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觀行五蘊斷我見(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2-10-11 22:03:16 閱讀: 0

第七章  俱捨論第二十三卷(証果所應斷除的煩惱) 

第一節  初果所應斷除的煩惱

一、原文:由於修惑具斷有殊。立爲三向。謂彼二聖。若於先時。未以世道。斷修斷惑。名爲具縛。

釋:修行解脫道的人,由於在修行過程中所應該斷除的煩惱惑差別很大,就把斷除煩惱惑業的人立名爲三個果向,分別是初果向、二果向和三果四果向。頓根的信行人和利根的法行人兩種修聖道的人,如果在先前沒有在世間道善法中,斷除修道所斷的煩惱惑,這個人就是具足一切煩惱的凡夫。

這個意思是說修道是從凡夫開始修行的,凡夫也要斷除相應的煩惱惑,每個凡夫衆生都要經過種種修道過程,最初肯定是修世間法,在世間法斷惡修善,修行的内容四正勤,四正勤沒有修足,就不能斷除煩惱惑,那就是具足煩惱結縛的凡夫。凡夫在見道前主要以修三十七道品爲主,三十七道品包括七覺分和八正道,七覺分中有定覺分,定覺分具足了,就會降伏和斷除欲界中下品煩惱。

八正道中也有正定,正定具足以後,也會降伏和斷除欲界中的下品煩惱。三十七道品具足修,戒定慧就會圓滿,見道的條件才能具足,遇到因緣才能得法眼淨,証得初果。如果不具足這些修道的條件,因緣也不會具足,那就不可能見道。很多人越過這個修行階段而說見道証初果,那就是誤會的見道,大妄語而已。

俱捨論原文:或先已斷。欲界一品。乃至五品。至此位中名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謂預流果。此於一切沙門果中。必初得故。

釋:修解脫道的人,有的人是先前已經斷除了欲界第一品至第五品煩惱惑,這時候就可以說這個人就是初果向,因爲能趣向於初果的緣故,就叫作初果向,不久就會証得初果法眼淨。初果也叫作預流果,在一切出家沙門果中一定是最先証得的果位。

初果向斷除了欲界五品煩惱惑,然後才能証得初果。意思是說在凡夫位的初果向就要斷除欲界五品煩惱惑。凡夫憑什麽能斷除五品煩惱惑呢?如上邊所說,凡夫在修道過程中,要修三十七道品,要斷惡修善,修善就能斷惡,斷惡就是斷除欲界五品煩惱,如果只修善沒有欲界未到地定,或者欲界未到地定不具足,也不能斷除五品惑,就不能成爲初果向人。修行未到地定就是七覺分中的定覺分,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定,如果欲界的未到地定不足,正定就不具足,八正道的修道就不具足,沒有正道可說。

所以有些人所說的初果二果見道不必有禪定,不必有未到地定,甚至說不用修定就能証果,這個言論嚴重的違背了七覺分和八正道之理,違背了証果之真實理,更違背了世尊和彌勒菩薩諸佛菩薩的教導,所說的証果無有其事,無有其實,這是輕視佛法的修証。也証明其沒有經過三十七道品的實際修行階段,對於修行比較盲目,臆測的成分比較多。末法時期好多的善知識,確實是只善於知識的收集和散播,不懂得修証之理。

二、初果所斷除的粗重煩惱是指什麽?

每一種法,都有粗相和細相之分,粗相是比較明顯顯著的,一下子就能看得見,感覺得到的,細相是在粗相之後顯現,不容易辨別,需要仔細細心才能看得見,感覺得出來。世出世間法都是分爲粗略的部分和細微的部分,乃至於識心也分爲粗和細。

煩惱既然是法,而且是心法,也分爲粗和細部分,粗煩惱是指粗重的煩惱,是指煩惱中比較明顯的部分,容易覺察的内容,重是嚴重的意思,明顯的粗略的煩惱一定是比較嚴重的煩惱,或者是很重的煩惱,大家都能看得出來,感覺得到的部分,是不應該存在,不被世間人接受和允許的部分,是應該最先斷除的煩惱。既然世間人都接受不了的粗重煩惱,在修行界裡,尤其是在聖賢法界裡,就更不允許存在和現行出來。

