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3-08-20 21:54:50 閱讀: 0

第四章 煩惱心所法和善心所法

第一節  意根的兩種煩惱心所法

一、常恒現行和不恒常現行的煩惱心所法

意根的煩惱心所法分爲兩種,一種是常恒伴隨意根現行,須臾不斷的煩惱心所法,如瑜伽師地論裡提到的我見、我慢、我愛和無明(我癡);另一種是不常恒伴隨意根現行的煩惱心所法,這是指除以上四種煩惱之外的心所法,如嗔、喜、怒、等大中小隨煩惱,如果這些煩惱恒常現行,那麽衆生的自他身心就會嚴重受損,生活繁亂,生命就不會長久,只有我見我愛我執我慢煩惱才是凡夫衆生恒常現行的煩惱。

一切人等遇到深法,無法現前觀行,只能稍微理解一點表面意思,所以只能背書。十二因緣法顯示出,衆生之所以在六道裡生死輪回不休,就是因爲意根的無明,意根若無無明,十二因緣盡,衆生煩惱盡,就解脫了生死。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七個字充分理解了,就會明白意根到底有沒有嗔。意根的無明裡若沒有嗔,也就不會促使六識造作嗔業,生死業就減少了近一半,而意識有嗔是無所謂的,因爲意識不能決定造作嗔業,也就不會有嗔業種子,也就沒有嗔的生死業。

再者說,意識的嗔是從哪裡來的?如何出現的?很多人既不能現前觀察意根是否有嗔,也捋不清意根與意識的邏輯辯証關係,也不知道六識身口意行的由來,只會背書,並且認爲自己淺薄的理解是正確的。如楞嚴經中說,衆生生命的最初期只有意根和阿賴耶識,意根起念之後,才有天地萬物和五隂六識,意根若沒有嗔,意識的嗔是哪裡來的?嗔業是如何出現的?衆生之間互相爭奪打鬥,是因爲什麽?是如何出現的?

意識的煩惱很容易降伏和斷除,只要懂得了理論,明了了理論,就會有效的控制了煩惱,但是由於意根不斷煩惱,在遇到根本問題時,意識一疏忽,煩惱立刻就會出現,人就現原形了。比如夢中,比如醉酒以後,意識弱了就沒有理智了,意根的煩惱就會全部表現出來。醉酒以後的嗔心嗔行,難道也是意識的?爲什麽酒後更容易造惡業?爲什麽酒後現原形?爲什麽酒後見人品?

降伏煩惱是指把意識的煩惱斷了,但是這只是暫時性的,不是長久的,如果意根的煩惱不斷,意識所斷的煩惱在因緣具足時還會生起來,根本控制不住。所以嗔煩惱在三果的時候才能斷盡,那就表明意根在三果時才能斷盡嗔煩惱,而意識的嗔煩惱,在凡夫明理階段就可以斷除,但不究竟,遇到特殊緣分意識還會出現嗔煩惱。比如有一些人性格溫和,脾氣特別好,平時無論怎樣都不會生嗔,這是意識無嗔的情況。但是一旦遇到特殊情況,觸碰到他的底線,這樣的人也有可能會殺人,這就是意根的嗔現行出來了。

二、意根有恨隨煩惱心所法嗎?

問:如果恨的情緒到了咬牙切齒的程度,就是意根的深恨,是意根的反應,意根有恨的小隨煩惱嗎?

答:意根是作主識,身口意行由意根作主和指揮支配,咬牙切齒的身根活動是意根支配和指揮造作出來的,意識不管有什麽心思什麽想法和情緒,都不能指揮和支配身體有咬牙切齒的現象發生。把意根當作一個正常的識心,就容易理解意根所有的心行活動,就不會有誤解了。

意根是五隂身的主人,時刻主宰著五隂身一切身口意行,我們修行就是在修意根,改變意根,意根三次轉識成智之後就成佛,如果意根沒有某種無明煩惱,那麽修行就只修意識就好了,不用理會意根。而修意識是非常簡單、非常輕松和容易的,只要學了理,意識思惟之後理解就明了、有智慧了,心行就能發生變化,就轉變了。而實際上修行是非常不容易的,絕不是這樣簡單和快速,改變自己很困難,必須經過長期熏習,長期的反觀和歷緣對境的降伏自己,才能取得一點點的進步。意根的無明煩惱極多極深,不容易降伏和斷除,修行才覺得困難。

十二因緣是由意根的無明導致後續無量的生死輪回苦,就說明意根具足一切無明煩惱,如果意根沒有無明煩惱,只有意識有,就不至於有無始劫的生死輪回苦了,意識的無明煩惱都容易解決。那麽還要再思考,意識的無明煩惱是從哪裡來的嗎?

我們通常所說的我,就是指意根,主要是指意根,一說我的時候,就是意根的思想觀念出來了,根深蒂固習氣深重的我的思想觀念,就是意根。那麽想要觀察意根,就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和習氣就可以了。我就是意根,觀察意根就要觀察我,從這個角度來用功就不困難了。内心當中比較深邃難以發現和觀察的思想觀念,都是意根的,根深蒂固的骨子裡的習氣煩惱和智慧,都是意根的,非常隱秘難知難改。意識的思想觀念都浮在表面,容易被熏,也容易發現,容易降伏,容易改變。如果不涉及到意根的修行,那麽學佛就是輕松愉快的,成佛也就很快速了。

意根在五蘊當中的所有功能作用,都能觀察得到,知道事實是什麽,真理是什麽,才能說意根有什麽和沒什麽,或者確切的說,或者肯定的說,否則就要按照佛說的:不要信汝意。自己的判斷會嚴重受到現量觀察智慧的侷限,智慧不足觀察不出來的時候,就要努力修行,爭取早日能夠如實觀察和現量觀察,以獲得真實的智慧、如實的智慧和現量智慧。在此之前,懷疑畢竟屬於懷疑,不能得出如實的結論,那就不要下結論。學佛修行都要本著這樣的態度,才不會有誤評誤判的過失。

努力把法貫通,連貫起來,就能捋順法義了。任何一個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有主體有主線聯繫起來的,從整體上把握所有法的内涵,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學佛修行不是背誦什麽法則,而是要理論聯繫實際,要實際去觀察,看看所遇的理論是否如理如法,是否是實際。要努力去實地觀行,在五蘊的運作上觀察,在身口意上觀察,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佛法與世俗法都是這樣。學佛是要追求真理,真理就是事實,無人能改變的事實,以事實爲自己所依,以真理爲自己所依,就是佛教導我們的依法,這樣才能有所成就,不會錯謬。

三、意根恒常現行的四種俱生煩惱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原文:又前說末那。恒與阿賴耶識俱轉。乃至未斷。當知常與。俱生任運。四種煩惱、一時相應。謂薩迦耶見。我慢我愛。及與無明。此四煩惱。若在定地。若不定地。當知恒行。不與善等相違。是有覆無記性。

釋:前文說過,意根永恒地與阿賴耶識一起運轉,乃至於從來沒有斷絕過。所以應當知道,意根常常與與生俱來的任運恒常而行的四種煩惱同時相應。這四種煩惱是:我見、我慢、我愛和無明。這四種煩惱不管是有禪定還是沒有禪定,應當知道永遠都在運行著,不與善十一心所法相違背,有善心所法時也有這四種煩惱,有這四種煩惱也不妨礙有善心所法。意根的性質是有覆藏的無記性。

