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经讲记            释生如法师 著          前   言    《四念处经》,这部经也叫作《大念住经》。这部经的内容是修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修习成就之后,证得三果或者四果,得解脱得清净涅槃,因此修学四念处法,目的应该是证果,降伏烦恼,得解脱。在修习过程中,只要心心念念都住在观行四念处上,日久功深必能断身见断我见,必能证得解脱果,从而断除三缚结以及所有烦恼结缚,把捆绑我们在生死恶道中的结缚解开,未来永远不去三恶道受苦,也不受六道轮回苦。如果不做这样的观行,很难断我见,三缚结也很难断除,生死结缚不能解开,苦海不能出。    三缚结分别是:我见,戒禁取见、疑见。什么是我和我见?所谓的我,就是五阴十八界生灭无常的我;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及六根、六尘、六识这个假我,把这个当作我,就是我见。我见当中有个身见,就是把色身当作我的知见。我见身见都要断,才能断除邪见出离生死。以我见为主,处处执着我,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会为了这个生灭无常的假我而造作无量无边的业行。造作了业行以后就被业行拘束在六道中受苦。我见就是一个结,因为这个结把我们捆绑在六道,捆绑在三恶道,不能出离生死大苦。    戒禁取见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得到解脱而制定了一种或多种戒律来遵守,但是这些戒律制定得不如理也不如法,不能够让依此修行者得到解脱。如果执取这些不如法的戒认为是如法如理,能得解脱,从而去遵守执行,这种知见看法就叫作戒禁取见。戒禁取见一般是指外道施设的戒,其戒法只是在色身身行上颠三倒四,不能获得正知见,不能有解脱的智慧,不能降伏自心烦恼,守着那样的戒法不能得解脱出离生死轮回,执取那些戒法就是一个结缚,更把自己绑缚在六道轮回里,不能脱离。什么是不如理不如法的戒呢?凡是制定的戒不是用来修心改变心行的,只是在身体外相上做文章的就是不如理的戒禁取戒;凡是与佛所制定的戒不一致,内涵与目标都不相一致的,达不到解脱目的的,就是不如理不如法的戒禁取戒。执取这些不如理不如法的戒,就叫戒禁取见。    比如有些外道说,你看那些鱼在水里游得多么自由自在,假如我们能像鱼一样的自在解脱,该怎么办呢?我们也应该成天泡在水里,将来就能像鱼一样得到自在解脱。这样施设的戒法如理如法吗?断我见是这样断的吗?当然不是!还有一些外道说,看看那些牛羊有多么的清净,牠们只吃草,不吃别的食物才这样的清净,那我们也应该只吃草,那样就能得到清净,得到解脱了。这样真的就能得到清净、得到解脱吗?当然不能,断我见跟吃不吃草一点关系都没有,解脱在于自心,在于如何用心,在于智慧,并不在于单纯的饮食一方面。    还有一些外道说,我们要想得解脱,就要把无量劫来造作的所有的恶业全部消灭了,才能得解脱。那些业怎么消灭呢?他们就用很多无意义的苦行来折磨自己,或者一天只吃一麻一麦,或者只吃土,或者很久不吃,忍饥挨饿,或者卧在灰土上,或者夏天让火烫,冬天用冰冻。总之,就是用种种方法来折磨自己,认为这样就能把自己无量劫来的罪业都消灭掉,从而就能得解脱了。这样来折磨自己,能消灭所有的罪业吗?当然不能,试想我们无量劫以来造作过多少的罪业,无量劫以来所造的罪业没法数清楚,光是地狱的罪业就有无量无边之多,何况其它的。这么折磨自己就能消掉所有的罪业吗?是消不了的!    无量劫以来造下的罪业要怎样做才能消除,从而使我们免除三恶道的苦呢?只有断我见,断三缚结,断除心里的一切无明。如果错误知见能颠倒过来,心里没有一个我,认可五阴我是虚妄的,那么我所造的罪业也是虚妄不真实的,这样就免去了三恶道的罪业。要想断我见、断三缚结,就要观行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性,证得五阴为假我空幻,不是真实的,这样才能断我见。外道的那些所谓的戒行,根本消不了所有的罪业,所以那些不如理的知见叫作戒禁取见。    第三个结缚就是疑结,疑见的结缚。什么是疑见?内心有不能抉了的法存在,不能确定五阴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生灭无常的,到底是不是能够依赖的不灭的我,是不是能到未来世去。对此疑惑不清,就会犹豫不决,不能抉择,那样还会对五阴有所依赖,有所信任,依五阴而造作的三恶道业就不能消除,就会随业而流转于三恶道。这个疑见就是烦恼结缚,如果不断除,必有烦恼惑业苦不灭。    如何断疑见烦恼呢?有人说我一想五阴确实是没有我的,心里就不再疑惑了,就确认了五阴无我,断了疑结。那么意识稍微思惟思惟五阴苦空无常无我,能不能断除内心深处的疑惑?恐怕不行。无始劫以来,由于意根自体所具有的深重无明,再加之无始劫以来环境的熏染,心里更是无明深重,意识简单粗浅的思惟,改变抵抗不了意根的无明,短时期对法义的理解熏染不了意根,意根不能证得五阴无我,不能断我见。有一些人很自信,说自己确实认可五阴无我断我见了,可是这个确信确认是盲目的,智慧不足不能如实了知自己的心,临终时事实摆在面前,只有随业漂流,丝毫做不了主。    怎样才能断除疑结呢?必须修定,在禅定中细心观行思惟,或者按照佛讲的四念处的观行方法,真真实实的用功,不能投机取巧,踏踏实实修行八正道七觉分,发起禅定和空三昧。    佛在世时的大根器众生、极大根器的众生可以在听闻五阴无我之理的当下,不用反反复复的思惟观行,就证得四果阿罗汉,袈裟着身,须发自落,神通现前。比如大迦叶、舍利弗、须菩提等等,那是因为他们前世证得四果到现在已经无量劫了,甚至是三个无量劫,其身份可能是佛再来者,生来就有禅定,就有宿命通,生来就是阿罗汉,他们当然可以示现听闻一句话马上证果。因为意根在无量劫以前就证果了,意根一直没有断灭过,一直都知道五阴无我,不用意识再费力的熏意根教导意根,他们今世的五阴虽然是新的,意识虽然是新的,遇到佛法稍微一思惟,就证果了,这样证果才非常快。    如果意识有宿命通,意识也同样生来就知道五阴无我,不用再断我见证果了。但为了度众生,影响众生,可以示现证果,今世的意识听闻一句佛法,不用思惟,就能证得五阴无我。而意根一直是知道的,凡是前世证过果的人,今世证果都很快,不用意识再去熏染意根,教导意根。前世证果的次数越多,今世证果越快,因为意根没有无明不障道了。意根被熏染被扭转过的人,非常伶俐,只要意识能理解就可以了。如果前世证得了初果,今世再证得初果就容易,但证得二果就不容易了,因为意根只相应到初果那样的观行智慧。    前世证得二果的人,今世再证得二果就比较容易,但证得三果就不容易了,因为意根与三果还不相应,必须再熏染教导三果的内容,意识与意根才能证得三果。前世证得三果的人,今世再证得三果比较容易,但是证得四果就不容易了,因为意根不与四果的境界相应,必须再熏染教导四果的内容,意识与意根才能证得四果。这就是再来人证果和明心比别人快速的原因。    以上已解释三缚结,接下来开始讲解《大念住经》的经文。               第一章?总说    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名剑磨瑟昙之拘楼人市镇。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世尊如是曰。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释:如是我闻,在某个时间,世尊住在拘楼国的拘楼人市镇里,在市镇里讲法时对诸比丘们说:诸比丘。比丘们就回答说:世尊。世尊就说:诸比丘们,众生要想心得清净,要想度越忧悲苦恼,要想得到真实的四圣谛理,要想证得涅槃,只有一个趣向道,只有一个修道的方法,就是修习四念处。    如是我闻。这是佛涅槃以后,阿难在大众面前,复述出佛当时是如何讲述这部经的。一时,就不说具体是什么时候了,因为这个时间没法定,印度是那个时间,我们中国是这个时间,天上又是另一个时间,各层天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佛经上就干脆不说具体时间。因为世尊讲法是为三界世间人天大众而讲,不是为某个地区众生而讲法,度众范围相当广泛,所以就不说具体时间。世尊坐好了以后,就开始呼唤比丘们,目的是引起比丘注意力集中听法,比丘们回复世尊以后,心就沉静下来了,专心听世尊讲法,然后就开始讲法了。    我们修四念处观,就能得到上述的利益,心得清净而度无量的忧悲苦恼,得真理,得涅槃,这个修道的结果对于小乘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利益。    什么叫心得清净?清净就是没有贪嗔痴烦恼以及烦恼习气,没有执著,没有无明,没有染污。众生的心往往是不清净的,有极多烦恼和无明,都有些什么烦恼呢?有贪爱,贪各种人、事、物、理,贪财色名食睡,见什么就贪什么,什么都想要归我所有,属于我的越多越好;有嗔恚,遇到境界动不动就动气、发火、恼怒、嫉妒、仇恨;还有愚痴,真正的道理什么也不懂,一事也不知,内心里都是无明,连自己是愚痴的也不知道,非常愚痴的不知道自己是愚痴的,别人是说他愚痴,他也不会承认。    其实我们每个众生都有愚痴性,都有不懂之理。什么是愚痴?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不懂之处就是愚痴无明,比如不懂什么是五阴,不懂我们五阴身是四大组成的假合体,不懂五阴我是虚妄无常幻化的,不懂如何出离生死苦,不懂什么是苦,苦是如何出现的,不懂如何得解脱,不懂为什么有六道轮回苦,不懂如何出离六道,不懂什么是佛,如何成佛。那我们懂什么?懂得如何执取抓取世间万法,造作贪嗔痴业,最后被世间万法束缚在业障深坑中,不得自在。    我们现在心里既有忧悲又有苦恼,苦恼非常多而微细,要想度过这些忧悲苦恼,就要趣道修道。度,就是越过去,消灭掉,把这些忧悲苦恼都要度化消灭了,心才能得清凉。为了得到一种真理,就要趣道、修道。什么是真理呢?真正的真理就是真实的道理,符合佛陀所说的解脱之理,是三界世间的真相,是颠覆不灭的事实。    小乘法中的真理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理。苦,是一种真理,我们在世间里的五阴都是苦的,这就是真理,是真实存在的道理。苦集,是真理,这些苦是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以来,造作的恶业所积集感召出来的,贪嗔痴烦恼所积集出来的,所以我们才感得到这些苦的果报,这个也是真理。    还有什么真理?苦灭是真理。虽然我们有这么多的苦,但是通过修行是能够灭去的,苦不是永远存在不灭的,是能够消亡的,这也是真理。再有什么真理呢?苦灭要修的道,八正道是真理。把这些苦灭除的方法是什么呢?通过修八正道,把苦灭掉,八正道的修道方法也是真理。我们只要按照八正道去修行,就可以灭除无量的忧悲苦恼。总之,苦、集、灭、道四圣谛,就是众生所要修行的真理。    证得到这个真理有什么好处?第一,不会下三恶道受苦;第二,可以去除贪爱,得解脱。解脱以后,就没有忧悲苦恼,三苦八苦无量苦,都会灭除,得到寂灭乐,清凉乐。    什么叫涅槃?涅槃也叫清凉,也叫不生不灭,也叫不来不去。我们现在的五阴假我有生有灭,有来有去。生灭现象从大的范围来看,无量劫五阴身的生来死去,或者是一生一世的生来灭去,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有生有灭的法。从细微的现象来说,五阴是刹那刹那生灭的,色身和心念都在非常迅速的生灭着,变化不停,五阴就是这样的生灭来去;而涅槃境界当中没有生灭去来的现象,是不生不灭的清净境界。通过修道,证得涅槃,就能证得不生不灭的寂灭乐,有个不生不灭的本心,就能证得种种涅槃,就能得清凉,得寂止。    涅槃可分为大乘涅槃和小乘涅槃,小乘涅槃是三果阿那含和四果罗汉证的,叫作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大乘菩萨证得的涅槃,除了小乘的这两种涅槃,最主要是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就是永远长存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那叫真我、真心,还有佛地所证得的无住处涅槃,本心在常寂光土,心是寂灭的,而现报身、应身和无量无数的化身来广度无量众生,佛却一处也不住,也不住涅槃境界,心虽寂灭清净,却能化现无量的色身广度众生,利乐有情。    阿罗汉所证得的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是通过修习四念处,观行四念处而证得的。什么是有余涅槃?就是还有余下的一点点苦要忍受,心里虽然灭掉了贪爱,对三界世间不起念想,可是还有色身存在,在世间生活就要感召各种微苦。不过罗汉们的苦比我们的苦要少很多,因为心里没有欲求,没有希求,就不会有很多苦和很大的苦痛了。    苦的来源就是贪爱,众生什么都贪,贪时苦,贪后苦,贪着与贪不着都苦,拥有的再失去,心里更觉得苦。但是三果和四果圣者已经灭掉贪爱,对于财色名食睡已经不贪执,那种贪爱苦已经没有,但还有一些余报余苦未了。比如过去印度很热,有四十度的高温,太阳直接照在身上,他也会感觉很热,这个就是苦。夏天的蚊虫叮咬,他身上感觉又痒又疼,这个也是苦。还有因为业障,身体会生病,也是苦,但是这些都是小苦,他已经没有生死的大苦恼,没有贪求苦,没有求不得苦,没有五阴炽盛苦,这些苦恼都没有了。    什么是无余涅槃?四果阿罗汉对三界的贪爱已经断尽,如果是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命终时会灭掉自己的五阴十八界。如果有四禅八定,就是俱解脱阿罗汉,他能随时随处灭掉自己五阴,把色身灭掉,受想行识的几个识心也都灭掉,五阴灭掉、十八界灭掉以后,只剩下第八识真心不灭,那就一点儿苦也没有了。因为没有色身,没有心,就不会再有什么苦,没有五阴存在就感召不到苦。这样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就得到了寂灭乐,但是也没有真正的乐,因为没有人来享受乐,这就是小乘证得的无余涅槃。    修四念处,就能得到上述的种种利益,心得清净,度无量的忧悲苦恼,得真理,得涅槃,这个对小乘来说是最大的利益。    原文:如何为四念处。诸比丘。比丘于此。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释:佛说:如何是四念处呢?诸比丘,比丘对于四念处,首先要观行色身,心住在观行色身上,精勤一心,具足正知正念,舍离世间的欲贪和苦恼。    第一念住是身念住,于身观身而住。首先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心念全部都要住在自己的身体上,这个时候心里就不要再考虑其他的事情,不要再打其他的妄想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一起来观察色身。观身而住之后,能观察出一个结果,就是能了知色身是不净的,知道色身是无常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身体就是假的空的苦的,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这样就断身见。    精勤一心,就是不要懈怠,不要只观一会就懒散,让心念跑掉了。总是要精勤的来观色身,除了睡着时不能观,其余时间一天到晚都应该在观身,这样就能灭苦。现在讲的是大概轮廓,还没有讲到具体的观行方法。什么是正知正念?如果观身的时候,念头散失,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这时就不叫正知正念。所有的心念都应该集中在色身上,或者是色身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上,这就叫正知正念。不要同时做两样事情,在观身的时候又想起了其他的事情,心念分散了,那就不叫正知正念。    这样修就能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因为心心念念都在色身上,不回想过去,也不希望未来,就没有那么多烦恼,只注意眼前所做的事情,不容易生起烦恼。内心不会因为想起了昨天的事或者前天的事,而生起苦、乐、忧、喜各种烦恼,当生起那些苦乐等等的感受时,心就不净开始生烦恼了,如果要考虑思虑明天的事,后天的事,计划打算都出来了,心念就不净了,杂念非常多心就喧闹了。如果只注意眼前的色身,和色身正在做的事情上,没有其他的杂念,心中就没有欲贪,也没有苦恼。这是第一观:观身而住。    原文:于受观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释:第二观是对自己内心的感受,要时时观察。观察我们身体上的各种感受和心里的各种觉受,所有的心念都要住在观察觉受上面,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觉受上。觉受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在眼看色的时候会产生感受,在耳听声的时候会产生感受,在待人接物、行住坐卧的时候都有感受生起,也就是说在六根触六尘的时候会产生出各种感受,任何一件事情的出现,只要六尘境界现前,内心都有感受,身体也有感受,我们就要不断的观察这些感受。    观察受的结果,当智慧生起来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些受都是苦受。于是我们就不会再贪著受,就会生起一种出离心、修道心,最后就能通过修道灭掉这些感受,不执著这些感受。通过观行观察思惟,知道这些感受也是无我性的,是苦的,苦的就不是我,因为我是真实的,是不苦的,是清净自在的。    于受观受而住精勤一心,要非常的精进,连续不断的观察各种感受,没有生起世间的欲贪,没有生起其他的苦恼,没有生起其他的想法和念头,没有杂念,就是精勤。精勤还有另外的说法,叫作四正勤,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使令生起,已生善使令增长;未生恶令其不生,已生恶令其灭去。在四正勤精进的修行中,以期能够断恶修善。善法也可以指专一其心的正念,恶可以指杂乱的攀缘心,努力断恶修善,就是精进。    精勤修行以后,就有了正知正念,心心念念都在感受上,都在观察感受上,这个叫正知正念。如果不知道色身的感受,就不是正知正念,因为心念转到其他事情上去不专注了,那就不是正知。我们目前做的只有这一件事,观察色身的感受,集中精力念力把这一件事做好,最后就能修成功,这叫正知正念。有正知正念以后,就能够舍离世间的欲贪与苦恼,知道受是苦的,受不是我,不是我所,就能断我见,断我见之后就会慢慢灭掉贪爱,不会再贪著感受了,就灭了欲贪苦恼,这个时候禅定也能生起来了。    这种观行方法是从证初果之前的凡夫开始,一直观行到什么时候呢?可以一直观行到证得四果阿罗汉,观行之后能够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果位。最后所有的欲贪都能断尽,三界的烦恼全部断尽,就能舍离世间的欲贪和苦恼。这是第二观:观受而住。    原文:于心观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释:于心观心而住,心有几个,观哪个心呢?心可以分为真心和妄心。真心有一个,叫作第八识如来藏。妄心有七个:眼识心,耳识心,鼻识心,舌识心,身识心,意识心,还第七识意根,意根是处处时时作主宰的我,七个妄心和一个真心加起来总共是八个。我们观心要观前七识,或者观前六识,因为第八识我们没有证得、没有找到,那就观不到,小乘也不需要观行真心第八识。第七识意根也很难证知,很难观行到,所以只能观行前六识里面,我们以观第六识意识心为主。    于心观心而住,如何观心呢?要观心的无常性。什么是无常?心的生灭变异性不定性,就是无常。观行六识每天都要出生又灭去,这是无常的,最无常的表现是六识心刹那刹那的生灭,心念的不断变换。从六识总体的无常性来看,心念总是在变化不停,现在此刻是这样一种想法,一会儿就变了,换成了另一种想法,这颗心别人抓不住,自己也抓不住。心总是在变,心念在变,思想在变,所有的计划打算全部都在变,说出的诺言很难实现,所以这个心就是无常性的,不可靠的,自己靠自己都靠不住,其他人来依靠还能靠得住吗?靠不住,这个心就是这么的不可靠。    于心观心也要精勤不懈怠,不要有杂念,要正知正念。所有的心念都在观心上,现在目前只了知自己的心念,其它杂事不想不攀缘,这叫正知正念。正知正念以后,能够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就是断掉对世间的贪爱了,贪爱断掉以后,所有的苦恼都能灭尽。这是第三观:观心而住。    原文: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释:于法观法而住,观行的法都包括什么?五阴的法、六尘的法、六根的法、六识的法、十二处的法、十八界的法,都是五阴辗转和合生起来的一切法,包括行住坐卧、语默言笑等种种的法。具体要观行五受阴、四圣谛、七觉分、八正道,十二处和十八界。观行这些更要精进一心的观察,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和苦恼。观法而住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要证得在一切法当中没有一个我,也没有我所。这是小乘的法无我,也是小乘的人无我,五阴十八界所辗转生起的一切法都不是我,最后就能证得三四果,断尽对三界的贪爱,就能灭掉所有的忧悲苦恼。心得清凉,心得解脱,就能出离三界了。接下来世尊具体地教导如何修行四念处的观行。              第二章 观身念住    四念住当中第一个是观身念住,叫作观身不净。第二个是观受念住,观六识心的各种感受。观的结果是,六识心的感受都是苦的,不仅是生灭无常的,也都是苦的。第三个是观心念住,观我们六识心念的无常性。最后是观法念住,观一切法的无我性。这四念处观都观行成就,就能断我见。四念住的身念住,于身观身而住,总共是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身念住,我们修完了以后,就能断身见。断身见以后,再也不会认色身为我,为我所有的,就是初果向,离初果就很接近了。以后再把几个识心的我见也断掉,认可识心也不是我,不是我所有,五受阴都不是我,就能完全断我见。我见一断,三缚结随即都断,从此以后三恶道业消灭,未来世永远不下堕三恶道,人天七返,就能得解脱。如果断我见以后,再精进修行,就可以修到二果斯陀含,人天一返,就可以得解脱。    再精进修行,证得初禅定,断尽贪欲和嗔恚两个结缚,就可以证得三果阿那含,天上一回修行就得解脱,不用再回人间修行了。如果再接续精进修行,断深细的我慢,和色界、无色界的贪爱,修到四果罗汉,就能得解脱,入无余涅槃。但是我们要想成佛,就不能入无余涅槃,也可以选择不去天道,因为在天界要享用很多的福德,福德消耗的太多,道业就很难进步。我们可以选择回到人中修行,或者到其他的佛国土去修行,这样就会快速提高修证的菩萨果位,快速成佛。    这里涉及到了《观无量寿经》中讲的往生品位问题,也涉及到在哪个世界修行,成就比较快速的问题。等我们明心以后,证果以后,可以做一个有利于自己道业快速进步的选择,考虑自己如何修行成佛最快速,是在娑婆世界修行最快,还是在其他佛国土修行最快速。证果和明心以后,就有能力随愿往生,可以到极乐世界,可以到弥勒内院,也可以升天,也可以再回人间,其选择性就非常大了。在此之前,我们只能随着业力流转,被业力所牵引,自己丝毫不能作主。    佛经上说,明心见性以后,我们命终在中阴身的时候,十方世界诸佛国土,可以随愿往生。意思是说,因为有明心的功德和证量,在中阴身里,如果想往生到哪个佛国土,心中起个念想,那个佛国土的佛世尊就会来迎接,于是我们就会坐着金刚台的莲花往生去了,莲花都不必合上,色身不必包裹在莲花里。如果我们不明心,就没有这个优越条件,只能随业力流转在六道里。至于是流转六道当中的哪一道,那就看我们过去世造业的种子和我们今世的业行,以及内心的贪嗔痴烦恼的程度。    众生因为三缚结没有断,就保证不了不下三恶道,极大多数的人还是去了三恶道。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去了鬼道,为什么去了鬼道呢?因为众生都有贪心和吝啬心,与鬼道相应,就要去鬼道受苦报。贪心就得饿鬼报,贪心很重得的果报就是非常的贫穷下贱,而鬼道众生是既贫穷又下贱,穷得一无所有,越贪越没有福。贪是往里入,福德流失,贪一元钱,福报就减少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是无量倍,布施是向外出,福德就增加,舍出去的钱,回来的福报是一百倍、一千倍或者是无量倍,要看布施的对象是谁。这叫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不舍就不得。所以我们只要有贪,就要消福,无福就与恶道众生相应,就要到恶道受苦受罪。    观身念住第一部分,世尊给我们讲了四念住的概念和内涵。第二部分就开始教导我们观行,从哪里入手开始观行呢?从出息、入息开始观行。无论出息还是入息,内心里都要清楚,心不散乱。长入息也知道,长出息也知道,心不散乱,也不昏沉。入息时全身状况,心里要清楚知道,出息时全身状况,心里也要清楚了知。然后在入息的时候,身行全部止息下来,全部都寂静下来时,自己心里要清楚了知。再然后出息的时候,自己的身行也全部寂静下来,止息下来时,心里也要清楚了知,不散乱,不昏沉。    这个定一般人可能要修很长时间才能修成,有的人利根,几天就修成。有的人需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把自己的定力修到这个程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修成的人,平时他的心念太散乱了,没法觉知全身,清楚觉知一样事情都很困难了,他的定力实在是很差,心念没法集中统一。所以每个人学佛修行的快慢进程,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几个小时就能修成,心念很快就能静止下来,全身的状况从里到外,他都能清楚了知,内身外身的状况他都清楚。而多数人就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断训练才行。    观身念住的第三部分,是在行走坐卧当中,观自身的身行状态,这就是动禅,是在训练动中定力。动中定力如果修好了,随时随地心是寂静的,随时随地心念是清明的,心里只有一个知在。这个知就是一念的清明了知,心念不浑浊,不杂乱。心里这个知很重要,将来参禅时,就可以把这个知换成所参的话头,把话头变成一个念头。如果把身念住的观行修行成功了,做到心里时时有个知,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用这个知正好参禅。参我们的真实心第八识,话头“拖死尸的是谁?”,把这句话做为一个念头,作为一个知,牢牢地悬在心里,悬在脑海里。    这样悬来悬去,定力就会增强,以后再接着参究,要非常细的参究,而不是内心里有个声音,有语言在念。没有定时心里才要念叨,有定时心里就不用念,不用出现声音和语言形象,就是一个知深藏在心。以后,这个知,这个念头,会变成疑情,会成为疑团。那个疑情在内心里深深的悬着,悬到一定时候,就会把这个疑情打破,那时就能找到自己的第八识,从而明心了。所以这个修定方法,不仅仅是通于小乘法的修行,也通大乘方法的修行。真正的佛法是大小乘都会相通,法法相通。我们只要能修出一种禅定,以此禅定,就可以进入到另一种禅定,开启另一种智慧。    禅定包括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欲界定有欲界定的特征,色界定有色界定的状态,无色界定有无色界定的相貌。我们只要用某一种方法修出定力,心念就能够随时随地清静下来,以此定力再参禅,大小乘理都会贯通。所以修大乘法不用排斥小乘的修行方法,大小乘会贯通起来的。身念处观这个法修到最后,把心念止息下来时,再把心念中的所谓的我排空掉,否定掉,这些都不是我,没有一个我,不要再认色身为我,内心没有身体的观念,心不住一物。但是还能了知一切,还有一个知的心念存在,与参禅当中的那个心念是一样的。    将来参禅时把这个知的心念,换成一个话头,或者换成禅宗的一个公案,或者佛法当中最要紧的一句话来参,就能参通,就能明了其中的内涵。定是相通的,定里就含藏着慧。那个慧就是内心清明的心念,对于一切法,心里非常的清明,非常的清净不糊涂,清清明明的了知,就是观慧。观慧具足了就能够入道,就能够证道。这就是在行住坐卧当中的动禅,行走坐卧当中清明了知,知内身外身的一切状态,一切法相。然后内心里有身的观念现前,再把这个观念排除、空掉,知道这个身不是我。    不要心心念念有个身的观念,也不要有其他物的观念。行走坐卧内身、外身的状况,什么法生起来,什么法灭去,心里都要清楚。修到这种程度的定也不太容易,我们要有耐心,逐渐地修习和训练。这个方法修成了,任何其它一种定,都能容易修成,只要掌握了修定的根本方法,用其它修定方法,都能修成,而且会修得非常快。    第四个观身念住的方法是,无论我们行往归来,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每天早晨出去了,晚上又回来,一天所经过的路线,所做过的事情,都是要由正知而做,心不散乱也不糊涂昏沉,内心一直是清清明明的了知所做的所有事情。无论观前还是顾后,一切的身语意行的造作,全部是正知而做,就是上厕所也是正知而做。内心清清明明有个了知,有个知性,修到最后就有个没有语言文字的知,这就是未到地定了。这个定比较深一些,那个知更清明一些,达到没有语言文字的知的那个状态,就可以参禅、参话头了。    第五个方面修观身念住的方法,就是观我们色身的不净。观到最后问自己:这么不净的色身是我吗?观行成功时,就会确认不是真实的自己。这个色身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发毛、爪齿、皮肉、筋骨,什么固体、什么液体,都非常的肮脏、不净。这些东西和合而成的色身,是我吗?最后会确定不是我,清楚了知色身是生灭无常的,而真实的我是常住的、不变易的、清净的。    我不是肮脏的,我不是组合而成的,不是后天形成的,更不是生灭的,这些都不是我。观来观去内心里就有个身的观念去除了,色身为我的观念就被自己否定,断了身见。内心无色身我以后,也不要再有其他物,一空俱空。外物财色名食睡也都不是我的,也不会认这些东西为我所有,这样就断身我见、我所见。        一、观呼吸    原文: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身观身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而结跏趺坐。身正直。思念现前。    释:世尊说:好,诸比丘,既然修行四念处观能够灭除苦恼忧愁,得到清凉,那么比丘要如何于身观身而住呢?佛说:诸比丘们,修行四念处观,首先你们要选择森林、树下这些无人打扰之处,在空闲处而结跏趺坐,身体要端正笔直,不要弯曲,然后就开始思惟。    世尊开始具体讲观身而住的方法:怎么样观身,心念怎么样住在色身上来观行。过去世尊讲法的时候,很多弟子来听法,法会结束以后,弟子们都各自找一个安静地方来静坐思惟观行。印度的天气很热,比丘可以随便找一个地方,或者到森林里在一棵树下,或者到坟地里,或者到一个石洞里,只要是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就可以,把薄薄的座垫铺在地上,然后盘腿坐好,端身正坐。一个人一个地方,他们没有两个人或三个人在一起共修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单独思惟,不用磋商研究,就避免了互相干扰。他们这种修行方式,是既修禅定,又修智慧。观行本身就是慧行,深深地思惟,其中就有禅定,这就是定慧同修。    为什么要跏趺坐呢?结跏趺坐就是盘腿,腿一盘好,身体就容易静下来,身体里的气脉就开始运行,色身比较舒服。这样心念也就能沉静下来,心思不杂乱,盘腿的好处就是这样。身体如果端正了,气血运行就畅通,心不杂乱。如果身体弯弯曲曲,松松懈懈,内脏器官不正,气血不畅通,心念就杂乱,心念懈怠,人也容易昏沉,身体正直,心念马上就集中,端身正意就是这个道理。    思念什么呢?就是思念世尊所讲的法。每次世尊讲完法,弟子们都是各找一个地方来思惟消化世尊所讲的法。像我们如果是听完法回去以后,可能再也不回忆,再也不回想,听过就算完事,即使回想一下,也不去认真仔细修习,就不能从所闻佛法当中得到真实利益。    听完法应该要趁热打铁,回去就回忆思惟,一个义理一个义理来思惟,一个一个去验证。这个法义思惟通了,再思惟下一个,验证一下世尊所讲是不是如实,过去的比丘们都是这样修行的。在思惟的同时还有禅定,在禅定中思惟叫作禅观,小乘的禅修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不是大乘法的参禅,不是寻觅第八识的那个参禅法,是小乘的禅修方法,但是用功方法和心念都差不多,都是有定有慧,在定中观行成就世尊所讲的佛法义理。    原文: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释:什么是正念呢?就是心无杂念,心念集中在眼前所观行的法理上,不想其他的杂事,就是正念。观身而住要先从观呼吸开始,观察自己的呼吸,注意自己的呼吸。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吸气,空气从鼻孔入进去,到达气管,然后顺着气管一点点的运行下去,然后到达五脏六腑。这口气所经过的路线,到了哪个位置,应该都能感觉出来。最后呼吸到达腹部丹田,都应该知道,不知道就不是正念,念头掉散了。为什么会不知道自己的呼吸了?因为心里打妄想了,在想其他的事情,心散乱注意力不集中就不知道了。所以我们要一直观察呼吸,把心念全都系在这件事情上,就没有妄想,修定就来得快,身体的改变也来得快,思惟也很灵敏。这样的思惟观行以后,就能断我见,断身见。    首先先正念观察自己的呼吸,入息的情况全部知道,入息以后,再正念而出息。观察自己在往外呼气,从丹田的这个位置,气息一直往上运行,经过的路线都应该知道,然后气息从口里轻轻的吐出去。整个过程要清楚知道,心念都没有跑掉,没有散乱,没有昏沉。如果昏沉迷糊了,这个呼吸状况就感觉不到。    原文:或长入息。而知我在长入息。又长出息者。知我在长出息。    释: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训练好以后就进入下一步。心静下来以后,入息就会变得长。为什么会变长?因为心静了以后,呼吸的通道就都打开了,中间没有阻塞的地方,气息就会一直下到丹田,于是入息的时间就长,身体也就变得健康,因为这中间气脉的运行,会把身体里的病气排出去。如果身体不健康,呼吸到胸口就过不去了,随即就呼出去,只到了半路,到达不了丹田,有的比较严重的到喉咙口就呼出去,这种人身体相当虚弱。    长入息时,正知正念,知道自己现在的入息非常长,非常缓慢,吸一口气有可能半分钟,有可能达到一分钟。如果定力逐渐加深,到了四禅定的时候,连呼吸都停止没有了,说明禅定是非常好的。定力越好,呼吸就越慢,越轻柔,越和缓;如果定力不好,呼吸的声音就粗重,别人都能听得见。能听到喘气的声音,说明身体的通道有堵塞,身体是不健康的。    长入息都知道以后,长出息时也知道,知道自己呼气的时间很长,非常缓慢,非常轻微。这样修行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先做好第一步,然后再做下一步。前面的基础打好打牢固了,下一步就能顺利,那么禅定就能修好了。这样来训练自己的心念,训练自己的定力和慧力。    原文:又短入息时。知我在短入息。又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    释:长出息和长入息自己都知道了,有时候呼吸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比较短,也要知道,自己现在的入息比较短,很短的时间就吸满,吸气运行不下去了,自己也应该感知到。呼气的时间也很短,一下子就呼出去了,自己也知道,这也是因为身体各方面的原因所致。就这样训练自己的心念达到专一,定在眼前所作的呼吸上,这个就叫作定,心止于一处。    短入息和短出息自己都知道,训练到这一步,再往下修习。每个人训练的时间长短都不一样,要看各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心念力不一样,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一样,修习的时间长短就不一样。有的人修半个小时,有人要修几天,有人可能要修半个月,有人可能一个月才能达到心念静下来,才能让心念都集中在呼吸上,这个时间的长短都不一定。如果这个基础没打牢固,就不要往下进行,只要有一步没做好,后面的练习就会混乱,不能再修下去了。当呼吸长短都知道了以后,再往下进行。    原文: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出息。    释:修习达到心念力增强了以后,观行的范围要逐渐扩大,由觉知身体的某一处,最后扩展到全身。入息的时候,不仅要觉知到气息经过的通道,还要觉知到全身的状况,整个身体的情况,全部都要知道。就是说,现在从鼻孔开始入息,身体各处都是什么状况,气息到了身体的哪个部位,自己都要了知,掌握清楚,心不糊涂。了知自己胃肠的状况如何,心脏的状况如何,腹部的状况如何,头部的状况如何,腰腿的状况如何,手脚的状况如何,全身的状况自己都要知道。    觉知全身的情况,是一点点修成的,因为全身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有一定的定力和相应的慧力、心力才能做到。前面的基础打好了,后面复杂的就都能够观行到。观行到这一步,说明定力已经非常好了。定力好,能知道的事情就多了,不是只知一个呼吸状况,可以一边了知呼吸状况,同时知道全身的状况。