貪嗔癡慢疑惡見,這六個根本煩惱,每個煩惱都分爲粗和細兩大部分,其中細煩惱還可以再細分。粗細都是相對而說,去掉最粗部分,細的那部分也分爲粗細,乃至於不斷地細分下去,到最後再也分不了的煩惱,是最細極細的煩惱,這部分煩惱凡夫根本無法發現和分辨,乃至於幾地菩薩恐怕也發現分辨不了,那是八地以上菩薩才能斷除的。比較細一些的煩惱,凡夫因爲智慧不足,自己也沒有斷除,也發現不了,分辨不出來,即使是初証果明心的人,也分辨不出來,經驗智慧不足故。

所有的煩惱粗略的可分爲上中下三品,每一品還可以再分爲上中下三品。上品煩惱比較明顯,比較顯著,比較嚴重,是最應該先斷除的,是最不應該存在的,名爲粗重煩惱。這是在四聖諦修習過程中,在初果向階段就應該斷除的,只有粗重的上品煩惱斷除了,才能有機緣成爲初果預流果,否則連初果向都不能証得,何況初果至四果。

比如貪煩惱,可以分爲粗細九品,如果再細分還可以再分,最粗部分的貪,非常嚴重,或者是比較嚴重,一般人都看得出來,感覺得到,容忍不了,這就不應該存在了,如果還存在,那就是煩惱重的凡夫。比如對於錢財方面的大貪,對於男女欲和感情方面的大貪,對於色身的大貪,對於名聞利養的大貪等等,方方面面說不盡。其它煩惱也是這樣,嚴重而明顯的部分都屬於粗重煩惱,都必須在初果或者是初果向之時斷除。

如果一個人說自己証果了,明心見性了,可是他的煩惱還很重,還很明顯,很容易被人發現,讓人接受不了,我們就可以判斷這個人是大妄語了。盡管這個人理論一大套一大套的,講起法來口若懸河,口吐蓮花,但根據他的身口意行表現出來的煩惱,就可以斷定,他就是凡夫,不用管他的口才和理論水平,理論知識並不代表實際証量。

如果一個人說我証得了什麽什麽果位,然後說給別人聽,如果別人存疑,他就非常煩惱,起嗔心,惱怒別人,謾罵報複別人,與人結惡,那就可以斷定這個人並沒有証得什麽什麽,因爲他的煩惱太粗重了,甚至都超過普通的凡夫。那些依仗自己所學的法,而鄙視衆人,詆毁和打擊衆人,恃強淩弱的人,基本上可以斷定,都是有粗重煩惱的凡夫。

三、問:須陀洹果斷除了五蘊身爲我、爲我所的知見,是否是斷除意根爲我的知見?

答:初果斷除我見,是意根和意識都斷的,二者都認可了五蘊苦空無常無我。但是初果斷我見並不徹底,二果斷我見更深入一些,所以才達到淡薄貪嗔癡煩惱,三果斷我見更深入一些,所以才能斷除貪嗔癡煩惱,到四果時才把我見徹底斷除,我慢我執才能斷盡,世間法一絲毫都不沾染,有能力取無餘涅槃。也就是說,在把所有一切煩惱都斷盡時,才會証得四果阿羅漢,而四果阿羅漢是無學位,不用再修什麽法了,不用再斷什麽煩惱了。

