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俱捨論疏第二十三卷(聞慧和思慧)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論著講解 更新時間: 2022-09-27 22:50:05 閱讀: 0

俱捨論疏第二十三卷(聞慧和思慧)  

唐 法寶撰

聞所得慧和思所得慧,是在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善根之前出生的智慧,這兩種智慧不夠堅固,遇逆緣則會退失。修到思所成慧後邊的修所成慧的時候,觀行智慧才不會退失。四種善根中忍善根出現的時候,善根才不退,觀行智慧也不退。在四加行修完之後,才會出現証慧,証得四聖諦所出生的智慧,也叫作現量智、法智類智等等。

原文:襍緣法念住總有四種。二三四五蘊爲境別故。唯總緣五名此所修。彼居此中修四行相。總觀一切身受心法。所謂非常苦空非我。然於修習此念住時。有餘善根能爲方便。彼應次第修令現前。謂彼已熟修。襍緣法念住。

釋:在修習四念住中的法念住時,還要間襍觀修身念住、受念住和心念住,不僅要緣法念住,還要間襍著緣其餘三念住。因爲修習法念住所對應的受想行識蘊四種境界各個不同,所以要總緣色受想行識五蘊來觀修法念住。行者心緣法念住中要修習四種行相:苦、空、無常、無我,從總體上觀行身、受、心、法的苦空無常無我。而在修習法念住時,還有其他善根如暖、頂、忍、世第一法,能方便驗証所修結果,行者應該次第修習,使令四種善根一一現前。當這四種善根現前的時候,就說明行者已經很熟練地修習了襍緣法念住。

原文:將欲修習。此念住時。先應總緣。修無我行。次觀生滅。次觀緣起。以觀行者。先觀諸行。從因生滅。便於因果。相屬觀門。易趣入故。或有欲令。先觀緣起。此後引起。緣三義觀。此觀無間。修七處善。

釋:行者在即將要修習此法念住時,首先應該從總體上緣於五蘊觀行無我的行相,再次第觀察五蘊的生滅,這是觀行五蘊的無常行相,再次觀行五蘊的緣起,這是觀行五蘊空的行相。因爲觀行者是先觀行身受心法諸行,是隨順於因緣而有生滅的,這樣就方便從因果的相屬角度來觀行無我無常,容易趣入四聖諦理。有的人是想要先觀察五蘊的緣起,後續再引發緣於蘊處界三法義的觀行。這種觀行方法就是無間斷地修習七處善根,即於色受想行識五蘊分別觀察其苦、集、滅、道、味、患和出離。

原文:於七處善。得善巧故。能於先來。諸所見境。立因果諦。次第觀察。如是熟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順現觀諦。謂欲上界。苦等各別。於如是八。隨次第觀。修未曾修。十六行相。彼由聞慧。於八諦中。初起如斯。十六行觀。如隔薄絹。睹見衆色。齊此名爲。聞慧圓滿。

釋:由於在修七處善時修得了善巧的緣故,就能於先前所觀行的所有境界,建立因果諦理,即明了五蘊的苦集滅道,次第觀察五蘊的七善處。像這樣熟練地修習觀行智慧和禪定以後,就能出生順於四聖諦的現觀諦智。順現觀諦就是隨順於欲界和色界無色界各自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等的智慧,雖然這時候還沒有現量觀行智慧,但是卻能生起暖法善根,不違背四聖諦理。

這樣對於四念住和四聖諦八種義理,隨其次第觀行,修習從前所沒有修出來的十六種行相。行者由於聞法所獲得的智慧,在這八種諦理的觀行中,最初生起了這樣的十六種行相的觀行。這時候的智慧猶如隔著一層薄薄的布絹來觀看一切色相,到此聞慧就修圓滿了。

聞慧修圓滿的時候,觀四念住和五蘊,就像隔著一層薄絹見色,雖能見色的輪廓,猶不清晰,朦朦朧朧,在聞慧出現之前,見一切法就更加朦朧不明了,無明很重。修到聞慧時,無明變薄一些了,修到思慧和修慧時,無明變得更薄了,及至証慧出現了,無明斷除一部分,三縛結斷除。

對照以上論文中所描述的聞慧特征和修行過程,檢查自己的聞慧修到了什麽程度,是否修習圓滿了。即使已經修習圓滿了,這才僅僅處於聞慧階段,離証慧還有很遠的距離。如果修了若干年,連聞慧都沒有修圓滿,應該檢查自己差在哪裡,如何彌補差距,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快馬加鞭,精進修道。

原文:思所成慧。準此應說。次於生死。深生厭患。訢樂涅槃。寂靜功德。此後多引。厭觀現前。方便勤修。漸增漸勝。引起如是。能順決擇。思所成攝。最勝善根。即所修總緣。共相法念住。

