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第三卷选讲 生如法师 著        原文: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    释:阿赖耶识是断还是常的?答:非断非常。为什么说阿赖耶识非断非常呢?因为阿赖耶识,祂有自身的识种子,祂自身的识种子,输出来以后,形成了阿赖耶识心体的不断运转。阿赖耶识本身的识种子,刹那刹那的输出,刹那刹那的生灭变化,才有阿赖耶识心体的存在和运转,才能形成阿赖耶识的各种功用。即使是在阿罗汉的无余涅槃境界里,阿赖耶识的自身识种子也是在不断地输出和生灭变化着,形成了不断灭的阿赖耶识,心体才能运转,才能不断灭。    阿赖耶识因为有自身的识种子在刹那生灭,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不常的。虽然识种子刹那生灭,但是形成的阿赖耶识却从来没有断灭过一刹那,这就说明了祂又是不断的。阿赖耶识的功能作用常恒存在,永远会运转下去,永远会现起世间万法,所以祂是非断的。阿赖耶识自身种子永远会刹那输出,刹那生灭,储藏的业种也会不断地生灭变异,所以阿赖耶识也是非常的。    以恒转故,因为这个阿赖耶识,永远在运行着,永远在运转着,从来没有停止过,没有停止过一刹那。因为祂是永远在运转着的缘故,所以说祂是非断非常的。阿赖耶识从无始劫没有头的时候开始,一直都在运行运转着,一直存在着,一直在起着利用。所以说祂一直是相续的。阿赖耶识常无间断,祂永远在运转着,所以叫常,因为没有灭过,所以说祂常无间断,一刹那都没有断灭过。    因此这个阿赖耶识,祂是我们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六道众生以及四生胎卵湿化这四生的根本依。祂是所有众生的根本,因为有阿赖耶识,才有三界世间,才有六道众生,才有胎卵湿化四生,才有四圣六凡。一切众生、一切法都是以阿赖耶识为施设的根本。没有阿赖耶识就没有三界世间,就没有众生五阴世间,也没有四圣六凡。        原文: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    释:阿赖耶识体性坚住,能持种子,让所有的种子都不失坏。什么叫体性坚住呢?阿赖耶识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金刚心,这个金刚心永远不坏灭,任你任何人,任何力量都不能毁坏阿赖耶识,无法摧毁祂。为什么不能摧毁祂呢?因为祂不与世俗任何法相对应,因此世俗法的众生的觉知心,毁灭不了祂,众生的身口意行毁灭不了祂,世间的色法毁灭不了祂,色法和心法合起来的所有法,都毁灭不了祂,所以说祂体性坚住。又因为祂是本来就不生不灭的心体,无始劫以来祂就没有灭过一刹那,恒转相续,无始无终,所以说祂不能够被摧毁。又因为祂无形无相,所以无法毁灭。祂的体性是非常的坚固、坚硬,永远不失坏,这些就是说祂的金刚不坏性。    持诸种子,既然阿赖耶识是金刚不坏心,体性坚住,所以祂才能保持和存储众生的所有业种,永远不会消失和坏灭。这个种子不只是自身含有的七大种子,主要还有众生造业的业种子:包括善业种子和恶业种子,还有不善不恶的无记业的种子。众生的业种全部存在阿赖耶识心体里面,存在里面以后,除非是众生受到了相应的果报,实现了相应的因果律则,这个种子才消灭,否则就不灭。    如果不实现这个因缘果报,种子就不会消除,那会仍然存在阿赖耶识里。但是这个种子可以通过忏悔来消去一部分。比如可以通过证得空性,证得无生忍和无生法忍,才能消除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都能消除。这样阿赖耶识就必须是极其坚固,不会散坏和灭亡的,才能保持所存的业种不失去,不散坏,不灭亡。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就是此识一直在运行着,没有停止过。阿赖耶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什么叫念念生灭呢?意思是说,阿赖耶识祂本身也有识种子在刹那刹那地生灭着,就形成了这个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才能保证阿赖耶识的永远不断灭,永远运行。说念念生灭,也是说阿赖耶识储藏的众生的业种子,念念都在生灭变化,消失一部分,又存进来一部分。阿赖耶识一边在实现众生的业果,一边在继续存储众生新的业种,使得业种不断地生灭变异。    所以说众生的业种子也是念念生灭,前后变异的。阿赖耶识在念念生灭变化,为什么生灭变化呢?一个是自身识种子,一个是七识造业的种子在里面生灭变化。阿赖耶识实现了众生的一个业果,就少了一个业果,又造了新业呢,就又增加一些业果,那么业种子就会不断地生灭变化。众生心清净的程度不一样,染污的程度也不一样。那么种子就会由染污变清净,由清净变染污,念念生灭变化,众生就是这样在生死轮回着。一世造善升天,一世造恶下恶道,不断地轮回在生死当中。    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因为种子在阿赖耶识里总是在生灭变化,那么实现了因果以后,种子就没有了。再造业呢,又增加了种子,阿赖耶识里的种子总在生灭变化着,使得阿赖耶识念念生灭,前后变异,不是始终都是原来的状态。那么众生今世的阿赖耶识和来世的阿赖耶识,开悟以后的阿赖耶识,还有入了初地以后的阿赖耶识,以及不同果位的阿赖耶识,其内涵都是不同的。因为祂里面种子在生灭变异着,这个生灭变异的现象,就是种子的因灭果生,这个业种子是因,刚刚造作完业行,就作为种子存进阿赖耶识里,种子就是因位的种子,将来缘熟,就会生果。    某个种子输送出来,实现了众生的业果,就是果生。果报一产生出来,实现了业果,这个种子的因就灭了,叫因灭果生。 阿赖耶识就不是永远常恒如一的,总是在生灭变化的。那么我们学佛的修行人,明心见性以后的菩萨们,其阿赖耶识总是在发生着变化,总是在越来越清净,所以阿赖耶识就是非常、非一故。不会是永远保持原来的那个状态,不会是染污总是染污,清静总是清静,有业障总是有业障,不会是永远染污不变清静的,不会是永远不变化的。    阿赖耶识可被七转识所熏,前七转识造业以后,把种子存在阿赖耶识里面,使得阿赖耶识就有了生灭性。那么阿赖耶识也就能被七转识所熏染,七转识就影响了阿赖耶识,本来阿赖耶识本身是清净的如来藏,这样把七转识染污种子存放进去了,就使得阿赖耶识,具有了种子生灭变异、因灭果生的这种生灭性。祂被七转识所熏,熏完以后就成了业种,存在心体当中。        原文: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如暴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    释:恒言遮断,这个恒就是不断灭的意思,永远如此的意思,从来没有断开过,就是恒。转表示非常,这个转就是流转的意思,随着七转识而一直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着,随着七转识而一直在实现着众生的因缘果报。因灭果生,内里含藏的种子不断地在生灭变化,所以阿赖耶识也是非常的。阿赖耶识本身的识种子生灭变化不停,产生出来的七识的识种子也是生灭变化不停,业种子也在生灭变化不停,使得阿赖耶识整体就是生灭变化不停的。祂自身的体性虽然清净无染,但是祂含藏的种子在生灭变化,所以整体来说就是非常的。    犹如暴流,因果法尔,阿赖耶识就像一种暴流水一样,刹那刹那带着种子,一直在相续流转着,后浪推前浪,汹涌澎湃,一直不断地在实现着众生的各种因缘果报。众生七识造作业行之后,种子存入阿赖耶识里,然后缘熟再输出出来,实现业种。实现业种的同时,众生七识又造业,造业以后又存入业种,存进去以后,缘熟了再输出来,又实现了因果。这样众生因果相续,使得阿赖耶识像暴流水一样,一直不断地在流转运行、运作着,没有停歇之时,不断地生灭变幻,就像暴流水一直没有停息过一刹那。    阿赖耶识就像暴流水,既不断也不常。如果说祂是断的,无始劫以来祂一直都在随着七识而流转运行着,从来没有断灭过一刹那,即使在无余涅槃里,祂自身也在运行着,没有歇息过一刹那;如果说祂是常的,可是祂自身的识种子却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换不止,祂内含的业种子在心体里面也在不断地生灭变异。有些业种消失,有些业种增加,由染污到清静,由清静到染污,一直在变化不停,因灭果生,不断地实现着众生的因缘果报,没有停止过。    相续长时,有所飘溺。众生无始劫以来,由于阿赖耶识一直都在随着七识流转在六道生死轮回里,其流转时劫,难以计算,只有佛智,才能知其劫数。众生在如此久远时劫里,一直受着各种生死业报,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在生死海洋中,相续长时的流转漂流,到未来不知道何时为止。众生就是这样沉溺在自己所造就的生死业海里,不能自拔。因为阿赖耶识总是在随顺七识的无明,配合七识造作业行,不断地实现着因缘果报。存种子,输出种子,实现因果,让众生飘溺在六道轮回里,忍受着无量痛苦却无有出期。直到有一天,痛苦不堪时,反思自己,才开始觉悟,学佛修道,降伏烦恼,转染为净,慢慢地自救,才有希望拔出生死业海,得到解脱。    世间的大海水,深不可测,前浪后浪,汹涌澎湃,入者都会被海浪所飘溺,生死可怖。阿赖耶识也是如此,从无始劫以来,种子生灭,自身却相续不断,永不停息地流转着。内里储存着众生无量无边之多的生死业种,致使众生业海茫茫,不断地掀起一个又一个的生死大浪,前浪后浪,波涛滚滚,吞没着众生,头出头没,难以出离。        原文:意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    释:意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以上内容的阐述,就已经表明了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不断地实现众生的因因果果,因灭果生,果生因就灭,不断地生灭变异着。因此就说明了,阿赖耶识既不是断灭的,也不是常恒如一的。因为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在实现着众生的因缘果报,那么众生造业的因,作为业种存储起来,将来遇缘再输送出来,就实现了众生的业果,业果生出来时,造业的因就灭,种子就消失。同时众生的五阴再造新业,存新业种,将来再实现新业的业果报。这样,阿赖耶识就一直在实现业行的因灭果生,果生因灭的因果律则,永不停息。    祂能不断地实现众生的果报,就说明阿赖耶识是非断非常义。阿赖耶识不是断,也不是常。为什么不是断呢?因为祂自身体性坚住,从来不断绝地在出生众生三界世间的一切万法,从来没有断绝地出生众生一世又一世的五阴色身。祂一直在生起自身的利用,从来没有灭失过,没有断绝过。那为什么祂不是常呢?因为祂生出的七转识是生灭又生灭的,祂内里的业种是生灭又生灭的,祂实现的因缘果报是生灭又生灭的,祂所生出的一切法都是生灭又生灭的。而自身的识种子,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所以说阿赖耶识也不是常恒不变异的。    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阿赖耶识的体性从无始劫以来,都在刹那刹那地实现着因缘果报。众生的业果产生出来以后,那个造业的因就消灭,造业的种子就消失。造业种子形成以后,存在阿赖耶识里面,遇到缘熟时,再输出种子,来实现众生的因果。果,极大多数是在未来世缘熟时才能出生,那么未来世果出生了,就说明阿赖耶识仍然存在着,没有断灭,才能有后来的果报。    阿赖耶识是实现众生果报的主体识,是存储和输出种子的主体识,是产生三界世间一切万法的因,是一切万法缘起之理体和根源。当阿赖耶识实现众生的果报时,造业的种子就灭。种子灭了,就说明阿赖耶识是非常的,里面含藏的种子是不断生灭变异的,不能保持其恒常性,所以说这个阿赖耶识是非断非常的。说祂不断,是因为祂能延续到未来世不断,一直在实现众生的业果报。说祂非常呢,是因为祂含藏的种子生灭变异。        原文: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说此识恒转如流。过去未来既非实有。非常可尔。非断如何。断岂得成缘起正理。过去未来若是实有。可许非断。如何非常。常亦不成缘起正理。    释:阿赖耶识非断非常,祂是世间一切万法的起因,是万法的源头,万法生起所依的理体。世间万法的生起,就是在实现着众生的业因果报,于是众生世间生死相续不断。阿赖耶识所实现的因缘果报,祂所出生的三界世间,十方诸佛国土,宇宙器世间,祂所产生的众生五阴十八界,都是因缘而生,都是缘起法。因为有阿赖耶识才能缘起,因为有阿赖耶识当中所存的业种,才能缘起,遇缘而生起,所以说缘起理,就是缘起所依的阿赖耶识理体。    因为有缘起理,所以才说阿赖耶识恒转如暴流。祂必须实现众生的所有因缘法则,就必须要不断地现行运作,祂不可能断灭一刹那。否则,万法就不能缘起,所有的业种都会断灭不现,众生世间就再也不会出现,永远静悄悄,空旷、空无。因为过去未来的所有世间一切法,都不是真实有,必须依赖阿赖耶识而现起,所以阿赖耶识必然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依赖的,过去未来的世间一切法,依之才能不断地生起。如果阿赖耶识是断灭的,那就不能有世间一切法的缘起。    