在。 為什麼意根無始劫以前就一直存在著,不是因緣所生的,還仍然屬於生滅變異的法呢?因為意根無始劫以前就本來存在著無明,尤其是一念無明貪嗔癡煩惱,不知自己虛妄,因此我見與我執就不能滅除自己,與第八識同存同在,而不消失。那麼意根一旦把一念無明斷盡,我執斷盡,必然就會消失,只餘第八識自己單獨存在,無形無相,無喧無鬧,寂靜涅槃。    十一、如何讓意根懺悔往昔的無明過咎    證得大小乘的無我以後,現前觀察五蘊十八界和世間萬法都是由如來藏所出生,都是無我的,一切法都不是我,意根確認這點,就不會再把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功能作用當作意根自己的功能作用,不再把五根、六塵和六識的功能作用當作是我和我所有的,也不再把意根自己當作是真實的我,也同樣不會再把如來藏的功能作用當作是自己的,從此就有能力做到不再貪執五蘊和一切法,慢慢就會斷除對這些法的執著性。因為這些法都是如來藏的,不是意根自己的,認識到這個事實,意根就會放舍一切,兩手慢慢松開了,心放平了,業障消除了,我執法執斷盡,無明斷盡,徹底無我,就成佛。    無數人的意根由於無明,不明法界實相,無始劫以來一直都在不斷執取,什麼都抓,不但沒有得到益處,反而抓了一身業障煩惱。如果一切法都是自己的根本不用抓,如果不是自己的也抓不到什麼,只能得不償失。每個人都對世間的人事物理抓的緊緊的,一樣都不肯放棄放舍,結果抓了一身的業障,煩惱無量,墮入苦海,還不自知,還要不斷的抓。越貪墮落得越深,失去的越多,就越愚癡,越苦惱。從來沒有嘗到過解脫滋味的人,不知道放舍自我放舍一切法,那個身心該有多麼輕松自在。眾生就用一個字形容概括:傻!愚!癡!    十二、第七識的無明攀緣執著性是法爾如是的,本來就如此的,沒有原因,沒有產生無明之因,如果無明有因,就不是無明了。詳閱楞嚴經中世尊說過意根的無明無根無來處,無始劫以前就有無明,所以我們無始劫以前就是眾生,從來就沒有明過,因此從來就沒有做過佛。    第七識因為無明,不斷的執取攀緣,其所攀緣執著的對相是如來藏遇緣輸出的業種所變現出來的六塵萬法,並且也輸出第七識的識種子,第七識才能有因緣攀緣執取六塵萬法。修行就是要修除七識的無明攀緣執取性,斷除意根的我執和法執,把一切法都歸還於意根,執障消盡,無明就滅盡。七識一旦無明滅盡,就徹底轉識成智,眾生就成佛。七識無明的滅盡,全部依賴著如來藏,證得如來藏,學習如來藏,明得如來藏裏所有的種子功能作用,不把一法當作我,七識的無明才能滅盡。    十三、眾生生心動念時,是因為識心接觸到了境界,對境界有了領受,了別了境界,知了境界,對境界起思量,把境界當作真實存在之法,然後就反反複複地了別、感受、思量,於是就思緒萬千。這樣識心不斷地起滅造作,苦受就不斷,生死也就不斷。    而阿羅漢的識心在剛剛觸了境界之時,就會移開,不會接著往下進行了別,也不想了別更多,只是粗淺地知道了境界,不會詳細探究,不會反複思量和感受,後邊的情緒化的心境就不出現。因此,他們的心境就平和安穩,沒有感觸,沒有思緒,識心少於現起,這樣後世的生死業種才能斷滅,才能出離生死輪回。    眾生因為有無明,把境界都當作真實有,所以感受不斷,心念不斷,行為造作不斷,六識不斷生起,就會有未來世的名色出生,生死輪回又開始進行。眾生的無明滅,則行滅,這是對二乘人來說,大乘菩薩可以滅無明,永遠不滅身口意行,但是身口意行一定要清淨,才能不造惡業,免去惡報和生死輪回苦,得到解脫。    意根與法塵相對,如來藏產生意識,六識都是如來藏在根觸塵時產生的,一切法的來源都是如來藏。凡夫的意根無明深重,沒有得到降伏時,就要到處攀緣六塵境界,讓身口意行不斷地生起,這樣心思散亂,不得定止,心不清靜,煩惱不能得到有效的降伏,也就沒有真正智慧的生起。    阿羅漢的意根已經得到有效的降伏,煩惱現行消除了,不再執著五陰世間,也不再攀緣世間法,所以六識少於分別,心念清靜。我們要想心得清靜,無煩無惱,就要盡量降伏意根,讓祂少於攀緣世俗法,在世俗生活中,只要有一個應對的心就好,不要把一切法都當作真實的非常較真的來對待,這樣意根慢慢地就能被降伏下來,意識也就能很少生心動念了。    十四、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等等,其中的行指意根的心行,識是指六識。那麼無明一定是指意根的無明,意根因為無明,就有心行想要出現身口意行,於是六識就會出生不斷運行,六識就不得不造作身口意行,以至於不能滅去。    這裏的無明,都包括了哪些內容?一定包括了全部無明,貪嗔癡慢疑邪見等六個根本煩惱,以及二十個隨煩惱。意根因為這些無明煩惱,不斷促使身口意行的出生和現行,讓六識不斷造作,六識就不能清淨下來,不得無為,不得滅去,造作的種子必留下來,再出生後世的有。    六轉呼為染淨依,也是這個意思。意根是六個轉識清淨和染汙的依止,六識依著意根的清淨性和染汙性,才能有自己的清淨性和染汙性。意根清淨則六識清淨,意根染汙則六識染汙,所以六識的煩惱來源於意根的煩惱,六識的清淨來源於意根的清淨,解決好意根的問題,就解決了六識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那麼斷除意根的貪嗔癡煩惱以及所有煩惱,也就斷除了六識的貪嗔癡煩惱以及所有煩惱,意根沒有煩惱了,六識也就沒有煩惱了;斷除了意根的無明,也就斷除了六識的無明。那麼意根的煩惱心所法絕對不會比六識少,六識的煩惱心所法絕對不會比意根多,意根的善心所法不會比六識少,六識的善心所法不會比意根多,否則意根就不是六識的染淨依了。    一切法全部都是因為意根而出生和運行,沒有例外,沒有特殊情況。意根是產生三界世間一切法的動力和根本原因,一旦意根無明滅盡,又沒有願力,五蘊世間頓時滅去。意根若沒有無明煩惱時,六識沒有理由造作無明煩惱業,不能自在不能作主故。    法法相通,沒有一個法是獨立存在,或者是與其他法相違逆的。只是個人修行時,是否通達了這些法,沒有通達時,此法就是此法,彼法就是彼法,互不幹涉。通達時,法法圓融,互補互助,互相都能緊密聯系起來。佛法通達時,從任何一個側面,都能證明此法,也能證明彼法,能發現更多的事實與真相,智慧圓融無礙。    十五、意根的有覆性    意根恒執一切法為我為我所有,也執如來藏的功能作用為我自己所有,這樣就掩蓋了如來藏的真實性、如如性和各種功能體性,意識就不可能知道如來藏的功能和體性,這樣就迷茫地在生死中流轉,只認假不識真。 如果意根不認如來藏的作用是自己的,意識就會尋找、參究真正的自己如來藏,就會證得真實法,免除生死輪回苦。如果意根沒有無明,不認五陰為我,意識心也不會認五陰為真實,也就不能有五陰的生死苦。    生死流轉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意根有無明,才現起五陰十八界三界世間法,因為有無明就覆藏了一切法的真實性。意根是從凡夫位到佛位一直都存在沒有滅亡過的識心,那麼成佛時,可以說是祂做佛,也可以說祂不做佛。其實八個識中找不出誰做佛,也找不出誰不做佛,肯定是八個識和合在一起,才有佛的形象、佛的功德和力用,做佛成佛這一法是虛妄的。    十六、色身的生滅變異,從受精卵開始一直到滅亡,都是如來藏依照業種所為。但是如果沒有意根對三界世間法的渴求,業種只能眠藏在如來藏裏,無法現行出來,那就沒有受精卵和以後的色身,也就沒有了色身的生滅變異可說。如果沒有意根對三界世間法的渴求,也就不會有所造作,不會有那麼多的業種存在和現行,一切都靜悄悄的,無事。    在受精卵中,沒有五識,也沒有意識的時候,意根究竟在幹什麼,是什麼心行,我們的意識在沒有轉識成智的時候,肯定觀察不出來一絲毫。即使在意識非常清醒的情況下,正在造作身口意的當下,也無法知道此刻的意根正在幹些什麼,是何等心行,如何運作的,這些個不知就是無明。凡夫的無明比不知更重,不知道的法就要千方百計的否定,以自我安慰,掩飾這些不知,卻是欲蓋彌彰,徒增業障。    十七、非量就是錯誤的認知,不合理的思想觀念。在明心見性之前,七識心對自我的認知都是非量,都是邪見。即使斷我見證得阿羅漢果對五蘊自我的認知也不完全是現量,因為阿羅漢還不知五蘊身心的實質到底是什麼。所以對五蘊身心的認知完全是現量觀察,沒有一絲邪見的人是佛陀,佛陀的智慧完全是現量智慧。    對五蘊自我的非量認知完全來自於意根的無明,所以學佛修行的所有目的和最終目標,就是要破盡意根的非量認知,破盡意根的所有顛倒邪見,意根無明斷盡,就成為大乘無學。              第十一章 意根與神通的關系    一、什麼是真正的神通    神通是意根神,而讓意識通。因為如來藏能變現一切法,接觸一切法,了知一切法,意根依如來藏就能接觸一切法,了別一切法,知一切法。意根與一切法沒有隔礙,這就是意根的神通,而意識就有極多的遮障,不能觸一切法,不能知一切法,不能到一切法處。    最神最妙的就是如來藏,意根也是如來藏的功用,意識也是如來藏的功用,五識也是如來藏的功用,五陰十八界都是如來藏的功用,一切法說起來其實質都是如來藏的功用,沒有一個法不是如來藏本身的功用,三界世間是如來藏自己依緣在玩轉一切法,而緣也是如來藏的功用。乃至於十方世界佛國土,十方諸佛菩薩,也是如來藏的功用。全體皆是如來藏的一個真實的法界,無二無他,找不到除如來藏之外的法有一絲絲真實性和自主性。黃金世界全部是黃金制成,無有少法不是黃金。佛法即如此,妙極了。    我們每一個心念,不管是善的還是惡的,還是不善不惡的,皆是如來藏的功用。我們七識的所有心所法,作意觸受想思,全部是如來藏的功用,我們的身口意行全部是如來藏的功用。乃至於我們在修學佛法,努力熄滅貪嗔癡,也是如來藏的功用,甚至於我們生起的無明,生起的一切煩惱染汙,同樣是如來藏的功用。無有少法不是如來藏的功用,無有少法從如來藏之外而來,心外無法,滿目都是如來藏。    意根如果能現量證得此法,貪嗔癡煩惱就會逐漸全部脫落,無明就會逐漸全部斷盡。這些法在定中觀行,才能證得,心在定中,才能與如來藏相應,才能深切的感知到心中所現起的法都是如來藏的功用,從而心住法中,破除煩惱,斷盡無明,有大利用,成佛有餘,得大自在。    二、五神通的原理    比如天眼通,天上地下,無論多麼遙遠的距離,無論多麼微細的物質色法,都不能阻礙眼識意識所見。為什麼如此?因為一切色法全部是如來藏裏的色法,如來藏無形無相,沒有距離,沒有遠近和大小,意根依賴如來藏,能見到如來藏裏的一切色法,沒有高低遠近大小廣細之分,意根不用移動就能見到如來藏裏的物質色法,沒有時間和距離之說,那麼眼識意識在一定條件下依賴意根而能立時見到如來藏裏的一切色法,沒有時間距離高低上下遠近之分。    比如天耳通,能在霎時間聽見遠近一切聲音,沒有時間遠近距離之說,沒有聲音粗細之分,一切聲音即時能聞。為什麼如此呢?因為一切聲音都是如來藏裏的聲音,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意根依靠如來藏而能了知一切聲音,無論遠近高低過去未來和當下;耳識意識在一定條件下依靠意根,也能了別一切聲音。    比如宿命通,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的過去未來當下所有所經曆和要經曆的人事物,意識全部都能了知到。為什麼如此呢?因為這一切事都是如來藏裏的事,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是如來藏裏的檔案,意根依靠如來藏能了知一切人事物理,意識在一定條件下依意根也能了知這一切法,如在目前,沒有阻礙。    比如他心通,所有眾生的心念,意識全部能了知到。為什麼如此呢?因為眾生的心念,都是如來藏裏的法,都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意根依賴如來藏能了知到這一切法,沒有障礙;意識在一定條件下依靠意根,也能了知眾生的一切心念,不管是過去久遠時劫,還是未來和當下的心念,沒有障礙。    比如說神足通,身識和意識能帶色身到遙遠的他方世界,能到極近的一個眾生的色身當中,沒有障礙。為什麼如此呢?因為一切處所全部在如來藏裏,如來藏無形無相,沒有遠近廣狹之分,意根依如來藏能立時到如來藏裏任何處所;身識意識在一定條件下依靠意根,也能到如來藏裏任何處所,沒有時間距離遠近廣狹之說,一時即到。    眾生因為無明不知此理,不知如來藏的廣大,不知自己有多能,而一意孤行地非要去追逐沒有用的世俗法,造作貪嗔癡業行,阻礙了自己的神通道力,實在是得不償失。在佛法上追求,要什麼有什麼,如來藏裏什麼都不缺少,只要滿足福德資糧,成佛也是小事一樁,有何難?    但是為什麼眾生還要修行三大無量劫,才能成佛呢?怪只怪,意根貪嗔癡太熾盛了,執著太嚴重了,沒有用的世俗法沒有一樣不執著的,有用的佛法卻不執著。去除意根的執著就需要二大無量劫,再去除意根微細的無明,還得需要一個無量劫。難就難在此了!    如來藏的萬寶囊裏,愚癡眾生只會取那些沒有用的系縛自己不得自在的包袱,從來不知道取讓自己發財致富得解脫的寶物,一輕一重,卻不知哪個輕哪個重。這就是無明!想一想,每個人所追求的,系縛自己生死,不得自在的世俗法都有哪些,是否覺得沉重?是否想解開繩索?是否想得自由?是否想擁有大千世界而棄沙漚?   三、禪定和神通是身心變化的表現,色身和識心由意根掌控,神通來自於意根對色身的放松和不執,越不執,對色身功能的阻礙越小,禪定越好,神通越大。五陰色身本來虛妄,不真實,因為意根的執著控制,使得色身顯得很真實,其功能就受到限制和阻礙,不能上天和入地,不能變化自在,不知前後世。   當通過修習禪定,壓伏意識,意識不能對意根灌輸關於色身存在的錯誤信息,意根不受錯誤的誘導,就能忘記色身,把色身空去,心中沒有了色身的概念和感知,完全忘記了色身,不執著色身,那麼色身就不能成為障礙,心要到哪裏,色身就能到哪裏。因為色身是虛幻不真實的,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微粒構成的,其實也就是四大微粒,而四大微粒對一切法都無障礙,所以色身就無障礙,並且能隨心意而出現無量變化,上天入地,鑽山越水,與一切物質色法都不相妨礙。    如果心中認為色身是真實的,念念都能感知色身的存在,那麼色身就成為障礙,有質礙性,與一切色法就不相容。當意識不了知色身,不對意根進行邪教導的時候,意根就能不執色身,不抓色身,色身在心中就空了,好像不存在了,那麼禪定神通境界就現前。意根放松放棄對色身的控制,是相當不容易的,無數人對色身最粗重的吃喝拉撒都看不破,放不下,一定要貪口味,貪享受,貪舒適,貪自在,這是最嚴重的對色身的執著,最粗淺的欲界定都不能出現。何況更根深蒂固的貪欲和情執,更難看破和放下,色界定就更不能出現了,色身就成為心中的質礙物,不能出現任何輕安和神通變化。    有失必有得,什麼也放不下,就什麼也得不到。無數人每天對色身照顧得無微不至,念念都是色身的感受,嚴重執著色身,修行沒有入心的人就這樣貪執色身,什麼殊勝的身心覺受也享受不到。對自我執著減輕的人,吃什麼都可以,穿什麼都可以,住什麼都可以,用什麼都可以,怎麼都可以,無所謂。色身就是牢籠,心中有色身,就被關在牢籠裏,不得出離牢籠,不得自由,就會處處被色身所拘礙。