這段瑜伽師地論原文,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他們都認爲意根只有這四種煩惱我見、我愛、我慢和無明,實際上原文不是這個意思。即使是這個意思,那麽無明這一種煩惱就包括了所有的煩惱,凡夫的意根就具足了所有煩惱。這裡的意思是說,意根與這四種俱生煩惱時時刻刻恒常的在一起運行,刹那須臾都不分離。恒行就是恒常運行不斷滅的意思,意根沒有斷除我見的時候,在運作過程中就有我見現行,時常與我見相應,處於凡夫位;意根在沒有斷除我慢的時候,其心時常表現爲我慢,非常緜密根深蒂固,處於三果以前至凡夫位;意根在沒有斷除貪愛的時候,對三界世間一切法都表現爲貪愛心理,愛著世間法,而不能出離,處於二果以前至凡夫位;在意根沒有斷除無明的時候,内心時刻與無明相應,不相捨離,處於凡夫位。

意根還有不恒常運行的煩惱心所法,不是時常與意根共同運行,不是常常都要現行出來,而是有時現行出來,有時不現行出來,除了以上所說的四種煩惱以外都是不恒常運行的煩惱。那麽意根的煩惱心所就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恒常現行存在,一部分偶爾伴隨意根現行。

意根有無明這個煩惱,而無明則包括了一切煩惱,所有的煩惱都是意根的無明引生出來的,由意根的煩惱引發意識的煩惱,造作出一切煩惱業。所以斷煩惱只有斷除意根的煩惱才是究竟的斷煩惱,如果意根沒有了某種煩惱,那就不用斷這種煩惱,修行就少了一些麻煩和遮障。

意識有沒有煩惱都是無所謂的事情,因爲意識是斷滅法,意識一滅煩惱即消失,只剩下意根,只要意識的煩惱不熏染意根,意根沒有煩惱,衆生就不會有生死輪回;如果意根有煩惱,生死輪回就必不可免了。爲什麽無數人非要在意識上大做文章呢?就是因爲這些人只能夠了解一下意識,根本不懂意根,更觀察不到意根的心行,所以漫天遍野都是意識論,衆生被誤導得很可憐。

這四種煩惱在凡夫位一切時中恒時現行,沒有斷過,其他煩惱時有時無。斷我見以後,沒有了我見煩惱,我見煩惱就不再恒常伴隨著意根了,其他三種煩惱還要繼續恒行,四果以後四種煩惱全部消滅,心清淨,再也沒有恒常運行的煩惱了(大乘法方面的無明除外),但習氣還在,只是不恒行。六個根本煩惱是樹干,二十隨煩惱是枝葉,樹干一倒,枝葉不久就會干枯,蕩然無存。

意根的無明煩惱,包括了一切煩惱。其中嗔煩惱不能恒行,是時有時無的,如果嗔心恒行,其後果不可想象,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都會忍受不了,嗔毒不久就會毁壞色身,生命就會不久於世,周遭的一切人等苦受無邊,沒有樂受。這裡沒有特意說意根有無嗔煩惱和其他隨煩惱,但是意根絕對有嗔煩惱和隨煩惱,如果沒有嗔煩惱,我們就不用再修行斷除嗔煩惱,意識有嗔煩惱那是無所謂的,意識不能主宰身心世界,總是要不斷的斷滅,滅了就沒有煩惱了,只要意根沒有嗔就好極了,事實卻不是這樣。

瑜伽師地論裡的語言非常簡潔,把語義吃透非常不容易,需要文字功底以及修行上的証量,兩方面結合才行。而真正的依法,就是要依據事實,只要是事實,早晚都能攻破一切不符合事實的言論,凸顯出真理的力量。即使佛講的法,也要自己實際去觀行,是否是如此。佛講的一切法,最後需要我們全部去實証到,才能成佛。不實証出來加以証明,就不能獲得相應的智慧,背佛語是不解決問題的,佛說的不能代表我們自己証得了。修行到最後,要依全部的事實真相,連佛也不依,佛說的法,自己都要實証,全部証得以後,才算徹底修行成就。

佛在娑婆世界講的法,也僅僅相當於手指甲裡的土那麽多,沒有講的法,卻像大地裡的土一樣多。一切法我們都要修學,都要實証,都要知道事實真相。而這個事實真相,不是依人就能得到的,必須實証才行。

瑜伽師地論這段文字還有一個重要的意思,文中說,我見、我愛、我慢和無明四種煩惱,無論是在定中還是不在定中,都是恒行恒常運行的。雖然是恒常運行,卻不與善十一心所法相違背。意思是說,意根既有煩惱心所法,同時也有善心所法的存在和運行,二者不相沖突。這裡瑜伽師地論說意根是與善十一心所法相應的,而有的菩薩論裡說,意根不與善心所法相應,兩個論互相沖突,那當然是以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爲準了。

第二節  意根的貪煩惱心所法

一、貪錢的表現

意根無始劫以來一直帶著貪染性,比如說貪財這個習慣,在從前都使用現金的時候,貪心重的人走到大街上就會不自覺地尋覔街上是否有掉落的錢財,偶爾在無人注意的角落,會非常快速地發現別人遺落的錢財,然後馬上就能讓意識判斷出錢財的價值,自己再決定拾起來放進衣兜裡。在這個過程裡,意根攀緣作意於每個處所,意識就在每個處所尋覔,對於錢財物品很敏感很留心。但是意根不知道所觸的法塵具體是什麽,不認識錢財和物品,需要靠六識的了別才能知道。六識就把自己所了別的法傳遞給祂,意根才能知道那是多少錢,然後決定是否撿起來。

意根因爲對錢財感興趣,作意於錢財,才能有眼識意識的産生,之後意識眼識才能發現錢財,但首先是意根攀緣作意的,祂依賴著意識而留心在意錢財這些事。意根注重和留心的事很多很多,知道的事情也非常多,但是祂只能知道個大略情況,不知道細節和具體的内容。判斷錢財物品是意識心的事,意根通常做不了這樣的了別判斷,意根對六塵具體法相的了別慧劣一些,祂不能分析判斷,具體的六塵祂無法了知,要靠意識的分析了別才能知道。但特殊情況也有,意根如果對非常熟悉特別執著的東西,其直覺非常強,即使老年癡呆了,意識不能正常了別了,意根還是能習慣性地攀緣和執著。

如果有修行和修養,意根就不貪他人錢財,不貪無義之財,那麽在大街或者無人之處,即使能恰巧發現他人遺落的錢財,也不會去撿起來,這樣的人是長期以來不貪非己所有物的人。貪心意識也有,意識的貪心有受環境熏染後天形成的,也有受意根熏染影響的。意識心受環境的熏染時,就要去熏染意根,意根受熏以後就會更貪了。意根如果不貪,也不受意識的熏染,祂就會阻止意識,不讓意識的貪行現起;意識如果不貪,也能影響意根,讓意根不再貪。

