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經講記 釋生如法師 著                   前   言    《四念處經》,這部經也叫作《大念住經》。這部經的內容是修習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修習成就之後,證得三果或者四果,得解脫得清淨涅槃,因此修學四念處法,目的應該是證果,降伏煩惱,得解脫。在修習過程中,只要心心念念都住在觀行四念處上,日久功深必能斷身見斷我見,必能證得解脫果,從而斷除三縛結以及所有煩惱結縛,把捆綁我們在生死惡道中的結縛解開,未來永遠不去三惡道受苦,也不受六道輪回苦。如果不做這樣的觀行,很難斷我見,三縛結也很難斷除,生死結縛不能解開,苦海不能出。    三縛結分別是:我見,戒禁取見、疑見。什麼是我和我見?所謂的我,就是五陰十八界生滅無常的我;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及六根、六塵、六識這個假我,把這個當作我,就是我見。我見當中有個身見,就是把色身當作我的知見。我見身見都要斷,才能斷除邪見出離生死。以我見為主,處處執著我,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會為了這個生滅無常的假我而造作無量無邊的業行。造作了業行以後就被業行拘束在六道中受苦。我見就是一個結,因為這個結把我們捆綁在六道,捆綁在三惡道,不能出離生死大苦。    戒禁取見是什麼呢?就是為了得到解脫而制定了一種或多種戒律來遵守,但是這些戒律制定得不如理也不如法,不能夠讓依此修行者得到解脫。如果執取這些不如法的戒認為是如法如理,能得解脫,從而去遵守執行,這種知見看法就叫作戒禁取見。戒禁取見一般是指外道施設的戒,其戒法只是在色身身行上顛三倒四,不能獲得正知見,不能有解脫的智慧,不能降伏自心煩惱,守著那樣的戒法不能得解脫出離生死輪回,執取那些戒法就是一個結縛,更把自己綁縛在六道輪回裏,不能脫離。什麼是不如理不如法的戒呢?凡是制定的戒不是用來修心改變心行的,只是在身體外相上做文章的就是不如理的戒禁取戒;凡是與佛所制定的戒不一致,內涵與目標都不相一致的,達不到解脫目的的,就是不如理不如法的戒禁取戒。執取這些不如理不如法的戒,就叫戒禁取見。    比如有些外道說,你看那些魚在水裏遊得多麼自由自在,假如我們能像魚一樣的自在解脫,該怎麼辦呢?我們也應該成天泡在水裏,將來就能像魚一樣得到自在解脫。這樣施設的戒法如理如法嗎?斷我見是這樣斷的嗎?當然不是!還有一些外道說,看看那些牛羊有多麼的清淨,牠們只吃草,不吃別的食物才這樣的清淨,那我們也應該只吃草,那樣就能得到清淨,得到解脫了。這樣真的就能得到清淨、得到解脫嗎?當然不能,斷我見跟吃不吃草一點關系都沒有,解脫在於自心,在於如何用心,在於智慧,並不在於單純的飲食一方面。    還有一些外道說,我們要想得解脫,就要把無量劫來造作的所有的惡業全部消滅了,才能得解脫。那些業怎麼消滅呢?他們就用很多無意義的苦行來折磨自己,或者一天只吃一麻一麥,或者只吃土,或者很久不吃,忍饑挨餓,或者臥在灰土上,或者夏天讓火燙,冬天用冰凍。總之,就是用種種方法來折磨自己,認為這樣就能把自己無量劫來的罪業都消滅掉,從而就能得解脫了。這樣來折磨自己,能消滅所有的罪業嗎?當然不能,試想我們無量劫以來造作過多少的罪業,無量劫以來所造的罪業沒法數清楚,光是地獄的罪業就有無量無邊之多,何況其它的。這麼折磨自己就能消掉所有的罪業嗎?是消不了的!    無量劫以來造下的罪業要怎樣做才能消除,從而使我們免除三惡道的苦呢?只有斷我見,斷三縛結,斷除心裏的一切無明。如果錯誤知見能顛倒過來,心裏沒有一個我,認可五陰我是虛妄的,那麼我所造的罪業也是虛妄不真實的,這樣就免去了三惡道的罪業。要想斷我見、斷三縛結,就要觀行五陰十八界的虛妄性,證得五陰為假我空幻,不是真實的,這樣才能斷我見。外道的那些所謂的戒行,根本消不了所有的罪業,所以那些不如理的知見叫作戒禁取見。    第三個結縛就是疑結,疑見的結縛。什麼是疑見?內心有不能抉了的法存在,不能確定五陰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是不是生滅無常的,到底是不是能夠依賴的不滅的我,是不是能到未來世去。對此疑惑不清,就會猶豫不決,不能抉擇,那樣還會對五陰有所依賴,有所信任,依五陰而造作的三惡道業就不能消除,就會隨業而流轉於三惡道。這個疑見就是煩惱結縛,如果不斷除,必有煩惱惑業苦不滅。    如何斷疑見煩惱呢?有人說我一想五陰確實是沒有我的,心裏就不再疑惑了,就確認了五陰無我,斷了疑結。那麼意識稍微思惟思惟五陰苦空無常無我,能不能斷除內心深處的疑惑?恐怕不行。無始劫以來,由於意根自體所具有的深重無明,再加之無始劫以來環境的熏染,心裏更是無明深重,意識簡單粗淺的思惟,改變抵抗不了意根的無明,短時期對法義的理解熏染不了意根,意根不能證得五陰無我,不能斷我見。有一些人很自信,說自己確實認可五陰無我斷我見了,可是這個確信確認是盲目的,智慧不足不能如實了知自己的心,臨終時事實擺在面前,只有隨業漂流,絲毫做不了主。    怎樣才能斷除疑結呢?必須修定,在禪定中細心觀行思惟,或者按照佛講的四念處的觀行方法,真真實實的用功,不能投機取巧,踏踏實實修行八正道七覺分,發起禪定和空三昧。    佛在世時的大根器眾生、極大根器的眾生可以在聽聞五陰無我之理的當下,不用反反複複的思惟觀行,就證得四果阿羅漢,袈裟著身,須發自落,神通現前。比如大迦葉、舍利弗、須菩提等等,那是因為他們前世證得四果到現在已經無量劫了,甚至是三個無量劫,其身份可能是佛再來者,生來就有禪定,就有宿命通,生來就是阿羅漢,他們當然可以示現聽聞一句話馬上證果。因為意根在無量劫以前就證果了,意根一直沒有斷滅過,一直都知道五陰無我,不用意識再費力的熏意根教導意根,他們今世的五陰雖然是新的,意識雖然是新的,遇到佛法稍微一思惟,就證果了,這樣證果才非常快。    如果意識有宿命通,意識也同樣生來就知道五陰無我,不用再斷我見證果了。但為了度眾生,影響眾生,可以示現證果,今世的意識聽聞一句佛法,不用思惟,就能證得五陰無我。而意根一直是知道的,凡是前世證過果的人,今世證果都很快,不用意識再去熏染意根,教導意根。前世證果的次數越多,今世證果越快,因為意根沒有無明不障道了。意根被熏染被扭轉過的人,非常伶俐,只要意識能理解就可以了。如果前世證得了初果,今世再證得初果就容易,但證得二果就不容易了,因為意根只相應到初果那樣的觀行智慧。    前世證得二果的人,今世再證得二果就比較容易,但證得三果就不容易了,因為意根與三果還不相應,必須再熏染教導三果的內容,意識與意根才能證得三果。前世證得三果的人,今世再證得三果比較容易,但是證得四果就不容易了,因為意根不與四果的境界相應,必須再熏染教導四果的內容,意識與意根才能證得四果。這就是再來人證果和明心比別人快速的原因。    以上已解釋三縛結,接下來開始講解《大念住經》的經文。               第一章?總說    原文∶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拘樓國。名劍磨瑟曇之拘樓人市鎮。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比丘應諾世尊。世尊。世尊如是曰。諸比丘。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    釋:如是我聞,在某個時間,世尊住在拘樓國的拘樓人市鎮裏,在市鎮裏講法時對諸比丘們說:諸比丘。比丘們就回答說:世尊。世尊就說:諸比丘們,眾生要想心得清淨,要想度越憂悲苦惱,要想得到真實的四聖諦理,要想證得涅槃,只有一個趣向道,只有一個修道的方法,就是修習四念處。    如是我聞。這是佛涅槃以後,阿難在大眾面前,複述出佛當時是如何講述這部經的。一時,就不說具體是什麼時候了,因為這個時間沒法定,印度是那個時間,我們中國是這個時間,天上又是另一個時間,各層天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佛經上就幹脆不說具體時間。因為世尊講法是為三界世間人天大眾而講,不是為某個地區眾生而講法,度眾範圍相當廣泛,所以就不說具體時間。世尊坐好了以後,就開始呼喚比丘們,目的是引起比丘注意力集中聽法,比丘們回複世尊以後,心就沉靜下來了,專心聽世尊講法,然後就開始講法了。    我們修四念處觀,就能得到上述的利益,心得清淨而度無量的憂悲苦惱,得真理,得涅槃,這個修道的結果對於小乘人來說,就是最大的利益。    什麼叫心得清淨?清淨就是沒有貪嗔癡煩惱以及煩惱習氣,沒有執著,沒有無明,沒有染汙。眾生的心往往是不清淨的,有極多煩惱和無明,都有些什麼煩惱呢?有貪愛,貪各種人、事、物、理,貪財色名食睡,見什麼就貪什麼,什麼都想要歸我所有,屬於我的越多越好;有嗔恚,遇到境界動不動就動氣、發火、惱怒、嫉妒、仇恨;還有愚癡,真正的道理什麼也不懂,一事也不知,內心裏都是無明,連自己是愚癡的也不知道,非常愚癡的不知道自己是愚癡的,別人是說他愚癡,他也不會承認。    其實我們每個眾生都有愚癡性,都有不懂之理。什麼是愚癡?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不懂之處就是愚癡無明,比如不懂什麼是五陰,不懂我們五陰身是四大組成的假合體,不懂五陰我是虛妄無常幻化的,不懂如何出離生死苦,不懂什麼是苦,苦是如何出現的,不懂如何得解脫,不懂為什麼有六道輪回苦,不懂如何出離六道,不懂什麼是佛,如何成佛。那我們懂什麼?懂得如何執取抓取世間萬法,造作貪嗔癡業,最後被世間萬法束縛在業障深坑中,不得自在。    我們現在心裏既有憂悲又有苦惱,苦惱非常多而微細,要想度過這些憂悲苦惱,就要趣道修道。度,就是越過去,消滅掉,把這些憂悲苦惱都要度化消滅了,心才能得清涼。為了得到一種真理,就要趣道、修道。什麼是真理呢?真正的真理就是真實的道理,符合佛陀所說的解脫之理,是三界世間的真相,是顛覆不滅的事實。    小乘法中的真理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理。苦,是一種真理,我們在世間裏的五陰都是苦的,這就是真理,是真實存在的道理。苦集,是真理,這些苦是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以來,造作的惡業所積集感召出來的,貪嗔癡煩惱所積集出來的,所以我們才感得到這些苦的果報,這個也是真理。    還有什麼真理?苦滅是真理。雖然我們有這麼多的苦,但是通過修行是能夠滅去的,苦不是永遠存在不滅的,是能夠消亡的,這也是真理。再有什麼真理呢?苦滅要修的道,八正道是真理。把這些苦滅除的方法是什麼呢?通過修八正道,把苦滅掉,八正道的修道方法也是真理。我們只要按照八正道去修行,就可以滅除無量的憂悲苦惱。總之,苦、集、滅、道四聖諦,就是眾生所要修行的真理。    證得到這個真理有什麼好處?第一,不會下三惡道受苦;第二,可以去除貪愛,得解脫。解脫以後,就沒有憂悲苦惱,三苦八苦無量苦,都會滅除,得到寂滅樂,清涼樂。    什麼叫涅槃?涅槃也叫清涼,也叫不生不滅,也叫不來不去。我們現在的五陰假我有生有滅,有來有去。生滅現象從大的範圍來看,無量劫五陰身的生來死去,或者是一生一世的生來滅去,從出生到死亡,都是有生有滅的法。從細微的現象來說,五陰是刹那刹那生滅的,色身和心念都在非常迅速的生滅著,變化不停,五陰就是這樣的生滅來去;而涅槃境界當中沒有生滅去來的現象,是不生不滅的清淨境界。通過修道,證得涅槃,就能證得不生不滅的寂滅樂,有個不生不滅的本心,就能證得種種涅槃,就能得清涼,得寂止。    涅槃可分為大乘涅槃和小乘涅槃,小乘涅槃是三果阿那含和四果羅漢證的,叫作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大乘菩薩證得的涅槃,除了小乘的這兩種涅槃,最主要是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是永遠長存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那叫真我、真心,還有佛地所證得的無住處涅槃,本心在常寂光土,心是寂滅的,而現報身、應身和無量無數的化身來廣度無量眾生,佛卻一處也不住,也不住涅槃境界,心雖寂滅清淨,卻能化現無量的色身廣度眾生,利樂有情。    阿羅漢所證得的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是通過修習四念處,觀行四念處而證得的。什麼是有餘涅槃?就是還有餘下的一點點苦要忍受,心裏雖然滅掉了貪愛,對三界世間不起念想,可是還有色身存在,在世間生活就要感召各種微苦。不過羅漢們的苦比我們的苦要少很多,因為心裏沒有欲求,沒有希求,就不會有很多苦和很大的苦痛了。    苦的來源就是貪愛,眾生什麼都貪,貪時苦,貪後苦,貪著與貪不著都苦,擁有的再失去,心裏更覺得苦。但是三果和四果聖者已經滅掉貪愛,對於財色名食睡已經不貪執,那種貪愛苦已經沒有,但還有一些餘報餘苦未了。比如過去印度很熱,有四十度的高溫,太陽直接照在身上,他也會感覺很熱,這個就是苦。夏天的蚊蟲叮咬,他身上感覺又癢又疼,這個也是苦。還有因為業障,身體會生病,也是苦,但是這些都是小苦,他已經沒有生死的大苦惱,沒有貪求苦,沒有求不得苦,沒有五陰熾盛苦,這些苦惱都沒有了。    什麼是無餘涅槃?四果阿羅漢對三界的貪愛已經斷盡,如果是智慧解脫的阿羅漢,命終時會滅掉自己的五陰十八界。如果有四禪八定,就是俱解脫阿羅漢,他能隨時隨處滅掉自己五陰,把色身滅掉,受想行識的幾個識心也都滅掉,五陰滅掉、十八界滅掉以後,只剩下第八識真心不滅,那就一點兒苦也沒有了。因為沒有色身,沒有心,就不會再有什麼苦,沒有五陰存在就感召不到苦。這樣阿羅漢入了無餘涅槃以後,就得到了寂滅樂,但是也沒有真正的樂,因為沒有人來享受樂,這就是小乘證得的無餘涅槃。    修四念處,就能得到上述的種種利益,心得清淨,度無量的憂悲苦惱,得真理,得涅槃,這個對小乘來說是最大的利益。    原文:如何為四念處。諸比丘。比丘於此。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    釋:佛說:如何是四念處呢?諸比丘,比丘對於四念處,首先要觀行色身,心住在觀行色身上,精勤一心,具足正知正念,舍離世間的欲貪和苦惱。    第一念住是身念住,於身觀身而住。首先來觀察我們的身體,心念全部都要住在自己的身體上,這個時候心裏就不要再考慮其他的事情,不要再打其他的妄想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一起來觀察色身。觀身而住之後,能觀察出一個結果,就是能了知色身是不淨的,知道色身是無常的。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個身體就是假的空的苦的,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這樣就斷身見。    精勤一心,就是不要懈怠,不要只觀一會就懶散,讓心念跑掉了。總是要精勤的來觀色身,除了睡著時不能觀,其餘時間一天到晚都應該在觀身,這樣就能滅苦。現在講的是大概輪廓,還沒有講到具體的觀行方法。什麼是正知正念?如果觀身的時候,念頭散失,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了,這時就不叫正知正念。所有的心念都應該集中在色身上,或者是色身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上,這就叫正知正念。不要同時做兩樣事情,在觀身的時候又想起了其他的事情,心念分散了,那就不叫正知正念。    這樣修就能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因為心心念念都在色身上,不回想過去,也不希望未來,就沒有那麼多煩惱,只注意眼前所做的事情,不容易生起煩惱。內心不會因為想起了昨天的事或者前天的事,而生起苦、樂、憂、喜各種煩惱,當生起那些苦樂等等的感受時,心就不淨開始生煩惱了,如果要考慮思慮明天的事,後天的事,計劃打算都出來了,心念就不淨了,雜念非常多心就喧鬧了。如果只注意眼前的色身,和色身正在做的事情上,沒有其他的雜念,心中就沒有欲貪,也沒有苦惱。這是第一觀:觀身而住。    原文: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    釋:第二觀是對自己內心的感受,要時時觀察。觀察我們身體上的各種感受和心裏的各種覺受,所有的心念都要住在觀察覺受上面,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覺受上。覺受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在眼看色的時候會產生感受,在耳聽聲的時候會產生感受,在待人接物、行住坐臥的時候都有感受生起,也就是說在六根觸六塵的時候會產生出各種感受,任何一件事情的出現,只要六塵境界現前,內心都有感受,身體也有感受,我們就要不斷的觀察這些感受。    觀察受的結果,當智慧生起來的時候就會知道,這些受都是苦受。於是我們就不會再貪著受,就會生起一種出離心、修道心,最後就能通過修道滅掉這些感受,不執著這些感受。通過觀行觀察思惟,知道這些感受也是無我性的,是苦的,苦的就不是我,因為我是真實的,是不苦的,是清淨自在的。    於受觀受而住精勤一心,要非常的精進,連續不斷的觀察各種感受,沒有生起世間的欲貪,沒有生起其他的苦惱,沒有生起其他的想法和念頭,沒有雜念,就是精勤。精勤還有另外的說法,叫作四正勤,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使令生起,已生善使令增長;未生惡令其不生,已生惡令其滅去。在四正勤精進的修行中,以期能夠斷惡修善。善法也可以指專一其心的正念,惡可以指雜亂的攀緣心,努力斷惡修善,就是精進。    精勤修行以後,就有了正知正念,心心念念都在感受上,都在觀察感受上,這個叫正知正念。如果不知道色身的感受,就不是正知正念,因為心念轉到其他事情上去不專注了,那就不是正知。我們目前做的只有這一件事,觀察色身的感受,集中精力念力把這一件事做好,最後就能修成功,這叫正知正念。有正知正念以後,就能夠舍離世間的欲貪與苦惱,知道受是苦的,受不是我,不是我所,就能斷我見,斷我見之後就會慢慢滅掉貪愛,不會再貪著感受了,就滅了欲貪苦惱,這個時候禪定也能生起來了。    這種觀行方法是從證初果之前的凡夫開始,一直觀行到什麼時候呢?可以一直觀行到證得四果阿羅漢,觀行之後能夠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果位。最後所有的欲貪都能斷盡,三界的煩惱全部斷盡,就能舍離世間的欲貪和苦惱。這是第二觀:觀受而住。    原文:於心觀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    釋:於心觀心而住,心有幾個,觀哪個心呢?心可以分為真心和妄心。真心有一個,叫作第八識如來藏。妄心有七個:眼識心,耳識心,鼻識心,舌識心,身識心,意識心,還第七識意根,意根是處處時時作主宰的我,七個妄心和一個真心加起來總共是八個。我們觀心要觀前七識,或者觀前六識,因為第八識我們沒有證得、沒有找到,那就觀不到,小乘也不需要觀行真心第八識。第七識意根也很難證知,很難觀行到,所以只能觀行前六識裏面,我們以觀第六識意識心為主。    於心觀心而住,如何觀心呢?要觀心的無常性。什麼是無常?心的生滅變異性不定性,就是無常。觀行六識每天都要出生又滅去,這是無常的,最無常的表現是六識心刹那刹那的生滅,心念的不斷變換。從六識總體的無常性來看,心念總是在變化不停,現在此刻是這樣一種想法,一會兒就變了,換成了另一種想法,這顆心別人抓不住,自己也抓不住。心總是在變,心念在變,思想在變,所有的計劃打算全部都在變,說出的諾言很難實現,所以這個心就是無常性的,不可靠的,自己靠自己都靠不住,其他人來依靠還能靠得住嗎?靠不住,這個心就是這麼的不可靠。    於心觀心也要精勤不懈怠,不要有雜念,要正知正念。所有的心念都在觀心上,現在目前只了知自己的心念,其它雜事不想不攀緣,這叫正知正念。正知正念以後,能夠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就是斷掉對世間的貪愛了,貪愛斷掉以後,所有的苦惱都能滅盡。這是第三觀:觀心而住。    原文: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    釋:於法觀法而住,觀行的法都包括什麼?五陰的法、六塵的法、六根的法、六識的法、十二處的法、十八界的法,都是五陰輾轉和合生起來的一切法,包括行住坐臥、語默言笑等種種的法。具體要觀行五受陰、四聖諦、七覺分、八正道,十二處和十八界。觀行這些更要精進一心的觀察,正知正念,舍離世間之欲貪和苦惱。觀法而住的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要證得在一切法當中沒有一個我,也沒有我所。這是小乘的法無我,也是小乘的人無我,五陰十八界所輾轉生起的一切法都不是我,最後就能證得三四果,斷盡對三界的貪愛,就能滅掉所有的憂悲苦惱。心得清涼,心得解脫,就能出離三界了。接下來世尊具體地教導如何修行四念處的觀行。              第二章 觀身念住    四念住當中第一個是觀身念住,叫作觀身不淨。第二個是觀受念住,觀六識心的各種感受。觀的結果是,六識心的感受都是苦的,不僅是生滅無常的,也都是苦的。第三個是觀心念住,觀我們六識心念的無常性。最後是觀法念住,觀一切法的無我性。這四念處觀都觀行成就,就能斷我見。四念住的身念住,於身觀身而住,總共是十個部分。    第一部分觀身念住,我們修完了以後,就能斷身見。斷身見以後,再也不會認色身為我,為我所有的,就是初果向,離初果就很接近了。以後再把幾個識心的我見也斷掉,認可識心也不是我,不是我所有,五受陰都不是我,就能完全斷我見。我見一斷,三縛結隨即都斷,從此以後三惡道業消滅,未來世永遠不下墮三惡道,人天七返,就能得解脫。如果斷我見以後,再精進修行,就可以修到二果斯陀含,人天一返,就可以得解脫。    再精進修行,證得初禪定,斷盡貪欲和嗔恚兩個結縛,就可以證得三果阿那含,天上一回修行就得解脫,不用再回人間修行了。如果再接續精進修行,斷深細的我慢,和色界、無色界的貪愛,修到四果羅漢,就能得解脫,入無餘涅槃。但是我們要想成佛,就不能入無餘涅槃,也可以選擇不去天道,因為在天界要享用很多的福德,福德消耗的太多,道業就很難進步。我們可以選擇回到人中修行,或者到其他的佛國土去修行,這樣就會快速提高修證的菩薩果位,快速成佛。    這裏涉及到了《觀無量壽經》中講的往生品位問題,也涉及到在哪個世界修行,成就比較快速的問題。等我們明心以後,證果以後,可以做一個有利於自己道業快速進步的選擇,考慮自己如何修行成佛最快速,是在娑婆世界修行最快,還是在其他佛國土修行最快速。證果和明心以後,就有能力隨願往生,可以到極樂世界,可以到彌勒內院,也可以升天,也可以再回人間,其選擇性就非常大了。在此之前,我們只能隨著業力流轉,被業力所牽引,自己絲毫不能作主。    佛經上說,明心見性以後,我們命終在中陰身的時候,十方世界諸佛國土,可以隨願往生。意思是說,因為有明心的功德和證量,在中陰身裏,如果想往生到哪個佛國土,心中起個念想,那個佛國土的佛世尊就會來迎接,於是我們就會坐著金剛臺的蓮花往生去了,蓮花都不必合上,色身不必包裹在蓮花裏。如果我們不明心,就沒有這個優越條件,只能隨業力流轉在六道裏。至於是流轉六道當中的哪一道,那就看我們過去世造業的種子和我們今世的業行,以及內心的貪嗔癡煩惱的程度。    眾生因為三縛結沒有斷,就保證不了不下三惡道,極大多數的人還是去了三惡道。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去了鬼道,為什麼去了鬼道呢?因為眾生都有貪心和吝嗇心,與鬼道相應,就要去鬼道受苦報。貪心就得餓鬼報,貪心很重得的果報就是非常的貧窮下賤,而鬼道眾生是既貧窮又下賤,窮得一無所有,越貪越沒有福。貪是往裏入,福德流失,貪一元錢,福報就減少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是無量倍,布施是向外出,福德就增加,舍出去的錢,回來的福報是一百倍、一千倍或者是無量倍,要看布施的對象是誰。這叫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不舍就不得。所以我們只要有貪,就要消福,無福就與惡道眾生相應,就要到惡道受苦受罪。    觀身念住第一部分,世尊給我們講了四念住的概念和內涵。第二部分就開始教導我們觀行,從哪裏入手開始觀行呢?從出息、入息開始觀行。無論出息還是入息,內心裏都要清楚,心不散亂。長入息也知道,長出息也知道,心不散亂,也不昏沉。入息時全身狀況,心裏要清楚知道,出息時全身狀況,心裏也要清楚了知。然後在入息的時候,身行全部止息下來,全部都寂靜下來時,自己心裏要清楚了知。再然後出息的時候,自己的身行也全部寂靜下來,止息下來時,心裏也要清楚了知,不散亂,不昏沉。    這個定一般人可能要修很長時間才能修成,有的人利根,幾天就修成。有的人需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把自己的定力修到這個程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修成的人,平時他的心念太散亂了,沒法覺知全身,清楚覺知一樣事情都很困難了,他的定力實在是很差,心念沒法集中統一。所以每個人學佛修行的快慢進程,都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幾個小時就能修成,心念很快就能靜止下來,全身的狀況從裏到外,他都能清楚了知,內身外身的狀況他都清楚。而多數人就需要很長時間的不斷訓練才行。    觀身念住的第三部分,是在行走坐臥當中,觀自身的身行狀態,這就是動禪,是在訓練動中定力。動中定力如果修好了,隨時隨地心是寂靜的,隨時隨地心念是清明的,心裏只有一個知在。這個知就是一念的清明了知,心念不渾濁,不雜亂。心裏這個知很重要,將來參禪時,就可以把這個知換成所參的話頭,把話頭變成一個念頭。如果把身念住的觀行修行成功了,做到心裏時時有個知,沒有語言,沒有文字,用這個知正好參禪。參我們的真實心第八識,話頭“拖死屍的是誰?”,把這句話做為一個念頭,作為一個知,牢牢地懸在心裏,懸在腦海裏。    這樣懸來懸去,定力就會增強,以後再接著參究,要非常細的參究,而不是內心裏有個聲音,有語言在念。沒有定時心裏才要念叨,有定時心裏就不用念,不用出現聲音和語言形象,就是一個知深藏在心。以後,這個知,這個念頭,會變成疑情,會成為疑團。那個疑情在內心裏深深的懸著,懸到一定時候,就會把這個疑情打破,那時就能找到自己的第八識,從而明心了。所以這個修定方法,不僅僅是通於小乘法的修行,也通大乘方法的修行。真正的佛法是大小乘都會相通,法法相通。我們只要能修出一種禪定,以此禪定,就可以進入到另一種禪定,開啟另一種智慧。    禪定包括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欲界定有欲界定的特征,色界定有色界定的狀態,無色界定有無色界定的相貌。我們只要用某一種方法修出定力,心念就能夠隨時隨地清靜下來,以此定力再參禪,大小乘理都會貫通。所以修大乘法不用排斥小乘的修行方法,大小乘會貫通起來的。身念處觀這個法修到最後,把心念止息下來時,再把心念中的所謂的我排空掉,否定掉,這些都不是我,沒有一個我,不要再認色身為我,內心沒有身體的觀念,心不住一物。但是還能了知一切,還有一個知的心念存在,與參禪當中的那個心念是一樣的。    將來參禪時把這個知的心念,換成一個話頭,或者換成禪宗的一個公案,或者佛法當中最要緊的一句話來參,就能參通,就能明了其中的內涵。定是相通的,定裏就含藏著慧。那個慧就是內心清明的心念,對於一切法,心裏非常的清明,非常的清淨不糊塗,清清明明的了知,就是觀慧。觀慧具足了就能夠入道,就能夠證道。這就是在行住坐臥當中的動禪,行走坐臥當中清明了知,知內身外身的一切狀態,一切法相。然後內心裏有身的觀念現前,再把這個觀念排除、空掉,知道這個身不是我。    不要心心念念有個身的觀念,也不要有其他物的觀念。行走坐臥內身、外身的狀況,什麼法生起來,什麼法滅去,心裏都要清楚。修到這種程度的定也不太容易,我們要有耐心,逐漸地修習和訓練。這個方法修成了,任何其它一種定,都能容易修成,只要掌握了修定的根本方法,用其它修定方法,都能修成,而且會修得非常快。    第四個觀身念住的方法是,無論我們行往歸來,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每天早晨出去了,晚上又回來,一天所經過的路線,所做過的事情,都是要由正知而做,心不散亂也不糊塗昏沉,內心一直是清清明明的了知所做的所有事情。無論觀前還是顧後,一切的身語意行的造作,全部是正知而做,就是上廁所也是正知而做。內心清清明明有個了知,有個知性,修到最後就有個沒有語言文字的知,這就是未到地定了。這個定比較深一些,那個知更清明一些,達到沒有語言文字的知的那個狀態,就可以參禪、參話頭了。    第五個方面修觀身念住的方法,就是觀我們色身的不淨。觀到最後問自己:這麼不淨的色身是我嗎?觀行成功時,就會確認不是真實的自己。這個色身從頭到腳,從裏到外,發毛、爪齒、皮肉、筋骨,什麼固體、什麼液體,都非常的肮髒、不淨。這些東西和合而成的色身,是我嗎?最後會確定不是我,清楚了知色身是生滅無常的,而真實的我是常住的、不變易的、清淨的。    我不是肮髒的,我不是組合而成的,不是後天形成的,更不是生滅的,這些都不是我。觀來觀去內心裏就有個身的觀念去除了,色身為我的觀念就被自己否定,斷了身見。內心無色身我以後,也不要再有其他物,一空俱空。外物財色名食睡也都不是我的,也不會認這些東西為我所有,這樣就斷身我見、我所見。        一、觀呼吸    原文: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身觀身而住耶。諸比丘。於此。比丘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閑處而結跏趺坐。身正直。思念現前。    釋:世尊說:好,諸比丘,既然修行四念處觀能夠滅除苦惱憂愁,得到清涼,那麼比丘要如何於身觀身而住呢?佛說:諸比丘們,修行四念處觀,首先你們要選擇森林、樹下這些無人打擾之處,在空閑處而結跏趺坐,身體要端正筆直,不要彎曲,然後就開始思惟。    世尊開始具體講觀身而住的方法:怎麼樣觀身,心念怎麼樣住在色身上來觀行。過去世尊講法的時候,很多弟子來聽法,法會結束以後,弟子們都各自找一個安靜地方來靜坐思惟觀行。印度的天氣很熱,比丘可以隨便找一個地方,或者到森林裏在一棵樹下,或者到墳地裏,或者到一個石洞裏,只要是沒有人打擾的地方就可以,把薄薄的座墊鋪在地上,然後盤腿坐好,端身正坐。一個人一個地方,他們沒有兩個人或三個人在一起共修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單獨思惟,不用磋商研究,就避免了互相幹擾。他們這種修行方式,是既修禪定,又修智慧。觀行本身就是慧行,深深地思惟,其中就有禪定,這就是定慧同修。    為什麼要跏趺坐呢?結跏趺坐就是盤腿,腿一盤好,身體就容易靜下來,身體裏的氣脈就開始運行,色身比較舒服。這樣心念也就能沉靜下來,心思不雜亂,盤腿的好處就是這樣。身體如果端正了,氣血運行就暢通,心不雜亂。如果身體彎彎曲曲,松松懈懈,內髒器官不正,氣血不暢通,心念就雜亂,心念懈怠,人也容易昏沉,身體正直,心念馬上就集中,端身正意就是這個道理。    思念什麼呢?就是思念世尊所講的法。每次世尊講完法,弟子們都是各找一個地方來思惟消化世尊所講的法。像我們如果是聽完法回去以後,可能再也不回憶,再也不回想,聽過就算完事,即使回想一下,也不去認真仔細修習,就不能從所聞佛法當中得到真實利益。    聽完法應該要趁熱打鐵,回去就回憶思惟,一個義理一個義理來思惟,一個一個去驗證。這個法義思惟通了,再思惟下一個,驗證一下世尊所講是不是如實,過去的比丘們都是這樣修行的。在思惟的同時還有禪定,在禪定中思惟叫作禪觀,小乘的禪修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不是大乘法的參禪,不是尋覓第八識的那個參禪法,是小乘的禪修方法,但是用功方法和心念都差不多,都是有定有慧,在定中觀行成就世尊所講的佛法義理。    原文: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釋:什麼是正念呢?就是心無雜念,心念集中在眼前所觀行的法理上,不想其他的雜事,就是正念。觀身而住要先從觀呼吸開始,觀察自己的呼吸,注意自己的呼吸。比如我們現在正在吸氣,空氣從鼻孔入進去,到達氣管,然後順著氣管一點點的運行下去,然後到達五髒六腑。這口氣所經過的路線,到了哪個位置,應該都能感覺出來。最後呼吸到達腹部丹田,都應該知道,不知道就不是正念,念頭掉散了。為什麼會不知道自己的呼吸了?因為心裏打妄想了,在想其他的事情,心散亂注意力不集中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們要一直觀察呼吸,把心念全都系在這件事情上,就沒有妄想,修定就來得快,身體的改變也來得快,思惟也很靈敏。這樣的思惟觀行以後,就能斷我見,斷身見。    首先先正念觀察自己的呼吸,入息的情況全部知道,入息以後,再正念而出息。觀察自己在往外呼氣,從丹田的這個位置,氣息一直往上運行,經過的路線都應該知道,然後氣息從口裏輕輕的吐出去。整個過程要清楚知道,心念都沒有跑掉,沒有散亂,沒有昏沉。如果昏沉迷糊了,這個呼吸狀況就感覺不到。    原文:或長入息。而知我在長入息。又長出息者。知我在長出息。    釋: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訓練好以後就進入下一步。心靜下來以後,入息就會變得長。為什麼會變長?因為心靜了以後,呼吸的通道就都打開了,中間沒有阻塞的地方,氣息就會一直下到丹田,於是入息的時間就長,身體也就變得健康,因為這中間氣脈的運行,會把身體裏的病氣排出去。如果身體不健康,呼吸到胸口就過不去了,隨即就呼出去,只到了半路,到達不了丹田,有的比較嚴重的到喉嚨口就呼出去,這種人身體相當虛弱。    長入息時,正知正念,知道自己現在的入息非常長,非常緩慢,吸一口氣有可能半分鐘,有可能達到一分鐘。如果定力逐漸加深,到了四禪定的時候,連呼吸都停止沒有了,說明禪定是非常好的。定力越好,呼吸就越慢,越輕柔,越和緩;如果定力不好,呼吸的聲音就粗重,別人都能聽得見。能聽到喘氣的聲音,說明身體的通道有堵塞,身體是不健康的。    長入息都知道以後,長出息時也知道,知道自己呼氣的時間很長,非常緩慢,非常輕微。這樣修行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先做好第一步,然後再做下一步。前面的基礎打好打牢固了,下一步就能順利,那麼禪定就能修好了。這樣來訓練自己的心念,訓練自己的定力和慧力。    原文:又短入息時。知我在短入息。又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    釋:長出息和長入息自己都知道了,有時候呼吸因為各種原因變得比較短,也要知道,自己現在的入息比較短,很短的時間就吸滿,吸氣運行不下去了,自己也應該感知到。呼氣的時間也很短,一下子就呼出去了,自己也知道,這也是因為身體各方面的原因所致。就這樣訓練自己的心念達到專一,定在眼前所作的呼吸上,這個就叫作定,心止於一處。    短入息和短出息自己都知道,訓練到這一步,再往下修習。每個人訓練的時間長短都不一樣,要看各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每個人的基礎都不一樣,心念力不一樣,身體的健康狀況不一樣,修習的時間長短就不一樣。有的人修半個小時,有人要修幾天,有人可能要修半個月,有人可能一個月才能達到心念靜下來,才能讓心念都集中在呼吸上,這個時間的長短都不一定。如果這個基礎沒打牢固,就不要往下進行,只要有一步沒做好,後面的練習就會混亂,不能再修下去了。當呼吸長短都知道了以後,再往下進行。    原文: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入息。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出息。    釋:修習達到心念力增強了以後,觀行的範圍要逐漸擴大,由覺知身體的某一處,最後擴展到全身。入息的時候,不僅要覺知到氣息經過的通道,還要覺知到全身的狀況,整個身體的情況,全部都要知道。就是說,現在從鼻孔開始入息,身體各處都是什麼狀況,氣息到了身體的哪個部位,自己都要了知,掌握清楚,心不糊塗。了知自己胃腸的狀況如何,心髒的狀況如何,腹部的狀況如何,頭部的狀況如何,腰腿的狀況如何,手腳的狀況如何,全身的狀況自己都要知道。    覺知全身的情況,是一點點修成的,因為全身的情況比較複雜,需要有一定的定力和相應的慧力、心力才能做到。