有人間的貪欲,不可能有神通,神通的獲得要求嚴持戒律,心得清淨。    過去有個有神通的人,能在天空中飛翔自在,因為偶然對異性動了一點點心思,神通在座位上馬上就消失,自己知道後,就假裝告訴他人說:我這回得走著回去,不在空中飛了,這樣能讓所有大眾都能瞻睹我。這是犯了淫戒的結果,只是心犯,還沒有涉及到身體犯戒。還有提婆達多,強求其他比丘教了禪定和神通,於是就能飛到欲界天上,最後一次上天,因為喜歡天上的花,就向天人求取,天人沒有給他,他就想:這花無主無我,我摘一朵又能怎樣?剛一動念頭,自己就從天上掉了下來。這是犯了偷盜戒,只是心犯,還沒有涉及到身體行為的造作。如今的人,戒律心行是如此缺漏,欲界定都很難具足,初禪就更難現前,何況四禪,更何況神通。眾生處處都貪執不舍,就連吃穿住用的貪執,能減輕一點點,就很困難了,色身被拘執的非常堅固,不可能有禪定的出現,更不可能有神通。    四、宿命通的原理    宿命通是指意識對前世後世人事物的了別,已經經曆過的人事物在意識心中顯現出來,還沒有經曆過還沒有出現的人事物也在意識心中顯現出來。這裏所說的經曆,當然不是指意識本身的經曆,而是指從來沒有滅過的意根的經曆,因為意識要不斷的滅,不是連續的,今世的意識不是前世的意識,也不是後世的意識,因此今世的意識沒有經曆過前世,也不能到後世去經曆,所有的經曆都是指意根的經曆。    意根一直是與前世相通的,祂沒有前世今世和後世,也沒有生生世世,祂一輩子的時間可以與如來藏一樣長,因此自己從前所經曆的一切重大事件人事物理都能記得,那麼祂就有記憶性。因為這種記憶性,就有習性和慣性作用,總是要習慣性的指揮身心造作身口意行,符合自己的習慣,幾乎不用思惟,不用考慮,馬上就能作出抉擇,與自己心行相應。    意識的宿命通是如何現起的?那就要看意識出生的條件。意識出生的條件,首先是意根與法塵相觸,再由意根決定了別法塵的細相,意識才能出生。因為意根只能了別法塵的粗相,不需要意識的協助,只有在意根需要知道細相時,思心所才決定讓意識出生了別,自己再做二次了別。    自己與其他眾生的前世和後世,意根依靠自己的如來藏就能接觸和了別到,那就屬於獨影境了,與外五塵無關,不與外五塵共。如果意根想要了別細相,思心所現起,如來藏配合出生意識,意識就單獨了別此法塵獨影境,就能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過去世和未來世。    但是意識心宿命通的發起是有一定條件的,否則就可以隨時有宿命通,任何人都能有宿命通。宿命通的發起需要禪定這個條件,而且禪定要深,四禪之前都很難發起神通。一般來說,四禪以上的禪定才能發起神通,發起宿命通。二禪以上的定中,五識滅去不現起,意識深細不活躍,沒有粗重的了別活動,五識不幹擾意根的活動,意識幹擾得少,還有身根上的生理活動,讓意根分神。四禪叫作舍念清淨,是把意識的微細念頭也舍棄了,意識心非常清淨,幾乎不幹擾到意根的活動。    在四禪裏,身根上的呼吸、脈搏、心跳也停止了,還有細胞的新陳代謝,身根的活動減少,意根的分神也就減少,很少掛念身根,也不掛念六塵境界,那麼意根的功用就能很大程度的顯發出來。意根就能發起神足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四果羅漢之前以及凡夫和外道,只能發起這五神通,沒有漏盡通,因為他們都沒有斷盡煩惱,內心還有漏,也就沒有漏盡通。由於煩惱的關系和智慧程度的關系,每個人的神通大小也不盡相同,差別很大。    五、意根與宿命通和記憶的關系    宿命通是把意識的德能開發出一部分或者是全部,讓意識貫通於前生和後世。有宿命通的人,能了知八萬大劫前後所有的經曆,甚至超過於八萬大劫的事情都能知道,佛能了知自己和眾生生命體全部的經曆。宿命通不是主要開發意根的功能,因為意根通於無量劫以前,甚至生命最開始的時候,也能根據業種業緣了知一部分未來世。但是在開發意識功能的時候,卻少不了意根的佐助和配合,否則意識絕對不會有宿命通。意識通過宿命通所了知的一切法,都是意根從如來藏庫房裏搜索出來的,然後再交與意識,讓意識了別,意識就知了。而意根本來就知,只是無法言語,不能表達出來,偶爾在關鍵的時刻,才能暗示出一部分內容。    意識是如何知道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和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的事情,作為業種收存,這些業種有些已經受報而消失了,有些沒有受報,因緣不成熟,業種也沒有現行出來,意識是如何知道的?意識能直接了別業種嗎?消失的業種如何能了別?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業種現行的業緣也沒有成熟,意識如何能了別?    我們知道,意根是與業種相應的,眾生的身口意行落謝到意根那裏,意根了別之後,再存入如來藏裏;後世,意根的心行就與業種相應,與生生世世的業種相應。當意根需要了解某部分事情時,就會促使如來藏現行這部分業種,意根作意觸受想思之後,交給意識了別,這就是意識的回憶。意根為什麼不能回憶呢?因為回憶屬於比較細微的了別活動,意根不能細微了別,只能了別個大略內容。這是其一。其二,意根從無始劫以來一直沒有滅除過,生生世世的所有事件都親自經曆過,祂對現在時刻之前的一切法無所不知,因此只要有禪定,意識就能了知到意根所知道的一切法。    意根對於一切法都能進行大略的了別,祂知的內容和信息相當的廣泛,幾乎無所不知,就是不能知細節,只能知個大略。這些大略的知,就構成了意根極其又極其豐富的經驗和記憶。所以意根在很多情況下,沒有意識的配合了別,就能作出極其快速的抉擇,都是根據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所有經曆,根據自己無始劫以來的大量經驗,這就是意根做事老道的原因。所以意根絕對有記憶功能,有記憶屬性,卻不能回憶,但卻能幫助意識回憶。如果意根沒有記憶,就不能讓意識有回憶,二者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開的。意識不能有單獨的任何一個功能作用,都是與意根綁在一起的,都是意根協助和推動的結果。    宿命通,主角還是意根,一切法的運行,主角都是意根,當然如來藏更是主角,比意根還主要,這個暫時不談,免得有些人解悟。只談意根和意識,就大有文章可作了。其實,意識和五識都是意根的工具,都是配角,為意根所用而已。意根老道,能幹很多事,但需要意識幫一定的忙。六識就是意根的工具,離了六識,在世俗裏,意根就做不了什麼事。如果身體不行,六識真的不能工作了,祂就得換身體,換新六識當自己的工具。意根究竟是如何用六識的,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大秘密,揭開意根的秘密,那個智慧就相當了不得。    一些心理學和生理學研究者,已經揭示出一部分了,比唯識學要細致入微一些,也比較實用,我們可以作參考。意根與業種之間的關系,也是大秘密,意根一定能了別業種裏的信息,否則宿命通如何出現?如來藏了別業種又不能表示出來,只有意根和意識了別,才能顯示出來,意識也不能直接了別業種,意識了別的一切法都要通過意根,越不過去意根。意根先觸法塵,然後了別,最後思心所現行,決定之後,意識出生,觸法塵,了別法塵,思心所現行,作決定,這個過程意根全部了知。意識心所運行的全部過程,都作為一種信息,刹那刹那落在意根裏,意根依之,思量抉擇,再依據過去世的經驗一起思量抉擇。抉擇後,意根指揮意識執行,意識就得乖乖的服從。    意識接觸的一切法,都是意根丟給祂的,意根不給祂,意識就得餓著,空著,不能出生和運行。意識在意根面前,當不了老大,不比意根更超前,不比意根了別的範圍更廣,只是比意根了別更細致一些而已。智慧不足的人,只能看到表面意識的運行,觀察不到深細的意根的運作。    心理學和生理學研究者都找到意根的蹤跡了,都能觀察一部分意根的運作,難道我們學唯識的學佛人,還找不到意根,證不得意根嗎?如來藏對意根的了別,是了別意根心所法的運行,對五陰身的了別,既了別五陰身的運行情況,同時也了別業種。意根對六識的了別,是了別六識的運行情況,也就是心所法的運行。    六、意根與神通和潛能的關系    睡前簡單回顧學習內容,這一步能幫助你有效地記住那些需要記憶的內容,如果你在睡前溫習一遍白天學過的內容,你的潛意識會在睡眠的時候繼續加工,以保證你記得更牢。意根在睡眠中還在工作,意識是無法理解和觀察意根在做什麼工作的。意根如何加工白天的信息為自己所用?為什麼有定才有神通,才知過去未來?    定,就是身心少動或者是不動,不但能壓制身體的動,更能壓抑控制意識少於現行,這時意根減少了對六塵的攀緣,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意根都能發揮什麼作用?在催眠術裏,就是壓抑意識減少分析思惟活動,不讓意識再引導和指揮意根,意根的本能就能完全表現出來,就能呈現出這個人的本來思想狀態,沒有掩飾和偽裝。然後另外一個人代替意識引導意根,不偽裝不控制,意根就能把自己過去世經曆的事情表露出來,把自己內在的思想以及痼疾都表露出來,當然是借助於自己微弱的意識表述。神通,就與此類似。當對方狀態比較穩定時,能深入引導,挖掘出意根根深蒂固的習氣,意根如果能順從的話,習氣就能改變一些。    很多的法理都能說明意根能執持和改變一切法,背後有如來藏配合,雖然實際上都是如來藏執持和變現的結果。    眾生沒有真正能忘記的事情,意根都知道。當意識被催眠,或者有禪定時,意根就能把忘記的那段往事挖掘出來。正是意識阻擋意根不能面對那段往事,意識要面子,意識有自尊心,意識有榮辱心,意識知道善惡,當然要阻擋意根表露真實,而意根沒有意識這些心行。如果意識不影響和遮擋意根,意根就能面對一切善惡榮辱,內心比較坦誠。    六識只不過是個工具,被意根利用利用而已。意根通過控制大腦,就控制了全身,調動了全身。當意識少於現行,把色身忘了,不再暗示意根色身的各種狀況,不讓意根知道有色身的存在和阻礙,意根就可以指揮色身作出超常的行為,類似於神通。其實是意根忘記了五陰的存在,不再考慮五陰身能與不能,只考慮自己要達成的目標,五陰身就順從著意根的要求實現了目標。    如果意根記著五陰身的存在,就要考慮五陰身能與不能,不能的事,意根不會指揮去做,那麼五陰身就成為阻礙,意根不能充分發揮其功用,就沒有神奇的事情發生,就是所謂的神通不能現前。意根如果能不受五陰的影響,發揮潛能,輸出強大的功用,就能操控一切,改變一切,包括讓意根變現出佛國土,和無數色身。外道的神通都是發揮意根功用的成果。    在關鍵時刻,意識忘記了自己和五陰身的存在,什麼思想也沒有,不影響意根,意根就能超常發揮,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能發生。意識想不到的神通就是如此出現的,定中意識被抑制,意根發揮功力,就有神通出現。修定就是為了控制意識,意根起大用,既能證法,又能改變應該改變的一切法。    七、另類禪定下的意根    人在極端恐懼,極端緊張時,也是有禪定的,內心可以很冷靜,雖然緊張害怕,但是意識只能緣目前正感害怕的事情,不能再考慮其它的事情,散亂心沒有了,意根也同樣減少其他法的攀緣,裏面全是對這個令人害怕恐懼的事情,定就出現了。這樣就能有靈感激發,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思考清楚,從而把事情處理好,或者作出超人想象的抉擇。這個時候,屬於大腦一片空白的時候,是意識不能淺思惟的時候,意根就大顯身手了。這就是禪定的力量,這類經驗,一般人應該都有。    當你鬥志昂揚的時候,當你作出一個大的抉擇的時候,當你下定決心的時候,當你准備搏擊長空的時候,你的內心是沒有語言文字的,沒有意識膚淺的思惟考量,都是意根的無語言文字的那種力量在支撐著。這時候根本不需要意識的決心和決定,不需要意識表態,意根完全能作主決定,祂要奮鬥了,祂要果敢了,祂要拼搏了,祂要努力了,祂已經暗下決心,准備成功。表面下決心,他人能明顯感覺到的是意識的決心,語言口行比較多,表白比較多,但沒有力量。    那麼我們學佛就應該發揮意根的功用和力量,去實現我們需要完成的目標。應該發大願,去設定一個長遠的大目標,然後想辦法達成。發願的力量應該是很大的,意根真真正正的發願,其力無窮大,早晚都要實現。因為這是意根從心裏往外真正的發願,而不是停留在意識的口號發願上,意根就能促使其實現。    意念的力量很大,這個力量是指誰的力量?是意根指揮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意根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祂是作主識,能主宰六識的身口意行,能主導一切法的出生和滅亡,能挾如來藏天子以令諸侯。意識卻沒有什麼力量,一個頭發絲都動不了,祂只能挾意根這個天子以令諸侯,通過意根來實現自己的願望和夢想。而意根是通過如來藏來實現自己的願望和夢想,所以最終做主宰的還是如來藏這個真天子。    意動一切動,指的就是意根的動,意根五遍行心所法啟動出來,一切法都能現行出來。意識動時,也只是動動念頭,沒有行動力,辦不了事。但是意識能牽引意根的動,引導意根的動,意識是意根的一個好幫手,功也不可沒。    八、意根對一切法的操控能力    催眠是把對方的意根引導到一個柔順信從的狀態時,經過深入引導,挖掘出對方意根裏埋藏的根深蒂固的習氣或者是隱患,如果對方聽話能夠順從引導的話,就能改變意根的習氣,消除隱患和惡疾。每個人通過各種方法改變了自己,這些現象都能說明是意根在操控著一切法,背後有如來藏配合祂改變和執持著一切法。意根通過控制大腦,就控制了全身,調動了全身,其執行者就是如來藏和六識。六識只不過是個工具,被意根所使用而已。    當意識少於現行,暫時把色身忘了,不提醒意根有關色身的事情,不讓意根關注有色身的存在和阻礙,那麼意根想做什麼,色身就能隨著做什麼,就可以讓色身作出超常的行為,類似於神通。意根能夠利用如來藏發揮其調動色身和操控一切法的潛能,讓如來藏輸出種子來操控一切,改變一切,包括讓如來藏變現出佛國土和無數色身。外道的神通也都是發揮意根功用的成果。    九、在意根上用功,就能開發出神通來。所謂的神通就是,如來藏通一切法,意根通如來藏,六識再通意根就行了。修四禪八定,六識就能通意根,向意根要信息,把意根知道的信息,都能挖掘出來。    如果意根不執身,不執五陰身為真實有,意根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不用考慮五陰身能不能行,意根說行就能行。不執五陰身的時候,五陰身就不能阻礙意根,意根想幹什麼,就能瞬間完成。心裏時刻有身體的觀念,身體就是負累,什麼大事也幹不成。內心深處真正沒有身體的觀念,忘記或者不執身體,神通自然出現。    十、有神通的人,能知道未來世的事情,未來世的事情業種肯定還沒有成熟。如來藏肯定能了別到還沒有成熟的業種了,關鍵是意根是否能了別到同樣沒有成熟的業種?