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三昧 三昧,是印度语,是定的意思。三昧里有禅定的境界,也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境界。如果智慧不深,三昧就以定境为主,如果智慧很深,就是定慧等持的境界。 各种念佛三昧的层次不同,以定为主的念佛三昧,是口念佛号而入定的,行走坐卧都能念着佛号,最后不念而念,佛号声不断萦绕于心,萦绕于耳边,不想听也能听得见,连续不断。 定慧等持的念佛三昧,证得了无生忍和无生法忍。比如观像念佛和观想念佛,从口念佛和心念佛开始,最后独影境现前,定果色出现,证得无生理,明了了自性佛。 白骨观不净观修成以后,也是三昧境界,定慧等持。定是一心境界,初禅以上,慧是证得无生,知色身不净,五阴无我,果位是三果四果,也是小乘的空三昧。独影境现前,定果色出现。 四念处观修成也是小乘的空三昧,定慧等持,成就三四果。大乘三昧一个是念佛三昧的成就,一个是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都是定慧等持。没有定,也不成就慧观。 这些三昧里,往往都是定多于慧。大乘的参禅,最后破参时也是三昧境界,有定有慧。如果定浅,慧就浅,只成就七八住位;定深慧就深,能到初地二地位。心住于如来藏的空性中,五阴自身都是空性如来藏,行走坐卧犹如处于如来藏中,无五阴我。 小乘的观行参究断我见时,也是三昧现前,有定有慧,定浅慧就浅,只成就一二果,定深慧就深,能成就三四果。心处于五阴无我的空三昧中,没有五阴我的觉受,处缘对境,心不起我相,不与任何人事为仇为对,不在意自己周遭的一切,因为心里无我。 如果是意识的理解佛法,或者是解悟佛法,一点三昧也没有,没有定境,没有空的觉受,心中仍然有我,我心不死,遇缘对境必须依靠意识的作意才能想起来五阴是无我的,一旦意识失去觉照,我心就突然冒出来,身口意行没有把持。而意识的觉照作用非常有限,断续的非常严重和明显,总是会失去觉照,保持不住,即使意识的力量很强大,能保持住一段时间,也早晚都会失去觉照,尤其是命终。 所有的三昧,不管是以定境为主的,还是定慧等持的,都是意根成就的结果。只有把意根定住,不散乱和到处攀缘,才有定境,意根才有足够的精力思量意识带过来的法,才能明了法的根本意义和实质内涵,三昧必出现,这才叫作证得。 观无量寿经的日观也好,白骨观也好,以及其它各种观行都好,到最后成就的时候,不用意识作意,睁眼闭眼那个景象就会现前,当然意识作意了,那个景象会更明显。 所谓的成就就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那个叫作三昧。如果不能自然而然出现,必须意识作意才能出现的,那个都不算成就,不是三昧。 所谓的三昧就是很深的定境,但不排除同时含有智慧境界,智慧和禅定的有机结合叫作三昧,缺少一种都不是三昧。这种三昧当中已经有比较深的禅定了,一定是把意根也训练成熟了,意根训练成熟了以后,能时时刻刻运作,就时时刻刻心里显现出这种景象了。 如果你定力没有修成就,三昧就没有修成就,意根没有被熏习成功,只是意识比较熟练罢了。意识熟练再作意,就带动了意根,意根才能作意,之后就显现境界。那么这种境界就不是熟练的,是断续的,这种定力就不足,那么就不能叫作三昧了。 二、十方世界里第一尊佛威音王佛是如何见道的?没有其他佛来开示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他自己是如何摸索到有个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能出生五阴世间一切法的?世间一切法的无常变异生灭现象虽然很难证得,但经过长期观察还是能够观察得到的,阿赖耶识是如何观察证得的呢?后人在诸佛的教导下,经过多生多劫就可以承认有第八识如来藏常住,第一尊佛完全靠自力观察出第八识的存在,简直不可思议,成佛道上的每一步都是很现实的走过来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切法空可以自证自通,如来藏出生一切法,这就很难自证自通了,除非有人提示: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独觉佛的修证也不算很难,只要用功参究,放下世间一切。大乘如来藏的参究太难太难,所以开辟天地的第一尊佛是极利根利智者。 禅定究竟有多么的重要?能带来怎样的现量观察,让佛把一切法都串连起来,并归拢总结到如来藏这里?理论与对事相的观察思惟,哪一个更重要?当然是现量观察更重要。第一尊佛是开疆拓土者,根本没有理论可依凭,都是自己一个人对于各种事相一点点的观察思索,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事实的结论,从而形成了理论,为后人修行所依。现在五蕴无我的法讲得这样细致,无数人还是不得门而入,众生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样大?如果没有先驱那些正确的理论指引,后人更是犹如盲人摸象。 第一尊佛凭什么自修自悟,证得了一切法?甚深的禅定和智慧,强力的逻辑思惟能力,勇于探索真理的顽强意志,这些素质远非普通人所能比拟。第一尊佛一个人都没有依,一个法也没有可依的,一个人长期不谢的努力探索世间真理,务求一切法存在的事实和真相,威音王佛只有事实真相可依,还是自己单独探索出来的。我们后人应该怎样学习效仿威音王佛?智者应该向威音王佛学习,依事实说话,勇于探索真理,后必成佛。威音王佛差一点点定力,都不能成佛,全靠禅定的功德探索出全部真理,无依无靠,我们修行也要尽量依靠自己的戒定慧,以证得诸佛所揭示出的越来越多的真理。 三、禅定的重要作用 各种层次的果证,都是三昧,因此都必须有禅定境界和智慧境界,缺一不可。 我有一次一边跟人谈话,一边缝纫僧服,结果就发现,僧服怎么缝反了呢?缝纫衣服这样简单的事,几乎不用思惟,注意力不够集中就缝错了,那么断我见明心这样天大的事,比天还要大的事,为什么不用禅定就能成就呢?这么轻松容易呢? 事情多的时候,内心就会不太安定,这时候整理书稿,思惟就紊乱不够清晰,我就不得不静坐一会儿安下心来,才去校对书稿。那么断我见和明心这样的生死大事,关乎生生世世无量劫的大事,不用禅定或者是少定,怎么就能解决得了呢? 四、所有的三昧,都是定境和智慧的结合,缺少一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昧。但是有的定境里没有智慧,只能叫作定境;有的定境里有智慧,含藏着智慧,就叫作三昧。定境的范围内涵比较浅和窄,三昧的内涵比较深比较广,所以三昧一定包括定境,没有定境就不叫作三昧,没有智慧也不叫作三昧。各种层次的果证都是三昧,因此三昧必须包括禅定和智慧。 五、历劫以来的成就者都具足禅定 坐禅三昧经里教的思惟方式,就是教导观行,思路清晰,只是比较粗燥一些。禅定加观行,足以证果和证得各种三昧,平时再严格持戒,戒定慧三者齐修。佛陀在世时,弟子闻法之后,修禅定,思惟观行,然后就证果,那时就是这个修行路线,效率很高。唐朝宋朝时也是这样,大众修定和思惟参禅,禅师上堂开示,时节因缘具足就会明心见性。 而外道们个个都有禅定功夫,遇见世尊时,世尊一讲法,他们就能马上思惟观行,当时就证果了。所以不要看人家最后一个证果的程序是闻法当下获得智慧,在这之前,禅定已经成就了,心已经清净了,三十七道品也修出来了,就差正知见,世尊讲法补足了他们的正知见,于是闻法当下证果。我们不要看人家最后的成果,要观察他们所修行的过程,过程很重要,没有如理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果。 阿含经里记载的事例,和大涅槃经里记载的事例,都有真实性,确实是有些外道们在修出四禅八定以后,闻佛讲法,只思考几分钟就断我见、断我执,成为四果阿罗汉,然后就入无余涅槃。这些外道非比寻常,四禅八定的功德非比寻常。我们很多人闻佛法一辈子,都不能断我见,外道有四禅八定,只需要几分钟或者更短时间,不仅断我见,还能断我执,立即就能入无余涅槃,确实不可思议。 