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意根正解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0-11-29 12:45:59 閱讀: 573

第八章 意根與業種的關係

一、意根是否能了別業種

凡夫的意根是遍計所執性,無一法不執著不攀緣,並且把如來藏的見性當作是自己的見性,依如來藏的見性,而有自己的見性。如來藏緣什麽法,意根就能緣什麽法,如來藏能緣業種,能了別業種,那麽意根也就能緣業種、了別業種,業種要現行時,意根也能了知到將要發生的事,神通就是如此。

業種有前世的業種和今世造作的業種,比較重大的業種要現行,果報要出現,意根依如來藏就會有所感知,但是意根本身無法造作什麽,祂只能警覺暗示六識,想通過六識的身口意行來選擇是迎接還是躲避。但是意根沒有名言,不能明確表達出來讓六識了知,只能通過各種暗示作用。有時業果太重大時,意根會想盡辦法暗示給意識知道,意識就覺得有什麽事情要發生,就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事情和如何發生,也就不知道如何是好,内心裡往往會焦慮不安,心不平靜,等到事情發生過後,意識才恍然大悟。

比如死亡之前的預兆,重大事情的預兆,心裡的感應,以及預兆夢的夢境的暗示,這些預兆的出現,意識有時能感覺出來,有時感覺不出來,要看意識是否靈敏。不是定業的業果,意識有可能明白要出什麽事,就能趕緊想辦法躲開;如果是定業,必然要受業果,意識一般不能明白具體有什麽事要發生,即使明白,也不能躲開。比如之前造了殺人媮盜等大惡業,公安機關破了案,在被抓的前一刻,意識也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被逮捕,如果知道就能逃跑,業果就不能實現了,可是這時業緣成熟了,必要受果報,業力使得意識沒有選擇。意根有可能警覺一下,也許受業力的阻礙,也不能警覺意識,即使意根能警覺意識,因業力的關係,意識也不能明白。     

還有的業種,意根能知道,但是無法讓意識心知道。有些預兆,是意根顯示出來的,還有些預兆是如來藏顯示出來的。有預兆的夢境,肯定是意根顯示出來的,有時意識知道,有時意識不知道,要看意識的智慧靈敏性了。有預兆的夢,說明意根還是知道一些業種信息,因爲意根無法思量採取什麽措施,以避免業果的出現,也許具體要出什麽事也不知道,就要讓意識心了知,然後採取措施避免惡業現前。

意根能依如來藏的見性了別業種,宿命通就是個很好的佐証。有宿命通時,意識能知道明天、明年、命終以後要發生的事,能知道未來世十世、百世、千世、五百大劫、無量劫要發生的事。意識依什麽知道的呢?依意根和如來藏才能知道,而且是意根先知先了別,然後才能讓意識了別。意根能了別到未來世還沒有發生的事,這些事對於現在來說,是以業種的形式存在的,並沒有其事,所以意根也能了別業種。

二、有鬼神在身邊,頭皮發炸,身上發冷或者汗毛直竪,是怎麽回事?人死之前的預兆是怎麽回事?

身體出現的各種反應,是意根得知了身邊有鬼神的信息,於是控制身體,就産生了緊張的身體反應。意根得知的所有信息,都直接從如來藏庫房來,祂就是庫房管理員,能緣如來藏變起的一切法,觸如來藏變起的一切法,了知如來藏變起的一切法,只是了知的不太清楚,因爲攀緣太廣,智慧就淺。六識看不見鬼神,不知道有鬼神,但是意根能知道,又因爲意根執我心重,擔心自己有危險,就控制身根,直接讓身體出現反應,來警覺意識注意。意根只要有心理反應,就能直接連帶著身體作出反應,意根通過觸大腦神經中樞牽動全身的神經,就能控制身體。

人臨死之前是有預兆的,家人可能就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因爲人臨死之前,如來藏了知業種業緣,了知五隂要死亡,就會發出一些死亡的信號,表明五隂身要不久於世了,意根馬上就了知這個信息。意根知道自己要死亡,祂所有的想法、打算、決定和情緒,都要通過六識和五隂身才能表達出來,那麽祂就要讓意識了知這些信息,然後替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意識解決不了和無法了知的問題,就會逐漸想辦法解決,比如給親朋好友托夢等等。因爲意根非常執著自己,也會牽掛著一些人和事,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就會想辦法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並且發出一些信號,就是臨死的征兆,讓別人的意根感覺到。在身體好好的時候,意根就做了這些奇怪的事情,意識就奇怪爲什麽這樣做,不知道這是意根在安排後事。意根知道自己生命要結束,就安排六識造作了一些事,意識不知道是爲什麽,可是也不自覺的按照意根的安排做了。

