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七覺分略講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0-11-29 20:41:47 閱讀: 424

七覺分略講

七覺分也叫作七覺支,具體分爲: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第一,念覺支。修學了某種法,心心念念緣於這種法,而沒有夾襍,這是念覺支的成就。

剛修學佛法時緣於某種法而修,緣著緣著心念一轉就斷了散掉了,心裡不再念著,這種法即不現前,這時念覺支還未成就。比如修習淨土念佛法門,一開始緣於佛號,緣著緣著就散掉了,心裡沒有了佛號,也沒有了往生的念頭,這時念覺支未成就。某種法修到一定程度,功夫緜密,念覺支生起來時,於法念念不忘,這時念覺支已修習成就。

比如修行四聖諦之理時,如果心心念念都是四聖諦理,心念都在觀行和思考苦集滅道之理,念覺支就修成了。一開始心裡不念不著四聖諦法,對四聖諦法沒有思惟,沒有觀行,沒有念想,後來心心念念緣於苦集滅道,那麽遇緣對境就立即想起:這法是苦的,苦是如何出現的,是如何集結起來的,要如何修道如何滅掉苦,心念時刻不離於苦集滅道,這時四聖諦法的念覺支已成就。

念覺支是七覺支當中的第一個覺支,念覺支成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首要條件。如果不能念念於所修的正理,就不能於正理精進;不能於正理生起喜樂;不能生起輕安;於正理不能生起抉擇和決定;心裡不能捨除不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之法,仍然著於世俗的貪嗔癡煩惱。

比如修菩薩六度,心心念念緣於菩薩六度的修行上,會時刻檢查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布施福德積累得怎麽樣,自己的持戒情況怎麽樣,遇到犯戒時立刻想起:我應該嚴格持戒,不應該有所違犯。修禪定時心散亂,自己應該警覺到:我現在沒有禪定,應該把心收攝回來。般若智慧不足,遇到佛經看不懂時,就應該知道自己的般若智慧還不足,應該努力彌補。某種法理還沒有明白,又落到世俗境界相當中,自己應該知道:我般若慧修的程度還很差,應該再精進。如此這般,心處於念覺支狀態,則住於菩薩六度。念覺支成就了,才能精進修學菩薩六度。當念覺支成就時,心念與法相應,時時刻刻念著法。心念與法不相應,念覺支則沒有成就,只成就一半或者某一部分。念覺支成就以後,時時刻刻能念著佛法,主動觀行佛法,最後才能証得佛法。

念覺支是修學佛法的初級階段。念覺支成就以後,後面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倚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才能成就。自己有沒有念覺支,心裡應該清楚。念覺支沒有生起之前,要清楚知道沒有生起,生起了以後,要清楚知道已經生起了。如果念覺支沒有修足,應趕快加強修行。在修行中,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檢查自己的心念處於哪種狀態,哪種程度。對自己要加以關注有所了解,才能夠改善自己,完善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就不能對治自己,不能完善自己所修。

修行每種法都有念覺支,念覺支也有層次上的差別,比如修學唯識,念覺支沒有成就是很正常的,因爲這屬於菩薩的道種智,我們智慧力不足,不可能成就念覺支。但是在我們目前應該修學的法上,念覺支應該要修學成就,比如說沒有斷我見的人,心裡應該時時刻刻念著斷我見的内容五蘊空無我,念念在觀行五蘊的生滅無常,心念都與斷我見之理相應,這時侯念覺支就生起來了,至於成就沒成就,圓滿沒圓滿,那還需要進一步來檢查,直到念覺支成就和圓滿。

在參禪階段,要檢查菩薩六度方面的念覺支是否成就,檢查般若智慧修習程度如何,内心是否能緣於般若這一法,遇緣是否能聯想到般若空性,是否能意識到都是第八識所現起來的法。或者在接觸一切法時,都要尋覔第八識究竟在什麽處所,時刻念著:我如何明心,如何証悟,如何參禪,如何修定,這就是我們目前修學應該具有的心念,並且應該讓念覺支不斷增進。如果我們的心念跑到世俗法上去了,說明我們心念還不夠堅固,念覺支還沒有成就,應該再強化自己的心念力。

