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定 與 參 禪 證 道 釋生如 著 內容簡介 末法時期眾生福薄,處于信息和科技發達時代,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心思繁亂,心不清凈,又不具足修定的環境條件;再加之眾生喜歡博聞強識,喜歡口頭禪,心思輕浮,因此很難修行禪定,定力普遍都很差。而禪定恰恰是佛法修證的關鍵因素,是佛所強調的重要的三無漏學之一,是獲得解脫智慧的鑰匙,無定就無慧,因此要想得解脫,修定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書介紹了幾種修定的具體方法,有念佛、調呼吸、靜坐拜佛、背誦經咒、觀想等等,都是切實可行的制心一處的修定方法,動靜結合,非常實用,也很靈活。書里還講到了禪定的重要性,以及影響禪定的攀緣心重這個因素,減少攀緣性,降伏性障煩惱是至關重要的。也講到了如何從修定轉入參禪的問題,如何保證真悟不錯悟的問題;并且列舉了一些實修觀行體會,以供學人參考借鑒,不斷提高自己的修證質量,保證實證佛法,獲得真實的智慧。 前 言 如何修好禪定,這是擺在修行者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因為沒有禪定,一切佛法的實際證得就無從談起。戒、定、慧三學,在佛法修行過程中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定學處在第二位,說明定力對于修行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極為關鍵的,它是開啟智慧寶藏的金鑰匙。是通向涅槃彼岸的舟船。 現在大部分人修行的瓶頸都是在禪定上,禪定修不好,內心散亂不清凈,煩惱不能降伏,觀行思惟佛法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因此不能實證佛法。 一、世尊在《坐禪三昧法門經》中教導弟子們說過,內心散亂不能現起禪定的原因,是因為有貪嗔癡煩惱的遮障,內心里有很多人和事物的系念牽掛,心很難靜止下來。佛教導我們,在修禪定之前要用智慧除去各種覺觀,除去散亂思惟,用智慧去觀照這些煩惱,然后生起禪定,繼而降伏煩惱、斷除煩惱。 二、現在學佛人普遍的現象是修定的條件和福德都不足,因此定力很難修出來。從表面上看,很多人的物質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但是能用于出世間法佛法上的福德卻很不足。禪定修不好,內心不空凈的人,要經常檢查和反觀自己的內心,看看心里面是否裝滿了欲界中的財、色、名、食、睡,是否貪著于欲界的諸般法和人事物理,是否對這些欲界法有著很深的執著,這些貪著都是阻礙修定的病根,導致禪定很難修出來。找到了這個病根,就要想辦法除去,不斷的思惟分析觀察這些法的虛幻性和不實性,以減輕執著性。 如果一個人喜歡美食,喜歡舒適,喜歡享受,喜歡贊美,對欲界人間法什么都貪著,都很在意,對人間的一切事情都惦念都注重,禪定是不可能修出來的。對人生追求得越多、對人生越有希望和興趣,越不容易有禪定,因為有物堵心,心的負累就重,不能空靜,不能得到輕安。如果我們對人世間的各種貪愛及憎嫉怨恨等等,能夠降伏一些,禪定就能很快出現。 如果我們念念貪著于五陰世間,攀緣很重,不會有禪定的生起。生起厭離五陰世間之心,沒有欲求,欲界定才能出現;厭離欲界天人五陰生活環境,色界定才能出現。如果我們對世間一切總有希求,心總是要趣境,就很難容納更殊勝更勝妙的東西。 三、把心里的貪念和執念都降伏和減輕之后,再來修定就很容易了。定,一般可分為打坐的靜中定和行走坐臥中的動中定,這兩種定都很重要,它們各有優勢,能互相補充,互相滋養,相得益彰。其中以靜中定尤為重要,靜中定修好了,身心都能輕松自在,煩惱降伏的也很快,這樣在行走坐臥中修動中定時才能得力。尤其觀行佛法更得力,更細致入微,能獲得更深妙的智慧。 對于修定還不得力、不得法、找不到入手之處的人,這里介紹一些修定的具體方便方法,作 為諸位修定的參考和借鑒。 目 錄 第一章 修定的具體方法 6 第一節 念佛入定的方法 6 第二節 動禪的修行方法 10 第三節 用背誦經咒的方法修定 15 第四節 呼吸與禪定 17 第五節 修定的最初入手方法 19 第六節 定的狀態 21 第七節 用楞神方法修動中定力 23 第八節 訓練意根的禪定 25 第二章 禪定的內涵 27 第一節 禪定的定義 27 第二節 禪定的種類 29 第三節 止觀就是定慧 32 第四節 三昧與正受 33 第五節 禪定境界 38 第六節 世間定與出世間定 39 第三章 如何修好禪定 43 第一節 減少欲望才能修好禪定 43 第二節 不能入定的原因 49 第三節 修定的原理 52 第四節 修定的好處 54 第四章 佛經中所講的修定觀行方法 58 第五章 戒定慧三學的重要性 63 第一節 戒定慧是證悟的關鍵因素 63 第二節 戒定慧三者的關系 65 第三節 禪定能出生智慧斷除煩惱 69 第四節 禪定是證果的先決條件 73 第五節 解脫離不開禪定 77 第六節 歷劫以來的成就者都具足禪定 82 第六章 修定中出現的問題 84 第一節 觀呼吸的問題 84 第二節 靜坐中身體方面的問題 86 第三節 靜坐中心念的問題 89 第四節 禪定與果位的問題 93 第七章 修定雜談 95 第一節 禪定不是真如 95 第二節 禪定與智慧 97 第三節 禪定與煩惱 99 第四節 禪定在參禪中的作用 101 第五節 禪定與睡眠 102 第八章 如何參禪參話頭 104 第一節 參話頭的方法 104 第二節 參禪所需要的禪定 114 第三節 如何尋覓第八識 123 第四節 參禪證悟的前提條件 125 第九章 參禪需分清真妄心 131 第一節 真心與妄心的區別 131 第二節 意識不是要證得的標的 138 第十章 有關證悟的正知見 141 第一節 悟后如何修行 141 第二節 解悟與證悟的差別 142 第三節 明心的誤區 145 第四節 如來藏不離世間法 148 第十一章 觀行答疑 148 第一節 如何觀行實修 149 第二節 如何證得第八識 152 第三節 對于第八識理體的認知 156 戒定慧具足才能證悟避免解悟 158 第一章 修定的具體方法 第一節 念佛入定的方法 一、教大家一個念佛打坐、調息排病、清除雜念、快速得定的方法。 第一步,先用口呼氣,把胸腔和肺部里的濁氣排出去,盡量呼盡,不要留存,一直到再也呼不出氣為止,這時肚子是癟的,因為氣體被排空了。 第二步,氣都呼凈以后,暫停一小會兒,再用鼻子吸氣,不要用口吸氣,用口吸氣容易把涼氣吸進來,引起腹脹和胃脹。吸氣時,讓氣一直往下運行到小腹丹田處,停頓一下;然后在呼氣的同時,口念“阿彌”兩個字,要用鼻音,鼻音越重越好,要拉長音,配合呼氣。這樣聲音震動整個胸腔,就能打通胸腔的通道,讓氣脈運行,從而排除病氣,也減少了妄念。當氣呼盡時,聲音也同時停止。音流的震動能夠排除身體當中的阻礙物,排除病氣,讓氣脈暢通運行,身體內部就能得到調整,身體就健康了。 第三步,氣呼凈了以后,停頓一下,再用鼻子吸氣。吸的氣一直徐徐緩慢地從鼻腔進入肺部,再往下運行,盡量到達丹田腹部。這口氣往下越到底越好,下到丹田或者再往下,從丹田下邊任何一個部位排出去都可。練習純熟的人,可以觀行氣從腳心出去。這樣氣體運行的通道就可以很長,氣體所經過的地方就能打通身體任脈和腿部氣脈。這一方面也靠自己的意念力,實際上氣體未必能夠達到那么長的地方。 第四步,用鼻吸氣吸滿了以后,要停頓一下,改用口呼氣。呼氣時,要念“陀佛”兩個字,氣要呼盡,這時肚子是癟的,因為腹中沒有氣體了。這口氣呼出去以后,有的人身體不好,中間還可以再正常的呼吸一二次,調好身體的呼吸,不致疲勞就好。 第五步,上一口氣呼出去以后,稍微屏息停頓一下,然后再用鼻子吸氣,吸氣吸滿以后,再念“阿彌”,然后徐徐吐出這口氣。念佛的時候,時間拉得越長越好,越緩慢越好,讓鼻音流震動身體的五臟六腑,這樣就能排除病氣,打通氣脈。當呼氣念“陀佛”的時候,氣經過胸腔或者沖到胸腔,整個胸腔就覺得擴展開來,有種空蕩蕩的感覺,很舒服,自己的心量就打開了,煩惱減輕了。然后氣會沖到兩個肩膀上,兩個肩膀也覺得很舒服,肩膀就自然下垂伸展開來,向后背靠攏,不再含胸,氣就通暢。最后氣就從口呼出去,呼氣時要呼盡,不要留有余氣。 第六步,這樣來來回回呼吸幾次就行了,最多十次,身體就調好了,心也靜了下來,同時會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氣運行到丹田時,小腹部位就有感覺,有一種收縮感,進而有舒適感,身體也能發暖,這時就不愛說話了,妄想也減少,考慮事情就覺得很累,于是就不愿意再打妄想。氣一呼出去,經過胸腔,胸腔就感覺很舒暢,就好像胸腔都打開了,心量也就慢慢擴大,心境就好了。 第七步,當氣運行到肩膀的時候,兩個肩膀自然下沉,肩膀一下沉,全身就放松,心也就沉了下去,就能得定。得定以后,念佛的聲音再也發不出來,一出聲就覺得累,這時就可改用心里念佛,或者改為其它修定的方法,或者參禪,或者思惟某個佛法的道理。如果定力再強,心里念佛也念不出來了,就改為想佛或者參禪,或者思惟佛法。 第八步,呼吸念佛幾個來回以后,就能感覺到腹部丹田這里緊緊地收縮,氣一到這里,妄想就沒有了,肩膀及兩個胳膊都非常舒服,肩膀也下沉,頭部也有感覺,好像被氣包裹住牽引著一樣,身心都不愿意動,都沉靜、穩定、放松下來,那就是得定了,妄想消失不現,心就住在這個寂靜的狀態中。 第九步,這種方法念佛是暫時而用,不適合長期用,每次時間也不宜過長,最多半個小時,十分鐘或幾分鐘就行,得定非常快,排除煩惱,排除妄想,也非常快。如果身體是涼性的,那么氣到丹田就能感覺到身體暖融融的,身體慢慢變得柔軟下來,不再僵硬了。隨著聲流肺腑的沖擊和震動,病氣也能慢慢地排出去,通道一打開,身體的涼氣和病障之氣就能排出去了。 第十步,要注意一點:不能用口吸氣。否則涼氣吸進口里和胃里,胃部容易發脹,身體就不適,身心反而不得清靜。吸氣時用鼻子吸氣,呼氣的時候用口把廢氣呼出去。當念佛的聲音已經發不出來時,這是最初步的定;以這個為基礎再修定,就能很快,定的時間也能長一些。整個五臟六腑感覺熱乎乎的暖融融的時候,不想再說話,不再打妄想。用這種方法排除煩惱特別快,心里也特別的舒暢,心情也很好,不再有嗔恨的念頭出來,不再記恨別人,心量也能打開了。 二、 通過念佛獲得禪定 我們最初開始念佛時,由于心散亂,定力不夠,一定要出聲音念佛。因為口出聲音時,并不妨礙心里攀緣亂想,即使心識很散亂,也能習慣性的念佛,心念不用專一,不需要有定,也不需要專注,所謂的口念心散亂就是這樣的。口念佛時,耳識和意識心一起聽,意根也緣著念佛這件事。如果口中雖然在念佛,意根照樣到處攀緣,意識心就照樣胡亂思惟,這時基本上沒有什么定可言。 經過一段時間的念佛,稍微有了一點定力時,意根就能被拴住一點,意識的妄念也減少一些。定力再好一些的時候,出聲音念佛心里就覺得很累和多余,念佛時就可以不用出聲,默念比較舒服得力一些。心里念佛,一開始要心念心聽,意識要專注傾聽內心的念佛聲,就沒有多余精力打妄想了,意根也沒有精力和心思再攀緣其它的事情,心就穩定下來,不再心猿意馬,這樣心能專注,定力生起,較深一些的禪定就出現了。 念佛的定力再好一些時,心里就不想念佛了,覺得心里念佛很累,總想舍棄念頭,這時就要把心里念佛的聲音滅除,改為憶念佛,想念佛,或者入定。時時刻刻都要想佛,做一切事情都要想念佛,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這樣的定力就相當好,能達到未到地定。以這樣的定力來參究尋覓真如第八識,時節因緣具足,就能很快證得第八識,從而明心開悟。 三、專注念佛降伏妄念 當我們念阿彌陀佛時,阿彌陀佛四個字是四個妄念,可以把四個字分成兩部分,變成兩個妄念,“阿彌”是一部分,“陀佛”是一部分。“阿彌”兩個字要連起來念,算一個音節,“陀佛”兩個字也要連起來念,也算一個音節。這兩個音節之間,時間可以拉長,可以間隔很長時間,直到妄念出現了再念另一個音節。這樣妄念就不容易插進來,當你念第一個音節的時候,整個心都要十分專注,等著聽下一個音節;因為心很專注,你就沒有精力打妄想,這樣降伏妄念就很快,要達到一心念佛的功夫也不難。 其實降伏妄念的方法有很多種,需要學人根據自己的修行方法用心去體會。只要我們能夠抓住重點,一心在念佛上,一心在念咒上,一心在背經上,那么妄念就不是什么問題了,有與沒有都沒關系,妄念不能阻礙我們的修行。只要我們一心專注在正念上,不去理會妄念,它自己沒趣就會自動消失。 四、深入內心念佛而得定 念佛要想得定,就要深入到內心。我們的意識心有時散亂得像一只猿猴,哪個境界都能到;意根更是到處攀緣,不肯停息下來。為了拴住意根意識這兩個識心,就要學會慢慢念佛,念得越慢,心動得就越慢,最后才能停止。心念佛時,同時用心聽著念佛的心聲,意識心就能被拴住,這樣意根也沒有辦法再去攀緣其它的法塵。這樣心就專注在一個念佛境界上,就能達到一心,定力自然就好了。 修行若能修到意根,一切問題都能解決。從意根下手修行,最快也最直接。因為從我們修定的原理上也可以知道:定就是心的境界,是妄心七識的境界,以六七識心為主。心的各種專注境界,就是動中定,也包括靜中定。心里覺知的法越來越少,越來越輕,甚至于消失,這是靜中的定,能進入較深的定境。沒有悟道之前,不要用過多的精力修這種無念的深定。 五、專注聽內心的念佛聲音容易得定 修定的時候,聽外來的聲音入定,還不如聽自己心內的聲音入定要來得快,定得深。因為外面的聲音不容易把意根拴住,讓意根專注于聲音上,那么意根還是要去攀緣其它的六塵,意識心就要在其它六塵上面分心,這樣意識就散亂不容易定下來。如果心里能夠念楞嚴咒或者念佛,讓心也專注在聽,把意根緊緊拴住,只攀緣一個念咒的聲音或者念佛的聲音,這樣就能讓心專注一境,慢慢就能定下來。 一天二六時中,心常念咒,不作他想,心識就能改變,不再去攀緣世俗,身心都得輕安。而且念咒念佛不僅僅要靠自力,也要靠佛力的加持,自己的力微弱,只因無始劫以來流浪生死太久,心染世俗法太深,很難一時從世俗當中超拔出來,就得依賴佛力及護法神的力來加持自己。念楞嚴咒的加持力更大,能讓自己的修行精進起來,定力提升的也能很快。 修行過程中,要隨時隨地想辦法對治自己的各種不善心行,不讓各種不善心行任隨自心隨意亂動,最主要的是把意根拴住,不要讓祂到處攀緣六塵,這樣心識就能集中,思惟才能細密透徹,智慧才能出生。修定一定要從意根下手,這樣就能定得深,入定就快。思惟也是如此,通過深深的思惟,就能調動意根的心力,不但道理思惟的通透,而且心行也能得到改變,只要意根認可某個道理,身口意行就能發生改變。所以修行不能只膚淺的修表面的意識,一定要修到意根,只要能熏到意根,就能事半功倍。 第二節 動禪的修行方法 所謂的動禪,是指在五陰身行來運往的身口意活動當中,保持心念專一,以能有足夠的定力參禪和觀行,這是定慧等持、止觀雙運的修行方法,是參禪證悟的前行方便手段。 動禪的修行方法有很多,無非都是攝心,達到心念專一,專心致志的目的。比如說佛講的大念住經就是動禪的標準模式,尤其是身念住的觀行,是動禪的基礎修行方法。這種方法一定要掌握,盡量做到心念隨時能專一,攝心、心不散亂,以此定力才能隨時隨地思惟觀行佛法,因緣具足時就能證果和開悟,獲得智慧。我們以大念住經為基準,可以設定很多類似的方便方法,來接引學人進入真正的實修階段,以期都能實證佛法,受益無窮。 其中靜坐拜佛方法,比較簡單,適合初學。如果在靜坐拜佛中,心念能達到專一,心中保持一個清醒的知性,對自身的五陰活動就有一定的反觀力和警醒力,繼而在行來送往中,心中時刻能保持有個清醒的知性,定力具足時,就可以把此個知性換成參禪的話頭,轉為看話頭和參話頭,這樣就開始正式參禪了。 一、打坐前的調呼吸方法 深呼吸是一個能使身心快速安穩的方法,在打坐之前要把呼吸調整好。呼吸調整好了,氣息運行到丹田,不但身體健康,妄念也少,氣到丹田時心里如果出現一個念頭就感到非常的累心,于是不愿意打妄想,心就靜下來了。其修行方法如下: 盤腿坐好后,先呼氣,把濁氣吐盡,從腹部開始往外吐氣,吐盡了以后,腹部是癟的。稍微停頓一下,開始吸氣,一定要用鼻子吸氣,不能用口吸氣。吸氣時要長而慢,又慢又長、又慢又長,心里一直觀想著氣從鼻腔、氣管、肺部、胸腔徐徐的運行到腹部丹田,雖然一開始氣不能運行到丹田,但也要這樣觀想,因為這有助于氣往下運行,有助于打通任脈,打通五臟六腑。吸滿氣了以后,腹部是鼓的,稍微停頓一下,再慢慢用口呼出去,呼出去也要稍微慢一些。呼盡以后,閉口,稍微停頓一下,再重復吸氣和呼氣的過程。 注意,吸氣的時間要長,時間越長,注意力越集中,心念越清靜,氣脈越容易運行,氣要一直吸到腹部丹田。如果氣脈真的運行到丹田了,那個時候想打妄想都打不出來了,因為打妄想很累心,想一件世俗法的事,你會覺得非常非常的累,于是就不想了,這時的心念就清靜了,根本不會起煩惱,也不能有什么不好的心念了。 呼吸調整好以后,再接著修習打坐拜佛,這樣入定又深又快,身心都安好。打坐修定如果修好了,這一天身心都是非常愉快的,然后在活動中再修習禪定,動中定就容易生起和保持住,修定要動靜相結合起來修,能相得益彰,互相助益,不能只強調一個動中定,不要靜中定。沒有靜中定滋養的動中定不可靠,容易散掉,一定要動和靜互相結合修,所得定才安穩,才能夠深入,大家可以好好實踐一下。 二、靜坐拜佛 如果大家打坐的時候,腰腿還沒有被降伏,坐一會就腰酸腿疼,并且心也跟著散亂或昏沉。那么現在教大家一個降伏腰腿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盤腿打坐拜佛。 1,練習靜坐拜佛的好處 之所以要練習這個方法,是因為我們打坐在剛剛上座時心是很散亂的。為了克服心的散亂與昏沉,可以在打坐或修觀行之前,練習盤腿坐著拜佛的動作,修習這個動作既能集中心念,還可以調理色身。在拜佛中,把所有心念都集中在拜佛的動作上,他不旁顧,心念就能集中專一,心清氣爽,思惟敏捷。 為什么說可以調理色身呢?因為當你把雙腿盤好,在座位上慢慢伸腰拜佛的時候,后背的兩條筋就能被迫拉直。這個筋一旦撐開拉直,就能舒展身體,有助于氣脈在后背督脈的運行,容易打通督脈。打通督脈時,氣的運行就暢通無阻,這時候得定也就比較容易了。坐著拜佛要慢慢、慢慢地做拜佛的動作,為的是要降伏心念,讓心念達到專一,心清靜,既不散亂也不昏沉。 2,盤腿拜佛的具體方法 第一步,盤腿調息:準備一個較大的拜墊,上座后把雙腿盤好,身體坐直,調整呼吸,放松身體。盤腿不一定要雙盤,單盤和散盤都可以,不用拘執形式。然后調整呼吸,先呼后吸,排凈廢氣,讓心空凈下來。無論呼氣還是吸氣,內心都要知,清醒而不糊涂。 第二步,拜佛動作:拜佛的動作越復雜越好,為的是訓練自己的專注力,有效的增強定力。呼吸調整一小會,感覺氣息調勻,污濁的氣體已排凈,頭腦清醒了以后,雙手合掌,眼睛四十五度角看著前方,接著把右手伸到身體的前面,放在拜墊的正中央。放好以后,左手再伸出來,慢慢伸向身體的左前方,放在拜墊上,最后右手再慢慢移向右前方放在拜墊上,兩手同齊,兩個胳膊要伸直。這時把頭抬起來,用口呼出胸中之氣,呼盡之后,慢慢把腰彎下去,頭磕在拜墊上,在兩手中間。 這時,整個身體就貼伏在拜墊上,后背的兩條筋就完全拉伸開了。筋拉開以后對身體有很多好處,身體舒張不緊縮,感覺就很輕松自在,還能調整內臟,排除疾病,有利于身體的健康長壽。因為身體里的筋一收縮,身體就顯得僵硬,活動不方便,容易有病痛。筋拉伸開了,身體變得柔軟,氣脈運行暢通,慢慢排除病氣,身體就健康了。在練習動作中,無論色身處于什么姿勢和狀態,內心都要有知,保持清醒,心念專一。 第三步,翻掌呼氣:頭磕下去以后,雙手慢慢握拳——翻掌——伸開,手心向上,停一會兒,然后再慢慢握拳——翻掌——伸手;翻過來以后,手心要向下,雙手平直地放在拜墊上。這時候再抬起頭挺身,同時把胸腔中的廢氣再呼出去。呼氣的時候,氣從丹田腹部一直沖到胸腔,再沖到肩膀,這個時候兩個肩膀會感覺很舒服,心就沉靜下來,妄念減少。無論身體是怎樣的姿態,氣脈運行到哪里,五臟六腑是什么情況,內心都要有知,保持覺知和覺醒。 第四步,收手挺身:抬頭呼出一口氣以后,收回右手,放在腿前方的拜墊上,和腿保持平行一致;接著將左手一點一點地抬起來,慢慢回到胸前,身體要慢慢地跟著挺起來。最后把放在前方中間的右手再拿上來,然后雙手合十,身體再慢慢的坐直,恢復到原位,這就是打坐拜佛的一個完整過程。無論在此過程身體處于什么姿態,氣脈運行到哪里,內臟是什么感覺,內心里都要知,清醒而不迷糊。 三、注意事項 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幾點: 1,保持心念集中和頭腦清醒。心念的注意力要集中在整個身體的運作上,每一個動作心里都要清楚,都要了知。這樣,內心里時時刻刻有個知在,有個觀照的作用,念頭專一和集中,定力就出現,心里不再有其它的妄想,也就不散亂了。將來把這個知和觀照的對象轉成參禪的話頭,就可以參禪了。 2,動作要緩慢舒展,心念要一直跟隨著每個動作。整個拜佛的動作要非常緩慢,就像練習柔道、練習瑜伽一樣,注意力不要分散。完成一個完整的動作要達到半分鐘或更長一點的時間,時間越長動作越緩慢,注意力越集中,心越清凈,后背兩條筋的拉伸效果越好,兩條腿壓得也就充分,周身的氣血運轉也越通暢。這樣有助于氣脈的運行和打通雙腿的氣脈,使雙腿柔軟下來,周身的血液循環也通暢。氣脈運行能使身體健康,身體感覺舒服,精神愉悅,心念就自然而然地清靜下來,心念集中不散亂,也不會昏沉了。動作越慢,注意力越集中,定力越容易生起。 3,做第二個動作前,還要再調整呼吸,調勻了以后,再慢慢的拜下去,每次抬頭時都要向外呼氣。呼氣的同時就把氣引到胸腔,并且帶到整個肩膀,身體輕松且上浮,感覺舒適,得定快速。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兩條腿就慢慢變得柔軟了,同時腰部和背部也變得柔軟了,身體健康,心情愉悅,煩惱輕微,容易現起禪定。比起強行盤腿打坐,這個方法效果要好一些,大家可以好好修習。 4,每次修習時間應在十分鐘到半小時時間,如果能延長修習時間,作為禪定的基礎和前行方便,那就更好了。修習結束后,由于色身比較舒適,心念也比較清靜不散亂,妄想也少,以后就可以隨意安排了。可以繼續靜坐、念佛、思惟佛法,也可以修觀行。之后在日常的色身活動中,也要訓練自己保持覺知,知自己色身的狀態,色身的動作,時刻警醒和反觀,以此心念專一,定力增強,內心無憂,身心輕安愉悅,反應靈敏,思惟敏捷。 四、靜坐拜佛的好處 在練習盤腿打坐的時候,要先把腿盤好,盤腿坐著拜佛,動作要極為緩慢。身體強行把腿壓住,這樣氣脈就容易通過雙腿,氣脈通過去了腿就柔軟。這樣盤腿拜佛,因為注意力在拜佛的動作上,不在腿上,就不能感覺到腿疼。原來你的意識注意力在腿上,在盤腿拜佛的時候,把注意力全部轉移到每一個拜佛的動作上了,注意力一轉移,你就不覺得腿疼了。因為腿被強迫壓著不能動,心也就安穩,氣脈通過去就快,腿柔軟的就快,漸漸就不感覺疼了。腰也是這樣,當你強迫盤腿拜佛時,腰疼你也感覺不出來,這樣拜著拜著,氣脈通了,腰也柔軟了,那么整個身體都會柔軟下來。以后當你再打坐時,身體就不難過,腿也不疼,腰也不疼,打坐的時間就加長了。 盤腿拜佛的時候,要慢慢、慢慢地拜,把全部注意力都栓在拜佛的動作上。越慢越好,越慢越好,注意力集中在拜佛動作上,心念就會集中不散亂了,也不會胡思亂想。心靜下來以后,氣脈運行,身體感覺舒適,身心就被降伏了,靜坐時,心就容易靜下來。用這樣的練習來馴服雙腿、馴服自己的腰身,降伏自己散亂的心,效果非常好。在拜佛時,把身體都貼在拜墊上,身體后背的兩條筋就會充分的拉伸,身體得到舒張,容易讓氣脈通過后邊的督脈,氣脈一動起來,容易排病氣,身體就健康了。 盤腿拜佛時,身體的動作緩慢,就能引得氣脈在身體里按照它所應該運行的通道而運行,不斷的打通身體的穴位和通道,讓身體柔韌和健康,消除病痛和隱患。這樣筋伸長了,身體就輕松柔軟了,心也清靜了,筋伸長了就能去除很多的疾病,也有利于長壽。盤腿拜佛方法與練習柔道術與瑜伽是一樣的道理,都能讓色身變得松弛柔軟,心境柔和,從而讓身體健康而長壽。當你盤腿拜佛時,能把后背的兩條筋撐開,慢慢的拜佛,越慢撐得越到位,筋越能拉長,拉長以后身體就柔軟了。如果總不鍛煉活動身體,身體就僵硬。所謂僵硬,其實就是筋短了,筋短了,身體機能受限,沒有活力了。 當盤腿拜佛的時候,不但能拉伸后背的筋,連脖頸的筋都伸展了,再拉伸臀部的筋,再就是兩條腿的筋也都拉伸開了。筋拉伸開了,腿也就柔軟了,腰也柔軟了。剛開始坐的時候,身體可能都是僵硬的,因為筋都是緊縮著的,沒有撐開,所以打坐時,就感覺疼痛。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就好了,尤其年齡稍微大了的時候,更要修持自己身心,身體各部位的筋都要抻開,身體就柔軟有活力了,心也容易靜下來,降伏身體的同時,心也就慢慢被降伏了下來。 在拜佛當中,心念是很重要的,心念集中在拜佛的每個動作上,內心時刻有個知,知道自己目前正在做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沒有雜念。然后在行住坐臥時,都帶著這個知不放,一心不亂,動中定牢固,就可以參話頭了。把心中知的對象,換成一句話的話頭,懸在心頭,行住坐臥都帶著話頭,疑情生起時,就可以參究話頭,有朝一日,就能明心開悟。這是很重要的一種修定方法,名為動禪,希望能利益大家,早日證道。 第三節 用背誦經咒的方法修定 一、用背心經或楞嚴咒、大悲咒的方法修定,能夠讓心清凈下來,以此能很快的增強定力。每天不管做什么,行走坐臥時心里都要背心經或咒語,有事的時候,就稍微快一點的背誦,因為背慢了就會忘記;沒有事比較清閑的時候,就要背得慢一點,心念就能集中,禪定容易出現。心經要按照下面的音節慢慢的背誦,越慢越好: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要抑揚頓挫,一字一停頓,或者一個詞語一停頓,要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聽背誦的聲音上面,聽不見聲音就在打妄想了,那就再把注意力放在聽佛經和咒語上。這樣意根就被栓在經文上,不能再去攀緣其它的事情,意識心的雜念就少了,定力慢慢就能增強。 如果是打坐背心經,速度再稍微慢點,定力來得更快。慢慢的,越慢越好,過一段時間,注意力就能非常集中,心無雜念。定力相當好時,心就能進入定中,背誦的《心經》和咒語可能就斷了,心里也背不出來,就可以入定一段時間,疏通一下氣脈,緩解一下疲勞,清凈一下身心,不需要太長時間。因為還沒有悟道,長期入定無念頭就浪費時間,還可能貪著禪定,從而障礙思惟觀行等等的智慧修行。 二、打坐時可以一心持咒,可以定慧等持。但定深一些的時候,持咒就困難了,感覺很累,最后就不持咒了。如果想入定,這時完全可以舍棄咒語,入到定中。出定以后再思惟觀行佛法,思路就會很清晰,甚至一天到晚心情都很愉悅,思惟靈敏。所以不是說打坐入定不好,耽誤思惟之后的產生,而恰恰能夠提升思惟力,還能降伏煩惱,修行進步相當快。 默念楞嚴咒,需要定力相當好,定力不夠好念咒時必須出聲念,意識在發聲,意根可以輕松緣聲塵,就能開小差了。而默念,意根稍微一放松不注意,意識就想不起來了,因此默念能拴住意根。當定力非常好時,意識念時覺得很累,就不愿意出聲了,這時就容易斷滅,最好能改為讓意根念,意識輕輕緣著,這樣定力也強。越不容易念,越能引起意根注意,越能有定。太熟悉的意識不費力,意根就可以開小差,那就散亂了。 三、心比較散亂的人,為了攝心,最初開始修定,最好還是從念楞嚴咒開始,每天念三遍、七遍、二十一遍或者四十九遍楞嚴咒,能達到背誦的程度最好。這樣行走坐臥心都在楞嚴咒上,六塵境界少攀緣,慢慢就能有定了。而且念楞嚴咒,有諸佛菩薩和護法神的加持力自己的道業進步也會快一些。心散亂的人,打坐時,觀想一個極其有趣的境界,過程要長一些,要有一定構思,心思才能專注于觀想,禪定就出現了。禪定穩定下來以后,再把這些觀想出來的境界舍掉,轉換成思考一個法理。如果總是把境界當真,就會容易出偏差。 四、如何念咒效果好 在讀誦經咒之前,要調整好呼吸,做幾次深呼吸,頭腦清醒,心念就能清凈下來,然后再讀誦就能專心了。定力好,記憶效果就好,定力不好,心念散亂,讀誦就不容易記住。為了攝心得定,誦咒的時候音調一定要拉長低沉,音調不要上揚,不要旋律太多,免得引起心里情緒的波動,心念散亂,不容易靜止。念佛號也是這樣,不要有激昂的情緒,旋律不要高揚,曲調盡量低沉,才能不引起情緒上的波動,從而攝心,得定快,容易感應到佛的加持。 第四節 呼吸與禪定 一、呼吸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密切的關系,也與禪定有密切的關系,與壽命也有密切的關系。一個身體狀況不太好的人,他的呼吸一定是急促或短促的,呼吸通道很短而且也不通暢,他的氣息只能到達喉嚨口就呼出去了,不然就喘不過氣來。有的人氣息只能到達心口就要呼出去,他的呼吸也很短,身體狀況就不佳。 修習禪定功夫好的人,氣息可到達下腹部的丹田,呼吸通道很長,他呼吸一口氣需要很長時間,中間沒有阻礙,他的身體一定是健康的。氣息一旦能到達丹田,心就可以沉靜下來,妄念減少,打個妄念都是很累的,不愿意多說話,因此消耗的能量也少。這時候煩惱就能夠壓伏下來,心也比較清凈,思考問題也比較專一,思惟深細而透徹,智慧就容易顯發出來。 禪定功夫好的人達到四禪時,呼吸就要停止,消耗的能量就非常少,他的身體更健康,壽命更長久。這時修習神通,隨修隨得,不費氣力。我們為了身體健康,心得清凈,降伏煩惱,平時也可訓練自己的呼吸,讓氣息達到丹田。可以用念佛的方法來訓練自己,氣息調整好了,禪定就出現,神清氣爽,精力充沛。 在念佛時調整呼吸,開始要先用口呼出肺腑里的濁氣,等濁氣全都呼盡以后,再閉口用鼻子吸氣,讓氣流緩緩一直到達腹部丹田,甚至能更往下直接排出去。這條通道越長,排除的病氣就越多,身體狀態就越好。吸氣到丹田以后,停一小段時間,或者換一口氣,再用口呼出。呼氣時念“阿彌”或者“陀佛”,口念心念都可以,氣到丹田就念不出來了,甚至于內心中的佛號也會停止,這時可改為憶佛。呼氣時念佛,氣呼盡了,稍停一會兒,再閉口用鼻吸氣。這樣訓練十分鐘或者幾分鐘,心就能夠靜止下來。這時可以完全用憶佛的方法來念佛,或者思惟一個佛法道理。這時的定力可以讓你往更深入的方向修行,想要達到一心的境界也不難。 二、調整好呼吸就能很快心靜 修定或者觀行思惟之前要調整好呼吸,心很快就能靜下來。先用口呼出胸腔中的濁氣,時間長點,呼盡為好,然后閉口用鼻子吸氣,讓氣流一直進入丹田腹部,這樣呼吸幾次,心就能夠安靜下來。之后再打坐或者拜佛,或者思惟佛法,觀行四圣諦理和修習四念處觀,或者念經念佛念咒。修到有一定程度的定時,心是寂靜的,身體當中的氣脈就開始運行,當氣脈從下往上運行到胸腔時,胸腔里的感覺就非常舒適,像是霧蒙蒙的擴張著胸腔,氣息非常細微,連帶著兩個肩膀都是輕飄飄的。 尤其在初禪定里,五臟六腑好像都不存在似的,氣息輕輕的緩緩的就像快要斷了似的,身體非常輕靈,內心除了舒適愉悅和喜悅,沒有任何一點不好的感受。當打坐時把氣息調理好了以后,氣脈馬上就能運行起來,氣一到丹田,妄想就減少或消失,也不想再說話了。平時拜佛,每次抬頭時,都要把氣呼出體外,那么氣流就會沖擊胸腔,感受非常好,身體也輕松,定力生起就快。 三、用深呼吸的方法調整呼吸,有助于打坐修定,容易靜心。方法是先把胸腔里的濁氣呼出去,呼凈以后再不能呼了,肚子癟癟的,就靜止不動;然后再用口吸氣,吸滿了不能再吸了,肚子鼓鼓的,就停止不動。隨著一呼一吸,濁氣消除,清氣上升,氣脈就會運行到肩膀或者是頭部,頭腦清晰,身體就會感到輕安,心就會靜止下來。 深呼吸之后,如果有人心還是不靜,就用呼吸念佛方法,調身調心。呼吸念佛方法主要對治任脈不通致使心不靜的問題。濁氣呼出去以后,吸氣吸滿,再呼氣時就念阿彌兩個字,用后膛音念,讓音流震動五臟六腑,把五臟六腑氣脈打通。下一次呼氣時再念陀佛兩個字。呼氣時念佛,吸氣時不念,練習一段時間,呼吸的通道就長了,越長身體越健康,心越靜。 最后氣脈就會上升到肩膀和頭部,神清氣爽,心清靜。音流從口進入到喉嚨到肺,再到胸腔到丹田,從丹田再到口腔出去。這樣反復練習,胸腔震動,任脈就打通了。一般來說氣到丹田,人就比較安靜了,妄念很少,就能得止,定深了妄念就能消失。定力修出來以后,可以觀想氣脈的走向,可以讓氣脈從丹田往下從腳心出去,這要看個人的觀想力和氣息的持久力了。 第五節 修定的最初入手方法 一、初學修定,可以選擇從早到晚專一背誦一部經,或者一個咒語,或者念佛,不作其他的念想,久而久之,心就能定下來,精力集中,心無旁騖,定力就能生起來。修行要止觀雙運,不能只偏向定,也不能只偏向慧,要定慧等修,才能成就佛法。有定無慧,佛法不能成就,有慧無定,也不能成就佛法;定慧雙具,一切佛法必能證得。在學佛人當中,一部分人專門學理論知識,不修定;一部分人專門修定,不學佛法知見也不思惟佛法;這二者都是偏頗的,如果能把修定與修慧結合起來,就能實證佛法,必能成就。 深入思惟觀行之時就是定慧雙修,定慧等持。如果能夠專心思惟,心里無雜念,在明心頓悟之前,就可以不用專門修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這就要特意去修定。打坐的靜中定,能夠增強和促進五蘊活動中的定力,有時間盡量修。從另一方面來說,有智慧的人修定也比較容易,內心知道萬法虛妄,少于攀緣,修定就非常順利快速,不知不覺間心念就能集中不散亂,這是前世的根基。沒有智慧的人修定就比較困難,心太散,攀緣心太重,把什么都當作是真實的緣故。 二、幻想趣境修定法 修定時也可以幻想一個有趣的境界,把整個注意力全部投入進去,忘記自己和周圍的一切,然后再舍棄這個境界,心心念念都要知道境界虛妄,不被它所誘惑,又能專一其心,這樣入定也是很快的。比如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圖,或者觀想佛菩薩細微的相貌,或者觀想自己一點點變成佛菩薩的相貌,或者觀想自己一點點的飛升到其它地方,或者觀想自己一點點的改造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美好,或者觀想自己氣通整個任脈或者是督脈,或者是氣通任督二脈,等等這些只要有益身心的都可以用來觀想,心趣一境,必然得定。或者把呼吸調整好以后,什么方法都不用,心就能靜下來,直接入定;或者用觀呼吸或數呼吸的方法,都能快速地定下心來。修行當中,我們要隨時注意總結經驗,多多體會,這樣就能懂得如何快速修定,找出適合自己的修定方法。 三、解決妄想紛飛的辦法 如果我們平時念經念佛念咒很熟練時,口中能非常輕松地念出來,可是心里照樣妄想紛飛,這樣沒有禪定就得不到法益。為什么是這樣,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種狀況就是意識心對于所念誦和背誦的內容已經很熟練,記憶力也非常好,可以不經過意根的深細思量考究就可以流利地誦出來,這樣意根閑著無事,就有精力去攀緣其它的法塵,于是妄想就產生了。這樣一邊誦經一邊就會妄想紛飛,禪定無法成就,也就不能靜靜的深深的思惟明了經中的義理,修行的受用就很小。 解決的辦法是:慢慢地念誦和背誦,越慢越好,這樣就把意根牢牢拴住,意根就沒有精力再去攀緣其它的法,不能再打妄想了。我們無論念經念佛念咒或拜佛,速度都要慢,這樣意根攀緣不了其它法,心就能定住,甚至能達到一心不亂。大家不妨試一試,這是非常好的方法,效果好,得定快,氣息能夠很好地調勻,又不傷氣,身體也能得到有效的調理。 修行不是追求速度和數量,而是要求質量。質量就是三昧,就是心的境界,就是止和定。有定時,思惟才能深細,才能開智慧,最終就能得到佛法上的最大利益。 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世俗法當中有一句話叫作: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試想是一個錐子的椎尖扎入地里深,還是一塊板子扎入地里深?答案肯定是錐尖扎入地里深。修定就是此理,心住在一個境界里,心力專一不分散,定心深入,細致思惟一個義理,就能貫通其義,從而生起智慧。沒有定時,心就像那塊木頭板子一樣,面積大,力量分散,就不能深入土中。修定,就是要心緣一處,精力集中,這樣才能無事不辦。 有一個修定的特例,能證明心念專一定力深,就能證得佛法,獲得智慧。釋迦佛有個弟子叫作周利槃陀伽,由于前世的業緣而感招的果報,頭腦非常愚笨,無論學后忘前,學前忘后,學一句話忘一句話。世尊看他這樣愚笨,心生憐憫,就教他念兩個字:掃帚。周利槃陀伽每天無論做什么事情,心里都念掃帚兩字,最后心就清凈下來,能在禪定中思惟小乘的理,最后就證得了四果阿羅漢。周利槃陀伽念掃帚,心無雜念,以此定力,思惟世尊所講的佛法道理,就證果了。所以我們修定也要心住一境,心緣一念,長此以往,堅持不懈的進行下去,定力就能生起,最后觀行思惟就能成功。這一境一念,可以是一句佛號,一個咒,或者一部短經;無論做什么心中都是經咒,都是念佛,心中拋卻對人間的貪執,定力一定能夠生起。 五、如何讓凈念純熟相繼 在行走坐臥做事情時可以有凈念,但凈念卻不是一個念,最少有兩個念,三個念是正常。如果要有定的話,心中無論干什么,都要有一個主念,就是重點,把這個主念保持住不丟掉,就是禪定,其它的念輕輕帶著就行。這確實需要一定的功夫,可以當作一個固定的課程去練習,熟了心里就輕松省力了,沒有太多技巧,對世俗法減淡,凈念就能保持下去。意根以這個念為主,少分心其他法,意識也就隨之定于這個念上,其他的事情用心就少而輕微。平時減少興趣,不重要的事情抱著應付的心理就好。 第六節 定的狀態 一、定是什么狀態呢?定是心不動的狀態,主要指六識不動,意根動于少處,動得慢而微。比如愣神發愣的狀態,愣神時,意識心專注于一境,定在一境而不動,沒有浮淺的思惟作用,而法塵深深的植入意根,意根被迫把主要精力放在此法塵境界上,就不得不深深的思量,這樣智慧就能打開,把此法塵境界的根源和實質考慮清楚明白。這是意識與意根共同合作的結果,意識深細思惟,意根寧神助思,親自參與思量,結果定慧現前。 發愣、發呆、失神、愣神,愣是呆而不動的意思,神是指意識,愣神就是意識不起思惟分析作用了。因為意識已經把法的表面膚淺的意思弄明白了,再深一步的問題就解決不了了,于是不得不把問題交給意根來解決,意識只負責盯住問題就行了。很多重大和深入的問題意識都解決不了,只好依賴意根宿世的固有的經驗和智慧,前期意識把淺顯的問題弄明白傳遞給意根,意根了解個大概,就會單獨的思量進一步的問題。比如見到老同學老同事,意識認出來這個人,知道是誰,可就是說不出名字,無法稱呼這個人,以至于無法打招呼。這時意識就不能有什么動作了,意根只好搜索這個人的名字,不斷的思量尋思,同時讓六識張口結舌,眼睛瞪者對方,什么也不要做。在愣神的時候,有時候意識也有一些微弱的思惟活動,以輔助意根的思量,但意識的思惟不會強大,否則意識的思想活躍,就從愣神的狀態出來了。 在世俗法里有很多情況也是如此,遇到必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意識陷入發愣的狀態,少動,少分析少情思意解,內心深處也就是意根懸著這個重大事情,就能把事情思量個清楚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出來了。把愣神專注的定力延長,越長越好,越深入意根越好,意識越少思惟越好,時節因緣具足,不愁不能證得任何一個法。為什么有人看不明白佛經和法義,不懂他人的語言和心理?就是因為缺少禪定,智慧不足以得到開啟。缺少禪定,也就是因為缺少福德的緣故,心里浮躁,思惟淺薄。 二、發愣狀態里面不是空,不是一念不生的空無狀態,不是呆呆的狀態,有深深的思想活動,類似于參話頭,深究法義。在愣神時,最好能把意根愣明白,揪出意根的心理活動。 遇見一個問題,眼睛翻一下直直的不動,意識馬上就定住,直直的,腦子深處在轉在思惟,非常深,非常隱秘,表面看是不思惟,沒有思想了,其實深處在活動著,不顯露出來。這是深入了意根,調動了意根的結果,意識少分析,意根多用心親自思法,智慧的潛能就能發揮出來。這就是參究的原理。 有些人不懂什么是定,也不會修定,不會使用意根,其實就是禪定越深,意根的作用越大于意識。盡量讓意根多參與意識的思惟,意識不淺薄思惟,這叫參究,智慧肯定能開發出來。思惟五蘊,就能斷我見;參禪,就能明心證悟;參佛性,就能證得如幻觀;觀行七識的幻化,就能證得陽炎觀;觀行萬法如夢幻泡影,就能證得如夢觀等等,所有的觀行都能現量觀,現量證,絕不是情思意解和想象。 