初果雖然還有貪嗔癡,不是薄貪嗔癡,但是初果的斷我見功德能使得貪嗔癡煩惱得到有效的降伏,不像凡夫一樣貪嗔癡明顯和容易現行。初果在修道過程中,把三十七道品都修完了,八正道具足,說明心地是正直良善的,走在修行的正道上;四正勤修完了,說明初果人煩惱惡習得到降伏,不輕易出現了,善法已經建立起來了,並且具足初果人的善,以斷惡修善的功德,具足了初果人的解脫功德受用,不像有些沒有實際証果的人說初果人與凡夫具有同樣的貪嗔癡煩惱,這是嚴重誹謗初果人的言行,實際根本不是這麽回事。                       

如果誰遇到了與凡夫貪嗔癡煩惱一樣重的初果人,就可以斷定這個人是假初果人,是冒充初果的凡夫人。如今世間騙術盛行,佛教裡騙術也很多,個別人是有意,大多數人是無意,只不過是我心重,太抬舉自己了,眼睛不向内看自己,不會檢查和反觀自己,好出人頭地,好與人爭高低,結果反倒害了自己。命終以後因爲大妄語自動投到地獄中。                        

爲什麽大妄語業罪這樣嚴重?楞嚴經裡佛說的,譬如窮人妄稱帝王,被王抓捕,斬首示衆,九族誅滅。在佛教裡凡夫冒充聖人,比世間法裡冒充帝王罪業還大,聖人遠遠優勝於帝王,冒充聖人擾亂佛教,混淆視聽,讓衆生分不清聖凡,佛教修証次序就亂了。冒充聖人是波羅夷罪,斷頭罪,死後就要入地獄中受罸贖罪。

四、初果所斷的見惑

禪定從未到地定開始都能對治煩惱,能降伏煩惱,只有降伏了煩惱,去除或者減輕了遮障,才能証得初果。初果人雖然只有見地,只斷了見所斷的煩惱,但是斷除煩惱和三縛結,一定需要有未到地定。雖然未到地定需要修定才能發起,但是見所斷煩惱也經過了四加行的修行,以及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所以才能在見道時斷除一部分欲界煩惱。初果在見道時雖然斷了見惑,但還有思惑煩惱沒有斷,所以還需要繼續修道,才能斷盡煩惱。思惑煩惱是在見道以後通過進一步的修道才能漸次斷除,也屬於二果和三果四果人的見地,見地越透徹,越到位,我和我所斷除的程度越深,心越空,煩惱越輕微。

初果的見惑雖然是初次見道時所斷,但是初次見道,也是漸次修道的結果,不修就不能斷除見惑。修道的内容就是三十七道品和四加行,三十七道品其中之一就是禪定,不修三十七道品或者三十七道品修不滿足,就不能見道,更不能斷見惑。所以未到地定就是初果人見道所應具足的必要條件。

在初果見道之前,必須把從前的貪嗔癡煩惱降伏到一定程度,斷除粗重部分,使得貪嗔癡煩惱不至於遮障行者見道。在三十七道品的修行過程中,把極重的貪嗔癡煩惱逐漸降伏下來,煩惱逐漸微薄,心逐漸柔軟,智慧逐漸明朗,所有的遮障猶如密布的烏雲漸漸稀薄,智慧的陽光才能透過雲彩顯現出來,於是就見道了。在見道之前的煩惱淡薄微薄,只是與從前嚴重的煩惱相對而言,不是二果時貪嗔癡淡薄的那種程度,二者是有差別的,都是從相對性的角度來說的,詞滙雖然相同,内涵絕對不同,所以二者不能混淆不分。

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其中苦滅道聖諦就是修道的真理,所依據的理論。這個理論的修學,從初果之前就開始了,一直到証得四果阿羅漢。所以修道並不是見道以後才開始的,是在接觸四聖諦的時候就開始修道了,在最初修行四念處觀的時候就開始修道了,不修如何見道呢?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這些修善滅惡的修道内容正是對治衆生煩惱的,對治之後降伏了煩惱,使之輕微,才能見道。

第二節  修道所斷的三界八十一品思惑

原文:地地失德九。下中上各三。論曰。失謂過失。即所治障。德謂功德。即能治道。如先已辯。欲修斷惑九品差別。如是上地。乃至有頂。例亦應爾。如所斷障一一地中各有九品。諸能治道。無間解脫九品亦然。