如果意根了別不到成熟和不成熟的業種,那麼意識是如何知道未來世的事情和已經發生好多劫的事情?意識的宿命通又是如何現起的?意識所了知的一切法,都由意根先觸先知先覺,然後才能作意讓意識細微了別,意識才能了知意根所觸所知的法。意識的宿命通,以及夢中的意識了知以後將要發生的事情,都來自於意根,由意根所牽引而了知。因此說意根能接觸和了知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和未來世的事情,這是依靠意根對業種的了別而作自己的了別。    意識提前知道要發生的事情,事例很多,比如要地震之前,有的動物就提前知道,知道後表現出煩躁不安。地震沒有發生,業種沒有成熟和現行,動物們是如何知道有災難要發生,而驚慌失措的?如果意根不隨著如來藏緣業種,意識如何能緣到業種?人在要死之前,或者臨出事故之前,都有預感。事情沒有發生,業種沒有現行,為什麼能預感到?意根不緣業種,意識為什麼有感覺?做夢時,夢見幾天以後幾個月以後要發生的事,醒來就感覺有特殊的事情要發生。如果意根不緣業種,如何能有預知夢?這些未來事情都是意根先覺知,如何警覺意識覺知,以采取對策?    十一、神通與禪定力和意根的關系    所謂的神通意思是說,意根能依如來藏了別一切法。但是意根了別的法,意識不知道,這是沒有神通的情形。如果意識在很強的禪定中,識心非常集中,了別力量增強,也能了別到意根知道的很多法。至於意識能知道多少法,在於禪定力的大小,和智慧境界的高低,就是三昧力如何。    為什麼神通與禪定和意根有關呢?色身對六識的影響力控制力非常大,當禪定生起時,色身對六識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就會減輕,意識脫離色身的控制,不受色身的局限,就能了別到意根所了別的很多法,以及所有法。所以神通出現的第一步,是降伏色身,通過色陰區域,識心能不被色身所控制,心離其形,神通才能出現。色陰,就是色身的一種遮障作用。五陰,就是一種遮障作用。突破過去,就沒有遮障了,神通就現前了。吾有身,為一大患也!    色陰對意根也有遮障作用,意根把色身當作真實,牢牢的執著色身,那就不會有禪定,也不會有神通。意根脫離束縛,意識才能脫離束縛,才有神通。禪定力非常強大,意根的智慧也非常強大時,意根就完全可以代替六識。               第十二章 意根與睡眠    一、做夢是因為意根的攀緣執著性導致的,意根因為有遍計所執性,在沒有斷除其執著性之前,對一切法或者是某些法一定要攀緣執著和不斷惦念的,因此睡覺時意根也不肯寂靜下來,仍然在攀緣六塵境界,仍然要思量一些法,對所經曆的事情仍然念念不舍,自己又沒有很強的分別力和思考力,祂就要制讓意識心完成祂所要做的事情,意識心就得被生出來,按照意根所攀緣的對象,來進行分別活動,這些分別思惟等等一系列活動就是夢境。    因為夢中不受粗重的色身拖累和限制,意根攀緣到哪裏,意識就能跟著分別到哪裏,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由隨意,所以夢裏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下,一會兒過去,一會兒未來,都可以聯系到一個夢境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大多是跳躍性的、不連貫的。俗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是在說意根。思,就是意根白天在思量惦記著的人事物,晚上不知不覺,就出現在夢境裏,都是意根攀緣出來的。如果意根能夠減少攀緣,睡覺就能安穩,不會再做夢了。    要降伏意根的遍計所執性,就要通過意識心的如理分析思惟活動,說服引導意根,讓意根不再貪執世間法,這樣不僅不再做夢,平時白日裏的妄想也能減少和消失。意識通過如理思惟,說服引導意根的過程,就是降伏其心的過程,通過正確佛法的如理聞思,如理的觀行方法,把我見斷除,之後才能真正的降伏其心,從而斷除煩惱以及煩惱習氣,我執才能斷盡,意根不再執著五陰世間,得到解脫,修行才小有所成。    二、睡著前後都有意根的活動,要修到相當的程度,才能觀察到意根的各種活動,要在意識和意根轉識成智,初地二地菩薩以後的事了。醒過來前後的一刹那的活動,沒有意識,只能由意根來觀察,但是意根必須轉識成智才行。睡著以後就沒有意識了,醒過來之前,也沒有意識,睡著的過程中,意識漸漸微弱下來,以至消失,醒過來的過程中,意識漸漸出現,及至能了別六塵,這中間意根起了很大的作用。祂一直存在著,一直在起用,在控制指揮意識,掌握睡著和醒過來的全過程。祂能了知一些事情,只是了知得不清楚,有時還錯亂了別。    三、睡著無夢的時候,六個識都滅了,只有如來藏和意根還在運行著。這時意根一直在緣著法塵,攀緣內外法,如來藏就隨順著意根一直變現法塵。意根雖然能籠統概略的了別一切法,但因為意識滅了,意識就不知道。在睡著時如果沒有重大特別的事情,意根也不特別攀緣,不想有什麼造作,意識就不會出現,也就沒有夢境,這就是無夢的狀態。    有夢的時候,是意根緣慮重,執著一些法思慮一些法,如來藏就依之不斷變現獨影境,並且要生出意識來了別造作,心行就不斷地造作出來了,這就是做夢。夢中心識會隨著夢境而轉,夢裏卻不知是夢,還以為是現實境界,把一切人事物都當作真實的,於是心行不斷出現,與醒著時一樣。因為夢中沒有肉體的遮擋障礙,識心的了別造作,就不受時間處所的限制,就好像是有神通了。    比如在中陰身的境界裏,因為沒有實質的肉體的遮障,就會出現神通。鬼神以及非人等等,他們都沒有實質的肉體,就有神通,天人也沒有肉體的遮障,也有神通,所以神通不應該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醒著時,現實世界其實與夢境是一樣的虛妄,但卻都把六塵當作真實存在的,於是就生出各種覺受,產生各種身口意行,然後增長無明,就流轉於六道生死,苦惱無量。    四、意根執著攀緣不斷,六根總是觸六塵,如來藏於中產生六識來了別處理六塵。如果不產生六識,雖有六塵,也沒有識心去了別,就不知六塵。當身體疲乏時,意根知道身體疲乏需要安歇,對六塵的攀緣就減了,六識的分別性越來越弱,以至於消失,我們就漸漸入睡。    如果意根了別的法塵特別重大,如地震、非常大的聲音、非常亮的光、刺鼻的味道、有人搖晃他的身體、或者內急,意根知道有大事情了,但祂自己沒辦法處理,就會喚醒六識出來觀察和處理,身體出現特殊的情況也是這樣。如來藏根據意根的意願產生六識,或者少於六個識,我們就慢慢醒來了。如果身體睡了一段時間,稍微恢複疲勞了,意根知道後,又想了別法塵,如來藏就會變出意識出來分別,夢境就出現了。    有修行的人就知道是在做夢,修行好的人在夢裏會看護好自己的心,不造作惡業,並且還會修行一些善法。所以從夢境中的行為,就能看出我們修行的層次。活動了一天身心都疲勞了,意根就不想了別六塵,六識漸滅,就睡著了。天快亮時,或身體已經恢複疲勞,意根覺得應該有五陰活動、應該了別六塵了,如來藏就會產生六識漸漸了別六塵,就醒過來了。醒來以後,識心仍然是與夢裏一樣顛倒,一樣執取一切法為真實。只有開悟以後才能小醒過來,成佛後是徹底清醒過來,永遠不再顛倒了。    五、失眠是怎麼回事    我們每天身體的疲勞和輕安等等情況,意根都知道,如來藏變起的身根相分,意根都能緣到,因此也能做簡單而粗淺的了別。當意根了別到身心已經疲勞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作主讓身體休息、睡覺,自己也不再做過多的攀緣,這樣就漸漸減少了六識的了別,最後六識滅掉,就進入睡眠當中。每天裏身體的疲勞狀況和六識的疲勞狀況,意根都能掌握,然後根據情況決定是休息還是不休息,是滅掉還是不滅掉,這都是意根作主決定的。    疲勞是屬於觸塵,在這個觸塵上有法塵的顯現,意根能緣到,意識心能了別,身識也能感覺到觸塵,意根就會知道觸塵如何了,應該如何處理,就會作抉擇了。如果沒有特殊的事情,意根就會決定睡覺,自己減少攀緣,讓六識滅去。可是如果意根有重要的事情要攀緣,要思量,意根一邊決定睡覺,一邊繼續攀緣,意識心就會不斷地思來想去,不能滅去,那就會失眠了。如果後腦的神經系統出現病變和障礙,不能自律,不受控制,法塵還是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勝義根,那麼意識就要不斷的識別,因此不能滅去,這是失眠的一種原因。    如果身體太疲乏了,意根雖然決定睡覺,可是祂還會攀緣極度疲乏這個觸塵,那麼身識和意識就要不斷地了別,就不能滅去,也就有失眠的現象。或者是勉強睡著了,可是身體特別疲勞或者特別疼痛,意根覺得事情很嚴重,又不知道具體情形,於是就要喚醒意識和身識出來了別,我們就會從睡夢中醒過來,來感受身體的疲乏和疼痛,再進行處理。    還有一種情形,神經衰弱也是睡不著覺。神經衰弱是意識心的思慮、意根的思量過重,心裏總在擔心、惦記一些事情,意根由於思量惦念過多,就會促使意識不斷地思慮、思考這些事情,念念不忘,因此不容易睡著,這就是神經衰弱的失眠現象。意根越惦記的事情、越看重的事情,越不願意讓六識心滅去,就總讓六識心來了別、考慮這些事,由於思慮過重,睡不著覺,就表現為神經衰弱,不能自制內心的思念和攀緣。    六、睡著無夢時也有內相分的色塵存在    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六識出生的前提條件是先有內相分的六塵。睡著無夢時,如果沒有內相分的色塵存在,那麼意識和眼識都不會出生,眾生就不會醒過來。所以睡著時,無論眼睛閉與不閉,內相分的色塵是一定存在的。否則,天亮時意根就不知道天亮了,不知道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別人拿手電筒照,意根也不知道,那麼人就不會醒過來。    即使阿羅漢入滅盡定時,仍然會有內相分五塵,和法塵的存在,讓意根緣著,否則阿羅漢就不會出滅盡定。有人打坐時閉著眼睛,可是仍然能夠看見眼前是亮的,有白色的或者是黃白色的光。禪定淺的人,閉眼時,眼前是一片黑暗,禪定再深時,眼前是紅色的光,再深時,眼前是白色或者是黃白色的光,不是黑暗的。即使是黑暗,也是色塵的一種,都是內相分色塵,是如來藏所變現。這說明,眼睛閉與不閉,如來藏都會變現內相分的色塵。同理,其他五塵也如是。    睡著時,意根仍然能緣到六塵,能了別六塵境界,如果六塵境界很特殊很重要,需要處理一下,意根自己不能處理,就需要六識這些工具來處理。意根沒有色身和六識的配合,對於六塵境界就無可奈何,所以只要意根有所企圖,都要利用六識和色身來完成自己的心願,否則縱有淩雲壯志,也無所作為。    七、人從睡眠當中如何醒過來    人從睡眠當中能夠醒過來,一般情況下,是意根覺得身體休息好,已經恢複疲勞了,或者是已經到了該醒的時間了,就想有五陰的活動,想了別六塵境界,於是如來藏生起前六識出來活動。意根自己不能有五陰活動,必須讓六識在色身上起作用,才能有五陰活動,這必須有如來藏來配合出生六識,意根生起思心所時,如來藏了別到意根的心行,就會流注出前六識的種子,六個識就出現了,於是人就漸漸地從睡眠當中醒過來。    而在醒過來之前,是沒有六識的,只有如來藏和第七識,如來藏把身體的各種狀況以及周圍環境都變現出來,意根依此了別到身體狀況和環境,覺得應該起床了,於是就醒過來。或者是意根在睡前設定好起床時間,到時間意根就生起思心所,如來藏就會配合出生六識,人就醒過來了。還有一些醒過來的特殊情況,都是意根決定應該醒過來,如來藏就會出生六識,人就醒過來。    八、每個人每天因什麼而醒過來    意根的攀緣性包括了對時間的攀緣,由於長期做同樣的事,意根養成了習慣,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意根都知道,這叫作慣性。每個人習慣於什麼時間醒過來,也是意根的慣性,世俗所說的生物鐘,就是指意根的慣性。如果計劃某個時間要做什麼,意根就要一直攀緣,然後到那個時間,意根就作意之後六識出現,人就醒過來了。    但是意根不會具體了別時間,因為時間僅僅是個名相,是心不相應行法,沒有實體,不是實法,意根不解名相。時間是依據一定的物體色相而顯現出來的,比如太陽光落到色塵上所顯現出來的光色、明暗色等等,如來藏變現出來這些現象以後,意根緣到,就了別起思量,知道這時候應該醒過來,於是作出抉擇,要有五陰活動,人就醒過來了。晚上到時間就定時睡覺,也是意根養成的習慣,是意根的慣性作用。    如果心裏有事而睡不著覺,這是因為意根在嚴重地攀緣著某種塵境,惦念某些事情,意識就要翻來覆去地思慮意根所攀緣的事情,思慮過多時,意識無法滅去,就不能睡覺。這時候就得用藥物強制性地滅去意識,才能睡著,學佛人就用念佛念咒的方法,依靠佛菩薩的力量加持,心得到安穩,去掉雜思亂想,才能睡著。為什麼藥物能讓人睡著呢?因為藥物能夠麻痹阻塞大腦的傳導神經,使得某些六塵沒法正常在勝義根處現起,於是六識滅去,就睡著了。    九、人在睡夢中,有識心的存在,就有識的功能作用,有識陰、受陰、想陰和行陰。無夢時,六個識滅,但是六根還在,意根攀緣著六塵境界,如來藏通過六根還在依據外六塵變現著內六塵,只是沒有六識來了別。身根等五根還在作用著,那麼這時就有身行,有呼吸、心跳、脈搏、血液流動、細胞新陳代謝等等活動,不同於死人。因為意根還在攀緣著色身,那就有壽暖識的活動。    如果意根決定離開色身,比如一個人心灰意冷,不想活了,如來藏了別到以後,就會隨順意根的決定,離開色身,人就死亡。如果一個人病得很重,身體幾乎不能用了,但是他的意根非常執著色身,不肯離開,如來藏就隨順意根,也不離開色身,繼續陪伴意根維持生命活動,色身仍然會有微弱的功能作用,病人就要痛苦地勉強活著。所以意根的執著性和決定力是非常強大的,雖然如此,也不離業緣,強不過業力。    十、如果睡眠中有意識心的存在,就是沒有睡著或者睡得很淺,或者是在夢中。這樣的話,意識休息就不充分,第二天肯定會疲乏。真正的睡眠,意識心是斷滅的,而意根不滅,如來藏也在。意根還在攀緣著六塵,如來藏就要不斷的變現六塵,只是沒有六識來了別,就不知道任何事。其實這時六塵都存在著,勝義根裏有六塵。如果有特殊的事情出現,意根想知道是什麼事,又沒辦法詳細了知又想處理,如來藏知道後就變意識心出來了別和處理。    睡著無夢時有法塵,意根與法塵相觸想了別,意識出生觸法塵,分別法塵。而且前五塵也存在,這些六塵是意根作意攀緣,如來藏顯現出來的,隨後眼識或者耳識身識等就會被如來藏產生出來,了別出現了什麼情況。有時是尿急,有時是有強烈的光,有時是有大的響動,有時是有人在推醒他,有時是疼痛等等情況。那就是說,睡著無夢時,意根還是在攀緣不靜止,祂不睡覺,如來藏也不睡覺,祂們兩個都在堅守崗位,各盡其職。如果意根想離開色身,如來藏也就隨著離開,人馬上就死亡。意根不離身,如來藏就持身,維持色身的一切生命活動,如來藏在,色身就有壽暖識,就是個生命體。   十一、睡著時,因為覺得被子重,就自動翻身,盡管自己當時不知道,這時也有身識和意識的作用。翻身也是識的功能作用,身根本身是被動的接收器和傳輸器,如果沒有識的作用,根就是木頭石頭。