三、愣神屬于什么狀態 問:愣住神了,法義尚在意根處,盯住它,讓其思量,盡量延長這個過程。意根的思是五遍行心所法,所以意根這個思量是時時處處都存在都在運行。愣神就是把意識空下來,給意根空間時間,讓意根思量法義嗎?愣神時意根肯定在思量,有五遍行心所法可以解釋。愣神時,意識的狀態似乎是空白的,沒有任何思維,連電視影像和聲音都無法干擾,至于時間,那是有長有短。意識專注,栓住了意根,使得意根少攀緣。但是意識也同樣沒有作用,或者是栓住意根就是意識的作用? 答:延長愣神的過程,就是讓意根連續不斷的深思細思,能出生智慧,有效的解決問題。愣神也叫作沉思,其實是在定里意根處于意識的免打擾狀態,意識專注不散亂,少思惟分析不思惟分析,不打擾意根,讓意根也少攀緣,集中作意和思量,才能有智慧出生,從而解決問題。 在愣神當中,意識與意根一起專注著法塵,配合著意根,只是沒有什么思惟。意根不處于一念不生的狀態,有思量就有念想活動,有思想活動才有智慧出生。有些時候睡前思考一個問題而沒有想明白,睡了一宿覺,早晨醒過來就明白了,這說明意根在晚上還是繼續工作思量了。 發愣狀態中有意識,意識不能滅,不是意識的空無狀態,不是意識的一念不生狀態,是意識的專注狀態。意識專注是定,意識有深細思惟是慧,定慧等持,就是三昧境界。意識專注于所思考的法塵上,與一念不生、空空蕩蕩的狀態有明顯區別。既然不是一念不生的無心,不是無所事事的狀態,意識就有思惟,只是思惟得很深細,動得非常緩慢,非常深,與意根一起和合運作,思考法塵。 第七節 用楞神方法修動中定力 一、問:用楞神來修動中定力,確實是一個善巧方便,但大多數人覺得楞神難以持久。用楞神來作為入口,然后不讓語言文字在心中出現,看住它,保持住,慢慢訓練,楞神的時間會變長。這其實就是看話頭吧? 答:這個狀態就是無語言文字的狀態,一開始進入的時間短一些,通過不斷的訓練,可以延遲時間,定力能深入一些,參究就比較得力。 這種狀態,不僅是與看話頭相似,實際上就是參究話頭。參究,就有意根思量性的作用,意識少于分析,或者不分析,配合意根的思量,把思量的任務移到意根的肩上,讓意根承擔一些,然后某個時節因緣相應,意根與意識同時證得法。如果不是這樣,意識思惟分析之后,再交給意根,意根不一定認可承認,短時間內意根絕對不能認可承認,因為這不是意根的現量了別,意識也沒有把所有的證據都拿出來,也不是完全的現量了別,意根就不與之相應,因此不能證法。 意根雖然智慧不強,比意識低很多,但祂是作主識,一切法意根說了算作決定,一切事情祂不點頭,就不算數。好像一個一家之主,雖然比其他家庭成員智慧低一些,但是一家子的事情都由這個人作主決定。要想讓這個人認可決定一件事情,就得用各種有說服力的理由證據說服祂,讓他相信以后就能決定下來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親自了解這個事情,親臨現場,親眼所見,在事實面前當場就能相信,然后就爽快的作抉擇作決定認可此事。 二、發愣狀態里有意根的思量性 問:我經過體驗,發現發愣狀態隨時隨地可以進行,效率很高。發愣時間有長有短,但是無法使用意根思量法義,用發愣來思量法義恐怕要有個入處,一時無法掌握。于是索性用發愣這個法來鍛煉修定。不知是否如理? 答:如果沒有找到意根,就無法知道在發愣的狀態中,也有意根的思量性,因為意根的思量性非常隱秘,不容易發現,需要證得意根,了知意根的運作才行,即使在六識都消失以后,意根仍然有思量性,有抉擇性,有各種識心活動,何況在意識有定的情況下,更有意根的識心活動了,意根的心理活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只不過祂有什么樣的識心活動,思量什么法的差別而已。 在發愣狀態里,意根有思量,沒有空,關鍵在于意根思量的是什么。如果想讓意根思量比較重要的法義,前期就要讓意識把這個法義理解清楚,縷清大概路數,然后深懸于心,就交給意根了。之后意識不要散亂攀緣,要緊緊盯住這個法義不動,就把意根拴在這個法義上進行思量了。 這個發愣狀態里也有意識的深細思惟作用,還要把意識和意根的思想分開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愣神時間長一點,能夠思量出一個不太深的法義,能夠考慮清楚不太難的問題,不動用語言文字。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經驗,就是不能反觀,不能總結出來,因為不了解意根的活動。因為我能觀察意根的運作,所以能夠總結出來這個修定思惟方法,如果我不能觀察意根的運作,就不知道在發愣的狀態中,意根也啟動了,在運作、在思量、在抉擇,那就無法告知他人,指導他人。 發現和總結經驗,也是智慧的結晶。運用愣神狀態修行禪定也非常好,容易有入手處。意識和意根都要專注在一個點上不動,意識指示給意根一個思量的內容和范圍,就把意根定在了一個法上,這樣就有禪定了。 三、愣神與一念不生和發呆的區別 愣神就是意根對某個事深深的關注了,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關注的事情上,意識心是沒有念頭,但意根卻有非常隱秘的思量,只是意識不動念,這就是很深的禪定,就看能持續多長時間了。時間長一些,就能足夠解決一個問題,頓時就容易有所領悟,茅塞頓開,沒有疑惑。 而一念不生,意識沒有念,意根也沒有什么事要特別關注思量的,思想比較輕微不夠集中和專注,屬于意識傻傻的一種狀態。因為沒有什么問題要思慮,也就不會解決什么問題,不會茅塞頓開,不會有靈感出現,沒有智慧出生。 愣神是把心定住,心里有心事、有思想、有思量、有思慮,不是空的。發呆有時候是因為某些事而發呆,與愣神相近,有時候因為有點閑,心里有點空落,與一念不生相近。 第八節 訓練意根的禪定 一、甚深禪定當中意識能夠離開語言文字,心中可以有思有想,也可以無思,但想的比較簡單只是表面的知,而意根從來都是離開語言文字的,祂不與語言文字相應,與語言文字相應的是意識心,思惟浮淺。能離開語言文字思惟時,定力都很好,已經深入到意根、啟動意根的思了,容易出生智慧,這樣的定力不容易修。定力淺的人思惟時一定有語言文字配合,否則就思惟不下去,所以智慧也不足。由浮淺的意識的思過渡到意根的思,只有在禪定中才能做得到,禪定越深,意根的功用越大,開發出的智慧越大。 看一個人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就知道這個人是否有定,和定力的深淺。因為有定時眼神與面部表情都與平常不一樣,比較凝重和深沉,這是在深思的表情,肌肉繃緊,眼神集中,語言文字動得少,或者不動。意識浮淺思惟時,眼神是活的,深思時眼神凝滯而深邃,表情凝重。所謂的凝,就是定,這是意根在起用。沒有定的人散漫懈怠,肌肉松弛,眼神游離不定不集中,因為意根沒有專注凝聚在一法上。 意根是控制指揮身根的指揮官,雖然一般人都不懂這個原理,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有人說是第八識控制身根,但是第八識是服從意根,聽從意根指揮的,祂自己并不想控制身根和面部表情等等身體的剎那變化。這種用意根隱秘的深深的思量佛法的竅門如果能掌握,修到幾地菩薩都能用得上,對于修證非常實用,也非常快速,智慧增長很快。 二、觀察佛像十秒鐘,然后再看白色的墻面,就會出現佛像的影像,一會兒影像就消失不見。這個境界是如何出現的?這是視覺暫留現象,是眼識意識的記憶功能,還沒有深入到意根,意根沒有記住,如果意根記住就會長期停留這種影像。如果眼識意識觀察久了,就會影響意根,意根記住以后,就會隨時隨地出現影像,這就是三昧定境。以眼識為主的視覺暫留時間短,以意識為主的視覺暫留時間要長,而且閉眼之后再睜眼還能看到。 過目不忘是怎么回事?意識單獨記憶的內容,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忘記了,而意根記憶的內容很難忘記,甚至能不自覺的想起來,再甚至有可能揮之不去。過目不忘,是因為定深,意識意根專注力強,以至于瞬間記憶很牢固,如果定淺,記憶的東西不牢固,忘記的就快。所以所有的定境都由意根引發,意識不能引發長久的定境,只能非常短暫的出現某種境界。我們要想成就各種三昧,一定要深入到意根,由意根來引發境界。 如果經常觀察佛像,禪定就會出現,讓意根記住佛像,看看眼前是否總能出現那個影像。如果總能出現佛的影像,那我們會不會修定?會不會修念佛三昧?會不會修白骨觀?會不會修觀無量壽經?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意識勤加練習,意根達到不忘,等到命終的時候,不管什么境界,內心只要一想極樂世界,意根就能安住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會現前,必定往生。精進修行的時候誰精進比較有效果?意根精進有效果,意根精進才是真精進。如果想讓極樂世界的境像現前,那就讓意根念佛,意根與意識一起觀想極樂世界。 三、環境熏染的力量是很大的,如果身邊有人口癡,總看著他說話,慢慢可能就被熏染有點口癡,外貌生活習慣,亦是如此,包括情緒都是傳染的。這就是由意識的熏染,轉化到意根這里,熏染了意根,從而改變了五陰身,所以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一定要多近善法和善人,多接觸樂觀積極向上的有正能量的人,自己就能被感染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如果有能力定力強,才可以去近惡人度化惡人,否則就容易被惡人度。 第二章 禪定的內涵 第一節 禪定的定義 一、定的含義 定就是不動,靜中定是心不動,身不動,口不動。日常身體活動當中的定,是指行住坐臥時身體雖然在動,心卻專一一境。定力越好,身體動作就越慢,同時心不散亂,緣于一個境界而不動。所以我們念佛、念咒、念經、拜佛時就不能單純求速度,而應當求質量,質量就是指心清凈,定力增強,煩惱減輕,心清明,更加明了修行之理。能夠得定,就是功德,以此定力就能打開智慧。 深層次的念佛定就是念佛三昧,以念佛定而發起智慧,從而明心見性。念咒也是這樣,通過念咒來攝持心念,達到定心不動,從而降伏煩惱,生起智慧。拜佛時的速度也要慢,以此來攝心,心不亂攀緣,專注一念,專注一境。但不能把拜佛僅僅當作是鍛煉身體,那樣至誠心發不出來,就沒有功德,也不可能得定。 專注力就是一種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一個問題上,就是心定不散亂。但是這種定里面,有語言文字聲音,有心里分析思惟活動。看話頭需要的禪定是沒有語言文字聲音,沒有分析思惟,只有一個念頭久久懸在心中,能把話頭看住,這種定比較就深沉一些,并且不太影響日常工作,很容易達到未到地定和初禪定,對世俗法的執著就能減少減輕。這種定久了深了以后就可以參話頭,參究一句話的義理,里面有參究的心思活動,需要的定更深一些,心思才會更細密,才能出生智慧。 在行住坐臥當中都可以修定,保持心住在一個境界上不動,叫作心一境性,這時心無旁騖。眼見色時,心不動,心里仍然念咒念佛,背誦經文或者觀想,專注于所修持的善法上。念佛念咒的功夫深了,心念可以連成一片,綿綿密密,外境不入心,看到就像沒有看到一樣,聽到就像沒有聽到一樣,心念專注于一點,就可以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不知味,心思不在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上。若是看話頭、參話頭、參禪功夫能達到這種程度,時節因緣具足,就能打破疑情而破參。 這種看話頭參話頭的定純熟了以后,在今后思惟任何法理時都能用得上。比如佛開示的一句話,或者佛法上的一個道理心里不明了時,就把這句話或者這個道理深深地懸在腦海里,不特意分析它,就那樣深深地懸著,到一定時候,就能突然醒悟,明了這句話的含義。定力越深,智慧開發的就越深。用參話頭這種定可以修到初禪定,還可以接續深入修。 二、定中意識的覺知性 所謂的定,是由六識的亂動到有規律的動,到有系統性的動,再到深細的動,最后是不動;由快動到慢動,到微細的動,再到不動。比如孫悟空讓妖精定住時,口中喊:定,妖精就不動了。真正的定,深層次的定,就是不動。 欲界定和初禪定里,意識的覺知性都很強,能專心思惟佛法;二禪以上的定里,五識滅去了,意識心比較深細,單獨了別定境的覺知性比較微弱,內心里有深細的喜心,其反觀力比較差,不大能了別自己的心行,出了定才知道自己剛才的狀態。意識的覺知性如果非常深細,了別性就弱,幾乎不能思惟和觀行佛法。但是意識還存在著知性沒有滅。 二禪以上定中,一般人不能思惟佛法,不能參禪,極其有訓練的人,也許可以。二禪以上定中,普通人的意識肯定發現不了意根的存在,不能發現意根的覺性,有道種智的菩薩也許能發現意根運行的行相。特殊人在二禪里,意識可以深細思惟,只是太深細了。 在各種定中,意根第七識也有覺性,有了別性,只是意識很難發現,這時意識有見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四分都有。沒有定時,意識思惟是粗燥的,雜亂無章的,浮淺的,沒有頭緒的;有定時,意識思惟就統一、細密、深入而專一了,因此就能促發智慧的出生,發現事物的本質。 三、所謂的禪定,即是對意根的降伏程度,意根得到有效的降伏,少攀緣或不攀緣禪定才能出現。從智慧入手,也能修出禪定,心里懂得周遭的六塵虛妄,自我的見聞覺知虛妄,思想念頭虛妄,感受虛妄,懂得一切法都虛妄,內心的攀緣就少了。內心的攀緣少,心念也會少了,就能集中精力思惟佛法,然后就容易證得佛法,這是以正念進入禪定的方法。正念就是對佛法的正確認知,知道五蘊是虛妄的空的,知道有自性清凈心在五蘊身中永遠不生滅的運作著,時節因緣具足,就能證得自性清凈心。 四、定與靜的區別 定包括靜,靜是定的最初階段,是定的最初的表現形式。首先是身靜不動,再次是心念沉靜下來,心靜不動。在往后發展,定就會深了,不僅僅是身心的靜,而是有些法就要從心里消失了,心念更加的專注統一,甚至心念也消失不見了。二禪定以上,五識消失不見了,四禪定以上呼吸脈搏心跳停止不見了,定越深出現的法越少。法多法少由意根決定,定的深淺在于是否降伏了意根,在于意根攀緣的法多少的問題。 第二節 禪定的種類 一、定分為四禪八定,從初禪開始算起,到第四禪是色界定,色界定之后是無色界定,也包括四種: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定。再往上還有第九地定,是俱解脫大阿羅漢證得的滅盡定,未到初禪的定是欲界的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是心一境性,意識專注一境一念,心不散亂,雜念少而輕微,身體輕盈,心少憂慮煩惱。在這種定力作用下,可以看話頭參話頭,觀行佛法,可以達理。欲界有六層天,最高層天是他化自在天,欲界天人的色身比世間人的色身高大無數倍,輕靈而美妙;世間人修定,有了初步的定境時,就是欲界定,身心就與欲界天人相應,就是在人的色身上也同時現起欲界天人的高大色身,兩個身體觸到一起,內心的感受相當的舒適愉悅,身體感受是輕靈舒適的。定境越深,身體感覺就越是高大輕靈,心里越是安詳輕松愉快,煩惱妄念減輕,煩躁消失,思惟敏捷。 當修到欲界最高定,定福也要增加,如果沒有修到色界初禪,定福絕對不能超過魔王波旬,還是要受魔王的操控。魔王波旬生活在他化自在天,他在欲界中的福報是最大的,欲界就由他來掌控。在這個定境中,也不離貪欲,只能伏煩惱而不能斷煩惱,因為定力尚淺,斷煩惱是要靠初禪定力來斷的。沒有初禪定,煩惱是壓伏著,不能真正的斷煩惱,煩惱仍然眠藏在第八識中,自己不容易發現,還以為自己真的沒有了煩惱。 到了初禪,初禪天人的色身比欲界天人的色身更加的高大,更加的輕靈,體表僅有薄薄的一層皮,內里感覺沒有五臟六腑,不用飲食吃喝,單靠禪定維持色身。修到初禪定時,體內胸腔的感受非常舒服,身體的感受更加美妙,欲界的人類根本不能與之相比;因為這種勝妙的快樂超過了人中之樂,所以對人中之樂不再感興趣。有了這種樂就能斷除人的貪欲心,不再希求人間的種種欲望。因為快樂,也就不再記恨于人,嗔恨于人,嗔心就能斷除。 在初禪定中,心住一境,住在一個境界上心不散亂,內心喜悅,舒適無比。可以像常人那樣的行住坐臥,也可以做一切事情,只是速度比較慢,此時內心非常平緩,波瀾不起,幾乎不想動。但最大的好處是:在初禪定中思惟,能使思惟的速度緩慢,在思惟的過程中心思十分細密,這樣思惟就比平常深入的多,能開大智慧。所以應該多多修習能夠開智慧的定,這樣的定才是正定,因為智慧能夠成就一切,智慧能得解脫,智慧能成就佛道。 最淺的定就是欲界定,欲界定是指相應于欲界天的定,有定之時色身和心里的覺受類似于天人,那時把人間的事情暫時淡忘而離開了,心念集中,欲界定就出現。相應欲界第六層天的定也叫作未到地定,是一種未到初禪的定,定境比下層的定要深一些,心念更專一,身體更高大,感受更舒適一些。在這個定中思惟佛法,心不容易散亂,思惟細密透徹,從而就能獲得智慧。 要想修好禪定,就要放舍自己對世俗法的貪著心,欲望越少越好,對人間的事不要有什么過多的希求,善于知足是最好的心態。當你的心念不再與下界眾生相應,上界的定就會出現,讓自己的心總是向上,或者心中無物,無有喜樂,各種層次的禪定就會陸續出現。這是修定的秘訣,不是死死地把身體定住不動,在身體上下功夫,而是在心地上下功夫。一顆追求五欲的心,燥動不安,肯定是與定背道而馳,禪定是不會出現的。善修心者就有定,同時要守持戒律,有戒律來攝心,這樣心就不易向外貪求不斷,心才能定住。 二、定的種類很多,其境界也很多,有些時候是思惟佛法中出現禪定,有些時候是在對佛法有強烈感觸的時候出現禪定,有些時候是在心很靜的情況下出現禪定,有些時候是在不經意間就出現定,有的時候是在極端生氣惱火的時候出現定,有的時候是在很痛苦的時候出現定。總之,只要全部心思集中,認為這件事特別重要,顧不了其他的事情,旁無他顧時,就能出現禪定。 三、覺觀與尋伺 初禪以前的心屬于有覺有觀,初禪與二禪之間的心屬于有覺無觀,二禪以上的心屬于無覺無觀。觀比覺心思要粗糙,是主動性的,動得要明顯一些;而覺是被動的成分多,在快進入二禪的時候,心已經不再主動的觀了,而是被動的覺知,然后不能再覺知,就進入二禪。因此禪定中一定是觀先滅,覺后滅。靜下心來,觀一觀,就知道了。而這個觀,是有思惟的,比較粗糙。覺就是知,只要有識心存在,就有知,但不一定能觀。當心累時,識心微弱時,就不能再觀了,但是可以有覺知。 尋,心行很粗,動得明顯,識心是主動去找,想去探究和發現。伺,心行很細,動得輕微,不容易發現,有被動等待的意思,不再主動出擊。觀,類似觀察,心思動得明顯,自己容易觀察到。覺,有心就能覺,覺知可以非常細微,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覺知。觀類似于尋,覺類似于伺,初禪以后的覺,比伺還微細,還被動。 定力足夠時,深入禪定,自己觀察思惟一切法,驗證一切法,不要依著既定的習慣的說法,現成的答案不一定正確,除了佛親口所說,即使正確也要做自己的現量觀察,才能增長智慧。佛法是否能學得好,與每個人的心思是否細密有關,也與世俗法中的文字功底有關,對于理論當中的字詞語義的準確而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正確如理的思惟,不至于誤會文字之義。 入定時,或者有過很深的定,就能體會到,什么狀態是觀,什么狀態是覺。對字詞的內涵把握,屬于我們的文字修養,這個功底一定要訓練好。以后讀文章讀佛經,就能深刻領會文字語言的內涵,也就能正確理解佛經原意,不至于誤會佛意。很多人讀佛經不能真正理解和領悟,錯會的情況非常多,往往就以自己錯會的意思,來判斷別人,說別人錯會,卻不檢討自己是否錯會。 第三節 止觀就是定慧 止就是定,觀就是慧,修行就是要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止就是把心攝持在一個境界上,緣于一法而不動搖;觀就是對所緣的一法觀行、思惟、參究、思考。止觀是連在一起相通的,沒有止,就不能觀;沒有觀行,智慧就生不起來,觀的同時也能生定,也能得止,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慧,不能定;沒有定,不能生起智慧。 有智慧的時候,對法就有抉擇性,就能放棄不必要的世俗法,排除其它暫時沒有用的雜事干擾,選擇最重要的事情來做。抉擇好了,心就能止于一處。慧就是意識通過深細的思惟而能明了道理,在深細思惟的過程中再反熏意根、說服意根的結果。 無論是止還是觀,都涉及到七個識的修行,讓七個識專注在一境上,然后意識心僅分別一個對象,精力集中,心無旁騖,就能把問題思惟透徹,就能明了其中隱藏的道理,從而獲得佛法智慧。觀慧生定,就是意識明理以后再來熏染意根,說服意根不執著世俗法,避免意識散亂的結果。 無論是止還是觀,都是在七個識上用功,讓七識專注在一境,讓意識心只分別一個對象,精力集中,思惟就能通透,從而能明了其中的真正內涵,獲得真正的智慧。雖然第七識不能只緣一境,但是祂畢竟能夠減少攀緣,少于作意與思量,也能漸趨于定,這樣意識才有定,才能得止,否則意根處處攀緣,意識無論如何也不能止于一處。 定是開悟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菩薩六度和菩薩三無漏學中,定是其中之一,可見修定的重要性。沒有定力,無法觀行,定力淺,觀行不能深入,也不能細致,智慧無法開發出來。如果能修出欲界的最高定——未到地定,觀行就能得力了,它是色界初禪前的一種定,有了這個定,參禪或者參究一個法義,或者觀行五陰的虛妄,心才能專一,思惟既深刻又很細膩,這樣才能把法理思惟通透,才有破參開悟的可能。因為修行的結果和目的就是要開發智慧,有智慧才能出離生死輪回,才能得解脫,有智慧才能成就佛道。悟道開智慧,要比各種定境更珍貴,更重要,如果只有定力而沒有解脫的智慧,最多只能升天享福,福盡仍然要下三惡道受苦。所以必須定慧等持,不可偏修。 止觀雙運,定慧等修,學佛必有所成。有慧無定者為狂慧,狂慧者未必有德,其見解未必真實可靠,煩惱畢竟不能得到降伏,因此說未必有德。有定無慧者守愚,愚頑不通者無道。有定有慧者,必證解脫,得真實法益,是佛法中的大丈夫。 第四節 三昧與正受 一、什么是三昧 三昧,是印度語,是定的意思。三昧里有禪定的境界,也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境界。如果智慧不深,三昧就以定境為主,如果智慧很深,就是定慧等持的境界。 各種念佛三昧的層次不同,以定為主的念佛三昧,是口念佛號而入定的,行走坐臥都能念著佛號,最后不念而念,佛號聲不斷縈繞于心,縈繞于耳邊,不想聽也能聽得見,連續不斷。 定慧等持的念佛三昧,證得了無生忍和無生法忍。比如觀像念佛和觀想念佛,從口念佛和心念佛開始,最后獨影境現前,定果色出現,證得無生理,明了了自性佛。 白骨觀不凈觀修成以后,也是三昧境界,定慧等持。定是一心境界,在初禪以上;慧是證得無生,知色身不凈,五陰無我,果位是三果四果,也是小乘的空三昧,獨影境現前,定果色出現。 四念處觀修成也是小乘的空三昧,定慧等持,成就三、四果。大乘三昧一個是念佛三昧的成就,一個是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都是定慧等持。沒有定,也不成就慧觀。 這些三昧里,往往都是定多于慧。大乘的參禪,最后破參時也是三昧境界,有定有慧。如果定淺,慧就淺,只成就七、八住位;定深慧就深,能到初地二地位。心住于如來藏的空性中,五陰自身都是空性如來藏,行走坐臥猶如處于如來藏中,無五陰我。 小乘的觀行參究斷我見時,也是三昧現前,有定有慧,定淺慧就淺,只成就一、二果,定深慧就深,能成就三、四果。證果以后,心處于五陰無我的空三昧中,沒有五陰我的覺受,處緣對境,心不起我相,不與任何人事為仇為對,不在意自己周遭的一切,因為心里無我。 如果是意識的理解佛法,或者是解悟佛法,一點三昧也沒有,沒有定境,沒有空的覺受,心中仍然有我,我心不死,遇緣對境必須依靠意識的作意才能想起來五陰是無我的,一旦意識失去覺照,我心就突然冒出來,身口意行沒有把持。而意識的覺照作用非常有限,斷續的非常嚴重和明顯,總是會失去覺照,保持不住,即使意識的力量很強大,能保持住一段時間,也早晚都會失去覺照,尤其是命終。 二、所有的三昧,不管是以定境為主的,還是定慧等持的,都是意根成就的結果。只有把意根定住,不散亂不到處攀緣,才有定境,意根才有足夠的精力思量意識帶過來的法,才能明了法的根本意義和實質內涵,三昧必出現,這才叫作證得。 觀無量壽經的日觀也好,白骨觀也好,以及其它各種觀行都好,到最后成就的時候,不用意識作意,睜眼閉眼那個景象就會現前,當然意識作意了,那個景象會更明顯。 所謂的成就就是自然而然出現的,那個叫作三昧。如果不能自然而然出現,必須意識作意才能出現的,那個都不算成就,不是三昧。 所謂的三昧就是很深的定境,但不排除同時含有智慧境界,智慧和禪定的有機結合叫作三昧,缺少一種都不是三昧。這種三昧當中已經有比較深的禪定了,一定是把意根也訓練成熟了,意根訓練成熟了以后,能時時刻刻運作,心里時時刻刻就能顯現出這種景象了。 如果你定力沒有修成就,三昧就沒有修成就,意根沒有被熏習成功,只是意識比較熟練罷了。意識熟練再作意,就帶動了意根,意根才能作意,之后就顯現境界。那么這種境界就不是熟練的,是斷續的,這種定力就不足,那么就不能叫作三昧了。 三、三昧和正受,是定慧等持的身心境界。當一個人遇到一個法義,起心深深思惟參究之后,突然內心與法義相應,深深的明了法義的內涵,證得了法義所指的深層之義時,智慧涌發,內心感到無比的喜悅,無以言表。之后身心輕安舒適,行住坐臥如處虛空,如入無人之境,內心空曠,廣博而寧靜,思想深邃,頭腦敏捷。氣脈涌上胸腔和肩膀,后背挺拔,胸腔開闊,雙肩下沉,身輕如燕。內心空空如也,與空相應,與無我相應,與無四相相應;所見一切,都覺虛幻不實,思惟深沉專一,細密而清晰。心中樂感不斷,祥和安寧,不再有繁雜的妄想和浮念;沒有過去,沒有將來,當下也不實在,三際脫空,空也不存。心胸寬闊而慈祥,寬容大度,不爭人非,不計善惡,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五欲面前猶如行尸走肉,八風吹不動,猶坐珍寶山。 定慧齊資,不偏不倚,二者缺一,即不是三昧,二者有偏,就不是正受。定慧等持,是真三昧,也是真正受。 四、所有的三昧,都是定境和智慧的結合,缺少一種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昧。但是有的定境里沒有智慧,只能叫作定境;有的定境里有智慧,含藏著智慧,就叫作三昧。定境的范圍內涵比較淺和窄,三昧的內涵比較深比較廣,所以三昧一定包括定境,沒有定境就不叫作三昧,沒有智慧也不叫作三昧。各種層次的果證都是三昧,因此三昧必須包括禪定和智慧。 五、佛家三昧分兩種,一種是只有定境,通于世俗外道定;一種是不僅有定境,還有智慧境界。有智慧境界的不通于世俗外道禪定。 第一種定境三昧有三種,叫作三三昧,包括三種:有覺有觀三昧(初禪以下),有覺無觀三昧(初禪二禪之間),無覺無觀三昧(二禪以上)。 三三昧,只是攝心,與智慧無關。有觀想觀行的三昧,能出生智慧,是真正的三昧,包括大小乘的觀行智慧。比如觀像念佛,成就三昧時,可明心見性;念佛三昧成就的時候,可明心見性;觀行五蘊三昧成就的時候,可得法眼凈;白骨觀三昧成就的時候,能斷我見,證得初果到四果;四念處觀三昧成就的時候,可證得初果到四果;觀經第七觀成就的時候,可明心開悟;般舟三昧成就的三昧,十方諸佛面前立,智慧境界是明心開悟。般舟三昧,九十天念佛,不坐不臥,只能走和站立,不能睡覺。到九十天成就念佛三昧時,十方諸佛面前立,就見到佛——如來了,此為開悟境界。 六、念佛三昧成就的時候,十方諸佛在面前立,眼識所見了了分明,他人卻見不得,這是什么境界?白骨觀修成之后,見一切人白骨連連,十分分明,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么境界?觀無量壽經里,第一觀日觀成就以后,開眼閉眼,落日如懸鼓顯現面前和心中,他人不可見,這是什么境界?十六觀每個觀成就之后,都有相應境界出現,眼識看見,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么境界?眼冒金星,星星點點在眼前飛舞,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么境界?海市蜃樓,大家都可見,是什么色?比如眼冒金星,眼睛能否看見金色的星星黑色的星星?白骨觀的白色的骨頭,落日紅彤彤的色彩等等,這是怎么回事?眼識見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有眼識參與所見的不能是獨影境,但是任何一種禪定中所見的色,都是獨頭意識見,沒有眼識。回憶當中顯現出來的色彩,夢里所見的色彩都是獨頭意識所見,不是眼識所見,這里沒有眼識。 七、真正的三昧是定慧等持,有定有慧,是實證后的境界。修行的方法不同,層次不同,禪定的深淺不同,觀行的智慧不同,成就的三昧就不同。凡是需要觀行智慧的禪定,都要有未到地定或者是初禪定,在初禪定中觀行效果最好,沒有初禪定,未到地定越具足越好,越接近初禪定越好。沒有未到地定就無法觀行,心非常粗糙和膚淺,觀察不出什么法,未到地定不足,觀行也不得力。 二禪以上的定中,意識沒有念頭不能觀行思惟,必須從禪定中出來,才能依靠意識觀行思惟,禪定越高,出定后的定力也越好,觀行思惟越細密深透。除非意識把觀行的法已經傳遞給意根了,意根想弄清楚,在二禪以上的禪定中,意根就可以單獨思量參究,沒有干擾。諸佛都是在四禪定中悟道,可能就是意根獨立悟道,意識的作用不大。 具足禪定,學會觀行,很多人修行自己就可以有下手處,可以證得任何一種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和路線,也是現代學佛人難以突破的瓶頸。意識理解佛法以后,能深深的觀行求證,法義在意根那里,能保證意根思量法義和疑點,思量通達以后才能非常確認,才會不疑法,那個心境是非常輕松愉悅的,解脫就是那樣子。 八、如何成就三昧 所謂的三昧就是定與慧完美結合到一起的境界。《坐禪三昧經》里介紹了幾種三昧的修行方 法,其中有觀像念佛成就念佛三昧的方法,在修習觀像念佛時,身心端正,專心一意,不緣他法,一心觀想面前的佛像。在觀像時禪定具足,戒律具足,觀慧具足,戒定慧都具足,最后成就觀像念佛三昧,定慧等持。其它幾種三昧的修持都是戒定慧具足才成就的,戒不具足,心思散亂,內心躁動,定就不具足,定不具足就不能生起觀慧,觀慧不足就不能出生三昧。 楞嚴經中介紹了二十五位圣人所修的種種三昧境界,都是戒定慧具足,在甚深禪定中,深細思惟參究,成就甚深三昧,獲得廣大智慧。獲得三昧境界,離不開甚深禪定,離不開六七識的觀行智慧,意根在其中所起作用遠遠大于意識,所以證得甚深三昧時,就有大神通現前。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的每一個老師都教他一種修習三昧的方法,他就在定中一一深細觀修,每成就一種三昧,智慧就得到增長,上一個臺階,最后智慧達到等覺菩薩。所以戒定慧是前行方便,定是中間紐帶,觀慧是橋梁,三昧是道果。五十三個老師教導善財童子五十三種法,善財童子都精進修習,道業突飛猛進,超越其他菩薩兩三個無量劫的修行時間,他的修行真正是神速。為什么這么快速?愿力弘深,尊師重道,禪定甚深,智慧深利,無比精進,所以能成就一切三昧。 第五節 禪定境界 一、在初禪里時間和空間觀念都有,知道是什么時候,在哪里。在二禪里感覺不到有念頭,無覺無知,出定才知道自己入定了。有人說四禪里還有念頭,我頭一次聽說。二禪里,意根是有念,只是意識不知道。因為那時候入定很深一無所知,可是有人小聲說一句過齋了,當時就聽見了,于是心就出定。為什么聽到那么小的聲音,能出定呢?就是因為意根在惦念著吃飯這件事,聽到小聲音,就讓意識出生了別,于是就會出定。 二禪里意識沒有滅,但是非常微細,我是覺察不到什么,不知道自己入定了,好像是什么也不知道。在二禪里如果意根不惦記著吃飯,有人說過齋了,就不會出定。因為我在入定時,周圍幾十個人都在互相談話,沒有靜下來過,可是我卻聽不見,只聽見過齋這句話。 我沒有進入過四禪,無法知道四禪里意識心的狀態,沒有實證就沒有發言權。三禪可能進去過一天,太快樂了,因為怕入魔,就舍棄了。在二禪里意識就沒有反觀力了,也不知道當時意識是什么狀態。 二、二禪定可以一瞬間就能入進去,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出定也是一瞬間,出定后才知道自己剛才入定了,感覺身體非常舒適,心情特別愉悅,頭腦特別清晰。一個微弱的聲音,足以喚醒耳識,于是出定了。因為意根還有惦念的事情,所以時間到了,重要的事情有人一提醒,哪管是蚊子聲,也能聽到,于是就出定。入定前,在非常嘈雜的聲音中,心很快的就能沉靜下來,嘈雜聲音越來越微弱,然后就聽不到了,人就入定。 三、在未到地定就可以升起輕安狀態,三摩地是在初禪以上的定中出現的定境。未到地定有輕安狀態,只是與初禪定的輕安差別很大,初禪簡直就像神仙的感覺一樣了。未到地定的輕安稍微差一些,身體有可能出現高大、龐大、輕微、輕飄的現象,走路輕快,身體上揚,渾身輕松,走路無聲,內心安定。每個人在同樣的禪定里,身心的狀態也不完全一樣,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里,表現也有一些小小的差別。欲界定的狀態也有好多種,定的深淺都不一樣。同樣是初禪定,每個人的身心感受和狀態,也不完全相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入同樣的定,其身心狀態和感受也不完全相同。 同樣一個輕安的詞語,其界定的界限也是不同的,其表現的程度,還是不同,無法嚴格確定輕安的臨界點在哪里,每個人的定義可能都有差別。如果有人心不太平,一定要辯論,那就只有各執一詞了。三摩地,嚴格地說,應該在初禪以上的定里,這是正式的禪定,是四禪八定的初始。 四、初禪以上的境界 初禪以上的境界,色界初禪以上的天人都沒有欲界眾生的貪欲,沒有性別,不分男女;沒有鼻識,沒有舌識,他們不嗅香味,沒有飲食,不用吃喝拉撒;二禪以上的天人在定中沒有五識,不分別五塵境界。無色界的天人沒有色身,沒有前五識,只有意識、意根和第八識。無想天的天人,意識心也滅掉,沒有意識就沒有想心所,只有意根和第八識。俱解脫的阿羅漢入滅盡定時,沒有意識心,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也滅掉兩個,受和想滅掉,也叫作滅受想定,但是意根還有三個心所法,第八識還在持身,所以滅盡定中的阿羅漢是活人,第八識一離開就是死人。 第六節 世間定與出世間定 一、禪定是所有眾生共同所修證的內容,是所有外道與學佛人共通的定,在特征上沒有什么差別,但在功用上卻有很大差別。 其差別在于在外道定里,對五蘊沒有思惟、沒有觀行、沒有觀修、沒有參究等等思想活動,因此沒有無我智慧的出生,不能得解脫。而佛門里如理的定,一定要有思惟觀行參究活動,依此能出生相應的解脫智慧。如果學佛人修的定一直都是在定中,沒有思惟觀行活動,就屬于外道定。 一般來說,學佛人修行的定大多數都與外道定相通,只有到后期在定中起思惟觀修活動時,才屬于不共于外道的定。所以每個學佛人不必排斥外道定,以及任何禪定,只要最后能利用各種定出生正確的解脫智慧就行,這才是修定的根本目的。 二、外道不持殺生戒的定與佛門的定有什么區別 定有定福,不持殺生戒的定里,定福少。但是隨著定力的加深,身口意造作的越來越少,以至于不再造作身口意行,那么這些外道定都是持戒的定,不持而持,自然有戒。這樣的戒要比學佛人持的五戒八關齋戒還要清凈,甚至比大多數人的菩薩戒還要清凈。 因為有這樣深的不犯任何戒的禪定,外道們在聽佛說法的當下,瞬間思惟,立即證得四果阿羅漢,不必經過初果二果三果,學佛人能比得上嗎? 外道定雖然不能斷除我見,斷除煩惱,但是外道定能降伏自我降伏煩惱,與五陰我藕斷絲連,與煩惱藕斷絲連,最后佛陀開示佛法,外道們就深信佛陀,真正歸一了佛陀,就會快速證果,我見和煩惱不再藕斷絲連,而是徹底斷除。 學佛人修的淺定,如果不能降伏自我,不能降伏煩惱,還沒有藕斷絲連,那離斷煩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世間定與出世間定的區別 世間定是指四禪八定,是五陰身心所入的定,是在意識覺知心上修的定,都是有出有入的定,因此是生滅的、無常的,需要時時刻刻保持,一旦保持不好,定力就消失不見。單純的只有這八種定之所以不能使得眾生得到解脫,是因為這些定只能調伏意識心,不能斷我見,不能斷生死結縛。眾生要想解脫,首先需要斷除五陰是我的知見,然后修出初禪,斷貪愛,斷煩惱,最后對三界的貪愛都斷盡無余,再也不貪不愛不心喜了,才能得解脫。在四禪八定里,還有對禪定的貪愛,還執著五陰當中的某部分為我,執著禪定中的意識覺知心為我,所以不能得解脫。 有的眾生在從前可能修過四禪八定,但是這種定,并不能使眾生脫離生死輪回得解脫,因此當定力消失的時候,又會下墮,回到人間或者是三惡道。那么怎么樣才能脫離生死得解脫呢?只有斷我見,證解脫果,才能出離生死,得到解脫,別無他路。為什么眾生要那么喜歡修定,把修定當作是唯一的修行方法呢?就是因為眾生都以為禪定能夠讓自己得解脫,不相信滅掉各種意識覺知心的我,才能得涅槃,得解脫,出輪回。所以修學佛法,獲得正知見,最為重要,以佛法的正理來指導修行,如法修行,才能得到成功。 出世間定,是指第八識如來藏的不出不入的楞嚴大定,也叫作楞伽大定,因為只有如來藏不在三界世間里,其余的法都在世間里,不離意根和意識心,如來藏常在定中,永遠不出不入,不生不滅,常恒自在。如來藏常住大定中,從來不出定,也沒有入定時,祂不攀緣一切法,對于六塵,祂從不起心念和心行,從不散亂,從不掉舉,從不昏沉,從不入睡,方便說祂在定中,所以如來藏沒有定與不定之說。如來藏也是本不動搖的,對一切法都無見無聞,因此從來不動心念。祂的運作,是完全隨順眾生的業力、習氣、因緣,雖然隨順也不動念想,因此也叫作首楞嚴大定。 楞嚴經中講楞嚴大定,整部經都在講如來藏,這就是我們的真心,祂常在定中,從不出定也不入定,沒有出入,這才是真正的不生不滅的禪定境界,非常堅固,因此也叫作楞嚴大定。為什么如來藏不出定不入定,常在定中?因為祂無眼,不見色,色來時,祂不分別,不起心動念,從不亂心,對于其它五塵,也是不分別,不動念,心不散亂。祂永遠不與六塵相對,永遠不生心動念,永遠不隨境界而動,這就是楞嚴大定。六祖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有人說楞嚴大定不是指這個心體之定,他的意思就是指四禪八定了。但是四禪八定是有出有入的定,不是常定,有生滅變化的定,就不是楞嚴大定。四禪八定如果要修,首先要修到欲界定,就是欲界六層天的定。欲界第六層天的定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過去以后就是色界的初禪天的定,初禪以上的定才是真正的四禪八定。 欲界和色界天人的色身都比我們人高大無數倍,他們的心里覺受也是非常愉悅的。當我們修到這兩個定時,天人的色身就在我們人的色身上同時現起,我們就會覺得身體無比高大,心里感受也是很舒適的。要達到這些定境,你就要對人間的人事物理都不太在意,沒有什么希求,五欲要減少到很淡薄,才有可能修到那些定境。修到未到地定時,要降伏五蓋,對欲界的東西都不喜歡,才能有初禪現前。然后再往上修,一直修足四禪八定。雖然如此,四禪八定仍然是有出有入的定,不是永遠在定中,心還是有動搖的,仍然是意識心虛妄的妄法,不是真正的永遠不動的定,因此就不是楞嚴大定。 四、什么是邪定?什么是正定?如何把邪定轉換為正定? 邪定是不在解脫路上的定,是不能出生解脫智慧的定,是不能趣向于解脫的定,是共外道的定。在這種定里,識心沉悶或者昏沉,無所用心,不起思惟,不思教理。 正定當中最正的定,在定中心不顛倒,不思世間一切法,不思善也不思惡,不著一切法,卻能有無上智慧隨順眾生出生一切法,不被一切法所拘礙束縛,解脫于一切法。其次正的定,定中能深細思惟種種正理,不著世間一切相,不著善惡,能出生種種解脫的大智慧,能變化世界,成熟自他一切善根福德因緣,心向正道,心在正道。 