釋:三界中每一地的過失和功德總共有九種,九種當中又各分爲下中上三種,粗略分爲二十七種,每一種又各自分爲下中上三種,故衆生所有思惑煩惱就細分爲八十一種。

失就是過失,衆生的過失就是貪嗔癡煩惱,是修道所對治的煩惱障礙。德就是功德,是能對治煩惱思惑的修道所獲得的功德。如果想要修行斷除煩惱惑的九品差別,就要修道,修道就要修定,無定不能斷惑。從欲界到三界頂的非想非非想天,每地都有九品煩惱過失需要斷除,那麽能對治各品煩惱過失的修道也就分爲九品,三界一切地的九品思惑斷盡,就獲得了無間斷的解脫。

所謂無間斷的解脫,就是身心在每一刹那都是解脫的,在每個法上都是解脫的,無論任何時候都是解脫的,這種解脫就不是意識單獨所能獲得的,而是最終由意根獲得的,意根解脫一切解脫,意根不解脫,一切都不解脫。意根如果解脫,修道就要深深修到意根,修到意根這種深度,一定要修定,沒有定就到達不了意根這裡,意根就不能獲得智慧,沒有智慧就不能解脫。所以解脫就是定慧等持,不是意識的乾慧所能辦得到的。

三界總共分爲九地:欲界、色界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無色界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每一地都有相對應的禪定境界,每一種禪定都能對治相應的煩惱思惑,這就是修道的功德。而思惑就是過失,其過失由禪定加以對治,禪定出現修行的功德就會出現,以其禪定功德對治煩惱思惑,其後就會以此功德証果,當然其中會有由禪定引生出的解脫的智慧証量,合起來才能解脫。

九地就有相應的九品思惑,欲界的貪嗔癡粗略分爲下、中、上三品,每一品又分爲下中上三品,共爲九品:下下1、下中2、下上3;中下4、中中5、中上6;上下7、上中8、上上9。這九種思惑要在欲界定中和初禪定中了斷,沒有禪定一品都不能了斷,就不能得初果向,更不能得初果。越過禪定的修行,就不叫作修行了,無論學多少理論知識,斷不了思惑就觝擋不了生死苦,必隨業生死漂流。從這裡看出,修定的功德是極大的,是不能越過去的,畏難避重就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修定就離不開戒律的嚴持,不守戒不持戒,禪定修不出來,就不是修道,就不會有功德,煩惱過失就不會減輕減少,命終就會隨著煩惱惑業三惡道流轉。

初禪天貪嗔癡思惑分爲下、中、上三品,每一品又分爲下中上三品,共九品:下下1、下中2、下上3;中下4、中中5、中上6;上下7、上中8、上上9。同理,二禪天貪嗔癡思惑分爲:下下1、下中2、下上3;中下4、中中5、中上6;上下7、上中8、上上9。三禪天、四禪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都有相應的九品思惑,合起來就是八十一種思惑煩惱。

原文:應知此中下下品道勢力。能斷上上品障。如是乃至上上品道勢力。能斷下下品障。上上品等諸能治德。初未有故。此德有時。上上品等失已無故。如浣衣位粗垢先除。於後後時漸除細垢。又如粗闇。小明能滅。要以大明方滅細闇。

釋:修道人應該了解,下下品道的勢力,能斷除上上品的煩惱障,上上品道的勢力也能斷除下下品煩惱障。上上品能對治的德,剛開始修道的時候,還沒有出現,一旦出現了,上上品的過失就沒有了,上上品的思惑已經斷了。比如說洗滌衣物的時候,應該是比較粗的污垢先除去,之後才能漸漸除去細膩的污垢。又比如說,粗重的黑暗,小小的光明就能滅除,深細的黑暗必須要用大的光明才能滅除,細暗滅除,才是通亮沒有黑暗的。

