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三昧 三昧,是印度語,是定的意思。三昧里有禪定的境界,也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境界。如果智慧不深,三昧就以定境為主,如果智慧很深,就是定慧等持的境界。 各種念佛三昧的層次不同,以定為主的念佛三昧,是口念佛號而入定的,行走坐臥都能念著佛號,最后不念而念,佛號聲不斷縈繞于心,縈繞于耳邊,不想聽也能聽得見,連續不斷。 定慧等持的念佛三昧,證得了無生忍和無生法忍。比如觀像念佛和觀想念佛,從口念佛和心念佛開始,最后獨影境現前,定果色出現,證得無生理,明了了自性佛。 白骨觀不凈觀修成以后,也是三昧境界,定慧等持。定是一心境界,初禪以上,慧是證得無生,知色身不凈,五陰無我,果位是三果四果,也是小乘的空三昧。獨影境現前,定果色出現。 四念處觀修成也是小乘的空三昧,定慧等持,成就三四果。大乘三昧一個是念佛三昧的成就,一個是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都是定慧等持。沒有定,也不成就慧觀。 這些三昧里,往往都是定多于慧。大乘的參禪,最后破參時也是三昧境界,有定有慧。如果定淺,慧就淺,只成就七八住位;定深慧就深,能到初地二地位。心住于如來藏的空性中,五陰自身都是空性如來藏,行走坐臥猶如處于如來藏中,無五陰我。 小乘的觀行參究斷我見時,也是三昧現前,有定有慧,定淺慧就淺,只成就一二果,定深慧就深,能成就三四果。心處于五陰無我的空三昧中,沒有五陰我的覺受,處緣對境,心不起我相,不與任何人事為仇為對,不在意自己周遭的一切,因為心里無我。 如果是意識的理解佛法,或者是解悟佛法,一點三昧也沒有,沒有定境,沒有空的覺受,心中仍然有我,我心不死,遇緣對境必須依靠意識的作意才能想起來五陰是無我的,一旦意識失去覺照,我心就突然冒出來,身口意行沒有把持。而意識的覺照作用非常有限,斷續的非常嚴重和明顯,總是會失去覺照,保持不住,即使意識的力量很強大,能保持住一段時間,也早晚都會失去覺照,尤其是命終。 所有的三昧,不管是以定境為主的,還是定慧等持的,都是意根成就的結果。只有把意根定住,不散亂和到處攀緣,才有定境,意根才有足夠的精力思量意識帶過來的法,才能明了法的根本意義和實質內涵,三昧必出現,這才叫作證得。 觀無量壽經的日觀也好,白骨觀也好,以及其它各種觀行都好,到最后成就的時候,不用意識作意,睜眼閉眼那個景象就會現前,當然意識作意了,那個景象會更明顯。 所謂的成就就是自然而然出現的,那個叫作三昧。如果不能自然而然出現,必須意識作意才能出現的,那個都不算成就,不是三昧。 所謂的三昧就是很深的定境,但不排除同時含有智慧境界,智慧和禪定的有機結合叫作三昧,缺少一種都不是三昧。這種三昧當中已經有比較深的禪定了,一定是把意根也訓練成熟了,意根訓練成熟了以后,能時時刻刻運作,就時時刻刻心里顯現出這種景象了。 如果你定力沒有修成就,三昧就沒有修成就,意根沒有被熏習成功,只是意識比較熟練罷了。意識熟練再作意,就帶動了意根,意根才能作意,之后就顯現境界。那么這種境界就不是熟練的,是斷續的,這種定力就不足,那么就不能叫作三昧了。 二、十方世界里第一尊佛威音王佛是如何見道的?沒有其他佛來開示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性,他自己是如何摸索到有個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能出生五陰世間一切法的?世間一切法的無常變異生滅現象雖然很難證得,但經過長期觀察還是能夠觀察得到的,阿賴耶識是如何觀察證得的呢?后人在諸佛的教導下,經過多生多劫就可以承認有第八識如來藏常住,第一尊佛完全靠自力觀察出第八識的存在,簡直不可思議,成佛道上的每一步都是很現實的走過來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切法空可以自證自通,如來藏出生一切法,這就很難自證自通了,除非有人提示: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獨覺佛的修證也不算很難,只要用功參究,放下世間一切。大乘如來藏的參究太難太難,所以開辟天地的第一尊佛是極利根利智者。 禪定究竟有多么的重要?能帶來怎樣的現量觀察,讓佛把一切法都串連起來,并歸攏總結到如來藏這里?理論與對事相的觀察思惟,哪一個更重要?當然是現量觀察更重要。第一尊佛是開疆拓土者,根本沒有理論可依憑,都是自己一個人對于各種事相一點點的觀察思索,最后得出一個正確的符合事實的結論,從而形成了理論,為后人修行所依。現在五蘊無我的法講得這樣細致,無數人還是不得門而入,眾生之間的差距為什么這樣大?如果沒有先驅那些正確的理論指引,后人更是猶如盲人摸象。 第一尊佛憑什么自修自悟,證得了一切法?甚深的禪定和智慧,強力的邏輯思惟能力,勇于探索真理的頑強意志,這些素質遠非普通人所能比擬。第一尊佛一個人都沒有依,一個法也沒有可依的,一個人長期不謝的努力探索世間真理,務求一切法存在的事實和真相,威音王佛只有事實真相可依,還是自己單獨探索出來的。我們后人應該怎樣學習效仿威音王佛?智者應該向威音王佛學習,依事實說話,勇于探索真理,后必成佛。威音王佛差一點點定力,都不能成佛,全靠禪定的功德探索出全部真理,無依無靠,我們修行也要盡量依靠自己的戒定慧,以證得諸佛所揭示出的越來越多的真理。 三、禪定的重要作用 各種層次的果證,都是三昧,因此都必須有禪定境界和智慧境界,缺一不可。 我有一次一邊跟人談話,一邊縫紉僧服,結果就發現,僧服怎么縫反了呢?縫紉衣服這樣簡單的事,幾乎不用思惟,注意力不夠集中就縫錯了,那么斷我見明心這樣天大的事,比天還要大的事,為什么不用禪定就能成就呢?這么輕松容易呢? 事情多的時候,內心就會不太安定,這時候整理書稿,思惟就紊亂不夠清晰,我就不得不靜坐一會兒安下心來,才去校對書稿。那么斷我見和明心這樣的生死大事,關乎生生世世無量劫的大事,不用禪定或者是少定,怎么就能解決得了呢? 四、所有的三昧,都是定境和智慧的結合,缺少一種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昧。但是有的定境里沒有智慧,只能叫作定境;有的定境里有智慧,含藏著智慧,就叫作三昧。定境的范圍內涵比較淺和窄,三昧的內涵比較深比較廣,所以三昧一定包括定境,沒有定境就不叫作三昧,沒有智慧也不叫作三昧。各種層次的果證都是三昧,因此三昧必須包括禪定和智慧。 五、歷劫以來的成就者都具足禪定 坐禪三昧經里教的思惟方式,就是教導觀行,思路清晰,只是比較粗燥一些。禪定加觀行,足以證果和證得各種三昧,平時再嚴格持戒,戒定慧三者齊修。佛陀在世時,弟子聞法之后,修禪定,思惟觀行,然后就證果,那時就是這個修行路線,效率很高。唐朝宋朝時也是這樣,大眾修定和思惟參禪,禪師上堂開示,時節因緣具足就會明心見性。 而外道們個個都有禪定功夫,遇見世尊時,世尊一講法,他們就能馬上思惟觀行,當時就證果了。所以不要看人家最后一個證果的程序是聞法當下獲得智慧,在這之前,禪定已經成就了,心已經清凈了,三十七道品也修出來了,就差正知見,世尊講法補足了他們的正知見,于是聞法當下證果。我們不要看人家最后的成果,要觀察他們所修行的過程,過程很重要,沒有如理的過程,也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果。 阿含經里記載的事例,和大涅槃經里記載的事例,都有真實性,確實是有些外道們在修出四禪八定以后,聞佛講法,只思考幾分鐘就斷我見、斷我執,成為四果阿羅漢,然后就入無余涅槃。這些外道非比尋常,四禪八定的功德非比尋常。我們很多人聞佛法一輩子,都不能斷我見,外道有四禪八定,只需要幾分鐘或者更短時間,不僅斷我見,還能斷我執,立即就能入無余涅槃,確實不可思議。 大家想想,他們為什么這么利根?