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就是不与而取,不经过物主同意偷偷拿取了对方的所有物,或者是明着拿取据为己有;或者是设计将物蒙骗到手;或者是言行逼迫,使物主不得不给与。偷是盗中行为比较轻微的,重的是夺取、抢、劫,其中明夺明抢比暗夺暗抢更猖狂霸道,罪业更重。总之,不经过物主同意,使用一定的手段、方式、方法和途径,把本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法据为己有,名之为盗。
而物主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同意,勉强同意,虽表面同意,但内心里不愿意,这也属于盗。这个同意是指心同意,不是指被逼迫的口头同意。当然,如果被盗者故意口头同意,而内心却不同意的情况,则不属于盗,而是自己被骗被设计了。
所谓偷盗,就是不与取。别人不是愿意给你的,没有同意给你的,你就主动取走占用了,名为不与取。但是这里有个关键点需要厘清,有些时候,有的人碍于面子,意识表面同意和答应,但是内心里意根是不愿意的,只是很勉强同意了。这种情况下,使用了他的东西,占用了他的资源,拿走了他的东西等等,严格意义上说都属于偷盗范畴。别人自愿给与,真心实意给与,取了得了才合理合法,假意给与,被迫给与,碍于情面和压迫等给与的,都不是自愿给与的行为,如果取了得了实质上就是不与取。
被逼无奈,一般属于强夺取,有时候也可能是轻慢取。这个强,一般是指用势力、权力、面子、关系等等,造成对方不得不同意,实际上是不同意的,心里在腹诽和抱怨,这种情况拿走东西和占用资源,就属于偷盗。比如说,甲告诉乙,晚上我到你家吃饭,咱俩喝两杯。乙很忙,没有时间陪甲吃饭喝酒,碍于面子,不得不同意,心里却叫苦。甲吃了饭以后,就等于偷盗,偷盗了乙的粮食和酒,加上时间。甲却不知自己强行吃饭喝酒,强行占用了乙的时间,这些都属于偷盗。
再比如,甲经常到乙处吃饭喝茶聊天,却从来都没有付出过饭钱和茶钱,单方面付出乙的心里是不情愿的,可是又没办法。这样不情愿的付出,就让甲犯了偷盗罪。
甲请乙吃饭,结果乙不经过甲的同意,私自把丙带去了,那么这顿饭吃完,丙的饭钱怎么算?实质上算是不与取了。不经过主人同意,私自去人家做客闲聊,占用主人宝贵的时间,耽误了主人的大事,这种情况不仅盗用了主人的时间,还让主人没办成事,从而受到了损失,这些损失就是债务。如果主人同意你去做客,你却私自又带了两个人,没有经过主人同意,这也算作盗,盗的内容除了时间,还有主人的权力。
还有遇事替别人作主作决定,不管别人同意不同意,高兴不高兴,别人的事情都由你说了算,这是盗用了别人的自主权,受到多大损失,你就偷盗了多少东西。下属替领导作决定,孩子替家长作决定,徒弟替师父作决定等等,都是属于偷盗行为,损失有多大,就偷盗了多少东西,再加上盗权。
人人都需要忏悔,强势的人容易犯盗。跟人打交道,一定不要勉强别人,不要让人为难,只有别人心甘情愿的,才可以去做,不要违背别人的意志,不要剥夺别人的自主权。外国讲究人权,维护自他基本的权利,很多事情都会首先征求别人同意,非常客气。而我们中国人不讲究这个,讲究人情面子,人情世故,互相之间不太客气,没有距离感和边界感,不知不觉就侵占了别人,心里没有愧疚。这些都属于做人的德行问题,有德行的人时刻都尊重他人的心理、情绪和感受,以及种种权利,绝不侵犯和冒犯。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