當禪定修到一定程度,心清凈下來,心力能夠高度集中,思考有一定的深度時,定中就要起思惟,思考目前需要解決的佛法問題,思考目前需要弄懂的問題。并且出定之后,也要用心思惟佛法,朝斯暮斯,心心念念,都圍繞著佛法,圍繞著目前需要解決的佛法的問題。這樣就能明了佛法,因緣條件具足時,有可能證得相應的法,開啟智慧。 在比較深的正定中,意識思惟較少較輕微,沒有情思意解,卻有意根不易覺察的思量,意根要深思,用功多于意識,以意根的思量為主。這里有定有慧,定就是正定,邪定里沒有這樣的思量。自己要踏踏實實的做功夫,掌握思量的技巧,學會思量,一定有益處,百益無一害。 禪定中的昏沉有幾種原因,把原因找出來,對治一下,就能解決昏沉問題。一個是氣血不通,堵塞血管,供血不足就會昏沉。坐時可按摩穴位,疏通氣血。一個是睡眠不足或者是身體疲勞。可調節呼吸,做幾次深呼吸。一個是缺少意根感興趣的所緣法,致使心沉悶。這時可以觀想有趣圖景,把心從沉悶中解脫出來。 沒有禪定時,先不要觀行佛法,定力不足時,也不要觀行佛法,這樣容易推理推論出一個結論一個答案,以后再無法真正用功參究,后續很難實證,道業就受大阻礙。沒有禪定的思惟觀行,于解脫無益,于道業無益,只增長知見和我慢,不能斷除我見,沒有功德受用。 五、神通是會消失的 外道修到四空定,修出了神足通,為什么還見色起心并且失去了神足通?淫欲心的斷除是初禪定配合斷我見的證量,二者結合才能成為三果人,才能做得到斷除欲心。只有初禪定和四禪八定,或者只是斷我見,都不能斷除淫欲心。因此外道雖然有禪定和神通,仍然要見色起心,之后,禪定和神通全部消失。可見沒有斷我見的智慧,只有禪定,是不能斷除淫欲的。 以前經文里記載過,有禪定有神通的人,因為見色起心,心念一起,神通和禪定就退失了,來時飛行,回去時走路。那是因為沒有證初果的功德,只有禪定。斷除淫欲,必須斷我見證初果加初禪定,只有禪定不行。所以說初果的分證解脫功德受用還是很大的。 提婆達多同樣是沒有斷我見而修從出神通上天,因為動了偷天花的念頭,神通立時消失,就從天上掉下來了。如果證初果以后,有初禪定,再有神通,就是三果,不會再動邪念頭,不會再犯戒,也就不會失神通。 第三章 如何修好禪定 第一節 減少欲望才能修好禪定 一、欲貪嚴重的,不僅不能有初禪定,也不能有欲界的未到地定,甚至不能有欲界的最粗淺的定,那就沒有一絲禪定。要想有禪定,必須要降伏欲貪。貪,就是貪愛貪執,愛,是喜愛喜樂。對三界不再喜和樂,愛就斷。愛斷,三界的業即了;欲貪斷,欲界的結就斷。欲界結斷就能出離欲界,這時色界的初禪定必出現,命終即可出生在色界天中。 因為凡是定,都是心與天人境界相應,不與人中的境界相應,心性高于人,境界就高于人。有欲界定的人,其心肯定是淡薄人中的欲念,有色界定的人,其心淡薄欲界人、鬼、畜生和欲界天人的境界,有無色界定的人,其心淡薄色界和欲界的境界。 有無禪定,全在于心念,心念一動,定即消失,心念就是這樣厲害。抱怨自己禪定修不好的人,就要檢查自己心中的念頭是否清靜,是否與人中的人事物理太貼近了,心心念念都是人中的事情。如果念頭不清靜,熬腿強行修定都沒有用。 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各種藝術等等,都屬于人中的東西,如果喜樂這些東西,貪愛這些東西,執著這些東西,都不會有禪定,不能出離欲界。我們只要把屬于人中的東西找出來,心里遠離這些東西,不貪愛不牽掛這些東西,在心里排除這些東西,禪定必然出現。這是修禪定的實質和根本。 辟支佛當國王,為什么稍微思索一下因緣法,就能證得辟支佛果,禪定神通立時出現,飛出宮殿,而出家修道?就是因為他的心中沒有人中的事,不喜歡人中的事。雖然處于國王的位置,采女宮妃成群,他的心卻是離欲的,不喜歡喧鬧和娛樂,所以就能非常快的證得辟支佛果,這也是前世修道的根基。 二、不貪圖安逸的生活才能有禪定 每天遇吃就吃,遇喝就喝,腸胃頭腦內心,從來都不想休閑那么一小會兒,如何能有禪定?每天吃穿住用行那么講究,那樣的享受,心思都沒有用在修道上,如何能有禪定?不是搞是非,就是搞名聲、搞勢力,搞金錢,挖空心思的鉆營,如何能有禪定?心里烏七八糟、亂糟糟的一片,如何能有禪定?讓受戒時,就躲個十萬八千里,如何能有禪定? 現在的生活條件太好了,都習慣于享受,從來不覺得過分,因此身體的諸多變化都不知不曉,心里的散亂更是不知不曉,即使心念不清凈也無覺無知,這樣的話,如何能有禪定?前世修的那點福,都用來享受了,用在道業上的福不足,道業怎么能有進步?不付出一些代價,不付出一些辛苦,一邊想享受生活,一邊想得道,什么都想得,這么大的貪心,怎么能得道? 每天貪吃高營養大補的營養品,造成身體能量過剩,內心就會躁動不安,心不清凈,即使有禪定也會消失。胃腸工作時,內臟工作時,意根一定要守護著,這樣意根就不清凈,得不到清閑,要分心分神,再怎樣盤腿靜坐,心都不能定下來,不盤腿時,更是定不下來。 修定最忌諱腸胃總是在工作消化飲食。有些人不但吃三餐,還有一頓夜宵,吃四頓飯,這哪叫修行人,能修出什么?根本不會有禪定,腸胃成天在工作,意根時時關注腸胃身根,清閑不下來,禪定肯定不會出現的。如果連一點點口福都不肯舍,就不可能得道,無舍就無得。除非不要禪定的解悟,可以不用忌口,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要多享福就多享福。這個世間的人,沒有幾個像個修道人的樣子,過去禪師祖師或者是修禪人的樣貌,現在根本看不見了,世人連裝都不肯裝了,皮都不像祖師,肉也不像,骨頭更不像,還想在佛法上有多大成就,就不可能了。 三、少于攀緣禪定才容易出現 如果心總是隨各種境界動搖,隨境界而轉,那就不能止,沒有止,就不能觀。戒律是防非止惡,防止心散亂的,是用來降伏煩惱的。煩惱壓伏下來以后,心不亂動,境界出現,心少于攀緣,修定才容易。內心注重吃穿住用,愛好愿望頗多,在意的人事物頗多,心亂如麻,那要如何止?減少興趣愛好,減少心中所緣,心能稍微止下來。盡量對周圍一切人事物不感興趣,不在意,心少攀緣,心往內收,不向外散,定必出現。 在人中,興趣愛好頗多,人中事樣樣都攀緣,時時處處想表現自己,內心里總有個我出現,心里不會得寂止。命終時就會發現,這輩子其實一無收獲,徒勞無益。所以現在不如早日回頭,多多開發內心寶藏,不要向外貪求把心搞亂。人生總有一得一失,自己要算計好,得什么才是最大的收益,后世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四、阿羅漢到命終時,意根不再對任何一法生起作意,也不會有思心所的運行,五遍行心所法都不現行,這樣如來藏了別不到意根的心行,也就不能輸送意根的識種子,意根就滅了。我們的意根如果對一切法都是作意不斷,思量抉擇不斷,如來藏就會不斷地出生六識,身口意就會不斷地現行,心就寂止不下來。意根對感興趣的法,才去作意,感興趣的越多,作意的就越多,意識就會非常的忙碌,那就沒辦法寂靜下來,定就修不成功。 我們要想修好禪定,就要減少對世俗法的欲望,對一切世俗法都不要感興趣,盡量少于人間的享樂,有出離心的時候,禪定就能修得很快。如果對某些人事總是有覺觀,有嗔恚心,有貪愛,就說明意根的攀緣不斷,作意不斷,思量不斷,六識的念想就不斷,那樣禪定是不能修成功的。減少人間的欲望,欲界定就容易出現,少貪不貪人間的法,天上境界就現前。總覺得人間什么都好,總喜歡人間的人事物理,心就不會有定。減少貪心和欲望,不要太顧及自己,心念不要總圍繞著自己,盡量舍棄自己,心里裝著道業,禪定就容易出現。 五、修禪定也是修心,降伏貪嗔癡煩惱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定,心里清靜下來,禪定就出現了。修不好禪定的人,肯定是心里的俗事多擺不開,六識就不斷地起念想,不能定于一處。所以要想修好禪定,應該經常檢查自己的內心,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盡量把放不下的人事物都排除出去,那樣六識就會寂靜下來,就有定了。 我們每天無論做什么,心中都要緣于一法,別無他念,或者其他的念要淡一些,處理完就丟掉。世俗事只是應付應付就可以了,不要太較真。修定時,只要我們能收攝心念,少攀緣世俗法,動中定肯定會修好的。心對于世間法要盡量隔離開,事情可以做,做過就丟,心里不要攀緣,少惦念一些事情,這樣定就會容易出現。應該努力作到,每天除了睡覺,無論什么時候做什么事,心里都要緣于一法,或者念佛,或者念咒,或者背經,或者觀行,或者參禪,或者參話頭,或者參公案。時間長了,身心自然就會出現舒適的覺受,禪定就出現了。 六、欲界眾生最貪的是什么?欲界里有五欲樂,色聲香味觸。一切法上都有法塵,有色法塵,還有心法塵。心法塵就是七識心,還有七個識的心所法。 眾生最難舍的是識心和心所法,主要是受心所法和想心所法,總想了知,總在意感受,意根就不想寂靜。不想滅除這些覺受和了知性,心就散亂如麻,因此修定才非常困難。 眾生對自我和一切法的貪愛,實際上是貪愛阿賴耶識,因為這些法都是阿賴耶識的功能作用。可是盡管貪愛,都不知道自己貪愛的實質是什么。 欲界眾生有了權利就不肯舍,有了地位不肯舍,有了金錢也肯舍,自身各種享受無論如何都不肯舍,太貪了。不知道做佛有多殊勝,多值得貪,卻都沒有想做佛的心,這就是深重的無明。 七、如果心里不雜思亂想,就去除了散亂心,沒有散亂心,禪定自然現前。雜思亂想是意根攀緣的習氣,很難克服,必須想辦法降伏意根的攀緣習氣。如何能有效降伏意根的習氣呢?抓住意根的特點,祂最怕閑下來無事做,那就給祂找一個有意義的事情做,讓祂主要做這件事,告訴祂這件事非常重要,祂一旦認為很重要了,一定能把精力放在這件事情上。 什么樣的事情最有意義?讓祂念咒念經念佛,一開始規定數量和時間,祂一旦形成了習慣,就不用再規定數量和時間了,祂就能自動自覺的念咒念經念佛,睡覺也能保持這種狀態,定力就修成了。意根的精力太充沛了,想辦法吸引祂的注意力,讓祂把精力集中,意識就能專心致志,意根也能專心思量佛法。這就在于意識如何引導意根,如何牽引意根。平時不管干什么,心里都要念楞嚴咒,不求數量只要能專注就好,這樣加持力很大。 盡量擠時間修定,定力好一些,就思惟五蘊十八界,從色身無常無我開始觀行。在五陰活動的當下,分開色身是什么,受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受,想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想,行陰是什么,都有幾個識的行。六根是什么,六塵有哪些,六識在干什么,然后觀察這些法的生滅變異的情況。 八、多培養專注力就能有禪定 禪定無非是一種專注力,集中精力做好目前應該做的事,心無他想,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首先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有一種高度的責任心,有一種濃厚的興趣,然后才能一門心思鉆進去,把問題解決。越專注,解決得越好,越能發現深刻而重大的事理,智慧越高深。 比如科研人員、研究人員、科學家,他們對自己研究非常有責任感,非常喜歡,有濃厚的探索興趣,因此就孜孜不倦、日以繼夜的鉆研,廢寢忘食,旁無他顧,最后就能研究出一定的成果,有驚人的發現。 心還散亂的人,白天行走坐臥心里堅持誦咒,或者背誦心經。空閑時間打坐,心才能靜下來,以后才能觀行思惟佛法。打坐中能思惟佛法之后,在白天行走坐臥當中,再訓練自己思惟簡單的佛法。初步訓練自己,當前正在做的事情,心里應該清清楚楚的知道,不得無記、散亂、攀緣,心住于目前正做的事情上,是粗淺的專注。 九、如何以智慧引生禪定 修定也需要一些善巧方法,不是強行熬腿就能坐得下去修好禪定的,對一切法攀緣不斷,內心覺觀思惟不斷,心不寂靜,就坐不下去,禪定不會出現。如何讓心寂靜出現禪定呢?要減少意根的攀緣,減少覺觀思惟,心就會漸趨清凈,禪定才會出現。 《坐禪三昧經》里講過好多修定的方法,在修定之前首先通過智慧來認知一切法的虛妄,以破除攀緣心,攀緣減少了,禪定就會出現。比如說如果有人有眷屬欲,就用一種方法來破除眷屬想,心里沒有什么想法,就會寂靜下來,心就能定住了;如果有人眷戀國土家園,就要破除國土想,心中不再想家園國土,禪定就出現了;如果有人心里有貪愛,就要想辦法降伏貪愛,心無貪愛就會寂靜下來,禪定就出現了;如果有人心里有嗔恚,就要想辦法降伏嗔恚,心不嗔恚寂靜下來,禪定就出現了。在盤腿之前,首先找出自己心里有什么煩惱,有什么念頭盤踞在心中,然后找個相應的方法來對治,把自己說服了以后,煩惱和念頭不再出現,修定就容易了。這樣靠智慧把攀緣心滅除,心就靜下來就入定。 當心被降伏下來禪定出現以后,就要在禪定中思惟觀行,對治煩惱,獲得三昧以后就能滅除煩惱。嗔恚重的人就修慈心觀,慈心觀如何修,坐禪三昧經里有具體方法;如果是貪心重就修白骨觀,把人觀成白骨就沒有貪心了。有眷屬欲就思惟觀行眷屬的生滅、虛妄、不可靠性等等;內心總是眷戀國土,有國土想就思惟觀行國土里的災難、危脆、不可靠性。這樣由定就能引生出真正的大智慧。 定慧實際上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有智慧觀察世間無常性就會減少心的攀緣和散亂,就容易定下來。觀察自己心里有什么結縛,然后思惟分析心中的結縛如何不如法,分析透徹了,就會慢慢解開結縛,不再糾結,心就靜下來了。要了解自己的內心在想什么,如果不了解就沒辦法把所想破除掉,心就靜不下來。要靠智慧來引導禪定,修出定以后,在定中再思惟,又引發出更進一步的智慧,叫作三昧。所以有智慧好修定,無智慧不容易修定,有禪定又容易出智慧。 十、降伏五蓋才能發起初禪定 初禪現起的條件是要降伏五蓋,貪欲、嗔恚、睡眠、掉舉、疑,都要得以有效的降伏,財色名食睡都要盡量遠離,才能發起初禪定。 五蓋是:貪欲、嗔恚、睡眠、掉舉、疑。如果內心里有嗔恚,思緒和覺觀就會總現前,心里不能平靜下來,禪定就不會出現。如果內心有貪欲,心里煩惱不斷,也不能得到寂止,修定也很困難。睡眠還是屬于昏沉,內心渾濁不清靜,當然就會障礙禪定了。掉舉,內心攀緣過去的人事,回憶、追憶不斷,希望覺想不斷,也會障礙禪定。 疑,心里有問題不能解決,對自己疑,對他人疑,對法疑,疑念懸在心里,卡在心里,覺觀不斷,當然也會障礙禪定。悔,總想著自己做錯的事,心里思慮不斷,煩惱不斷,念頭不斷,六識不能寂靜,禪定就不會現起。所以修定之前,要把自己的內心檢查一遍,把心里的灰塵打掃干凈,內心空凈了,一盤腿,就會有定,平時心中無事,行走坐臥也會有禪定出現。 而要降伏五蓋,就要生起出離心和強烈的修道心,不貪欲界世俗中的物質生活享受,吃穿飲食都不在意也無所用心,住用都不在意也無所用心,這樣才能達到心無所住,遠離欲界法,對色聲香味觸都不貪愛,才能發起初禪定。 現在的人都很講究享受,講究生活舒適自在,還要面子,不斷與人攀比,整個心都沉浸在世俗里,這樣就嚴重障礙了禪定的生起。吃穿住用都很講究,非常貪愛的人不可能有禪定。色界初禪天人沒有舌識,不需飲食,如果我們喜歡吃,喜歡吃好的,貪著味塵,初禪定就不能現起;色界天人沒有鼻識,不嗅香,如果我們總是喜歡香味,討厭臭味,在意香塵,初禪定也同樣不能現起。 不貪人世間的法,欲界天的定才能出現,對人世間事不感興趣,欲界定就會生起,喜歡人間的人事物,就不會有欲界定。不貪欲界天人的境界,色界的禪定才能生起,舍棄下界的享受和貪愛,上界的禪定才能出現,這是禪定現起的法則和條件。 如果我們每天對欲界的事全身心的投入,算計來算計去,就不能有初禪定的現起,什么都要追求,什么都要想得到,什么都想比別人好,就不能有初禪定的現起。如果學佛修行所得的福報都用來物質生活的享受,道業需要的福就不夠用了,多留一些福作為修道用,道業才能不斷進步。 第二節 不能入定的原因 一、修不好禪定的原因 禪定修不好,有很多原因,自己細心找一找,然后把不該有的貪習都要除一除、改一改。想修好禪定每天心都清凈,就要少吃,不要貪吃;飲食的營養也不要過剩,口味也不要太濃,清淡一些心就清凈一些。人中的衣穿住行,吃喝拉撒,盡量都不要貪著,適可而止是最好的。這樣就容易脫離人類的生活,與天界生活相應,禪定就容易出現了。 適當的斷食,對身體有很多好處,能延長壽命。不要怕餓,餓有餓的好處,少吃點腸胃的工作量減少,磨損就少,內臟器官壽命當然就長了。少享受少消耗福報,福報留存著滋養色身,就能延長壽命。喝水要適量,身體夠用就行,喝多總是要新陳代謝排泄出去,也耽誤時間,同時也增加內臟器官的工作量,磨損內臟。在斷固體飲食的情況下,只吃一些流質的飲食和水果,身體輕松,心也很清凈,修行禪定,不僅定力好,還能去除疾病,讓身體更健康。我們學佛人有福不要享盡,惡業盡量忍著都消盡,后半輩子以至于后世就輕松愉快了,多為后世著想,尤其是多為自己的道業著想,這才是一個智者。 幾乎所有的人最難舍的是情和欲,修行應該先舍欲,欲在所有的煩惱里是最粗重最容易舍去的。天人有情卻沒有欲,欲界天人雖然也有欲,但是欲很淡,所以他們才在欲界天上生活。有禪定,身心都舒暢美妙。我們先從最容易舍的開始舍,把生命質量提高上來。 初禪天人不吃飯,也不嗅香聞味,沒有男女之事。我們要想有初禪定,就不要貪飲食,不貪飲食的色香味,不貪飲食的營養。同時也不要在意周圍生活環境的氣味,不追求香味,不厭惡難聞的氣味,對氣味不挑剔,不在意,一切都隨緣,無所謂。對于男女色都不貪著,性別只是一個幻化的假相,四大組合與豬肉一樣,沒什么好貪愛的。保持這樣的心,不愁沒有禪定,再降伏睡眠和散亂心,初禪定就容易生起了。 阿含經里佛告訴比丘初夜精進,不貪睡眠,中夜精進不貪睡眠,后夜精進不貪睡眠。少吃少喝,不昏沉,少妄想,睡眠就少了。 我們應該經常觀察自己的心,打掃清理自己的心,讓心干干凈凈的,無掛無礙,禪定很快就能生起來。修定并不是很難,現代生活太富裕了,容易讓人生起貪心,所以禪定就不太容易修出來了,加上四面八方的信息太發達,都侵入人的心中,每個人的心里都被塞得滿滿的,心不空,如何能能有禪定?再加上生存環境,不容易持戒,持不了戒,如何能有禪定? 二、我們打坐修定為什么總不能入定,為什么定力很淺?就是因為意根不肯歇息下來,攀緣不斷。心里什么都惦念著,放不下來,這就是無明。心里以為真有個外面世界,真有人事物的存在,所以內心就擺不開。那么打坐時意根總是要處處攀緣,弄出一些事情出來,意識心就得要了別這些事情,心就不能安穩,不能定下來,更不能滅掉妄念。如果沒有無明,意根不攀緣不執著,不弄些法塵出來,意識就不用去了別,心定下來很容易。 定中所見的一切人事物,也是意根攀緣弄出來的,也是虛妄,不執著這些人事物,那些境界慢慢就能消失,定就深了。要記住世尊曾經告訴過我們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時時提醒自己,就能減少攀緣,無明薄了,定就容易修了。 三、每個人都要好好的訓練一下自己的思惟,不要偏離正方向太多。思惟不清晰,一定是缺少禪定,那就要努力修禪定。如果禪定修不好,檢查自己是否是福德欠缺,或者是戒律修持的不夠好,或者是習性太重,或者是身體方面有障礙。很多人都是缺少禪定,定力不足,思惟跟不上,很多法看不懂就無法勝解,修行慢慢的就掉隊了。 每個人在修行中都要努力找自己的癥結,找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之處,找到之后,要想辦法改進。回頭看自己,查缺補漏,就是一種精進。 定力少一點點,觀行就不能到位,那所說就沒有證據,不一定是事實真相。所以說只要自己觀行力不夠好,邏輯思惟力不強,就不要肯定表達自己的觀點見解,那是不究竟的。 四、修定的禁忌,定就就是不動、安靜、不躁動。如果想讓身心安靜,身心不動,就要減少飲食,飲食不要太飽,減少飲食的營養和量,不要吃得太好太多,這樣的話身心就能安靜下來,不躁動了。如果飲食能量太足太多就會要往外泄露,泄露時身心就躁動,靜不下來。身體正常,飲食一般就好,不要貪求營養和能量,這不利于修行。當然缺少營養,陽氣不足,身體虛弱也無法修行,要保持身體適當、中和,心才能安靜,禪定才能修好。 五、持戒懺悔罪業才能修好禪定 一切法的證得,真的是要在甚深禪定中,缺少禪定,學到的就是知識,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一定要重視禪定和觀行。禪定不足的原因是心散亂,心散亂的原因是攀緣多貪求多,把心收攝起來,必有禪定。收攝身心需要持戒,持戒之前需要受戒,受戒之前要懺悔所有罪業,罪業消除,遮障消失,心清凈。 懺悔,第一要改變種子,懺悔造作的新業,抵消舊的罪業,通過懺悔,心行轉變,業就轉變,后不再造。意識和意根變得清凈了,這是真懺悔的結果,有這個結果,一是消業,二是不再造新業。如果沒有這個效果,說明懺悔心不誠,是假懺悔。判斷懺悔以后罪業是否消除,首先要看是何等罪業,是輕是重。重罪要見好像,之后內心比從前清凈了很多,一些障礙消除了,修行速度加快了。輕的罪業懺悔之后,心也是清凈的。 第三節 修定的原理 一、修定時,淺定是修五俱意識,深定一定要修到獨頭意識。修定的一般程序是,由制伏五俱意識,漸漸深入轉換到獨頭意識,然后再制伏獨頭意識。甚深禪定都是從獨頭意識起修,如佛經中的各種觀想法門,都是制伏獨頭意識的。在所有修定過程中,從頭到尾,都由意根主宰和牽引六識的生滅變化。雖然有時候和最初都是由意識牽引意根,利用思惟、說理來說服意根不要胡亂攀緣,最后實質還是意根決定了六識了別的有無和輕重,由意根牽引六識的來來去去,由意根把六識減弱和滅去。 因為獨頭意識出生受到的限制條件較少,也不容易滅去,因此獨頭意識遠遠比五俱意識活躍得多,不容易制伏,一旦制伏,禪定輕而易舉。一旦能抓住和牽引獨頭意識,入定出定就有門路了。抓住和牽引六識都由意根來作,所以意根一定有欲心所,降伏意根的欲,調動意根的欲,牽引意根的欲,禪定就輕而易舉。所以修定,還是修意根降伏意根,牽引意根。 修定的次序:降伏五識,只剩五識之一,這叫專注。然后五識之一也要減弱,讓五俱意識功能增強。之后把五俱意識的功能,轉換到獨頭意識,再減弱五俱意識,增強獨頭意識。再之后讓獨頭意識專注、專一、深入。 再深定,就減弱獨頭意識,最后滅去獨頭意識。如果獨頭意識太強,也影響禪定,尤其是深禪定。比如總是要思惟法義,心中總是要有念頭,念頭不能斷,還要轉換念頭,這時深禪定很難保持。 從修定的原理來看,意根一定與定心所相應,定就是定意根,定六識沒有用,也定不住六識,孩子必然要跟著母親走,定住母親,同時就定住孩子。看事情不能看表面現象,一定要深入到事情的本質和究竟處。觀察不了意根的運作,也就觀察不到深層次的本質,只能停留在事情浮面,觀察一些假相,這樣是不會有智慧出生的。 二、有多少人在學佛過程中,都在不斷的與妄念搏斗,以為把妄念消除了,就能證得佛法,可是即使與妄念斗爭一百年,把妄念降伏了,最終仍是不懂佛法,沒有智慧的出生,不能解脫。正確的修行方法是,讓意根把注意力轉移到對佛法的思惟當中,妄念自然就減少,轉換注意力,轉換攀緣的對象,修行很快就能成功。 總是在妄念上計較來計較去,對于佛法的修行和獲得智慧是沒有助益的。最直接的方法是把攀緣的對象轉換過來,從攀緣世間法轉換到攀緣佛法,把對世間法的執著轉移到佛法上,把興趣轉換,把貪的對象轉換,把世智辨聰世間法的小聰明,轉換成觀行佛法的智慧,這樣定慧馬上就出現,何愁不了道。善于學佛者,應該善于利用妄念,不是壓死念頭,而是懂得轉換念頭,轉換成思惟佛法的念頭,心心念念都在佛法上,心心念念都是佛法,這樣定慧就成就了。 如果天天都與妄念搏斗,無異于外道的修行方法,而且根本也趕不上外道的禪定高深。過去外道們修定,四禪八定都修出來了,五神通也修出來了,但因為還沒有斷除我見,仍然認五蘊十八界中的某個法為我,為真實,邪見顛倒見都沒有破除分毫,依此邪見,就不免輪回生死;縱使能入定長達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出定后,仍然要淪墮三惡道,仍然不免生死輪回之苦。眾生就是因為執我的邪見而造業,而生死輪回,如果斷除了我見,就把捆綁自己的結縛打開了,就能保證不入三惡道。修行破除邪見,獲得正知見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修行無量劫,還是走在邪路上,不能回歸正路,也不得解脫。 只要福德具足,目標正確,方法得當,要想開悟也不是很難的事。每個人的根基不同,修行方法就不一樣,從小就喜歡清靜、喜歡獨處、興趣愛好比較少的人,修定就比較快,即使不打坐,心也少于攀緣,精力集中,只要遇見佛法,就能專心思惟佛法,深入于佛法中。當他熏習一段時間佛法的正知見以后,有了正知見,就懂得了參禪的方法,自動自覺的開始參禪。相反有的人打坐十年二十年,還是不能專心思惟佛法,不懂得如何觀行佛法,也不能分辨出法的正邪和層次。 第四節 修定的好處 一、早晨在靜坐中,聽到QQ叮咚一聲響,先是只知道聲音,沒有聲音的定義和概念,也沒有任何覺受,只是簡單的知,這個過程很長,這是耳識的了別,比較粗。之后才有意識的了別,意識了別了,才分別出是QQ聲,有了定義和名言,有了覺受。同時又懶懶的不想動,有點貪著舒服的感覺,想繼續坐下去,這是意根的貪著。在耳識沒有聽到響聲之前,是意根的知,意根知時模模糊糊,不辨是什么聲音,不辨里面什么內容,只有意識出來才能逐漸辨別出是QQ的叮咚聲。如果不是靜坐入定,這個了別過程非常短暫,快速就過去了,可是在定中,心很細膩,了別的很細微,耳識意識意根都比平時細微,整個過程顯得漫長了些,內容細膩了些,了知得單純了些,心不容易生起情緒,容易降伏煩惱。 這都是意根的功勞,如果再降伏意根,叮咚聲音響起,祂也不想了別是什么,那么耳識意識就不出生,五識都不出生,無覺無知,就進入到二禪境界。 靜坐當中,心會變得很細膩,感知很真切,又客觀不帶情緒,就能發現平時發現不了的事實真相,只要心不進入境界里,單純的感知,客觀的了別,斷我見和明心就會比較容易一些。 有禪定的人,心是很細膩的,了別細微看人看事都很準,能抓到根本,作事時心很細,細節周全,接觸新鮮事物很快就能學會,出差錯少,人聰明智慧。心散亂的人,可想而知,心粗氣躁,寥寥草草,馬馬虎虎。 二、禪定能降伏五欲煩惱魔 魔王波旬最不希望眾生修習禪定,因為一旦有人修到未到地定具足,與他的禪定相等,魔王就管不住此人了;一旦有人修到初禪定,就脫離魔王掌控,魔王就更管不著了。所以如果有人阻礙我們修禪定,否定禪定的作用,就要小心了。此世間五欲煩惱熾盛,沒有禪定,無以降伏煩惱和斷除煩惱,后世果報可畏。 三、有禪定時思惟清晰通透 如果思路不夠清晰,一個是缺少智慧邏輯思維能力,再一個就是缺少禪定,應該多修定讓心念專一,思惟清晰就能一些。定力不足時,意識思惟不能順著一條主線,就會四處分神,沒有重點,就像氣脈不順著一條線運行,在身體里四處串一樣。一個人邏輯思惟能力強,依靠強大的定力,才能達到專一,如錐子深深的錐于一個點上。沒有定力的人,如木板平放地上,沒有痕跡。 如果定力足夠,知見也足夠,應該配合打坐的靜中定,加強定力,然后觀行佛法,觀行五蘊。之后再參禪,心里時刻有參究的疑情。先斷我見,再參禪明心。 學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觀行,然后再證得。不能觀行,說明思惟力不夠好,也就是定力不夠好,沒有思惟修的禪定,對于證法起不了多大作用。所以應該學會修定,讓禪定起到應有的作用。 四、禪定能打開六根功能 打坐坐到極靜時,有時能聽到空中很美妙的音樂旋律,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天籟之音,在佛經中說是一種叫緊那羅的天人所發出的歌聲,這是接近于天耳通的境界。禪定能把耳根功能開發出來,把心打開,減少了了別聲音的阻礙,了別功能就強大。禪定能促使如來藏通過耳根把更遙遠的聲音四大微粒攝取過來,讓耳識意識聽到,天耳通就出現了。當然這個所謂的遙遠的距離是對于身根而說的,對于如來藏來說,并沒有絲毫距離,這些聲音都是如來藏變現和執持的,都在如來藏里。 眾生之所以不能發起禪定,不能發起神通道力,就是由于心的散亂性、攀緣性和貪嗔癡煩惱的遮障。嚴重阻礙禪定的就是貪嗔癡煩惱,誰貪嗔癡比較重,誰受到的阻礙就嚴重,遮障就嚴重,其自身功能就受阻礙,心不靈通。我們本來都能作佛,也能擁有一個大千世界,但就是因為貪嗔癡無明煩惱的遮障,不斷執著自己,不但得不到大千世界,反而因此失去了人身自由,枉受無量的生死苦,貪小失大,得不償失。可見眾生無始劫以來都在造愚癡業而不自知,眾生都是這樣為了些微蠅頭小利而失去大千世界。 五、靜中定更容易出生智慧 行走與坐臥,有什么區別?行走時,身識和意識要放在色身的運作上,注意力在色身以及周圍環境上,獨頭意識思惟法義的注意力就要減少,精力不夠用,不能專一,思惟不深細,智慧不容易出生。而在坐臥中,識心分散的少,獨頭意識注意力更集中,思惟就深細細密,容易出生智慧。因此說,坐臥的靜中定,更容易出生智慧。坐臥中,心理沒有更多的負擔,可集中精力,細密思惟,不用擔心行走會遇到什么情況,因此心安,靜坐更容易生起未到地定和初禪定。 因定生慧,這個定是指未到地定和初禪定,所以證果和開悟,最低要具足未到地定。只要不是無念的未到地定和初禪定,定深時思惟更細密,開智慧發現新大陸是沒有問題的。沒有禪定,無法觀行,定淺,觀行不得力,心也不細致,與法不相應。所以學法之后,就是禪定和觀行兩個修行方式。 六、修定養心也能養道 在靜坐的初禪定和未到地定中,都可以思惟觀行佛法,思惟的程度都要比活動中的思惟細膩得多,深細得多,智慧更容易打開,更深透。二禪以上的定中無覺無知,因此不能思惟佛法,打坐入二禪定中雖然不能有思惟,但是出定以后思惟佛法卻是很深細,行住坐臥中的定力也保持得相當好。 打坐中思惟佛法,沒有負擔,心里安穩,內心沉靜,不浮躁。下坐以后,一天當中的身心都是愉悅舒展,沒有煩惱,思惟也敏捷。打坐的靜中定,能真正的資養身口意活動當中的定;只修活動當中的一點點定,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不能降伏煩惱,思惟佛法既不細密也不深透。 末法時期眾生福薄,大家都為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奔波,沒有修定的時間和環境條件,所以大家為了將就自己,都說有個動中定就行了,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容易實證佛法,嘴皮子功夫多,心里仍然很浮躁,貪嗔嫉妒仍然很熾盛。 現在的眾生都生活在喧囂動亂的環境當中,多數人的我執強烈而堅固,所以斗性很強盛,互相之間爭來斗去,搞得整個社會及各個團體都是一片的烏煙瘴氣,很難收拾,這就是因為眾生心中沒有禪定,不能壓伏煩惱,以至于煩惱泛濫。這樣繼續下去,佛教分裂和衰弱是必然的趨勢,誰也阻止不了佛教的消亡;而且這種消亡要從內部開始,由于佛教團體內部的分裂,導致佛教必然消亡。學佛修行沒有禪定的滋養,就沒有真實的身心受用,對眾生和佛教的發展前途沒有益處。所以奉勸每個學佛人一定要學會靜坐養心,養心就是養道,就能凈化社會環境,凈化人心,促使佛教事業穩固發展。 七、四禪八定不僅通于佛門,也通于外道,不分大乘和小乘,但是菩薩們所修的禪定要遠遠殊勝于外道。在獲得初步的定中,身體有能動的現象,也有不能動的現象,可以隨意動轉的定比較靈活,雖然動轉,心念比較專一,妄念也少。在欲界定中,身體有輕飄的感覺,走路像一陣風似的,沒有什么動靜,身體好像是被往上托舉一樣的輕盈,不再像從前那樣沉重地拖著腿走路。 初禪定中的身體比這個更輕靈,接近于沒有身體的感覺。初禪中沒有身體發癢的感覺,全部是舒適和輕安,感覺美妙無比,用人間的語言無法形容,人中的感受與初禪定中的感受真的不能比擬。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美妙感受,就不再喜歡人中的五欲之樂,財和色都不再感興趣,感覺世間五欲都比較粗劣,因此而不再向往。 初禪中的身體覺受沒有沉重的感覺,都是輕靈和輕安的,身體直往上飄,體內也沒有五臟六腑的感覺。沒有涼熱的感覺,沒有發燒的感覺,沒有身體發澀的感覺,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內心清明,神清氣爽,沒有昏沉。正好相反,可以用美妙輕靈這樣的詞匯來表達此時的身體覺受。如果有一點不好的感覺,那就是苦惱,不是初禪所應該具有的功德覺受。 八、有禪定能斷疑生信 禪定不足,智慧就淺,必然對法生疑,疑見必然存在。尤其是那些深法,唯識種智的法,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疑,因為禪定智慧不足,福德也不足的緣故,不能實證,不能現量觀察,疑就更深了。所以佛在金剛經中就讓眾生斷疑生信。 在自己不能實證的情況下,有疑在所難免,但是一定不要下定論,定論錯了,就是謗,果報嚴重。有智慧的人對自己無法實證的法義,都不輕易肯,也不輕易否,不給自己添加業障。 第四章 佛經中所講的修定觀行方法 一、圓覺經中提到修行三摩缽提定慧結合的方法,以心變化境界,由心轉境,境隨心轉。這個方法也不難,在定中,心非常專注的冥想一個境界,隨著定的深入,心的轉變,境界就會逐漸轉變。原來心里是惡念,隨著定的加深,內心松弛下來,惡念就會轉為善念,想惡卻惡不起來了,一切事物都變得美好起來,心由嗔變為喜悅,境界由丑變為美,心轉境界就轉。所以禪定能降伏煩惱,斷除煩惱,轉變心念,改變一切法。諸佛大菩薩們都是修三摩缽提,成就了一切法,成就和轉變三界器世間,變穢土為凈土。 二、四念住的修行方法 四念住經是一部定慧齊修得法眼凈非常好的經典,因為我們沒有定力和慧力,心思粗糙不會反觀自己,這部經教我們如何把心修到細致入微的程度,越來越清晰的反觀自己,認可自己五蘊的生滅變異不實,進而斷除我見,證得小乘的四個果位。 經中講的是觀行四念住的修行方法:觀身念住、觀受念住、觀心念住、觀法念住。觀身念住的時候,首先觀自己的呼吸,心念一直跟隨自己的呼吸而轉,心緣一法,得定得止,然后起觀,證得色身生滅無我。之后再觀整個色身,直到把自己的身行造作都觀行透徹,自己目前正在做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后就剩下一個身念,然后空掉那個念,舍掉那個念想,內心知道一切法都是空的,不是我。 將來要參禪的話,靠著定力把這個念換成一個參禪的話頭,或者需要解決的法義,行住坐臥就帶著這個參究的念,到一定時候就能把法義參究出來。現在我們的心都不夠警覺,不了解自己,也不會反觀自己,通過修定,讓心細致入微了以后,就能很了解自己,了解了才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 修一段時間就能嘗到修行的甜頭,雖然一開始入手的時候會覺得苦,內心掙扎不愿意受束縛,但是堅持下來養成習慣就好了,隨時隨地能反觀自己,身在干什么,心在干什么,自己的身口意行就了解了,了解的很透徹了,知己知彼,就能百戰不殆,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用法來對照自己,管理好自己,檢查自己如不如法。能管理自己了,將來就有能力管好別人了,連自己都管理不好,就不能管理別人,無法當菩薩當眾生的導首。 要懂得自己當下的造作就是身見我見,把這些行為造作都當成真實當作我去執著去抓取,有能力反觀的時候就知道這是我執,執著一切法的功能作用為真實是法執。先能觀察到就好,別管能不能做得到,早晚都能做到。怕的就是自己現在不知道,不會觀察自己,那就是無明。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知見是錯誤的,不知道自己有執著和無明,那怎么能改呢? 從觀呼吸開始觀身,修身念住,然后修受念住。眾生或者大多都是為了自己感受舒服而驅役自己心去造作種種業行,這些感受都是生滅六識的功能作用,也有意根的作用,都是生滅變異不定的。然后觀心無常,觀心一開始觀意識六識心,到最后還涉及到意根。內容寫的都不長,但是每一小段內容要做到觀行熟練了,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至于多長,那就因人而異了。 四念處經里最后講到觀法無我,這個法無我,不是指一切法不是第八識這個我,小乘的觀行不是這樣觀的,這樣觀不能證果。小乘里的我,是指能散壞的能毀滅的那個我,其實沒有能恒常不滅的我,一切法都不能恒常存在,早晚都要歸于滅亡,因此才說法無我、不是我。 三、佛經原文:轉變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于其地起水勝解,即令成水如實非余;火、風勝解亦復如是。若與其水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余;火、風勝解亦復如是。若于其火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余;水、風勝解亦復如是。若于其風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余;水、火勝解亦復如是。 答:諸佛菩薩能依甚深禪定的自在力量,改變地水火風,從而變化世界。比如諸佛菩薩看見大地時,想要把地性變成水性,就會不見地大,而這在地大上見水大,于是大地山川就變成河海江流,除了河海江流沒有其余物質塵境;諸佛菩薩見大火時,強行在大火上見水,于是火大種子轉變成水大種子,大火變成了大水,除了大水沒有其余物質塵境;諸佛菩薩看見大風刮起來的時候,想要滅除大風,強行把大風觀想成大水,于是風大種子變成水大種子,大風轉變成大水,除了大水沒有其余物質塵境。 如果諸佛菩薩看見大水,想要滅除大水,強行把大水觀想成大地,于是水大種子轉變成地大種子,大水變化為大地,除了大地不見其余物質塵境;如果諸佛菩薩看見大火時,不想大火存在,強行把大火觀想成大地,于是火大種子就轉變成地大種子,大火變成了大地,除了大地不見其余物質塵境;如果諸佛菩薩看見大風吹來的時候,不想大風存在,強行把大風觀想成大地,于是風大種子轉變成地大種子,大風就變換成大地,除了大地不見其余物質塵境。 總之,諸佛菩薩因為有甚深禪定,其心自在,能隨意轉變四大種子,改變一切物質色法,能隨心所欲的變化一切世界。以無量神通道力度化一切眾生,令入佛道。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外道能制心一處,阿羅漢辟支佛也能制心一處,諸大菩薩能制心一處,諸佛更能制心一處,都能使心得自在,都能相應的隨心所欲,都能成就相應的事業。但是由于心量不同,禪定深淺程度不同,智慧不同,心的自在程度就不同,成就的事業就有所不同。 四、摩訶止觀原文:聽觀多。如日焦芽。即應聽止。潤以定水。或聽定淹久。如芽爛不生。即應聽觀。令風日發動。使善法現前。或時馳覺。一念叵住。即應聽止。以治散心。或沉昏蒙蒙坐霧。即當聽觀。破此睡熟。或聽止豁豁。即專聽止。或聞觀朗朗。即專聽觀。是為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 釋:當心里對法義的思惟觀行多的時候,就像太陽光照在蔫了的小芽苗上,這時候就應該停止思惟觀行,把心止息下來而修定,就像給蔫了的牙苗澆水滋潤一樣。當心處定中很久之后,就像水淹牙苗,使得牙苗腐爛而不再生長了一樣。這時候就應該從寂止的定中生心動念去思惟觀行法義,使得心里出現和增長善法的功德,就像用風吹拂快腐爛的牙苗,用陽光照耀快腐爛的牙苗,地水火風的營養均和的加之于牙苗上,牙苗才能茁壯的成長。 在修行過程中,有的時候覺觀馳騁不息,念頭涌動止不住,心里躁動,善法功德消失或者不現前,這時候就應該修定,把心止住,以對治散亂攀緣心,令出生智慧功德。在修行的過程中,有的時候靜坐頭腦中昏昏沉沉,朦朦朧朧如在霧中,心里昏暗不生智慧功德利益,這時候就應該起心思惟觀行法義,破除昏睡狀態。在修行的過程中,當在定中內心清明朗照,如日在中,這時候應該繼續一心的修定,因為這樣比較容易出生智慧水。有的時候反觀到自己觀行智慧如涓流汩汩而出,這時候就應該繼續一門心思的修觀行,以保證智慧水不斷的涌出。 以上就是眾生在修行過程中,應該懂得和運用的八種巧妙安心的方法,要盡量做到定慧等持,不可偏廢一方,否則修行不能成就。 五、觀無量壽經第一觀 原文:(佛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凈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后,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釋:佛陀為了心力贏劣的人命終往生極樂世界,教導眾生一種方便方法,就是首先面向西方觀想日落、水觀和地觀,三觀成就以后,保證命終往生極樂世界。