因為在他們修行四禪八定過程當中,因為有這樣深的禪定,意識心非常細密非常靈敏,意根已經得到了降伏,只是還有一個知見上的錯解沒有厘清,沒有斷除,一旦斷除這個邪見,所有的煩惱和執著,當時就脫落,這就是四禪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煩惱,與四禪八定的關系非常密切,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過去禪宗祖師都是修定高手,弟子個個都有禪定,菩薩六度都已經修好了,修行的過程都已經完成了,禪師上堂開示,座下弟子就悟,果是這樣出現的。我們不能只看成就的人的結果,最主要的是要看人家的修行過程,包括前世都修到什么程度了,如何修行的,有什么樣的根基。根基已經打好的人,聞法當下就能頓悟,不用漸修,因為從前或者是前世已經漸修過了,那段路程已經走完了。對修行人的修行過程只截取最后一段,那是嚴重的斷章取義,害人不淺。 初學佛的人,應該多讀一些佛陀的本生事跡,參考一下佛陀從初發心開始修行的路程,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啟發。學佛學佛,就是應該學佛陀的一切修行。雖然能讀萬卷書,而不知其意,也不是真正的精進。學法的根本目的,是獲取智慧,不是為了收藏無數的知識和學問,不是為學而學,更不是學給他人看的。所以為了獲得智慧,我們要做什么,如何做,是應該要用心思考的。學佛人,是學佛的心和行,不是要收集所有佛的語言,而是通過佛的語言,了解佛的心,然后學習佛的心,效仿佛的行,最終才能與佛平等無二,慈悲于人。 六、持戒懺悔罪業才能修好禪定 一切法的證得,真的是要在甚深禪定中,缺少禪定,學到的就是知識,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一定要重視禪定和觀行。 禪定不足的原因,是心散亂,心散亂的原因是攀緣多貪求多,把心收攝起來,必有禪定。收攝身心需要持戒,持戒之前需要受戒,受戒之前要懺悔所有罪業,罪業消除,遮障消失,心清凈。 懺悔,第一要改變種子,懺悔造作的新業,抵消舊的罪業,通過懺悔,心行轉變,業就轉變,后不再造。意識和意根變得清凈了,這是真懺悔的結果,有這個結果,一是消業,二是不再造新業。如果沒有這個效果,說明懺悔心不誠,是假懺悔。 判斷懺悔以后罪業是否消除,首先要看是何等罪業,是輕是重。重罪要見好像,之后內心比從前清凈了很多,一些障礙消除了,修行速度加快了。輕的罪業懺悔之后,心也是清凈的。 七、戒定慧是成就一切法的關鍵因素 世尊在娑婆世界住世時經常教導弟子修學戒定慧三學,反反復復強調: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等學,能達到心無漏:持戒能使心無漏,修定能使心無漏,智慧增長能使心無漏;心無漏,就能心得解脫,慧得解脫,果位地地增上,戒定慧三無漏學究竟圓滿以后必定成佛。 戒定慧三學在開悟之前,修行到一定程度,相應地滿足到一定程度,就能斷我見或者明心證悟;再往后戒定慧三學增上修,就能入初地達到心無漏;再增上修無漏戒定慧,就能地地增上,直至八地;再增上修就能修至十地等覺,再增上修圓滿具足戒定慧以后,就能成佛了。 所以戒定慧三學以及三無漏學是非常重要的,是成就佛道的關鍵因素。菩薩六度當中也包含了持戒、修定和般若智慧三度,以持戒、修定為基礎修學方法,達到具足般若智慧為最終成果。菩薩六度中定學之后才是慧學,佛說因定而生慧,真正大智慧的獲得一定是由禪定中深細思惟觀行所引發出來的,這是實證出來的智慧,不是情思意解出來的乾慧。從證初果直到成佛整個過程都是如此,每個中間環節,都有禪定的支撐,每種智慧都是禪定的結果。 八、每個人都要好好的訓練一下自己的思惟,不要偏離正方向太多。思惟不清晰,一定是缺少禪定,那就要努力修禪定。如果禪定修不好,檢查自己是否是福德欠缺,或者是戒律修持的不夠好,或者是習性太重,或者是身體方面有障礙。很多人都是缺少禪定,定力不足,思惟跟不上,很多法看不懂就無法勝解,修行慢慢的就掉隊了。每個人在修行中都要努力找自己的癥結,找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之處,找到之后,要想辦法改進。回頭看自己,查缺補漏,就是一種精進。 定力少一點點,觀行就不能到位,那所說就沒有證據,不一定是事實真相。所以說只要自己觀行力不夠好,邏輯思惟力不強,就不要肯定表達自己的觀點見解,那是不究竟的。 九、壓伏煩惱和斷除煩惱的區別 壓伏煩惱和斷除煩惱,是兩個概念,是修行的兩種層次,二者相差很大,或者說極大。修外道定的那些人,禪定都很高,好像都斷除了淫欲,很多見色也不起心。但是命終以后還是處于生死輪回之中,換一個身體之后,禪定沒有出現時淫欲心還會生起來,然后又因為淫欲心而投胎受生。如果沒有斷我見證果,所謂斷除淫欲心都不是斷除,而是壓伏,暫時不現起,不代表以后不現起。禪定消失以后,淫欲心馬上就出現。 十、覺觀與尋伺 初禪以前的心屬于有覺有觀,初禪與二禪之間的心屬于有覺無觀,二禪以上的心屬于無覺無觀。觀比覺心思要粗糙,是主動性的,動得要明顯一些;而覺是被動的成分多,在快進入二禪的時候,心已經不再主動的觀了,而是被動的覺知,然后不能再覺知,就進入二禪。因此禪定中一定是觀先滅,覺后滅。靜下心來,觀一觀,就知道了。而這個觀,是有思惟的,比較粗糙。覺就是知,只要有識心存在,就有知,但不一定能觀。當心累時,識心微弱時,就不能再觀了,但是可以有覺知。 尋,心行很粗,動得明顯,識心是主動去找,想去探究和發現。伺,心行很細,動得輕微,不容易發現,有被動等待的意思,不再主動出擊。觀,類似觀察,心思動得明顯,自己容易觀察到。覺,有心就能覺,覺知可以非常細微,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覺知。觀類似于尋,覺類似于伺,初禪以后的覺,比伺還微細,還被動。 定力足夠時,深入禪定,自己觀察思惟一切法,驗證一切法,不要依著既定的習慣的說法,現成的答案不一定正確,除了佛親口所說,即使正確也要做自己的現量觀察,才能增長智慧。佛法是否能學得好,與每個人的心思是否細密有關,也與世俗法中的文字功底有關,對于理論當中的字詞語義的準確而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正確如理的思惟,不至于誤會文字之義。 入定時,或者有過很深的定,就能體會到,什么狀態是觀,什么狀態是覺。對字詞的內涵把握,屬于我們的文字修養,這個功底一定要訓練好。以后讀文章讀佛經,就能深刻領會文字語言的內涵,也就能正確理解佛經原意,不至于誤會佛意。很多人讀佛經不能真正理解和領悟,錯會的情況非常多,往往就以自己錯會的意思,來判斷別人,說別人錯會,卻不檢討自己是否錯會。 十一、?有一部分人學佛,認為安住于當下就是萬事大吉,佛法就修成就了。他們不知道這僅僅屬于修定的方法,而且與外道方法相近,根本不能證得佛法而出生智慧。學佛修行不是讓心靜安穩就算行了,這不是解脫,不能解決生死問題。解決生死問題需要在禪定中心靜安穩的情況下對五蘊自身進行觀行思惟,去了解和認識五蘊世間的真實相,去認識到五蘊世間的生滅無常無我性,從而看破五蘊世間,放下自我,得到解脫。 現在毫無目的盲修的人非常多,不知道如何是真正的修行,也不知道修行究竟是為了什么。于是各種發明創造就出來了,有的人說:修行就是安住于當下,不起念想就能明心見性,就能成佛。殊不知,這樣就是外道的修行方法,最多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外道,但現在的人根本沒有過去時的外道有定力有出離心,所以外道定也修不成,別說明心見性的般若大智慧了,連影子都見不到。所以修行不能只圖安心安穩,還要起正思惟,以出生解脫智慧為目標來修行。 十二、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思惟、正精進、正信、正念、正定。八正道修行滿足,就會脫離八邪道,與圣性相應,才能證果,從而進入圣賢行列。 