过去未来的一切法,如果是实有的,是真实的,是不生不灭的,那么就能允许阿赖耶识断灭,因为一切法都不需要阿赖耶识而变现出来,自身就能保证自身永远存在不灭。那么阿赖耶识就是无用的,可以废弃的。因为过去未来的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都是生灭虚幻不实的,而这一切却还在不断地出生现起,所以就必须依赖阿赖耶识而生起,阿赖耶识就不是断灭的。如果阿赖耶识是恒常不变异的,那么其内所存的业种,就要永远保持如一,不能出现变异。    如果阿赖耶识里的业种没有生灭变异,众生的五阴世间就没有生灭变化,永远恒常如一,原来是什么状态,就会永远保持什么状态。是畜生身的,永远是畜生身,永远在畜生道,种子不变异故。是地狱身的,永远是地狱身,种子不变异故。是天人的色身,永远是天人的色身,种子不变异故,那么就不会有六道轮回了。如果阿赖耶识是恒常不变异的,那就永远不用再生成世间任何一个法。众生世间就没有生灭,没有六道生死轮回,众生也就不是众生,全部成为无生死业缘的果地佛。现见此理不通,所以阿赖耶识也是非常的。    阿赖耶识如果是常不变异的,那么众生造善业,阿赖耶识就不会记录收藏业种,造恶业,也不会记录收藏业种,造不善不恶业,同样不会收藏业种,众生就不会有因缘果报,也没有来世的种子现行,那样众生就会断灭,或者涅槃,不会再出生了。那样的话,世间就没有缘起法,就不会产生任何法出来,众生世间就灭。所以阿赖耶识不是常的,一定有种子在生灭变异,才有五阴世间的不断生起。当众生修到佛地时,种子也不变异了,阿赖耶识就是常恒不变异的,其名改为无垢识,无垢识里唯有善业种,没有恶业种,佛只有善报,没有恶报。而众生的阿赖耶识一定是非断非常,不能是常恒不变异的,那就不能有缘起法的出生,不能有三界世间的现起了。        原文: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释:此识,是指阿赖耶识,祂与几个心所法相应呢,祂常常与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法相应。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在一切位中,都是恒久、永远地与这五个心所法相应。一切位是指:凡夫位、外道位、二乘的四向四果位、辟支佛位、地前菩萨位、地后菩萨位、等觉位、妙觉位,以及佛位,这五个心所就一直存在运行着,从来没有断绝过。    乃至于在阿赖耶识不运转位,这五个心所法也在运行着。这里不运转位,是指阿罗汉辟支佛们的涅槃境界。在涅槃境界里,没有五阴,没有十八界,没有七识,因此阿赖耶识就不会配合五阴七识的运转,阿赖耶识也就一个法也不出生,祂就不作世间任何一件事,因此叫做不运转。虽然如此,阿赖耶识的五个心所仍然在运行着,没有断绝。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在涅槃境界里,阿赖耶识自身仍然存在,仍然在运作着,自身的识种子仍然在刹那输出,来维持阿赖耶识的存在不灭。而只要有阿赖耶识的存在,心所法就必然要运行。而且阿赖耶识里还有二乘人的业种存在,二乘人还有变异生死没有了。因此阿赖耶识还要触业种,还要与业种相对应,五个心所必然要运行。有阿赖耶识就有五个心所法的伴随运行。因为这五个心所法属于遍行心所法,要普遍地运行。遍,就是遍一切时,遍一切位,遍一切地,遍一切处,遍一切界,遍一切法,五遍行心所法就这样普遍地运行着,永不断灭。        原文: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触似彼起。故名分别。    释:三和,就是根、尘、识,三者和合在一起。和合在一起以后,识就触尘。触是识的触心所,触尘以后,识就领受领纳了尘,领纳就是受心所。领纳了以后,就了别了尘,了别是识的想心所。了别了以后,就开始思量,最后生起决定心,要如何造作了,这就是识的思心所。    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复杂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决定造作的,中间还会有触、作意、受、想等等心所法的不断现起,才能作最后的决定,要如何造作,这里面是很复杂的。六识决定的事情,要交给意根审批,意根同意了,才能由意根决定如何造作。于是第八识就配合,让六识造作,身口意行就表现出来了。    触,是受想思的所依,没有触,就没有受,没有想,没有思。因为识不接触尘,就不能领受尘境,进一步也就不能了别尘境,那就不能思量尘境,就不能对尘境生起抉择心和造作心。但是,最初还得有识的作意心所。    作意心所,在种子位,就生起来了。就是说,识种子在第八识里,就作意于尘境,就是对准尘境的目标,或者叫做尘的处所,识种子就要出现在目标那个地方了。然后识种子,才能在作意的尘境那里生出来,生出来以后,就会触尘境。    作意,是引心于境,把注意力对准尘境处所。然后识种子在相应的尘境那里生出来。这是指六识的作意,不是指第八识的作意。第八识有自己的作意,与七识不同,第八识有自己需要了别的目标和内容。如果意根对尘境不感兴趣,就不生起抉择,就不会决定去分别和了别自己不感兴趣的尘境。意根决定之后,第八识才能生出识种子,来了别意根所决定要了别的尘境。所以一切法,都不离意根,都不离第八识。    当识种子还没有被第八识生出来之前,识种子就在第八识里。如果识种子要生出来,它得有个目标或处所,如果意根对某些尘不感兴趣,第八识不会使识种子生于意根不感兴趣的处所。第八识肯定是往意根感兴趣的地方生起识种子。所以说这个识种子在生之前,得有一个处所,作意于一个处所,识种子才能生出来,这个地方就是意根感兴趣的地方。    比如意根对花感兴趣,识种子就作意于这个花,对准这个花,然后识种子在后脑有花的内相分处生出来。如果识种子对声音感兴趣,那么识种子就会作意于声音,然后第八识把识种子在后脑有声音的内相分处生出来。这样识和尘就相触了,相触之前必须先作意,作意就是对准那个尘境的目标,然后让识种子生出来,生出来肯定是在那个尘处,生出来就马上触了,遇到一起了。这两个东西一见面肯定就触了,作意肯定是在没见面之前。    比如说我想找一个人,我就知道这个人在东边,我就作意于东边,然后我就冲着东边,奔着东边去了。我到东边了,那么就和东边这个地方相接触了,就与东边的人见面了。到东边之前呢,我要作意于东边,准备往东边去了。这个作意是在识种子没生出之前,就是我还没有开步走的时候,一但到了目标所在之处,两个就见面接触就接触了。    根境识,更相随顺,是三和。识生出来的前提是,内相分的境,先在胜义根处生出来,根与境再相触,然后第八识再出生识,于是三者和合在一起,互相触。识如果能够一直触境,必须是根与境一直在相触,这是前提条件。如果有一刹那,根不能触境,识就不能触境,就不能了别境。    触依彼生,触依根境识而生。首先,有根境,才能有根境的触,其次,才有识,有了识,才能有三和合触。触,能让三者和合在一起,这是触的功能。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的功能,就是说,三者若是一和合起来,其他心所法就会一个一个地生出来了。其他心所生出来,就产生了变异,就是说,触的心所法转换了,识的功能作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识的了别功能就不断地在进行着。触似彼起,故名分别。有了触,才有后边的心所法生起,于是,才能有识的了别功能作用,识才能了别境。        原文:根变异力。引触起时。胜彼识境。故集论等。但说分别根之变异。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境。是触自性。既似顺起心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为业。起尽经说。受想行蕴。一切皆以触为缘故。由斯故说识触受等。因二三四和合而生。瑜伽但说与受想思为所依者。思于行蕴为主胜故。    释:什么叫做根变异力呢?这里的根,是指后脑部位的胜义根,因为阿赖耶识要把内相分六尘变现在这里,阿赖耶识要吸取胜义根这里的四大营养物质,才能变现出比外界物质色法更微细的内相分。所以后脑这部分营养要够用,如果营养不足,阿赖耶识摄取的四大就不调和,变出的六尘相就会稍微扭曲,与外相分不太一致,六识了别的就不如实。那么这个人与他人相比,就不太正常,小脑萎缩的人就是如此。    因为胜义根这里,生出了六尘,就产生了变化,就是根变异了。由于这个变异力,就引起了六根与六尘相触。为什么相触呢?因为六尘出生在胜义根里,二者必然是在一起的,那就接触了。这个触,是相当重要和关键的,会引起后续的识心出生,以及会引起识心所有心所法的生起,会引起以后的一系列的分别了别活动。所以这个根变异力引起的触,要超胜于六识与六尘境界的触。没有前边根尘的触,就没有后边识境的触,所以前边的触,要超胜于后边的触。    所以阿毗达摩集论等论著当中,特别强调根的变异,六根发生变化,触了六尘以后,就会和合一切心及心所法。意思是说会引生出六识,六识出生以后,心所法就会开始运行,六识及心所法一起触六尘境界,这就是触的自性。触,就是和合义,碰触、接触的意思。既然触,能够引起顺次生出心所的功能作用,所以触,就是后续的受心所的所依。受心所依赖着触心所,才能出生,才能有作用。    起尽经里说,五蕴当中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四蕴,都是以触心所为缘,所产生出来的。因为六根触六尘,阿赖耶识就会变现出六识的识蕴,于是六识就有受蕴,之后六识会有想蕴,于是六识的行蕴就随即运行起来了。这个触,就是这样的关键。由于这个触,六识触六尘境界以后,就有了受蕴、想蕴和行蕴这三蕴的出生和运行。众生的五蕴就运行起来了,就能在世间分别一切六尘境界,业行也就产生出来了。    瑜伽师地论里,只说触是受想思心所的所依,受想思心所依止于触,才能出生运行。这个说法与上述说法是一致的,因为思心所,就相当于行蕴,思的心所法以行蕴为主,行蕴在思心所里比较超胜,比较突出。行蕴就是身口意行的造作,思心所的最突出内涵就是造作,当然还有抉择之意。而受心所就与受蕴相对应,想心所与想蕴相对应,思心所就与行蕴相对应。这些是六识受蕴的心所法,所以触,是五蕴当中四蕴的所依,是出生四蕴的前提条件,那么根变异引起的触,就是相当重要和超胜的。        原文:举此摄余。集论等说为受依者。以触生受近而胜故。谓触所取可意等相。与受所取顺益等相。极相邻近。引发胜故。然触自性是实非假。六六法中心所性故。是食摄故。能为缘故。如受等性。非即三和。    释:思于行蕴为主胜故,举了这个例子,也包括了其它方面。同理,受于受蕴为主胜故,想于想蕴为主胜故。意思是说,受心所以受蕴为主,受蕴的作用比较突出。受心所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领受领纳,一个是三种感受,苦受、乐受和舍受。受心所的功能作用以后一种受为主,所以受蕴也就是受心所。再同理,想心所以想蕴为主。想心所一方面包括六识的了别性、了知性,一方面包括六识的思想感情色彩,所有的心里认知功能,所有的心里活动。所以想蕴也通想心所。    阿毗达摩集论当中说,触是受心所的所依,受心所依触心所而生而运行。因为有触,顺次才能有受,二者紧密相连,所以触对于受来说,是很超胜的。又因为触,能够取意根第七识的可意的六尘境界相,不可意的六尘境界相,就不会去作意,也不会去触。而受也是取能够顺己意的境界相,接受领纳顺己意的境界相。这二者取相极其临近,引发受心所的功能作用,是很超胜的。    然而,触心所自性是实有的,真有其功能作用,并不是一个假名词,不是只有一个名词概念,没有其实际功能作用。触在六识法当中,确实是起了心所法的功能作用,是四食当中的触食所摄。众生以六识触六尘而为食,六识触六尘,众生才能在三界世间中生存,这是众生生存的前提条件。如果六识不触六尘,六识就会灭去。这样众生就没有五蕴的活动,也就不能正常生存了,这是众生所最不愿意的。    触,能作为受、想、思心所出生的一个缘,一个前提条件。触,需要根尘识三者和合,而受想思心所,就不需要根尘识三者和合。只是单纯的六识活动,只涉及到了六尘,是对六尘的一系列的了别活动,不像触心所涉及到了根和尘。        原文: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虽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有说令心回趣异境。或于一境持心令住。故名作意。彼俱非理。应非遍行。不异定故。    释:作意,就是能够把心,警觉起来。就像赛跑运动员,要准备起跑了,心在警觉着,等着听枪声,一旦听到枪声,马上就会冲出起跑线。作意心所也如是,在准备着在出生到相应的尘境上。这就是说,识心还没有被生出来,正准备着生出来,但是得有个出生方向和处所,识种子才能输送出来,识才能出生,不能随便漫无目的地就生到一个处所。    识心要出生的处所,就是所缘境,也就是作意的尘境。所以,作意是在种子位,是在阿赖耶识里,识种子还没有出生,就准备着要出生到相应的处所,或者是感兴趣的处所,或者叫做关心在意的处所,与识心有关的处所。所以才会去作意,否则就不会作意了。    如果识心明明不想看一件花衣服,就不会作意于花衣服。作意,就比如是,我要出门,在房间里,还没有出去,但是我得知道,到哪里去,往哪个方向目标走去。心里在想着目标方向,就是作意。人还没有出门,就比如识是在阿赖耶识里的种子位。作意了以后,就有了目标,阿赖耶识了知以后,就把识种子出生在作意的目标处所上,祂不能随意胡乱地生出识种子。不会说识心对沙发感兴趣,阿赖耶识却把识种子出生在桌子上,或者出生在汽车的声音上。    作意,叫做引心趣境。就是把心引到趣向于相应的尘境上。