意根想翻身,六識出來就讓身體動轉,這時有微弱的身識和意識。意根為什麼作主翻身呢?因為被子重,意根與此法塵相觸,知道對身體有影響,身體受壓不舒服,就讓身識和意識出來了別一下情況,再進行處理,於是身識和意識一起翻身。   如果翻身的次數多一點,睡眠就不好,第二天就要感覺疲憊,因為身體沒有休息好。如果睡著翻身不是六識的作用,那麼在昏迷時,意根想挪動身體,就應該能挪動得了,可是昏迷時,身體是不能動的,盡管意根總想讓身體活動起來,讓自己清醒過來,但是做不到,必須是六識幫忙才行。    在半夜翻身時,由於身體疲乏,意識心弱,不一定能反觀到自己的運行,意識心強弱的程度不同,反觀力也不同,所以有人知道自己半夜是什麼狀態,做了什麼,有的人卻不知道,不知道的時候,睡眠就深沉,睡眠質量好,但是也有意識快速而微弱的了別,意識微弱時,幾乎感覺不到意識自己的存在和運行,意根的作用突出。意根直接了別的內容,很多時候,意識心不一定知道,意根又沒有名言,無法表達出來。    十二、夢境與修行    夢境隨意根的攀緣而有,由意根控制。身體疲乏時,早上就做夢,在夢中意根想起床,可是身體疲乏起不來,意根也知道,但還是想醒過來。半醒之時,腦子不清醒迷迷糊糊的,於是意根就決定讓意識怕打自己的後腦勺,讓自己清醒過來。可是拍打時,手碰不到後腦勺,說明夢裏沒有身識。    意根能明了身體情況,能明了時間,祂有自己的思心所,有自己的思量性,有自己的造作。學佛深入到意根以後,祂也與精進心所相應,不再貪睡,夢裏也與白天所學法相應。如果意根貪嗔癡煩惱很重,做夢時也同樣讓意識造作貪嗔癡煩惱。有時意識能反觀到,有時意識反觀不到,能反觀到時,意識是覺悟的,還算有修行,能控制一下自己的貪嗔癡行為,其心行也是不錯的。如果根本不造作貪嗔癡煩惱業,那就更好了。如果夢裏控制不了自己,修行還不得力,還需要努力。    十三 、做惡夢時為什麼容易醒過來,而普通的夢不容易醒過來?   做惡夢時,意識在夢裏非常害怕,總想躲避離開夢裏的境界,意根知道後,就會決定躲開夢裏的境界,於是了別夢境的獨頭意識就轉變為五俱意識,五俱意識出現,五識之一也隨著出現,五陰就醒過來了。剛醒過來時,意識心裏還是怕怕的,思惟一會兒,知道是做夢,就緩過神來不怕了,也可能回想夢中,心還會有餘悸。    為什麼心有餘悸,心裏怕怕的?因為意根經曆了夢境,依靠著意識的了別,知道夢境可怕;醒過來後,意根還是知道夢境可怕,因為祂執我心重,五俱意識依靠意根,就感覺心有餘悸。但是五俱意識並沒有經曆夢境,經曆夢境的是獨頭意識,二者雖然是同一個意識,了別的境界卻不盡相同,有些差別。五俱意識還是能多多少少的回想出夢中的境界,畢竟是同一個意識,前世的事就回憶不出來了。    普通的夢,意識在夢裏感覺一般,不歡喜也不懼怕,不想躲避,意根就不決定從夢中醒過來,那就仍然隨意根的攀緣繼續夢下去,不會從夢中驚醒過來或歡喜激動而醒。因為意根不太執夢境,醒過來後,意識也不容易回憶出來,往往是淡忘的多。    十四、問:夜半睡著無夢,突然火災出現,就醒過來了,醒過來後意識心肯定存在,醒過來前一秒有沒有意識心參與?    答:醒過來是由意根了別到火災這種重大而特殊的事情後的決定,意根也有一定的了別能力,也能了別粗略的法塵境界,也能自己獨立作抉擇。即使意識存在時,意根也能獨立作抉擇,不聽從意識的安排和建議。多數時候,意根都是獨立作抉擇,並不聽意識的分析勸導,有些眾生的意識也不懂得分析勸導。    當火災出現時,意根決定醒過來,意根觸著火的情況,知道不好,知道這件事非常重大,很危險,但是自己不能躲避和解決火災,就決定快速醒過來,於是意識眼識出現時,五陰身就會出現快速的應急反應,這是意根控制的,意識來不及細分析。當然火災這個法塵是由外五塵而來,意根知道嚴重,就想讓意識快速了別,於是意識出生;意識單獨了別不了,五識之一眼識隨之就出現,與意識共同了別;獨頭意識就改為五俱意識,於是五陰醒過來;意根決定起床,五陰身就起床,或者躲避或者想辦法滅除火災。在睡夢裏的意識是獨頭意識,醒過來的是五俱意識,五識之一必須出來一個,眾生才能醒過來。    意根不能了別太具體的六塵境界,否則意識就沒有用了,意根自己玩就行,在昏迷和死亡時祂也不怕,因為祂可以不用依靠意識,自己能代替意識的活動,事實上不是這樣。    十五、睡著無夢時怎麼會有冷了拉被子、撓癢這些事    睡著無夢時,雖然沒有六識,但是如來藏還是會照樣通過六根變現六塵在勝義根裏,意根知道必須讓色身休息,以恢複疲勞,就不想了別這些六塵境界,不會現起思心所想了別,如來藏也就不會出生六識來做具體了別。但是意根還會照樣觸各種法塵,因為其了別慧劣,祂不太了解法塵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當法塵出現重大變化時,意根就想了別到底是什麼狀況,如來藏知道意根的思心所,就會隨順著出生意識心出來了別,五識當中的某一識也得出來與意識同時分別,這樣才能半睡半醒地處理一些事情。    當房間內冷的觸塵變得越來越冷時,意根觸到,覺得必須處理一下,於是如來藏就變出身識和意識了別冷的觸塵,二識把了別的具體內容傳遞給意根,意根就決定蓋上被子。如來藏就隨順意根變出身識和意識把被蓋上了。身體癢也如是道理,都是意根了別身根的特殊情況要處理解決,自己不能解決,只能依靠六識,如來藏隨順變出身識和意識,來處理身體癢的問題。處理完之後,意根知道身體沒有休息好,就不想再作什麼,意識和身識就滅去,繼續睡覺。    十六、什麼叫作睡覺?是誰在睡覺?如果說六識能睡覺,六識卻滅了;如果說意根能睡覺,意根卻與白天一樣在活動;如果說如來藏睡覺,如來藏卻從來不發生變化,任何時候都要不斷的變現六塵和輸出意根識種子;如果說身體睡覺,身體猶如木頭,木頭怎麼能睡覺?    睡覺這種現象是如來藏隨順意根的需要,與意根共同合作出生的法,是虛妄不實的,實際上沒有睡覺的人存在。意根知道身體疲乏,需要休息了,就決定不了別六塵,不讓六識造作出身口意行,讓色身休息,以補充色身所需要的能量,少消耗一些能量。於是五識滅去,意識也漸漸滅,身體代謝減緩,活動減弱,色身得到休息和滋養,第二天色身才能繼續工作。    我們再思惟六識需要休息嗎?精神疲勞是六識疲勞嗎?六識不需要休息,因為六識不消耗能量,不是由四大物質生成的,也不需要四大物質的補充。六識的識種子,如來藏刹那刹那源源不斷的輸送出來,不會斷絕,只要意根需要的話,如來藏永遠都會輸出識種子,以維持六識的存在,前提是業種允許,色身條件允許,業緣允許。精神疲勞不是六識本身的疲勞,而是色身出現了一些狀況,四大不調和,如來藏變現在勝義根的六塵境界有障礙,影響六識的正常運行。    意根了別到這個狀況,就決定休息或者睡眠,這樣就能少消耗或者不消耗四大物質,休息好以後,四大物質調整好了,也比較充足了,六識出生,就能正常運行,這才顯得精神飽滿、神采奕奕。因為身體四大不調和,所須營養不具足,五塵的傳導就受到阻礙,六塵變現出來就不順暢,六識的運行就不正常。從外表上看,好像是精神疲勞,實際上是色身的物質需求跟不上了。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意根就決定不讓色身再運行,決定休息或者是睡眠或者是補充物質能量需求。    十七、意根在夢裏夢外的功用    在夢裏意根的作用非常突出,各種功能作用也比較明顯。白天意識活動很活躍,往往就能掩蓋意根的各種心理作用,觀察力不強的人,很難觀察到意根的深層次活動,只能觀察到意識的表面活動,很多時候把二者的活動混在一起分不清楚。睡著以後,無夢時就無意識,一切的心理活動都是意根的活動,但是卻不容易被意識所知。一般人的意識,思惟和觀察不了意根的活動情況,這裏暫時先不說如來藏的巨大功用。    有夢時意識雖然有思惟了別活動,但其作用力非常弱,意根的習性、心行、遍計所執性、思量性等等功能作用就能突出顯現出來,意根固有的習性和執著性以及煩惱性,也都躍然於夢境中。這時意識思惟力弱,不能控制意根,意根的心行就沒有遮掩。尤其是意根煩惱執著性重的,夢裏都完完全全表現了出來,意根在白天的心思也能在夢裏表現出來。    意根與如來藏一樣,從來不休息,一直都在工作著。可是祂究竟是做什麼工作的,一般學佛人都不知道,也觀察不出來,於是就認為意根比較清閑,做不了什麼事,好壞事都是意識做的,都不知道主動去挖掘意根的心理活動,不希求珍貴的佛法,只會背一些名詞概念。    十八、有人做夢,夢見自己的車被壓壞了,並且完全消失不見了,於是在夢裏感覺心疼死了,醒過來之後,心還在疼。這是哪個心疼?是哪個心的覺受,這樣執著和堅固?夢裏心疼疼醒了,害怕怕醒了,高興樂醒了,為什麼能這樣?都是哪個識的受?夢裏的意識,與夢外的意識是一個嗎?    能讓心疼的就是意根,意根是連續識,前世今生夢裏夢外都一樣,都存在。夢裏心疼夢外同樣心疼,一定是意根心疼,因為意根能引發觸動身心的變化;意識心疼時,很輕微,如微風輕撫海面,沒有漣漪,不引起身心反應。在夢裏意根通過獨頭意識的了別,把夢境當作了現實,當作是真實存在的境界,不知道在做夢,因此對夢境非常的執著,以至於觸動身心,引起心疼的現象,以至於疼醒了。醒過來以後,意根深有感觸,好像還沉浸在夢中,不知道從虛幻的夢境裏醒過來了,以至於心還是疼。    雖然夢中的獨頭意識已經轉換了,可是意根還執著夢境,獨頭意識就要回憶夢中的境界,也有感觸。其中意根的覺受比較深細,根深蒂固,很難改變,意識的覺受比較淺和浮,容易改變,遇境就能受到境界的影響。    從這裏可以看出,意根的受不是舍受,否則就不會引起身心那麼大的波動了,不會疼醒、樂醒、哭醒了,不可能醒過來之後,還接著哭、接著樂、接著疼。斷我見,斷覺受,斷覺知,斷除意根的我見、覺受、覺知,才是最難的,斷意識的所有知見覺受覺知都比較容易。    十九、意根在睡著時,如來藏仍然觸外六塵,通過五根傳導在勝義根裏變現出內六塵。意根依如來藏能見能觸如來藏變現出的一切法,那麼一切法不管大小、重要和不重要,意根都能見能了別到,不單單能覺知重大的法塵,非常細微的法塵也能覺知到,比如心髒的跳動聲、呼吸聲、身體哪裏疏通、哪裏堵塞、哪裏痛、哪裏癢等等,意根都能了別了知,如果很在意覺得重要,才讓意識出來處理,否則就照樣安安靜靜的睡覺。    但意根對一切法只能了別個大概,不細致、不清楚,這樣大概粗略的了別,就可以讓意根判斷出是否重要,是否需要六識出來微細了別,並且做處理。意根在睡覺時,了別到法塵與平常沒有什麼差別,就判斷為不重要,知道身體需要休息,不想讓六識出來了別,對六識就沒有驅動性,讓身體繼續休眠。當法塵比較特殊、比較重大時,意根就會決定應該具體處理一下,於是如來藏了別意根的思心所,配合出生意識,意識就出現,了別意根想了別的法塵,五識之一也要出來一起了別,才能了別清楚;當五識都出現時,人就徹底醒過來。    如來藏能了別身根,也能了別前五根,意根借助於如來藏,也就能了別五根情況,對五根就有驅動性,能指揮五根的運轉。意根也能決定五根的生命力,如果意根決定放棄五根,離開五根以後,五根當下就與木頭無別。    二十、做噩夢時盡力掙紮要逃離夢境的是意根還是意識    意根對色身的控制,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做到的,如果條件不允許,意根就沒辦法操控自己的色身。這時意根受業力的支配,五陰身也受業力的操控。如果意根能完全控制身根,那就沒有死亡,沒有病苦,沒有衰老,沒有違緣,沒有貧窮,沒有災難。即使是佛,雖然佛沒有惡業力,可是佛的意根想要度化眾生,度盡眾生,如果條件不具足,佛也沒辦法,也得等因緣具足。    夢境是意根所攀緣、惦記、惦念、執著出來的,與業力相應,與意根的心行有關,與意根的思心所有關。在夢境裏,意識思惟分析判斷夢境的真實與否,是好是壞,然後意根作抉擇,決定要從夢境裏掙脫出來。沒有意識的思惟判斷,就沒有意根想掙脫夢境的決定,因為意根不一定知道夢境對自己的影響,不一定知道夢境的好惡。掙紮的一定是意根,也許也有意識的行為,因為意根是作主識,有抉擇力,祂把五陰身都當作是自己,對五陰身有執著性和控制權。    意根的作用力遠遠大於意識的作用力。意根如果想要得解脫,是意識修行熏染的結果。當意根決定與業力鬥爭時,修行就要往上突破一層,道力就要提升了。    二十一、醒過來是由意根作主決定的    甲:意識心在夢境裏知道是做夢,想醒過來,如何才能醒呢?意根了別不出是在做夢,如果意根知道這是在做夢,夢就結束了,意識不會再接著了別和造作,有人追殺也不會躲了。意識在夢中做夢遨遊,但是五識沒起動,就是一種淺睡眠,五識起動,就徹底醒了。    乙:夢境裏的恐怖情景和令人歡喜的場面,意根都不能了別,但是知道夢裏的境界太特別,就讓意識了別,於是夢裏的獨頭意識就轉換為五俱意識,就醒過來了,然後意識再回憶夢境。    甲:好像這樣能說通了,醒的標志,一定要五俱意識的出現,獨頭意識不行,那麼夢裏的獨頭意識是如何變為五俱意識的呢?    乙:這就需要意根的指揮了,想不想醒,是意根的事。獨頭意識在一般的夢境裏,不容易轉變成五俱意識直接醒過來,得在夢境消失,或者有其他夢外重大事情出現,意根才能讓五俱意識出現,從而醒過來,或者是到了固定的起床時間,意根才能讓五俱意識出現,從而醒過來。或者夢裏的境界太恐怖,意根害怕,就讓意識出來躲避,但是意識又不能單獨造作,五識之一就得一起出現,這時必醒。噩夢驚醒的事例非常多,由於歡喜過度醒過來也如此。比如鬼壓身,意識明明知道,就是醒不過來,因為醒過來是由意根作主決定的。    二十二、睡著時,五根與五塵還在接觸,但是意根不作意不決定了別五塵境,五識就不出生,這時五識是不存在的,是斷滅的,不管有夢無夢,都沒有五識,否則就是清醒的,不是睡著了。意根在睡著時,仍然要觸法塵,了別法塵以及五塵。因為意根知道應該讓身體休息,不應該讓六識了別六塵,意根就不對六塵生起思心所,不會想要具體了別六塵。如果意根對某一法攀緣重,思量重,總在惦念著,如來藏必然隨順,出生獨頭意識,了別意根所思量和惦念的事情,這就是做夢境界了。    二十三、小孩子半夜做夢尿急,結果就尿床了,這時不僅有六七八識,因為尿床時身行意行出現,微弱的身識和意識出生,那就有四個識運行。做夢時,意識感覺有尿,意根就讓意識找地方處理,因為小孩子隨處尿尿習慣了,也就不分時間和處所,結果就尿床了。如來藏了別意根的思心所,先喚醒五俱意識出生,獨頭意識換成五俱意識,身識再出生,就會有尿床、撓癢、翻身等等身行出現。半夜裏有這些事情出現,睡眠就不很充足。如果夢境比較多,時間比較長,一夜的睡眠質量就不好。    二十四、夢境是如何出現的    夢境是由意根對所經曆過的事和沒有經曆過的事的攀緣執著而來,如來藏隨順其攀緣性就變現出夢境。意根的攀緣和執著性,屬於意根的遍計所執性,意根所有的心行,如來藏都能了知,了知了以後就隨順著意根的心念和業力,現起夢境,讓眾生在夢中繼續攀緣和執著。如果意根不攀緣和執著,如來藏就不會主動現起夢境。    所以有些人修行得力以後,夢境逐漸由渾濁變得清淨,由多夢變成少夢,這是因為修行已經降伏了意根,意根受熏以後,無明減輕執著性減少。阿羅漢們的意根由於斷盡了我執煩惱,斷除了對世間法的貪著性,他們極少有夢境的出現。    夢境之中,有第六識、第七識、如來藏三個識的現行運作,沒有前五識,所以夢中的影像很朦朧,與清醒時不一樣,清醒時五塵境界都很清晰明了,而夢境裏五塵境界不清晰明了。