大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利根?因为在他们修行四禅八定过程当中,因为有这样深的禅定,意识心非常细密非常灵敏,意根已经得到了降伏,只是还有一个知见上的错解没有厘清,没有断除,一旦断除这个邪见,所有的烦恼和执著,当时就脱落,这就是四禅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烦恼,与四禅八定的关系非常密切,禅定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禅宗祖师都是修定高手,弟子个个都有禅定,菩萨六度都已经修好了,修行的过程都已经完成了,禅师上堂开示,座下弟子就悟,果是这样出现的。我们不能只看成就的人的结果,最主要的是要看人家的修行过程,包括前世都修到什么程度了,如何修行的,有什么样的根基。根基已经打好的人,闻法当下就能顿悟,不用渐修,因为从前或者是前世已经渐修过了,那段路程已经走完了。对修行人的修行过程只截取最后一段,那是严重的断章取义,害人不浅。 初学佛的人,应该多读一些佛陀的本生事迹,参考一下佛陀从初发心开始修行的路程,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学佛学佛,就是应该学佛陀的一切修行。虽然能读万卷书,而不知其意,也不是真正的精进。学法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智慧,不是为了收藏无数的知识和学问,不是为学而学,更不是学给他人看的。所以为了获得智慧,我们要做什么,如何做,是应该要用心思考的。学佛人,是学佛的心和行,不是要收集所有佛的语言,而是通过佛的语言,了解佛的心,然后学习佛的心,效仿佛的行,最终才能与佛平等无二,慈悲于人。 六、持戒忏悔罪业才能修好禅定 一切法的证得,真的是要在甚深禅定中,缺少禅定,学到的就是知识,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一定要重视禅定和观行。 禅定不足的原因,是心散乱,心散乱的原因是攀缘多贪求多,把心收摄起来,必有禅定。收摄身心需要持戒,持戒之前需要受戒,受戒之前要忏悔所有罪业,罪业消除,遮障消失,心清净。 忏悔,第一要改变种子,忏悔造作的新业,抵消旧的罪业,通过忏悔,心行转变,业就转变,后不再造。意识和意根变得清净了,这是真忏悔的结果,有这个结果,一是消业,二是不再造新业。如果没有这个效果,说明忏悔心不诚,是假忏悔。 判断忏悔以后罪业是否消除,首先要看是何等罪业,是轻是重。重罪要见好像,之后内心比从前清净了很多,一些障碍消除了,修行速度加快了。轻的罪业忏悔之后,心也是清净的。 七、戒定慧是成就一切法的关键因素 世尊在娑婆世界住世时经常教导弟子修学戒定慧三学,反反复复强调: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等学,能达到心无漏:持戒能使心无漏,修定能使心无漏,智慧增长能使心无漏;心无漏,就能心得解脱,慧得解脱,果位地地增上,戒定慧三无漏学究竟圆满以后必定成佛。 戒定慧三学在开悟之前,修行到一定程度,相应地满足到一定程度,就能断我见或者明心证悟;再往后戒定慧三学增上修,就能入初地达到心无漏;再增上修无漏戒定慧,就能地地增上,直至八地;再增上修就能修至十地等觉,再增上修圆满具足戒定慧以后,就能成佛了。 所以戒定慧三学以及三无漏学是非常重要的,是成就佛道的关键因素。菩萨六度当中也包含了持戒、修定和般若智慧三度,以持戒、修定为基础修学方法,达到具足般若智慧为最终成果。菩萨六度中定学之后才是慧学,佛说因定而生慧,真正大智慧的获得一定是由禅定中深细思惟观行所引发出来的,这是实证出来的智慧,不是情思意解出来的乾慧。从证初果直到成佛整个过程都是如此,每个中间环节,都有禅定的支撑,每种智慧都是禅定的结果。 八、每个人都要好好的训练一下自己的思惟,不要偏离正方向太多。思惟不清晰,一定是缺少禅定,那就要努力修禅定。如果禅定修不好,检查自己是否是福德欠缺,或者是戒律修持的不够好,或者是习性太重,或者是身体方面有障碍。很多人都是缺少禅定,定力不足,思惟跟不上,很多法看不懂就无法胜解,修行慢慢的就掉队了。每个人在修行中都要努力找自己的症结,找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之处,找到之后,要想办法改进。回头看自己,查缺补漏,就是一种精进。 定力少一点点,观行就不能到位,那所说就没有证据,不一定是事实真相。所以说只要自己观行力不够好,逻辑思惟力不强,就不要肯定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那是不究竟的。 九、压伏烦恼和断除烦恼的区别 压伏烦恼和断除烦恼,是两个概念,是修行的两种层次,二者相差很大,或者说极大。修外道定的那些人,禅定都很高,好像都断除了淫欲,很多见色也不起心。但是命终以后还是处于生死轮回之中,换一个身体之后,禅定没有出现时淫欲心还会生起来,然后又因为淫欲心而投胎受生。如果没有断我见证果,所谓断除淫欲心都不是断除,而是压伏,暂时不现起,不代表以后不现起。禅定消失以后,淫欲心马上就出现。 十、觉观与寻伺 初禅以前的心属于有觉有观,初禅与二禅之间的心属于有觉无观,二禅以上的心属于无觉无观。观比觉心思要粗糙,是主动性的,动得要明显一些;而觉是被动的成分多,在快进入二禅的时候,心已经不再主动的观了,而是被动的觉知,然后不能再觉知,就进入二禅。因此禅定中一定是观先灭,觉后灭。静下心来,观一观,就知道了。而这个观,是有思惟的,比较粗糙。觉就是知,只要有识心存在,就有知,但不一定能观。当心累时,识心微弱时,就不能再观了,但是可以有觉知。 寻,心行很粗,动得明显,识心是主动去找,想去探究和发现。伺,心行很细,动得轻微,不容易发现,有被动等待的意思,不再主动出击。观,类似观察,心思动得明显,自己容易观察到。觉,有心就能觉,觉知可以非常细微,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觉知。观类似于寻,觉类似于伺,初禅以后的觉,比伺还微细,还被动。 定力足够时,深入禅定,自己观察思惟一切法,验证一切法,不要依着既定的习惯的说法,现成的答案不一定正确,除了佛亲口所说,即使正确也要做自己的现量观察,才能增长智慧。佛法是否能学得好,与每个人的心思是否细密有关,也与世俗法中的文字功底有关,对于理论当中的字词语义的准确而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正确如理的思惟,不至于误会文字之义。 入定时,或者有过很深的定,就能体会到,什么状态是观,什么状态是觉。对字词的内涵把握,属于我们的文字修养,这个功底一定要训练好。以后读文章读佛经,就能深刻领会文字语言的内涵,也就能正确理解佛经原意,不至于误会佛意。很多人读佛经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错会的情况非常多,往往就以自己错会的意思,来判断别人,说别人错会,却不检讨自己是否错会。 十一、?有一部分人学佛,认为安住于当下就是万事大吉,佛法就修成就了。他们不知道这仅仅属于修定的方法,而且与外道方法相近,根本不能证得佛法而出生智慧。学佛修行不是让心静安稳就算行了,这不是解脱,不能解决生死问题。解决生死问题需要在禅定中心静安稳的情况下对五蕴自身进行观行思惟,去了解和认识五蕴世间的真实相,去认识到五蕴世间的生灭无常无我性,从而看破五蕴世间,放下自我,得到解脱。 现在毫无目的盲修的人非常多,不知道如何是真正的修行,也不知道修行究竟是为了什么。于是各种发明创造就出来了,有的人说:修行就是安住于当下,不起念想就能明心见性,就能成佛。殊不知,这样就是外道的修行方法,最多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外道,但现在的人根本没有过去时的外道有定力有出离心,所以外道定也修不成,别说明心见性的般若大智慧了,连影子都见不到。所以修行不能只图安心安稳,还要起正思惟,以出生解脱智慧为目标来修行。 