如果一個人奸詐、險惡、卑鄙、心術不正、不擇手段、謊言欺騙,顯然是不符合八正道的要求,不是正語,不正思惟,沒有正念,不謀正業,心不正定,此人則沒有八正道。那么講起道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也不能說明此人有真知灼見,不能說明此人斷我見,證得初果二果了。 邪念熾盛的人,不可能有禪定。有禪定的人心念清凈而正直,妄想少,攀緣少,浮躁的思惟沒有了,心意端直,不可能有邪心思。因此一個人心術不正,計謀很多,說明心不在定上,沒有禪定。 小乘八正道的正信,一定要信苦空無常無我。大乘八正道的正信,一定要信自身有不生滅的自性清凈心如來藏,信因此而能成佛,信如來藏能出生五陰身及一切法。大乘正信圓滿,修菩薩六度,才能明心證悟。 眾生愚癡的多,總是喜歡受人籠罩,喜歡夸夸其談之理,崇拜侃侃而談之人,真理不是口頭禪,道不在口頭上,侃侃而談者未必有道,若有道,過去的文人墨客胡適等人,個個口才朗朗,文章咄咄,佛法著作禪宗著作等身,長篇大論好不讓人羨慕,可是他們并沒有道。 十三、問:是不是沒有正思惟的定就是邪定?有時候會碰到呆呆的轉不動念頭的情況,也思惟不了,也念不了佛,這樣的情況是要離開的吧? 答:禪定很重要,能澄凈自心,降伏煩惱和性障,能使心定于法上起思量,從而生起大智慧。定分很多種,也有各種層次上的轉折。目前來說能有定已經是很可貴了,心穩定以后再找時機把心轉換成能思惟佛法的定就行了,不必刻意厭棄和躲避枯定,好好利用枯定轉變身心,再變幻定的方式就可以了。一般人也無法每天十多個小時的正思惟,那是很累心的,適當的呆呆發愣,也是非常養心養身養神的。 十四、如何區分外道定與佛門定 禪定是所有眾生共同所修證的內容,是所有外道與學佛人共通的定,在特征上沒有什么差別,但在功用上卻有很大差別。 其差別在于在外道定里,對五蘊沒有思惟、沒有觀行、沒有觀修、沒有參究等等思想活動,因此沒有無我智慧的出生,不能得解脫。而佛門里如理的定,一定要有思惟觀行參究活動,依此能出生相應的解脫智慧。如果學佛人修的定一直都是在定中,沒有思惟觀行活動,就屬于外道定。 一般來說,學佛人修行的定大多數都與外道定相通,只有到后期在定中起思惟觀修活動時,才屬于不共于外道的定。所以每個學佛人不必排斥外道定,以及任何禪定,只要最后能利用各種定出生正確的解脫智慧就行,這才是修定的根本目的。 十五、外道不持殺生戒的定與佛門的定有什么區別 定有定福,不持殺生戒的定里,定福少。但是隨著定力的加深,身口意造作的越來越少,以至于不再造作身口意行,那么這些外道定都是持戒的定,不持而持,自然有戒。這樣的戒要比學佛人持的五戒八關齋戒還要清凈,甚至比大多數人的菩薩戒還要清凈。 因為有這樣深的不犯任何戒的禪定,外道們在聽佛說法的當下,瞬間思惟,立即證得四果阿羅漢,不必經過初果二果三果,學佛人能比得上嗎? 外道定雖然不能斷除我見,斷除煩惱,但是外道定能降伏自我降伏煩惱,與五陰我藕斷絲連,與煩惱藕斷絲連,最后佛陀開示佛法,外道們就深信佛陀,真正歸一了佛陀,就會快速證果,我見和煩惱不再藕斷絲連,而是徹底斷除。 學佛人修的淺定,如果不能降伏自我,不能降伏煩惱,還沒有藕斷絲連,那離斷煩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十六、問:是不是定加深時呼吸會變的緩慢和短,呼吸間隔的時間長?而且最近觀行思惟法義,經常出現觀行到半路就沒有語言文字的卡在那里,感覺跟前面的思惟的內容有點接不上。 答:禪定越來越深的時候,意根因為有定,就放松了對身體的控制,也不太控制呼吸了,對呼吸不太執著,呼吸就越來越輕微舒緩,呼吸時間加長,中間好像停止了似的,誤會為呼吸間隔時間短。因為呼吸輕微,就錯誤覺得呼吸要斷了似的,實際上是呼吸一口氣兒需要的時間長了,非常緩慢了。感覺是非常的慢,非常的輕,非常的深。感覺要斷的時候,內心緊張,就會加快呼吸,才感覺呼吸短。四禪定里才能斷掉呼吸,在四禪之前仍然有呼吸,只是有可能感覺像是要斷了似的,中間間隔拉長了,這個時候思惟也要斷,思惟很緩慢,感覺很累,空卻大腦才感覺舒服。 在定中思惟定深了時,意根不愿意攀緣什么法,意識就運行的非常緩慢,感覺意識要滅,就不想有語音文字了,覺得多余和煩累。心行越來越緩慢時,就不愿意想問題,妄念也少,有妄念也累。意識無所造作,意根的作用就突出出來了,因為意識思惟活躍時,意根的作用就掩蓋住了。禪定深時,意根的作用就突出出來,就會發現這個時候心里沒有語言文字。但是意識沒有語言文字,意根出來也是沒有語言文字的,意識不動少動的時候意根的作用就非常突出和明顯了。 十七、如何念咒效果好 在讀誦經咒之前,要調整好呼吸,做幾次深呼吸,頭腦清醒,心念就能清凈下來,然后再讀誦就能專心了。定力好,記憶效果就好,定力不好,心念散亂,讀誦就不容易記住。為了攝心得定,誦咒的時候音調一定要拉長低沉,音調不要上揚,不要旋律太多,免得引起心里情緒的波動,心念散亂,不容易靜止。念佛號也是這樣,不要有激昂的情緒,旋律不要高揚,曲調盡量低沉,才能不引起情緒上的波動,從而攝心,得定快,容易感應到佛的加持。 十八、如何修定的問題 打坐時可以一心持咒,可以定慧等持。但定深一些的時候,持咒就困難了,感覺很累,最后就不持咒了。如果想入定,這時完全可以舍棄咒語,入到定中。出定以后再思惟觀行佛法,思路就會很清晰,甚至一天到晚心情都很愉悅,思惟靈敏,思路清晰。所以不是說打坐入定就不好,會耽誤思惟,而恰恰能夠提升思惟力,還能降伏煩惱,修行進步相當快。 默念楞嚴咒,需要定力相當好,定力不夠好念咒時必須出聲念,意識在發聲,意根可以輕松緣聲塵,就能開小差了。而默念,意根稍微一放松不注意,意識就想不起來了,因此默念能拴住意根。當定力非常好時,意識念覺得很累,就不愿意出聲了,這時就容易斷滅,最好能改為讓意根念,意識輕輕緣著,這樣定力也強。越不容易念,越能引起意根作意,越能有定。太熟悉的意識不費力,意根就可以開小差。 十九、問:有人說有未到地定就可以成為慧解脫的阿羅漢,不必有初禪以上的禪定,是這樣嗎? 答:這句話顯然不是佛說的,佛在阿含經里說初禪以后斷除貪欲和嗔恚成為三果人,再斷除我執,才能成為慧解脫的阿羅漢。三果人都必須有初禪定,更何況四果人,更應該有初禪定。有些人無法修定,就要千方百計否定修定,沒辦法,眾生的業力太大。 初果以后修出初禪定,才能斷除煩惱,沒有初禪定任何煩惱都不能斷除,不能斷除煩惱就不能證得三果,那怎么能成為四果呢?有些人非常希望不用修定就能直接成佛。然,這是天方夜譚。 二十、問:陽炎觀和如夢觀分別相當于小乘的幾果? 答:修到如夢觀的時候,已經過了禪宗第三關,第三關相當于小乘三果,在初禪定里斷除了貪欲和嗔恚兩種煩惱。如夢觀過后就入初地成為初地菩薩,具有了唯識種智。 修到陽炎觀的時候,相當于小乘的二果或者是三果,證得自他所起的任何心緒都像沙灘上的水霧幻影一樣不實,因為這時能現量觀察到如來藏是如何如畫家潑墨一樣幻化出六七識心,六七識心的造作是那樣的不真實,似有似無。 每一種觀行,都需要禪定,在禪定中觀行,才能證法,才能過各個關口,否則一個關口都過不去。證三果斷除煩惱時必須有初禪定,第三關以后必須有初禪定。第二關以前和二果以前必須有未到地定,如果沒有未到地定,什么法也不能證,只能解一解,不痛不癢的。 二十一、問:貪欲心壓伏就能修出初禪,貪欲心斷就是初果了嗎? 答:貪欲心屬于五蓋之一,降伏五蓋,能得初禪定。貪欲心斷,是三果人。證初果以后,再有初禪定,二者結合,才能斷除貪欲,缺少一個都不行,初果與初禪是斷貪欲的必要條件。 二十二、戒定慧還沒有修好,六度沒有具足的時候,還不到參禪的時候,那就且慢參究,禪定要跟得上才行。如果禪定不好,就無法真正用心觀行,觀的也不會深和透,猶如霧里看花。但禪定不足,關系就是意識的研究分析,也能研究出一個結果,身心卻沒有受益,沒有功德受用,這是不足取的。菩薩六度尚且不具足,急于參禪,往往事與愿違。師父不給大家拔苗助長,你們也不要自己拔苗助長了。一顆小樹苗,剛剛露頭,卻給它拔到一米高,這課幼苗還能活嗎?幼苗死了,小樹以及大樹就沒指望了。