所以說後天的環境也很重要,它能影響和熏染意識,意識受熏染以後,就要去熏染意根,如果是善熏當然是好,如果是惡熏,那麽意根的染污就會越來越嚴重。有善根福德有修行的人就不受後天環境惡的熏染,只接受善的熏染。如果意識完全熏習不了意根,那麽學佛修行就沒有用了,修行就是讓意識受善法熏,然後再去熏意根,改變意根,才能達到最終的修行目的和結果。諸佛在任何惡劣的後天環境當中,永遠不受染污的熏染,因爲佛的心已經究竟清淨,不再受任何熏染了。

二、深淺兩種層次的貪

不少人都這樣想: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送人和丟失都無所謂,有沒有都無所謂。可是當有一天真丟失一大筆錢時,内心真是煩躁不安,苦惱萬分。覺得無所謂的是意識心,實際上無論意識如何覺得都沒有多大用處,這樣的口頭禪在關鍵之時,就顯得蒼白無力,很多人都是這樣自欺欺人,到動真格的時候,内心是那樣的不捨和慳吝。

因爲在關鍵時刻,涉及到了深層次的意根心理問題,一切行爲由意根作主說了算,這已經不是意識心的口頭禪那麽簡單了。說由意識隨便說,做一定由意根決定做,意根有貪染有貪吝,說與做不可能一致,甚至要顛倒。對於一些人的深層次心理問題,一般性的說服勸導已經不起作用,必須深入到内心深處,挖出内心的病根,然後對症下葯,有效的引導意根降伏貪吝煩惱,才能改變一下心理的貪吝習氣。

三、意根有我才有貪

意根把五隂身當作我的時候,就會在一切時中和事中維護色身,在飲食方面,調控意識和眼識挑剔飲食的色澤和營養,敺使舌識和意識貪求香、味和營養,把味塵當作實在的,把味覺當作實有的,把身體當作真實不虛的,於是就不斷地貪著飲食。

其實美味刹那生滅變異不久常,味覺刹那生滅變異不久常。味覺消失之後了無所得,味覺存在之時了無所得;美味進入食道以後了無所得,美味存在之時也是了無所得;消化以後營養了無所得,營養存在之時也是了無所得;色身滅去以後了無所得,色身存在之時同樣是了無所得。

可是七識心因爲貪愛飲食,卻被困在欲界六道輪回裡苦受連連,貪得一時刹那的受覺,卻千萬年的沉淪生死苦海中,其苦樂之比如何?在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身覺觸、意思法時,亦是如此,短暫不久常的虛妄的樂受,換來的卻是無盡的苦楚,何苦?

時刻觀照自心當中的那個我,觀察在五隂身的各種活動當中,是否都是圍繞著那個所謂的我,把自己的覺知性覺受性當作真實實在的我,把色身的各種活動當作真實實在的我,之後就貪執這些所謂的我而不知不覺,以至於生死苦受不斷,輪回不止。時常讓心處於定中,觀察反觀自己的言行舉止,找出心中寶愛的那個我,觀行、思考、降伏、消融他,最後放下他,斷除他,就能不被他所束縛,才能得解脫,得自在。

四、貪與不貪兩種心所法的差別

問:看桌子上的白紙和看桌子上的珠寶,意根的貪性和捨性有什麽不同?八個識的運作有什麽區別?

答:兩種情況下八個識心的運作程序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六個識或者說是七個識現行的時候,心所法有一些差別,每個識了別的時間長短不同。七個識在兩種情況下,心所法有差別,六七識和眼識有沒有貪心所的生起,其中的覺受有沒有染污,是否生起更多的欲望。五遍行心所法的運作中,對於感興趣的東西,肯定是觸的時間長,作意的時間也長,感受不同,想心所當中執取性強度不同,思心所的抉擇内容也不同。

五別境心所法,第一種情況是沒有欲,知道是白紙,不想再往下看;第二種情況是欲望很強,想多看看寶石。念心所不一樣,第一種情況,心裡不再惦念了;第二種情況,念念都是寶石。看寶石時,眼識意識的貪心所會現前,意根的執取性和眼識意識的執取性也比較強,因此意根會抉擇多看一會。看白紙時,就不是這樣,領受了以後,知道是白紙,意根的思心所就決定不再看了,沒有貪執心的出現。

七個識的運作,大致程序如下:意根不禁意地想看桌子,於是身根眼根就配合,實際上是身識眼識和意識聽從意根的調遣,配合意根看桌子,將頭轉向桌子,這裡有身識和意識的配合活動,然後内眼根觸桌子的内相分,意根觸桌子上的法塵,第八識産生眼識和意識就看見了桌子。

同時又觸到了白紙,眼識意識發現了桌子上的白紙,兩個識的了別内容刹那刹那都要傳給意根,意根知道了就覺得一張白紙沒有什麽稀奇的,決定不再看,把眼根移開;兩個識就從白紙上轉移開了,實際上是在白紙上消失,隨著意根轉向其它處所了,身根也就跟著移開。

這當中耳識聽周圍的聲音,鼻識嗅周圍的氣味,舌識嘗口中的味道,身識覺身體的觸塵。除了耳識,其它幾個識的了別都是輕微的,意識不一定能夠感知得到。從頭到尾,第八識都在配合著,具體的配合關係就不說了。心所法,以意根意識的活動最多最明顯。意根不在意的東西,六識了別的就較少,即使了別了,也不一定清楚的知道,因爲有可能心識微劣。意根越不在意的,六識了別的越快速,了別的越輕微,幾乎與不了別一樣。所以不留心的話,很多事情就像沒有接觸一樣,走馬觀花和這個道理相似,如果非常在意的東西,不僅不會走馬觀花,還會很慢很仔細地觀看。所以慢就是專注,就是定,就能分別的清楚,了知的内容就越多越深細,能生起智慧。

看寶石的時候,意根意識的心所法顯現的比看白紙要複襍的多,每個識都要現行五遍行心所法,還有欲心所的現起,還有貪心所的現起,就得勞累第八識跟著一起轉來轉去,雖然一切法都在祂的心體裡,祂從來不用動,也從來不覺得忙和累。

五、疑念的力量爲什麽很大

 疑念有深有淺,如果懷疑的心念很深,力量比較大,就難以自拔,這肯定是内心深處的意根已經起疑了,所以身心都不安穩;如果只是意識起疑,意根不疑,這種懷疑就比較淺,身心還會照常,沒有什麽變化。如果意根起疑不相信,如來藏了別到意根的思心所,就把從前所有的心行給觝消了,包括所造作的善法和功德等等,所以疑心重不一定是好事。

疑是一種煩惱,需要我們去解決和克服,疑和不信屬於煩惱和結縛,是一種障礙,需要在修行當中逐漸解除,有疑不解,生死就不了,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解決心中的疑。如果自己已經做了功德了再懷疑自己,那麽功德的量和程度就要減少,我們真正造作了善業,就不要懷疑自己的功德,就認可它是善業,它肯定就是善業,有善果報。因爲意根後面有如來藏來配合,意根的心行如來藏都知道,意根要是懷疑不相信那些功德,如來藏就把這些功德的記錄觝消一些,功德性就減少了。

就像我們臨終的時候,如果念念都是今世造作的惡業,那如來藏就配合把惡業顯現出來,我們就要隨著惡業去受報。但是我們可以控制這種心念,一輩子造的惡業到臨終之前我們盡量要懺悔,實在懺悔不了的,到臨終前在心裡不要形成一種強烈的念,要淡忘掉,臨終時最好不要想起來,如來藏就有可能不讓這個業現前,業現前的緣就不成熟。