哪个地方舒畅了,哪个地方堵塞了,哪个地方饱满了,哪个地方空虚了,哪个地方疼痛了,自己都知道。由于心念不集中,气不归元,身体出现摇晃现象,心里要了知。心念静下来,气脉通顺,身体安和了,自己要了知,最后身体出现的各种状态都要知道,因为心力够用了。这个方法就是觉知全身而入息,定慧都得到增强了。    在往外呼气的时候,自己整个的身体状况都要知道,都要清楚。这个时候就是心没有散乱,也没有昏沉,正知正念,如果不知道不清楚,心念就散掉了。腿的疼痛和舒适状况自己知道,发麻的状况也知道,气血通过去,还是没有通过去也要知道。手的状况也知道,肩膀的状况也要知道,头的状况也要知道,面部的状况也要知道,五脏六腑的状况也要知道,腰和背的状况也都要知道。这时注意力要完全集中,心念力要缘于整个身体,内心才能对身体各部位的情况都了知,智慧力就增广了,定力和慧力就会都同时得到增进。这就是觉知全身而出息的修习方法。    原文: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释:止,是停止的意思。什么是身行?身行就是身体的一切动转、摇动、晃动现象,就是不安静的行为造作。身体内部细微的运行是不能止息的,除非生命结束。在静坐观行呼吸时,开始身体有动转现象,没有得到静止。因为心没有寂止下来,气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头的摇晃,身体的摇动,身体姿势的改变,眼睛的眨动等等。修行一段时间,心逐渐寂静,气脉就运行顺畅,气血也畅通了,就会感觉身体很舒适、安和,心境平静。这样身行就会渐渐地止息下来,头不动,身体不摇晃,腰不弯,整个身体就静了下来。    这些情况,内心里都要了知,都要清楚,定慧齐行,定慧相资相助。这样对于修定修慧就有了体验,知道原来身体摇晃是因为气血不通,心不静的缘故。现在气脉运行很顺畅,身体不摇晃,全部静止下来,周身感觉都是顺畅的,内心也是怡悦的。在入息的同时,要知道身体各部位的状况,身体全部寂止下来以后,腿不动了,身体也不摇晃,两个手不摆动,神经也不跳动,眼睛也不动,头也不动,身行全都寂止了。这些情况,在入息的同时,都要了知,内心始终有个知,这就是慧,而且需要慧力相当强。这样我们的定慧逐渐就能得到增进和圆满,这是我们修定修慧的很好方法。    在呼出这口气的时候,要知道自己的整个身体状况,知道自己身体的动转都停止了下来。眼睛不动,头不动,身体不摇晃,腿也不动,腰也不扭动,甚至肠胃都没有很大的蠕动和声响,呼吸也不粗重了,身体表面的明显的活动都没有了。修行心静下来以后,气脉就会渐渐畅通,运行得比较轻微,因为身体里没有阻碍了,业障病气也排除了一些,身体感觉就舒适,也不想动了,好像有一种力量在包裹着身体,执持着身体,身体自然就不动了。这步修行就是止身行而出息。    观呼吸的修行方法:第一步,观自己的呼吸,入息出息都知道;第二步,出入息的长短都知道;第三步,出入息的时候,全身的状况都知道;第四步,出入息的时候,身行都寂静下来,自己都知道。达到这一步需要修行多长时间,可就不一定了,有的人一天半天就行,有的人需要一个月,有的人需要半年,有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心越散乱,越昏沉,需要的时间越长。所以杂念非常多,身体素质又不太好,就会比别人修得缓慢一些,如果本来就是心比较静的人,那半天就可以达到。    每个人的修行基础、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都不一样,修行的进程就不同,世界观的不同,出离心的不同,修行的时间和结果就会千差万别。这个修行方法中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内心里始终有个“知”,这非常重要,这个”知”,就是不离定而有的慧,将来修学大乘法参禅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知”,换成一个话头,可以直接参禅,就能明心。    原文:诸比丘。恰如熟练之辘驴匠或辘驴之弟子。或长转(辘驴)者。知我在长转。或短者。知我在短转。    释:过去古代没有自来水,吃水要从地上打的非常深的水井里打出来,水井上有个摇绳的装置。绳子的一端挂上水桶,然后把绳子摇下去,从井里舀水上来,这个摇绳的装置就叫作辘驴。负责舀水的这个人,叫作辘驴匠,他在舀水时如果心静的话,就会清楚知道,他放了很长的绳子到井底,因为井水很深。    如果井水比较浅,离地面比较近,他放下去的绳子就短,这个他也清楚的知道,所摇的绳子的长短他都知道。我们修定观呼吸的时候也应该像辘驴匠一样,目前正在做什么心里都要知道,出入息的情况都知道,息的长短都知道,全身的状况都知道,身行止息下来都要知道,跟那个辘驴匠舀水时的专心一意是一样的。这是佛用来比喻观身行的方法。    原文:诸比丘。比丘如是在长入息者。知我在长入息。或长出息者。知我在长出息。短入息者。知我在短入息。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    释:这个修习方法就是呼吸比较长时,知道自己在长入息,在吸这口气的时候,很慢很慢,很细很细,时间很长,能达到十秒钟到半分钟或者一分钟,整个过程自己都清楚了知。这个吸气的时间长度,通过修习训练是能达到的,最后还能够停止呼吸,那就是四禅境界。然后在长出息时知道自己在长长的呼气,在呼出这口气的时候非常慢非常缓,有功底的人,他在呼吸时别人根本听不见呼吸声。没有功底的人,呼吸声音就很大,喘气很粗重,说明他没有禅定基础,心不静,色身上也有些障碍。入息短的时候应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短入息,出息短的时候,自己也清楚地知道在短出息。    原文: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释:修习觉知全身而入息,在吸气的时候全身的运行状况自己都要知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自己全部都知道。定力强的时候,心缘广大而且深细,了知的范围就广大,了知的事理就深细。如果吸气时,不能觉知全身,说明自己定力还是不足,慧力也不够,致使心念不专一,心力不强,心缘不够广大。这里的专一与广大好像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这时是把全身作为所缘的一个对象,当然需要的定力和慧力都要强,否则就不能做到这点。这是在一点点逐渐地增强定慧,使得心力强大,了别性强。    再修习觉知全身而出息,在呼出这口气的时候,对于全身的情况,心心念念也都要知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色身的所有状况自己都要知道,都要清楚。如果不清楚,说明自己的忆念还是不够集中,心力不强,定慧还没有训练好。如果在呼吸时,全身的状况都能清楚了,这个功夫不掉散,比较牢固了,就可以接着修习。    再往下修习止身行而入息,在吸气的时候,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体静下来了,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身体全部都寂静下来了,身体不摇晃了,眼睛不眨动了,头也不动了,胳膊和腿也不动了,呼吸也微细下来,气脉也动的微细,这些情况心里都要清楚了知。这是通过做功夫,念力集中,心不散乱,身行逐渐地微细下来,粗的妄动就消失了。细微的身行还是存在的,因为生命体活动必须有这些细微的身行,如果没有就入四禅了,否则就是死人。功夫牢固以后,继续用功。    再接着修习止身行而出息,呼气的时候,全身几乎都静止下来的状况,自己都要清楚了知,心不糊涂。如果不能了知,或者了知的不全面,说明定慧不够,心念还是有点散乱,不是昏沉就是在打妄想,定慧都不足。到这一步都修行好了,功夫牢固以后,再往下修习,否则就不要往下修习,直到这个步骤都修习圆满成功为止。    原文: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又于外身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观身而住。    释:观行到以上这个阶段,按照以上的方法再接着观行内身。内身是指什么呢?有人说是身体内部,是与身体表面相对的。其实整个色身都属于内身,与周围的生活环境相对,与外界宇宙器世间相对。内身是指整个的色身,包括身体表面的皮肤,到身体里的肌肉、骨骼、五脏六腑、血液、骨髓、脑浆内脏等等。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属于内身。    而外身,就是在色身外边的一切六尘境界,包括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不属于身体之内。身有一个定义,称之为十八界,十八界都属于我们自己的五阴身。十八界包括什么?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个六根,前五根我们都能找得到,意根是心法;十八界还包括六尘,分别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还有六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什么是色尘呢?自己的身体是色尘,属于内身。身体之外,眼睛能看到的也都是色尘,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组成的,属于外身。色尘包括我们眼前的身边的所有物质,一直到整个房间,房间之外的街道,街道之外整个城市,城市之外的整个省,省外的整个国家,国家之外整个地球,乃至地球之外的整个宇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银河系,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或者十方诸佛的国土,都属于色尘,也就是外色尘,也称为外身。虽然极大多数的色尘我们现在还看不见,接触不到,也仍然属于十八界当中的法,都属于色尘,与我们眼根相对应。这些都是属于外身,因此我们的外身是非常广阔的。    什么是声尘呢?我们身体内部有很多声音,比如肠胃的响动腹鸣,身体里气体运动、消化的声音;还有从身体里发出的声音,比如打嗝的声音、喘息的声音、耳鸣的声音、打喷嚏的声音、说话的声音等等,这些属于内身。身体外部也有各种声音,身体与各种物质碰撞、接触、摩擦的声音;其他众生发出的声音,有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比如钟表;空气流动的声音,房间外的声音,大街上的声音,整个城市的声音,整个虚空中的声音,整个宇宙器世间发出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声尘,而且是外声尘,不在身体内,属于外身。内外声尘都是属于我们十八界之内的,可见我们的外身是非常的广阔,虽然极大多数的声音我们暂时还听不到。    还有香尘,我们自己身体散发出来的各种气味是内香尘,属于内身。周围环境里的气味是外香尘,包括其他众生散发出来的气味,房间里的气味,房间外的气味,山河大地的气味,整个宇宙虚空的气味,都属于外香尘,也属于我们十八界之内,属于我们自己的外身。    味尘有内外味尘,口腔里没有食物时,舌根感觉到的味道,胃里散发出来的味尘,是内味尘,属于内身。有食物时,感觉到的食物的酸甜苦辣咸淡等等味道,是外味尘,与舌根相对,属于十八界之内的法,属于外身。    触尘,包括内触尘和外触尘。内触尘,是在我们身体之内的触,如:饥渴、冷热、温饱、疲乏、舒适、安逸等等,属于内身。外触尘是外界物质与色身的接触所产生出来的触尘,比如在忉利天顶上的太阳照到身上,对身体的触;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四天王天那里的月亮照射到身上,对身体的触;从虚空中来的冷热空气的对身体的触;各种物质对于身体的接触和撞击,有轻柔的触比如微风和服装的触,猛烈的触比如石头和重物,这些都是外触尘,属于外身。所以我们外触尘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大,但是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心念,还观行不到这么广阔的范围。    法尘,包括五尘上所显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以及意识心所处的独头境界,散乱心所了知的法尘,定境中的法尘,梦中的法尘。所谓的外身就是内六尘,因为我们根本见不到外六尘,接触不到外六尘,只能接触观察到第八识依外六尘所变现出来的内六尘,因此就把内六尘方便说为色身之外的外身。    十八界还有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十八界组成了这个假我五阴,我们观五阴身的时候,要先观内身,再观外身,然后内身和外身再同时观,这个时候定力就非常好了。如果定力不好,只观行一样都不容易,因为散乱心不能同时观察到那么多的对相,不能观察全身从里到外,从头到脚,也不能观察到身外的一切法。修到这个程度,所具备的定慧是相当好的,都可以作为种子存到第八识中,来世就能得到受用。比如天生就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天生就能一心多用,精力都相当的充沛,智慧相当的广大,不同凡响。    观行的时候,先从内身观起,身体内的色声香味触法都要观行到,全面而细致。功夫牢固,再观外身,观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全面而细致。这步的功夫牢固了,然后再同时观内身和外身,里外一起观,全面而细致,所有的一切法都要观察到,尽量一念之间都要了知到。做到这点,定慧是极好的,心已经达到很微细了,甚至别人的心念都能感知到,可以具备未卜先知的能力。    我们的心掉散惯了,不是散乱就是昏沉回忆追悔。昏沉是脑子里昏昏沉沉的什么概念都没有,迷迷糊糊的不清楚,也叫愚痴,要不就是心里散乱,处处攀缘,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在心里打转,不是回忆过去,就是思虑将来,从来不会安住在现前。当我们修定非常好的时候,心念集中,就可以同时观行我们身体内身、外身的各种状况,然后内外身同时都能观照到,都能清清楚楚的观察出来。观到这一步,整个我的概念就在心里形成,关于我的观念就很坚固。身体状况都清楚了,内心里就会有个我、有个身的观念。    原文:或于身观生法而住。又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    释:对于我们的身体,要观察生法,心里了知生法。生法就是原来没有,现在出现了,叫作生法。我们静坐到一定时间,身体会生起各种现象和觉受,包括轻安的觉受和疼痛的觉受,气脉运行起来以后,身体或者感觉轻飘飘的很舒服,或者腿开始发麻疼痛,或者手开始发麻发胀,或者内脏器官出现堵塞感觉疼痛或者畅通,或者出现腹鸣,或者身体变高变大,各种各样的状况都会出现,每个人出现的状况都会有所不同。在观行当中,这些状况内心里面都要清楚了知,知道身体新生出来的觉受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又有什么变化,都要清明了知,不糊涂,这就是于身观生法而住。    再下一步,修习于身观灭法而住。灭法就是原来有的现象现在没有了消失了,比如气脉运行以后,粗重的呼吸没有了,呼吸变得细微;气脉原来鼓鼓的,动得很厉害,现在也舒缓下来,静静地运行;原来气脉通过时,有堵塞的地方感觉疼痛,现在气脉通过去,就不疼痛了;原来身体沉重,现在变得轻飘飘的;或者刚才身体轻飘飘的,现在突然变得沉重了。这些都是灭法,原来存在的现象现在消失了,这些都要清楚的了知。如果没有定力,或者定力不足,心里就不可能了知这些现象,也不能觉知到各种感受。    很多人没有定力,心思就粗燥,每天对自己身体状况都不清楚,连最粗重的喘息都感觉不到。平时心识繁乱,打妄想很严重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不能反观到自心。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的时候,正是妄想最多最乱的时候,心太粗糙了,根本没有反观的能力。如果心稍微静下来,就能反观自己,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也能了解自己的心思,是善是不善,就会呵责自己。之前心粗、散乱、昏沉,就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现在心细致了,有定力了,就能发现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会越来越了解自己了。    之后,修习于身观生灭法而住。身体当中什么法出生,同时什么法灭去,一切的生生灭灭现象,内心里都要清楚了知,也就是身体当中的各种生灭变化的现象都要清楚了知,这样定慧就能同时得到了增进。身体当中的生灭现象都能了知到,心里的我的观念就形成了。    原文:尚又对于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这样都观行完之后,自己的头脑、思想观念里,就会全都是自己的身体,全部心思都是自己的身体,心里都在念着自己的身体,没有停歇。色身的观念牢牢地占据了整个心思,下一步就要用智慧观照,把这个有关色身的观念灭除,内心达到清静无为,心无所住。    内心不要再依着自己的色身而住,心里不要再有身体的观念,把这个观念要泯灭掉,空掉对色身的感受和认知,空去色身我的观念,然后就能断身我见。或者能入到定中,欲界定或者色界定就会生起来了。只要心里还有个身体的念想,那就不能入到深定中。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不仅是不要有身体的观念,其他的观念也都不要有。世间里一切事物的观念思想,都要排除,都不要有,内心里要空,再空,连空也空,一法都不要有,空空净净,洒洒落落。到这一步,就是另外一种田园风光,离断我见就不远了,甚至就能直接断我见了。    这个方法虽然是小乘的修法,跟大乘的参禅并不一样,但这也是大乘参禅的基础。我们平时散乱惯了,要达到这种境界很不容易,一旦达到了,生生世世就会受益,所以应该好好修习。同样的修法,男众的散乱心相对比较少,心里惦念的事情就少,修定就相对容易和快速。女众的心里散乱得就严重,攀缘惦记的事情比较多,要做到这些就要相对困难一点。应该用智慧思惟,提起正念,认识到心里所惦念的事情,都是无意义的,内心做到放开,就能摆掉一些事情的缠绕,修定就能快速一些,智慧心也就容易生起。        二、观色身的行住坐卧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于行者。知我在行。又于住者。知我在住。于坐者。知我在坐。于卧者。知我在卧。又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知之。    释:观呼吸的修习,功夫达到纯熟,心念已经能时刻集中,不再散乱昏沉以后,就开始修习训练动中的定慧。这个难度会增大一些,观行时需要更强的定和慧,需要心念的观照力更强,照顾的更全面。    在行走运动中观行,心里时刻要知我在行走运动。行是动转,不寂止,是指身体的走动、运转、活动的意思,是指身体没有静止的状态。自己的身体无论是在走路,还是在作其他的事情,心念都要反观到,都要觉知到,不要给自己留下心念散乱攀缘的空间。比如从家里走到外面,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或者走到大街上,走在上班的路上,或者在做一些工作和杂事,或者与人谈话,这些活动自己心里都要清楚的知道:我在行,我目前正在做什么。这样心念就被拴在目前所作的事情上,心念专一,心就会定下来了,了别的智慧就得到增进,看问题就清楚,思惟就细密。    身体活动当中的定慧修习训练好了以后,就往下修习身体止住时的定慧,又于住者,知我在住。住就是停留、停止的意思,身体在站立着,倚靠着没有动,处于静止状态。这个时候心里也都要知道,心不能散乱打妄想,把心念都要拴在当前自己的色身上,不缘于他物、他事。身体在不做事情的时候,心念也要专一,不给自己乱想的机会。    在坐着的时候要知我在坐,自己在盘腿静坐,在散乱坐着,心里也要知道,心念只缘色身当下的状态,不妄想其它。身体在躺着的时候也要知道我在躺着,自己在躺卧着,右胁卧,或者是左胁卧,以及其它姿势的卧,心里都要清楚了知。这些状态心里都要清楚知道,如果不知道就说明心里在昏沉,或者是心念不专,在打妄想。心思散乱的人总是一问三不知,昏昏沉沉的人,你要问他什么事,也是一问三不知,无定就无慧的缘故。    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知之。不管身体处于什么状态,行走坐卧也好,语笑动默也好,疼痛疲乏、舒适轻安也好,心里都要知道。内心要非常的清明,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明明了了。对于身体的任何状态都清楚,比如身体是晃动的,还是静止的,腿是动来动去的,还是盘着的,腰是弯的,还是挺直的,这些状态都要知道。    原文: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    释:做到以上这些以后,就要观内身,整个色身的状况,自己都清楚,全部心念也要住在这上面。内身从五脏六腑、肌肉、骨骼到外表的皮肤、五官,从头到脚心里都要知道。然后又于外身观身而住,外身就是指色声香味触法,比如眼见的色尘、耳听到的声音、周围出现的气味、口腔里的味尘、身上的触尘、心里的法尘等等,这些法内心都要知道。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内身和外身的状况,心里同时都要知道。如果没有定力,慧力就不足,只能知道其中一样两样事情,其它就不清楚了。    当训练到这个内身、外身都能清楚了知的程度时,一心就可以多用。比如说正在做一件事情,同时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都能做的很好,定力相当好,精力相当旺盛。如果没有定力,就连一件事情都可能做不好。我们如果能修好禅定,生生世世都会受益。比如说一个人非常聪明,很会察言观色,很多事情一看就知道,别人的心理状况他能掌握,这就是有定力的表现。他在做一件事,其他的事情也能同时照顾到,四通八达,精力十足。    如果有人兴趣广泛,有可能是精力旺盛,也有可能是心思散乱。要看他做事的结果,如果同时几件事情都做好了,说明他有定力,慧力也很强。举个例子来说,上学的时候,有些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课,同时还偷偷看课外书,旁边同学的小动作也知道,教室外面的情况也清楚,老师提问还能回答,每样事情都能做得很好,效率又很高。他用了不到一半的精力就能把学习搞好,这说明这个学生有定力又有慧力。    有些学生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好像注意力很集中的样子,却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也不能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他是一边听课,心里还装着其他的事情,自己还不一定知道,这样他听课就有很多的障碍,昏沉和散乱都有。作业做几个小时,完成的也不好,他也没干别的什么事,这就说明这个学生既没有定力,也没有慧力。    有人就会说,这孩子天生学习就不好。其实就是前世没有训练过定力和慧力,加上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今世业种现前,学习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一个人定力不好,精力不集中,慧力不好,就处理不好事情,所以有定才能有慧。如果一个人现在心里非常散乱,正在生气,或者正在着急,这个时候,考虑问题就不容易考虑清楚明白。如果精力非常集中,事情就很容易思考明白,很快就知道该做如何处理,慧力就显现出来。    原文: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    释:于身观生法而住,在我们行住坐卧当中,当身体出现新的状况,或者身体感觉轻安,或者身体感觉疲乏,或者内脏器官发生变化,或者皮肤发生了变化,凡是原来没有的,现在出现了,自己都要知道。于身观灭法而住,原来身体上的现象,现在消失没有了,都要观察到。比如身体上某部分有痛觉,或者有病患不适,现在消失了,自己都要知道。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身体上什么现象生起了,什么现象灭掉了,都要观察到,心里同时都要了知清楚,这个心思就很细密。    原文: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这样修行观察以后,自己现在的意识中全都是这个身体,都是这个我,心心念念都是个我,那么关于色身的观念就牢固形成了。最后还要把这个心念泯灭、消除掉,内心要空静下来,把身体从心念当中排除出去,空却自我,这样就会入到深定中,心不着我。    现在即认可色身是空的,色身不是我,但心里也不执着世间的任何物,就这样内心空空地安住着,心要无所依而住,任何相都不要着。把身体观念排出去以后,心里也不要着任何其他的事物。假如这个时候心里是贪恋着金银珠宝,那就没修好,心中还有物,不空净。修习到后来,心里都要空掉一切法,色身不是我,世间任何物也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的,一切法全部都要淡化、空掉。这样入定就深了,执着贪欲都会减少,或者消失,内心既不贪着色身,也不贪着任何物。    以上就是于身观身而住,我们心里不再认可这个身体,不要认为身体就是我,因为身体有各种生灭变化,它不是我。我们一旦有了身体不是我的这个观念,就容易忘身。忘身就能得定,断身见,还能断我见,我们要这样去用功。如果内心有很多妄想,这个道理就思惟不透彻、不清楚。所以我们想要有智慧,一定是定在前,修好禅定,有定就能引生智慧出现。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不论行往归来。亦由于正智而作。彼观前顾后。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屈于伸。亦由正智而作。    释:世尊告戒诸比丘:你们不论行往他方,还是从外归来,内心都要有正智正念,知自己目前在做什么,心不散乱和失念,不昏沉不掉举,由于正智而作。你们无论是看向前方还是瞻视后方,心里都要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也要具足正智正念,由于正智而作。你们无论是弯腰还是伸直身体,不管身体是什么姿态,心里都要清明了知,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昏沉不掉举,具足正智正念,一切都是由于正智而作。    无论一天当中做些什么事,都要有正知正念,心不昏沉,也不散乱,清明了知目前所作的一切事情,有定有慧。比如我们出去办事,办完又回来,整个这个过程也是由于正智而作,内心清清楚楚,既不散乱,也不昏沉,做什么事情都一清二楚,心念清明,了了灵知。看眼前或者看身体后面,不管看什么,前顾后看,左右瞻视,心念都要清楚明白。    原文:彼于着僧伽梨(袈裟)衣钵。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食饮咀嚼尝味。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大小便。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行住坐卧醒语默。亦由于正智而作。    释:佛说,比丘们,你们穿上袈裟,手托着钵,也要正心正意,清楚的了知自己在托钵乞食,心不散乱掉举,这些事都是由正智正念而作。出家人出去托钵乞食时,要穿上三衣,拿着钵出去乞食。比丘的穿衣拿钵,也要由正智而作,不是稀里糊涂,昏昏沉沉的,而是有定有慧,内心清明,正知正念而作。那么我们出门办事,与人打交道,也要正知正念,清清楚楚地做好每件事情,心不糊涂。    托钵乞食回来以后,在吃饭、喝水、咀嚼、尝味等等日常琐事当中也都要正知正念,清清明明地来完成,心不掉举。就连如厕大小便时也要正智正念,了知自己目前所作,心不散乱。比丘们在走路、站立、坐着、躺着、醒来、说话、沉默的时候,都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前的状态是什么,正智正念,不散乱不昏沉。    那就是说,除了睡着以后心里不能了知了,其余的时候全部都要正知正念、清清明明、了了灵知。如果内心不是清明了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昏沉,一个是散乱。定力提高,心念就会集中到眼前所做的事,周围的事情都会知道。整个色身的状况,乃至外身的状况,周围一切情况,都能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要做到心不乱想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修习训练得好,定力就会相当好,慧力也就相当好,看书和思惟法义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思惟通达。否则读佛经就很难读懂,一边读一边打妄想,读多少遍也不能明白其中真正内涵。或者跟别人交流时,意念不集中,心思散乱,人家表达的意思听不明白,自己的观点也阐述不明白。如果内心静到一定程度,别人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自己就会知道对方的目的,想要干什么,甚至对方自己都不知道,你就先知道了。    世尊在这段经文中是在教我们动中定、动中禅,这也是大乘参禅的基础。我们如果有这个基础,再把这个知身各种状况的知,换成一个话头就可以参禅。像参话头、参公案,参到后来只剩下一个话头的内涵,整个话头浓缩成一个点、一个知,用心念带着,深深地悬在心里,细细地参究,就能明心见性。所以这个方法虽然是小乘修法,但也通大乘的参禅,大小乘的修法到最后也都是相通的,任何禅定也是相通的,并不是对立和矛盾。    原文: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    释:这个地方的修习方法与上边讲的观呼吸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让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观照色身,身体的各种状况都要知道,自己的外身,六尘的境界也要知道。这个定力要求更高,观照力也更强,将来就能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定慧。如果定慧不足,只顾着观身体,那边来了车也不知道,出现了其它情况也不知道,说明慧力还是不够广大。定力如果足够好,在观自身的同时,那边来了车就知道,就能躲避开,四面八方的人事物都知道,就能同时处理很多的事情。定力如果不好,只做一件事,都可能做不好。    原文:或于身观生法而住。或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这个修习方法都如上文,在行住坐卧中,身体当中生起了新的现象,要了知,身体当中某种现象消失了,也要了知,身体当中同时生起和灭去的现象都要了知,一法也不糊涂,不含糊就能清清明明,明明了了。    身体当中的各种生灭法观行完了以后,心念里就会都是这个色身我,思想里都是这个身体。最后要把这个身体是我的观念泯灭,思想中不要再有我这个身体。心念要空,内心既不依赖色身而安住,也不依赖任何法而安住,空空净净,无一法在心。这样就能空却这个身我,不认这个身体为我,就会入到一种空定中,在定中已经没有身的观念,就能断除身我见。这就是于身观身而住的修持方法,应该仔细修行。        三、观色身不净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此身上至头发。下至蹠底。知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排泄物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液粘液。关节液尿。     释:这段经文是修行观身不净法的关键,世尊讲的比较细致,我们就能随文入观,观行得细致一些。佛说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包裹着,皮肤里充满了种种的不净物。观察这个身体,从头发一直下到脚板底骨,知道有头发、汗毛、眉毛、手、脚、牙齿、皮肤、肉、筋、骨头、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排泄物、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液、唾液、粘液、关节液、尿液等等。    这些物件,除了头发,都是表皮包裹着的,表皮好像很干净,所包裹之物却是非常的肮脏不净,都是各种的腥味儿、臭味儿,血气粘液充满,模糊一片。单独拿出来,或者把皮拨开,任何人都会嫌弃生厌。这些不净物就组成了我们的色身,这么肮脏的色身,众生却贪执不舍,实在是愚痴。    原文:诸比丘。犹如两口之袋。填进种种谷物。即稻粳绿豆。豆颗胡麻糙米。其眼者开解之。得观察。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绿豆。此是豆颗。此是胡麻。此是糙米。    释:诸比丘,里面在装满了上述这些物件的色身,犹如开着两个口的袋子,好多好多的谷物都装在这个袋子里,当我们把袋子打开一看,一样一样的数出来,这个是水稻,这个是粳米,这个是绿豆,这个是豆颗,这个是胡麻,这个是糙米,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都有什么豆子。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把身体打开,皮剥开,就知道了身体里都有些什么,一样一样都可以数出来,观察出来。    我们这个色身就像一个袋子,把两个口扎上,里面装进了种种物,脑顶是个封口,脚底是个封口,外面是皮,里面就是各种物件。皮肤剥开以后,里面是血肉、各种液体、内脏、骨髓等等这些东西,观身不净就可以从皮肤表面开始观。如果拿显微镜来观察我们的皮肤,会发现皮肤表面全都是细菌。眼睛里有细菌,眼泪里有细菌,鼻涕、唾液,皮肤的各个表面全都是细菌。每个部位的细菌,形状大小、数量都不一样。    有一种禅观就是专门观察身上这些细菌虫子而断身见我见的,这些细菌有三头六臂的,有五颜六色的,有张牙舞爪的,非常的狰狞可怕。它们互相厮杀,厮杀完了,数量种类就不平衡,我们就会生病,皮肤病或者胃肠病等等,都是因为细菌的数量、种类不平衡导致的。如果我们感觉饿了,也是细菌在闹着要吃,如果我们有欲念生起来,也是由于这些细菌搅扰的结果。我们吃进胃里的饮食,全靠细菌来分解消化。食物下到胃里,细菌把食物弄碎了,成了泥状,身体才能吸收一部分,进入血液里。我们得依靠着这些细菌,细菌也得依靠我们生存。说明众生就是依靠细菌而活命,细菌依靠众生的色身而活命。    这些都是佛说的,佛眼比显微镜还要微细无量倍,所以能看到这些细菌。空气中也有细菌,任何地方都有细菌,这些细菌将来也能成佛,它们也是众生,有意识心有意根也有如来藏。假如生病时吃药,这个药一开始吃时管用,能够治病,吃的时间长了就不管用了,病不能治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吃药是让细菌吃的,这些细菌吃了以后,就知道这个药不好,以后就不吃了,我们吃同样的药就没有作用了,可见细菌也有识心分别。    我们观察皮肤表面是非常的肮脏,再往里仔细观察,血液里、肌肉里、筋、骨头、骨髓里都是细菌,各种粘液里也有细菌,身体里面也是非常的肮脏,这样如实细致的来观察色身,慢慢就不会再贪恋身体了。假如看到了一个美女,我们从她的皮肤开始观照,皮肤表面的那些细菌,观照完了把皮剥开,观照里面那些不净的状况,从里到外散发出来的所有味道,都是很腥臭,令人恶心的,没有一处是干净的。后面还会讲到,一个美女死了以后,几天身体就会膨胀、淤青,颜色变了,形状变了,然后流脓,再以后自己想象吧。    所以我们贪著的色身,其实是非常肮脏不净的。比如我们吃的饮食,是从土里生长出来的,土里是什么都有,洗得再干净也是肮脏的。我们吃的东西,咀嚼几口再吐出来,看看是什么状态,或者咽到胃里的食物,呕吐出来,看看是什么状态,闻闻是什么味道。所以古来大德说,我们的身体就是移动厕所,是粪袋子,也叫臭皮囊。细想起来,这个身体本身,或者吃的饮食,都没有什么好贪爱的。    原文:诸比丘。比丘如是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上至头发下至蹠底。知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排泄物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液粘液。关节液尿。    释:这段经文教我们继续观察色身的不净,从头顶一直观察到脚底。这个身体有头发和身毛,头发和毛干净吗?都有细菌和污垢,是不干净的。有爪,过去把手叫作爪,手指甲是不干净的,整个手也不干净,哪怕用肥皂搓洗,还有细菌洗不掉的。接下来观察牙齿,观察皮肤,观察肉,观察肉里的筋,观察骨头,观察骨髓,再观察内脏,肾脏、心脏、肝脏等等,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细菌,都是不干净的。