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第1示 總第4429示

任何布施都是以實物布施

佛說回向輪經原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大摩尼金剛寶山峰中。與大菩薩眾俱。爾時世尊告金剛摩尼菩薩言。佛子。若有菩薩求大菩提。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薩律儀戒學。已曾發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湣。常欲奉事一切如來。欲廣積集。諸大菩薩福德資糧。欲證佛智。欲以無礙。等持總持。諸解脫門。神通遊戲。欲令虛空成大庫藏。欲令自手似如意寶。 作是奉施。

 釋:以上是世尊講述求大菩提的菩薩的願望,菩薩為了實現上述願望,應該作如下的布施。

 原文: 唯願一切諸佛世尊。已住十地諸大菩薩。持金剛者。當憶念我。弟子某甲。已發菩提心。未安住正道。今持身心。於一切時。以一切種。奉施三世諸佛菩薩。願大自在諸佛如來。已證大地一切菩薩。當攝受我。令我大福德。智慧資糧。猛利精進。廣大心量。寂靜調伏。神通自在。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釋:今持身心。於一切時。以一切種。奉施三世諸佛菩薩。這幾句話是菩薩發願,要用自己的身心,在一切時中,用一切種寶物,供養奉施給諸佛菩薩。願諸佛菩薩,攝受我。令我大福德。智慧資糧。猛利精進。廣大心量。寂靜調伏。神通自在。波羅蜜多。速得圓滿。這應該是實物供養,不是無物的觀想,後面列舉了都有哪些實物。

原文:復作是言。唯大悲者。當憶念我。弟子某甲。墮在生死。系以大縛。閉居牢獄。離正道法。逼以強力。煩惱怨敵。無怙無救。無目無依。無將無導。遊行僻路。趣向生死。背大涅槃。順諸惡趣。將墮險路。臨僕惡道。常遇惡友。離善知識。迷於邪正。有利無利。有義無義。遠離諸善。成就不善。常背賢聖。諸佛菩薩。生老病死。憂惱所迫。不得安隱。無怖無畏。

心常散亂。闕修寂靜。調伏施戒。及不放逸。遠離等持總持二門。十地法忍。不能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平等性。不修無量慈悲喜捨。不具菩薩。三聚戒蘊。遠離無障無礙大智。不能安住於寂滅因。善成立法。遠離神通。力無所畏。不住正念。不能成就。隨行趣入。無忘失法。

匱諸功德。見取疑惑。障於通達七等覺支。闕修如實八聖道支。無量百千苦惱所逼。而常熾然。眾苦逼迫。心常下劣。忿恨散亂。常順煩惱。唯願一切諸佛菩薩。依大悲湣。為我救護。為我歸依。為我導師。唯願令我。速得圓滿。大正覺路。大菩提道。菩提資糧。又願令我。速得圓滿。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如來法。無礙辯才。等持解脫陀羅尼門。功德神通波羅蜜多。又願與我。一切成就。一切功德。

 釋:這是發大菩提心的菩薩懺悔自己的所有過咎,願諸佛菩薩攝受,滿自己所願。

原文:復次。為轉廣大供養。應作是言。又願一切諸佛世尊。已得大勢諸菩薩眾。當憶念我。弟子某甲。今於一切佛菩薩所。轉大恭敬。承事供養。以身奉獻。所有十方諸世界中。大莊嚴具。所謂種種寶宮。諸寶莊嚴。寶樹寶山。寶座寶壇。珍寶行列。寶蓋寶幢。寶飾瓔珞。真珠羅網。寶器寶聚。積寶光焰。

諸寶洲中,大末尼寶。清淨燈樹。寶鈴和鳴。末尼光曜。真金纓拂。垂覆連接。妙金蓮花。閻浮檀金以為其須。金樹行列。種種寶宮。寶雲靉靆。雨眾寶渧。諸寶藏殿。眾妙末尼。間錯牆壁。寶珠欄楯。大持明者可樂圓苑。屋宅寶宮。殿堂樹林。皆可愛樂。以如是等。無攝無受。回向一切諸佛菩薩。

釋:這段是菩薩具體的供養:承事供養。以身奉獻。所有十方諸世界中。大莊嚴具。這幾句話代表菩薩願意以身親自奉獻給十方諸佛菩薩大莊嚴具。後邊都是莊嚴具的名字種類,都是具體實物。

以身供養大莊嚴具,就表示不是觀想,而是真實的以實物供養。即使是觀想,也得把實物觀想出來,奉到諸佛菩薩面前,否則諸佛菩薩見不到實物,怎麼算得到供養了呢?如果我天天觀想大家三頓飯都吃飽了,吃的是什麼什麼美味飲食,大家就真的吃飽了嗎?如果說諸佛菩薩有神通,能得到供養,那麼這個供養是你供養的,還是諸佛菩薩自己用神通變現的,自己供養自己的呢?