總共有十六觀,每一觀里都有佛力的加持,如果單獨靠眾生自己觀想成就,恐怕很難,因為佛說眾生心想贏劣,觀想力弱。為什么眾生的心想贏劣觀想力弱呢?因為眾生無量劫以來,業種深重,世俗法的攀緣太多,心思太散亂,無法集中全部精力在一件事上,因此不容易成就一件事,只能依賴佛力的加持來完成觀想。 佛說,我現在教導韋提希夫人以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的加持緣故,現世就能見到極樂世界清凈的國土,就像手拿一面明亮的鏡子看見自己的容貌一樣,能現前眼見極樂世界的勝妙莊嚴之事。于是就心生歡喜,由于內心歡喜,當時就證得無生法忍,知一切法依自心而幻化,都是無生,都不真實存在,忍于此事,就得無生法忍。 佛對韋提希夫人說:你現在還是凡夫,心力很弱,沒有觀想能力,沒有天眼通,觀不到太遠的距離,更觀不到極樂世界,諸佛如來卻有一些善巧方便,能讓你觀見極樂世界。 韋提希夫人對佛陀說:世尊,像我現在這樣,因為佛力加持的緣故,能夠見到極樂世界佛國土;如果世尊您滅度以后,后世那些眾生心性污濁不善,又被生老病死苦所逼迫,他們怎么能夠現前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佛告訴韋提希夫人說:你和這些眾生應當專一其心的把心系在一處,想于西方。如何想呢?凡是愿意觀想的這些眾生,都不是生來就是眼盲的人,有眼能見色的這些人,都能看見太陽要落西山的景觀。你們應當生起正念,只念一處,面朝西方而端坐,仔仔細細的一心觀察太陽要落下來的地方,讓心非常堅忍的住在這個景象中,專門觀想這個景象不移動。這時應該能可見太陽馬上就要落下去了,其形狀就像懸在半空中的大鼓一樣圓圓的。看完落日以后,閉眼開眼都能很清晰的看見落日的模樣。時時能見,不再失去,就成就三昧。這就是日想觀,就是十六觀中的初觀。 原文佛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為了方便觀想,在太陽下山時,用手機錄像,錄像更生動清晰,更有助于觀行記憶。落日不要白色的,經中說是橙紅色的,紅中稍微帶黃的那種。落日的真實相是什么樣的,要親眼所見,越真實越好。西方的落日,一般是五六點鐘時候的,不要想象的,不要P出來的。選定一種自己比較喜歡的,存在手機里,長期觀看,長期觀想。不要觀好幾種,一定要專一,不要雜,否則禪定不會出現。也不要加其它圖案和背景,有圖案和背景會分散注意力,不容易得定,圖像越單調越好。我們不是要欣賞景觀,有個欣賞的心,就是散亂心和貪愛心,那樣就不能有禪定了。 選好落日景象,然后天天觀看,看完之后獨頭意識再想象回憶。回憶的比較堅固了,時時能回憶得出來,再訓練自己閉眼眼前要看見落日景象;閉眼能時時出現落日之后,最后再睜眼閉眼,眼前都是落日,這個景象不會消失不見了,日觀三昧成就了。 第三觀成就時,佛陀保證眾生命終往生極樂世界,在這期間禪定永不失,這種修法非常殊勝。三昧成就時,重罪變輕,輕罪消失。所以所有禪定三昧成就時都能消業,尤其是修凈土有佛力加持的更能消業,還能保持三昧境界不失。等到第七觀成就時,三惡道業全部消滅,立時開悟,見十方諸佛在面前立。 這是改變和降伏意根的方法,意根一旦降伏下來,再修任何一種禪定,很快就能成就,各種三昧一修就容易成就。日想觀成就之后,再觀水,水觀也能很快成就;之后是地觀,地觀成就,就保證去極樂世界了。 選定一種落日景象,長期觀看,然后回憶。能時刻回憶出來,不會丟掉了,再閉眼時刻在眼前,能時刻閉眼顯現出來以后,再練習睜眼看到,如果睜眼閉眼時刻都能見到落日景象,不會丟失散壞,第一觀就成就。第一觀成就以后,第二觀就容易觀成功,乃至于第三觀也容易觀成功。往生極樂世界就有保證了。第一觀成就以后,修其它任何觀行,都容易成就,念佛三昧,明心見性都不難了。有比較大罪業的,這樣觀行,佛已經保證能滅罪,而且還能往生極樂世界,還能明心見性。 第五章 戒定慧三學的重要性 第一節 戒定慧是證悟的關鍵因素 一、世尊在娑婆世界住世時經常教導弟子修學戒定慧三學,反反復復強調: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等學,能達到心無漏:持戒能使心無漏,修定能使心無漏,智慧增長能使心無漏;漏就是無明煩惱,心無漏,就能得心解脫,得慧解脫,果位地地增上,戒定慧三無漏學究竟圓滿以后必定成佛。 戒定慧三學在開悟之前,修行到一定程度,相應地滿足到一定程度,就能斷我見或者明心證悟;再往后戒定慧三學增上修,就能入初地達到心無漏;再增上修無漏戒定慧,就能地地增上,直至八地;再增上修就能修至十地等覺,再增上修圓滿具足戒定慧以后,就能成佛了。所以戒定慧三學以及三無漏學是非常重要的,是成就佛道的關鍵因素。菩薩六度當中也包含了持戒、修定和般若智慧三度,以持戒、修定為基礎修學方法,達到具足般若智慧為最終成果。 菩薩六度中定學之后才是慧學,佛說因定而生慧,真正大智慧的獲得一定是由禪定中深細思惟觀行所引發出來的,這是實證出來的智慧,不是情思意解出來的乾慧;從證初果直到成佛整個過程都是如此,每個中間環節,都有禪定的支撐,每種智慧都是禪定的結果。 二、戒定慧具足才能證悟 佛說: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不僅指意識要具足,意根也要具足。意根要想有斷我見的智慧,明心的智慧,也要有禪定,在禪定中參究思量無我之法,參究思量真如佛性,才能斷我見和明心見性。 如果意根不能親自參究思量,那就不能認可意識灌輸給祂的道理,最后也是意識解悟。而意根要想參究思量無我之理,也同樣要有禪定,否則祂就會分心散亂。如果意根沒有禪定,就會帶動六識散亂,六識散亂,不斷的了別,總是要把了別的內容匯報給意根,意根就要不斷的分心,無法集中精力參究,也不能參究出一個理想的結果。 什么方法也代替不了禪定,解悟的修行方法一定要小心。按照世尊教導的方法修行,一定不會錯。佛世時的所有弟子全部都是打坐修定的,這樣平時行住坐臥心都在定中思惟佛法。唐宋朝時明清以前民國以前的修行人都是以打坐修定為主,之后行住坐臥中都能有禪定,心常在定中,這樣心思細密,破參的機緣容易成熟,觸緣即證。我們如今回頭看他們證得佛法好像都是那么容易,殊不知他們的基礎修行都相當好,善根福德具足,三十七道品具足,當然里面包含禪定也具足,思惟伶俐清晰,聞到相應的某種法,立時就能證悟。 所有人講法中,佛講的是最圓滿最究竟的,沒有人能超過佛的智慧,信佛語絕對沒有錯。無論什么時代,佛法永遠不變異,佛法永遠適用于一切時代。多讀佛經,就能增長智慧,不會走冤枉路,也不容易被人欺瞞。所有菩薩的講法,與佛相比都有缺漏和滲漏,都有不圓滿不究竟之處,所以我們修學佛法還是以佛經為主。 三、戒定慧的實質 修行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斷除無明煩惱得解脫,不能只盯著果位,果位是修行的副產品,以降伏煩惱,去除無明為目標,以獲得大智慧無量智慧為目標,以救度眾生為目標,設立這個目標就純正沒有障礙了。目標確立了之后,就要修行戒定慧三無漏學。 戒定慧實質就是戒心定心,使心生智慧。戒就是戒除心里的貪嗔癡慢疑,戒除煩惱,戒除我性,戒除遮障,戒除無明,這是戒的根本作用。戒除無明和遮障,心不起非,才能有定。定就是定住心不攀緣不散亂,思惟觀行佛法才深透有力度,才能證得佛法,出生智慧。慧就是讓心熏習正確如理的佛理。三者具足了,就會出生真實的見地,從而發起大智慧而得解脫和成就佛道,有能力度脫眾生。 第二節 戒定慧三者的關系 一、戒是定的前提和基礎 戒是定的前提和基礎,不守戒而修定,如蒸沙石成飯,不是飯本,終不得飯。末法時期,守戒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得戒體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因為為人授戒之人本身就沒有戒體,或者是因犯戒而失去了戒體,他人就無法從其處得戒體。沒有戒體,對于犯戒的心就沒有了遮障和屏蔽作用,那么惡緣出現時,很容易就犯戒造惡業了。 所以如今學佛人,很少能有成就禪定的,其觀行智慧更難具備了。那大多數人只能看書理解法義,學得了一些知識以后,就以為自己有所得有所證,于是慢心高漲,這樣于己于人都無益處。沒有禪定作為觀行的基礎和充分必要的條件,實證是根本談不到的,只能像三歲孩子一樣玩玩口頭禪,講些大道理,講到八十歲,仍然做不到,心口無法一致。 二、佛法修證的關鍵部分,佛反反復復給我們講,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戒學方面一定要嚴持戒律,之后心才能定,心定之后才能有觀行智慧,觀行成熟就會出生般若大智慧。有般若大智慧非常重要,能導向解脫。而般若智慧的出生要依靠深細的觀行智慧,觀行智慧的獲得要靠禪定,禪定的產生要依賴于戒律。戒定慧三學一環扣一環,都很重要,哪一環節都緊密相連,缺一不可,不能省略和丟棄不要,否則就無法實證。 禪定修出來以后,要學會轉化為觀行的智慧,善于轉換心念,否則禪定永遠是禪定,與外道定沒什么差別,不出生般若智慧,不能證得無我,不能解脫得自在。不少人都對靜坐不感興趣,原因是心太散亂了坐不住,于是不得不依靠動中定。可是靜中的心不容易把握,動中的心就更難把握了。即使動中定修好了,那個定也比靜中定淺,心粗,思惟不細密,觀行智慧也粗淺,無法真正實證。所以靜中定即是基礎,也是最后的皈依處,大智慧必須是從靜中定出生,歷代祖師諸佛菩薩都是如此。 靜中定修好了,思惟就會靈敏和深細,行走坐臥心常在定,煩惱能降伏下來,心境輕松愉快,心念自然是善念多。所以靜中定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十方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流傳下來的法寶,一定要珍惜好好修持。 三、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楞嚴經第六卷,佛說: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毗奈耶是經律論三藏之一,是佛所說之戒律,也是調伏自心調伏身口意之意,調和身口意之作業。調伏的結果,就能降伏煩惱斷除煩惱,達到心地無漏,身口意都無漏無煩惱,無煩惱習氣,無無明,畢竟成佛。為什么以攝心為戒?攝哪個心才能成就戒?心不收攝時,身口意就要妄動亂動。身,不該做的事非要做,不該到之處非要到,不該動時非要動,于是嚴重的就要造作殺盜淫業,禪定無法成就;即使輕微的身體亂行妄動的也不能有禪定,因為身體定不住,不可能有禪定。 心不能收攝時,口就要妄說亂說,不該說的也要說,不能說的也要說,嚴重的就要妄語綺語兩舌,搬弄是非,違犯五戒十善,這樣心不清凈,不可能有禪定。即使不違犯五戒十善,因為口亂說,口行多,心肯定是亂想了,心行多,心不寂止,不可能有禪定。 心不收攝時,意業肯定不清凈了,不該想的也要想,不該思的也要思,不該覺的也要覺,不該觀的也要觀,這樣貪嗔癡煩惱必然要現前,心水渾濁,如何有定? 不該想的人,非要去想,不該慮的事,非要慮,不該掛的情非要掛,心里何能寂止?何人不該想?有的人情多,內心時時刻刻掛著另外一個人的影像,揮之不去,召之即來,抹也抹不掉,這樣如何能有禪定?打坐時,這些影像肯定要遮障自心,遮障觀行思惟,遮止寂靜,如何有定?如果能把這些影像換成佛菩薩的影像,佛菩薩加持,心清靜,馬上就有禪定。 有的人不攝心,于己無關的事,不是利于人的事,念念在心,時時不忘,事事都要掛心,心里裝得滿滿的,沒有縫隙,這樣心水洶涌澎湃,鼓動喧鬧,如何有定?心不收攝,時刻掛著財色名食睡,六塵緣影重重疊疊,心不空,有物遮蓋,如何有禪定? 很多人抱怨修定修不好,那就要檢查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修不好禪定,心里到底有什么東西遮障著自己,把這些東西挖掘出來,解決掉,心空了,禪定自然容易修成。影響禪定的,就是貪嗔癡煩惱,心里執取著世俗法,不肯放舍,把什么都當作真實,當作有用之物,不抓取不行,寧死也要執取這些世俗法,這樣如何有定? 這樣講了之后,還是有很多人不會檢查自己,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都有些什么。因為心隨境界流散慣了,與境界貼得太緊了,分不開,就無法跳出境界之外來觀察自心,這樣怎么能有觀察智慧,如何能觀察自心的煩惱和習氣?能跳出圈外跳出境界之外,跳出心外,觀察自心,才能有觀察智慧,有觀照力,能發現從前所發現不了的事相,才能有辦法對治自心,扭轉自心,才能有力量降伏自心。 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把心從境界上拿開移走,讓心是心,境是境,人是人,物是物,諸法各住法位,與己心各不相干。心離境,覺照力強大,容易覺悟諸法實相,禪定自然增長,智慧自然現起。 以上講的是因戒生定的原理,收攝自心就是戒,心不起非就是戒,心不亂想、亂思、亂動亂抉擇、亂造作,就是戒。這個心主要指第七識意根,意根的觸作意受想思,能引發六識的作意觸受想思,引發六識的身口意行的散動。收攝意根,就相當于控制了身口意行的總開關,就相當于降伏了將軍和指揮官,那么屬下的六識士兵就會乖乖聽話,服服帖帖不亂動,何愁沒有禪定? 修學最重要的一點是:因定發慧。發,是生發引生的意思,佛陀指示我們,心由于禪定的定力,心定就有力量,這個力量能發起生出智慧。就像有一種力量,能使芽從土里拱出來,拱出來叫作生,叫作發。智慧就是由于禪定的力量,從心里拱出來的,生發出來的,沒有禪定,心就沒有力量,就不能生長智慧。 佛陀留給我們的寶藏,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如果我們因為不能持戒和修定,就要把前兩個寶藏拋棄掉,說這兩個沒有用,只要一個寶藏就夠用了。那我們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敗家子?敗壞了佛陀的傳家寶,棄之不顧,我們還是佛陀的弟子嗎?不守護佛陀的家寶,我們就不是佛陀的孝子賢孫,沒有前兩個寶藏,就不能有最后一個寶藏,最后這一個即使有,也是一個假貨色,不是真正的智慧。 戒,如果展開說,說不完;定,如果展開說,也說不完;慧,如果展開說,更說不完。歸根到底,戒定慧由浮淺的六識心的戒定慧,達到歸根究底的第七識意根的戒定慧,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真正的戒定慧是心戒心定心慧,不僅僅是表面六識的身行和口行,不僅僅是意識的心行,而是第七識意根的心行問題。意根收攝,不起非,不亂動,必然有智慧出生。意根的戒定慧統領一切法,最后必由意根的戒定慧而究竟成佛。 四、禪定為何難修 過去世尊在世時講法,是從戒定慧三方面同時著手,要求比丘們嚴格持戒,精進修定,多聞深思,勤修觀行,弟子們在戒定慧上的成就很快,證果的人很多。可如今末法時代就大大不同了,講法要倒著講,先講法義,后修禪定,最后再學戒律,一點一點循循善誘。眾生就要倒著修,學了一大堆理論,而沒有禪定觀行,因為戒律不成就,無法生起禪定,也就不會出生真正的智慧,所學僅僅都是知識。 戒律無法先講,對大多數眾生無法嚴格要求戒律,就怕眾生因為無法持戒,害怕戒律的約束,而不再學佛,或者不愿意受戒。意根的野性難調,時常踐踏良田苗稼,如果用戒律的鞭繩約束,恐怕牛角傷人,牛蹄踏毀良田。戒律之鞭只能對那些心性調柔之良馬有效,良馬見鞭影即能駛上正路,而劣馬即使皮鞭抽在身上皮開肉綻,也不知不覺。 我們很多人都抱怨禪定難修,可是難修的原因,誰也不清楚,也不去分析研究,對于阻礙發起禪定的因素無人知曉,更不會有人去加以對治,調伏自心。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順己意順己習,不知道己意己習都不善不正,與修行人應該有的習氣不相應,差距還很大。這樣學佛的結果就是無論修多長時間,戒律不成就,禪定不成就,智慧不成就,頂多有個乾慧,可以借此口頭禪,過過口癮,實際修證根本談不到。如果不知不覺再造些惡業,那果報就難免三途,白來一世,白遇一次殊勝的佛法,美餐終究沒有解決饑渴,仍然窮困加潦倒。 五、魚與漁的區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魚代表什么?漁代表什么?魚是果實,漁是獲得果實的方法。授人以魚,魚了即了;而授人以漁,掌握了根本技能,可以獲得無窮盡的果實,未來衣食無憂。 漁,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通過持戒,通過修定,通過觀行參究,通過思惟,獲得解脫的智慧。最初的慧是學慧,通過學習得來的智慧,最后是得慧,觀行參究之后開發出來的智慧,是從自己心窩里掏出來的智慧,屬于自己單獨所有,任誰也奪不去。而學慧,昏眛死亡以后就會煙消云散,不知所蹤。 沒有前邊的持戒,就沒有中間的禪定,沒有禪定,就沒有觀行智慧,沒有觀行智慧,就不能獲得智慧魚。 第三節 禪定能出生智慧斷除煩惱 一、修學佛法一定要修定,沒有定的慧就是狂慧乾慧,乾慧之人,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學佛人都如此必然要導致佛法的沒落。沒有真修實證的人,把他人的見解拿來作為自己的口頭談資,每日口若懸河,倘若人人都如此,佛法必然衰敗無疑。六祖壇經流通以后,大家都拿著壇經中的思想見解,當作是自己的悟處,到處爭論不休,不去真修實證其中的真理,只有口頭禪,沒有實證的證量,結果禪宗就漸漸沒落了。禪宗一沒落,佛法就沒落,因為禪宗是佛法的頂梁柱。沒有禪宗實證的第八識,佛法就無法成立,沒有第八識之禪,與世俗法無異,佛法就成為了世俗法。 禪定是很重要的,有定力時,就有能力思惟反觀自己的身口意行,缺少定力,就辦不到了。定力淺了,觀行力也不足,很多問題自己就發現不了,即使發現了,也控制不了,沒有能力改變自己。平時的靜心思惟,就是在修定力,包括慧力,定慧同時熏修。如果一個人非常忙碌,修定不足時,遇事時理智性就不夠,如果心不忙碌,定力比較好時,遇事內心就會波平浪靜。有定水滋潤的心,平和、舒適、輕安、清涼,沒有定水滋潤的心,干枯、易折、易爆。所以說修定是非常重要的,定力能使心細致入微,智慧能得到增長,煩惱能得到降伏。 為了佛教事業的永續流傳,為了自身的道業,大家都應該走踏踏實實的真修實證的修持之路,不去建立華而不實的空中樓閣,把佛陀所教導給我們的戒定慧三學徹底貫通到一起,不缺戒,不少定,不狂慧,牢牢地打好佛法大廈的基石,讓佛法牢牢地植根于三界世間,真實利益更多的佛子。 不修定者常常談的口頭禪,只是把他處得來的理論知識當作是自己的知見,無法實證其中的法理,內心浮躁,絲毫不能降伏煩惱,不得佛法的真實功德受用。結果理論仍然是理論,煩惱仍然是煩惱,煩惱熾盛時就能影響到眾生對佛法的信心,同時也殃及到佛教事業的穩步發展。煩惱不能降伏的人,貪嗔嫉妒到處泛濫,成為一個德不配位的無德之人。 眾生可分為四種:第一種人,無才無德,是癡人。第二種人,有德無才,是庸人。第三種人,有才無德,是狂慢人。第四種人,有才有德,是圣人。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有才也有德之人,降伏自己的煩惱,不讓自己的煩惱殃及他人,不使眾生失去對佛教的信心。 二、十方世界里第一尊佛威音王佛是如何見道的?沒有其他佛來開示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性,他自己是如何摸索到有個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能出生五陰世間一切法的?世間一切法的無常變異生滅現象雖然很難證得,但經過長期觀察還是能夠觀察得到的,阿賴耶識是如何觀察證得的呢?后人在諸佛的教導下,經過多生多劫就可以承認有第八識如來藏常住,第一尊佛完全靠自力觀察出第八識的存在,簡直不可思議,成佛道上的每一步都是很現實的走過來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切法空可以自證自通,如來藏出生一切法,這就很難自證自通了,除非有人提示: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獨覺佛的修證也不算很難,只要用功參究,放下世間一切。大乘如來藏的參究太難太難,所以開辟天地的第一尊佛是極利根利智者。 禪定究竟有多么的重要?能帶來怎樣的現量觀察,讓佛把一切法都串連起來,并歸攏總結到如來藏這里?理論與對事相的觀察思惟,哪一個更重要?當然是現量觀察更重要。第一尊佛是開疆拓土者,根本沒有理論可依憑,都是自己一個人對于各種事相一點點的觀察思索,最后得出一個正確的符合事實的結論,從而形成了理論,為后人修行所依。現在五蘊無我的法講得這樣細致,無數人還是不得門而入,眾生之間的差距為什么這樣大?如果沒有先驅那些正確的理論指引,后人更是猶如盲人摸象。 第一尊佛憑什么自修自悟,證得了一切法?甚深的禪定和智慧,超強的邏輯思惟能力,勇于探索真理的頑強意志,這些素質遠非普通人所能比擬。第一尊佛一個人都沒有依,也沒有一個法可依,一個人長期不謝的努力探索世間真理,務求一切法存在的事實和真相,威音王佛只有事實真相可依,還是自己單獨探索出來的。我們后人應該怎樣學習效仿威音王佛?智者應該向威音王佛學習,依事實說話,勇于探索真理,后必成佛。威音王佛差一點點定力,都不能成佛,全靠禪定的功德探索出全部真理,無依無靠,我們修行也要盡量依靠自己的戒定慧,以證得諸佛所揭示出的越來越多的真理。 三、沒有止不能觀行 沒有止的觀,純屬就是雜觀,心思散亂,不能深入,往往是情思意解,不能有大智慧的出生,幾乎所有的眾生都能這樣散亂思惟,不足為奇。最可貴最難做到的是止時的觀,得止后的觀,這是相當不容易的。真正意義上的止觀修行,需要修行一段時間才能修出來。 可是有些人竟然說不用修定不用修止,就可以觀行,那這是什么樣子的觀行,能觀出什么現量境界,得出什么現量結論呢?任何人都有這樣所謂的觀行,可是于證法,獲得智慧和解脫是沒有什么益處的,這樣的觀不能生起觀行智和觀察智。如今的佛法泛濫得讓人摸不清頭腦了,用一大堆的巧言妙語包裝,說得天花亂墜,可是里面卻沒有實質的修證內容,不能讓人依憑著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修證出來。眾生無智,往往被那些華麗的辭藻所迷惑,而不自醒。 四、定慧齊修的重要性 奢摩他,是止,也是定;毗缽舍那,是觀,也是慧。定慧等持,止觀配合,修行才能有所成就,這是菩薩所依止的修行方法。有止無觀,有觀無止,偏于一方,都不能出生大智慧,無法實證佛法,獲得正慧,只可以解悟佛法,獲得知識。佛所說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止觀就是其中之二,也是菩薩六度其中之二。 若有人長年累月的打坐修定,而不起心思惟參究佛法,永不得證悟,不得解脫。若有人偏于吸收知識,廣學多聞,而不修習禪定,心思散亂浮躁,不深入禪觀,也永不能實證佛法,最多解悟佛法,獲得知識,不能獲得智慧,心地不能解脫,不斷三縛結。知識永遠不能代替證量,但是外行人無法辨別,多是崇拜知識學問的不開眼者。 五、悟后如何發起初禪定 初禪定比較難修,必須要有特殊的因緣條件才能修成功。比如剛斷我見證聲聞初果,以及剛剛明心或者見性,內心喜悅,生起了覺明,煩惱輕微,睡眠少,容易修除五蓋。五蓋就是財色名食睡或是色聲香味觸,嚴格來說就是貪欲、嗔恚、掉悔、睡眠、疑蓋。內心對五蓋都不貪著,就容易降伏和修除五蓋,五蓋一降伏,初禪定即可現前。 如果在證果或者在明心時,禪定的功夫不是很好,內心喜悅不大,覺明時間很短,煩惱沒有得到有效的降伏,五蓋就不能降伏,初禪定就不能生起。那么過了覺明這段時間,心懈怠了,再去修初禪定,就很困難了。很多人悟后一輩子,也不見有初禪定的影子,所以悟前修好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缺少定力和福德,即使明心了,以后的進步都會很慢,定不足而明心了,覺明時間非常短,后續的禪定就不容易生起,貪嗔癡煩惱不能減輕。因為定力不足,觀行的智慧也不容易生起,很多法就觀行不到。證果和明心,一定要在極好的定力下去獲得,然后禪定就能迅速地生起來,借此機會,不久就能修到初禪,過了這個時候,初禪定就不容易生起,二果三果不容易獲得,禪宗二三關就不容易過去,那么今世想成為三果人進入初地,就沒有指望了。 六、三昧境界都有甚深禪定 我們應該學學善財童子,好好思惟一下善財童子為什么能成就的那么快,聽聞一個法,深細思惟觀行,不久就能證得相應的三昧境界;其證得的標志,三昧現前,身心覺受非常,出現很多具有特殊意義和象征性的境界,表明善財童子的智慧層次很高。如果善財童子不修禪定,沒有四禪八定,不可能有深細的觀行和思惟,不可能出現各種甚深三昧,顯現出一個又一個的禪定和智慧境界,以及各種神異變化。我們如果修行有相應層次的成就,都應該有各種智慧境界的顯現,如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見性、十行位的陽炎觀、十回向位的如夢觀等等,都有各種境界顯現出來,身心都有各種覺受和變化,來證明自己的修證水平和層次,這是禪定和智慧的結合,缺一不可。否則對所學的法最多是個解,絕對不能證。 第四節 禪定是證果的先決條件 一、禪定具足才能很快證果 阿含經里記載的事例,和大涅槃經里記載的事例,都有真實性,確實是有些外道們在修出四禪八定以后,聞佛講法,只思考幾分鐘就斷我見、斷我執,成為四果阿羅漢,然后就入無余涅槃。這些外道非比尋常,四禪八定的功德非比尋常。我們很多人聞佛法一輩子,都不能斷我見,外道有四禪八定,只需要幾分鐘或者更短時間,不僅斷我見,還能斷我執,立即就能入無余涅槃,不可思議。大家想想,他們為什么這么利根?因為在他們修行四禪八定當中,意根已經得到降伏,只是還有一個知見上的錯解沒有厘清,沒有斷除,一旦斷除這個邪見,所有的煩惱和執著,當時就脫落,這就是四禪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煩惱,與四禪八定的關系非常密切,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二、實證的條件之一就是禪定 有人說:禪定通于外道定,學佛人不應該修外道定,只要有正知見就可以入道了。這個觀點是否正確?當然不正確。既然大乘和小乘的修行,都必須要修習禪定,佛陀又反復強調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重要性,禪定就是必須修的重要內容。又既然佛教所修的禪定,與外道定有共同的部分,是否因為與外道共同,學佛人就要避免共同,而舍棄禪定而不修?這個想法是愚癡的見解。 因為佛法不離世俗法,外道也要吃飯穿衣、語默言笑,難道學佛人為了避免與外道共就要舍棄穿衣吃飯、語默言笑,才是獨特,才是高于外道嗎?既然離開與外道共同的禪定,就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就不能見道,不能解脫,那么怕與外道共而不修禪定,又是為了哪般?如果連外道都具有的功德受用,所謂的內道都沒有,那是不是意味著內道還不如外道強大,不如外道有修行?沒有必要的清高,內道人去追求,以至于不得禪定的真實受用,是不是代表著愚癡?愚癡人所具有的所謂的正知見,是否是正知見?請內道人三思! 也盼望內道人發明一個與外道不共的禪定,讓大眾共同修行,以獲得禪定的功德受用。如果這個與外道不共的禪定,也有禪定的特征,身心也出現舒適、高大、輕靈、輕安、紓緩、愉悅、喜悅、慈悲、祥和、慈柔、少于煩惱、思惟敏捷等等現象,那么對不起,這些現象外道定也都具有,外道們也受用于這些功德,此禪定并沒有脫離外道定,還是與外道禪定共,內道人仍然清高得毫無道理。 正知見固然重要,要想正知見變成自己真正的見地,就需要實證正知見,而實證正知見的方法之一就是禪定。離開禪定的修行,知見永遠是知見,任你口若懸河、唾沫翻飛、侃侃而談、頭頭是道,這些只不過是知見罷了,最多定義為解悟,僅此而已。望真正想如理實修者,不要僅僅掛其名,而無實質,只在言語口舌上著力,實證不是如此。 三、有禪定才能證得如來藏 如來藏體性有些內容很深,我們要反復熏修,才能理解一些,更多的法是在證得如來藏以后,才能慢慢懂得,慢慢觀行到。但是佛法的證得必須要在禪定中思惟觀行,才能真正證得,否則最多只能理解,理解的畢竟是不可靠的。禪定和觀行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禪定,很多法就思惟觀行不出來,以后講的深法就不能理解,慢慢就要掉隊了。 大家有時間都應該修禪定,沒有禪定,就不能證得佛法,理解的東西畢竟還是屬于知識層面的,抵擋不了生死;而深一些的法,沒有禪定,根本也理解不了。學佛路上,沒有禪定,不能觀行佛法,就不能證得如來藏;即使勉強明心,后續的各種觀行也做不到,那就不能圓滿各個果位的修行內容,往后的修行路就走不通了,或者走得非常慢,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修定。 四、畢陵伽婆蹉尊者的證果經歷 楞嚴經中畢陵伽婆蹉尊者在身體中毒刺時,攝念不久身心忽空,證得無生忍。這時尊者意識的心念肯定是收攝了,不緣疑情以外的法,甚至也不緣身體,不知道有身體的存在了。意根的心念也收攝了,否則意識就收攝不了,必隨意根攀緣。因為意根收攝不緣其他法,身體和識心都空了,這不僅僅是禪定中的無,也是思想觀念上的空,是證得身心不是我的證果境界。而收攝身心就是禪定,之后更深的禪定出現了,身心無我的智慧開發出來了。 如果沒有禪定,是否能有真正的智慧出生?不可能。即使有所謂的智慧,也是乾慧,屬于知解宗徒。現在到處如是知解宗徒,不知道能不能教也。六祖那時候罵神會和尚,就等于罵現在的人一樣,況且還不如神會和尚那般的知解,如今的人卻都不知道覺悟,學法都在意識的情思意解上,沒有辦法實證。 五、各種層次的果證,都是三昧,因此都必須有禪定境界和智慧境界,缺一不可。 我有一次一邊跟人談話,一邊縫紉僧服,結果就發現僧服縫反了。縫紉衣服這樣簡單的事,幾乎不用思惟,注意力不夠集中就縫錯了,那么斷我見明心這樣天大的事,比天還要大的事,為什么不用禪定就能成就呢?這么輕松容易呢? 事情多的時候,內心就會不太安定,這時候整理書稿,思惟就紊亂不夠清晰,我就不得不靜坐一會兒安下心來,才去校對書稿。那么斷我見和明心這樣的生死大事,關乎生生世世無量劫的大事,不用禪定或者是少定,怎么就能解決得了呢? 六、如果沒有禪定,各種觀行一個都不能過關,盡管自己認為一切法都如夢如幻,即使意識知道了一切法如夢如幻,意根也絕對無法證得,那么就會說是說做是做,況且意識也不是真正證得了這些理,證據都不足。 從禪宗第三關開始,往后的如夢觀、如境觀等等都必須具足初禪定,才能過關。之前的所有觀行包括斷我見,必須具足未到地定,否則哪關也過不去。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斷我見了,還沒有未到地定,那么自己應該仔細考量這件事是否可靠,臨命終就是一大生死關,絲毫含糊不得。 七、如果缺少觀行的定力,參考解剖圖來觀行色身虛妄無我,不管觀到什么時候,解剖圖還是解剖圖,你還是你,沒有什么作用,只是多了人體解剖學的知識而已。對解剖學侃侃而談,也不代表自己有斷身見的智慧證量。說歸說,沒有定,就談不到觀行,只是學習而已。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修行入手處。學習理論知識,與實際觀行,是兩個修行次第。千萬不可把學習理論當作觀行,然后把背誦的知識當作是自己的智慧。 未到地定不具足,甚至一點禪定也沒有的人,而說自己斷我見了,是初果二果之類的,那是不可能的。內心不會有那種確認的,即使意識也許能確認,但內心深處還是有疑,不敢真正確認。 八、實證佛法必須修定 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大念住經的方法修行,小乘很快就能成就,禪定肯定能成就。可是現在人心太散了,無法完成這些觀行。佛陀住世時,比丘們都是這樣修行的。現在來看,我們修行需要的大小乘理論部分已經差不多夠用了,差只差在實際操作,實際操作必須修習戒定慧,完成菩薩六度修行,尤其是福德和禪定兩方面修行。個人修行困難,就得要共修了。佛陀在世,從來沒有領著弟子共修過,都是各人盤腿打坐觀行思惟佛所講過的法,然后就證果。 現代人生活工作太忙,無時間打坐,可是禪定確實修不上去,思惟膚淺不細密,無法實證,這也是事實。靜坐以后的定,與只有行走坐臥的定,之間的差距之大,只有靜坐過的人才能體會得到。自己想辦法,自己要對自己要負責任。不是說懂得一大堆理論,就是有道了,能侃侃而談就是有道了。實證之后,即使不是能言善辯,那也有道;能言善辯而沒有實證,也不是道。 實證才能解決生死大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法能比道業更重要了,寧死也要道業成就,否則活著時世俗法再成功,也沒有什么用。 第五節 解脫離不開禪定 一、阿羅漢的解脫離不開禪定 有一部分阿羅漢是靠智慧解脫出離三界的,是慧解脫阿羅漢,他們只有初禪定,沒有更深的禪定,也沒有神通境界,命終依自己斷除三界貪愛的智慧而出離三界,不被三界之法所束縛。首先慧解脫阿羅漢都斷了我見,否定了五陰十八界是真實不滅的自我以后,再證得初禪定,斷除了煩惱,斷除了對三界世間的所有貪愛,三界世間里沒有一法是他們所留戀的,對自我五陰世間的執著已經去除,命終他們就有能力滅掉自己的五陰,入無余涅槃。 還有一部分阿羅漢是俱解脫阿羅漢,不僅有解脫的智慧,還有四禪八定,以及滅盡定,最后依靠智慧和禪定出離三界生死輪回,得到解脫。大多數阿羅漢是慧解脫的阿羅漢,不依賴禪定而得解脫;但是慧解脫的阿羅漢有初禪定,也非不依賴禪定而解脫。所以要想解脫,只靠打坐修禪定是不能得解脫的,只靠智慧沒有禪定也不能得解脫。 二、禪定和智慧對于解脫的重要性 四禪八定就是色界四禪天的定再加上四空定,四禪八定通于佛教和外道。外道不懂佛教修證之理,卻想解脫生死,出離生死輪回苦,由于他們有出離心,已修除五蓋,禪定就能夠達到三界世俗的最高定非想非非想定。世尊的外道老師及世尊臨涅槃時最后度的外道弟子都修到這種無色界的最高定,命終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享受天福。但是他們仍然在三界當中輪回,仍然不免下三惡道,所以只有禪定的人,是不能解脫生死的。 解脫要靠智慧,有智慧才能出離三界生死輪回。這個智慧的獲得,必須依循世尊所教導的解脫之理,首先要斷我見,認可五陰十八界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并且也了知認可各種識心的禪定境界也非我、非真實法。斷我見以后,禪定只要達到初禪就可以斷貪愛,斷嗔恚,煩惱斷盡,就知道如何出離三界,命終怎樣滅掉自己的五陰十八界。這是慧解脫的阿羅漢所修證得的。 解脫之理是,聽聞世尊教法,先斷了我見,再依賴自己的禪定斷除煩惱,命終就能滅掉自己五陰,入無余涅槃。俱解脫的阿羅漢兼具慧解脫和定解脫,有定有慧,能入滅盡定,可以隨時滅掉自己,提前舍壽,也可以延后舍壽,壽命由自己掌握,他們都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 由此可見,智慧對于修證小乘解脫之道來說非常重要,對于修學大乘成就佛道來說就倍加的重要。佛法修行,主要是修智慧,靠智慧來解脫,靠智慧來成佛。但是智慧的增長,需要定力作為輔助手段,沒有定不行,定淺了也不行。如果不具備初禪定,就不能成為三四果人,不能得解脫。沒有初禪定,不斷煩惱,就不是三果人,那么修學大乘開悟以后也不能入初地,不能成為初地菩薩,不能入如來家,成真佛子。而三地菩薩的四禪八定五神通不修出來,就不能入四地,成不了四地以上的菩薩。 由此看來定力和智慧同等重要,那就要知道何時修定,修什么定才能有助于修道。定淺了,不能觀行出生智慧,定深了心就沉沒不能觀行,障礙智慧的生起。證三四果以后,如果菩薩心性較弱,成佛之心不強,就容易走小乘的無余涅槃之路,定深了一不小心就會入無余涅槃,那就沒辦法成就佛道。所以在證果開悟之前,修到初禪定或者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就可以了,這樣也能夠作小乘和大乘法的觀行,比較容易生起智慧。修到三地菩薩的果位時,則必須要加修四禪八定五神通和四無量心,才能三地滿心而進入四地。 要想觀行和思惟法理,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夫,定力不足,心容易散亂,無法觀行,或者有觀行也很粗淺不深細,所得的智慧就不深細。如果修無心定,總是處于無心狀態,那也不能觀行,雖然身心感受是舒適的,煩惱能得到降伏,卻不能獲得智慧,那個禪定就與佛法修行無關。古代的禪師們都很反對修無心定,說那是坐在黑山鬼窟中,百無所思,什么也不能成就,無心于事,無事于心,什么也不能成就,即使是修得神通,說走就走了,說投生哪里就投生到哪里,也不能成就什么。我們明白此理以后就應該好好揀擇一下,如何修定成就最快最大。 三、為什么有甚深禪定,心就能得大自在呢? 禪定也叫作制心一處,而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外道能制心一處,阿羅漢辟支佛也能制心一處,諸大菩薩能制心一處,諸佛更能制心一處,都能使心得自在,都能相應的隨心所欲,都能成就相應的事業。但是由于禪定深淺程度不同,智慧不同,心量不同,心的自在程度就不同,成就的事業就有所不同。 一般人對禪定的理解是,定是一種束縛,是一種約束,束縛身體頭腳四肢,約束心靈自在遐想。可是如果身體不受束縛,四處游蕩,力量四處分散,就不會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去變化和改變一切法;如果心靈不受約束,任意遐想八方分散,就沒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去指揮和創造一切法。這樣身心就會永遠受環境的約束,反而不自在了,更何況大自在。 在修定的最初階段,身體是受到了束縛,心靈也受到了約束,可是隨著禪定的逐漸深入,身體上的四大發生變化,氣血通暢,就會感覺很舒服,不再受地水火風四大的約束,而越來越輕安和自在;同時心靈也不再受色身和境界的束縛,而越來越恬淡和快樂,也越來越自在,越來越有力量。 得自在和解脫的心是哪個呢?最開始是六識心,五識不受身體內外五塵境的束縛而感覺苦痛,意識不受法塵的約束而感覺煩惱。逐漸意根不受色身內外境的束縛,也不隨意攀緣塵境,漸漸集中于一處,力量集中,心力增強。那么這時候意根想要什么境界,什么境界就會現前,如來藏隨祂護持祂,意根就會利用六識和如來藏改變一切法,變化一切世間。但是禪定越深,六識的功能作用越小,最后可以不用六識,意根帶著如來藏隨意天上地下,十世古今任意遨游,不受任何約束,得到了大自在,這就是解脫。 所以解脫一絲一毫都離不開禪定,也離不開大智慧。最初也離不開戒律。雖然說戒律一開始能約束身心,讓身心不像從前一樣的自在隨心所欲,但那樣的自在隨心所欲就是不自在,能造作惡業,感召苦報。一旦身心習慣于戒律,不再造作惡業,身心就不會感到戒律的約束,而隨時隨地感到自在,不會感覺到戒律的存在和約束。 就像最初制定的交通規則是左側通行,眾生任性慣了,左右中間隨意走,不愿意靠左側通行,這時候是感覺交通規則的約束不自在的。等到習慣于交通規則以后,自然而然的就左側通行,絲毫感覺不到約束,這時候才是真正的自在,并且能保障通行安全。從前不守交通規則的所謂自在其實是不自在的,不能保障人身安全。 對于一切法則,不習慣的時候就覺得是一種約束,習慣了就會感到自在了,沒有約束感。修行是讓眾生具有好的習慣善的習慣,以改變過去壞習慣和惡習慣。好習慣善習慣是一種解脫,壞習慣惡習慣是束縛和不解脫,能遭受苦果。 有些人不愿意受五戒,更不愿意受菩薩戒,害怕戒律的束縛。可是佛陀說戒律能帶給眾生解脫,叫作別解脫戒,守一條戒,于此戒就自在,少造一種惡業,身心就得到一種解脫。