前面的基礎打好了,後面複雜的就都能夠觀行到。觀行到這一步,說明定力已經非常好了。定力好,能知道的事情就多了,不是只知一個呼吸狀況,可以一邊了知呼吸狀況,同時知道全身的狀況。哪個地方舒暢了,哪個地方堵塞了,哪個地方飽滿了,哪個地方空虛了,哪個地方疼痛了,自己都知道。由於心念不集中,氣不歸元,身體出現搖晃現象,心裏要了知。心念靜下來,氣脈通順,身體安和了,自己要了知,最後身體出現的各種狀態都要知道,因為心力夠用了。這個方法就是覺知全身而入息,定慧都得到增強了。    在往外呼氣的時候,自己整個的身體狀況都要知道,都要清楚。這個時候就是心沒有散亂,也沒有昏沉,正知正念,如果不知道不清楚,心念就散掉了。腿的疼痛和舒適狀況自己知道,發麻的狀況也知道,氣血通過去,還是沒有通過去也要知道。手的狀況也知道,肩膀的狀況也要知道,頭的狀況也要知道,面部的狀況也要知道,五髒六腑的狀況也要知道,腰和背的狀況也都要知道。這時注意力要完全集中,心念力要緣於整個身體,內心才能對身體各部位的情況都了知,智慧力就增廣了,定力和慧力就會都同時得到增進。這就是覺知全身而出息的修習方法。    原文: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釋:止,是停止的意思。什麼是身行?身行就是身體的一切動轉、搖動、晃動現象,就是不安靜的行為造作。身體內部細微的運行是不能止息的,除非生命結束。在靜坐觀行呼吸時,開始身體有動轉現象,沒有得到靜止。因為心沒有寂止下來,氣脈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頭的搖晃,身體的搖動,身體姿勢的改變,眼睛的眨動等等。修行一段時間,心逐漸寂靜,氣脈就運行順暢,氣血也暢通了,就會感覺身體很舒適、安和,心境平靜。這樣身行就會漸漸地止息下來,頭不動,身體不搖晃,腰不彎,整個身體就靜了下來。    這些情況,內心裏都要了知,都要清楚,定慧齊行,定慧相資相助。這樣對於修定修慧就有了體驗,知道原來身體搖晃是因為氣血不通,心不靜的緣故。現在氣脈運行很順暢,身體不搖晃,全部靜止下來,周身感覺都是順暢的,內心也是怡悅的。在入息的同時,要知道身體各部位的狀況,身體全部寂止下來以後,腿不動了,身體也不搖晃,兩個手不擺動,神經也不跳動,眼睛也不動,頭也不動,身行全都寂止了。這些情況,在入息的同時,都要了知,內心始終有個知,這就是慧,而且需要慧力相當強。這樣我們的定慧逐漸就能得到增進和圓滿,這是我們修定修慧的很好方法。    在呼出這口氣的時候,要知道自己的整個身體狀況,知道自己身體的動轉都停止了下來。眼睛不動,頭不動,身體不搖晃,腿也不動,腰也不扭動,甚至腸胃都沒有很大的蠕動和聲響,呼吸也不粗重了,身體表面的明顯的活動都沒有了。修行心靜下來以後,氣脈就會漸漸暢通,運行得比較輕微,因為身體裏沒有阻礙了,業障病氣也排除了一些,身體感覺就舒適,也不想動了,好像有一種力量在包裹著身體,執持著身體,身體自然就不動了。這步修行就是止身行而出息。    觀呼吸的修行方法:第一步,觀自己的呼吸,入息出息都知道;第二步,出入息的長短都知道;第三步,出入息的時候,全身的狀況都知道;第四步,出入息的時候,身行都寂靜下來,自己都知道。達到這一步需要修行多長時間,可就不一定了,有的人一天半天就行,有的人需要一個月,有的人需要半年,有的人需要更長的時間,心越散亂,越昏沉,需要的時間越長。所以雜念非常多,身體素質又不太好,就會比別人修得緩慢一些,如果本來就是心比較靜的人,那半天就可以達到。    每個人的修行基礎、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都不一樣,修行的進程就不同,世界觀的不同,出離心的不同,修行的時間和結果就會千差萬別。這個修行方法中最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內心裏始終有個“知”,這非常重要,這個”知”,就是不離定而有的慧,將來修學大乘法參禪的時候,就可以把這個“知”,換成一個話頭,可以直接參禪,就能明心。    原文:諸比丘。恰如熟練之轆驢匠或轆驢之弟子。或長轉(轆驢)者。知我在長轉。或短者。知我在短轉。    釋:過去古代沒有自來水,吃水要從地上打的非常深的水井裏打出來,水井上有個搖繩的裝置。繩子的一端掛上水桶,然後把繩子搖下去,從井裏舀水上來,這個搖繩的裝置就叫作轆驢。負責舀水的這個人,叫作轆驢匠,他在舀水時如果心靜的話,就會清楚知道,他放了很長的繩子到井底,因為井水很深。    如果井水比較淺,離地面比較近,他放下去的繩子就短,這個他也清楚的知道,所搖的繩子的長短他都知道。我們修定觀呼吸的時候也應該像轆驢匠一樣,目前正在做什麼心裏都要知道,出入息的情況都知道,息的長短都知道,全身的狀況都知道,身行止息下來都要知道,跟那個轆驢匠舀水時的專心一意是一樣的。這是佛用來比喻觀身行的方法。    原文:諸比丘。比丘如是在長入息者。知我在長入息。或長出息者。知我在長出息。短入息者。知我在短入息。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    釋:這個修習方法就是呼吸比較長時,知道自己在長入息,在吸這口氣的時候,很慢很慢,很細很細,時間很長,能達到十秒鐘到半分鐘或者一分鐘,整個過程自己都清楚了知。這個吸氣的時間長度,通過修習訓練是能達到的,最後還能夠停止呼吸,那就是四禪境界。然後在長出息時知道自己在長長的呼氣,在呼出這口氣的時候非常慢非常緩,有功底的人,他在呼吸時別人根本聽不見呼吸聲。沒有功底的人,呼吸聲音就很大,喘氣很粗重,說明他沒有禪定基礎,心不靜,色身上也有些障礙。入息短的時候應該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短入息,出息短的時候,自己也清楚地知道在短出息。    原文: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入息。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出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釋:修習覺知全身而入息,在吸氣的時候全身的運行狀況自己都要知道,從頭到腳,從裏到外,自己全部都知道。定力強的時候,心緣廣大而且深細,了知的範圍就廣大,了知的事理就深細。如果吸氣時,不能覺知全身,說明自己定力還是不足,慧力也不夠,致使心念不專一,心力不強,心緣不夠廣大。這裏的專一與廣大好像是矛盾的,其實並不矛盾,這時是把全身作為所緣的一個對象,當然需要的定力和慧力都要強,否則就不能做到這點。這是在一點點逐漸地增強定慧,使得心力強大,了別性強。    再修習覺知全身而出息,在呼出這口氣的時候,對於全身的情況,心心念念也都要知道。從頭到腳,從裏到外,色身的所有狀況自己都要知道,都要清楚。如果不清楚,說明自己的憶念還是不夠集中,心力不強,定慧還沒有訓練好。如果在呼吸時,全身的狀況都能清楚了,這個功夫不掉散,比較牢固了,就可以接著修習。    再往下修習止身行而入息,在吸氣的時候,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身體靜下來了,從頭到腳,從裏到外,身體全部都寂靜下來了,身體不搖晃了,眼睛不眨動了,頭也不動了,胳膊和腿也不動了,呼吸也微細下來,氣脈也動的微細,這些情況心裏都要清楚了知。這是通過做功夫,念力集中,心不散亂,身行逐漸地微細下來,粗的妄動就消失了。細微的身行還是存在的,因為生命體活動必須有這些細微的身行,如果沒有就入四禪了,否則就是死人。功夫牢固以後,繼續用功。    再接著修習止身行而出息,呼氣的時候,全身幾乎都靜止下來的狀況,自己都要清楚了知,心不糊塗。如果不能了知,或者了知的不全面,說明定慧不夠,心念還是有點散亂,不是昏沉就是在打妄想,定慧都不足。到這一步都修行好了,功夫牢固以後,再往下修習,否則就不要往下修習,直到這個步驟都修習圓滿成功為止。    原文: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又於外身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觀身而住。    釋:觀行到以上這個階段,按照以上的方法再接著觀行內身。內身是指什麼呢?有人說是身體內部,是與身體表面相對的。其實整個色身都屬於內身,與周圍的生活環境相對,與外界宇宙器世間相對。內身是指整個的色身,包括身體表面的皮膚,到身體裏的肌肉、骨骼、五髒六腑、血液、骨髓、腦漿內髒等等。從頭到腳,從裏到外,都是屬於內身。    而外身,就是在色身外邊的一切六塵境界,包括外界的色聲香味觸,不屬於身體之內。身有一個定義,稱之為十八界,十八界都屬於我們自己的五陰身。十八界包括什麼?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個六根,前五根我們都能找得到,意根是心法;十八界還包括六塵,分別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還有六識,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什麼是色塵呢?自己的身體是色塵,屬於內身。身體之外,眼睛能看到的也都是色塵,由地水火風這四大組成的,屬於外身。色塵包括我們眼前的身邊的所有物質,一直到整個房間,房間之外的街道,街道之外整個城市,城市之外的整個省,省外的整個國家,國家之外整個地球,乃至地球之外的整個宇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銀河系,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或者十方諸佛的國土,都屬於色塵,也就是外色塵,也稱為外身。雖然極大多數的色塵我們現在還看不見,接觸不到,也仍然屬於十八界當中的法,都屬於色塵,與我們眼根相對應。這些都是屬於外身,因此我們的外身是非常廣闊的。    什麼是聲塵呢?我們身體內部有很多聲音,比如腸胃的響動腹鳴,身體裏氣體運動、消化的聲音;還有從身體裏發出的聲音,比如打嗝的聲音、喘息的聲音、耳鳴的聲音、打噴嚏的聲音、說話的聲音等等,這些屬於內身。身體外部也有各種聲音,身體與各種物質碰撞、接觸、摩擦的聲音;其他眾生發出的聲音,有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比如鐘表;空氣流動的聲音,房間外的聲音,大街上的聲音,整個城市的聲音,整個虛空中的聲音,整個宇宙器世間發出的聲音等等。這些都是聲塵,而且是外聲塵,不在身體內,屬於外身。內外聲塵都是屬於我們十八界之內的,可見我們的外身是非常的廣闊,雖然極大多數的聲音我們暫時還聽不到。    還有香塵,我們自己身體散發出來的各種氣味是內香塵,屬於內身。周圍環境裏的氣味是外香塵,包括其他眾生散發出來的氣味,房間裏的氣味,房間外的氣味,山河大地的氣味,整個宇宙虛空的氣味,都屬於外香塵,也屬於我們十八界之內,屬於我們自己的外身。    味塵有內外味塵,口腔裏沒有食物時,舌根感覺到的味道,胃裏散發出來的味塵,是內味塵,屬於內身。有食物時,感覺到的食物的酸甜苦辣鹹淡等等味道,是外味塵,與舌根相對,屬於十八界之內的法,屬於外身。    觸塵,包括內觸塵和外觸塵。內觸塵,是在我們身體之內的觸,如:饑渴、冷熱、溫飽、疲乏、舒適、安逸等等,屬於內身。外觸塵是外界物質與色身的接觸所產生出來的觸塵,比如在忉利天頂上的太陽照到身上,對身體的觸;在須彌山的半山腰,四天王天那裏的月亮照射到身上,對身體的觸;從虛空中來的冷熱空氣的對身體的觸;各種物質對於身體的接觸和撞擊,有輕柔的觸比如微風和服裝的觸,猛烈的觸比如石頭和重物,這些都是外觸塵,屬於外身。所以我們外觸塵的範圍也是非常的廣大,但是我們現在大部分人的心念,還觀行不到這麼廣闊的範圍。    法塵,包括五塵上所顯現出來的法處所攝色,以及意識心所處的獨頭境界,散亂心所了知的法塵,定境中的法塵,夢中的法塵。所謂的外身就是內六塵,因為我們根本見不到外六塵,接觸不到外六塵,只能接觸觀察到第八識依外六塵所變現出來的內六塵,因此就把內六塵方便說為色身之外的外身。    十八界還有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八界組成了這個假我五陰,我們觀五陰身的時候,要先觀內身,再觀外身,然後內身和外身再同時觀,這個時候定力就非常好了。如果定力不好,只觀行一樣都不容易,因為散亂心不能同時觀察到那麼多的對相,不能觀察全身從裏到外,從頭到腳,也不能觀察到身外的一切法。修到這個程度,所具備的定慧是相當好的,都可以作為種子存到第八識中,來世就能得到受用。比如天生就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天生就能一心多用,精力都相當的充沛,智慧相當的廣大,不同凡響。    觀行的時候,先從內身觀起,身體內的色聲香味觸法都要觀行到,全面而細致。功夫牢固,再觀外身,觀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全面而細致。這步的功夫牢固了,然後再同時觀內身和外身,裏外一起觀,全面而細致,所有的一切法都要觀察到,盡量一念之間都要了知到。做到這點,定慧是極好的,心已經達到很微細了,甚至別人的心念都能感知到,可以具備未蔔先知的能力。    我們的心掉散慣了,不是散亂就是昏沉回憶追悔。昏沉是腦子裏昏昏沉沉的什麼概念都沒有,迷迷糊糊的不清楚,也叫愚癡,要不就是心裏散亂,處處攀緣,雜七雜八的事情都在心裏打轉,不是回憶過去,就是思慮將來,從來不會安住在現前。當我們修定非常好的時候,心念集中,就可以同時觀行我們身體內身、外身的各種狀況,然後內外身同時都能觀照到,都能清清楚楚的觀察出來。觀到這一步,整個我的概念就在心裏形成,關於我的觀念就很堅固。身體狀況都清楚了,內心裏就會有個我、有個身的觀念。    原文:或於身觀生法而住。又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釋:對於我們的身體,要觀察生法,心裏了知生法。生法就是原來沒有,現在出現了,叫作生法。我們靜坐到一定時間,身體會生起各種現象和覺受,包括輕安的覺受和疼痛的覺受,氣脈運行起來以後,身體或者感覺輕飄飄的很舒服,或者腿開始發麻疼痛,或者手開始發麻發脹,或者內髒器官出現堵塞感覺疼痛或者暢通,或者出現腹鳴,或者身體變高變大,各種各樣的狀況都會出現,每個人出現的狀況都會有所不同。在觀行當中,這些狀況內心裏面都要清楚了知,知道身體新生出來的覺受是什麼,現象是什麼,又有什麼變化,都要清明了知,不糊塗,這就是於身觀生法而住。    再下一步,修習於身觀滅法而住。滅法就是原來有的現象現在沒有了消失了,比如氣脈運行以後,粗重的呼吸沒有了,呼吸變得細微;氣脈原來鼓鼓的,動得很厲害,現在也舒緩下來,靜靜地運行;原來氣脈通過時,有堵塞的地方感覺疼痛,現在氣脈通過去,就不疼痛了;原來身體沉重,現在變得輕飄飄的;或者剛才身體輕飄飄的,現在突然變得沉重了。這些都是滅法,原來存在的現象現在消失了,這些都要清楚的了知。如果沒有定力,或者定力不足,心裏就不可能了知這些現象,也不能覺知到各種感受。    很多人沒有定力,心思就粗燥,每天對自己身體狀況都不清楚,連最粗重的喘息都感覺不到。平時心識繁亂,打妄想很嚴重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不能反觀到自心。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的時候,正是妄想最多最亂的時候,心太粗糙了,根本沒有反觀的能力。如果心稍微靜下來,就能反觀自己,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也能了解自己的心思,是善是不善,就會呵責自己。之前心粗、散亂、昏沉,就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現在心細致了,有定力了,就能發現很多原來不知道的事情,會越來越了解自己了。    之後,修習於身觀生滅法而住。身體當中什麼法出生,同時什麼法滅去,一切的生生滅滅現象,內心裏都要清楚了知,也就是身體當中的各種生滅變化的現象都要清楚了知,這樣定慧就能同時得到了增進。身體當中的生滅現象都能了知到,心裏的我的觀念就形成了。    原文:尚又對於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亦不執著世間之任何物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這樣都觀行完之後,自己的頭腦、思想觀念裏,就會全都是自己的身體,全部心思都是自己的身體,心裏都在念著自己的身體,沒有停歇。色身的觀念牢牢地占據了整個心思,下一步就要用智慧觀照,把這個有關色身的觀念滅除,內心達到清靜無為,心無所住。    內心不要再依著自己的色身而住,心裏不要再有身體的觀念,把這個觀念要泯滅掉,空掉對色身的感受和認知,空去色身我的觀念,然後就能斷身我見。或者能入到定中,欲界定或者色界定就會生起來了。只要心裏還有個身體的念想,那就不能入到深定中。且亦不執著世間之任何物而住,不僅是不要有身體的觀念,其他的觀念也都不要有。世間裏一切事物的觀念思想,都要排除,都不要有,內心裏要空,再空,連空也空,一法都不要有,空空淨淨,灑灑落落。到這一步,就是另外一種田園風光,離斷我見就不遠了,甚至就能直接斷我見了。    這個方法雖然是小乘的修法,跟大乘的參禪並不一樣,但這也是大乘參禪的基礎。我們平時散亂慣了,要達到這種境界很不容易,一旦達到了,生生世世就會受益,所以應該好好修習。同樣的修法,男眾的散亂心相對比較少,心裏惦念的事情就少,修定就相對容易和快速。女眾的心裏散亂得就嚴重,攀緣惦記的事情比較多,要做到這些就要相對困難一點。應該用智慧思惟,提起正念,認識到心裏所惦念的事情,都是無意義的,內心做到放開,就能擺掉一些事情的纏繞,修定就能快速一些,智慧心也就容易生起。        二、觀色身的行住坐臥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於行者。知我在行。又於住者。知我在住。於坐者。知我在坐。於臥者。知我在臥。又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知之。    釋:觀呼吸的修習,功夫達到純熟,心念已經能時刻集中,不再散亂昏沉以後,就開始修習訓練動中的定慧。這個難度會增大一些,觀行時需要更強的定和慧,需要心念的觀照力更強,照顧的更全面。    在行走運動中觀行,心裏時刻要知我在行走運動。行是動轉,不寂止,是指身體的走動、運轉、活動的意思,是指身體沒有靜止的狀態。自己的身體無論是在走路,還是在作其他的事情,心念都要反觀到,都要覺知到,不要給自己留下心念散亂攀緣的空間。比如從家裏走到外面,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或者走到大街上,走在上班的路上,或者在做一些工作和雜事,或者與人談話,這些活動自己心裏都要清楚的知道:我在行,我目前正在做什麼。這樣心念就被拴在目前所作的事情上,心念專一,心就會定下來了,了別的智慧就得到增進,看問題就清楚,思惟就細密。    身體活動當中的定慧修習訓練好了以後,就往下修習身體止住時的定慧,又於住者,知我在住。住就是停留、停止的意思,身體在站立著,倚靠著沒有動,處於靜止狀態。這個時候心裏也都要知道,心不能散亂打妄想,把心念都要拴在當前自己的色身上,不緣於他物、他事。身體在不做事情的時候,心念也要專一,不給自己亂想的機會。    在坐著的時候要知我在坐,自己在盤腿靜坐,在散亂坐著,心裏也要知道,心念只緣色身當下的狀態,不妄想其它。身體在躺著的時候也要知道我在躺著,自己在躺臥著,右脅臥,或者是左脅臥,以及其它姿勢的臥,心裏都要清楚了知。這些狀態心裏都要清楚知道,如果不知道就說明心裏在昏沉,或者是心念不專,在打妄想。心思散亂的人總是一問三不知,昏昏沉沉的人,你要問他什麼事,也是一問三不知,無定就無慧的緣故。    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知之。不管身體處於什麼狀態,行走坐臥也好,語笑動默也好,疼痛疲乏、舒適輕安也好,心裏都要知道。內心要非常的清明,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明明了了。對於身體的任何狀態都清楚,比如身體是晃動的,還是靜止的,腿是動來動去的,還是盤著的,腰是彎的,還是挺直的,這些狀態都要知道。    原文: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    釋:做到以上這些以後,就要觀內身,整個色身的狀況,自己都清楚,全部心念也要住在這上面。內身從五髒六腑、肌肉、骨骼到外表的皮膚、五官,從頭到腳心裏都要知道。然後又於外身觀身而住,外身就是指色聲香味觸法,比如眼見的色塵、耳聽到的聲音、周圍出現的氣味、口腔裏的味塵、身上的觸塵、心裏的法塵等等,這些法內心都要知道。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內身和外身的狀況,心裏同時都要知道。如果沒有定力,慧力就不足,只能知道其中一樣兩樣事情,其它就不清楚了。    當訓練到這個內身、外身都能清楚了知的程度時,一心就可以多用。比如說正在做一件事情,同時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都能做的很好,定力相當好,精力相當旺盛。如果沒有定力,就連一件事情都可能做不好。我們如果能修好禪定,生生世世都會受益。比如說一個人非常聰明,很會察言觀色,很多事情一看就知道,別人的心理狀況他能掌握,這就是有定力的表現。他在做一件事,其他的事情也能同時照顧到,四通八達,精力十足。    如果有人興趣廣泛,有可能是精力旺盛,也有可能是心思散亂。要看他做事的結果,如果同時幾件事情都做好了,說明他有定力,慧力也很強。舉個例子來說,上學的時候,有些學生上課聽老師講課,同時還偷偷看課外書,旁邊同學的小動作也知道,教室外面的情況也清楚,老師提問還能回答,每樣事情都能做得很好,效率又很高。他用了不到一半的精力就能把學習搞好,這說明這個學生有定力又有慧力。    有些學生豎起耳朵聽老師講課,好像注意力很集中的樣子,卻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也不能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他是一邊聽課,心裏還裝著其他的事情,自己還不一定知道,這樣他聽課就有很多的障礙,昏沉和散亂都有。作業做幾個小時,完成的也不好,他也沒幹別的什麼事,這就說明這個學生既沒有定力,也沒有慧力。    有人就會說,這孩子天生學習就不好。其實就是前世沒有訓練過定力和慧力,加上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今世業種現前,學習就是這個樣子。如果一個人定力不好,精力不集中,慧力不好,就處理不好事情,所以有定才能有慧。如果一個人現在心裏非常散亂,正在生氣,或者正在著急,這個時候,考慮問題就不容易考慮清楚明白。如果精力非常集中,事情就很容易思考明白,很快就知道該做如何處理,慧力就顯現出來。    原文: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釋:於身觀生法而住,在我們行住坐臥當中,當身體出現新的狀況,或者身體感覺輕安,或者身體感覺疲乏,或者內髒器官發生變化,或者皮膚發生了變化,凡是原來沒有的,現在出現了,自己都要知道。於身觀滅法而住,原來身體上的現象,現在消失沒有了,都要觀察到。比如身體上某部分有痛覺,或者有病患不適,現在消失了,自己都要知道。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身體上什麼現象生起了,什麼現象滅掉了,都要觀察到,心裏同時都要了知清楚,這個心思就很細密。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亦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這樣修行觀察以後,自己現在的意識中全都是這個身體,都是這個我,心心念念都是個我,那麼關於色身的觀念就牢固形成了。最後還要把這個心念泯滅、消除掉,內心要空靜下來,把身體從心念當中排除出去,空卻自我,這樣就會入到深定中,心不著我。    現在即認可色身是空的,色身不是我,但心裏也不執著世間的任何物,就這樣內心空空地安住著,心要無所依而住,任何相都不要著。把身體觀念排出去以後,心裏也不要著任何其他的事物。假如這個時候心裏是貪戀著金銀珠寶,那就沒修好,心中還有物,不空淨。修習到後來,心裏都要空掉一切法,色身不是我,世間任何物也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的,一切法全部都要淡化、空掉。這樣入定就深了,執著貪欲都會減少,或者消失,內心既不貪著色身,也不貪著任何物。    以上就是於身觀身而住,我們心裏不再認可這個身體,不要認為身體就是我,因為身體有各種生滅變化,它不是我。我們一旦有了身體不是我的這個觀念,就容易忘身。忘身就能得定,斷身見,還能斷我見,我們要這樣去用功。如果內心有很多妄想,這個道理就思惟不透徹、不清楚。所以我們想要有智慧,一定是定在前,修好禪定,有定就能引生智慧出現。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不論行往歸來。亦由於正智而作。彼觀前顧後。亦由於正智而作。彼於屈於伸。亦由正智而作。    釋:世尊告戒諸比丘:你們不論行往他方,還是從外歸來,內心都要有正智正念,知自己目前在做什麼,心不散亂和失念,不昏沉不掉舉,由於正智而作。你們無論是看向前方還是瞻視後方,心裏都要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既不昏沉,也不散亂,也要具足正智正念,由於正智而作。你們無論是彎腰還是伸直身體,不管身體是什麼姿態,心裏都要清明了知,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昏沉不掉舉,具足正智正念,一切都是由於正智而作。    無論一天當中做些什麼事,都要有正知正念,心不昏沉,也不散亂,清明了知目前所作的一切事情,有定有慧。比如我們出去辦事,辦完又回來,整個這個過程也是由於正智而作,內心清清楚楚,既不散亂,也不昏沉,做什麼事情都一清二楚,心念清明,了了靈知。看眼前或者看身體後面,不管看什麼,前顧後看,左右瞻視,心念都要清楚明白。    原文:彼於著僧伽梨(袈裟)衣缽。亦由於正智而作。彼於食飲咀嚼嘗味。亦由於正智而作。彼於大小便。亦由於正智而作。彼於行住坐臥醒語默。亦由於正智而作。    釋:佛說,比丘們,你們穿上袈裟,手托著缽,也要正心正意,清楚的了知自己在托缽乞食,心不散亂掉舉,這些事都是由正智正念而作。出家人出去托缽乞食時,要穿上三衣,拿著缽出去乞食。比丘的穿衣拿缽,也要由正智而作,不是稀裏糊塗,昏昏沉沉的,而是有定有慧,內心清明,正知正念而作。那麼我們出門辦事,與人打交道,也要正知正念,清清楚楚地做好每件事情,心不糊塗。    托缽乞食回來以後,在吃飯、喝水、咀嚼、嘗味等等日常瑣事當中也都要正知正念,清清明明地來完成,心不掉舉。就連如廁大小便時也要正智正念,了知自己目前所作,心不散亂。比丘們在走路、站立、坐著、躺著、醒來、說話、沉默的時候,都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目前的狀態是什麼,正智正念,不散亂不昏沉。    那就是說,除了睡著以後心裏不能了知了,其餘的時候全部都要正知正念、清清明明、了了靈知。如果內心不是清明了知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昏沉,一個是散亂。定力提高,心念就會集中到眼前所做的事,周圍的事情都會知道。整個色身的狀況,乃至外身的狀況,周圍一切情況,都能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要做到心不亂想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修習訓練得好,定力就會相當好,慧力也就相當好,看書和思惟法義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思惟通達。否則讀佛經就很難讀懂,一邊讀一邊打妄想,讀多少遍也不能明白其中真正內涵。或者跟別人交流時,意念不集中,心思散亂,人家表達的意思聽不明白,自己的觀點也闡述不明白。如果內心靜到一定程度,別人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自己就會知道對方的目的,想要幹什麼,甚至對方自己都不知道,你就先知道了。    世尊在這段經文中是在教我們動中定、動中禪,這也是大乘參禪的基礎。我們如果有這個基礎,再把這個知身各種狀況的知,換成一個話頭就可以參禪。像參話頭、參公案,參到後來只剩下一個話頭的內涵,整個話頭濃縮成一個點、一個知,用心念帶著,深深地懸在心裏,細細地參究,就能明心見性。所以這個方法雖然是小乘修法,但也通大乘的參禪,大小乘的修法到最後也都是相通的,任何禪定也是相通的,並不是對立和矛盾。    原文: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    釋:這個地方的修習方法與上邊講的觀呼吸的方法是一樣的,都是讓我們在行住坐臥當中,觀照色身,身體的各種狀況都要知道,自己的外身,六塵的境界也要知道。這個定力要求更高,觀照力也更強,將來就能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定慧。如果定慧不足,只顧著觀身體,那邊來了車也不知道,出現了其它情況也不知道,說明慧力還是不夠廣大。定力如果足夠好,在觀自身的同時,那邊來了車就知道,就能躲避開,四面八方的人事物都知道,就能同時處理很多的事情。定力如果不好,只做一件事,都可能做不好。    原文: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或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這個修習方法都如上文,在行住坐臥中,身體當中生起了新的現象,要了知,身體當中某種現象消失了,也要了知,身體當中同時生起和滅去的現象都要了知,一法也不糊塗,不含糊就能清清明明,明明了了。    身體當中的各種生滅法觀行完了以後,心念裏就會都是這個色身我,思想裏都是這個身體。最後要把這個身體是我的觀念泯滅,思想中不要再有我這個身體。心念要空,內心既不依賴色身而安住,也不依賴任何法而安住,空空淨淨,無一法在心。這樣就能空卻這個身我,不認這個身體為我,就會入到一種空定中,在定中已經沒有身的觀念,就能斷除身我見。這就是於身觀身而住的修持方法,應該仔細修行。        三、觀色身不淨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於皮覆包。充滿種種不淨物之此身。觀察此身上至頭發。下至蹠底。知於此身有發髦爪齒。皮肉筋骨。髓腎髒心髒。肝髒肋膜。脾髒肺腸腸間膜。胃排泄物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液。唾液粘液。關節液尿。     釋:這段經文是修行觀身不淨法的關鍵,世尊講的比較細致,我們就能隨文入觀,觀行得細致一些。佛說我們的身體是由皮膚包裹著,皮膚裏充滿了種種的不淨物。觀察這個身體,從頭發一直下到腳板底骨,知道有頭發、汗毛、眉毛、手、腳、牙齒、皮膚、肉、筋、骨頭、骨髓、腎髒、心髒、肝髒、肋膜、脾髒、肺、腸、腸間膜、胃、排泄物、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淋巴液、唾液、粘液、關節液、尿液等等。    這些物件,除了頭發,都是表皮包裹著的,表皮好像很幹淨,所包裹之物卻是非常的肮髒不淨,都是各種的腥味兒、臭味兒,血氣粘液充滿,模糊一片。單獨拿出來,或者把皮撥開,任何人都會嫌棄生厭。這些不淨物就組成了我們的色身,這麼肮髒的色身,眾生卻貪執不舍,實在是愚癡。    原文:諸比丘。猶如兩口之袋。填進種種穀物。即稻粳綠豆。豆顆胡麻糙米。其眼者開解之。得觀察。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綠豆。此是豆顆。此是胡麻。此是糙米。    釋:諸比丘,裏面在裝滿了上述這些物件的色身,猶如開著兩個口的袋子,好多好多的穀物都裝在這個袋子裏,當我們把袋子打開一看,一樣一樣的數出來,這個是水稻,這個是粳米,這個是綠豆,這個是豆顆,這個是胡麻,這個是糙米,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都有什麼豆子。同樣的道理,當我們把身體打開,皮剝開,就知道了身體裏都有些什麼,一樣一樣都可以數出來,觀察出來。    我們這個色身就像一個袋子,把兩個口紮上,裏面裝進了種種物,腦頂是個封口,腳底是個封口,外面是皮,裏面就是各種物件。皮膚剝開以後,裏面是血肉、各種液體、內髒、骨髓等等這些東西,觀身不淨就可以從皮膚表面開始觀。如果拿顯微鏡來觀察我們的皮膚,會發現皮膚表面全都是細菌。眼睛裏有細菌,眼淚裏有細菌,鼻涕、唾液,皮膚的各個表面全都是細菌。每個部位的細菌,形狀大小、數量都不一樣。    有一種禪觀就是專門觀察身上這些細菌蟲子而斷身見我見的,這些細菌有三頭六臂的,有五顏六色的,有張牙舞爪的,非常的猙獰可怕。它們互相廝殺,廝殺完了,數量種類就不平衡,我們就會生病,皮膚病或者胃腸病等等,都是因為細菌的數量、種類不平衡導致的。如果我們感覺餓了,也是細菌在鬧著要吃,如果我們有欲念生起來,也是由於這些細菌攪擾的結果。我們吃進胃裏的飲食,全靠細菌來分解消化。食物下到胃裏,細菌把食物弄碎了,成了泥狀,身體才能吸收一部分,進入血液裏。我們得依靠著這些細菌,細菌也得依靠我們生存。說明眾生就是依靠細菌而活命,細菌依靠眾生的色身而活命。    這些都是佛說的,佛眼比顯微鏡還要微細無量倍,所以能看到這些細菌。空氣中也有細菌,任何地方都有細菌,這些細菌將來也能成佛,它們也是眾生,有意識心有意根也有如來藏。假如生病時吃藥,這個藥一開始吃時管用,能夠治病,吃的時間長了就不管用了,病不能治好。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吃藥是讓細菌吃的,這些細菌吃了以後,就知道這個藥不好,以後就不吃了,我們吃同樣的藥就沒有作用了,可見細菌也有識心分別。    我們觀察皮膚表面是非常的肮髒,再往裏仔細觀察,血液裏、肌肉裏、筋、骨頭、骨髓裏都是細菌,各種粘液裏也有細菌,身體裏面也是非常的肮髒,這樣如實細致的來觀察色身,慢慢就不會再貪戀身體了。假如看到了一個美女,我們從她的皮膚開始觀照,皮膚表面的那些細菌,觀照完了把皮剝開,觀照裏面那些不淨的狀況,從裏到外散發出來的所有味道,都是很腥臭,令人惡心的,沒有一處是幹淨的。後面還會講到,一個美女死了以後,幾天身體就會膨脹、淤青,顏色變了,形狀變了,然後流膿,再以後自己想象吧。    所以我們貪著的色身,其實是非常肮髒不淨的。比如我們吃的飲食,是從土裏生長出來的,土裏是什麼都有,洗得再幹淨也是肮髒的。我們吃的東西,咀嚼幾口再吐出來,看看是什麼狀態,或者咽到胃裏的食物,嘔吐出來,看看是什麼狀態,聞聞是什麼味道。所以古來大德說,我們的身體就是移動廁所,是糞袋子,也叫臭皮囊。細想起來,這個身體本身,或者吃的飲食,都沒有什麼好貪愛的。    原文:諸比丘。比丘如是於皮覆包。充滿種種不淨物之此身。觀察上至頭發下至蹠底。知於此身。有發髦爪齒。皮肉筋骨髓。腎髒心髒肝髒。肋膜脾髒。肺腸腸間膜。胃排泄物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液。唾液粘液。關節液尿。    釋:這段經文教我們繼續觀察色身的不淨,從頭頂一直觀察到腳底。這個身體有頭發和身毛,頭發和毛幹淨嗎?都有細菌和汙垢,是不幹淨的。有爪,過去把手叫作爪,手指甲是不幹淨的,整個手也不幹淨,哪怕用肥皂搓洗,還有細菌洗不掉的。接下來觀察牙齒,觀察皮膚,觀察肉,觀察肉裏的筋,觀察骨頭,觀察骨髓,再觀察內髒,腎髒、心髒、肝髒等等,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細菌,都是不幹淨的。身體表面哪怕抹上香水,也是不幹淨,有臭味的,更不用說把皮膚剝開,散發出來的那種血腥氣味和臭味。    如果真正知道身體是如此的汙穢肮髒,就不會再去喜歡貪愛這個身體了。身體就像是一個繡花枕頭,外表看起來好像還像點樣子,裏面裝的卻都是肮髒的東西。有腎髒、心髒、肝髒、肋膜、脾髒、肺、腸、腸間膜、胃、排泄物、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淋巴液、唾腋、粘液、關節液、尿液,沒有一樣是幹淨的。