臨終的念決定我們後世的去向,意根有念,如來藏都是要盡量隨順的,想什麽幾乎就是什麽,想極樂去極樂,念娑婆就留在娑婆,一切法唯心想生。臨終意根是什麽念,有什麽願力,如來藏都盡量配合,努力實現這個念力和願力,所以臨終我們只要是善願,向往極樂的願,如來藏肯定配合我們往生極樂;如果我們臨終的念不好,與這輩子的惡業相應,那麽惡業的果報就現前,我們就可能去三惡道。所以臨終的念最重要,做了善業就不要懷疑自己的善業,念著想著善業,就有極大可能隨著善業去受善報。

六、意根有疑心念就不斷

意識可以思惟比較抽象的法,而意根對於抽象思惟不容易相應,祂一定要親身經歷,眼見才認爲是實,才能夠接受。所以如果意根對某件事心有疑慮,就會一直心存掛念,念念都在這件事情上,無論是行住坐臥還是吃飯睡覺,無論是聚衆還是獨處,心中都存著這件事,思慮這這件事,直到把這件事弄清楚,才不再疑,從而把心中的疑放捨。

七、我慢的代價

學佛修行,就是要讓意根確認一切法都不是我,一旦全部確認,就到家了,不用再修了。祂確認一部分,就得一部分的解脫,確認全部,就究竟而徹底地解脫。有我就是業障,就是無明,因我才能起各種障礙,無我就沒有了遮障。所以我們不要總把我擺出來,讓大家見識你那個我有多麽的高大,有多麽的聰明,有多麽的智慧,我超過你們所有人,我……,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慢很嚴重,能完全遮障自己的道業,使得道業不再進步,甚至還會退步。我遇見不少人因爲我慢而退道,失去了善法的利益,這實在是不明智之舉。

第三節  意根嗔煩惱心所法的表現

一、嗔恚煩惱是意根的無始無明

嗔恚這種煩惱,屬於無始無明還是有始無明?嗔恚如果是屬於無始無明,那就是無始劫前就存在著的,存在如來藏裡,屬於意根的煩惱。當意識出生以後,意根直接熏染意識、傳導給意識,讓意識也具有嗔恚的煩惱心所法,意識的善惡心所法最初都是從意根熏染過來的,依意根而有,後來才被環境熏染了一些,貪欲心所法最容易受環境熏染。

嗔恚煩惱如果是屬於有始無明,就是從生命的中期才出現了嗔恚煩惱,那麽衆生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嗔恚煩惱的?因爲什麽而出現了嗔恚煩惱,起因是什麽?無論從佛經還是從現實觀察,都找不到証據証明嗔恚這種煩惱有開始之時。既然沒有開始,就是無始,無始就與意根相應,不與意識相應,意識是後天受意根熏染和教唆才有嗔恚煩惱心所的。每個人也都是生來就會生氣,不用教導,不用後天學習,所以意根無始劫以來就是有嗔恚煩惱心所。比如氣急敗壞這樣的心行,完全是意根發作出來的,身口意行都服從意根的指令,意根氣急,才能有六識敗壞的事情發生。比如惱羞成怒這樣的行爲,意根惱羞之後,六識就要表現出怒的情緒。

意根不管有什麽樣的煩惱,意識在沒有智慧時就觀察不到,只有在意識去除煩惱遮障,轉識成智以後,才能逐漸觀察到意根的心行和運作。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那就更無法觀察到意根的心行和運作了。

凡是控制不住的,不由自主的心行,都是意根的。想控制的識心是意識,意識有理智,懂道理,意根的理智性比較弱時,要靠意識來管控。一旦意識管控不了意根,意根的煩惱情緒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洪水就會決堤泛濫。有時候一通暴跳如雷的發作,意識根本來不及反應,暴跳後意識才知道自己剛才是什麽狀況。有的人氣惱時來不及多想,就把人殺了,殺完人之後,意識才感到後怕,知道事情非常嚴重,殺人之前連想都不想,就直接由意根任性而爲。意根不由分說,非常強勢,這時就是業力現前了。這說明意根的嗔,有時候就像洪水一樣泛濫,意識的理智不起絲毫作用,意根如果沒有嗔,這些事情根本就不能出現。

二、意根有嗔的証據

《顯揚聖教論》說,瞋就是對有情衆生生起了要損害他們的念頭。這個念頭不論是因爲累世以來的習氣,還是後來的分別計較,你生起了要損害他人的念頭,就會造惡業,這是嗔的作用。後面還有說到,嗔還會障礙無嗔,還會增長嗔恚的習氣,這也是嗔的作用。《顯揚聖教論》說,現在貪就會助長以後更多的貪;瞋也如此,現在的瞋不但能讓你當下身心不安,讓你住在苦中,這是當下的作用,它還能夠影響你以後,讓你以後增長更多的瞋。這是從熏習的角度來說,你整天熏習瞋的種子,以後瞋會越來越多(以上是轉載的内容)。

顯揚聖教論裡說,嗔的念頭有累世以來的習氣,這是指意根的嗔,有後來的分別計較,就是指意識的嗔。還說現在的嗔也會增長嗔恚的習氣,就是指增長意根的嗔恚習氣,讓以後增長更多的嗔。這裡講的意思是,意根和意識都有嗔,一個是習氣使然,一個是分別後産生的結果。

從顯揚聖教論中可以看出,意根是有念頭的,不僅有嗔恚的念頭,還有極多的其他念頭,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念頭都有,意根的念頭圈定了意識的念頭,引導著意識的念頭。意根如果沒有念頭,一切都靜悄悄,什麽事也沒有,我們根本就不用修定,一天十二時中,心都在定中,好極了。意根如果沒有念頭時就是無心無爲的,我們永遠處於定中。所以意根一定與定相應,修定主要是降伏意根的念頭,主要是讓意根定下來,不到處攀緣,不要有過多的心念。

這裡說明了過去的祖師大菩薩們,對同一個法各自的觀點是不同的,因爲每個菩薩的禪定和智慧都不同,其觀行結果就不同。究竟哪個菩薩觀行正確如理,哪個菩薩觀行還不究竟,衆生沒有大福德大智慧,甚至六七識沒有轉識成智時,是判斷不出來的,於是就往往依據菩薩的名聲和權威、地位而認定,這是依人而絕對不是依法,因爲智慧不足的時候,是依不了法的。

所以我再次勸導大家,如果智慧嚴重不足,不能如實對法義作以正確判斷,就不要表態,一旦判斷評論錯誤,就是謗法謗僧,果報不輕。同時也不要崇拜文字,崇拜名聲和權勢,不要認爲古代的形成文字的那些非常著名的著作一定是正確的,佛沒有認定哪位菩薩的論著完全正確無誤,我們就不要這樣認爲,以至於唯古文字是從。智慧是唯一的依憑,如果無智,那就什麽也不要談,選擇沉默才是智者,不爲自己的後世增加負擔,不要爲自己的菩提道設置障礙。