習慣于守戒,就不會感覺到有戒律的存在和制約,也沒有守戒的思想觀念,這就于戒自在了,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諸佛菩薩久遠長劫的守戒,早已經不受戒律的約束了,所以諸佛菩薩們都不守戒,也不犯戒。佛是無戒者,所以是最大的自在解脫者。凡夫必須經過受戒和守戒的修行階段,一旦習慣于戒律,也就不再受戒律的束縛而如諸佛菩薩一樣自在解脫了。 四、初禪定不是心解脫的唯一條件 僅僅獲得初禪,不是心解脫,也不能得心解脫。有初禪定只能降伏煩惱,并不能斷除煩惱,所以不能得到心解脫。單純的初禪定和解脫沒有必然聯系,心解脫的條件和標準是有斷我見的功德受用,再加初禪定,二者缺一不可。 斷我見之后,在初禪定中,就能依次斷除貪欲和嗔恚兩種煩惱,心就解脫于欲界的貪欲和嗔恚,不被這兩種煩惱系縛,叫作心解脫的三果圣人阿那含。但還有色界和無色界的愚癡沒有斷除,如果三界的愚癡無明煩惱斷盡以后,就是智慧解脫的四果圣人阿羅漢。三四果人的大乘菩薩,將來才有資格成為初地以上的圣人。 所以不修禪定,沒有任何一種三昧境界,不能得解脫,更不能成佛,不斷除我見同樣不能解脫,更不能成佛。這兩個關卡,在初地和三果人之前,必須通過去,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躲不過去,無論修出什么花樣來。即使把三藏十二部經講得天花亂墜,不過這兩個關口,與解脫和成佛都無關,與真實證量也無關。無論口頭智慧有多高,高到佛地,兩個關口一個都不能跨越過去,都必須經過。否則就叫作高談闊論,與解脫涅槃成佛都無關。 心解脫的條件是具備較好的禪定功夫作為基礎,意根在較好的禪定中,通過意識的輔助作覌行,證得五蘊虛妄,然后斷了我見,不再死死執著色身,意根就獲得最初步的解脫,有初果的解脫功德受用。 解脫實際是解脫意根,是意根被無明系縛,是意根輪回生死。如果不破除意根的無明,只破除六識的無明,到死亡時,意根被無明牽引,就要繼續沉淪生死苦海,那時六識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根本不能到后世去。那時意識有無明和無無明都無所謂了,只是在五陰身在世時,無無明的意識能有效的熏染意根,讓意根也破除無明,無無明。如果意識在五陰活著時有無明,就不能熏染意根讓意根破除無明,意根仍然要作主造作身口意惡行,就會留下未來世的惡業種子,免不了繼續受生死輪回苦。 五、單純的四禪八定不能脫離生死輪回 從古至今修出過四禪八定的人可能不少,但是單純的四禪八定,并不能使眾生脫離生死輪回得到解脫,因為還把五陰當中的某一法當作自己而執著著,因此就被所執著的法而束縛住,不得解脫;當定力消失的時候,又要下墮,回到人間或者是三惡道。那么怎么樣才能脫離生死得解脫呢?只有在相當好的定力的支持下斷除我見和我執,證解脫果,才能出離生死輪回,得到解脫,別無他路。 為什么眾生要那么努力的修禪定呢?就是因為眾生都以為禪定能夠讓自己得到解脫,不知道斷我見,斷除五陰中的各種我的知見,是得解脫的因;不知道滅掉各種覺知心的我,才能得涅槃,得解脫,出輪回。所以修學佛法,獲得正知見,最為重要;以佛法的正理來指導修行,如法修行,才能修行成就。 第六節 歷劫以來的成就者都具足禪定 一、坐禪三昧經里教的思惟方式,就是教導觀行,思路清晰,只是比較粗燥一些。禪定加觀行,足以證果和證得各種三昧,定慧齊修。佛陀在世時比丘們修行也是禪定中觀行,比丘們聞法之后,一邊修禪定,一邊思惟觀行,然后就證果,那時就是這個修行路線,效率很高。唐朝宋朝時也是這樣,大眾們都有很深的禪定,都會參禪,禪師上堂開示時,時節因緣具足就有人明心見性。 而外道們個個都有禪定功夫,遇見世尊時,世尊一講法,他們就能馬上思惟觀行,當時就證果了。所以不要看人家最后一個證果的程序是聞法當下獲得智慧,在這之前,禪定已經成就了,心已經清凈了,三十七道品也修出來了,就差正知見,世尊講法就補足了他們的正知見,于是聞法當下證果。我們不要看人家最后的成果,要觀察他們所修行的過程,過程很重要,沒有如理的過程,也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果證。 過去禪宗祖師都是修定高手,個個都有禪定,菩薩六度都已經修好了,修行的過程都已經完成了,禪師上堂開示,座下弟子就悟,果是這樣出現的。我們不能只看成就的人的結果,最主要的是要看人家的修行過程,包括前世都修到什么程度了,如何修行的,有什么樣的根基。根基已經打好的人,聞法當下就能頓悟,不用漸修,因為從前或者是前世已經漸修過了,那段路程已經走完了。對修行人的修行過程只截取最后一段,那是嚴重的斷章取義,害人不淺。 初學佛的人,應該多讀一些佛陀的本生事跡,參考一下佛陀從初發心開始修行的路程,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啟發。學佛學佛,就是應該學佛陀所修和教導的一切法,走佛陀所走過的足跡。 二、阿含經里記載的事例,和大涅槃經里記載的事例,都有真實性,確實是有些外道們在修出四禪八定以后,聞佛講法,只思考幾分鐘就斷我見、斷我執,成為四果俱解脫的大阿羅漢,然后就入無余涅槃。這些外道非比尋常,四禪八定的功德非比尋常。我們很多人聞佛法一輩子,都不能斷我見,外道有四禪八定,只需要幾分鐘或者更短時間,不僅斷我見,還能斷我執,立即就能入無余涅槃,確實不可思議。 大家想想,他們為什么這么利根?因為在他們修行四禪八定過程當中,因為有這樣深的禪定,意識心非常細密非常靈敏,意根已經得到了降伏,只是還有一個知見上的錯解沒有厘清沒有斷除,一旦斷除這個邪見,所有的煩惱和執著當時就脫落,這就是四禪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煩惱,與四禪八定的關系非常密切,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能讀萬卷書,而不知其意,也不是真正的精進。學法的根本目的,是獲取智慧,不是為了收藏無數的知識和學問,不是為學而學,更不是學給他人看的。所以為了獲得智慧,我們要做什么,如何做,是應該要用心思考的。學佛人,是學佛的心和行,不是要收集所有佛的語言,而是通過佛的語言,了解佛的心,然后學習佛的心,效仿佛的行,最終才能與佛平等無二,慈悲于人。 三、從楞嚴經二十五圣的修行來看,過去的修道人修行都很務實,學習的理論并不是很多,他們稍微熏習了一些理論,馬上就去禪定中實際觀修,修行都是以禪定和觀行為主,修定和參究占據了修行的百分之八十還多,修行非常踏實,所以他們很快就能證理,獲得三昧,成就的很快,證理的多,說理的很少。 如今的人卻相反,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力都用來學理論知識,復述背誦能力強,卻沒有獨自修行的能力,不喜歡修定,心思繁亂得也修不出禪定,觀行只靠意識的情思意解,認為自己懂得多就有道了,知道一個相似的答案就是證得了,全然不知知解宗徒和說食不飽的后果是什么。然后著書立說,廣收徒眾,絲毫不考慮會不會誤人子弟,把眾生引向歧途。這是末世眾生思想浮躁,思惟淺薄的結果,放眼望去,都是說理的說客,幾乎見不到證理的道者。眾生越不具福德,這些現象越嚴重。這些事說多了惹人恨遭人罵,想要復古遵從古仙人修行足跡太難太難,沒有幾個人能意識到佛教存在著很大的危機,不良現象有多嚴重。 在世俗界各行各業里,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具有相當禪定的人,他們在定中專心一意,別無他顧,很容易出現靈感和創意,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天才和成就者。這里所說的靈感和創意,一般都來自于意根,只是最初由意識的構思和情思意解,但是到最后意識就使不上力了,卻激發出了意根的智慧和潛能,一個優秀的作品就出來了。在甚深禪定中的思惟創作,遠遠超異于沒有禪定的普通人意識的情思意解,這就是天才區別于常人的特異之處。 第六章 修定中出現的問題 第一節 觀呼吸的問題 一、問:打坐觀出入息,到后來只有觀的念頭存在,沒有觀的對象出入息,入定差不多一個小時,這樣修對嗎? 答:能觀,是見分,所觀,是相分。只要有能觀,就有所觀,觀的結果,叫作自證分。心里有觀,卻沒有呼吸,那就有其它的相分存在。如果只有獨頭意識的觀,卻不知道觀了什么,這是意識沒有反觀力了,說明是入定了。觀呼吸的目的,是為了攝心,為了把心定在一處,一得定,二出生觀慧,以證得法。那么觀里沒有呼吸,卻觀的很好,心很定,也達到一定的目的了,沒有什么不對。當定力很好的時候,再把心移動到觀呼吸上,繼續觀呼吸,以證得呼吸生滅變異無常,非我非我所。 不管什么樣的禪定,外道定也好,內道定也好,攝心為戒,只管拿過來用,心攝住以后,再在定中觀行佛法,都無可非議。佛陀所修的四禪八定就是外道定,然后在四禪定中思惟佛法,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與外道共的四禪八定,諸佛都不能成佛,凡夫不能證得菩提成為菩薩。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 修定是為了有觀行慧,有觀行慧能證得佛法,出生大智慧。不必在意什么定,怎樣定,定下來就好,總比凡夫心處處攀緣好。目標定下來,奔著目標而去,不用在意走水陸和旱路,是直路就行。外道的色身與學佛人的色身是一樣的,學佛人的心與外道不學佛人的心是一樣的,如果為了降伏其心,世俗的心理學生理學,同樣適用于學佛人,調伏心最重要。 修定是為了觀行,觀行是為了出生智慧。而出生智慧不在乎一個小時的時間,如果能入無心定一個小時,沒有思惟,可是出定以后,身心舒暢,覺受非常,一天當中身體舒服,心情舒暢,不生煩惱,思惟靈敏,反應敏捷,應對人事都很有智慧,也有修養和涵養,品德提高,何樂而不為?禪定就是用來調伏身心世界,提升人品修養的,即養心又養道,何樂而不為? 二、問:是不是定加深時呼吸會變的緩慢和短,呼吸間隔的時間長?而且最近觀行思惟法義、 經常出現觀行到半路就沒有語言文字的卡在那里,感覺跟前面的思惟的內容有點接不上。 答:禪定越來越深的時候,意根因為有定,就放松了對身體的控制,也不太控制呼吸了,對呼吸不太執著,呼吸就越來越輕微舒緩,呼吸時間加長,中間好像停止了似的,誤會為呼吸間隔時間短。因為呼吸輕微,就錯誤覺得呼吸要斷了似的,實際上是呼吸一口氣兒需要的時間長了,非常緩慢了。感覺是非常的慢,非常的輕,非常的深。感覺要斷的時候,內心緊張,就會加快呼吸,才感覺呼吸短。四禪定里才能斷掉呼吸,在四禪之前仍然有呼吸,只是有可能感覺像是要斷了似的,中間間隔拉長了,這個時候思惟也要斷,思惟很緩慢,感覺很累,空卻大腦才感覺舒服。 在定中思惟定深的時候,意根不愿意攀緣什么法,意識就運行的非常緩慢,感覺意識要滅,就不想有語言文字了,覺得多余和煩累。心行越來越緩慢時,就不愿意想問題,妄念也少,有妄念也累。意識無所造作,意根的作用就突出出來了,因為意識思惟活躍時,意根的作用就掩蓋住了。禪定深時,意根的作用就突出出來,就會發現這個時候心里沒有語言文字。但是意識沒有語言文字,意根出來也是沒有語言文字的,意識不動和少動的時候意根的作用就非常突出和明顯了。 第二節 靜坐中身體方面的問題 一、定中為什么面部容易癢 問:打坐修定觀呼吸,心比較定時,感覺呼吸非常微弱,慢慢過段時間,鼻子附近,鼻翼兩側、嘴唇都特別癢,癢得受不了,這是什么原因? 答:心比較定時,由于意識的注意力集中,緣于一境,那么也牽制意根緣于此法塵上,對其他法塵就少緣或者不緣,對身根的控制力就弱了,身體里的氣脈就會運行起來,經絡不通有阻礙之處,就會出現障礙,顯現出一些病狀,氣脈通過去就沒有了。如果觀呼吸時,意識的注意力在鼻翼左右,氣脈也被牽引到那里,因為那里有毛病,有阻礙,氣脈一時通不過去,就覺得癢。當意識定于一處,意根也牽引著,就不再執身,就可獲得身心的輕安和舒適,出現各種勝境,心情很愉快。 二、定中后背為什么是筆直的? 問:我們打坐修定的時候,脖子不歪、腰挺直;但是如果不是入定,而是睡著,身體就歪了。入定與睡著時第七識都在,區別的就是入定的時候第六識在,睡著的時候第六識說不定暫停。可見,身體等五根還是第六識控制,第七識不控制;如果第七識還控制的話,睡著了應該還是筆直的。是這樣吧? 答:第八識有持身的功能作用,意根有控制色身的功能作用,六識也有持身的功能作用。如果六識消失,就不能持身,不能保持身體的直立狀態,所以身體要東倒西歪。意根控制身體不是全部都能控制,需要六識配合,六識是意根的工具。有六識和無六識,意根對身體的控制程度就不同。有六識時,意根能指揮六識的身行,和六識共同控制身根,就能保持身體的筆直狀態。睡著時就不行了,意根肯定要讓六識滅失,讓色身充分休息,這時意根就不能指揮六識保持色身的某種狀態。 無想定里,也沒有六識,滅盡定里也沒有六識,身體卻不會東倒西歪,可見意根是持身的。意根若不持身,第八識就離開,眾生就死亡。睡著時東倒西歪,是因為意根想讓身體休息,不讓六識持身,自己也少于攀緣;入定時有定支撐就不一樣了,所以長期入定不睡覺,身體也受不了。 三、問:這兩天打坐念佛,原先是念著念著,念頭就在眼前消失念不出來了,昨天開始感覺這念頭從肚臍下面消失,這樣下去會不會出偏差? 答:這只是注意力問題,注意力在哪里,就感覺念頭在哪里。意守丹田,氣到丹田,身體氣脈通,心念清凈,容易不起念頭。所以不會出偏差。 四、問:靜坐中為什么會出現身體高大的現象? 答:有粗淺的禪定時,身體出現一些膨大的現象,這是意根執身減輕所出現的現象,心跳出人間,稍微與欲界天人相應的反應。只要拋棄人間的境界,淡化人間的五欲執著,必然就有天人的境界出現。 色界初禪定之前的定,都屬于未到初禪的定,分為多種層次,心不同,定的粗淺層次就不同,但多多少少都與欲界天人境界相應,越遠離人間的五欲,定越深,身體變化越大,身心覺受越舒服。所以我們應該知道,離開人間的欲望,就會更自在一些,一切感受都是美好的。貪著人間的六塵境界五欲生活,該有多么的不智,人間的生活該有多么的下劣和不堪。 無數人都貪著喜愛人間的花花草草、山河大地、人事物理,以擁有人間的權利、地位、財色、家親眷屬而自豪自傲,其實與天人的殊勝境界相較很低劣粗陋,根本沒有任何可值得驕傲傲慢的,目光短淺沒有見過大世面的人才會如此。 五、問:在禪定中氣脈有什么作用? 答:氣脈,是心靜下來以后身體的氣機發動現象,它在身體中有規律運行,疏通筋骨、脈絡、肌肉和內臟。它就像是一個探病器,比醫院中的各種檢查儀器還要靈敏,還要準確。儀器只能查出已經存有的病狀,但有時還不準。而氣脈能夠檢查出身體中隱藏的各種疾病,這些疾病如果不靜坐就發現不了,可能要在幾年以后或者要在晚年才能發作或者顯現。當氣脈運行到隱藏疾病的地方,就因堵塞而過不去,身體就會出現病痛,氣脈能慢慢給予調整,稍微疏通一下,氣脈就過去了,但病不一定馬上就完全好。 氣脈的運行能夠探測出疾病來,身體有疾病堵塞的地方氣脈就過不去,堵在那里,那個地方就痛,病消了就不痛。或者病沒有好,心亂時氣機就不能發動,沒有氣脈的運行,身體也不痛了,但病沒有消。嚴重的疾病,氣脈要經過好多次的反復調整,不知要經過多久的時間,疾病才能徹底根除。人的色身因為業障的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在衰老,隱藏的疾病就會越來越多,很多時候自己都發現不了,還自以為很健康。 人體有三脈七輪,氣脈就按照這些脈絡來運行。任脈從頭頂,經過五臟六腑內臟器官一直到會陰。督脈從會陰經過后背,到頭頂。這樣循環一圈就是氣功講的小周天。然后氣脈循環到會陰再經過中脈,走身體中間的脈絡,到頭頂,從頭頂出去后,整個經絡脈絡都打通了,身體百病皆消。身體素質越好,心就越靜,氣脈運行就越順暢,身體就越健康。氣脈運行的狀況,每個人不盡相同,這期間要經歷很多病痛的折磨,如果采取相應的對治措施,就能讓身體盡快好轉起來。 第三節 靜坐中心念的問題 一、問:如何處理打坐中出現的問題? 答:在打坐修定時,如果心中有事,不空凈,心里一直攀緣不停,這時要想心清靜坐得安穩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意根喜歡到處攀緣,心里惦念某些事,心中就妄念不斷,所有事都是意根攀緣出來的。所以要想修好禪定,先要把心里的念頭打掃打掃,先檢查一下自己心里有什么事情還沒有放下,有什么事情還惦記著。凡是心中惦記著的事情,先把它給處理好安排好,然后心里就不要再惦念了,全部放下,不要讓自己受到這些事情的影響。處理好之后再盤腿打坐,心就能清凈了。只要意根心里惦記著一件事,意識心再想靜下來,也不太容易,這件事就能影響到你。 打完坐以后,如果體內有殘留的氣,有氣脈不通阻滯的地方,要想辦法把氣排出去,最好觀想氣從頭頂出去,然后再搓搓手,搓搓頭頂,感覺哪個地方不舒服時,氣可能停留在那里,你就按摩按摩那個地方,然后觀想氣從那個地方散出去,按摩按摩、疏通疏通,拍一拍身體,氣出去,身體就舒服了。 打坐的時候如果容易昏沉、容易入睡,要想改變這種情況,一是要減少飲食,不要吃得太多,或者吃完飯消化到一定時候再打坐,不要吃飽了就去打坐。打坐修定的人一定要少食,一般七分飽就可以了,吃太多影響禪定,頭腦容易昏沉,心就不清明了。而且少食對身體也好,減少身體里胃的負擔,如果胃總在工作運動,就要不停地摩擦,容易磨損受損耗,導致身體的其他部位也被損耗,所以還是少食為好。少吃一些飲食,對身體沒有什么影響,多吃反而對身體不好,讓身體的臟器負擔過重,內臟器官消耗就快,人就老得快、壽命就不太長了。 二是要錯過容易昏沉的時間,如果每天都有容易昏沉的某個時間段,那個時候就不要打坐,換個時間再坐。三是打坐昏沉的時候,如果心比較沉悶,可以修觀想,觀想一個有趣的境界,自己非常感興趣的情景,把心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心活躍起來。由于對這件事情感興趣,所有的注意力都會被集中到這一件事上來,你就有精神,能克服昏沉,然后再按原來的修定方法接續修行。 每當昏沉時,說明你的觀慧不足了,那就要修觀想。如果你的心太活躍時,心不能止下來,可以用調整呼吸的方法,把呼吸引到下丹田,氣息一到丹田的時候,思惟就不再活躍,沒有妄想了,那個時候入靜入定都比較快。這些方法可以隨時隨地調用,當出現各種癥狀時,要善于用相應的方法來調整對治。還要注意隨時隨地總結經驗,當經驗累積多了,你就能有辦法調整對治,那么修定就沒有障礙,入定比較快。 二、問:觀想時覺得妄念越來越多是怎么回事? 答:妄念本來就是虛妄的,你再去對治虛妄的法,對治的心本身還是虛妄的,對治的時候心就不清凈了,然后再想把能對治的心滅掉,又多了一層虛妄,這樣妄上加妄,何時了? 觀想佛像,這是心的目標,是正行,你只管盯著目標,不要管目標以外的東西。就像本來要去北京,結果被一路上的風景所迷住了,不斷的欣賞路邊的風景,何時能到達北京? 沒有禪定的時候,心散亂,因為心散亂,就發現不了自己心散亂。一旦把心收回一點,靜下來一點,才能發現原來自己的心是散亂不清凈的。有所發現才說明自己心覺悟了,發現不了自己有妄念,那個心就沒有覺悟。是發現有妄念好還是發現不了妄念好? 就像愚癡的人,永遠不知道自己是愚癡的,別人指出他的愚癡來,他不但不承認,還起嗔心報復人,這樣是不是更愚癡?愚癡的人一旦覺悟了,就會發現自己原來是這樣的愚癡,知道自己愚癡,才會想辦法對治,才會變得聰明。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愚癡都不知道,那什么時候能變得聰明一點呢? 當一個人肯承認自己種種的不好,種種過錯,才會是覺醒的人,一旦覺醒就會慢慢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過錯,才能開始進步。如果連過錯都不承認,怎么能指望他改正過錯呢?那就只好一直帶著過錯,一錯到底了。 三、問:打坐時出現幻覺怎么辦? 答: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實的,即使我們感覺非常真實的法也是不實幻化的。那么打坐時出現的幻覺更是幻化,幻上加幻,那就不需要去做什么對待和對治,不理就好,幻化的境界會自動消失不見,幻覺也就沒有了。 過去有人打坐入定,看見有人拿刀要殺自己,他把那個人當作了真實,為了自衛,就拿刀刺向那個人,出定以后發現自己身上有刀痕,還出血了,于是就明白自己被假象騙了,非常懊悔。還有人打坐把境界當真,入到境界中,結果入了魔。 在打坐修定中,應該有正確的理念,無論定中出現什么境界和感覺,全部都是幻化不真的,一律不理睬就安全無恙了。心靜的人,打坐時不容易出現境界,心有所想和所執才容易出現境界,才有種種幻化的覺受。平時應該訓練自己不著相,不著境,心空無念想,打坐時入定快,也不會出現境界。 四、問:入定時對外界是否有感知? 答:定可分為很多種層次,粗淺的定是欲界定,心稍微平和一些,清凈一些,雜念少一些,色身輕靈一些,在這個定里仍然有六識能了別六塵,有六識對六塵的感知和思惟,也有身口意行為,那就能待人接物。欲界的未到地定中,心能專一思惟,能作到無雜念,心更清凈,色身更輕靈,也有六識對六塵的感知和思惟,也有身口意行為,那就能待人接物。在色界初禪定中,心念更加清凈專一,六識中沒有了鼻識和舌識,剩下的眼耳身意四個識仍然能了別四塵,仍然有對四塵的感知和思想。處在這幾種定中,都可以待人接物,煩惱輕微,思惟敏捷。二禪以上的定,就不能待人接物,因為五識沒有了,身體不能動,不能了別色聲香味觸,不能有身行和口行。 修行當中有禪定現前時,心的功能得到開發和擴展,色陰的阻礙就變小了,原來閉著眼睛,眼前是黑暗的,現在閉著眼睛也能看見眼前的光明。實際上眼睛不管閉與不閉、睡與不睡,如來藏都要通過眼根傳導色塵,只是在于識心的分別能力如何,是否被色陰所遮障。睡著時仍然有外色塵不斷傳導到勝義根中,譬如早晨有時候我們是被強烈陽光刺激醒過來的,這是因為先有勝義根里的色塵和法塵,后出生了眼識和意識,于是就醒過來了。打坐有定時,眼前并不黑暗,而是有一定的光明,至于是什么樣的光明,亮到什么程度,就在于禪定的深淺程度。 五、問:為什么打坐的時候,容易把問題思考明白,意根容易受熏染? 答:因為打坐時,意識靜下來時不再散亂妄想,心專注思考問題,就能明了問題解決問題。打坐時,意識專心思考問題,意根少攀緣,就能明了意識所思所想,容易受到意識的熏染,同時意根也可以思量意識所思考的問題,容易明理,理通的也快。 六、問:是不是沒有正思惟的定就是邪定?有時候會碰到呆呆的轉不動念頭的情況,也思惟不了,也念不了佛,這樣的情況是要離開的吧? 答:一般把外道修的定叫作邪定,外道入定以后不思惟解脫的真理,以為定中不起心就能得解脫,在定中不能出生解脫智慧。所以說長期入定不起思惟,不觀行解脫之理,不參禪悟道,其定就不是正定。但是在短時間內在定中沒有思惟不屬于邪定,以為沒有思惟的禪定能調伏身心,滋養身心,降伏煩惱,之后才能很好的利用禪定思惟觀行佛法,證果會很快。 禪定很重要,能澄凈自心,降伏煩惱和性障,能使心定于法上起思量,從而生起大智慧。定分很多種,也有各種層次上的轉折。目前來說能有定已經是很可貴了,心穩定以后再找時機把心轉換成能思惟佛法的定就行了,不必刻意厭棄和躲避枯定,好好利用枯定轉變身心,再變幻定的方式就可以了。一般人也無法每天十多個小時的正思惟,那是很累心的,適當的呆呆發愣,也是非常養心養身養神的。 七、問:為什么有禪定時,識種子流注的越來越少,識心的了別越來越弱?是誰決定要了別,是誰決定少了別和不了別? 答:因為在禪定里,意根由于意識的牽引作用被束縛在特定的境界上,于是意根就不再處處攀緣其他塵境,這樣如來藏就不會在其他塵境上出生意識和五識,六識的識種子流注出來的就減少了。當意根對特定的法塵也減少攀緣時,如來藏輸出的六識種子或者是意識的種子越來越少,這樣六識的了別就越來越弱,以至于滅去不了別,甚深禪定就出現了。 在禪定里為什么意根決定少了別和不了別?為什么不在禪定里意根就不這樣決定?意根與禪定是什么關系?禪定主要是對于意根的約束作用,意根由被動的少攀緣到主動的少攀緣,對塵境越來越沒興趣,就決定少了別和不了別,六識心了別的就會越來越弱,最后就停止不了別。由此可見,對塵境的了別是由意根掌控的,約束和控制意根的攀緣性,就能出現禪定,那么禪定就是定意根的。如果禪定只把六識定住,不定意根,意根八處攀緣,八處強烈想了別,結果是六識就隨著意根八處了別,強烈造作,那就沒有任何禪定了。意根少攀緣不攀緣消停下來,就能出現禪定,內心平穩安和。 第四節 禪定與果位的問題 一、問:貪欲心壓伏就能修出初禪,貪欲心斷就是初果嗎? 答:貪欲心屬于五蓋之一,降伏五蓋,降伏貪欲心,能得初禪定。貪欲心斷,是三果人。證初果以后,再加初禪定,二者結合,才能斷除貪欲,缺少一個都不行,這個果位就三果,不是初果了。初果與初禪是斷貪欲的必要條件。 二、問:不證如來藏是否能斷我執? 答:斷我執是斷除對五蘊世間的執著,不涉及是否證得如來藏的問題,沒有證得如來藏的人也能斷我執,阿羅漢沒有證得如來藏,就斷我執了,辟支佛緣覺佛也是這樣,不用證得如來藏,就斷我執了。在初禪以上的禪定中,把五陰十八界徹徹底底觀行透徹,斷除一切煩惱,我執即斷盡,對三界沒有留戀了,命終保證能離開三界世間,不回來了。 當然證得如來藏的大乘菩薩也能斷我執,斷我執以后即使八地菩薩了,在此之前,菩薩都不會斷我執,避免入無余涅槃。大乘菩薩的斷我執,是在證得如來藏之后,再過如幻觀陽炎觀,過禪宗三關,過如夢觀,進入初地,才有能力斷我執,但是不能完全斷,如果完全斷,就會入無余涅槃。 沒有初禪定,陽炎觀禪宗三關,想都不要想,不可能過得去,甚至也不能到達第三關。有的人第一關都不是實證,然后天天觀行如夢觀,也沒有禪定,觀著觀著,就覺得自己證得如夢觀了,這個誤會有多么大。一般來說,第一次證悟,到如夢觀,需要經過幾大劫時間,一生不可能修到如夢觀,況且也不修禪定,所有的觀行都不能入門。 入地以后就開始斷法執,法執很深細,小乘的智慧無法斷法執,只有證得如來藏的地上菩薩的智慧才有能力斷法執。當證得每個細微的法都是如來藏出生執持的,都不是真實的,都是無我的時候,就斷了一個法執。現在大家能不能明白什么叫作實修?什么是實,什么是修?所有人都說自己是實修,但是離開戒定慧其中之一,都不是實,也不是修。 三、問:陽炎觀和如夢觀分別相當于小乘的幾果? 答:修到如夢觀的時候,已經過了禪宗第三關,第三關相當于小乘三果,在初禪定里斷除了貪欲和嗔恚兩種煩惱。如夢觀過后就入初地成為初地菩薩,具有了唯識種智。 修到陽炎觀的時候,相當于小乘的二果或者是三果,證得自他所起的任何心緒都像沙灘上的水霧幻影一樣不實,因為這時能現量觀察到如來藏是如何如畫家潑墨一樣幻化出六七識心,六七識心的造作是那樣的不真實,似有似無。 每一種觀行,都需要禪定,在禪定中觀行,才能證法,才能過各個關口,否則一個關口都過不去。證三果斷除煩惱時必須有初禪定,第三關以后必須有初禪定。第二關以前和二果以前必須有未到地定,如果沒有未到地定,什么法也不能證,只能解一解,不痛不癢的。 四、問:有人說有未到地定就可以成為慧解脫的阿羅漢,不必有初禪以上的禪定,是這樣嗎? 答:這句話顯然不是佛說的,佛在阿含經里說初禪以后斷除貪欲和嗔恚成為三果人,再斷除我執,才能成為慧解脫的阿羅漢。三果人都必須有初禪定,更何況四果人,更應該有初禪定。有些人無法修定,就要千方百計否定修定,沒辦法,眾生的業力太大。 初果以后修出初禪定,才能斷除煩惱,沒有初禪定任何煩惱都不能斷除,不能斷除煩惱就不能證得三果,那怎么能成為四果呢?有些人非常希望不用修定就能直接成佛。然,這是天方夜譚。 五、問:有人說打坐不能成佛,那么不打坐是否能成佛? 答:有些人片面理解打坐不能成佛的意思,認為既然打坐不能成佛,那就不打坐了。由只打坐修定的一個極端,走向不打坐的另一個極端。都走在極端上,當然就都不能成佛了。 我們都應該知道,成佛有很多很多的條件和因緣,而打坐修定就是成佛的因緣條件之一。只有一個打坐的因緣條件,根本不能開智慧,不能成佛,還需要極多極多的因緣條件。所以不能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用在打坐這一個修行內容上,還要學習和思惟理論,還要修行三十七道品菩薩六度等等。如果再把打坐這個因緣條件去除,不打坐了,那就又缺少一個成佛的因緣條件,更不能成佛了。 要想修行有成效,就要兼顧其它方面的修行,統籌安排,不可偏廢一方。根據自己的修行情況,合理安排修行內容,應該修的法,都要修到位,不能顧此失彼,有所偏廢。 第七章 修定雜談 第一節 禪定不是真如 一、六祖對于禪定的看法 定分為世俗定和真如心本具的大定,打坐修的定,是世俗定,有出有入,有生有滅,是意識妄心入的定;而真如本具楞嚴大定,不用修,只要證得就行了。 有人說六祖不重視打坐修定,其實不是這樣。六祖并非不重視打坐修定,六祖講法都是圍繞著真如心而講,他把世俗法的禪定境界與真如這種禪心嚴格區分開來,以免眾生把世俗法當作真如來誤會佛法。因為眾生不懂真如的體性,往往誤會打坐入定的狀態就是見真如,就是明心開悟。這樣就把定當作真如這個禪,這個誤會就大了。因此六祖在壇經中就沒有著重講打坐這種世俗禪定,直接引導眾生明得真如大定,楞嚴大定,沒有出入的那伽常定,以開發眾生的大智慧。如果只認世俗的四禪八定,正定不具足,智慧不開,不能真正得解脫。 二、女子出定公案 一個女子在世尊身邊入定,眾人皆認為不如法。文殊菩薩就三彈指讓女子出定,可女子就是不出定,文殊菩薩又把她舉到天上,又舉到其它佛國土,還是不出定,無論怎樣做,都不能讓女子出定。一個七佛之師都不能讓一個普通女子出定,眾人不解,問世尊怎么能讓女子出定。 世尊說:在下方世界有一個網明菩薩,能讓這位女子出定。于是世尊招來網明菩薩,網明菩薩在女子耳邊彈指一下,女子立時出定。眾人更是不解,一個初地菩薩這么容易讓女子出定,等覺菩薩為什么就不能?而且文殊菩薩早就應該取得佛的果位,示現成佛了,神通定力與佛相媲美,對付一個普通女子還不如初地菩薩,這里究竟有什么奧秘呢? 六祖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意思是說本心第八識常在定中,從來就沒有出過定。眾生也本來就在第八識中,從來沒有離開第八識這種楞嚴大定。而眾生后來修的覺知心的定,也不能離開第八識而有,依第八識才能入定和出定。世尊就是如來,如來就是性德,性德就是第八識。 女子代表五陰覺知心,網明菩薩代表無明。眾生常在定中,因為無明,就能從定中出來,現起根身器界;心明,沒有無明的時候,就常在定中,不出定。所以文殊菩薩沒有無明,不能讓女子出定,網明菩薩是初地菩薩,還有無始無明隨眠沒有斷盡,塵沙惑沒有斷盡,就能讓女子出定。眾生世界因第八識緣于無明而出現,滅了無明,眾生就回歸到自性本心當中,不出定而常在定中。 三、打坐修定或者觀照時,如果身體出現了輕安和舒適,這是有定的一種好現象。心得定以后,身體的狀態就不一樣了。如果人的心理狀態都與世間人的境界相應,就沒有禪定。心專一在觀照當中,把世間的事情暫時忘了,就與欲界天的境界相應,這樣欲界天人的色身就與人間的色身相互交織摩擦,身體的感受就非常的舒適、輕安,同時也覺得身體很高大。觀照得越深,心念越是專一,定就越深,身體和心里的感受就越是美妙。 如果把欲界的欲望看淡了,那么色界的定就會現前,色界天人的色身就會出現,與人的色身交織摩擦,那個感受更是美妙,身體更是高大。那時就覺得自己是人中最快樂的,簡直像天人一樣的快樂。以后對人世間及欲界的五欲六塵都不再喜歡,貪欲就斷了。 這種情況屬于定境,不是開悟見本心的智慧境界。見本心沒有境界,只是智慧的展現,是發現了一個真理,知道本心是如何運作的。很多人把自己的定境當作開悟,或者自己偶爾心靜了一下,見個一無所有,就當作是開悟,這都是明顯的錯悟。 第二節 禪定與智慧 一、增長定慧的方法 修定比較快的方法,就是深深的思惟一個法義,把這個法義凝聚成一個點,懸掛在內心里,不要散掉,時時刻刻掛著,心就不散亂。對這個法義越感興趣,心越專注,定力就越好。以后就能養成專注思考的習慣,智慧增長很快。我們平時要多訓練自己,多動腦筋思考,把一件事思考清楚,然后再表達。如果思考不清楚,盡量不要表達給人知道,除非想得到他人的幫助。動腦筋思考的時候,就能增強禪定力,又能出生智慧。 二、如果定力不足,就不能思惟觀行佛法,讀書猶如走馬觀花,不得其要。修定時盡管去定,不用害怕定得太深,定深也沒關系,出定以后再參究思惟佛法,內心清凈,心思細密,觀行相當得力,總比沒有禪定或者定淺收益大。定越深越好,定中轉變身心以后,再來參禪思惟觀行,非常得力,得心應手,觀行非常快,也到位。 外道修出四禪八定以后,聽佛講法當下就證果,就是受益于甚深的禪定,出定聞法思惟觀行,智慧很快就能出生。沒有禪定的人,明了點理就知足,觀行智慧出不來,二十年還在原地踏步,道業根本無法增進。還有的人修定,貪圖定的境界,在定中享受,玩感覺,以為有各種境界就是殊勝的,不知道修行為何,修定為何,這樣的人純屬是玩感受,不是修行。 三、百無所思不能出生智慧 有一部分人學佛,認為安住于當下就是萬事大吉,佛法就修成就了。他們不知道這僅僅屬于修定的方法,而且與外道方法相近,根本不能證得佛法而出生智慧。 現在胡亂修行的人非常多,不知道如何是真正的修行,也不知道修行究竟是為了什么。于是各種發明創造就出來了,有的人就說:修行就是安住于當下,不起念想,就能明心見性,就能成佛。殊不知,這樣就是外道的修行方法,最多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外道,但現在的人根本沒有過去時的外道有定力有出離心,所以外道定也修不成,別說明心見性的般若大智慧了,連影子都見不到。 只安住于當下,覺知于當下,什么都不思惟,什么都不想,這樣修行好不好?這是外道修的定,他們以為讓心不起念就能解脫生死,得涅槃。但是靜坐時若百物不思,就不能獲得智慧,沒有智慧就不能出離生死輪回。 但是偶爾修一些無念的定,出定后身體輕松精神愉悅,減少煩惱,心思細密,借此機會正好思惟觀行佛法,則此定也大有助益于思惟觀行和降伏煩惱。只是不要一味的這樣修,浪費寶貴的修道時間。 四、只有正定才能生智慧 能出生智慧的定是正定,是有覺知并且專一的禪定,不是滅除意識覺知的外道定。外道的定中不能出生智慧,因為外道修定都是為了壓伏六識,滅除六識的作用,意識什么法義也不思惟,就是為了證得一切法都是空,把六識都空掉。意識空掉就不能思惟,沒有思惟的主體和內容,意根了別不到任何法義,也就沒有什么可思量的,只有執身執定境,執頑空了,那就不會出生任何無我的智慧,心中有我,我見不斷,生死就不能了脫。也不能參禪,從而明心見性,獲得般若智慧,更不能轉識成智,究竟成佛。 在修定時,如果外道定的成分多,修定就是浪費寶貴的修行時間,到臨終時就會發現自己一輩子的修行一無所是,什么智慧也沒有,還是要隨著生死業緣輪回不斷。不少人還很自豪自己的禪定好,一入定就什么也不知了,或者什么神奇事都出現了,其實到最后這些都要消失得無影無蹤,仍然什么也得不到。修定的目的是讓心沉靜下來,然后專心思惟觀行佛法,以期能證得佛法,獲得解脫的智慧。如果不能獲得解脫的智慧,那個禪定就不值得追求了。 心要有正念,修出禪定以后,要專注念真如,念五陰無我,念一切法無常,心里念著佛法就是正,心念散亂就不正了。既然知道身體和識心都不是我,應該就是思惟觀行的結果。觀察正在想做一切事情的心不是我,這就是觀行;一邊做事一邊問自己:這怎么能是我?如何不是我?這就是觀行。定中觀能深入到意根,意根參與觀行,與之相應,這樣修行就有希望證道。 五、如何具有自觀自省的定力 意識如果能跳出自己色身之外觀察自己,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就是意識的證自證分功能,是意識的反照作用,是反觀力,也叫作慧力,能清楚的照見自己的心行和煩惱習氣。既然叫作力,就有力度,能解開心中的疑惑,能解決問題,這是正修行。當然如果解決了問題,其中就有意根的力量,意根借助于意識也觀察到了自己的心行狀態,從而決定改變自己,如來藏就幫助改變了。 那些成天盤腿打坐的人,無論怎樣坐怎樣定,仍然不能觀察自心,不能反觀,沒有覺照力和慧力,仍然不知五陰無我,不能出生無我的解脫智慧,不能解決生死大事。我們應該好好按照四念住的方法修行,定會有大收獲,慢慢都能如實觀察到五陰的作用都不真實,都不是我。 把意識心跳出身外觀自己,才能有所覺悟,與色身全部融合在一起,會失去覺照力。我們要檢查自己的心行的時候,也要把心跳出來,反觀自己,才能觀察出自己的心行。最后觀察能觀與所觀,都不是我,心住于舍的狀態,心里泯滅一切相。要自然而然得出那個無我不真實的結論,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牽強附會。 六、有人說禪定通于外道,修之系縛。但是外道享受禪定樂,學佛人用來開智慧,解脫生死苦未嘗不可。譬如利刀,外道用之殺生,學佛人用之切菜削水果以利大眾和自活,不能說外道用的學佛人一定避之不用,這是蠢人思想。同樣事理,外道惡用,學佛人善用,豈不方便?一切法眾生惡用之,佛卻都是善用,學佛豈不善哉?一切事理,學好就能用好,并非是事理有礙,關鍵在于會用,會用以后,一切法都圓融,一切法都無礙。 七、很多人說禪定難修,心不寂靜。可是有的人禪定又過深,深得沒有念想,覺知微弱,身心麻木,癡癡呆呆,不出智慧,命終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如何正確修行禪定,對我們想明心見性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節 禪定與煩惱 一、壓伏煩惱和斷除煩惱的區別 壓伏煩惱和斷除煩惱,是兩個概念,是修行的兩種層次,二者相差很大,或者說極大。壓伏煩惱只靠禪定就行,一旦禪定退失,煩惱就會出現。而斷除煩惱不僅依靠初禪以上的禪定,還要有斷我見的智慧,定慧結合才能斷除煩惱。修出四禪八定的人,禪定都很高,好像都斷除了貪欲等等煩惱,心很清凈,但是禪定消失,煩惱就現前,命終以后還是處于生死輪回之中,換一個身體之后,禪定沒有出現時貪欲等煩惱繼續現行,然后又因為淫欲心而投胎受生,但有可能比沒有禪定的人煩惱輕微一些。如果沒有斷我見證果,所謂斷除貪欲煩惱都不是斷除,而是壓伏,暫時不現起,不代表以后不現起。禪定消失以后,煩惱馬上就出現。 二、具足初禪定才能斷除煩惱 因為在初禪定里身心感受相當的美妙,就會對欲界愛不感興趣,這樣就能降伏或者是斷除欲界愛;因為在初禪定里內心有喜悅,就會降伏或者是斷除嗔心。所以沒有初禪的功德受用,是不能斷除貪愛和嗔恚的。但是有個前提就是,必須首先要有斷我見這個智慧,沒有這個前提,即使修出初禪定,也是不能斷除貪愛和嗔恚,只能壓伏煩惱,不能斷煩惱,一旦定力消失,煩惱還會出現。所以斷煩惱就是在獲得初禪定以后,之前一定要斷三縛結。任何法的證得,都是禪定與智慧的結合,缺一不可,前提還要有福德。 三、外道也有禪定,卻沒有解脫的智慧和法界實相智。要想具足智慧,需要在禪定中如理思惟觀行四圣諦和法界實相,正思維非常重要。 所有的禪定都能降伏意根的執著和煩惱,但不能斷除煩惱和滅除執著。因為煩惱的斷除,執著的滅盡,不僅需要禪定,更需要具足智慧的認知,如理思惟真理,證得真理,也就是說禪定和智慧二者兼具,才能斷除煩惱和執著得解脫,成就佛道。 四、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思惟、正精進、正信、正念、正定。八正道修行滿足,就會脫離八邪道,與圣性相應,才能證果,從而進入圣賢行列。 如果一個人奸詐、險惡、卑鄙、心術不正、不擇手段、謊言欺騙,顯然是不符合八正道的要求,不是正語,不正思惟,沒有正念,不謀正業,心不正定,此人則沒有八正道。那么講起道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也不能說明此人有真知灼見,不能說明此人斷我見,證得初果二果了。 邪念熾盛的人,不可能有禪定。有禪定的人心念清凈而正直,妄想少,攀緣少,浮躁的思惟沒有了,心意端直,不可能有邪心思。因此一個人心術不正,計謀很多,說明心不在定中,沒有禪定。 小乘八正道的正信,一定要信苦空無常無我。大乘八正道的正信,一定要信自身有不生滅的自性清凈心如來藏,信因此而能成佛,信如來藏能出生五陰身及一切法。大乘正信圓滿,修菩薩六度,才能明心證悟。 眾生愚癡的多,總是喜歡受人籠罩,喜歡夸夸其談之理,崇拜侃侃而談之人,真理不是口頭禪,道不在口頭上,侃侃而談者未必有道,若有道,過去的文人墨客胡適等人,個個口才朗朗,文章咄咄,佛法著作禪宗著作等身,長篇大論好不讓人羨慕,可是他們并沒有道。 第四節 禪定在參禪中的作用 對于佛法的探討,由于每個人禪定力的差別,導致人們思惟佛法的力度上也有差別,禪定力大的人思考佛法叫作參究,定力弱和沒有定力的人思考佛法就是搞研究。 