原文:失德相對理亦應然。白法力強。黑法力劣故。刹那頃劣道現行。無始時來展轉增益上品諸惑。能令頓斷。如經久時所集衆病。服少良葯能令頓愈。又如長時所集大闇。一刹那頃小燈能滅。

釋:過失和功德相對應的理也是這樣,由於善法力強惡法力劣的緣故,在一刹那的時間裡,最低淺的道就現前了,衆生無始劫以來所不斷增益的上品貪嗔癡煩惱惑,頓時就能斷除掉。就像歷經很久所集起的疾病,服用少量的葯就能令病頓時痊愈。又像長時間所集聚起的大闇,一刹那的時間用小燈就能滅除了。

能對治煩惱過失的道,就是德,也就是修道所發起的功德。修道的功德包括戒定慧,三者缺一不可。戒也可以與定一樣分爲下中上品,乃至於慧也可以分爲下中上品。因爲持戒,心得到有效的約束,就不散亂,這樣配合修定的功夫,禪定就會出現,由於有禪定,所接觸的四聖諦理以及大乘之理,就會入心並且融通,智慧就出現了。戒律越嚴守持得越好,禪定就越深,禪定越深,法義就越入心,義理就越融通,煩惱就越輕,德就越大。所以說持戒是德,禪定是德,智慧是德,德不僅是功德的德,也是福德的德,以此德後世得以托生善道。德也是根器,是載道之根本器具,有德就有道,有道就解脫。

道和德合一起,就是道德,德高望重,道德高尚之人,其名望自然重,不用特意宣傳,其德自然感召,譬如花香,自然引蝶。有道和德之人,下品之人所不能動,動之即受損,因果不許,德也不許,大動大損,小動小損,現世花報,後世果報,避之不得,道德巍巍故。譬如國王位尊權重,辱之或入牢或斬首,甚至株連九族,勢力盛故。

第三節  二果所應斷的煩惱

原文:若先已斷。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至此位中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謂一來果。遍得果中。此第二故。

釋:如果先前已經斷除了欲界六品的思惑,或者是七八品思惑,修到這個位中就是二果向,能趣向於二果。第二果就是一來果,人間天上各一次往來,便無餘涅槃。在一切所應得的果位中,一來果排在第二位次,所以叫作二果。

欲界的六七八三品思惑,比前五品思惑深細一些,難斷一些,一旦修斷,斷德就會高一些,果位當然就高於五品斷德的初果向和初果。欲界的九品煩惱思惑,都是與欲界裡的法有關,是對於欲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的貪嗔癡煩惱,對於欲界的飲食、衣具、生活資具的貪嗔癡煩惱,對於男女欲的貪嗔癡煩惱。第一品的下下品煩惱惑,是最粗重的,最渾濁的,最低劣的,過失最重的,最不應該具有的,最應該去除的。二品次之,三品更次之,直至五品,修斷以後,就是初果向,介於凡夫與初果之間,屬於凡夫所攝,不免三惡道流轉,但是去三惡道的幾率減少極多,到達初果位之後才能完全滅除三惡道流轉之苦。

若想斷除欲界五品煩惱惑,就要持戒修定,欲界定生起,就會降伏和斷除五品思惑煩惱。斷除此煩惱惑,繼續持戒修定,生起觀行智慧,証得五隂苦空無常無我,三昧出現,得法眼淨,得初果。其中禪定是關鍵,如果沒有欲界的未到地定,一切煩惱惑不得降伏和斷除,初果向也不會獲得。

未到地定爲什麽能斷除五品思惑呢?因爲定是定心的,先定身,只有身定了,心才能隨後定,心定了,心就伏住了,少趣向於色聲香味觸法,煩惱自然就斷。二果向和二果所斷的煩惱惑,比初果向和初果所斷的煩惱惑要細微一些、深一些,但仍然是屬於欲界的煩惱惑,還差一品就把欲界的煩惱惑斷盡無餘,有欲界的未到地定就能斷除,色界定和無色界定就更能輕松斷除了。