三、意根嗔的表現

恨得咬牙切齒,是意根煩惱心所的表現,意識的煩惱只是一般性的恨,不能咬牙切齒,身根的變化是由意根主導和控制的緣故。刻骨銘心,是深入到意根,此事牢牢地植根於意根,不是停留於意識表面有心無心的記著;否則不能刻入骨髓裡,刻入骨髓表示非常深入,到意根裡才算深入,在意識裡,僅僅是浮在表面;銘是銘記,也表示非常深入,並不浮淺。

嚇得心驚膽戰、心驚肉跳,把五臟六腑都震動了,這不是一般性的害怕,一定是深入到意根了,意根直接控制身根出現變化,出現心驚肉跳的害怕以後,此人今後才能改變自己,作事處處小心謹慎,這是意根作主抉擇的,意根接受嚴峻的現實,從骨子裡就開始改變了。如果沒有害怕到一定程度,一定僅僅觸及到意識表面,輕描淡寫式的,意根不接受,骨子裡就不會發生改變。這些心理現象並不太難觀察。

四、意根嗔才會引起意識嗔

當意識心起嗔心生氣的時候,意根是什麽樣的心行,祂在背後做了什麽思量和抉擇,意識才生氣的?意根對於生氣的内容,是如何思量的,有了什麽心行,才促使意識生氣的?比如有人欺辱和謾罵自己,這個法塵意根緣到了以後,五遍行心所法開始運行,作意觸受想,然後就思,思量取捨權衡,最後作決定起嗔報複,於是臉色改變,心跳改變,血液循環改變,眼神改變,杏眼圓睜,意識生起,就有身口意的報複行爲。有時意根不能思量抉擇到底應該如何,就出生意識,意識開始作意觸受想思,了別後決定應該作出某種相應的反應,傳遞給意根,意根也就隨著決定:好,照你決定的做,於是六識的身口意行就産生了。

意根在意識背後的心行很難觀察到,祂的行相極其微細難知。如果意根不起煩惱,意識心就不能單獨起煩惱,比如深刻的仇恨,恨得咬牙切齒,這是恨得深入骨髓了,就是深入到意根了,由意根的内心深處自動自覺的就會作出反應,不用意識特意思惟,也沒有意識思惟的時間,意根就作出了反應,色身的面部表情等等就發生了變化,有時牙關緊咬,手握拳頭,躍躍欲試要報複要拼命。如果意根沒有染污的心行,不起嗔恚煩惱,意識不能單獨起嗔恚的心行,也不能造作惡業,二者的心行相一致,或者是差不多,或者是一個熏染另一個,然後才會同流合污。

五、意根無嗔就是三果人

意根如果沒有嗔這很好,等意識一滅,就是無嗔的三果人,死後投胎就是以三果人的身份投胎。不用斷我見,不用修初禪定,凡夫只要把意識滅掉直接當三果人,即使不滅掉意識,意根無嗔就是三果人了。意根如果沒有哪種煩惱都很好,只要死去,就是聖人,即使是活著也是聖人,在母胎裡更是聖人入胎,後世都不用再多作修行,稍微觀行一下,就能証果,很快就修出初禪定,斷除煩惱,又是一個三果人。意根再沒有無明,那就更好,直接就是佛,你我他她還在這裡修行,簡直就是多餘,根本不用修行。意根沒有無明,那就不用破除無明,不用斷盡無明,本來的一尊佛,還修行個什麽?

意根如果沒有嗔沒有煩惱的話,我們只要睡一覺,意識一斷滅,睡著的人個個都是聖人。初生的嬰兒意識和勝義根都是全新的,意根沒有嗔沒有煩惱,那麽生下來的嬰兒個個都是聖人,我們還用這麽辛苦的修行嗎?意根沒有嗔,嬰兒得不到東西時,也不會氣急敗壞,嚎啕大哭了,也不會生氣打人了,也不用說媽媽壞了,陌生人想抱他時,嬰兒也不會推開,嬰兒就沒有不高興的時候,不會嘟著嘴,不會耍脾氣和閙情緒。

六、六識的惡行是意根嗔心操控出來的

由於意根有嗔,才主導六識造作惡業,意識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生氣,就是由意根的嗔所引起。意識遇事告訴自己不要生氣,不能生氣,可就是控制不住的生氣,說明意根不聽意識勸導,非要生氣不可。當意根斷除嗔恚心所,不再主導六識造作惡業行,不再與衆生冤冤相報,根深蒂固的嗔結就斷了。

如果不降伏意根,只降伏意識,那麽意根主導意識,意根指哪裡,意識就得打哪裡,還是要受意根的貪嗔癡無明所係縛。意識斷嗔,意根沒有斷,意根的嗔一起,主導六識去殺人,意識就得莫名其妙地無可奈何地去殺人,心裡戰戰兢兢的,一邊殺一邊想不應該這樣做,可是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所謂沖動型的犯罪,就是意根完全操控出來的,意識甚至來不及思惟,就被意根牽引了,過後意識再思惟,才開始後悔闖下大禍了。意根知道自己與某人過去世有過結,所以仇恨某人,可是意識知道此人對自己有用有好處,就勸告意根,遇見某人時,一定要忍耐巴結討好於他,可是見到某人時,一邊巴結討好,一邊心生厭惡,恨不得打死他,這是意根勉強聽從了意識的勸告。可是意識稍一放松警惕,意根就發作,指揮六識造作嗔恚行,以報複某人。

七、關於意根是否有嗔心所法的對話(一)

甲:我認爲嗔和意根是相應的,不然凡夫的意識怎麽能嗔的起來,肯定意根有嗔性決定發嗔,然後意識就配合著起嗔,嗔了以後,意識還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來支持剛才所造作的嗔行。

乙:有時候意識還沒有明顯的思惟此人此事是否值得嗔,是否應該起嗔,意根早就發動色身起反應和變化了,如怒發沖冠、面紅耳赤、杏眼圓睜、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表情緊張等等。這說明意根是先於意識起反應的,也是意根的心行決定了意識的心行,意識的嗔或者是強烈的嗔行,是由意根所決定的,是受意根指揮的,意識的行爲不可能不在意根的控制之外發生,否則意根就不是做主識了。

甲:意根的嗔,很多情況下是沒有理由的,完全是一種本能。

乙:身體的很多反應都受意根的直接調控,意識是後來才發現自己身心有變化了,說明意根遇到不如意的人事,馬上就有心行的出現,然後就影響意識,有時能影響得了,有時影響不了。

甲:嗔心發出去了以後,意識馬上知道錯了,嗔心的反應在前,意識是後知的,說明意根有嗔心所,或者說有嗔的習氣在。但是嗔的種子卻是從如來藏中直接流注出來的。

乙:意根既然有貪和癡,就應該有嗔,三者是平等性的煩惱,因爲我執執我,就會貪嗔癡。意根自己本身不造作善惡業,是無記性的,但是意根因爲本身有煩惱,爲順己故,就指揮六識造作善惡業,這不違反意根的無記性。意根不知道善惡,但是能自然有善惡煩惱心,祂自己也不知有煩惱,否則祂就能自動自覺的改變自己了,可是祂不能自己改變自己,只能由意識去觀察祂控制祂改變祂,祂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因爲不知自己有煩惱染污性的緣故。

甲:意根很直率,一切都按習性行事,意識發現錯了,想辦法彌補都是習氣現行以後的事。

乙:有人一嗔,出手就打人,沒有想就這樣做了,就說明意根因爲有嗔的習氣,指揮六識造作嗔業,意識一開始不一定生嗔,等了別了人事之後,才能生嗔有嗔行,這中間是要有個過程的,而意根習氣的爆發是沒有過程的。