雖然醒後,覺得眼睛看見了色塵,但不能看見人物的色彩,雖然能感覺到色彩,感覺到空曠,感覺到明暗,那只是意識的感覺,不是眼識真正的看見了這些景象,夢中與清醒時所見的境界區別很大。    比如看見前世的人,看見其它世界的人,都不可能是眼識所見,眼識絕對不能看見前世和其它世界的人,否則眾生都有天眼通了。沒有神通天眼通,眼識不可能看見過去世的人和物,不可能看見未來世的人和物,不可能看見其它世界的人和物。如果眼識能看見,眼根就能與那些色塵相對,事實上,眼根不可能與那些色塵相對,不可能緣到那些色塵。否則眼根就能到前世和其它世界去,身根也就能到其它世界去了,事實上身體仍然睡在床上,哪裏也沒有去。    夢境是獨頭境界,是如來藏直接輸送種子所現起的法塵境界,只有意根和第六識能緣到,而真正能清楚了別的只有第六識。意根輸送出來業種,變現出夢裏的法塵境界,是因為意根有攀緣執取性,意根攀緣,如來藏就隨順變現出夢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說明此理,正是因為意根思心所的所思所想,意根才變現出夢境來。    二十五、睡眠是誰決定的    睡眠也是由意根決定的,祂知道身體需要休息時,就決定睡覺,不想再了別六塵,這時候就會斷掉五識和意識的了別,於是就進入睡眠狀態。當然在睡眠裏沒有六識,只有意根和如來藏,那麼睡覺是誰睡覺?如果意根貪六塵境界,總想了別,不肯停止,那就不決定睡覺,六識就要不斷的了別造作。意識覺得不睡覺身體就不舒服,可是意根興趣太濃,六識就得精神抖擻的貪著六塵境界而不滅掉,所以睡覺是由意根決定的。在睡眠當中,意根了別到色身已經恢複精力,不再疲勞,就決定了別六塵,於是就睡醒了,所以醒過來也是意根決定的。    意根遍緣一切法,沒有什麼法是不能緣著的。意根如果不緣某個法,意識就不能了別某個法,因為意法為緣才生意識。    二十六、睡著時意根是否知道自己在睡覺    睡覺時意根很清楚自己就在睡覺,因為睡覺是意根決定和促成的,祂要照顧色身不要過於勞累疲乏,需要睡眠時,意根就決定不再了別六塵,於是如來藏隨順就不再出生六識,六識滅去,就睡著了。而且在睡覺過程中,意根就不過於關注六塵境界,減少興趣,盡量不造作,以保證色身休息好。除非有特殊的事情出現,意根處理不了,就讓自己的六識工具來處理,這時就會醒過來;或者是當色身休息好了,意根了別到,就讓六識出現,自然醒過來;或者是到預定時間,不管是否休息好,意根都會主導從睡眠中清醒過來。    從以上的情況來看,睡眠時意根一定知道自己睡眠,所以祂的表現與清醒時不同。如果意根不知道自己在睡覺,那祂在睡覺時的表現應該與清醒時一樣,意根如果不是因為受到某種限制,祂是不甘心自己沒有見聞覺知不能清晰了別六塵的,也不甘心自己沒有五蘊活動。如果意根因為某種重要的事情需要六識一起處理,就不想睡覺,六識就不能消失,也不可能有睡眠了。    睡眠與醒過來都是由意根作主的,那麼自己睡著了,處於睡眠狀態,意根肯定是知道的。當意根精進修行的時候,就會決定日夜精進用功修行,不貪睡覺,尤其是修般舟三昧九十天不睡覺時,完全是意根的精進,意根作主決定的。有的人睡得非常沉,即使山崩也不醒,就是因為意根覺得身體太疲乏,不想醒過來,或者是意根想醒過來而身體狀況不允許。如果意根了別身根比較疲乏,或者對目前六塵境界極乏味,都會減少攀緣,然後就睡過去了。    二十七、意根到底能反觀自己,還是反觀不了自己,他的意識如果沒有智慧,就觀察不出來,也判斷不出來意根幹了什麼正在幹什麼,意識沒有智慧的時候都不知道。所以很多人那麼相信自己的判斷力,簡直沒有道理。    就像無始劫來我們如來藏對五陰世界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可是我們意識無知,根本不知道,又因為無知就否定如來藏的存在和祂所做的功德。你意識不知道並不等於祂不存在,同理,由於無明觀察不到意根的運作,不代表意根沒有那些功能作用,不能如此如彼的運作。    睡著的時候,意識可以不知道自己睡著了,因為睡著了沒有意識,但是意根知不知道睡著了?意根絕對知道自己睡著了,所以意根不想讓這五陰身有活動。如果意根不知道自己睡著了,祂就會什麼都想造作,然而意根知道自己睡著了,也知道天黑,所以祂對於六塵境界都不想知道的太多太細,六識老老實實的一個都不現起來,身體也老老實實的不動。意根知道是自己在睡覺,所以意根是有反觀力有證自證分的,只是意識無法觀察意根,他就說意根不知道自己睡著了,沒有反觀力。眠熟了的情況,意識不知道不等於意根不知道,這說明還是把這兩個識給弄混了,把意識的知與不知,當作了意根的知與不知。    同理,昏迷的時候,意根肯定知道自己昏迷了,所以在清醒的緣出現時,努力掙紮著要醒過來,要起來活動。入定時,意根也知道入定,死亡時也知道死亡,在植物人狀態,意根也同樣知道,所以在這些特殊狀態裏,祂的心行和表現都與正常時不同。所以有個結論:只有無知的人,才說意根什麼也不知,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行。如果意根什麼也不是,那麼你自己又是個什麼?同樣什麼也不是!因為,你,就是意根!                        第十三章 意根與色身    一、識心為什麼不在色身的內外和中間    六識雖然是分別勝義根裏的內六塵,與內六塵相觸,不離六根和六塵,但是六識心不在色身的內外和中間。楞嚴經第一卷中世尊講過識心不在色身的內外中間,這是因為識心無形無相,不能住在色身裏,如果住在色身裏,那麼解剖色身,就能發現識心從身體裏出來,可是把身體一片片切開,也找不到識心的蹤影,因此識心不在色身裏。如果識心在色身外,色身外就是虛空,那麼虛空中的識心就與自己無關,不完全屬於自己的,別人也可以用,識心能作用於自己,也就能作用於其他眾生。如果識心在色身和虛空的中間,可是又沒有真正叫作中間之處所,找不到所謂的中間位置,因此識心不在色身的內外和中間。    意根和如來藏也都是如此,第七識雖然常常與勝義根裏的法塵相觸,不離法塵,不離勝義根,不離大腦,可是第七識也不在大腦的裏外和中間,也不在色身的裏外和中間,其道理與六識不在色身的內外和中間相同,如來藏也是如此,雖然如來藏遍於色身五蘊,可是如來藏不在色身的內外和中間,無形無相故。    二、只聽說梅子就流酸水是什麼原因    楞嚴經裏這段吃梅子的文字內容,比喻想陰境界的虛妄性。想陰就是六識的了知取相功能,但是六識之所以要了知和取相,是因為意根想要了知和執取,促使六識來相應的造作。眾生的身心都是互相影響的,心識的某些活動會直接引起色身的變化,尤其是意根對色身有操控的作用,能促使識心出現各種變化。耳聽梅子的名相,口裏流酸水,就說明意根明了耳識和意識所聽見的酸梅的名字,意根就當作真有酸梅一樣,根據經驗知道酸梅很酸,就促使口腔流口水。這也說明了萬法是由三能變識和合運作產生出來的,也就是萬法唯識的道理。    心裏了知了酸梅的酸相以後,就執取了酸梅的酸相,於是酸相就出生了,意根就促使舌根產生了口水。由一個虛妄法為起因,輾轉出生了另一個或者是更多的虛妄法,佛用此譬喻,說明想陰的虛幻不實,想陰出生的緣也虛幻不實,想陰之後的果更是虛幻不實;一切的心理和生理的反應都是虛妄不實,因此我們就不要執取不實的身心覺受。    眾生的身心是緊密相關,緊密相連,互相影響的,身體對識心有影響,識心對身體也能產生影響,身心互相依賴,互相作用。識心改變,身體也會發生改變。如來藏和意根和合能改變一切法,只要意根有力度就行,這個力度是指很強的定力,就是專注性,而且能讓相應的緣具足,為如來藏產生萬法創造條件。    聽說梅子,口裏就流酸水,首先是意識心知道梅子是酸的,或者吃過酸的,有過體驗和經驗,意根才讓口腔裏有酸的反應。這些經驗已經作為種子留存到如來藏裏了,別人說梅子的時候,耳根和意根同時對應那個語言,耳識意識就同時分別了知其義,意根通過如來藏再把過去的有關梅子的信息輸送出來,通過如來藏對身體就產生了影響,酸水就流出來了。   三、物質色法能影響色身和識心    比如吃興奮劑能叫運動員超常發揮,吃鎮靜劑或者安眠藥,人的興奮度就會降低或者睡著,這些物質色法對於識心有很大影響,甚至能讓識心滅去。物質進入身體裏,被身體吸收,就改變了身體的四大組織結構,四大改變,身體就發生改變,意根觸變化後的不正常的色身,其反應就不正常,精神狀態不正常,意識想控制,卻控制不了,叫作超常,超過正常狀態。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是從身識和意識反應出來的,身識與意識的反應,是由意根操控的。進入身體裏的物質不同,四大就不同,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就不同,同時也影響意根的反應,意根再影響身口意行。    觸塵不同,意根產生出來的身識和意識就要分別不同的觸塵,識心的反應就不同。這些觸塵是由身根和意根所緣,意根遍緣一切法,身識意識出生以後同時了別觸塵,就有了識心的反應,也就是所說的精神狀態。所以物質不同,內含的四大種子比例就不同,不同比例的四大種子對身體的影響也不同,所以身體吸收了不同的物質,狀態就不同,身體產生變化,識心所分別的觸塵就變化,識心的反應就有變化。    有些物質能夠促使大腦興奮,精神活躍,識心分別力強,比如興奮劑;有些物質能夠抑制大腦興奮,使識心分別力弱,或者失去分別力,比如安眠藥、鎮靜劑等等。另外飲食過多,也能抑制大腦興奮,勝義根裏的觸塵發生變化,識心了別劣弱。這都與身體當中的四大物質有關,與勝義根處的四大物質有關。身體裏四大組成的觸塵是身識和意識的飲食,四大調和,首先意根的精神狀態就正常,其次意識的精神狀態也正常。四大不調,意根的精神狀態就不好,意識的精神狀態也隨之不好。鎮靜劑和興奮劑是兩種物質,組成物質的四大種子比例結構不同,被身體吸收了,就會產生不同的觸塵,那麼識心的反應不一樣了,精神狀態就不同。    比如吃五辛,身體吸收了以後,身體裏的物質四大結構改變了,勝義根裏產生的觸塵就改變,意根的反應出現變化,身識意識的反應就改變,於是就會生起淫欲和嗔恚的煩惱。還有煙、酒和毒品等等物質,對色身的影響,對意根和意識的影響也是同理。身心是緊密相連的,所以打坐能夠調和四大,使身心狀態都安和。物質色法能夠影響識心的精神活動,但不是起絕對的作用,起絕對和直接作用的,還是意根裏的業種,有的人就不會受到毒藥和其它藥物的影響,不會受到物質四大的影響,而且還能夠改變四大。    四、望梅止渴和聽酶吐酸水的原理是什麼?沒有喝水沒有吃東西,就解決了口渴的問題,是誰解決的?口渴時沒有唾液,有唾液時,口就不渴了。唾液如何出現的?大腦發布命令,傳達到身體各處,或者是某處,就會出現某種反應。大腦命令是誰發布的?是意根發布的,如來藏執行命令,供給所需,滿足意根,達到意根的目的。所以意根如果沒有欲,能出現境界嗎?什麼境界也不會出現,什麼變化也不會出現。    意根為什麼聽見酶,就能吐酸水?這裏的聽見,當然是耳識意識的細微了別出來的,之後傳達信息給意根,意根就知道了酶的事情。知道酶是酸的,酶的性質是什麼,這是意識知道還是意根知道,還是二者都知道?二者都知道,根據過往經驗,知道了酶的性質作用,就浮想聯翩,好像酶真在口中一樣。意識的浮想聯翩,帶錯了意根,意根被騙,就讓色身出現應有的反應,口中酸水就出現了,於是口渴問題就暫時解決了。從這裏看出,意識非量了別,意根不知就會被騙,以至於出現異常現象。可見無始劫來,意識沒少騙意根,然後意根就讓意識不得好過。    獨頭意識想象自己腳站在懸崖邊上,意根就真的以為自己站在懸崖邊上,於是就會出生恐懼的反應,不讓腳滑下去,腳心肯定就發澀了,渾身顫抖,由於害怕掉下去,意根緊緊控制身根,繃緊身根。這是誰造成的?是意根造成的,也是如來藏發動身根身識配合的結果。由於意識的不如理作意,導致意根的不如理作意,之後發布錯誤的應急措施和命令,出現不正常的身根反應。    無始劫來意識對意根的邪教導,導致意根一直走在邪路上,不能歸於正道。意識的邪教導,是由於意根的愚癡無明熏染的結果,如果意根沒有無明,意識一定都是明,不會有邪知邪見和邪教導,意根也永遠不會有邪見。    你騙我,我就騙你,這就是因果。你邪我就邪,然後又讓你邪,這就是因果。所以三界六道輪回的因,生死的因,就是意根的無明。而意根的無明,無始劫以前就存在,存在如來藏裏,使得如來藏能出生生死,才有輪回苦。    五、七識為什麼不能同時通過兩個或多個身體執為假我運作    七識不能到其他人身體上去運作,不能讓其他人的身體為己所用,所以就不能把其他人的身體當作是自己所擁有的。意根即使能控制其他人的身體五蘊,也是暫時的,不能長久,祂知道別人的身體不是自己的。這裏還涉及到了如來藏的運作,因為不是自己如來藏運作的身體,祂就不能當作是自己的。如果有分身,七識就會把分身當作自己,那也有主次之別。    意根也不能到其他眾生的身體上運作,也管不了其他眾生的身體,因為那不是自己的如來藏出生的,意根能很清楚那個身體不是自己不屬於自己,鬼神故意附體的除外。意根是隨著如來藏的所見所變,來隨緣執著,自己的如來藏變現不出來的,意根就不能當作是自己的。第七識只能執著自己如來藏變現出來、正在維持著的法相,當作為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其他的就不認為是自己的。    意識心沒有禪定,沒有修出意生身,意根就不能同時變現出兩個以上的身體。意識心或者是七識如果有煩惱、有漏、有遮障,如來藏再能,也不能給意根變現出多個身體。從這裏,我們就知道了,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是受七識的無明所遮障的,七識改變,意根才能大放光明。如來藏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從來都是維護、順從和照顧自己所屬的七識,把七識的有漏種子都存入心體,結果自己的功能受阻,可是如來藏也不在意,無怨無悔的樣子。    七識每天都帶著染汙心,來拖累和遮障如來藏,卻從來也不覺得慚愧。無慚無愧不是善心所,是煩惱染汙心所。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檢查一下自己意識的心所法,有沒有慚愧心,有沒有愧疚心,再檢查自己的意根有沒有善心所法,有沒有慚愧心所法,就知道自己是善還是惡了,這樣就不用每天都認為自己如何如何的善,如何如何的好,就能正確認識自己,從而改變自己。   六、驚嚇為什麼能死人?死,是六識先滅,意根離身。受驚嚇時,意根因為什麼選擇了離身呢?這個驚嚇,一定驚嚇到意根了,是從心裏往外的感到害怕,以至於傷到了身體,身體器官出現嚴重的病變,尤其是心髒,導致血液無法正常流動,身體不能再用了,勝義根嚴重受阻,意識身識不能運行,意根不能再守色身,於是迅速離身。   意根為什麼不能守身呢?意根受到驚嚇時,先震動大腦皮層、中樞神經組織,然後中樞神經組織再把受震動的信息傳導到身體的各處,傳導到內髒神經組織,使得身體內髒出現大的變動,大的反應,以至於血液流動不正常,神經傳導也不正常,身體功能受到阻礙,內髒不能正常運行,大腦中樞神經組織也不能正常運行,六識就不能正常運行,以至於六識消失,身體和六識都不能運行,意根覺得身體不能用了,祂這時因為受刺激,判斷也許不准確,於是決定離身。    