身体表面哪怕抹上香水,也是不干净,有臭味的,更不用说把皮肤剥开,散发出来的那种血腥气味和臭味。    如果真正知道身体是如此的污秽肮脏,就不会再去喜欢贪爱这个身体了。身体就像是一个绣花枕头,外表看起来好像还像点样子,里面装的却都是肮脏的东西。有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排泄物、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液、唾腋、粘液、关节液、尿液,没有一样是干净的。我们观察来观察去,就会对自己的色身生起厌离心,就会觉得这个身体没有什么意思,就不会太在意色身,不会再贪恋色身了。    原文: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像以上所介绍的色身内之物,我们就要细致地来观察,先观色身上的生法,色身在逐渐地长什么东西,比如说指甲生头发长,皮肤长出的脓包,内脏器官里的囊肿和结石等等各种疾病的生成。然后再观察色身上的灭法,什么东西从身体当中消失了,比如说内脏器官的移除摘除,各种疾病的消失、灭去等等。然后再同时观察色身的生法和灭法。    这些都观行完成以后,内心里都是色身这个我。智识就是意识心有智慧,不糊涂不愚痴,就叫作智识,如果观完了,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的就不叫智识,那叫愚痴。忆念就是回忆、回想,心中有念头、有觉观。观行完成以后,内心里都是色身我,整个思想里全都是身体我。彼当无所依而住,意思是说,最后我们的思想念头就不要住在这个色身上,心中要排空这个色身我的观念,把身体我的观念清除掉,空掉这个色身。这个色身是如此肮脏不净,是苦的,是无常变异的,因此不是我。所以要亡身,才能进入一种空定当中,就能断身我见。    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除了身体不再执著以外,其他的任何事物,内心也不要住着、想着,不要贪着,不要执著,全部都空却,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如果连身体都不是我,身外之物就更加不是我。我们现在还不能认可这个观念,要等到真正观行完成,智慧具足时,其他的见道条件也都具足时,心念就能转变过来,就能真正的断身见、断我见,三缚结也断,再也不会堕入三恶道。    要认可这个理是很难的,现在只是意识心知道,比较肤浅,意根还没有认可,还没达到那种觉悟的程度。一旦达到了,意根认可,身心状态就会全部改变,心念就会转变过来,颠倒过来。意识心肤浅的知,没有太大的力度,如果意根不认可,一旦做起事情来,意根仍然会按照自己从前的认知和理念作决定,就把这个观念忘了,不会按照意识的肤浅认识来作抉择。因为平时做事不是意识心作决定,是深层次的意根作决定。    比如说答应布施给别人一百元钱,这种想法不是从心底往外发出来的,虽然口头答应了,只是意识心觉得我应该给别人一百元钱,意根不是非常情愿,不懂得给人一百元钱有什么好处,拿钱的时候心里就会有贪吝。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要经常的作思惟分析,越深细越好,用意识心来劝导意根,多熏习意根,意根明理了,慢慢就会认可意识的所有思想观念,就会听从意识的想法、看法,二者步调一致。    观身不净这个法,要常常深细全面的思惟,不要认为说我知道了,那很简单,就是那样的,于是就不屑于思惟。因为不思惟,意根就不懂,意根所了知的六尘法都是来自于六识的信息,意识如果不分析,意根就得不到相应的信息,也就不了解真实的道理,那就只有按照自己的习气来作决定。我们懂得是谁作主这个道理,意识就要常常思惟正确的佛法,以此来熏染意根,意根明理了就能改变自己。    以上讲的所有内容就是于身观身而住,四念处观的观身不净就讲完了。观身从观呼吸开始,出息入息都要知道,长呼吸短呼吸都要知道。呼吸时身体的状况要清楚,长呼吸时全身的状况都要清楚,身体当中生起来的法要知道,灭去的法也要知道,一切生灭的法都要知道,身内的法,身外的法都要知道,色身如何的不净也要观行到。当观行完成,心中色身的观念牢固时,就空掉色身,去掉身体为我、为真实的观念,心念要空,不仅要空掉色身,也要空掉一切法,任何法都不要执著,这样就能断得身见和我见了。        四、观地水火风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从界(要素)。如存在。如志向。而观察此身。即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释:佛说诸比丘们,我们要从以下方面来观察这个色身,从组成色身的元素上来观察色身;从色身存在的现实情况来观察色身;从色身的趣向、最后的结局归宿上来观察色身。界也叫要素,就是四大元素的功能界限、功能差别,比如地水火风四大种子,就是四个要素,就是四种界限,这些要素的功能差别不同,界限不同,属性不同,性质不同。    地界的性质是坚硬性,水界的性质是湿润性,火界是暖性,风界是飘动性。这四个要素,属性截然不同,之间是有界限区分的。四大元素,是组成色身的基本元素,从这里开始着眼观察色身,就能了解色身的组成结构,就会明白色身是虚幻的,是苦的,是无常的。    存在,就是我们生命体当前存在的状态,现前能观察到的部分,地水火风组成了身体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各个部分,包括固态和液态的所有物质。现前观察了以后,就知道我们色身当中的所有物质,从头到脚,从外到里,都是由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大元素组成。色身无论皮肤以及内脏器官,无论坚硬的骨鄂还是各种流动的液体,都是由这四大种子和合而组成的。地界是坚硬性的,如果我们身体中没有坚硬性的地大,那我们就不能站立了。既不能站立,也不能行走坐卧,就像一滩泥一样,因为身体得不到支撑的缘故。    身体中有水界,水界就是湿润性,没有湿润性身体干巴的就像木乃伊,也就不能保持生命的存在了。身体里有火界,火界就是暖度温度,只要是众生活着,身体就有暖度,从身体五脏六腑到皮肤到表面都有暖度,从头到脚都有温度。风界具有飘动性、流动性。如果我们身体里没有风,就不能呼吸,血液也不能循环,饮食也不能消化了,身体的各种运转活动就是靠风力的作用。四大不是独立起用,而是共同的组成了身体的各个部分,组成了身体的肌肉、骨骼、内脏器官,只是各个部分所需的四大比例不一样。    身体当中每一部分物质,都有四大元素组成,四大和合在一起形成的比例成分不同,组成的物质属性就不同。如果地性多,物质的属性就与地的坚硬性接近。骨骼是最坚硬的,那是地大的成分多一些,物质就显出坚硬性了。但是骨骼里也有水大的成分,骨骼里如果没有水的成分,骨骼就是干燥的,没有润滑性,就会容易折断。骨骼不仅有水的成分,而且还有火大的成分,所以骨骼是温热的,活着的时候骨骼是有温度的,骨骼里也有风,血液骨髓会在里流动。    组成物质色法的还有空界,在这里没有说,佛经里往往是用四大来代表地水火风空五大,而不特意提个空大,除非强调空大作用的时候,才讲空大。因为有空大的参与,其比例成分的多少,组成的物质密度和结构也就不同,物质的坚硬性也就不同。空大成分多,当然地大成分就相应的少了,物质就稀松,反之,物质密度大就坚硬。骨骼里也有空隙,如果骨头里没有空隙,血液就不能通过骨骼,风也就不能通过骨骼,有些人也就不能得风湿病。    人老时骨质疏松,骨头就变得易脆,就是因为地大和水大的营养物质变少,钙质缺少了,而空大的成分增多一些。补钙以后,如来藏就吸收钙质的养分,然后变现骨骼,骨头的密度就会增大,不易折了,说明骨骼里还是有空界,地水火风空五大具足。肌肉里有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大元素,其中地大占的比例成分还是多些,相对骨骼里的地大成分来说是稍微少一些。还有筋,筋也是地大成分占的多一些。再往里是内脏器官,内脏里也有地大和水大,有火大,也有风大和空大。    再有就是血液、骨髓、脑浆、汗液、尿液等等这些液体部分,其中水界的成分占的多,地界成分占的比例就少。液态水里有杂质,那其中不仅有水大,也含有地大。水有流动性,就有风大。水有一定的温度,就有火大,火大越少,水越凉,到最后就完全结成冰。结冰以后,火大、风大的成分越来越少,变得微乎其微。物质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按照不同的比例、不同的成分组合到一起形成的,所以物质叫作色法,色法就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的。    四大种子存在如来藏里,如来藏随着外界的各种因缘,不断地把四大种子输送出来,就会不断地形成和改变着各种物质的组成成分,于是我们的色身就随时随地发生变化。色身随时随地的改变,就说明了如来藏在随时随地为色身输送四大种子,每一时刻输送的四大比例成分会有差异,四大会有变化,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化。    我们的身体刹那刹那地都要发生变化,因为如来藏要刹那刹那输出四大种子,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输出的四大元素有差异,身体就会一点点地出现变异。所以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刚才还好好的,一会某个部位就疼痛起来,或者出现一个特殊的状况。这就是四大不调和了,如来藏改变了四大元素的结构,色身就出现了违和。    有时出现违和的色身还会好转,色身越来越强健,这是如来藏又把四大元素作了调整。所以我们的色身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刹那刹那在变化着。我们吃进去的饮食不同,业缘不同,如来藏摄取的养分不同,细胞新陈代谢就不同,身体就会不断发生变化。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一点点衰老,最后就散坏死亡了。    色身刹那刹那变化,如来藏刹那刹那输送种子来维护色身,障缘出现时,身体就要生病。如来藏摄取和输送的四大元素出现差异,四大就会违和,身体就异常,出现病状。色身是依各种缘而出现和变化的,如吃的饮食不同,外界的触尘不同,心境的不同,禅定的不同,业缘的不同,身体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些都是由于四大元素的变化,造成了色身发生改变。从这些方面来观察,就知道了我们的色身里有地界,有水界,有火界,有风界。    原文:诸比丘。犹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之杀牛。于四衢道。片片分解已犹如坐。    释:世尊说个比喻,来教导我们如何观察色身的组合性,色身的虚妄无常性。我们把色身分解成四大元素,从中分出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样的分解,就像一个杀牛的人,或者杀牛人的弟子,他们杀牛时的时候,为了方便出卖,就在四面八方的街道上杀牛。把牛杀死以后,再把牛的身体一片一片的都切割开了,然后就当场叫卖。杀牛人可能要先割断牛的咽喉,再刺牛的心脏,把牛杀死以后再解剖。皮剥下来,肉剔下来,内脏拿出来,各种内脏都分开,血液也先都放出来,只剩下骨头,片片分解了以后,就在街道各处叫卖。    原文:诸比丘。如是比丘。从界如存在。如志向。而观察此身。知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释:我们观察自己的色身时,也要像杀牛人那样,把我们身体分解开来观察,不仅分解成一片一片的,最后还分解成地水火风四大要界。观察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身体里各个组织结构都分解开,最后再分成地大、水大、风大、火大,分解成地水火风四大种子,回归到色身出生之前的原始状态。从内脏器官,到骨骼、肌肉、皮肤,我们一样一样来观察,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界组成的,抽掉一界,那个身体就散坏了。    身体当中缺少地界不行,缺少水界不行,缺少火界不行,缺少风界不行,风大出现异常,呼吸就有障碍,就会得风病,或者是哮喘、风湿之类的;有关水大的病有囊肿、风湿病、皮肤病等等,水大不调有很多疾病;火大不调,身体就会出现发冷发热的现象,发烧、体寒,这都是火大不调的症状;地大不调,身体就会出现这疼痛、那疼痛,身体无力疲乏,骨质疏松,弯腰驼背,出现骨折等等。这些疾病都是地水火风不调和引起的,四大比例成分发生改变,我们的色身就发生变化。    观察我们的内脏器官,一个一个地分解,分解成固态的和液态的两部分来观察,再分解成最小的细胞来观察,最后,再把细胞分解成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最后就知道了,身体每一部分都由四大元素组成。那么由这些元素组成的色身,是不是真实法呢?各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色法是不是真实法呢?    我们可以观察面前的桌椅,桌椅是由木头、钉子、铁器组合而成的,如果木头板片掉了,或者毁坏了,钉子散落了,桌子椅子还存在吗?剩下的散落物,是不是桌椅呢?这个桌椅是不是表面存在的一个假象呢?实质是不是组合成的虚像,是空的呢?我们的色身也如此,由地水火风四大合而成,四大一分解,还有色身吗?当然就没有了。所以色身是表面看起来存在的一种幻像,并不真实,没有实质,色身就不是真实不变的我。    命终的时候,地水火风四大一分解,分解了以后,色身就散坏了,这个色身就变成了尸体。临命终地水火风分解的时候,身体觉受是非常的痛苦。 佛说众生命终四大分解,就如活着的乌龟活活地剥皮一样痛苦,活活的把乌龟的甲壳剥开,那是非常痛苦的。我们如果不做纯善业,死的时候,地水火风四大一分解,也是非常痛苦的。    色身分解以后,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哪里去了呢?又回到如来藏里了。因为四大是从如来藏里出来的,种子还会回到如来藏里,回去以后那些种子还会再输送出来,再变出下一世的色身。如来藏里的四大种子虽然是无量数之多,但是数量也是固定的,不是无穷尽地增多和产生出来。这些数量极多的种子,会同时输送出来,形成色身,形成六尘,形成宇宙器世间。这些种子从哪里来还会回到哪里去,刹那输出来,再刹那回到如来藏里。种子不会无缘无故就消失没有了,也不会无缘无故就新生种子,本有种子不生故。    众生四大分解以后,就死亡了,如来藏会随意根的贪执,再生出一个中阴身。中阴身是非常非常微细的物质,由四大极微组成,有漂动性。因为中阴身不是太实质的物质,所以就没有遮障,具有小五通,身体可以灵活地四处飘动,不受区域的限制。所以地水火风四大分解时,色身就散坏,那个身体就成为尸体,慢慢就会消失不见了。    我们看看这个组合起来的、有生有灭的色身,是不是真实的我呢?真实我的概念是什么?真实的我是不变化的,不是无常的,不是变来变去的,不是有生有灭的,不是组合成的,不是苦的。所以这个四大组成的我不是真实的,我们就不要再把这个组合成的色身当做我,那就是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的一个假壳子而已,是一种假相,假相蒙骗了我们的识心,让识心觉得它是我,是真实的,有真实的作用,其实都不是。观察色身的无常性、生灭性、不净性、组合性就知道它是空的、幻化的、暂时而有的。这样慢慢观察以后,就能断身见,把色身不是我的观念牢牢的置在意识心里,再让意根接受这个观点,就能断身见。    原文:佛说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    释:内身,严格来说就是我们整个色身,属于内身,外身也是我们五阴十八界当中的法。十八界有六根、六尘、六识,六尘包括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色尘与我们眼睛所对,包括山河大地、房屋树木、宇宙星空、十方诸佛国土,都属于色尘。那些色尘都属于我们色身的外界,属于外色尘。还有声尘,属于我们十八界当中的一种法,是组成众生的一部分,是色身的外界,叫作外身。声尘也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的,我们眼睛所见的色尘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的。    如来藏输出的四大种子比例成分不同,生出的色尘就不一样,其性质就有差别。同样是土地,含藏的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成分不同,土地的属性就不一样,其功能作用就不一样,土地和土地之间也有区别,里面空大的成分不一样,土地的密度也就不一样,空大的成分越多,土地越松软。反之,土地就越坚硬,越坚硬,就说明里面空间越少越密实,越紧密越坚硬。所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种子搭配的比例不一样,它所形成的物质属性就不一样,性用不一样。    金刚是一种宝,也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同样是四大构成,为什么叫它金刚,不叫作石头呢?因为其内里的四大组成成分与石头不同,空大的成分相当少,密度极大,所以是极其坚硬的。坚硬的东西空隙就少,密度都大,柔软的东西,空隙都大,所以由五大种子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    细心观察我们的内身身体,从皮肤到肌肉、到筋、到骨骼,到骨髓、内脏、血液,所有的固体、液体物质都要观察。观察的最后结论是,都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都是虚假的甲壳,生生灭灭,并不真实。于外身观身而住。观察我们色身外的色尘,其实也是内色尘,外色尘根本观察不到。观察眼睛所对的色尘,就会知道外色尘就是如此了。这些色尘也全部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合而成,那么这些色尘就是虚妄的。而色尘的种子都来源于如来藏,那我们看见色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如来藏。所以一切法都是如来藏,看一切法都是如来藏。    我们听的声音也是一种物质声波,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声音这种物质色法,与色尘还有区别。声音具有传导性,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传导到一定的区域,其传导能量会递减,最后会消失。所以声音能够穿透物质,穿过墙壁,不受阻碍,但还是会消耗能量的。声波在空气当中传导流动,最后就传到耳根里,首先会震动耳鼓,所以声音出现时,我们首先是感到耳根的震动,后来才知道是什么声音,传过来的方向、粗细、种类、性质等等情况。而色尘会受物质的阻碍,即使是一张薄薄的纸张,也能阻挡住色尘的透过,使色尘不与眼根相对,何况是厚厚的墙壁。    还有香尘,香尘就是各种各样的气味,不管是香的还是臭的,任何一种气味都属于物质。这些物质也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构成,只要是四大和合起来的就是生灭的、变异的、无常败坏的,就是一种幻化出来的假相。因缘散去时,气味也就消失了,地水火风分解了,香尘也就消失不见了,所以香尘也是虚妄的。    再观察我们吃的饮食当中的酸甜苦辣的味道,这些味尘也是物质的,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所组成。也是生灭、变化的,有合就有散,食物进入口腔,舌根品尝,最后四大分解,因缘散去,这个味尘也就消失了。在口腔里通过咀嚼,食物的味道会有变异,吞咽到胃里,它的味道就全部改变了。我们吃的再香美的饮食,到了胃里是什么滋味,什么状态,能不能想的出来,如果能呕吐出来时,就知道了。    到了胃里,那些细菌把这些食物分解、消化,胃酸分解了那些食物以后,那味道是非常难闻的,就不是刚吃到口腔那一刹那的香味了,早就大变样了。地水火风分解了以后,物质属性就发生了变化。这些味尘也是生灭无常的,因缘聚合的,它也是一个虚妄法,不是真实的法。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就不要挑饮食,不要贪着饮食,所有的饮食都是一种虚幻的假相,不是真实有的,味尘也属于我们的外身。    还有触尘,阳光照下来的光线,空中的风吹到身上,都属于触尘。我们身体和心里都有感受,在身上的感受就属于触尘。比如我们身体里的饮食发生变化,我们感觉饱,感觉饿,或者感觉渴,还有其他的感觉的对象,都属于触尘。身体轻安的状态、沉重的状态、疲乏的状态、舒适的状态都属于触尘。这些触尘也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所组成的,组合成的东西就是虚妄的,因缘聚合的就是假的。我们就不能贪着这些触尘,不能让色身贪着享受,因为本来都是虚妄的,享受也是虚妄、幻化、变异、无常,而且还损耗自己的福德。    如果我们一享受,如来藏银行里的存款就消费掉了,从前辛辛苦苦修出来的福报就消耗减少了。如果福报不足,那么道业就很难有进步。至于说,现在有福可享受,那是因为我们从前修过福,做过布施,但是每个人的福德毕竟是有限量的,享受一点,少一点,都用在日常享受上,剩余的福德就不够使道业增进了。从前布施,修过的福,都存在如来藏里,享受时,就从如来藏银行里往外提取。越享受,银行存款越少,如果有福不享,福德存款一直存着,还会有高额利息,利滚利,福德就会越来越多。    如果都享受尽了,都提出来了,银行里就没有存款,也就没有利息了。福报如果不足,学佛就会处处是障缘,处处不通顺,想断我见做不到,想明心做不到,即使是想压服一下烦恼都做不到,想修禅定修不成,想持戒没有福也持不圆满。我们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法的修行,顺利不顺利,成功不成功,全在于自己的福德。所以我们尽量节约福报,多为自身的道业着想,为未来世的修行着想,也要少享福。    有福不享,或者少享受,积攒下来的,还仍然会存在自己的如来藏银行里,这个如来藏银行一个是永远不倒闭,再一个是别人抢不走。世间银行劫匪能夺走,或者骗子能把钱骗走,这个如来藏银行任何人拿祂都没办法,他找不到这个银行,即使找到,也撬不动。所以还没有享的福就存在如来藏里,永远属于自己,只要如来藏银行里有存款,自己就是一个有福人,做一切事情都会顺利,用在修行上,道业进步就会很快。    还有一个就是法尘,法尘就是在五尘上同时能显现出来的法处所摄的色,也是色法,法尘与意根相对,也是由微细的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的。法处所摄色,也是一种色,与前五尘有区别,是依内五尘而现起出生的,比五尘更微细,内五尘比法尘相粗一些,但比外五尘要微细。以上所说就是六尘,六尘是十八界的六尘界,十八界全体就组成了众生的假体,所谓的众生,五阴十八界合在一起就叫作众生。    原文: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当定力非常好的时候,可以观察内身,同时也观察外身,内外身要同时观察。如果定力不足,观察一样都观察不清楚,观察一会儿心就散乱了。定力具足时,能观察很多事物,思惟很多道理,也观察的清楚,思惟的清楚。内心清明又不散乱,也不昏沉,那就叫定。所以当我们内心比较清明时,用这种清明的心境,思惟佛法,就能开智慧。一切事就会看得明白,想得明白,计划的明白、观察的明白、做的明白,那就叫智慧。    观身时,观察我们色身上什么东西生起来了,如果地性东西多了,息肉疙瘩就会长出来,有可能会有囊肿生出来。原来身体没有的,现在出现了,叫作生法,比如肿瘤生出来,就多了个物件。再观察什么法灭去了,灭,就是原来有的法,现在没有了,比如各种病症消失了,身体缺少了一部分东西,或者身体瘦下来,地水火风四大改变了。然后再同时观察我们内身的改变,我们身体的改变,什么东西生起来了,原来没有现在出现了,再观察什么东西灭去了,原来有现在没有了。这样观察来观察去,就知道我们的身体是一直在生灭变化着,生灭变化的就不是真实的,不是固定永恒不变的,那就不是我。    应该有这个观念:我,是真实的、是不变化的,是不变异的;我,是不苦的;我,不是无常的;我,是常住的、永远不变化的;我,是真实的,不是组合的;我,不是因缘所生的法。这些观念应该树立起来,牢固地置于内心当中。再观察,一切法都是生灭变化、因缘所生的,就知道一切法肯定都不是真实的。这些理论教给大家,只是作一个指导,至于自己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那是自己的事,是个人领悟的问题,个人观行智慧的问题。一切理论,全靠自己体证和认知,常常观察体悟,就能确实认识到一切法的本质。    生灭变异的,不是真实法,也不是真实的我,这个观念一旦形成,再来观察一切事物,观察这些事物是不是生灭的,是不是无常的,是不是因缘组合起来的。如果仔细观察,就会知道一切法确实都是生灭的、无我的,都不是我。不是我,也就不是我所拥有的,非我、非我所,那就断了身见,也许会断我见。色身不是我,十八界也不是我。最后再观行四受阴,色受阴不是我,观察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都不是我,整个的我见就断了,三缚结随后就断,成为初果人。    于身又观生灭法而住,色身上有什么法出生,同时又有什么法灭去了,同时生同时灭的这个色身,都能观察出来。只有定力较强,心力够用时,才能观察出来。都观察清楚了以后,因为一直在观身的缘故,现在的心念里都是色身。再把心念里的色身排除,心里不要有色身的念头。认可色身不是我,就不要心心念念再有这个身体了。心念里无身,就会断身见,同时内心里也不要留存其它物、其它法。心念无身又无物,就有个清清明明的知。    这个知是什么?是意识心的知。有这个意识心的知,定比较深,那这个时候可以修到未到地定,还可以修到初禅定。有这个定力时,再把这个知换成话头,就能够参禅了。所以大小乘的某些修行方法是相通的,不是象一道沟地隔开不能跨越。等大乘的法通了,用大乘的方法,再来观察小乘法,就更清楚小乘法了。大乘法不懂,小乘法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彻底的明了,总有不通之处。    初地、二地的大乘菩萨,要比四果阿罗汉更懂小乘法,四地以上的菩萨,回头再观察十二因缘、四圣谛理要比阿罗汉辟支佛更通达无数倍。二者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深度也不一样,大乘菩萨们,观察的更细致、更入微,智慧更深。所以大乘菩萨的智慧远远要高于小乘阿罗汉的智慧。菩萨观察法的角度、层次都比罗汉们要高要深。观行完成以后,当心念里都是色身我时,就把色身观念灭除,色身非我就能认可了,心心念念就没有色身我,只有个知。再用这个知去参禅,就能明心证悟。             五、观死尸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果于冢间之死尸。死后经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胀成为青黑腐烂。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性质)。而成为如是者。    释:佛说,诸比丘们,你们现在应该观察自己就像被扔到坟墓间的死尸一样,那些死尸是第一日第二日到第三日,身体就会膨胀变得青黑和腐烂了,那么注视观察自己的色身,要知道自己的色身早晚也会像这样,膨胀、青黑、腐烂,成为了这样的死尸。    下一步要观尸体,众生死时,地水火风四大分解,就成为死人。人死以后,印度那时把尸体裹着一层布,就扔到坟墓间,过去印度有尸弃林,一般人死了都扔到那个树林里,裹上一层裹尸布,有的人很穷就把裹尸体的布拿回家自己用,然后把尸体扔在树林里就不管了,任尸体腐烂,和野兽鸟类啃食。过去死人火化处理或埋入坟墓的很少。印度天热,扔到树林里经一日、二日、三日,经过一天时间尸体就会膨胀,膨胀以后身体皮肤就呈青色、黑色,因为膨胀以后就开始腐烂了。    为什么会膨胀呢?因为身体里有水分,天热水停滞不流动,就会产生细菌,细菌产生出来就像发酵一样,身体就会膨胀。我们发面做食品靠什么,也是靠细菌。细菌一产生出来,和好的面就出现泡泡,膨胀起来了。活着的时候身体里的血液、各种液体都是流动的,流动的东西不容易产生其他不必要的细菌,不流动就容易产生细菌,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一条流动的河,就不容易产生细菌,没有腐烂的味道,如果水不流动,几天就发臭了,菌类产生出来就会如此,尸体膨胀腐烂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看某某多有修行,死后他的身体很久都不膨胀,不腐烂,修成了肉身不坏。其实肉身不坏只有六祖是真正的肉身不坏,六祖的禅定很高,临终前,身内的三昧真火早已把身体里的细菌度走了,细菌不能在他的身体里存活,因此六祖走了以后,身体里就没有细菌,身体就不会腐烂。其他人的肉身不坏都是一种假相,完全可以作假,活着时,根本就没有甚深的禅定功夫,死时就靠作假。    任何人只要死前几天,断水断饮食,身体里没有水分,死后他的身体就发干,不容易生细菌,身体就不腐烂,也可以不变色。或者人死后,有人给尸体进行干燥脱水处理,这样尸体也不会腐烂。但是经常打坐的人,有禅定证量的人,他有三昧真火,这个三昧真火能把身体里的水分烧干,或者细菌不让它繁殖出来,那些细菌都烧没有了,死了之后就是肉身不坏。肉不坏,骨头不坏,身体不倒塌,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叫有道、有修行呢?证果和明心有功德,第一能自身受益,第二能利益他人,这才叫作道。其他的世俗有为法,都不叫作道,不叫作有修行。虽说有人能肉身不坏,但是既没明心,又没证果,三缚结没有断除,他未来仍然免不了要下三恶道。所以有很多人崇拜肉身不坏,这个肉身菩萨,那个肉身菩萨,那只是崇拜肉身假壳子而已。至于他有没有智慧,有什么样的智慧境界,大多数人判断不出来。即使修出了禅定,有三昧真火,能够使肉身不坏,此人也不一定明心见性,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菩萨。    有些人故意在尸体上做手脚,死后可以用各种灰,把身体的水吸干,吸干以后才可以肉身不坏,就是为了让大家崇拜他。如果没有明心开悟,这个身体保持一百年,一万年也不算什么,明心开悟了叫真实义的菩萨,和这个身体如何没有关系。所以任何人修出禅定了,也可以做到肉身不坏,我们不要看世间任何一种假相就去崇拜,不要去着相,要看实质内涵,要看一个人的智慧境界。一个人整天打坐也是一种表面现象,死后肉身不坏也是一种表面现象,这些现象不过是五阴世俗世间的各种生灭的假相罢了,虚幻而不真实,不可久住。看人要看他的智慧,你不了解他的智慧,仅从表相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大德,是不是有道,那叫着相,着相即是颠倒,所以肉身不坏不少人都可以做到,那不叫道。    人死后一天、两天、三天都会发酵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腐烂,细菌从里到外把这个尸体就分解啃噬了。于身观身而住时,就要注视这个尸体,内心里想象这样一个身体。我们几乎都看过死人,可以想象出来,夏天气温非常热,人死了停尸三天,临死之前进了饮食,第二天这个尸体马上就膨胀起来,所以夏天不能停尸时间长了,一天两天三天,最后成为青黑色腐烂了。    观身注视此身以后,那我们内心里就会有个观念形成了,那就是:我的色身将来也会像这样一样,别人的色身死了,扔掉、腐烂了,我的色身也不能逃出这个命运,最终都是这个结局,也不能脱离这个法,和这个尸体一样都会膨胀腐烂,我也会成为一个尸体,被人扔在树林里,或坟墓里或者火化。观察自己的身体将来也会这样,那我们还认不认这个色身是我呢?如果身体是我,身体毁坏了,我又哪里去了?我到底消失没消失?如果消失了,还有没有未来世?这一世的我,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如果我也随着身体消失了,那我怎么还有下一世呢?我们无量劫来有多少个身体,都是这样膨胀了、青黑了、腐烂了、消失了。我们就要想,这个身体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拥有的,不要再去执着这个身体,为这个身体付出很高的代价,很宝爱他,穿最高档的衣服,吃很美味的饮食,住最高档的庭房,为他付出高额的代价,其结果是什么呢?他照样会把我们给抛弃了,成为坟墓里的一个尸体,膨胀腐烂消失没有了,那么我们就不要再贪着这个色身。    原文:佛说。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    释:当修观身念住法时,我们观完内身以后,再接续观外身。外身就是十八界当中的色声香味触法,观所见的一切色,都和我们的身体一样会散坏的,会消失,会灭去的,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都是念念迁流变化,根本保留不住,不能长久存在,所以外身也不是我,也不是真实的,也不是恒常不变的,全部是生灭的,因此也不要贪着外界。内身外界都不是我,都不要贪着,这样就能断身见,降伏贪爱,禅定就能生起来了。    再同时观内外身,当我们禅定深一些的时候,精力就会充沛,内心非常清明,一切法都能同时观察出来。同时观察内身和外身,在观察色身的同时观察眼见的色,耳听的声,鼻嗅的香,舌尝的味,身觉的触,心思的法,念念生灭变异,无常、虚妄,这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所以定深时,智慧也就深广了。然后又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观察在我们的色身上,什么法生起来了,原来没有的现在出现了,原来有的法,现在消失了。    从色尘上来观察,从声音上来观察,从气味上来观察,从味尘上来观察,从触尘上来观察,从法尘上来观察,观察各种各样的生法,各种各样的灭法。我们内脏器官的生和灭,皮肤、骨骼、肌肉的生和灭,从头到脚的生法和灭法,都要观察出来,这要定力非常强,智慧非常清明,这一切法都是生灭、变异、无常的,都非我非我所,都不真实。那就不要再去贪着任何一个法,这样就能断身见、断我见。    原文: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整个内身外身都观察完以后,意识心当中,就会都是有关色身的观念,思想里都是色身。什么叫智识呢?明理叫智,能了知真实的法相,叫作智,不愚痴不糊涂,叫作智,不散乱不昏沉的清明了知,叫作智。识指识心,以意识心为主。这里的智识,就是指意识心有了定力,能清明了知一切法,不愚痴不糊涂,不散乱不昏沉。意识心中有智慧生起来了,能够观察和认知到一切法,这是定的结果。然后内心当中就会有一个我,有这个色身。    忆念就是观察了内外身之后,心心念念都有这个身,身体的观念、形象在心念当中形成了。形成了以后,再把这个忆念排除掉,把身我的观念去掉、空掉。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内心里一法也不依赖,一法也不住着,既不依内身,也不依外身,而且也不执著世间任何物,内心里空荡荡,无所依,叫作一法不住,一法不执。修到此,已非常人,已经去身见,去身执的圣贤。    佛说,你们出家比丘应该这样来观身,心不住法而住。所有修行人都应该如此,不仅是出家僧要如此修行,不依色身而住,不依外身而住,不要有色身的观念,也不执著世间任何物而住。如果再执著其他的物也不可以,执著财色名食睡,执著金银珠宝,执著名声、权势、地位,执著这些也不应该,这样执著就不能解脱生死轮回。把这些物也都要泯灭、空掉,就会住在甚深禅定当中。心念空掉了以后,内心总是有个知,有个清清明明的知存在,以后就能用那个知参禅了。把前面的色身以及一切物都泯灭了,全排除、全空掉了,再参禅就很容易,很快速了。    所以修到最后都是无所依而住。先在心念当中有个身,再把身空掉,无所依而住。把身空掉,再把世间任何其他物全部空掉,心心念念都是一个空,从里到外都没有一个我,就会断我见,断身见去贪执。都没有我了,这时候有定有慧,就打开了小乘智慧,这样才叫于身观身而住。    这些观行的内容一步一步深入,一步步接近于空无。断身见,断我见,一步步来观行,定越深,智慧就会越来越深,心念就会越来越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我,心就空下来了。如果心中再有一个物,这个物也是非法,心中有物就不如法,再泯灭掉一切物的观念。任何心念当中有一个东西出现,你就说这是假的、空的,不是我,它就消失了,我们就能断我见证果了。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被鸟所啄。或鹰所啄。或鹫所啄。或犬所食。或豹所食。乃至各种生类之所食。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是者。    释:刚才是观行把尸体扔到坟墓间,尸体只是青淤膨胀、腐烂了,现在开始观行尸体被鸟所啄食了,食肉大鸟非常饥饿时,就在树林里盘旋,寻找可食之物。发现尸体,就会钳食尸体上的血肉。这具尸体或者被老鹰所叨啄,或者是被鹫所叨啄。这些大鸟都是吃肉的,专门在尸弃林里等着吃死尸。    这具尸体或者被野狗吞食,或者被虎豹豺狼所啃食,尸体乃至于被各类野生畜类之所食。还有什么吃死尸的众生呢?蚂蚁也都来吃,甚至能啃骨头,各种畜生都来吃肉,坟地里的野鬼也吃死尸,他们吃只是食香气,嗅气味,实体的肉,他们吃不了,嗅得死尸上的肉味,就算吃饱了,畜生类是吃具体的肉。这个尸体就这样被这些畜生们分食完了,分食到最后,剩下最坚硬的骨头啃不动,就扔下不顾了。    