甲:意識的嗔,是因爲意根的嗔性發了,意識找很多理由來加強嗔,於是越想越氣,越看越發火,意根了別意識的心思以後就決定要報複,意識就想很多辦法來報複。如果失去理智,就要出大事,殺人就是這樣干出來的,這種情況二者互爲幫兇,都沒有理智。

乙:失去理智時,就是意識不能正確思惟,也不能控制意根了,二者俱墮。

甲:這種情況確實是意識說服不了意根,意根就指揮意識造了嗔業,事後意識反思,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就感到後怕。

乙:如果意識猶豫時,是意識在與意根商量或者勸導,或者分析事情究竟如何處理才好,二者正在糾結和交鋒,是理智與習氣的較量。如果意根繼續決定嗔,那就是意根的習氣佔上風了,如果放棄了生嗔,那就是意識的理智佔上風了。也有一種情況,事情發生時,意根並不嗔,可是意識思來想去,覺得事情值得生氣,就要生嗔,意根知道後,也許順著意識決定生嗔,也許不決定生嗔,那麽最後還是意識服從了意根的抉擇,那麽只要意識嗔行出現,意根必是決定嗔了,其心就是染污不清淨的。

八、關於意根是否有嗔心所法的對話(二)

甲:末那識如果不與嗔根本煩惱相應及無意願,六識如何造作嗔業,如何按照願力行事?

乙:意根本有體性和被意識熏習後的習性有所不同,意根的嗔,有從習性上講的,有從本有體性上來說的。

甲:末那識是個時時處處作主的識,衆生嗔恨時,末那識若不與嗔的根本煩惱相應,則末那識這時不嗔恨。即然做主的末那識都作主不嗔恨了,難道意識還能違反意根的決定而作主嗔恨嗎?那到底衆生有幾個識作主?衆生造了殺人、貪色、貪財的業,這一切行爲是意識的意願還是意根的意願?是哪個識要作主決定做這些事?如果末那識不作主決定要殺人,六識能否去殺人?末那識沒有意願沒有作主決定的事情,六識能否自己就造作出來?

乙:這顯然是不能的,意識都是按照意根的意願做事的。意識常教導意根,意根養成了習性,本沒有嗔,隨順意識的熏染而造了嗔。

甲:那爲何說末那識不與嗔根本煩惱相應?若真是那樣,末那識爲何會在意識處受熏而有嗔恨性,並且作主造嗔恨業?若末那識真不與嗔根本煩惱相應,則凡夫衆生的末那識不會作主造嗔恨業,則凡夫衆生無始劫來應未造作嗔恨業,可事實是這樣的嗎?若末那識不與嗔根本煩惱相應,末那識能否去爲意識作主造嗔恨業?末那識的作用不就是爲意識作主決定意識行爲的嗎?如果不是,那豈不是意識作主而末那識是僕人了嗎?如果意識不受末那識的操控,那麽意識學佛簡直就太容易了。

乙:末那識了別慧差,又要作主,有些時候就要聽從意識的引導和教導,時間長了,意根不得不受熏,所以世間才有謊言千遍變成真的說法。

甲:那可不能說明末那識不與嗔根本煩惱相應,若祂不與根本煩惱相應及無意願,祂會違心的去爲意識心作主造嗔恨業嗎?只有佛的末那識與貪嗔染習盡淨了,不與嗔根本煩惱相應,也不與嗔的習氣相應,末那識才不作主造嗔恨業了。

我們的末那識嗔的習性太重,根本煩惱還末去除,還與嗔根本煩惱相應,才能時時作主造作這類業。如果嗔習已盡,那就不會違心的去造作與自己心性不相同的嗔恨業的。具體的細節,意識只作參謀,參謀有嗔恨心,而作主的未那識若無嗔恨心及不與嗔恨心相應,未那識就不會去違心的爲意識心當幫兇而作主。如果意識能作主生嗔,那到底主帥作主還是參謀作主?物以類聚,若非志趣相同,末那會作主聽從意識的而讓意識所左右嗎?

乙:意識的不斷的錯誤教導,能熏染意根,才讓意根有這樣嗔的相出現,意根本身並不知道這就是嗔。

甲:可是如果說意根既然受嗔業熏染了,而又說祂不與嗔根本煩惱相應,這是前後矛盾的。只有佛的意根不與嗔根本煩惱相應。因習性盡了不再受熏了。

乙:對,佛的意根已修得徹底清淨,不會有嗔習也不會造惡業了。所以開悟的人,意識有了正確的智慧,不再錯誤的教導熏染意根。

甲:末那識既然受熏了,就與嗔根本煩惱相應。末那識不受熏了,則不與嗔根本煩惱及習氣相應。只要末那識受熏了,它雖不知這是嗔和嗔業,但它這時必定與嗔相應,才會作主造嗔恨業。雖衆生學佛了,意識要改變末那識的嗔心,短時間内是不會改變的,還會常與嗔相應,所以在改變嗔心的修行中會有很難受的感覺。若說末那不與嗔煩惱相應,那麽祂必定不可能受嗔習的熏染,而形成與它根本不相應的習性。

乙:其實末那是可變的,也就是受熏不同,表現不同,因爲祂慧劣。

甲:佛的末那識純是智慧,沒有無明,也不受熏染了。

乙:佛的意識已轉爲上品妙觀察智,不再用邪見熏染意根,意根也不再受熏,就究竟清淨了。

結論:意根是作主識,又是無記性的,無記的意思是說意根本身沒有能力造作善惡業,也不能具體了別善惡業。但是祂仍然有煩惱染污性,有煩惱心所法,那祂就能作主讓六識順從自己的習氣,造作煩惱染污業,造作了以後,祂也不知道是善還是惡,但是其結果一定是符合意根的心性,否則意根就不能作主指揮六識造作惡業,六識的一切身口意行都由意根作主,自己不能作主造業。

如果意根是清淨的,絕對不可能指揮六識造惡業,除非意根發昏了,意根又沒有發昏這種狀態,沒有發昏的心所法。所以最後的結論是,六識所執行和造作的,都是意根命令和指揮的,意根染污越重,六識造作的越兇猛。不可能意根清淨,而意識染污,只能意識清淨了,而意根還在染污著。意識比意根先轉變,意根比較難轉變,因爲意識能了別佛法的修行之理,意根不能直接了別,意根的習氣根深蒂固,又不知好歹,需要依靠意識的引導才能轉變自己,所以意根染污性的轉變一定比意識晚一步。

九、嗔心和無心殺的區別

意根越認爲重要越看重的事情,其心行表現也越執著,第八識對心行記錄的也就越深刻清晰,將來第八識也越容易把業種輸送出來,果報實現的就快。比如殺人這件事,意根因爲無明和業力的緣故,與某人的怨結深,對某人的仇恨比較重,就會敺使意識蓄謀殺害那個人,六識配合意根利用相應的時機和一定的手段把此人殺了。殺時就是故殺和嗔心殺,殺業本身再加嗔恚心,其殺業就重。因爲第八識也記錄了意根和意識的心行,就等於記錄了識心染污的程度,將來遇緣輸出種子時,受的惡報就重。