學佛這一生被解悟,不僅這一生人才廢棄,后世這個人也不容易成為人才,拔苗助長毀的可能不是一生,下一生的棟梁都無法成就,就失去了成為棟梁的機緣。 不少人都勸我趕快搞禪三,我問為什么要搞禪三?他們說引導三天參禪就能開悟。大家說說我能不能三天讓大家開悟?香巖禪師在他師父身邊當十八年侍者,那個根器那個方便條件都沒有開悟。如今末法時代的眾生,沒有禪定,不能持戒,菩薩六度不具足,給三天的機緣就能開悟嗎?那佛陀在世間,娑婆世界末法時期會有多少人開悟?佛陀為什么不這樣搞? 但是,三天時間我可以讓所有人悟,不是不可以。一句話的事,不難。可是大家這樣悟了之后,每個人會成什么樣?娑婆世界會成什么樣?佛法的走向會變成什么樣? 古代曾有禪師,弟子在狹路堵截,拿刀威逼相向要禪師說出密意,禪師面對這樣的情事也毫不畏懼,不肯直答。只是一把推開弟子說:你過來,我過去。這是對弟子高度負責的師父,不做買賣和交易,也不炫耀自己度的弟子多,自己有多能。弟子因緣條件具足則自動悟,因緣條件不具足則再繼續補足六度條件,修戒定慧,絕不送人情。古代這樣的實例很多,這才是對佛教對眾生負責的好禪師,只有如此,才能報四重恩,不為個人名聞。 佛法流久成弊,其實在佛陀滅度一百年時就開始有弊了,開始一點點變質了,把生滅法說才成水老鶴,已經讓阿難痛心不忍,涅槃走人。如果阿難來到佛法已經流傳二千多年的如今世間,估計他一天也不想留,一點惡法惡習也不想知道和容忍。還好他修出了四禪和神通,有說走就走的本事,可以眼不見心不煩。沒有他那樣本事的菩薩該怎么辦呢?只有容忍、接受,再想辦法轉化惡的風氣,沒有什么退路。 二十三、不證如來藏是否能斷我執 斷我執是斷除對五蘊世間的執著,不涉及是否證得如來藏的問題,阿羅漢沒有證得如來藏,就斷我執了,辟支佛緣覺佛也是這樣,不用證得如來藏,就斷我執了。在初禪以上的禪定中,把五陰十八界徹徹底底觀行透徹,斷除一切煩惱,我執即斷盡,對三界沒有留戀了,命終保證能離開三界世間,不回來了。 大乘菩薩的斷我執,是在證得如來藏之后,再過如幻觀陽炎觀,過禪宗三關,過如夢觀,進入初地,才有能力斷我執,但是不能完全斷,如果完全斷,就會入無余涅槃。 沒有初禪定,陽炎觀禪宗三關,想都不要想,不可能過得去,甚至也不能到達第三關。有的人第一關都不是實證,然后天天觀行如夢觀,也沒有禪定,觀著觀著,就覺得自己證得如夢觀了,這個誤會有多么大。一般來說,第一次證悟,到如夢觀,需要經過幾大劫時間,一生不可能修到如夢觀,況且也不修禪定,所有的觀行都不能入門。 入地以后就開始斷法執,法執很深細,小乘的智慧無法斷法執,只有證得如來藏的地上菩薩的智慧才有能力斷法執。當證得每個細微的法都是如來藏出生執持的,都不是真實的,都是無我的時候,就斷了一個法執。現在大家能不能明白什么叫作實修?什么是實,什么是修?所有人都說自己是實修,但是離開戒定慧其中之一,都不是實,也不是修。 二十四、觀察佛像十秒鐘,然后再看白色的墻面,就會出現佛像的影像,一會兒影像就消失不見。這個境界是如何出現的?這是視覺暫留現象,是眼識意識的記憶功能,還沒有深入到意根,意根沒有記住,如果意根記住就會長期停留這種影像。如果眼識意識觀察久了,就會影響意根,意根記住以后,就會隨時隨地出現影像,這就是三昧定境。以眼識為主的視覺暫留時間短,以意識為主的視覺暫留時間要長,而且閉眼之后再睜眼還能看到。 過目不忘是怎么回事?意識單獨記憶的內容,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忘記了,而意根記憶的內容很難忘記,甚至能不自覺的想起來,再甚至有可能揮之不去。過目不忘,那是意根的定深,以至于瞬間記憶很牢固,如果意根定淺,記憶的東西忘記的也快。所以所有的定境都由意根引發,意識不能引發長久的定境,只能非常短暫的出現某種境界。我們要想成就各種三昧,一定要深入到意根,由意根來引發境界。 環境熏染的力量是很大的,如果身邊有人口癡,總看著他說話,慢慢可能就被熏染有點口癡,外貌生活習慣,亦是如此,包括情緒都是傳染的。所以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一定要多近善法和善人,多接觸樂觀積極向上的有正能量的人,自己就能被感染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如果有能力,才去近惡人度惡人。 如果經常觀察佛像,讓意根記住,就能出現禪定,看看眼前是否總能出現那個影像。如果總能出現佛的影像,那我們會不會修定?會不會修念佛三昧?會不會修白骨觀?會不會修觀無量壽經?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意識勤加練習,意根達到不忘,等到命終的時候,不管什么境界,內心只要一想極樂世界,意根就能安住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會現前,必定往生。精進修行的時候誰精進比較有效果?意根精進有效果,意根精進才是真精進。如果想讓極樂世界的境像現前,那就讓意根念佛,意根與意識一起觀想極樂世界。 二十五、念佛三昧成就的時候,十方諸佛在面前立,眼識所見了了分明,他人卻見不得,這是什么境界?白骨觀修成之后,見一切人白骨連連,十分分明,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么境界?觀無量壽經里,第一觀日觀成就以后,開眼閉眼,落日如懸鼓顯現面前和心中,他人不可見,這是什么境界?十六觀每個觀成就之后,都有相應境界出現,眼識看見,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么境界?眼冒金星,星星點點在眼前飛舞,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么境界?海市蜃樓,大家都可見,是什么色?比如眼冒金星,眼睛能否看見金色的星星黑色的星星?白骨觀的白色的骨頭,落日紅彤彤的色彩等等,這是怎么回事?眼識見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有眼識參與所見的不能是獨影境,但是任何一種禪定中所見的色,都是獨頭意識見,沒有眼識。回憶當中顯現出來的色彩,夢里所見的色彩都是獨頭意識所見,不是眼識所見,這里沒有眼識。 二十六、很多人說禪定難修,心不寂靜。可是有的人禪定又過深,深得沒有念想,覺知微弱,身心麻木,癡癡呆呆,不出智慧,命終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如何正確修行禪定,對我們想明心見性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七、有一些人長期修無念無想的定,不管修多長時間初禪也不現起,也不見道開智慧。這樣修就浪費寶貴的學佛時間了。長期無念無想,沒有對佛法的如理思惟觀行,無法出生任何智慧,不能證道,命終要如何安置這個有漏身?定力修好了,知見具足時,在禪定中就要有參究的念頭,不能再百無所思了。有念頭有疑情,才能破除疑情,獲得智慧。沒有定,有疑情,難聽的話叫作瞎琢磨。 只修身體,不修心,入定不管多長時間,也不會出現初禪定。對欲界離欲,去貪去執,初禪定才能出現。長期在未到地定黑暗暗的境界里安住,有何益處? 二十八、如何讓凈念純熟相繼 在行走坐臥做事情時有凈念,但凈念不是一個念,最少有兩個念,三個念是正常。如果要有定的話,心中無論干什么,都要有一個主念,就是重點,把這個主念保持住不丟掉,就是禪定,其它的念輕輕帶著就行。這確實需要一定的功夫,可以當作一個固定的課程去練習,熟了心里就輕松省力了,沒有太多技巧,對世俗法減淡,凈念就能保持下去。意根以這個念為主,少分心其他法,意識也就隨之定于這個念上,其他的事情用心就少而輕微。平時減少興趣,不重要的事情抱著應付的心理就好。 二十九、問:打坐觀呼吸出入息,到后來只有觀的念頭存在,沒有觀照出入息,入定差不多一個小時,請問這樣妥嗎? 答:能觀,是見分,所觀,是相分。只要有能觀,就有所觀,觀的結果,叫作自證分。