十二、八正道: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精进、正信、正念、正定。八正道修行满足,就会脱离八邪道,与圣性相应,才能证果,从而进入圣贤行列。 如果一个人奸诈、险恶、卑鄙、心术不正、不择手段、谎言欺骗,显然是不符合八正道的要求,不是正语,不正思惟,没有正念,不谋正业,心不正定,此人则没有八正道。那么讲起道理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也不能说明此人有真知灼见,不能说明此人断我见,证得初果二果了。 邪念炽盛的人,不可能有禅定。有禅定的人心念清净而正直,妄想少,攀缘少,浮躁的思惟没有了,心意端直,不可能有邪心思。因此一个人心术不正,计谋很多,说明心不在定上,没有禅定。 小乘八正道的正信,一定要信苦空无常无我。大乘八正道的正信,一定要信自身有不生灭的自性清净心如来藏,信因此而能成佛,信如来藏能出生五阴身及一切法。大乘正信圆满,修菩萨六度,才能明心证悟。 众生愚痴的多,总是喜欢受人笼罩,喜欢夸夸其谈之理,崇拜侃侃而谈之人,真理不是口头禅,道不在口头上,侃侃而谈者未必有道,若有道,过去的文人墨客胡适等人,个个口才朗朗,文章咄咄,佛法著作禅宗著作等身,长篇大论好不让人羡慕,可是他们并没有道。 十三、问:是不是没有正思惟的定就是邪定?有时候会碰到呆呆的转不动念头的情况,也思惟不了,也念不了佛,这样的情况是要离开的吧? 答:禅定很重要,能澄净自心,降伏烦恼和性障,能使心定于法上起思量,从而生起大智慧。定分很多种,也有各种层次上的转折。目前来说能有定已经是很可贵了,心稳定以后再找时机把心转换成能思惟佛法的定就行了,不必刻意厌弃和躲避枯定,好好利用枯定转变身心,再变幻定的方式就可以了。一般人也无法每天十多个小时的正思惟,那是很累心的,适当的呆呆发愣,也是非常养心养身养神的。 十四、如何区分外道定与佛门定 禅定是所有众生共同所修证的内容,是所有外道与学佛人共通的定,在特征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在功用上却有很大差别。 其差别在于在外道定里,对五蕴没有思惟、没有观行、没有观修、没有参究等等思想活动,因此没有无我智慧的出生,不能得解脱。而佛门里如理的定,一定要有思惟观行参究活动,依此能出生相应的解脱智慧。如果学佛人修的定一直都是在定中,没有思惟观行活动,就属于外道定。 一般来说,学佛人修行的定大多数都与外道定相通,只有到后期在定中起思惟观修活动时,才属于不共于外道的定。所以每个学佛人不必排斥外道定,以及任何禅定,只要最后能利用各种定出生正确的解脱智慧就行,这才是修定的根本目的。 十五、外道不持杀生戒的定与佛门的定有什么区别 定有定福,不持杀生戒的定里,定福少。但是随着定力的加深,身口意造作的越来越少,以至于不再造作身口意行,那么这些外道定都是持戒的定,不持而持,自然有戒。这样的戒要比学佛人持的五戒八关斋戒还要清净,甚至比大多数人的菩萨戒还要清净。 因为有这样深的不犯任何戒的禅定,外道们在听佛说法的当下,瞬间思惟,立即证得四果阿罗汉,不必经过初果二果三果,学佛人能比得上吗? 外道定虽然不能断除我见,断除烦恼,但是外道定能降伏自我降伏烦恼,与五阴我藕断丝连,与烦恼藕断丝连,最后佛陀开示佛法,外道们就深信佛陀,真正归一了佛陀,就会快速证果,我见和烦恼不再藕断丝连,而是彻底断除。 学佛人修的浅定,如果不能降伏自我,不能降伏烦恼,还没有藕断丝连,那离断烦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六、问:是不是定加深时呼吸会变的缓慢和短,呼吸间隔的时间长?而且最近观行思惟法义,经常出现观行到半路就没有语言文字的卡在那里,感觉跟前面的思惟的内容有点接不上。 答:禅定越来越深的时候,意根因为有定,就放松了对身体的控制,也不太控制呼吸了,对呼吸不太执著,呼吸就越来越轻微舒缓,呼吸时间加长,中间好像停止了似的,误会为呼吸间隔时间短。因为呼吸轻微,就错误觉得呼吸要断了似的,实际上是呼吸一口气儿需要的时间长了,非常缓慢了。感觉是非常的慢,非常的轻,非常的深。感觉要断的时候,内心紧张,就会加快呼吸,才感觉呼吸短。四禅定里才能断掉呼吸,在四禅之前仍然有呼吸,只是有可能感觉像是要断了似的,中间间隔拉长了,这个时候思惟也要断,思惟很缓慢,感觉很累,空却大脑才感觉舒服。 在定中思惟定深了时,意根不愿意攀缘什么法,意识就运行的非常缓慢,感觉意识要灭,就不想有语音文字了,觉得多余和烦累。心行越来越缓慢时,就不愿意想问题,妄念也少,有妄念也累。意识无所造作,意根的作用就突出出来了,因为意识思惟活跃时,意根的作用就掩盖住了。禅定深时,意根的作用就突出出来,就会发现这个时候心里没有语言文字。但是意识没有语言文字,意根出来也是没有语言文字的,意识不动少动的时候意根的作用就非常突出和明显了。 十七、如何念咒效果好 在读诵经咒之前,要调整好呼吸,做几次深呼吸,头脑清醒,心念就能清净下来,然后再读诵就能专心了。定力好,记忆效果就好,定力不好,心念散乱,读诵就不容易记住。为了摄心得定,诵咒的时候音调一定要拉长低沉,音调不要上扬,不要旋律太多,免得引起心里情绪的波动,心念散乱,不容易静止。念佛号也是这样,不要有激昂的情绪,旋律不要高扬,曲调尽量低沉,才能不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从而摄心,得定快,容易感应到佛的加持。 十八、如何修定的问题 打坐时可以一心持咒,可以定慧等持。但定深一些的时候,持咒就困难了,感觉很累,最后就不持咒了。如果想入定,这时完全可以舍弃咒语,入到定中。出定以后再思惟观行佛法,思路就会很清晰,甚至一天到晚心情都很愉悦,思惟灵敏,思路清晰。所以不是说打坐入定就不好,会耽误思惟,而恰恰能够提升思惟力,还能降伏烦恼,修行进步相当快。 默念楞严咒,需要定力相当好,定力不够好念咒时必须出声念,意识在发声,意根可以轻松缘声尘,就能开小差了。而默念,意根稍微一放松不注意,意识就想不起来了,因此默念能拴住意根。当定力非常好时,意识念觉得很累,就不愿意出声了,这时就容易断灭,最好能改为让意根念,意识轻轻缘着,这样定力也强。越不容易念,越能引起意根作意,越能有定。太熟悉的意识不费力,意根就可以开小差。 十九、问:有人说有未到地定就可以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不必有初禅以上的禅定,是这样吗? 答:这句话显然不是佛说的,佛在阿含经里说初禅以后断除贪欲和嗔恚成为三果人,再断除我执,才能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三果人都必须有初禅定,更何况四果人,更应该有初禅定。有些人无法修定,就要千方百计否定修定,没办法,众生的业力太大。 初果以后修出初禅定,才能断除烦恼,没有初禅定任何烦恼都不能断除,不能断除烦恼就不能证得三果,那怎么能成为四果呢?有些人非常希望不用修定就能直接成佛。然,这是天方夜谭。 二十、问:阳炎观和如梦观分别相当于小乘的几果? 答:修到如梦观的时候,已经过了禅宗第三关,第三关相当于小乘三果,在初禅定里断除了贪欲和嗔恚两种烦恼。如梦观过后就入初地成为初地菩萨,具有了唯识种智。 修到阳炎观的时候,相当于小乘的二果或者是三果,证得自他所起的任何心绪都像沙滩上的水雾幻影一样不实,因为这时能现量观察到如来藏是如何如画家泼墨一样幻化出六七识心,六七识心的造作是那样的不真实,似有似无。 每一种观行,都需要禅定,在禅定中观行,才能证法,才能过各个关口,否则一个关口都过不去。证三果断除烦恼时必须有初禅定,第三关以后必须有初禅定。第二关以前和二果以前必须有未到地定,如果没有未到地定,什么法也不能证,只能解一解,不痛不痒的。 二十一、问:贪欲心压伏就能修出初禅,贪欲心断就是初果了吗? 答:贪欲心属于五盖之一,降伏五盖,能得初禅定。贪欲心断,是三果人。证初果以后,再有初禅定,二者结合,才能断除贪欲,缺少一个都不行,初果与初禅是断贪欲的必要条件。 二十二、戒定慧还没有修好,六度没有具足的时候,还不到参禅的时候,那就且慢参究,禅定要跟得上才行。如果禅定不好,就无法真正用心观行,观的也不会深和透,犹如雾里看花。