我們觀察來觀察去,就會對自己的色身生起厭離心,就會覺得這個身體沒有什麼意思,就不會太在意色身,不會再貪戀色身了。    原文: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像以上所介紹的色身內之物,我們就要細致地來觀察,先觀色身上的生法,色身在逐漸地長什麼東西,比如說指甲生頭發長,皮膚長出的膿包,內髒器官裏的囊腫和結石等等各種疾病的生成。然後再觀察色身上的滅法,什麼東西從身體當中消失了,比如說內髒器官的移除摘除,各種疾病的消失、滅去等等。然後再同時觀察色身的生法和滅法。    這些都觀行完成以後,內心裏都是色身這個我。智識就是意識心有智慧,不糊塗不愚癡,就叫作智識,如果觀完了,什麼都不知道,稀裏糊塗的就不叫智識,那叫愚癡。憶念就是回憶、回想,心中有念頭、有覺觀。觀行完成以後,內心裏都是色身我,整個思想裏全都是身體我。彼當無所依而住,意思是說,最後我們的思想念頭就不要住在這個色身上,心中要排空這個色身我的觀念,把身體我的觀念清除掉,空掉這個色身。這個色身是如此肮髒不淨,是苦的,是無常變異的,因此不是我。所以要亡身,才能進入一種空定當中,就能斷身我見。    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除了身體不再執著以外,其他的任何事物,內心也不要住著、想著,不要貪著,不要執著,全部都空卻,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如果連身體都不是我,身外之物就更加不是我。我們現在還不能認可這個觀念,要等到真正觀行完成,智慧具足時,其他的見道條件也都具足時,心念就能轉變過來,就能真正的斷身見、斷我見,三縛結也斷,再也不會墮入三惡道。    要認可這個理是很難的,現在只是意識心知道,比較膚淺,意根還沒有認可,還沒達到那種覺悟的程度。一旦達到了,意根認可,身心狀態就會全部改變,心念就會轉變過來,顛倒過來。意識心膚淺的知,沒有太大的力度,如果意根不認可,一旦做起事情來,意根仍然會按照自己從前的認知和理念作決定,就把這個觀念忘了,不會按照意識的膚淺認識來作抉擇。因為平時做事不是意識心作決定,是深層次的意根作決定。    比如說答應布施給別人一百元錢,這種想法不是從心底往外發出來的,雖然口頭答應了,只是意識心覺得我應該給別人一百元錢,意根不是非常情願,不懂得給人一百元錢有什麼好處,拿錢的時候心裏就會有貪吝。所以,我們學習佛法,要經常的作思惟分析,越深細越好,用意識心來勸導意根,多熏習意根,意根明理了,慢慢就會認可意識的所有思想觀念,就會聽從意識的想法、看法,二者步調一致。    觀身不淨這個法,要常常深細全面的思惟,不要認為說我知道了,那很簡單,就是那樣的,於是就不屑於思惟。因為不思惟,意根就不懂,意根所了知的六塵法都是來自於六識的信息,意識如果不分析,意根就得不到相應的信息,也就不了解真實的道理,那就只有按照自己的習氣來作決定。我們懂得是誰作主這個道理,意識就要常常思惟正確的佛法,以此來熏染意根,意根明理了就能改變自己。    以上講的所有內容就是於身觀身而住,四念處觀的觀身不淨就講完了。觀身從觀呼吸開始,出息入息都要知道,長呼吸短呼吸都要知道。呼吸時身體的狀況要清楚,長呼吸時全身的狀況都要清楚,身體當中生起來的法要知道,滅去的法也要知道,一切生滅的法都要知道,身內的法,身外的法都要知道,色身如何的不淨也要觀行到。當觀行完成,心中色身的觀念牢固時,就空掉色身,去掉身體為我、為真實的觀念,心念要空,不僅要空掉色身,也要空掉一切法,任何法都不要執著,這樣就能斷得身見和我見了。        四、觀地水火風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從界(要素)。如存在。如志向。而觀察此身。即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釋:佛說諸比丘們,我們要從以下方面來觀察這個色身,從組成色身的元素上來觀察色身;從色身存在的現實情況來觀察色身;從色身的趣向、最後的結局歸宿上來觀察色身。界也叫要素,就是四大元素的功能界限、功能差別,比如地水火風四大種子,就是四個要素,就是四種界限,這些要素的功能差別不同,界限不同,屬性不同,性質不同。    地界的性質是堅硬性,水界的性質是濕潤性,火界是暖性,風界是飄動性。這四個要素,屬性截然不同,之間是有界限區分的。四大元素,是組成色身的基本元素,從這裏開始著眼觀察色身,就能了解色身的組成結構,就會明白色身是虛幻的,是苦的,是無常的。    存在,就是我們生命體當前存在的狀態,現前能觀察到的部分,地水火風組成了身體的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的各個部分,包括固態和液態的所有物質。現前觀察了以後,就知道我們色身當中的所有物質,從頭到腳,從外到裏,都是由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四大元素組成。色身無論皮膚以及內髒器官,無論堅硬的骨鄂還是各種流動的液體,都是由這四大種子和合而組成的。地界是堅硬性的,如果我們身體中沒有堅硬性的地大,那我們就不能站立了。既不能站立,也不能行走坐臥,就像一灘泥一樣,因為身體得不到支撐的緣故。    身體中有水界,水界就是濕潤性,沒有濕潤性身體幹巴的就像木乃伊,也就不能保持生命的存在了。身體裏有火界,火界就是暖度溫度,只要是眾生活著,身體就有暖度,從身體五髒六腑到皮膚到表面都有暖度,從頭到腳都有溫度。風界具有飄動性、流動性。如果我們身體裏沒有風,就不能呼吸,血液也不能循環,飲食也不能消化了,身體的各種運轉活動就是靠風力的作用。四大不是獨立起用,而是共同的組成了身體的各個部分,組成了身體的肌肉、骨骼、內髒器官,只是各個部分所需的四大比例不一樣。    身體當中每一部分物質,都有四大元素組成,四大和合在一起形成的比例成分不同,組成的物質屬性就不同。如果地性多,物質的屬性就與地的堅硬性接近。骨骼是最堅硬的,那是地大的成分多一些,物質就顯出堅硬性了。但是骨骼裏也有水大的成分,骨骼裏如果沒有水的成分,骨骼就是幹燥的,沒有潤滑性,就會容易折斷。骨骼不僅有水的成分,而且還有火大的成分,所以骨骼是溫熱的,活著的時候骨骼是有溫度的,骨骼裏也有風,血液骨髓會在裏流動。    組成物質色法的還有空界,在這裏沒有說,佛經裏往往是用四大來代表地水火風空五大,而不特意提個空大,除非強調空大作用的時候,才講空大。因為有空大的參與,其比例成分的多少,組成的物質密度和結構也就不同,物質的堅硬性也就不同。空大成分多,當然地大成分就相應的少了,物質就稀松,反之,物質密度大就堅硬。骨骼裏也有空隙,如果骨頭裏沒有空隙,血液就不能通過骨骼,風也就不能通過骨骼,有些人也就不能得風濕病。    人老時骨質疏松,骨頭就變得易脆,就是因為地大和水大的營養物質變少,鈣質缺少了,而空大的成分增多一些。補鈣以後,如來藏就吸收鈣質的養分,然後變現骨骼,骨頭的密度就會增大,不易折了,說明骨骼裏還是有空界,地水火風空五大具足。肌肉裏有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四大元素,其中地大占的比例成分還是多些,相對骨骼裏的地大成分來說是稍微少一些。還有筋,筋也是地大成分占的多一些。再往裏是內髒器官,內髒裏也有地大和水大,有火大,也有風大和空大。    再有就是血液、骨髓、腦漿、汗液、尿液等等這些液體部分,其中水界的成分占的多,地界成分占的比例就少。液態水裏有雜質,那其中不僅有水大,也含有地大。水有流動性,就有風大。水有一定的溫度,就有火大,火大越少,水越涼,到最後就完全結成冰。結冰以後,火大、風大的成分越來越少,變得微乎其微。物質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按照不同的比例、不同的成分組合到一起形成的,所以物質叫作色法,色法就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的。    四大種子存在如來藏裏,如來藏隨著外界的各種因緣,不斷地把四大種子輸送出來,就會不斷地形成和改變著各種物質的組成成分,於是我們的色身就隨時隨地發生變化。色身隨時隨地的改變,就說明了如來藏在隨時隨地為色身輸送四大種子,每一時刻輸送的四大比例成分會有差異,四大會有變化,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發生變化。    我們的身體刹那刹那地都要發生變化,因為如來藏要刹那刹那輸出四大種子,前一刹那和後一刹那輸出的四大元素有差異,身體就會一點點地出現變異。所以身體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剛才還好好的,一會某個部位就疼痛起來,或者出現一個特殊的狀況。這就是四大不調和了,如來藏改變了四大元素的結構,色身就出現了違和。    有時出現違和的色身還會好轉,色身越來越強健,這是如來藏又把四大元素作了調整。所以我們的色身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刹那刹那在變化著。我們吃進去的飲食不同,業緣不同,如來藏攝取的養分不同,細胞新陳代謝就不同,身體就會不斷發生變化。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再一點點衰老,最後就散壞死亡了。    色身刹那刹那變化,如來藏刹那刹那輸送種子來維護色身,障緣出現時,身體就要生病。如來藏攝取和輸送的四大元素出現差異,四大就會違和,身體就異常,出現病狀。色身是依各種緣而出現和變化的,如吃的飲食不同,外界的觸塵不同,心境的不同,禪定的不同,業緣的不同,身體就會發生不同的變化。這些都是由於四大元素的變化,造成了色身發生改變。從這些方面來觀察,就知道了我們的色身裏有地界,有水界,有火界,有風界。    原文:諸比丘。猶如熟練之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之殺牛。於四衢道。片片分解已猶如坐。    釋:世尊說個比喻,來教導我們如何觀察色身的組合性,色身的虛妄無常性。我們把色身分解成四大元素,從中分出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這樣的分解,就像一個殺牛的人,或者殺牛人的弟子,他們殺牛時的時候,為了方便出賣,就在四面八方的街道上殺牛。把牛殺死以後,再把牛的身體一片一片的都切割開了,然後就當場叫賣。殺牛人可能要先割斷牛的咽喉,再刺牛的心髒,把牛殺死以後再解剖。皮剝下來,肉剔下來,內髒拿出來,各種內髒都分開,血液也先都放出來,只剩下骨頭,片片分解了以後,就在街道各處叫賣。    原文:諸比丘。如是比丘。從界如存在。如志向。而觀察此身。知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釋:我們觀察自己的色身時,也要像殺牛人那樣,把我們身體分解開來觀察,不僅分解成一片一片的,最後還分解成地水火風四大要界。觀察自己的身體從頭到腳,身體裏各個組織結構都分解開,最後再分成地大、水大、風大、火大,分解成地水火風四大種子,回歸到色身出生之前的原始狀態。從內髒器官,到骨骼、肌肉、皮膚,我們一樣一樣來觀察,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要界組成的,抽掉一界,那個身體就散壞了。    身體當中缺少地界不行,缺少水界不行,缺少火界不行,缺少風界不行,風大出現異常,呼吸就有障礙,就會得風病,或者是哮喘、風濕之類的;有關水大的病有囊腫、風濕病、皮膚病等等,水大不調有很多疾病;火大不調,身體就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現象,發燒、體寒,這都是火大不調的症狀;地大不調,身體就會出現這疼痛、那疼痛,身體無力疲乏,骨質疏松,彎腰駝背,出現骨折等等。這些疾病都是地水火風不調和引起的,四大比例成分發生改變,我們的色身就發生變化。    觀察我們的內髒器官,一個一個地分解,分解成固態的和液態的兩部分來觀察,再分解成最小的細胞來觀察,最後,再把細胞分解成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最後就知道了,身體每一部分都由四大元素組成。那麼由這些元素組成的色身,是不是真實法呢?各種元素組成的物質色法是不是真實法呢?    我們可以觀察面前的桌椅,桌椅是由木頭、釘子、鐵器組合而成的,如果木頭板片掉了,或者毀壞了,釘子散落了,桌子椅子還存在嗎?剩下的散落物,是不是桌椅呢?這個桌椅是不是表面存在的一個假象呢?實質是不是組合成的虛像,是空的呢?我們的色身也如此,由地水火風四大合而成,四大一分解,還有色身嗎?當然就沒有了。所以色身是表面看起來存在的一種幻像,並不真實,沒有實質,色身就不是真實不變的我。    命終的時候,地水火風四大一分解,分解了以後,色身就散壞了,這個色身就變成了屍體。臨命終地水火風分解的時候,身體覺受是非常的痛苦。 佛說眾生命終四大分解,就如活著的烏龜活活地剝皮一樣痛苦,活活的把烏龜的甲殼剝開,那是非常痛苦的。我們如果不做純善業,死的時候,地水火風四大一分解,也是非常痛苦的。    色身分解以後,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哪裏去了呢?又回到如來藏裏了。因為四大是從如來藏裏出來的,種子還會回到如來藏裏,回去以後那些種子還會再輸送出來,再變出下一世的色身。如來藏裏的四大種子雖然是無量數之多,但是數量也是固定的,不是無窮盡地增多和產生出來。這些數量極多的種子,會同時輸送出來,形成色身,形成六塵,形成宇宙器世間。這些種子從哪裏來還會回到哪裏去,刹那輸出來,再刹那回到如來藏裏。種子不會無緣無故就消失沒有了,也不會無緣無故就新生種子,本有種子不生故。    眾生四大分解以後,就死亡了,如來藏會隨意根的貪執,再生出一個中陰身。中陰身是非常非常微細的物質,由四大極微組成,有漂動性。因為中陰身不是太實質的物質,所以就沒有遮障,具有小五通,身體可以靈活地四處飄動,不受區域的限制。所以地水火風四大分解時,色身就散壞,那個身體就成為屍體,慢慢就會消失不見了。    我們看看這個組合起來的、有生有滅的色身,是不是真實的我呢?真實我的概念是什麼?真實的我是不變化的,不是無常的,不是變來變去的,不是有生有滅的,不是組合成的,不是苦的。所以這個四大組成的我不是真實的,我們就不要再把這個組合成的色身當做我,那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的一個假殼子而已,是一種假相,假相蒙騙了我們的識心,讓識心覺得它是我,是真實的,有真實的作用,其實都不是。觀察色身的無常性、生滅性、不淨性、組合性就知道它是空的、幻化的、暫時而有的。這樣慢慢觀察以後,就能斷身見,把色身不是我的觀念牢牢的置在意識心裏,再讓意根接受這個觀點,就能斷身見。    原文:佛說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    釋:內身,嚴格來說就是我們整個色身,屬於內身,外身也是我們五陰十八界當中的法。十八界有六根、六塵、六識,六塵包括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色塵與我們眼睛所對,包括山河大地、房屋樹木、宇宙星空、十方諸佛國土,都屬於色塵。那些色塵都屬於我們色身的外界,屬於外色塵。還有聲塵,屬於我們十八界當中的一種法,是組成眾生的一部分,是色身的外界,叫作外身。聲塵也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的,我們眼睛所見的色塵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的。    如來藏輸出的四大種子比例成分不同,生出的色塵就不一樣,其性質就有差別。同樣是土地,含藏的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成分不同,土地的屬性就不一樣,其功能作用就不一樣,土地和土地之間也有區別,裏面空大的成分不一樣,土地的密度也就不一樣,空大的成分越多,土地越松軟。反之,土地就越堅硬,越堅硬,就說明裏面空間越少越密實,越緊密越堅硬。所以地水火風空五大種子搭配的比例不一樣,它所形成的物質屬性就不一樣,性用不一樣。    金剛是一種寶,也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同樣是四大構成,為什麼叫它金剛,不叫作石頭呢?因為其內裏的四大組成成分與石頭不同,空大的成分相當少,密度極大,所以是極其堅硬的。堅硬的東西空隙就少,密度都大,柔軟的東西,空隙都大,所以由五大種子組成了各種各樣的物質。    細心觀察我們的內身身體,從皮膚到肌肉、到筋、到骨骼,到骨髓、內髒、血液,所有的固體、液體物質都要觀察。觀察的最後結論是,都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都是虛假的甲殼,生生滅滅,並不真實。於外身觀身而住。觀察我們色身外的色塵,其實也是內色塵,外色塵根本觀察不到。觀察眼睛所對的色塵,就會知道外色塵就是如此了。這些色塵也全部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合而成,那麼這些色塵就是虛妄的。而色塵的種子都來源於如來藏,那我們看見色的時候,就應該想到如來藏。所以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看一切法都是如來藏。    我們聽的聲音也是一種物質聲波,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聲音這種物質色法,與色塵還有區別。聲音具有傳導性,要通過一定的媒介才能傳導到一定的區域,其傳導能量會遞減,最後會消失。所以聲音能夠穿透物質,穿過牆壁,不受阻礙,但還是會消耗能量的。聲波在空氣當中傳導流動,最後就傳到耳根裏,首先會震動耳鼓,所以聲音出現時,我們首先是感到耳根的震動,後來才知道是什麼聲音,傳過來的方向、粗細、種類、性質等等情況。而色塵會受物質的阻礙,即使是一張薄薄的紙張,也能阻擋住色塵的透過,使色塵不與眼根相對,何況是厚厚的牆壁。    還有香塵,香塵就是各種各樣的氣味,不管是香的還是臭的,任何一種氣味都屬於物質。這些物質也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構成,只要是四大和合起來的就是生滅的、變異的、無常敗壞的,就是一種幻化出來的假相。因緣散去時,氣味也就消失了,地水火風分解了,香塵也就消失不見了,所以香塵也是虛妄的。    再觀察我們吃的飲食當中的酸甜苦辣的味道,這些味塵也是物質的,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所組成。也是生滅、變化的,有合就有散,食物進入口腔,舌根品嘗,最後四大分解,因緣散去,這個味塵也就消失了。在口腔裏通過咀嚼,食物的味道會有變異,吞咽到胃裏,它的味道就全部改變了。我們吃的再香美的飲食,到了胃裏是什麼滋味,什麼狀態,能不能想的出來,如果能嘔吐出來時,就知道了。    到了胃裏,那些細菌把這些食物分解、消化,胃酸分解了那些食物以後,那味道是非常難聞的,就不是剛吃到口腔那一刹那的香味了,早就大變樣了。地水火風分解了以後,物質屬性就發生了變化。這些味塵也是生滅無常的,因緣聚合的,它也是一個虛妄法,不是真實的法。所以我們吃飯的時候就不要挑飲食,不要貪著飲食,所有的飲食都是一種虛幻的假相,不是真實有的,味塵也屬於我們的外身。    還有觸塵,陽光照下來的光線,空中的風吹到身上,都屬於觸塵。我們身體和心裏都有感受,在身上的感受就屬於觸塵。比如我們身體裏的飲食發生變化,我們感覺飽,感覺餓,或者感覺渴,還有其他的感覺的對象,都屬於觸塵。身體輕安的狀態、沉重的狀態、疲乏的狀態、舒適的狀態都屬於觸塵。這些觸塵也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所組成的,組合成的東西就是虛妄的,因緣聚合的就是假的。我們就不能貪著這些觸塵,不能讓色身貪著享受,因為本來都是虛妄的,享受也是虛妄、幻化、變異、無常,而且還損耗自己的福德。    如果我們一享受,如來藏銀行裏的存款就消費掉了,從前辛辛苦苦修出來的福報就消耗減少了。如果福報不足,那麼道業就很難有進步。至於說,現在有福可享受,那是因為我們從前修過福,做過布施,但是每個人的福德畢竟是有限量的,享受一點,少一點,都用在日常享受上,剩餘的福德就不夠使道業增進了。從前布施,修過的福,都存在如來藏裏,享受時,就從如來藏銀行裏往外提取。越享受,銀行存款越少,如果有福不享,福德存款一直存著,還會有高額利息,利滾利,福德就會越來越多。    如果都享受盡了,都提出來了,銀行裏就沒有存款,也就沒有利息了。福報如果不足,學佛就會處處是障緣,處處不通順,想斷我見做不到,想明心做不到,即使是想壓服一下煩惱都做不到,想修禪定修不成,想持戒沒有福也持不圓滿。我們一切世間和出世間法的修行,順利不順利,成功不成功,全在於自己的福德。所以我們盡量節約福報,多為自身的道業著想,為未來世的修行著想,也要少享福。    有福不享,或者少享受,積攢下來的,還仍然會存在自己的如來藏銀行裏,這個如來藏銀行一個是永遠不倒閉,再一個是別人搶不走。世間銀行劫匪能奪走,或者騙子能把錢騙走,這個如來藏銀行任何人拿祂都沒辦法,他找不到這個銀行,即使找到,也撬不動。所以還沒有享的福就存在如來藏裏,永遠屬於自己,只要如來藏銀行裏有存款,自己就是一個有福人,做一切事情都會順利,用在修行上,道業進步就會很快。    還有一個就是法塵,法塵就是在五塵上同時能顯現出來的法處所攝的色,也是色法,法塵與意根相對,也是由微細的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的。法處所攝色,也是一種色,與前五塵有區別,是依內五塵而現起出生的,比五塵更微細,內五塵比法塵相粗一些,但比外五塵要微細。以上所說就是六塵,六塵是十八界的六塵界,十八界全體就組成了眾生的假體,所謂的眾生,五陰十八界合在一起就叫作眾生。    原文: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當定力非常好的時候,可以觀察內身,同時也觀察外身,內外身要同時觀察。如果定力不足,觀察一樣都觀察不清楚,觀察一會兒心就散亂了。定力具足時,能觀察很多事物,思惟很多道理,也觀察的清楚,思惟的清楚。內心清明又不散亂,也不昏沉,那就叫定。所以當我們內心比較清明時,用這種清明的心境,思惟佛法,就能開智慧。一切事就會看得明白,想得明白,計劃的明白、觀察的明白、做的明白,那就叫智慧。    觀身時,觀察我們色身上什麼東西生起來了,如果地性東西多了,息肉疙瘩就會長出來,有可能會有囊腫生出來。原來身體沒有的,現在出現了,叫作生法,比如腫瘤生出來,就多了個物件。再觀察什麼法滅去了,滅,就是原來有的法,現在沒有了,比如各種病症消失了,身體缺少了一部分東西,或者身體瘦下來,地水火風四大改變了。然後再同時觀察我們內身的改變,我們身體的改變,什麼東西生起來了,原來沒有現在出現了,再觀察什麼東西滅去了,原來有現在沒有了。這樣觀察來觀察去,就知道我們的身體是一直在生滅變化著,生滅變化的就不是真實的,不是固定永恒不變的,那就不是我。    應該有這個觀念:我,是真實的、是不變化的,是不變異的;我,是不苦的;我,不是無常的;我,是常住的、永遠不變化的;我,是真實的,不是組合的;我,不是因緣所生的法。這些觀念應該樹立起來,牢固地置於內心當中。再觀察,一切法都是生滅變化、因緣所生的,就知道一切法肯定都不是真實的。這些理論教給大家,只是作一個指導,至於自己能認識到什麼程度,那是自己的事,是個人領悟的問題,個人觀行智慧的問題。一切理論,全靠自己體證和認知,常常觀察體悟,就能確實認識到一切法的本質。    生滅變異的,不是真實法,也不是真實的我,這個觀念一旦形成,再來觀察一切事物,觀察這些事物是不是生滅的,是不是無常的,是不是因緣組合起來的。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知道一切法確實都是生滅的、無我的,都不是我。不是我,也就不是我所擁有的,非我、非我所,那就斷了身見,也許會斷我見。色身不是我,十八界也不是我。最後再觀行四受陰,色受陰不是我,觀察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都不是我,整個的我見就斷了,三縛結隨後就斷,成為初果人。    於身又觀生滅法而住,色身上有什麼法出生,同時又有什麼法滅去了,同時生同時滅的這個色身,都能觀察出來。只有定力較強,心力夠用時,才能觀察出來。都觀察清楚了以後,因為一直在觀身的緣故,現在的心念裏都是色身。再把心念裏的色身排除,心裏不要有色身的念頭。認可色身不是我,就不要心心念念再有這個身體了。心念裏無身,就會斷身見,同時內心裏也不要留存其它物、其它法。心念無身又無物,就有個清清明明的知。    這個知是什麼?是意識心的知。有這個意識心的知,定比較深,那這個時候可以修到未到地定,還可以修到初禪定。有這個定力時,再把這個知換成話頭,就能夠參禪了。所以大小乘的某些修行方法是相通的,不是象一道溝地隔開不能跨越。等大乘的法通了,用大乘的方法,再來觀察小乘法,就更清楚小乘法了。大乘法不懂,小乘法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徹底的明了,總有不通之處。    初地、二地的大乘菩薩,要比四果阿羅漢更懂小乘法,四地以上的菩薩,回頭再觀察十二因緣、四聖諦理要比阿羅漢辟支佛更通達無數倍。二者觀察的角度不一樣,深度也不一樣,大乘菩薩們,觀察的更細致、更入微,智慧更深。所以大乘菩薩的智慧遠遠要高於小乘阿羅漢的智慧。菩薩觀察法的角度、層次都比羅漢們要高要深。觀行完成以後,當心念裏都是色身我時,就把色身觀念滅除,色身非我就能認可了,心心念念就沒有色身我,只有個知。再用這個知去參禪,就能明心證悟。             五、觀死屍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果於塚間之死屍。死後經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脹成為青黑腐爛。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性質)。而成為如是者。    釋:佛說,諸比丘們,你們現在應該觀察自己就像被扔到墳墓間的死屍一樣,那些死屍是第一日第二日到第三日,身體就會膨脹變得青黑和腐爛了,那麼注視觀察自己的色身,要知道自己的色身早晚也會像這樣,膨脹、青黑、腐爛,成為了這樣的死屍。    下一步要觀屍體,眾生死時,地水火風四大分解,就成為死人。人死以後,印度那時把屍體裹著一層布,就扔到墳墓間,過去印度有屍棄林,一般人死了都扔到那個樹林裏,裹上一層裹屍布,有的人很窮就把裹屍體的布拿回家自己用,然後把屍體扔在樹林裏就不管了,任屍體腐爛,和野獸鳥類啃食。過去死人火化處理或埋入墳墓的很少。印度天熱,扔到樹林裏經一日、二日、三日,經過一天時間屍體就會膨脹,膨脹以後身體皮膚就呈青色、黑色,因為膨脹以後就開始腐爛了。    為什麼會膨脹呢?因為身體裏有水分,天熱水停滯不流動,就會產生細菌,細菌產生出來就像發酵一樣,身體就會膨脹。我們發面做食品靠什麼,也是靠細菌。細菌一產生出來,和好的面就出現泡泡,膨脹起來了。活著的時候身體裏的血液、各種液體都是流動的,流動的東西不容易產生其他不必要的細菌,不流動就容易產生細菌,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就是這個道理。比如說一條流動的河,就不容易產生細菌,沒有腐爛的味道,如果水不流動,幾天就發臭了,菌類產生出來就會如此,屍體膨脹腐爛就是這個道理。    有人說看某某多有修行,死後他的身體很久都不膨脹,不腐爛,修成了肉身不壞。其實肉身不壞只有六祖是真正的肉身不壞,六祖的禪定很高,臨終前,身內的三昧真火早已把身體裏的細菌度走了,細菌不能在他的身體裏存活,因此六祖走了以後,身體裏就沒有細菌,身體就不會腐爛。其他人的肉身不壞都是一種假相,完全可以作假,活著時,根本就沒有甚深的禪定功夫,死時就靠作假。    任何人只要死前幾天,斷水斷飲食,身體裏沒有水分,死後他的身體就發幹,不容易生細菌,身體就不腐爛,也可以不變色。或者人死後,有人給屍體進行幹燥脫水處理,這樣屍體也不會腐爛。但是經常打坐的人,有禪定證量的人,他有三昧真火,這個三昧真火能把身體裏的水分燒幹,或者細菌不讓它繁殖出來,那些細菌都燒沒有了,死了之後就是肉身不壞。肉不壞,骨頭不壞,身體不倒塌,就是這個道理。    什麼叫有道、有修行呢?證果和明心有功德,第一能自身受益,第二能利益他人,這才叫作道。其他的世俗有為法,都不叫作道,不叫作有修行。雖說有人能肉身不壞,但是既沒明心,又沒證果,三縛結沒有斷除,他未來仍然免不了要下三惡道。所以有很多人崇拜肉身不壞,這個肉身菩薩,那個肉身菩薩,那只是崇拜肉身假殼子而已。至於他有沒有智慧,有什麼樣的智慧境界,大多數人判斷不出來。即使修出了禪定,有三昧真火,能夠使肉身不壞,此人也不一定明心見性,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菩薩。    有些人故意在屍體上做手腳,死後可以用各種灰,把身體的水吸幹,吸幹以後才可以肉身不壞,就是為了讓大家崇拜他。如果沒有明心開悟,這個身體保持一百年,一萬年也不算什麼,明心開悟了叫真實義的菩薩,和這個身體如何沒有關系。所以任何人修出禪定了,也可以做到肉身不壞,我們不要看世間任何一種假相就去崇拜,不要去著相,要看實質內涵,要看一個人的智慧境界。一個人整天打坐也是一種表面現象,死後肉身不壞也是一種表面現象,這些現象不過是五陰世俗世間的各種生滅的假相罷了,虛幻而不真實,不可久住。看人要看他的智慧,你不了解他的智慧,僅從表相來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大德,是不是有道,那叫著相,著相即是顛倒,所以肉身不壞不少人都可以做到,那不叫道。    人死後一天、兩天、三天都會發酵膨脹,到一定程度就會腐爛,細菌從裏到外把這個屍體就分解啃噬了。於身觀身而住時,就要注視這個屍體,內心裏想象這樣一個身體。我們幾乎都看過死人,可以想象出來,夏天氣溫非常熱,人死了停屍三天,臨死之前進了飲食,第二天這個屍體馬上就膨脹起來,所以夏天不能停屍時間長了,一天兩天三天,最後成為青黑色腐爛了。    觀身注視此身以後,那我們內心裏就會有個觀念形成了,那就是:我的色身將來也會像這樣一樣,別人的色身死了,扔掉、腐爛了,我的色身也不能逃出這個命運,最終都是這個結局,也不能脫離這個法,和這個屍體一樣都會膨脹腐爛,我也會成為一個屍體,被人扔在樹林裏,或墳墓裏或者火化。觀察自己的身體將來也會這樣,那我們還認不認這個色身是我呢?如果身體是我,身體毀壞了,我又哪裏去了?我到底消失沒消失?如果消失了,還有沒有未來世?這一世的我,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如果我也隨著身體消失了,那我怎麼還有下一世呢?我們無量劫來有多少個身體,都是這樣膨脹了、青黑了、腐爛了、消失了。我們就要想,這個身體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擁有的,不要再去執著這個身體,為這個身體付出很高的代價,很寶愛他,穿最高檔的衣服,吃很美味的飲食,住最高檔的庭房,為他付出高額的代價,其結果是什麼呢?他照樣會把我們給拋棄了,成為墳墓裏的一個屍體,膨脹腐爛消失沒有了,那麼我們就不要再貪著這個色身。    原文:佛說。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釋:當修觀身念住法時,我們觀完內身以後,再接續觀外身。外身就是十八界當中的色聲香味觸法,觀所見的一切色,都和我們的身體一樣會散壞的,會消失,會滅去的,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都是念念遷流變化,根本保留不住,不能長久存在,所以外身也不是我,也不是真實的,也不是恒常不變的,全部是生滅的,因此也不要貪著外界。內身外界都不是我,都不要貪著,這樣就能斷身見,降伏貪愛,禪定就能生起來了。    再同時觀內外身,當我們禪定深一些的時候,精力就會充沛,內心非常清明,一切法都能同時觀察出來。同時觀察內身和外身,在觀察色身的同時觀察眼見的色,耳聽的聲,鼻嗅的香,舌嘗的味,身覺的觸,心思的法,念念生滅變異,無常、虛妄,這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所以定深時,智慧也就深廣了。然後又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觀察在我們的色身上,什麼法生起來了,原來沒有的現在出現了,原來有的法,現在消失了。    從色塵上來觀察,從聲音上來觀察,從氣味上來觀察,從味塵上來觀察,從觸塵上來觀察,從法塵上來觀察,觀察各種各樣的生法,各種各樣的滅法。我們內髒器官的生和滅,皮膚、骨骼、肌肉的生和滅,從頭到腳的生法和滅法,都要觀察出來,這要定力非常強,智慧非常清明,這一切法都是生滅、變異、無常的,都非我非我所,都不真實。那就不要再去貪著任何一個法,這樣就能斷身見、斷我見。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整個內身外身都觀察完以後,意識心當中,就會都是有關色身的觀念,思想裏都是色身。什麼叫智識呢?明理叫智,能了知真實的法相,叫作智,不愚癡不糊塗,叫作智,不散亂不昏沉的清明了知,叫作智。識指識心,以意識心為主。這裏的智識,就是指意識心有了定力,能清明了知一切法,不愚癡不糊塗,不散亂不昏沉。意識心中有智慧生起來了,能夠觀察和認知到一切法,這是定的結果。然後內心當中就會有一個我,有這個色身。    憶念就是觀察了內外身之後,心心念念都有這個身,身體的觀念、形象在心念當中形成了。形成了以後,再把這個憶念排除掉,把身我的觀念去掉、空掉。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內心裏一法也不依賴,一法也不住著,既不依內身,也不依外身,而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內心裏空蕩蕩,無所依,叫作一法不住,一法不執。修到此,已非常人,已經去身見,去身執的聖賢。    佛說,你們出家比丘應該這樣來觀身,心不住法而住。所有修行人都應該如此,不僅是出家僧要如此修行,不依色身而住,不依外身而住,不要有色身的觀念,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如果再執著其他的物也不可以,執著財色名食睡,執著金銀珠寶,執著名聲、權勢、地位,執著這些也不應該,這樣執著就不能解脫生死輪回。把這些物也都要泯滅、空掉,就會住在甚深禪定當中。心念空掉了以後,內心總是有個知,有個清清明明的知存在,以後就能用那個知參禪了。把前面的色身以及一切物都泯滅了,全排除、全空掉了,再參禪就很容易,很快速了。    所以修到最後都是無所依而住。先在心念當中有個身,再把身空掉,無所依而住。把身空掉,再把世間任何其他物全部空掉,心心念念都是一個空,從裏到外都沒有一個我,就會斷我見,斷身見去貪執。都沒有我了,這時候有定有慧,就打開了小乘智慧,這樣才叫於身觀身而住。    這些觀行的內容一步一步深入,一步步接近於空無。斷身見,斷我見,一步步來觀行,定越深,智慧就會越來越深,心念就會越來越空,從裏到外,從上到下,沒有一個我,心就空下來了。如果心中再有一個物,這個物也是非法,心中有物就不如法,再泯滅掉一切物的觀念。任何心念當中有一個東西出現,你就說這是假的、空的,不是我,它就消失了,我們就能斷我見證果了。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被鳥所啄。或鷹所啄。或鷲所啄。或犬所食。或豹所食。乃至各種生類之所食。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為如是者。    釋:剛才是觀行把屍體扔到墳墓間,屍體只是青淤膨脹、腐爛了,現在開始觀行屍體被鳥所啄食了,食肉大鳥非常饑餓時,就在樹林裏盤旋,尋找可食之物。發現屍體,就會鉗食屍體上的血肉。這具屍體或者被老鷹所叨啄,或者是被鷲所叨啄。這些大鳥都是吃肉的,專門在屍棄林裏等著吃死屍。    這具屍體或者被野狗吞食,或者被虎豹豺狼所啃食,屍體乃至於被各類野生畜類之所食。還有什麼吃死屍的眾生呢?螞蟻也都來吃,甚至能啃骨頭,各種畜生都來吃肉,墳地裏的野鬼也吃死屍,他們吃只是食香氣,嗅氣味,實體的肉,他們吃不了,嗅得死屍上的肉味,就算吃飽了,畜生類是吃具體的肉。這個屍體就這樣被這些畜生們分食完了,分食到最後,剩下最堅硬的骨頭啃不動,就扔下不顧了。    我們觀察死後的色身可以想象,想象內心當中有個屍體,被各種畜生所分食,分食時,我們在注視著此身。