人要死時,自己的意根能知道,意識心由於無知,可能無法知道,於是意根不得不帶著如來藏去警覺與自己有緣的人,讓他們知道,以便於安排或者躲避一些事。如某人臨死之前,他自己不知道,而親人的意識也不知道,但是親人的意根卻知道,於是就安排了一些特殊的事情,而親人也不知道爲什麽要這樣安排,其他的親朋好友也能感覺到他要有事。此人的意根也到處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托夢,暗示自己要有重大事情發生,但是這些人的意識心就是無法相信,也不願意相信。

這其中的道理是,他的意根通過如來藏警覺親人的意根,然後親人的如來藏警覺親人的意根,親人的意根就安排一些事,意識心就是不知道爲什麽這樣做。這就是意根的特殊功能作用,祂能了別到一些業種,能未蔔先知的預知未來,但是無法表達出來,祂自己沒有身口意行,只能指揮六識做一些身口意行替自己辦事,如果意識違拗不信,祂也沒有辦法,只能隨緣。

三、意根與業種收存的關係

六識如果現起身口意的行爲造作,都是由意根作主,意根決定,意根指揮的。意根的作主作決定,一個是根據六識了別的情況來決定,一個是根據自己的習氣慣性,根據自己的業力,來作主作決定。如來藏同時了知意根的決定,配合産生六識,造作身口意行,並且反餽給意根了知,同時六識的識種子,就回到如來藏當中,這樣把六識了別造作的内容帶到如來藏裡,就作爲種子存下來了。

另外一方面,六識在了別六塵的時候,刹那刹那把了別的内容,了別的信息,傳給意根,意根就知道了六塵的詳細情況,原來是這麽回事。眼識看到了什麽,耳識聽到了什麽,六識都了別了什麽,第七識意根就知道了,同時意根也有自己的心行,一邊了別六識帶來的信息,一邊起自己的心行,有受有想有思量,有煩惱和習氣。意識、意根生起心行的時候,識種子刹那刹那出生,刹那刹那又滅回到如來藏當中,這樣,第七識所有的心行,也都落到如來藏當中,作爲種子存起來了。

其中前六識了別造作的時候,有沒有貪嗔癡煩惱,造沒造作貪嗔癡煩惱,是清淨的還是不清淨的,是帶著某種情緒還是不帶著某種情緒,如來藏都作記錄收存。然後第七識了別的時候,了別前六識帶給的信息,祂整個心行是帶著貪嗔癡煩惱,還是不帶著貪嗔癡煩惱,是清淨的還是染污的,如來藏都作如實的記錄和收存。

七個識了別的内容,身口意造作的情況,思量的内容,帶不帶煩惱染污,還是清淨的心行,意根都會如實的作記錄,如實的記載。爲什麽記錄,什麽叫記錄呢?這個意思就是說,如來藏是刹那刹那的輸送著七個識的識種,七個識了別造作以後,識種就刹那刹那地回到如來藏中,這樣就把七個識了別的信息也帶回去了,就等於帶到庫房裡一樣。什麽時候拿出來,這就不一定了,也許一會兒就拿出來,也許是第二天,也許是第二年,也許是下一世,也許是多少劫,這都是不一定的。

種子存得越深刻,現行出來就越容易。種子存得越輕微,拿出來就越不容易,業種就不容易成熟,種子越不容易現前。那就是說,我們身口意造作時,心行越明顯,心行越大,存的種子就越深,越清晰,種子就越容易成熟,越容易發芽,說明這個種子是飽滿的。如果說我們造作的心行不強烈,種子就不飽滿,不飽滿的種子就不容易起現行,不容易生根發芽。

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不深刻,對他不是太感興趣,雖然也跟他接觸了,看見了他,因爲對他不感興趣,那麽了別的就輕微。輕微的了別,業種也收存,但是業種不深刻,將來再遇見他,就不容易想起來,以前的種子不容易現行出來。如果對一個人感興趣,所有的心行都對著這個人,不是很喜歡就是很憎恨,那麽這個心行表現出來,就作爲種子存進如來藏裡,種子飽滿就容易成熟,容易生根發芽,業種就容易現行出來。這個道理和收獲莊稼的道理,好像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帶著強烈的心行,非常善,或者非常惡的心行,來造作身口意,來作一切的行爲造作,這個種子存起來,就是深刻,種子就容易起現行。