我们观察死后的色身可以想象,想象内心当中有个尸体,被各种畜生所分食,分食时,我们在注视着此身。这当然是我们想象的,意识心中的想象,意识心注视着这样的情景,这时候就没有前五识了,只是个独头意识。意识注视此身时,就知道此身不脱如是法,别人的身体结局是这样,我自己的身体将来的结局也会是这样,死后也会被扔到尸弃林里,被野兽吞食掉,都是这样一个结果。只要有身体就是这个命运,现在虽然条件好了,尸体可以火化,其结果也是尸体化为灰烬。    那我们是否还认为这个身体是我呢?如果是我,我哪里去了?为什么消失不见了呢?能消失灭亡的是我吗?当然不是,也就是个假壳子罢了,能被我所用一段时间罢了,不必要去执著它,就像对待一件衣服一样,不能穿就扔掉。无始劫以来多少个所谓的我,就这样被吞食了,身体是真正的我吗?肯定不是,身体没有了,真我不灭,不灭就会还有下一世。所以能灭的东西肯定不是我,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是不灭的,灭的都不是我。有人就会认为这个不灭的真我,好像是灵魂意识,但意识也要灭,不是真我,真我就是既不生也不灭的第八识心体。    观察这个色身时,发现它是生灭的,生灭的就不是我,无常的也不是我,苦的也不是我,染污的也不是我。我是清净的,我是不苦的,我是乐的,我是寂灭的,我是常住不变的。而身体刹那刹那的变化,我们的心识也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变化无常的不是我。这个观念要牢固形成了,断身见、断我见会非常快。观念和理念别人不能硬塞给自己,他人不能代替自己认可,不能改变自己的心识认知。只有自己如理思惟,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观念。至于自己能不能改变观念,是你自己智慧的问题,也有福德方面的问题,和定力的问题。    所以世尊把法留给我们,教给我们,我们怎么去认知,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佛就没办法了,再怎么加持也没办法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心,最多能让我们的意识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到,无法让我们的意根了解、接受和认可,所以就要靠我们自己一步一步去修行,一步一步来改变我们意根的思想观念。深细思惟以后,意根认可了,思想观念就改变,意根一改变,心行就一点点的改变。心行改变了以后,我们就从凡夫修到贤圣,再从圣贤到佛,一切都会圆满了,所以修行到最后,意识心彻底改变,意根彻底改变,我们就是一尊大好的佛。    原文:佛说。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    释:我们这样来观察尸体,观察到尸体都被分食净尽了,这就是在观内身,通过观察内身就知道了,这内身会分化、分解、变异,会消失,那就不是真实的。然后再于外身,观身而住,观察我们的十八界,知道一样一样都会散坏,一样一样的都会灭去,一样一样的都会消失。那么就想一想,内身和外身是不是我和我所呢?这些既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都是生灭变化的、肮脏不净的、苦的、空的,所以都不是我。然后又于内身和外身,同时观身而住,定力好时,内身和外身同时都能观察出来,结果就知道了五阴十八界法,都是苦、空、无常、不净,都不是我。    观察色身当中新生起了哪一种色法,什么东西增加了,从无到有,要观察出来。观察出来以后就知道了,只要有生,就会有灭,生灭即无常,就是不真实法,那就不是我。再观察色身上原来有什么,现在没有了,消失了,变化了,改变了。这一切都要观察出来,观察出来以后,就知道色身是生灭变化的,是无常的;无常的,就是空的,空的就不是真实的,就是幻化的,就不是我。再同时观察色身生起了什么法,灭去了什么法,生法与灭法要同时观察,这样定慧均好。    当定力足够时,精力充沛,心就会比较清明,有智慧,就能同时观察出很多的法;如果定力浅,精力不够用,智慧力也不够,很多法就无力观察出来,即使观察一样、两样事情,也不容易清楚观察出来;如果定足够用,智慧力也强,四面八方的事情,色声香味触法,内身外身的情况,同时都能观察到,都观察出来以后,就知道什么法出生了,什么法灭去了,内心全部都了知。内心里这一个知,能够清清明明的了知一切,定慧等持。如果不切实修持,定也不具足,慧也不具足,观察一个法都不清明,观察不明白,思惟一会儿心就乱了,思虑一会儿就心烦了,那样不会有个明了的结果。因为定不具足,慧就不具足。    定慧具足的前提是要具足福德,福报不足,定力就修持不出来。修定的时间、环境等等条件不容易具足,每当修定时,就会有干扰的事情出现。修慧时,也是这样,这边刚要思惟观察一个法义,那边一件事就出现了,需要去处理,思惟就被打断了,等处理完,再回来接着观察,又一件事来干扰。福报不足,就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精力来专心致志地修行。如果不用心修福,就会总有世间法的事情来阻碍修行,使得道业没法进步。出现这种状况,就要赶紧去布施修福,福报够了,往这一坐,无论是修定,还是修慧,就没有人和事来打扰了,就会有充分的闲余时间和条件来修行,可以看书看很长时间,没有打扰的,很多事情就不用你去分心劳神。    福报不够时,修行这个阻拦你,那个阻拦你,家庭的遮障,工作的遮障,人事来往的遮障。还有的人经济来源匮乏,日用不济,于是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挣钱养家糊口,那就没有时间修行了,这都是福德不足所致。福德不够一定要多修福,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把自己的福德尽快聚集起来。多作布施,布施出去一物,回来至少是一千倍,还得看布施的对象是谁,如果对方有修行,那就不止是一千倍,一万倍,十万倍,百万倍了,即使是布施给一个外道修得初禅定的人,得福那都是百万倍的回报,都记载在自己的如来藏当中。所以修行人要尽量往外布施,尽量不要往里入,不要把其他人的财物进到自己的账上,那样绝对不合适。    原文: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这样观察以后,清明的心当中,心心念念都有个身,心念里全部是关于色身的思想和观念,要把这个身的观念排除出去,把那个青淤腐烂的身体排除、空掉,也要把被野兽分食的色身情况排除、空掉,不再认那个色身为我,让思想清净,内心空净,心无所依而住。如果内心还在执着世间其他任何物,也要把那个物给空掉,不管是钱财、房屋、土地、权势、名利、地位,心念当中全部都要舍弃、空掉,让内心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一无所依而住,这样心空净了,小乘的果位也就得到了。    这个时候内心当中还清明的有个知,虽然有知,也没有物。这个知,将来就可以换个话头来参禅,参:拖死尸的是谁?我们身体和死尸一样,并不真实,既然不真实,为什么还能活蹦乱跳呢?为什么还能做一切事业呢?当我们把定修好了,我见再断了,疑情就很容易出现了。如果断了我见,而且断的非常彻底,内心一物也不认时,就会怀疑了:为什么身体还有五阴的功能作用?这样疑情就出来了。    疑情出不来,一个是定力不够,另一个是有我见阻碍。定不够知见也不容易具足,我见就不容易断,或者断不彻底。心中没有空却一切物,把五阴当中的某些法还当做真实的,那疑情就不会出现。所以疑情没出现,就说明定和慧不够,还需要接着往下修,疑情一出来,就会住在疑情里,时节因缘一具足,就把疑情打破,知道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所以大小乘理,小乘就是基础,基础打好了,下一步修行就会非常快。这样观身,就会断了身见,内心空空如也,没有一个我,没有我身,都是空的,幻化的。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冢间之死尸。由于具有血肉而筋连结于骸骨。乃至无肉之附着血而筋连结骸骨。乃至无血肉。唯筋连结骸骨。乃至关节解散。手骨于此处。足骨于彼处。踝骨于此处。腿骨于彼处。盘骨于此处。背骨于彼处。头盖骨在彼处。骸骨散在四五八面。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此者。    释:这段经文还是观死尸,色身活着的时候是虚妄,死了成为尸体更虚妄,更是空的,更不是我了。刚才上段是观尸体被野兽都吞食了,吞食了以后还剩下一些骨头,剩下的骨头上还有血和肉,有筋连着骨头。再往下观,骨头上的肉也没有了,还有点血,有筋连接着骨头。再往下观,血也没有了,被野兽舔舐了,啃的就剩下最硬的骨头,只有筋骨相连。    乃至到最后,连接处都没有了,关节没有了,骨头已经被啃得非常破碎了。最后骨头就分散成手骨,还有脚骨,踝骨、腿骨、背骨、头盖骨等等,非常零散。看着这些骨头四面八方地散落着,这个活生生的血肉相连的大活人,到最后就变成了东一块碎骨头,西一块碎骨头,都散落在四面八方,凑不起来了。观察到此,就知道了,任何一个身体,都不能逃脱这个命运,都会成为破破碎碎的碎骨头。那么这个身体哪里去了?是真实的吗?是我吗?原来那个完整的身体也不是我,剩下碎骨头的这个也不是我,都是因缘聚合起来的,四大组成的,是一个假壳子,一个幻化物。    佛说,我们在一小劫之内的色身,都散坏以后剩下的骨头,这些骨头足足能堆积成一个须弥山。须弥山处在四大海里,一直伸展到虚空当中,须弥山在四大海水里埋藏一半,伸出在虚空当中是一半。须弥山是三角形的形状,越往上越狭窄,伸出四大海上面一半。我们地球在四大海的上面,须弥山的脚下,是须弥山南面的一个小球体,在四大海水面上的须弥山,其半山腰是四天王天,须弥山的东、南、西、北四面,是四天王所住之处,叫四天王天,月亮在那里悬浮着。须弥山的山尖上,是忉利天天主释提桓因所住的忉利天,也叫三十三天,太阳在那里悬浮着。    一个人一小劫里所有色身的骨头,就堆成了须弥山那么高,那一小劫中我们的色身简直是太多了,生命的次数和生命体也太多了,根本数不清楚。这些所有的色身都是我吗?都不是我,都是如来藏所幻化出的一个假壳子。每生每世,如来藏都把地水火风四大种子输送出来,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色身,色身散坏了以后,就剩下了骨头,到最后连骨头也没有了。我们能找到往前很多世的骨头吗?根本找不到了。    如果色身是我,到哪里去找那些我呢?到虚空找我吗?肯定找不到。再说我有那么多个吗?真实的我只有一个,而且是常不变异的,能变化的无常的就不是我,这个观念我们心里应该非常非常的牢固了。那么我们就不要再执着一生一世的色身,不要再把色身当作我,为它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吃喝玩乐一生一世都为了这个臭皮囊,为了这个假壳子,那就太不值得了,到最后它还无情无义的把我们抛弃了,是我们抛弃它,还是它抛弃我们呢?我们想抛弃它吗?根本不想抛弃,意根没有修好去贪执时,是这样的执著色身,抓都抓不过来,不可能主动放弃色身。    所以那个生灭的东西,我们为它付出一切代价,把所有的福报都用在让它享乐上,那是非常不值得的,不要为了无常变异的色身,去付出高额的代价,要尽量多修福,多积福,少用福,少享福,福报积累够了,我们就成佛,佛是福慧两足尊,福报不具足就不能成佛。所以这个福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福德没有了,即使别人送给自己多少的财物,也享受不到。即使能享受到,那也是从自己的如来藏银行里,把福报提现出来的,那样银行里的存款就减少了,钱财虽然是从别人的银行账号里提出,可福德却是从自己的如来藏银行里消耗了。我们每一口饮食,每一次消费享受,都是从自己的如来藏银行提现出来的,多吃一口,就少一口的福报,从银行里提出一点,存款数额就减少一点,存款没有了,只有饮饥挨饿、受苦的份儿。    原文:佛说。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    释:上面那段是观内身,观行尸体都变成了骨头,骨头上一开始还有血肉,后来既没有肉也没有血了,最后筋也没了,骨头散坏成东一块,西一块,零零碎碎,最后都消失了,哪里还有一个我呢?观完内身,再观我们的外身,外界,十八界当中的六尘。六根六尘六识,全都是生灭、散坏,苦、空、无常的;无常、空的结果就是无我。色身从无到有,长到一百多斤,最后肉没有了,血没有了,内脏没有了,就剩几块碎骨头,最后骨头也没有了。    色身是不是空的呢?是我吗?这个假壳子是不是苦的?是不是肮脏不净的?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色身不是我。观内身之后再观外身,整个十八界我们都要观行到,然后内心坚定地认知到:十八界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全部都不是我,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都不是我。于是内心的色身观念就会舍弃,心中空空如也,一物也没有。内身外身没有一样是我和我所有的,这样断我见就彻底了。定慧都很好的人,我见一断,不久就能证得二果,或者当时就是二果。    成为二果以后,初禅定发起来就很快,初禅定发起来以后,就会断贪爱,再把嗔恚心断掉,就成为三果。能修到三果就相当不错了,有三果的证量,再加上明心见性,就会过禅宗的牢关,之后就有能力和资格进入初地,成为初地菩萨,就是进了如来家,成为如来的真佛子,如来的亲儿子。在此之前都不是,因为没有通达大小乘佛法,也没有降伏(断除)烦恼,就不能入如来家。    于内外身,同时观身而住,定力慧力都够好时,同时观内外身而住。观内外身时,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色身上新生出来的法,和同时灭去的法,都要观行出来,心里清明,定慧相资。    原文: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观行完内外身之后,生法和灭法也观行完成了,识心的心心念念当中都有个身体的存在,忆念当中也都是这个身体。然后再把这个身体的念想空掉,心念不依身而住,且也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心中一法也不住。没有身,没有世间任何一个物,任何一个物全部是空的,全不是真实的。身体不是真实的,外边的一切物也都不是真实的,一直到整个虚空,外面的整个人事物理,我们所生活着的一切环境和资具,全都不是真实的,全都不是我所拥有的,全部都是虚幻的。    这样内心就空的非常的净尽了,全空掉了以后再参禅。既然全不是我,全都是空的,为什么这个五阴还在活动着呢?疑情就会出来了。空得越彻底,疑情越浓,破疑时的智慧越深利。    按照这种方法观身,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就这样来观行色身。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冢间之死尸。初如螺色之白骨。乃至经过一年。骸骨堆高。乃至骸骨粉碎败坏。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此者。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释:佛说,诸比丘,再观察这个被抛弃到尸弃林或坟墓当中的死尸,那具尸体最初就像是海螺的颜色一样的白骨,骸骨经过了一年发生变化,堆集起一堆很高的白骨,到最后骨头粉碎败坏,消失了。一个完好的身体,变成了一具尸体,最后连一块骨头都没有了,什么都找不到了,这就是无常和空幻。那我们找前世的骨头,再前世的骨头,一劫以前的骨头也找不到,都没有了,连一点骨灰也找不到,色身就这样无影无踪了。诸比丘,你们注视观察这个色身,就会知道自己的色身也脱离不了这样的命运,最终必然会成为这个结果,诸比丘,这就是于身观身而住。    过去有修行人怜悯众生,死后不把身体火化,而是让人把尸体直接放在坟地里,让畜生食用,畜生食用了以后只剩下一堆骨头,他临终又嘱咐人把骨头收集起来磨成粉,再喂那些像蚂蚁类的更小的动物,或者撒到海里直接喂鱼。这个修行人如此无我,如此怜悯众生,死后也仍然要利益众生,可见是一个不执著色身之人。    这样尸体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即使骨灰存在,也都会散去,找不到了。到最后地球毁灭了,骨灰和骨头都在哪里呢?如果说骨头在地球上存着,只是找不到了。那地球消失了,骨头在哪里呢?地球成住坏空一个周期是一大劫,即使骨头能存在一大劫,如果说骨头都存在虚空里,那什么叫虚空呢?虚空哪里有那么多骨头呢?即使虚空能存骨头,那大雨一下来,就会把骨头冲没了,宇宙当中风灾一来,整个宇宙天宫都摧毁了,那些小骨头和骨灰又算得了什么呢?更是无影无踪了。    所以到最后我们的色身,是一物也留不住。原来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现在地水火风分散,都回到如来藏里了。如来藏收回了以后,再变下一世又一世的色身,把地水火风再输出来,又形成了另一个色身,再把地水火风收回去,回到如来藏里。这样看来,我们真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是,那我们就不要再执着色身,也不要执着世间任何一个物。有人说我抓着金银珠宝,那个比较坚固,比身体坚固多了。可是没有了色身,金银珠宝又有什么用呢?金银珠宝是比较坚固点,但是它们又能存多久?一劫两劫三劫,能存一大劫吗?地球散坏了,金银珠宝在哪里?金刚是最坚硬的东西,金刚又在哪里?三千大千世界都毁灭了,你的金银珠宝和金刚又在哪里?能找到吗?都消失没有了。    地水火风四大组合成的,最后又会回到如来藏里。金刚也没有了,连宇宙各层天的天宫都没有了,我们还执着个什么,一切都消失散坏了,都是虚妄的。你执着什么,抓取个什么呢?就是让你抓着了,你又能抓多长时间,其实抓着的时候就是一种苦。所以应该把我们的心,修得空空净净的,空空如也,一天到晚,就像行走在虚空当中一样,也没有一个我在行走,那个心是非常清净自在舒适的。我们证得果位以后成为贤圣人,生生世世修行,同时利乐他人,自利利人,最后成为圆满究竟的佛。我们应该这样修行,才能圆满无上菩提路。              第三章 受念处观    大念住经受念处的受都包括什么?包括六识心的感受和色身上的感受,就是身心上的感受。六识的感受是什么?是眼根上眼识的感受,耳根上耳识的感受,鼻根上鼻识的感受,舌根上舌识的感受,身根上身识的感受,还有一个就是意识心的受,意识心的受叫作心的感受,纯是心的感受。五识的感受,虽然是在五根上产生的受觉,其实也是心里的感受,五根本身没有受,是识心有受。意识心的受,大多数时候,也离不开五根,多数时候是与五识共同产生的受。心上有感受,身体上有感受,都是识心的受觉,心里的感受叫内受,心对外边色声香味触的受叫外受。    原文:然。诸比丘。如何比丘于受观受而住耶?。诸比丘。比丘若在感乐受。知我在感乐受。在感苦受者。知我在感苦受。在感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不苦不乐受。    释: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观行自己的感受,而把心住在感受上呢?诸比丘,如果比丘在感受乐受,心里要知我在感乐受;如果心里在感受苦受的时候,心里要知,我在感受苦受;如果心里在感受不苦不乐受者,要知我在感不苦不乐受。    这节世尊要教导比丘观行受念处,修行受念处观,时时刻刻都要观察自己内心里的各种感受,所有的心念都在注意感受,集中在感受上,以觉知和观行自己的感受。受分为: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五种;或者大体分三种:舒服愉快的感受是乐受,不愉快痛苦的感受是苦受,既不好也不坏的感受,不苦不乐的受是舍受。    修行受念处观,要如何观受呢?应该是身心上的所有感受,心里都要清楚的了知,就是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自己都应该知道,不知道就属于无记。无记时,就不能观行了,这时可能心里在打妄想,或者是在昏沉中,那就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没法观行,所以修行四念处观时,心里总是要有一个知,才好观行,才能出生智慧。    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这三种感受,自己都应该清楚感知到。如果知道自己在感受乐,那你的心念就在自己的乐受上没有散乱,没有打妄想,也没有昏沉。在感苦受的时候,你也知道自己在感苦受,知道自己现在心里痛苦、不高兴、不愉快、很烦闷,这些感受心里都要知道,清清楚楚,不迷乱,这就是定,也有慧。    自己在感不苦不乐的受,心里也要知道,不苦不乐的受不容易知道,不容易发觉,因为没有特殊的受觉,关注的程度比较轻微,不容易引起自己的注意。目前的身心状态如果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坏,如果不反观,心不细致,就不容易觉察到,往往会遗忘,不觉知。不苦不乐时,往往不会回光返照自己,就好像把色身忘了一样,而在攀缘外身的外界,把眼前事情忘了。这时应该收回心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感受上,来观行受觉。    应该训练自己心里时时刻刻都要有个知,意念要集中,精力要集中,心不散乱也不昏沉,心里保持这个知。有这个知的人是什么状态?人很聪明,很灵敏,也细致,观察力强,如果不知,就是不聪明或者是糊涂、散乱。但是修到无心境界的人,不在此例,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是无所谓,不在意了,也没有多少感受,他们修行已得初步成就,其心不在世俗法上。    佛训练我们内心随时要有定,也就是要我们开启智慧。时时刻刻能够观察自己,有了定和慧,我们就会观察别人,会观察一切环境,都会观察了,就有智慧处理了。自己现在色身处于什么状况,别人的状况是什么,都不知道,就不能很好地处理了。要想把事情处理好,精力意念都应该集中在这个事情上,把事情看明白看清楚,在这当中就有定和慧,定和慧是同时一体的。没有定,就没有慧,无此就无彼。    什么是不苦不乐的受,我们应该知道,比如自己现在坐在这里,暂时忘记了身体,不知道有身体的存在,这时候就是一种不苦不乐的受。如果身体很舒适,就会知道,能感知到,而且会贪着;如果身体很难受,也知道,之后就会想办法消除或者躲避。不苦不乐受就不是如此了,一个人到面前来,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看到就像没看到一样,心里没有什么感受,既不喜欢也不厌恶他,是一种无所谓的状态,这就是不苦不乐的受;一件事情发生了,一个东西处在面前,自己对这些没有感觉,都是不苦不乐的受,既不喜欢也不讨厌,不作任何的想法,都属于不苦不乐的受。    原文:若在感肉体之乐受者。知我在感肉体之乐受。    释:佛说,我们在感肉体的乐受时,心里要知道,要清楚。这个乐受分为心里的乐受和肉体上的乐受。肉体的乐受是什么情况呢?比如打坐气脉通过身体的时候,身体就有乐受,身体感觉很舒服,气脉在身体里面运行没有阻塞比较畅通,色身就会很舒服,如果气沉下去到丹田了,整个身体感觉都特别好。尤其是有初禅定的时候,身体飘飘欲仙,轻安柔软,轻灵自在,如在云雾当中,心喜身乐,人间的语言没法准确形容和表达。    身体上的感受是谁感受的呢?还是身识本身的感受,肉体并没有感受,是肉体上身识的感受,就是纯身体的感受,其实也是伴随着意识心的感受,否则身体就不会有感受了。又比如自己突然被打了一下,就会觉得疼痛,这个疼痛的反应是谁的反应?是身识的反应,疼痛之后,心里感觉难受了,可能还会起嗔恨,这个苦受是谁的感受?是意识心的感受,以意识的受为主。这种受的当下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一种是意识心上的,二者是混在一起的。心如果能细致一些,就能把二者分开。    或者身上划了个口子,感觉很疼痛,这种疼痛的本身有身识的受,疼的时候你心里感觉很苦,很不舒畅,那就是意识心的受。要完全把二者受分开必须有定,心细致了才行。肉体上有乐受的时候,自己就应该知道在感肉体之乐,肉体和精神之乐,都有意识心的觉受。一般人不懂这些名词概念,就分肉体和精神,其实肉体上的受也是识心,精神上的受以意识心为主,都是识心的受,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乐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乐受。    释:精神的乐受,是纯粹意识心的受,我们在感精神之乐受时,心里一定要知,没有知,不是散乱就是昏沉,那就无法观行了。精神之乐受,多不多呢?很多,我们喜欢的事情有很多,不管喜欢什么,都是乐受,都是精神的感受。贪着东西的时候,都有心里的乐受,因此都是精神上的感受。不贪就不会有乐受,就会觉得一般般,不太在意。如果心里不乐不喜欢的话,也不会去贪得。我们每喜欢一样的人事物,肯定都有乐受,才去喜欢,才去贪着,不喜欢就不会去贪。    在感精神方面乐受的时候,对待人、对待事、对待某个物心里都有乐受,在精神方面的乐受主要是喜欢、高兴、贪爱、快乐,只要心里喜欢一样,就是贪,有贪爱尤其是贪欲界里的法,那就不能出离欲界,贪三界的法,就不能出离三界。只要有贪,心执著了心喜乐了就会被喜贪执著捆住被束缚,不得解脱,喜欢一样东西就被这样东西所抓住了,心不得解脱。如果心心念念都是这个东西,被束缚得就很牢固,心不能空净,那就是轮回,就是生死。感肉体的乐受时,内心应该知;感精神的乐受,心里也要知,这样就不愚于目前身心当中的任何一个法,说明内心里有定也有慧。    原文:或在感肉体之苦受者。知我在感肉体之苦受。    释:在感肉体之苦受时,心里也要知,只有知了,才能仔细地观行,从而知道这些感受都是生灭无常的,虚妄非我。肉体方面的苦受多不多呢?肯定也很多。现在冷天到外面,风吹到身上是不好受的,这就是肉体上的苦受。这种觉得外边很冷的感受,以肉体和精神的哪个受为主呢?这时是以身体的觉受为主,同时有精神上的轻微觉受。    如果是太冷了,肉体的苦受很严重,那么精神上的苦受就会增加了;身体的感受实在太苦了,心里就会非常烦恼,那时候精神上的苦受就突出出来了。什么时候以什么感受为主,是不一定的,二者不是完全的平等地呈现出来,如果是有修行人,意志坚强的,有所追求的人,就不太会在意肉体的苦受,他的精神就不会感受苦,这是因人而异的,看人的承受力如何了。    身体的苦受时间长了,会转换成精神的苦受。比如说有病了,刚开始扎针心不觉得苦,如果每天都扎针,心里就会觉得烦了,尤其是病情不见有好转,心里就有负担了,精神的苦受就多了。所以感受有时候侧重于身体的方面,有时又侧重于心理方面,也就是精神方面、意识心方面。突然被打一下,虽然身上会很疼,但是有些人心里是不反感的,那时心里就没有苦受;但是总被打,内心就受不了了,那时身苦,心也苦,心苦就比较明显了。所以身心的感受会发生变化,侧重面会转移。    自己在感肉体的苦受时,心里要知,在感精神的苦受,心里也要知。每天到外面风吹日晒,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肉体上会有苦受,回家后身体哪里都疼,都不舒服;或者有风湿时,身体感觉非常的沉重,这些都是身体上的苦受,苦受多了,心里就很烦躁,心里的苦受就强烈了,越来越多了。当身苦心也苦的时候,那是最苦的。有些人干活很累很累,累是不是苦呢?但是他心里高兴。别人打你,你也许很高兴,所以色身之苦,与精神之苦,两个未必就同时出现。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苦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苦受。    释:感精神之苦受,就是在承受心里的苦,主要是意识的苦受,心里也要知。如果心不细致,精神心灵的苦受也不容易观察到,不容易感知。其实我们精神方面的苦受也很多,越是敏感,越能感知到种种的不如意、不如愿、不可心、忧愁、烦恼、苦痛、忍耐和煎熬。如果心里愚痴麻木或者粗枝大叶,有些轻微的烦恼就感觉不到了。修行人达到无心的状态除外,他们是什么也不在意的。    有些畜生很苦,可是牠们不知道苦,没有觉悟,为什么不知道苦呢?就是因为愚痴。我们做人是很苦的,可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活一辈子苦一辈子却不知道苦呢?也是因为愚痴。因为众生愚痴,佛就要来人间教导众生,告诉众生五阴是苦,十八界是苦,三界都是苦,让众生觉悟到苦,然后发起出离心,精进修学佛法。如果众生不愚痴,就用不着佛来教导我们,佛就不用给我们讲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因为我们愚痴不懂此理,不懂苦谛,佛才来教化我们。    现在修四念处,就是让我们不愚痴,时时刻刻在感受在觉知,心里总有个知,总有个觉照,以后就会知道这个受是苦的。知道苦了以后,就会想办法把苦消灭掉,消灭苦只有来修学佛法,修行四谛理,才能灭苦。灭苦的方法,通过学四圣谛,我们就会知道了,是要灭心,心灭了,苦就灭了,就得解脱。灭什么心呢?灭贪爱心。这也喜欢,那也喜欢,什么都喜欢,喜欢来喜欢去,贪心不断,自己就被束缚在欲界,不得解脱。其实贪也贪不到什么,反而因贪造作了生死业行,那么苦受苦报就都贪来了。    贪的结果是什么?结果都是苦受,如果不贪,心就没有所求,没有贪求,就没有热恼,心里是轻松自在,没有系缚。我们再不造作生死业行,不被六尘境界所束缚,心就能解脱出来了,不会被系缚在三恶道,也不会被束缚在三界,在六道轮回里出不去。我们之所以不自在,就是因为内心里有贪嗔痴烦恼,执取一切法,造作一切生死业行,那就要受生死果报,那么苦受就来了,所以我们一切的苦报就是贪爱为根本。    知道有受皆苦的道理以后明理了,就不再贪爱,不贪爱以后,苦受就少,越喜欢越贪爱,心里越不清净,越有挂碍,一切事情越不如意,心就越苦。我们在感精神的苦受时,心里要知道,每种苦受都要知道,心里总是带着知,智慧就能生起来。我们对一切法的感受都是苦的,即使乐的时候,也是苦。懂得这个苦谛,就有智慧,以后再也不追求感受,慢慢的就会离开贪爱。    原文:或在感肉体之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肉体之不苦不乐受。    释:第三种受就是不苦不乐受,身体现在的状况是不苦不乐,心里也要知道,现在的身体既不是太轻松,也不是太沉重太烦重,也不太累不太苦,比较适中,中和到很平稳的时候,几乎就感觉不到色身的存在,这就叫忘身。忘身就是偶尔不知道身体的存在,身体的感受是既不苦也不乐,舍受的时候,往往就感觉不到色身的存在。    有时心里在考虑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不注意身体,这时身体就是不苦不乐的受。这种情况是不多的。如果禅定功夫比较好的,身体的乐受会比较多。如果禅定功夫不好的时候,平时身体的苦受是比较多的,不苦不乐受有时也会出现。睡着无梦的时候,感觉不到身体,因为没有六识。有梦的时候,有时还会感受到身体的疲乏或者累。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不苦不乐受。    释:身体上不苦不乐的感受时时刻刻都要知,精神上、心理上、意识心上不苦不乐的受,也要时刻知。心理上不苦不乐的受多吗?不多。说明了什么呢?不苦不乐的受是比较平和平稳的,有苦有乐的感受,心不清净,肯定是喧闹的。说明我们的心理很少有太平、平静的时候,心理上精神上不是苦就是乐,总是在喧闹着。我们玩乐的时候,好像感觉挺快乐,快乐的时候,心就不清净,曲欢人散的时候,那种落寞的感受,就是苦。乐的当时也是苦,心里不希望这个感受消失,不希望快乐过去,就想一直抓住它,那时候心是苦的。想要抓取人、事、物、理,这种抓取的心是不是很苦?凡是有所求,都是苦。    每个乐受当中是不是都含摄着苦呢?我们可以找找哪种乐受当中没有苦。苦有苦苦、行苦和坏苦三种,坏苦,是这件事情虽然让人产生了乐受,但是不能久长,这件事情终究会消失不见,当感觉乐受的同时,心里会担心失去,这就是乐受当中的苦受;当事情终于过去了,心里会产生失落感,这也是苦受。在享乐时,乐受会迁流变化,内心不希望这个乐受结束,于是心里就是苦的。而且乐受时间长了,就自然的不觉得是乐了,心里习惯下来,也就没有乐受了。    当我们升官发财的时候,亲人聚会的时候,这里都有苦受。当内心非常喜乐的时候,心就不是平静的,本身就是一种喧闹不寂静,所以乐受本身就是苦。亲人聚一起,心里是高兴,但是高兴的当中也有苦恼,一方面担心亲人会散去,一方面还要为聚会做好多准备,要做很多事情,很麻烦。聚在一起的时候,各种各样的事都需要去处理,也许还有很多的矛盾,这是不是苦受?都是苦受。过年过节做点美食,吃的很高兴,可是还要做各种准备工作,之后还要收拾,也都是苦。其实没有一种乐当中没有苦,太乐了就怕这种乐消失,而且要为这种乐付出代价,所以在这个世间里没有纯乐;行苦,经历每个人事物理时都有行苦,都有生住异灭,最后都会消失灭亡,不能长存,这就是行苦;老病死本身就是苦,是不可乐事,所以叫作苦苦。    最后是佛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所有的受都是苦受。如果受里有乐,佛就不会让我们观受是苦,并且告诉我们不要追求感受,如果受都是乐,我们就不愿意去断除感受,还会去贪求感受。因为有受皆苦,乐受也是苦,苦本身也是苦,不苦不乐中还是有苦,所以一切受都是苦。    如果刚从天上下来,来到人中,人中再乐的事,自己能感到是乐的吗?当然不能,人间天上反差太大,心里就会生出严重的失落感,别人沉浸在各种乐受中,自己就会感觉非常的苦恼,非常郁闷。因为我们在天上住过,知道天上是什么样的境界,多么地殊胜和美妙,再看人间,那就没法对比了,这两个落差简直太大了,心里能感到高兴吗?一个天女在天上是什么生活境界,到这边嫁给一个种地的农民,她会是什么感受?    一个人如果是接触过美好的事物,再接触丑陋下贱的,心里肯定会接受不了。那我们如果是从人间突然到了天上呢?由低到高的飞升,那是真快乐。所以一切的乐受,都是有相对差别的,越愚痴越容易满足,越能感觉到乐,越见过世面的人越不容易知足,越不会感受到乐。因为他经历的事物多,眼界开阔,见多识广,他就有识别好坏的智慧,不会轻易就满足,不会轻易感到快乐。    佛要我们对不苦不乐的受也要知,身体在感受不苦不乐的受,心里要清楚。比如打坐时,刚才身体一直很沉重,现在气脉通一些了,身体就稍微舒服点,感受就从苦受一点点转到不苦不乐的受,最后身体有一种乐受出来,这其中就有一种不苦不乐的受,心细一些,应该感知到。有时候我们集中精力想一些事情的时候就把身体忘了,身体本来是苦受的,这时忘了,那就不是苦受,而是不苦不乐的受了,否则就会继续感知苦受或者是乐受。    在精神上心里上的不苦不乐受也要知,如果心里麻木就感觉不到,明明这个事情是令人很难受和痛苦的,可是愚痴人就不知道痛苦,内心麻木。修行好的人,无心的人,心里也是麻木,对于逆境和苦境,就没有苦受,对于顺境,也没有乐受,并不觉得怎么样,总是与不苦不乐受相应。定和慧是连在一起的,越有智慧,越能观察到一切受都是苦,就不会再贪着受。如果能再修出一些智慧,就能在一切苦受上,感到不苦不乐受。    所以众生的感受各个不同,这要看各人的素质和智慧程度、觉悟程度、学法的程度、聪明程度、伶俐的程度。为什么一个人一个感受呢?因为心里认知不同,智慧境界不同,同样一件事发生了,有人是这样的感受,有人却是那样的感受。比如在一个村落里,有一棵上千年的大树,非常高大,一百个人来观看这棵大树,就会有一百个观念和看法,树是一样的,人心不同,感受就不同,知见看法就不同。每个人心有差别,那么每样事物在心里所呈现的状态就不一样,然后认知就不一样;认知不一样,感受就不一样;感受不一样,身口意行就不一样;身口意不一样,造作的业行果报就不一样。感知领会一件事,圣人感知,凡夫也感知,可是认知和感受都不一样,心不同智慧境界不同所致。    佛教导我们修定修慧的方法,我们懂得各个法的概念和内涵,在作观行时,注意力都在观自己的感受上,一点杂思乱想都没有,定马上就出现了。有定时,再作观行,观行得就会越来越深细,所以是定慧同时存在,定慧等持的。    有定就有慧,没有获得禅定,观行就很困难,观慧不足,观行也很困难。如果真正想观行好,在无人打扰的时候,观行一小时两小时,注意力都在观行的内容上,就会把自己忘了,心里都是观行的法,那时身体状态,心理状态都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色身的气脉打通了,身体轻松,心理感受也舒服,外面的境界再来了也是无所谓的,这就是定慧。所以修道就是好,如果不修道,心理烦乱的很。    不管哪种方法只要掌握了,道理通了,修行就不那么困难了,难易在人,当对观行的方法不熟悉时,就会觉得没有入手处,万事在开始这个阶段有些困难。熟悉了以后,就能够理解其中观行内容,然后自己下决心,找一个适当的时间和方法,努力观行,就可以入道。修行是逐渐由陌生转到熟悉,熟悉了以后,行住坐卧都可以观行,随时随地的进行观察、观行,智慧和禅定都会同时增长,身体的觉受也就好了,这就是修行。    原文:如是。或于内受观受而住。于外受观受而住。又于内外受观受而住。    释:这里就涉及到内受和外受。受也分内受和外受,现在正感受身体很疼痛,这是内受;心里想起某件事情感到高兴或者是不高兴,这是内受;内心感觉苦闷、忧愁、烦恼,这是内受,围绕着自己整个内身、色身、内心的感受,叫作内受。    什么叫外受呢?就是对于外身的感受,外身就是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比如眼睛突然看见外边过来的事物,这个时候心上对色尘生起的感受,就是外受;外面一个石头砸到身上,这个时候生起的感受,就是外受,这是心和外界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所产生的感受,就属于外受。耳朵突然听到外面刺耳的声音,耳识和身识出现的感受,就是外受,耳识觉得非常的刺激,有苦受,就想躲避开,不想听,心里的感受就觉得苦恼不高兴,就属于外受。    