這當然是我們想象的,意識心中的想象,意識心注視著這樣的情景,這時候就沒有前五識了,只是個獨頭意識。意識注視此身時,就知道此身不脫如是法,別人的身體結局是這樣,我自己的身體將來的結局也會是這樣,死後也會被扔到屍棄林裏,被野獸吞食掉,都是這樣一個結果。只要有身體就是這個命運,現在雖然條件好了,屍體可以火化,其結果也是屍體化為灰燼。    那我們是否還認為這個身體是我呢?如果是我,我哪裏去了?為什麼消失不見了呢?能消失滅亡的是我嗎?當然不是,也就是個假殼子罷了,能被我所用一段時間罷了,不必要去執著它,就像對待一件衣服一樣,不能穿就扔掉。無始劫以來多少個所謂的我,就這樣被吞食了,身體是真正的我嗎?肯定不是,身體沒有了,真我不滅,不滅就會還有下一世。所以能滅的東西肯定不是我,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我是不滅的,滅的都不是我。有人就會認為這個不滅的真我,好像是靈魂意識,但意識也要滅,不是真我,真我就是既不生也不滅的第八識心體。    觀察這個色身時,發現它是生滅的,生滅的就不是我,無常的也不是我,苦的也不是我,染汙的也不是我。我是清淨的,我是不苦的,我是樂的,我是寂滅的,我是常住不變的。而身體刹那刹那的變化,我們的心識也刹那刹那都在變化,變化無常的不是我。這個觀念要牢固形成了,斷身見、斷我見會非常快。觀念和理念別人不能硬塞給自己,他人不能代替自己認可,不能改變自己的心識認知。只有自己如理思惟,才能改變自己的認知,改變觀念。至於自己能不能改變觀念,是你自己智慧的問題,也有福德方面的問題,和定力的問題。    所以世尊把法留給我們,教給我們,我們怎麼去認知,那是我們自己的事,佛就沒辦法了,再怎麼加持也沒辦法真正地改變自己的心,最多能讓我們的意識心清楚的了解和認識到,無法讓我們的意根了解、接受和認可,所以就要靠我們自己一步一步去修行,一步一步來改變我們意根的思想觀念。深細思惟以後,意根認可了,思想觀念就改變,意根一改變,心行就一點點的改變。心行改變了以後,我們就從凡夫修到賢聖,再從聖賢到佛,一切都會圓滿了,所以修行到最後,意識心徹底改變,意根徹底改變,我們就是一尊大好的佛。    原文:佛說。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釋:我們這樣來觀察屍體,觀察到屍體都被分食淨盡了,這就是在觀內身,通過觀察內身就知道了,這內身會分化、分解、變異,會消失,那就不是真實的。然後再於外身,觀身而住,觀察我們的十八界,知道一樣一樣都會散壞,一樣一樣的都會滅去,一樣一樣的都會消失。那麼就想一想,內身和外身是不是我和我所呢?這些既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都是生滅變化的、肮髒不淨的、苦的、空的,所以都不是我。然後又於內身和外身,同時觀身而住,定力好時,內身和外身同時都能觀察出來,結果就知道了五陰十八界法,都是苦、空、無常、不淨,都不是我。    觀察色身當中新生起了哪一種色法,什麼東西增加了,從無到有,要觀察出來。觀察出來以後就知道了,只要有生,就會有滅,生滅即無常,就是不真實法,那就不是我。再觀察色身上原來有什麼,現在沒有了,消失了,變化了,改變了。這一切都要觀察出來,觀察出來以後,就知道色身是生滅變化的,是無常的;無常的,就是空的,空的就不是真實的,就是幻化的,就不是我。再同時觀察色身生起了什麼法,滅去了什麼法,生法與滅法要同時觀察,這樣定慧均好。    當定力足夠時,精力充沛,心就會比較清明,有智慧,就能同時觀察出很多的法;如果定力淺,精力不夠用,智慧力也不夠,很多法就無力觀察出來,即使觀察一樣、兩樣事情,也不容易清楚觀察出來;如果定足夠用,智慧力也強,四面八方的事情,色聲香味觸法,內身外身的情況,同時都能觀察到,都觀察出來以後,就知道什麼法出生了,什麼法滅去了,內心全部都了知。內心裏這一個知,能夠清清明明的了知一切,定慧等持。如果不切實修持,定也不具足,慧也不具足,觀察一個法都不清明,觀察不明白,思惟一會兒心就亂了,思慮一會兒就心煩了,那樣不會有個明了的結果。因為定不具足,慧就不具足。    定慧具足的前提是要具足福德,福報不足,定力就修持不出來。修定的時間、環境等等條件不容易具足,每當修定時,就會有幹擾的事情出現。修慧時,也是這樣,這邊剛要思惟觀察一個法義,那邊一件事就出現了,需要去處理,思惟就被打斷了,等處理完,再回來接著觀察,又一件事來幹擾。福報不足,就不可能有充分的時間精力來專心致志地修行。如果不用心修福,就會總有世間法的事情來阻礙修行,使得道業沒法進步。出現這種狀況,就要趕緊去布施修福,福報夠了,往這一坐,無論是修定,還是修慧,就沒有人和事來打擾了,就會有充分的閑餘時間和條件來修行,可以看書看很長時間,沒有打擾的,很多事情就不用你去分心勞神。    福報不夠時,修行這個阻攔你,那個阻攔你,家庭的遮障,工作的遮障,人事來往的遮障。還有的人經濟來源匱乏,日用不濟,於是就要花費很多時間來掙錢養家糊口,那就沒有時間修行了,這都是福德不足所致。福德不夠一定要多修福,用各種各樣的辦法,把自己的福德盡快聚集起來。多作布施,布施出去一物,回來至少是一千倍,還得看布施的對象是誰,如果對方有修行,那就不止是一千倍,一萬倍,十萬倍,百萬倍了,即使是布施給一個外道修得初禪定的人,得福那都是百萬倍的回報,都記載在自己的如來藏當中。所以修行人要盡量往外布施,盡量不要往裏入,不要把其他人的財物進到自己的賬上,那樣絕對不合適。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這樣觀察以後,清明的心當中,心心念念都有個身,心念裏全部是關於色身的思想和觀念,要把這個身的觀念排除出去,把那個青淤腐爛的身體排除、空掉,也要把被野獸分食的色身情況排除、空掉,不再認那個色身為我,讓思想清淨,內心空淨,心無所依而住。如果內心還在執著世間其他任何物,也要把那個物給空掉,不管是錢財、房屋、土地、權勢、名利、地位,心念當中全部都要舍棄、空掉,讓內心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一無所依而住,這樣心空淨了,小乘的果位也就得到了。    這個時候內心當中還清明的有個知,雖然有知,也沒有物。這個知,將來就可以換個話頭來參禪,參:拖死屍的是誰?我們身體和死屍一樣,並不真實,既然不真實,為什麼還能活蹦亂跳呢?為什麼還能做一切事業呢?當我們把定修好了,我見再斷了,疑情就很容易出現了。如果斷了我見,而且斷的非常徹底,內心一物也不認時,就會懷疑了:為什麼身體還有五陰的功能作用?這樣疑情就出來了。    疑情出不來,一個是定力不夠,另一個是有我見阻礙。定不夠知見也不容易具足,我見就不容易斷,或者斷不徹底。心中沒有空卻一切物,把五陰當中的某些法還當做真實的,那疑情就不會出現。所以疑情沒出現,就說明定和慧不夠,還需要接著往下修,疑情一出來,就會住在疑情裏,時節因緣一具足,就把疑情打破,知道了原來是這麼回事。所以大小乘理,小乘就是基礎,基礎打好了,下一步修行就會非常快。這樣觀身,就會斷了身見,內心空空如也,沒有一個我,沒有我身,都是空的,幻化的。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塚間之死屍。由於具有血肉而筋連結於骸骨。乃至無肉之附著血而筋連結骸骨。乃至無血肉。唯筋連結骸骨。乃至關節解散。手骨於此處。足骨於彼處。踝骨於此處。腿骨於彼處。盤骨於此處。背骨於彼處。頭蓋骨在彼處。骸骨散在四五八面。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為如此者。    釋:這段經文還是觀死屍,色身活著的時候是虛妄,死了成為屍體更虛妄,更是空的,更不是我了。剛才上段是觀屍體被野獸都吞食了,吞食了以後還剩下一些骨頭,剩下的骨頭上還有血和肉,有筋連著骨頭。再往下觀,骨頭上的肉也沒有了,還有點血,有筋連接著骨頭。再往下觀,血也沒有了,被野獸舔舐了,啃的就剩下最硬的骨頭,只有筋骨相連。    乃至到最後,連接處都沒有了,關節沒有了,骨頭已經被啃得非常破碎了。最後骨頭就分散成手骨,還有腳骨,踝骨、腿骨、背骨、頭蓋骨等等,非常零散。看著這些骨頭四面八方地散落著,這個活生生的血肉相連的大活人,到最後就變成了東一塊碎骨頭,西一塊碎骨頭,都散落在四面八方,湊不起來了。觀察到此,就知道了,任何一個身體,都不能逃脫這個命運,都會成為破破碎碎的碎骨頭。那麼這個身體哪裏去了?是真實的嗎?是我嗎?原來那個完整的身體也不是我,剩下碎骨頭的這個也不是我,都是因緣聚合起來的,四大組成的,是一個假殼子,一個幻化物。    佛說,我們在一小劫之內的色身,都散壞以後剩下的骨頭,這些骨頭足足能堆積成一個須彌山。須彌山處在四大海裏,一直伸展到虛空當中,須彌山在四大海水裏埋藏一半,伸出在虛空當中是一半。須彌山是三角形的形狀,越往上越狹窄,伸出四大海上面一半。我們地球在四大海的上面,須彌山的腳下,是須彌山南面的一個小球體,在四大海水面上的須彌山,其半山腰是四天王天,須彌山的東、南、西、北四面,是四天王所住之處,叫四天王天,月亮在那裏懸浮著。須彌山的山尖上,是忉利天天主釋提桓因所住的忉利天,也叫三十三天,太陽在那裏懸浮著。    一個人一小劫裏所有色身的骨頭,就堆成了須彌山那麼高,那一小劫中我們的色身簡直是太多了,生命的次數和生命體也太多了,根本數不清楚。這些所有的色身都是我嗎?都不是我,都是如來藏所幻化出的一個假殼子。每生每世,如來藏都把地水火風四大種子輸送出來,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色身,色身散壞了以後,就剩下了骨頭,到最後連骨頭也沒有了。我們能找到往前很多世的骨頭嗎?根本找不到了。    如果色身是我,到哪裏去找那些我呢?到虛空找我嗎?肯定找不到。再說我有那麼多個嗎?真實的我只有一個,而且是常不變異的,能變化的無常的就不是我,這個觀念我們心裏應該非常非常的牢固了。那麼我們就不要再執著一生一世的色身,不要再把色身當作我,為它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吃喝玩樂一生一世都為了這個臭皮囊,為了這個假殼子,那就太不值得了,到最後它還無情無義的把我們拋棄了,是我們拋棄它,還是它拋棄我們呢?我們想拋棄它嗎?根本不想拋棄,意根沒有修好去貪執時,是這樣的執著色身,抓都抓不過來,不可能主動放棄色身。    所以那個生滅的東西,我們為它付出一切代價,把所有的福報都用在讓它享樂上,那是非常不值得的,不要為了無常變異的色身,去付出高額的代價,要盡量多修福,多積福,少用福,少享福,福報積累夠了,我們就成佛,佛是福慧兩足尊,福報不具足就不能成佛。所以這個福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福德沒有了,即使別人送給自己多少的財物,也享受不到。即使能享受到,那也是從自己的如來藏銀行裏,把福報提現出來的,那樣銀行裏的存款就減少了,錢財雖然是從別人的銀行賬號裏提出,可福德卻是從自己的如來藏銀行裏消耗了。我們每一口飲食,每一次消費享受,都是從自己的如來藏銀行提現出來的,多吃一口,就少一口的福報,從銀行裏提出一點,存款數額就減少一點,存款沒有了,只有飲饑挨餓、受苦的份兒。    原文:佛說。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釋:上面那段是觀內身,觀行屍體都變成了骨頭,骨頭上一開始還有血肉,後來既沒有肉也沒有血了,最後筋也沒了,骨頭散壞成東一塊,西一塊,零零碎碎,最後都消失了,哪裏還有一個我呢?觀完內身,再觀我們的外身,外界,十八界當中的六塵。六根六塵六識,全都是生滅、散壞,苦、空、無常的;無常、空的結果就是無我。色身從無到有,長到一百多斤,最後肉沒有了,血沒有了,內髒沒有了,就剩幾塊碎骨頭,最後骨頭也沒有了。    色身是不是空的呢?是我嗎?這個假殼子是不是苦的?是不是肮髒不淨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色身不是我。觀內身之後再觀外身,整個十八界我們都要觀行到,然後內心堅定地認知到:十八界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全部都不是我,從裏到外,從上到下,全都不是我。於是內心的色身觀念就會舍棄,心中空空如也,一物也沒有。內身外身沒有一樣是我和我所有的,這樣斷我見就徹底了。定慧都很好的人,我見一斷,不久就能證得二果,或者當時就是二果。    成為二果以後,初禪定發起來就很快,初禪定發起來以後,就會斷貪愛,再把嗔恚心斷掉,就成為三果。能修到三果就相當不錯了,有三果的證量,再加上明心見性,就會過禪宗的牢關,之後就有能力和資格進入初地,成為初地菩薩,就是進了如來家,成為如來的真佛子,如來的親兒子。在此之前都不是,因為沒有通達大小乘佛法,也沒有降伏(斷除)煩惱,就不能入如來家。    於內外身,同時觀身而住,定力慧力都夠好時,同時觀內外身而住。觀內外身時,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色身上新生出來的法,和同時滅去的法,都要觀行出來,心裏清明,定慧相資。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觀行完內外身之後,生法和滅法也觀行完成了,識心的心心念念當中都有個身體的存在,憶念當中也都是這個身體。然後再把這個身體的念想空掉,心念不依身而住,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心中一法也不住。沒有身,沒有世間任何一個物,任何一個物全部是空的,全不是真實的。身體不是真實的,外邊的一切物也都不是真實的,一直到整個虛空,外面的整個人事物理,我們所生活著的一切環境和資具,全都不是真實的,全都不是我所擁有的,全部都是虛幻的。    這樣內心就空的非常的淨盡了,全空掉了以後再參禪。既然全不是我,全都是空的,為什麼這個五陰還在活動著呢?疑情就會出來了。空得越徹底,疑情越濃,破疑時的智慧越深利。    按照這種方法觀身,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就這樣來觀行色身。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塚間之死屍。初如螺色之白骨。乃至經過一年。骸骨堆高。乃至骸骨粉碎敗壞。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為如此者。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佛說,諸比丘,再觀察這個被拋棄到屍棄林或墳墓當中的死屍,那具屍體最初就像是海螺的顏色一樣的白骨,骸骨經過了一年發生變化,堆集起一堆很高的白骨,到最後骨頭粉碎敗壞,消失了。一個完好的身體,變成了一具屍體,最後連一塊骨頭都沒有了,什麼都找不到了,這就是無常和空幻。那我們找前世的骨頭,再前世的骨頭,一劫以前的骨頭也找不到,都沒有了,連一點骨灰也找不到,色身就這樣無影無蹤了。諸比丘,你們注視觀察這個色身,就會知道自己的色身也脫離不了這樣的命運,最終必然會成為這個結果,諸比丘,這就是於身觀身而住。    過去有修行人憐憫眾生,死後不把身體火化,而是讓人把屍體直接放在墳地裏,讓畜生食用,畜生食用了以後只剩下一堆骨頭,他臨終又囑咐人把骨頭收集起來磨成粉,再喂那些像螞蟻類的更小的動物,或者撒到海裏直接喂魚。這個修行人如此無我,如此憐憫眾生,死後也仍然要利益眾生,可見是一個不執著色身之人。    這樣屍體到最後什麼都沒有了,即使骨灰存在,也都會散去,找不到了。到最後地球毀滅了,骨灰和骨頭都在哪裏呢?如果說骨頭在地球上存著,只是找不到了。那地球消失了,骨頭在哪裏呢?地球成住壞空一個周期是一大劫,即使骨頭能存在一大劫,如果說骨頭都存在虛空裏,那什麼叫虛空呢?虛空哪裏有那麼多骨頭呢?即使虛空能存骨頭,那大雨一下來,就會把骨頭沖沒了,宇宙當中風災一來,整個宇宙天宮都摧毀了,那些小骨頭和骨灰又算得了什麼呢?更是無影無蹤了。    所以到最後我們的色身,是一物也留不住。原來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現在地水火風分散,都回到如來藏裏了。如來藏收回了以後,再變下一世又一世的色身,把地水火風再輸出來,又形成了另一個色身,再把地水火風收回去,回到如來藏裏。這樣看來,我們真是一無所有,一無所是,那我們就不要再執著色身,也不要執著世間任何一個物。有人說我抓著金銀珠寶,那個比較堅固,比身體堅固多了。可是沒有了色身,金銀珠寶又有什麼用呢?金銀珠寶是比較堅固點,但是它們又能存多久?一劫兩劫三劫,能存一大劫嗎?地球散壞了,金銀珠寶在哪裏?金剛是最堅硬的東西,金剛又在哪裏?三千大千世界都毀滅了,你的金銀珠寶和金剛又在哪裏?能找到嗎?都消失沒有了。    地水火風四大組合成的,最後又會回到如來藏裏。金剛也沒有了,連宇宙各層天的天宮都沒有了,我們還執著個什麼,一切都消失散壞了,都是虛妄的。你執著什麼,抓取個什麼呢?就是讓你抓著了,你又能抓多長時間,其實抓著的時候就是一種苦。所以應該把我們的心,修得空空淨淨的,空空如也,一天到晚,就像行走在虛空當中一樣,也沒有一個我在行走,那個心是非常清淨自在舒適的。我們證得果位以後成為賢聖人,生生世世修行,同時利樂他人,自利利人,最後成為圓滿究竟的佛。我們應該這樣修行,才能圓滿無上菩提路。              第三章 受念處觀    大念住經受念處的受都包括什麼?包括六識心的感受和色身上的感受,就是身心上的感受。六識的感受是什麼?是眼根上眼識的感受,耳根上耳識的感受,鼻根上鼻識的感受,舌根上舌識的感受,身根上身識的感受,還有一個就是意識心的受,意識心的受叫作心的感受,純是心的感受。五識的感受,雖然是在五根上產生的受覺,其實也是心裏的感受,五根本身沒有受,是識心有受。意識心的受,大多數時候,也離不開五根,多數時候是與五識共同產生的受。心上有感受,身體上有感受,都是識心的受覺,心裏的感受叫內受,心對外邊色聲香味觸的受叫外受。    原文:然。諸比丘。如何比丘於受觀受而住耶?。諸比丘。比丘若在感樂受。知我在感樂受。在感苦受者。知我在感苦受。在感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不苦不樂受。    釋:那麼,諸比丘,比丘如何觀行自己的感受,而把心住在感受上呢?諸比丘,如果比丘在感受樂受,心裏要知我在感樂受;如果心裏在感受苦受的時候,心裏要知,我在感受苦受;如果心裏在感受不苦不樂受者,要知我在感不苦不樂受。    這節世尊要教導比丘觀行受念處,修行受念處觀,時時刻刻都要觀察自己內心裏的各種感受,所有的心念都在注意感受,集中在感受上,以覺知和觀行自己的感受。受分為:苦受、樂受、憂受、喜受、舍受五種;或者大體分三種:舒服愉快的感受是樂受,不愉快痛苦的感受是苦受,既不好也不壞的感受,不苦不樂的受是舍受。    修行受念處觀,要如何觀受呢?應該是身心上的所有感受,心裏都要清楚的了知,就是說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自己都應該知道,不知道就屬於無記。無記時,就不能觀行了,這時可能心裏在打妄想,或者是在昏沉中,那就不知道自己內心的感受,沒法觀行,所以修行四念處觀時,心裏總是要有一個知,才好觀行,才能出生智慧。    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這三種感受,自己都應該清楚感知到。如果知道自己在感受樂,那你的心念就在自己的樂受上沒有散亂,沒有打妄想,也沒有昏沉。在感苦受的時候,你也知道自己在感苦受,知道自己現在心裏痛苦、不高興、不愉快、很煩悶,這些感受心裏都要知道,清清楚楚,不迷亂,這就是定,也有慧。    自己在感不苦不樂的受,心裏也要知道,不苦不樂的受不容易知道,不容易發覺,因為沒有特殊的受覺,關注的程度比較輕微,不容易引起自己的注意。目前的身心狀態如果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壞,如果不反觀,心不細致,就不容易覺察到,往往會遺忘,不覺知。不苦不樂時,往往不會回光返照自己,就好像把色身忘了一樣,而在攀緣外身的外界,把眼前事情忘了。這時應該收回心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感受上,來觀行受覺。    應該訓練自己心裏時時刻刻都要有個知,意念要集中,精力要集中,心不散亂也不昏沉,心裏保持這個知。有這個知的人是什麼狀態?人很聰明,很靈敏,也細致,觀察力強,如果不知,就是不聰明或者是糊塗、散亂。但是修到無心境界的人,不在此例,他們對一切事情都是無所謂,不在意了,也沒有多少感受,他們修行已得初步成就,其心不在世俗法上。    佛訓練我們內心隨時要有定,也就是要我們開啟智慧。時時刻刻能夠觀察自己,有了定和慧,我們就會觀察別人,會觀察一切環境,都會觀察了,就有智慧處理了。自己現在色身處於什麼狀況,別人的狀況是什麼,都不知道,就不能很好地處理了。要想把事情處理好,精力意念都應該集中在這個事情上,把事情看明白看清楚,在這當中就有定和慧,定和慧是同時一體的。沒有定,就沒有慧,無此就無彼。    什麼是不苦不樂的受,我們應該知道,比如自己現在坐在這裏,暫時忘記了身體,不知道有身體的存在,這時候就是一種不苦不樂的受。如果身體很舒適,就會知道,能感知到,而且會貪著;如果身體很難受,也知道,之後就會想辦法消除或者躲避。不苦不樂受就不是如此了,一個人到面前來,跟自己沒什麼關系,看到就像沒看到一樣,心裏沒有什麼感受,既不喜歡也不厭惡他,是一種無所謂的狀態,這就是不苦不樂的受;一件事情發生了,一個東西處在面前,自己對這些沒有感覺,都是不苦不樂的受,既不喜歡也不討厭,不作任何的想法,都屬於不苦不樂的受。    原文:若在感肉體之樂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樂受。    釋:佛說,我們在感肉體的樂受時,心裏要知道,要清楚。這個樂受分為心裏的樂受和肉體上的樂受。肉體的樂受是什麼情況呢?比如打坐氣脈通過身體的時候,身體就有樂受,身體感覺很舒服,氣脈在身體裏面運行沒有阻塞比較暢通,色身就會很舒服,如果氣沉下去到丹田了,整個身體感覺都特別好。尤其是有初禪定的時候,身體飄飄欲仙,輕安柔軟,輕靈自在,如在雲霧當中,心喜身樂,人間的語言沒法准確形容和表達。    身體上的感受是誰感受的呢?還是身識本身的感受,肉體並沒有感受,是肉體上身識的感受,就是純身體的感受,其實也是伴隨著意識心的感受,否則身體就不會有感受了。又比如自己突然被打了一下,就會覺得疼痛,這個疼痛的反應是誰的反應?是身識的反應,疼痛之後,心裏感覺難受了,可能還會起嗔恨,這個苦受是誰的感受?是意識心的感受,以意識的受為主。這種受的當下有兩種:一種是身體上的,一種是意識心上的,二者是混在一起的。心如果能細致一些,就能把二者分開。    或者身上劃了個口子,感覺很疼痛,這種疼痛的本身有身識的受,疼的時候你心裏感覺很苦,很不舒暢,那就是意識心的受。要完全把二者受分開必須有定,心細致了才行。肉體上有樂受的時候,自己就應該知道在感肉體之樂,肉體和精神之樂,都有意識心的覺受。一般人不懂這些名詞概念,就分肉體和精神,其實肉體上的受也是識心,精神上的受以意識心為主,都是識心的受,它們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系。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樂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樂受。    釋:精神的樂受,是純粹意識心的受,我們在感精神之樂受時,心裏一定要知,沒有知,不是散亂就是昏沉,那就無法觀行了。精神之樂受,多不多呢?很多,我們喜歡的事情有很多,不管喜歡什麼,都是樂受,都是精神的感受。貪著東西的時候,都有心裏的樂受,因此都是精神上的感受。不貪就不會有樂受,就會覺得一般般,不太在意。如果心裏不樂不喜歡的話,也不會去貪得。我們每喜歡一樣的人事物,肯定都有樂受,才去喜歡,才去貪著,不喜歡就不會去貪。    在感精神方面樂受的時候,對待人、對待事、對待某個物心裏都有樂受,在精神方面的樂受主要是喜歡、高興、貪愛、快樂,只要心裏喜歡一樣,就是貪,有貪愛尤其是貪欲界裏的法,那就不能出離欲界,貪三界的法,就不能出離三界。只要有貪,心執著了心喜樂了就會被喜貪執著捆住被束縛,不得解脫,喜歡一樣東西就被這樣東西所抓住了,心不得解脫。如果心心念念都是這個東西,被束縛得就很牢固,心不能空淨,那就是輪回,就是生死。感肉體的樂受時,內心應該知;感精神的樂受,心裏也要知,這樣就不愚於目前身心當中的任何一個法,說明內心裏有定也有慧。    原文:或在感肉體之苦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苦受。    釋:在感肉體之苦受時,心裏也要知,只有知了,才能仔細地觀行,從而知道這些感受都是生滅無常的,虛妄非我。肉體方面的苦受多不多呢?肯定也很多。現在冷天到外面,風吹到身上是不好受的,這就是肉體上的苦受。這種覺得外邊很冷的感受,以肉體和精神的哪個受為主呢?這時是以身體的覺受為主,同時有精神上的輕微覺受。    如果是太冷了,肉體的苦受很嚴重,那麼精神上的苦受就會增加了;身體的感受實在太苦了,心裏就會非常煩惱,那時候精神上的苦受就突出出來了。什麼時候以什麼感受為主,是不一定的,二者不是完全的平等地呈現出來,如果是有修行人,意志堅強的,有所追求的人,就不太會在意肉體的苦受,他的精神就不會感受苦,這是因人而異的,看人的承受力如何了。    身體的苦受時間長了,會轉換成精神的苦受。比如說有病了,剛開始紮針心不覺得苦,如果每天都紮針,心裏就會覺得煩了,尤其是病情不見有好轉,心裏就有負擔了,精神的苦受就多了。所以感受有時候側重於身體的方面,有時又側重於心理方面,也就是精神方面、意識心方面。突然被打一下,雖然身上會很疼,但是有些人心裏是不反感的,那時心裏就沒有苦受;但是總被打,內心就受不了了,那時身苦,心也苦,心苦就比較明顯了。所以身心的感受會發生變化,側重面會轉移。    自己在感肉體的苦受時,心裏要知,在感精神的苦受,心裏也要知。每天到外面風吹日曬,幹著繁重的體力勞動,肉體上會有苦受,回家後身體哪裏都疼,都不舒服;或者有風濕時,身體感覺非常的沉重,這些都是身體上的苦受,苦受多了,心裏就很煩躁,心裏的苦受就強烈了,越來越多了。當身苦心也苦的時候,那是最苦的。有些人幹活很累很累,累是不是苦呢?但是他心裏高興。別人打你,你也許很高興,所以色身之苦,與精神之苦,兩個未必就同時出現。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苦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苦受。    釋:感精神之苦受,就是在承受心裏的苦,主要是意識的苦受,心裏也要知。如果心不細致,精神心靈的苦受也不容易觀察到,不容易感知。其實我們精神方面的苦受也很多,越是敏感,越能感知到種種的不如意、不如願、不可心、憂愁、煩惱、苦痛、忍耐和煎熬。如果心裏愚癡麻木或者粗枝大葉,有些輕微的煩惱就感覺不到了。修行人達到無心的狀態除外,他們是什麼也不在意的。    有些畜生很苦,可是牠們不知道苦,沒有覺悟,為什麼不知道苦呢?就是因為愚癡。我們做人是很苦的,可是為什麼有很多人活一輩子苦一輩子卻不知道苦呢?也是因為愚癡。因為眾生愚癡,佛就要來人間教導眾生,告訴眾生五陰是苦,十八界是苦,三界都是苦,讓眾生覺悟到苦,然後發起出離心,精進修學佛法。如果眾生不愚癡,就用不著佛來教導我們,佛就不用給我們講苦集滅道四聖諦法,因為我們愚癡不懂此理,不懂苦諦,佛才來教化我們。    現在修四念處,就是讓我們不愚癡,時時刻刻在感受在覺知,心裏總有個知,總有個覺照,以後就會知道這個受是苦的。知道苦了以後,就會想辦法把苦消滅掉,消滅苦只有來修學佛法,修行四諦理,才能滅苦。滅苦的方法,通過學四聖諦,我們就會知道了,是要滅心,心滅了,苦就滅了,就得解脫。滅什麼心呢?滅貪愛心。這也喜歡,那也喜歡,什麼都喜歡,喜歡來喜歡去,貪心不斷,自己就被束縛在欲界,不得解脫。其實貪也貪不到什麼,反而因貪造作了生死業行,那麼苦受苦報就都貪來了。    貪的結果是什麼?結果都是苦受,如果不貪,心就沒有所求,沒有貪求,就沒有熱惱,心裏是輕松自在,沒有系縛。我們再不造作生死業行,不被六塵境界所束縛,心就能解脫出來了,不會被系縛在三惡道,也不會被束縛在三界,在六道輪回裏出不去。我們之所以不自在,就是因為內心裏有貪嗔癡煩惱,執取一切法,造作一切生死業行,那就要受生死果報,那麼苦受就來了,所以我們一切的苦報就是貪愛為根本。    知道有受皆苦的道理以後明理了,就不再貪愛,不貪愛以後,苦受就少,越喜歡越貪愛,心裏越不清淨,越有掛礙,一切事情越不如意,心就越苦。我們在感精神的苦受時,心裏要知道,每種苦受都要知道,心裏總是帶著知,智慧就能生起來。我們對一切法的感受都是苦的,即使樂的時候,也是苦。懂得這個苦諦,就有智慧,以後再也不追求感受,慢慢的就會離開貪愛。    原文:或在感肉體之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不苦不樂受。    釋:第三種受就是不苦不樂受,身體現在的狀況是不苦不樂,心裏也要知道,現在的身體既不是太輕松,也不是太沉重太煩重,也不太累不太苦,比較適中,中和到很平穩的時候,幾乎就感覺不到色身的存在,這就叫忘身。忘身就是偶爾不知道身體的存在,身體的感受是既不苦也不樂,舍受的時候,往往就感覺不到色身的存在。    有時心裏在考慮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不注意身體,這時身體就是不苦不樂的受。這種情況是不多的。如果禪定功夫比較好的,身體的樂受會比較多。如果禪定功夫不好的時候,平時身體的苦受是比較多的,不苦不樂受有時也會出現。睡著無夢的時候,感覺不到身體,因為沒有六識。有夢的時候,有時還會感受到身體的疲乏或者累。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不苦不樂受。    釋:身體上不苦不樂的感受時時刻刻都要知,精神上、心理上、意識心上不苦不樂的受,也要時刻知。心理上不苦不樂的受多嗎?不多。說明了什麼呢?不苦不樂的受是比較平和平穩的,有苦有樂的感受,心不清淨,肯定是喧鬧的。說明我們的心理很少有太平、平靜的時候,心理上精神上不是苦就是樂,總是在喧鬧著。我們玩樂的時候,好像感覺挺快樂,快樂的時候,心就不清淨,曲歡人散的時候,那種落寞的感受,就是苦。樂的當時也是苦,心裏不希望這個感受消失,不希望快樂過去,就想一直抓住它,那時候心是苦的。想要抓取人、事、物、理,這種抓取的心是不是很苦?凡是有所求,都是苦。    每個樂受當中是不是都含攝著苦呢?我們可以找找哪種樂受當中沒有苦。苦有苦苦、行苦和壞苦三種,壞苦,是這件事情雖然讓人產生了樂受,但是不能久長,這件事情終究會消失不見,當感覺樂受的同時,心裏會擔心失去,這就是樂受當中的苦受;當事情終於過去了,心裏會產生失落感,這也是苦受。在享樂時,樂受會遷流變化,內心不希望這個樂受結束,於是心裏就是苦的。而且樂受時間長了,就自然的不覺得是樂了,心裏習慣下來,也就沒有樂受了。    當我們升官發財的時候,親人聚會的時候,這裏都有苦受。當內心非常喜樂的時候,心就不是平靜的,本身就是一種喧鬧不寂靜,所以樂受本身就是苦。親人聚一起,心裏是高興,但是高興的當中也有苦惱,一方面擔心親人會散去,一方面還要為聚會做好多准備,要做很多事情,很麻煩。聚在一起的時候,各種各樣的事都需要去處理,也許還有很多的矛盾,這是不是苦受?都是苦受。過年過節做點美食,吃的很高興,可是還要做各種准備工作,之後還要收拾,也都是苦。其實沒有一種樂當中沒有苦,太樂了就怕這種樂消失,而且要為這種樂付出代價,所以在這個世間裏沒有純樂;行苦,經曆每個人事物理時都有行苦,都有生住異滅,最後都會消失滅亡,不能長存,這就是行苦;老病死本身就是苦,是不可樂事,所以叫作苦苦。    最後是佛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所有的受都是苦受。如果受裏有樂,佛就不會讓我們觀受是苦,並且告訴我們不要追求感受,如果受都是樂,我們就不願意去斷除感受,還會去貪求感受。因為有受皆苦,樂受也是苦,苦本身也是苦,不苦不樂中還是有苦,所以一切受都是苦。    如果剛從天上下來,來到人中,人中再樂的事,自己能感到是樂的嗎?當然不能,人間天上反差太大,心裏就會生出嚴重的失落感,別人沉浸在各種樂受中,自己就會感覺非常的苦惱,非常鬱悶。因為我們在天上住過,知道天上是什麼樣的境界,多麼地殊勝和美妙,再看人間,那就沒法對比了,這兩個落差簡直太大了,心裏能感到高興嗎?一個天女在天上是什麼生活境界,到這邊嫁給一個種地的農民,她會是什麼感受?    一個人如果是接觸過美好的事物,再接觸醜陋下賤的,心裏肯定會接受不了。那我們如果是從人間突然到了天上呢?由低到高的飛升,那是真快樂。所以一切的樂受,都是有相對差別的,越愚癡越容易滿足,越能感覺到樂,越見過世面的人越不容易知足,越不會感受到樂。因為他經曆的事物多,眼界開闊,見多識廣,他就有識別好壞的智慧,不會輕易就滿足,不會輕易感到快樂。    佛要我們對不苦不樂的受也要知,身體在感受不苦不樂的受,心裏要清楚。比如打坐時,剛才身體一直很沉重,現在氣脈通一些了,身體就稍微舒服點,感受就從苦受一點點轉到不苦不樂的受,最後身體有一種樂受出來,這其中就有一種不苦不樂的受,心細一些,應該感知到。有時候我們集中精力想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把身體忘了,身體本來是苦受的,這時忘了,那就不是苦受,而是不苦不樂的受了,否則就會繼續感知苦受或者是樂受。    在精神上心裏上的不苦不樂受也要知,如果心裏麻木就感覺不到,明明這個事情是令人很難受和痛苦的,可是愚癡人就不知道痛苦,內心麻木。修行好的人,無心的人,心裏也是麻木,對於逆境和苦境,就沒有苦受,對於順境,也沒有樂受,並不覺得怎麼樣,總是與不苦不樂受相應。定和慧是連在一起的,越有智慧,越能觀察到一切受都是苦,就不會再貪著受。如果能再修出一些智慧,就能在一切苦受上,感到不苦不樂受。    所以眾生的感受各個不同,這要看各人的素質和智慧程度、覺悟程度、學法的程度、聰明程度、伶俐的程度。為什麼一個人一個感受呢?因為心裏認知不同,智慧境界不同,同樣一件事發生了,有人是這樣的感受,有人卻是那樣的感受。比如在一個村落裏,有一棵上千年的大樹,非常高大,一百個人來觀看這棵大樹,就會有一百個觀念和看法,樹是一樣的,人心不同,感受就不同,知見看法就不同。每個人心有差別,那麼每樣事物在心裏所呈現的狀態就不一樣,然後認知就不一樣;認知不一樣,感受就不一樣;感受不一樣,身口意行就不一樣;身口意不一樣,造作的業行果報就不一樣。感知領會一件事,聖人感知,凡夫也感知,可是認知和感受都不一樣,心不同智慧境界不同所致。    佛教導我們修定修慧的方法,我們懂得各個法的概念和內涵,在作觀行時,注意力都在觀自己的感受上,一點雜思亂想都沒有,定馬上就出現了。有定時,再作觀行,觀行得就會越來越深細,所以是定慧同時存在,定慧等持的。    有定就有慧,沒有獲得禪定,觀行就很困難,觀慧不足,觀行也很困難。如果真正想觀行好,在無人打擾的時候,觀行一小時兩小時,注意力都在觀行的內容上,就會把自己忘了,心裏都是觀行的法,那時身體狀態,心理狀態都是非常輕松愉悅的。色身的氣脈打通了,身體輕松,心理感受也舒服,外面的境界再來了也是無所謂的,這就是定慧。所以修道就是好,如果不修道,心理煩亂的很。    不管哪種方法只要掌握了,道理通了,修行就不那麼困難了,難易在人,當對觀行的方法不熟悉時,就會覺得沒有入手處,萬事在開始這個階段有些困難。熟悉了以後,就能夠理解其中觀行內容,然後自己下決心,找一個適當的時間和方法,努力觀行,就可以入道。修行是逐漸由陌生轉到熟悉,熟悉了以後,行住坐臥都可以觀行,隨時隨地的進行觀察、觀行,智慧和禪定都會同時增長,身體的覺受也就好了,這就是修行。    原文:如是。或於內受觀受而住。於外受觀受而住。又於內外受觀受而住。    釋:這裏就涉及到內受和外受。受也分內受和外受,現在正感受身體很疼痛,這是內受;心裏想起某件事情感到高興或者是不高興,這是內受;內心感覺苦悶、憂愁、煩惱,這是內受,圍繞著自己整個內身、色身、內心的感受,叫作內受。    什麼叫外受呢?就是對於外身的感受,外身就是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比如眼睛突然看見外邊過來的事物,這個時候心上對色塵生起的感受,就是外受;外面一個石頭砸到身上,這個時候生起的感受,就是外受,這是心和外界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所產生的感受,就屬於外受。耳朵突然聽到外面刺耳的聲音,耳識和身識出現的感受,就是外受,耳識覺得非常的刺激,有苦受,就想躲避開,不想聽,心裏的感受就覺得苦惱不高興,就屬於外受。    內受,一個是對於自身身體上的感受,再一個是心裏回憶思念時產生的感受,生起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不接觸外法所生起的受覺。其實哪裏有外呢?都是內,假名為外。