虽然说,作意也能引起触心所的生起,但是作意还是以引心为主,不是引心所,心所是心的伴侣,是助伴,协助于心的运行,心是主体,所以作意就是引心,趣境。    有人说,作意是让识心回转到另一个境界上,还有人说,作意是识心对于一个境界保持不变。这两种说法都不对,如果是这样,识心对一个境界保持不变,识心就不能普遍运行了,见一个色时,就不能见另一个色或者是其它色。这样就与识心的定是相同的,就不是心所法的运行了。    而作意心所法,是对所有相关的、感兴趣的尘境,有所警觉和注意,不是只对一个境界保持不变。如果识心的作意是只对一个境界保持不变的话,这是识心的定,是定心所,不是作意心所了。只有修定时是如此,也需要如此,不修定时,识心的作意就不是这样。修定就是不让识心分流,识种子尽量都生到一个处所,这样识的势力才大,识别的就清楚彻底,识心就有智慧。比如一条汹涌澎湃、气势汹汹的大河,分成好多水流,就没有大河的势力了。识心也如是,所以才需要修定。    如果作意是识心回转到另一个境界上,叫做作意,那么在当前的境界上,就没有识心的了别作用,识心就不是普遍运行的。实际上是,识心可以同时在不同处所出生和了别,可以同时作意多个目标,同时触多个境界。所以作意是识心回转到另一个境界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原文: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    释:受的内涵:接受、领受、领纳、感受。而情绪化的受,是受蕴当中的三种受。受,所有的内涵就这些,触之后的最初受,一定是接受领纳领受,不是情绪上的三种受,过后才会有情绪化的三种受的出生,那就是受蕴了。    受,是领纳、领受、接受、接纳,就比如别人送过来一样东西,我们首先是要接受过来,拿过来,容纳以后,才能有下一步的了别,才能知道是什么物。识心与境界相接触以后,识心就会先要接纳境界,然后再谈下一步想心所的了别,以及思心所的思量和抉择。    受心所,就是领纳顺境、领纳逆境以及领纳不顺不逆的境界相,为受的自体性。领纳之后就会生起爱乐心、厌弃心和不爱不厌的舍心,然后造作贪、厌以及不贪不厌的业行。能引起合境的欲望,就是贪求境界的心行,能引起离境的欲望,就是躲离、背离、逃避境界的厌离心,能引起既不贪求,也不厌离的舍念心行。        原文:有作是说。受有二种。一境界受。谓领所缘。二自性受。谓领俱触。唯自性受。是受自相。以境界受。共余相故。    释:有人这样说,说受有两种,一种是境界受,就是对于心所缘的境界进行领纳领受。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第二种是自性受。自性受这个意思是说,受心所有自体性,有自己的行相,有自主性。    而此人说,受心所就是指第二种自性受,不是指第一种。他说受是领纳、领受识心自己与境界相的俱生触,是要感受触,不是要感受境界。此人说自性受,就是对于俱生触的领纳领受,是对触心所的感受,受不是领纳领受境界,不是对于境界的领纳领受和感受,是识心自己在感受识心自己的触。只有这种自性受,是受心所的自体相。他的理由是,因为对于境界的感受,还要和其它的相分和合在一起,又加进了一个境界相,这样就不是受的自体性了。此说非理,名为错解。    什么叫做俱触呢?就是说触心所是受心所的俱生依,因为有触心所,才有受心所的出生,所以受心所生来就有触心所的伴随。俱生的意思是,受的生起,是触所引起的,触心所是受心所的俱生依,没有触,就没有受。所以叫做俱生。        原文:彼说非理。受定不缘俱生触故。若似触生名领触者。似因之果应皆受性。又既受因。应名因受。何名自性。    释:自性受这个说法是错误不如理的,为什么是错误的呢?因为受心所一定不会去缘俱生触,不会去领受触心所,不会感受触心所,一定是要领受六尘境界相的。    受心所肯定是不缘触心所,不会去领纳自己与境界相的触相。就像人触摸到一个物体上,接着会产生受,这个受一定是会接受领纳物体,而不会是领纳手本身对于物体的摸触。所以第二种自性受的说法是错误的。    如果相似于触心所的受心所的生起和作用,就是领受触心所的,那么和生起的因(触心所)相似的果(受心所),就都是受的自体性了。这里就不对了。如果说因为触,而有受的出生,受就得领受感受触,那么因为作意,才有触的出生,触就应该触作意,不应该触根和尘。又者,因为有受,才有想的出生,想就应该了别受,不应该了别境界,那么识就不会知道境界相,就会对六尘境界一无所知。        原文:若谓如王食诸国邑。受能领触。所生受体。名自性受。理亦不然。违自所执。不自证故。若不舍自性。名自性受。应一切法皆是受自性。故彼所说但诱婴儿。    释:如果有人说,就像国王在自己的国度里出生,就要生活在自己的国度里。以此来比喻,受心所是由触心所而有,受心所就要接纳感受触,不能去感受境界;领受触心所的受的体性,才是自性受,才有受的自体性。那么这个说法就是错误的,违背了受心所的自体性,受的自体性就是对于境界的感受。如果受不对境界,不感受境界,那就没有识的自证分了,识就不能领受和识别境界。    如果一个法,是由另一个法引导而出生,然后就要去领受另一个法,才有自性的话,那么一切法都是由另一个法所引导而出生,一切都要去领受感受另一个引导它出生的法,那么一切法就都是受性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不对的,比如因为有作意,才有触的出生,如果触出生以后,就要去领受作意,那样怎么还会有触的自性呢?    想是由受所引导而出生的,如果想心所出生以后,就要去领受受心所,那么想心所怎么还能有自体性呢?那也就没有想自性了,那样的话,什么叫做想呢?思心所是由想心所引导而出生的,出生以后如果是领受想,那样怎么能有思心所的功用呢?思心所就不会有自体性了,思心所的自性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受自性是领纳俱生触不领受境界,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只是用来哄骗诱导婴儿罢了。        原文:然境界受。非共余相。领顺等相。定属己者。名境界受。不共余故。    释:有人说,境界受,共余相故,与其它心所共用相分,因此受心所就不是境界受,他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可是受心所就是对于境界的领受,不是与其它心所共用。领受顺心境界相,领受违逆的境界相,领受不顺不违的境界相,一定是属于受心所的功用,不与其它法、其它心所共同混合使用故。        原文: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释:想心所的体性是对于境界,能够取着境界像。取着,就是摄取境界,和了别境界。了别了境界以后,就会为所了别的境界设立了种种的名言。比如,眼识意识同时触了树木以后,首先会接受下来,领纳这个树木像。领纳了以后,就会取着树木相,知道树木的显色、形色、表色和无表色。然后心里就会有了树木的颜色,树木的形状,树木的年轮,树木的高大或者弱小,等等这些名词和概念。    然后内心里会有声音和念想,或者会用语言,表达描述出来。这就安立了一个树木的境界相,确切知道了它属于哪种色尘,给它定了位。安立定位之后,才能随即生起种种的名言,就会形成各种语言文字。所以想心所的作用,就是先摄取境界像,安立境界像,给境界像定位以后,再生起种种的名言,来表达显示出来,从而让他人来共同领受了知。        原文: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    释:思心所的体性,是能够驱使识心去造作。比如眼识的思,是眼识了别了色尘以后,生起贪厌或者是舍心。于是思心所现行,决定是继续了别,还是移开躲避去,还是随缘。决定之后,就造作了,或者继续看,或者移开,看其它色尘。耳识的思,是耳识了别声尘以后,决定是继续了别,还是躲避,还是随缘,于是,就按照决定造作。    鼻识、舌识、身识都是如此。意识也是如此,分两种情况的思,与五识在一起的思,和单独了别法尘的思。而意根的思,就显得很重要了,祂不仅自己直接决定,而且还会主导六个识的行为造作,还能驱使第八识的造作,祂是联系六识与第八识的桥梁和纽带。    那第八识的思,就是第一重要,极其关键了。因为一切法都来自于第八识,第八识生起思心所,当然第八识就开始造作,第八识一造作,相应的法,就产生出来了。没有第八识的思,就没有一切法的出生,所以第八识的思,就是极其重要的。而第八识的思,一部分是由七个识的思所引起的,尤其是意根的思,会令第八识的思心所现行,从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造作,这是真造作,真有法产生出来了。    第八识的另一部分思心所,是自己本身运行的,不与七识有关。比如了别众生的业种,如果是恶业种成熟,祂就会让众生的恶报现行出来,出现各种疾病,或者祸事和灾难。众生的善业种成熟,会让众生受善报,突然发财和升官等等。这些都是七识所想象不到的,而且恶业果报,也不是七识心所希望的,七识不会去决定受恶报,让自己受苦恼。第八识法尔如是地,就要这样的运行,这是祂的律则,谁也没办法。第八识对于身根和器世间的思,也不受意根所左右,与七识心的思没关系。六七八,三个识的思,都很复杂,不能尽述。    思心所的作用,能够驱使自心去造作善业、恶业和不善不恶的无记业。思心所首先会思量执取各种境界相,或者思量执取各种相分,思量之后,再决定造作。于是六识的身口意行就出现了,或善,或恶,或无记。而第八识的思,造作,纯是无记业,不属于善和恶。但是,佛地的第八识就与十一个善心所相应,第八识的思心所,就造善业。转识成智以后,七识大多也是以造善业为主,渐渐与善品法都相应,远离恶品法,远离染污。染污真正远离时,可能就到八地菩萨的果位了。        原文:此五既是遍行所摄。故与藏识决定相应。其遍行相。后当广释。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释:这五心所法,就是遍行心所所摄,只要有识心的运行,五遍行心所法就会同时现行,与识心同时同处运行。所以五遍行心所法,与含藏识也就是第八识是绝对相应的,因此第八识异熟识就有五遍行心所法。而五遍行心所法,到底是如何遍如何运行的,其运行的行相是什么,以后会广泛地来加以诠释。    此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法,其运行的行相,与异熟识的运行行相,有些差异,不是完全相同。但是二者现行的时间是同时的,所依的事相是同一个。那么异熟识是什么行相呢?行,是运行,相,是运行的相貌和相状。五遍行心所法,与异熟识的运行行相,不同有差异。第八识异熟识现行的时候,完全是无形无相的,也完全是如如而无为的。    而心所法的运行却有一定的相貌和形相,是有为的,有造作性。造作就是有为,造作行为包括作意、触、受、想、思,都是有为性。因为心所法的有为性,所以,第八识才能出生一切法,产生三界一切有为法,包括器世间,众生的五蕴十八界,实现众生的因缘果报。第八识是无为性与有为性的和合,有为无为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完整的第八识体性,二者缺一不可。    第八识与心所法的行相虽然有差异,而时依同。时,就是时间、时候,依,是所依的各种相分。就是说第八识异熟识和五遍行心所,是同时同处运行,第八识只要运行,心所必然也同时运行,而且都是依于相同的事相,所依的相分,是一样的,相分是同一个。    所缘事等,故名相应。等,是同等、同样,异熟识和五遍行心所法,所缘的事相是相同的,是一样的,是同一个,所以是相应的。如果不是同一个,那就是不相应的。相应,就是心所法与异熟识是相应的,心所法是五十一相应心所法中的五个,必与识心相应,是识心的助伴,伴随、辅助识心的运行。除了五十一心所法,还有不相应的二十四个不相应心所法,与识心不相应,与识心运行的时、处、相,都不相应,故名不相应行法。        原文: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舍受相应。又此相应受。唯是异熟。随先引业转。不待现缘。任善恶业势力转故。唯是舍受。苦乐二受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待现缘故非此相应。    释:此识,是指第八识异熟识。祂的运行行相,极其微细,不分明,不明了。不像六识心那样,容易让人名了,容易让人认知到。六识心的运行比较粗,意识容易观察到,而第八识的运行非常微细,极不容易让人发现,需要福德具足到一定程度才行。第八识不与六尘相对应,不能分别六尘。六尘境界是顺境还是违境,祂不知道,就是说祂不知道六尘的好坏,不知道是非和善恶,因为不与六尘相对应,不知不见六尘故。    第八异熟识的行相,是那样的微细,以至于极大多数人,很难证得祂,也很难观察到祂的存在和运行。但是祂却永永远远地相续运作着,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未来也永远不会停止运转。因为祂是不生不灭的心体,永远不会有断绝时。因此,第八识只有与舍受相应,没有苦受和乐受。但是第八识的舍受与前七识的舍受,有些不同。    前七识的舍受,是分别六尘境界以后,对六尘境界的感受是随缘,可有可无的觉受,是一种无所谓和不在意的感受。而第八识的舍受,是根本就不了别六尘,不知道六尘,当然不会对六尘生起任何感受了。就像一个盲人,看不见鲜花,对于面前的鲜花,当然没有任何感觉了。也就像一个聋人,根本就听不见声音,音乐传过来,他当然不会有任何感受了,第八识就是如此。    这种不分别六尘顺境和逆境的相应舍受,只有异熟识有。随先引业转。不待现缘。任善恶业势力转故。