擇法覺支。要知道自己的内擇法覺支是否生起來了,就要細心檢查自己對於法的辨別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查之後,確認自己有一定的辨別力,就知道自己的内擇法覺支已經生起來了。對自己修行的狀態、内容、程度,都要進行反觀,那麽修行就有步驟有層次有内容了。這些步驟心裡清清楚楚,就會知道我們目前應該如何來修學,不會心亂如麻,茫無方向,見什麽法學什麽法,而是有次第有步驟地修學,按部就班地修行,這樣就知道自己的内擇法覺支已經修習成就了,

擇法覺支,就是對目前應該修的法,具有一定的抉擇之力,心裡應該了解此法是正還是邪,是大還是小,在佛法當中屬於什麽層次。遇到與自己智慧層次相應的法,有正確的抉擇力,能夠做出正確的抉擇,就說明擇法覺支生起來,具有擇法眼了。

有了擇法覺支,不管遇到什麽法,什麽人講法,都有一定的辨別力和抉擇力。此師所講的法,是大乘還是小乘,是正道還是邪道,是否符合佛意,他本身智慧層次到了哪裡,能不能幫助自己和衆生斷我見,能不能引導自己和衆生明心見性,應該有一定的擇法眼來辨別和抉擇。要不要修這種法,什麽時侯修,自己心裡都要有一個量度,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對於很高深的法,暫時沒有抉擇力,是屬於正常的。有些人對於稍微比自己層次高的一些法,也有一定的抉擇力,但這個抉擇力肯定不是很大,不是很充分,抉擇的力量雖不夠強大,有個粗略的辨別就可以了。

第三,精進覺支。如果沒有擇法覺支,還不具備擇法眼,能不能精進呢?無法真正的精進。比如有兩條道路,其中一條是正確的,另一條是不正確的,如果選錯了,就是南轅北轍,那麽精進的方向錯了,是不是越精進離正道就越遠?所以,在精進覺支生起來之前,應該要具備擇法覺支。

選擇了正確的修行之路、修行之法,或者選擇了一位明師之後,才能夠對某法精進地修行,或者跟著某師精進地修行,這是正精進。如果擇法覺支沒有完善,選擇了一條不正確的佛法修行之路,越精進就越浪費精力,越耽誤時間,這是邪精進,而正精進,精進一分就能獲得一分的智慧成就。

精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修行菩薩道,布施、持戒、忍辱、禪定,都要精進。任何一個法,只要能走向明心見性,都要精進地修行。這是精進覺支。内精進是意根的精進,這是真精進究竟的精進;外精進是意識的精進,還不是真正的精進,還需要繼續熏習意根。

第四,喜覺支。精進一段時間之後的結果是什麽?對於某種法修學方向正確了,生起一種喜樂之心,越學心裡越高興,越法喜充滿,越學越有成就感,内心獲得了一種輕微的解脫功德。所謂的喜樂,一個是内心喜悅,再一個是對於法的喜愛,這就是喜覺支。

如果修了很長時間,心裡的喜覺支始終沒有生起來,說明修學還不得力,或者是精進度還不夠,或者是選擇的法不對,或者是念覺支沒成就。學法學對了,到一定時候一定有喜覺支生起,内心充滿喜樂,因爲身心已經獲得利益,沒有獲得利益,不會生起喜樂心來。比如自己得到一件東西,覺得對自己挺有用,心裡就會很高興,如果覺得這件東西沒有用或者用處不大,心裡就不會高興。

第五,倚覺支。内心生起喜悅以後,會出現什麽現象?煩惱就會壓伏下來,五蓋減輕,然後内心生起輕安的覺受,這就是倚覺支。這個倚是倚靠安歇的意思,身心都安歇下來,代表内心輕安的意思。到這時越修心裡越輕松越自在,越感覺解脫,身心越放松,能保持下去,說明倚覺支成就,保持不下去說明倚覺支退失。