有人說証果和明心不必有禪定,不用斷煩惱,而且還說初果的煩惱也與凡夫完全相同。這些言論正顯示出此人沒有真正經歷過修道階段,自己的心肯定與凡夫的煩惱相應了,那所謂的証明和明心就相當令人懷疑了。沒有禪定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禪定的功德受用,自然是不會斷除任何煩惱的,其煩惱當然是與凡夫相同沒有區別了。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禪定有斷德,有福德有功德,是修道最重要的關鍵環節和助力器,沒有禪定這個關鍵環節,斷我見的智慧就不會生起,意識的理解不起決定作用,意根的智慧才是決定性的,決定著無明煩惱的存在與否,決定著後世的趣向,決定著解脫與否。

証初果相當於脫胎換骨,意根就是主心骨,什麽骨頭就是什麽胎,意根無明煩惱不斷,骨頭不變就不能脫凡夫胎,中隂身裡入什麽胎就由意根的骨來決定。爲什麽禪定能讓意根脫胎換骨?因爲禪定降伏了六識,六識動得少而慢,意根對六識的支配調控自然就會減少,攀緣心就減弱,其心就能多住在法義上,吸收消化法義的能力增強,對法義的考量就會專注一些,就會逐漸融通法義,智慧生起,煩惱斷除,得部分解脫或者是全部解脫。如果沒有禪定,六識對六塵的攀緣不斷,意根對六識的指揮就不斷,就不能住在法義上,智慧就不能生起,煩惱不斷,解脫無望。 

第四節  三果所應斷的煩惱惑

原文:若先已離欲界九品。或先已斷初定一品。乃至具離無所有處。至此位中。名第三果向。趣第三果故。第三果者。謂不還果。數準前釋。

釋:如果在先前的修道中就已經離開了欲界的九品煩惱惑,或者是先前已經斷除了色界初禪天的一品煩惱惑,乃至於全部都離開了無色界的無所有處天的煩惱惑,修到這個位中,就是三果向,能趣向三果。第三果是不還果,不會再來人間修道和取滅度,直接在五不還天取無餘涅槃。

三果的解脫智慧有許多差別,以後會說到。現在說的重點是,三果向已經離開了欲界的所有煩惱惑,甚至色界初禪的第一品煩惱惑也斷了,就成爲三果向。離開欲界所有的煩惱惑,只依靠欲界的未到地定根本不行,還必須要有色界的初禪定,最高要有無色界的無所有處定,才能斷除欲界的所有思惑。

爲什麽斷除了欲界思惑只是三果向,而不是三果呢?因爲煩惱是要先斷,沒有遮障了之後,才能繼續觀察五蘊,生起更深的見道智慧,而三果見道,才能証得三果。二果也是這樣,二果向在未到地定中斷除八品思惑,消除了煩惱遮障,才能更進一步的觀察五蘊,生起二果的見道智慧,証得二果。初果也是這樣,在凡夫位的未到地定中,斷除五品思惑,消除粗劣的煩惱遮障以後,觀行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獲得最初斷我見的智慧,証得初果。

按照這個見道標準來衡量,娑婆世界究竟有幾個真正小乘見道的?如果小乘沒有真正見道,五蘊不死,何來更高一些的大乘見道?原來滿大街都是假見道、虛見道,所有自封和他封的果都是什麽果?想想後世的果報,就會一身又一身的冷汗。爲什麽還有那麽多人不知道害怕?愚和癡而已,見棺材竟然不知道落淚,躺在棺材裡的時候,也流不出淚了,只好在三惡道裡流血。

原文:次依修道。道類智時。建立衆聖有差別者。頌曰。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名信解。見至亦由鈍利別。論曰。即前隨信隨法行者。至第十六道類智心名爲住果。不複名向。隨前三向今住三果。謂前預流向今住預流果。前一來向今住一來果。前不還向今住不還果。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