唯是舍受。异熟识随着众生前世所造作的业行,而随七识流转到此世。而异熟识对于众生的业行和果报,也是舍受,祂不会因为众生造善业,升天享乐而欢喜,也不会因为众生造恶业,下三恶道而受苦,从而生起苦受。异熟识无有任何的觉受,不管众生造作什么样的业行,受到什么样的果报,祂都无喜无忧,完全是舍受。    众生造善,异熟识随善缘,众生造恶,异熟识随恶缘,祂都无所谓。善与恶与祂全然无关,祂全部随顺,因此完全是舍受。但是众生的苦乐二种感受,都是异熟果报,由异熟识而出生。虽然苦乐二受,由异熟识而生,但不是真正的异熟识的觉受。    因为这二种受,要有相应的业缘,要有现时的正报和依报——六尘境界,才能有苦乐二受的产生,这是六识所具有的觉受。异熟识没有,异熟识与此二种觉受不相应,因为异熟识不对应六尘境界,与众生的正报和依报环境都没有关系。祂不受任何果报,也不感受任何境界,因此没有任何心境,没有任何觉受。        原文:又由此识常无转变。有情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二受相应。便有转变。宁执为我。故此但与舍受相应。若尔。如何此识亦是恶业异熟。既许善业能招舍受。此亦应然舍受不违苦乐品故。如无记法。善恶俱招。    释:又因为这个异熟识体性常恒不变,有情众生无始劫以来,一直都在执著第八识为自己,把第八识所有的功能体性,都据为己有,认为是意根自己做得了那些所有的事业,都是自己所为。    异熟识如果与苦受相应,祂就不会让众生去三恶道受苦,祂也不会随着众生的七识去三恶道。异熟识如果与乐受相应,祂就会众生永远活在天上,不要死去。众生造恶业时,异熟识就不会记录收存,然后又输出恶业种,祂就不作这件事,就会有所选择了。那这样,异熟识的体性就会转变了,不是原来的那个清静的心体了。    众生造恶业时,异熟识也不会随顺过去,不会输出种子,这样众生的恶业也就不能造作了。因此,变来变去的异熟识,就不是恒常不变的了,意根也就没必要再执著祂为自己了。就像意根一旦知道五阴是生灭变异的,是无常的,是虚妄无我的,那么意根就不会再执著五阴为自己,二者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异熟识,只与舍受相应。    如果是这样,异熟识只与舍受相应,为什么这个异熟识也能让恶业异时异地异类而成熟呢?答:既然允许众生受善业果报时,异熟识也是舍受,那么众生受恶业的恶报时,异熟识也应该是舍受。异熟识的舍受,永远不会违背和影响众生七识的苦乐受,二者不互相违逆,不互相冲突。比如,众生受不善不恶的无记果报时,异熟识是舍受,那么众生受善报和恶报时,异熟识仍然是舍受。    原文: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所相应。互相违故。谓欲希望。所乐事转。此识任运。无所希望。胜解印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曾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慧唯简择。德等事转。此识微昧。不能简择。故此不与。别境相应。此识唯是。异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应。恶作等四。无记性者。有间断故。定非异熟。    释:这个部份还是讲阿赖耶识的心所法。“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所相应。”这句话是讲,为什么第八识不是与五别境等心所法相应,就是说祂为什么不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祂为什么没有五别境心所法。什么叫五别境心所法呢?五别境心所法就是: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心所法。    别境的意思是说,这五个心所法不是时时处处都能现行出来,是在个别情况下才能现行运作的,有很多时候是不现行出来的,所以才叫做别境。不像五遍行心所法必须是伴随着八个识从始至终在运行不断的,五别境很多时候是断而不能现行出来的,是不能普遍存在于一切时一切法的。    为什么第八识不是与五别境等心所法相应呢?《成唯识论》里讲是:“互相违故。”什么叫互相违故呢?意思就是说第八识的行相与五别境心所法的行相互相违背,二者的行相具体分述如下。    欲心所,就是希望所乐事转。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的意思是说,现在心里所没有的,还没有达到的那个境界,没有拥有的境界,心里是想要拥有,希望能够实现心愿,达到那个目标和心愿。欲就是想、要、希望、计划、打算,这就是欲。有所希望、有所希乐、有所要求、有所乞盼,这叫欲。希望现前还没有的、不存在的人、事、物、理能够得到,希望能够拥有,希望能够实现,这是欲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欲的另一个方面的意思就是说,现在有的人、事、物、理,希望能够消失,不再存在,希望能够远离,希望能够舍弃,目前所拥有的境界,与我们的心相违背,不希望再继续存在,可是却存在着,与己不相舍离。欲就是想把这个境界给舍弃掉、丢弃掉、抛弃掉、离开、转离,这是欲的两方面内涵。    欲是谁拥有的呢,谁有这个欲心所呢?欲是六识心所拥有的,当六识现行出来的时候,有时就有欲心所的伴随。六识心打算拥有一些境界,希望拥有一些境界,想要离开一些境界,这些都是属于欲的方面,叫欲心所。有所希望、有所希乐、有所稀求、有所盼望,有所愿望,这都是六识心所具有的欲心所。但是欲心所,不是常常出现的,是偶尔出现的,否则众生的心里欲望就太炽盛了,苦恼就太多了,尤其是众生福薄,欲望根本就不容易得以实现。    那么第八识有没有欲心所呢?我们知道第八识的体性,没有欲望,祂不做主宰,没有希望、没有欲求、没有期盼。祂对一切法都是任运而行的,任运而行也叫做法尔如是,祂只是这样的一个运行程序,祂的运作就是如此的。而祂也不对应于六尘境界,不了知六尘境界,因此祂也不会对六尘境界有欲求和贪求。    第八识对于一切法都没有欲求、没有要求、没有所求、没有希望、没有打算、没有愿望,这是第八识的行相。尤其是对于六尘境界,第八识是不对应六尘境界的,因此祂肯定是不希望六尘境界如何又如何的,所以说祂没有希求、没有欲望、没有期盼,也没有打算,没有任何一点点的愿望。    那六识心想要成佛,第八识有没有这个愿望呢?这件事跟第八识没有关系,祂与此法不相应,祂没有这方面的心行和愿望,对成佛之事,祂就没有希求和愿望,祂也不会去学佛,祂也不会去受戒、持戒、守戒,祂也不学任何一种法。相反六识心就想要出离生死苦,想要尽快成佛,而六识学这些佛法,都得依靠着第八识才能修学。第八识在一切法上的运作,都是任运而行,随着业种,随着因缘,随着意根,法尔如是地就运行出来了,祂的行相就是如此,祂的体性功能就是如此,祂的运行程序也就是如此。    阿赖耶识从来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运行着,祂没有自已的希望、打算,欲求,都没有,对于一切法祂都无所希求,祂不会说:“我要变生出一个身体,属于我拥有;我不变生这样的身体,而要变生那样的身体;我要变生这样的宇宙器世间,不变生那样的宇宙器世间。”祂都没有这样的心行,没有这些打算,没有这样的意愿,祂什么心行都没有。    祂只是法尔如是的如此运作,作意于种子,输出种子,实现业果,把种子输送出去以后,就产生了万法,按照某一个缘,某个业缘,来变生某一法,配合七识的一切活动。所以第八识阿赖耶识没有欲心所,没有欲望和希求。    五别境心所法的第二个是胜解,什么叫胜解呢?《成唯识论》里说:“胜解印持。决定事转。”印持就是把某一件事情某一法,印下来,有了烙印,并且受持了,就是说对这件事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并且能够受持和运行运用。决定事转,就是理解知道了到某件事情某一法就是如何的,心里已经很坚定,不再怀疑了。    比如说看见一朵花,眼识和意识两个识心都了知清楚了,于是就取了花儿的相,心里印持下来了花儿的相,并且心得决定,这就是某某花儿。了解了花儿的相貌特征,根据花的外表,花的显色,花的颜色,花的形状,花的表色,花的无表色,就知道了这是花,并且知道了具体是什么花,花的品种等等内涵就都知道了。这样就把整朵花印持于心,内心决定了,这就是某某花儿。    那么看见一个人呢,六识心也印持下来了,这个是人,多大年纪,是男人还是女人,形态是怎么样,气质如何,学问修养如何,外貌是如何,品行是如何,对他的言行举止,就能够胜解了,那么就了解了、明白了,看清楚了,心得决定,内心没有疑惑了,这就叫作胜解。决定了、肯定了就是这么回事,就是某种法,就是这个样子,这叫作胜解。    阿赖耶识有没有这种胜解心所呢?《成唯识论》说:“此识瞢昧。无所印持。”什么叫瞢昧呢?意思是其心昧劣无知,不能作于了别,这是指阿赖耶识不了别六尘境界,不知六尘境界的体性。所谓的瞢昧就是不懂,禅宗里叫作不会,不会六入故,祂对于六尘境界不会,不明白。因为祂不对应于六尘境界,六尘境界是六识所对应的,六识所了别的。阿赖耶识,不对六尘,不识六尘,不会六尘,不会六入。    “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对这一切法,阿赖耶识都没有胜解。当我们遇见一个人,六识对这个人进行评判,进行胜解,进行印持的时候,内心就有一个决定性的概念,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但是阿赖耶识看不见这个人,也听不到这个人的声音,和这个人有关的所有信息,第八识都不了别,都不相应,因此对这个人,阿赖耶识祂就没有胜解,不知道这是个人,是什么人当然祂就更不知道了,什么年龄、气质、相貌、品行,祂都不了解,都不知道,这叫瞢昧。    无所印持,因此阿赖耶识就不能印持,不能决定,不能胜解,当然也没有名言和思维了。对于一切境界,外边的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宇宙器间,所有的风声鸟声,香尘气味,祂都没有胜解力,祂都不对应。既使祂能够变造出众生的五阴身,对于五阴身祂也没有胜解,祂不会说这是人的身体,该给祂造什么样子的,祂没有这样的概念。    虽然祂能变造出万法来,万法都是祂变造的,但是变造出来以后,祂也不了别,正在变的时候,祂也不知道变的究竟是什么,祂只是根据业种输出种子,任运而行,其结果是什么,祂就管不了了。祂只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流程来运行,就像公式一样,完全是公式化的。祂就那样在每个刹那每个刹那地,每日、每月、每年都是这样,按照公式、按照程序地运转着,同时变造出一切法出来。但是祂也不知道变造的究竟是什么,祂没有一切法的概念,祂没有胜解心所。    五别境的第三个心所法是念心所,念在《成唯识论》里的定义是:“念唯明记。曾习事转。”什么叫明记呢?就是很清楚、很明白的把这件事记下来了,心里记住了;“曾习事转”曾是曾经,已经过去了,比如我现在正说话,下一秒钟,话说完了以后就过去了,这句话现在不存在了,就叫作曾,只要是过去了,就叫作曾;习,就是行和作,心里对于所作过的事情,所经历的一切人事物理,都能够明明白白的记住和收存,还能想起和忆念,这就叫作念。    这个念心所是谁拥有的呢?谁有念心所法呢?那是意识所具有的,意识心的念心所相当的强,祂接触什么法,就能记住什么法,过后就能回忆出来,而且能时常念着、想着、忆持着,这就叫记忆。意识有记忆的功能,为什么有记忆的功能呢?因为有胜解,意识能明了一切法,了别一切法,分别一切法,然后就忆持不忘。    意识有了胜解之后,祂才能记住,接触了一个人,祂就能记住这个人;了别了一种花,祂就能记住这种花,能记得自己看过什么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是什么样的一个情景,花的状态是什么。意识胜解了之后,祂就能记住了。越胜解,胜解力越强,记忆就越牢。胜解力弱的时候,比如接触到一种花,他心里没有概念,过后就可能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祂记忆的就弱,或者没有记忆。    比如一个畜生,对于人类的事情,没有胜解,牠就不会对人类的事情有记忆。比如一只狗就喜欢大粪,可是主人告诉牠,那东西很脏不可以吃,牠对于脏的概念内涵不懂,没有胜解,就可能还会想方设法地去吃大粪,牠对此事没有记性。比如小孩子,他的胜解力差,记忆力就弱,做过的事情,经历过的人事物,就记不太清楚,记忆力就弱。长大以后,再回忆小时候一岁、两岁、三岁那时候的事情,很多事情就回忆不出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小孩那个时候,对一切事物都不熟悉,他没有接触过多少人事物,不知道那么多的名词概念,他的胜解力就弱,胜解力弱,记忆就不牢固。他就回忆不了太小时候的事情,想不起来那时候的事情了。小孩很少回忆,老年人越老越爱回忆,这一辈子的事,每年每月经历的事他都要回忆。所以说有了胜解的心所法,就有念心所法。他能够很明白很清楚的把所经历的人事物,都记住了。所以看一篇文章,越理解越容易记住,越容易背诵出来,不能理解就会死记硬背,很是苦恼。    阿赖耶识有没有念心所呢?刚才讲了,阿赖耶识因为祂没有胜解力,一切的六尘境界祂都不相应,祂都不对应,那就没有胜解,祂不明了六尘,不明白六尘,因此祂也不能记忆发生的事情。六识所经历的一切人事物理,祂都不知道,不明了,因此祂就没有记忆,不会回忆,不会回想,虽然祂能把六识经历过的事情,作为业种收存起来,但不是祂本身直接记忆和想念的,所以阿赖耶识没有念心所。    “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因为祂对于六尘境界的智慧力非常低劣,分别不了六尘,也就不明了六尘,因此就没有记忆,不会记住六尘,那就不能回忆六尘了。阿赖耶识根本就不能了别六尘,祂就没有记忆了,就像一朵花儿在目前,祂根本看不见,不知道有花儿的存在,祂当然就不能记得住花儿了,也就不能念着花儿了。    一个人在面前,祂看不见,祂怎么能记住这个人呢?怎么能心里念着这个人呢?外面的风声、鸟声祂听不见,就不知道有风声和鸟声,祂怎么能记得住风声鸟声并且心里念着呢?祂内心里连这些风声、鸟声的概念都没有,虽然这些风声鸟声都是由祂所产生出来的,变现出来的,但是祂没有这些概念,因此祂也不能明了风声和鸟声,祂也不会记住这些声音,也就不能忆念这些声音了,因此阿赖耶识就没有念心所。    第四个心所法是定心所,什么叫作定呢?《成唯识论》里说:“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意思就是说能把心念专注在一个境界上,叫作定,心定在一个境界上不动摇,一直是缘在一个境界上,没有第二、第三、第四个境界,也许住在第二个境界比较轻微,没有多少感知,但还是以一个境界为主。心定在一个境界上,专注于一个境界上,专是专门,注是倾注,把整个心识专门倾注在一个境界上,就叫作定。    是谁有定呢?六识心都可以有定,能把心念力、注意力、精力,全部集中在一个境界上,来作分别和了别。这得要通过训练注意力才能集中,有的人不用通过特殊专门的训练就能有定,那是前世修行的善根。有时候有的人觉得某件事非常重要,这个人要想考虑别的事情就考虑不了了,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他不得不把心思定在这一个境界上,来专注地了别和思虑,根本不能放舍。    比如有些神经方面有疾病的人,对于某些事特别执拗,心心念念都是这一件事,根本就分散不了注意力,那么为了对治他这种病症,就要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把他的注意力引导到其它方面去,让他对其它的事情感兴趣,把他的注意力分散,他的精神状态就能正常一些了。    所以定心所就是心的专注力,是六识所具有的功能体性。定主要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定,五识也有定,也能专注不散乱,六识都能够专注在一个境界上不散乱。禅定如果是修好了,心就越来越细致,能引发智慧的生起,而同时色身的觉受就很舒适,身心就会顺畅愉悦。    第七识有没有定心所呢?没有得到甚深禅定的人,没有转识成智的人,第七识没有定心所,因为第七识肯定要缘于所有的六尘境界,除了六尘之外的法尘,祂也能缘到,第八识变什么,第七识就缘什么,祂攀缘的范围比较多,祂就定不下来,不可能专注于一境。但是通过修定,也可以训练第七识减少攀缘,减少执著,让祂不到处攀缘。祂如果不到处攀缘,只缘很少的法尘上,六识心就能定在一处,不散乱了。菩萨们修到一定程度,到地上菩萨的时候,第七识意根可能就会有定心所,佛地的第七识是完全与定相应,有定心所,有五别境心所。    阿赖耶识没有定心所,《成唯识论》说:“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此识就是阿赖耶识,任运就是自然而然的随着因缘而运行着,祂没有自己任何一个心念、心行、打算、意见和想法,祂不做主宰,只是按照某种机制,按照固定的律则自然而然的运行着,法尔如是的这么运行着。此识任运,刹那别缘,祂刹那刹那地随缘到处缘于其他法,不能定在一处。如果祂定在一处,那么其他的法,就不能现起,不能执持了。    阿赖耶识有几个遍:祂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法,遍一切界,遍一切地。如果让阿赖耶识定在一个境界上,那么其他境界,祂就不能去执持和变现,其它境界怎么办呢?那就会消失了。如果哪个境界阿赖耶识不缘过去、不去维持的话,祂不去出生的话,那个境界就会消失。所以说,六尘境界任何一个法,都有阿赖耶识在执持着,那些法才能存在和运行,一旦阿赖耶识不管了,离弃了,那些境界全部都会消失,所以阿赖耶识没有定心所,不能定于一处。    比如说阿赖耶识在给我们变色相,缘于色尘上,阿赖耶识如果只集中在一个色相上,不缘其他法,那么声音怎么办呢?祂就不能变现声音,那么我们就听不见声音了。祂不给变现的法就不能出生,即使出生了,也会消失不存在了,那我们六识该如何存在和运行呢?六识就没有办法运行,就不能了别六尘境界了。所以阿赖耶识不可能只专注于一个境界上,祂必须是同时缘于十八界,每一个界都有祂的存在,十二处上每一处都有祂的存在。而且世间任何一个法上都有祂的存在,祂都得缘过去。    比如说我们眼看色,能看十种色,面前十种色,二十种色,一百种色,这一百种色都得有阿赖耶识的运作维护,否则那些色就不能存在,我们就看不见了。阿赖耶识既然遍一切法,每一个法上都应该有阿赖耶识的运行。色有十种、二十种、三十种、一百种,我们听的声音,周围一切的声音不知道多少种了,周围的气味也不知道有多少种了,我们身上的触尘更多,也不知道有多少种的触尘。    这些法每一个法上都有阿赖耶识,祂都在维持着,执持着,这样每一个法才能正常的存在,才能够运行,我们才能够了别到,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不可能让阿赖耶识专注于一个境界上,否则祂就不是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界,遍五蕴,遍一切法上了,因此第八识没有定心所。    五别境心所法最后一个是慧心所,这个慧心所我们理解为有智慧性,因为有智慧,所以就能够作一切的拣择、权衡与取舍。所谓的拣择,就是能够分别、辨别、挑选,知道和明白此人事物理是好还是不好,彼人事物理是对还是错,如何做才有利无弊,都能够分别得出来,也能够判断得出来。有智慧才能作这样的分别判断,没有智慧就不能够分别、判断、抉择和拣择。    比如说看色时,能作拣择,那种色比较好,比较可心,就分别出来了,然后就对色进行取舍。慧再深些,还能把这些色再作微细分别,分析判断色的来源,色的本质,色的组成材料,色的组合,色的加工制造,这些都能知道,这就是慧,因此才能有拣择取舍性,认为这个事物好,那个事物不好;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这个理对,那个理不对;对一切法都有一定的思维、分析、判断和拣择性,这就叫作慧。    德,就是德能和功用,有慧就有德;没有慧,心比较劣弱,就没有德。智慧劣就愚痴,愚痴就不叫慧,那就没有拣择性了。愚痴人他就什么也不能分辩出来,好坏,大小,高低,上下,都分别不清楚,那么他就没法作正确的拣择,也没法正常的生存。有慧心所法,就具有一定的拣择性,能够分别判断出是非、善恶、对错、高低、大小等等一切法。    六识肯定有慧心所了,因为六识能够分别、辨别,能够拣择,意识心还能够作分析、判断、想象、思维、观行等种种心理活动。六识知道六尘的善恶、是非、对错、好坏,那么慧心所就以第六识为主。第六识的智慧,会不断地发生增减变化,有时慧强,有时慧劣,这也与业缘有关系。尤其是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懂得和证得如来藏法以后,第六识的智慧就能越来越广大,越来越深细,直到转识成智,再具有唯识种智,最终就能具足究竟无上的甚深智慧,天上天下无与伦比。    当然学小乘解脱法也有小乘解脱法的智慧,会生出苦集灭道智,生出无生智和尽智,对解脱之法就有一定的抉择力,会知道这个法能修到什么程度,那个法能修到什么程度,这个法是正确的,那个法是不正确的。有智慧产生以后,就能够有一定的抉择力了。那么修学大乘法,意识心就更有智慧了,涉及到的佛法的范围更广泛和更甚深。    明心见性以后,对于阿赖耶识就有进一步的理解力和胜解力,对于一切法有很强的拣择力。知道此法能让人明心见性,彼法不能让人明心见性,知道此法是讲第八识体性的,彼法是讲世俗法的虚妄性的。意识都能够有一定的分别力、辨别力与拣择力,对于善恶、是非以及各种义理认知程度、深广度的拣择、判断力,就是慧心所法的德用。    六识有慧心所法,第七识也有慧心所法,只是第七识的慧比较劣弱,分别力不强,因为祂所缘太广泛了,没有定,心就不能定在一处,因此祂的分别慧就微弱,不能具体分别出六尘境界是什么,第八识所出生的法尘究竟是什么。    那么阿赖耶识有没有慧心所呢?《成唯识论》说:“此识微昧,不能简择。”这里的昧,就是瞢昧、昧劣、昧略,阿赖耶识也有很重的瞢昧性,对六尘境界不清楚,不明白,分别不了,也拣择不了,就是因为祂心的昧劣性。微昧,是说在对六尘的分别性上,阿赖耶识就没有智慧、没有抉择力了,祂不能作六尘上的拣择,不知道六尘境界的好坏、是非和善恶,对这些法不具备抉择性,因此祂就不能只助七识作善而不助七识造恶。    虽然阿赖耶识没有慧心所,祂不能分别六尘的是非、善恶、好丑、大小等等,但是阿赖耶识真正是有大智慧的,祂的智慧太广大了,三界世间、十方世界祂都能够运作变现出来,其智慧无与匹敌。但是为什么祂却没有慧心所呢?前面已经说了,第一,祂不对应六尘,第二,祂对六尘既没有胜解,没有欲,也没有念,也没有定,当然祂就没有慧了。因为祂不对六尘境界,祂怎么能拣择六尘呢?祂就拣择不了,也就不能分别是非、善恶、大小了,这些都属于六尘境界里的法,对此祂就没有拣择力。    比如说阿赖耶识能够缘业种,缘业种以后,就能依据业种变造宇宙、根身、器界,这是祂的大智慧性的体现,但是在这些方面祂也没有什么拣择,不会说我要变造这样的宇宙器世间和众生的身根,不造那样的宇宙器世间和众生的身根;祂不会说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祂都没有拣择性。祂只是根据种业任运的来创造一切法,创造五阴身,祂都不会做任何的选择。但对于六尘境界,什么色声香味触法,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祂都没有拣择力,祂不能了别,不能分析,也就判断不了,因此阿赖耶识就没有慧心所。    五别境心所法就讲解到此,以上解释了阿赖耶识不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的原因,表明祂不与欲心所法相应,祂没有欲;不与胜解心所法相应,对六尘境界祂不能胜解不能了解;祂不与念心所法相应,祂没有记忆,不能忆念;祂没有定心所,不能专注在一个境界上;祂没有慧心所,没有拣择性,不能作选择。我们的六识心常常要作拣择,这个法是什么样的,那个法是什么样的,这个法是对还是错的,是深的还是浅的,是广还是狭,第六识常常就作这些拣择。然后还作这样的抉择,我要学这个,不学那个,我要修这个法,不修那个法,因为祂有拣择力嘛。    所以说学佛人修到一定的程度,他就有拣择慧,有了择法眼,知道这个法对,那个法不对,我应该修这个法,不应该修那个法,这时就说明他已经有了择法眼,有了一定的抉择力了。没有修到一定程度时,就没有择法眼,也就没有佛法修学上的智慧,他就辨别不了什么法是正,什么法是不正;他就选择不了究竟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他就只能随缘了,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不管是对还是错,他就会随着学过去了。所以众生还没有修到有智慧有抉择力的时候,也就没法作拣择,只能随顺着因缘和业力而修学佛法。    八识心王的五十一个心所法当中,除了五遍行和五别境心所法,还有十一个善心所法,就是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这是十一个善心所法。还有二十六个烦恼心所法,这就多了,包括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二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还有四个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恶,有时属于善,有时属于恶的心所法,就是悔、眠、寻、伺。    阿赖耶识都不与这些心所法相应,意思就是说,阿赖耶识没有善心所,祂不造善,阿赖耶识也没有染污心所,祂不造恶,因此祂就没有十一个善心所,没有二十六个烦恼心所,祂不会现起烦恼,也不受的染污。阿赖耶识也没有善恶不定的四个心所法,祂没有悔、没有睡眠、没有寻、没有伺。这些心所法都与阿赖耶识不相应,阿赖耶识没有这些心所法,只有五个遍行心所法。刚才已经说了没有五别境,现在再补充说明祂也没有善十一心所法,没有烦恼心所法,没有不定心所法,只有五遍行心所法。    阿赖耶识没有善恶性,祂既不造善,也不造恶,祂就没有善染等这些心所法。为什么没有呢?《成唯识论》说:“此识唯是异熟性故。”第八识只是异熟性,成熟善恶业种,实现善恶业报,让众生相续不断,果报不坏失。那么祂本身就不能有其他心所法,就不能有善恶性,否则就不能受善染法所熏习,不能实现善恶业报。    阿赖耶识的体性,唯是异熟性故。什么叫异熟性呢?就是说第八识祂能够让众生的业种,异时、异地、异类而现行,异时、异地、异类而成熟。意思就是说,众生的七识造作业行,阿赖耶识就刹那刹那收存种子,记录业行,因缘成熟时,就要输出业种,实现众生业因果报。所以说阿赖耶识不间断,如果祂一间断,那么六识造作的业行,祂就不能作记录,不能收存业种了;祂不收存业种,将来这个果报就要成问题,众生造业就没有果报了。再者说,祂如果间断了,众生也就不能存在了,一切法也都会消失不见了。    