内受,一个是对于自身身体上的感受,再一个是心里回忆思念时产生的感受,生起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不接触外法所生起的受觉。其实哪里有外呢?都是内,假名为外。一接触外界,心里所产生的感受就可以假名为外受。香味来了,心里非常喜欢嗅,生起喜欢了,这就属于外受;臭味来了就觉得厌恶,马上把鼻子堵上,那也是一种感受,是对外界事物的反应,都可以叫作外受。    对色身内的、思想内的感受叫内受,其实这里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这一切都是我们五阴十八界内的,我们接触的都是自己的内相分,严格来说都属于内,方便说为外,对外界六尘的感受假说为外。小乘分个内外,大乘法就不讲内外,小乘声闻人不知道都是如来藏出生的一切法,佛就不能那么讲,于是就给分出个内外界和内外受,其实都是我们自己五阴十八界之内的法,也都是六识心的心内法。    佛要我们于内身观内受,于外身观外受。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来了,就有外触和外受。外界的触是什么?太阳光一照,风一吹,按照我们的概念来说这些法是不是属于外界?我们就会出现身体和心里的感受,这些是不是外受?其实没有外边的境界,都是心内的境界,因此都是内受。我们现在打坐时,身体感觉很舒服,这是内受;气脉通到肠胃了,感到那里挺舒服,这也是内受;喜欢打坐不愿意下座,这是内心对禅定的感受,感觉很愉悦,这都是内受。    然后又于内外受观受而住,现在修行到心量比较大,定力增强了,就能同时了知内受和外受。比如知道现在身体非常调和舒适,又能感受到外面阳光的照射,使得身体暖融融的,这两种感受心里同时都知道,这时定力更高一些了,慧力也更强一些了。知道的事情越多越清楚,慧力越强,定力肯定是越高的。定慧具足时,一切的感受,内心都清楚知道,太阳光照射在身上时身体的觉受心里知道,身体内的感受也知道,对香味的觉受也知道,听到声音的感受也知道,一切的受心里都知道,定力非常强时,这一切法才能都知道。    慧强的时候,一切法分别的都很清楚。什么叫智慧呢?知,就是智慧,不知,就没有智慧,一考问,就不知道了,那就没有智慧。没有一样不知的,就是智慧,尤其是正确的知,不是错误的知,就是大智慧。没有智慧的时候,什么事情也不知,一问三不知,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一问也三不知,我们就不能说他聪明有智慧,根本就没有一点慧力,此人既看不明白自己,看不明白其他的人、事、物,不会作观察。所以观行时,总保持着一个知,就是定慧双修,那我们就会证得一切法。    原文:或于受观生法而住。于受观灭法而住。又于受观生灭法而住。    释:什么法叫生法,什么法叫灭法,什么法生了,什么法灭了,我们心里知道吗?哪种感受生起来了,为什么要生起来,感受上有什么变化,心里都应该知道。现在心里正是不苦不乐受,突然出来一种感受,从无到有,就是新生起来的一种感受,其实感受生起来,就是转化了,由原来的不苦不乐受,转为苦受或者是乐受,或者转为另一种苦受,这种受生起来,那种受就没有了。    现在很苦的时候,突然得到一百万,内心就不痛苦了,转变为快乐;苦受消失,乐受出生,受觉就转化了。这个转化有时是完全转化,有时是不完全转化,如果苦受是五分,转化为乐受一分,这个苦受就剩四分;转化乐受两分,苦受就剩三分;完全乐的时候,就没有苦了。其实完全是乐受的时候,还是有苦,只不过苦受很深细,不容易观察罢了。    这种受生起来了,那种受灭下去了,心里都应该知道,这种知中就有定有慧。没有定,心散乱就不能知道哪个法生起来了,哪个法灭下去了。在色身上,内受外受,也同时都知道,这时的定慧是非常强的。也许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定慧强的人,在做一件事的同时,就能把其它事情都了知到,分析清楚,并且能安排好。这方面、那方面的事情,同时都能想到考虑到,这说明人的精力非常充沛,做的事情非常多,效率也非常高,这样佛法的修行,在世间法上,就得到了应用,得到了受益。    原文: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受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受观受而住。    释:当我们在观行受念处的时候,心都会住在受上,观行到最后就是这样,心心念念都是在体会受觉,那就住在受上了。这种感受的心念就是六识心,识心体会各种感受,观行各种感受的虚妄无常性,具有了一定的智慧,有智慧的识心,就叫智识。如果不知感受,也不知感受虚妄的时候也有识,但不是智识。我们观行成功,心心念念当中的各种受,自己心里都知道,这种识是有智慧的,就是智识。    智识当中全部是受觉,最后要把这种受觉也抛掉,观受也是无常,不要住在感受上,所有的受也都要空掉,受觉也是空的、假的、苦的、非我的,内心深处认识到这点,那就能断我见,心中不要再贪着受,不要执着感受,要灭掉受。灭掉受是什么思想境界呢?就像阿罗汉们一样,不认取感受为真实,不执取各种感受,不去追求各种感受,就不会再贪爱了。灭除内心的感受,也是灭生死轮回的一个环节,十二因缘里就有一个受的生死链条,修行因缘法也要把受空掉。    受念处观观行到最后,应当舍弃内心里的所有受,然后心无所依,无所依而住,心里不依任何法,任何事物也都不要去依赖,因为都是虚妄,什么也靠不住,有所依赖的心,也是生死,不脱轮回。舍弃一切受之后,内心空空荡荡的,不着一法,认可五蕴全部都是虚妄的,就能断我见。不仅受觉心里不依着,世间里任何法任何物,也不要依着,也不执着,心念就空了,到这时候就是声闻三果四果的境界了,这就是一个观受的全部过程。    佛讲这些观行很快就讲完了,但是弟子们受教修行成就时,所用时间就不等了,有修几年的,有修几个月的,有修几天的,有修几小时的,就把这些内容修完了,证个小乘声闻果位,四念处观就观修完成了。无论是大乘人还是小乘人,一个人一个根基,根基不同,修道的速度就不同。修行也看各人的福报,没有福报就没有整块时间来连续不断地观行,有福报的人就能抽出时间来连续观修,他就能很快修成。修行和福报也有一定的关系,和我们的定力也有关系,和慧力更有关系。    有的人本来心就清净,心里从来不乱想,坐下来观行,一修就成功。有的人心里的攀缘太重了,心念就不能有效的收拢,怎么修都是妄想一堆,那修行就很困难。智慧不够好的人,修观怎么用功也观行不出来,一些名词概念都弄不清楚,观行就更困难了。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修行快慢因人而异,看看每个人所具备的修行条件具足多少,条件越不具足的修行越慢,条件越具足的修行越快。有些人总是说自己没时间修行,又忙又累,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福报不具足。    为什么福报不具足呢?前世或者是贪,或者是吝啬不肯布施,或者是烦恼性障重,福德聚集不起来,消耗福报的地方非常多,烦恼现前,发作起来,肯定是有损福德的。每个人都要检查自己的心行,检查自己的六度条件,让自己福德赶快具足,多寻找自己的原因,找自己不足,然后想办法弥补不足,就得要改变自己了。一味地强调外界的原因,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于事无济,于修行不利,应该认识到这些原因是如何造成的。    为什么如此?其实还都是自己的原因,谁让自己这么忙,这么样为生活奔波,那些天人怎么不奔波于生活呢?那些菩萨怎么会在十方诸佛国土不考虑生活问题呢呢?其他人为什么有闲暇时间修行呢?找到原因了,想办法弥补,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那就要多修福,多修慧,减少贪嗔痴,减少各种烦恼的习气,让自己少流失福德,多集聚福德,福多了,修行就快了。                第四章 观心念住    接着讲第三观观心而住,四念住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心这一小段内容不长,但是其义却很深广。    原文: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观心耶。于此。诸比丘。比丘心贪者。知心贪。    释:佛为了让诸比丘都警觉下文所说的内容,就加强了语气说:然。这样比丘们就警觉起来,精力集中专注听佛往下讲。佛说:比丘如何于心观心耶?如何看着自己的心来观察自己的心念?观心就是观心的思想行为、烦恼习气,观心上的念头念起念落。诸比丘,此观心的方法就是自己心贪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心贪了。    观心先开始观心的贪相,心起贪,就要知道心贪了。凡夫的心念一般是什么?无非就是内心里的那些烦恼心所,贪、嗔、痴、慢、疑、恶见,还有一些善恶是非观念,以及心量的大小广狭,首先都通过心念的形式流露出来。自己的心念是解脱的还是有贪嗔痴烦恼系缚的,要观察一切时处的心念就能知道了。把这个心行心念观察出来以后,自己慢慢就能够对治了,也许你会找到一些方法来对治,也许你不用刻意对治就能降伏,这就是观心的作用。    这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心贪,再一个就是知。这个知很重要,知、了知代表着觉悟,知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因为不知自心、不觉悟自心,而流落于六道生死轮回,流落于生死苦海当中,不得解脱。不知是无明,知是觉悟。觉悟的是什么人?觉悟之人就是圣贤人,不觉悟的人是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个,当我们心起贪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能够回光返照自己,照见自己的心念和心行,觉照到自己的心正处于贪的状态之中。    什么叫作贪?贪就是喜乐于境界,黏着于境界,执着于境界,抓取于境界。对境界取相,然后再分别、执取、执着,这就是贪的行相。贪所取的范围是什么?观察一下我们都贪些什么?首先是贪色,对色生贪心,这个色的范围很广,眼所见的一切法都叫作色,包括人和物种种境界,当色尘各种境界出现时,眼根看见之后,心里就起贪着、贪爱、喜乐、喜爱,着境、执取、抓取,各种心念就出来了。    众生无量劫一直都处于这些心念之中,从来没有觉悟过,不知道这种种的心念属于贪念,是生死轮回的因,因这些贪念而无量劫堕于三恶道中。在六道轮回里为此受苦无量而不自觉知,就是因为把握不了自己的心念,以至于让不如理的心念一直泛滥下去,流转到无量劫,一直到现在。现在遇到了佛法,一定要用佛法觉悟自心,对自己的心要觉知、觉照,对照佛法反观检查,然后把握自己的心念,改变心念。去除不善的心念,断除贪染心念。这样才能够心得解脱,脱离六道轮回。    其次是对于声起贪,各种各样的声尘与耳根相对,耳根听到了声音,对于可意声就生起喜乐之心,听到不合心意之声,就生起厌恶之心,因此贪厌之心不断的追逐着境界,黏着于境界、执着于境界,心就被声尘所束缚住了,不能脱离声尘,当然就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这就是无量劫生死轮回的因。    因为心里认为声音是真实有的,才对声音起着喜贪心、厌恶心。听到赞扬自己的声音,心里就高兴,高兴是什么心?是取着境界的心,贪着境界的心,贪着声音的心。耳根听声音所起的贪念是造业的因,是生死轮回的因,喜欢被人夸奖被人追捧,喜欢名声名气,喜欢被人恭敬,这都属于贪心。因此贪心不能脱离境界,被境界黏住粘住。本来是我们想去抓取境界,执取境界,最后结果却被境界所捆住、束缚住、拴住了,这样我们就不能脱离境界,不能脱离三界生死轮回。    那么在见色听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回光返照自己的心念是什么,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贪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心在贪,要知道心在执取、抓取境界,心在喜乐于境界,着于境界,就应该知道这种心是不应该有的,应该断除,应该离去,这时就开始觉悟了。因此觉悟以后就能有机会有力量断除贪爱;断除贪爱后,心就能够得到解脱,证得慧解脱,当智慧也得解脱,被贪爱所遮障时,才能够出离三界六道轮回。    贪的另一个对相是香尘,鼻根与香尘相对,不管是香味还是臭味,或者其它任何一种味道,凡是与鼻根相对的都是香尘。鼻嗅香时,观察心是一种什么状态,心念如何,是否是贪染的。我们凡夫一般都喜欢香的,觉得嗅到香味心很舒服很愉悦,如果臭味出现了,就会心生厌恶,躲避厌离。不管是喜欢香尘还是躲避香尘,都属于执取香尘,在相上有了一种分别,有执取属于贪厌心。这个心念就是生死轮回的因,因为取了境界、执着了境界,认为这个境界是真实的,没有把心空掉,就被这个境界所黏缚住、抓住了,到临终的时候,因为心没有脱离这种境界,就被这种境界锁在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当中,所以贪取香尘是生死的因。执取香尘,不得甚深的禅定,因为定里心是空的,心有物不空,就没有禅定,不能解脱。    味尘也是心贪的对相,舌尝味的时候,遇美食美味则心生贪,对于不可意的味尘生厌离,有贪有厌的心,被味尘黏缚住了,心无法脱离味尘境,被境界所系缚不得解脱。当味尘出现的时候,执取味尘相,生贪生厌,心就不得自在,不得解脱。抓取美食的时候,就被美食所抓住了,美食在三界里,属于三界世间法,尤其是属于欲界的法,心就不能脱离欲界。    贪味尘香尘这两尘,不能有初禅定,不能脱离欲界到色界,初禅定不能成就,心就被锁在欲界里,别说三界,欲界都出不去。由于贪人间的味尘,欲界定都没有,欲界天都去不了,贪人间的法,不会有天上的禅定,贪欲界的东西,包括贪欲界天的境界,色界的禅定就不能有,色界天就去不了。    属于欲界的法,贪它就不能出欲界,属于色界的法,贪它就不能出色界,属于无色界的法,贪它就不能出无色界,因为心与境界捆在一起不可分,脱离境界才能得解脱。心不得脱离境界,不得解脱于境界,欲界都解脱不了,别再说色界和无色界。所以平时贪饮食贪味尘,或者贪色贪声贪香贪味都不能得到解脱。    再说贪的另一个对相触尘,先说从外界来的,比如说衣服和色身皮肤的触,接触的触,还有光的触,各种境界对色身的触,这都属于触尘(男女欲贪更不用说了)。色身身根身识着了触的境界,喜欢触尘或者厌恶触尘,这都属于贪的一部分。喜欢喜乐都属于着境界相,当我们黏着了境界、执取了境界、分别了境界,就被这些触尘的境界所黏住、束缚住,这样的心不能脱离于触尘,和触尘在一起,就不得解脱于三界境界,欲界也不能解脱出去。    抓取境界的结果就是和境界在一起,境界在哪里?境界就在三界里、在生死轮回里,境界不出三界,心和五阴身就不能出三界,而境界永远属于三界的法,不能出三界。当我们贪欲界的境界时,就永远出不了欲界,有人愿意和境界锁在一起,永远捆在一起吗?当然谁也不愿意。可是当境界来了,心就执取了境界,肯定就被束缚住了。境界来了先有个相,相上又安了一个名,安了一个名就分别了,分别以后就执着抓取,这样心就被境界困住不得解脱,不能和境界分离,就不能出三界,就不能在境界上得解脱。这就是不自在的生死因。    心最后贪着的一个六尘境界相就是法尘,法就是五法境界上显现的细微法相,一切境界都是法,我们把一切境界都取一个相、安一个名,生起分别,就有了各种心行,贪嗔痴慢善恶心行都有,被六尘境界束缚住不得解脱。生死链条和境界拴在一起,境界不出三界,我们就不出三界。境界不出欲界,我们就不出欲界,我们想升天享乐,想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定,想到色界天就不可能了。    欲界人间境界我们抓取不断,欲界天界的境界,我们就接触不到。越抓取下层的境界,上层的境界就越接触不到、享受不到,离我们越远;越执着三界的法,我们离佛的境界越遥远。要想达到最高层次的境界,就要舍弃低层次境界。因为心是有限量的,不可能什么都抓取得到,执取欲界的法,就没有色界的法,执取色界的法,就没有无色界的法。    那我们应该要什么法?努力争取最上层次的法,那就把下面层次的法,一层一层的全部舍弃,不执取、不抓取、不黏着、不贪爱,也不厌恶。对这些境界心不着,心不着叫无所谓,因为所有境界都是空的幻化的,不应该生起分别心,不生起分别心就是不着境界,把境界当作幻化的、空的、不实在的,这样的心就是解脱的、自在的,然后生死由我们自己来把握,不被境界所扭转。    无明要有一颗觉照的心,先觉照自己,在境界上生起了贪念的时候,一定要觉悟。修行就要先觉照自己,不要去觉照别人,或者你觉照了别人,发现了别人心贪的时候,也要回光返照自己,我有没有同样的心念,发现自己有同样的心念怎么办?就要知道这个心念是不好的,是有生死过患的,知道了以后,这个问题慢慢就能处理好。先有个知,这是最初步的最重要的,知了以后下一步怎么办?如果贪念很严重,可以想一些办法来对治,不严重的心里知道就好办,贪念慢慢就会减轻了。对治的办法也许要悄悄的实行,心行的变化,意识最初未必能观察得出来。就像有一个窃贼,要来家里偷东西,第一步,知道他是一个贼就好办了,知道以后我们可以坐在家里看住他,这个贼知道被人发现,不好意思再偷东西,就退回去了,我们从此不再被洗劫不被盗,从而保障了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原文:又心离贪者。知心离贪。    释:当修行一段时间,面对境界心不贪的时候,也要有一个觉知觉照的心,心里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不贪着境界的状态,色尘出现在面前无所谓不在意,不喜不厌。声音出现在面前无所谓,不喜不厌。如果听到辱骂的声音心里很生气,这是着了境界、取了境界,把境界当作真实,被境界束缚了,其实声音这个境界不管是赞扬还是辱骂,境界本身都是空的、幻化的、不真实的、生灭的、无常的。从大乘法角度来讲,都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各种假象,因此不要对这些声尘生起贪心、喜乐心、厌恶心,尽量把境界看空,做到这点是相当不容易的。    即使不能看空境界,境界仍然是幻化的空的,心不着境界时,境界就不能拴住心,当心着境界时,其实境界还是不能拴住心,束缚不了我们,是心自附境界而已。心于境界不着时,就是自由的、自在的、解脱的,生命就有价值有意义有乐趣了。心离贪时,内心要知,表示自己有反观力,有觉照力觉察力,有禅定有智慧,    原文:又心嗔者知心嗔。又心离嗔者。知心离嗔。    释:佛说:当心里有嗔的时候,应当知道心嗔了。什么叫作嗔?俗语说不高兴、生气叫作嗔,心里生起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感受,生起一种厌心叫作嗔,于境界不喜叫作嗔。对六尘境界不喜之后心起波澜,心中不平,生起怨恨、恼怒、愤怒之后,再生起违害心,都叫作嗔。嗔的对象还是色声香味触法、人事物理,其中色也包括我相人相众生相。严重的嗔叫作暴怒,暴怒之后就要采取行动了,嗔心生起来首先是伤自己,其次伤他人。嗔念生起,以及想报复的时候,心就被境界黏缚住,不得解脱不得自在,到临终的时候,就被境界和业缘拘锁在六道里,尤其是三恶道里。    境界都是在三界当中,欲界里的境界最多,最有吸引力,众生最不容易解脱于欲界。造了嗔业,业种存下来,就要在欲界里受报,在三恶道里受报,这是业系众生的原理。所以当我们对境界起嗔心的时候,一定要生起觉照心,修行首先要有个知,知自心之后,下一步才好采取一些方便的方法措施,让心离嗔,这就是修行。如果第一步不能觉知到嗔,也不会赶走嗔心,降伏不了嗔心,就会随嗔心而流转,业行就会造作出来。    当面对令人气恼的境界而心里不生嗔,也不想报复人时,心已经离嗔了。离嗔有时指断除嗔心,有时不一定是断除嗔心,嗔心也许还眠藏着没有起现行。心不起嗔念也许是压伏着嗔念,不是断除。压伏、降伏和断除三者有层次上的差别,压伏降伏嗔是初果二果之前的人,三果以后才能断嗔。三果之前是离嗔,离有很多的含义,也许三果里也包括离,因为心里没有嗔的现行烦恼就是离。    心现前没有起嗔心,可以叫作离嗔,但不一定就是断嗔。如果嗔心永远不现行,就是断嗔。一定有初禅定才能够断嗔,初禅定之前是降伏、压伏,离不一定是断。弄清楚这些概念和内涵就知道自己现在修行层次在哪一个阶段。    原文:又心痴者。知心痴。    释:佛说,如果心愚痴者,要知道自己此时心里是愚痴的。痴的含义最不容易定义和弄清楚,更不容易检查出来,因为愚痴,所以才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愚痴。贪嗔痴三个烦恼,贪欲最容易断除,嗔在其次,愚痴是最难发现和断除的,一念无明属于愚痴,对三界贪爱也属于愚痴,乃至于嗔恚也属于愚痴,先不说其它更细微的愚痴,都必须是从三果人开始断起,四果才能断尽,而真正要断尽所有的愚痴无明,要到佛地才能断尽。愚痴也叫作无明,无论三界世俗法还是佛法,凡是心里所不懂、不知道、不明白、不会的都叫作痴,都属于无明。有无明就没有明,明就是明了,无明就是心里没有光亮是黑暗的。    成佛路上需要破除的无明,无数台电脑也数不清,就像空中的灰尘,就像海边上的沙尘一样的多,根本无法数得清,既然如此,谁还能起慢心说自己很有智慧?即使现在修出那么一点点境界根本不算什么,站在一定的高度和广度观察,我们只是空中的一粒灰尘而已,只是大海边的一粒沙子而已。再从十方世界的角度观察,我们更算不了什么,十方世界诸佛和诸大菩萨有无量无边之多,其智慧极其深细和广大,我们与之相比犹如滴水与大海,所以根本没有资格生起慢心,有慢心就是愚痴,就要想办法对治降伏和舍离。    愚痴的范围很广很微细,几乎涵盖到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对于五阴世间的认知,对于见闻觉知性的认知,对于三千大千世界的认知,都是无明。对于四圣谛理愚痴,对于解脱生死愚痴不懂,不知不证,对于法界实相愚痴不懂,对于诸法无我愚痴不懂,对于成佛之理愚痴无知。于是把接触的一切法都当作我和我的,认为都是真实的,无量劫造作了无量的愚痴业。痴的范围最广最细,断除最难,生起任何一种烦恼和习气都是因为愚痴,包括喜心和乐心,全部是因为愚痴无明。如果小乘解脱六道生死轮回的愚痴无明断尽了,就是四果俱解脱和慧解脱的阿罗汉,大乘成佛的愚痴无明断尽了就是佛。菩萨还有无量无边之多的愚痴无明,尤其是成佛路上的法更多更细腻,这些法都不知就是愚痴。    愚痴无明的种类,有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尘沙无明,细分种类就更多了。世俗人对于世俗法的愚痴无明就有极多,如果世俗法都通达了就是佛,只要不是佛,世俗法就不能全通,只有佛才能通达所有的世俗法。众生在世俗轮回了无量劫,世俗法还是不懂做不好,做人也做不好。    如果严格定义无明,框定无明的内涵和范畴,只要有心有所求,就说明把境界当真实,把一切法当真实了,那就是无明。这些无明需要极长时间一点一点的破除,一天二六时中包括睡觉,都要生起觉照,境界出现时,要生起觉照的心,明白这是空的幻化的无常的,是如来藏假借各种因缘变现出来的。一切境界不管好坏,都是幻化的,不是真实的,心不着,心不乐,空空的,不起心念,无明就破了。没有境界就没有心,没有心发现不了自己的无明。那怎么去给它剪断?就要在境界当中剪断,尤其是在逆境当中剪断。因为逆境当中生起那个心念更多。没有逆境,你这个烦恼不现起,那么菩萨的烦恼习气也不现起,不再现起时就深深埋藏着,你拿这个剪刀来就剪不掉,因为你这把剪刀没有用。    这个剪刀是什么?是智慧和禅定。境界来了,我们起了心念,一反照,拿起智慧的剪刀来剪断,这个烦恼断除了。如果不能剪断,是因为这个烦恼不现前,它就是被压伏着,石头压草,早晚有一天还是会出现,那时草有可能疯狂生长起来。所以娑婆世界是非常好的世界,境界多,断除烦恼的机会多,好修行。其它佛国土都是顺境,烦恼不容易现前,你的智慧剪刀也用不上。智慧剪刀用得越多,剪断的烦恼习气越多,成就越快。    那么我们修行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快点成佛,快点减除无明烦恼,尽快历缘对境,所有的冤家都可以齐上阵,一起来都没关系,起了心念就掐断,起了心念就剪除,这样所有的烦恼都会一点点破除,无明很快就能断尽,成佛就非常快。到其它的佛国土就没有这些境界,成佛很慢,可能很多劫很多劫都还在原地踏步。因为无明不现前,就不好修行,那些其它佛国土的菩萨,围在佛身边快乐优哉,还有神通,可是智慧的境界上不来,好多好多劫都还是这个果位,修行不容易上去。    所以我们要到类似于娑婆世界,烦恼深重的地方去修行,接触的境界多,逆缘多,烦恼现起的机会多,觉照的机会就多,智慧剪刀用的机会也越多,那么你掐断无明的机会就多,断除的无明就多,这个才叫作真实修行。如果面对的全都是顺境,你说你修行好,好在哪里呢?逆境里修行才是最快的,但是逆境修行也容易沉沦。什么样的人容易在逆境修行中沉沦?没有觉照力的人才容易沉沦。有觉照力的人越是在逆境,修行越快,一个一个荆棘全部砍掉,勇住直前面对逆境逆缘,当这些逆境逆缘没有了以后,自己的心全部对治完了,就再也没有什么逆缘了,佛是没有逆缘的,全部是示现给众生看的。    原文:又心离痴者。知心离痴。    释:通过不断的在某一法上努力修行,才能对某一法离痴,但还不能对所有的法都离愚痴,只有佛对所有的法都离痴断痴了,众生的离痴是指某一方面的,对某种境界是离痴了,原来对某种事理愚痴不懂,不会、不解、不明白,现在懂了,对那个法是离愚痴了。就像小乘四谛法,原来一点也不懂,也不会修行,现在会了、懂了、会修行了,而且证到了,就是离痴,或者叫断痴。但是其它方面还有不懂的,无明非常多,尽管证了小乘的一二三四果,或者大乘的菩萨果,但在世间法上的这个痴还是有,更别说出世间法了。因为那个痴范围太广了,我们仅仅是断了某一方面的痴。原来特别严重的愚痴,现在检查时发现没有了,这叫离痴,暂时这个痴念与无明没有了。    离痴也包括压伏和断两个层次,什么叫压伏和断?比如说在五盖法上,首先降伏压伏五盖烦恼,就会出现初禅定,之后才能一点点的断除五盖烦恼,这是次第。比如说证果这个问题,证果有解悟和证悟,证悟叫断痴,解悟叫离痴;大乘明心见性也是这样,证悟叫断痴,解悟叫离痴。断了无始无明以后其它方面不懂的法还很多,都还没有离,也没断。就算是什么大菩萨,对于世间法不懂不会的也有很多,还有愚痴,佛法不会的更多,其实世间法不会的也非常多,跟佛法一样的多。    只有等到把佛法全部证到了,世间法的愚痴也都消尽了。只有佛到世间来,一切世间法全都懂全都会,菩萨都不行,比如有些人证到几地菩萨,来搞一个世间法,有的也搞不好。即使有神通,有些事情也没办法。总有他不懂的,对于医学、饮食、医药、生理、心理等方面,也不是全通,众生的心理也不是完全掌握,完全掌握众生心理的人是佛,菩萨只能掌握一部份,但是有的菩萨一部份也掌握不了,这都属于愚痴。    只有掌握众生的心,才能够引导众生,对治众生的烦恼,领向解脱之路,菩萨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能力完全了解众生的心念,他带领的众生也就没有智慧,这都属于愚痴,别说菩萨出世间法做不好,世间也也照样做不好,有很多菩萨让他当领导,可能会领导不好一个团体,搞科学研究可能搞不好,其它领域同样也是这样,这都属于世间法的愚痴无明,这世间法的智慧和佛法的智慧是连在一起的,佛法智慧证量越高,世间法的愚痴越少,通达的越多。愚痴范围太广了,根本讲不完,这是贪嗔痴三个方面。    原文:又心集中者。知心集中。    释:现在讲心的集中问题,在修学四念处之前,心是散乱的,东方的事情心着境粘着,西方的事情心也着境粘着,南方、北方、上方、下方、过去、未来,心全部都着境缚着。这时候的心是分散的,分散也叫散乱,众生都是这样,意根的攀缘非常广,这个境界来了心就贴过去了,那个境界来了心也贴过去了,心象八爪鱼似的,其实比八爪鱼分散得还厉害,这叫散乱。现在修定观行心不散乱了,能渐渐的集中到一点上,集中在一个法上,有可能集中在三个法上,有可能集中在两个法上,集中不一定说是集中在一个法上,两个三个也叫集中,原来你分散到十个八个,现在你集中到两个三个,也叫集中。    定力非常好的时候,同时分别三四个境界,照样心念也是集中清净的,定力也相当好,智慧也很高,这不能一概而论,要分人来看。有的人集中到一个法上,心的分别力都不够,智慧都不够好,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都做不好,定力和智慧好的人,一时间能做五个事情都能做得很好,甚至有做六样事情的,都能做得很好,那个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部能够了知到,全部能够分别清楚,全部能够安排好,这个是定和慧都很高强的人,生生世世修定修慧的人才能做到。如果不是那样,你让他集中到一点,他也能集中,集中以后要把这件事处理好,他就做不到,这是因为智慧不够,虽然心集中了,但是智慧不够。    某一件事情出现了,心与之相对时能够集中了,稍微有些禅定不分散了,这个时候心里要作反观要知,有一个知的心,就是一个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就是说明你的心没有散开,心念都能抓得住,这是叫初步的修行。    原文:又心散乱者。知心散乱。    释:一天二六时中,对应着境界,心是处于散乱还是集中,都要有一个觉照的心,都要知。知是意识心的回光反照,意识心的反观力。意识有反观力的时候,一个是有禅定,一个是有智慧,愚痴的人意识心没有反照力,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处于哪种状态不知道,意识心的证自证分不现起。证自证分强的人,是慧力高的人,这个慧力不止包括佛法的慧力,也包括世间法的慧力,世间的聪明人自己干了什么,自己都知道。知道以后他会思惟自己做得对还是不对,错的他能够及时纠正,对的他能够发扬保持,这是世间的聪明人。    佛法上有智慧的人,更应该有反照力,自己现在起的任何一种心念,都能够反观得到,都能抓得住,能够采取一种正确有效的方法把事情做得圆满,人事物理都能处理得很圆融。而没智慧的人意识的证自证分往往不现起,自己处于愚痴时心里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很高明。心散乱和心集中,都要知道,佛告诉我们应该有这种觉照力,觉照一切时中心里起的念头,是有贪嗔痴的还是没有贪嗔痴的,是有定力还是没有定力的,心是广大的还是狭小的,是上还是下,全部要知道。    原文:又心广大者。知心广大。    释:什么叫心广大?广是指范围,就是无量无边的法,大一般指程度,也有范围的意思。我们的心应该缘于无量无边的法,不应该执着于眼前的小的境界。最广的心能缘于十方世界,能缘于十方诸佛的境界,不缘于眼前凡夫的那个小境界。    心里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成佛,如何行菩萨道,如何得大解脱,考虑未来世的果报,生生世世的果报,在其它佛国土的果报、道业、菩萨的阶次,考虑将来要生生世世带领广大众生一起走向成佛解脱之道,考虑度化摄受的众生越来越多,心应该缘这些法,这是广是大,不是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得失。考虑未来世菩萨地地增上的境界,将来在其它佛国土要做一个法主,或者化现无数佛国土做佛度人,考虑这样的事情,心才是广大的。    心不广大,是指只考虑眼前凡夫这些小事,眼前的利益,金钱上的利益,眷属上的利益,名声上的利益,财色名食睡上的利益,这个心就狭小了。现在的心是广大的还是狭小的,遇到境界有什么样的心念,心量如何,心里都要了知清楚,了知了就知道自己的心太狭小了,只顾着眼前自己这么一点小利益,其它方面都考虑不到,考虑不到未来世的果报。    心广大以后,才能慢慢的降伏内心,或者说有意的、有措施的降伏内心,或者是无意的、无措施的降伏内心。无意的无措施的降伏就是说第七识意根在背后所做的工作,这一切是意识所不了知的,第七识意根自己在背后默默的思量着,思量通了,衪就能改变了。有措施、有意的就是让意识心采取一定的对治方法,首先要先有一个知,然后才有下一步的运作,心的运作就是指反观、觉照、采取措施、思惟、生起禅定和智慧来解决问题,这都是六七识后续的工作。    表面上能看到的工作都是意识做的,是意识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思惟如何对治。意识心思考的问题传递给意根就不管了,意根就在背后思量,表面看好象是心里不再理这件事,实际上意根在背后不为人知的运作着,衪把这件事的前后利弊清楚以后就会作出抉择,这时候办法就出来了,六识必须照做无误。当意根思量明白,心就改变了,境界再来的时候,就没有烦恼了。    不贪不烦恼是谁的决定?是意根决定的。为什么决定?因为意根想明白了,衪在背后一只在努力工作着。表面看意识只是知道自己心贪了,然后好象什么也没有做,其实意根一直在背后思量抉择,我们并不知道。总结起来说,遇到境界时心是广大的还是狭小的,内心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一步就好办了。    佛说: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    释:观察自己的心处于什么阶段、阶位,是什么心量,烦恼如何,定力慧力如何,发心是广大的还是很狭小的?回头来观察自己的心,观察在修行佛法上心的状态,是最大的还是不够大,是最高的还是不够高。比如有人发心:我要为某某众生服务,这个发心是不是有上的?是很低的,所以它还有上,还能更高,还有比它高的,叫心有上。有人发心:我只要了生脱死;有人发心:我只要断个我见,不去三恶道就行了。这个发心是不是有上的?还有上,它不是高的。    最高的发心是什么?佛的发心是最高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人的目标是:我只要修人天善法,命终能升天享乐就行了。这就是小心了,心还是有上;还有发心:我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以了,成为十地菩萨就可以了。这个发心还是有上。直至八地菩萨以上,直至成佛的发心。佛的发心是什么?广度无量无边之多的众生,都得究竟的大解脱,这个发心是无上的。成了佛,佛叫无上正等正觉。佛的心都是无上的心。    那么凡夫众生的心呢?全部是有上的,即使他发心广大,他有时侯的心还不是广大,都是有上的,有时侯那个心念就不正了,或者心念就小了,心念就为了自己为了个人,或者为了一个小团体,或者为了稍微大一点的团体。这个心都不广大,都有上。观察自己的发心,是有上还是无上?    时时刻刻有个知,这个知就是警觉心,警觉自己的心。反观自己的心现在处于生命状态,这是意识的证自证分,自己观察自己的心,叫证自证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心也要发,真正的发心还是要意根同时也发心。那么观心,有也不肯意识观察意根的心,但是非常不容易观察得清楚,毕竟意根很隐秘,观心也就不完全是意识的证自证分,还有意识的自证分。自证分是证明它所发现的事实。发现的事实有意根的心,那叫证得意根是什么样的心,证得意根是贪心是嗔心还是愚痴的心,发现了这叫自证分。如果发现意识自己的心,这叫反观自己,反观自心,这个叫证自证分。所以证自证分一定是证明自己的。    那第八识的证自证分,一定是第八识发现、证得自己所见的法。意根的证自证分,是意根发现了、证明了自己所见的法。前五识也是,眼识的证自证分是眼识能够证明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前五识的证自证分是能够证明自己所见的一切法,也叫反观。识心再观到别的识就不叫反观了,就像这个人观察别人,不叫反观。发现自己叫反观,发现别人叫观。    有些人修行不修自己,专门修别人,经常观别人,不会回头反观自我。修行首先是反观自我,等有能力自我反观了,再照别人观别人,观到别人的时侯,再回光返照自己,对照检查,从别人身上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是警觉心觉悟的心。所以这个知,没有智慧的人,没有禅定的人,绝对没有一个知,他每天心都是散乱的,散乱的心到处攀缘,从来不回观,不把心回到自己身上来,回到自己心念上来,这就没有觉悟了。    随缘攀缘,是散乱心,对自心就不会有一个知。不知自心就不能修道,不能觉悟,不能改变自心。所以真正修行,心里时时刻刻要带着一个知,有自知之明,然后还有知人之明。菩萨不但要自知,还要知人,处于修行自我阶段的,首先要自知,有能力了再知人;知人以后改变别人,带领别人,这是大乘菩萨的心。    原文:又心无上者。知心无上。    释:佛要我们观心,观心的无上,这个心无上是指什么?是跟自己从前相比较,从前的心都没有现在的心更高上。凡夫的心无上的时侯,就是发心非常广大的时侯,发心广大的时侯行为未必就广大,但是心已经很大了,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很大的。观心时自己心发生什么改变了,改变到什么程度,自己时时刻刻要了知,有一个回光返照的能力,这是有觉悟性。    观察自己的心是法喜充满还是心量很广很大,通过修学佛法,现在发了大心了,心非常精进,发愿一定要精进修行早日成就,广利无量无边之多的众生,这就发了成佛的广大心了,这个时侯的心叫无上心,但是凡夫不可能总保持住这个无上。那就要检查自己的心念,时时刻刻能够回光返照,发现心无上时要保持,发现心有上的时侯,赶快提升自己,觉悟自己,敦促自己发大心,发无上心。    原文: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    释:心定和心的集中有点相似,都代表定在一处,集中在一处,但它们还有一些区别。所谓集中,是心从到处攀缘散乱,渐渐地归拢到一起;心定就不仅仅是集中了,还有一个深度,心扎进去不动,定在一起,定在一处。心在两处是不是定?有的人注意力非常强,精力非常旺盛,定在三处专注力相当强,哪一处都能照顾好,大智慧大禅定的人才能如此。    没有智慧、没有禅定的人,心定在一处都做不到,做一件事都做不圆满,大智慧的人,指挥千军万马,照样镇定自若、游刃有余。心定在两处三处是不是定?有的人定在四处,照样是定,看他心念的力量如何,在每处精力是不是很旺盛,是否都能照应得过来,是否了别得很清楚,思惟力很敏捷。什么叫定?