比如說我們現在學佛,是一心一意的,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學佛上,這就作爲種子存下來了。而有的人對於學佛不太感興趣,學佛是應付差事,這也作爲種子存下了,但是這兩個種子,將來起用就不一樣,一個容易起現行,一個不容易起現行。一心一意學佛的,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學佛修行上的這個人,來世學佛的因緣就容易成熟,容易遇到學佛的機緣,因緣成熟時,他就會一心一意紥根進去,修行就非常精進,成效顯著。反之另一個人,不太用心學佛的人,學佛的種子就不容易生起現行,來世就不容易遇見學佛的那些因緣條件。他學佛的因緣條件不一定什麽時候成熟,不容易遇見佛法,種子不容易生起現行。

再比如說我們對一個人的感覺是不痛不癢,還是恨和愛,這些心行和業都要存進去,但是存的業種是不一樣的,將來生根發芽的時間,種子成熟的早晚也是不一樣的,起現行的早晚是不同的。這個意思是說,七識了別的内容作爲種子存下來了,了別時候的心行,也作爲種子存下來了。恨一個人時這個心行,意根的執著,和六識的嗔,都要作記錄收存起來。

而愛一個人時,意根的貪愛和六識的貪愛,也要做記錄收存起來,所有的心行一點一滴都不會遺漏,全部收存,將來都要現行。意根和六識的既不樂也不苦的那種捨受,也要做記錄存起來,所有的心行都要做記錄,都要存起來。但是那些業種是有很大差別的,業種現行的時候,也有很大差別。現行的時間早晚也有差別。這個業種存的不一樣,輸送出來的當然也不一樣。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人群中,遇見一個人,聽到他說話時,意根就突然感興趣,要看看這個人。這個決定,如來藏知道了,就會輸送眼識和意識到這個人的身邊,也就是說,輸送到勝義根裡有關這個人的内相分處,然後眼識與意識就識別、觀察這個人,觀察了以後,就了別了這個人的外貌的情況,他的身口意的情況,他的各方面的情況。兩個識了別了以後,一方面存入如來藏裡,一方面要交給意根,意根根據眼識、意識對這個人的了別,意根也就知道了這個人是什麽形象。

知道是什麽形象了,同時意根就思量,是繼續觀察下去呢,還是把眼光挪開。意識隨時隨地把了別到的這個人的情況交給意根,意根就隨時隨地思量和做抉擇,是接著跟他談話,接著觀察他呢,還是把眼光挪開,看其他人,或者聽其他的聲音,意根思量和決定。意根思量的時候,同時就把自己的心行,受想思和了別的内容也帶回到如來藏裡存種,到最後意根做一個總的決定的時候,如來藏也會記錄收存,這一系列的心行就作爲種子存下來了。

又比如說了解這個人的情況以後,意根就不想再看他,那麽眼光就會挪開,或者讓耳識聽他說話的聲音,聽了一會兒,意識一分析,沒有意思無聊,這個内容也傳給意根,意根思量過後,覺得確實無聊,決定不聽了。祂覺得無聊的這個心行,也作爲種子存到如來藏裡。如來藏了別意根不想聽的思量以後,就不在那個人聲音的現起之處變現耳識和意識,那就聽不見說話聲了。

這時忽然間聽到一個鳥叫聲,意根覺得這個好聽,再接著聽。這首先是意識心分析,認爲這個聲音好聽,然後報告給意根,意根思量認爲說:嗯,鳥叫聲挺好聽,再聽。聽了一會兒,意識心認爲無聊,把這個感受傳遞給意根,意根知道無聊,就決定不聽了,注意力就轉移。雖然注意力轉移了,聽鳥叫聲這一法,也作爲種子存下來了,但是存的這個種子就不那麽深。

不太深刻,是因爲意識有一點捨受,不太感興趣,後來覺得無聊,就是一種捨受。那麽這個種子存得就淺,就不容易起現行。如果對那個人感興趣,意根決定,繼續觀察他,繼續跟他談話,繼續探討他,或者是如何如何。那六識就再接著了別,並且把這些了別的内容,再傳給意根,意根再作思量,意根再作記錄,這整個記錄以及最後的結侷,就都記錄收存完了。其中意根的心行,六識的心行,也都做了記錄。

然後不知道什麽時候,又遇到這個人了,意根就思量,讓意識心來回憶,在哪裡什麽時候見過這個人,如來藏就輸送以前存儲過的種子。種子作爲法塵與意根相對,意根了別不清楚,還是由意識了別,意識就想起來一些事情,於是把信息傳遞給意根,意根也知道一些了,可是信息不全,意根就決定再回憶,意識心就接著回憶,如來藏就繼續從庫房裡輸送存儲的種子。