研究是沒有定力或者是定力不足的表現,定力不足意根無法使力參與其中,只好由意識單獨思惟分析推理判斷,所以只能浮在法義的表面,無法深入法義之中去探索深層次的內涵,所得結果也比較膚淺,泛泛而談,不得精髓。沒有定力時,心神分散,是發散性思惟,沒有力度,猶如蜻蜓點水,無法專一深入其中,去搞清楚法的來龍去脈。結果是沒有實證的,給不出實證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而參究的思惟活動,是在有一定的禪定力的情況下進行的,思惟深細專一深透,先是意識用心,然后意根參與,最后以意根思想活動為主,意根的功用最大。這樣用心非常有力度,直達法義深處,甚至細節都能摸清摸透,疑情都能攻克,結果深信不疑,斷除思想結縛。參究的結果,他人看來無懈可擊,又能給與他人修行入手處,引領他人思路,達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古來搞研究者,文人墨客居多,因為文人墨客定淺情重,喜歡在文字表面做文章,對于佛法淺嘗即止,不能入深潭攫取寶藏,只能在潭邊掬些清水。即使想入深潭,定力不足,其思惟無法如錐尖一樣猛力,無法深入法中,獲得深義。因此唐宋朝時期的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等人的佛學思想,影響帶動不了佛教的發展,及至民國時期及以前的文人如胡適豐子愷等等,禪宗著作豐厚,洋洋灑灑,所說也僅為皮毛,觸及不到禪宗皮里,其著作讀一遍都嫌多,幾句話即知其落處,對于廣大學人沒有一絲借鑒之處,不要說影響佛教了。 喜好研究者,定淺言多,文字豐富,思想貧乏,雖著作等身,糟糠多,營養少。參究者定深寡言,思想深透,文字雖少,精髓多。比如達摩祖師、傅大士、寶志公,還有唐宋朝時期的禪師,雖其著作有限,可是一言九鼎,一句話回味無窮,可令人參究數十年。其言符其行,其行符其言,言行永遠一致,表里如一,充分體現了道者的風范。禪師著作語錄,不僅體現禪師修行的歷程和心得,也含藏著做人的品格和菩薩的風范,都是實修實證的成果,是佛教的寶藏,帶給大眾無窮的利益。 所以說要想解救自我,解救眾生,帶動佛教發展,只有在定中深入參究實證,證出成果,自利利他,才能推動佛教的發展。 第五節 禪定與睡眠 一、如何讓睡眠質量好一些 睡眠不好,是因為意根的攀緣重,心不空凈,煩惱重,思慮較多,因此睡不安穩,身體素質不好的除外。如果禪定修得比較好,熏習佛法的力量比較大,心中都是佛法,就不會多想多惦念世俗法,就能讓心平靜下來、清靜下來。如果精進修學佛法,心中都是佛法,睡覺的時候夢里都是佛法,心里其他的事情都裝不進去,睡眠就會非常清明。多修禪定,也有助于睡眠質量的提高;不僅打坐是修定,行走坐臥都要修定,訓練自己的意根不攀緣世俗事,按照四念住經修行,禪定提高的會很快,內心的攀緣都會減輕。 有個生死迫切的心,就不會在意世間法了,生活太幸福了,出離心就不強;經常觀照一切法的無常性,就能有出離心,道心就堅固。因此要常常觀察自己是否與世俗法脫離一些了,是否有出離心,道心增強了。多找自己不足的部分,想辦法彌補上,爭取早日明心和斷我見,這個事情太重要了。 二、有禪定時,睡眠就少,身體不需要太多的睡眠。因為禪定本身,就能讓六識少于活動,少消耗四大營養。禪定也能讓意根少攀緣,減少色身的活動,減少對全身神經系統的牽動和控制,大腦神經系統和五臟六腑以及全身都能少活動少消耗四大,身體也就不疲勞,意根也就不會貪睡眠了。 禪定越深,所需要的睡眠越少,以至于完全可以不再睡眠。因為這時意根很安靜,不再想有什么造作,也就不再過多的調動大腦神經系統,很少有身根活動和識心活動。意根越定,攀緣越少,調控活動越少,消耗四大越少,越不需要睡眠和吃飯。 有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工作雖然不少做,心念卻很少,他消耗的就少,不需要吃那么多的飯,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睡眠,仍然精力充沛。這說明最能消耗四大能量的還是意根的心思活動,六識本身消耗的并不很多。所以六識的工作量一點也不少,意根的心念少了,活動量就減少,工作就不覺得累。 可見意根對色身的情況隨時隨地都能掌握了解,隨時隨地都能調控和指揮,祂了別得非常伶俐,意識都不知道身體的各種狀況,還需要意根暗示和警覺。 三、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打坐時或者靜下來時,非常慢地背誦心經或者藥師咒,一邊背誦一邊觀想,觀想佛光照在頭部,尤其是后腦部位,佛光是金色的,一直流入頭部或者是后腦里;再觀想黑色或者是灰色的業障氣,屢屢從頭頂排出去,修到睡眠好轉,再也觀想不到有黑氣時,就不用再觀想了。定力越好越有效果,定力比較好的用這種方法是很管用的,同時也能加強定力,得定很快。觀想金色的佛光從頭頂四面八方進入都可以,直射和傾斜角度都可以,定力越強,觀想的范圍越廣,這樣也能快速地增強定力。自己可以想象,怎么方便就怎么觀想,身體其它部位的疾病都可以照此方法觀想。也可以給別人觀想,但是要替人背負業債。 第八章 如何參禪參話頭 第一節 參話頭的方法 一、什么是參話頭 所謂的話頭,就是一句話的前頭。不管這句話有多長,心都要住在這句話的第一個字前頭,第一個字以及后面的字都不讓它在心里出來,出來一個字就不是話的前頭。 話頭有很多,都能讓我們生起疑情。比如:參禪的是誰?念佛的是誰?拖死尸的是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狗子有佛性也無?——無。風吹樹搖;風來浪涌;(風樹浪都是比喻,比喻真我與假我。)菩薩舉足下足都從道場來。(什么是道場?)凡事都要起個疑問,問個誰,這個疑情生起來后,才能起心參究,最后就能解決疑情,從而明心證悟。 比如:吃飯時要疑吃飯的是誰;走路時要疑走路的是誰;寫字時要疑寫字的是誰;說話時要疑是誰在說話;一切時中對一切事都要打個問號,不要認為本來就如此。如果本來就如此,怎么不是本來如彼呢?死人為什么不能本來如此?植物礦物為什么不本來如此呢?是本來就如此嗎?楞嚴經中佛說,一切法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佛否定了本來如此的自然性,結論都是如來藏性。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對一切法起疑,不是本來如此,而是有奧秘的。奧秘是什么呢?這得通過參禪來解決,通過參禪得出合理的結論。 二、如何參話頭 首先選定一句話,這句話不要太長,感覺最親切,最容易起疑情,最直接,意思也比較明朗。比如:拖死尸的是誰?選定之后要清楚明白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把這個意思濃縮成一個點,懸在腦海里,要作到頭腦里總能顯現這句話的意思,時時提撕而不出現文字語言;不是在心里念叨這句話,更不是琢磨分析話的內涵。參話頭最忌琢磨分析,分析研究最好的結果是解悟,但是卻沒有什么智慧生起,絕對不能證悟。因為定力不足,思惟的不細不深不究竟,那就得不到真實的受用。解悟就是理解明白真心的大概作用,沒有證得或找到哪個是真心,不明白真心具體在哪里起什么作用,是如何產生萬法的產生五陰的,心里也就沒有解脫的真實受用。 參話頭:拖死尸的是誰?把這個問話作為沒有語言文字形象的念頭懸在心里,把這個話頭的含義懸在心頭,內心不要出現聲音念誦這句話,也不要有這句話的語言文字,因為這樣是沒有定或者是定淺的表現,定淺就沒法參究話頭。心里有問答時,是覺知心意識膚淺的問答,那個定就淺,分析的成分多,可以解悟,很難證悟。如果是解悟,所得的都是知見推理的智慧,這種智慧很膚淺,后續的修行就很困難。真正的悟,是用心眼看到如來藏在深細運作中的行相,由此而產生的智慧是般若智慧,與解悟的智慧不可同日而語。 定力很深時,意識心很深細,心思就很細致細密,智慧就能生起,配合意根的思量就能找到第八識以及五陰一切法的來龍去脈。參一句話,應該把這句話的意思濃縮成一團或一個點,然后把這句話的意思懸在腦海里,同時劃個問號。拖死尸的是誰,與阿彌陀佛四個字是一樣的,念佛定修好了,自然就能轉入參話頭,二者的功夫境界是一樣的,只是文字內涵不同罷了。先看話頭,看熟了以后,再來參究話頭。 三、什么是提撕 提撕就是心里總保持有這句話的含義,心住在話頭上,不想其余雜事。丟掉了再提起,打妄想了,再轉回來。眼見色時,注意力不在色上,心中仍有話頭明顯存在;六根對六塵時,注意力都不要在六塵上,都在話頭上。初期參時,很難進入這種狀態,心里總要念出文字語言來。你可以訓練自己,先念出第一個字,后面的字不要念出來,然后整句話的意思就懸在腦海里。一旦散亂了,再提起第一個字。熟練以后,把第一個字也去掉,不用再念了,讓心里總有這句話的意思就行了。 這是怎么個心理狀態呢?說一個比喻,比如說一個人的鉆石戒指丟失不見了,心里很急,翻箱倒柜到處找,滿屋都找遍了也沒找著。這時她已經很累了,就索性坐下來休息;腦子也累了,沒辦法想那戒指到底在哪里。這樣身心都休息下來,雖然休息,可她并沒有忘記這件事,心里還在懸著這件事,只是沒有思考戒指在哪兒。這種狀態就是參話頭的狀態。如果她不是很累,心還清明的話,坐著休息一會兒以后,就有可能突然想起:啊!戒指在那呢,我一時糊涂忘記了。她現在想起來了,就去找,果然在那個地方找到了。找真如也是這樣去找,不要去分析、研究、歸納、推理、判斷,這些都不需要。只要把話頭在心里帶著,心里有疑情,深深的懸著,拴住意根,動用意根的力量,時節因緣具足就能破參,證得真如如來藏。 再打個比喻:文化大革命時,鄧小平被軟禁。他在一個農村院子里,每天晚飯后都要在院子里散步,思考復出的大事。他就在院子里走啊走啊,走了很長時間,心已經漸漸地定了下來,不能再思考問題了。可是問題仍然懸掛在腦海里,沒有消失,把意根調動起來,深刻緣著這個問題不放松,這個狀態就是參禪的狀態。到一定的時候就能解決他的問題,參禪參話頭亦復如是,諸位好好體會一下。不妨每日也這樣經行散步,參個話頭試一試。 話頭是宋朝以后才出現的,宋朝之前的人們,心地較單純,沒有雜思亂想,參禪很容易入道。宋朝以后的人心亂了,根性鈍了,妄想也多了。禪師們為了統攝這個散亂的心,不得不用參話頭這個辦法,讓參禪人心思容易集中。心念力集中,定力就好了;定力好了才能破參,就能解決禪這件大事。所以我們平日修行時,盡量少去接觸人和事,心里盡量放下或擺開一些世俗事,做過的事,已經處理完了就不再掛念;讓自己的心里時時刻刻都清清凈凈的。以這種心態來思惟佛理、參禪,入道就快。 四、念話頭、看話頭與參話頭的區別 看話頭是修定力,讓心住在一句話的前頭,文字語言不要出現。當定力不足時,文字語言都要出來,心里聲音不斷,這就是念話頭。所以說沒有定力,心里才反反復復重復一句話,有定力時,心里的聲音和文字相都要消失。 當看話頭定力足夠時,意根參與,才能真正開始參話頭,參究這句話的意思,文字語言幾乎不出現,不會只有意識的情思意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證悟,而不是解悟。定力不足的人,如果要悟,只能解悟。話頭就是指向真如的一句話,話中含著秘密,能夠讓人生起疑情,疑之后參究,就能解開其中的秘密,從而破迷開悟。所謂的話頭就是心住在這句話的前頭,這句話一個字也不要在心里出現,但是心頭卻有整句話的意思在懸著惦念著,意根把參究這事當成了自己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不想舍棄,暗中與意識一起用心,水到渠成時,就能破解秘密。參公案與參話頭,隨各人的習慣和喜好而定,都能讓人破迷開悟。 參禪不是猜謎語,首先要有深厚的佛法基礎理論功底,知道參禪是為了什么,參的內容和標的是什么,如何參,從哪里下手。把理論基礎打好了,定力也具足了,才可以參話頭或者參公案。參公案時,要知道什么叫作公案,公案的內容和標的是什么,公案給我們指示了什么,能讓我們得到什么。還要知道公案的關鍵地方在哪里,公案為什么是這樣,又說明了什么。等到我們的定力、福德、因緣都具足的時候,就能對所參究的內容生起疑情,疑來疑去,一旦水到渠成,就能悟得真心第八識,這就開悟了。 看話頭是修定力,參話頭是參究話頭的內涵,定力具足時才能生起疑情,有疑情才能參究,參究以后,就能解決疑情而證得參究的標的——如來藏,這就是開悟,那時話頭里所含藏的一切秘密就都知道了。至于參話頭還是參公案比較合適,這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公案的內容多,指示的方向比較清晰一些,方法簡潔明快,思路比較活潑,容易入手。參話頭或者參公案,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疑情比較重的,好像能有切入點的來參比較快。在這之前要檢查自己的菩薩六度修行的程度,菩薩的條件是否具足,然后再盡量完善六度的條件,六度還沒修好時暫時不要著急參禪,修行是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地上進,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的打好基礎,基礎穩固,后續的修行就如順水推舟一樣順利,沒有阻礙。 五、如何由憶佛轉為看話頭 憶佛和看話頭,二者的功夫有些相同相似,所謂的憶佛,是心里有一個想佛的念頭存在,是一個知念;而看話頭也是心中有一個話頭的念想存在,是一個知念。二者的心理狀態是一樣的,因此就可以由憶佛轉變到看話頭。具體方法是,當憶佛的念頭很清晰,定力很好時,心里能夠時刻憶佛想佛,念頭也不斷,就可把心里憶念的阿彌陀佛四個字,改為一句話,如:拖死尸的是誰?這個功夫和憶佛想佛的心里狀態是相似的,只是文字多了兩個,內涵變了,并且多了一個問號,增加了內心的疑情。憶佛轉為看話頭,需練習一段時間,當話頭不清晰或者斷掉時,就提起第一個字,以后的字就不要出來,這時整句話的意思都要懸在心中,熟練后,再把第一個字也去掉。反反復復練習,直到看話頭功夫,和憶佛的功夫一樣綿密不失時為止。 這時心念就住在這句話的前頭,這句話的意思就在心中懸著,行走坐臥,無論做什么,心里都帶著這句話。同時對這句話生起疑情,疑個誰,到底是誰?把這個疑情輕輕帶著,疑情連續不斷,非常濃時,就可以起心參究這句話,探求這句話的奧秘。剩下就等待時節因緣,找出這個誰來。再把這個誰,對照經論來檢驗,看看是否符合經中的圣教量,之后有一些般若經典能夠看懂,粗淺的公案也能看懂一些,才可以確認自己確實明心。一般來說,不建議自己認證,自己往往會誤會,現在不缺少善知識幫助檢驗,有善知識檢驗,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水準。 憶佛念佛和看話頭時,如何把念放在這句話的前頭呢?憶佛的狀態就是心里想著佛,這個想佛的念一直在心里不斷。一句話的意思就相當于憶佛的念想,把這句話的意思作為一個點懸在心里,文字相和語言聲音相不要出來,因為有這些相,內心還很粗糙,定力不夠好,無法參究話頭,也不能破參明心。這句話里的一個字也不要在心里出來,心念就在這句話的前頭,名為話頭。心中有佛和心中有這句話的意思含義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把阿彌陀佛四字,換成拖死尸的是誰,把想佛的念想換成一句話的含義,牢牢的拴住意根,這個定力足夠參禪了。 六、用念佛的方法轉入參話頭 我們學佛的目的,首先要明心見性;要明心見性,就要參禪、參話頭、參公案;而參禪就得具足欲界的未到地定,有了這個定,才能在行住坐臥中參究一個話頭,從而達到破參的目的。既然是參話頭,心中就不能空著,不能入到定境里面去。在定境中,心是空的,不能思惟法理,不能達到破參明心見性的目的。行住坐臥都在參禪,就是活動中的定,入到定境里是靜中定,進入定境里無法參禪,在靜中定里,也要有參禪的念頭,也要參話頭,否則對于參禪沒有大的用處。 未到地定不具足,心就會常常散亂,心思不集中,沒法參究話頭。過去時的參禪人,二六時中心里總是抱著一個話頭不放,話頭掉了再撿起來,內心作功夫綿綿密密,不散亂,也不沉沒。沉沒就是昏沉,或者是無念想了。他們無論上山還是下田,燒火做飯,都不離參禪,不離參話頭。 我們現在也應該練習動中定,不能參話頭時就念佛。用阿彌陀佛四個字來代替話頭,熟練了,定具足了,慧也有了,就可以改參話頭:如拖死尸的是誰?念佛的是誰?話頭就是一句話的前頭,第一個字的前頭,如果出來一個字或者整句話都念出來了,就是話的尾巴。 用念佛的方法練習時,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都不要出來,而且心中還要有佛,處于念佛的狀態中。這個念不是口念的念,而是心中念佛的延續狀態。這個狀態可以這樣體會,我們平時打佛七的時候,口念累了,就是有定了,就改心念;心念有定時,心里也念不出來了,這就是處于一種念佛定中,是粗淺的念佛三昧。在這個定中,心里雖然念不出佛號,但是沒有散亂,也沒有昏沉,心中還是有佛,并沒有落空,是一種念佛想佛的境界和狀態,與心中空落落的什么也沒有的狀態截然不同。 那么,我們可以把這種念佛三昧直接拿來練習。怎么練習呢?把阿彌陀佛四個字分成兩部分,阿彌和陀佛。念完阿彌,再念陀佛,熟了以后,念完阿彌,停頓下來,先不念陀佛,細心體會這時的心里狀態,是不是在等陀佛出來呢?肯定是的,念完陀佛,不念阿彌,心里在等阿彌二字出來。這時心中不空,是一種念佛的延續狀態,是處在想佛狀態。再把這種狀態延長,直到散亂了,再提起阿彌兩個字,心中在想佛;散亂了再提起,不散亂時總是處于這種想佛狀態,這是一種念佛定。 功夫能夠延長綿密了,就可以把阿彌陀佛四個字改為一個話頭,如拖死尸的是誰?心中總是懸著這句話的意思,一個字都不要讓它出來;散亂了,可以單提一個拖字,心中整句話的意思就應該有了;再熟練時就可以參究,參究通了就明心。這是大體的參禪框架,細節要靠自己去練習體會。如果修定,心中無念想,入到定中沒有話頭沒有思惟,就不能參究,也不能明心開悟。 七、參禪與修定的區別 要想開悟明心見性,就要用參禪、參話頭、參公案的方法才能證得如來藏,明得真如心第八識。所謂的參,就是用意識意根參究真如之理,去尋覓第八識的所在。既然是參究,當然這個意識心應該是清醒的、有智慧和明理的,而不是糊涂的昏沉的,更不能在定中消失不見了。有理智的意識心才能夠參究和尋找第八識,沒有意識心或者意識心昏沉了,就不能參究和尋覓,其結果將是一無所知,就不能達到明心悟道的目的。 就像是我們要找一個人,必須有一個尋覓的心,而且知道要到哪里找,如何找。如果不知道到哪里找和找的方法,也不知道那個人是什么樣子,也沒有那個人的相片,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個人。參禪尋覓第八識真如也是如此,我們必須事先要知道第八識的體性,這樣就等于有了第八識的相片。僅僅有了第八識的相片還不夠,你還得知道要如何找,祂一般都在哪里出現,如果這些都不知道,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徒勞而無獲了。 這樣的話用數息的方法就不能開悟,因為沒有參究的心念,用關注念頭的方法也不能開悟,因為沒有尋覓第八識的心念;用打坐入定的方法也是不能開悟的,因為定中的意識一無所知,也就不能和第八識相應。這些都是修定的方法,不是參禪的方法。因為數息時注意力在數字上,不是在參究尋覓第八識上,肯定找不到第八識,而且數息的時間長了,容易昏沉或者入定,更不能找到第八識了。關注念頭,意識心注意力在念頭上,不去參究尋覓真如,也不能悟。打坐入定時,無覺無知,沒有參究尋覓的心,什么真理也發現不了,也不能找到真如第八識。 以上那些修定的方法,都不能用來參禪證悟,方向不明,方法也不對,錯用心思,結果可想而知,將是一無所獲。如果持續這樣的話,修到一段時間后就容易失去信心,難免要退道。修行過程中明理最重要,有智慧有正知見最重要,不能盲修瞎練。學佛人應該常常探究自己的修行方法路線是否正確,能不能達到目標。如果不能,就要隨時調整自己的修行方向,細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修定要用修定的方法,開悟也要用參禪的方法,明白了什么是禪,該怎么參,何時開始參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要弄清楚,還要觀察自己參禪的條件是否具足,努力完善各種必備的條件以后,才能開始參禪。 八、開悟之時并不是無念之時 總聽有人說:妄念頓歇,歇即菩提。意思是歇了妄念,沒有妄念時的心就是菩提,這時菩提出現,此即是明心,即是開悟,這里的意思表明菩提是有生之法,有生就會有滅,而菩提本不生滅。而實際上在開悟的一剎那,正是念頭動轉之時,不是念頭止息,此時剛好識得在五陰活動中的如來藏,突然間就明白了如來藏與五陰身和合運作的關系,這時也正是念頭運轉之時,根本歇不了念頭。試想,我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久別的親人,這時正是認親之時,轉動念頭在辨認觀察之時,這時肯定不能歇念頭,心中不能無事,內心深處一定有喜悅,有觀察和辨別的思想活動,情緒是起伏波動的,不能平靜得像無事一樣而心中無念,絕對不能歇心息念頭,雖然過后,心意已足,再無他想。 開悟時也如是,念頭根本停止不了,思惟很深細,對如來藏的辨別、確認、觀察種種的思想活動都要出現,內心的喜悅按耐不住。如果開悟時,念頭能停止,內心沒有思想活動,那么智慧要如何出生?六祖如何能在開悟時明了五個何期自性?怎么能說出五個何期自性?如果沒有念頭了,就不能觀察如來藏,對如來藏的運作也就一無所知,那么開悟有何功德利益?與禪定又有何區別?修禪定時就能無念,就能歇心,就能止息念頭,何必參禪開悟? 沒有開悟過的人,各種想象,情思意解,認為開悟時就是無念頭、無妄想的狀態,是一無所知的無智慧狀態,若如此,我們干脆一直修定,多么簡單、輕松、愉快、舒適,還用費那腦筋精力參禪,參得廢寢忘食、衣帶漸寬人憔悴?參禪時,如果泯滅念頭,掐斷念頭,達到無念,那如何叫作參?沒有心念,如何參?如果開悟時冷暖自知,不得說向人,不得吐露出,那么六祖為什么說出了五個何期自性?歷代祖師為什么能教導學人參禪悟道?佛為什么能講出那么多明心見性的法,講出那么多大乘如來藏法? 真正開悟,悟時悟后,都能知道有關如來藏的運作和體性,不是像那種什么妄念消融不可說示于人,無言無語,心行止息,像傻子一樣,如入定一般。如果這樣,誰來繼承如來家業,說法度眾生?智慧何以傳承,如燈燈相燃?修禪定時能一念不生,禪定有無念狀態,參禪絕對不能無念,不能一念不生,不能沒有了別,不能沒有意識,不能無知,不能沒有智慧的顯現。禪定里可以不涉及到如來藏,參禪一定要與如來藏有關,否則就是禪定。禪定里如果沒有知,不思惟,絕對不能出生智慧,那與外道的定無異了。 九、參禪是用意識參究真心 參禪就是我們要用見聞覺知的妄心去參究無見聞覺知的真心如來藏。要想明心見性,就要用參禪參話頭的方法,參禪參話頭就是用意識心和意根,用能了知心法的有慧心所的識心來參究如來藏。而參究如來藏一定要在定力足夠的情況下去參究祂,最好在心里起疑情之后,對自我五陰的一切活動都能起疑情,內心時刻懸著那個疑情,或者懸著一個話頭,然后再體究疑情,最后就能解決疑情。 如果沒有相當的禪定功夫,沒有深深的疑情,就不要著手去參,心很粗糙,功夫不到位,無法實際參究。不要用意識粗略地分析思惟想象,這樣的情思意解最多就是解悟,不能真實的證悟,不能出生智慧,也許連解悟也做不到。如果不能證悟而是解悟的話,般若智慧就很難生起來,往后的路走起來很困難,煩惱也不容易降伏。還不如把各方面的基礎打牢固了再求悟,基礎打牢固而悟的話,智慧就能很深利,煩惱也能有效降伏,能得到真實的功德受用。 十、如何作參究的功夫 比如說現在要參究意根是否是舍受這個問題,有個話頭或者是事例比較長一些,如:人在非常高興時手舞足蹈、興高采烈,在生氣時惡語相加、大打出手。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些身行和語行,是意根主導指揮造作出來的,里面有身識和意識的參與,還要眼識和耳識的參與,幾個識共同合作,出現了這些身行和口行。既然是意根指揮主導造作出來的,那意根為什么要指揮造作出兩種不同的身行和口行?為什么高興時,意根指揮造作手舞足蹈,表明了自己的高興和興奮,為什么生氣時惡語相加,表明了自己的嗔心氣憤?意根是否在高興時不高興,只是舍受,是否在生氣時不生氣,也是舍受?意根是否沒有高興的情緒和生氣的情緒反應?如果意根沒有高興的情緒,不覺得快樂,為什么還能主導六識手舞足蹈?如果意根沒有不高興的情緒反應,沒有苦受,那么生氣時為什么還能主導六識大打出手? 這些問題雖然長一些,但是意識要仔細思惟分析,把這些語言當中的意思都了別清楚透徹,這時是有語言文字和聲音形象的,心里要反復出現語言文字相。意識把這些語言的意思在表面上弄明白以后,就要把這些意思凝聚成一個點,無形無相,交給意根,然后心里就深深懸著這個無形無相的意思,這是意根的思量方式,沒有語言文字和聲音,靜悄悄的,深深的,連續的,朝也斯暮也斯的,絕不移轉的,最后夢里夢外都不放棄的,這就是意根的參究,以意根為主,意識為輔。前邊在思惟理解語言文字內容時,是以意識為主,意根輔助意識,現在正好相反。這就是真正的參禪方法,是真正的參究功夫,因緣一到,必能破參,找到答案,證解心中所疑,疑情大開,參禪證悟。 意根在參究意根自己的功能體性時,也沒有意根和自己的概念,不與概念和文字相應,沒有語言和廢話,直直白白,簡簡單單,利利落落,直趨中心和重點。祂可以不影響吃喝拉撒,不影響行走坐臥,不影響五陰的正常生活活動,只是沒有雜念,沒有更多的心思,比較專注,不雜用心。 這是意根對自己的參究,參究如來藏也是如此,參究任何法義都是如此,無論有多深的法義,都要如此做功夫,都要如此用功。意識和意根互相緊密配合,如來藏當隱形助手,無名的資助者,供養參究所用的一切所需和給養。 十一、如何是離心意識參 過去學人問禪師:參禪時如何用心?禪師回答說:離心意識參。過去的學佛人幾乎全部都有禪定,有禪定的人比較容易用功,也會用功,所以悟道的因緣容易成熟。所以禪師們雖然不懂意根的體性,卻會參禪,告訴徒弟們參禪的訣竅,不要意下卜度,不要情思意解,離開意識,少用意識琢磨推理。這種參禪方法用心就很深,功夫踏實,禪師上堂開示的時候,下邊的人隨時就可以悟。在別人看來好像很容易,可是他們的功夫做得很到位,一天二六時中,不雜用心,全部參禪,包括下田間勞作,燒火做飯,甚至睡覺時也能用功。如果意識用功,睡著以后功夫就斷了,意根用功時睡著了也不耽誤事。 后來有的人就不老實用功了,三一群倆一伙聚在一起研究公案,禪師看見了就會一棒子打散,不許研究討論,也不許看書,佛經也不能看,全身心的用功參禪。 再后來,六祖壇經流傳開,實修的人漸漸就少了,每個人手捧著壇經開始口若懸河,雄辯滔滔,都以為自己有道,于是禪宗衰落凋零了。現在的人比起那時候的人還能口若懸河,雄辯滔滔,有過之而不及,人人會講,鸚鵡學舌,卻人人沒有真功夫,口里喊著實修實證,腳卻踏在云端里,沒有天梯卻都能上得去。 第二節 參禪所需要的禪定 一、禪定具足時才能隨機悟道 禪定通于外道,有禪定不一定有道,但是沒有禪定,一定不能有道,離開禪定,不可能成就道業。沒有定力的人,心思粗糙,不可能參透較深的佛法之理,那就不可能真正完全的斷我見和明心。所以,參禪需要極好的定力,在參禪之前一定要修好禪定,然后再參禪。 歷代祖師都教導弟子要修定,過去寺院里設置的禪堂就是供學人打坐修定、參禪用的。唐宋時期的修行人各個都有禪定,那時經書很稀有難遇,極少能遇到讀到,學佛人只能打坐修定,所以他們的定力都很好。靜中的定和動中的定都具足,心不外緣,常在定中,所以他們遇到禪師開示佛法真實義時,很快就能悟入,也能隨時隨地的離世和投生,隨心所欲地投生適合自己學佛修行的父母家。 具足那么好的定力,禪師們上堂隨機講法時,有人堂下就開悟了。過去的學佛人二六時中都在參禪,都在思惟佛法,所以他們觸緣隨即能悟。他們那時沒有太多的禪法知見,沒有很多的佛法理論,只知道如來藏真如心的一些體性,并且信受不疑,就開始參禪,尋覓如來藏,所以悟的比現在人要快要容易,就是因為戒定慧具足,善根福德也具足。過去禪師講法的語言都比較隱晦,表達的都不太直接和顯露,如果學人的戒定慧不具足,就很難證悟。不像現在,佛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學人還仍然不明白就里。 二、參禪需要有色界的初禪定或者是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才能參究真心如來藏,從而能夠破參,覓得真心如來藏。就是相應于欲界第六層天的定,定再深或者再淺,就不好參禪體究真心如來藏。定如果再深,就進入了二禪,眼不見色,耳不聞聲,沒有五識,只有意根和意識心,就不能在身口意行的真妄和合上覓得真心。進入深禪定中來尋覓如來藏,是不容易覓得的,那時的意識心比較微弱而不靈敏,很難發現哪個是真心如來藏,況且這時身行口行也沒有了,只有微弱的意行,意識心不容易在意行上面找到真心,很難找到。尋覓如來藏是在身口意行造作的當下,尤其是在身行和口行的造作當下,在真妄和合時才能找到真心如來藏。 意識微弱,意行很少時,很難找到真心如來藏,如果不是極好的根器,就不要指望入深定中明心開悟。定淺了,或者沒有定,意識心就比較散亂,心思粗躁,也不能打開智慧悟得真心。在中間的未到地定或者初禪定中,意識不散亂,比較專注,就可以達到一心不亂,這樣思惟比較細密,容易打開智慧。 開悟是不能離開意識的制心一處,也離不開專心致志的這種專注力。所以參禪開悟,不能在定很深,也不能在定很淺的狀態下來悟。 凝心一處、制心一處的禪定功夫修出來以后,還得知道這一處是什么處?這時得要知道參禪的方向和入手處在哪里,否則還是不能悟。要知道悟個什么,悟的標的是什么,如果不知道,還是沒辦法開悟。 明心之后,智慧打開,知道如來藏是如何配合五陰和七識運作的,身口意行是怎樣造作出來的,如來藏的一些體性能夠觀察一點,以后也能夠知道一切事情生起的因緣。這時如果沒有修得甚深的禪定,就不可能有神通,也不能知道世俗上的秘密事情。開悟的境界與禪定的境界不同,二者是不能混在一起。知曉一切,那是神通禪定境界,與開悟無關;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那是禪定境界,也與開悟的智慧境界無關。 三、戒定慧還沒有修好,六度沒有具足的時候,還不到參禪的時候,那就且慢參究,禪定要跟得上才行。如果禪定不好,就無法真正用心觀行,觀的也不會深和透,猶如霧里看花。但禪定不足,觀行就成為了意識的研究分析,雖然也能研究出一個相似的結果,但是身心卻沒有受益,沒有功德受用,這是非常不足取的。菩薩六度尚且不具足,如果急于參禪,往往事與愿違。師父不給大家拔苗助長,你們也不要自己拔苗助長。一顆小樹苗,剛剛露頭,卻給它拔到一米高,這課幼苗還能活嗎?幼苗死了,小樹以及大樹就沒指望了。學佛這一生被解悟,不僅這一生人才廢棄,后世這個人也不容易成為人才,拔苗助長毀的可能不是一生,下一生的棟梁都無法成就,就失去了成為棟梁的機緣。 不少人都勸我趕快搞禪三,我問為什么要搞禪三?他們說引導三天參禪準備開悟。大家說說我能不能三天讓大家開悟?香巖禪師在他師父身邊當十八年侍者,那個根器那個方便條件都沒有開悟,如今末法時代的眾生,沒有禪定,不能持戒,菩薩六度不具足,給三天的機緣就能開悟嗎?那佛陀在世間,娑婆世界末法時期會有多少人開悟?佛陀為什么不這樣搞? 但是三天時間我可以讓所有人悟,不是不可以。一句話的事,不難。可是大家這樣悟了之后,每個人會成為什么樣?娑婆世界會成什么樣?佛法的走向會變成什么樣? 古代曾有禪師,弟子在狹路堵截,拿刀威逼相向要禪師說出密意,禪師面對這樣的情事也毫不畏懼,不肯直答。只是一把推開弟子說:你過來,我過去。這是對弟子高度負責的師父,不做買賣和交易,也不炫耀自己度的弟子多,自己有多能。弟子因緣條件具足則自動悟,因緣條件不具足則再繼續補足六度條件,修戒定慧,絕不送人情。古代這樣的實例很多,這才是對佛教對眾生負責的好禪師,只有如此,才能報四重恩,不為個人名聞。 佛法流久成弊,其實在佛陀滅度一百年時就開始有弊了,開始一點點變質了,把生滅法說才成水老鶴,已經讓阿難痛心不忍,涅槃走人。如果阿難來到佛法已經流傳二千多年的如今世間,估計他一天也不想留,一點惡法惡習也不想知道和容忍。還好他修出了四禪和神通,有說走就走的本事,可以眼不見心不煩。沒有他那樣本事的菩薩該怎么辦呢?只有容忍、接受,再想辦法轉化惡的風氣,沒有什么退路。 四、定力深時意根才能參究 參話頭就是參究直指如來藏的一句話,也就是要明了這句話的真實義,從而找出如來藏的真實作用,證得如來藏。參究一句話的義理,也是同樣意思,想要明了這句話的真實義。在作參究的功夫時,意識表面粗淺的思惟比較少,其心理活動以內心深層次的思惟活動為主,其心又專又深,能探究出一句話的實質和深層次含義,定淺就做不到了。 作功夫的無所念而念,是意識表面沒有念頭,不念法,而意根深處還是有念的,心里懸著念頭不斷,這就是參究的功夫和狀態。用意根的功夫不容易,因為定力不足的緣故。真達到意根用功時,意識也不容易觀察得到,意根的作用太隱蔽了,意識的觀察智慧也非常薄弱。 參禪的疑問疑情越切近目標越好,范圍越小越好。這與找人是一個道理,把范圍設定在全國范圍,等于沒有設定一樣,設定在某個具體區域,就能很快找到人了。只不過是設定的范圍越小,需要的證據資料越多,了解到的情況越多,智慧越深細。禪宗最直接的話頭是,拖死尸的是誰,在行蘊上證得如來藏最快,但證量小一些,智慧淺一些。如果能在唯識上悟,悟到識心的究竟來源處,則一通百通,尤其是在意根的功用上悟最直接而究竟徹底。 五、有一些人長期修無念無想的定,不管修多長時間初禪也不會現起,也不會見道開智慧。這樣修就是在浪費寶貴的學佛時間。長期無念無想,沒有對佛法的如理思惟觀行,無法出生任何智慧,不能證道,命終要如何安置這個有漏身?定力修好了,知見具足時,在禪定中就要有參究的念頭,不能再百無所思了。有念頭有疑情,才能破除疑情,獲得智慧。沒有定,有疑情,難聽的話叫作瞎琢磨。 只修身體,不修心,入定不管多長時間,也不會出現初禪定。對欲界離欲,去貪去執,初禪定才能出現。長期在未到地定黑暗暗的境界里安住,有何益處? 六、修行要定慧等持 佛說菩薩們修行應善于修定和修慧,如果發現自己定多慧少,就要多修慧;如果慧多定少,就要多修定,盡量要做到定慧等持。雖然菩薩都是慧大于定,但是定慧之間的差距也不要過大,否則佛法修行就要受到阻礙。外道有定無慧,羅漢定多慧少,菩薩慧多定少,佛是定慧等持。 菩薩真正成就的標志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有這些心性才代表此人是一個真正能利樂眾生的菩薩。一個有狂慧的人不能代表此人是真正菩薩,心性不調柔故,不能利樂眾生故,我心重故。所以我們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出菩薩的慈柔的心性,悲舍于眾生,修行的最根本目的是為了眾生,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真正的菩薩應該是這個心念。 七、修行必須是定慧齊修,按照佛陀教導我們的修戒定慧的方法去修行,不能脫離佛陀的教導,自己想怎樣修就怎樣修,那是不行的。如今這個世間現存的環境條件,使得眾生都是很難修定,不能因為定難修,就只強調一個動中定,或者只強調有個粗淺定就行了。定淺的人,煩惱是非非常多,一個團體就會非常混亂,大家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糾結和矛盾,你爭我斗非常激烈,那樣哪個團體也不會和諧團結,就會導致佛法慢慢消失滅亡,佛教就會垮掉。而且定淺的人,觀行非常不得力,別看他口中振振有詞,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大多數都是從外學來的,不是自己用功觀行出來的,因此就不屬于自己的智慧,對于生死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 第二節 參禪的用功方法 一、參禪的方式是尋和伺 參禪最初用功是用尋的方式。尋,就是意識心比較粗燥地尋找第八識這個目標,因為定力不夠深,慧力就不夠大。當定力好,意識心也很深細時,參禪就可以轉為伺。伺,就像貓發現了目標,不動地方地在那等著目標出現。因為意識心已經發現了第八識出現的大致目標,就能很深細地觀行,心念幾乎不動。參禪,這時就應該有方向了,知道第八識如來藏大概在哪里出現,意識心才能如貓伺鼠的靜悄悄的觀察,才能深細思惟觀行,這樣離悟道就不遠了。 參禪這個法,是真妄心和合在一起才能進行的,真妄心要同時起作用。其中真心第八識不能進行思惟活動,祂不能分別法塵,不能進行直接的參禪活動。妄心意識能思惟一切法,了別六塵,也能配合意根參禪,所以還是以妄心為主來進行參禪活動。因為意識心能夠對應法塵,分別法塵,其分別思惟可以非常的深細,了知性非常強。在比較深的禪定中,意識把自己所了知的法傳遞給意根之后,不動用過多的心思干擾意根的思量,意根就會專心的參究考量意識所傳遞過來的信息,從而證悟。 參禪就是所謂的思惟修,也叫作參究。意識參禪雖然離不開思惟,但也不是憑空想象,不能情思意解,不能有太多的分析,也不能臆想。需要在定力具足的情況下深細參究,那是深層次的思惟,已經深入到了意根。這種思惟是很深細的,思想念頭幾乎不動,近乎于在等待。先是尋找目標,找到第八識出現的目標以后,就要如貓伺鼠,就等著抓住祂了。這個時候也不是被動地等待,內心還是有深層次的思惟參究活動在進行著,很隱秘很細心的探尋虛妄法背后真心運作的蛛絲馬跡。 參禪的最初階段是尋覓或尋找,主要是意識尋覓,最后才是伺才是等,思想動得又深又慢,這是動用了意根,參禪達到了意根。有人說參禪必須離開意識心,如果離開意識心就沒有思惟可言了,離開意識心就是滅去了意識心;沒有了意識心,就是處在無想定中或者處在睡著無夢時,沒有意識心就不能參禪。二禪以上的意識心太微細,也不能參禪。參禪的定境要把握好,才能處于最佳的參禪狀態,最后才能明心或見性。 二、精思等價于參禪和止觀 世俗法當中有一句話叫作精思可以入神,精思就是深細的思惟,然后就能得定得止,這是由觀入止。由止還可以深觀,止觀等持,止觀互助。我們讀經時可以深入地慢慢地思考其中的一句話,一個義理,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句話上,把定力引發出來,借助這個定力,觀行思惟就可以做到非常的深細。進而就能進入未到地定中,又能進入有覺有觀的初禪,也能進入有覺無觀的初禪到二禪之間的定,再把有覺無觀當中的覺和觀滅去,就能進入到二禪中。 觀行,深細地思惟一個法義,入定就很快,定力提升也很快,明理也很快,在思惟定中,身心都是愉悅的,精力充沛。要想提高定力,可以找個沒有人打擾的時候,觀行思惟一兩個小時,就會發現定慧齊生,身心安穩。實在沒辦法修定,不能進行深細思惟觀行的,就是福德還不夠;福德嚴重不足的,就會原地踏步不前。要想增加福德,就要多發大愿,多考慮他人,少存私心慢心,減少性障就能增加福德。 深思的法義,每個人的大方向應該是相同的;具體的法義,每個人所面對的都不盡相同,都有自己目前所解決不了的疑問。把這個疑問深懸在心中,思惟觀行,心心念念都在這個疑問上面,心無旁騖,這就是定;有了這個定,再進一步深細思惟,就能把疑問慢慢解決了。 只要我們把福德修足了,修定就不難,修行一切法也都不難。而我們的清凈大愿如果能夠發出來,福德的集聚就很快,性障煩惱如果能夠降伏,福德集聚的也能快。這樣佛菩薩加持力量就很大,我們的道業進步就會很快。每個人不要心心念念都是我,動不動就是我,遇到事情就要把自己突出出來,擺出來,那樣佛菩薩的加持力量就非常的小。因為這樣的人對佛教對眾生沒有多大用處,加持以后還是為自己,只想到個人的利益,這樣的人,佛菩薩的力量就加持不上了。 定力還沒有修好的人,要多檢查自己的福德是否已經具足,檢查自己的煩惱性障是否已經減輕,檢查自己內心里是否是貪著的東西還很多,牽掛的人事物很多,惦念的事情很多,平時很多事情都擺不開,心里念念都是世俗法,心不太平。也要檢查自己是否愿力不足,只是隨緣度日,沒有方向和目標。檢查出來以后,就要想辦法彌補這些不足和努力消除自己的性障煩惱。如果檢查出來后還克服不了,就多念楞嚴咒,靠佛菩薩和護法神來加持自己。 