专注一个叫定,专注两个都要定。这个人能力强,能同时把十个人都看住,一个人能力不强,看一个人都看不住。什么叫定?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力,这个叫定。心很散的人心力弱,这时只能训练让心集中,无法定下来,只有定力相当好的人,才能训练把心定在几处而不散乱。    佛在这里为什么提了两个现象:一个是心的集中,一个是心的定,二者有什么区别?集中,没有深度,没有力量,它只是不散乱了;定,有一定的深度,未必集中在一处。能力高的人可以统领一个军队,当军长、当司令,能力低的人,只能当一个班长,这叫心的差别,能力的差别。    定还有一个概念,广义来说就是决定心,心对某种法,生起了一种决定性,加以认可肯定。比如修学佛法,修到十信位的时候,对佛法生起了决定心,决定要做菩萨自利利他,这就是决定心;之后对菩萨六度生起了决定心,发愿一定要修学菩萨六度,一定要明心见性,这也叫决定心;或者再生起一种决定心,要观行五蕴十八界无我断我见,这也是决定心。决定心有两种:一个是意识心的决定,一个是意根的决定。最初起决定的是意识,最终起决定的是意根,然后就能实施了。意识意识决定了以后,报告给意根审批,意根也决定了,意识的决定才有用,最后还是由意根决定。    任何一个法的决定,实施的时候多数是由意根决定的,意根决定之后六识才能采取行动。六识的决定不能落实到行动上,因为六识不是五阴身的主人,做不了主,身口意行不自在。身口意行由意根发动,意根就是领导,意识就是一个参谋,领导对于参谋的意见,可以采纳可以不采纳,采纳了就好像是意识做主似的,实际上还是由意根做主。无论是在佛法上,还是在世俗法上,如果意根作主决定了,所有的精力、注意力全部都转过来,六识就要专心地实现决定。结果和过程不仅体现了六识的智慧,也含有意根的智慧,如来藏存入智慧的种子。    定,六七识都可以有,定的实质还是意根的定,由意根的定决定了六识的定,意根无定,六识就没有定。六七识都可以发心,一个是表层,一个是深层,最终以意根的发心为根本为最后的抉择,意根发心才有行动力。心广大和狭小,也分为意识和意根的广大和狭小。    原文:又心解脱者。知心解脱。    释:观心的时候,当自己从某个法上解脱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心解脱于某个法了。什么叫解脱?被一根绳锁拧个结牢牢的束缚住、捆住,不得自在不得自由,就是不解脱的,反之,打开绳结,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就解脱了。绳索的结喻为心结,为什么有心结?心被系住在某个法上,不能离开脱离,就是结缚,也叫系缚。把心从这种法上移开脱离开,不再惦记惦念,结就打开了,叫作解脱。众生的心结极多,接触一个法就黏在一个法上,就被一个法束缚住了,心里就多一个结,众生着境非常习惯了,无法对境界无心,即使被束缚得很痛苦,也不知道觉悟,不知道想办法解脱出来。    心结无量无边之多,有大有小,把心从法上转移,脱离开,就解脱。众生的心都在哪个法上系著结缚?在色受想行识五阴上、在六根和六尘十二处上、在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上、在我上、在人上、在众生上、在寿命上、在三界世间一切法上都有结缚。凡夫一个结都没打开,心是不解脱的,见色被色缚,心于色不解脱;闻声被声缚,心于声不解脱;嗅香被香缚,心于香不解脱;尝味被味缚,心于味不解脱;觉触被触缚,心于触不解脱;知法被法缚,心于法不解脱。    那么解脱是什么境界呢?见色时不著色,不动心念,既不贪也不厌,既不苦也不乐,这是心解脱的相貌。色来和走,无忧无喜,了无挂碍,心是解脱的。声、香、味、触、法来和去,无忧无喜,了无挂碍,心是解脱的;人、事、物、理来来去去,无忧无喜,了无挂碍,心是解脱的。我们尝过解脱的滋味吗?在总体上来说,都没有尝过解脱的滋味,个别法有时心里想明白了才能解脱一下。比如说从前非常执著一件事情,可是通过思惟分析,觉得这件事执著没有用,于是对这件事情就放开不执著了,这叫对于某件事情心解脱了。有时候可能对吃穿住用稍微看开一下,心就解脱一点。    再比如对于受阴的功能作用不执著了,享受也好,不享受也好,感觉舒服也好不舒服也好,都无所谓,既不喜欢也不厌弃,不被受觉所系缚了,不执著受,在受阴上就解脱了。最难解脱的是识阴,执著意根知性,一定要了知什么法心里才觉得有趣味,不无聊,不知道就很难受。通过修行对识阴的作用减少了执著,有些人事物理不再想方设法的去打听和了知,不知心里也不觉得无聊,也无所谓,心就有一些解脱了。如果在见色闻声上心不著了,既不欢喜也不生厌,来了去了,都无所谓,心就解脱了;通过观行五蕴十八界,对五蕴十八界心不著了,不欣喜不贪著,心就解脱了,这是暂时的生死解脱,不究竟的解脱。最高的解脱、究竟的解脱就是佛地的解脱,具体如何解脱我们无法得知。    原文:又心未解脱者。知心未解脱。    释:在观心当中,如果发现自己对于某个法,心还是很粘着,不解脱,自己就要清清楚楚的了知。这就需要时时回光返照自己:遇见某件事情,反观自己的心是什么状态,是不是在这件事上很贪执摆不开,心里很纠结,又烦恼又苦恼,或者又心喜又快乐,如果是这样,说明心被这件事所系缚住了,不是解脱的,心里要知。    比如别人欠我多少钱,我时时刻刻念着这件事情,那我的心就是被这件事情所系缚住了,是不解脱的,与某人结了怨结,时时刻刻就念着,说明心被这件事情给系缚住了,就是不解脱的。不得解脱的心就是苦恼不自在,欢乐也是烦恼不自在的,特别快乐更是烦恼,心里平平静静地不起波浪,那是解脱的自在的,心里是最舒服的。苦受本身是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有受皆苦,不著一切法就是解脱。    观心时,遇见任何事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心,检查自己的心对于这些法,是不是解脱的,心里要时刻了知。如果生起了非常强烈的嗔恼和强烈的喜爱,就严重地被束缚住了。只要有心念,就是束缚,只要有心就被束缚住了,就是不解脱的。修行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心得解脱,而且要得最最究竟的解脱,佛地的大解脱,那就要一切法都不著。    真正的解脱一个是断人我执,对于五蕴十八界不执不著,得解脱,是三四果人;另一个是断除法我执对于一切法不执不著,得解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等觉菩萨;把法执断尽,一切法都不执著,就是佛了,对于一切法,全部是解脱自在的,只有佛一人。菩萨在一切法上,有一部分是解脱的,有一部分是不解脱的,心越执著,越固执,越不解脱。凡夫众生都是对五阴十八界对三界世俗法有执著,有些法还执著不了,那个烦恼还不现前,因此不能断法执,法执一定是地上菩萨开始断的。    以上讲了观心的内容,观自己的心是否有贪嗔痴烦恼,平时对某些人、事、物、理一切法,是贪念还是离贪的念,是贪还是不贪,是嗔还是不嗔,是痴还是不痴,是心念集中还是散乱的,心行是广大的还是狭小的,发的心是有上还是无上的,心是有定的还是无定的,是解脱的还是不解脱的,这些内容就是观心的范围。    每天能如实观察到自己的心念,心就很细致,禅定就会增强。只要能观察出来心里状态就好办,等于认识了贼看住了贼一样,先认识贼,再看住贼,最后贼没法造作,自己就跑了,贼跑了以后不被偷盗,家财就保住了。每天要这样观心,心里总要有一个知,这个知就是觉悟的心。有多少人是觉悟的?没有多少人,很多人都是随着六尘境界转,来了甲随甲跑走,来了乙随乙去,来了丙随丙跑,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哪有缘就到哪,众生的心就是这样的散乱、攀缘、不解脱,被一切境界所执著系缚着。修行就是先认识心,再看着心,最后知道好与不好,心慢慢就转变了,把万法看空看透了,就得解脱了。    原文:如是。或于内心观心而住。又于外心观心而住。    释:佛说,比丘就是要这样于内心观心而住,又于外心观心而住。心为什么还分内外?楞严经上佛说这个七识心,不在色身的内,也不在色身的外,也不在色身的中间,但佛讲观心的时侯,为什么说有个内心,有个外心呢?心念在色身之内方便称为内心;心向外攀缘六尘境界的时侯好象是出去了,其实没出去,这只是方便说法,好象是攀缘外界了,称为外心,外心是六识的向外攀缘性。    观心的时候,如果发现心在回忆回想,这是独头意识在运作,然后心再往内收摄,回头去观这个心是处于什么心理状态,是有贪嗔痴还是无贪嗔痴的,是解脱还是不解脱的。再观心对六尘境界的时侯,是有贪嗔痴还是无贪嗔痴的,是有定还是无定的,是解脱还是不解脱的,是有上还是无上的。    观出来自己的心理状态,就知道自己的心是否清净了,知道自己的心念是善还是不善的,思想是对还是不对,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了。那要如何处理呢?意根知道意识观察的情况,就会在后面思量了,何去何从在于意根,意识可以起一定的思惟作用,剩下的都是意根的事。意根思量之后采取抉择,抉择的结果是什么?就会一点点变好,一点点改正从前的贪嗔痴烦恼,意根改变的前提是意识要善思惟,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把思惟的过程和结果传给意根,意根思量后就知道了,以后就会正确的抉择和决定,这样意根就降伏和改变了。    意识和意根两个心工作时有分工,各有有侧重,和合运作,完成五阴身的身口意行。修行首先是意识要有正念正见,意识要明理,意识要有智慧;再其次意根依着意识,起自己的思量才能生起智慧,才能明理,生起抉择、决定心,就改变自心了,心是这样改变的。无论是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一切法,都是这样改变的,由意根来作主抉择,如来藏随顺着就改变了。    只要意根思量清楚有了抉择心就好办,只要意根比较坚定有力量就好办,我非要这样做,如来藏没办法,就让你这么做。真正有力量的当然是如来藏了,无所不能,不惧怕千难万险,什么也阻挡不了如来藏实施意根的决定。当然后边还需要有因缘、业种这些条件,业种有前世业种,有现存的业种,现存的业种如果要起作用,种子的力量要相当相当地大,业种才能马上成熟现行出来,意根想做的事,就能做成。如果意根没有力量,存的业种就微乎其微没有力量,因缘不容易成熟。意根越有力量,存的种子就饱满,很快就成熟,很快就能实现果报。    如果想要意根有力量,还需要有智慧,有智慧就需要禅定,智慧越大,越存好业种善业种,修行一辈子就成,做一件事很快就成就。心有力量,定就要强,慧也要强,决定性就非常强,意志坚定。决定性不强的,业种不成熟,比如说念佛时,心里就是要一心往生极乐世界,非常坚定,极乐世界那边莲花就变造出来了,极乐世界景象现前。如何现前的?意根非常想念极乐世界,如来藏就把极乐世界展现出来了;意根不想,就不现前。    修行首先意识做前行引导,而且是正确的引导,开辟一个正确的道路,意根才能在后面随行,如来藏随着意根出生一切法,就能成就一切法。如果意识领错路了,意根也跟着走错路,如来藏不辨东西南北,随着意根出生染污法,结果觉受生死轮回苦。三能变识,意识起这种作用,意根起那种作用,第八识起另一种作用,各有各的作用。成佛之路如何走,如何成佛,心里应该明了了。意识广博多闻,选择正确道路,引导意根,意根一决定,就走上光明大道,心就改变,修行成就了。    世俗法的成就也是这样成就的,意识领路,意根随后,如来藏是后备军,粮草给你提供足,要什么给什么,最后就成就了。比如说要建房子,意根六识在上面建房子,如来藏在背后提供材料,八个识配合,房子就造好了。如来藏配合意根的前提条件是,六七识首先要配合,六识做引导,意根思量过后决定说:我如何建房子,建什么样式的,如来藏就随顺着一起建造出来了。三能变识,缺少一个都不行,谁最重要呢?都挺重要,当然越往后的越重要。    六七识在前面开好路,做决定了,后边如来藏不给原材料,不给种子,六七识也没办法。原材料从哪里来?还是六七识共同存下来的,如来藏不会无中生有,你没有存种子,就拿不出种子来,原材料就供应不出来。六七识先存资粮,五识也参与,资粮存好以后,想做事的时候,因缘具足如来藏再拿出来。所以我们发大心大愿想成就什么法,就要先存种子,否则什么法都不能成就。如果不修福就想成佛,那是没有办法的,如来藏无法凭空产生种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一切法造作,还是自己造作的。种子放在如来藏库房里,不能放在其他生灭的不可靠之处,用的时侯才能随时随地取出来,取不出来,妄想也没有用。修行还是六七识自己修,六七识修完,六七识改变了,万法就改变,满六七识的愿,这就是修行过程。    原文:或于内心观心而住。又于外心观心而住。又于内外心观心而住。    释:观心时要观行向内缘色身的内心,观行缘于过去未来的内心,观行思惟推理判断研究反思的内心,心住在观内心上,又要观缘六尘境界的外心,心住在观外心上,再然后同时观内外心,心住在观内外心上。观行时内外心的状态都要观行到,自己心里正在动念的不接触外边六尘境界的心,是贪还是嗔还是愚痴,都要观察清楚,这个心是有上的还是无上的,是解脱的还是不解脱的,都要观察出来。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自知之明不容易有,所以观自己心是不容易的。    每个人内心的结缚那么多,不会观自己的心,就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改变心。没发现自己心所处于什么状态,是善是恶都不知道,那要如何改变呢?观心时,首先意识先观,知道好坏,了解自己处于什么状态,然后意根随之就能知道好坏,以后就能变好了。    原文:或于心观生法而住。或于心观灭法而住。又于心观生灭法而住。    释:观心时,要观察心上的生法,心住在观察生法上;或者观察心上的灭法,然后心住在观察心的灭法上;最后再同时观察心的生法和灭法,心住在观察生灭法上。    什么叫生法?我现在思考一个问题,突然有一个念头出现,想考虑什么问题,考虑问题这个法就生起来了。新出生的法如刚起一个心念,或者眼睛刚见色,心就生出来运作了,这叫生法;心里出现一个向善的心行,或者有一个贪念出来了,这叫生法;心里现在嗔心生起来了,这叫生法;现在心有定了,心定的法出现了;现在对某件事、人、物想开了,解脱的法出现了,这叫生法。原来没有,现在出现了,就是生法。    灭法就是已有的法消失不见了,比如从前的贪念现在没有了,就是灭法;从前心散乱,现在心定了,散乱心灭了,即使灭法;刚才还生气,现在不生气了,嗔心灭了,就是灭法。观察自己心念的生、住、异、灭,心的状态全部能掌握到,了解自己之后,证得自己是什么心行,禅定、智慧、戒律戒定慧具足时证得无我,心念就能转变,大智慧就能生起来了,慢慢就降伏和断除贪嗔痴烦恼了,这是自然的降伏下来的。比如一个猴子,你看住它,慢慢它觉得不自在,就不乱动不乱跑不乱跳了,只要认识它、看住它就行了。就像一个窃贼,先识得他的面目,认识他,看住他,他就动不了手脚了,被人看住了就不好意思偷东西了。自己的心就像小偷一样,认识他,看住他,后续的工作就好办了。    心里这个法生,那个法灭,同时都要观察到,这时定也增强了,慧也增强了。一开始观生,后来观灭,再后来生灭同时都观。一开始观内心,后来观外心,后来内外心同时都能观。定慧增强了,才能做得到。同时都能观,这是心住一个法还是住两个法?三四个法都住了时也是定。    所以定的概念是什么?不仅是指专注一境或者把心灭掉叫定,只要有能力把所有法弄清楚,就有定,当然也有慧;如果没有定慧,观一个法也不是在定中观,这一个法就不能解决,慧就不能出生。生法、灭法、生住异灭这么多的法全部观察到了,这个定力相当好,定浅就做不到。在这其中也有智慧出现,把所有的法都解决了。能看住一切法的出生和灭去,定慧具足,这其中有没有戒?没有那些不如法的心行,就是戒,戒定慧具足。只要每天都能观察自己,戒定慧具足,就能成就初果到四果,就怕不觉悟,心随境界散去而不觉知。这样观行了以后,最后结果是什么?心心念念有一个观心的心。    原文: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心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著世间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心观心而住。    释:由于一直专注的观察自心,禅定和智慧都提升,这时心心念念都是自心,这是智慧观行的结果,忆念的结果。心里经常思念着自心,观察着自心,思考分析着自心,调伏着自心,但是心里有这些念,心也不清净,不能得解脱,不能解脱于心念,应当灭去心念,看空心念,心里不再有任何法,也不依着任何法而住。并且也不执著世间任何物而住,心里空空荡荡,清清净净。佛说,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心观心而住。    什么叫智识所成?观察自心的那个心,经过不断的观行,智慧逐渐提升,一是不随境界流转,二是自心的心念观察得清清楚楚,三是自心有所降伏。没有智慧,心随境界流转而不觉知,有智慧才能觉知,这叫智识,一直观察心念的心叫智识。什么叫忆念?观心之后,心里一直回想思惟自心的状态,就是忆念,观心的整个过程,在心里回旋着反复着,知道自心所处的状态,是心念所成就的,这也叫忆念。观心最后的结果,心里总有个我,总是在忆念回想观察自己的心是贪嗔痴还是无贪嗔痴的,总是在思惟自己心所处的状态,一直思念着自心,定慧都具足。    当观行形成了牢固的心念以后,就住在观心上了,心有所住就是系缚,最后把这个心念也放空,无所住,心才能得解脱。把所观的心也抛开,无所住,心就空了。观心之后,心心念念都是心,内心时时刻刻思念着自心,最后把思念的念也要空掉,心无所住,不住在思念上,心就空了。能观的心,被观的心,都是无常的空的幻化的,无所执著的,能观所观全部泯灭,心就空了寂静下来了,能观所观都是无常的,都不是我。这个所观就不是六尘境界了,而是心,能观是六识观,所观的六识和七识全部是空的,都要无所住不执著。    四念住修完就断了我见,把心空了就会断我见了,并且能证得三四果,了知能观所观的心都不是真实的,是生灭异住的,都是生灭变化、起灭无常的,都不是我。空掉以后,心无所依。如果有个所依,就把它当真实了,不能断我见。无所依而住以后,且不执著世间任何物,也不依着心,也不依着物,心里放空空的,把物也放空,世间任何一个物,心里都不著,就证空果。只要内心里有法存在,就给它空掉,不认它为真实,就断我见,断我执。    从大乘法的角度来说,如果把一切法都空掉以后,就剩下一个如来藏不空,还存在着,这是证得大乘法如来藏的境界。就像楞严经里讲的耳根圆通:能观所观都空掉,把空也空掉,所有一切的空都空掉,耳根圆通修到最后,就剩一个如来藏。圆觉经也是这样说,只要心里有个心念都应该空掉,有个空的心念也要空,能空所空全部空掉,除了如来藏,什么都不存在,然后也不执着如来藏,修学就到家,无量千万亿的化身就出来了,修到最后就是甚深的禅定和智慧的三昧境界。    修行就是要这样一路空下去,把凡是有生灭变化的法都空掉,然后不管认为什么法是空的,再把这个认为的知见也要空掉,把法空了,再把这个空也要空掉,凡是心中有物全部空掉,把心也空掉,心中的物也要空掉,能空所空全部空掉,就剩一个实在是空不了的如来藏,就究竟到家,这就不是一般的明心见性,是究竟到家的明心见性,观音菩萨所修的耳根圆通章就是这样。四念处修到最后,也是空掉五蕴十八界,但是不一定能证得如来藏的不空。             第五章 观法而住    这一章总共讲了五种法的观行,都是有关小乘见道方面所应该修行的内容,如果要深入修行,离见道就会越来越近。执著开始修行时,首先就要想办法修除盖障,遮障去除了,道业没有阻碍了,修行才能顺利。观行五盖,去除遮障以后,世尊再教观行五取蕴,之后是观行十二处、十八界,在观行五蕴十八界的同时要了解七觉分,修证过程中一定会发起七觉分,才是如理如法的修行,观行七觉分之后,就要正修行,修行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对此四圣谛法都要一一起心思惟观行,最后才能证道。所以这些法都很重要,都能趣向于涅槃。        一、观五盖法而住    原文: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观法而住耶。于此。诸比丘。比丘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耶。    释:好,诸比丘们,比丘如何观行法心住于法呢?是这样,诸比丘们,比丘要对五盖法观行而心住于观行五盖法上。那么,诸比丘们,比丘如何才能对五盖法观行而心住于观行五盖上呢?    原文:于此。诸比丘。比丘或于内贪欲存在者。知我于内贪欲存在。于内贪欲不存在者。知我于内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贪欲生起。知已生之贪欲灭尽。又知已灭尽之贪欲。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应该这样观行,诸比丘,比丘如果自己内心里有贪欲现象存在,应当知道自己内心有贪欲;如果自己内心没有贪欲的现象存在,也要知道自己内心没有贪欲;如果自己内心还没有出现的贪欲现在生起来了,心里要知道;如果自己原来生起的贪欲现在灭尽了,心里要知道;如果自己灭尽了的贪欲,未来不会再生起了,自己也要知道。    这些贪欲都是自己比较根深蒂固的,无始劫以来由于环境的熏染一直在不断增长着的,如果没有觉悟的人,不容易发现这些现象都属于贪欲,都是不如法的,是生死业障的根苗。要观行自己的贪欲,首先要识得贪欲的相貌,知道什么是贪欲;其次要有禅定,有一定的反观力,内心里总是有警觉心,能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贪欲都有什么相貌呢?比如说心里喜欢、贪爱、贪恋、有欲望、有追求、有向往、想要得到、念念不忘、紧抓不放等等。    贪欲的对相就是三界里的世俗法,最主要就是欲界里的法,如财产、男女、家庭、名誉、地位、权势,眼所见的一切色,耳所听的一切声,鼻所嗅的一切香,舌所尝的一切味,身所觉的一切触。观行时心要细,在一切所缘境界当中,检查自己的心念,不管是什么心念都要如实知,这是最重要的,有可能知了也不愿意改或者是不能改,但也要知,只要知了早晚都会生起惭愧心而逐渐减少贪欲。    对于贪欲灭尽这个现象,要如实观察和了知,根本贪欲灭尽是在断我见生起初禅定以后,在这之前,都是某些小方面的贪欲灭尽,如吸烟喝酒赌博喜欢吃喝穿戴等等细节。最根本的贪欲是男女欲,这个最不容易断除灭尽,必须是在断我见之后的初禅定里,才能断尽,那时候面对男女之时,不管如何接触也不会起贪欲心。    原文:或于内嗔恚存在者。知我于内嗔恚存在。于内嗔恚不存在者。知我于内嗔恚不存在。知未生之嗔恚生起。又知已生之嗔恚灭尽。又知已灭尽之嗔恚。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比丘在观行内心的嗔恚盖障时,如果自己内心里有嗔恚心行,就要如实的了知到内心有嗔恚;如果在面对人事时内心里没有嗔恚,就要如实了知到自己内心没有嗔恚;如果在面对人事时,本来没有嗔恚现在嗔恚在内心里逐渐生起来了,这也要如实了知;如果在面对人事时原来容易出现的嗔恚现在灭尽不起了,自己也要如实的了知到;如果原来的嗔恚心灭尽之后,未来再也不会生起来了,自己也要如实的了知到。    顺境生贪爱,逆境生嗔恚,在违逆己心的情况下容易生起嗔恚心。要想降伏和断除嗔恚烦恼,就要在逆缘的情况下多观察自己,多思惟境界的虚妄不实性,多呵责己心,嗔恚烦恼就会逐渐的降伏下来,最后灭去。但是最根本的嗔恚心行,必须在断我见的初禅定里才能断尽,是在断除贪欲之后。嗔恚比贪欲要难断,因为世人都不愿意违逆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重要。    原文:或于内睡眠(愚钝)存在。知我于内睡眠存在。或于内睡眠不存在。知我于内睡眠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睡眠生起。又知已生之睡眠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睡眠。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比丘在观行睡眠盖时,如果自己有睡眠盖障,内心里愚钝,就要如实观察了知到自己睡眠厚重内心愚钝;如果自己没有睡眠盖障,内心不愚钝,也要如实观察了知到自己睡眠不厚重,内心不愚钝;如果原来没有厚重的睡眠,现在睡眠变得厚重了,心里一定要了知到;如果自己原来睡眠盖重,现在睡眠盖灭尽了,心里也要了知到;如果自己已经灭尽的睡眠盖,未来不会再出现了,心里也要了知到。    睡眠盖障几乎所有人都有,正常人六至八个小时的睡眠,其实就是一种遮障,在这期间心里是愚钝暗钝,没有智慧的光明。如果缩短睡眠时间,愚钝暗钝时间减少,内心清明,智慧光明就会延长,道业就会不断的增进。通过不断的精进修行,内心越来越清明,睡眠就会越来越少了。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况,就能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就能掌握和安排自己的修行。    原文:或于内悼悔存在。知于我内悼悔存在。或于内悼悔不存在。知于我内悼悔不存在。而知未生之悼悔生起。又知已生之悼悔灭尽。又知已灭尽之悼悔。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比丘观行掉悔盖的时候,如果内心里有掉悔要如实观察如实知;如果内心里没有掉悔盖障,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如果原来没有掉悔现在却出现了掉悔,心里要如实观察如实知;当出现的掉悔盖障灭尽的时候,心里要如实观察如实知;如果已经灭尽的掉悔,未来不会再生起了,心里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    掉,就是掉举散乱,心不寂静不清净;悔,心里不断的追悔追忆从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这样内心是不清净的。所以掉悔盖障碍禅定的生起,阻碍智慧的开发,必须消除掉悔盖,才能加深禅定。    原文:或于内疑惑存在者。知于我内疑惑存在。于内疑惑不存在者。知于我内疑惑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疑惑生起。知已生之疑惑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疑惑。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比丘观行疑惑盖障时,如果内心有疑惑存在时,要如实观察如实知自己有疑惑;如果内心里没有疑惑时,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如果原来没有疑惑而现在却出生了,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如果心里的疑惑消除了,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如果已经灭尽的疑惑,在未来不会再出现了,心里也要如实观察到如实知。    疑惑包括大疑惑和小疑惑,包括暂时的疑惑和永久的疑惑。通过佛法的修学,能不断的解决一个个小疑惑和暂时的疑惑,最后智慧增长到一定时候,就能解决大疑惑和永久疑惑。    原文: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五盖法观法而住。    释:观行就是要像这样,或者观察内五盖法,心住在观察内五盖法上;或者是观察外五盖法,心住在观察外五盖法上;或者同时观察内外五盖法,心同时住在内外五盖法上。或者在五盖法,观察五盖法的出生而住心;或者观察五盖法的灭尽而住心;或者在五盖法上,同时观察出生和灭尽的现象而住心。这样不断的观行,禅定和智慧越来越增进,心里就形成了一种念想,不断的有关于五盖的心念出现,心里不断的忆想五盖的事情,就有五盖法的思念现前。这时候你们心里应当不依着任何法而住,空去五盖法,不住于任何法上,并且也不执著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应该这样于五盖法观法而住。   二、观五取蕴法而住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耶。于此。诸比丘。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灭尽。如是受。如是受之生起。如是受之灭尽。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灭尽。如是行。如是行之生起。如是行之灭尽。如是识。如是识之生起。如是识之灭尽。   释:再次,诸比丘,比丘应该对于五取蕴法观行,心住在观行五取蕴上。可是,诸比丘,比丘如何对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呢?是这样,诸比丘,比丘要知道什么是色蕴,色蕴是如何生起的,又是如何灭尽的;要知道什么是受蕴,受蕴是如何出生的,又是如何灭尽的;要知道什么是想蕴,想蕴是如何出生的,又是如何灭尽的;要知道什么是行蕴,行蕴是如何出生的,又是如何灭尽的;要知道什么是识蕴,识蕴是如何出生的,又是如何灭尽的。    这是要观察五蕴的生灭变异无常性,心里时时刻刻要了知色蕴的状态,生灭变化的情况;了知任何时候内心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生灭变异无常性;了知任何时候的想蕴,以及想蕴的生灭变异无常性;了知任何时候的行蕴,以及行蕴的生灭变异无常性;了知任何时候的识蕴,以及识蕴的生灭变异无常性。    原文: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释:就像这样,或者是于内五取蕴法观法而住;或者是于外五取蕴法观法而住;或者是于内外五取蕴法观法而住。或者于五取蕴法观新出生的法而住,或者是于五取蕴法观灭法而住;或者是于五取蕴法同时观生灭现象而住。    这样经过连续不断的观察,识心就具足了智慧,就会不断的思想五取蕴法,由于经常观行五取蕴法,心里就会经常忆念五取蕴法,心里就会形成连续不断的五取蕴的心念。这时候应该灭去空掉这些心念,不应该依五取蕴而住,因为五取蕴是生灭法,不可依止。心中灭去五取蕴法以后,也不要执著世间任何物,不依任何物而住,因为一切物都是无常生灭的,是不可靠的。诸比丘,比丘就是应该这样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三、观六内外法处而住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六内外处法。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六内外处法观法而住耶。于此。诸比丘。比丘知眼知色。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再次,诸比丘,比丘应该观察六内法和六外法,心要住在观六内法和六外法上。可是,诸比丘,比丘如何对六内法和六外法观法而住呢?是这样,诸比丘,比丘应该了知眼根,了知色尘,了知缘于眼根和色尘就会产生生死结缚。然后要了知心里没有出现的结缚现在生起来了,并且还要了知已经生起的结缚现在灭尽了,还要了知已经灭尽的结缚在未来不会再出生了。    六内法是指六个内根,在胜义根内的五根以及意根,意根既属于外根,也属于内根;六外法是指六个内尘,在六根外落到胜义根内的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与六尘相接触,如果意根了别想要有身口意行,如来藏就会出生六识,六识的心行首先要出来,六识如果对六尘有贪爱和厌恶的心行,就是生死结缚。    结缚总共有九个: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妒结、悭结。所有的烦恼结缚都是在根尘相触处发生的,如果意根不决定了别六尘,六识就不会生出来,这些烦恼结也就不会产生了;即使六识了别六尘之后,把了别的情况传递给意根,如果意根没有烦恼,也就不会促使六识生起烦恼;如果六识没有烦恼,就会熏染调控意根,也能不生起烦恼,这样就没有生死结缚了。所以观行时,多在六根触六尘时观行,心住在六内法和六外法处,就能如实了知自己的心行,就能降伏和断除自己的烦恼结缚。这就是修行。    观行眼根和色尘这对法时,定慧增长,心越来越清净,原来所有的结缚慢慢就淡化和消失了,后来又消失得比较彻底,以至于未来不会再出现了,这就是通过观行断除了烦恼结缚,心得自在了。这些情况心里都要了知到,心里清清楚楚。比如原来喜欢游山玩水,通过观行,心里对游山玩水不再感兴趣了,心已经厌倦,不想再玩了,并且能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对游山玩水感兴趣了。     原文:又知耳知声。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乃至知鼻知香。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乃至知舌知味。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还应该了知耳根,了知声尘,了知缘于耳根和声尘就会出生生死结缚。然后还要了知到心里没有出生的结缚现在生起来了,了知到已经生起的结缚现在灭尽了,并且还要了知到已经灭尽的结缚,在未来不会再生起了。    接着要继续了知鼻根,了知香尘,了知缘于鼻根和香尘而生起了生死结缚。又要了知原来没有生起的结缚,现在生起来了,又要了知已经生起的结缚现在灭尽了,还要了知已经灭尽的结缚,在未来不会再生起了。乃至于还要了知舌根,了知味尘,了知缘于舌根和味尘而生起了生死结缚。继而还要了知没有出生的结缚现在生起来了,已经生起的结缚现在灭尽了,再了知已经灭尽的结缚,在未来不会再生起了。    如何观行心里生起结缚了?比如当耳根与音乐相接触时,原来心里没有贪爱,可是听着听着就逐渐喜欢了,贪爱结缚就出生了。之后由于某种原因,就不再喜欢这种音乐了,对这种音乐的贪爱结就灭尽了,并且知道以后再听见这种音乐就不会再喜欢了。遇见任何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内心结缚是什么,只要知道这是生死结缚,是不如法的就好,把这种想法知见传递给意根,慢慢熏染意根,意根就会在意识不知不觉中思量,一旦知道贪爱等等结缚确实不好,就会压伏自己的烦恼,定力增强时,就能灭尽烦恼结缚。    原文:乃至知身知触。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乃至知意知法。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释:乃至于再了知身根,了知触尘,了知缘于身根和触尘所生起来的生死结缚。了知原来没有生起的结缚现在生起来了,了知已经生起的结缚现在灭尽了,了知已经灭尽的结缚,在未来不会再生起了。乃至于在意根与法尘接触时,了知意根,了知法尘,了知缘于意根和法尘而生起了生死结缚。了知原来没有生起的结缚现在生起来了,了知已经生起的结缚现在灭尽了,了知已经灭尽的结缚,未来不会再出生了。    原文: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或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比丘如是。于法观法而住。    释:就是要这样观行,对于内法六根要观法而住,或者对于外法六尘要观法而住;或者同时观察内外法六根和六尘,心住于观法上;或者对于这些法,要观察出生情况,再观察灭去的情况,或者同时观察出生和灭去的情况。    观行完内外法之后,生法和灭法也观行完成了,识心的心心念念当中都有个法的存在,忆念当中也都是这些法。然后再把这些内外法的念想空掉,心念不依法而住,且也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心中一法也不住。既不住内法,也不住外法,因为知道了内外法都是生灭无常变异的,不可依止,心中空却所有法,不依任何法而住。并且也不执著世间任何一物而住,这样内心就空的非常的净尽了。比丘就应该这样于法观法而住。       四、观七觉分而住   (一)七觉分简略介绍    七觉分也叫作七觉支,具体分为: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第一,念觉支。修学了某种法,心心念念缘于这种法,而没有夹杂,这是念觉支的成就。    刚修学佛法时缘于某种法而修,缘着缘着心念一转就断了散掉了,心里不再念着,这种法即不现前,这时念觉支还未成就。比如修习净土念佛法门,一开始缘于佛号,缘着缘着就散掉了,心里没有了佛号,也没有了往生的念头,这时念觉支未成就。某种法修到一定程度,功夫绵密,念觉支生起来时,于法念念不忘,这时念觉支已修习成就。    比如修行四圣谛之理时,如果心心念念都是四圣谛理,心念都在观行和思考苦集灭道之理,念觉支就修成了。一开始心里不念不着四圣谛法,对四圣谛法没有思惟,没有观行,没有念想,后来心心念念缘于苦集灭道,那么遇缘对境就立即想起:这法是苦的,苦是如何出现的,是如何集结起来的,要如何修道如何灭掉苦,心念时刻不离于苦集灭道,这时四圣谛法的念觉支已成就。    念觉支是七觉支当中的第一个觉支,念觉支成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首要条件。如果不能念念于所修的正理,就不能于正理精进;不能于正理生起喜乐;不能生起轻安;于正理不能生起抉择和决定;心里不能舍除不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之法,仍然着于世俗的贪嗔痴烦恼。    比如修菩萨六度,心心念念缘于菩萨六度的修行上,会时刻检查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布施福德积累得怎么样,自己的持戒情况怎么样,遇到犯戒时立刻想起:我应该严格持戒,不应该有所违犯。