意識了別後就回憶起來了,前一陣遇到這個人,什麽情況,什麽場景,這個人的行爲舉止,就都想起來了,再回憶這個人叫什麽名字,慢慢想。所謂的名字,也是意根從如來藏的庫房裡輸送出來的。一邊輸送,六識一邊了別,了別的内容信息又傳給意根,意根就思量,是否還回憶,祂作決定,得要跟這個人有點禮貌,跟他握手寒暄寒暄,問候問候,祂一作決定,六識就出來跟他握手,打招呼,寒暄問候。同時六識跟這個人寒暄問候的一系列情況,也作爲種子存到如來藏裡了,那麽這個種子再加以前的種子,就比以前稍微深刻一些,内容也多了一些,把這個人的所有的情況都會串連起來,作爲種子收存。

六識對這個人印象就更深刻了,來世再遇見時,意根讓如來藏把種子輸送出來,第六識不知道過去世的事情,但是意根知道一些,意根對這個人感興趣,六識就覺得有些熟悉和親切。意根感興趣了,就讓六識和這個人打交道,那麽兩個人就會經常打交道了,緣份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四、業種成熟,即將現行,或者現行了一部分,意根能夠緣到,也能了別,只是不能確認是什麽,知道重要與不重要,所以才警覺意識。當意識莫名其妙的時候,正是意根知道一些事卻不能表達出來讓意識明確知道時。第七識意根知道有事要發生,意識就有模糊感覺,也想不明白具體要有什麽事情發生。有的時候,意識感覺不好,知道有事情要發生,就採取一些措施防範,從而躲過了風險,這是意根警戒意識了別到的一點點信息。

有的時候,某個東西馬上就要打到自己了,意識模模糊糊有種感覺,立時躲開,過後才知道是什麽,然後覺得剛才好危險,幸虧躲得及時,這就是意根警覺意識的結果。有時候感覺某人怪怪的,知道他可能要干什麽,於是採取防備,過後再看,果然是如此,這就是意根警覺意識的結果。這些現象說明意根有未蔔先知的本事,能與馬上就現行出來的業種相應,能感知馬上要發生的事情。

五、業力與隨緣

業力,是過去世造業的習慣勢力,表現在意根上,今世遇事時,意根總是要以自己過去造業的習慣勢力而作抉擇,意識還控制不了。有時心裡明知不對,沒辦法還要去做,一邊做,一邊心裡說不應該,稍微有點覺悟的人,内心就這樣的矛盾。如果修行得當,意識如理正確思惟,常常熏染意根,意根受熏,就能改變自己的習慣勢力,再抉擇時,就按照熏染的正確的理念抉擇,然後再形成善的如理的習慣勢力。所以說意識接觸善法,如理思惟作意是非常重要的。

遇見善緣需要具備因緣和福德,多修福就能遇到越來越多的善緣,改變自己的機會就多,得解脫的機會就多。如果缺少福德,善緣就不具足,惡緣總現前,意根受熏就會越來越染污,那就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善緣解脫自己的煩惱了。福德少的人,遇到惡緣就能被熏染過去,自己沒有辨別能力,也根本不想辨別,觝制不了惡緣,就跟隨過去了,這樣無意間就會造作惡業,自己還不自知,這樣就能形成惡的習慣勢力,生生世世心地染污。

緣是被動的多,也有意根主動攀緣來的。如果我們心心念念攀緣佛法,就能遇到佛法的緣,佛菩薩也會在後面加持,讓我們遇到佛法,這就是主動攀緣來的,惡法也如是;如果心心念念想發財,就會不擇手段,那樣處處都是惡緣。再比如餓了的時候,意根就攀緣飲食,讓六識到處找飲食,結果就找到了。如果餓了也不想吃,就不能去找,也許就遇不到飲食。學佛有善根之人,就是主動攀緣,尋求解脫,結果就遇到解脫之法,修行一段時間,就得解脫了。如果不攀緣解脫法,是不可能最後得解脫的,這就是主動攀緣,絕不是被動隨緣的,如果完全是被動隨緣,佛度衆生就輕松了,只要加持一下,衆生就能都得解脫了。

有些人總是講隨緣,可是凡夫的緣往往都是惡緣多,如果都隨過去,就是生死係縛,那什麽時候能得解脫呢?所以凡夫如果有力量,盡量不隨惡因緣而流轉。只有聖人,心已清淨,才能隨緣了舊業,而凡夫隨緣就等於隨生死業。因爲凡夫煩惱心重,如果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心,就會在生死河裡沉溺得越來越深,苦惱越來越多。

六、冤冤相報是怎樣實現的?因果是怎樣實現的?衆生都已經換了身體,又換了意識心,換了前五識,互不認識了,怎麽實現報複心和因果的呢?