倚覺支又叫輕安覺支。輕安指的是内心非常輕松安然自在,身體輕盈不沉重。身和心是互相依賴、互相依存的,身體出現變化,心就出現變化,心出現變化,身體就出現變化,身心相應。心裡喜樂或者輕松自在,身體就輕盈飄然,身體如果輕盈飄然,心則是輕松愉悅。身體搞不好,心境也不會愉悅輕松自在。當禪定出現時,身體覺受很輕盈,心一定是非常快樂的;當學法學得非常快樂的時侯,身體一定是輕松安然的。

禪定指身體和心都得定,缺少一個都不叫禪定,離不開身體而定,也離不開心而定,二者相輔相承。禪定能讓人獲得一種輕安、輕盈、自在的感覺,所謂輕盈,指的是色身輕盈,不沉重,同時心也愉悅舒適,心量增大,輕安的覺受與上界相應,有脫離人間本地的趨勢,這是定的征兆。很多人都沒有修到這種狀態,身體還是很沉重,内心也沒有生起喜樂、輕松、自在和解脫的感覺,說明修行還不得力不如法。

當修到出現輕安的覺受時,行走坐臥的狀態就不同以往了,心裡的狀態從面部表情和身體的姿態上就能看得出來。所以,一個人有沒有道,修到什麽程度,是不是明心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過去的禪師都有那慧眼,弟子參禪參到了某一天,滿面春風的走過來,渾身透露出那股好像是得道的氣勢,師父一看,不用弟子說話就知道了。証道是有標志的,不是說,斷我見証果和明心了,身口意還與從前完全相同,沒有一絲差別,更不能比從前還差煩惱還重。剛明心見性,剛斷我見時的身心狀態,別人一看,就能看出來跟從前不一樣。修到倚覺支的時候也是這樣,身心都有變化。

第六,定覺支。倚覺支成就了以後,禪定就會出現了,所謂禪定,一是對法的決定,再一個是身心寂靜,身體安然不亂動,心能專一深細思惟不散亂,處於不動的狀態中。所謂定就是不散亂,能緣於法深入進去,不受外界干擾,心住於法上。這兩種定都具足,才是完整的禪定。

修到未到地定具足時,心比較沉穩和集中,思惟法義時很快就能把心沉下來深入法義中,不會煩躁不安,不會浮在文字表面而深入不下去。到這種狀態禪定就成就了,不管腿能不能磐,内心都與禪定相應,行住坐臥都能有定,這樣就能深入到佛法當中。這就是定覺支。 

在倚覺分的時侯就有初步的定,前面的倚覺分沒修出來,不可能出現後面的禪定。即使強行坐很長時間,因爲沒有倚覺分,得定也很困難,有了倚覺分,入定才容易,行走坐臥有禪定,身體狀態就顯示定已經出現了。

所以修出喜覺支和倚覺支之後,才能有定覺支,定是由喜和倚兩個覺分所引發出來的,前面還有精進覺分、擇法覺分,這些一連串的覺支引發後面各個覺支,一個比一個深入,沒有前面的覺支就沒有後面的覺支。如果說一個人証果了,這些現象都沒有,那証的是什麽果?如果說一個人明心了,這些身心上的相貌覺受狀態都沒有,那明的是什麽心?所以証果與否明心與否瞞不了過來人,就看那身心狀態,一眼就看得出來,即使他一句話不說,那個臉面臉色神情就把得法與否的心境顯示了出來。是否有道,那一開口說話更能判斷出來,瞞不過明眼人。

第七,捨覺支。禪定生起來之後,降伏了各種心念,心才能住於平等的捨境,不苦不樂,不喜不悲,平平淡淡,既不貪執也不嗔恚,内心清清靜靜。捨覺支的捨是捨去的意思,原來有什麽東西需要捨去的?心裡有喜有樂,有貪有嗔,有粗重的覺觀思惟,有散亂有波動,都需要捨去,達到捨受。二禪以前還有覺觀有念,心裡還有喜樂受沒有捨去,到了四禪,捨念清靜,一個念頭都沒有,更是捨,叫作捨念清淨。