輕微的驚嚇,就不當回事,過後還能哈哈大笑,甚至嘲笑自己膽小。如果嚴重驚嚇,嚇得渾身顫抖、渾身哆嗦,嚇破膽時,驚嚇涉及到膽,膽就不能用了,人就能死,或者生大病。情志上的應激反應,能傷及五髒六腑,有成語:傷心欲絕、悲痛欲絕、鬱悶而死、氣急身亡,都是意根作出的應激反應的結果。心境、精神、意志能影響色身的健康;反過來,色身的健康也影響情緒和心境,身心能互相影響。    是什麼能破壞五髒六腑?是什麼能讓身體滅去?是什麼能撕心裂肺?能殺人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打得鼻青臉腫,是誰打的?一切法都是八識心王的和合運作出來的,如果將各自的功能全部理清了,至少有般若的別相智。在每一個法上,都至少有四個識的運作,有真心,也有妄心,不能只強調有一個心,一個心無法運行。    七、鬼神是如何控制他人色身的    鬼神是通過控制意根來控制他人的大腦神經來控制他人色身的。被鬼神控制的時候,有時心裏是清醒的,但不能作主,身體不聽自己指揮,口業語言也不聽自己指揮;有時心裏不清醒,糊裏糊塗的,自己做了什麼事也不知道,口中胡言亂語,多數時候,自己並不知道;有的時候想說的話卻說不出來,說出來的卻是自己不想說的話。    鬼神要控制他人色身,其意根必須強於人的意根,或者兩者緣分比較好,有親和力,這樣鬼神就能進入人的身體中,指揮和控制人的身口意行。每個人都想作自己的主,不願意被人擺布,所以一般人的意根不同意鬼神上身,不願意被控制,就要強烈的反抗,意根不同意,就出現反抗行為。如果鬼神不肯善罷甘休,就要使用神通,使這個人出現各種磨難,直到這個人的意根妥協,願意暫時退出主人位置,交出管理權限為止,之後身體由鬼神使用。如果兩者有緣,比較親近,意根同意暫時讓位,那麼鬼神就能輕易的占用他人的色身,並且不使他人色身痛苦。    但是鬼神是如何代替他人的意根控制他人呢?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意根是通過什麼方式和渠道控制自己的身心世界的。找到身口意行的開關,就知道意根是如何調控身口意行的,就能知道鬼神如何能控制他人身口意行。意根調控色身的開關在勝義根那裏,勝義根裏的神經系統通往全身各處,鬼神只要占據了勝義根,進而控制身體主要穴位,就能控制這個人的全身。有時連意識也被控制,有時候控制不了意識,或者不控制意識,意識清清楚楚知道鬼神的作為,可是沒辦法,作不了主。調控身體平衡的開關在小腦那裏,小腦有問題,身體就不平衡了,鬼神也要控制小腦的神經系統,讓這個人正常走路。    咒力起屍的原理與此也是一樣的,念咒時,鬼神就被咒力支配,進入屍體當中,去支配控制屍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讓屍體起身行走,屍體就能邁開腿和抬起胳膊。鬼神的意根和如來藏都占據了屍體,對屍體起調控作用,屍體就能走路,如來藏和意根分開,哪個也不能單獨進入屍體中控制屍體。如果是剛死不久的人,也可以讓屍體說話。    鬼神最開始時,通過運用神通控制勝義根,意識和意根不能正常了別法塵,就無法有效控制自已的身根,這時鬼神的意根和如來藏就來操控人的身根。大腦神經被鬼神控制,全身就歸鬼神使用,讓怎樣就怎樣。鬼神想讓此人狂亂,一是用神通變現一個幻相假相,讓此人的六識了別,然後做出不正常的行為,起到調伏和報複的目的;二是讓這個人的六識對正常的內相分,做錯誤非量的了別,使得六識行為怪異。    鬼神的意根和如來藏進入他人色身是不容易的,要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通道打開,一旦打開,再進去就容易了,別的鬼神進去也容易。鬼神不但要把附體人的大腦神經打通,還要打開身體各主要的經絡,占據主要穴位,鬼神的意根和意識才能統治調控人的身體。我們的意根也是這樣調控自己身體的,主要通過大腦神經系統來調控全身。所以意根一有思想活動,大腦神經立時就動,色身馬上就出現變化。所以觸動到意根,色身就要有相應的反應。    要想斷我見和明心,一定要意根受到觸動,意根一動,色身就有反應,身心都會發生變化。當鬼神的意根和如來藏從身體上撤離時,與眾生臨終時的情形有點相同,鬼神的意根如來藏漸漸的從大腦勝義根處離開,人的神經系統和全身一旦要失去操控者,也像四大分離一樣痛苦。那時自己的意根和意識還沒有完全接管色身。但自己的如來藏並沒有離開,當然意根也沒有離開色身,否則人就死去了,意根只是無法調控自己罷了。    八、身心的相互關系    心經不通一一記仇。肝經不通一一發怒。脾經不通一一抱怨。肺經不通一一悲傷。腎經不通一一壓力。心包經不通一一壓抑。膽經不通一一焦慮。胃經不通一一急躁。膀胱經不通一一消沉。小腸經不通一一哀愁。大腸經不通一一懊惱。三焦經不通一一緊張。    為什麼經絡不通,能導致各種心理情緒反常?經絡不通是生理現象,情緒失常是心理狀態,生理和心理互相影響,身心互倚。    這個心一定是指意根,其次才是意識。但是意識這時候想要控制意根的心理失常狀態,往往很難,所以有時候就會出現意識不想發火,而意根偏偏發了火;意識不想做的任何事,意根都做了,意識沒辦法。    身體只要出現變化,心理上就有反應,說明意根依靠如來藏能時刻了知身體狀況,了別的非常伶俐,在這方面的慧力並不弱,不一定要通過意識了別。絕大多數時候意識不知道身體出現什麼狀況了,需要苦思冥想也許能了解一些,也許還弄不明白,很多人即使病得很重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意根與色身息息相關。第一,因為意根執身,認為色身就是我,身體上一絲絲痛癢都很重要,值得重視,所以才有各種反應。第二,因為意根通過大腦神經組織發布命令傳遞信息,一旦經絡堵塞,信息發布不出去,意根就會出現各種情緒。如果能修到不受色陰影響的階段,那麼無論身體怎麼樣,絕對不會影響到意根心理了。             第十四章 六根互通互用的原理    一、當我們見六塵境界的時候,有前五識的見,有第六識的見,有第七識的見,也有如來藏的見。佛地之前,一切法都必須有第七識的參與,因此六識見六塵境界時,就一定有第七識的見性。而如來藏見什麼法就能變現什麼法,第七識就能依如來藏而緣什麼法,然後也能見什麼法。因為第七識有慧心所,對一切法,對六塵境界也就有一定的了知性,第七識的這種了知性可以不通過六識,而能作直接的了知。    一般人的第七識沒辦法細微了知六塵境界,因為第七識攀緣太廣,需要照顧的法很多,識心無法集中精力細致了別。由於意根散亂沒有禪定,煩惱重,其功能就要受到嚴重的阻礙,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但是修出禪定斷盡煩惱以後,第七識不再受到煩惱的遮障,其功能就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尤其是也降伏了一部分或者全部煩惱習氣以後,其智慧德能就越加廣大無礙,就能代替六識了知六塵境界,了別一切法。    比如說阿羅漢因為他的第七識的煩惱和我的執著性已經斷盡,不再執我,其功能作用就不再受到阻礙,智慧就廣大,德用就增廣。如果阿羅漢修完四禪八定,修出神通以後,六根就可以互通互用,第七識意根就能直接了別六塵,不用六識來了別六塵。阿羅漢就可以不用耳根,耳識不用現起,第七識就能直接了別聲音;不用眼根,眼識不用出生,第七識就能直接了別色塵;不用身根和身識,第七識就可以直接感覺冷熱觸痛,在滅盡定裏第七識就可以直接了知法塵。而在佛地,佛的無垢識就能直接了知六塵,不用前七識。    所以學佛修行以後,要盡量降伏我性,降伏我執和法執,煩惱越輕微,執著性越輕微,識心的功能作用就越強大,識心越圓明。相反,貪嗔癡煩惱越重,識心的功能越受阻礙,見識越短小,所謂鼠目寸光是也。修行人應該每日三思己過,努力降伏自己的貪愛,降伏自己的嗔恚,降伏自己的愚癡,降伏自己的慢心,降伏自己的疑見,不要內心裏時刻裝著小我,處處表現自我,處處以我為主,所有煩惱都要現前來遮蔽自己的智慧出生。    二、六根互通互用,還有一個秘密,就是五根和六塵境界都是同樣的物質色法,屬於同類,七識都是識種子形成的功能作用,屬於同類,那麼同類之間的功能就可以相互代替。如六塵都是由四大組成的,都是色法,類別相同,五根都是由四大組成的,都是色法,類別相同,因此六塵就可以通過一個根,由一個識來了別。所有的色法包括五根、五塵和法處所攝色,也就是五根和六塵。這十一種色法都是由四大組成,只是組成後性質有所不同,但是本質是一樣的,這些色法都是能被識心所見、所了別的對象。而能了別的識心,都是由識種子生成,只是了別的對象不同,本質功能是相同的。既然如此,色法本質相同,心法本質相同,那麼通過修行,完全可以用一個識心代替所有的識心,來了別所有的色法,這是能夠做得到的。    我們來看六塵這些色法,六塵中的外色塵是由四大組成的,如來藏攝取外色塵成為一種極其細微的四大微粒,這些微粒不斷的生滅又生滅而通過眼根傳導到勝義根,形成色塵影像,叫作內色塵。外聲塵是由四大組成的,如來藏攝取成非常細微的四大微粒,這些微粒不斷生滅又生滅的通過耳根傳導到勝義根,形成聲塵的影像,叫作內聲塵。外香塵是由四大組成的,如來藏攝取成為非常微細的四大微粒,這些微粒不斷生滅又生滅的通過鼻根傳導到勝義根,形成香塵的影像,叫作內香塵。外味塵是由四大組成的,如來藏攝取成非常微細的四大微粒,這些微粒不斷生滅又生滅的通過舌根傳導到勝義根,形成味塵的影像叫作內味塵。外觸塵是由四大組成的,如來藏攝取成非常微細的四大微粒,這些微粒不斷生滅又生滅的通過身根各個部位傳導到勝義根,形成觸塵的影像,叫作內觸塵。法處所攝色是由如來藏在前內五塵的基礎上再變現出來的,也是由四大微粒組成。    而能夠起傳導作用的五根是由四大組成的,是物質色法,是如來藏所出生和執持的,五根性質相同。那麼五塵完全可以經過一個根,傳導到勝義根,如來藏再變出法塵,然後根塵相觸,如來藏變出一個識心,來了別所有的六塵相。就是說眼根可以傳導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到勝義根,然後如來藏變出法處所攝色,再出生一個識心來了別。同理,耳根可以傳導其它五塵,鼻根可以傳導其它五塵,舌根可以傳導其它五塵,身根可以傳導其它五塵,如來藏出生一個識,由一個識心來統一了別六塵。當然這一切事情,由哪個根來傳導五塵,有哪個識來統一了別,由意根指揮,意根說了算,就連如來藏也聽指揮,那麼這個意根就不是普通的意根了,已經達到無漏了。    那麼這個識應該是哪個識呢?答案是八個識都可以,要看各人修行層次而定。層次最高的是佛陀,用無垢識就可以了別六塵,無需七識,其他的大菩薩和凡夫都做不到。其次是地上菩薩和阿羅漢,可以用第七識或者第六識來了別,用五識中之一識了別也可以。如果沒有身根的菩薩,那麼前四根也不存在,六根中就只有意根,這樣的話,這位菩薩能不能了別前五塵呢?當然可以了別。因為前五塵由如來藏攝取變現,第七識可以緣到,定慧圓明的菩薩,用第七識就可以直接了知前五塵和六塵,不用勝義根,第六識和前五識也不用了。而佛地的世尊就連第七識也可以不用,更直接利落。    這就是無漏妙定、無漏妙慧所成就的極其殊勝的功德,無漏的功德有多麼的殊勝,多麼的美妙!無明和煩惱習氣以及貪嗔癡煩惱,確實是極其嚴重的遮障了眾生自己本有的殊勝的功德,使得自己只有本來佛的虛名,而沒有本來佛的實用,實在可惜又可歎!怎麼辦呢?我們應該力求斷除煩惱,斷除一切無明和染汙。而斷除煩惱和染汙只能通過斷我見和明心見性這條路,當大心菩薩,自利利他。這樣就能恢複心地的本來清淨的面目,把心地的所有光明全部都顯發出來,就會擁有最殊勝和最圓滿的果報,就是果地佛的果報!    三、欲界眾生都有八個識,佛也有八個識。中陰身裏也是八個識都具足的,不是只有第七識,只不過在中陰身裏第七識的習氣能完完全全表現出來,沒有遮掩,第六識的控制力比較弱,不能完全有效的控制第七識,第七識就按照自己的習氣慣性行事,所以說死人心直。在中陰身裏,第六識所起的思考分別作用相對活著時弱一些,第七識對六塵的了別,沒有多大的依靠性,就會按照自己的習氣來行事和做主了。如果第七識的煩惱沒有降伏,這時煩惱就能完全表現出來,然後就按照煩惱習氣投胎,投胎以後就要受生死苦了。中陰身裏也有身體,也有眼耳鼻舌身,只是色身比較虛靈,不是實質的肉體,是微細四大物質組成的,因此色身受到的阻礙就小,就能有一些微弱的神通,比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能知很多人類所不知的事情。            第十五章 楞嚴經第五卷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解析    原文: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能決定現前或者是將來見佛的心,肯定是意根第七識,如果意根不想見佛,絕對見不到佛,意識無論怎樣想見佛,都沒有用,根本感應不到佛。因為見佛這件事是由如來藏安排和實現的,如來藏只能了別配合意根的心行,實現意根的意願。意根還沒有念佛的心,意根不念佛,不想佛,沒有見佛的願望,如來藏就無法配合意根去見佛。即使意識非常想見佛,也得熏染到意根,由意根決定念佛想佛,由意根指揮去見佛,如來藏幫助幻化佛的影像,讓意根緣,再出生意識緣佛的影像,這樣就見到幻化佛了。    如果是見法身佛,也得是意識與意根二者共同參禪,意識想證得法身,意根也得朝夕想見法身,行住坐臥參究不斷,緣熟才能見法身。破參時,意根給予此事確認,如來藏記錄此事,此人就成為一個證悟者,證悟的業種存留如來藏中,來世受用;來世緣熟時,業種輸出,就能很快再次證悟。如果是意根沒有確認的解悟,沒有真正證得法身所在之處,以及所起的真實功用,來世就很難發起證悟之功德,因為意根與此不相應,意識又是斷滅,是新生者,對前世無有記憶。    由此可知,淺層次的念佛,是意識念,深層次的念佛有意根參與,由意根發起念佛,意識配合,如來藏配合。當意識不自覺的就能念佛時,這是意根發起和決定的,叫作不念而念。淺層次的想佛是意識的想,深層次的想佛是意根的想,只有意根的想,如來藏才能滿意根的願,必定能讓意根見佛,然後意識也見佛。    原文: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表面看是大勢至菩薩攝受念佛人歸於極樂淨土,實際上是如來藏把意根帶到淨土,也是意根領著如來藏到淨土中,是意根發願想到淨土中,如來藏配合,就在淨土中出生此念佛人的五陰身。在臨終時意識就滅了,到淨土以後,如來藏出生意識和與淨土相應的五陰身,也就是與業種相應的五陰身。五陰念佛,通過意根把念佛的業種存入如來藏中,意根被意識念佛熏染成功,意根深信切願,真誠念佛,如來藏裏的業種就建立起來了。緣熟時,如來藏輸出業種,意根與業種願力相應,就與如來藏一起到淨土中,同時如來藏在淨土中出生五陰身,此人就是淨土中人。    原文: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哪個心能都攝六根?只有意根能都攝六根,意根首先被降伏,管住自己不隨意到處攀緣,然後再管攝五根不到處攀緣。