因为阿赖耶识是不间断的,祂就能把众生一切的身口意行,都能够记录下来,收存种子。收存种子以后,祂能让这些种子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异地而熟,让这些种子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另一类果报身上,来实现业因果报,这叫异熟性。祂能够让众生所造的业种,异时而熟,异时而生,让众生的果报异时、异类、异地而实现,这就是异熟性。    所以阿赖耶识的心所法,只有五遍行心所法,没有五别境心所法,也没有善的心所法,没有恶的心所法。就是说阿赖耶识既不造善,也不造恶,但是祂也不造作世俗法里的无记业,比如吃饭、穿衣、走路、开车等等这些无记业行。总之,五十一个心所法都与第六识相应,有一部分与前五识相应,而不与阿赖耶识相应,阿赖耶识只有五遍行心所法。    六七识和前五识的心所法,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修到一定程度就能转变了。修到声闻三果时,心所法当中的贪爱和嗔恚等烦恼心所法就消失不见了,修到四果时我慢等烦恼心所法也消失不见了;修到初地菩萨时,六七识初步转识成智,心所法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其中意根的我见、我痴、我慢、我贪,这四种心所法就没有了,意根由原来的十八个心所法,减少好多个,善心所法会增加,当然意根虽然与善心所法相应了,但是还不够究竟,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善性。    而意根的慧心所法也要增强增大,因为祂也在逐渐与定心所法相应;又因为意根初步达到无漏,初步转识成智了,祂对一些法就有了一定的胜解力,也有了念力,只是还不够完善,不够究竟彻底而已,包括祂也会有一定的欲心所,只是没有意识心的欲心所明显和强烈而已。这些内容很深细,地前菩萨很难观察到,因为心中还有漏,无明还重,意识和意根还没有转识成智之故。    意识以及五识的烦恼心所法也减少了好多,其中六根本烦恼中贪、嗔、慢、疑、恶见断了,没有了,只剩下一丝无明烦恼故意保留着,没有断,为了留惑润生之故。当然意识对于如来藏法还有法爱法贪没有断,对如来藏法的疑没有断尽,还有无始无明的上烦恼没有断;而意识心的二十个随烦恼都断了,没有了;意识心的不定心所法就转变成善的心所法,没有恶性的了,当然转变还不究竟不彻底。    成唯识论第五卷中说,已转依位,意根心所法与二十一心所法相应。初地菩萨转识成智以后,意根的心所法就与五别境心所法有些相应了,也与善十一心所法相应,只是相应的程度还不够彻底不够圆满,但是心所法肯定是改变了。所以如果要讲心所法,就要说明是众生什么修行阶位的心所法,是凡夫众生的心所法,还是三果以上圣人的心所法,还是地上菩萨的心所法,还是佛的心所法,还是第八识的心所法,还是无垢识的心所法,这些都要标明,那么学人心里就能清楚了知了。    不是所有众生的心所法都是相同的,因为众生的烦恼大不相同,智慧性也大不相同,心所法就会有差别。地上菩萨已经断了烦恼的现行,烦恼心所法也就不再现行出来了,而且六七识已经初步转识成智,心所法肯定是要发生转变的。    心所是识的助伴,是伴随于识而现行运作的,就比如是识的拄杖一样,识必须依靠着心所才能运行起作用,也就像是腿瘸的人,必须要依靠着拐杖才能行走。而心所法根本没有种子,只要某个识一现前,这个识就以心所法的形式来运行,识都是以心所法的形式来运行的。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里说,心所法是伴随着识而运行的,是识的助伴。心所是没有种子的,只是伴随识出现的现行法,第八识里不存心所法的种子,其祂几个识也不存着心所法的种子。    意根和第八识所对应的不一定是六尘境界,但是这两个识只要现行运行,就有心所法的运行。意根有烦恼心所法的时候,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在现行的同时,烦恼心所法有时也会同时现行运作,好几个心所法都会同时现行运作。        原文:法有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阿赖耶识。何法摄耶。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    释:法有四种,这个法是指什么法呢?这个法是指八个识所造作出来的法,八个识所共同运行出来的法。这些法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善法,第二种是不善法,第三种是有覆无记的法,第四种是无覆无记的法。    覆就是染污、覆盖、遮障的意思,因为有染污,就能覆障真性,覆障真心,那么这种法就有覆障、有染污、有遮障,能遮蔽真性、遮蔽善法,这就叫覆。第三种法叫作有覆无记的法,记是指善恶性,无记就是不善不恶性的法。第四种法是无覆无记性的,就是说造作出来的法,没有染污,既没有善性,也没有恶性,是不善不恶、没有染污的无记性。    八个识所造作出来的四种法,就包括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这四种。谁造作善法呢?善法和六识心相应,不善法也与六识相应,善不善法都和六识心相应,六识心有时候善,有时候就不善。有覆无记和第七识意根相应,凡夫的第七识意根有我贪、我慢、我爱、我痴,因为这些无明烦恼,祂就把阿赖耶识的功德性都执为自己的功德,这样能覆弊、障碍了阿赖耶识的真相,也障碍了自己得解脱,让自己长期处于生死轮回中,苦恼不断,所以叫作有覆。    那意根的无记性,是因为了别慧昧略,不能思索六识业行以及自己心行的善恶性,也不知道六尘境界是善是恶,以及结果是善是恶,第七识意根就不会说我要造善或者要造恶,因此意根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祂的运行就是无关善恶的无记性。    但是在初地菩萨以上,意根的心所发生了改变,烦恼去除了,有覆性就会消除一部分;而且智慧力也比其他众生的意根增强了,尤其是知道了很多法都是第八识的功能体性,并不是自己的功能体性,其对法的执著性就减少了很多,因此就与善法相应一些,无记性就减少。到了佛地,意根就完全具有二十一心所法,与五别境和善完全相应。初地就相应一小部分,因为意根达到初步的无漏了,智慧力就增强,这时候就叫做智识。    无覆无记性,是指阿赖耶识心体所具有的体性。阿赖耶识是本来就解脱的心,因为祂没有无明和烦恼,也就不会去执著任何一种法,没有人我执,也没有法我执,那就不能遮障自体的真实性,不能遮障其他心体获得解脱,自身也不会迷惑颠倒,因此,祂是无有覆藏的心体。    祂从来不会起心动念去造作善恶业行,也不在六尘境界里造作业行,不分别和拣择六识所造作的是善业还是恶业,祂自身没有染污的心行,没有贪嗔痴烦恼,没有我见、我慢、我爱、我痴,祂也没有善心所,因此祂的心行是无记性的,无关乎善恶性,也就是无覆无记性的。阿赖耶识属于异熟性,能让众生的业行,异时、异地、异类而成熟,成熟以后众生就受果报。        原文: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    释:异熟若是善性的,或者是染污性的,众生的生死流转或者是要灭除生死流转,证得解脱,就不可能了。异熟识的异熟性如果是善法,或者是染污法,那么众生就不可能出现流转六道的现象,也就不可能有六道的生死轮回了,同样众生也不可能通过修行灭除六道生死轮回苦。    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说异熟识的异熟性是善性的,第八识就只能配合七识造作善业,并且只记录和收存七识造作的善业,未来也只能输出善业业种,使得众生只受善业果报,那么众生就不能在三恶道里生死流转了,六道轮回的生死果报就不能具足现行了。    如果异熟识是善性的,前七识造作恶业的时候,祂就不能配合七识去造作恶业,比如杀人放火、诽谤三宝这些恶业,祂就不会配合去造作;另外即使配合造作了,七识造作了这些染污的恶业行,因为异熟识是善性的,祂就不可能记录和收存恶业种,不可能把恶业种子收存下来,让恶业熏染自己,那么将来就不能实现恶业果报。    但是实际情况是,前七识不管是造作善业也好,造作恶业也好,还是造作不善不恶的业也好,阿赖耶识都不管这些,祂都要配合着造作,并且收存种子。收存种子以后,等到种子成熟的时候,祂就会输出业种,让七识受到应有的果报。    如果异熟识是善的,那祂就不可能输送众生恶业的种子让众生受恶报,多数的因缘果报就不可能实现了。即然众生有六道轮回的生死现象存在,有生死轮回苦,都是依据所造的善恶业来受果报,那么阿赖耶识就不应该是善性的,祂所配合造作的就不能都是善法。    再比如说阿赖耶识的异熟性如果是染污性的,祂就有染污心行,有贪嗔痴烦恼,祂就只能配合七识造作染污的恶业行,不能配合七识造作善业行。如果祂是染污性的,就不是善性的,那众生的七识想要造作善业的时候,祂就不会配合去造作,善业就不能成就了。    另外退一步说,即使祂配合七识造作善业了,祂也不会给收存这些善业种子,祂也不会输出这些善业的种子,那众生造作善业就不能得到善报,而且最主要是七识没有祂的配合,是不可能造善业的,那么众生就永远也不能去除染污烦恼,永远不能得解脱,生死流转就永远不能灭除了。    这样的话,异熟识如果不是属于善,就是属于恶的话,那么众生要造作善业或者是造作恶业,祂就不能配合造作,善恶业也就不能成就,也就不能收存善业或者是恶业的业种,善业或者是恶业就不能熏染阿赖耶识,那么众生的生死流转,或者是要灭除生死流转苦,就不可能了。    现见众生六道生死轮回的果报不断,生死流转不断,而且也有众生通过修善,在不断的去除染污烦恼,灭除了生死流转苦,那就说明阿赖耶识的异熟性不属于善的,也不属于染污的。祂本身没有染污性,也没有善性,而是随缘配合七识造作任何一种业行,那祂就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祂不属于善的,也不属于恶的,就能配合众生造作善、恶和不善不恶的业行,把众生的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都能够记录、收存,将来输出就实现了众生的因缘果报。        原文: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    释:又因为阿赖耶识是善法所依止之识,也是染污法所依之识的缘故,才说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的,祂不是善性也不是染污性。如果阿赖耶识是善性,那么善性与染污性相违背,就不能与染污业作为依止;如果阿赖耶识是染污性的,染污性与善性相违背,阿赖耶识就不能与善业作为依止,因此只要阿赖耶识是善和染污性的其中一种,就不能同时与善和染污作为依止,只能是让善和染污两种业之一来依止,两种业行不能同时依止于阿赖耶识而现行运作。    而事实上,阿赖耶识是善和染污两种业同时所依之识,这两种业都能依靠着阿赖耶识而运转,才能够造就业行出来,善恶之法才能产生出来。如果没有阿赖耶识作为所依,那么善法不能成就,恶法也不能成就,所以阿赖耶识是善恶法所依止的识,阿赖耶识就是无记性的。    若善染者,如果阿赖耶识是善的,或者是恶的,善和恶互相违背,那么阿赖耶识就不能与善法作依止,或者也不能与恶法作依止,祂就不是善法和染法同时所依止的识,不能为这两种法同时作依止,那么众生的善恶业就不能同时造作出来了,可是众生却不是造善业就是造恶业,根本不会只造其中一种业,那就说明阿赖耶识不是善性和恶性的,而是无记性的,才允许众生有时造善业,有时造恶业,阿赖耶识都会配合着造作出来。    如果说阿赖耶识是善性的,那么众生造作恶业的时候,祂就不能随顺众生,配合众生去造作恶业,恶业行就不能依止阿赖耶识而产生出来,那么阿赖耶识就不是恶法所依止的识体。可是恶业众生确实在造作恶法,恶法是怎么造作出来的呢?就是阿赖耶识配合着输送种子,并且自身的心所法也一起运行着造作出来的,那事实真相就是,阿赖耶识也是恶法恶业所依止的识体。所以说阿赖耶识不属于善法,不是善性的,而是无记性的,否则恶业行就造不出来了。    如果阿赖耶识是染污性的,那么众生造作善业的时候,祂就不会随顺着众生去造作善业了,众生的善业就不能够成就,可是众生却能够造作善业出来,那说明什么呢?说明阿赖耶识还是随顺着众生,输送种子,运用心所来配合造作善业,那么阿赖耶识就不是恶法染污性,不是染污性的,而是无记性的。    如果阿赖耶识是属于善法,或者说祂属于恶法,属于两者之一性质的,那么祂就不能够与善法或者恶法,都给作为依止,那就说明阿赖耶识属于不善不恶性的,祂是无记性。这样祂才能为众生的善恶业都作为依止,善恶业依止于这个识,众生才能够造作出来善和恶的业行。        原文:又此识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无熏习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无覆无记。    释:又因为阿赖耶识是能被善染业所熏习的缘故,所以祂是无记性的。此识是所熏性故,意思是说阿赖耶识能被七识业种所熏染,存善业,就被善业所熏染,就会输出善业种子,实现善的身口意行和果报;存恶业,就被恶业所熏染,就会输出恶业种子,实现染污的身口意行和恶业的果报。    而阿赖耶识的本体是清静无垢、常恒不变异的,可是祂要收存七识造作的业种,以实现众生的生死相续,那么收存了业种之后,业种就能熏染阿赖耶识,使得阿赖耶识具有了不垢不净的体性,就不是本体的清静无垢了,更有种子的无常变异性,就不是本体的常恒不变异了。    