因果是由意根來實現的,衆生造業以後,業種存留在如來藏裡,緣熟時,如來藏輸出業種,衆生受報,因果就實現了。因果的實現,不管是善願的實現也好,還是惡願的實現也好,不僅離不開如來藏對於發願業種的收存和輸出,也離不開意根的作意與思。往世曾經發過的願,作爲種子存在如來藏裡,因緣成熟,種子輸送出來,就會按照往世的願望而行事。而往世發願是由意根決定,意根認可的,甚至是意根主動發出來的,這個願望是意根的,就是從内心深處發出來的。

意根有了願望以後,還會攀緣著已經發過的願,無論經過多少劫,意根都會攀緣著。因緣成熟時,如來藏就會輸出業種。其結果,一個是直接實現業果,一個是警覺意識心,促使六識按照業種和意根的執著來造作身口意行,其行爲表現就不同已往或者不正常了。有時候,意識做事,本身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就不知不覺地按照意根的願望去做的,意識心這時不能控制自己,有時也會有沖動的表現。

有修行的人,發過清淨大願,另一世就會不自覺地按照願望做事,有時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麽要這樣做。意根發過的惡願惡咒,某世因緣成熟時,意識心也會不自覺地去做,有時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麽要這樣做,往往是無奈的。有時意識心想要控制自己,可是控制不了,因爲控制意識心的是意根,意根的業力,意識沒有辦法擺脫開。如果意識心懂道理、懂佛法、懂因果,就可以分析清楚,來說服教育意根,意根就有可能會聽從勸告,改變其執著性,這樣就避免了惡業的發生,避免了重大的惡果。

所以,我們真的要常常作如理的正確思惟,來熏導意根,意識心自己首先就要明理,才好正確的熏染意根,導正意根的無明習氣。那麽我們修行是在修什麽呢?當然是以修意識心和意根爲主。讓意識接觸、熏習正確的法義,眀理以後,再來熏習意根,改變意根,意根改變以後,我們的心行就會變清淨了,修行就成功。

七、意根既屬於外根,也屬於内根,既屬於外識也屬於内識。祂屬於内根内識的時候,和如來藏在勝義根處變起的内法塵相應、相觸,並且有粗況的了別,這是祂内根内識的作用。祂屬於外根外識時,有外根外識的作用,能夠接觸和了別勝義根之外的法塵,就是如來藏變起的法塵,沒有入到勝義根之前的這一部分法塵,意識心沒有神通時緣不到的部分,由意根接觸和了別。

比如如來藏所變起的身根,意根能夠直接緣到,也能夠直接了別到,所以才能直接對身根作抉擇。如來藏變起的山河大地,宇宙器世間,還沒有入到勝義根的時候,意根也能緣到,也能有粗略的了別。祂粗略的了別之後,落到勝義根裡,如果祂不想看色塵,就不作看色的決定,那麽眼識和意識就不會在這個色塵上被如來藏所生起,那就不能見此色了。

沒有落到勝義根裡的法塵,都屬於外法塵,比如說如來藏變起的極樂世界那些景像,意識心不在定中不在夢中絕對了別不到,這個影像意根能了別得到。因爲意根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會與如來藏一起到極樂世界變造蓮花宮殿,那個極樂世界就屬於外法塵,如來藏直接緣到,意根依之就能夠直接執取和了別。這是祂和如來藏一起造作的,那些法塵都屬於如來藏所緣的,是意根所執取和了別的内容。

凡是意識不能了別到的,還沒有落到勝義根裡的法塵,都是屬於意根的外入,是意根從勝義根外邊所攝取的法塵。包括緣過去世的那些人事,過去世的墳墓,過去世的親人,都是如來藏現起以後,意根直接緣到,直接了別。然後祂會生起作意和思心所作決定作抉擇。

當意根決定要採取某種行動以後,這些行動六識不可能參與完成,身口意就不可能出現,因爲六識與這些法不相應,意根和如來藏一起,直接就把這些事情完成了,不必六識參與。如來藏隨順意根現起那些法塵,意根緣到,然後意根對此生起作意和思心所,如來藏了知,就配合著一起行動,把事情做完了。這些都是與意根相應,是意根了別的内容。