意根如果沒有不斷作意,沒有不斷生起思量心,對此人就是無心而不是嗔心,六識雖然殺了人也不是故意起殺心而殺,祂沒有嗔的心行,只是由於業力的緣故,無意間就把人殺了,殺人這件事第八識也記錄,但不記錄意根和意識的嗔恚心行,因爲意根當時沒有想殺人的嗔恚心行,第八識不會無故做嗔行記錄。

第八識將來遇緣輸出種子時,五隂所受的惡報就輕微,也會被人不故意殺了。嗔心殺的將來也被人嗔心殺,而且還有嗔心的性罪,命終就要下地獄受惡報。無意殺的,沒有性罪,可能不必下地獄。七識的心行是怎樣的,第八識都要清清楚楚地如實做記錄,果報也要如實地呈現出來。所以同樣做事,用心不同,果報就不同,善惡事都是如此。

十、意根的嗔意識不一定明白原因

有的人生氣時,意識不斷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了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意根的情緒還是沒有被控制住,可見意根煩惱重時確實是不容易調控的。很多時候生嗔之後,自己(意識)還不知道爲什麽要生嗔,嗔了還不知道爲什麽,那就不是意識自己嗔,意識的嗔是能找到原因和理由的。意根的嗔,意識就不懂了,意識就認爲生氣是沒有原因的,不知道爲什麽的時候意識就認爲是無原由的。其實意根生氣的原因,意識無法了知。因爲意識對意根是無知的,不能如實的把握意根的心理,意根的一切情緒意識都認爲是莫名其妙的,不可理喻的。而當意識生出大智慧,懂得意根的心理特性之後,才能掌握意根的心理狀態,才能調整意根的心態,降伏意根的煩惱。

十一、對意根幾個說法的糾正

問:有人說:“意根有個怪異的習性是不爲常人所知的,祂常常貪著嗔的韻味;譬如有人看不慣別人好,只要別人比他強他就起嗔心;更有甚者,乃至以殘害衆生性命滿足自己的快感。意根又是個兩面派,一面是染污,一面是清淨;所以唯識宗稱祂爲染淨依,因爲祂的一邊是第八識如來藏,另一邊是六轉識;所依如來藏常恒而清淨,所依之六轉識常轉而染污;由是緣故,學唯識者得知意根爲染淨依。”以上說法妥否?

答:意根的極大多數習性都不爲常人所知,因爲常人定慧都不足,不能証得意根,又因爲煩惱的遮障沒有轉識成智,就觀察不了意根的運作,無法確切了知意根的心行,所以誤會極多。沒有斷除煩惱的人,沒有轉識成智的人,意根都具足了一切煩惱,最大的煩惱習性就是貪和嗔。如果意根要生起貪的心行,祂一定認爲所貪的法對自己有用,自己喜歡,覺得舒服快樂,能滿足自己的喜好、利益和虛榮。

嗔心現行出來,生氣的時候有什麽韻味?這個說法很奇怪,因爲嗔是心所法,是識心的心行,說意根貪著自己嗔的心行,這個說法根本講不通。嗔本身是傷害身心的行爲,甚至是不愉快的,誰喜歡自己不愉快,與自己過不去呢?除非有自虐症,平常人都不會喜歡嗔,能避免嗔都是要盡量避免的。即使想報複別人,也是傷人七分,損己十分,一般人都不喜歡這樣,所以說意根會貪著嗔的韻味,絕無此事。從另一方面來說,韻味是識心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的感受,識心可以貪著對境界的感受,尤其是快樂舒服的感受,不會貪著自己生氣時候的不愉快感受,沒有這個道理。

嗔恚心比較重的人,會經常起嗔行,他會把心裡的火氣散發出去,施加到別人身上,自己才能平和下來。所以嗔心特別重的人就會對他人施暴,以發泄自己的嗔,嗔發泄出去了,心裡才能舒服一些,或者感到高興快樂。有的人找不到發泄情緒的對象,就對自己進行發泄,對物體進行發泄,然後心情才能平靜下來,只有極少數特殊人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不如此。但這也不說明是貪著嗔的韻味。嗔就是嗔,貪就是貪,沒有人喜歡嗔,可是沒辦法,意根就是有嗔心,時不時要發作出來。

第二段說的染淨依不是那樣解釋的,染淨依的真實意思是,意根是六識清淨和染污的依止處和來源處,六識是染是淨要依靠意根來定。因爲意根是作主識,能按照自己的心行指導六識的造作,所以六識的心行如何在於意根的心行,意根染污,必然指揮六識造作染污業,意根清淨,必然指揮六識造作清淨行,或者六識少運行不運行。

意根無始劫以來一直都依靠著如來藏才能出生和運作,依靠如來藏見一切法,祂卻從來不依如來藏的清淨而清淨,一直都是染污的。所以如來藏不是意根的清淨所依。只有真正証得如來藏以後,才能逐漸依止如來藏的清淨性,而轉變自己的染污心行,變得越來越清淨。

另一方面,意根雖然依靠著六識去了別六塵,造作身口意行,但是意根的染污是先天就有的,不用六識熏染就存在著染污,沒有六識的時候,意根也一直都是染污的。相反在六道輪回中,意根卻不斷地把自己的染污熏染給六識,教導六識貪嗔癡,六識再在輪回中接觸染污環境,把熏染到的貪嗔癡再傳遞給意根,這樣又增加了意根的貪嗔癡染污性,所以意根的染污性也不是依靠六識才出生的。但是,意根要想轉變清淨,就要依靠六識對佛法的熏習,六識清淨,意根才能逐漸清淨。反之,意根清淨了,六識不容易再受染污環境的熏染,必然也清淨。

第四節 善心所法

一、什麽是慚愧心所法?

慚愧是對於自己所作的惡事、錯事和疏漏不圓滿之事,心懷愧疚、歉意,感覺不安。這兩個字左邊都是竪心旁,代表心,右邊合起來是斬鬼,鬼代表惡,心頭斬去惡,就清淨,就是善,所以慚愧在五十一心所法裡,屬於善心所,無慚無愧屬於不善心所法,是惡心所法。很多人的心都沒有慚愧心所法,做錯事損害了別人的時候,都是無慚無愧的,如果意根和意識不與慚愧心所法相應,做人就有很大殘缺,還不合格,學佛也還沒有學好,沒有修出成效來。

能生起慚愧心所法的,是有智慧之人,因爲能反觀到自己做事不圓滿、不圓融、有疏漏,甚至是做了錯事、壞事和惡事,坑害了人,損害了他人的利益,能反觀到這些就是有智慧的,也是無煩惱的,善的。無智慧就沒有這樣的認識,不管做多少錯事和壞事,都不會反觀自己,無覺無知,無慚無愧,依然故我,結果因果找上來的時候,要承受千倍萬倍的惡報。招惹這麽大的惡報,當然是非常沒有智慧的行爲。學佛修行人在修行過程中,應該明因識果,經常反觀自心,及時發現自己的煩惱,生起慚愧心,及時改過,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氣,完善人格,具足智慧,才有資格見道証悟,從而轉凡成聖,獲大利樂。具足慚愧心所法,這也是修行的果德。