心裡有苦受和樂受,是散亂,心裡念頭不斷,思想憶念不斷,是散亂,當禪定生起時,苦受捨去了,樂受捨去了,粗重的覺觀捨去了,散亂的思想捨去了,内心對過去的追億捨去了,心念澄清了,心就清靜下來了,這就是捨覺支。七覺分修到最後,把内心的一切繁亂和粗重都要捨除,捨覺支就成就。

在這樣的狀態下,所思惟觀行的佛法才能入心,意識思惟才能深細,意根才能專心考量意識思惟的過程和結果,才能受熏,才能接受,才能産生智慧。内心不斷受到攪擾,不能清靜,就不能深入到佛法中去,就不能受熏,也就沒有智慧的生起。捨覺支生起時,心裡是平靜的,就像沒有波浪的湖水一樣波瀾不起,佛法才能滲透到内心裡滋潤心田,才能生長智慧苗。如果内心總是充滿喜樂,定力不足,心思比較浮躁,觀行不充分,佛法深入不到内心裡,不能証果開智慧。

清淨的心念應該是捨心,有些學佛人念佛境界比較好時,定中看見佛菩薩出現,心裡非常歡喜,如果不能化解這種心境,總是喜歡著佛菩薩的相,心就不清淨,容易入魔境。有些人在修行中心裡總是生悲,爲自己生悲,爲衆生生悲,感覺世界都是苦,苦得受不了,這是住於悲魔了,心念也不清淨,修到最後悲和喜這兩種心念全部捨除,住於一種平靜平淡平穩平等的心態,才能深入到佛法當中。住於那種最正的心念狀態中,才能夠觀行成就,從而能斷我見明心証悟。

七覺支是一環釦一環的,沒有前面的環節,就沒有後面的環節,前面這些路都走過了,最後才能斷我見証果,這是証果的前行條件。所以這些經歷如果都沒有,就不能斷除我見,哪個覺支都沒生起來,也不可能斷除我見,從來沒有精進過,從來沒有生起過喜樂之心,身心從來沒有輕安過,對法的認知還不夠深,觀行就不能成就,尤其是從來沒有觀行過,更不可能斷除我見。只有三果四果人再來的,今世遇到佛法稍微加以思惟,聽聞關鍵性的一句話,稍微加以思惟觀行,就能証果,不用一個法一個法的反反複複思惟觀行。頭一次証果的人,必須要反反複複仔細深入觀行,七覺支都要深入修習,並且都要修成就,才能斷除我見。即使三果四果人再來,遇到佛法之後,也要快速的生起這些覺分,然後才能証果。

無始劫來第一次斷我見的人,這些覺分生起來可能要非常非常的慢,持續時間非常的長,每一覺分要非常堅固非常穩定,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前世已經証果的再來人就不用這樣,七覺分的生起一個連著一個很快,像捨利佛和目犍連這些大阿羅漢都是一瞬間就完成了,禪定也瞬間生起,他們的觀行一念間就成就,腦子裡一閃念就完成了。因爲他們前世都完全具足了七覺分,而我們今世是第一次起修,需要的時間就要長久一些。如果七覺分不成就,沒有修出來,或者修出來後沒有持續一段時間就消失了,那是不能斷我見的,如果非要這樣說就是妄語。一個証果的人其身心的外在表現,與之前相比肯定有變化,因爲畢竟有了初步的解脫功德受用,身心一定會轉變一些的。

佛說:或於内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内外法觀法而住。觀七覺支法時,分爲觀内七覺支法和外七覺支法,以及内外七覺支法同時觀。内七覺支法就是内心深處比較隱秘的意根所修的七覺支,外七覺支就是意識所修的七覺支,然後對内外七覺支同時觀行而住。然後又觀這些法生起來,觀到把心念住於法上,然後觀行這些法滅去而住,同時又觀這些法的生滅而住,到最後心裡有一個念,全部是七覺支法的念。再把這些法的念捨掉,心住於一無所有的狀態,住於空的狀態,把心裡的任何一種念都要空掉,心無所依,就這樣住著,這也是捨覺支。每種觀行後面都要捨除心中所念所想,住於捨念中,最後捨念也除,才爲究竟。