但禅定不足,关系就是意识的研究分析,也能研究出一个结果,身心却没有受益,没有功德受用,这是不足取的。菩萨六度尚且不具足,急于参禅,往往事与愿违。师父不给大家拔苗助长,你们也不要自己拔苗助长了。一颗小树苗,刚刚露头,却给它拔到一米高,这课幼苗还能活吗?幼苗死了,小树以及大树就没指望了。学佛这一生被解悟,不仅这一生人才废弃,后世这个人也不容易成为人才,拔苗助长毁的可能不是一生,下一生的栋梁都无法成就,就失去了成为栋梁的机缘。 不少人都劝我赶快搞禅三,我问为什么要搞禅三?他们说引导三天参禅就能开悟。大家说说我能不能三天让大家开悟?香岩禅师在他师父身边当十八年侍者,那个根器那个方便条件都没有开悟。如今末法时代的众生,没有禅定,不能持戒,菩萨六度不具足,给三天的机缘就能开悟吗?那佛陀在世间,娑婆世界末法时期会有多少人开悟?佛陀为什么不这样搞? 但是,三天时间我可以让所有人悟,不是不可以。一句话的事,不难。可是大家这样悟了之后,每个人会成什么样?娑婆世界会成什么样?佛法的走向会变成什么样? 古代曾有禅师,弟子在狭路堵截,拿刀威逼相向要禅师说出密意,禅师面对这样的情事也毫不畏惧,不肯直答。只是一把推开弟子说:你过来,我过去。这是对弟子高度负责的师父,不做买卖和交易,也不炫耀自己度的弟子多,自己有多能。弟子因缘条件具足则自动悟,因缘条件不具足则再继续补足六度条件,修戒定慧,绝不送人情。古代这样的实例很多,这才是对佛教对众生负责的好禅师,只有如此,才能报四重恩,不为个人名闻。 佛法流久成弊,其实在佛陀灭度一百年时就开始有弊了,开始一点点变质了,把生灭法说才成水老鹤,已经让阿难痛心不忍,涅槃走人。如果阿难来到佛法已经流传二千多年的如今世间,估计他一天也不想留,一点恶法恶习也不想知道和容忍。还好他修出了四禅和神通,有说走就走的本事,可以眼不见心不烦。没有他那样本事的菩萨该怎么办呢?只有容忍、接受,再想办法转化恶的风气,没有什么退路。 二十三、不证如来藏是否能断我执 断我执是断除对五蕴世间的执著,不涉及是否证得如来藏的问题,阿罗汉没有证得如来藏,就断我执了,辟支佛缘觉佛也是这样,不用证得如来藏,就断我执了。在初禅以上的禅定中,把五阴十八界彻彻底底观行透彻,断除一切烦恼,我执即断尽,对三界没有留恋了,命终保证能离开三界世间,不回来了。 大乘菩萨的断我执,是在证得如来藏之后,再过如幻观阳炎观,过禅宗三关,过如梦观,进入初地,才有能力断我执,但是不能完全断,如果完全断,就会入无余涅槃。 没有初禅定,阳炎观禅宗三关,想都不要想,不可能过得去,甚至也不能到达第三关。有的人第一关都不是实证,然后天天观行如梦观,也没有禅定,观着观着,就觉得自己证得如梦观了,这个误会有多么大。一般来说,第一次证悟,到如梦观,需要经过几大劫时间,一生不可能修到如梦观,况且也不修禅定,所有的观行都不能入门。 入地以后就开始断法执,法执很深细,小乘的智慧无法断法执,只有证得如来藏的地上菩萨的智慧才有能力断法执。当证得每个细微的法都是如来藏出生执持的,都不是真实的,都是无我的时候,就断了一个法执。现在大家能不能明白什么叫作实修?什么是实,什么是修?所有人都说自己是实修,但是离开戒定慧其中之一,都不是实,也不是修。 二十四、观察佛像十秒钟,然后再看白色的墙面,就会出现佛像的影像,一会儿影像就消失不见。这个境界是如何出现的?这是视觉暂留现象,是眼识意识的记忆功能,还没有深入到意根,意根没有记住,如果意根记住就会长期停留这种影像。如果眼识意识观察久了,就会影响意根,意根记住以后,就会随时随地出现影像,这就是三昧定境。以眼识为主的视觉暂留时间短,以意识为主的视觉暂留时间要长,而且闭眼之后再睁眼还能看到。 过目不忘是怎么回事?意识单独记忆的内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忘记了,而意根记忆的内容很难忘记,甚至能不自觉的想起来,再甚至有可能挥之不去。过目不忘,那是意根的定深,以至于瞬间记忆很牢固,如果意根定浅,记忆的东西忘记的也快。所以所有的定境都由意根引发,意识不能引发长久的定境,只能非常短暂的出现某种境界。我们要想成就各种三昧,一定要深入到意根,由意根来引发境界。 环境熏染的力量是很大的,如果身边有人口痴,总看着他说话,慢慢可能就被熏染有点口痴,外貌生活习惯,亦是如此,包括情绪都是传染的。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一定要多近善法和善人,多接触乐观积极向上的有正能量的人,自己就能被感染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如果有能力,才去近恶人度恶人。 如果经常观察佛像,让意根记住,就能出现禅定,看看眼前是否总能出现那个影像。如果总能出现佛的影像,那我们会不会修定?会不会修念佛三昧?会不会修白骨观?会不会修观无量寿经?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意识勤加练习,意根达到不忘,等到命终的时候,不管什么境界,内心只要一想极乐世界,意根就能安住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会现前,必定往生。精进修行的时候谁精进比较有效果?意根精进有效果,意根精进才是真精进。如果想让极乐世界的境像现前,那就让意根念佛,意根与意识一起观想极乐世界。 二十五、念佛三昧成就的时候,十方诸佛在面前立,眼识所见了了分明,他人却见不得,这是什么境界?白骨观修成之后,见一切人白骨连连,十分分明,他人却不可见,这是什么境界?观无量寿经里,第一观日观成就以后,开眼闭眼,落日如悬鼓显现面前和心中,他人不可见,这是什么境界?十六观每个观成就之后,都有相应境界出现,眼识看见,他人却不可见,这是什么境界?眼冒金星,星星点点在眼前飞舞,他人却不可见,这是什么境界?海市蜃楼,大家都可见,是什么色?比如眼冒金星,眼睛能否看见金色的星星黑色的星星?白骨观的白色的骨头,落日红彤彤的色彩等等,这是怎么回事?眼识见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有眼识参与所见的不能是独影境,但是任何一种禅定中所见的色,都是独头意识见,没有眼识。回忆当中显现出来的色彩,梦里所见的色彩都是独头意识所见,不是眼识所见,这里没有眼识。 二十六、很多人说禅定难修,心不寂静。可是有的人禅定又过深,深得没有念想,觉知微弱,身心麻木,痴痴呆呆,不出智慧,命终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如何正确修行禅定,对我们想明心见性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七、有一些人长期修无念无想的定,不管修多长时间初禅也不现起,也不见道开智慧。这样修就浪费宝贵的学佛时间了。长期无念无想,没有对佛法的如理思惟观行,无法出生任何智慧,不能证道,命终要如何安置这个有漏身?定力修好了,知见具足时,在禅定中就要有参究的念头,不能再百无所思了。有念头有疑情,才能破除疑情,获得智慧。没有定,有疑情,难听的话叫作瞎琢磨。 只修身体,不修心,入定不管多长时间,也不会出现初禅定。对欲界离欲,去贪去执,初禅定才能出现。长期在未到地定黑暗暗的境界里安住,有何益处? 二十八、如何让净念纯熟相继 在行走坐卧做事情时有净念,但净念不是一个念,最少有两个念,三个念是正常。如果要有定的话,心中无论干什么,都要有一个主念,就是重点,把这个主念保持住不丢掉,就是禅定,其它的念轻轻带着就行。这确实需要一定的功夫,可以当作一个固定的课程去练习,熟了心里就轻松省力了,没有太多技巧,对世俗法减淡,净念就能保持下去。意根以这个念为主,少分心其他法,意识也就随之定于这个念上,其他的事情用心就少而轻微。平时减少兴趣,不重要的事情抱着应付的心理就好。 二十九、问:打坐观呼吸出入息,到后来只有观的念头存在,没有观照出入息,入定差不多一个小时,请问这样妥吗? 答:能观,是见分,所观,是相分。只要有能观,就有所观,观的结果,叫作自证分。心里有观,却没有呼吸,那就有其它的相分存在,否则就入二禅定中。 观呼吸的目的,是为了摄心,为了把心定住一处,一得定,二出生观慧,以证得法。那么观里没有呼吸,却观的很好,心很定,也达到一定的目的了,没有什么不对。