一接觸外界,心裏所產生的感受就可以假名為外受。香味來了,心裏非常喜歡嗅,生起喜歡了,這就屬於外受;臭味來了就覺得厭惡,馬上把鼻子堵上,那也是一種感受,是對外界事物的反應,都可以叫作外受。    對色身內的、思想內的感受叫內受,其實這裏沒有嚴格的區分界限,這一切都是我們五陰十八界內的,我們接觸的都是自己的內相分,嚴格來說都屬於內,方便說為外,對外界六塵的感受假說為外。小乘分個內外,大乘法就不講內外,小乘聲聞人不知道都是如來藏出生的一切法,佛就不能那麼講,於是就給分出個內外界和內外受,其實都是我們自己五陰十八界之內的法,也都是六識心的心內法。    佛要我們於內身觀內受,於外身觀外受。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來了,就有外觸和外受。外界的觸是什麼?太陽光一照,風一吹,按照我們的概念來說這些法是不是屬於外界?我們就會出現身體和心裏的感受,這些是不是外受?其實沒有外邊的境界,都是心內的境界,因此都是內受。我們現在打坐時,身體感覺很舒服,這是內受;氣脈通到腸胃了,感到那裏挺舒服,這也是內受;喜歡打坐不願意下座,這是內心對禪定的感受,感覺很愉悅,這都是內受。    然後又於內外受觀受而住,現在修行到心量比較大,定力增強了,就能同時了知內受和外受。比如知道現在身體非常調和舒適,又能感受到外面陽光的照射,使得身體暖融融的,這兩種感受心裏同時都知道,這時定力更高一些了,慧力也更強一些了。知道的事情越多越清楚,慧力越強,定力肯定是越高的。定慧具足時,一切的感受,內心都清楚知道,太陽光照射在身上時身體的覺受心裏知道,身體內的感受也知道,對香味的覺受也知道,聽到聲音的感受也知道,一切的受心裏都知道,定力非常強時,這一切法才能都知道。    慧強的時候,一切法分別的都很清楚。什麼叫智慧呢?知,就是智慧,不知,就沒有智慧,一考問,就不知道了,那就沒有智慧。沒有一樣不知的,就是智慧,尤其是正確的知,不是錯誤的知,就是大智慧。沒有智慧的時候,什麼事情也不知,一問三不知,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一問也三不知,我們就不能說他聰明有智慧,根本就沒有一點慧力,此人既看不明白自己,看不明白其他的人、事、物,不會作觀察。所以觀行時,總保持著一個知,就是定慧雙修,那我們就會證得一切法。    原文:或於受觀生法而住。於受觀滅法而住。又於受觀生滅法而住。    釋:什麼法叫生法,什麼法叫滅法,什麼法生了,什麼法滅了,我們心裏知道嗎?哪種感受生起來了,為什麼要生起來,感受上有什麼變化,心裏都應該知道。現在心裏正是不苦不樂受,突然出來一種感受,從無到有,就是新生起來的一種感受,其實感受生起來,就是轉化了,由原來的不苦不樂受,轉為苦受或者是樂受,或者轉為另一種苦受,這種受生起來,那種受就沒有了。    現在很苦的時候,突然得到一百萬,內心就不痛苦了,轉變為快樂;苦受消失,樂受出生,受覺就轉化了。這個轉化有時是完全轉化,有時是不完全轉化,如果苦受是五分,轉化為樂受一分,這個苦受就剩四分;轉化樂受兩分,苦受就剩三分;完全樂的時候,就沒有苦了。其實完全是樂受的時候,還是有苦,只不過苦受很深細,不容易觀察罷了。    這種受生起來了,那種受滅下去了,心裏都應該知道,這種知中就有定有慧。沒有定,心散亂就不能知道哪個法生起來了,哪個法滅下去了。在色身上,內受外受,也同時都知道,這時的定慧是非常強的。也許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定慧強的人,在做一件事的同時,就能把其它事情都了知到,分析清楚,並且能安排好。這方面、那方面的事情,同時都能想到考慮到,這說明人的精力非常充沛,做的事情非常多,效率也非常高,這樣佛法的修行,在世間法上,就得到了應用,得到了受益。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受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受觀受而住。    釋:當我們在觀行受念處的時候,心都會住在受上,觀行到最後就是這樣,心心念念都是在體會受覺,那就住在受上了。這種感受的心念就是六識心,識心體會各種感受,觀行各種感受的虛妄無常性,具有了一定的智慧,有智慧的識心,就叫智識。如果不知感受,也不知感受虛妄的時候也有識,但不是智識。我們觀行成功,心心念念當中的各種受,自己心裏都知道,這種識是有智慧的,就是智識。    智識當中全部是受覺,最後要把這種受覺也拋掉,觀受也是無常,不要住在感受上,所有的受也都要空掉,受覺也是空的、假的、苦的、非我的,內心深處認識到這點,那就能斷我見,心中不要再貪著受,不要執著感受,要滅掉受。滅掉受是什麼思想境界呢?就像阿羅漢們一樣,不認取感受為真實,不執取各種感受,不去追求各種感受,就不會再貪愛了。滅除內心的感受,也是滅生死輪回的一個環節,十二因緣裏就有一個受的生死鏈條,修行因緣法也要把受空掉。    受念處觀觀行到最後,應當舍棄內心裏的所有受,然後心無所依,無所依而住,心裏不依任何法,任何事物也都不要去依賴,因為都是虛妄,什麼也靠不住,有所依賴的心,也是生死,不脫輪回。舍棄一切受之後,內心空空蕩蕩的,不著一法,認可五蘊全部都是虛妄的,就能斷我見。不僅受覺心裏不依著,世間裏任何法任何物,也不要依著,也不執著,心念就空了,到這時候就是聲聞三果四果的境界了,這就是一個觀受的全部過程。    佛講這些觀行很快就講完了,但是弟子們受教修行成就時,所用時間就不等了,有修幾年的,有修幾個月的,有修幾天的,有修幾小時的,就把這些內容修完了,證個小乘聲聞果位,四念處觀就觀修完成了。無論是大乘人還是小乘人,一個人一個根基,根基不同,修道的速度就不同。修行也看各人的福報,沒有福報就沒有整塊時間來連續不斷地觀行,有福報的人就能抽出時間來連續觀修,他就能很快修成。修行和福報也有一定的關系,和我們的定力也有關系,和慧力更有關系。    有的人本來心就清淨,心裏從來不亂想,坐下來觀行,一修就成功。有的人心裏的攀緣太重了,心念就不能有效的收攏,怎麼修都是妄想一堆,那修行就很困難。智慧不夠好的人,修觀怎麼用功也觀行不出來,一些名詞概念都弄不清楚,觀行就更困難了。眾生的根基千差萬別,修行快慢因人而異,看看每個人所具備的修行條件具足多少,條件越不具足的修行越慢,條件越具足的修行越快。有些人總是說自己沒時間修行,又忙又累,原因是什麼呢?就是福報不具足。    為什麼福報不具足呢?前世或者是貪,或者是吝嗇不肯布施,或者是煩惱性障重,福德聚集不起來,消耗福報的地方非常多,煩惱現前,發作起來,肯定是有損福德的。每個人都要檢查自己的心行,檢查自己的六度條件,讓自己福德趕快具足,多尋找自己的原因,找自己不足,然後想辦法彌補不足,就得要改變自己了。一味地強調外界的原因,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於事無濟,於修行不利,應該認識到這些原因是如何造成的。    為什麼如此?其實還都是自己的原因,誰讓自己這麼忙,這麼樣為生活奔波,那些天人怎麼不奔波於生活呢?那些菩薩怎麼會在十方諸佛國土不考慮生活問題呢呢?其他人為什麼有閑暇時間修行呢?找到原因了,想辦法彌補,不能再像從前那樣,那就要多修福,多修慧,減少貪嗔癡,減少各種煩惱的習氣,讓自己少流失福德,多集聚福德,福多了,修行就快了。                第四章 觀心念住    接著講第三觀觀心而住,四念住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心這一小段內容不長,但是其義卻很深廣。    原文: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心貪者。知心貪。    釋:佛為了讓諸比丘都警覺下文所說的內容,就加強了語氣說:然。這樣比丘們就警覺起來,精力集中專注聽佛往下講。佛說: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如何看著自己的心來觀察自己的心念?觀心就是觀心的思想行為、煩惱習氣,觀心上的念頭念起念落。諸比丘,此觀心的方法就是自己心貪的時候,要知道自己心貪了。    觀心先開始觀心的貪相,心起貪,就要知道心貪了。凡夫的心念一般是什麼?無非就是內心裏的那些煩惱心所,貪、嗔、癡、慢、疑、惡見,還有一些善惡是非觀念,以及心量的大小廣狹,首先都通過心念的形式流露出來。自己的心念是解脫的還是有貪嗔癡煩惱系縛的,要觀察一切時處的心念就能知道了。把這個心行心念觀察出來以後,自己慢慢就能夠對治了,也許你會找到一些方法來對治,也許你不用刻意對治就能降伏,這就是觀心的作用。    這裏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心貪,再一個就是知。這個知很重要,知、了知代表著覺悟,知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無量無邊的眾生就是因為不知自心、不覺悟自心,而流落於六道生死輪回,流落於生死苦海當中,不得解脫。不知是無明,知是覺悟。覺悟的是什麼人?覺悟之人就是聖賢人,不覺悟的人是生死業障凡夫。第一個,當我們心起貪的時候,自己一定要能夠回光返照自己,照見自己的心念和心行,覺照到自己的心正處於貪的狀態之中。    什麼叫作貪?貪就是喜樂於境界,黏著於境界,執著於境界,抓取於境界。對境界取相,然後再分別、執取、執著,這就是貪的行相。貪所取的範圍是什麼?觀察一下我們都貪些什麼?首先是貪色,對色生貪心,這個色的範圍很廣,眼所見的一切法都叫作色,包括人和物種種境界,當色塵各種境界出現時,眼根看見之後,心裏就起貪著、貪愛、喜樂、喜愛,著境、執取、抓取,各種心念就出來了。    眾生無量劫一直都處於這些心念之中,從來沒有覺悟過,不知道這種種的心念屬於貪念,是生死輪回的因,因這些貪念而無量劫墮於三惡道中。在六道輪回裏為此受苦無量而不自覺知,就是因為把握不了自己的心念,以至於讓不如理的心念一直泛濫下去,流轉到無量劫,一直到現在。現在遇到了佛法,一定要用佛法覺悟自心,對自己的心要覺知、覺照,對照佛法反觀檢查,然後把握自己的心念,改變心念。去除不善的心念,斷除貪染心念。這樣才能夠心得解脫,脫離六道輪回。    其次是對於聲起貪,各種各樣的聲塵與耳根相對,耳根聽到了聲音,對於可意聲就生起喜樂之心,聽到不合心意之聲,就生起厭惡之心,因此貪厭之心不斷的追逐著境界,黏著於境界、執著於境界,心就被聲塵所束縛住了,不能脫離聲塵,當然就不能脫離六道輪回。這就是無量劫生死輪回的因。    因為心裏認為聲音是真實有的,才對聲音起著喜貪心、厭惡心。聽到贊揚自己的聲音,心裏就高興,高興是什麼心?是取著境界的心,貪著境界的心,貪著聲音的心。耳根聽聲音所起的貪念是造業的因,是生死輪回的因,喜歡被人誇獎被人追捧,喜歡名聲名氣,喜歡被人恭敬,這都屬於貪心。因此貪心不能脫離境界,被境界黏住粘住。本來是我們想去抓取境界,執取境界,最後結果卻被境界所捆住、束縛住、拴住了,這樣我們就不能脫離境界,不能脫離三界生死輪回。    那麼在見色聽聲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回光返照自己的心念是什麼,處於一種什麼狀態,貪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心在貪,要知道心在執取、抓取境界,心在喜樂於境界,著於境界,就應該知道這種心是不應該有的,應該斷除,應該離去,這時就開始覺悟了。因此覺悟以後就能有機會有力量斷除貪愛;斷除貪愛後,心就能夠得到解脫,證得慧解脫,當智慧也得解脫,被貪愛所遮障時,才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回。    貪的另一個對相是香塵,鼻根與香塵相對,不管是香味還是臭味,或者其它任何一種味道,凡是與鼻根相對的都是香塵。鼻嗅香時,觀察心是一種什麼狀態,心念如何,是否是貪染的。我們凡夫一般都喜歡香的,覺得嗅到香味心很舒服很愉悅,如果臭味出現了,就會心生厭惡,躲避厭離。不管是喜歡香塵還是躲避香塵,都屬於執取香塵,在相上有了一種分別,有執取屬於貪厭心。這個心念就是生死輪回的因,因為取了境界、執著了境界,認為這個境界是真實的,沒有把心空掉,就被這個境界所黏縛住、抓住了,到臨終的時候,因為心沒有脫離這種境界,就被這種境界鎖在三界六道生死輪回當中,所以貪取香塵是生死的因。執取香塵,不得甚深的禪定,因為定裏心是空的,心有物不空,就沒有禪定,不能解脫。    味塵也是心貪的對相,舌嘗味的時候,遇美食美味則心生貪,對於不可意的味塵生厭離,有貪有厭的心,被味塵黏縛住了,心無法脫離味塵境,被境界所系縛不得解脫。當味塵出現的時候,執取味塵相,生貪生厭,心就不得自在,不得解脫。抓取美食的時候,就被美食所抓住了,美食在三界裏,屬於三界世間法,尤其是屬於欲界的法,心就不能脫離欲界。    貪味塵香塵這兩塵,不能有初禪定,不能脫離欲界到色界,初禪定不能成就,心就被鎖在欲界裏,別說三界,欲界都出不去。由於貪人間的味塵,欲界定都沒有,欲界天都去不了,貪人間的法,不會有天上的禪定,貪欲界的東西,包括貪欲界天的境界,色界的禪定就不能有,色界天就去不了。    屬於欲界的法,貪它就不能出欲界,屬於色界的法,貪它就不能出色界,屬於無色界的法,貪它就不能出無色界,因為心與境界捆在一起不可分,脫離境界才能得解脫。心不得脫離境界,不得解脫於境界,欲界都解脫不了,別再說色界和無色界。所以平時貪飲食貪味塵,或者貪色貪聲貪香貪味都不能得到解脫。    再說貪的另一個對相觸塵,先說從外界來的,比如說衣服和色身皮膚的觸,接觸的觸,還有光的觸,各種境界對色身的觸,這都屬於觸塵(男女欲貪更不用說了)。色身身根身識著了觸的境界,喜歡觸塵或者厭惡觸塵,這都屬於貪的一部分。喜歡喜樂都屬於著境界相,當我們黏著了境界、執取了境界、分別了境界,就被這些觸塵的境界所黏住、束縛住,這樣的心不能脫離於觸塵,和觸塵在一起,就不得解脫於三界境界,欲界也不能解脫出去。    抓取境界的結果就是和境界在一起,境界在哪裏?境界就在三界裏、在生死輪回裏,境界不出三界,心和五陰身就不能出三界,而境界永遠屬於三界的法,不能出三界。當我們貪欲界的境界時,就永遠出不了欲界,有人願意和境界鎖在一起,永遠捆在一起嗎?當然誰也不願意。可是當境界來了,心就執取了境界,肯定就被束縛住了。境界來了先有個相,相上又安了一個名,安了一個名就分別了,分別以後就執著抓取,這樣心就被境界困住不得解脫,不能和境界分離,就不能出三界,就不能在境界上得解脫。這就是不自在的生死因。    心最後貪著的一個六塵境界相就是法塵,法就是五法境界上顯現的細微法相,一切境界都是法,我們把一切境界都取一個相、安一個名,生起分別,就有了各種心行,貪嗔癡慢善惡心行都有,被六塵境界束縛住不得解脫。生死鏈條和境界拴在一起,境界不出三界,我們就不出三界。境界不出欲界,我們就不出欲界,我們想升天享樂,想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定,想到色界天就不可能了。    欲界人間境界我們抓取不斷,欲界天界的境界,我們就接觸不到。越抓取下層的境界,上層的境界就越接觸不到、享受不到,離我們越遠;越執著三界的法,我們離佛的境界越遙遠。要想達到最高層次的境界,就要舍棄低層次境界。因為心是有限量的,不可能什麼都抓取得到,執取欲界的法,就沒有色界的法,執取色界的法,就沒有無色界的法。    那我們應該要什麼法?努力爭取最上層次的法,那就把下面層次的法,一層一層的全部舍棄,不執取、不抓取、不黏著、不貪愛,也不厭惡。對這些境界心不著,心不著叫無所謂,因為所有境界都是空的幻化的,不應該生起分別心,不生起分別心就是不著境界,把境界當作幻化的、空的、不實在的,這樣的心就是解脫的、自在的,然後生死由我們自己來把握,不被境界所扭轉。    無明要有一顆覺照的心,先覺照自己,在境界上生起了貪念的時候,一定要覺悟。修行就要先覺照自己,不要去覺照別人,或者你覺照了別人,發現了別人心貪的時候,也要回光返照自己,我有沒有同樣的心念,發現自己有同樣的心念怎麼辦?就要知道這個心念是不好的,是有生死過患的,知道了以後,這個問題慢慢就能處理好。先有個知,這是最初步的最重要的,知了以後下一步怎麼辦?如果貪念很嚴重,可以想一些辦法來對治,不嚴重的心裏知道就好辦,貪念慢慢就會減輕了。對治的辦法也許要悄悄的實行,心行的變化,意識最初未必能觀察得出來。就像有一個竊賊,要來家裏偷東西,第一步,知道他是一個賊就好辦了,知道以後我們可以坐在家裏看住他,這個賊知道被人發現,不好意思再偷東西,就退回去了,我們從此不再被洗劫不被盜,從而保障了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    原文:又心離貪者。知心離貪。    釋:當修行一段時間,面對境界心不貪的時候,也要有一個覺知覺照的心,心裏知道自己現在處於不貪著境界的狀態,色塵出現在面前無所謂不在意,不喜不厭。聲音出現在面前無所謂,不喜不厭。如果聽到辱罵的聲音心裏很生氣,這是著了境界、取了境界,把境界當作真實,被境界束縛了,其實聲音這個境界不管是贊揚還是辱罵,境界本身都是空的、幻化的、不真實的、生滅的、無常的。從大乘法角度來講,都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各種假象,因此不要對這些聲塵生起貪心、喜樂心、厭惡心,盡量把境界看空,做到這點是相當不容易的。    即使不能看空境界,境界仍然是幻化的空的,心不著境界時,境界就不能拴住心,當心著境界時,其實境界還是不能拴住心,束縛不了我們,是心自附境界而已。心於境界不著時,就是自由的、自在的、解脫的,生命就有價值有意義有樂趣了。心離貪時,內心要知,表示自己有反觀力,有覺照力覺察力,有禪定有智慧,    原文:又心嗔者知心嗔。又心離嗔者。知心離嗔。    釋:佛說:當心裏有嗔的時候,應當知道心嗔了。什麼叫作嗔?俗語說不高興、生氣叫作嗔,心裏生起一種不愉快的感覺感受,生起一種厭心叫作嗔,於境界不喜叫作嗔。對六塵境界不喜之後心起波瀾,心中不平,生起怨恨、惱怒、憤怒之後,再生起違害心,都叫作嗔。嗔的對象還是色聲香味觸法、人事物理,其中色也包括我相人相眾生相。嚴重的嗔叫作暴怒,暴怒之後就要采取行動了,嗔心生起來首先是傷自己,其次傷他人。嗔念生起,以及想報複的時候,心就被境界黏縛住,不得解脫不得自在,到臨終的時候,就被境界和業緣拘鎖在六道裏,尤其是三惡道裏。    境界都是在三界當中,欲界裏的境界最多,最有吸引力,眾生最不容易解脫於欲界。造了嗔業,業種存下來,就要在欲界裏受報,在三惡道裏受報,這是業系眾生的原理。所以當我們對境界起嗔心的時候,一定要生起覺照心,修行首先要有個知,知自心之後,下一步才好采取一些方便的方法措施,讓心離嗔,這就是修行。如果第一步不能覺知到嗔,也不會趕走嗔心,降伏不了嗔心,就會隨嗔心而流轉,業行就會造作出來。    當面對令人氣惱的境界而心裏不生嗔,也不想報複人時,心已經離嗔了。離嗔有時指斷除嗔心,有時不一定是斷除嗔心,嗔心也許還眠藏著沒有起現行。心不起嗔念也許是壓伏著嗔念,不是斷除。壓伏、降伏和斷除三者有層次上的差別,壓伏降伏嗔是初果二果之前的人,三果以後才能斷嗔。三果之前是離嗔,離有很多的含義,也許三果裏也包括離,因為心裏沒有嗔的現行煩惱就是離。    心現前沒有起嗔心,可以叫作離嗔,但不一定就是斷嗔。如果嗔心永遠不現行,就是斷嗔。一定有初禪定才能夠斷嗔,初禪定之前是降伏、壓伏,離不一定是斷。弄清楚這些概念和內涵就知道自己現在修行層次在哪一個階段。    原文:又心癡者。知心癡。    釋:佛說,如果心愚癡者,要知道自己此時心裏是愚癡的。癡的含義最不容易定義和弄清楚,更不容易檢查出來,因為愚癡,所以才不容易發現自己的愚癡。貪嗔癡三個煩惱,貪欲最容易斷除,嗔在其次,愚癡是最難發現和斷除的,一念無明屬於愚癡,對三界貪愛也屬於愚癡,乃至於嗔恚也屬於愚癡,先不說其它更細微的愚癡,都必須是從三果人開始斷起,四果才能斷盡,而真正要斷盡所有的愚癡無明,要到佛地才能斷盡。愚癡也叫作無明,無論三界世俗法還是佛法,凡是心裏所不懂、不知道、不明白、不會的都叫作癡,都屬於無明。有無明就沒有明,明就是明了,無明就是心裏沒有光亮是黑暗的。    成佛路上需要破除的無明,無數臺電腦也數不清,就像空中的灰塵,就像海邊上的沙塵一樣的多,根本無法數得清,既然如此,誰還能起慢心說自己很有智慧?即使現在修出那麼一點點境界根本不算什麼,站在一定的高度和廣度觀察,我們只是空中的一粒灰塵而已,只是大海邊的一粒沙子而已。再從十方世界的角度觀察,我們更算不了什麼,十方世界諸佛和諸大菩薩有無量無邊之多,其智慧極其深細和廣大,我們與之相比猶如滴水與大海,所以根本沒有資格生起慢心,有慢心就是愚癡,就要想辦法對治降伏和舍離。    愚癡的範圍很廣很微細,幾乎涵蓋到方方面面各個領域。對於五陰世間的認知,對於見聞覺知性的認知,對於三千大千世界的認知,都是無明。對於四聖諦理愚癡,對於解脫生死愚癡不懂,不知不證,對於法界實相愚癡不懂,對於諸法無我愚癡不懂,對於成佛之理愚癡無知。於是把接觸的一切法都當作我和我的,認為都是真實的,無量劫造作了無量的愚癡業。癡的範圍最廣最細,斷除最難,生起任何一種煩惱和習氣都是因為愚癡,包括喜心和樂心,全部是因為愚癡無明。如果小乘解脫六道生死輪回的愚癡無明斷盡了,就是四果俱解脫和慧解脫的阿羅漢,大乘成佛的愚癡無明斷盡了就是佛。菩薩還有無量無邊之多的愚癡無明,尤其是成佛路上的法更多更細膩,這些法都不知就是愚癡。    愚癡無明的種類,有一念無明,無始無明,塵沙無明,細分種類就更多了。世俗人對於世俗法的愚癡無明就有極多,如果世俗法都通達了就是佛,只要不是佛,世俗法就不能全通,只有佛才能通達所有的世俗法。眾生在世俗輪回了無量劫,世俗法還是不懂做不好,做人也做不好。    如果嚴格定義無明,框定無明的內涵和範疇,只要有心有所求,就說明把境界當真實,把一切法當真實了,那就是無明。這些無明需要極長時間一點一點的破除,一天二六時中包括睡覺,都要生起覺照,境界出現時,要生起覺照的心,明白這是空的幻化的無常的,是如來藏假借各種因緣變現出來的。一切境界不管好壞,都是幻化的,不是真實的,心不著,心不樂,空空的,不起心念,無明就破了。沒有境界就沒有心,沒有心發現不了自己的無明。那怎麼去給它剪斷?就要在境界當中剪斷,尤其是在逆境當中剪斷。因為逆境當中生起那個心念更多。沒有逆境,你這個煩惱不現起,那麼菩薩的煩惱習氣也不現起,不再現起時就深深埋藏著,你拿這個剪刀來就剪不掉,因為你這把剪刀沒有用。    這個剪刀是什麼?是智慧和禪定。境界來了,我們起了心念,一反照,拿起智慧的剪刀來剪斷,這個煩惱斷除了。如果不能剪斷,是因為這個煩惱不現前,它就是被壓伏著,石頭壓草,早晚有一天還是會出現,那時草有可能瘋狂生長起來。所以娑婆世界是非常好的世界,境界多,斷除煩惱的機會多,好修行。其它佛國土都是順境,煩惱不容易現前,你的智慧剪刀也用不上。智慧剪刀用得越多,剪斷的煩惱習氣越多,成就越快。    那麼我們修行的目標是什麼?就是要快點成佛,快點減除無明煩惱,盡快曆緣對境,所有的冤家都可以齊上陣,一起來都沒關系,起了心念就掐斷,起了心念就剪除,這樣所有的煩惱都會一點點破除,無明很快就能斷盡,成佛就非常快。到其它的佛國土就沒有這些境界,成佛很慢,可能很多劫很多劫都還在原地踏步。因為無明不現前,就不好修行,那些其它佛國土的菩薩,圍在佛身邊快樂優哉,還有神通,可是智慧的境界上不來,好多好多劫都還是這個果位,修行不容易上去。    所以我們要到類似於娑婆世界,煩惱深重的地方去修行,接觸的境界多,逆緣多,煩惱現起的機會多,覺照的機會就多,智慧剪刀用的機會也越多,那麼你掐斷無明的機會就多,斷除的無明就多,這個才叫作真實修行。如果面對的全都是順境,你說你修行好,好在哪裏呢?逆境裏修行才是最快的,但是逆境修行也容易沉淪。什麼樣的人容易在逆境修行中沉淪?沒有覺照力的人才容易沉淪。有覺照力的人越是在逆境,修行越快,一個一個荊棘全部砍掉,勇住直前面對逆境逆緣,當這些逆境逆緣沒有了以後,自己的心全部對治完了,就再也沒有什麼逆緣了,佛是沒有逆緣的,全部是示現給眾生看的。    原文:又心離癡者。知心離癡。    釋:通過不斷的在某一法上努力修行,才能對某一法離癡,但還不能對所有的法都離愚癡,只有佛對所有的法都離癡斷癡了,眾生的離癡是指某一方面的,對某種境界是離癡了,原來對某種事理愚癡不懂,不會、不解、不明白,現在懂了,對那個法是離愚癡了。就像小乘四諦法,原來一點也不懂,也不會修行,現在會了、懂了、會修行了,而且證到了,就是離癡,或者叫斷癡。但是其它方面還有不懂的,無明非常多,盡管證了小乘的一二三四果,或者大乘的菩薩果,但在世間法上的這個癡還是有,更別說出世間法了。因為那個癡範圍太廣了,我們僅僅是斷了某一方面的癡。原來特別嚴重的愚癡,現在檢查時發現沒有了,這叫離癡,暫時這個癡念與無明沒有了。    離癡也包括壓伏和斷兩個層次,什麼叫壓伏和斷?比如說在五蓋法上,首先降伏壓伏五蓋煩惱,就會出現初禪定,之後才能一點點的斷除五蓋煩惱,這是次第。比如說證果這個問題,證果有解悟和證悟,證悟叫斷癡,解悟叫離癡;大乘明心見性也是這樣,證悟叫斷癡,解悟叫離癡。斷了無始無明以後其它方面不懂的法還很多,都還沒有離,也沒斷。就算是什麼大菩薩,對於世間法不懂不會的也有很多,還有愚癡,佛法不會的更多,其實世間法不會的也非常多,跟佛法一樣的多。    只有等到把佛法全部證到了,世間法的愚癡也都消盡了。只有佛到世間來,一切世間法全都懂全都會,菩薩都不行,比如有些人證到幾地菩薩,來搞一個世間法,有的也搞不好。即使有神通,有些事情也沒辦法。總有他不懂的,對於醫學、飲食、醫藥、生理、心理等方面,也不是全通,眾生的心理也不是完全掌握,完全掌握眾生心理的人是佛,菩薩只能掌握一部份,但是有的菩薩一部份也掌握不了,這都屬於愚癡。    只有掌握眾生的心,才能夠引導眾生,對治眾生的煩惱,領向解脫之路,菩薩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能力完全了解眾生的心念,他帶領的眾生也就沒有智慧,這都屬於愚癡,別說菩薩出世間法做不好,世間也也照樣做不好,有很多菩薩讓他當領導,可能會領導不好一個團體,搞科學研究可能搞不好,其它領域同樣也是這樣,這都屬於世間法的愚癡無明,這世間法的智慧和佛法的智慧是連在一起的,佛法智慧證量越高,世間法的愚癡越少,通達的越多。愚癡範圍太廣了,根本講不完,這是貪嗔癡三個方面。    原文:又心集中者。知心集中。    釋:現在講心的集中問題,在修學四念處之前,心是散亂的,東方的事情心著境粘著,西方的事情心也著境粘著,南方、北方、上方、下方、過去、未來,心全部都著境縛著。這時候的心是分散的,分散也叫散亂,眾生都是這樣,意根的攀緣非常廣,這個境界來了心就貼過去了,那個境界來了心也貼過去了,心象八爪魚似的,其實比八爪魚分散得還厲害,這叫散亂。現在修定觀行心不散亂了,能漸漸的集中到一點上,集中在一個法上,有可能集中在三個法上,有可能集中在兩個法上,集中不一定說是集中在一個法上,兩個三個也叫集中,原來你分散到十個八個,現在你集中到兩個三個,也叫集中。    定力非常好的時候,同時分別三四個境界,照樣心念也是集中清淨的,定力也相當好,智慧也很高,這不能一概而論,要分人來看。有的人集中到一個法上,心的分別力都不夠,智慧都不夠好,一個時間裏做一件事都做不好,定力和智慧好的人,一時間能做五個事情都能做得很好,甚至有做六樣事情的,都能做得很好,那個叫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部能夠了知到,全部能夠分別清楚,全部能夠安排好,這個是定和慧都很高強的人,生生世世修定修慧的人才能做到。如果不是那樣,你讓他集中到一點,他也能集中,集中以後要把這件事處理好,他就做不到,這是因為智慧不夠,雖然心集中了,但是智慧不夠。    某一件事情出現了,心與之相對時能夠集中了,稍微有些禪定不分散了,這個時候心裏要作反觀要知,有一個知的心,就是一個覺悟的心,覺悟的心就是說明你的心沒有散開,心念都能抓得住,這是叫初步的修行。    原文:又心散亂者。知心散亂。    釋:一天二六時中,對應著境界,心是處於散亂還是集中,都要有一個覺照的心,都要知。知是意識心的回光反照,意識心的反觀力。意識有反觀力的時候,一個是有禪定,一個是有智慧,愚癡的人意識心沒有反照力,自己做了什麼都不知道。自己的心理處於哪種狀態不知道,意識心的證自證分不現起。證自證分強的人,是慧力高的人,這個慧力不止包括佛法的慧力,也包括世間法的慧力,世間的聰明人自己幹了什麼,自己都知道。知道以後他會思惟自己做得對還是不對,錯的他能夠及時糾正,對的他能夠發揚保持,這是世間的聰明人。    佛法上有智慧的人,更應該有反照力,自己現在起的任何一種心念,都能夠反觀得到,都能抓得住,能夠采取一種正確有效的方法把事情做得圓滿,人事物理都能處理得很圓融。而沒智慧的人意識的證自證分往往不現起,自己處於愚癡時心裏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很聰明很高明。心散亂和心集中,都要知道,佛告訴我們應該有這種覺照力,覺照一切時中心裏起的念頭,是有貪嗔癡的還是沒有貪嗔癡的,是有定力還是沒有定力的,心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是上還是下,全部要知道。    原文:又心廣大者。知心廣大。    釋:什麼叫心廣大?廣是指範圍,就是無量無邊的法,大一般指程度,也有範圍的意思。我們的心應該緣於無量無邊的法,不應該執著於眼前的小的境界。最廣的心能緣於十方世界,能緣於十方諸佛的境界,不緣於眼前凡夫的那個小境界。    心裏考慮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成佛,如何行菩薩道,如何得大解脫,考慮未來世的果報,生生世世的果報,在其它佛國土的果報、道業、菩薩的階次,考慮將來要生生世世帶領廣大眾生一起走向成佛解脫之道,考慮度化攝受的眾生越來越多,心應該緣這些法,這是廣是大,不是只考慮眼前的利益得失。考慮未來世菩薩地地增上的境界,將來在其它佛國土要做一個法主,或者化現無數佛國土做佛度人,考慮這樣的事情,心才是廣大的。    心不廣大,是指只考慮眼前凡夫這些小事,眼前的利益,金錢上的利益,眷屬上的利益,名聲上的利益,財色名食睡上的利益,這個心就狹小了。現在的心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遇到境界有什麼樣的心念,心量如何,心裏都要了知清楚,了知了就知道自己的心太狹小了,只顧著眼前自己這麼一點小利益,其它方面都考慮不到,考慮不到未來世的果報。    心廣大以後,才能慢慢的降伏內心,或者說有意的、有措施的降伏內心,或者是無意的、無措施的降伏內心。無意的無措施的降伏就是說第七識意根在背後所做的工作,這一切是意識所不了知的,第七識意根自己在背後默默的思量著,思量通了,衪就能改變了。有措施、有意的就是讓意識心采取一定的對治方法,首先要先有一個知,然後才有下一步的運作,心的運作就是指反觀、覺照、采取措施、思惟、生起禪定和智慧來解決問題,這都是六七識後續的工作。    表面上能看到的工作都是意識做的,是意識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思惟如何對治。意識心思考的問題傳遞給意根就不管了,意根就在背後思量,表面看好象是心裏不再理這件事,實際上意根在背後不為人知的運作著,衪把這件事的前後利弊清楚以後就會作出抉擇,這時候辦法就出來了,六識必須照做無誤。當意根思量明白,心就改變了,境界再來的時候,就沒有煩惱了。    不貪不煩惱是誰的決定?是意根決定的。為什麼決定?因為意根想明白了,衪在背後一只在努力工作著。表面看意識只是知道自己心貪了,然後好象什麼也沒有做,其實意根一直在背後思量抉擇,我們並不知道。總結起來說,遇到境界時心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內心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一步就好辦了。    佛說: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    釋:觀察自己的心處於什麼階段、階位,是什麼心量,煩惱如何,定力慧力如何,發心是廣大的還是很狹小的?回頭來觀察自己的心,觀察在修行佛法上心的狀態,是最大的還是不夠大,是最高的還是不夠高。比如有人發心:我要為某某眾生服務,這個發心是不是有上的?是很低的,所以它還有上,還能更高,還有比它高的,叫心有上。有人發心:我只要了生脫死;有人發心:我只要斷個我見,不去三惡道就行了。這個發心是不是有上的?還有上,它不是高的。    最高的發心是什麼?佛的發心是最高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人的目標是:我只要修人天善法,命終能升天享樂就行了。這就是小心了,心還是有上;還有發心:我只要明心見性就可以了,成為十地菩薩就可以了。這個發心還是有上。直至八地菩薩以上,直至成佛的發心。佛的發心是什麼?廣度無量無邊之多的眾生,都得究竟的大解脫,這個發心是無上的。成了佛,佛叫無上正等正覺。佛的心都是無上的心。    那麼凡夫眾生的心呢?全部是有上的,即使他發心廣大,他有時侯的心還不是廣大,都是有上的,有時侯那個心念就不正了,或者心念就小了,心念就為了自己為了個人,或者為了一個小團體,或者為了稍微大一點的團體。這個心都不廣大,都有上。觀察自己的發心,是有上還是無上?    時時刻刻有個知,這個知就是警覺心,警覺自己的心。反觀自己的心現在處於生命狀態,這是意識的證自證分,自己觀察自己的心,叫證自證分。其實這裏面還有一個心也要發,真正的發心還是要意根同時也發心。那麼觀心,有也不肯意識觀察意根的心,但是非常不容易觀察得清楚,畢竟意根很隱秘,觀心也就不完全是意識的證自證分,還有意識的自證分。自證分是證明它所發現的事實。發現的事實有意根的心,那叫證得意根是什麼樣的心,證得意根是貪心是嗔心還是愚癡的心,發現了這叫自證分。如果發現意識自己的心,這叫反觀自己,反觀自心,這個叫證自證分。所以證自證分一定是證明自己的。    那第八識的證自證分,一定是第八識發現、證得自己所見的法。意根的證自證分,是意根發現了、證明了自己所見的法。前五識也是,眼識的證自證分是眼識能夠證明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前五識的證自證分是能夠證明自己所見的一切法,也叫反觀。識心再觀到別的識就不叫反觀了,就像這個人觀察別人,不叫反觀。發現自己叫反觀,發現別人叫觀。    有些人修行不修自己,專門修別人,經常觀別人,不會回頭反觀自我。修行首先是反觀自我,等有能力自我反觀了,再照別人觀別人,觀到別人的時侯,再回光返照自己,對照檢查,從別人身上來發現自己的不足,是警覺心覺悟的心。所以這個知,沒有智慧的人,沒有禪定的人,絕對沒有一個知,他每天心都是散亂的,散亂的心到處攀緣,從來不回觀,不把心回到自己身上來,回到自己心念上來,這就沒有覺悟了。    隨緣攀緣,是散亂心,對自心就不會有一個知。不知自心就不能修道,不能覺悟,不能改變自心。所以真正修行,心裏時時刻刻要帶著一個知,有自知之明,然後還有知人之明。菩薩不但要自知,還要知人,處於修行自我階段的,首先要自知,有能力了再知人;知人以後改變別人,帶領別人,這是大乘菩薩的心。    原文:又心無上者。知心無上。    釋:佛要我們觀心,觀心的無上,這個心無上是指什麼?是跟自己從前相比較,從前的心都沒有現在的心更高上。凡夫的心無上的時侯,就是發心非常廣大的時侯,發心廣大的時侯行為未必就廣大,但是心已經很大了,也不是時時刻刻都是很大的。觀心時自己心發生什麼改變了,改變到什麼程度,自己時時刻刻要了知,有一個回光返照的能力,這是有覺悟性。    觀察自己的心是法喜充滿還是心量很廣很大,通過修學佛法,現在發了大心了,心非常精進,發願一定要精進修行早日成就,廣利無量無邊之多的眾生,這就發了成佛的廣大心了,這個時侯的心叫無上心,但是凡夫不可能總保持住這個無上。那就要檢查自己的心念,時時刻刻能夠回光返照,發現心無上時要保持,發現心有上的時侯,趕快提升自己,覺悟自己,敦促自己發大心,發無上心。    原文: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    釋:心定和心的集中有點相似,都代表定在一處,集中在一處,但它們還有一些區別。所謂集中,是心從到處攀緣散亂,漸漸地歸攏到一起;心定就不僅僅是集中了,還有一個深度,心紮進去不動,定在一起,定在一處。心在兩處是不是定?有的人注意力非常強,精力非常旺盛,定在三處專注力相當強,哪一處都能照顧好,大智慧大禪定的人才能如此。    沒有智慧、沒有禪定的人,心定在一處都做不到,做一件事都做不圓滿,大智慧的人,指揮千軍萬馬,照樣鎮定自若、遊刃有餘。心定在兩處三處是不是定?有的人定在四處,照樣是定,看他心念的力量如何,在每處精力是不是很旺盛,是否都能照應得過來,是否了別得很清楚,思惟力很敏捷。什麼叫定?專注一個叫定,專注兩個都要定。這個人能力強,能同時把十個人都看住,一個人能力不強,看一個人都看不住。什麼叫定?解決問題的能力精力,這個叫定。心很散的人心力弱,這時只能訓練讓心集中,無法定下來,只有定力相當好的人,才能訓練把心定在幾處而不散亂。    佛在這裏為什麼提了兩個現象:一個是心的集中,一個是心的定,二者有什麼區別?集中,沒有深度,沒有力量,它只是不散亂了;定,有一定的深度,未必集中在一處。