有些行爲的造作,六識不必參與,七八兩個識就能完成了。比如生起五隂這件事,就是七八二識同時成就的,沒有六識的事。比如入母胎這樣的事,生起中隂身這樣的事,都是七八識共同配合完成的,變造蓮花這樣的事,墳墓裡那些事,去警覺前世的子女這些事,變起前世親人那些事,都是七八識兩個一起做的。那些都是如來藏變起的法塵相,第七識意根能夠緣過去,作意、觸、受、想、思,決定以後,祂們兩個一起就運作出來了。

八、問:所有信息都收存在如來藏裡,意根是這些信息能存能取的功能。當意根根據意識的了別作了某個決定時,這個決定的心行和内容就成爲種子,通過意根存入如來藏(此爲因);當以上決定的内容將要實現的各項條件成熟(此爲緣),因緣具足後,如來藏了知,隨緣將前面意根存入的信息内容(種子))起爲現行,意根隨即攀緣到,觸受想後,思心所喚出前六識起身口意行,而造業的所有信息,再以種子的形式通過意根存入如來藏,成爲新的因,待緣成熟再成果,如此往複。是否是這樣?

答:是這樣。七大種子是如來藏裡本有的種子,不是從五隂那裡收藏的,造業的業種子,是如來藏收藏進來的,如來藏既輸出本有七大種子,也輸出業種;業種現行要依靠七大種子,業種完全現行以後,受報結束,業種就消失不複存在了。

事情的重要與否,屬於六塵境界,如來藏不能判斷。即使如來藏輸出業種時,也不是按照業種的重要程度輸出來的,而是依是否緣熟這個條件。如果如來藏是按照重要程度來輸出業種,如來藏就有選擇性,就不是法爾如是的輸出業種了;祂就能通融,不是毫不留情鉄面無私的了。況且如來藏也不能了別業種的重要程度,如來藏不知道業種重要不重要,但是重大的業種,業緣容易成熟,容易被輸送出來而實現果報。

如來藏不分別業種的重要性,不管業種重大不重大。事情的輕重緩急是七識分別出來的,如來藏也同樣分別不了。否則,如來藏就有情緒,有煩惱,有人情世故,就有喜怒哀樂,實際上如來藏並沒有這些特性,也不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按照輕重緩急出生業緣。如果如來藏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那麽意根跟如來藏說說情,求祂通融通融說,我這個福業非常重要,先給我輸送出來,讓我先發財,以後我一定改邪歸正。看看如來藏有什麽反應,這絕不是能夠融通的事情,如來藏沒有縫隙,什麽也通融不了。

至於說阿羅漢的神通有限,佛的神通無量大,還有一些沒有神通的人,那是七識本身的功能受到限制,與如來藏沒關係,與七識造作的業種有關係。比如殺了人,如來藏雖不分別業重不重,但是這個事情本身的影響是大的,肯定不是一個人的如來藏在收藏業種,至少有兩個人的如來藏記錄業種。如果將來殺人者受報,也被殺一次的時候,必須業緣成熟,兩個人的業緣都要熟,兩個人必須遇見,殺緣成熟,才能一個殺,一個被殺。不管這個業種重要與否。意根的心行,能夠把如來藏裡業種現行的緣提前或者錯後成熟,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涉及到的人多,感情強烈點,各自意根的執著重一點,就會促成業緣快速成熟,但是假如因緣不具足,業果還是實現不了,只能等因緣成熟的時候。

九、業種遇緣如何現行出來的

意根因爲無明,攀緣性強,祂不肯寂寞,也不甘寂寞,總是要了別和造作,就會有無明妄動,於是如來藏隨順著就會現起三界法。意根在現行時,五遍行心所法就會隨著運行,其中思心所就要時時不斷地思量作主宰,如來藏必然會隨順配合出生萬法。當意根沒有無明時,祂也有意願、有誓願,比如佛的意根滅盡一切無明了,但是由於佛曾經發過無量的清淨大願,依靠這些大願,佛的意根以及意根的心所法就會不斷的運行,那麽佛的無垢識就會配合,現起三界世間一切萬法,廣利無量衆生。意根如果什麽也不想做,一念無明斷盡,又沒有願力,衆生就不能正常生活,只有長期處在深定中,或者入到無餘涅槃當中,無所作爲了。