当定力很好的时候,再把心移动到观呼吸上,继续观呼吸,以证得呼吸生灭变异无常,非我非我所。 不管什么样的禅定,外道定也好,内道定也好,摄心为戒,只管拿过来用,心摄住以后,再在定中观行佛法,都无可非议。佛陀所修的四禅八定就是外道定,然后在四禅定中思惟佛法,证得了阿诺三藐三菩提。没有与外道共的四禅八定,诸佛都不能成佛,凡夫不能证得菩提,成为菩萨。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修定是为了有观行慧,有观行慧,能证得佛法,出生大智慧。不必在意什么定,怎样定,定下来就好,总比凡夫的猴子心处处攀缘好。目标定下来,奔着目标而去,不用在意走水陆和旱路,是直路就行。外道的色身与学佛人的色身是一样的,学佛人的心与外道不学佛人的心是一样的,如果为了降伏其心,世俗的心理学生理学,同样适用于学佛人,调伏心重要。 修定是为了观行,观行是为了出生智慧。而出生智慧不在乎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能入无心定一个小时,没有思惟,可是出定以后,身心舒畅,觉受非常,一天当中身体舒服,心情舒畅,不生烦恼,思惟灵敏,反应敏捷,应对人事都很有智慧,也有修养和涵养,品德提高,何乐而不为?禅定就是用来调伏身心世界,提升人品修养的,即养心又养道,何乐而不为? 三十、如果缺少观行的定力,参考解剖图来观行色身虚妄无我,不管观到什么时候,解剖图还是解剖图,你还是你,没有什么作用,只是多了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而已。对解剖学侃侃而谈,也不代表自己有断身见的智慧证量。说归说,没有定,就谈不到观行,只是学习而已。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修行入手处。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际观行,是两个修行次第。千万不可把学习理论当作观行,然后把背诵的知识当作是自己的智慧。 未到地定不具足,甚至一点禅定也没有的人,而说自己断我见了,是初果二果之类的,那是不可能的。内心不会有那种确认的,即使意识也许能确认,但内心深处还是有疑,不敢真正确认。 三十一、佛家三昧分两种,一种是只有定境,通于世俗外道定;一种是不仅有定境,还有智慧境界。有智慧境界的不通于世俗外道禅定。 第一种定境三昧有三种,叫作三三昧,就是有觉有观三昧(初禅以下),有觉无观三昧(初禅二禅之间),无觉无观三昧(二禅以上)。 三三昧,只是摄心,与智慧无关。有观想观行的三昧,会出生智慧,是真正的三昧。包括大小乘的观行智慧。比如观像念佛,成就三昧时,可明心见性。念佛三昧成就的时候,可明心见性。观行五蕴三昧成就的时候,可得法眼净。白骨观三昧成就的时候,能断我见,证得初果到四果,四念处观三昧成就的时候,可证得初果到四果。观经第七观成就的时候,可明心开悟。般舟三昧成就的三昧,十方诸佛面前立,智慧境界是明心开悟。般舟三昧,九十天念佛,不坐不卧,只能走和站立,不能睡觉。到九十天成就念佛三昧时,十方诸佛面前立,就见到佛——如来了,此为开悟境界。 有人说禅定通于外道,修之系缚。但是外道享受禅定乐,学佛人用来开智慧,解脱生死苦未尝不可。譬如利刀,外道用之杀生,学佛人用之切菜削水果以利大众和自活,不能说外道用的学佛人一定避之不用,这是蠢人思想。同样事理,外道恶用,学佛人善用,岂不方便?一切法众生恶用之,佛却都是善用,学佛岂不善哉?一切事理,学好就能用好,并非是事理有碍,关键在于会用,会用以后,一切法都圆融,一切法都无碍。 三十二、什么是邪定?什么是正定?如何把邪定转换为正定? 邪定是不在解脱路上的定,是不能出生解脱智慧的定,是不能趣向于解脱的定,是共外道的定。在这种定里,识心沉闷或者昏沉,无所用心,不起思惟,不思教理。 正定当中最正的定,在定中心不颠倒,不思世间一切法,不思善也不思恶,不着一切法,却能有无上智慧随顺众生出生一切法,不被一切法所拘碍束缚,解脱于一切法。其次正的定,定中能深细思惟种种正理,不着世间一切相,不着善恶,能出生种种解脱的大智慧,能变化世界,成熟自他一切善根福德因缘,心向正道,心在正道。 当禅定修到一定程度,心清净下来,心力能够高度集中,思考有一定的深度时,定中就要起思惟,思考目前需要解决的佛法问题,思考目前需要弄懂的问题。并且出定之后,也要用心思惟佛法,朝斯暮斯,心心念念,都围绕着佛法,围绕着目前需要解决的佛法的问题。这样就能明了佛法,因缘条件具足时,有可能证得相应的法,开启智慧。 在比较深的正定中,意识思惟较少较轻微,没有情思意解,却有意根不易觉察的思量,意根要深思,用功多于意识,以意根的思量为主。这里有定有慧,定就是正定,邪定里没有这样的思量。自己要踏踏实实的做功夫,掌握思量的技巧,学会思量,一定有益处,百益无一害。 禅定中的昏沉有几种原因,把原因找出来,对治一下,就能解决昏沉问题。一个是气血不通,堵塞血管,供血不足就会昏沉。坐时可按摩穴位,疏通气血。一个是睡眠不足或者是身体疲劳。可调节呼吸,做几次深呼吸。一个是缺少意根感兴趣的所缘法,致使心沉闷。这时可以观想有趣图景,把心从沉闷中解脱出来。 没有禅定时,先不要观行佛法,定力不足时,也不要观行佛法,这样容易推理推论出一个结论一个答案,以后再无法真正用功参究,后续很难实证,道业就受大阻碍。没有禅定的思惟观行,于解脱无益,于道业无益,只增长知见和我慢,不能断除我见,没有功德受用。 三十三、圆觉经中提到修行三摩钵提,定慧结合,以心变化境界,由心转境,境随心。这个方法也不难,在定中,心非常专注的冥想一个境界,随着定的深入,心的转变,境界就会逐渐转变。原来心里是恶念,随着定的加深,内心松弛下来,恶念就会转为善念,想恶却恶不起来了,一切事物都变得美好起来,心由嗔变为喜悦,境界由丑变为美,心转境界就转。所以禅定能降伏烦恼,断除烦恼,转变心念,改变一切法。诸佛大菩萨们都是修三摩钵提,成就了一切法,成就和转变三界器世间,变秽土为净土。 三十四、为什么打坐的时候,容易思考明白,意根容易受熏染?因为打坐时,意识静下来了,不再妄想,就很少出现非量比量了别,现量的成分居多,这样容易熏染意根,也会带动意根一起思量法义,容易明理,理通的快。 三十五、定与静的区别 定包括静,静是定的最初阶段,是定的最初的表现形式。首先是身静不动,再次是心念沉静下来。在往后发展,定就会深了,不仅仅是身心的静,有些法要消失,心念更加的专注统一,甚至心念也消失不见了。二禅定以上,五识消失不见了,四禅定以上呼吸脉搏心跳停止不见了,定越深出现的法越少。法多法少由意根决定,定的深浅在于是否降伏了意根,在于意根攀缘的法多少问题。 三十六、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打坐时或者静下来时,非常慢地背诵心经或者药师咒,一边背诵一边观想,观想佛光照在头部,尤其是后脑部位,佛光是金色的,一直流入头部或者是后脑里;再观想黑色或者是灰色的业障气,屡屡从头顶排出去,修到睡眠好转,再也观想不到有黑气时,就不用再观想了。定力越好越有效果,定力比较好的用这种方法是很管用的,同时也能加强定力,得定很快。观想金色的佛光从头顶四面八方进入都可以,直射和倾斜角度都可以,定力越强,观想的范围越广,这样也能快速地增强定力。自己可以想象,怎么方便就怎么观想,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都可以照此方法观想。也可以给别人观想,但是要替人背业。 三十七、如果定力不足,就不能思惟观行佛法,读书犹如走马观花,不得其要。修定时尽管去定,不用害怕定得太深,定深也没关系,出定以后再参究思惟佛法,内心清净,心思细密,观行相当得力,总比没有禅定或者定浅收益大。定越深越好,定中转变身心以后,再来参禅思惟观行,非常得力,得心应手,观行非常快,也到位。 外道修出四禅八定以后,听佛讲法当下就证果,就是受益于甚深的禅定,出定闻法思惟观行,智慧很快就能出生。没有禅定的人,明了点理就知足,观行智慧出不来,二十年还在原地踏步,道业根本无法增进。还有的人修定,贪图定的境界,在定中享受,玩感觉,以为有各种境界就是殊胜的,不知道修行为何,修定为何,这样的人纯属是玩感受,不是修行。 