釋:三果向之後,再次依著修道出生道類智的時候,就出現了衆多聖人的差別。修到第十六心的時候,隨同三果向的斷德住在三果位中,名爲隨信行的信解人。隨法行的見至人也由於根的利鈍而有差別。前邊所說的隨信行和隨法行的人,修到第十六道出生類智的時候,名爲三果的住果,捨去向果,不叫作向了。隨著前邊的初果向、二果向和三果向,現在住在三果中,前邊是不還果向,現在是不還果。而証得阿羅漢果,卻沒有向,沒有最初的中間果,直接証阿羅漢果,因爲只要阿羅漢見道,就沒有什麽可修可斷的了,前邊三果都已經修完了,才能証得阿羅漢四果,成爲無學。前三果都是有學有修有斷,第四果無學無修無斷。                         

第五節 四果之前所應斷除的煩惱 

一、阿羅漢分爲慧解脫和俱解脫兩種。慧解脫的阿羅漢禪定只有初禪,以解脫智慧爲主,俱解脫的阿羅漢要四禪八定或者是加一個滅盡定。阿羅漢要斷盡一切煩惱現行,沒有初禪以上的禪定,不可能把貪嗔我慢等煩惱都斷盡。証據到瑜伽師地論裡有,或者阿毗達摩俱捨論裡也有。

不管是什麽煩惱,即使是最粗淺的煩惱,也需要有禪定才能斷除,沒有禪定就不能斷除和降伏任何一點煩惱。而斷除欲界最粗重的五品煩惱,才能成爲初果向,近於初果,這都需要禪定,禪定越深,斷除的煩惱越多。沒有色界禪定,欲界的貪欲煩惱不可能斷盡,嗔恚煩惱也不可能斷盡,那就不能証得三果阿那含和四果阿羅漢。所以在佛法的修証中,禪定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沒有禪定,就談不到實修,更談不到實証,修學佛法就是兒戯。所以有人說不用修定就能証果,沒有禪定那就証明這個人具足一切煩惱,不可能斷我見証果,是具縛凡夫一個。                          

根據煩惱斷除的程度,就能判斷所証的果位,証果與斷除煩惱緊密相關,與禪定緊密相關。煩惱就是無明,斷除無明才能得智慧,得解脫,有煩惱就沒有智慧,沒有禪定就有煩惱沒有智慧。佛法是一環套一環融會貫通的,如果各個環節都脫節連接不上,此法是此法,彼法是彼法,不能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說明佛法沒有通,關卡沒有越過,沒有實証。

二、我慢爲什麽是障道的因緣?

道即是無我,我慢即是有我,我與無我相背,障礙無我之道,我越重,越障礙無我之道以及無我的觀行。以有我之心觀行無我,觀來觀去,最終還是我,不能証得道。瑜伽師地論裡列舉的我慢,都是以我字開頭,說明有我必有我慢,我慢是我的表現,所以一切煩惱都因我而有,我就是罪根,是罪魁禍首。如果有人說:我証果了,我比你們強,我最厲害等等,這樣的態度一出現,就知道這個人我重,沒有斷我見,所以我慢很重的人,不可能斷我見。修道就是不斷斷除煩惱的過程,煩惱越輕,我見越薄,離道越近,三向四果是依據斷除煩惱的程度而定。

三、俱生我見和我慢的區別                                

有的人弄不懂我慢與俱生我見的區別,就把我慢當作俱生我見,說四果才斷俱生我見,這個誤會非常大,導致無法真正斷我見。俱生我見是意根的我見,是兩種我見之一,在初果時就要斷除,如果不斷就不是初果人,不是斷我見之人。我慢是意根最深重的煩惱,屬於意根的俱生我執,不屬於俱生我見,俱生我執在臨証四果前才能斷,所以四果阿羅漢才沒有我慢的現行煩惱。