我們現在的修行目標是降伏自己的性障煩惱,多檢查自己,找自己的不足,修自己,大家在一起和諧相處,小心自己的語言不要傷人,如果他人有錯,盡量善巧方便幫助他人;如果他人沒有錯,加以批評指責,就要損失自己的福德,對他人是有利,而自己就要背負一部分的業。我們的福德是在每個無意間流失的,自己卻渾然不覺不知。凡事都要占上風,說上話,私心慢心很重,這樣就損自己的福德。謙下平和才是福,盡量降伏自己,雖然降伏自己非常不容易,但也得要做。福德大的人,煩惱就輕微,慢心也輕微。能知自己惡念不少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意識五十一個心所法里惡法要遠遠多于善法,所以每個人都不要認為自己很好,不要自信滿滿就認為自己一切都好都對,這樣就沒辦法再進步了。 三、理修和事修入道方法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這是達摩祖師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說的是一種修行當中的定境,另一種暗指第一義諦。從第一義諦來說,真如理體如來藏,沒有外也沒有內,沒有外緣,不攀緣任何一法;祂不了別一切塵境,不知一切境界善惡是非如何,因此自心沒有思慮,沒有思想,沒有知見,沒有看法;也因此故,一切外法不能入心,心內又不出思想觀點見解,如來藏心就像墻壁一樣,內外不通,也沒有內外。那么了知了如來藏這樣的體性以后,就可以參究祂取證祂,從此以后就入道中。這是理修入道。 從另一方面說,就是事修入道,事修就是通過修定,然后定中參禪證悟如來藏。這種定可以是色界初禪定,也可以是初禪以前的欲界未到地定。達到這種定時心念集中,就可以參禪、參話頭,參通了就開悟。具體說來,修定修到能夠不再攀緣于外界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心里也不再攀緣其他的法塵,不打妄想,不回憶,不雜亂思慮。把心修到就像墻壁一樣,貪嗔癡煩惱都進不來,無關的六塵也進不來,而能專注于一個法上,思惟參究真如之法,如來藏之法,參一個公案或者參一個話頭。因緣時節具足時,就能找到答案,明得法理,證得真如心體。 話頭可以是:拖死尸的是誰?念佛的是誰?吃飯的是誰?走路的是誰?也可以思惟參究佛經中的一句話,比如《楞伽經》中佛說:如機關木人,機發相起。這句話能檢驗出學人是否真的悟道,悟的對與不對。如果悟錯了,這句話的意思就不能懂,也不懂菩薩舉足下足皆從道場來這句話的意思,這是《維摩詰經》中的句子。話頭還有很多,能契合自己根基的最好。總之,這種定在現在這個世道不太好修。唐宋朝那個時候極大多數人都有這種定,所以悟道就很快。 參禪不一定都要坐著,行住坐臥當中都可以參禪,隨時隨地都可以參。心思集中,心無旁騖,觸境遇緣時,隨時都可以悟入。從古到今悟道的祖師極大多數都不是在坐中悟的,坐中也不好悟。有的人是聽人說一句話就悟的,有人是聽聲音悟的,有見色時悟的,也有嗅香時悟的。他們都是參禪已經參到一定程度,被偶然一個機緣觸發靈感而悟道。也有很多人是聽師父開示而悟的,也有的人是因為師父打一拳一棒一喝而悟的,每個人的悟緣好像都不一樣。參禪也需要修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參,定力不足,不能強參,強參無益。定力已達到欲界未到地定,行住坐臥心能不雜亂思惟,能夠專注于一個境界,才是參禪的最好時機。這時候再來參禪就能起疑情,解決了疑情,很快就能明心開悟。 四、參禪的方向 參禪的方向,應該在行住坐臥的一切五陰活動當中,在每一法現起的時候,探究它的實質究竟是什么。都說五陰是虛妄的,既然是虛妄的,為什么還能出現呢?行住坐臥的行陰都是幻化,究竟是如何幻化的,是誰幻化的這些相。打坐時,有打坐這個人嗎?是誰在打坐?第八識如來藏不打坐,第七識意根不打坐,意識心也不打坐,前五識也不打坐,身體如果沒有識心也不會打坐,那么我們想一想,有打坐這個人嗎?是誰在打坐呢?打坐這個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就是參禪,參通了,就開悟。 在我們說話的時候,應該想一想:是誰在說話,有說話的人嗎?說話這個法是如何形成的呢?第八識如來藏不說話,第七識意根不說話,意識心不說話,前五識不說話,舌頭如果沒有識心也不說話,否則死人也能說話。到底是誰在說話?又是如何說話,語言如何形成的呢?這就是參禪,參通了,就開悟。念佛究竟是誰在念呢?讀經究竟是誰在讀經?對于一切事都要起疑情,因緣到時,就能解決疑情,破迷開悟。 五、直覺與參禪的關系 參禪參到最后的參究狀態,是一種沒有語言文字相的“尋伺”狀態,也就是深入到了意根,意根參與了參究活動。而直覺就是意根的功能作用,是意根的覺性,是意根的感知,語言不容易說清楚,因為意根不與語言相應。意根的直覺作用是很大的,也比較準,很多人都是相信自己的直覺。 心里所有的問題都屬于法塵,如來藏把法塵變現出來的時候,意根先觸先知,然后產生覺知性;有的法塵意根能明白個大致情況,只是不細致不具體,然后意根指引意識再觸法塵,仔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有些時候意識是要按照意根覺知的方向入手思惟分析,最后才把問題搞清楚。往往是當意識順著意根的直覺方向去思惟時,解決問題就很快,又比較準確。 而參禪和參究,是意識和意根共同配合,把一個問題搞清楚。意識需要意根的直覺作用配合,意根需要意識的邏輯思惟和分析的數據,意根用這些數據,再加以感知和驗證,就把問題敲定了。 把那種直覺感知,一直帶著,既是禪定,也是參究活動,深入到意根了。多數人都有此經驗,就是不懂,也不會利用。深入參究時沒有動用意識思惟分析,而是意根在暗暗的深深的思量著,祂又不能表達,不與文字語言相應。意識再輕微的配合,以意根為主,就是參究的狀態。以意識為主是思惟分析的狀態,比參究的狀態層次要淺一些,這是參禪的前行方便,后續才能出現參究的狀態。 第三節 如何尋覓第八識 一、參禪尋覓證悟第八識,不僅要了解第八識的體性,更要知道祂都在哪里顯露頭角,在何時何地露出蹤跡。這樣我們才能在某時某處去捕捉祂,去與祂相認,從而攜手歸家穩坐,其樂融融。 第八識出現的時間和處所是在哪里呢?第八識時時刻刻都存在都顯現著,時時刻刻都在起作用,與五陰身不離須臾。在六根處,在六塵處,在六識處,在十八界上,在五陰上,到處都有祂的顯現,處處都有見祂的緣,處處都能得逢渠。就像過去禪師所說的生緣處處,哪里沒有祂,哪里不是祂,祂活活潑潑,觸緣皆是。 這樣找到祂的機緣就有無限多,不是意識盡量不去分別。如果意識不分別,你又如何識得自家寶貝,如何識得久違的父母雙親,而在分別之處,也正是祂大顯身手的時候!第八識自心本來就是離念的,祂不念諸法,也不行諸法,不用我們刻意把意識心也修成無念。修成的無念,無論如何也不是本來就離念的第八識,因為心體不同故。就像白薯漆成紅色,也不可能是紅薯,本質不同故。 所以參禪尋覓自心第八識,不用把意識心離念,根本沒有這個必要。第八識不僅在意識離念時顯現,更是在意識念念動轉時顯現,而且生機勃勃。第八識的蹤跡遍一切時,遍一切地,遍一切處,遍一切界,遍一切法,任何時候,任何處所,第八識都是活靈活現地顯現著,從來不隱藏絲毫。如果意識心離念是就有第八識或者就是第八識,那么意識心又有念了該怎么辦?有念無念本是生滅變異法,第八識心體永遠不生滅,不變異。 還有人說,第八識是無所住的心,要想證得第八識,我們的意識心就要念念不停留,也要做到心無所住。暫且不論意識心能不能做得到無所住,即使意識心真的修到了無所住,也仍然是意識心,不可能變成第八識,兩者本質不同故。第八識的無所住是本來就無所住,祂根本不管意識心的住與不住。而當意識心念念不住的時候,也正是第八識大露風光之時。我們盡管停留盡管住,停留之處,住之處,就有第八識的身影,這時識得祂,就可回到祂的家鄉。 第八識既然遍一切處,哪里不是祂,何處沒有祂?沒有祂,就沒有一切,也沒有何處,也沒有哪里;有祂就有一切,就有何處,就有哪里。多么靈活的法,不必把意識弄得死死板板的,也不必在意識心上大作文章。我們只要用意識心反觀,觀其來處,觀其起處,自然就能找到歸家之路。證得祂以后,智慧就能生起,從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等到智慧圓滿具足之時就可成佛。 二、真正的念佛是念如來藏 佛藏經中說:念無所念即名念佛。念這個“無所念”的法,就是念佛,這個“無所念”的法就是指如來藏,這是證悟后的念佛。悟前參禪參究如來藏的念佛,是把如來藏無語言文字形象地記掛著,就是以念佛作為參禪參話頭的一種方式方法,無語言文字形象地記掛著如來藏就是看話頭。 真正的佛如來藏,祂本身是無所念的,祂不念任何一個法,因為祂不見不知世俗法,也不攀緣任何法,不記掛任何法。真正的念佛,就應該念不生不滅的真實如來法身佛。但這是在證得如來藏以后的念佛,知道祂在哪里,功德體性都是什么,如何起用的,理事能圓融在一起的念佛。證悟如來藏以后,念如來藏的真如性和功德性,念祂的有為性和無為性,才是真正的念佛。 在悟前都是念假佛,或念相似的佛,或者是念假想出來的如來藏和真如。這些都是相似的念佛,不是真正的念佛。看話頭,必須得有一句話作為話頭,看話頭功夫純熟之后,再參究話頭,因緣具足,就能明心證得如來藏。心里記掛著第八識如來藏,這不是看話頭,是一個詞組不是一句話,可以算是相似的念佛,對修行也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節 參禪證悟的前提條件 一、六度是參禪的基礎 頓悟的前提是漸修,任何頓悟的人,都要經過或長或短時間的漸修過程,沒有漸修,就沒有頓悟。要想頓悟,就要把基礎打牢,菩薩六度是基礎和條件。要想成為菩薩,就必須具備相應的菩薩條件,并非無緣無故就能成為菩薩了。解決無量劫以來的生死大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定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才能辦得到。 只要這些條件達成了,一定能頓悟,因為開悟沒有名額限制,世間法中的好事都有限量,也許還要投機取巧走后門才能成辦,開悟明心這個法不用,誰夠條件誰就能悟道,他人無法阻止。所以一定要修好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向圣賢靠攏再靠攏,最后就能進入圣賢群里。 現在的學佛人有一種急躁情緒,不打基礎,六度不修,直接參禪,馬上就要悟,很多人的心態是只要第七層樓,不要一二層。世尊反復講菩薩六度,福德和戒律都非常重要,心性的降伏也是極其重要的,學佛人都不管這些,只求最后一個般若慧,這是不可能得到的。智慧的獲得要有一些前提條件,就是福德資糧要具足,戒律也要受持,這樣定才能夠具足,最后才有慧的出生。 我們不能只在理行上、慧行上用心,不在基礎的福德與戒律上面用心,這樣修行不可能有成就。我們必須要信受佛語,佛讓我們作的,我們一定要努力作到。皈依、受戒、守戒、降伏心性都是很重要的,不能拋開這些條件就想直接得果。一個世俗染污很重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圣人的。修行人與圣人之間的差距不能太大,所以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都應該受持,心從世俗法中稍微脫離一點才能證道,才能進入圣人的行列。 二、參禪之前要積累足夠的福德 學佛修行不能急著參禪開悟,如果很多基礎的東西,資糧道糧還不具備,菩薩六度沒有修好,暫時不要參禪,參也是意識心在那里猜測揣摩,不能參通。初學佛的人應該著重福德的修行,多修福,戒定慧才能圓滿,那時再來參禪,一參就成功,就容易開悟。如果福德不具足,修著修著就要掉隊了,就會被各種業障卡住了,不是退道就是原地踏步。 有一些年輕人頭腦智慧很好,就是不修福,再聰明伶俐也修不上去,退失道心的大有人在。相反,有些年齡大的人,覺得自己的臘頭短了,壽命不長了,修行就很精進,積極布施,積累福德,雖然比較笨,記憶力也不好,但是卻一直能夠跟著修下去,而且智慧都在增長。我們不能輕視修福,以為修福不重要,其實修福很重要,而且是修行的第一關口。當你福德足夠了,冤親債主拿你也沒有辦法,根本阻礙不了你,你就不容易被業障障住。 積累福德很不容易,我們多生多劫心里的慣性勢力很大,慳貪吝嗇的心理作用很大,舍不得把自己錢財布施出去。那么平時應該多注意不要白白消耗福德,或者少消耗福德,在世間生活中,少些享受。更要注意不要損減福德,盡量多為別人付出,不要讓別人為你自己付出。多恭敬他人,不要輕視蔑視他人,為人不要處處想占上風,不求他人恭敬奉承,對人要多說柔軟語、和氣語,為人做事不求回報等等。尤其不要惹父母師長氣惱,不要讓父母師長多費心思,盡量孝順父母師長,這樣得福又多又快。 修福得福最大最快的就是供佛,每天要堅持供佛。所有的素食,不管生的或熟的,都可以拿來供佛。新衣被褥都可以供佛,各種蔬菜水果,糧油米面都可以供佛。拜佛也是積累福德的好方法,讀經打坐修定也是修福,各個方面的福,我們都要修積。布施的福要修,錢財物品的布施,幫助眾生的無畏布施。法布施,自己還沒有什么佛法證量時,可以選擇佛經,為人介紹佛經,網上發佛經,或者認準是正確的有益的佛法,都可以發到網上,向其他人宣傳。可以介紹道友來學習正法,如果他人獲益,自己的福德就能增加。別人因為你得到法益,自己就增福。相反,阻礙他人聞法,就損自己的福德,未來世還有惡果報。 三、先斷我見再參禪最省力 要參究如來藏,最好是修足了定力再參,這樣對五陰的各種活動都能生起疑情。定力不足時,五陰的虛妄性沒有觀行通透,我見不斷,如來藏的體性思惟不清楚,疑情就不容易生起。關鍵點還是五陰虛妄之理不透徹,心里沒有否定五陰的一切活動,就會認為五陰的各種活動是理所當然應該存在的,是自然而有的,那樣就不能懷疑五陰的動力源泉,也不會觀行五陰是如何現起的,也就不能參究及尋覓與五陰同時存在的如來藏。小乘的底子如果牢固,斷了我見,不必特意生起疑情,再有制心一處的定力,疑情自然而然就能生起,然后參究如來藏就得心應手,容易契入了。 斷我見時,要觀察行住坐臥以及言談語笑當中自己整個五陰的虛妄性,觀察色身的虛妄性以及意識心的虛妄性。雖然在知見上,在理論上知道身體不是我,六識和作主識也不是我,我是無形無相的,但是意根還沒有認可,意識心雖然知道自己虛妄,也沒有實際的作用,作主導的還是意根,身口意行的造作還是意根說了算,意根不知真理,內心還是要以意識為我,認五識和意識的細微的功能作用為真實不滅的,認自己的作主性是真實不滅的,這樣參禪就大費周章。 要想真正斷我見,必須深入禪定,再細心思惟,反復熏意根,讓意根了知五陰的自己確實是虛妄,不真實的。當因緣成熟時,意根就會認可五陰的功能作用并不是真實的,不是我,那時內心就會發生大的轉變。以后再參禪尋覓真心如來藏,證悟就相對容易一些。 先斷我見再參禪,參起來就比較輕松,五陰死透以后,疑情才能生起,帶著疑情參禪,證悟就很快。定力如果不足,不能生起疑情,慧力不足,也不能生起疑情。時常檢查自己用功的方向對不對,方法合適不合適,六度條件還欠缺了什么,然后想辦法圓滿菩薩六度,以后必成為真正的大乘菩薩。 平時要多檢查自己的菩薩六度條件已經具足了多少,還差那些,不足的條件再努力去補足,盡量完善這些條件。還要檢查自己的心性和愿力如何,心量擴展了多少,眼界放大了多少。我們要修的內容實在很多,每個內容都要穩穩當當的一步一個腳印地實際修持出來,這樣就能不知不覺地層層增進,成為大乘真實義的菩薩。一個能夠悲憫眾生的人必定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菩薩一定是實義菩薩,所以菩薩的標志,總括起來就是慈悲喜舍,這是菩薩的最根本標準。 四、斷了我見才能觸證如來藏 在觸證如來藏之前,首先會出現暖、頂、忍、世第一法。暖頂忍世第一法,是指通過參究如來藏,或者通過修學阿含經中的五陰無我之理,內心里逐漸否定了五陰為我,智慧逐漸清明,逐漸明朗,最后完全認可了五陰非我不異我,斷除了我見,超越了世間凡夫,成為世間第一之人。只有在完全否定了五陰之后,否定了七識為我之后,否定了六根六塵六識之后,才能證得真實的我,從而開悟明心。過去禪宗祖師說:“打得五陰死許汝法身活”,也就是這個意思,只有先否定了五陰的真實性,斷了五陰為我的我見,清凈而真實的法身才能活靈活現的顯現在心中,立時確認這就是自性,這就是如來藏,這就是法身。一死一活之后,成佛的基礎就建立起來了。 雖然二者之間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甚至在否定五陰的一瞬間找到了如來藏,那也是斷我見之后的事。一般人都說是在明心之時或之后斷我見,可是實際上不否定五陰和七識,是不能證得如來藏的,因為五陰七識的迷霧在遮擋著如來藏的顯現,魚目混雜,暫時還不能辨別真假。一旦斷了我見,否定了假,真就躍然而出,就證悟如來藏了。如果沒有否定假的五陰,智慧之眼不得現起,無法識得如來藏,還要繼續參究,直到斷除我見,然后才能找到不屬于五陰十八界中的如來藏,也許這屬于一瞬間的事。 五、“桶底脫落”的前提條件 過去的參禪人,參到找到第八識悟道了,就說是桶底脫落。什么是桶呢?楞嚴經中佛把人的身體比喻為一個肉桶,形狀就像一個桶。而眾生就是把這個肉桶當作自己,當作真實存在不滅的我。當參禪人悟得第八識的時候,就知道第八識是真實的,永遠都不消失,是真正的自己,五蘊身只不過是第八識所變現出來的一個假殼子而已,非為真實,非是我,但也不異第八識這個我。這樣他就不再認五蘊為我,否定了五蘊身這個肉桶,卸去了五蘊重擔,這時身心皆空,輕安無比,就比喻為桶底脫落。 桶底脫落的前提條件是:戒定慧要具足,福德要具足,菩薩六度也修完了,入道的資糧也已經具足,時節因緣成熟之時才能桶底脫落。這時也同時證得小乘的初果,斷了三縛結,永不下三惡道。因為小乘初果是證五蘊十八界苦空無常無我,悟得第八識時也就知道五蘊十八界非我,是虛妄、空幻、不真實的。所以證得大乘果的同時也證得小乘果,但證得小乘果不一定能證得大乘果,這就是大乘法包括了小乘法的道理。 六、六度滿足念佛時才能證悟 念佛的心有兩種,一個是真心,一個是妄心,二者和合一起運作,我們才能念佛。在念佛這一法當中,我們就能找到真心第八識從而明心開悟,獲得般若智慧。如果找到的是妄心,那就是錯悟,大多數人都是錯認妄心為真心,因為福德禪定智慧資糧都不夠,這樣就不可能找到真心,只能認妄為真。 在現前當下的一念當中,也是有真心和妄心在一起和合運作,在五陰的任何一個法當中,都是真妄和合在一起運作的。比如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思法,在六根門頭都是真妄和合在一起運作,都是有真也有妄。大多數人只能認個妄心,還不能認識到真心。因為妄心很容易找到,不用多少福德、禪定、智慧,也不用太多修行就能知道,所以錯悟的人滿山遍野,真悟的人極少極少。 念佛時是八個識和合運作,七個妄心一個真心,菩薩六度條件不滿足,就會把念佛時的妄心當作真心來承擔,那是什么后果呢?任何人修任何法門,都不能脫離佛所講的證悟之法門。無論怎樣修行,要想證悟,都必須滿足菩薩六度條件,這六度無論何人都越不過去。即使往生極樂世界以后,花開見佛時悟了無生,也得滿足這六度,否則花就不開,不能見佛聞法悟無生。十方世界的佛法都是一樣的,達到某個條件就是某個果位,達不到,就不是某個果位的菩薩。 學佛人對佛法的真實義,有多少是不知不覺,又有多少是錯知錯解,按照現在眾生對佛法的認知程度,即使過去世真正的祖師再來,開示真實的佛法道理,也很難被眾生信受。眾生之所以肯承認過去祖師大德的講法,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名聲地位,并不是眾生自己真正懂得了祖師大德們所講的法。如果他們現在再來時沒有名聲,還是照樣被否定得一塌糊涂。 眾生只能認名聲大小,不懂真正的佛法,這是如今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果是真正地信受祖師大德的佛法,眾生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捧著祖師大德的書籍閱讀,到底明白了多少真實的義理?真正明白時,就離開悟不遠了。不明白,說明還處于盲信仰信崇信階段,不是正信,修到有正信的程度非常的不容易。 七、參禪所需要的幾個條件 所謂的參禪,就是觀行思惟參究如來藏,證得真如佛性。參禪就像找人的道理一樣,要想找到人首先要認識這個人,或者要有這個人的相片,心中知道這個人的模樣,才有可能找到這個人。其次還要知道往哪里去找,如果是漫無目的盲目亂找,猶如大海撈針,肯定是希望渺茫。還要把這個人可能出現的地方都要了解清楚,哪里可能藏人,哪里有暗道機關,都要知道。第三,還要有適當的交通工具,有時間,有路費。還得要有識別這個人的眼力,否則即使對面相遇也不相識。最好最穩妥的是有見過那個人,認識那地方的人領路,這是最快的途徑。所以找一個人都不是容易的,何況我們無始劫以來一直不認識不了知的真如佛性,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參禪要把基礎打牢,所需要的條件都應該具備。打基礎就是修行菩薩六度,差一度都不能證悟,參禪都不會得力。比對找人的方法,參禪找真如心如來藏也需要幾個步驟。 首先就要了解如來藏的體性。熏修大般若經如心經和金剛經等等,具備正知見,然后才能著手尋覓如來藏。 其次,要知道如來藏都是在哪里顯現出來的。通過學般若,要明了祂在五陰的各種活動當中出現,在六根觸六塵當中出現,所謂生緣處處,處處生緣。凡是有妄法出現的地方,都有如來藏的顯現,每一個法的出生都是真妄和合的。真妄和合之處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察所在,這個知見一定要具備,非常的關鍵。 再其次,既然如來藏是在五陰活動當中顯現,所以也要把五陰的體性都了解清楚。七個識加之于色身上就有了五陰,那么七個識就是關鍵,七個識的體性也要了解清楚。這樣就能做到真法清楚,妄法也清楚,當真妄和合時,就可以在各種五陰的妄法當中找到真法。 這些都是正知見,有了正知見,還要有福德,也要有相應的定力去參究,最重要的,是要有善知識的引導和幫助,才能不走冤枉路,不再盲目做功夫。要想定力具足,持戒與忍辱是前提,還得具備精進修持之心。這些就是菩薩六度的大致內容和條件,具體的內容還要自己細心參閱經典,細心體會,然后具體去做。最后還要等待時節因緣具足時,才能找到第八識如來藏,從而明心悟道。所以滿足做菩薩的條件,是我們目前應該努力用功的方向,也是修行的下手之處。修行不能急躁冒進,要一步一個腳印,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走,腳力不足就不能跑,急功近利的思想必須要克服。 八、具足菩薩條件才能證悟 參話頭,參通了就明心開悟,就獲得了般若大智慧,從而成為真正的有實際菩薩證量的菩薩。而般若大智慧的獲得,是修行菩薩六度的結果。那么參話頭之前一定要修行了菩薩六度,具足了菩薩六度。如果戒律沒有受持,沒有修行過布施,菩薩的福德沒有具足,修行的精進度不足,對世俗境界的忍度不足,對如來藏法的認可度不夠,禪定也沒有修持出來,如來藏般若之理也沒有充分的理解,那么參話頭就是一件苦惱事,即使參一輩子,仍然徒勞無功。 在成為真正的菩薩之前,檢查一下自己的心行心性心量是否與菩薩相應,是否能承擔菩薩的大業。禪定不足,所謂的參話頭也只是念話頭重復一句話的文字而已,心不能住在一句話的前頭,都在話中話尾打轉。這樣修行有何意義?學佛人修學如果都是為了個人,抱著一種自私自利心理,沒有一點利人利他之心,自私狹隘絕對不能與菩薩心性相應,菩薩應該具備的福德無法集聚起來,那就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菩薩。 第九章 參禪需分清真妄心 第一節 真心與妄心的區別 一、妄心有七個,第七識意根和前六識,真心只有一個第八識。意根是時時處處都在作主宰的心,我要這樣,我要那樣,我應該這樣,我應該那樣,總是思量、執取、攀緣不斷,時刻做主宰,這就是第七識的體性。而六識是分別六塵的,眼睛一見色塵,就知道是什么了,這個知是眼識和意識的知,二者共同了別色塵。耳朵一聽聲,就知道是什么聲音,這個知就是耳識和意識的知。這些知都是生滅無常的,能生滅變化的就是妄法。打妄想時的心是意識心,知道不打妄想的心也是意識心,這是意識心對自己的反觀作用。打坐時,前際已斷,后際不生,中間一段了了分明,清清楚楚,這個就是意識妄心,是意識妄心知道自己此刻有沒有念頭,只要有知就是妄。真心不知入定沒入定,不知有沒有念想。 楞嚴經中佛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這是第六意識的知,意思是說把第六識的知當作真實就是無明的根本,就是妄。又說:內守悠閑,猶是法塵分別影事。這也是指意識心中無事,悠哉游哉的境界,就是法塵境界,是意識所分別的,這個心就是妄心第六識,不是真心。打坐坐到一無所知時,第六識也清楚知道自己一無所知,知道自己入定了,這個知就是妄心第六識的反觀作用,不是真心。因為能分別和了知自己入定的這個定境法塵的心是第六識,真心不知,不能把這個心當作真心而認為自己悟了,這不是悟境。 對六塵有知都不是真心的知,真心永遠不知六塵。法塵也是六塵之一,入定的境界就是法塵境,是意識心所了知的。即使修到三界當中最高的定非想非非想定,定中還有個想,這個想就是知,也是第六識。滅了知,就證得四果羅漢,馬上就入無余涅槃,了生脫死,出離三界,得解脫。所以只要認某個知是真的,就不能證果,不能斷我見,這就是生死凡夫。 定中了別定境,知道已經入定的心是意識心,意識心暫時沒有妄念,就能入定。當意識出了定,馬上就有妄念產生,一會兒有念,一會兒沒有念,變來變去的就不是真實的心,真實的心永遠不改變,永遠都是如此。況且定中無念的心,保持不了多長時間,早晚都會改變,都是暫時出現的一種無念現象。即使能入定八萬大劫,意識心也要出定,一出定照樣有念想,照樣散亂,因此定中無念的意識心是生滅法。第六識的體性有一點和第八識相像,都是無形無相的,所以就不好分辨。必須把二者的體性都徹底分辨清楚,才不致弄錯。這個地方至關重要,生死大事含糊不得,把經典學透徹以后就知道了。 二、離念靈知和無念真心的區別 六祖說的無念是:無者無妄想,念者念真如。這是指真心的無念,真心本來就沒有任何念想,真心不會念三界世間里的任何一法。既然真心本來就是無念的,我們就不用把意識修成無念以后,就認為這時就是無念的第八識,這時的無念是通過努力修定后轉變出來的,不是原本就一直無念的第八識。如果定力消失了,念頭又出來時,第八識又哪里去了呢?第八識是變來變去的生滅性的一個識嗎?當然不是,因此一會兒有念一會兒無念的心,根本就不是第八識,而是意識心。 第八識不是生出來的,是本來就有的,是不生不滅的,誰也生不了祂,反而是祂出生了一切。這些道理都要懂,我們才能明心悟道,才能生出智慧,八個識的體性都證得了,沒有不知道的了,我們才能成佛。尤其是證得了第八識,我們的妄心七識就可以皈依祂,學習祂,七個識才能越來越清凈,染污就能消滅,無明就能滅盡,那樣才能成佛。 把各種法的相貌都弄明白,我們就知道哪個是生滅的,哪個是不生滅的,就不再執著生滅法,就能轉依不生滅的真如自性,也就能破盡所有的無明。我們就得把所有生滅的法都弄明白,都找出來,不再認取生滅法,生死的問題就能解決。所有的法都落在了識上,八個識的根還是第八識,第八識就是中觀,就是中道,沒有第八識就沒有一切法的存在和衍生。 三、離念靈知心到底是什么 第八識遍一切時,遍一切地,遍一切處,遍一切界,遍一切法。遍一切時的意思是說,第八識剎那剎那存在著,從來沒有離開過眾生,沒有離開過第七識意根,也沒有離開過五陰。遍一切地的意思是說,三界九地的眾生都有第八識的存在,凡是眾生都有第八識,生存在三界九地里的每個眾生都有第八識,即使出三界入了無余涅槃,仍然有第八識,只是沒有了眾生自已。 遍一切處的意思是說,第八識遍六根,也遍六塵,在眾生的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都有第八識的存在和顯現。遍一切界的意思是說,在六根上有第八識,在六塵上有第八識,在六識上也有第八識。遍一切法的意思是說,只要是存在的法,不管能不能被認知到,都有第八識的住持;不管是色法還是心法,都有第八識的執持;不管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都有第八識的住持;只要有存在的法,一切的人事物理,都有第八識的住持。 很多人都不明白,離念的靈知心到底是第六識還是第八識,現在我們就來分析看看這個離念的靈知心。離念的意思是這時候剛好沒有念頭和妄想,靈知的意思是靈靈覺知,知道自己離念,知道自己沒有念頭,知道自己暫時沒有妄想和思想,在離念的狀態下,甚至還能了知其它的境界。那么這個離念的境界到底有幾個識呢?既然第八識是遍一切時的,這時肯定有第八識的存在,否則就沒有五陰的存在了,也沒有七個識的存在,也不會有離念狀況的存在。 這時候有沒有第七識呢?當然有,如果沒有第七識,眾生就會入到無余涅槃,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離念靈知的狀況。這里有沒有第六識呢?當然也有,除了在五種情況下是第六識是斷滅的,那就是:睡著無夢時,昏迷時,死亡時,無想定時,滅盡定時,而離念靈知不屬這五種情況,那就說明第六識心也存在。而且還能了知自己無念的法塵境界,這就說明離念靈知時還有知的心正是第六識。至于離念靈知時有沒有前五識,只要能了知色香味觸五塵存在,就是五識的了知。 既然在離念靈知時,至少有第八識、第七識和第六識這三個識,如果有人說在這時候開悟了,到底是悟的哪個識呢?這里就有很大的差別,悟對了,就是悟到第八識;悟錯了,就是悟到第六識。第七識一般人不容易悟到,第八識也是不容易悟到,這需要特殊條件。這個特殊的條件就是,佛所說的菩薩六度條件。如果不具足六度條件,就不可能悟到第八識,不能明心而成為真實義的大菩薩,不能脫離凡夫位,從而讓未來永遠不墮三惡道。 如果這個人的修行,福德不足,也沒有持戒,心性還不夠好,忍辱不夠,在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的修學方面都不夠精進,禪定也不具足未到地定,佛法知見也不具足,第八識的體性也不了知,那么可想而知,這個人無論如何也不能悟得第八識。如果有人認為在這個時候悟了,那就要仔細檢查一下,自己悟的到底是哪個識?把八個識的體性都學懂學通了,再來判斷自己和他人的所悟,就知道悟的是什么了。 四、如何區分意識的知和真心的知 問:如果修到未到定和初禪的時候就可以明心見性,那么這時怎么分清是意識心的知還是真心的知?明心明個什么心,見性見個什么性? 答:在未到地定和初禪這兩種定中如果能明心見性,是意識帶著知性,找到或知道了第八識,明白了第八識在五陰中運作的粗略情況,所以初禪定和未到地定是意識心入的定,然后意識心思惟觀行就能生起智慧,發現到第八識的運行軌跡,這就是明心。明心是意識意根明的心,明的是第八識;見性是意識心見到了第八識的性用,就是見佛性。 明心時的知和明,一定是意識心的知和明,知和明的對象都是第八識,而真心第八識不知不明開悟明心之理,真心不找自己,不證自己,不明自己。意識心是一個極好的修行和生活工具,祂能了別一切法,明了一切法,如果沒有意識心,眾生就什么事情也不知不明。學佛修行時就要充分的利用意識心,用祂去分析、思惟、判斷、推理、求證,包括意根的參究,最后明白一切法,證得一切法,成就佛道。我們不需要修極深定的時候,就不要削弱意識的作用,更不要滅去意識,因為沒有意識這個工具就不能做事,不能思惟和觀行,不能參禪,不能獲得甚深的智慧,成佛就指望意識呢。 五、前念已斷后念未生,中間的狀態是什么 前念已斷后念未生時,并不代表七識斷滅和七識沒有出生,恰恰是七識都存在,都在運行著。其中第七識除了四果羅漢入無余涅槃時能斷滅,其他人都沒有能力斷,凡夫沒有能力斷滅,地上菩薩以及諸佛雖然有能力斷滅,但都不愿意斷,所以第七識不斷。當我們偶爾沒有念頭,或者在念頭生起的中間狀態時,意識心或者五識心并沒有斷滅,還存在運行著,這時還是有一個知存在著,知道自己這時暫沒有念頭,這個知就是以意識為主的生滅的妄心,如果把這個心當作是第八識,那就錯悟了。 在這個狀態中,眼識照樣能見色,耳識照樣能聞聲,鼻識照樣能嗅香,舌識照樣能覺知口中的味道,身識照樣能覺知身體是否舒適,意識照樣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念頭。這時六個識都在,意根也在,第八識是必然存在的,可見無念時,八個識都在。那么前念已斷,后念不生,這中間到底是什么?這是意識心不攀緣法塵的暫時的定,里面還是有意識的存在和意根的存在,不是只有第八識。因此在此時悟,不一定悟得第八識,如果意識無念,不知道不認識第八識,那就更不能悟了。 沒有念頭時,或者至少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三個識都在,這時是可以悟到第八識的。但是一般人沒有能力悟到第八識,因為不具備開悟的條件,凡夫異生心性遠遠沒有得到降伏,根本還沒有資格當勝義菩薩,所以就不能在這當中明得第八識,從而得到證悟。因此,往往就把沒有念頭時的意識心認定是真心第八識,就成了錯悟,是錯誤的誤了。 真心與妄心是同時存在的,找到妄心容易,想要找到真心就很困難,這需要有一定的因緣條件,因緣條件不具足,無法證得真心第八識。沒有證得第八識,就不能從第八識開始起修,找到第八識以后才能悟后起修。無念的意識與第八識特別容易混淆,很多人以為意識無念就是第八識,其實第八識不管你有念無念,祂一直都存在著,不是后來修行才變成有第八識。 古代祖師們參禪開悟時,有在見色時開悟的,有在聽聲音時開悟的,有在被棒喝時開悟的,也有是在被門擠時開悟的,悟的方式多種多樣,非常靈活。無須一定要在沒有念頭時才能悟,其實沒有念頭時想要開悟,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祖師們不允許弟子們修無念的定,無念的定即使修成了也不能悟。 多看禪宗公案就可以知道,大多數祖師的開悟是真悟,因此都是得道的人。現代的人善根福德都不足,往往傳錯佛法,讓眾生修行走彎路,我們的辨別能力還不夠,對與錯無法辨別。如果沒有念頭時就是第八識,那么一會兒念頭又出現時,是不是第八識就消失了?這樣第八識不就變成生滅的了嗎?了了分明,了就是知,分明就是明白,也是知,只要有知就是妄心,真心不知,不了了分明。 了了分明時的心能知道各種境界,不是不知道。能知道六塵境界的就不是真心,真心不知六塵境界,目前自己處于一種什么狀態,真心不知道,這正是意識心所能知道和了別的,這才是證悟的關鍵。意識心有時是離念的,是靈知,這還是知,能知六塵的心就不是真心。大家應該與古代禪宗的法多比對一下,看看祖師們都是怎么悟的,在什么時候悟的,悟的內容是什么。 六祖悟時,知道了五個何期自性,如果悟個離念靈知心,無論如何也不能知道五個何期自性。和心經比對,真心不生不滅,永遠不變,這個靈知心是生滅的,變來變去的,無法永遠保持不變的,靈知心是真心還是妄心,心里就應該了然了。這個問題太關鍵了,一定要小心,生死大事含糊不得,學法要小心謹慎,多方求證,萬一學錯,那可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啊! 六、真知真覺與妄知妄覺的區別 眾生通過六根才有見聞覺知,通過眼根見色,通過耳根聽聲,通過鼻根嗅香,通過舌根嘗味,通過身根覺觸,通過意根知法。在六根門頭的覺知,有前五識和意識心的妄覺妄知,也有真如的真覺真知。但是兩種覺知的體性截然不同,覺知的對象和內容范圍也不相同。知穿衣吃飯,知行住坐臥,知動知靜,都是六識心的知,因為六識心對六塵有了知性;真如心不對六塵,對六塵沒有了知性,因此不知六塵。意識是生滅變異之法,那么知六塵境界之知就是生滅法,不是真如的不生不滅的知,真如從來而且永遠也不知這些六塵。 有人認為了了靈知就是真如,其實不是,那是意識心的體性,是意識的知,因為知的對象是六塵境界,而且知的本身也是生滅變異性的知,不是真知,真知永遠不生滅變異。意識心即使不動妄念時,也能了知六塵,知道六塵,而這個知,就是想陰和想心所,這正是妄心的作用,真如從來都不知道六塵。 眼見色時,有四個識能生起覺知的作用,即眼識意識意根第八識;如果在見色時認為自己開悟了,那就得檢查自己是悟了四個識中的哪個識,是真識還是妄識,悟得妄識就不是開悟明心,是錯悟,悟得真如第八識才是真正的明心。如果菩薩六度條件不具足時,就不能悟得真如。 耳聽聲音,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的時候,都分別有四個識在參與了別,起覺知的作用,在這當中只有找到真正的第八識才能說自己悟了,認意識為真心,只能是錯悟和誤會。如果當真實義的菩薩條件不具足時,不可能悟得真如,往往悟錯,悟個妄知妄覺,向別人說出來,就構成了大妄語業,未來世就有惡果報。所以學佛修行應該小心謹慎,不要錯會佛法。 很多人開悟就是悟個靈知不昧的心,那是意識心,不是真如第八識,悟個沒有念頭一念不生的靈知不昧的意識心,確實需要保任,需要保持這個意識心一直沒有妄想,一直沒有念頭,讓意識與真正的第八識的體性相似相像,才能是一直屬于開悟的狀態,好像只有這樣就是沒有念頭的真如第八識了。這種所謂的開悟要不斷的修定,以保持無妄想和妄念,卻不是六祖說的那枷常在定的真如第八識。這是把妄心當成了真如,找到了一個假真如,不是本來就沒有念頭的真如第八識,不是本來就不用修行的真如第八識。悟得第八識是不用保任的,第八識永遠不跑掉,不丟失,任何時候都不起念想,祂打也打不走,滅也滅不了,何用你保任。 真如第八識自體的存在性是真實有,雖然看不見,摸不著,感覺不到祂。祂不以六塵相的形式存在,不以三界世間任何相而存在,祂的存在方式非常特別。眾生無論如何思惟想象也想象不出來,所以明心證悟祂極其困難,悟個意識心卻很容易,不需要多少的福德,不需要多少戒定慧,就能輕易發覺到意識心,所以假開悟的人非常多。如果是發現了意識心就是開悟,豈不是圣人遍地跑? 第二節 意識不是要證得的標的 一、學佛的目標是要出生般若大智慧,有般若大智慧,才能成佛。而般若之體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所有佛經都是圍繞著如來藏而展開,因此如來藏就是成佛的關鍵和主體識。意識心很容易就能找到證得,找到意識并不能知道法界的真實相,也不會有般若大智慧的出生,這不是學佛的根本目標。 學佛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證得第八識如來藏,從而明心見性,成為大乘菩薩,然后再生起各種觀行智慧,最終才能成佛。八個識的道理都很重要,都要明了,這樣我們就有了大智慧,有一法不知,就是無明。無明斷盡,就具足了一切種智,心里都是明,沒有不通達的法,就成佛了。 學佛明了了意識的體性,就能斷意識我見,就不再把意識當作真心第八識來悟。明了妄心七識的體性,就能找到七個妄心,剩下的一個第八識就很容易找了。找到了第八識如來藏就是明心開悟,就能知道六祖所說的五個何期自性,我們的智慧就能打開,就知道世出世間法的一切來龍去脈,知道萬法的根源。 二、六祖為什么悟后修了十五年 六祖是被人一路追殺,不得已才混在獵人隊伍中。他那時所處的環境只能修定,但是六祖修定不是為了保任真心,他是在定中思惟真如之理,然后獲得了很深的后得智慧。真正證得如來藏的人,無須保任如來藏,一悟永悟。如果悟得了離念意識心,就需要保任意識的無念狀態,總要修定讓意識心達到無念,沒有妄想,如果不修定,妄念就又出來,那就不是悟了,顯然這種是錯悟,誤會極大。 因為他們把沒有妄想時的意識心當作如來藏來悟,有妄想就不是如來藏了,所以必須借修定來保任住意識不生妄念,以期達到很長時間沒有妄想才行。這是把生滅的意識當作了不生滅的如來藏來悟,錯修錯悟,誤會太大了。真正的悟不需要保任,如來藏永遠沒有出現妄念的時候,不用意識心去把祂修成無念,不用意識來保任如來藏無念,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雖然悟得如來藏以后也要修定,但目的卻不相同,目的是想讓自己獲得更深的禪定,然后再觀行,以獲得更深的智慧,減輕或者去除煩惱,心得清凈。六祖在那十五年中,四禪定修出來了,神通修出來了,智慧修出來了。