心里有觀,卻沒有呼吸,那就有其它的相分存在,否則就入二禪定中。 觀呼吸的目的,是為了攝心,為了把心定住一處,一得定,二出生觀慧,以證得法。那么觀里沒有呼吸,卻觀的很好,心很定,也達到一定的目的了,沒有什么不對。當定力很好的時候,再把心移動到觀呼吸上,繼續觀呼吸,以證得呼吸生滅變異無常,非我非我所。 不管什么樣的禪定,外道定也好,內道定也好,攝心為戒,只管拿過來用,心攝住以后,再在定中觀行佛法,都無可非議。佛陀所修的四禪八定就是外道定,然后在四禪定中思惟佛法,證得了阿諾三藐三菩提。沒有與外道共的四禪八定,諸佛都不能成佛,凡夫不能證得菩提,成為菩薩。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 修定是為了有觀行慧,有觀行慧,能證得佛法,出生大智慧。不必在意什么定,怎樣定,定下來就好,總比凡夫的猴子心處處攀緣好。目標定下來,奔著目標而去,不用在意走水陸和旱路,是直路就行。外道的色身與學佛人的色身是一樣的,學佛人的心與外道不學佛人的心是一樣的,如果為了降伏其心,世俗的心理學生理學,同樣適用于學佛人,調伏心重要。 修定是為了觀行,觀行是為了出生智慧。而出生智慧不在乎一個小時的時間,如果能入無心定一個小時,沒有思惟,可是出定以后,身心舒暢,覺受非常,一天當中身體舒服,心情舒暢,不生煩惱,思惟靈敏,反應敏捷,應對人事都很有智慧,也有修養和涵養,品德提高,何樂而不為?禪定就是用來調伏身心世界,提升人品修養的,即養心又養道,何樂而不為? 三十、如果缺少觀行的定力,參考解剖圖來觀行色身虛妄無我,不管觀到什么時候,解剖圖還是解剖圖,你還是你,沒有什么作用,只是多了人體解剖學的知識而已。對解剖學侃侃而談,也不代表自己有斷身見的智慧證量。說歸說,沒有定,就談不到觀行,只是學習而已。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修行入手處。學習理論知識,與實際觀行,是兩個修行次第。千萬不可把學習理論當作觀行,然后把背誦的知識當作是自己的智慧。 未到地定不具足,甚至一點禪定也沒有的人,而說自己斷我見了,是初果二果之類的,那是不可能的。內心不會有那種確認的,即使意識也許能確認,但內心深處還是有疑,不敢真正確認。 三十一、佛家三昧分兩種,一種是只有定境,通于世俗外道定;一種是不僅有定境,還有智慧境界。有智慧境界的不通于世俗外道禪定。 第一種定境三昧有三種,叫作三三昧,就是有覺有觀三昧(初禪以下),有覺無觀三昧(初禪二禪之間),無覺無觀三昧(二禪以上)。 三三昧,只是攝心,與智慧無關。有觀想觀行的三昧,會出生智慧,是真正的三昧。包括大小乘的觀行智慧。比如觀像念佛,成就三昧時,可明心見性。念佛三昧成就的時候,可明心見性。觀行五蘊三昧成就的時候,可得法眼凈。白骨觀三昧成就的時候,能斷我見,證得初果到四果,四念處觀三昧成就的時候,可證得初果到四果。觀經第七觀成就的時候,可明心開悟。般舟三昧成就的三昧,十方諸佛面前立,智慧境界是明心開悟。般舟三昧,九十天念佛,不坐不臥,只能走和站立,不能睡覺。到九十天成就念佛三昧時,十方諸佛面前立,就見到佛——如來了,此為開悟境界。 有人說禪定通于外道,修之系縛。但是外道享受禪定樂,學佛人用來開智慧,解脫生死苦未嘗不可。譬如利刀,外道用之殺生,學佛人用之切菜削水果以利大眾和自活,不能說外道用的學佛人一定避之不用,這是蠢人思想。同樣事理,外道惡用,學佛人善用,豈不方便?一切法眾生惡用之,佛卻都是善用,學佛豈不善哉?一切事理,學好就能用好,并非是事理有礙,關鍵在于會用,會用以后,一切法都圓融,一切法都無礙。 三十二、什么是邪定?什么是正定?如何把邪定轉換為正定? 邪定是不在解脫路上的定,是不能出生解脫智慧的定,是不能趣向于解脫的定,是共外道的定。在這種定里,識心沉悶或者昏沉,無所用心,不起思惟,不思教理。 正定當中最正的定,在定中心不顛倒,不思世間一切法,不思善也不思惡,不著一切法,卻能有無上智慧隨順眾生出生一切法,不被一切法所拘礙束縛,解脫于一切法。其次正的定,定中能深細思惟種種正理,不著世間一切相,不著善惡,能出生種種解脫的大智慧,能變化世界,成熟自他一切善根福德因緣,心向正道,心在正道。 當禪定修到一定程度,心清凈下來,心力能夠高度集中,思考有一定的深度時,定中就要起思惟,思考目前需要解決的佛法問題,思考目前需要弄懂的問題。并且出定之后,也要用心思惟佛法,朝斯暮斯,心心念念,都圍繞著佛法,圍繞著目前需要解決的佛法的問題。這樣就能明了佛法,因緣條件具足時,有可能證得相應的法,開啟智慧。 在比較深的正定中,意識思惟較少較輕微,沒有情思意解,卻有意根不易覺察的思量,意根要深思,用功多于意識,以意根的思量為主。這里有定有慧,定就是正定,邪定里沒有這樣的思量。自己要踏踏實實的做功夫,掌握思量的技巧,學會思量,一定有益處,百益無一害。 禪定中的昏沉有幾種原因,把原因找出來,對治一下,就能解決昏沉問題。一個是氣血不通,堵塞血管,供血不足就會昏沉。坐時可按摩穴位,疏通氣血。一個是睡眠不足或者是身體疲勞。可調節呼吸,做幾次深呼吸。一個是缺少意根感興趣的所緣法,致使心沉悶。這時可以觀想有趣圖景,把心從沉悶中解脫出來。 沒有禪定時,先不要觀行佛法,定力不足時,也不要觀行佛法,這樣容易推理推論出一個結論一個答案,以后再無法真正用功參究,后續很難實證,道業就受大阻礙。沒有禪定的思惟觀行,于解脫無益,于道業無益,只增長知見和我慢,不能斷除我見,沒有功德受用。 三十三、圓覺經中提到修行三摩缽提,定慧結合,以心變化境界,由心轉境,境隨心。這個方法也不難,在定中,心非常專注的冥想一個境界,隨著定的深入,心的轉變,境界就會逐漸轉變。原來心里是惡念,隨著定的加深,內心松弛下來,惡念就會轉為善念,想惡卻惡不起來了,一切事物都變得美好起來,心由嗔變為喜悅,境界由丑變為美,心轉境界就轉。所以禪定能降伏煩惱,斷除煩惱,轉變心念,改變一切法。諸佛大菩薩們都是修三摩缽提,成就了一切法,成就和轉變三界器世間,變穢土為凈土。 三十四、為什么打坐的時候,容易思考明白,意根容易受熏染?因為打坐時,意識靜下來了,不再妄想,就很少出現非量比量了別,現量的成分居多,這樣容易熏染意根,也會帶動意根一起思量法義,容易明理,理通的快。 三十五、定與靜的區別 定包括靜,靜是定的最初階段,是定的最初的表現形式。首先是身靜不動,再次是心念沉靜下來。在往后發展,定就會深了,不僅僅是身心的靜,有些法要消失,心念更加的專注統一,甚至心念也消失不見了。二禪定以上,五識消失不見了,四禪定以上呼吸脈搏心跳停止不見了,定越深出現的法越少。法多法少由意根決定,定的深淺在于是否降伏了意根,在于意根攀緣的法多少問題。 三十六、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打坐時或者靜下來時,非常慢地背誦心經或者藥師咒,一邊背誦一邊觀想,觀想佛光照在頭部,尤其是后腦部位,佛光是金色的,一直流入頭部或者是后腦里;再觀想黑色或者是灰色的業障氣,屢屢從頭頂排出去,修到睡眠好轉,再也觀想不到有黑氣時,就不用再觀想了。定力越好越有效果,定力比較好的用這種方法是很管用的,同時也能加強定力,得定很快。觀想金色的佛光從頭頂四面八方進入都可以,直射和傾斜角度都可以,定力越強,觀想的范圍越廣,這樣也能快速地增強定力。自己可以想象,怎么方便就怎么觀想,身體其它部位的疾病都可以照此方法觀想。也可以給別人觀想,但是要替人背業。 三十七、如果定力不足,就不能思惟觀行佛法,讀書猶如走馬觀花,不得其要。修定時盡管去定,不用害怕定得太深,定深也沒關系,出定以后再參究思惟佛法,內心清凈,心思細密,觀行相當得力,總比沒有禪定或者定淺收益大。定越深越好,定中轉變身心以后,再來參禪思惟觀行,非常得力,得心應手,觀行非常快,也到位。 外道修出四禪八定以后,聽佛講法當下就證果,就是受益于甚深的禪定,出定聞法思惟觀行,智慧很快就能出生。沒有禪定的人,明了點理就知足,觀行智慧出不來,二十年還在原地踏步,道業根本無法增進。