我慢和俱生我執是依我見而有的,我見斷除以後,我慢和俱生我執才能漸次微薄,最後斷盡,我見斷盡時我慢就沒有了,所以俱生我見和我慢二者不能相提並論,概念不能混淆。

下意識當中就有個我,不用思索,不用分析和比對,這就是我慢,是意根的認知,就像是骨髓裡的東西一樣,意根的我慢不容易發覺,更不容易拔出來,包括卑劣慢、高慢、過慢。心裡只要有個我,肯定就有我慢,人人都知有個我,或者自傲,或者自卑,都是基於我見而有的,非常難斷,根深蒂固。比如說嬰兒看見別人想抱的時候,不高興時就扭頭不理,這就是與生俱來的我慢,伴隨意根而有,不用意識比較就有,不管有沒有意識,意根都有與生俱來的我見和我慢。好表現、喜歡突出自己的那些人我慢都重,指出錯處就不高興的都屬於我慢,總認爲自己挺不錯的都是我慢,喜歡與他人比較的都是我慢的表現,凡是有自我認知的都是我慢。

意根的俱生我見是根深蒂固的一種我見,認爲五蘊就是我,這種心理不易覺察,很隱蔽,所以很多人無法降伏和斷除俱生我見,就說只斷意識的分別我見就是斷我見証初果了,但是如果意根的俱生我見不斷的話,意識的分別我見即使真斷除了,依著意根還會不斷的生起我見,而且會隨時隨地的生起我見,而不自覺知,非常麻煩。

因爲俱生我見不是意識的我見,所以就不是一種感覺,感覺比較膚淺,是意識的覺,是意識的分別我見,通過分別才有,不分別時就沒有,比意根的我見容易發現,也容易降伏,但降伏以後還會出現,斷不盡,因爲意識的俱有依意根不斷我見,隨意根而轉的意識怎麽能真斷我見呢?這就免不了我見隨時隨地出現,也就不得不經常壓制,很多時候根本壓制不了,那命終的時候當然是隨著意根的俱生我見和煩惱繼續流轉生死苦海,不免三惡道了。

斷了三縛結的初果人有我慢,包括貪嗔癡已經弱化了的二果,仍然有我慢的煩惱心所存在,到三果才降伏了我慢,或者斷除一少部分,還不能斷盡,斷盡就成爲四果。意根的俱生我執比俱生我見更難斷,從次第上講,先斷俱生我見和分別我見証初果;然後再進一步深化觀行兩種我見,弱化貪嗔癡証二果;再進一步深化觀行兩種我見,修出初禪定,斷除煩惱証三果。意根的俱生我見徹底斷盡,俱生我執也就徹底斷盡,我慢消失沒有了,就証得四果羅漢。

四、破無明斷煩惱才是正修行

十二因緣中無明、行、識和名色前四支,表明名色的出生即是生死輪回苦的延續,而生死輪轉之苦完全是因爲無明,無明爲愚癡,愚癡就會有愚癡的業行,促使六識不斷造作貪嗔癡煩惱的身口意行,存下惡業種子,從此生死苦相續不斷。因此修行就要破除無明煩惱,無明破除了就會獲得智慧。

無明與智慧是對立的關係,如稱兩頭低昂等時,所以有智慧的時候就不會有煩惱,不會造作煩惱惡業,有煩惱的時候就顯示出心中有無明,任何一個煩惱的造作都是因爲有無明而沒有智慧,有智慧就不會造作任何煩惱業。一旦有人造作了煩惱業,有不如法的身口意行,就說明此人無明未破,智慧未生起,生死苦不能了斷。

學佛成就的標志就是破無明,斷煩惱,增智慧,不在於學了多少理論知識,學理論知識最終是爲了破除無明,斷除煩惱,離開這個宗旨,學法就無任何意義。要想了生死苦就要斷惡修善,行善向善道得解脫,行惡去惡道受生死苦。如果無明不破,煩惱不斷,學再多佛法知識,也無濟於解脫生死苦,所以掌握衆多理論知識不是修行的方向,破無明斷煩惱增智慧才是正道。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