他不是去保任第八識如來藏,六祖明心證悟了如來藏,就永遠認識了如來藏,不會再迷失了,通過修禪定,更加深刻的體悟如來藏的體性,使自己的心更加清凈,般若智慧更加深廣。 三、在聞聲時應該識取真心 當我們聽聲音的時候,有耳識的參與,有意識的參與,同時也有第七識和第八識的參與,這四個識都是無形無相的。如果要在聞聲時悟道,就要分清楚哪個是第八識,哪個是第七識,哪個是意識,哪個是耳識,在這幾個識和合運作當中一定要分清真心和妄心,分清楚以后,認取那個真心,這就是明心開悟。 如果福德、定力和慧力都不具足,往往就要認妄為真了,錯把意識心當成是真心第八識來悟。悟得意識心的時候也有一種空的覺受,內心也能清靜一下,也能看空一些人事物理,也能稍微看明白一點點的佛經,也可以把空理套上去,但就是不知道第八識是如何具體產生五陰七識萬法的,悟錯的人是絕對不會知道的。這就是真悟與錯悟的分野之處,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意識心和第八識都是無形無相的,都有某些相似之處。一般人就把意識稍微清靜一下,沒有了雜念妄想,沒有了心緒起伏,能清清明明的感知身心內外的一切境界相,就把處于這種清明狀態的意識心,當作是本來無念無知的清凈第八識,這樣就認錯了主人公。意識無論怎樣的清明,怎樣的不知,只要有意識心存在,就有了知六塵境界的知;或者意識有定了,也有知定境的知,因此就不是第八識,不是真正的開悟。只是自己的意識心比較愚癡,很難反觀到此時自己所處的狀態,就認為這就是第八識的不知,從而認定自己證得第八識了,這是多大的誤會。 其實意識心變得很微細的時候,其反觀力也變得很微弱,再加上學佛人不了解意識心的體性,錯認意識心為真心第八識的現象就非常的普遍。現在自認為開悟的人到處都有,但是多年下來以后,智慧還是原來的水平,還在原地踏步,并沒有得到增進,禪宗公案還是看不懂,經典還是看不懂。 所以勸導那些自認為已經開悟的學佛人,為了自己的生死大事,盡快回頭檢查一下自己的所悟到底是什么,對照經典去檢查,把意識的體性和第八識的體性再作仔細的分析與判定,嚴格區分開真心和妄心的種種不同,然后再努力圓滿具足做菩薩所必備的條件,當你做菩薩所必備的條件都具足了以后,再來重新參禪,以求真正地進入佛門,做真實義的菩薩。 四、真妄心永遠不能互相轉換 明心見性不是把妄想變成真心,妄心永遠是妄心,真心永遠是真心,二者之間不能互相轉換。很多人總想把心修到無念想,以為這個無念想的心就是真心,這就大錯特錯了。意識心通過修行也能無念想,但無論如何的無念想,永遠是意識心,不能成為真心。真心不管我們有沒有念想,祂都在運行著。五祖說:要見性,輪刀上陣也見。意思是說如果開悟見性了,應該在行住坐臥都能時時刻刻見到祂,不一定非得在沒有念頭時才能見性。沒念頭時,那時最容易見到沒有念頭的意識心,不容易見到真心。 第十章 有關證悟的正知見 第一節 悟后如何修行 一、悟后也要努力修定 證得第八識明心開悟以后,大小乘的理要繼續深入的觀行修證,禪宗公案由淺入深要不斷參究,以增強明心時所獲得的對第八識如來藏的總相智慧,生起更深細的別相智慧,觀行出更多更細的第八識運作行相,了知更深細的第八識的功能體性。同時還要繼續修禪定,一方面是為了能更好更深入的觀行,一方面是為了降伏自己的性障和煩惱,為了將來修出初禪定以斷除煩惱。禪定深入以后,福德也足夠時,就要參究佛性,準備見佛性,證得如幻觀。然后再發起初禪,有能力斷煩惱,小乘方面就能證得三果,大乘方面能證得陽炎觀,再過禪宗牢關,以后再證得如夢觀,那么大乘的三賢位就修完了。 開悟以后,禪定、福德、智慧,菩薩六度都要在內門更深入地修行,大小乘的理,都要初步的通達,禪宗公案都要透徹通達,再深入學唯識,準備入初地,成為真佛子。 二、悟后的修行次第 開悟以后的修行,有兩種途徑,一種是修福修定,要眼見佛性,證得如幻觀,出現身心世界如幻如化的覺受,淡薄一切貪嗔癡煩惱,進入十住位;然后繼續往上修行,證得初禪定,斷除貪嗔煩惱,成為三果,再深細觀行般若,證得陽炎觀,成為十行位菩薩;再參禪過禪宗三關,觀行五陰諸法,證得如夢觀,就有能力入初地,以后次第修行到八地直至佛地。這是一種修證的方式途徑。 另一種途徑是,可以不經過眼見佛性的階段,只要九地菩薩之前能夠眼見佛性就行,開悟以后努力觀行修定,淡薄貪嗔癡,空五蘊,成為二果人;再發起初禪,成為三果人,深細觀行般若,證得陽炎觀,再參禪過牢關,繼而再進行深細觀行般若,證得如夢觀,以后修學唯識種智,入初地、二地,直至八地九地,最后成就佛道。 證得如幻觀相當于小乘的二果,知道身心內外都是幻化的虛妄相,不真實有,不再把五陰世間的一切法當作真實,從此貪嗔癡煩惱非常微薄,幾乎沒有,就會生起甚深禪定,甚至發起初禪定。明心以后逐漸感受到身心內外都是不實的如幻化的一般,從此貪嗔癡都非常微薄。再以后禪定會增進,就會達到初禪,斷掉貪愛和嗔恚,成為三果人,兩種煩惱斷得干凈,次第過禪宗三關,通達大小乘佛法,就入初地。這其中還需要有很多證悟細節,先不一一細說,因為我們現在離初地果位的距離還很遠。 如果不明心,而是直接證得二果,讓貪嗔癡煩惱淡薄下來,也不能證得如幻觀,明心是證得如幻觀的前提;如果不明心,即使修到四果也不能成為七住位菩薩,更不能成為十住位菩薩,因為沒有觀行般若,沒有出生般若智慧。但是大阿羅漢們一旦明心,就不一定是七住位了,也許更高,他們在大乘法的修行上會非常快速。 第二節 解悟與證悟的差別 一、菩薩道的修行,禪定福德智慧都是很重要的,一定都要深入修行。這其中還涉及到降伏心性,培養菩薩性,發大愿,廣利眾生;隨緣接引初機眾生,自度度他,才能夠漸具福德。其中的禪定,靜坐中的定也要盡力隨緣修,這是獲得定力的重要途徑,定力是很重要的,有定力就能實證一切法,能夠切身體悟一切法的如幻如化、如陽炎、如夢幻,這樣煩惱才能真正的得到降伏和滅除,大小乘的智慧證量才能得到增進。定力不夠好時,無法參究佛性,不能親證佛性,即使參究出佛性的內涵,因為定力不足,雖然有可能解悟佛性,不能親自證得佛性,也就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煩惱不能有效的降伏。 定力不足時,對于佛法大多數都是理解的,不能真正證得,多是嘴皮子功夫,實際上什么事也做不到。有定時,才能真真實實的證知佛法,對于一切法才有切身的感受。定深,悟的就深,感觸就會很深,心行就有極大的轉變。有定和無定,差別很大,不要看一些人講起佛法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可內心里并沒有實證,沒有真實的智慧,所說都是學語的多。 沒有實際證得,所說僅僅是理論罷了,這樣的話要改變內心是非常困難的,煩惱仍然很重,內心不得解脫的功德受用。有定就不一樣了,可以不用學很多的佛理,只要接觸佛法,仔細思惟,就能貫通,并且能觸類旁通,自然就有很多感悟,其思想境界轉進的也能很快。沒有定,心散亂,不能深細觀行思惟佛法,就會遮障自己對佛法的真正認知和感悟。所以奉勸大家不管悟前還是悟后,都要修好禪定。 二、如何親證避免解悟 所謂的親證就是意根親自證得了,不是靠意識單獨的推理和猜測。所謂的解悟,只是意識理解了如來藏的某些體性,隱約感到了或者是猜測推理得到了如來藏的大致所起的功能作用,就認為自己證得了如來藏。但是這不是真正的證得如來藏,不是通過現觀如來藏的運作而得知了如來藏在五陰上所起的功能作用,因此就不知道如來藏確實在何處出現,真正起何種功能作用,更不能現前觀察如來藏是如何運作的,因此不是證悟。真正證得如來藏的人,是能夠現前觀察如來藏的運行,從而真真切切的知道如來藏的體性、功能、作用,知道如來藏是如何現起五陰的,就如觀手中物那樣的清楚。 正教量,就是佛陀所教導的所有正真之理,我們聽聞之后,能夠達到初步的理解和信受。但是因為沒有證得,心里還不是真正的了知,不能現前證實這些法的正確性。那么這些法對于自己來說就不是現量,也沒有辦法真正去奉行和執持,不能實際去操作和運用,也就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要想讓佛的正教量變成自己的現量,就要通過參禪實際親證如來藏法,這樣自己的內心就能深刻認知這些法,內心就有了真正的依托和歸宿,從而內心就可以發生巨大的轉變。從此以后就能逐步地現前觀察如來藏法,就能獲得更多更深的智慧,使佛陀的真理成為自己真正的智慧認知,成為自己的見地。 親證,需要通過參禪、參話頭、參公案等方法來親證,這需要修出禪定力,在具足相應的定力情況之下來參究如來藏,才有可能證得。前提還要福德具足,戒定慧具足,心性調柔,忍辱柔和,與大菩薩的心性漸漸相應,與賢人的心性漸漸相應,才能脫俗,成為圣賢。 三、照見五蘊皆空中照的含義 照見五蘊皆空的照,是在初禪或者在未到地定當中,證得了五蘊都是如來藏所生,五蘊非實有,五蘊非我之理。這個照的境界既有禪定又有智慧,定慧等持,這就是證悟的甚深智慧的顯現。不是意識在缺少定力的情況下,心思浮躁的情解思惟,解悟佛法。 這個照字,是說明意識心非常的深細,觀慧非常的強,心能止,慧才深。照這個字在這里用得非常好,非常的準確,這是真實的用功下手處,正好照應了世尊所說的具足了戒定慧三無漏學,才能實修實證,發起如實智。所以一定是在甚深禪定中來參禪,從而證得如來藏,明悟真如之理。 四、知識不等于證量 知識不等于證量,現代人由于通訊發達,很容易獲取豐富的佛法知識,但因為缺少福德和禪定,所以不能實際證得所學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真實受用,無明煩惱和生死問題無法解決。過去人由于科技通訊不發達,聽經聞法非常不易,可是因為心清凈有禪定,再加上那時佛法純正,實證卻很容易,一但遇到一點佛法,稍微觀行就能證得,有證量的人不少,很容易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菩薩修行的果位,是以實際的證量為準繩,不是以知識多寡來決定。每一種必須要有的觀行都沒有實際觀行過,即使學富五車,智慧仍然不能與通達佛法的菩薩相提并論,因為沒有證量,沒有實際證得故。相反,即使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學過多少佛法的人,接觸一點佛法就能通過自己的思惟而觀行出來;以此為基礎,還能觀行出更多的佛法,他的證量就很了不得,智慧就比學富五車的人要高深,還能生生世世得到佛法上的受益。現在有好多人都說自己已經證果,已經明心了,實際上都是理論上的知識,不是實際證得的,煩惱如故,身心沒有改變,沒有受用故。所以在末法時期,實修實證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五、找到自性如來藏才算開悟 開悟必須以找到自性如來藏識,以如來藏為證悟標的,知道祂是如何配合七個識產生五陰活動,產生世間萬法的,所悟的內容要符合六祖說的五個何其自性。不是明白某些道理就算開悟,那些道理書中都寫著,他人常議論,不是自己通過找到自性而悟得的,不算是悟,而是表面的理解推理比量思惟,有的連理解也談不到。 我們不能把佛法中所講的理論直接拿來作為自己修證的結果,那是佛的智慧結晶,佛的智慧總結,跟我們自己沒有關系。學佛語或者學祖師大德的話語,不是自己從內心深處所感悟所證悟出來的,都不屬于開悟。真正的修行人,要自己運用已知的佛法理論去重新證得這些佛法理論的真實性,從而變成自己的內心的東西,生出自己的真實智慧,而不能直接拿他人修行的結論當成是自己的結論,整天掛在口頭上,那就是口頭禪,口頭禪沒有一點實際的功德受用。 第三節 明心的誤區 一、?有一部分人學佛,認為安住于當下就是萬事大吉,佛法就修成就了。他們不知道這僅僅屬于修定的方法,而且與外道方法相近,根本不能證得佛法而出生智慧。學佛修行不是讓心靜安穩就算行了,這不是解脫,不能解決生死問題。解決生死問題需要在禪定中心靜安穩的情況下對五蘊自身進行觀行思惟,去了解和認識五蘊世間的真實相,去認識到五蘊世間的生滅無常無我性,從而看破五蘊世間,放下自我,才能得到解脫。 現在毫無目的盲修的人非常多,不知道如何是真正的修行,也不知道修行究竟是為了什么。于是各種發明創造就出來了,有的人說:修行就是安住于當下,不起念想就能明心見性,就能成佛。殊不知,這樣就是外道的修行方法,最多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外道,但現在的人根本沒有過去時的外道有定力有出離心,所以連外道定也修不成,別說明心見性的般若大智慧了,連影子都見不到。所以修行不能只圖安心安穩,還要起正思惟,以出生解脫智慧為目標來修行。 二、明心一定是妄心明了如來藏 問:學禪宗的人說,身心俱空或身心脫落時,就是明心見性。這時他知道了那個(知)。如果明心見性是意識心在分別的話,他怎么能明心?怎么能見性? 答:第一,有人說開悟時身心俱空,身心脫落,這是什么人說的,具體是什么意思,此人是否開悟,如何判斷此人悟與不悟,依的是什么,是法義還是名聲?第二,他知道自己明心見性了,他是如何判斷自己已經明心見性的,依據是什么?你根據什么相信他對自己明心見性的判斷是正確的?第三,真正明心見性時,到底是意識明心和見性,還是如來藏自己能夠明白自己明心見性,如來藏能夠自己見自己的性用嗎?如來藏是否能明白自己,是否能夠知道自己是如何與五陰七識配合產生萬法的? 第四,如果是如來藏知道這些事,明白了自己,就破無始無明了,那么在這之前的如來藏就是無明的,這就與心經所說的無無明相違背,與般若經相違背。第五,如果是如來藏自己明心見性,明白自己,那是如來藏自己的事,與五陰七識無關,五陰七識意識沒有明心見性,沒有明白,仍然是無明,沒有破無明。沒有破無明,五陰仍然是凡夫,不是明心見性的賢圣,那就沒有明心見性。第六,因為什么說明心見性以后意識就沒有分別,沒有妄想了?沒有分別和妄想是什么情況,什么境界?意識的體性是什么?第七,身心俱空身心脫落,是明心見性的境界還是感應,還是禪定境界? 這里的問題,如果要問起來還有很多很多。大家學佛如果真正想有所成效,就應該不要盲從,要仔細又仔細,反反復復地深思再深思,多方求證,多學經典,踏踏實實。要舍得付出自己的身心,一定要多難為自己,多跟自己過不去,不要太順應自己的無明習氣,不要太寶愛自己,不要認為自己一切都對都好。 三、意識不見一法時不是開悟境界 眾生學佛修行時,容易進入一個誤區,就是喜歡一門修定,認為修定修到心清凈了,就是開悟見本心了。所以有人往往是修到心里偶爾有一點清凈,沒有念頭的時候,就以為自己什么也不見了,他就把這種不見一法的空的境界當作是開悟。其實不見一法的見,是意識剛好無念,這時也不是不見一法,而是意識自己見到自己空了和無念了,這是意識的反觀作用,是意識的證自證分。如果意識什么也不見了,那怎么能知道自己無念了和不見一法了?這是誰知誰見的?就是意識心知見的,意識不是不見一法。 有人恰恰說這時不見一法就開悟了,這種關于開悟的知見是一種斷滅空的知見,認為連如來藏法也沒有,也不存在,內心里空空落落的否定一切法的存在,就是開悟了。這種斷滅空的知見是外道的一種邪見,其結果讓眾生不能證得實相心如來藏,不得開啟法界實相的大智慧。 眾生的知見不是落在有處,就是落在空處,總是在空有兩邊左右搖擺。其中關于“有”的知見就是常見,常見是認為五陰中的意識心是實有,能延續到未來世,是相續的心,把這種心當作是眾生的本心,這樣就會遮障自心,不見本心,不證法界實相。又有一部分眾生的知見是落到一無所有的空上面,這種空見就像浮云又遮住了自己的心,也不能見本心。總在空有兩頭糾結不走中道的人,縱使修行的再久,也是生死系縛,不能得到解脫。 打坐入定時那個不知一法的心,是知沒有一法的意識心,意識心非是本來就有的不生不滅真如心。如果錯認一法也不知的心就是空性的如來藏心,認為這時候的心正好與如來藏心性是一樣的,就是如來藏,那么就是認錯了主人公。其結果不能破無明,不能了生死,不能得解脫。 四、證悟真心是成就佛道的先決條件 修行是佛力和眾生自力的共同成就,而在自力當中,也是真心的力和妄心的力和合起來才能成就。那么就要在各種事情當中尋覓哪個是真心的力,是怎么起作用的,不要把一切事情當作是自然而然的,本來就這樣的,時時刻刻對一切身口意起疑問開悟才能快。 找到真心之后,般若智慧就開發出來,后得的智慧就能逐漸顯現出來,慢慢地就能出生道種智,那么佛地的一切種智,將來也一定可以獲得。所以證悟真心,是成就佛道的先決條件,也是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不管在十方世界哪個佛國土修行,都必須經歷這個階段。如果有哪個法門說,不用證悟真心如來藏就可以直接快速成佛,而且當生即可成就,那就要小心這樣的法門,這肯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好好保護自己不走錯路和冤枉路。在十方世界各個佛國土,每個人不管怎樣修,修什么法門,都必須要經過禪宗明心見性這一關,所有的修法都要匯集到這一點,誰也越不過去。而且悟的內容必須符合佛說的真如第八識的體性,不可能各宗各門所悟不一樣。 然而開悟不以思慮所得,但也離不開能思慮的意識心,在意識心修出定慧時,就能發現真心的妙用。是意識心能明了真心是哪個,在哪里,是如何運作的。離開了思慮的意識心,也就不能修行了。明心見性雖難,但只要修行的方法和方向都對,六度具足,遲早都能明心與見性。 第四節 如來藏不離世間法 一、佛法不離世間覺的含義 如來藏在五蘊十八界世間當中顯現,祂總是不離萬法而存在,不離世間法而運行著。要想找到祂,就要在五蘊十八界的活動中去發現祂運行的軌跡,在萬法的顯現中去感知祂,不離身口意行來證得祂。離開這一切的世間法,祂就無法顯現,無法運轉,就與無余涅槃的境界一樣,你就沒辦法再找到祂。所以參禪是不離虛妄法而覓得真實法。 二、在行走坐臥中尋找如來藏 騎驢找驢,我們每時每刻都依賴著如來藏,生活在如來藏中,與如來藏緊密相連,未曾分開須臾,但我們現在卻不認識祂,不知祂在何處,需要我們用特殊方法去尋覓祂證悟祂,這就是在騎驢找驢。早上如來藏與我們同時起床,晚上與我們同時睡眠,白天與我們同在一起。因為我們與祂太親密了,聯系的太緊密,離祂太近,太習慣于祂,所以才覺悟不了祂。當我們起心動念想找祂的時候,離開祂,也就沒法找到祂,是祂幫助意識心在找,幫助意根心去證。祂是很奇怪的一個東西,世間里沒有像祂一樣的法,祂不是世間法,所以才是這樣的難理解難尋覓。 第十一章 觀行答疑 第一節 如何觀行實修 一、問:如何實修,實修就是時時刻刻觀照自己嗎? 答:修行的目的是解脫生死,解決輪回的問題,最終成就佛道。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按照佛所教導的修學方法,努力去實行實踐,然后再證實佛所說法,就能證得解脫,證得不滅的真我如來藏,從而解決生死大事。佛是如何教導我們修行的呢?佛在世時講的法,一個是能讓五陰得解脫的四圣諦法和十二因緣法,一個是般若實相法。 我們把這些理論內容弄明白,然后按照這些道理一一去實際觀行思惟,思惟通達之后,就能證得佛所指向的各種結論:一個是五陰無我,一個是真我實相般若。要達到這樣的結果,就要通過修行滿足相應的條件,才能證得,從而獲得解脫。這些條件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菩薩六度,總體來說就是戒定慧。 八個識的法義必須要學,參禪的方法要掌握會用,禪定必須要修,福德必須要具足,總括起來就是菩薩六度條件都要滿足。當福德夠用,禪定也夠用時,般若正理就能明了到一定程度,這時就可以參禪,參話頭,參公案,就能知道如何尋覓第八識,因緣具足時,就能證得第八識,從而明心開悟。證悟以后,就能獲得大智慧,逐漸心得解脫,具足般若智、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最終就能圓滿佛果。 二、問:看話頭時是精神內斂,向內收攝嗎? 答: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話頭上,不要放在其他事情上。話頭如果放在腦中,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腦中,如果頭部發脹,就放在別處。有時候話頭跟著外面聲音跑了,就輕輕拉回來,不要隨聲音而流跑了,這就是精神內斂,向內收攝。 看話頭時只要意識清醒就要不間斷的看,一切時中都要看住話頭,這樣就能念念打成一片,功夫自然就能純熟得力,很容易生起疑情。生起疑情以后,就轉入參話頭階段,起心參究自性如來藏,因緣具足時就能悟道了。 三、問:每天觀照自己,妄念起而不隨,慢慢的有力量了,無觀無照才是真觀照吧? 答:這只是單方面修定的方法,不是參禪的方法。參禪是心里要有話頭有疑情,心中有話頭的念,不是無念。無念就是死水一潭,沒有生命力,不能證得真心如來藏,因為里面沒有尋覓的心,沒有探究的心,就不能發現真理。所以要想明心,不能追求無念的定,心中應該有參禪的念頭,不能落空。 四、問:觀行就是觀行如來藏怎么生起身體,怎么隨順七識的嗎? 答:這些都是找到證得如來藏的時候觀察的,或者是悟后很長時間內所作的觀察。悟前因為還沒找到如來藏,無法現量觀察祂,只能是推測,推測分析的成分多,結果不能如實,往往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推測分析出來的結論,自己往往不敢確認,心里發虛,心中不踏實,腳跟不點地,不敢確定地證實某種真理,就能阻礙大智慧的生起,不容易出生后續的觀察智。 觀行分為對虛妄法的思維和對真實法如來藏的參究。對如來藏的參究是要在五陰身的運行上參究如來藏在何處現起,找到之后才能觀察祂究竟起何作用,如何出生五陰身和七識,如何隨順七識出生萬法的。 五、問:有時動中定清清靜靜,心的感覺就像一張大的空白幕布,而見聞覺知就像幕布上出現的影像畫面,雖然空白幕布和畫面影像都是意識境界。打個比方就像有一個人刷刷地在空白幕布上一筆一筆地涂鴉作畫,清靜自在。這種感覺主要在耳根、眼根生起的根識和意識,感覺自己就是虛無的意識流或者肉體,看家人親人有種陌生感,所在的世間也陌生,有種自己不屬于世間的感覺,有想岀離的感覺。心里雖然清靜但空落落的,有想岀離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怎么回事? 答:這種感覺是在禪定當中的觀行感悟,在禪定當中能很客觀的觀察五陰世間,能降伏世間的煩惱和情緒,降低了對世間的情執,減輕了對親人的貪愛,心變得清凈了。禪定比較深時,心就會很清凈,,思惟觀行就能很深細,對法的認知就能清晰而深刻,理解的能到位。所以任何法的證得一定是在心無雜念,專心致志的情況下感知和證得的,是意根親自證明了的。當意根親自感知和證明了世事的虛幻無常,才能發起真正的出離心,不再追求虛幻的世事,轉而進求無上的佛道。 六、問:我在平日里走路時,著意訓練自己的‘受’,對境不起任何罣礙,不讓念頭進入到‘想’的階段。這是著力在內相分還是外相分上?這樣把念控制在‘受’的階段,不讓其進入‘想’,將來是在破我執上受用還是在破法執上受用? 答:這里的受和想主要是指六識的受想,六識對應了別的都是內六塵,我們需要對治的是自己的內心,不管什么內外相分。外相分我們接觸不到,很多人又不知道有內外相分的區別,實際上我們接觸到的一切法都是內相分。 把心控制在受的階段,這個受,最初是領受領納塵境的接受,后繼才是苦樂憂喜舍的感受。如果是感受,就在想(了別)的后邊出現,阿羅漢一般是把受停留在最初接受領納階段,不進一步的了別執取,這樣就沒有下一步的感受,也就沒有心的苦受和樂受了,這就是修行,能滅除貪愛,能滅苦。這對破除我執、對自我的貪著有很大的益處,同時也能慢慢的破法執,減少對一切法的執著,這樣修行是很得利的。 這樣的修行同時也是修定的方法,證明有定就能壓伏或者降伏煩惱,沒有定,心要繼續往下分別執取,然后生出苦樂受,進一步就要貪取或者厭棄,業行就要出來了。業行一出來,就有業種,將來就有業報,生死就不能了,不能出離三界。阿羅漢們都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都盡量不了別六塵境界,盡量減少減輕對六塵的覺受,讓心清凈無染,才能不受三界生死系縛,出離生死輪回苦。而菩薩修行,為了弘法度眾生,經常要生心動念,修定就困難一些。但是菩薩知道六塵境界都是自心所現,唯識所變,不害怕境界纏縛自己。 有時間時,稍微收攝身心,反觀自心和六塵境界,定力就現前,就能不被一切法所迷惑,臨終也不顛倒,這是大福德大智慧所支撐故。這種修定方法,既利于斷我執,也利于斷法執。所謂的執著,都是指意根對五陰世間的執取,在禪定的狀態下,意根少于攀緣執取,六識不了別或者少于了別,六識無所造作,或者少于造作,這樣才能降伏意根和意識。 七、問:意識慢慢的熏習,意根將來就會認可沒有我及我所,整個一片都是第八識。有七識存在就有萬法生起,沒有七識就是無余涅槃,意根到哪里,第八識就在哪里生起萬法,是否是這樣? 答:意識不斷的學法,不斷熏習意根,意根就會起思量,日夜參究,有一天就知道無我和無我所的道理,就能斷除我見。但沒有禪定就熏不了意根,意根不能很好的思量,意識思惟也膚淺,無法實證。證得世間整個一片片都是第八識,這是地上菩薩唯識種智的智慧境界,剛開悟的人不能有這樣的甚深智慧,觀行不出來這樣的結果,只能想象一下而已。有七識存在就有萬法,沒有七識的存在,就是無余涅槃境界。意根是生起萬法的動力,意根攀緣什么,第八識就配合變現什么法;第八識見什么,第七識也隨之見什么。照這樣不斷的觀行下去,意根就能認可十八界的虛妄。 第二節 如何證得第八識 一、問:如果是時時刻刻依止第八識,轉依第八識,時間長了意根就能接受嗎? 答:在證得第八識以后才能依止第八識,轉依第八識,還沒有證得第八識,無法真正依止,靠不上去,更不能真正的轉依,這僅是一種相似法而已。不過這樣也有作用,斷我見能快一些,心能清靜一些。但是要把真正的智慧生出來,必須要在定中自己去作實際的觀行,真正證悟,才能解決問題,畫餅不能充饑。證悟第八識是意根親自去思量參究而證得的,叫作親證。如果沒有禪定,意識的思惟就無法熏染到意根,意識膚淺的念無法讓意根真正接受,必須在禪定中讓意根親自參與參究,才能親證,之后就會逐漸的轉依于第八識的清凈性。轉依是意根指揮出來的身口意行,如果意根不證,就無法轉依,身口意行依然故我,沒有改變。 二、問:我平時就把五蘊和周圍的一切都放在第八識里,這樣慢慢就能看空五蘊,找到第八識嗎? 答:五蘊和周圍的一切本來就不離第八識而存在著,不出第八識之外,不用特意放在第八識里,沒有這個必要。再者說,沒有找到第八識的時候,談何放在第八識呢?想象出來的第八識,對于修行益處不大,學佛盡量不要過于解讀佛法,對于實證有很大的障礙。正確的修行方法是應該盡快修定,在定中參究觀行,動用意根,不是只用意識的推理分析和想象。定中意識深細思維觀察這些法都是生滅無常變異的,都不是我和我所有的,帶動意根參究,證得了就能看空五蘊了,再以后通過參禪,找到證得第八識。 證得第八識以后,再現觀第八識是如何出生五蘊的,就知道五蘊確實是空的、生滅的、無我的,就照見了五蘊皆是第八識生起的。這就是《心經》里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的真理。要想找到第八識,要通過定中參禪參究的方法才能證得第八識。 三、問:要證得第八識,我先把五陰十二處十八界都看空,否定不是我,等我出現,這樣可以嗎? 答:第八識的我不是等出來的,而是參究出來的,修行不是被動的等,而是積極主動的圓滿悟的條件,主動的參禪,才能開悟明心。要通過參禪參話頭參公案的方式找到那個真我第八識,不是把五陰十八界觀透就行了,不是斷我見就行了,斷我見之后還要參禪,參究出來就能明心見性了。其實第八識無時無刻不出現,只是我們沒有定慧去發現祂;在有定慧時,要主動去尋覓祂,等是等不來的。 四、問:確定如來藏和妄念不二,一切一切都離不開如來藏,都是如來藏的妙用,非常肯定而不再疑惑,算是明心見性嗎? 答:這些內容都是悟前的推理、猜測和想象,一點證據也沒有,怎么能斷疑呢?拿著佛經上或者是別人的理論,自己思惟理解了就當作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與親證差距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沒有任何的關系和參究,理論終究是理論,知見終究是知見,畢竟不是自己的真實智慧,離明心見性差得還很遠。現在很多人都是自己琢磨琢磨就認為有多高的證量了,其實連理解都沒有到位。 想要明心見性,具體要證得妄念與如來藏是如何不二的,能夠現前觀察如來藏在運作當中是如何起妙用的,如來藏是如何配合五陰運行的,祂在哪里起作用,這些都要通過參禪才能知道,知道的時候就是明心。明心以后,就可以知道哪個是如來藏,以后才能現前觀察祂,了解祂更多的體性,才能獲得更多的智慧。知道如來藏在一切法上都有作用,這不屬于明心見性,這是理論知見,書中都寫得很明白,我們是經由熏習以后才能知道的,這并不是證悟。 五、問:當我們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的時候,這些妄想念頭就是七識在起作用,如何才能感覺到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呢?念頭與念頭之間短暫空隙,就是無念,無念之時是八識的。如果沒有經過修定訓練,念頭遷流不息,經過修定練習使念頭慢下來,愈來愈慢一直到無念,第八識才能現出來是嗎? 答:無念之時不僅有第八識,也有七個識,有第六識。因為一切法都是由第八識出生和顯現出來的,打妄想時是這樣,不打妄想時無念的狀態也是這樣,是第八識出生和顯現出來的,第八識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第七識也是無時無處不在,否則就沒有色陰、受陰、想陰、識陰和行陰,而無念時恰恰五陰都存在,因此意根第七識就存在。同時第六識也存在運行著,在色身上有受覺,有了別性,有知性,知自己無念了,就是第六識的知性作用。如果還能見色、聞聲、嗅香等等功能作用,五識也存在運行著,八個識都存在。 因此說,不是在念頭中間沒有念頭時才有第八識出現,第八識時時處處都在。也不能說修到這種狀態就是第八識,就是開悟了。中間沒有念頭的那個主要是指意識心,是離開念頭的意識心,屬于意識偶爾沒有念頭和妄想的境界。不能說無念了,沒有念頭的那個就是第八識,這里還是有八個識,至少有三個識。 在理論還不通透、禪定還不夠深、六度還差很多的時候,不要總是琢磨如來藏在哪里起什么作用,猜測和推理想象都耽誤真正的修行,阻礙道業,妨礙智慧的出生。應該嚴格按照修行次第把菩薩六度逐漸完善起來,該持戒就持戒,該修定就修定,該完善理論就完善理論,等各方面條件都差不多了,再開始定中參禪,沒有禪定的時候不要琢磨最終的結果。 六、問:通過妄想念頭,只能夠知道第八識在作用,能否明白地知道第八識是如何作用的,并且讓它顯現出來? 答:想要明白的知道第八識的作用,就得把菩薩六度都修好,條件都具足了,用參禪的辦法來明心,證得第八識,才能知道第八識是如何起用的。其實第八識一直都在顯現著,從來沒有間斷過,也沒有隱藏過,只是被無明所遮蓋,不能證得而已。我們現在應該努力完善作菩薩的條件,多積累福德和定慧,就能證得第八識。不要總是猜測和到處打聽第八識,這樣對修行只有害處沒有害處,知道不如證到,知道的越多越難證到,偷心不死,不會出生智慧。 七、問:拖死尸的就是妙明真心如來藏嗎?如來藏只能靠自己悟出證出嗎? 答:拖死尸的就是妙明真心如來藏,這是個結論,需要我們參禪去證明這個結論的正確性,之后知道妙明真心如來藏是如何拖死尸的,如何起作用的,如何出生五陰萬法的,如何配合七識運作的,要符合六祖開悟時所說的五個何期自性。修行就是通過實證來證明這些理論的正確性,我們才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證悟菩薩。 證悟如來藏是自己經過辛苦參禪的結果,不能直接從他人那里去找現成的答案,因為知道答案也沒有什么功德受用,其參究和證明的過程,才是增長智慧的關鍵,才能有身心世界的轉變。因此不能從他人處找結果,一定要經過自己千辛萬苦的參禪和參究,來收獲果實,參出如來藏在何處,在起何作用,這樣才能生起大智慧,有解脫的功德受用。意識越聰明,越能理解,越難證得,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永遠不如智慧。 八、問:我見斷徹底以后如來藏就能主動浮現出來嗎? 答:這是偷心不死的思想,走捷徑不想付出努力和代價的思想萬萬要不得,得便宜處就是失便宜處,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 如來藏本來就明晃晃的存在和運行著,只是因為無明的遮障,而不能證得。最嚴重的遮障就是把五陰十八界當作真實的我,這個我見就把真實的如來藏隱藏遮蔽起來了。我見斷徹底,容易生起大疑情,就會懷疑:既然五陰我是虛妄的,為什么還有五陰的作用呢?通過參究就能找到五陰背后的主宰者真心如來藏,不會再把各種意識境界當作如來藏來悟,不易悟錯。 斷我見要在日常活動當中認清五陰的虛妄,認清六識的虛妄,認清十八界的虛妄;認清五陰十八界虛妄法當中的各種我、各種六識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我。意識最好能跳出身心之外觀察身心的虛妄,這需要內心有高度的警覺性,反觀自心的能力越強,越容易斷我見。 第三節 對于第八識理體的認知 一、問:第八識一直在見嗎?意根的見就是一個點一個點,這些點就是識,就是第八識流注的種子形成的識嗎? 答:除了在無余涅槃中第八識無見,在其余情況下,第八識都是有見性的。意根隨第八識而見,隨六識而見。但三個識所見是有差別的。所謂的點點,就是剎那剎那的生滅變異,識種子就像電子一樣一個一個的不停地流注出來,意根才有識別性。種子流注滅了,識就跟著滅了,這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識種子就是第八識流注出來的。 二、問:七轉識不在身體里面,也不在身體的外面。如來藏無形無相,無處不在,恒常不變,能生萬法。所以哪里有法出現,識就在哪里了別,這就是種子的流注吧? 答:七個識本身也是無形無相的,所以也不能說七識在身體的內外,楞嚴經第一卷里講了這個問題。如來藏在六根處變現內六塵,而不在其它處所,因為沒有其它處所可以變現內六塵,所以六根觸六塵就是關鍵之處。根塵識三者和合觸,這里十八界俱全,也有五陰的功能,再沒有其它處所可以變現六塵。哪里有法出現,哪里就有如來藏,就有第七識,但不一定有六識。七識在哪里出現,在哪里了別,如來藏就在哪里輸送識種子,以配合七識的運行,讓五陰正常運轉。 三、問:如來藏是體,妄法是用,如來藏遍法界都在,妄法依祂而有一切相,離一切相就顯現不了如來藏的妙用。所以一切妄法也是真空生的妙有,知如來藏是如如不動的,相是如來藏變的,是這樣嗎? 答:這個知見挺好,理論是不錯,但還需要進一步參禪證悟如來藏的體、相和用。如來藏的本體是無形無相的,但如來藏出生的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的相和用,如來藏的用還包括七大種子、業種和如來藏的心所法。把定力修好時,再參話頭參拖死尸的是誰,因緣具足以后就能悟明為什么是這樣。如來藏并不是遍虛空,因為如來藏不是色法,不能存在虛空里,虛空里如果有如來藏,就不是虛空了;相反,是虛空在如來藏里,是如來藏里非常微小的一個色邊的色法。 四、問:每個人都有如來藏,人與人之間的如來藏是相容相互重疊的嗎? 答:眾生之間的如來藏是相容的,但不是互相重疊的,如來藏沒有形和相,不能重疊,有形有相的法才能談得到重疊與否。但是眾生的如來藏之間有相互緊密的配合關系,共同生成、顯現、執持眾生的生存環境,如來藏之間互相有聯系,聯系方式獨特,范圍非常廣。有了道種智以后,才能把其中的秘密一點一點的挖掘出來。 五、問:眾生的如來藏,就像很多燈泡在一起,光光相融而不妨礙,是不是兩個人握手的時候如來藏就融合在一起,不握手的時候如來藏就分開了? 答:我們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來藏是無形無相的,不像有相有形的五陰身或者物質色法那樣可以重疊在一起,可以碰觸到在一起,可以和合在一起,如來藏和如來藏絕不會融合在一起的。如來藏可以比喻為燈,其所發出來的燈光,光光相融而不妨礙,互相都有我們暫時不可知的密切配合關系,互相能了知各自所存的業種。手和手可以握,如來藏之間無法融合。 六、問:如來藏無形無相,大到不可知不可窮盡,世間萬法都在其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由每個人的如來藏顯現嗎? 答:如來藏無大無小,說祂大就是在說祂小,不管說祂多大都是小,說有大小,那就是有形和相了,多大都是小,多小都是大。無相卻包羅萬相的法哪里有大小?包羅也不是物質色法的那種包羅。 每個人五蘊世間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如來藏顯現出來的,與他人的如來藏沒有關系。但也不是完全沒關系,雖然每個人接觸到的一切六塵境界,都是自己的如來藏變現出來的內相分,但是這些內相分是依據外相分而來的。外相分是所有共業眾生的如來藏所共同變現的,與每一個共業眾生的如來藏都有關系。如果其他眾生是大善或者是大惡,就能影響到外相分,從而也影響到每一個人的內相分。所以眾生的如來藏之間是有牽連的。 七、問:學如來藏法的用處是什么? 答:知有如來藏和證得如來藏,才能徹底知五陰無我,才能斷盡無明,了生死,得解脫,出生死輪回苦。不知有如來藏不證如來藏,就認為萬法為實有,這樣就不能去除貪愛,不能去除無明,不能徹底了生死,不能究竟得解脫。無明使眾生執著、造業、受苦,學如來藏法能斷盡無明,徹底解決生死。證得如來藏,了知世間和出世間的真實相,能出生大智慧,以此智慧,成就佛道,永無生死。 八、問:親證第八識以后,才能逐漸全部了知第八識的體性,心行才能真正轉變嗎? 答:親證第八識以后可以現前觀察祂的運作和在運作當中表現出的清凈體性,這樣就對第八識的清凈無為性逐漸清楚了知,有了修學的榜樣;同時也越來越逐漸深入的觀察到自身五陰身和一切法的幻化不實性,內心的煩惱和執著性就慢慢減輕了,心行就會漸漸轉變了。 沒有證得第八識時,觀察不了第八識的運作過程,無法現前觀察祂的清凈無為性,內心沒有依止,心行就不能轉變。不知道第八識在哪里,不識得祂,就不能現前觀察了別祂,所以證悟是非常關鍵的。證得真心,依止于真心,妄心才能慢慢清凈下來,慢慢得到降伏,降伏以后才能心得自在。證得真心,知道五陰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真心所現起的假相,就不再為了五陰而造作惡業,不再為了五蘊而造貪嗔癡業。破除了無明就知道了何為真何為妄,從此不再認妄為真,煩惱就能得到降伏。 戒定慧具足才能證悟避免解悟 佛說: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不僅指意識要具足,意根也要具足。意根要想有斷我見的智慧,明心的智慧,也要有禪定,在禪定中參究思量無我之法,參究思量真如佛性,才能斷我見和明心見性。 如果意根不能親自參究思量,那就不能認可意識灌輸給祂的道理,最后也是意識解悟。而意根要想參究思量無我之理,也同樣要有禪定,否則祂就會分心散亂。如果意根沒有禪定,就會帶動六識散亂,六識散亂,不斷的了別,總是要把了別的內容匯報給意根,意根就要不斷的分心,無法集中精力參究,也不能參究出一個理想的結果。 什么方法也代替不了禪定,解悟的修行方法,一定要小心。按照世尊教導的方法修行,一定不會錯。佛世時的所有弟子全部都是打坐修定的,這樣平時行住坐臥心都在定中思惟佛法。唐宋朝時明清以前民國以前的修行人都是以打坐修定為主,之后行住坐臥中都能有禪定,心常在定中,這樣心思細密,破參的機緣容易成熟,觸緣即證。我們如今回頭看他們證得佛法好像都是那么容易,殊不知他們的基礎修行都相當好,善根福德具足,三十七道品具足,當然里面包含禪定也具足,思惟伶俐清晰,聞到相應的某種法,立時就能證悟。 所有人講法中,佛講的是最圓滿最究竟的,沒有人能超過佛的智慧,信佛語絕對沒有錯。無論什么時代,佛法永遠不變異,佛法永遠適用于一切時代。多讀佛經,就能增長智慧,不會走冤枉路,也不容易被人欺瞞。所有菩薩的講法,與佛相比都有缺漏和滲漏,都有不圓滿不究竟之處,所以我們修學佛法還是以佛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