修禅定时心散乱,自己应该警觉到:我现在没有禅定,应该把心收摄回来。般若智慧不足,遇到佛经看不懂时,就应该知道自己的般若智慧还不足,应该努力弥补。某种法理还没有明白,又落到世俗境界相当中,自己应该知道:我般若慧修的程度还很差,应该再精进。如此这般,心处于念觉支状态,则住于菩萨六度。念觉支成就了,才能精进修学菩萨六度。当念觉支成就时,心念与法相应,时时刻刻念着法。心念与法不相应,念觉支则没有成就,只成就一半或者某一部分。念觉支成就以后,时时刻刻能念着佛法,主动观行思惟佛法,最后才能证得佛法。    念觉支是修学佛法的初级阶段。念觉支成就以后,后面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倚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才能成就。自己有没有念觉支,心里应该清楚。念觉支没有生起之前,要清楚知道没有生起,生起了以后,要清楚知道已经生起了。如果念觉支没有修足,应赶快加强修行。在修行中,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心念处于哪种状态,哪种程度。对自己要加以关注有所了解,才能够改善自己,完善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就不能对治自己,不能完善自己所修。    修行每种法都有念觉支,念觉支也有层次上的差别,比如修学唯识,念觉支没有成就是很正常的,因为这属于菩萨的道种智,智慧力不足的时候,不可能成就念觉支。但是在我们目前应该修学的法上,念觉支应该要修学成就,比如说没有断我见的人,心里应该时时刻刻念着断我见的内容五蕴空无我,念念在观行五蕴的生灭无常,心念都与断我见之理相应,这时侯念觉支就生起来了,至于成就没成就,圆满没圆满,那还需要进一步来检查,直到念觉支成就和圆满为止。    在参禅阶段,要检查菩萨六度方面的念觉支是否成就,检查般若智慧修习程度如何,内心是否能缘于般若这一法,遇缘是否能联想到般若空性,是否能意识到都是第八识所现起来的法。或者在接触一切法时,都要寻觅第八识究竟在什么处所,时刻念着:我如何明心,如何证悟,如何参禅,如何修定,这就是自己目前修学应该具有的心念,并且应该让念觉支不断增进。如果心念跑到世俗法上去了,说明心念还不够坚固,念觉支还没有成就,应该再强化自己的心念力。    第二,择法觉支。要知道自己的内择法觉支是否生起来了,就要细心检查自己对于法的辨别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查之后,确认自己有一定的辨别力,就知道自己的内择法觉支已经生起来了。对自己修行的状态、内容、程度,都要进行反观,那么修行就有步骤有层次有内容了。这些步骤心里清清楚楚,就会知道自己目前应该如何来修学,不会心乱如麻,茫无方向,见什么法学什么法,而是有次第有步骤地修学,按部就班地修行,这样就知道自己的内择法觉支已经修习成就了,    择法觉支,就是对目前应该修的法,具有一定的抉择之力,心里应该了解此法是正还是邪,是大还是小,在佛法当中属于什么层次。遇到与自己智慧层次相应的法,有正确的抉择力,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就说明择法觉支生起来,具有择法眼了。    有了择法觉支,不管遇到什么法,什么人讲法,都有一定的辨别力和抉择力。此师所讲的法,是大乘还是小乘,是正道还是邪道,是否符合佛意,他本身智慧层次到了哪里,能不能帮助自己和众生断我见,能不能引导自己和众生明心见性,应该有一定的择法眼来辨别和抉择。要不要修这种法,什么时侯修,自己心里都要有一个量度,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对于很高深的法,暂时没有抉择力,是属于正常的。有些人对于稍微比自己层次高的一些法,也有一定的抉择力,但这个抉择力肯定不是很大,不是很充分,抉择的力量虽不够强大,有个粗略的辨别就可以了。    第三,精进觉支。如果没有择法觉支,还不具备择法眼,能不能精进呢?无法真正的精进。比如有两条道路,其中一条是正确的,另一条是不正确的,如果选错了,就是南辕北辙,那么精进的方向错了,是不是越精进离正道就越远?所以,在精进觉支生起来之前,应该要具备择法觉支。    选择了正确的修行之路、修行之法,或者选择了一位明师之后,才能够对某法精进地修行,或者跟着某师精进地修行,这是正精进。如果择法觉支没有完善,选择了一条不正确的佛法修行之路,越精进就越浪费精力,越耽误时间,这是邪精进,而正精进,精进一分就能获得一分的智慧成就。    精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修行菩萨道,布施、持戒、忍辱、禅定,都要精进。任何一个法,只要能走向明心见性,都要精进地修行。这是精进觉支。内精进是意根的精进,这是真精进究竟的精进;外精进是意识的精进,还不是真正的精进,还需要继续熏习意根。只有意根精进了,才能心心念念都是法,朝斯暮斯的勤奋修行。    第四,喜觉支。精进一段时间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对于某种法修学方向正确把捉了,生起一种喜乐之心,越学心里越高兴越法喜充满,越学越有成就感,内心获得了一种轻微的解脱功德。所谓的喜乐,一个是内心喜悦,再一个是对于法的喜爱,这就是喜觉支。    如果修了很长时间,心里的喜觉支始终没有生起来,说明修学还不得力,或者是精进度还不够,或者是选择的法不对,或者是念觉支没成就。学法学对了,到一定时候一定有喜觉支生起,内心充满喜乐,因为身心已经获得利益,没有获得利益,不会生起喜乐心来。比如自己得到一件东西,觉得对自己挺有用,心里就会很高兴,如果觉得这件东西没有用或者用处不大,心里就不会高兴。    第五,倚觉支。内心生起喜悦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烦恼就会压伏下来,五盖减轻,然后内心生起轻安的觉受,这就是倚觉支。这个倚是倚靠安歇的意思,身心都安歇下来,代表内心轻安的意思。到这时越修心里越轻松越自在,越感觉解脱,身心越放松,能保持下去,说明倚觉支成就,保持不下去说明倚觉支退失。    倚觉支又叫轻安觉支。轻安指的是内心非常轻松安然自在,身体轻盈不沉重。身和心是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身体出现变化,心就出现变化,心出现变化,身体就出现变化,身心相应。心里喜乐或者轻松自在,身体就轻盈飘然,身体如果轻盈飘然,心则是轻松愉悦。身体搞不好,心境也不会愉悦轻松自在。当禅定出现时,身体觉受很轻盈,心一定是非常快乐的;当学法学得非常快乐的时侯,身体一定是轻松安然的。    禅定指身体和心都得定,缺少一个都不叫禅定,离不开身体而定,也离不开心而定,二者相辅相承。禅定能让人获得一种轻安、轻盈、自在的感觉,所谓轻盈,指的是色身轻盈,不沉重,同时心也愉悦舒适,心量增大,轻安的觉受与上界相应,有脱离人间本地的趋势,这是定的征兆。很多人都没有修到这种状态,身体还是很沉重,内心也没有生起喜乐、轻松、自在和解脱的感觉,说明修行还不得力不如法。    当修到出现轻安的觉受时,行走坐卧的状态就不同以往了,心里的状态从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态上就能看得出来。所以,一个人有没有道,修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明心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过去的禅师都有那慧眼,弟子参禅参到了某一天,满面春风的走过来,浑身透露出那股好像是得道的气势,师父一看,不用弟子说话就知道了。证道是有标志的,不是说,断我见证果和明心了,身口意还与从前完全相同,没有一丝差别,更不能比从前还差烦恼还重。刚明心见性,刚断我见时的身心状态,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来跟从前不一样。修到倚觉支的时候也是这样,身心都有变化。    第六,定觉支。倚觉支成就了以后,禅定就会出现了,所谓禅定,一是对法的决定,再一个是身心寂静,身体安然不乱动,心能专一深细思惟不散乱,处于不动的状态中。所谓定就是不散乱,能缘于法深入进去,不受外界干扰,心住于法上。这两种定都具足,才是完整的禅定。    修到未到地定具足时,心比较沉稳和集中,思惟法义时很快就能把心沉下来深入法义中,不会烦躁不安,不会浮在文字表面而深入不下去。到这种状态禅定就成就了,不管腿能不能盘,内心都与禅定相应,行住坐卧都能有定,这样就能深入到佛法当中。这就是定觉支。    在倚觉分的时侯就有初步的定,前面的倚觉分没修出来,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禅定。即使强行坐很长时间,因为没有倚觉分,得定也很困难,有了倚觉分,入定才容易,行走坐卧有禅定,身体状态就显示定已经出现了。    所以修出喜觉支和倚觉支之后,才能有定觉支,定是由喜和倚两个觉分所引发出来的,前面还有精进觉分、择法觉分,这些一连串的觉支引发后面各个觉支,一个比一个深入,没有前面的觉支就没有后面的觉支。如果说一个人证果了,这些现象都没有,那证的是什么果?如果说一个人明心了,这些身心上的相貌觉受状态都没有,那明的是什么心?所以证果与否明心与否瞒不了过来人,就看那身心状态,一眼就看得出来,即使他一句话不说,那个脸面脸色神情就把得法与否的心境显示了出来。是否有道,那一开口说话更能判断出来,瞒不过明眼人。    第七,舍觉支。禅定生起来之后,降伏了各种心念,心才能住于平等的舍境,不苦不乐,不喜不悲,平平淡淡,既不贪执也不嗔恚,内心清清净净。舍觉支的舍是舍去的意思,原来有什么东西需要舍去的?心里有喜有乐,有贪有嗔,有粗重的觉观思惟,有散乱有波动,都需要舍去,达到舍受。二禅以前还有觉观有念,心里还有喜乐受没有舍去,到了四禅,舍念清净,一个念头都没有,更是舍,叫作舍念清净。    心里有苦受和乐受,是散乱,心里念头不断,思想忆念不断,是散乱,当禅定生起时,苦受舍去了,乐受舍去了,粗重的觉观舍去了,散乱的思想舍去了,内心对过去的追亿舍去了,心念澄清了,心就清净下来了,这就是舍觉支。七觉分修到最后,把内心的一切繁乱和粗重都要舍除,舍觉支就成就。    在这样的状态下,所思惟观行的佛法才能入心,意识思惟才能深细,意根才能专心考量意识思惟的过程和结果,才能受熏,才能接受,才能产生智慧。内心不断受到搅扰,不能清净,就不能深入到佛法中去,就不能受熏,也就没有智慧的生起。舍觉支生起时,心里是平静的,就像没有波浪的湖水一样波澜不起,佛法才能渗透到内心里滋润心田,才能生长智慧苗。如果内心总是充满喜乐,定力不足,心思比较浮躁,观行不充分,佛法深入不到内心里,不能证果开智慧。    清净的心念应该是舍心,有些学佛人念佛境界比较好时,定中看见佛菩萨出现,心里非常欢喜,如果不能化解这种心境,总是喜欢着佛菩萨的相,心就不清净,容易入魔境。有些人在修行中心里总是生悲,为自己生悲,为众生生悲,感觉世界都是苦,苦得受不了,这是住于悲魔了,心念也不清净,修到最后悲和喜这两种心念全部舍除,住于一种平静平淡平稳平等的心态,才能深入到佛法当中。住于那种最正的心念状态中,才能够观行成就,从而能断我见明心证悟。    七觉支是一环扣一环的,没有前面的环节,就没有后面的环节,前面这些路都走过了,最后才能断我见证果,这是证果的前行条件。所以这些经历如果都没有,就不能断除我见,哪个觉支都没生起来,也不可能断除我见,从来没有精进过,从来没有生起过喜乐之心,身心从来没有轻安过,对法的认知还不够深,观行就不能成就,尤其是从来没有观行过,更不可能断除我见。只有三果四果人再来的,今世遇到佛法稍微加以思惟,听闻关键性的一句话,稍微加以思惟观行,就能证果,不用一个法一个法的反反复复思惟观行。头一次证果的人,必须要反反复复仔细深入观行,七觉支都要深入修习,并且都要修成就,才能断除我见。即使三果四果人再来,遇到佛法之后,也要快速的生起这些觉分,然后才能证果。    无始劫来第一次断我见的人,这些觉分生起来可能要非常非常的慢,持续时间非常的长,每一觉分要非常坚固非常稳定,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前世已经证果的再来人就不用这样,七觉分的生起一个连着一个很快,像舍利佛和目犍连这些大阿罗汉都是一瞬间就完成了,禅定也瞬间生起,他们的观行一念间就成就,脑子里一闪念就完成了。因为他们前世都完全具足了七觉分,而我们今世是第一次起修,需要的时间就要长久一些。如果七觉分不成就,没有修出来,或者修出来后没有持续一段时间就消失了,那是不能断我见的,如果非要这样说就是妄语。一个证果的人其身心的外在表现,与之前相比肯定有变化,因为毕竟有了初步的解脱功德受用,身心一定会转变一些的。   (二)七觉支具体观行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七觉法。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七觉法。观法而住耶。于此。诸比丘。比丘或于内念觉支存在者。知于我内念觉支存在。或于内念觉支不存在者。知于我内念觉支不存在。而知未生之念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念觉支修习成就。    释:再次,诸比丘,比丘要于七觉分法观法而住。可是,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七觉分法观法而住呢?是这样,诸比丘,比丘如果心里修出了念觉支,要如实知自己有内念觉支;如果心里没有修出内念觉支,也要如实知自己没有内念觉支;如果从前没有修出内念觉支,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内念觉支,心里也要如实知;如果内念觉支逐渐修习圆满,心里也要如实知。   原文:或于内择法觉支存在者。知内择法觉支存在。乃至内择法觉支存在修习成就。或于内精进觉支存在者。知内精进觉支存在。乃至内精进觉支存在修习成就。或于内喜觉支存在者。知内喜觉支存在。乃至内喜觉支存在修习成就。    释:比丘如果心里修出了择法觉支,要如实知自己有内择法觉支;如果心里没有修出内择法觉支,也要如实知自己没有内择法觉支;如果从前没有修出内择法觉支,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内择法觉支,心里也要如实知;如果内择法觉支逐渐修习圆满,心里也要如实知。    比丘如果心里修出了精进觉支,要如实知自己有内精进觉支;如果心里没有修出内精进觉支,也要如实知自己没有内精进觉支;如果从前没有修出内精进觉支,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内精进觉支,心里也要如实知;如果内精进觉支逐渐修习圆满,心里也要如实知。    比丘如果心里修出了喜觉支,要如实知自己有内喜觉支;如果心里没有修出内喜觉支,也要如实知自己没有内喜觉支;如果从前没有修出内喜觉支,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内喜觉支,心里也要如实知;如果内喜觉支逐渐修习圆满,心里也要如实知。   原文:或于内息(轻安)觉支存在者。知内息(轻安)觉支存在。乃至内息(轻安)觉支存在修习成就。或于内定觉支存在者。知内定觉支存在。乃至内定觉支存在修习成就。或于内舍觉支存在者。知于内舍觉支存在。或于内舍觉支不存在者。知于我内舍觉支不存在。而知未生之舍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舍觉支修习成就。    释:比丘如果修出了内轻安觉支,要如实知自己有内轻安觉支;如果心里没有修出内轻安觉支,也要如实知自己没有内轻安觉支;如果从前没有修出内轻安觉支,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内轻安觉支,心里也要如实知;如果内轻安觉支逐渐修习圆满,心里也要如实知。    比丘如果修出了内定觉支,要如实知自己有内定觉支;如果没有修出内定觉支,也要如实知自己没有内定觉支;如果从前没有修出内定觉支,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内定觉支,心里也要如实知;如果内定觉支逐渐修习圆满,心里也要如实知。    比丘如果修出了内舍觉支,要如实知自己有内舍觉支;如果没有修出内舍觉支,也要如实知自己没有内舍觉支;如果从前没有修出内舍觉支,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内舍觉支,心里也要如实知;如果内舍觉支逐渐修习圆满,心里也要如实知。    原文: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即于七觉支法。观法而住。    释:就像这样观行,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观七觉支法时,分为观内七觉支法和外七觉支法,以及内外七觉支法同时观。内七觉支法就是内心深处比较隐秘的意根所修的七觉支,外七觉支就是意识所修的七觉支,然后对内外七觉支同时观行而住。然后又观这些法生起来,观到把心念住于法上,然后观行这些法灭去而住,同时又观这些法的生灭而住,到最后心里有一个念,全部是七觉支法的念。再把这些法的念舍掉,心住于一无所有的状态,住于空的状态,把心里的任何一种念都要空掉,心无所依,就这样住着,这也是舍觉支。每种观行后面都要舍除心中所念所想,住于舍念中,最后舍念也除,才为究竟。    如是,七觉支法就修完了,这叫观七觉支法而住。    (三)如何是内外七觉支    佛在这部经中把七觉支分为内七觉支与外七觉支,真正的内心深处生起七觉支指的是意根具有的七觉支分,而表面生起的七觉支分指的是意识层面的七觉支分。意识所生起的外七觉支实际还没有熏习到意根的内七觉支,但真正要生起七觉支最主要的还是意根的内七觉支。    念觉支分为意识的外念觉支与意根的内念觉支。意识生起了外念觉支,但是如果意根不愿意被意识所熏习,意根还是会向外四处攀缘散乱,不愿意缘意识所念。意根没有念觉知,不念意识所念着的法义,意识的念觉支就不起作用,就会散坏掉。因为没有熏习到意根,意根的内念觉支不成就,那么后续的其它觉知都不能出现,就不能证果断我见。当念觉支真正成就的时候,不仅有意识的外念觉支,还要有意根的内念觉支成就,这两个都非常重要。意根的念觉支出现了,才能促使后边的觉支出现。    意根如果念念都不离所修的法,才能够每天持续的在法义上专注思惟,即便是吃饭睡觉都念着法,都不离思惟法义,这样的念觉支才是究竟的,因此内觉知支与外觉知缺一不可。又例如意根想要修四圣谛法,祂念念都会缘于四圣谛法,想把四圣谛法弄清楚,意识心就要配合意根不管行住坐卧,念念都是四圣谛法义。因为意根的心念实在太坚固了,牵引着意识必须随顺意根,这个坚固的心念就是意根的内念觉支。    单单只是意识具有的念觉知,会因意根处处攀缘的缘故而断去,所以初步的成就落于意识上,意识的念觉知成功的熏习了意根,意根的内念觉知就能成就,真正的成就还是落于意根上。由上可知一切法都要熏习到意根才能成就,没有熏习到意根,都只是意识层面的修学,不能证得法义。    择法觉支分为意识的外择法觉支,与意根的内择法觉支。外择法觉支先出现和成就,才能熏习意根,内择法觉支才能出现和成就。意识的外择法觉支是间断性的,不起决定作用,真正选择所修学的法时还会犹豫不决。而意根的择法觉支成就时,能自动自觉的选择正确的佛法来修学,不会走岔路和偏路。    意根的择法觉支就是抉择性,是由意根的思心所作用的。意根的思心所非常伶俐和快速,比如当出现突发性的重大事故时,意识的思惟抉择还没有生起,这时候意根的抉择性直接起用,或闪躲或作其他行为来躲避危险,当一系列的行为完毕后意识才反应过来。如果这时是在叉路口抉择走哪条道路时,意识还未来得及考虑,意根就依照祂的思心所来抉择了。    又比如同一时间内发生了三四件必须要处理的紧急事情,意识凌乱如麻没有办法抉择时,就要靠意根的思心所来抉择采取行动。意识只能配合着意根来造作,没有办法考虑什么和抉择什么了。但意根的抉择性还是需要意识不断的熏习,在多数法上才能有正确的抉择性。所以意根具备择法觉支,我们才能够精进的学法,如果意根还没有具备择法觉支,只有意识具备择法觉支还是不行的。    精进觉支分为意识的外精进觉支,与意根的内精进觉支。在一切法的修学中,如果只有意识想精进修学,而内心深处的意根却不想精进,那就无法精进修习,这个法就修不成就。比如有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用功修行,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佛法,可是意根不感兴趣,也不深思,对所学法不知不解,那么意识的修习犹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样,意根心猿意马,结果什么也没学明白。又比如学生在听老师上课,知道不认真听课考试就不及格,表面好像有在认真的听老师上课,内心却止不住的想东想西,看书时一目十行硬背也记不住,一节课下来问学生学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学生什么也答不出来。有些不爱学习的小学生就是这样,坐在课桌边好像很专心听课的样子,可是意根魂不守舍,思想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老师的声音左耳朵进去,从右耳朵直接就出去,一点也没有留在意根里,那就白学了。    意识心表面的精进,没有深入到意根就是外精进、假精进。所以任何一个法都要意根内精进才能够成就,意识的外精进像浮萍一样飘浮不定。只要意根的内精进成就了,即使在参禅时意识与他人谈话喝茶,或做其他事,都不影响意根的内精进,意根自然心心念念于参禅不断。参禅时或者是思量时,意根可以与意识同步,也可与意识不同步,但是意根与意识同步一起参禅比意识和意根单独的参禅要更深入些。静坐参禅配合行走参禅,意根与意识同时专注于一个法上,那思惟的就更明了,这时候就全心全意了,意识不用分神于其他法尘,意根不用接收来自于意识更多的信息。在活动当中的意根和意识分神很多,不够专注时,思惟的比静中思惟浅一些。总之,意识与意根同步精进,才是真精进。    喜觉支分为意识的外喜觉支,与意根的内喜觉支。先由意识对法义生起喜乐心爱乐心,而后熏习到意根,使得意根对法义也生起喜乐心爱乐心。意识的喜觉支比较肤浅,转瞬即消失,不久远不牢固,并不会带动身心的变化。而意根生起的喜乐心,比较深沉和坚固,会让整个身心充满喜乐,这样才能有后面的倚觉支,身心都轻安。意识喜乐与意根喜乐有区别,意根喜乐时喜笑颜开,眼睛里和面部上的神情都表露出意根的喜乐,意识的喜乐有些敷衍和做作的意思,并不真诚。    倚觉支分为意识的外觉支,和意根的内觉支。意识降伏了粗重的烦恼和盖障,生起了轻安和清凉,进一步熏习意根,意根也降伏了粗重的烦恼和盖障,使得身心都轻安舒适起来,之后就要发起禅定了。    定觉支分为意识的外定觉支,与意根的内定觉支。意识生起禅定之后,牵引意根不得不定时,这样内外定觉支就生起来了。如果只有意识的定觉支,没有意根的定觉支,那么意识的定觉支不长久不坚固,必然要散灭掉。意根有定觉支时,心心念念在于定中,不散乱不昏沉,思惟细密,能够生起真实的智慧。定觉支有二,一是定于所修行的法上不动摇,二是发起禅定,深入定中,专精思惟,不离不弃。定觉支保持到比较坚固的时候,就能修出舍觉支。    舍觉支分为意识的外舍觉支,与意根的内舍觉支。当禅定生起之后,在定水的滋润下,意识和意根的心念逐渐清净澄清下来,杂念去除了,心中所留存的法的念也渐渐减轻,最后心中凡有念都要舍去,清清净净,了无挂碍。最初是意识舍去了心念和觉观,继而意根也舍去了心念和各种知见,不喜不厌,平和中庸。真正的舍念成就是由意根成就,意根想要无念就无念,意根执著时,其心念意识可能无法控制,而且还要配合着意根而产生念。意根把喜乐心、憎恨心等等一切的心行都舍了,才能深入正法,专心于参究。当意根舍念清净时,六识就波平浪静。    到最后意识和意根心心念念都是七觉支的法,再把心里的七觉支的法都排除掉,任何一法也不住,这样就舍念清净了。依这样的修行方法,心里一法也不住,意根像如来藏一样一法都不执着,空空如也,到最后就能究竟成佛。修行就是用以契出契的方法,好比手上有刺,用针挑除刺,刺挑除以后,针就没用了,把针再舍掉。用佛法剔除世俗法,用深法剔除浅法,用更上的法剔除深法,最后舍弃一切法,就成就了。    学佛修行就是用佛法来破众生的无明,用更深的法破更深的无明,无明都破除了,不用再修佛法,佛法只能用来度众生。意识的外舍觉支舍除心中的法,意根的内舍觉支也把心中的法舍掉后,心里空空的,这时候什么念都没有了,舍念清净,就入甚深三昧。定成就智慧就能成就,在定中观行就能证法,后续的修行要相续证得如幻观,阳炎观,如梦观,镜像观等等所有甚深三昧境界。        五、观四圣谛法而住    (一)观苦谛而住    原文: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四圣谛法。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四圣谛法观法而住耶。于此。诸比丘。比丘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到苦灭之道。然。诸比丘。苦谛者何耶。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忧悲苦恼闷是苦。求不得是苦。约略言之。五取蕴是苦。    释:再次,诸比丘,比丘应该于四圣谛法观行而住。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四圣谛法观行而住呢?是这样,诸比丘,比丘应该如实了知什么是苦,如实了知什么是苦的集,如实了知什么是苦的灭,如实了知什么是灭苦应该修的道。    那么,诸比丘,苦的真实理是什么呢?出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悲恼闷都是苦,有求不得也是苦,总体来说,五取蕴都是苦。    原文:复。诸比丘。生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生出产。入胎转生。诸蕴之显现。内外诸处之摄受。诸比丘。此名为生。复次。诸比丘。老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年老老耄。齿落头发白。皱纹皮肤。寿命短缩。诸根熟衰。诸比丘。此名为老。    释:再次,诸比丘,什么是生?在所有处的生灵之类中,有很多众生出生、出胎、入胎、再次出生以及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显现,有内六处和外六处的摄受,就是生。再次,诸比丘,什么是老?在所有处的生灵之类中,有很多众生的年岁大了、衰老了、牙齿脱落了、头发花白了、皮肤出现皱纹了、寿命越来越短了、眼耳鼻舌身成熟衰落了,诸比丘,这就是老。     原文:复次。诸比丘。死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消失散灭。破坏灭亡。消灭死殁。命终诸蕴之破坏。死尸之放弃。诸比丘。此名为死。复次。诸比丘。忧者何耶。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恼。忧愁感内忧内怆。诸比丘。此名为忧。复次。诸比丘。悲者何耶。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恼。叹悲叹息悲哀悲叹悲痛。诸比丘。此名为悲。    释:再次,诸比丘,什么是死呢?在所有处的生灵之类中,有很多众生消失、散灭、破坏、灭亡、消灭、寿命终了、死灭了,以及五蕴被毁破、死尸被抛弃了,这就是死亡。再次,诸比丘,什么是忧呢?诸比丘,三界有法聚集之处有若干程度的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恼、有忧愁感,内心感到愁忧凄怆,这就是忧。再次,诸比丘,什么是悲呢?诸比丘,遇到了若干种不幸之事,被一些痛苦所逼恼,心里生起了悲叹、叹息、悲哀、悲叹、悲痛,这就是悲。    原文:复次。诸比丘。苦者何耶。诸比丘。关于身之苦痛。身之不快。由身触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诸比丘。此名为苦。复次。诸比丘。恼者何耶。诸比丘。关于心之苦痛。于心不快。由意触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诸比丘。此名为恼。复。诸比丘。闷者何耶。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苦法所恼。失望沮丧气馁愁闷。诸比丘。此名为闷。    释:再次,诸比丘,什么是苦呢?诸比丘,苦是有关身体上的苦痛,身体上的不快乐,由于身体上的触所产生的苦痛以及不快乐的感受,这就是苦。再次,诸比丘,什么是恼呢?恼是有关心里的苦痛,心上的不愉快,由意识触法尘所产生的苦痛以及不愉快的感受,这就是恼。再次,诸比丘,什么是闷呢?诸比丘,遭遇到了若干种不幸,心被这些痛苦的事情所逼恼,感到失望、沮丧、气馁、愁闷,诸比丘,这就是闷。    原文:然。诸比丘。求不得苦者何耶。诸比丘。于生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实非于生法之下。我等不愿意生来。然。不得此欲求。此为求不得苦。诸比丘。于老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实非于老法之下。我等不愿意老来。然。不得此欲求。此为求不得苦。    乃至。诸比丘。于病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实非于病法之下。我等不愿意病来。然。不得此欲求。此为求不得苦。乃至诸比丘。于死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实非于死法之下。我等不愿意死来。然。不得此欲求。此为求不得苦。乃至。诸比丘。于忧悲苦恼闷法之众生。生如是之欲求。我等实非于忧悲恼闷法之下。我等不愿意忧悲苦恼闷法之来。然。不得此欲求。此为求不得苦。    释:那么,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呢?诸比丘,对于有生命的众生,心里可能要有这样的欲求:我们确实不愿意处于生命之中,不愿意再活着,也不愿意再被出生。然而,却不能满足他们这样的欲求,这就是求不得苦。诸比丘,对于有衰老现象的众生,心里可能要有这样的欲求:我们确实不愿意处于衰老之中,不愿意再衰老。然而,却不能满足他们这样的欲求,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对于有病苦的众生,心里可能要有这样的欲求:我们确实不愿意处于病苦之中,不愿意再有病。然而,却不能满足他们这样的欲求,这就是求不得苦。诸比丘,对于有死亡现象的众生,心里可能要有这样的欲求:我们确实不愿意处于死亡之中,不愿意死亡。然而,却不能满足他们这样的欲求,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乃至于对于有忧悲苦恼闷法的众生,心里可能要有这样的欲求:我们确实不愿意处于忧悲苦恼闷之中,不愿意再有忧悲苦恼闷。然而,却不能满足他们这样的欲求,这就是求不得苦。    原文:然。诸比丘。约略而言。五取蕴之苦者何耶。如次之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丘。约略而言。此等名为五取蕴之苦。诸比丘。此亦名为苦圣谛。    释:总而言之,诸比丘,简略来说,什么是五取蕴的苦呢?众生顺次执取色蕴,执取受蕴,执取想蕴,执取行蕴,执取识蕴,简略来说,有执就是苦,有取就是苦,执不得,取不得,更是苦,这就是五取蕴的苦。诸比丘,这也叫作苦圣谛。   (二)观苦集谛而住   原文:然。诸比丘。苦集圣谛者何耶。此爱能引导再生。有俱喜贪。到处为追求满足。即欲爱有爱无有爱。复次。诸比丘。彼爱于何处生起。于何处止住耶。凡于世间有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诸比丘,苦集圣谛是什么意思呢?现世的所有贪爱都能引发再次的出生,再次出生时无论接触什么都伴随着喜乐贪爱,贪爱欲界的法,贪爱色界的法,贪爱无色界的法,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爱心理。今世的烦恼能集成业种,引发后世的苦果,这就是苦集的真理。    再次,诸比丘,内心贪爱是在何处生起来的,又是住在何处、止于何处呢?凡是在世间有爱乐欣喜的事物存在,这种爱乐欣喜心就在执行事物处出生,在此处住着,在此处停止下来。喜乐于什么法,心就止住在什么法上,心就被什么法而束缚,不得解脱。   原文:何者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耶。眼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舌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身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意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什么是世间里所可爱的可喜乐的法?眼根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眼根处生起,在眼根处止住;耳根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耳根处生起,在耳根处止住;鼻根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鼻根处生起,在鼻根处止住;舌根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舌根处生起,在舌根处止住;身根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身根处生起,在身根处止住;乃至于意根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意根处生起,在意根处止住。    这是在说六根,众生喜爱六根,因为六根能接触六尘,能为自己所用。因此心就住在六根上,不断的使用六根。    原文:色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声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香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法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色尘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色尘处生起,在色尘处止住;声尘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声尘处生起,在声尘处止住;香尘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香尘处生起,在香尘处止住;味尘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味尘处生起,在味尘处止住;触尘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触尘处生起,在触尘处止住;法尘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法尘处生起,在法尘处止住。    这是在说六尘,因为六尘能为众生所用,所有众生都贪爱六尘。    原文:眼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耳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鼻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舌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身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意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眼识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眼识处生起,在眼识处止住;乃至耳识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耳识处生起,在耳识处止住;乃至鼻识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鼻识处生起,在鼻识处止住;乃至舌识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舌识处生起,在舌识处止住;乃至身识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身识处生起,在身识处止住;乃至于意识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意识处生起,在意识处止住。    这是在说六识,因为六识能识别六尘,取着六尘,使用六尘,享受六尘,所以众生就喜爱六识。    