還有的人修定,貪圖定的境界,在定中享受,玩感覺,以為有各種境界就是殊勝的,不知道修行為何,修定為何,這樣的人純屬是玩感受,不是修行。 三十八、修定的禁忌,定就是不躁動,就是安靜,就是不動。如果想讓身心安靜,身心不動,就要減少陽氣,陽氣不要太足,這樣的話身心就不會躁動了,能安靜下來。要想陽氣不太足太多的話,就要減少飲食的營養和量,不要吃得太好太多,能量不要太足太大,否則就會要往外泄露,泄露時身心就躁動,靜不下來。身體正常,飲食一般就好,不要貪求營養和能量,這不利于修行。當然缺少營養,陽氣不足,身體虛弱也無法修行,要保持身體適當、中和,心才能安靜,禪定才能修好。 三十九、佛法修證的關鍵部分,佛反反復復給我們講,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戒學方面一定要嚴持戒律,之后心才能定,心定之后才能有觀行智慧,觀行成熟就會出生般若大智慧。有般若大智慧非常重要,能導向解脫。而般若智慧的出生要依靠深細的觀行智慧,觀行智慧的獲得要靠禪定,禪定的產生要依賴于戒律。戒定慧三學一環扣一環,都很重要,哪一環節都緊密相連,缺一不可,不能省略和丟棄不要,否則就沒有實證。 禪定修出來以后,要學會轉化為觀行的智慧,善于轉換心念,否則禪定永遠是禪定,與外道定沒什么差別,不出生般若智慧,不能證得無我,不能解脫得自在。不少人都對靜坐不感興趣,原因是心太散亂了坐不住,于是不得不依靠動中定。可是靜中的心不容易把握,動中的心就更難把握了。即使動中定修好了,那個定也比靜中定淺,心粗,思惟不細密,觀行智慧也粗淺,無法真正實證。所以靜中定即是基礎,也是最后的皈依處,大智慧必須是從靜中定出生,歷代祖師諸佛菩薩都是如此。 靜中定修好了,思惟就會靈敏和深細,行走坐臥心常在定,煩惱能降伏下來,心境輕松愉快,心念自然是善念多。所以靜中定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十方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流傳下來的法寶,一定要珍惜好好修持。 四十、研究與參究的區別 研究是沒有定力或者是定力不足的表現,定力不足意根無法使力參與其中,只好由意識單獨思惟分析推理判斷,所以只能浮在表面,無法深入法義之中,去探索深層次的內涵,所得結果也比較膚淺,泛泛而談,不得精髓。沒有定力時,心神分散,是發散性思惟,沒有力度,猶如蜻蜓點水,無法專一深入其中,去搞清楚法的來龍去脈。結果是沒有實證的,給不出實證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而參究的思惟活動,是在有一定的禪定力的情況下進行的,思惟深細專一深透,先是意識用心,然后意根參與,最后以意根思想活動為主,意根的功用最大。這樣用心非常有力度,直達法義深處,甚至細節都能摸清摸透,疑情都能攻克,結果深信不疑,斷除思想結縛。參究的結果,他人看來無懈可擊,又能給與他人修行入手處,引領他人思路,達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古來搞研究者,文人墨客居多,因為文人墨客定淺情重,喜歡在文字表面做文章,對于佛法淺嘗即止,不能入深潭攫取寶藏,只能在潭邊掬些清水。即使想入深潭,定力不足,其思惟無法如錐尖一樣猛力,無法深入法中,獲得深義。因此唐宋朝時期的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等人的佛學思想,影響帶動不了佛教的發展,及至民國時期及以前的文人如胡適豐子愷等等,禪宗著作豐厚,洋洋灑灑,所說也僅為皮毛,觸及不到禪宗皮里,其著作讀一遍都嫌多,幾句話即知其落處,對于廣大學人沒有一絲借鑒之處,不要說影響佛教了。 喜好研究者,定淺言多,文字豐富,思想貧乏,雖著作等身,糟糠多,營養少。參究者定深寡言,思想深透,文字雖少,精髓多。比如達摩祖師、傅大士、寶志公,還有唐宋朝時期的禪師,雖其著作有限,可是一言九鼎,一句話回味無窮,可令人參究數十年。其言符其行,其行符其言,言行永遠一致,表里如一,體現道者的風范。禪師著作語錄,不僅體現禪師修行的歷程和心得,也含藏著做人的品格和菩薩的風范,都是實修實證的成果,是佛教的寶藏,帶給大眾無窮的利益。 所以說要想解救自我,解救眾生,帶動佛教發展,只有在定中深入參究實證,證出成果,自利利他,才能推動佛教的發展。 四十一、如果心里不雜思亂想,就去除了散亂心,沒有散亂心,禪定自然現前。雜思亂想是意根攀緣的習氣,很難克服,必須想辦法降伏祂。如何能有效降伏意根的習氣呢?抓住意根的特點,祂最怕閑下來無事做,那就給祂找一個有意義的事情做,讓祂主要做這件事,告訴祂這件事非常重要,祂一旦認為很重要了,一定能把精力放在這件事情上。 什么樣的事情最有意義?讓祂念咒念經念佛,一開始規定數量和時間,祂一旦形成了習慣,就不用再規定數量和時間了,祂就能自動自覺的念咒念經念佛,睡覺也能保持這種狀態,定力就修成了。意根的精力太充沛了,想辦法吸引祂的注意力,讓祂把精力集中,意識就能專心致志,意根也能專心思量佛法。這就在于意識如何引導意根,如何牽引意根。平時不管干什么,心里都要念楞嚴咒,不求數量只要能專注就好,這樣加持力很大。 盡量擠時間修定,定力好一些,就思惟五蘊十八界,從色身無常無我開始觀行。在五陰活動的當下,分開色身是什么,受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受,想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想,行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行。六根是什么,六塵有哪些,六識在干什么,然后觀察這些法的生滅變異的情況。 四十二、定與靜的區別 定包括靜,靜是定的最初階段,是定的最初的表現形式。首先是身靜不動,再次是心念沉靜下來。在往后發展,定就會深了,不僅僅是身心的靜,有些法要消失,心念更加的專注統一,甚至心念也消失不見了。二禪定以上,五識消失不見了,四禪定以上呼吸脈搏心跳停止不見了,定越深出現的法越少。法多法少由意根決定,定的深淺在于是否降伏了意根,在于意根攀緣的法多少問題。 四十三、修定的好處 早晨在靜坐中,聽到QQ叮咚一聲響,先是只知道聲音,沒有聲音的定義和概念,也沒有任何覺受,只是簡單的知,這個過程很長,這是耳識的了別,比較粗。之后才有意識的了別,意識了別了,才分別出是QQ聲,有了定義和名言,有了覺受。同時又懶懶的不想動,有點貪著舒服的感覺,想繼續坐下去,這是意根的貪著。在耳識沒有聽到響聲之前,是意根的知,意根知時模模糊糊,不辨是什么聲音,不辨里面什么內容,只有意識出來才能逐漸辨別出是QQ的叮咚聲。如果不是靜坐入定,這個了別過程非常短暫,快速就過去了,可是在定中,心很細膩,了別的很細微,耳識意識意根都比平時細微,整個過程顯得漫長了些,內容細膩了些,了知得單純了些,心不容易生起情緒,容易降伏煩惱。 這都是意根的功勞,如果再降伏意根,叮咚聲音響起,祂也不想了別是什么,那么耳識意識就不出生,五識都不出生,無覺無知,那就進入到二禪境界。 靜坐當中,心會變得很細膩,感知很真切,又客觀不帶情緒,就能發現平時發現不了的事實真相,只要心不進入境界里,單純的感知,客觀的了別,斷我見和明心就會比較容易一些。 有禪定的人,心是很細膩的,了別細微看人看事都很準,能抓到根本,作事時心很細,細節周全,接觸新鮮事物很快就能學會,出差錯少,人聰明智慧。心散亂的人,可想而知,心粗氣躁,寥寥草草,馬馬虎虎。 四十四、如果沒有禪定,各種觀行一個都不能過關,盡管自己認為一切法都如夢如幻,即使意識知道了一切法如夢如幻,意根也絕對無法證得,那么就會說是說做是做,況且意識也不是真正證得了這些理,證據都不足。 從禪宗第三關開始,往后的如夢觀、如境觀等等都必須具足初禪定,才能過關。之前的所有觀行包括斷我見,必須具足未到地定,否則哪關也過不去。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斷我見了,還沒有未到地定,那么自己應該仔細考量這件事是否可靠,臨命終就是一大生死關,絲毫含糊不得。 