如是,七覺支法就修完了,這叫觀七覺支法而住。 

佛在這部經中把七覺支分爲内七覺支與外七覺支,真正的内心深處生起七覺支指的是意根的七覺支分,而表面生起的七覺支分指的是意識層面的七覺支分。意識所生起的外七覺支實際還沒有熏習到意根的内七覺支,但真正要生起七覺支最主要的還是意根的内七覺支。

念覺支分爲意識的外念覺支與意根的内念覺支。意識生起了外念覺支,但是如果意根不願意被意識所熏習,意根還是會向外四處攀緣散亂,不願意緣意識所念。意根沒有念覺知,不念意識所念著的法義,意識的念覺支就不起作用,就會散壞掉。因爲沒有熏習到意根,意根的内念覺支不成就,那麽後續的其它覺知都不能出現,就不能証果斷我見。當念覺支真正成就的時候,不僅有意識的外念覺支,還需要有意根的内念覺支成就,這兩個都非常重要。意根的念覺支出現了,才能促使後邊的覺支出現。

意根如果念念都不離所修的法,才能夠每天持續的在法義上專注思惟,即便是吃飯睡覺都念著法,都不離思惟法義,這樣的念覺支才是究竟的,因此内覺知支與外覺知缺一不可。又例如意根想要修四聖諦法,祂念念都緣於四聖諦法,想把四聖諦法弄清楚,意識心就要配合意根不管行住坐臥,念念都是四聖諦法義。因爲意根的心念實在太堅固了,牽引著意識必須隨順意根,這個堅固的心念就是意根的内念覺支。

單單只是意識具有的念覺知,會因意根處處攀緣的緣故而斷去,所以初步的成就落於意識上,意識的念覺知成功的熏習了意根,意根的内念覺知就能成就,所以真正的成就還是落於意根上。由上可知一切法都要熏習到意根才能成就,沒有熏習到意根,都只是意識層面的修學,不能証得法義。

擇法覺支分爲意識的外擇法覺支,與意根的内擇法覺支。外擇法覺支先出現和成就,才能熏習意根,内擇法覺支才能出現和成就。意識的外擇法覺支是間斷性的,不起決定作用,真正選擇所修學的法時還會猶豫不決。而意根的擇法覺支成就時,能自動自覺的選擇正確的佛法來修學,不會走岔路和偏路。

意根的擇法覺支就是抉擇性,是由意根的思心所作用的。意根的思心所非常伶俐和快速,比如當出現突發性的重大事故時,意識的思惟抉擇還沒有生起,這時候意根的抉擇性直接起用,或閃躲或作其他行爲來躲避危險,當一系列的行爲完畢後意識才反應過來。如果這時是在叉路口抉擇走哪條道路時,意識還未來得及考慮,意根就依照祂的思心所來抉擇了。

又比如同一時間内發生了三四件必須要處理的緊急事情,意識淩亂如麻沒有辦法抉擇時,就要靠意根的思心所來抉擇採取行動。意識只能配合著意根來造作,意識沒有辦法考慮和抉擇了。但意根的抉擇性還是需要意識不斷的熏習,在多數法上才能有正確的抉擇性。所以意根具備擇法覺支,我們才能夠精進的學法,如果意根還沒有具備擇法覺支,只有意識具備擇法覺支還是不行的。

精進覺支分爲意識的外精進覺支,與意根的内精進覺支。在一切法的修學中,如果只有意識想精進修學,而内心深處的意根卻不想精進,那就無法精進修習,這個法就修不成就。比如有些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用功修行,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佛法,可是意根不感興趣,也不深思,對所學法不知不解,那麽意識的修習猶如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一樣,意根心猿意馬,結果什麽也沒學明白。又比如學生在聽老師上課,知道不認真聽課考試就不及格,表面好像有在認真的聽老師上課,内心卻止不住的想東想西,看書時一目十行硬背也記不住,一節課下來問學生學了什麽有什麽心得,學生什麽也答不出來。有些不愛學習的小學生就是這樣,坐在課桌邊好像很專心聽課的樣子,可是意根魂不守捨,思想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老師的聲音左耳朵進去,從右耳朵直接就出去,一點也沒有留在意根裡,那就白學了。