如來藏法爾如是地輸出業種,實現衆生的因緣果報,産生三界世間一切萬法。所有業種都存在如來藏裡,這些種子何時緣熟,或者已經緣熟了,如來藏都知道,然後祂就會輸出緣熟的業種。那樣,衆生業緣現前,就是酧嘗衆生的果報時,業種輸出來時,就是了緣時和實現業報時,於是衆生的果報就現前。

十、意根是現起三界世間一切法的動力

意根促使如來藏産生了宇宙器世間,同時也是業種促使如來藏出生了宇宙器世間,是爲了五隂的出生和生存做準備。意根與業種是相應的,意根就代表業,不管是善業還是惡業,還是不善不惡的業。

宇宙器世間的出生是三界的有法,是業種使然。所有衆生的業緣成熟時,就促使所有如來藏輸出四大種子,形成四大,所有衆生的如來藏共同變造宇宙器世間,造好之後,衆生才能出生。目的性在於意根,意根沒有目的,三界世間的業消失,就會像阿羅漢一樣入無餘涅槃,這樣三界也要消失。

十二因緣法就是講這個衆生輪回的原理,業因緣成熟,衆生出生;沒有器世間,就沒有生存環境,衆生出生的因緣就不成熟。這個緣也是意根促成的,意根是現起三界世間一切法的動力。

十一、如來藏在無餘涅槃裡如何出生意根的

阿羅漢的意根因爲對三界世俗法全部放棄,完全不執著,不感興趣了,意根在壽命終了才能滅去,阿羅漢就入無餘涅槃,只剩下如來藏。如果阿羅漢要從無餘涅槃境界裡出來,如來藏裡必須存有訢樂於大乘法的業種存在,這是如來藏出生五隂世間法的動力,這個動力是推動如來藏出生意根,繼而又出生五隂世間的力量源泉,這個動力就是存在如來藏裡的業種。因爲意根對世俗法沒有意願和執著了,祂必須有其他方面的意願,才能再次的出生和推動五隂世間三界萬法的生起,那只有對於大乘法和成佛的向往,除此就沒有其他意願和動力了,心如死灰,難以複燃。

當業種成熟時,如來藏依業種才能出生意根,意根出生以後,與業種業力相應,意根就有出生世間法的作意和思心所的現行,如來藏就配合意根出生中隂身,在中隂身又尋找父母共同投胎。因爲如來藏裡有訢樂於大乘法的種子,意根就要擁有色身,意根的思心所生起時,如來藏配合,因此就有中隂身的現起,繼而又有五隂身的出生。五隂身出生以後,就能遇到大乘佛法,於是順理成章的修學大乘佛法。所以佛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前,都給他們講大乘佛法,爲他們種下成佛的種子。

十二、衆生的意根一定與業種相應,到地獄中,意根現地獄衆生的習氣。到惡鬼中,衆生一定現惡鬼的習氣。到畜生中,衆生一定現畜生的習氣。到人中就有人的習氣,做天人有天人的習氣,當阿修羅有阿修羅的習氣。那麽菩薩就有菩薩的習氣,菩薩歷劫教化衆生,一定有教化衆生的習氣,菩薩這種習氣是好習氣,衆生與菩薩習氣相應,就是菩薩。

如果前世在某道生存時間長了,就有某道衆生的習氣,到其他道裡,意根也相應的現出原來的習氣。比如佛的大弟子憍梵波提是四果羅漢,前世五百世做牛,有反芻的習氣,做人做阿羅漢時,吃飯還是像牛嚼草一樣。有些人有惡鬼的習氣,前世當惡鬼時間長,有些人有阿修羅好鬥的習氣,前世當阿修羅的時間長,嗔心和嗔習非常堅固,即使做菩薩了,也能表現出一些阿修羅的嗔習。

十三、衆生離開業力,諸佛菩薩離開願力,則無一切五蘊世間法。而業力願力都與意根有關,離開意根,也沒有世間一切法,如來藏單獨不成事,也不多事,無欲無求,只滿衆生願。

十四、只要如來藏能變現出來的法,意根依如來藏都能見能了別,稱爲意根的默容。意根了別以後,如果執著,再生起思心所,如來藏依之再變根身器界或者六識。如來藏所變現出的一切法,都是意根在背後推動出來的,包括業種業力的推動,意根就與業種業力相應,心行符合業種,業種都是祂指使造作出來的,所以一切法終究都是意根推動出來的。