因为业种在其内要不断的生灭变异,那就使得阿赖耶识里所藏的善恶业不断地转变。什么叫所熏染呢?因为众生造作的业行不管是善的、恶的,还是无记性的,都会存到阿赖耶识里,存到阿赖耶识里以后,就使得阿赖耶识里的种子有善染性了,也就是本来清静的第八识含藏了染污生灭的业种,就使得阿赖耶识连同种子整体就成为不垢不净的心体了。    种子存进心体里去了,祂将来要再把种子输送出来,以配合众生造作善染业,这叫熏染。如果不存善种子,祂就不熏善法,那么将来也不会形成众生善业的身口意行和果报,众生的善业也不能成立;如果祂不收存恶业种子,祂就不熏习染法,未来也不会输出众生的恶业种子,来配合众生造作染污业,实现众生恶业果报。如果祂不受染污法所熏,那祂就不会收存和输出染污业种。那众生的染污业种就熏不到祂,将来祂就不会输送出众生的染污种子,不会配合众生造作染污业了。    可是祂确实是在随顺着众生,或者造善业,或者造恶业,两种业祂都随顺着造作。两种业的业种都存到祂的心体当中了。祂确实在受着两种业的熏染,将来就输送出善业或者恶业的业种,就配合着众生造作善业,也配合着众生造作恶业,所以祂不属于善性的,也不属于恶性的,只能说明祂属于不善不恶的无记这种性质。    如果阿赖耶识属于善法或者染污法的话,就好象祂是极香或者是极臭的,那性质就是固定不变的了,不会再受香臭所熏而发生改变。如果祂是善性,类似于极香之法,那么臭气来了,祂就不受臭气的熏染,祂永远是极香的,那么臭气就不能存到祂的心体里,将来祂也不会释放臭气的染污种子,众生不会受到臭的恶报,同理香气也熏染不到祂,祂就不会变得更香。    如果祂是染污性的,类似于极臭之法,那么香气来了,祂就不会存香气的种子,也不会受香气所熏,将来祂就不会输送出香气的种子,来受香的善报,同理臭气也熏染不到祂,不会使祂变得更臭,因为祂已经不能够再受熏染,已经达到极致了。    这就说明阿赖耶识不属于极香臭性质,同理,也就不属于善性的,也不属于染污性的,只能属于不善不恶的无记性。如果祂属于善性,或者是属于恶性,那么众生所造作的善行,或者是恶行,将来都不会有因缘果报,因缘果报都不成立,因为祂不受熏故。所以根据以上的这些立论,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阿赖耶识只能是无覆无记的,祂没有善性和染污性,不属于善性的,祂也不属于恶性的。        原文:覆谓染法。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此识非染。故名无覆。    释:覆谓染法,染就是染污之法,所谓的染污,就是不清静,能遮蔽自心,不识真性,不见实相,因此能障碍圣道,不能取得圣果,那会永远处于轮回之中。    此识非染故名无覆。这个阿赖耶识没有染污,没有无明遮障,所以阿赖耶识是无覆的,祂不能覆障自己,不能覆蔽真性和真理,不能障碍自己显现出真性和实相,也不障碍祂的圣性,因此是无覆的。        原文: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此非善恶。故名无记。    释: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记就是善恶性质的,不是善性,就是恶性的,属于两头,性质是特别的,不一般的,因此可以记别,明记下来,别是识别分别的意思,只有特殊而不一般的性质才容易辨别分别。如果识心是善性的,造了善业,就有可爱的异熟果报,善的果报是非常令人喜爱的,众生都喜欢善的殊胜果报,这叫可爱果。如果识心是恶性的,造作恶业,将来就有恶业的果报,是不可爱的异熟果报。记就是指两头,不是善就是恶,但会得到可爱和不可爱的果报。    这两种果报都是比较殊胜,能够明记的,善恶心所的性质也比较特殊,不一般,有殊胜的自体可以明记,不是中性的中庸之性,所以叫作有记性。所谓的一般,就是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很平常普通,不特殊。而阿赖耶识,不属于有记性,祂属于无记性。非善非恶性,因此祂没有可爱的异熟果报,也没有可令人生厌的异熟果报,因为祂没有殊胜的自体可记别。    比如说,阿赖耶识不是善性的,祂就不会造作善业,不会有善的可爱的异熟果报。阿赖耶识也不属于恶性的,祂不造作恶业,就没有恶的不可爱的异熟果报。但是众生造作善业的时候,祂会配合众生造作善业,那众生得到善的殊胜果报的时候,阿赖耶识也不受善的果报。    众生布施了恒河沙世界里的七宝,获得了无边殊胜极殊胜的善业的果报,那样大福德的果报,阿赖耶识都不会享受到一丝毫。因为祂没有造善之心,虽然祂配合着造善,却没有造善业的心行,祂只是随缘的、法尔如是的在配合运行着,并且按照因果律来输出业种,实现因果,所以祂不享受善的殊胜果报,只是众生的五蕴七识来享受这个大福德果报。    众生造恶业的时候,比如杀人放火,诽谤三宝,阿赖耶识因为没有恶心,祂不会主动有意地去造作这些恶行。但是众生造作这些恶行的时候,阿赖耶识就配合一起造作,虽然配合造作,祂也没有恶心,因此祂也不受恶的异熟果报,众生恶心造业,才有不可爱的异熟果报。祂配合造业,只是随缘,法尔如是地运作,只是按照某种运行机制来运行罢了,因此是无记的,没有异熟果报。    比如一个机器人,人为地给它设计了一个程序,它就按照程序或者造善业,或者造恶业。但是造了什么善恶业,跟这机器人没有关系,因为机器人没有心行,所以它没有善业和罪业,不受奖赏和惩罚,奖赏它,它也享受不到;惩罚它,比如司法机关要定罪,也不能定它罪,要定指挥机器人造善恶业的这个人的罪,或者是定为机器人设计程序的这个人的罪。指挥和设计的人会受到善的果报,或者会受到恶的果报,机器人本身不受果报。这个阿赖耶识就象机器人一样,按照固定的机制在运行,祂只是配合众生造作业行,本身并没有什么心行,都是众生有善恶心行的造作,那么果报就由众生来受。    综合以上的分析论证,说明阿赖耶识不属于善的,也不属于是恶的,祂属于非善非恶性的,所以叫作无记性的。前面又说祂是无覆,祂没有染污,祂又没有善性,又没有恶性,在这个四法当中,祂属于无覆,又无记性的。善法和不善法属于六识心所具有的心行,而有覆无记性的法,是意根第七识的心行,那么八个识所造作出来的法,就分为这四种,阿赖耶识属于无覆又无记性的。        原文:触等亦如是者。谓如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触作意受想思亦尔。诸相应法。必同性故。    释:上一段是讲阿赖耶识的无覆无记性,这一段开始讲阿赖耶识的五遍行心所法,主要是破斥一种对于五遍行心所法认知的邪见。有人说,既然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的,那么阿赖耶识的五遍行心所法,比如触、作意、受、想、思,也应该随着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这一段内容都是破斥这种邪见的。    这种邪见认为,诸相应法必同性故。什么叫相应法呢?就是说这些心所法,是与八个识是相应的,与识心相应的法叫相应行法,与识心不相应的,叫作心不相应行法。与八个识相应的法总共有五十一种,叫做五十一心所法;还有与八个识不相应的法,是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有些法与八个识相应,有些法与八个识不相应。    与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种,叫五遍行心所法,那就是说,只要阿赖耶识存在,那么五遍行心所法就会帮助伴随着阿赖耶识运行,这样阿赖耶识才能产生出一切法,这就是五遍行心所法所起的作用。    只要阿赖耶识存在,五遍行心所法就会伴随着运行,五遍行心所法依赖着阿赖耶识才能存在,它们都没有其自体性,是识心运作的辅助工具,有识心的存在,心所法才能存在和起用,没有识,心所法就不能存在,也不能起用了。心所法是没有自体性的,不是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必须要依赖阿赖耶识才能存在运行。而阿赖耶识不需要依赖任何法,祂就能够独自存在和运行。心所法就不行了,八个识的所有心所法都必须要依赖于相对应的识,才能够存在和运行,没有识,就不能存在和运行。    比如说六识的心所法,如果六识灭了,那么心所法也就随之而灭,不可能单独存在。因为心所法没有自体性,没有能动性,虽然六个识同样没有自体性,但是六识有能动性,有趋动性,心所法没有,必须依赖着有趋动性的六识才能存在,那就更加的没有自体性了。六识毕竟还有自己的特性和功能利用,是阿赖耶识亲自产生出来的识体。    而心所法完完全全依赖于识才能存在和运行,它没有自己独自存在的体。因为心所法是识的助伴,是辅助识心运行的助手,属于拐杖之类的性质,就叫助伴。既然五遍行心所法没有自体性,那就是完完全全的虚妄法,没有实体性。那就不能与识相等,二者不是同一类性质的法。        原文:又触等五。如阿赖耶。亦是异熟。所缘行相。俱不可知。缘三种境。五法相应。无覆无记。故说触等。亦如是言。    释:阿赖耶识的体性是无覆无记性,然而有人认为,阿赖耶识五遍行心所法,触、作意、受、想、思,应该是随同于阿赖耶识,也是无覆无记性,因为二者必须要有同样的体性。他们还认为,触等五法,与阿赖耶识一样,也应该是异熟性。    阿赖耶识的异熟性,是能够记录、收存众生的业种,并且受业种所熏,被熏了以后,祂将来就能输出业种,输出来的就是被熏染的。比如说众生造了杀人的恶业,这个业种就存在阿赖耶识里了,阿赖耶识领受了这个业种,收存起来以后就受熏了,就成为了不垢不净的体性。受熏了以后,将来才能把这个恶业种子输送出来,输送出来以后,众生就受了恶业的果报,祂输送出来的就是染污性的种子,以及众生与恶相应的心行,这是受熏染的结果。    又比如众生有贪心,生起了染污的心行以后,就造作了贪的业行,染污种子就存到阿赖耶识里了,阿赖耶识收存起来以后,就受了熏染,祂就含藏了这个恶业种子。等到将来缘熟了,祂把这种子输送出来,众生就现起了染污的业行,他还是贪,还是惯于偷盗。    阿赖耶识产生了众生贪染偷盗的行为,这就叫受熏了,不是阿赖耶识本身有这种行为,是祂把这贪染的种子又给输送出去现行了。众生存进来什么,祂就输送出去什么,这个叫作受熏,所以说阿赖耶识有异熟性。而这种邪见认为五遍行心所法,也有这种异熟性,也能记录收存、输出众生的业种,实现众生的因缘果报,这是不如理之说,不懂得心所的体性和作用,也混淆了识心的体性和作用。心所法没有自体性,不是实体,只是一个被识心所利用的辅助工具,没有识别性,不能起到识的功能作用。    这种错误知见认为,与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法,一定是与阿赖耶识的体性相同,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心所法也应是无覆无记性的;阿赖耶识有异熟性,五遍行心所法也应该如阿赖耶识一样,有异熟性。    心所法有没有异熟性呢?没有异熟性,因为五遍行心所法没有自体性,不能单独存在,那就不可能受熏持种,不可能实现众生的异熟果报,因此心所法没有异熟性,它不能记录、收存、输送众生的业种,不能实现众生的因缘果报,心所法不可能作这些事,因为它不是实体,不是自在的。阿赖耶识是实体,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作用,祂象一个无形的大库房一样,能够含藏无尽的业种,收存无量的业种,因此才有异熟性。    而五遍行心所法不是实体,就没有能藏所藏性,没有执藏性,所以心所法不能受熏,不能记录收存业种,也不能输送业种,更不能实现众生的因缘果报。心所法没有实体,它要依赖着阿赖耶识才能够现行和运转,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心所法也就不存在了。心所法是要依赖着阿赖耶识才能现行的,所以就没有异熟性。    阿赖耶识所缘境界,以及阿赖耶识运行的行相,都不容易被意识心所了知,心所法也是,所缘的境界和运行的行相,都不容易被意识心了知到。所缘的意思是说阿赖耶识缘的是什么样的法,祂缘业种,缘根身器界,缘七识心,因此就能了别业种,了别七识的心行,了别根身器界。阿赖耶识对这些法都能作意、能触、能受、能想、能思,能记录七转识造作的业行,能收存业种,能受前七转识所造作的业种的熏染,然后实现众生的善恶无记的因缘果报,这是异熟性。    而有人认为五遍行心所法也有异熟性,也有与阿赖耶识一样的所缘,一样的运行的行相,也能了别七识的心行,了别根身器界,了别业种,也能作意,也能触,也能受,也能想,也能思,也能记录业行,收存业种,实现因缘果报,心所法的所缘和运行行相,不同于阿赖耶识本体的所缘和行相。他们认为阿赖耶识的所缘以及运行的行相,意识心都不能触及到,因此不能具体了知,五遍行心所法的所缘与行相,也是同样的,意识心也触及不到,也不能具体了知。而我们应该知道,主体识和被其利用的工具,其所缘和行相,不可能相同,一个有能动性,一个没有能动性之故。    他们还认为五遍行心所法,能够缘三种境,三种境是什么境呢?第一个就是性境,第二个是带质境,第三个是独影境,这三种境是阿赖耶识所能缘的,他们就说因为阿赖耶识能缘,所以五遍行心所法也能缘。这个观点不如理,只有主体识才能缘这些法,有分别之性的法才能缘其他法,而心所法仅仅是一个识心所运用的工具罢了,工具不是识,不能有识的作用,就像人拿扫帚扫地,不是扫帚能扫地,而是人能扫地人有能动性,无情物的扫帚没有能动性,它仅仅是个工具罢了,心所法也如此。总之,他们认为五遍行心所法与阿赖耶识相应,也是无覆无记性,此说当然是非理的。        原文:有义,触等如阿赖耶。亦是异熟。及一切种。广说乃至。无覆无记。亦如是言。无简别故。彼说非理。    