意識心表面的精進,沒有深入到意根就是外精進、假精進。所以任何一個法都要意根内精進才能夠成就,意識的外精進像浮萍一樣飄浮不定。只要意根的内精進成就了,即使在參禪時意識與他人談話喝茶,或做其他事,都不影響意根的内精進,意根自然心心念念於參禪不斷。參禪時或者是思量時,意根可以與意識同步,也可與意識不同步,但是意根與意識同步一起參禪比意識和意根單獨的參禪要更深入些。靜坐參禪配合行走參禪,意根與意識同時專注於一個法上,那思惟的就更明了,這時候就全心全意了,意識不用分神於其他法塵,意根不用接收來自於意識更多的信息。在活動當中的意根和意識分神很多,不夠專注時,思惟的比靜中思惟淺一些。總之,意識與意根同步精進,才是真精進。

喜覺支分爲意識的外喜覺支,與意根的内喜覺支。先由意識對法義生起喜樂心愛樂心,而後熏習到意根,使得意根對法義也生起喜樂心愛樂心。意識的喜覺支比較膚淺,轉瞬即消失,不久遠不牢固,並不會帶動身心的變化。而意根生起的喜樂心,比較深沉和堅固,會讓整個身心充滿喜樂,這樣才能有後面的倚覺支,身心都輕安。意識喜樂與意根喜樂有區別,意根喜樂時喜笑顔開,眼睛裡和面部上的神情都表露出意根的喜樂,意識的喜樂有些敷衍和做作的意思,並不真誠。

倚覺支分爲意識的外覺支,和意根的内覺支。意識降伏了粗重的煩惱和蓋障,生起了輕安和清涼,進一步熏習意根,意根也降伏了粗重的煩惱和蓋障,使得身心都輕安舒適起來,之後就要發起禪定了。

定覺支分爲意識的外定覺支,與意根的内定覺支。意識生起禪定之後,牽引意根不得不定時,這樣内外定覺支就生起來了。如果只有意識的定覺支,沒有意根的定覺支,那麽意識的定覺支不長久不堅固,必然要散滅掉。意根有定覺支時,心心念念在於定中,不散亂不昏沉,思惟細密,能夠生起真實的智慧。定覺支有二,一是定於所修行的法上不動搖,二是發起禪定,深入定中,專精思惟,不離不棄。定覺支保持到比較堅固的時候,就能修出捨覺支。

捨覺支分爲意識的外捨覺支,與意根的内捨覺支。當禪定生起之後,在定水的滋潤下,意識和意根的心念逐漸清淨澄清下來,襍念去除了,心中所留存的法的念也漸漸減輕,最後心中凡有念都要捨去,清清淨淨,了無掛礙。最初是意識捨去了心念和覺觀,繼而意根也捨去了心念和各種知見,不喜不厭,平和中庸。真正的捨念成就是由意根成就,意根想要無念就無念,意根執著時,其心念意識可能無法控制,而且還要配合著意根而産生念。意根把喜樂心、憎恨心等等一切的心行都捨了,才能深入正法,專心於參究。當意根捨念清靜時,六識就波平浪靜。

到最後意識和意根心心念念都是七覺支的法,再把心裡的七覺支的法都排除掉,任何一法也不住,這樣就捨念清淨了。依這樣的修行方法,心裡一法也不住,意根像如來藏一樣一法都不執著,空空如也,到最後就能究竟成佛。修行就是用以契出契的方法,好比手上有刺,用針挑除刺,刺挑除以後,針就沒用了,把針再捨掉。用佛法剔除世俗法,用深法剔除淺法,用更上的法剔除深法,最後捨棄一切法,就成就了。

學佛修行就是用佛法來破衆生的無明,用更深的法破更深的無明,無明都破除了,不用再修佛法,佛法只能用來度衆生。意識的外捨覺支捨除心中的法,意根的内捨覺支也把心中的法捨掉後,心裡空空的,這時候什麽念都沒有了,捨念清淨,就入甚深三昧。定成就智慧就能成就,在定中觀行就能証法,後續的修行要相續証得如幻觀,陽炎觀,如夢觀,鏡像觀等等所有甚深三昧境界。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