意根是如何管束五根的?當色法現前時,意根不作意、不觸、不受、不想、不思,不決定見色,那麼如來藏就不在色法處出生眼識,根塵不相觸,如來藏也不在色法處出生意識,這樣雖然有色而無見,眼識意識清淨。同樣道理,當聲音現前時,意根不作意、不觸、不受、不想、不思,不決定聽聲,如來藏就不會出生耳識和意識,這樣就把耳根管住了,耳識和意識就清淨了。同理,每個五塵現前時,意根都不攀緣、不作意、不決定了別,六識就不了別,那麼心就絕然的清淨,只有一個念——佛,這就是淨念。    那麼想讓這個淨念相繼而不斷,怎麼辦呢?意識總是要感覺疲乏和疲累的,總是要休息的,總是要睡覺和吃飯的,總是要處理五陰雜事的,因此總是要斷滅的。要想相繼不斷,只有永遠不休息、不斷滅的意根念佛想佛,才能相繼不斷。不管是睡眠也好,不管是吃喝拉撒也好,不管是昏沉也好,意根都可以保持念佛狀態,甚至睡著以後,現出夢境,在夢裏念佛,這樣念佛就像念到骨髓裏一樣,綿綿不斷。    那麼怎麼能進入三摩地呢?三摩地是定慧等持之地,六識不動,意識不散亂,緣於一念——佛。要想做到這樣,意根必然得到調伏,也不散亂、不攀緣,對六塵境界不作意、不觸、不受、不想、不思、不造作,只能緣於一境——佛。這樣六識才能保證不散亂、不攀緣,意識只能念佛,別無他想,就入念佛定中。    智慧方面,由此念佛中,深深參究:念佛者誰?深深疑著,行住坐臥、吃飯睡覺都有疑,疑到骨髓裏,因緣具足,就能證得念佛者究竟而誰,大事了畢,就入三摩地中,心心念念都是佛。在此當中,意根的功德極大、極大,若不是祂,休想達到三摩地的邊緣,永不入界內。    念佛有口無心的念,是假念佛,不是真念佛。真念佛是從心往外的發自內心的念佛,是不念而念的念,是心心念念無間斷的念佛,乃至於睡覺也能念佛。意識絕對做不到睡覺也能念佛,絕對做不到心心念念無間斷。只有意識念佛,就是假念佛,是走形式似的念佛,是念給他人聽的,讓他人知道自己在用功念佛,實際上心思不一定在念佛上,雜念叢叢,意根牽著意識四處遊蕩,居無定止。真念佛,不管五陰在做什麼,心念都在念佛上,意根只注重念佛,不喜歡其他事情。    修布施行,也有真修和假修的,有口無心,用言語欺騙他人和自己的,就是意識的假布施,意根並不想布施。真布施,就能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來,不用花言巧語欺騙人,實打實的做事,即使做出來也未必要說出去。    既然有真有假,想要求真時,意識就要勸導意根,熏染意根,讓意根念佛,讓意根布施,讓意根修行。意根受熏了,祂同意以後采取實際行動,就叫作動真格的,是真念真布施真修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欺騙人。意識勸導意根,就是在同意根商量、協商、談判,或者軟硬兼施,只要能讓意根同意,意識就達到目的,事情就成功。主人動起來,就能辦事,領導畢竟是領導,參謀畢竟是參謀,有決策權者,才是老大。    意識念佛者,是假修行,不能感應到佛,不能讓花開見佛,不能悟無生。意根念佛,才是真念佛,早晚必見彌陀,融入彌陀性海。這才有行動力,才有感召力,才能與諸佛菩薩相應;從而能面見彼佛諸大菩薩,往生極樂世界淨土,花開見佛,悟無生,住唯心淨土。                第十六章 意根雜談    一、境隨心轉    真正能變現境界、改變境界、轉變境界的是如來藏,但是境界不隨如來藏而轉變,單獨如來藏不能變現境界,不能改變境界,不能轉變境界,祂是隨六、七識的轉變而轉變的。六識先轉變,帶動七識轉變。七識轉變以後,如來藏隨順第七識,配合第七識,才能轉變境界。只有第六識轉變,還不能轉變境界,因為意識不是作主識,不能直接指揮如來藏輸出種子造作一切法。如來藏聽從第七識的指揮,第七識無論想要變動什麼法,如何變動,如來藏全部隨順配合,只要有業種存在,業緣成熟就行。而第七識的心轉變,業種一定轉變,境界就一定能轉變。    二、不管意識是哪種情況,意根都在活動著,都有思慮和思量。意識拿不定主意時,可以選擇愣神和發呆,說不定什麼時候,好主意就想出來了,這是意根想出來的。    意根的心行極不容易靜止,不要以為意識靜止,意根就靜止了,意根的思想活動恐怕我們所有人都觀察不出來,太深。即使意根能暫時靜止也不能入無餘涅槃,我們對無餘涅槃要有正確的理念,只有在意根對三界世俗法貪愛全部斷盡,對自我五陰身的執著全部斷盡,對世間不抱任何希望,命終才能入無餘涅槃。    入無餘涅槃要有一個過程,必須證得一二三四果,有初禪以上禪定,斷除了所有煩惱,然後意根心念越來越少,入定非常容易非常快。命終時,色身四大分解,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減少,對三界不再作意,不再領納,不再取相,也不分別,不再抉擇,不想有任何的造作,如來藏就不再出生任何法,於是五陰身滅去,沒有中陰身,也不再投生,就入無餘涅槃了。    三、每一個人的如來藏裏,都含著意根的無明,而且無明的程度和內容不太一樣,貪嗔癡煩惱輕重程度都不同,所以每個人遇緣學佛的時劫不相同,修行成佛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無始劫來法爾就如此,無明比較少和輕微的眾生就會早遇佛法,早修行,無明越重越深陷在無明深淵裏,苦惱越多。因為無明深重的眾生,接觸佛法也會比較晚,學佛修行也會很慢,成佛時劫就非常長久。    十方世界已經有無量無邊之多的諸佛,可是十方世界還有那麼多的細菌、昆蟲、小動物,太多太多了,一小片土地上,那些個惡道眾生都數不出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得人身,得了人身以後,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遇到佛法修行。所以我們將來成佛了,那也是先於大多數眾生成佛的,後面還有大批眾生在三惡道裏受苦。那些惡道眾生,還是有無量無邊又無量無邊之多,真是不可想象。所以我們都應該發大願,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脫離苦海。    四、梵網經菩薩戒,是過去、現在、未來千佛大戒,從受戒得戒體開始一直到成佛為止,所得的戒體生生世世不失,即使犯戒受惡報也不失去戒體,而其它戒都是一生一世受持,今世五陰滅去,戒體也隨之失去,下一世新五陰就沒有戒體,需要再重新受戒。為什麼如此?    因為梵網經所傳的是大乘菩薩心地戒,所謂的心地是指意根,受戒之後能使意根漸漸如真正的心地如來藏一樣清淨。意根代表真正的五蘊妄我,意識不能代表,因為意識生生滅滅不可靠,又不能主宰五蘊的身口意行,因此代表不了五蘊妄我。那麼受戒時,只戒意識的心行不起決定作用,身口意行清淨與否在於意根。因為意根生生世世不滅,一旦得到戒體,生生世世不失去戒體,那麼五蘊後世遇到惡的因緣時,因為有戒體的護持作用,意根就能遠離惡緣,不犯戒行。    戒,主要就是戒意根,戒意識沒有實際作用,意根要犯戒,意識若無力反抗,必隨從同流合汙。意根依止如來藏的清淨性以後,不用意識規範勸導,意根自然而然就能守持戒律不越矩,心地清淨,後世生來心就是清淨的。    為了讓意根得到戒體,在受戒道場上,就要一心專注的觀想佛光照耀自己的身心,金黃色的光芒直接從頭頂傾注到心田,全身沐浴在佛光之中。由於專注一心一意,意根發自內心願意接受佛力的加持以獲得戒體,如來藏配合,就感應到了十方諸佛灌頂加持,於是消除了宿業的遮障,得到了戒體。戒體起用就能止惡防非,不造惡業,不受惡果報,這樣在菩薩之道上就能順利前行,快速成佛。    如果在戒場上,思想散亂,不一心觀想,意根還緣其他的法,攀緣重,心就不真誠,如來藏就無法配合,感應不到諸佛的加持,那就不能得到戒體,以後遇到犯戒的緣,就沒有遮障,極容易隨緣造惡業,將來就有惡果。而受惡果報時,菩薩道的修行就受阻礙,成佛就無期了。    五、戒,先戒六識,後戒意根。守戒需要六識先守持,意根最後一起守持。六識所守持的戒都是有相戒,意根守持的戒是無相的心地戒,只有在意根變得非常清淨時,才能守持戒律。意根能自覺守持戒律時,並不在意外表外相,因為意根對於世俗界並不感興趣,無心於世俗法,那麼在世俗法上的行為造作就沒有心的過咎,也就不犯戒,但為了不讓眾生生起誤會和誹謗,為了更好的攝受眾生,菩薩還是要隨順於大眾的心理,所有外在的行為也要嚴謹和莊嚴,要具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而其內心並不著於這些相貌,這時大乘的心地戒就成就了。    所以真正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他的內心。眾生無智慧,喜歡著於表相,菩薩有智慧注重內心。有心地戒的菩薩才能更好的隨任何緣度化眾生,而不被眾生所度,因為不易動心故。菩薩於因緣示現種種相,可是內心深處之意根不為相而起心動念。所以大乘戒戒心地意根,小乘戒戒外相六識。    六、外根觸外塵,內根觸內塵,不僅內外根有關聯,內外塵也有關聯,乃至於內外識都是有關聯的。六識觸內塵,在內塵上造作,外塵是否發生變化?如果發生變化,是外塵先變化,還是內塵先變化?    仔細思惟觀行可發現,意根既在內塵上作主起推動作用,同時也在外塵作主起推動作用,這就證明了意根既是內識,也是外識。比如手把書本拿走了以後,外塵的書本畢竟不在原處,他人看不見了,自己的內塵的書本位置也改變了。外塵的改變是由意根作主的,內塵的改變也是由意根作主的。比如面包吃到口裏,到胃裏,肯定是意根作主吃的,內塵粉碎了,進入胃裏了,外塵在口外進入身體裏,也是由於意根作主的。意根如果不作主不起推動作用,內外塵短時間內都不會改變。    內塵永遠依賴外塵而出生和存在,沒有外塵就沒有內塵,先有外塵,後有內塵。獨影境除外,它不依外塵而有,所以獨影境很活躍不穩定,變幻莫測,意識大多數時候把握不了,控制不了。為什麼控制不了?意識無能力降伏意根,無能力控制意根。    既然內塵依外塵而有,那麼塵境的改變變化,一定是外塵先改變,內塵隨之才改變,其變化差不多是同步的。如果把外塵改變了,就同時改變了相關眾生的外塵,也就改變了相關眾生的內塵。如果這種改變是他人所不允許的,就侵犯了他人的相關利益。    比如把公共財產損壞了,各自的外塵和內塵都改變了,他人不許,就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毀壞和改變他人的色身,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內外相分,也改變了他人的內外相分,他人因此受損而氣憤,他人因此受益而心喜。如果毀壞自己的色身,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內外塵,也改變了他人的內外塵,自己的親人也不允許而痛苦。    如果只改變自己的內塵,不涉及他人的內外塵,就與他人無關。只有獨影境完全屬於自己的,不涉及他人內外塵,無論如何改變,他人都不知。比如觀想佛像成就念佛三昧,十方諸佛皆在面前立,其他人都不能見到這種情景,念到極樂世界出現在眼前,他人同樣不能見,否則他人也同時成就了念佛三昧功德。那麼一個人修行,所有眾生都能借光成就。    七、第七識成就報身佛,也成就化身佛,一切法都是由意根發起,如來藏成就,佛身也如是。一切意生身都是由意根發起,如來藏所化。意根是業報主,除非無餘涅槃,永遠不滅,承受各種善惡果報,無窮無盡。意根就是世俗界世間的我,如來藏是出世間的我,雖然在眾生位還不具足我性,方便說為真我,以區別於意根妄我。報化身佛都在世間大作佛事,弘法度生。法身佛是出世間佛,非在世間,非不在世間。    世,代表流轉,流轉就涉及到時間的遷流變化;間,代表地理方位,空間位置,就是國土器間,報化身佛的存在涉及到時間和空間,就是在世間。一切法的出現,必在世間,離世和間沒有法存在,世間就有世有間,沒有世和間的法,只有如來藏一法,諸佛的法身沒有時間和空間,也不需要世間。諸佛的報身和應化身,都有世和間,有壽命有國土。    世,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就代表時間,代表流轉。時間和空間,都是由物質色法烘托和襯托出來的。沒有物質之處,即是空。宇宙最初形成之前,一片空曠無物,宇宙物質色法出現以後,才有了器世間,時間才開始顯現出來,世間才有了依托。    由物質色法的變遷,把時間顯現了出來。宇宙器世間形成之後,三界世間成立,眾生的色身才能出現,五陰世間就建立起來了。所有這一切法,包括最初的空曠虛無,都是如來藏顯現和出生的,都是如來藏的相分,其中就有如來藏的見分。如來藏先有見,後變相分。所以除了如來藏,全部是幻化,泯去一切相,就是一真法界。    十方諸佛國土,只要有佛住世,就有登地大菩薩隨佛修學,佛就要講甚深唯識種智,比如極樂世界,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阿彌陀佛一定為這些菩薩講唯識種智,否則那些大菩薩為何要圍繞阿彌陀佛身邊。釋迦佛在我們娑婆世界也講唯識種智法,有留下的經典,也一定有沒有留下來的經典。    八、夢魘的原理    夢魘的時候,身體動不了,嘴不能出聲,是身體被控制住了,大腦勝義根被控制了,有的是意根被鬼控制住了。    當身體被控制住的時候,身體不能動,或者是不由自主的動,是鬼神意根操控的。但意識是非常清楚明白的,意根也能知道。    當意根被控制住時,不僅身體不能動,或者是不由自主的動,意識言語思惟都是不由自主的,是鬼神的意根操控的,身口意的造作都是不由自主的,意識心裏多數時候是不知道的,一旦知道,如果意根有力量,就能掙脫束縛,就能自主了。    九、意根的存在沒有開始,只要知道意根不存在是什麼情況,就能知道為什麼意根不能後天出生,必須是無始劫以前就存在的。如果意根是後天出生的,那麼意根出生之前就是無餘涅槃境界,分段生死已了,對三界貪愛已經不存在,沒有生死輪回苦了,那眾生就是阿羅漢。可是眾生從來沒有當過阿羅漢,如果眾生當過阿羅漢,就不會再退回到凡夫,受六道生死輪回苦。眾生從來也沒有作過佛,如果作過佛,佛不會再退回凡夫眾生,否則我們學佛就沒有意義了。圓覺經中佛說過:金礦提煉出真金以後,不會再摻雜雜質,就是這個道理。    意根的存在沒有開始,如果有開始,在開始之前,就沒有意根,只有如來藏。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無餘涅槃狀態,什麼人能入無餘涅槃?破我執斷我見的阿羅漢能入涅槃,三果以下的人,都不能入無餘涅槃,因為三果以下的眾生還有我執和對三界世間的貪愛。    明心見性以後滿心位的初地以上菩薩能入無餘涅槃,但是菩薩故意留惑潤生,不入無餘涅槃。但是入過無餘涅槃的阿羅漢,如來藏出生意根,阿羅漢從涅槃境界出來以後,就不是凡夫了,意根裏也沒有一念無明,沒有貪嗔癡煩惱,沒有我執,沒有對三界的貪愛,永遠不會退回凡夫境界。    但是世界上為什麼能有無量數的凡夫呢?有凡夫眾生是不可能的,因此就說明,世界上的凡夫眾生從來就沒有當過阿羅漢,從來就沒有斷除過貪嗔癡煩惱,從來就沒有入過無餘涅槃。