華嚴經裡有過一句話:菩薩應該披慚愧之上服。上服是最好的衣服,是最貴重的衣服。我們都應該經常檢查自己,是否穿上了慚愧的上服?要常常反思自己的心,現在都有什麽煩惱,都有什麽不好的心行。修行是修自己,改變自己的不善心去除煩惱,而不是天天去盯著別人,監督別人,先把自己修持好,才是根本。

二、初地菩薩的善心所法還不完全具足

初地菩薩轉識成智以後,意根具有平等性智,煩惱斷除了,善心所法生起,但這時的善十一心所法還不完全具足,還不完善。比如說無癡這個善心所法,並不完全具足,因爲與無癡相對的愚癡無明這個心所法,直到九地、十地菩薩甚至等覺菩薩都有,那麽善心所法就不完全具足。初地至八地菩薩之間,雖然斷除了煩惱的現行,還有習氣沒有斷除斷盡,比如覆、嫉妒、驕、忿、惱等等隨煩惱還沒有完全消除,其心所法比二十一個要多。即使八地菩薩的心所法也不完全是二十一個,還有愚癡無明煩惱心所法。直到佛地才完全具足二十一心所法,善心所法完全具足,無明煩惱心所法完全滅除。

三、意根必與善十一心所法相應

善心所法: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與之對立的不善心所法就是:疑、無慚、無愧、貪、嗔、癡、懈怠、昏沉、放逸、行不捨、害。

意根如果不與十一善心所法相應,就與不善心所法相應,二者必有其一,否則就不合邏輯。比如說馬如果是白色的,就不是非白色的,白與非白二者必居其一。一個人如果是善,就非是惡,二者必居其一,否則就不合邏輯。

那麽意根到底與善心所法相應,還是不相應?還是都相應,即善也不善?意根有時是善,有時是不善,善與不善是不一定的,關鍵在於意根熏染了什麽,有什麽緣現前了。如果意根不與這善十一心所法相應,就與不善心所法相應,那就有不善心所法:疑、無慚、無愧、貪、嗔、癡、懈怠、昏沉、放逸、行不捨和害,那麽意根就永遠有貪嗔癡煩惱,不能變爲善,這就不合理了,因爲如果是這樣的話,修行就永遠不能有所成就。

六轉呼爲染淨依,六識的染與淨是依靠意根而有,意根染六識就染,意根淨六識就淨。這句話的寓意是很深的,意根如果天生就清淨沒有某種煩惱,六識依意根也就沒有了某種煩惱,三四果人和地上菩薩到此世間,很難熏染新的煩惱,舊的煩惱越來越輕越來越少,佛更是不受熏染;如果意根天生具有某種煩惱,六識依意根受意根敺使也要現行煩惱。六識不能單獨清淨,否則就不能說六轉呼爲染淨依了,經過實際觀察也確實如此。

而事實上意識有時有煩惱,有時沒有煩惱,有時善有時不善,那麽意根肯定也是這樣,有時有煩惱,有時無煩惱,有時善有時不善,凡夫和地前菩薩的意根既與善心所法相應,也與煩惱心所法相應。而斷除煩惱,轉識成智以後,意根極大多數時候與善十一心所法相應,煩惱心所法極微少,這就是修行的成果。

四、夢裡的心行都是意根的

意根沒有被熏染成功,意識不能作意根的主,夢裡所有的心行都體現了意根的心行,身口意必隨意根流轉和支配,與死亡時一樣。那麽有人在夢裡殺人放火,惡意報複,與人大打出手等等染污嗔恚業行,都與意根相應,屬於意根的煩惱。意根如果沒有這些染污的貪嗔癡心行,就不能做出夢來,而且夢裡意識還說服不了意根,往往都是隨意根波而逐流,與死亡後中隂身裡的情況一樣。夢裡有什麽樣的煩惱,醒時意根就有什麽樣的煩惱,夢裡心行如果與善十一相應,清醒時意根就與善十一相應,否則就不能有與善十一相應的業行。

善十一心所法中的行捨是,本來想用某種方式方法報複人,現在放棄不報複了,心與無爲相應,與善心相應,去惡行善了。報複人是不善心所法,是有爲的惡行。戒律的成就,也能使心與善法相應,與行捨相應,與不害相應,與無貪無嗔無癡相應。

五、第七識到底有沒有善心所法

第七識如果沒有信,意識信也是假信,基本上沒有什麽作用。第七識如果不精進,六識的精進都是假精進,精進不了多長時間就懈怠了,六識是受第七識指揮的。第七識沒有慚愧,意識慚愧都是假慚愧,第七識還是無慚無愧的惡。

第七識如果沒有無貪無嗔無癡,那就不用斷除貪嗔癡煩惱,直接就是三四果,意識即使有貪嗔癡煩惱,也貪嗔癡不了多長時間,意識是受第七識調控的。如果說第七識有貪嗔癡煩惱,這就自相矛盾了。

第七識如果沒有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那就不用斷除這些邪見,意識這些邪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消失了,意識不能作主主導後世的生死流轉。

如果學佛想要有一定的成就,獲得一定的智慧,就不要隨便輕信權威崇拜文字,要信真理,信事實,只有真理才是真正的依止之處。

五識都有欲勝解念定慧,如果第七識卻沒有,那麽五識是如何出現的欲念定慧?離開第七識五識能有什麽?第七識不欲了別五塵,五識自己自動出生去了別五塵,不受第七識控制和調配嗎?顯然不是,所以每個修行人都應該努力奉行世尊依法不依人的教戒,不要崇拜名聲和權威,應該崇拜真理才對。

甚深又甚深的唯識,自己還不懂的時候,就要老老實實學習,可以發問,不可以講法和指導他人,不要輕易表態。第八識和第七識的心所法,即使証得第八識和第七識的人在很長時間裡,恐怕都無法現量觀察到其運行狀態,無法真正了解觀察其心行,那是具有唯識種智的地上菩薩的証量,因此智慧不足就不要下結論。

六、意根有善心所法衆生就善

衆生有什麽樣的心,意根就有什麽樣的心所法。衆生是善人有善心,意根就有善心所法;衆生修禪定有定力,意根就有定心所法;衆生有智慧應對世出世間一切法,意根就有慧心所法。

意根如果沒有善心所法,世間就沒有善人,學佛就不能有什麽成就,衆生不能上天享福,也不能有善的果報。意根不善,意識無論怎樣熏染意根也沒用,衆生永遠不能善。意根如果不與定心所法相應,修定就沒有什麽用,怎麽修也不會有定。意根如果只能有低劣的慧,那就不能有什麽智慧性的抉擇,也不能做對什麽事,修行也不能証果和明心了,沒有智慧、智慧低劣那就永遠不能轉識成智,永遠不能有佛那樣的智慧。

七、意根逐漸出現善心所法才是真修行

修學佛法之人,不管是修學大乘法還是修學小乘法,心應該越來越清淨,越來越與善心所法相應,心越來越無爲。如果修學一段時間以後,六識都與善心所法相應了,而意根還不能與善心所法相應,那就還沒有把意根熏染成功,還不是真正的善。身口意行還不清淨時,意根還是要主導六識造作與意根相應的不善法,修學就沒有初步的成效,這樣離能斷我見和明心証悟還有很遠的距離。如果意根不與十一善法相應,學佛就沒有成效,如來藏裡也不能存善法的種子,後世不得享受善業的果報。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