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小乘法上不算犯戒,沒有行動,事件未成,沒有殺人,不犯殺戒。而在大乘上則屬犯戒,因為心是萬事主,也是萬惡主,有心念才會出現後續的身行和口行,心起殺念,才會有殺業,所以有殺念,在大乘戒律上就算犯戒了,不管實際殺沒殺。念頭起決定作用,念頭代表了心的善惡,起念就有業,果報隨心而現,生死隨心而有。因為念頭一起,行動還沒有跟上時,如來藏就作記錄了,將來如來藏根據這個記錄實現善惡業的果報。如果行動再跟上,惡業更加夯實,果報更堅固。真修行人都不隨便起念頭,起也是起清淨念,起利益眾生的念。
眾生之所以犯殺生戒,根本原因在於瞋心和爭勝心,只要降伏了瞋的煩惱心,就不會犯殺戒了。遠離容易生起瞋心之人和事,遠離競爭爭勝的環境,不與人爭,不與事爭,降伏我心,基本上就不會犯殺戒了。
瞋恚心熏染很嚴重的是各種娛樂和遊戲活動,在其中模擬各種戰爭、武鬥,都涉及到打打殺殺,血腥暴力。沉浸在這樣遊戲中的人,嚴重汙染了自心,侵襲這些染汙當中,不知不覺地就會接受血腥和暴力,認為打打殺殺很正常,將來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逆緣,很容易生起爭鬥心,甚至會實施暴力。
戒經中佛說,即使是假想的殺,沒有真人真事,也是犯戒,因為動了心念,起了心行,惡業種子就存下了,緣熟就有惡報。心念決定一切,去除一切惡念不善念,具足善念,才不會犯戒造惡業,不會有三惡道的惡報,不會有人中的惡報,漸漸才能證果,脫離六道生死輪迴。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