四十五、如果心里不雜思亂想,就去除了散亂心,沒有散亂心,禪定自然現前。雜思亂想是意根攀緣的習氣,很難克服,必須想辦法降伏祂。如何能有效降伏意根的習氣呢?抓住意根的特點,祂最怕閑下來無事做,那就給祂找一個有意義的事情做,讓祂主要做這件事,告訴祂這件事非常重要,祂一旦認為很重要了,一定能把精力放在這件事情上。 什么樣的事情最有意義?讓祂念佛念經念咒,一開始規定數量和時間,一旦形成了習慣,就不用再規定數量和時間了,祂就能自動自覺的念咒念經念佛,睡覺也能保持這種狀態,定力就修成了。意根的精力太充沛了,想辦法吸引祂的注意力,讓祂把精力集中。這就在于意識如何引導意根了,如何引起意根的興趣。 平時不管干什么,心里都要念楞嚴咒不求數量,這個加持力很大。盡量擠時間修定,定力好一些,就思惟五蘊十八界,從色身無常無我開始觀行。在五陰活動的當下,分開色身是什么;受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受;想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想;行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行;六根是什么,六塵有哪些,六識在干什么,然后觀察這些法的生滅變異的情況。 四十六、禪定為何難修 過去世尊在世時講法,是從戒定慧三方面同時著手,要求比丘們嚴格持戒,精進修定,多聞深思,勤修觀行,弟子們在戒定慧上的成就很快,證果的人很多。可如今末法時代就大大不同了,講法要倒著講,先講法義,后修禪定,最后再學戒律,一點一點循循善誘。眾生就要倒著修,學了一大堆理論,而沒有禪定觀行,因為戒律不成就,無法生起禪定,也就不會出生真正的智慧,所學僅僅都是知識。 戒律無法先講,對大多數眾生無法嚴格要求戒律,就怕眾生的猴性大發,跑回花果山,不再學佛。意根的野性難調,時常踐踏良田苗稼,如果用戒律的鞭繩約束,恐怕牛角傷人,牛蹄踏毀良田。戒律之鞭只能對那些心性調柔之良馬有效,良馬見鞭影即能駛上正路,而劣馬即使皮鞭抽在身上皮開肉綻,也不知不覺。 我們很多人都抱怨禪定難修,可是難修的原因,誰也不清楚,也不去分析研究,對于阻礙發起禪定的因素無人知曉,更不會有人去加以對治,調伏自心。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順己意順己習,不知道己意己習都不善不正,與修行人應該有的習氣不相應,差距還很大。 這樣學佛的結果就是無論修多長時間,戒律不成就,禪定不成就,智慧不成就,頂多有個乾慧,可以借此口頭禪,過過口癮,實際修證是沒有的。如果不知不覺再造些惡業,那果報就難免三途,白來一世,白遇一次殊勝的佛法,美餐終究沒有解決饑渴,仍然窮困加潦倒。 四十七、具體的禪定境界 我在初禪里時間和空間觀念都有,知道是什么時候,在哪里。我在二禪里感覺不到有念頭,無覺無知,出定才知道自己入定了。有人說四禪里還有念頭,我頭一次聽說。 二禪里,意根是有念,只是意識不知道。因為那時候入定很深一無所知,可是有人小聲說一句過齋了,當時就聽見了,于是心就出定。為什么聽到那么小的聲音,能出定呢?就是因為意根在惦念著吃飯這件事,聽到小聲音,就讓意識出生了別,于是就會出定。 二禪里意識沒有滅,但是非常微細,我是覺察不到什么,不知道自己入定了,好像是什么也不知道。在二禪里如果意根不惦記著吃飯,有人說過齋了,就不會出定。因為我在入定時,周圍幾十個人都在互相談話,沒有靜下來過,可是我卻聽不見,只聽見過齋這句話。 我沒有進入過四禪,無法知道四禪里意識心的狀態,沒有實證就沒有發言權。三禪可能進去過一天,太快樂了,怕入魔,就舍棄了,那時候不太懂禪定,現在想把禪定拉過來,也不可能了。在二禪里意識就沒有反觀力了,也不知道當時意識是什么狀態。 四十八、如何做參禪功夫 過去學人問禪師:參禪時如何用心?禪師回答說:離心意識參。請問:如何是離心意識參? 過去的學佛人幾乎全部都有禪定,有禪定的人比較容易用功,也會用功,所以悟道的因緣容易成熟。所以禪師們雖然不懂意根的體性,卻會參禪,告訴徒弟們參禪的訣竅,不要意下卜度,不要情思意解,離開意識,少用意識琢磨推理。這種參禪方法用心就很深,功夫踏實,禪師上堂開示的時候,下邊的人隨時就可以悟。在別人看來好像很容易,可是他們的功夫做得很到位,一天二六時中,不雜用心,全部參禪,包括下田間勞作,燒火做飯,甚至睡覺時也能用功。如果意識用功,睡著以后功夫就斷了,意根用功時睡著了也不耽誤事。 后來有的人就不老實用功了,三一群倆一伙聚在一起研究公案,禪師看見了就會一棒子打散,不許研究討論,也不許看書,佛經也不能看,全身心的用功參禪。 再后來,六祖壇經流傳開,實修的人漸漸就少了,每個人手捧著壇經開始口若懸河,雄辯滔滔,都以為自己有道,于是禪宗衰落凋零了。現在的人比起那時候的人還能口若懸河,雄辯滔滔,有過之而不及,人人會講,鸚鵡學舌,卻人人沒有真功夫,口里喊著實修實證,腳卻踏在云端里,沒有天梯卻都能上得去。 四十九、如何修定的問題 打坐時可以一心持咒,可以定慧等持。但定深一些的時候,持咒就困難了,感覺很累,最后就不持咒了。如果想入定,這時完全可以舍棄咒語,入到定中。出定以后再思惟觀行佛法,思路就會很清晰,甚至一天到晚心情都很愉悅,思惟靈敏。所以不是說打坐入定就不好,會耽誤思惟,而恰恰能夠提升思惟力,還能降伏煩惱,修行進步相當快。 默念楞嚴咒,需要定力相當好,定力不夠好念咒時必須出聲念,意識在發聲,意根可以輕松緣聲塵,就能開小差了。而默念,意根稍微一放松不注意,意識就想不起來了,因此默念能拴住意根。當定力非常好時,意識念時覺得很累,就不愿意出聲了,這時就容易斷滅,最好能改為讓意根念,意識輕輕緣著,這樣定力也強。越不容易念,越能引起意根注意,越能有定。太熟悉的意識不費力,意根就可以開小差,那就散亂了。 五十、佛為什么不去無色界講法 無色界天人沒有身體,卻有意識,有意識就有識陰,雖然有意識,卻在禪定中,不能聽聞佛法,更不能思惟佛法。沒有身體不是人中的人,卻是天界的人,是高級生命。受、想、行,五遍行心所法,八個識都有,無色界天人也有意識的受想行,也有意根的受想行,還有第八識的受想行。 佛可以在無色界天給天人講法,但是色界天人聽不到,人間的人聽不到,鬼神聽不到,無色界天人那么少,又都是外道,成天入定,所以根本沒有必要給他們講法。從另一方面來說,二禪定里就聽不見佛法了,何況四禪以上的禪定里,更不能聽法和思惟佛法,所以佛不到無色界天講法。 佛講華嚴經和地藏經就是在欲界天和色界天講的,然后再流傳到人間。其他經典都在人間講,這樣天人可以下來聽法,鬼神和畜生也可以聽法,這樣度的眾生就多了。 二禪定可以一瞬間就能入進去,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出定也是一瞬間,出定后才知道自己剛才入定了,感覺身體非常舒適,心情特別愉悅,頭腦特別清晰。一個微弱的聲音,足以喚醒耳識,于是出定了。因為意根還有惦念的事情,所以時間到了,重要的事情有人一提醒,哪管是蚊子聲,也能聽到,于是就出定。入定前,在非常嘈雜的聲音中,心很快的就能沉靜下來,嘈雜聲音越來越微弱,然后就聽不到了,人就入定。 五十一、有粗淺的禪定,身體出現一些膨大的現象,這是意根執身減輕所出現的現象,心跳出人間,稍微與欲界天人相應的反應。只要拋棄人間的境界,淡化人間的五欲執著,必然就有天人的境界出現。 色界初禪定之前的定,都屬于未到初禪的定,分為多種層次,心不同,定的粗淺層次就不同,但多多少少都與欲界天人境界相應,越遠離人間的五欲,定越深,身體變化越大,身心覺受越舒服。所以我們應該知道,離開人間的欲望,就會更自在一些,一切感受都是美好的。貪著人間的六塵境界五欲生活,該有多么的不智,人間的生活該有多么的下劣和不堪。 無數人都貪著喜愛人間的花花草草、山河大地、人事物理,以擁有人間的權利、地位、財色、家親眷屬而自豪自傲,其實與天人的殊勝境界相較,小巫都不是,根本沒有任何可值得驕傲傲慢的,目光短淺沒有見過大世面的人才會如此。 