三十八、修定的禁忌,定就是不躁动,就是安静,就是不动。如果想让身心安静,身心不动,就要减少阳气,阳气不要太足,这样的话身心就不会躁动了,能安静下来。要想阳气不太足太多的话,就要减少饮食的营养和量,不要吃得太好太多,能量不要太足太大,否则就会要往外泄露,泄露时身心就躁动,静不下来。身体正常,饮食一般就好,不要贪求营养和能量,这不利于修行。当然缺少营养,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也无法修行,要保持身体适当、中和,心才能安静,禅定才能修好。 三十九、佛法修证的关键部分,佛反反复复给我们讲,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戒学方面一定要严持戒律,之后心才能定,心定之后才能有观行智慧,观行成熟就会出生般若大智慧。有般若大智慧非常重要,能导向解脱。而般若智慧的出生要依靠深细的观行智慧,观行智慧的获得要靠禅定,禅定的产生要依赖于戒律。戒定慧三学一环扣一环,都很重要,哪一环节都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不能省略和丢弃不要,否则就没有实证。 禅定修出来以后,要学会转化为观行的智慧,善于转换心念,否则禅定永远是禅定,与外道定没什么差别,不出生般若智慧,不能证得无我,不能解脱得自在。不少人都对静坐不感兴趣,原因是心太散乱了坐不住,于是不得不依靠动中定。可是静中的心不容易把握,动中的心就更难把握了。即使动中定修好了,那个定也比静中定浅,心粗,思惟不细密,观行智慧也粗浅,无法真正实证。所以静中定即是基础,也是最后的皈依处,大智慧必须是从静中定出生,历代祖师诸佛菩萨都是如此。 静中定修好了,思惟就会灵敏和深细,行走坐卧心常在定,烦恼能降伏下来,心境轻松愉快,心念自然是善念多。所以静中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十方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流传下来的法宝,一定要珍惜好好修持。 四十、研究与参究的区别 研究是没有定力或者是定力不足的表现,定力不足意根无法使力参与其中,只好由意识单独思惟分析推理判断,所以只能浮在表面,无法深入法义之中,去探索深层次的内涵,所得结果也比较肤浅,泛泛而谈,不得精髓。没有定力时,心神分散,是发散性思惟,没有力度,犹如蜻蜓点水,无法专一深入其中,去搞清楚法的来龙去脉。结果是没有实证的,给不出实证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而参究的思惟活动,是在有一定的禅定力的情况下进行的,思惟深细专一深透,先是意识用心,然后意根参与,最后以意根思想活动为主,意根的功用最大。这样用心非常有力度,直达法义深处,甚至细节都能摸清摸透,疑情都能攻克,结果深信不疑,断除思想结缚。参究的结果,他人看来无懈可击,又能给与他人修行入手处,引领他人思路,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古来搞研究者,文人墨客居多,因为文人墨客定浅情重,喜欢在文字表面做文章,对于佛法浅尝即止,不能入深潭攫取宝藏,只能在潭边掬些清水。即使想入深潭,定力不足,其思惟无法如锥尖一样猛力,无法深入法中,获得深义。因此唐宋朝时期的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人的佛学思想,影响带动不了佛教的发展,及至民国时期及以前的文人如胡适丰子恺等等,禅宗著作丰厚,洋洋洒洒,所说也仅为皮毛,触及不到禅宗皮里,其著作读一遍都嫌多,几句话即知其落处,对于广大学人没有一丝借鉴之处,不要说影响佛教了。 喜好研究者,定浅言多,文字丰富,思想贫乏,虽著作等身,糟糠多,营养少。参究者定深寡言,思想深透,文字虽少,精髓多。比如达摩祖师、傅大士、宝志公,还有唐宋朝时期的禅师,虽其著作有限,可是一言九鼎,一句话回味无穷,可令人参究数十年。其言符其行,其行符其言,言行永远一致,表里如一,体现道者的风范。禅师著作语录,不仅体现禅师修行的历程和心得,也含藏着做人的品格和菩萨的风范,都是实修实证的成果,是佛教的宝藏,带给大众无穷的利益。 所以说要想解救自我,解救众生,带动佛教发展,只有在定中深入参究实证,证出成果,自利利他,才能推动佛教的发展。 四十一、如果心里不杂思乱想,就去除了散乱心,没有散乱心,禅定自然现前。杂思乱想是意根攀缘的习气,很难克服,必须想办法降伏祂。如何能有效降伏意根的习气呢?抓住意根的特点,祂最怕闲下来无事做,那就给祂找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做,让祂主要做这件事,告诉祂这件事非常重要,祂一旦认为很重要了,一定能把精力放在这件事情上。 什么样的事情最有意义?让祂念咒念经念佛,一开始规定数量和时间,祂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不用再规定数量和时间了,祂就能自动自觉的念咒念经念佛,睡觉也能保持这种状态,定力就修成了。意根的精力太充沛了,想办法吸引祂的注意力,让祂把精力集中,意识就能专心致志,意根也能专心思量佛法。这就在于意识如何引导意根,如何牵引意根。平时不管干什么,心里都要念楞严咒,不求数量只要能专注就好,这样加持力很大。 尽量挤时间修定,定力好一些,就思惟五蕴十八界,从色身无常无我开始观行。在五阴活动的当下,分开色身是什么,受阴是什么,都有几个识的受,想阴是什么,都有几个识的想,行阴是什么,都有几个识的行。六根是什么,六尘有哪些,六识在干什么,然后观察这些法的生灭变异的情况。 四十二、定与静的区别 定包括静,静是定的最初阶段,是定的最初的表现形式。首先是身静不动,再次是心念沉静下来。在往后发展,定就会深了,不仅仅是身心的静,有些法要消失,心念更加的专注统一,甚至心念也消失不见了。二禅定以上,五识消失不见了,四禅定以上呼吸脉搏心跳停止不见了,定越深出现的法越少。法多法少由意根决定,定的深浅在于是否降伏了意根,在于意根攀缘的法多少问题。 四十三、修定的好处 早晨在静坐中,听到QQ叮咚一声响,先是只知道声音,没有声音的定义和概念,也没有任何觉受,只是简单的知,这个过程很长,这是耳识的了别,比较粗。之后才有意识的了别,意识了别了,才分别出是QQ声,有了定义和名言,有了觉受。同时又懒懒的不想动,有点贪着舒服的感觉,想继续坐下去,这是意根的贪着。在耳识没有听到响声之前,是意根的知,意根知时模模糊糊,不辨是什么声音,不辨里面什么内容,只有意识出来才能逐渐辨别出是QQ的叮咚声。如果不是静坐入定,这个了别过程非常短暂,快速就过去了,可是在定中,心很细腻,了别的很细微,耳识意识意根都比平时细微,整个过程显得漫长了些,内容细腻了些,了知得单纯了些,心不容易生起情绪,容易降伏烦恼。 这都是意根的功劳,如果再降伏意根,叮咚声音响起,祂也不想了别是什么,那么耳识意识就不出生,五识都不出生,无觉无知,那就进入到二禅境界。 静坐当中,心会变得很细腻,感知很真切,又客观不带情绪,就能发现平时发现不了的事实真相,只要心不进入境界里,单纯的感知,客观的了别,断我见和明心就会比较容易一些。 有禅定的人,心是很细腻的,了别细微看人看事都很准,能抓到根本,作事时心很细,细节周全,接触新鲜事物很快就能学会,出差错少,人聪明智慧。心散乱的人,可想而知,心粗气躁,寥寥草草,马马虎虎。 四十四、如果没有禅定,各种观行一个都不能过关,尽管自己认为一切法都如梦如幻,即使意识知道了一切法如梦如幻,意根也绝对无法证得,那么就会说是说做是做,况且意识也不是真正证得了这些理,证据都不足。 从禅宗第三关开始,往后的如梦观、如境观等等都必须具足初禅定,才能过关。之前的所有观行包括断我见,必须具足未到地定,否则哪关也过不去。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断我见了,还没有未到地定,那么自己应该仔细考量这件事是否可靠,临命终就是一大生死关,丝毫含糊不得。 四十五、如果心里不杂思乱想,就去除了散乱心,没有散乱心,禅定自然现前。