原文:眼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耳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鼻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舌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身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意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眼触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眼触处生起,在眼触处止住;乃至耳触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耳触处生起,在耳触处止住;乃至鼻触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鼻触处生起,在鼻触处止住;乃至舌触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舌触处生起,在舌触处止住;乃至身触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身触处生起,在身触处止住;乃至意触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法,贪爱就在意触处生起,在意触处止住。    这是说十二处,六根触六尘,之就出生六识,就能享受六尘境界,因此众生都贪爱六触处。    原文: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耳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鼻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舌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身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眼触之后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眼触所生的受蕴处生起,在眼触所生的受蕴处止住;乃至耳触之后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耳触所生的受蕴处生起,在耳触所生的受蕴处止住;乃至鼻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鼻触所生的受蕴处生起,在鼻触所生的受蕴处止住;乃至舌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舌触所生的受蕴处生起,在舌触所生的受蕴处止住;乃至身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身触所生的受蕴处生起,在身触所生的受蕴处止住;乃至意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意触所生的受蕴处生起,在意触所生的受蕴处止住。    这是说六识的受,六根触六尘之后,就有六识的感受出生,众生都是非常贪爱受觉受蕴,心都住于受蕴上,为了受蕴,不惜造作恶业。   原文:色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声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香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味想于世间乃至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触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法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色想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色想处生起,在色想处止住;乃至声想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声法处生起,在声想处止住;乃至香想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香想处生起,在香想处止住;乃至味想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味想处生起,在味想处止住;乃至触想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触想处生起,在触想处止住;乃至法想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法想处生起,在法想处止住。    六根触六尘受蕴出生以后想蕴出生,六识就会执取六尘境界,众生也都贪爱自己的想蕴。    原文:色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声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香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味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触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法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色思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色思处生起,在色思处止住;乃至声思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声思处生起,在声思处止住;乃至香思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香思处生起,在香思处止住;乃至味思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味思处生起,在味思处止住;乃至触思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触思处生起,在触思处止住;乃至法思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法思处生起,在法思处止住。    六根触六尘,执取六尘以后,行蕴出生,六识就要造作身口意行了,众生都喜欢行蕴,喜欢不断的造作身口意行。    原文:色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声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香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味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触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法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色爱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色爱处生起,在色爱处止住;?乃至声爱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声爱处生起,在声爱处止住;乃至香爱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香爱处生起,在香爱处止住;乃至味爱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味爱处生起,在味爱处止住;乃至触爱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触爱处生起,在触爱处止住;乃至法爱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法爱处生起,在法爱处止住。    贪爱六尘境界的心行,也是众生喜爱宝爱的,不愿意舍弃的,因此众生也都喜乐于贪爱。    原文:色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声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香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味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触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法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释:追寻色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追寻色处生起,在追寻色处止住;乃至追寻声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追寻声处生起,在追寻声处止住;乃至追寻香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追寻香处生起,在追寻香处止住;乃至追寻味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追寻味处生起,在追寻味处止住;追寻触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追寻触处生起,在追寻触处止住;追寻法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追寻法处生起,在追寻法处止住。    由于众生喜爱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为了满足自己的贪爱心理,就会不断的追求六尘寻觅六尘境界,不愿意放弃和舍弃自己的追寻心,所以众生生生世世都在不断的追求和寻觅着六尘境界。    原文:色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声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香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味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触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乃至法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诸比丘。此名为苦集圣谛。    释:等待色的出现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等待色处生起,在等待色处止住;等待声的出现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等待声处生起,在等待声处止住;等待香的出现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等待香处生起,在等待香处止住;等待味的出现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等待味处生起,在等待味处止住;等待触的出现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等待触处生起,在等待触处止住;等待法的出现在世间里是可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等待法处生起,在等待法处止住。    众生对六尘境界的贪爱和追求,一开始是比较粗的寻觅行为,寻觅到一定时候,觉得快得到了,就开始有等待,细心的等待六尘境界的出现。众生由于这些贪爱的行为,就集起了生死业种,后世就会出生生死苦报。   (三)观苦灭谛而住   原文:复次。诸比丘。苦灭圣谛者何耶。对彼爱之无余离欲。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是。复次。诸比丘。彼爱于何处舍。于何处止灭耶。于世间有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再次,诸比丘,什么是苦灭圣谛?对于上述那些法的贪爱已经完完全全离开了,灭尽了、舍离了、弃舍了,对于从前的贪爱现在已经完全解脱出来了,心已经完全无染了。这是四果阿罗汉烦恼灭尽的境界,有能力摆脱生死苦,可以不再受生。再次,诸比丘,这些爱集在什么处能舍离贪爱的苦果,在什么处才能止息这些贪爱呢?在世间里有可爱乐可喜欢之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以后就不再有贪爱和喜乐。   原文:何者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耶。眼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舌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身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意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在世间里什么法是可贪爱可喜乐的?眼根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耳根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鼻根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舌根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身根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意根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原文:色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声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香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法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色法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声法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香法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味法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触法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法尘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原文:眼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耳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鼻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舌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身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意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眼识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耳识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鼻识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舌识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身识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意识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原文:眼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耳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鼻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舌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身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意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眼触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耳触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鼻触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舌触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身触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意触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原文: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耳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鼻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于此处止灭。乃至舌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身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眼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耳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鼻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舌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身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意触所生的受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原文:色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声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香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味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触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法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色触所生的想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声触所生的想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香触所生的想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味触所生的想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触触所生的想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法触所生的想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原文:色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声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香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味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触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法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色触之后所出生的行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声触之后所出生的行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香触之后所出生的行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味触之后所出生的行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触触之后所出生的行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法触之后所出生的行蕴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六根对于六尘的触,之后就会产生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这是往往也会对五蕴和四蕴产生贪爱心理,那么灭除贪爱,也要灭除六根触六尘时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的受想行识的贪爱。如贪爱在色尘上产生的受蕴想蕴和行蕴,在修行之后要断尽,才能得解脱,在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和法尘上的受想行蕴的贪爱,也要断尽,才能得解脱。    原文:色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声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香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味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触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法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对色的爱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声的爱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香的爱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味的爱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触的爱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法的爱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原文:色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声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香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味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触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法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释:对色的追寻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声的追寻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香的追寻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味的追寻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触的追寻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法的追寻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    原文:色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声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香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味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触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乃至法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诸比丘。此名为苦灭圣谛。 释:对色的等待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声的等待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香的等待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味的等待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乃至对法的等待在世间里是可贪爱可喜乐的,贪爱就在此处舍弃,在此处止灭,不再出生。诸比丘,这就是苦灭圣谛。   (四)观苦灭道谛而住    原文:复次。诸比丘。苦灭道圣谛者何耶。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    然。诸比丘。正见者何耶。诸比丘。如实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至苦灭之道。诸比丘。此名为正见。复次。诸比丘。正思者何耶。无欲之思。无恚之思。无害之思。诸比丘。此名为正思。复次。诸比丘。正语者何耶。远离两舌远离恶口。远离妄语。远离绮语。诸比丘。此等名为正语。复次。诸比丘。正业者何耶。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邪淫。诸比丘。此等名为正业。    释:复次,诸比丘,什么是苦灭道谛呢?八正道是能灭苦的修行方法。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那么,诸比丘,什么是正见?如实了知什么是苦,如实了知什么是苦的集,如实了知什么是苦灭,如实了知什么是苦灭修道的方法,就是正见。复次,诸比丘,什么是正思呢?没有任何欲望的思维,没有任何嗔恚的思维,没有任何恼害的思维,就是正思维。复次,诸比丘,什么是正语呢?远离两舌,远离恶口,远离妄语,远离绮语,就是正语。复次,诸比丘,什么是正业呢?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邪淫,就是正业。    原文:复次。诸比丘。正命者何耶。诸比丘。于此。圣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营活命。诸比丘。此等名为正命。复次。诸比丘。精进者何耶。诸比丘。于此。比丘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令不生未生之恶不善法。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远离已生之恶不善法。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令生未生之善法。起坚决心卖力精勤。心勤注意。令住已生之善法。令不惑乱。使之增长充满。修习成就。诸比丘此等名为正精进。   释:复次,诸比丘,什么是正命呢?诸比丘,在世间里维持生活,圣弟子能舍弃不如法的谋取生存资粮的手段,而依于如法的合理的谋生手段来活命,这就是正命。复次,诸比丘,什么是正精进呢?在修道过程中,能够生起勇猛心,非常卖力的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来的恶法不再生起;勇猛精进卖力的专一其心,心心念念都要远离已经生起的恶法不善法;并且生起勇猛的精进心,专注一心让还没有生起的善法生起来;勇猛精进的,专心一意的住在已经生起来的善法上,让善法不被惑乱,逐渐增长,圆满成就,诸比丘,这就是正精进。      原文:复。诸比丘。正念者何耶。诸比丘。于此。比丘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离世间之欲恼。于受观受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离世间之欲恼。乃至于心观心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离世间之欲恼。乃至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离世间之欲恼。诸比丘。此等名为正念。   释:复次,诸比丘,什么是正念呢?诸比丘,比丘修习正念,要修于身观身而住,精进勤勉,正智正念,舍离世间的欲望和恼害;比丘修习正念于受观受而住,精进勤勉,正智正念,舍离世间的欲望和恼害;比丘修习正念于心观心而住,精进勤勉,正智正念,舍离世间的贪欲和恼害;比丘修习正念于法观法而住,精进勤勉,正智正念,舍离世间的贪欲和恼害,诸比丘,这就是正念。   原文:复次。诸比丘。正定者何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达初禅而住灭寻伺。内心安静。心成专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达第二禅而住。更舍离喜而住。正念正智。以身感受乐。唯诸圣者说。舍此而正念乐住。达第三禅而住。其次舍乐离苦。以前所感受之喜忧皆灭故。而不苦不乐。成为舍念清净。达第四禅而住。诸比丘。此名为正定。诸比丘。此等名为苦灭道圣谛。   释:复次诸比丘。。什么是正定呢?比丘修习正定,去除贪欲,远离不善法,内心里既有寻觅也有等待的心理状态,由于离去欲界而生出喜心和乐心;把寻觅等待的心理状态灭去,内心安静恬淡,专一其心,既没有寻觅的心,也没有等待的心,由这种禅定而生出喜心和乐心,到达第二禅而住;然后再舍离喜心而住,心里正智正念,在身体上就会感受到乐触,就如诸圣贤们说的:舍去欢喜心,正念住于乐受上,达到第三禅而住;再其次,把乐受舍去,也离开苦受,从前心里所感受到的喜乐忧愁都灭掉,只有不苦不乐,修成为舍去念想的清净心,就达到四禅了。诸比丘,这就是正定。初禅之前的定,都不是正定。    原文:如是。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四圣谛观法而住。    释:佛说:就像这样,或于四圣谛的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四圣谛的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四圣谛的内外法观法而住。然后又观这些法生起来,观到把心念住于观法生上,然后观行这些法灭去,心住于观灭法上,同时又观这些法的生灭而住,到最后心里有一个念,全部是四圣谛法的念。再把这些法的念舍掉,心住于一无所有的状态,住于空的状态,把心里的任何一种念都要空掉,心无所依,就这样住着,这也是舍觉支。每种观行后面都要舍除心中所念所想,住于舍念中,最后舍念也除,才为究竟。    原文:诸比丘。实不管任何人。七年间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诸比丘。当建立七年间之念。诸比丘。不管任何人。于六年间……乃至……五年间……乃至……四年间……乃至……三年间……乃至……二年间……乃至……一年间。如果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诸比丘。当建立一年间之念。    释:诸比丘,确实是不管是什么人,用七年时间,像这样修习四念处,就会得到两个果中的一个果,在现前存在的法中,在现世就会证得解脱的究竟智慧,能趣向无余涅槃;或者证得有余涅槃,希望不再来人间,也就是三四果中必证得一个果。诸比丘,应当花费七年的时间修成四念处观,七年中心心念念都是四念处观,必成就三四果中之一果。    诸比丘,确实是不管什么人,分别用六年的时间,或者用五年的时间,或者用四年的时间,或者用三年的时间,或者用二年的时间,或者用一年的时间,像这样修习四念处,就会得到两个果中的一个果,就是在现前存在的法中,现前就会证得解脱的究竟智慧,能趣向无余涅槃;或者证得有余涅槃,希望不再来人间,也就是三四果中必证得一个果。诸比丘,应当花费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的时间修成四念处观,心心念念都是四念处观,必成就三四果之一果。诸比丘,应当在一年中修习成念念都是四念处观。    原文:任何人七个月间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诸比丘。当建立七个月间之念。实不管任何人。于六个月……乃至……五个月……乃至……四个月……乃至……三个月……乃至……二个月……乃至……一个月……乃至……半个月。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诸比丘。当建立半月间之念。    释:确实是不管任何人用七个月时间,如此精进的修习四念处观,必得二果中的一果,一个是无余涅槃,一个是有余涅槃。诸比丘,应当花费七个月的时间,修习四念处,心心念念都是四念处,就会证得涅槃解脱。实际上不管任何人,在六个月当中,在五个月当中,在四个月当中,在三个月当中,在二个月当中,在一个月当中,在半个月当中,如此精进的修习四念处,必得二果中的一果,即于现前证得无余涅槃或者是有余涅槃。诸比丘,应当花费半个月的时间,修习四念处,心心念念都是四念处观。    原文:诸比丘。实不管任何。于七日间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如叙述诸比丘。此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为此而说此经。    世尊如是说已。彼随喜之诸比丘。欢喜世尊之所说。    释:诸比丘,确实是不管任何人,在七日之中,如此精进的修习四念处观,必得二果中的一果,就是在现前存在的法中,证得究竟的涅槃解脱智慧;或者是证得有余涅槃,希望不再来此人间受苦。诸比丘,这种四念处观的修习方法,特意为众生获得清净而说,为了度脱众生的忧悲苦恼,为了灭除众生的生死苦恼,为了众生证得真理,为了众生得到涅槃之乐,而说此经。只有四念处观才能使得众生趣向这些乐处,因此而说四念处经。    世尊讲完这部经之后,所有随喜赞叹此经的诸比丘,都很欢喜世尊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