能力高的人可以統領一個軍隊,當軍長、當司令,能力低的人,只能當一個班長,這叫心的差別,能力的差別。    定還有一個概念,廣義來說就是決定心,心對某種法,生起了一種決定性,加以認可肯定。比如修學佛法,修到十信位的時候,對佛法生起了決定心,決定要做菩薩自利利他,這就是決定心;之後對菩薩六度生起了決定心,發願一定要修學菩薩六度,一定要明心見性,這也叫決定心;或者再生起一種決定心,要觀行五蘊十八界無我斷我見,這也是決定心。決定心有兩種:一個是意識心的決定,一個是意根的決定。最初起決定的是意識,最終起決定的是意根,然後就能實施了。意識意識決定了以後,報告給意根審批,意根也決定了,意識的決定才有用,最後還是由意根決定。    任何一個法的決定,實施的時候多數是由意根決定的,意根決定之後六識才能采取行動。六識的決定不能落實到行動上,因為六識不是五陰身的主人,做不了主,身口意行不自在。身口意行由意根發動,意根就是領導,意識就是一個參謀,領導對於參謀的意見,可以采納可以不采納,采納了就好像是意識做主似的,實際上還是由意根做主。無論是在佛法上,還是在世俗法上,如果意根作主決定了,所有的精力、注意力全部都轉過來,六識就要專心地實現決定。結果和過程不僅體現了六識的智慧,也含有意根的智慧,如來藏存入智慧的種子。    定,六七識都可以有,定的實質還是意根的定,由意根的定決定了六識的定,意根無定,六識就沒有定。六七識都可以發心,一個是表層,一個是深層,最終以意根的發心為根本為最後的抉擇,意根發心才有行動力。心廣大和狹小,也分為意識和意根的廣大和狹小。    原文:又心解脫者。知心解脫。    釋:觀心的時候,當自己從某個法上解脫的時候,應該知道自己心解脫於某個法了。什麼叫解脫?被一根繩鎖擰個結牢牢的束縛住、捆住,不得自在不得自由,就是不解脫的,反之,打開繩結,自由自在不受束縛,就解脫了。繩索的結喻為心結,為什麼有心結?心被系住在某個法上,不能離開脫離,就是結縛,也叫系縛。把心從這種法上移開脫離開,不再惦記惦念,結就打開了,叫作解脫。眾生的心結極多,接觸一個法就黏在一個法上,就被一個法束縛住了,心裏就多一個結,眾生著境非常習慣了,無法對境界無心,即使被束縛得很痛苦,也不知道覺悟,不知道想辦法解脫出來。    心結無量無邊之多,有大有小,把心從法上轉移,脫離開,就解脫。眾生的心都在哪個法上系著結縛?在色受想行識五陰上、在六根和六塵十二處上、在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上、在我上、在人上、在眾生上、在壽命上、在三界世間一切法上都有結縛。凡夫一個結都沒打開,心是不解脫的,見色被色縛,心於色不解脫;聞聲被聲縛,心於聲不解脫;嗅香被香縛,心於香不解脫;嘗味被味縛,心於味不解脫;覺觸被觸縛,心於觸不解脫;知法被法縛,心於法不解脫。    那麼解脫是什麼境界呢?見色時不著色,不動心念,既不貪也不厭,既不苦也不樂,這是心解脫的相貌。色來和走,無憂無喜,了無掛礙,心是解脫的。聲、香、味、觸、法來和去,無憂無喜,了無掛礙,心是解脫的;人、事、物、理來來去去,無憂無喜,了無掛礙,心是解脫的。我們嘗過解脫的滋味嗎?在總體上來說,都沒有嘗過解脫的滋味,個別法有時心裏想明白了才能解脫一下。比如說從前非常執著一件事情,可是通過思惟分析,覺得這件事執著沒有用,於是對這件事情就放開不執著了,這叫對於某件事情心解脫了。有時候可能對吃穿住用稍微看開一下,心就解脫一點。    再比如對於受陰的功能作用不執著了,享受也好,不享受也好,感覺舒服也好不舒服也好,都無所謂,既不喜歡也不厭棄,不被受覺所系縛了,不執著受,在受陰上就解脫了。最難解脫的是識陰,執著意根知性,一定要了知什麼法心裏才覺得有趣味,不無聊,不知道就很難受。通過修行對識陰的作用減少了執著,有些人事物理不再想方設法的去打聽和了知,不知心裏也不覺得無聊,也無所謂,心就有一些解脫了。如果在見色聞聲上心不著了,既不歡喜也不生厭,來了去了,都無所謂,心就解脫了;通過觀行五蘊十八界,對五蘊十八界心不著了,不欣喜不貪著,心就解脫了,這是暫時的生死解脫,不究竟的解脫。最高的解脫、究竟的解脫就是佛地的解脫,具體如何解脫我們無法得知。    原文:又心未解脫者。知心未解脫。    釋:在觀心當中,如果發現自己對於某個法,心還是很粘著,不解脫,自己就要清清楚楚的了知。這就需要時時回光返照自己:遇見某件事情,反觀自己的心是什麼狀態,是不是在這件事上很貪執擺不開,心裏很糾結,又煩惱又苦惱,或者又心喜又快樂,如果是這樣,說明心被這件事所系縛住了,不是解脫的,心裏要知。    比如別人欠我多少錢,我時時刻刻念著這件事情,那我的心就是被這件事情所系縛住了,是不解脫的,與某人結了怨結,時時刻刻就念著,說明心被這件事情給系縛住了,就是不解脫的。不得解脫的心就是苦惱不自在,歡樂也是煩惱不自在的,特別快樂更是煩惱,心裏平平靜靜地不起波浪,那是解脫的自在的,心裏是最舒服的。苦受本身是苦,樂受是壞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有受皆苦,不著一切法就是解脫。    觀心時,遇見任何事隨時隨地觀察自己的心,檢查自己的心對於這些法,是不是解脫的,心裏要時刻了知。如果生起了非常強烈的嗔惱和強烈的喜愛,就嚴重地被束縛住了。只要有心念,就是束縛,只要有心就被束縛住了,就是不解脫的。修行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心得解脫,而且要得最最究竟的解脫,佛地的大解脫,那就要一切法都不著。    真正的解脫一個是斷人我執,對於五蘊十八界不執不著,得解脫,是三四果人;另一個是斷除法我執對於一切法不執不著,得解脫,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等覺菩薩;把法執斷盡,一切法都不執著,就是佛了,對於一切法,全部是解脫自在的,只有佛一人。菩薩在一切法上,有一部分是解脫的,有一部分是不解脫的,心越執著,越固執,越不解脫。凡夫眾生都是對五陰十八界對三界世俗法有執著,有些法還執著不了,那個煩惱還不現前,因此不能斷法執,法執一定是地上菩薩開始斷的。    以上講了觀心的內容,觀自己的心是否有貪嗔癡煩惱,平時對某些人、事、物、理一切法,是貪念還是離貪的念,是貪還是不貪,是嗔還是不嗔,是癡還是不癡,是心念集中還是散亂的,心行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發的心是有上還是無上的,心是有定的還是無定的,是解脫的還是不解脫的,這些內容就是觀心的範圍。    每天能如實觀察到自己的心念,心就很細致,禪定就會增強。只要能觀察出來心裏狀態就好辦,等於認識了賊看住了賊一樣,先認識賊,再看住賊,最後賊沒法造作,自己就跑了,賊跑了以後不被偷盜,家財就保住了。每天要這樣觀心,心裏總要有一個知,這個知就是覺悟的心。有多少人是覺悟的?沒有多少人,很多人都是隨著六塵境界轉,來了甲隨甲跑走,來了乙隨乙去,來了丙隨丙跑,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哪有緣就到哪,眾生的心就是這樣的散亂、攀緣、不解脫,被一切境界所執著系縛著。修行就是先認識心,再看著心,最後知道好與不好,心慢慢就轉變了,把萬法看空看透了,就得解脫了。    原文:如是。或於內心觀心而住。又於外心觀心而住。    釋:佛說,比丘就是要這樣於內心觀心而住,又於外心觀心而住。心為什麼還分內外?楞嚴經上佛說這個七識心,不在色身的內,也不在色身的外,也不在色身的中間,但佛講觀心的時侯,為什麼說有個內心,有個外心呢?心念在色身之內方便稱為內心;心向外攀緣六塵境界的時侯好象是出去了,其實沒出去,這只是方便說法,好象是攀緣外界了,稱為外心,外心是六識的向外攀緣性。    觀心的時候,如果發現心在回憶回想,這是獨頭意識在運作,然後心再往內收攝,回頭去觀這個心是處於什麼心理狀態,是有貪嗔癡還是無貪嗔癡的,是解脫還是不解脫的。再觀心對六塵境界的時侯,是有貪嗔癡還是無貪嗔癡的,是有定還是無定的,是解脫還是不解脫的,是有上還是無上的。    觀出來自己的心理狀態,就知道自己的心是否清淨了,知道自己的心念是善還是不善的,思想是對還是不對,就知道該如何處理了。那要如何處理呢?意根知道意識觀察的情況,就會在後面思量了,何去何從在於意根,意識可以起一定的思惟作用,剩下的都是意根的事。意根思量之後采取抉擇,抉擇的結果是什麼?就會一點點變好,一點點改正從前的貪嗔癡煩惱,意根改變的前提是意識要善思惟,知道什麼是正確,什麼是不正確,把思惟的過程和結果傳給意根,意根思量後就知道了,以後就會正確的抉擇和決定,這樣意根就降伏和改變了。    意識和意根兩個心工作時有分工,各有有側重,和合運作,完成五陰身的身口意行。修行首先是意識要有正念正見,意識要明理,意識要有智慧;再其次意根依著意識,起自己的思量才能生起智慧,才能明理,生起抉擇、決定心,就改變自心了,心是這樣改變的。無論是改變自己,改變環境,改變一切法,都是這樣改變的,由意根來作主抉擇,如來藏隨順著就改變了。    只要意根思量清楚有了抉擇心就好辦,只要意根比較堅定有力量就好辦,我非要這樣做,如來藏沒辦法,就讓你這麼做。真正有力量的當然是如來藏了,無所不能,不懼怕千難萬險,什麼也阻擋不了如來藏實施意根的決定。當然後邊還需要有因緣、業種這些條件,業種有前世業種,有現存的業種,現存的業種如果要起作用,種子的力量要相當相當地大,業種才能馬上成熟現行出來,意根想做的事,就能做成。如果意根沒有力量,存的業種就微乎其微沒有力量,因緣不容易成熟。意根越有力量,存的種子就飽滿,很快就成熟,很快就能實現果報。    如果想要意根有力量,還需要有智慧,有智慧就需要禪定,智慧越大,越存好業種善業種,修行一輩子就成,做一件事很快就成就。心有力量,定就要強,慧也要強,決定性就非常強,意志堅定。決定性不強的,業種不成熟,比如說念佛時,心裏就是要一心往生極樂世界,非常堅定,極樂世界那邊蓮花就變造出來了,極樂世界景象現前。如何現前的?意根非常想念極樂世界,如來藏就把極樂世界展現出來了;意根不想,就不現前。    修行首先意識做前行引導,而且是正確的引導,開辟一個正確的道路,意根才能在後面隨行,如來藏隨著意根出生一切法,就能成就一切法。如果意識領錯路了,意根也跟著走錯路,如來藏不辨東西南北,隨著意根出生染汙法,結果覺受生死輪回苦。三能變識,意識起這種作用,意根起那種作用,第八識起另一種作用,各有各的作用。成佛之路如何走,如何成佛,心裏應該明了了。意識廣博多聞,選擇正確道路,引導意根,意根一決定,就走上光明大道,心就改變,修行成就了。    世俗法的成就也是這樣成就的,意識領路,意根隨後,如來藏是後備軍,糧草給你提供足,要什麼給什麼,最後就成就了。比如說要建房子,意根六識在上面建房子,如來藏在背後提供材料,八個識配合,房子就造好了。如來藏配合意根的前提條件是,六七識首先要配合,六識做引導,意根思量過後決定說:我如何建房子,建什麼樣式的,如來藏就隨順著一起建造出來了。三能變識,缺少一個都不行,誰最重要呢?都挺重要,當然越往後的越重要。    六七識在前面開好路,做決定了,後邊如來藏不給原材料,不給種子,六七識也沒辦法。原材料從哪裏來?還是六七識共同存下來的,如來藏不會無中生有,你沒有存種子,就拿不出種子來,原材料就供應不出來。六七識先存資糧,五識也參與,資糧存好以後,想做事的時候,因緣具足如來藏再拿出來。所以我們發大心大願想成就什麼法,就要先存種子,否則什麼法都不能成就。如果不修福就想成佛,那是沒有辦法的,如來藏無法憑空產生種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一切法造作,還是自己造作的。種子放在如來藏庫房裏,不能放在其他生滅的不可靠之處,用的時侯才能隨時隨地取出來,取不出來,妄想也沒有用。修行還是六七識自己修,六七識修完,六七識改變了,萬法就改變,滿六七識的願,這就是修行過程。    原文:或於內心觀心而住。又於外心觀心而住。又於內外心觀心而住。    釋:觀心時要觀行向內緣色身的內心,觀行緣於過去未來的內心,觀行思惟推理判斷研究反思的內心,心住在觀內心上,又要觀緣六塵境界的外心,心住在觀外心上,再然後同時觀內外心,心住在觀內外心上。觀行時內外心的狀態都要觀行到,自己心裏正在動念的不接觸外邊六塵境界的心,是貪還是嗔還是愚癡,都要觀察清楚,這個心是有上的還是無上的,是解脫的還是不解脫的,都要觀察出來。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自知之明不容易有,所以觀自己心是不容易的。    每個人內心的結縛那麼多,不會觀自己的心,就不能發現問題,不能改變心。沒發現自己心所處於什麼狀態,是善是惡都不知道,那要如何改變呢?觀心時,首先意識先觀,知道好壞,了解自己處於什麼狀態,然後意根隨之就能知道好壞,以後就能變好了。    原文:或於心觀生法而住。或於心觀滅法而住。又於心觀生滅法而住。    釋:觀心時,要觀察心上的生法,心住在觀察生法上;或者觀察心上的滅法,然後心住在觀察心的滅法上;最後再同時觀察心的生法和滅法,心住在觀察生滅法上。    什麼叫生法?我現在思考一個問題,突然有一個念頭出現,想考慮什麼問題,考慮問題這個法就生起來了。新出生的法如剛起一個心念,或者眼睛剛見色,心就生出來運作了,這叫生法;心裏出現一個向善的心行,或者有一個貪念出來了,這叫生法;心裏現在嗔心生起來了,這叫生法;現在心有定了,心定的法出現了;現在對某件事、人、物想開了,解脫的法出現了,這叫生法。原來沒有,現在出現了,就是生法。    滅法就是已有的法消失不見了,比如從前的貪念現在沒有了,就是滅法;從前心散亂,現在心定了,散亂心滅了,即使滅法;剛才還生氣,現在不生氣了,嗔心滅了,就是滅法。觀察自己心念的生、住、異、滅,心的狀態全部能掌握到,了解自己之後,證得自己是什麼心行,禪定、智慧、戒律戒定慧具足時證得無我,心念就能轉變,大智慧就能生起來了,慢慢就降伏和斷除貪嗔癡煩惱了,這是自然的降伏下來的。比如一個猴子,你看住它,慢慢它覺得不自在,就不亂動不亂跑不亂跳了,只要認識它、看住它就行了。就像一個竊賊,先識得他的面目,認識他,看住他,他就動不了手腳了,被人看住了就不好意思偷東西了。自己的心就像小偷一樣,認識他,看住他,後續的工作就好辦了。    心裏這個法生,那個法滅,同時都要觀察到,這時定也增強了,慧也增強了。一開始觀生,後來觀滅,再後來生滅同時都觀。一開始觀內心,後來觀外心,後來內外心同時都能觀。定慧增強了,才能做得到。同時都能觀,這是心住一個法還是住兩個法?三四個法都住了時也是定。    所以定的概念是什麼?不僅是指專注一境或者把心滅掉叫定,只要有能力把所有法弄清楚,就有定,當然也有慧;如果沒有定慧,觀一個法也不是在定中觀,這一個法就不能解決,慧就不能出生。生法、滅法、生住異滅這麼多的法全部觀察到了,這個定力相當好,定淺就做不到。在這其中也有智慧出現,把所有的法都解決了。能看住一切法的出生和滅去,定慧具足,這其中有沒有戒?沒有那些不如法的心行,就是戒,戒定慧具足。只要每天都能觀察自己,戒定慧具足,就能成就初果到四果,就怕不覺悟,心隨境界散去而不覺知。這樣觀行了以後,最後結果是什麼?心心念念有一個觀心的心。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心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釋:由於一直專注的觀察自心,禪定和智慧都提升,這時心心念念都是自心,這是智慧觀行的結果,憶念的結果。心裏經常思念著自心,觀察著自心,思考分析著自心,調伏著自心,但是心裏有這些念,心也不清淨,不能得解脫,不能解脫於心念,應當滅去心念,看空心念,心裏不再有任何法,也不依著任何法而住。並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心裏空空蕩蕩,清清淨淨。佛說,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什麼叫智識所成?觀察自心的那個心,經過不斷的觀行,智慧逐漸提升,一是不隨境界流轉,二是自心的心念觀察得清清楚楚,三是自心有所降伏。沒有智慧,心隨境界流轉而不覺知,有智慧才能覺知,這叫智識,一直觀察心念的心叫智識。什麼叫憶念?觀心之後,心裏一直回想思惟自心的狀態,就是憶念,觀心的整個過程,在心裏回旋著反複著,知道自心所處的狀態,是心念所成就的,這也叫憶念。觀心最後的結果,心裏總有個我,總是在憶念回想觀察自己的心是貪嗔癡還是無貪嗔癡的,總是在思惟自己心所處的狀態,一直思念著自心,定慧都具足。    當觀行形成了牢固的心念以後,就住在觀心上了,心有所住就是系縛,最後把這個心念也放空,無所住,心才能得解脫。把所觀的心也拋開,無所住,心就空了。觀心之後,心心念念都是心,內心時時刻刻思念著自心,最後把思念的念也要空掉,心無所住,不住在思念上,心就空了。能觀的心,被觀的心,都是無常的空的幻化的,無所執著的,能觀所觀全部泯滅,心就空了寂靜下來了,能觀所觀都是無常的,都不是我。這個所觀就不是六塵境界了,而是心,能觀是六識觀,所觀的六識和七識全部是空的,都要無所住不執著。    四念住修完就斷了我見,把心空了就會斷我見了,並且能證得三四果,了知能觀所觀的心都不是真實的,是生滅異住的,都是生滅變化、起滅無常的,都不是我。空掉以後,心無所依。如果有個所依,就把它當真實了,不能斷我見。無所依而住以後,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也不依著心,也不依著物,心裏放空空的,把物也放空,世間任何一個物,心裏都不著,就證空果。只要內心裏有法存在,就給它空掉,不認它為真實,就斷我見,斷我執。    從大乘法的角度來說,如果把一切法都空掉以後,就剩下一個如來藏不空,還存在著,這是證得大乘法如來藏的境界。就像楞嚴經裏講的耳根圓通:能觀所觀都空掉,把空也空掉,所有一切的空都空掉,耳根圓通修到最後,就剩一個如來藏。圓覺經也是這樣說,只要心裏有個心念都應該空掉,有個空的心念也要空,能空所空全部空掉,除了如來藏,什麼都不存在,然後也不執著如來藏,修學就到家,無量千萬億的化身就出來了,修到最後就是甚深的禪定和智慧的三昧境界。    修行就是要這樣一路空下去,把凡是有生滅變化的法都空掉,然後不管認為什麼法是空的,再把這個認為的知見也要空掉,把法空了,再把這個空也要空掉,凡是心中有物全部空掉,把心也空掉,心中的物也要空掉,能空所空全部空掉,就剩一個實在是空不了的如來藏,就究竟到家,這就不是一般的明心見性,是究竟到家的明心見性,觀音菩薩所修的耳根圓通章就是這樣。四念處修到最後,也是空掉五蘊十八界,但是不一定能證得如來藏的不空。             第五章 觀法而住    這一章總共講了五種法的觀行,都是有關小乘見道方面所應該修行的內容,如果要深入修行,離見道就會越來越近。執著開始修行時,首先就要想辦法修除蓋障,遮障去除了,道業沒有阻礙了,修行才能順利。觀行五蓋,去除遮障以後,世尊再教觀行五取蘊,之後是觀行十二處、十八界,在觀行五蘊十八界的同時要了解七覺分,修證過程中一定會發起七覺分,才是如理如法的修行,觀行七覺分之後,就要正修行,修行苦集滅道四聖諦法,對此四聖諦法都要一一起心思惟觀行,最後才能證道。所以這些法都很重要,都能趣向於涅槃。        一、觀五蓋法而住    原文: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觀法而住耶。於此。諸比丘。比丘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又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耶。    釋:好,諸比丘們,比丘如何觀行法心住於法呢?是這樣,諸比丘們,比丘要對五蓋法觀行而心住於觀行五蓋法上。那麼,諸比丘們,比丘如何才能對五蓋法觀行而心住於觀行五蓋上呢?    原文:於此。諸比丘。比丘或於內貪欲存在者。知我於內貪欲存在。於內貪欲不存在者。知我於內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貪欲生起。知已生之貪欲滅盡。又知已滅盡之貪欲。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應該這樣觀行,諸比丘,比丘如果自己內心裏有貪欲現象存在,應當知道自己內心有貪欲;如果自己內心沒有貪欲的現象存在,也要知道自己內心沒有貪欲;如果自己內心還沒有出現的貪欲現在生起來了,心裏要知道;如果自己原來生起的貪欲現在滅盡了,心裏要知道;如果自己滅盡了的貪欲,未來不會再生起了,自己也要知道。    這些貪欲都是自己比較根深蒂固的,無始劫以來由於環境的熏染一直在不斷增長著的,如果沒有覺悟的人,不容易發現這些現象都屬於貪欲,都是不如法的,是生死業障的根苗。要觀行自己的貪欲,首先要識得貪欲的相貌,知道什麼是貪欲;其次要有禪定,有一定的反觀力,內心裏總是有警覺心,能夠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貪欲都有什麼相貌呢?比如說心裏喜歡、貪愛、貪戀、有欲望、有追求、有向往、想要得到、念念不忘、緊抓不放等等。    貪欲的對相就是三界裏的世俗法,最主要就是欲界裏的法,如財產、男女、家庭、名譽、地位、權勢,眼所見的一切色,耳所聽的一切聲,鼻所嗅的一切香,舌所嘗的一切味,身所覺的一切觸。觀行時心要細,在一切所緣境界當中,檢查自己的心念,不管是什麼心念都要如實知,這是最重要的,有可能知了也不願意改或者是不能改,但也要知,只要知了早晚都會生起慚愧心而逐漸減少貪欲。    對於貪欲滅盡這個現象,要如實觀察和了知,根本貪欲滅盡是在斷我見生起初禪定以後,在這之前,都是某些小方面的貪欲滅盡,如吸煙喝酒賭博喜歡吃喝穿戴等等細節。最根本的貪欲是男女欲,這個最不容易斷除滅盡,必須是在斷我見之後的初禪定裏,才能斷盡,那時候面對男女之時,不管如何接觸也不會起貪欲心。    原文:或於內嗔恚存在者。知我於內嗔恚存在。於內嗔恚不存在者。知我於內嗔恚不存在。知未生之嗔恚生起。又知已生之嗔恚滅盡。又知已滅盡之嗔恚。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比丘在觀行內心的嗔恚蓋障時,如果自己內心裏有嗔恚心行,就要如實的了知到內心有嗔恚;如果在面對人事時內心裏沒有嗔恚,就要如實了知到自己內心沒有嗔恚;如果在面對人事時,本來沒有嗔恚現在嗔恚在內心裏逐漸生起來了,這也要如實了知;如果在面對人事時原來容易出現的嗔恚現在滅盡不起了,自己也要如實的了知到;如果原來的嗔恚心滅盡之後,未來再也不會生起來了,自己也要如實的了知到。    順境生貪愛,逆境生嗔恚,在違逆己心的情況下容易生起嗔恚心。要想降伏和斷除嗔恚煩惱,就要在逆緣的情況下多觀察自己,多思惟境界的虛妄不實性,多呵責己心,嗔恚煩惱就會逐漸的降伏下來,最後滅去。但是最根本的嗔恚心行,必須在斷我見的初禪定裏才能斷盡,是在斷除貪欲之後。嗔恚比貪欲要難斷,因為世人都不願意違逆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重要。    原文:或於內睡眠(愚鈍)存在。知我於內睡眠存在。或於內睡眠不存在。知我於內睡眠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睡眠生起。又知已生之睡眠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睡眠。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比丘在觀行睡眠蓋時,如果自己有睡眠蓋障,內心裏愚鈍,就要如實觀察了知到自己睡眠厚重內心愚鈍;如果自己沒有睡眠蓋障,內心不愚鈍,也要如實觀察了知到自己睡眠不厚重,內心不愚鈍;如果原來沒有厚重的睡眠,現在睡眠變得厚重了,心裏一定要了知到;如果自己原來睡眠蓋重,現在睡眠蓋滅盡了,心裏也要了知到;如果自己已經滅盡的睡眠蓋,未來不會再出現了,心裏也要了知到。    睡眠蓋障幾乎所有人都有,正常人六至八個小時的睡眠,其實就是一種遮障,在這期間心裏是愚鈍暗鈍,沒有智慧的光明。如果縮短睡眠時間,愚鈍暗鈍時間減少,內心清明,智慧光明就會延長,道業就會不斷的增進。通過不斷的精進修行,內心越來越清明,睡眠就會越來越少了。了解自己的睡眠情況,就能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就能掌握和安排自己的修行。    原文:或於內悼悔存在。知於我內悼悔存在。或於內悼悔不存在。知於我內悼悔不存在。而知未生之悼悔生起。又知已生之悼悔滅盡。又知已滅盡之悼悔。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比丘觀行掉悔蓋的時候,如果內心裏有掉悔要如實觀察如實知;如果內心裏沒有掉悔蓋障,也要如實觀察到如實知;如果原來沒有掉悔現在卻出現了掉悔,心裏要如實觀察如實知;當出現的掉悔蓋障滅盡的時候,心裏要如實觀察如實知;如果已經滅盡的掉悔,未來不會再生起了,心裏也要如實觀察到如實知。    掉,就是掉舉散亂,心不寂靜不清淨;悔,心裏不斷的追悔追憶從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這樣內心是不清淨的。所以掉悔蓋障礙禪定的生起,阻礙智慧的開發,必須消除掉悔蓋,才能加深禪定。    原文:或於內疑惑存在者。知於我內疑惑存在。於內疑惑不存在者。知於我內疑惑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疑惑生起。知已生之疑惑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疑惑。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比丘觀行疑惑蓋障時,如果內心有疑惑存在時,要如實觀察如實知自己有疑惑;如果內心裏沒有疑惑時,也要如實觀察到如實知;如果原來沒有疑惑而現在卻出生了,要如實觀察到如實知;如果心裏的疑惑消除了,也要如實觀察到如實知;如果已經滅盡的疑惑,在未來不會再出現了,心裏也要如實觀察到如實知。    疑惑包括大疑惑和小疑惑,包括暫時的疑惑和永久的疑惑。通過佛法的修學,能不斷的解決一個個小疑惑和暫時的疑惑,最後智慧增長到一定時候,就能解決大疑惑和永久疑惑。    原文: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五蓋法觀法而住。    釋:觀行就是要像這樣,或者觀察內五蓋法,心住在觀察內五蓋法上;或者是觀察外五蓋法,心住在觀察外五蓋法上;或者同時觀察內外五蓋法,心同時住在內外五蓋法上。或者在五蓋法,觀察五蓋法的出生而住心;或者觀察五蓋法的滅盡而住心;或者在五蓋法上,同時觀察出生和滅盡的現象而住心。這樣不斷的觀行,禪定和智慧越來越增進,心裏就形成了一種念想,不斷的有關於五蓋的心念出現,心裏不斷的憶想五蓋的事情,就有五蓋法的思念現前。這時候你們心裏應當不依著任何法而住,空去五蓋法,不住於任何法上,並且也不執著任何物而住。諸比丘,比丘應該這樣於五蓋法觀法而住。   二、觀五取蘊法而住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然。諸比丘。比丘如何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耶。於此。諸比丘。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滅盡。如是受。如是受之生起。如是受之滅盡。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滅盡。如是行。如是行之生起。如是行之滅盡。如是識。如是識之生起。如是識之滅盡。   釋:再次,諸比丘,比丘應該對於五取蘊法觀行,心住在觀行五取蘊上。可是,諸比丘,比丘如何對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呢?是這樣,諸比丘,比丘要知道什麼是色蘊,色蘊是如何生起的,又是如何滅盡的;要知道什麼是受蘊,受蘊是如何出生的,又是如何滅盡的;要知道什麼是想蘊,想蘊是如何出生的,又是如何滅盡的;要知道什麼是行蘊,行蘊是如何出生的,又是如何滅盡的;要知道什麼是識蘊,識蘊是如何出生的,又是如何滅盡的。    這是要觀察五蘊的生滅變異無常性,心裏時時刻刻要了知色蘊的狀態,生滅變化的情況;了知任何時候內心的感受,以及這些感受的生滅變異無常性;了知任何時候的想蘊,以及想蘊的生滅變異無常性;了知任何時候的行蘊,以及行蘊的生滅變異無常性;了知任何時候的識蘊,以及識蘊的生滅變異無常性。    原文: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    釋:就像這樣,或者是於內五取蘊法觀法而住;或者是於外五取蘊法觀法而住;或者是於內外五取蘊法觀法而住。或者於五取蘊法觀新出生的法而住,或者是於五取蘊法觀滅法而住;或者是於五取蘊法同時觀生滅現象而住。    這樣經過連續不斷的觀察,識心就具足了智慧,就會不斷的思想五取蘊法,由於經常觀行五取蘊法,心裏就會經常憶念五取蘊法,心裏就會形成連續不斷的五取蘊的心念。這時候應該滅去空掉這些心念,不應該依五取蘊而住,因為五取蘊是生滅法,不可依止。心中滅去五取蘊法以後,也不要執著世間任何物,不依任何物而住,因為一切物都是無常生滅的,是不可靠的。諸比丘,比丘就是應該這樣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       三、觀六內外法處而住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即於六內外處法。觀法而住。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六內外處法觀法而住耶。於此。諸比丘。比丘知眼知色。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再次,諸比丘,比丘應該觀察六內法和六外法,心要住在觀六內法和六外法上。可是,諸比丘,比丘如何對六內法和六外法觀法而住呢?是這樣,諸比丘,比丘應該了知眼根,了知色塵,了知緣於眼根和色塵就會產生生死結縛。然後要了知心裏沒有出現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並且還要了知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還要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出生了。    六內法是指六個內根,在勝義根內的五根以及意根,意根既屬於外根,也屬於內根;六外法是指六個內塵,在六根外落到勝義根內的色聲香味觸法,六根與六塵相接觸,如果意根了別想要有身口意行,如來藏就會出生六識,六識的心行首先要出來,六識如果對六塵有貪愛和厭惡的心行,就是生死結縛。    結縛總共有九個: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妒結、慳結。所有的煩惱結縛都是在根塵相觸處發生的,如果意根不決定了別六塵,六識就不會生出來,這些煩惱結也就不會產生了;即使六識了別六塵之後,把了別的情況傳遞給意根,如果意根沒有煩惱,也就不會促使六識生起煩惱;如果六識沒有煩惱,就會熏染調控意根,也能不生起煩惱,這樣就沒有生死結縛了。所以觀行時,多在六根觸六塵時觀行,心住在六內法和六外法處,就能如實了知自己的心行,就能降伏和斷除自己的煩惱結縛。這就是修行。    觀行眼根和色塵這對法時,定慧增長,心越來越清淨,原來所有的結縛慢慢就淡化和消失了,後來又消失得比較徹底,以至於未來不會再出現了,這就是通過觀行斷除了煩惱結縛,心得自在了。這些情況心裏都要了知到,心裏清清楚楚。比如原來喜歡遊山玩水,通過觀行,心裏對遊山玩水不再感興趣了,心已經厭倦,不想再玩了,並且能保證以後再也不會對遊山玩水感興趣了。     原文:又知耳知聲。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乃至知鼻知香。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乃至知舌知味。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還應該了知耳根,了知聲塵,了知緣於耳根和聲塵就會出生生死結縛。然後還要了知到心裏沒有出生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了知到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並且還要了知到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生起了。    接著要繼續了知鼻根,了知香塵,了知緣於鼻根和香塵而生起了生死結縛。又要了知原來沒有生起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又要了知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還要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生起了。乃至於還要了知舌根,了知味塵,了知緣於舌根和味塵而生起了生死結縛。繼而還要了知沒有出生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再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生起了。    如何觀行心裏生起結縛了?比如當耳根與音樂相接觸時,原來心裏沒有貪愛,可是聽著聽著就逐漸喜歡了,貪愛結縛就出生了。之後由於某種原因,就不再喜歡這種音樂了,對這種音樂的貪愛結就滅盡了,並且知道以後再聽見這種音樂就不會再喜歡了。遇見任何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要學會觀察自己的內心結縛是什麼,只要知道這是生死結縛,是不如法的就好,把這種想法知見傳遞給意根,慢慢熏染意根,意根就會在意識不知不覺中思量,一旦知道貪愛等等結縛確實不好,就會壓伏自己的煩惱,定力增強時,就能滅盡煩惱結縛。    原文:乃至知身知觸。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乃至知意知法。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乃至於再了知身根,了知觸塵,了知緣於身根和觸塵所生起來的生死結縛。了知原來沒有生起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了知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生起了。乃至於在意根與法塵接觸時,了知意根,了知法塵,了知緣於意根和法塵而生起了生死結縛。了知原來沒有生起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了知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未來不會再出生了。    原文: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或於法觀滅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比丘如是。於法觀法而住。    釋:就是要這樣觀行,對於內法六根要觀法而住,或者對於外法六塵要觀法而住;或者同時觀察內外法六根和六塵,心住於觀法上;或者對於這些法,要觀察出生情況,再觀察滅去的情況,或者同時觀察出生和滅去的情況。    觀行完內外法之後,生法和滅法也觀行完成了,識心的心心念念當中都有個法的存在,憶念當中也都是這些法。然後再把這些內外法的念想空掉,心念不依法而住,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心中一法也不住。既不住內法,也不住外法,因為知道了內外法都是生滅無常變異的,不可依止,心中空卻所有法,不依任何法而住。並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一物而住,這樣內心就空的非常的淨盡了。比丘就應該這樣於法觀法而住。       四、觀七覺分而住   (一)七覺分簡略介紹    七覺分也叫作七覺支,具體分為: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    第一,念覺支。修學了某種法,心心念念緣於這種法,而沒有夾雜,這是念覺支的成就。    剛修學佛法時緣於某種法而修,緣著緣著心念一轉就斷了散掉了,心裏不再念著,這種法即不現前,這時念覺支還未成就。比如修習淨土念佛法門,一開始緣於佛號,緣著緣著就散掉了,心裏沒有了佛號,也沒有了往生的念頭,這時念覺支未成就。某種法修到一定程度,功夫綿密,念覺支生起來時,於法念念不忘,這時念覺支已修習成就。    