杂思乱想是意根攀缘的习气,很难克服,必须想办法降伏祂。如何能有效降伏意根的习气呢?抓住意根的特点,祂最怕闲下来无事做,那就给祂找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做,让祂主要做这件事,告诉祂这件事非常重要,祂一旦认为很重要了,一定能把精力放在这件事情上。 什么样的事情最有意义?让祂念佛念经念咒,一开始规定数量和时间,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不用再规定数量和时间了,祂就能自动自觉的念咒念经念佛,睡觉也能保持这种状态,定力就修成了。意根的精力太充沛了,想办法吸引祂的注意力,让祂把精力集中。这就在于意识如何引导意根了,如何引起意根的兴趣。 平时不管干什么,心里都要念楞严咒不求数量,这个加持力很大。尽量挤时间修定,定力好一些,就思惟五蕴十八界,从色身无常无我开始观行。在五阴活动的当下,分开色身是什么;受阴是什么,都有几个识的受;想阴是什么,都有几个识的想;行阴是什么,都有几个识的行;六根是什么,六尘有哪些,六识在干什么,然后观察这些法的生灭变异的情况。 四十六、禅定为何难修 过去世尊在世时讲法,是从戒定慧三方面同时着手,要求比丘们严格持戒,精进修定,多闻深思,勤修观行,弟子们在戒定慧上的成就很快,证果的人很多。可如今末法时代就大大不同了,讲法要倒着讲,先讲法义,后修禅定,最后再学戒律,一点一点循循善诱。众生就要倒着修,学了一大堆理论,而没有禅定观行,因为戒律不成就,无法生起禅定,也就不会出生真正的智慧,所学仅仅都是知识。 戒律无法先讲,对大多数众生无法严格要求戒律,就怕众生的猴性大发,跑回花果山,不再学佛。意根的野性难调,时常践踏良田苗稼,如果用戒律的鞭绳约束,恐怕牛角伤人,牛蹄踏毁良田。戒律之鞭只能对那些心性调柔之良马有效,良马见鞭影即能驶上正路,而劣马即使皮鞭抽在身上皮开肉绽,也不知不觉。 我们很多人都抱怨禅定难修,可是难修的原因,谁也不清楚,也不去分析研究,对于阻碍发起禅定的因素无人知晓,更不会有人去加以对治,调伏自心。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顺己意顺己习,不知道己意己习都不善不正,与修行人应该有的习气不相应,差距还很大。 这样学佛的结果就是无论修多长时间,戒律不成就,禅定不成就,智慧不成就,顶多有个乾慧,可以借此口头禅,过过口瘾,实际修证是没有的。如果不知不觉再造些恶业,那果报就难免三途,白来一世,白遇一次殊胜的佛法,美餐终究没有解决饥渴,仍然穷困加潦倒。 四十七、具体的禅定境界 我在初禅里时间和空间观念都有,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我在二禅里感觉不到有念头,无觉无知,出定才知道自己入定了。有人说四禅里还有念头,我头一次听说。 二禅里,意根是有念,只是意识不知道。因为那时候入定很深一无所知,可是有人小声说一句过斋了,当时就听见了,于是心就出定。为什么听到那么小的声音,能出定呢?就是因为意根在惦念着吃饭这件事,听到小声音,就让意识出生了别,于是就会出定。 二禅里意识没有灭,但是非常微细,我是觉察不到什么,不知道自己入定了,好像是什么也不知道。在二禅里如果意根不惦记着吃饭,有人说过斋了,就不会出定。因为我在入定时,周围几十个人都在互相谈话,没有静下来过,可是我却听不见,只听见过斋这句话。 我没有进入过四禅,无法知道四禅里意识心的状态,没有实证就没有发言权。三禅可能进去过一天,太快乐了,怕入魔,就舍弃了,那时候不太懂禅定,现在想把禅定拉过来,也不可能了。在二禅里意识就没有反观力了,也不知道当时意识是什么状态。 四十八、如何做参禅功夫 过去学人问禅师:参禅时如何用心?禅师回答说:离心意识参。请问:如何是离心意识参? 过去的学佛人几乎全部都有禅定,有禅定的人比较容易用功,也会用功,所以悟道的因缘容易成熟。所以禅师们虽然不懂意根的体性,却会参禅,告诉徒弟们参禅的诀窍,不要意下卜度,不要情思意解,离开意识,少用意识琢磨推理。这种参禅方法用心就很深,功夫踏实,禅师上堂开示的时候,下边的人随时就可以悟。在别人看来好像很容易,可是他们的功夫做得很到位,一天二六时中,不杂用心,全部参禅,包括下田间劳作,烧火做饭,甚至睡觉时也能用功。如果意识用功,睡着以后功夫就断了,意根用功时睡着了也不耽误事。 后来有的人就不老实用功了,三一群俩一伙聚在一起研究公案,禅师看见了就会一棒子打散,不许研究讨论,也不许看书,佛经也不能看,全身心的用功参禅。 再后来,六祖坛经流传开,实修的人渐渐就少了,每个人手捧着坛经开始口若悬河,雄辩滔滔,都以为自己有道,于是禅宗衰落凋零了。现在的人比起那时候的人还能口若悬河,雄辩滔滔,有过之而不及,人人会讲,鹦鹉学舌,却人人没有真功夫,口里喊着实修实证,脚却踏在云端里,没有天梯却都能上得去。 四十九、如何修定的问题 打坐时可以一心持咒,可以定慧等持。但定深一些的时候,持咒就困难了,感觉很累,最后就不持咒了。如果想入定,这时完全可以舍弃咒语,入到定中。出定以后再思惟观行佛法,思路就会很清晰,甚至一天到晚心情都很愉悦,思惟灵敏。所以不是说打坐入定就不好,会耽误思惟,而恰恰能够提升思惟力,还能降伏烦恼,修行进步相当快。 默念楞严咒,需要定力相当好,定力不够好念咒时必须出声念,意识在发声,意根可以轻松缘声尘,就能开小差了。而默念,意根稍微一放松不注意,意识就想不起来了,因此默念能拴住意根。当定力非常好时,意识念时觉得很累,就不愿意出声了,这时就容易断灭,最好能改为让意根念,意识轻轻缘着,这样定力也强。越不容易念,越能引起意根注意,越能有定。太熟悉的意识不费力,意根就可以开小差,那就散乱了。 五十、佛为什么不去无色界讲法 无色界天人没有身体,却有意识,有意识就有识阴,虽然有意识,却在禅定中,不能听闻佛法,更不能思惟佛法。没有身体不是人中的人,却是天界的人,是高级生命。受、想、行,五遍行心所法,八个识都有,无色界天人也有意识的受想行,也有意根的受想行,还有第八识的受想行。 佛可以在无色界天给天人讲法,但是色界天人听不到,人间的人听不到,鬼神听不到,无色界天人那么少,又都是外道,成天入定,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给他们讲法。从另一方面来说,二禅定里就听不见佛法了,何况四禅以上的禅定里,更不能听法和思惟佛法,所以佛不到无色界天讲法。 佛讲华严经和地藏经就是在欲界天和色界天讲的,然后再流传到人间。其他经典都在人间讲,这样天人可以下来听法,鬼神和畜生也可以听法,这样度的众生就多了。 二禅定可以一瞬间就能入进去,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出定也是一瞬间,出定后才知道自己刚才入定了,感觉身体非常舒适,心情特别愉悦,头脑特别清晰。一个微弱的声音,足以唤醒耳识,于是出定了。因为意根还有惦念的事情,所以时间到了,重要的事情有人一提醒,哪管是蚊子声,也能听到,于是就出定。入定前,在非常嘈杂的声音中,心很快的就能沉静下来,嘈杂声音越来越微弱,然后就听不到了,人就入定。 五十一、有粗浅的禅定,身体出现一些膨大的现象,这是意根执身减轻所出现的现象,心跳出人间,稍微与欲界天人相应的反应。只要抛弃人间的境界,淡化人间的五欲执着,必然就有天人的境界出现。 色界初禅定之前的定,都属于未到初禅的定,分为多种层次,心不同,定的粗浅层次就不同,但多多少少都与欲界天人境界相应,越远离人间的五欲,定越深,身体变化越大,身心觉受越舒服。所以我们应该知道,离开人间的欲望,就会更自在一些,一切感受都是美好的。贪着人间的六尘境界五欲生活,该有多么的不智,人间的生活该有多么的下劣和不堪。 无数人都贪着喜爱人间的花花草草、山河大地、人事物理,以拥有人间的权利、地位、财色、家亲眷属而自豪自傲,其实与天人的殊胜境界相较,小巫都不是,根本没有任何可值得骄傲傲慢的,目光短浅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才会如此。 五十二、在正定中才能出生解脱智慧 在修定时,如果外道定的成分多,修定就是浪费宝贵的修行时间,到临终时就会发现自己一辈子的修行一无所是,什么智慧也没有,还是要随着生死业缘轮回不断。