因此說眾生的意根從來就是存在的,無始劫以前就存在著,一直帶著無明煩惱存在著。    無餘涅槃是意根斷滅的狀態,意根斷滅還有人入無餘涅槃嗎?沒有人入無餘涅槃,涅槃裏沒有人。如來藏本來就是那樣,也同樣不入無餘涅槃,無論意根在與不在,都不在涅槃裏,也不在涅槃外,無始劫以來一直是那樣清清靜靜的心態。有我見存在,就無法滅七識,命終依然會產生中陰身。如果說是我入涅槃,內心就還有個我的存在,就不能入無餘涅槃,因為心不空淨。所以意根的存在沒有開始,可以有終,可以不讓祂終了,永遠長壽。    十、母子連心的原理    母親在家裏做針線活,孩子在外面出事了,這時針突然紮在母親的手上,手出血了,母親馬上就感到是孩子出事了。或者母親出事了,孩子這時突然間有個感應,就知道是母親出事了。    這個原理是因為兩個人不僅有血緣關系,而且緣分很深。這個關系實際上是兩個人意根之間的關系,緣分也是兩個人意根之間的關系。意根因為無量劫的經曆,非常清楚兩個人的關系,所以就會互相關注,一旦一方有事,另一方馬上就能感知到。為什麼如此?因為意根隨著自己的如來藏無所不知,比較關注的人事當然就會一直關注著,對方一旦有特殊的事情發生,如來藏就會根據意根的心思,把那個信息發送出來,意根就知道了。然後又想辦法讓自己的意識知道,再作以處理,如果不讓意識知道,意根自己無法處理。    十一、畜生的心行是否是無記的    畜生的第八識心行是無記的,畜生的意根心行是無記的,畜生六識的心行不是無記的。六識造作的業行都要存入業種,都有果報,比如畜生聽聞了佛法,死後可以上天享福,佛經中有此記載。跟人類接近的畜生,生活在人類身邊的畜生,由於熏習了人類的法,明了人中的事情,與人相近,死後容易托生在人類中,比如貓狗之類。畜生無意中供養了三寶,將來就能得大善報,證果很快,佛經中有此記載。    畜生與人有所不同的是,畜生的意識比較愚癡,無法有深細的思惟分析,對意根出謀劃策的引領作用小,多數情況下都是意根習氣作用的顯現,因此也顯得愚癡和憨直,心機比較少,沒有虛偽性,不圓滑。這也是人類喜歡某些畜生和害怕某些畜生的原因。    畜生都處於受前世果報的籌償中,由於意識作用力小,新造業的能力就小,果報受盡,就會再投生人道中。人身才是造業最嚴重的,因為人的心機比較大,因為意識強大,能造新業。欲界天人的意識也強大,但他們屬於受善報階段,由於能充分享受福德的緣故,沒有必要造作惡業,善業造作的也比較少。              第十七章 問答    一、問:為什麼在娑婆世界念佛的人,有往生的意願,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有屬於此念佛人的那朵蓮花,而且每個人的蓮花顏色和大小都不一樣呢?    答:如來藏和意根都無形無相,十方世界哪裏都能到,沒有阻礙。而且對於如來藏來說,任何一個世界,不管多麼遙遠,都在祂自心當中,不隔絲毫,沒有距離和界限。意根只要有意願,因緣條件具足,如來藏就會隨順配合意根,滿足意根的意願,如來藏永遠是隨順配合於意根的作意和思心所。    一個念佛人,如果非常精進,善根深厚,就會從內心裏一心系念極樂世界,意根就有了往生的意願,於是意根就發願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如來藏就會了知到意根的思心所,知道意根的決定,就會到極樂世界創造往生的生存環境,就會在七寶池中建造與念佛人修行程度相應的蓮花宮殿,當然也是意根決定這樣做的。如來藏就會在七寶池中輸出四大種子,於是就建造成了一個蓮花臺。其中蓮花臺的品質、大小和色彩,是要根據六識的修行品位來決定,也就是要根據念佛人念佛修行時,存在如來藏裏的善業種子而決定,如來藏能了別到念佛的善業種子,根據種子輸送四大,造就蓮花臺。    造好之後,如來藏就繼續執持這個蓮花臺,意根就盼望著自己將來能夠往生到這裏。如果念佛人修行懈怠,退失道心,或者有了其他願望,不想往生極樂世界了,那麼如來藏就不再執持這朵蓮花臺,於是蓮花臺就會慢慢枯萎消失。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意根與新的六識就住在那朵蓮花臺中,方圓非常廣闊,這樣極樂世界的國土就增加了,而且蓮花臺的品質越好,極樂世界的蓮花池越莊嚴,極樂世界也會更莊嚴了。所以精進念佛,就是在莊嚴極樂世界的佛國淨土。    二、問:為何當面聽法比看書聽錄音更有攝受力,效果更好?聽師父講的時候,可以隨著師父的聲音生定生解,對所講法義的理解體會更深透,在法義上更有受用,這是為什麼?    答:看書聽錄音時需要意識想象思惟,想對應的情景,比量非量的成分多,效果就差,攝受力弱。在當場攝受時,現量成分多,雙方的意根之間還有交集有感應,有磁場效應,因為意根最相信親眼所見,在親眼看見的情況下也最能相應。看書時意根沒有親眼看見,距離遠,需要通過意識的思惟想象,相應得就慢,攝受力就弱。當場所見對方的肢體語言與面部表情,當場所聽的聲音,都加強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讓意根增強現量的觀察,更能相應,攝受力就強。所以佛住世的時候,弟子都緊跟著佛,不願意離開佛,離開了佛就沒有了這種強大的攝受力。    三、有意造惡業和無意造惡業果報有什麼區別?    有心造惡業和無心造惡業,在世間的法律上有不同的裁決結果,比如故意殺人和無意殺人,其法律上量刑結果就不同,那麼按照佛法的道理,其因果也是有差異的。因為用心不同,果報就不同,有意為重,無意為輕,世出世間法都是以心的出發點為重,心性不同而有不同的果報。心為萬事萬物主,有心造惡業,是意根出於染汙的心態,指揮六識造惡業,其心性就惡劣,性罪就重,不可原諒。無心造惡業,是出於偶然,不是故意,意根不是出於染汙的心態,只是惡緣現前,業果就實現了,其心不惡,其罪就輕,可以原諒。性是心性,是指有貪嗔癡煩惱和無貪嗔癡煩惱的性質,有貪嗔癡煩惱造惡業,其業就重,無貪嗔癡煩惱造的惡業,其業就輕。    同理,有意有心為善,其心是善,純想利益他人,心性為善,善果報就大;無意做善,其出發點並不是想為善,不想利益他人,只是業緣成熟,業果現前,巧合讓他人得了利益,其心性不一定是善,也許還有惡的心性,那麼善的果報就小。眾生造善惡業時,如來藏都會如實做記錄,也同時記錄眾生的善惡心性,其用心和出發點都做記錄,絲毫不漏。既然如此,有意做業和無意做業其果報就不同。善用其心,就是我們眾生應該修行的內容和核心,心不同,做善惡業的結果就不同,佛和眾生做同樣的事情,其結果就有天淵之別。佛得福德就有無量大,眾生的福德就是很有限量的,因為心不同。佛是純淨的心,眾生是染汙的心。    有心為善,是指主觀上有想利益他人的念想,心地是善的。無心為善,心裏不一定有想利益他人的想法,但是行為上偶爾湊巧讓他人得到益處了。所以有心為善的,因為心地善良,果報就大,無心為善的人,因為不是主動做善,心地善的功德就小,果報就小。做惡與此相反,有心造惡,惡報大,因為心地惡,無心造惡,惡報就小,因為心地不惡。    造惡業,業種收存時,同時也把七識的心行一起收存,心行惡,就收存七識的惡心行再加六識的身口意行為;七識善,就收存善的心行,加身口意行為。心性惡就有罪業,身口意行為的果報加上心行的果報,就是雙重果報。那麼善心造惡業,與惡心造惡業,果報就不同,故意殺人和無意殺人,就有不同的果報,心行不同故。心行很重要,心地如果染汙,就會生生世世造惡業。    四、問:為什麼能發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這時還有識心存在嗎?    答: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不知味這些現象的發生,說明了意根對眼前的色、聲和味都不感興趣,祂有別的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對待處理,這時不注重眼前的事情。意根對於自己不關心的事情,不會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那裏。意根不在意時,就不會讓意識心專注了別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那麼意識與眼識或者意識與耳識的了別性就輕微,於是就出現了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或者食不知味的現象。    但是這時還是應該有眼識、耳識和舌識的存在,因為根觸塵,如來藏就會產生識出來,既然有視有聽有食,就說明根觸塵了,那麼必然會有識心被意根產生出來,不同的是,這些識了別得很微弱,只了別一點點,以至於意識心感覺不到了別了。當視而不見時,畢竟眼根觸色塵了,如來藏就通過眼根傳導色塵的影子,傳導到後腦勺,根塵相對,如來藏產生眼識和意識,就會有了別,只是識了別的輕重的差別而已,聽而不聞和食不知味也是這樣。    根就是受納器,只要與塵相對了,肯定會接收色塵,會有內相分產生出來,只是這時會不會有識產生出來。比如睡著無夢時,有內相分的存在,只是沒有識心出來了別。但是視而不見時與睡著一無所知的情況還是有區別的,這時是有知的,因為這時畢竟還是知道光明和黑暗,不是連眼前的光明和黑暗都不知道了。既然知道光明和黑暗,那就有識心的了別,盡管很微弱。如果意根真的不想看,也有可能不產生識。如果有輕微的見,就有識在了別。識是可以分散不專注,識面對的境界越多,了別的越輕微。比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識心可以去了別很多事物,但是心思就分散了,那麼沒有訓練的人,有些事情就不能很清楚的知道。    識的分別會有主有次,以什麼為主,以什麼為次,由意根說了算。這樣對各種境界了別的程度就不一樣,就會出現視而不見等等的現象。視而不見時,走路既不會跌倒也不會撞牆,既知明也知暗,也在專注內心所思惟的事情。這時如果沒有識心的知,就不知道現在是黑夜還是白天,那他也沒法走路了。視而不見時應該有知,因為這不是二禪以上的禪定境界,最多只能達到初禪。    二禪以上境界,沒有五識,不知五塵境界,但還是知道自己入定了,知道自己沒有念想了,那就有意識心存在。一般人都說這裏沒有意識心,沒有知了,其實裏面有知的,意識心存在著。這要比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的定境深很多,所以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還是有知有識心存在的。如果沒有眼識,應該不知道明暗,視而不見時是知道明暗的,所以有眼識和意識的存在。兩個識都有特定的專注目標,其它幾乎不分心,但是也分心一點,和睡著一無所知的狀態不一樣。    五、問:色法在後腦勝義根裏變現出來,心法在哪裏出現?    答:心法有八,如來藏本身不用變現,祂是諸法之本源,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無處所,又遍一切處,遍一切法。第七識無形無相,不在色身的裏外中間,但是能觸勝義根裏的法塵,也就不離勝義根,只要有法出現之處,就有意根的推動作用。六識無形無相,不在色身的裏外和中間,也觸和了別勝義根裏的內六塵,那就更不離勝義根,有內六塵顯現之處,就有六識的存在和運行。根據世尊所說,根塵相觸生識的道理,我們應該知道,六識一定在根塵相觸處出生,就是在勝義根處出生。六塵之法,都是三個能變識變現出來的,所以有六塵之處,就有八個識的運作。雖然七識都不離勝義根,也不在色身的裏外和中間,無形無相故,虛妄故。    第七識能默容如來藏所變現和執持的一切法,勝義根之外的法,意根也能觸和了別,比如自己的屍體,掉下來的骨肉,前世的所有物,前世的有緣人,過去世的所有法塵等等,意根都能觸和了別,這些法都不在勝義根裏,因此第七識不在色身的裏外和中間,也不離勝義根大腦。    心所法也是心法,是與八個識所相應的法,隨著八個識的運行而出現,無形無相,也不在色身的裏外和中間。    六、問:有人想自殺,並且采取了行動,意根為什麼同意自殺?    答:自殺的行動不管是被逼迫的也好,還是自願的也好,當然是意根采取的,是意根的決定。當意根無奈,對生命心灰意冷以後,就能作出自殺的抉擇,一個是業力使然,業種成熟業緣現前時,意根與業種相應,就以自殺的形式了結業緣,實現業種,這是果的實現,了了前世的因。二是環境逼迫,意根對世間一切都絕望,不抱希望,或者把希望寄托來世,對現在的人生心灰意冷,因此選擇自殺,這是因果的因,現世的造因,後世才有果的出現。    意根絕望,叫作心死,心如死灰,就得把身體滅了,離開人世。從這裏可以看出,意根到底有沒有願望,有絕望就有願望,願望不能實現,才不得不絕望。意根決定自殺時,自己不能直接滅掉命根,就要指揮六識采取一些外緣措施來傷害色身,比如說投河、上吊、割腕等等自殺行為。這時是意根主動要自殺死亡,比較堅決,不管有沒有意識的錯誤分析錯誤引導。    當自殺失敗,自己被人救活以後,還要想死,趁人不注意,還會決定再次自殺,表明意根鐵了心想死,心如死灰、心灰意冷了。有聽過在凳子腿上就能自殺的,心如死灰也,心灰意冷到極點,躺在床上,不采取任何措施就能死去,因為意根對生存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如果人餓了好幾天,而仍然沒有吃的東西,隨時可能被餓死,有人可以騙他說再等等,馬上就有吃的東西了,這樣那人就能一直熬著挺過一段很長時間而不死,因為意根懷抱著很大的希望,強烈盼望著食物,祂就不決定離開色身,一直堅持著不讓六識滅去。這是受他人鼓勵鼓舞的結果,意根希望不滅,也就不離身。所以說意根是有願望有願力有希望的心行,有想要達到的目標,有要躲避的人事物,也就有希望泯滅的時候。    七、問:阿羅漢出涅槃以後,新出生的意根是有開始的吧?    答:阿羅漢從涅槃境界中再出來,意根仍然要延續前世的煩惱習氣和無明,仍然有無始無明。至於說意根是不是有開始,可以說有開始,是新出生的意根;也可以說意根還是入涅槃之前的意根,與涅槃前的意根的習氣慣性和無明,還是一樣,是連續性的。    但是這些只是每個人的認知角度問題,都無關緊要。有些概念爭論起來沒有多大意義,隨各人意,而定義各種概念,無關法義。我們只要懂得得義亡言,依義不依語,這樣無畏的爭議就減少了,省下心力,可以用在更有意義的修學上。我們學佛也應該學會不糾結名相,善於從各種名相的羈絆當中解脫出來。    思惟分為正思惟和反思惟,正推理和逆推理,這樣邏輯思惟就能更嚴密。有很強的邏輯思惟能力屬於菩薩因明學的一種,懂因明學的菩薩,與人辯論時,心思慎密,邏輯嚴謹,才能無往而不勝。        末那識頌    億億劫來滯泥塵 披毛戴角荒草食    你牽我引行暗路 背覺合塵溺苦輪    而今回頭光明路 洗心革面甘露飲    執鞭策杖奔淨土 遠塵離垢涅槃城            鞭撻意根    忙碌一天睡意濃 忽覺痛癢眠中醒    手抓皮肉心煩躁 再臥枕邊睡不寧    無始劫來執身重 蚊咬包包也勞神    常被覺受所惱亂 何時放身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