释:这种邪见认为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的,五遍行心所法和祂相应,也应该属于无覆无记性的。他们知见不正,就说触等也如是,也应该有无覆无记性,这种说法没有任何道理。因为他们对这些法义没有相应的智慧来鉴别,没有智慧来仔细思维真实义究竟怎样,就生出这些错误的知见。五遍行心所法没有自体性,不是实体,而是辅助工具,就不能和阿赖耶识划等号,不能有阿赖耶识的那些体性。    阿赖耶识所具有的体性,五遍行心所法就没有。阿赖耶识是八识之王,就象一个皇帝一个国王一样,皇帝国王是富贵的,他要什么有什么,他可以做一切,而皇帝身边的大臣呢,或者是身边的辅臣之类的人,他们是帮助辅佐国王做事的,他们自己并没有这么多的财富,也没有这么多的权力,只是依赖于国王而帮助治理国家事务,他们所有的权势地位不可能和国王相提并论。    他们只是替国王办事,帮助国王治理国家,不能和国王平起平坐,国库里的金银财宝也属于国王所有,大臣只是帮助管理,没有实有权。五遍行心所法和阿赖耶识的关系,与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阿赖耶识有自体性,祂是一个实体,祂能够受熏,能够持种,能够变现一切法。五遍行心所法就不能了,心所不是自在的,没有自体性,就不能做这些事,不能有这些体性,只能帮助阿赖耶识运行,因此没有异熟性,也不是无覆无记性。        原文:所以者何。触等依识。不自在故。如贪信等。不能受熏。如何同识。能持种子。    释:为什么这种知见没有道理,心所法没有异熟性,不是无覆无记的呢?触等依识,不自在故。五遍行心所法依着阿赖耶识才能够存在和运行,它们都没有其自体性,没有自在性,不能自己单独存在,因此不能与阿赖耶识一样,受熏持诸业种。    比如根本烦恼中的贪心所,和善法当中的信心所,都是不自在的,随时随地会消失不见,不能时时现行出来,众生修到三果时,贪心所就会断灭,永不现起;众生原来没有信的善法,修到一定程度,才有了对三宝的信,如果业障现前,信心所法还会消失不见。因此心所法就不能受熏,熏之也无用,不能成熟众生的业缘,更不能实现众生的业果报。    五遍行心所法也如是,不能受熏。当众生心起贪爱,或者生起信仰,对三宝生清静信的时候,贪和信的心行,都不能熏染到五遍行心所法。心所法不能记录收存业种,那就不能受熏,更不能实现众生贪和信的果报,只能由阿赖耶识受熏染,收存贪和信的业种,实现果报。    当众生有贪心所,造作贪业之时,这个贪业,阿赖耶识就要记录收存,收存了以后,贪的业种就熏染了阿赖耶识,就使得阿赖耶识整体成为不垢不净的。那么阿赖耶识将来就能够释放这种贪的业种,还能让众生受到贪染而再造作贪业,这是阿赖耶识受熏染的结果。    但是五遍行心所法就不行,它们不能存种子,不能受熏染,也不能持种,更不能够输送业种来产生众生的业行,不能变现众生,不能变现万法。所以贪和信,以及众生所有的心行,都不能熏染五遍行心所法,因为心所法不是实体。既然不能受熏,那么五遍行心所法就不能和阿赖耶识一样受熏持种子。        原文:又若触等。亦能受熏。应一有情。有六种体。若尔。果起从何种生。理不应言。从六种起。未见多种。生一芽故。    释:如果这个五遍行心所法能够持种子的话,那就坏了,那么一个众生持种子的体就有六个了。本来阿赖耶识能够持众生造业的种子,众生的业种不管是善业、恶业还是无记业,造作的同时,阿赖耶识就记录,就收存起来了。    如果说五遍行也能记录和收存,那么众生造的一个业,不管是善业和恶业、无记业,造作的同时,那五遍行心所法也同时收存,也同时记录,阿赖耶识也收存,也记录,那就有六个体同时来收存众生的业行业种,那将来这个业种怎么算呢?将来业种成熟的时候,众生该受果报的时候,是不是六个体同时输送出业种,同时形成众生的业果呢?    比如说,众生造了恶业,应该当畜生,是不是阿赖耶识把众生变成畜生,然后作意心所法把这众生又变成畜生,触的心所法也把这众生又变成畜生,那不是出来六个畜生了吗?这个是决不可能的事。或者是阿赖耶识和五个心所法分别输出五个业种,然后共同形成一个畜生身,这也是不可能的,六个业种,不可能出生一个果报体。所以说五遍行心所法跟阿赖耶识不一样,不能受熏,不能执持种子,不能储存种子,也不能输送种子。    假如说作意、触、受、想、思五遍行心所法也能够受熏,能受熏的话就能持种,持种才受熏,那么每一个有情,就应该有六种体,不仅有阿赖耶识,还有五遍行心所法,这些都是体,那么众生造业时,这六体同时给记录收存,将来六个体同时产生众生的果报。当产生众生的眼识的时候,这六体同时产生眼识,那就能产生六个眼识,产生六个眼根,产生出六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那就出来六个众生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现在众生就有一个实体,那么出生出来的这个众生,他就有一个色身,只有一个五阴;不可能是有六个种子,从阿赖耶识也输送种子和业种,从触心所法也输送种子,从受心所法或者作意心所法都能输送种子,六个种子同时来变现同一个众生,这也是不可能的。    六个种子应该生六个芽,不应该生一个芽,现在众生都是一个芽,一个五阴,可见这个五阴只是阿赖耶识自己单独产生变现出来的,与五遍行心所法没有关系。所以五遍行心所法不能持种、受熏,与阿赖耶识是有差别的,不应该同体对待。阿赖耶识的心所就是心所,实体本身就是实体本身,功能作用不能平等相同。        原文:若说果生。唯从一种。则余五种。便为无用。亦不可说。次第生果。熏习同时。势力等故。又不可说。六果顿生。勿一有情。一刹那顷。六眼识等。俱时生故。    释:如果说众生的业果出生,产生众生的五阴十八界出来了,这只是从一种含藏种子的体生出来的果,那么其祂五个含藏有种子的体就没有用了。比如说产生众生五阴身的种子是从触心所法产生出来的,那么阿赖耶识就没有用了,作意的心所法也没有用了,受、想、思这些心所法也没有用了,祂们收存的这些种子都没有用了。    如果只用一个触心所法就能出生众生,那么阿赖耶识存在就没有必要了,其它四个心所法也都没有必要存在了。同理可证,如果众生的五阴身是从想心所法出生的,那么阿赖耶识和其他心所法就没有用了,这显然不合理。从以上分析来看,认为五遍行心所法能够受熏持种,就是一种邪见,是不正确的说法,没有任何道理。    也不能够说,这个六体(五遍行心所法加上阿赖耶识)是按照次第来出生众生的五阴十八界,一个体出生五阴身的一部分,六个体按照次序出生完整的五阴身,这个也不可能。因为众生造业时,祂们是同时熏习,同时存种的,这六体应该同时出生众生的果报身,同时产生众生,不可能次第的只产生一个众生,得同时产生六个众生。    产生六个众生的话,那就更不合理了,也不可能是一个众生,同时出生六个眼识等等都是六套的根尘识,六体产生一个众生也不合理。所以说五遍行心所法,不可能和阿赖耶识一样,能受熏持种。就是说五遍行心所法,没有受熏产生众生因缘果报的功能体性,和阿赖耶识有本质不同的体性,有本质不同的作用。        原文:谁言触等。亦能受熏。持诸种子。不尔。如何触等如识。名一切种。谓触等五。有似种相。名一切种。    释:有谁能说,触等心所法,也能受到七识业行的熏染,也能执持七识造业的种子。根本不是这样的,触等五遍行心所法,怎么能够如阿赖耶识一样,叫作一切种子识,含藏一切种子呢?他们错误地认为五心所法,有相似的执持种子的行相,心所随着阿赖耶识现行运作,就能如阿赖耶识一样,收存业种,受业种熏染,执持业种,就叫作一切种了,这是不对的。        原文:触等与识。所缘等故。无色触等。有所缘故。亲所缘缘。定应有故。此似种相。不为因缘。生现识等。    释:他们的错误观点认为,触等心所法,与阿赖耶识所缘的法相是相同的的,因此触等心所就有相似的种子行相。这样说是不对的。比如说人拿扫帚扫地,实际上是人在扫地,业行是人造作的,功劳归人所有,不能说功劳也有扫帚一份,扫帚仅仅是人使用的工具而已,它没有主观能动性,那也就没有功过了。阿赖耶识与五心所法的关系也是如此,心所法虽然能依赖着阿赖耶识而运行,但所作的一切事业都是阿赖耶识作的,心所仅仅是个工具罢了,因此心所就不能受熏持种,它也不是一切种子识。    他们认为,不是色法的心所法触等,因为也有所缘的法相,因此也就一定能有自体亲自所缘的法,而亲自所缘的法,就是自己亲自所变现出来的法,然后自己再缘。那这个说法显然也是不对的,心所法不可能出生任何一个法,它不是种子识,不含藏种子。这种相似于种子识的影相,不能作为出生现行七识等的因缘。        原文:如触等上。似眼根等。非识所依。亦如似火。无能烧用。彼救非理。    释:比如在触等心所上,对应有相似的眼根相分,这个眼根相分不是本质的眼根,所以并不是眼识所能依止之根,那么触心所就不能出生眼识,它也就不是种子所依。触等心所所缘的法相,都不是实质的相,就如镜子里的火,不能起燃烧的作用,那么看见镜子中的火,想要扑救,则是无智之举,因此心所不能出生一切法。        原文:触等所缘。似种等相。后执受处。方应与识。而相例故。由此前说。一切种言。定目受熏。能持种义。    释:他们说,触等心所有所缘的法相,有相似的种子识等法相,这在以后心所法起执受作用时,才能与阿赖耶识相例比,相一致,那时才能显示出来,触等心所法也能了别根身器界,也能受熏持种。基于此,才有前面所说的,触等心所有一切种子的说法,触等心所一定有能受熏、也能执持种子之义。此种言论也是没有道理的,下文会说到。        原文:不尔。本颂有重言失。又彼所说。亦如是言。无简别故。咸相例者。定不成证。勿触等五。亦能了别。触等亦与。触等相应。由此故知。亦如是者。随所应说。非谓一切。    释:真实义却不是这样,这段文字有严重的过失。他们所说的也如是这样的话,是因为自己没有智慧简择和辨别之故,所说的触等心所与阿赖耶识一样有受熏持种义,一定没有什么依据来证明;触等五心所法不可能有了别性,不可能了别业种和根身器界;触等心所法也不可能与作意触受想思相应。    比如作意心所,只是起引心趣境的作用,本身不能再生起作意触受想思心所的功能;触心所只是起接触的作用,本身不能再生起作意触受想思心所法的功能作用;受心所 只是起领纳领受的作用,本身不能再生起作意触受想思心所的功能作用;想心所,只是起了别取相的作用,本身不能再生起作意触受想思心所的功能作用;思心所,只是起思量抉择的作用,本身不能再生起作意触受想思心所法的功能作用,因为它们本身都不是识,因此不能再有助伴心所了。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他们所说的心所与阿赖耶识也是一样的,只是随意而说,并没有理论依据,触等心所并不是一切种子识,不含藏种子,也不能受熏持种。             成唯识论第五卷讲解关于意根的心所法        原文:未转依位。与前所说心所相应。已转依位。唯二十一心所俱起。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如第八识已转依位。唯舍受俱。任运转故。恒于所缘平等转故。    末那心所何性所摄。有覆无记所摄非余。此意相应四烦恼等。是染法故。障碍圣道。隐蔽自心。说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无记。如上二界诸烦恼等。定力摄藏。是无记摄。此俱染法。所依细故。任运转故。亦无记摄。若已转依。唯是善性。    释:未转依位,是指地前菩萨与凡夫,他们的意根,有十八个心所法,有染污。已转依位,是指从初地菩萨开始,意根的心所法有二十一个,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意根的心行已经与善心所相应。没有我见、我爱、我慢、我痴四烦恼。    未转依位,意根是无记性,已转依已,意根是善性。因为初地开始,意根已经转变成平等性智了,不是原来的染污识性,所以意根的心所染污性就转变了,由我性转变成无我性。而无我性,其智慧就广,心所就有五别境心所法:欲、胜解、念、定、慧。这个慧心所就比地前菩萨和凡夫的慧心所有所不同,智慧广大,能缘就宽广。有了五别境心所,意根的本事就增大了。    所以地上菩萨要根据自己的观行,观行自己的意根的心所法,来讲法,地前菩萨和凡夫,就不好理解,心行不同的缘故。    就比如天人依据他们自己的心来讲心的境界,我们人类就不好理解,心行不同的缘故。就好比人类说话,动物们不懂,因为心行不同的缘故。各有各的内心世界,不容易越界。所以佛法是唯信乃入、唯信乃知,信为道源功德母。无缘不能信,别人就没办法了。修行是一步一步地来,凡夫先断我见,再明心见性。    意识心在凡夫位有五十一个心所法,贪嗔痴烦恼具足。在三果罗汉位,意识的心所法就减少,烦恼心所法消灭了。在入地以后的转依位,意识的烦恼心所法会更少,逐渐转变成全部是善性的。到了佛地,意识的心所法就会只有二十一个,五遍行、五别镜、善十一。    所以修行,就是在逐渐改变六七识的心行,六七识的心行和体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讲心,要说明这个是讲凡夫的心行,还是讲贤人的心行,还是讲圣人的心行,还是讲佛的心行。 如果不说明,凡夫或者观行不到的人就会说:不对,我的心不是这样的,经典里也没有这样说。因为心心不同的缘故,都是依据自己的心所心行而说,不会超越于自己的心行来说话。        成唯识论第四卷原文:(意根)未转依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已转依位。亦审思量无我相故。    释:地前菩萨和凡夫,属于未转依位,他们的意根是执我、思量我。已转依位,就开始思量无我,在一切法上会思量其无我性,无生法忍慧越来越深利。所以众生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