釋:思所成慧依照聞所成慧的準則也應該說一說,在聞所成慧圓滿之後,就會對於生死輪回深生厭患,厭倦世俗,訢樂於涅槃的寂靜功德。在此之後就會更多地引生出厭離世間的觀行,現觀世間之可厭,這樣對於修道和觀行就會更加地精進,觀行越來越深入,智慧越來越殊勝。乃至於引發出了能隨順於五蘊苦空無常無我諦理的順抉擇分,由思所成慧所攝屬的最勝善根就出現了,這就是所修的從五蘊總體上緣著四聖諦共相的法念住。

共相是指一切衆生的五蘊都是同樣的苦空無常無我,所有衆生的五蘊都具有這樣的共同屬性,與此相對的是別相,是單體衆生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屬性。法念住要從別相和共相兩個角度來次第觀察,才能修行圓滿。

這裡描述出了思所成慧所具有的相貌和特征,最主要的就是有對五蘊世間的厭患心,厭倦於三界世間,向往於清淨的涅槃功德,内心順從於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性,不違逆四聖諦理,對四念住有如理如實的抉擇,發起順決擇分。順就是順從、不背離四聖諦的意思,如果内心抗拒無我無常苦空之理,那就沒有順決擇分,聞慧也不圓滿具足。

如果學人還沒有出現對五蘊世間的厭離心,還是對世間抱有欲求和希冀,贊歎世間法,貪著於三界世間法,不肯捨離,執著於世間眷屬,情執深重,那就沒有思所成慧,沒有隨順於四聖諦理。這樣的話修所成慧就更不具足了,離証道就太遠了。通過觀察衆多所謂証果明心之人的言行,發現極少有人厭患世間,極大多數都是對世間充滿了貪欲和希冀,所以這些所謂的果,都與真果相差太大了,聯想其後世果報,就令人唏噓不已。

有些人就會說,我們修學大乘法想成佛道的人,就是要保有五蘊,在五蘊世間裡修行,自利利他,不應該厭離五蘊世間,如果厭離世間就是非菩薩種姓。此言差矣,菩薩應與聲聞緣覺一樣對世間生厭,只不過雖厭而不離,絕對不與凡夫一樣喜樂於世間,貪著於世間,明知世間是幻化的,菩薩的智慧怎麽能對幻化的世間抱有什麽希冀和欲望呢?有欲有貪有喜樂,就說明其智慧有虧有差池,不明空幻之理。菩薩知世間空幻,其心寡淡,無欲無求,但爲道業和衆生,隨其願力,不得不行走於世間。而凡夫心卻不是不得不,而是訢樂於世間,味著於世間,不忍捨離。所以無論是小乘學人還是大乘學人,只要修出思所成慧,必然會對世間生厭離欲,菩薩不離欲就是非真菩薩。

在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中都有禪定,只是禪定的深淺不同而已,如果連基本的粗淺的禪定也沒有,聞所成慧就不可能圓滿具足,更別說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了。每一種智慧,都與禪定不相分離,無定心亂,心神不集中,則聞思不具足,定淺慧淺,定深慧深。在之後的修所成慧的集聚過程中,禪定一定要具足未到地定才能參証成就,從而見道。未到地定不具足的時候,可以有聞慧和思慧,也可以有修慧,但是修慧卻不能圓滿,也就不能見道。

原文:準上論文。即是三義七處等後。起總相念住。入暖法也。三義觀者。即蘊處界。三科義也。七處善者。如實知色苦。色集。色滅趣。色滅行。色味。色患。及色出離。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如實知色。是四智知。謂法類智。世智苦智。

釋:對照上述論文中所說,應該知道,在觀察蘊處界三科義以及七處善之後,就會生起緣於五蘊總相的法念住,入到暖法善根中。三義觀就是對蘊處界三法的觀察;七處善就是如實知色蘊的苦、色蘊的集、色蘊的滅道、色蘊滅所修的道、色蘊的味、色蘊的過患,以及色蘊的可出離性;並且如實知受蘊這七處善、想蘊這七處善、行蘊這七處善和識蘊這七處善,也都是與色蘊七處善同理。並且如實知色蘊,會生出四種智:法智、類智、世俗智和苦智。

解脫的人具十種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和無生智。由於如實觀察了五蘊中各蘊的七處善,就會以智慧如實知色蘊,知色蘊的智慧有四種,就是法智、類智、世智和苦智。法智是對一切法從總體上,以智慧觀知其無我無常苦空;類智是對總體法中的相同類法的智慧觀知;世智是對世俗界中法的智慧應對,隨著世俗衆生的根基利鈍隨宜度化;苦智是對五蘊世間的如實觀察,一智慧知世間一切法皆爲苦,不可取。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