色身也是由意根掌握和控制的,要看意根有多大能力控制。色身的壽命一方面涉及到業種的問題,一方面涉及到禪定和福德的問題。有禪定時,意根的心力非常大,意識的心力也大,就能改變身心世界。禪定也有定福,也能改變業種。定力強,意根和意識控制色身能力增強,意根可以隨意控制色身,想死立即死,想活可以再活幾十年、幾百年、上千年,壽命由意根說了算。因爲業種改變了,福德也修出來了,那麽意根對於暫時的生死問題就可以作主說了算。

十五、我們一般都是生來就具有了某種福德,在母胎裡富貴的命運就注定了,出生以後就開始享福,或者到某個時段就開始享福。這是第七識意根帶過來的福德,種子存在如來藏裡,意根與種子是相應的。意識是後天出生,不是從前世過來的,在母胎裡和少年時又沒有積福,所以意識不具有福德,但可以享受福德。與生俱來的福德和智慧都是意根帶過來的,由意識來享受。現世意識配合意根再次修福修慧,業種成熟時現世就受福德智慧之善報,業種不成熟時,由後世的意識享受福德智慧的果報。

同理,與生俱來的無福無慧的命運也是意根帶過來的,意根與薄福的種子相應,命運就是貧窮下賤,苦難深重,果報由意識來承受。今世的意識再配合意根造作惡業,業種成熟時現世意識就受惡報,業種不成熟時就由後世的意識受惡報。

十六、有神通的人,能知道未來世要發生的事情,未來世要出現的事情其業種肯定還沒有成熟。如來藏肯定能了別到還沒有成熟的業種,關鍵是意根是否能了別到同樣沒有成熟的業種。如果意根了別不到成熟和不成熟的業種,那麽意識是如何知道未來世還沒有出現的事情和已經發生好多劫的事情?意識的宿命通又是如何現起的?意識所了知的一切法,都由意根先觸先知先覺,然後才能作意讓意識細微了別,意識才能了知意根所觸所知的法。意識的宿命通,以及夢中的意識了知將來將要發生的事情,都來自於意根,由意根所牽引而了知。因此說意根能接觸和了知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和未來世的事情,這是意根依靠如來藏對業種的了別而作自己的了別。

意識提前知道要發生的事情,事例很多,比如要地震之前,有的動物就提前知道,知道後表現出煩躁不安。地震還沒有發生,業種還沒有成熟和現行,或者說業種還沒有完全現行,動物們的意識是如何知道有災難要發生,而驚慌失措的?如果意根不隨著如來藏緣業種,意識如何能緣到業種?人在要死之前,或者臨出事故之前,都有預感。事情沒有發生,業種沒有現行,爲什麽能預感到?意根不緣業種,意識爲什麽有感覺?做夢時,夢見幾天以後幾個月以後要發生的事,醒來就感覺有特殊的事情要發生。如果意根不緣業種,如何能有預知夢?這些未來事情都是意根先覺知,然後再警覺意識覺知,以採取對策。

十七、七大種子的數量是固定的不變異的,雖然數不過來。如來藏用這麽多的固定的種子,變生一切法,法滅時,種子全部回到如來藏中,再在其他法中出生,變生其他法。種子在法上是刹那生刹那滅回去的,一切法都是刹那生滅變異的,不是恒久不變的,所以是無常的。

意根與業種子相應,但是意根的智慧不用現到種子裡取,智慧一直與意根相應,就是說意根一直都有智慧。比如說我們一旦學會了做飯,這輩子任何時候遇到做飯的緣就會做飯,這個手藝意根一直都帶著。意根熏習過的法一直存在心裡,祂一直都懂,那祂的智慧就一直帶著,不用去如來藏裡特意取種子,但與種子一直是相應的。

十八、業力,顧名思義,就是業行的力量。這種力量很大,大多數衆生都難以觝擋,只能隨著業力而漂流,難以自拔。這種力,就是意根的力,意根就代表業,意根有力,因爲是作主識,可以爲所欲爲,很多時候意識招架不住。後邊還有如來藏一味的順從意根,釋放業力種子,那衆生只能在業力中苦苦掙紥,在生死大海中頭出頭沒。這就靠意識修學善法,不斷的積聚力量,以誘導和對抗意根的業力,只能慢慢扭轉業力,惡報漸漸輕微,善報逐漸增強。

一切法無不依業力而顯現在心中,即使衆生接觸到同樣的外六塵,由於業力不同,各自的如來藏傳導到勝義根裡的内六塵就有所區別,每個衆生受到的影響就不同,對同樣的境界感知感受就不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天人、人類和餓鬼見同樣的一條河,外相分一樣,而所見的内相分就不同,受用就不同。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