原文:於贍部洲所有妙藥。長壽藥類。諸末尼寶。能與有情。所求眾藥。自然成美。殊勝飲食。並諸香樹。種種異類。旃檀妙樹。阿伽盧(沉香)樹。沉水赤檀。大葉恒花。能醉香等。諸樹種類。可樂妙香。無攝無受。諸如意樹。於大海中種種異類。諸末尼寶。如意寶珠。及須彌山。雞娑囉山。香山摩尼耶山。尹地(二合)耶大山。曼陀羅山。金剛山等。諸大山中。種種寶峰。寶台寶石。寶窟寶宮。寶飾寶片。眾寶階道。諸末尼柱。諸寶燈輪。諸琉璃等。末尼種類。

所有天上。無主天宮。天諸名花。悅意樂見。天諸樂具。微風吹動。空宮行伍。和鳴美聲。天諸音樂。不鼓自然出美妙聲。天諸眾鳥。住空宮中。鳴妙音聲。並諸寶雲。出大美聲。天諸末尼。歌詠音樂。並諸妙香。花樹鬘樹。塗香燒香樹。燈樹幢樹。幡樹寶樹。

此等一切。無所攝受。奉施一切諸佛菩薩。所有一切。佛眼所睹。諸佛刹中。大供養雲。花雲香雲。鬘雲燒香雲。塗香雲寶蓋雲。寶幢雲寶幡雲。寶衣雲寶聚雲。寶器雲。大末尼聚雲。種種微妙大寶珠雲。又以香油。滿大燈器。量等千界。燃以燈炷。量百須彌。奉施一切。諸佛世尊。諸大菩薩。

 釋:這些都是具體的供養的莊嚴具,都是實物。

原文:由是供養所生勝福。並將回向無上菩提。如過去佛所修諸善。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回向菩提。我亦如是。持此功德。回向無上正等菩提。勸請諸佛。唯願往赴。菩提道場。降伏魔怨。證大菩提。轉大法輪。  欲滅度者。為諸有情。勸請願住滿一大劫。  隨喜一切諸佛菩薩。一切有情。所修諸福。  發露懺悔一切諸罪。猶如三世諸佛菩薩。懺悔罪障。我亦如是。願罪銷滅。

奉施乃至懺悔已畢。即以淨心。憶念一切諸佛菩薩。對佛像前。誦此密言。滿足八遍。密言曰。  唵  娑頗(二合)羅  裟頗(二合)羅  微摩那  娑(去引)囉   摩訶(引)若縛  吽 

釋:這段文是菩薩把自己真實供養所修得的福德回向菩提,並且發願懺悔滅罪,再誦咒。

原文:誦密言已。即便隨欲。成就天妙。大供養雲。一切佛所。而得現前。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系念於佛。或晝或夜。轉誦如是大回向輪。此善男子或善女人。諸罪消滅。一切煩惱漸得微薄。能獲如前所說功德。若轉一遍。得百梵福。夢常見佛。命終之後。得生淨土。佛說是經已,諸菩薩眾,歡喜奉行。

 釋:菩薩誦咒之後,這諸佛菩薩護法神的加持下,圓滿所願,成就了大供養雲,諸佛菩薩親自現身。

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能讀誦這部大回向輪經,諸罪就會消滅,煩惱漸漸微小薄弱,不成勢力,能獲得前邊所說的功德。若能誦持一遍,具得百種清淨福德,夢裡常見佛,命終往生淨土。這意思是說誦經的功德殊勝,但如何誦經,誦持到什麼程度,才能得此功德,還有一些說法和條件。

發過來的經文,經過人為的斷句,人為的修改標點符號,人為的劃分段落,導致經文中的含義模糊不清,不容易理解其中的真實義。我又花點時間重新修改過來,使得經文義理彰顯,含義清晰。以後讀佛經,要讀大藏經裡的原文,沒有人為動過的經文,佛的原意才不會被扭曲。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兩種犯酒戒情形

下一篇 下一篇

如何受持八關齋戒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