不少人还很自豪自己的禅定好,一入定就什么也不知了,或者什么神奇事都出现了,其实到最后这些都要消失得无影无踪,仍然什么也得不到。修定的目的是让心沉静下来,然后专心思惟观行佛法,以期能证得佛法,获得解脱的智慧。如果不能获得解脱的智慧,那个禅定就不值得追求了。 心要有正念,修出禅定以后,要专注念真如,念五阴无我,念一切法无常,心里念着佛法就是正,心念散乱就不正了。既然知道身体和识心都不是我,应该就是思惟观行的结果。观察正在想做一切事情的心不是我,这就是观行;一边做事一边问自己:这怎么能是我?如何不是我?这就是观行。定中观能深入到意根,意根参与观行,与之相应,这样修行就有希望证道。 意识如果能跳出自己色身之外观察自己,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就是意识的证自证分功能,是意识的反照作用,是反观力,也叫作慧力,能清楚的照见自己的心行和烦恼习气。既然叫作力,就有力度,能解开心中的疑惑,能解决问题,这是正修行。当然如果解决了问题,其中就有意根的力量,意根借助于意识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心行状态,从而决定改变自己,如来藏就帮助改变了。 那些成天盘腿打坐的人,无论怎样坐怎样定,仍然不能观察自心,不能反观,没有觉照力和慧力,仍然不知五阴无我,不能出生无我的解脱智慧,不能解决生死大事。我们应该好好按照四念住的方法修行,定会有大收获,慢慢都能如实观察到五阴的作用都不真实,都不是我。 把意识心跳出身外观自己,才能有所觉悟,与色身全部融合在一起,会失去觉照力。我们要检查自己的心行的时候,也要把心跳出来,反观自己,才能观察出自己的心行。最后观察能观与所观,都不是我,心住于舍的状态,心里泯灭一切相。要自然而然得出那个无我不真实的结论,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牵强附会。 五十三、增长定慧的方法 我们平时要多训练自己,多动脑筋思考,把一件事思考清楚,然后再表达。如果思考不清楚,尽量不要表达给人知道,除非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动脑筋思考的时候,就能增强禅定力,又能出生智慧。修定比较快的方法,就是深深的思惟一个法义,把这个法义凝聚成一个点,悬挂在内心里,不要散掉,时时刻刻挂着,心就不散乱。对这个法义越感兴趣,心越专注,定力越好。以后就能养成专注思考的习惯,智慧增长很快。 五十四、鱼与渔的区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代表什么?渔代表什么?鱼是果实,渔是获得果实的方法。授人以鱼,鱼了即了;而授人以渔,掌握了根本技能,可以获得无穷尽的果实,未来衣食无忧。 渔,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通过持戒,通过修定,通过观行参究,通过思惟,获得解脱的智慧。最初的慧是学慧,通过学习得来的智慧,最后是得慧,观行参究之后开发出来的智慧,是从自己心窝里掏出来的智慧,属于自己单独所有,任谁也夺不去。而学慧,昏眛死亡以后就会烟消云散,不知所踪。 没有前边的持戒,就没有中间的禅定,没有禅定,就没有观行智慧,没有观行智慧,就不能获得智慧鱼。 五十五、观无量寿经第一观 原文:(佛说)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於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正念,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释:佛陀为了心力赢劣的人命终往生极乐世界,教导众生一种方便方法,就是首先面向西方观想日落、水观和地观,三观成就以后,保证命终往生极乐世界。总共有十六观,每一观里都有佛力的加持,如果单独靠众生自己观想成就,恐怕很难,因为佛说众生心想赢劣,观想力弱。为什么众生的心想赢劣观想力弱呢?因为众生无量劫以来,业种深重,世俗法的攀缘太多,心思太散乱,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在一件事上,因此不容易成就一件事,只能依赖佛力的加持来完成观想。 佛说,我现在教导韦提希夫人以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的加持缘故,现世就能见到极乐世界清净的国土,就像手拿一面明亮的镜子看见自己的容貌一样,能现前眼见极乐世界的胜妙庄严之事。于是就心生欢喜,由于内心欢喜,当时就证得无生法忍,知一切法依自心而幻化,都是无生,都不真实存在,忍于此事,就得无生法忍。 佛对韦提希夫人说:你现在还是凡夫,心力很弱,没有观想能力,没有天眼通,观不到太远的距离,更观不到极乐世界,诸佛如来却有一些善巧方便,能让你观见极乐世界。 韦提希夫人对佛陀说:世尊,像我现在这样,因为佛力加持的缘故,能够见到极乐世界佛国土;如果世尊您灭度以后,后世那些众生心性污浊不善,又被生老病死苦所逼迫,他们怎么能够现前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佛告诉韦提希夫人说:你和这些众生应当专一其心的把心系在一处,想于西方。如何想呢?凡是愿意观想的这些众生,都不是生来就是眼盲的人,有眼能见色的这些人,都能看见太阳要落西山的景观。你们应当生起正念,只念一处,面朝西方而端坐,仔仔细细的一心观察太阳要落下来的地方,让心非常坚忍的住在这个景象中,专门观想这个景象不移动。这时应该能可见太阳马上就要落下去了,其形状就像悬在半空中的大鼓一样圆圆的。看完落日以后,闭眼开眼都能很清晰的看见落日的模样。时时能见,不再失去,就成就三昧。这就是日想观,就是十六观中的初观。 原文佛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为了方便观想,在太阳下山时,用手机录像,录像更生动清晰,更有助于观行记忆。落日不要白色的,经中说是橙红色的,红中稍微带黄的那种。落日的真实相是什么样的,要亲眼所见,越真实越好。西方的落日,一般是五六点钟时候的,不要想象的,不要P出来的。选定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存在手机里,长期观看,长期观想。不要观好几种,一定要专一,不要杂,否则禅定不会出现。也不要加其它图案和背景,有图案和背景会分散注意力,不容易得定,图像越单调越好。我们不是要欣赏景观,有个欣赏的心,就是散乱心和贪爱心,那样就不能有禅定了。 选好落日景象,然后天天观看,看完之后独头意识再想象回忆。回忆的比较坚固了,时时能回忆得出来,再训练自己闭眼眼前要看见落日景象;闭眼能时时出现落日之后,最后再睁眼闭眼,眼前都是落日,这个景象不会消失不见了,日观三昧成就了。 第三观成就时,佛陀保证众生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在这期间禅定永不失,这种修法非常殊胜。三昧成就时,重罪变轻,轻罪消失。所以所有禅定三昧成就时都能消业,尤其是修净土有佛力加持的更能消业,还能保持三昧境界不失。等到第七观成就时,三恶道业全部消灭,立时开悟,见十方诸佛在面前立。 这是改变和降伏意根的方法,意根一旦降伏下来,再修任何一种禅定,很快就能成就,各种三昧一修就容易成就。日想观成就之后,再观水,水观也能很快成就;之后是地观,地观成就,就保证去极乐世界了。 选定一种落日景象,长期观看,然后回忆。能时刻回忆出来,不会丢掉了,再闭眼时刻在眼前,能时刻闭眼显现出来以后,再练习睁眼看到,如果睁眼闭眼时刻都能见到落日景象,不会丢失散坏,第一观就成就。第一观成就以后,第二观就容易观成功,乃至于第三观也容易观成功。往生极乐世界就有保证了。第一观成就以后,修其它任何观行,都容易成就,念佛三昧,明心见性都不难了。有比较大罪业的,这样观行,佛已经保证能灭罪,而且还能往生极乐世界,还能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