五十二、在正定中才能出生解脫智慧 在修定時,如果外道定的成分多,修定就是浪費寶貴的修行時間,到臨終時就會發現自己一輩子的修行一無所是,什么智慧也沒有,還是要隨著生死業緣輪回不斷。不少人還很自豪自己的禪定好,一入定就什么也不知了,或者什么神奇事都出現了,其實到最后這些都要消失得無影無蹤,仍然什么也得不到。修定的目的是讓心沉靜下來,然后專心思惟觀行佛法,以期能證得佛法,獲得解脫的智慧。如果不能獲得解脫的智慧,那個禪定就不值得追求了。 心要有正念,修出禪定以后,要專注念真如,念五陰無我,念一切法無常,心里念著佛法就是正,心念散亂就不正了。既然知道身體和識心都不是我,應該就是思惟觀行的結果。觀察正在想做一切事情的心不是我,這就是觀行;一邊做事一邊問自己:這怎么能是我?如何不是我?這就是觀行。定中觀能深入到意根,意根參與觀行,與之相應,這樣修行就有希望證道。 意識如果能跳出自己色身之外觀察自己,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就是意識的證自證分功能,是意識的反照作用,是反觀力,也叫作慧力,能清楚的照見自己的心行和煩惱習氣。既然叫作力,就有力度,能解開心中的疑惑,能解決問題,這是正修行。當然如果解決了問題,其中就有意根的力量,意根借助于意識也觀察到了自己的心行狀態,從而決定改變自己,如來藏就幫助改變了。 那些成天盤腿打坐的人,無論怎樣坐怎樣定,仍然不能觀察自心,不能反觀,沒有覺照力和慧力,仍然不知五陰無我,不能出生無我的解脫智慧,不能解決生死大事。我們應該好好按照四念住的方法修行,定會有大收獲,慢慢都能如實觀察到五陰的作用都不真實,都不是我。 把意識心跳出身外觀自己,才能有所覺悟,與色身全部融合在一起,會失去覺照力。我們要檢查自己的心行的時候,也要把心跳出來,反觀自己,才能觀察出自己的心行。最后觀察能觀與所觀,都不是我,心住于舍的狀態,心里泯滅一切相。要自然而然得出那個無我不真實的結論,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牽強附會。 五十三、增長定慧的方法 我們平時要多訓練自己,多動腦筋思考,把一件事思考清楚,然后再表達。如果思考不清楚,盡量不要表達給人知道,除非想得到他人的幫助。動腦筋思考的時候,就能增強禪定力,又能出生智慧。修定比較快的方法,就是深深的思惟一個法義,把這個法義凝聚成一個點,懸掛在內心里,不要散掉,時時刻刻掛著,心就不散亂。對這個法義越感興趣,心越專注,定力越好。以后就能養成專注思考的習慣,智慧增長很快。 五十四、魚與漁的區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魚代表什么?漁代表什么?魚是果實,漁是獲得果實的方法。授人以魚,魚了即了;而授人以漁,掌握了根本技能,可以獲得無窮盡的果實,未來衣食無憂。 漁,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通過持戒,通過修定,通過觀行參究,通過思惟,獲得解脫的智慧。最初的慧是學慧,通過學習得來的智慧,最后是得慧,觀行參究之后開發出來的智慧,是從自己心窩里掏出來的智慧,屬于自己單獨所有,任誰也奪不去。而學慧,昏眛死亡以后就會煙消云散,不知所蹤。 沒有前邊的持戒,就沒有中間的禪定,沒有禪定,就沒有觀行智慧,沒有觀行智慧,就不能獲得智慧魚。 五十五、觀無量壽經第一觀 原文:(佛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凈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后,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釋:佛陀為了心力贏劣的人命終往生極樂世界,教導眾生一種方便方法,就是首先面向西方觀想日落、水觀和地觀,三觀成就以后,保證命終往生極樂世界。總共有十六觀,每一觀里都有佛力的加持,如果單獨靠眾生自己觀想成就,恐怕很難,因為佛說眾生心想贏劣,觀想力弱。為什么眾生的心想贏劣觀想力弱呢?因為眾生無量劫以來,業種深重,世俗法的攀緣太多,心思太散亂,無法集中全部精力在一件事上,因此不容易成就一件事,只能依賴佛力的加持來完成觀想。 佛說,我現在教導韋提希夫人以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的加持緣故,現世就能見到極樂世界清凈的國土,就像手拿一面明亮的鏡子看見自己的容貌一樣,能現前眼見極樂世界的勝妙莊嚴之事。于是就心生歡喜,由于內心歡喜,當時就證得無生法忍,知一切法依自心而幻化,都是無生,都不真實存在,忍于此事,就得無生法忍。 佛對韋提希夫人說:你現在還是凡夫,心力很弱,沒有觀想能力,沒有天眼通,觀不到太遠的距離,更觀不到極樂世界,諸佛如來卻有一些善巧方便,能讓你觀見極樂世界。 韋提希夫人對佛陀說:世尊,像我現在這樣,因為佛力加持的緣故,能夠見到極樂世界佛國土;如果世尊您滅度以后,后世那些眾生心性污濁不善,又被生老病死苦所逼迫,他們怎么能夠現前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佛告訴韋提希夫人說:你和這些眾生應當專一其心的把心系在一處,想于西方。如何想呢?凡是愿意觀想的這些眾生,都不是生來就是眼盲的人,有眼能見色的這些人,都能看見太陽要落西山的景觀。你們應當生起正念,只念一處,面朝西方而端坐,仔仔細細的一心觀察太陽要落下來的地方,讓心非常堅忍的住在這個景象中,專門觀想這個景象不移動。這時應該能可見太陽馬上就要落下去了,其形狀就像懸在半空中的大鼓一樣圓圓的。看完落日以后,閉眼開眼都能很清晰的看見落日的模樣。時時能見,不再失去,就成就三昧。這就是日想觀,就是十六觀中的初觀。 原文佛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為了方便觀想,在太陽下山時,用手機錄像,錄像更生動清晰,更有助于觀行記憶。落日不要白色的,經中說是橙紅色的,紅中稍微帶黃的那種。落日的真實相是什么樣的,要親眼所見,越真實越好。西方的落日,一般是五六點鐘時候的,不要想象的,不要P出來的。選定一種自己比較喜歡的,存在手機里,長期觀看,長期觀想。不要觀好幾種,一定要專一,不要雜,否則禪定不會出現。也不要加其它圖案和背景,有圖案和背景會分散注意力,不容易得定,圖像越單調越好。我們不是要欣賞景觀,有個欣賞的心,就是散亂心和貪愛心,那樣就不能有禪定了。 選好落日景象,然后天天觀看,看完之后獨頭意識再想象回憶。回憶的比較堅固了,時時能回憶得出來,再訓練自己閉眼眼前要看見落日景象;閉眼能時時出現落日之后,最后再睜眼閉眼,眼前都是落日,這個景象不會消失不見了,日觀三昧成就了。 第三觀成就時,佛陀保證眾生命終往生極樂世界,在這期間禪定永不失,這種修法非常殊勝。三昧成就時,重罪變輕,輕罪消失。所以所有禪定三昧成就時都能消業,尤其是修凈土有佛力加持的更能消業,還能保持三昧境界不失。等到第七觀成就時,三惡道業全部消滅,立時開悟,見十方諸佛在面前立。 這是改變和降伏意根的方法,意根一旦降伏下來,再修任何一種禪定,很快就能成就,各種三昧一修就容易成就。日想觀成就之后,再觀水,水觀也能很快成就;之后是地觀,地觀成就,就保證去極樂世界了。 選定一種落日景象,長期觀看,然后回憶。能時刻回憶出來,不會丟掉了,再閉眼時刻在眼前,能時刻閉眼顯現出來以后,再練習睜眼看到,如果睜眼閉眼時刻都能見到落日景象,不會丟失散壞,第一觀就成就。第一觀成就以后,第二觀就容易觀成功,乃至于第三觀也容易觀成功。往生極樂世界就有保證了。第一觀成就以后,修其它任何觀行,都容易成就,念佛三昧,明心見性都不難了。有比較大罪業的,這樣觀行,佛已經保證能滅罪,而且還能往生極樂世界,還能明心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