比如修行四聖諦之理時,如果心心念念都是四聖諦理,心念都在觀行和思考苦集滅道之理,念覺支就修成了。一開始心裏不念不著四聖諦法,對四聖諦法沒有思惟,沒有觀行,沒有念想,後來心心念念緣於苦集滅道,那麼遇緣對境就立即想起:這法是苦的,苦是如何出現的,是如何集結起來的,要如何修道如何滅掉苦,心念時刻不離於苦集滅道,這時四聖諦法的念覺支已成就。    念覺支是七覺支當中的第一個覺支,念覺支成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首要條件。如果不能念念於所修的正理,就不能於正理精進;不能於正理生起喜樂;不能生起輕安;於正理不能生起抉擇和決定;心裏不能舍除不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之法,仍然著於世俗的貪嗔癡煩惱。    比如修菩薩六度,心心念念緣於菩薩六度的修行上,會時刻檢查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布施福德積累得怎麼樣,自己的持戒情況怎麼樣,遇到犯戒時立刻想起:我應該嚴格持戒,不應該有所違犯。修禪定時心散亂,自己應該警覺到:我現在沒有禪定,應該把心收攝回來。般若智慧不足,遇到佛經看不懂時,就應該知道自己的般若智慧還不足,應該努力彌補。某種法理還沒有明白,又落到世俗境界相當中,自己應該知道:我般若慧修的程度還很差,應該再精進。如此這般,心處於念覺支狀態,則住於菩薩六度。念覺支成就了,才能精進修學菩薩六度。當念覺支成就時,心念與法相應,時時刻刻念著法。心念與法不相應,念覺支則沒有成就,只成就一半或者某一部分。念覺支成就以後,時時刻刻能念著佛法,主動觀行思惟佛法,最後才能證得佛法。    念覺支是修學佛法的初級階段。念覺支成就以後,後面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倚覺支、定覺支、舍覺支才能成就。自己有沒有念覺支,心裏應該清楚。念覺支沒有生起之前,要清楚知道沒有生起,生起了以後,要清楚知道已經生起了。如果念覺支沒有修足,應趕快加強修行。在修行中,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檢查自己的心念處於哪種狀態,哪種程度。對自己要加以關注有所了解,才能夠改善自己,完善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就不能對治自己,不能完善自己所修。    修行每種法都有念覺支,念覺支也有層次上的差別,比如修學唯識,念覺支沒有成就是很正常的,因為這屬於菩薩的道種智,智慧力不足的時候,不可能成就念覺支。但是在我們目前應該修學的法上,念覺支應該要修學成就,比如說沒有斷我見的人,心裏應該時時刻刻念著斷我見的內容五蘊空無我,念念在觀行五蘊的生滅無常,心念都與斷我見之理相應,這時侯念覺支就生起來了,至於成就沒成就,圓滿沒圓滿,那還需要進一步來檢查,直到念覺支成就和圓滿為止。    在參禪階段,要檢查菩薩六度方面的念覺支是否成就,檢查般若智慧修習程度如何,內心是否能緣於般若這一法,遇緣是否能聯想到般若空性,是否能意識到都是第八識所現起來的法。或者在接觸一切法時,都要尋覓第八識究竟在什麼處所,時刻念著:我如何明心,如何證悟,如何參禪,如何修定,這就是自己目前修學應該具有的心念,並且應該讓念覺支不斷增進。如果心念跑到世俗法上去了,說明心念還不夠堅固,念覺支還沒有成就,應該再強化自己的心念力。    第二,擇法覺支。要知道自己的內擇法覺支是否生起來了,就要細心檢查自己對於法的辨別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查之後,確認自己有一定的辨別力,就知道自己的內擇法覺支已經生起來了。對自己修行的狀態、內容、程度,都要進行反觀,那麼修行就有步驟有層次有內容了。這些步驟心裏清清楚楚,就會知道自己目前應該如何來修學,不會心亂如麻,茫無方向,見什麼法學什麼法,而是有次第有步驟地修學,按部就班地修行,這樣就知道自己的內擇法覺支已經修習成就了,    擇法覺支,就是對目前應該修的法,具有一定的抉擇之力,心裏應該了解此法是正還是邪,是大還是小,在佛法當中屬於什麼層次。遇到與自己智慧層次相應的法,有正確的抉擇力,能夠做出正確的抉擇,就說明擇法覺支生起來,具有擇法眼了。    有了擇法覺支,不管遇到什麼法,什麼人講法,都有一定的辨別力和抉擇力。此師所講的法,是大乘還是小乘,是正道還是邪道,是否符合佛意,他本身智慧層次到了哪裏,能不能幫助自己和眾生斷我見,能不能引導自己和眾生明心見性,應該有一定的擇法眼來辨別和抉擇。要不要修這種法,什麼時侯修,自己心裏都要有一個量度,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對於很高深的法,暫時沒有抉擇力,是屬於正常的。有些人對於稍微比自己層次高的一些法,也有一定的抉擇力,但這個抉擇力肯定不是很大,不是很充分,抉擇的力量雖不夠強大,有個粗略的辨別就可以了。    第三,精進覺支。如果沒有擇法覺支,還不具備擇法眼,能不能精進呢?無法真正的精進。比如有兩條道路,其中一條是正確的,另一條是不正確的,如果選錯了,就是南轅北轍,那麼精進的方向錯了,是不是越精進離正道就越遠?所以,在精進覺支生起來之前,應該要具備擇法覺支。    選擇了正確的修行之路、修行之法,或者選擇了一位明師之後,才能夠對某法精進地修行,或者跟著某師精進地修行,這是正精進。如果擇法覺支沒有完善,選擇了一條不正確的佛法修行之路,越精進就越浪費精力,越耽誤時間,這是邪精進,而正精進,精進一分就能獲得一分的智慧成就。    精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修行菩薩道,布施、持戒、忍辱、禪定,都要精進。任何一個法,只要能走向明心見性,都要精進地修行。這是精進覺支。內精進是意根的精進,這是真精進究竟的精進;外精進是意識的精進,還不是真正的精進,還需要繼續熏習意根。只有意根精進了,才能心心念念都是法,朝斯暮斯的勤奮修行。    第四,喜覺支。精進一段時間之後的結果是什麼?對於某種法修學方向正確把捉了,生起一種喜樂之心,越學心裏越高興越法喜充滿,越學越有成就感,內心獲得了一種輕微的解脫功德。所謂的喜樂,一個是內心喜悅,再一個是對於法的喜愛,這就是喜覺支。    如果修了很長時間,心裏的喜覺支始終沒有生起來,說明修學還不得力,或者是精進度還不夠,或者是選擇的法不對,或者是念覺支沒成就。學法學對了,到一定時候一定有喜覺支生起,內心充滿喜樂,因為身心已經獲得利益,沒有獲得利益,不會生起喜樂心來。比如自己得到一件東西,覺得對自己挺有用,心裏就會很高興,如果覺得這件東西沒有用或者用處不大,心裏就不會高興。    第五,倚覺支。內心生起喜悅以後,會出現什麼現象?煩惱就會壓伏下來,五蓋減輕,然後內心生起輕安的覺受,這就是倚覺支。這個倚是倚靠安歇的意思,身心都安歇下來,代表內心輕安的意思。到這時越修心裏越輕松越自在,越感覺解脫,身心越放松,能保持下去,說明倚覺支成就,保持不下去說明倚覺支退失。    倚覺支又叫輕安覺支。輕安指的是內心非常輕松安然自在,身體輕盈不沉重。身和心是互相依賴、互相依存的,身體出現變化,心就出現變化,心出現變化,身體就出現變化,身心相應。心裏喜樂或者輕松自在,身體就輕盈飄然,身體如果輕盈飄然,心則是輕松愉悅。身體搞不好,心境也不會愉悅輕松自在。當禪定出現時,身體覺受很輕盈,心一定是非常快樂的;當學法學得非常快樂的時侯,身體一定是輕松安然的。    禪定指身體和心都得定,缺少一個都不叫禪定,離不開身體而定,也離不開心而定,二者相輔相承。禪定能讓人獲得一種輕安、輕盈、自在的感覺,所謂輕盈,指的是色身輕盈,不沉重,同時心也愉悅舒適,心量增大,輕安的覺受與上界相應,有脫離人間本地的趨勢,這是定的征兆。很多人都沒有修到這種狀態,身體還是很沉重,內心也沒有生起喜樂、輕松、自在和解脫的感覺,說明修行還不得力不如法。    當修到出現輕安的覺受時,行走坐臥的狀態就不同以往了,心裏的狀態從面部表情和身體的姿態上就能看得出來。所以,一個人有沒有道,修到什麼程度,是不是明心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過去的禪師都有那慧眼,弟子參禪參到了某一天,滿面春風的走過來,渾身透露出那股好像是得道的氣勢,師父一看,不用弟子說話就知道了。證道是有標志的,不是說,斷我見證果和明心了,身口意還與從前完全相同,沒有一絲差別,更不能比從前還差煩惱還重。剛明心見性,剛斷我見時的身心狀態,別人一看,就能看出來跟從前不一樣。修到倚覺支的時候也是這樣,身心都有變化。    第六,定覺支。倚覺支成就了以後,禪定就會出現了,所謂禪定,一是對法的決定,再一個是身心寂靜,身體安然不亂動,心能專一深細思惟不散亂,處於不動的狀態中。所謂定就是不散亂,能緣於法深入進去,不受外界幹擾,心住於法上。這兩種定都具足,才是完整的禪定。    修到未到地定具足時,心比較沉穩和集中,思惟法義時很快就能把心沉下來深入法義中,不會煩躁不安,不會浮在文字表面而深入不下去。到這種狀態禪定就成就了,不管腿能不能盤,內心都與禪定相應,行住坐臥都能有定,這樣就能深入到佛法當中。這就是定覺支。    在倚覺分的時侯就有初步的定,前面的倚覺分沒修出來,不可能出現後面的禪定。即使強行坐很長時間,因為沒有倚覺分,得定也很困難,有了倚覺分,入定才容易,行走坐臥有禪定,身體狀態就顯示定已經出現了。    所以修出喜覺支和倚覺支之後,才能有定覺支,定是由喜和倚兩個覺分所引發出來的,前面還有精進覺分、擇法覺分,這些一連串的覺支引發後面各個覺支,一個比一個深入,沒有前面的覺支就沒有後面的覺支。如果說一個人證果了,這些現象都沒有,那證的是什麼果?如果說一個人明心了,這些身心上的相貌覺受狀態都沒有,那明的是什麼心?所以證果與否明心與否瞞不了過來人,就看那身心狀態,一眼就看得出來,即使他一句話不說,那個臉面臉色神情就把得法與否的心境顯示了出來。是否有道,那一開口說話更能判斷出來,瞞不過明眼人。    第七,舍覺支。禪定生起來之後,降伏了各種心念,心才能住於平等的舍境,不苦不樂,不喜不悲,平平淡淡,既不貪執也不嗔恚,內心清清淨淨。舍覺支的舍是舍去的意思,原來有什麼東西需要舍去的?心裏有喜有樂,有貪有嗔,有粗重的覺觀思惟,有散亂有波動,都需要舍去,達到舍受。二禪以前還有覺觀有念,心裏還有喜樂受沒有舍去,到了四禪,舍念清淨,一個念頭都沒有,更是舍,叫作舍念清淨。    心裏有苦受和樂受,是散亂,心裏念頭不斷,思想憶念不斷,是散亂,當禪定生起時,苦受舍去了,樂受舍去了,粗重的覺觀舍去了,散亂的思想舍去了,內心對過去的追億舍去了,心念澄清了,心就清淨下來了,這就是舍覺支。七覺分修到最後,把內心的一切繁亂和粗重都要舍除,舍覺支就成就。    在這樣的狀態下,所思惟觀行的佛法才能入心,意識思惟才能深細,意根才能專心考量意識思惟的過程和結果,才能受熏,才能接受,才能產生智慧。內心不斷受到攪擾,不能清淨,就不能深入到佛法中去,就不能受熏,也就沒有智慧的生起。舍覺支生起時,心裏是平靜的,就像沒有波浪的湖水一樣波瀾不起,佛法才能滲透到內心裏滋潤心田,才能生長智慧苗。如果內心總是充滿喜樂,定力不足,心思比較浮躁,觀行不充分,佛法深入不到內心裏,不能證果開智慧。    清淨的心念應該是舍心,有些學佛人念佛境界比較好時,定中看見佛菩薩出現,心裏非常歡喜,如果不能化解這種心境,總是喜歡著佛菩薩的相,心就不清淨,容易入魔境。有些人在修行中心裏總是生悲,為自己生悲,為眾生生悲,感覺世界都是苦,苦得受不了,這是住於悲魔了,心念也不清淨,修到最後悲和喜這兩種心念全部舍除,住於一種平靜平淡平穩平等的心態,才能深入到佛法當中。住於那種最正的心念狀態中,才能夠觀行成就,從而能斷我見明心證悟。    七覺支是一環扣一環的,沒有前面的環節,就沒有後面的環節,前面這些路都走過了,最後才能斷我見證果,這是證果的前行條件。所以這些經曆如果都沒有,就不能斷除我見,哪個覺支都沒生起來,也不可能斷除我見,從來沒有精進過,從來沒有生起過喜樂之心,身心從來沒有輕安過,對法的認知還不夠深,觀行就不能成就,尤其是從來沒有觀行過,更不可能斷除我見。只有三果四果人再來的,今世遇到佛法稍微加以思惟,聽聞關鍵性的一句話,稍微加以思惟觀行,就能證果,不用一個法一個法的反反複複思惟觀行。頭一次證果的人,必須要反反複複仔細深入觀行,七覺支都要深入修習,並且都要修成就,才能斷除我見。即使三果四果人再來,遇到佛法之後,也要快速的生起這些覺分,然後才能證果。    無始劫來第一次斷我見的人,這些覺分生起來可能要非常非常的慢,持續時間非常的長,每一覺分要非常堅固非常穩定,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前世已經證果的再來人就不用這樣,七覺分的生起一個連著一個很快,像舍利佛和目犍連這些大阿羅漢都是一瞬間就完成了,禪定也瞬間生起,他們的觀行一念間就成就,腦子裏一閃念就完成了。因為他們前世都完全具足了七覺分,而我們今世是第一次起修,需要的時間就要長久一些。如果七覺分不成就,沒有修出來,或者修出來後沒有持續一段時間就消失了,那是不能斷我見的,如果非要這樣說就是妄語。一個證果的人其身心的外在表現,與之前相比肯定有變化,因為畢竟有了初步的解脫功德受用,身心一定會轉變一些的。   (二)七覺支具體觀行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即於七覺法。觀法而住。然。諸比丘。比丘如何即於七覺法。觀法而住耶。於此。諸比丘。比丘或於內念覺支存在者。知於我內念覺支存在。或於內念覺支不存在者。知於我內念覺支不存在。而知未生之念覺支生起。又知已生之念覺支修習成就。    釋:再次,諸比丘,比丘要於七覺分法觀法而住。可是,諸比丘,比丘如何於七覺分法觀法而住呢?是這樣,諸比丘,比丘如果心裏修出了念覺支,要如實知自己有內念覺支;如果心裏沒有修出內念覺支,也要如實知自己沒有內念覺支;如果從前沒有修出內念覺支,可是現在卻出現了內念覺支,心裏也要如實知;如果內念覺支逐漸修習圓滿,心裏也要如實知。   原文:或於內擇法覺支存在者。知內擇法覺支存在。乃至內擇法覺支存在修習成就。或於內精進覺支存在者。知內精進覺支存在。乃至內精進覺支存在修習成就。或於內喜覺支存在者。知內喜覺支存在。乃至內喜覺支存在修習成就。    釋:比丘如果心裏修出了擇法覺支,要如實知自己有內擇法覺支;如果心裏沒有修出內擇法覺支,也要如實知自己沒有內擇法覺支;如果從前沒有修出內擇法覺支,可是現在卻出現了內擇法覺支,心裏也要如實知;如果內擇法覺支逐漸修習圓滿,心裏也要如實知。    比丘如果心裏修出了精進覺支,要如實知自己有內精進覺支;如果心裏沒有修出內精進覺支,也要如實知自己沒有內精進覺支;如果從前沒有修出內精進覺支,可是現在卻出現了內精進覺支,心裏也要如實知;如果內精進覺支逐漸修習圓滿,心裏也要如實知。    比丘如果心裏修出了喜覺支,要如實知自己有內喜覺支;如果心裏沒有修出內喜覺支,也要如實知自己沒有內喜覺支;如果從前沒有修出內喜覺支,可是現在卻出現了內喜覺支,心裏也要如實知;如果內喜覺支逐漸修習圓滿,心裏也要如實知。   原文:或於內息(輕安)覺支存在者。知內息(輕安)覺支存在。乃至內息(輕安)覺支存在修習成就。或於內定覺支存在者。知內定覺支存在。乃至內定覺支存在修習成就。或於內舍覺支存在者。知於內舍覺支存在。或於內舍覺支不存在者。知於我內舍覺支不存在。而知未生之舍覺支生起。又知已生之舍覺支修習成就。    釋:比丘如果修出了內輕安覺支,要如實知自己有內輕安覺支;如果心裏沒有修出內輕安覺支,也要如實知自己沒有內輕安覺支;如果從前沒有修出內輕安覺支,可是現在卻出現了內輕安覺支,心裏也要如實知;如果內輕安覺支逐漸修習圓滿,心裏也要如實知。    比丘如果修出了內定覺支,要如實知自己有內定覺支;如果沒有修出內定覺支,也要如實知自己沒有內定覺支;如果從前沒有修出內定覺支,可是現在卻出現了內定覺支,心裏也要如實知;如果內定覺支逐漸修習圓滿,心裏也要如實知。    比丘如果修出了內舍覺支,要如實知自己有內舍覺支;如果沒有修出內舍覺支,也要如實知自己沒有內舍覺支;如果從前沒有修出內舍覺支,可是現在卻出現了內舍覺支,心裏也要如實知;如果內舍覺支逐漸修習圓滿,心裏也要如實知。    原文: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即於七覺支法。觀法而住。    釋:就像這樣觀行,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觀七覺支法時,分為觀內七覺支法和外七覺支法,以及內外七覺支法同時觀。內七覺支法就是內心深處比較隱秘的意根所修的七覺支,外七覺支就是意識所修的七覺支,然後對內外七覺支同時觀行而住。然後又觀這些法生起來,觀到把心念住於法上,然後觀行這些法滅去而住,同時又觀這些法的生滅而住,到最後心裏有一個念,全部是七覺支法的念。再把這些法的念舍掉,心住於一無所有的狀態,住於空的狀態,把心裏的任何一種念都要空掉,心無所依,就這樣住著,這也是舍覺支。每種觀行後面都要舍除心中所念所想,住於舍念中,最後舍念也除,才為究竟。    如是,七覺支法就修完了,這叫觀七覺支法而住。    (三)如何是內外七覺支    佛在這部經中把七覺支分為內七覺支與外七覺支,真正的內心深處生起七覺支指的是意根具有的七覺支分,而表面生起的七覺支分指的是意識層面的七覺支分。意識所生起的外七覺支實際還沒有熏習到意根的內七覺支,但真正要生起七覺支最主要的還是意根的內七覺支。    念覺支分為意識的外念覺支與意根的內念覺支。意識生起了外念覺支,但是如果意根不願意被意識所熏習,意根還是會向外四處攀緣散亂,不願意緣意識所念。意根沒有念覺知,不念意識所念著的法義,意識的念覺支就不起作用,就會散壞掉。因為沒有熏習到意根,意根的內念覺支不成就,那麼後續的其它覺知都不能出現,就不能證果斷我見。當念覺支真正成就的時候,不僅有意識的外念覺支,還要有意根的內念覺支成就,這兩個都非常重要。意根的念覺支出現了,才能促使後邊的覺支出現。    意根如果念念都不離所修的法,才能夠每天持續的在法義上專注思惟,即便是吃飯睡覺都念著法,都不離思惟法義,這樣的念覺支才是究竟的,因此內覺知支與外覺知缺一不可。又例如意根想要修四聖諦法,祂念念都會緣於四聖諦法,想把四聖諦法弄清楚,意識心就要配合意根不管行住坐臥,念念都是四聖諦法義。因為意根的心念實在太堅固了,牽引著意識必須隨順意根,這個堅固的心念就是意根的內念覺支。    單單只是意識具有的念覺知,會因意根處處攀緣的緣故而斷去,所以初步的成就落於意識上,意識的念覺知成功的熏習了意根,意根的內念覺知就能成就,真正的成就還是落於意根上。由上可知一切法都要熏習到意根才能成就,沒有熏習到意根,都只是意識層面的修學,不能證得法義。    擇法覺支分為意識的外擇法覺支,與意根的內擇法覺支。外擇法覺支先出現和成就,才能熏習意根,內擇法覺支才能出現和成就。意識的外擇法覺支是間斷性的,不起決定作用,真正選擇所修學的法時還會猶豫不決。而意根的擇法覺支成就時,能自動自覺的選擇正確的佛法來修學,不會走岔路和偏路。    意根的擇法覺支就是抉擇性,是由意根的思心所作用的。意根的思心所非常伶俐和快速,比如當出現突發性的重大事故時,意識的思惟抉擇還沒有生起,這時候意根的抉擇性直接起用,或閃躲或作其他行為來躲避危險,當一系列的行為完畢後意識才反應過來。如果這時是在叉路口抉擇走哪條道路時,意識還未來得及考慮,意根就依照祂的思心所來抉擇了。    又比如同一時間內發生了三四件必須要處理的緊急事情,意識淩亂如麻沒有辦法抉擇時,就要靠意根的思心所來抉擇采取行動。意識只能配合著意根來造作,沒有辦法考慮什麼和抉擇什麼了。但意根的抉擇性還是需要意識不斷的熏習,在多數法上才能有正確的抉擇性。所以意根具備擇法覺支,我們才能夠精進的學法,如果意根還沒有具備擇法覺支,只有意識具備擇法覺支還是不行的。    精進覺支分為意識的外精進覺支,與意根的內精進覺支。在一切法的修學中,如果只有意識想精進修學,而內心深處的意根卻不想精進,那就無法精進修習,這個法就修不成就。比如有些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用功修行,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佛法,可是意根不感興趣,也不深思,對所學法不知不解,那麼意識的修習猶如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一樣,意根心猿意馬,結果什麼也沒學明白。又比如學生在聽老師上課,知道不認真聽課考試就不及格,表面好像有在認真的聽老師上課,內心卻止不住的想東想西,看書時一目十行硬背也記不住,一節課下來問學生學了什麼有什麼心得,學生什麼也答不出來。有些不愛學習的小學生就是這樣,坐在課桌邊好像很專心聽課的樣子,可是意根魂不守舍,思想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老師的聲音左耳朵進去,從右耳朵直接就出去,一點也沒有留在意根裏,那就白學了。    意識心表面的精進,沒有深入到意根就是外精進、假精進。所以任何一個法都要意根內精進才能夠成就,意識的外精進像浮萍一樣飄浮不定。只要意根的內精進成就了,即使在參禪時意識與他人談話喝茶,或做其他事,都不影響意根的內精進,意根自然心心念念於參禪不斷。參禪時或者是思量時,意根可以與意識同步,也可與意識不同步,但是意根與意識同步一起參禪比意識和意根單獨的參禪要更深入些。靜坐參禪配合行走參禪,意根與意識同時專注於一個法上,那思惟的就更明了,這時候就全心全意了,意識不用分神於其他法塵,意根不用接收來自於意識更多的信息。在活動當中的意根和意識分神很多,不夠專注時,思惟的比靜中思惟淺一些。總之,意識與意根同步精進,才是真精進。    喜覺支分為意識的外喜覺支,與意根的內喜覺支。先由意識對法義生起喜樂心愛樂心,而後熏習到意根,使得意根對法義也生起喜樂心愛樂心。意識的喜覺支比較膚淺,轉瞬即消失,不久遠不牢固,並不會帶動身心的變化。而意根生起的喜樂心,比較深沉和堅固,會讓整個身心充滿喜樂,這樣才能有後面的倚覺支,身心都輕安。意識喜樂與意根喜樂有區別,意根喜樂時喜笑顏開,眼睛裏和面部上的神情都表露出意根的喜樂,意識的喜樂有些敷衍和做作的意思,並不真誠。    倚覺支分為意識的外覺支,和意根的內覺支。意識降伏了粗重的煩惱和蓋障,生起了輕安和清涼,進一步熏習意根,意根也降伏了粗重的煩惱和蓋障,使得身心都輕安舒適起來,之後就要發起禪定了。    定覺支分為意識的外定覺支,與意根的內定覺支。意識生起禪定之後,牽引意根不得不定時,這樣內外定覺支就生起來了。如果只有意識的定覺支,沒有意根的定覺支,那麼意識的定覺支不長久不堅固,必然要散滅掉。意根有定覺支時,心心念念在於定中,不散亂不昏沉,思惟細密,能夠生起真實的智慧。定覺支有二,一是定於所修行的法上不動搖,二是發起禪定,深入定中,專精思惟,不離不棄。定覺支保持到比較堅固的時候,就能修出舍覺支。    舍覺支分為意識的外舍覺支,與意根的內舍覺支。當禪定生起之後,在定水的滋潤下,意識和意根的心念逐漸清淨澄清下來,雜念去除了,心中所留存的法的念也漸漸減輕,最後心中凡有念都要舍去,清清淨淨,了無掛礙。最初是意識舍去了心念和覺觀,繼而意根也舍去了心念和各種知見,不喜不厭,平和中庸。真正的舍念成就是由意根成就,意根想要無念就無念,意根執著時,其心念意識可能無法控制,而且還要配合著意根而產生念。意根把喜樂心、憎恨心等等一切的心行都舍了,才能深入正法,專心於參究。當意根舍念清淨時,六識就波平浪靜。    到最後意識和意根心心念念都是七覺支的法,再把心裏的七覺支的法都排除掉,任何一法也不住,這樣就舍念清淨了。依這樣的修行方法,心裏一法也不住,意根像如來藏一樣一法都不執著,空空如也,到最後就能究竟成佛。修行就是用以契出契的方法,好比手上有刺,用針挑除刺,刺挑除以後,針就沒用了,把針再舍掉。用佛法剔除世俗法,用深法剔除淺法,用更上的法剔除深法,最後舍棄一切法,就成就了。    學佛修行就是用佛法來破眾生的無明,用更深的法破更深的無明,無明都破除了,不用再修佛法,佛法只能用來度眾生。意識的外舍覺支舍除心中的法,意根的內舍覺支也把心中的法舍掉後,心裏空空的,這時候什麼念都沒有了,舍念清淨,就入甚深三昧。定成就智慧就能成就,在定中觀行就能證法,後續的修行要相續證得如幻觀,陽炎觀,如夢觀,鏡像觀等等所有甚深三昧境界。        五、觀四聖諦法而住    (一)觀苦諦而住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即於四聖諦法。觀法而住。然。諸比丘。比丘如何即於四聖諦法觀法而住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知此是苦之滅。如實知此是到苦滅之道。然。諸比丘。苦諦者何耶。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憂悲苦惱悶是苦。求不得是苦。約略言之。五取蘊是苦。    釋:再次,諸比丘,比丘應該於四聖諦法觀行而住。那麼,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四聖諦法觀行而住呢?是這樣,諸比丘,比丘應該如實了知什麼是苦,如實了知什麼是苦的集,如實了知什麼是苦的滅,如實了知什麼是滅苦應該修的道。    那麼,諸比丘,苦的真實理是什麼呢?出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悲惱悶都是苦,有求不得也是苦,總體來說,五取蘊都是苦。    原文:複。諸比丘。生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生出產。入胎轉生。諸蘊之顯現。內外諸處之攝受。諸比丘。此名為生。複次。諸比丘。老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年老老耄。齒落頭發白。皺紋皮膚。壽命短縮。諸根熟衰。諸比丘。此名為老。    釋:再次,諸比丘,什麼是生?在所有處的生靈之類中,有很多眾生出生、出胎、入胎、再次出生以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顯現,有內六處和外六處的攝受,就是生。再次,諸比丘,什麼是老?在所有處的生靈之類中,有很多眾生的年歲大了、衰老了、牙齒脫落了、頭發花白了、皮膚出現皺紋了、壽命越來越短了、眼耳鼻舌身成熟衰落了,諸比丘,這就是老。     原文:複次。諸比丘。死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消失散滅。破壞滅亡。消滅死歿。命終諸蘊之破壞。死屍之放棄。諸比丘。此名為死。複次。諸比丘。憂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幹不幸。被若幹苦法所惱。憂愁感內憂內愴。諸比丘。此名為憂。複次。諸比丘。悲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幹不幸。被若幹苦法所惱。歎悲歎息悲哀悲歎悲痛。諸比丘。此名為悲。    釋:再次,諸比丘,什麼是死呢?在所有處的生靈之類中,有很多眾生消失、散滅、破壞、滅亡、消滅、壽命終了、死滅了,以及五蘊被毀破、死屍被拋棄了,這就是死亡。再次,諸比丘,什麼是憂呢?諸比丘,三界有法聚集之處有若幹程度的不幸,被若幹苦法所惱、有憂愁感,內心感到愁憂淒愴,這就是憂。再次,諸比丘,什麼是悲呢?諸比丘,遇到了若幹種不幸之事,被一些痛苦所逼惱,心裏生起了悲歎、歎息、悲哀、悲歎、悲痛,這就是悲。    原文:複次。諸比丘。苦者何耶。諸比丘。關於身之苦痛。身之不快。由身觸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諸比丘。此名為苦。複次。諸比丘。惱者何耶。諸比丘。關於心之苦痛。於心不快。由意觸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諸比丘。此名為惱。複。諸比丘。悶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幹不幸。被苦法所惱。失望沮喪氣餒愁悶。諸比丘。此名為悶。    釋:再次,諸比丘,什麼是苦呢?諸比丘,苦是有關身體上的苦痛,身體上的不快樂,由於身體上的觸所產生的苦痛以及不快樂的感受,這就是苦。再次,諸比丘,什麼是惱呢?惱是有關心裏的苦痛,心上的不愉快,由意識觸法塵所產生的苦痛以及不愉快的感受,這就是惱。再次,諸比丘,什麼是悶呢?諸比丘,遭遇到了若幹種不幸,心被這些痛苦的事情所逼惱,感到失望、沮喪、氣餒、愁悶,諸比丘,這就是悶。    原文:然。諸比丘。求不得苦者何耶。諸比丘。於生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實非於生法之下。我等不願意生來。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諸比丘。於老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實非於老法之下。我等不願意老來。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    乃至。諸比丘。於病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實非於病法之下。我等不願意病來。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乃至諸比丘。於死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實非於死法之下。我等不願意死來。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乃至。諸比丘。於憂悲苦惱悶法之眾生。生如是之欲求。我等實非於憂悲惱悶法之下。我等不願意憂悲苦惱悶法之來。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    釋:那麼,諸比丘,什麼是求不得苦呢?諸比丘,對於有生命的眾生,心裏可能要有這樣的欲求:我們確實不願意處於生命之中,不願意再活著,也不願意再被出生。然而,卻不能滿足他們這樣的欲求,這就是求不得苦。諸比丘,對於有衰老現象的眾生,心裏可能要有這樣的欲求:我們確實不願意處於衰老之中,不願意再衰老。然而,卻不能滿足他們這樣的欲求,這就是求不得苦。    諸比丘,對於有病苦的眾生,心裏可能要有這樣的欲求:我們確實不願意處於病苦之中,不願意再有病。然而,卻不能滿足他們這樣的欲求,這就是求不得苦。諸比丘,對於有死亡現象的眾生,心裏可能要有這樣的欲求:我們確實不願意處於死亡之中,不願意死亡。然而,卻不能滿足他們這樣的欲求,這就是求不得苦。    諸比丘,乃至於對於有憂悲苦惱悶法的眾生,心裏可能要有這樣的欲求:我們確實不願意處於憂悲苦惱悶之中,不願意再有憂悲苦惱悶。然而,卻不能滿足他們這樣的欲求,這就是求不得苦。    原文:然。諸比丘。約略而言。五取蘊之苦者何耶。如次之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約略而言。此等名為五取蘊之苦。諸比丘。此亦名為苦聖諦。    釋:總而言之,諸比丘,簡略來說,什麼是五取蘊的苦呢?眾生順次執取色蘊,執取受蘊,執取想蘊,執取行蘊,執取識蘊,簡略來說,有執就是苦,有取就是苦,執不得,取不得,更是苦,這就是五取蘊的苦。諸比丘,這也叫作苦聖諦。   (二)觀苦集諦而住   原文:然。諸比丘。苦集聖諦者何耶。此愛能引導再生。有俱喜貪。到處為追求滿足。即欲愛有愛無有愛。複次。諸比丘。彼愛於何處生起。於何處止住耶。凡於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諸比丘,苦集聖諦是什麼意思呢?現世的所有貪愛都能引發再次的出生,再次出生時無論接觸什麼都伴隨著喜樂貪愛,貪愛欲界的法,貪愛色界的法,貪愛無色界的法,所追求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愛心理。今世的煩惱能集成業種,引發後世的苦果,這就是苦集的真理。    再次,諸比丘,內心貪愛是在何處生起來的,又是住在何處、止於何處呢?凡是在世間有愛樂欣喜的事物存在,這種愛樂欣喜心就在執行事物處出生,在此處住著,在此處停止下來。喜樂於什麼法,心就止住在什麼法上,心就被什麼法而束縛,不得解脫。   原文:何者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耶。眼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鼻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舌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身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意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什麼是世間裏所可愛的可喜樂的法?眼根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眼根處生起,在眼根處止住;耳根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耳根處生起,在耳根處止住;鼻根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鼻根處生起,在鼻根處止住;舌根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舌根處生起,在舌根處止住;身根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身根處生起,在身根處止住;乃至於意根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意根處生起,在意根處止住。    這是在說六根,眾生喜愛六根,因為六根能接觸六塵,能為自己所用。因此心就住在六根上,不斷的使用六根。    原文: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香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法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色塵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色塵處生起,在色塵處止住;聲塵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聲塵處生起,在聲塵處止住;香塵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香塵處生起,在香塵處止住;味塵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味塵處生起,在味塵處止住;觸塵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觸塵處生起,在觸塵處止住;法塵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法塵處生起,在法塵處止住。    這是在說六塵,因為六塵能為眾生所用,所有眾生都貪愛六塵。    原文:眼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耳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鼻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舌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身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意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眼識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眼識處生起,在眼識處止住;乃至耳識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耳識處生起,在耳識處止住;乃至鼻識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鼻識處生起,在鼻識處止住;乃至舌識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舌識處生起,在舌識處止住;乃至身識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身識處生起,在身識處止住;乃至於意識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意識處生起,在意識處止住。    