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宗公案:如何得见佛性
这个公案是仰山在做沙弥去受戒的时候,给他受戒的师父正好是他的师叔。这时候仰山二十出头已经明心。他在礼谢师叔的时候,东边走三步,西边走三步,在中间又站好立定示现给他师叔看。他师叔明白他已经是明心认可他了。然后仰山就接着问他的师叔他想见性。
仰山问师叔佛性怎么见?他师叔说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房间有六个窗户。房间里边有个猕猴,房间六个窗户外边有六个猕猴。房间里这个猕猴要见窗户外边的猕猴怎么办?这个比喻是房间里的弥猴就是佛性。佛性就是如来藏的见性。六窗就比喻我们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从这个六根的窗户我们能见到窗外的色生香味触法六尘。佛性就在六根上能够显现见得到。
那就是说,在眼根上能见得佛性耳根上能见得佛性,身根上舌根上意根上都能见得佛性,佛性可以眼见耳听鼻嗅舌尝身觉意识。意觉就是意识也能觉得到,在六根上佛性能显现出来。然后他师叔说外边那个猕猴在窗户那一叫,屋里的猕猴就能去看见他。仰山听他师叔说到这就明白了,他说我已经明白了佛性意了。他想真正的见佛性让他师叔再引导他,他就设了一个套跟他师叔说:如果房间里那个猕猴要睡着时。而在窗户外的猕猴就要叫他想见他怎么办?那意思说我怎么能见佛性?他师叔一听了不得他让我引导他。师叔从禅床上下来亲自示现佛性。手舞足蹈一手拉着仰山就开始跳起舞来。就告诉他佛性是这么见的。这是禅宗第二关眼见佛性。这是禅宗见性的禅宗公案。
仰山的师叔最后还有一句话,那个比喻叫声虫的意思是说,佛性虽然在六根上能够显现出来,但是佛性却不看见具体的色生香味触法祂不看见人,也就是土旷人稀非常广阔的一片土地上一个人都没有。是说这个眼见佛性并不能具体看见色声香味触法。佛性的性用和这个六尘的见大不相同是完完全全相反的。佛性的见不是见六尘,而是见着的佛性的性用,见着佛性那个奇妙美妙的那个作用。
关于参佛性的这些公案在参的时候,必须福德相当相当的好,禅定的功夫也相当相当的好这两个功夫都非常好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慧力强了具足了参得了佛性义,那么因缘具足的时候就能够见得佛性的性用。如果慧力非常好虽然参得出了佛性的义,但是定力并不具足也不能够眼见佛性。如果福德还是不够那么也不能眼见佛性。所以见佛性这个义,要求福德定力和慧力都要好差一条都不行。那么明心那一关别人可以给你指出来,明着告诉你哪个就是第八识怎么起作用的,别人可以明的告诉你让你知道。但是眼见佛性这一关别人怎么明说都没有用越明说越害你。你明白了佛性的用又没有定力没有福德,那就甭想眼见佛性以后也很困难。那么就得等下一世或是下一世再下一世。所以说参这个佛性一定是福德相当好定力也要相当好。尤其是这个定力。然后你慧力出来的时候明白了佛性义马上就能眼见佛性耳听佛性鼻嗅佛性身觉佛性,六根上佛性都能显现出来。差一条就不行,所以眼见佛性要求的条件比较严。需要你具备的条件要足够福德定力和慧力都要足够。
所以菩萨六度第一条就是要布施修福,福德不够明心也不能眼见佛性。以后的一关一关全靠福德。福德是基础,修福布施是一方面也不能缺,或者那你这个财布施这个福德够了也行。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里都要去修福德。你说我供佛要看怎么供佛,看你的心会不会供佛。财布施这一条不足,说明悭吝心没有破,悭吝心没有破做菩萨就不够格,菩萨的心行和气量都不够那么福德就不聚足。
所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都要来修布施把福德修园满了。这个基石打牢实了福德够了,要明心就能明心要见性就能见性。在以后一关一关的,阳炎关还有如梦观你一关一关都会过去,然后初地以上的镜像关水月关一关一关的全靠这个福德。福德是第一所需要的条件最基础的条件,这个一定要修缺了这个修行是非常非常的困难,所以任何一个人不要小瞧这个福德太重要了。
福德不够的人他的心量就小发不了大心,一切的都是以自私自利为主。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在打转心量就打不开气量就不够,就是狭窄的。因为缺福德没有进行过布施。没有布施菩萨的心性不具足心量就小就不能做一个大心菩萨,发不了大心不能发大愿,这都是缺少福德导致的。所以这个福德是非常重要的是修一切善法的基石与基础。这个要打好了往后的路都是非常好走的,一切法都是以福德为基础的。
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