這是在說六識,因為六識能識別六塵,取著六塵,使用六塵,享受六塵,所以眾生就喜愛六識。    原文:眼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鼻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舌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身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眼觸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眼觸處生起,在眼觸處止住;乃至耳觸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耳觸處生起,在耳觸處止住;乃至鼻觸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鼻觸處生起,在鼻觸處止住;乃至舌觸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舌觸處生起,在舌觸處止住;乃至身觸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身觸處生起,在身觸處止住;乃至意觸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法,貪愛就在意觸處生起,在意觸處止住。    這是說十二處,六根觸六塵,之就出生六識,就能享受六塵境界,因此眾生都貪愛六觸處。    原文: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眼觸之後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眼觸所生的受蘊處生起,在眼觸所生的受蘊處止住;乃至耳觸之後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耳觸所生的受蘊處生起,在耳觸所生的受蘊處止住;乃至鼻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鼻觸所生的受蘊處生起,在鼻觸所生的受蘊處止住;乃至舌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舌觸所生的受蘊處生起,在舌觸所生的受蘊處止住;乃至身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身觸所生的受蘊處生起,在身觸所生的受蘊處止住;乃至意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意觸所生的受蘊處生起,在意觸所生的受蘊處止住。    這是說六識的受,六根觸六塵之後,就有六識的感受出生,眾生都是非常貪愛受覺受蘊,心都住於受蘊上,為了受蘊,不惜造作惡業。   原文: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香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味想於世間乃至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觸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色想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色想處生起,在色想處止住;乃至聲想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聲法處生起,在聲想處止住;乃至香想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香想處生起,在香想處止住;乃至味想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味想處生起,在味想處止住;乃至觸想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觸想處生起,在觸想處止住;乃至法想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法想處生起,在法想處止住。    六根觸六塵受蘊出生以後想蘊出生,六識就會執取六塵境界,眾生也都貪愛自己的想蘊。    原文: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香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味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觸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法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色思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色思處生起,在色思處止住;乃至聲思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聲思處生起,在聲思處止住;乃至香思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香思處生起,在香思處止住;乃至味思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味思處生起,在味思處止住;乃至觸思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觸思處生起,在觸思處止住;乃至法思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法思處生起,在法思處止住。    六根觸六塵,執取六塵以後,行蘊出生,六識就要造作身口意行了,眾生都喜歡行蘊,喜歡不斷的造作身口意行。    原文: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香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味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觸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法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色愛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色愛處生起,在色愛處止住;?乃至聲愛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聲愛處生起,在聲愛處止住;乃至香愛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香愛處生起,在香愛處止住;乃至味愛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味愛處生起,在味愛處止住;乃至觸愛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觸愛處生起,在觸愛處止住;乃至法愛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法愛處生起,在法愛處止住。    貪愛六塵境界的心行,也是眾生喜愛寶愛的,不願意舍棄的,因此眾生也都喜樂於貪愛。    原文: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香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味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觸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法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釋:追尋色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追尋色處生起,在追尋色處止住;乃至追尋聲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追尋聲處生起,在追尋聲處止住;乃至追尋香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追尋香處生起,在追尋香處止住;乃至追尋味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追尋味處生起,在追尋味處止住;追尋觸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追尋觸處生起,在追尋觸處止住;追尋法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追尋法處生起,在追尋法處止住。    由於眾生喜愛色聲香味觸法境界,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愛心理,就會不斷的追求六塵尋覓六塵境界,不願意放棄和舍棄自己的追尋心,所以眾生生生世世都在不斷的追求和尋覓著六塵境界。    原文: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香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味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觸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乃至法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諸比丘。此名為苦集聖諦。    釋:等待色的出現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等待色處生起,在等待色處止住;等待聲的出現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等待聲處生起,在等待聲處止住;等待香的出現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等待香處生起,在等待香處止住;等待味的出現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等待味處生起,在等待味處止住;等待觸的出現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等待觸處生起,在等待觸處止住;等待法的出現在世間裏是可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等待法處生起,在等待法處止住。    眾生對六塵境界的貪愛和追求,一開始是比較粗的尋覓行為,尋覓到一定時候,覺得快得到了,就開始有等待,細心的等待六塵境界的出現。眾生由於這些貪愛的行為,就集起了生死業種,後世就會出生生死苦報。   (三)觀苦滅諦而住   原文:複次。諸比丘。苦滅聖諦者何耶。對彼愛之無餘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是。複次。諸比丘。彼愛於何處舍。於何處止滅耶。於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再次,諸比丘,什麼是苦滅聖諦?對於上述那些法的貪愛已經完完全全離開了,滅盡了、舍離了、棄舍了,對於從前的貪愛現在已經完全解脫出來了,心已經完全無染了。這是四果阿羅漢煩惱滅盡的境界,有能力擺脫生死苦,可以不再受生。再次,諸比丘,這些愛集在什麼處能舍離貪愛的苦果,在什麼處才能止息這些貪愛呢?在世間裏有可愛樂可喜歡之處,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以後就不再有貪愛和喜樂。   原文:何者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耶。眼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鼻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舌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身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意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在世間裏什麼法是可貪愛可喜樂的?眼根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耳根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鼻根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舌根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身根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意根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原文: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香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法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色法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聲法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香法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味法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觸法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法塵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原文:眼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耳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鼻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舌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身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意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眼識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耳識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鼻識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舌識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身識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意識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原文:眼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鼻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舌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身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眼觸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耳觸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鼻觸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舌觸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身觸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意觸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原文: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於此處止滅。乃至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眼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耳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鼻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舌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身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意觸所生的受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原文: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香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味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觸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色觸所生的想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聲觸所生的想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香觸所生的想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味觸所生的想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觸觸所生的想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法觸所生的想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原文: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香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味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觸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法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色觸之後所出生的行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聲觸之後所出生的行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香觸之後所出生的行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味觸之後所出生的行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觸觸之後所出生的行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法觸之後所出生的行蘊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六根對於六塵的觸,之後就會產生識蘊受蘊想蘊行蘊,這是往往也會對五蘊和四蘊產生貪愛心理,那麼滅除貪愛,也要滅除六根觸六塵時在色聲香味觸法上的受想行識的貪愛。如貪愛在色塵上產生的受蘊想蘊和行蘊,在修行之後要斷盡,才能得解脫,在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和法塵上的受想行蘊的貪愛,也要斷盡,才能得解脫。    原文: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香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味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觸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法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對色的愛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聲的愛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香的愛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味的愛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觸的愛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法的愛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原文: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香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味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觸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法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    釋:對色的追尋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聲的追尋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香的追尋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味的追尋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觸的追尋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法的追尋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    原文: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香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味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觸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乃至法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舍棄。於此處止滅。諸比丘。此名為苦滅聖諦。 釋:對色的等待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聲的等待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香的等待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味的等待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乃至對法的等待在世間裏是可貪愛可喜樂的,貪愛就在此處舍棄,在此處止滅,不再出生。諸比丘,這就是苦滅聖諦。   (四)觀苦滅道諦而住    原文:複次。諸比丘。苦滅道聖諦者何耶。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    然。諸比丘。正見者何耶。諸比丘。如實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至苦滅之道。諸比丘。此名為正見。複次。諸比丘。正思者何耶。無欲之思。無恚之思。無害之思。諸比丘。此名為正思。複次。諸比丘。正語者何耶。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妄語。遠離綺語。諸比丘。此等名為正語。複次。諸比丘。正業者何耶。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邪淫。諸比丘。此等名為正業。    釋:複次,諸比丘,什麼是苦滅道諦呢?八正道是能滅苦的修行方法。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正語、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那麼,諸比丘,什麼是正見?如實了知什麼是苦,如實了知什麼是苦的集,如實了知什麼是苦滅,如實了知什麼是苦滅修道的方法,就是正見。複次,諸比丘,什麼是正思呢?沒有任何欲望的思維,沒有任何嗔恚的思維,沒有任何惱害的思維,就是正思維。複次,諸比丘,什麼是正語呢?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妄語,遠離綺語,就是正語。複次,諸比丘,什麼是正業呢?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邪淫,就是正業。    原文:複次。諸比丘。正命者何耶。諸比丘。於此。聖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營活命。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命。複次。諸比丘。精進者何耶。諸比丘。於此。比丘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不生未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遠離已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生未生之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勤。心勤注意。令住已生之善法。令不惑亂。使之增長充滿。修習成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精進。   釋:複次,諸比丘,什麼是正命呢?諸比丘,在世間裏維持生活,聖弟子能舍棄不如法的謀取生存資糧的手段,而依於如法的合理的謀生手段來活命,這就是正命。複次,諸比丘,什麼是正精進呢?在修道過程中,能夠生起勇猛心,非常賣力的精進的讓還沒有生起來的惡法不再生起;勇猛精進賣力的專一其心,心心念念都要遠離已經生起的惡法不善法;並且生起勇猛的精進心,專注一心讓還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來;勇猛精進的,專心一意的住在已經生起來的善法上,讓善法不被惑亂,逐漸增長,圓滿成就,諸比丘,這就是正精進。      原文:複。諸比丘。正念者何耶。諸比丘。於此。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欲惱。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欲惱。乃至於心觀心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欲惱。乃至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欲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念。   釋:複次,諸比丘,什麼是正念呢?諸比丘,比丘修習正念,要修於身觀身而住,精進勤勉,正智正念,舍離世間的欲望和惱害;比丘修習正念於受觀受而住,精進勤勉,正智正念,舍離世間的欲望和惱害;比丘修習正念於心觀心而住,精進勤勉,正智正念,舍離世間的貪欲和惱害;比丘修習正念於法觀法而住,精進勤勉,正智正念,舍離世間的貪欲和惱害,諸比丘,這就是正念。   原文:複次。諸比丘。正定者何耶。諸比丘。於此。比丘去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達初禪而住滅尋伺。內心安靜。心成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達第二禪而住。更舍離喜而住。正念正智。以身感受樂。唯諸聖者說。舍此而正念樂住。達第三禪而住。其次舍樂離苦。以前所感受之喜憂皆滅故。而不苦不樂。成為舍念清淨。達第四禪而住。諸比丘。此名為正定。諸比丘。此等名為苦滅道聖諦。   釋:複次諸比丘。。什麼是正定呢?比丘修習正定,去除貪欲,遠離不善法,內心裏既有尋覓也有等待的心理狀態,由於離去欲界而生出喜心和樂心;把尋覓等待的心理狀態滅去,內心安靜恬淡,專一其心,既沒有尋覓的心,也沒有等待的心,由這種禪定而生出喜心和樂心,到達第二禪而住;然後再舍離喜心而住,心裏正智正念,在身體上就會感受到樂觸,就如諸聖賢們說的:舍去歡喜心,正念住於樂受上,達到第三禪而住;再其次,把樂受舍去,也離開苦受,從前心裏所感受到的喜樂憂愁都滅掉,只有不苦不樂,修成為舍去念想的清淨心,就達到四禪了。諸比丘,這就是正定。初禪之前的定,都不是正定。    原文:如是。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四聖諦觀法而住。    釋:佛說:就像這樣,或於四聖諦的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四聖諦的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四聖諦的內外法觀法而住。然後又觀這些法生起來,觀到把心念住於觀法生上,然後觀行這些法滅去,心住於觀滅法上,同時又觀這些法的生滅而住,到最後心裏有一個念,全部是四聖諦法的念。再把這些法的念舍掉,心住於一無所有的狀態,住於空的狀態,把心裏的任何一種念都要空掉,心無所依,就這樣住著,這也是舍覺支。每種觀行後面都要舍除心中所念所想,住於舍念中,最後舍念也除,才為究竟。    原文: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七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七年間之念。諸比丘。不管任何人。於六年間……乃至……五年間……乃至……四年間……乃至……三年間……乃至……二年間……乃至……一年間。如果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一年間之念。    釋:諸比丘,確實是不管是什麼人,用七年時間,像這樣修習四念處,就會得到兩個果中的一個果,在現前存在的法中,在現世就會證得解脫的究竟智慧,能趣向無餘涅槃;或者證得有餘涅槃,希望不再來人間,也就是三四果中必證得一個果。諸比丘,應當花費七年的時間修成四念處觀,七年中心心念念都是四念處觀,必成就三四果中之一果。    諸比丘,確實是不管什麼人,分別用六年的時間,或者用五年的時間,或者用四年的時間,或者用三年的時間,或者用二年的時間,或者用一年的時間,像這樣修習四念處,就會得到兩個果中的一個果,就是在現前存在的法中,現前就會證得解脫的究竟智慧,能趣向無餘涅槃;或者證得有餘涅槃,希望不再來人間,也就是三四果中必證得一個果。諸比丘,應當花費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的時間修成四念處觀,心心念念都是四念處觀,必成就三四果之一果。諸比丘,應當在一年中修習成念念都是四念處觀。    原文:任何人七個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七個月間之念。實不管任何人。於六個月……乃至……五個月……乃至……四個月……乃至……三個月……乃至……二個月……乃至……一個月……乃至……半個月。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半月間之念。    釋:確實是不管任何人用七個月時間,如此精進的修習四念處觀,必得二果中的一果,一個是無餘涅槃,一個是有餘涅槃。諸比丘,應當花費七個月的時間,修習四念處,心心念念都是四念處,就會證得涅槃解脫。實際上不管任何人,在六個月當中,在五個月當中,在四個月當中,在三個月當中,在二個月當中,在一個月當中,在半個月當中,如此精進的修習四念處,必得二果中的一果,即於現前證得無餘涅槃或者是有餘涅槃。諸比丘,應當花費半個月的時間,修習四念處,心心念念都是四念處觀。    原文:諸比丘。實不管任何。於七日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如敘述諸比丘。此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為此而說此經。    世尊如是說已。彼隨喜之諸比丘。歡喜世尊之所說。    釋:諸比丘,確實是不管任何人,在七日之中,如此精進的修習四念處觀,必得二果中的一果,就是在現前存在的法中,證得究竟的涅槃解脫智慧;或者是證得有餘涅槃,希望不再來此人間受苦。諸比丘,這種四念處觀的修習方法,特意為眾生獲得清淨而說,為了度脫眾生的憂悲苦惱,為了滅除眾生的生死苦惱,為了眾生證得真理,為了眾生得到涅槃之樂,而說此經。只有四念處觀才能使得眾生趣向這些樂處,因此而說四念處經。    世尊講完這部經之後,所有隨喜贊歎此經的諸比丘,都很歡喜世尊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