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修定與參禪証道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修定法門 更新時間: 2020-11-29 10:26:42 閱讀: 483

第二章  禪定的内涵

第一節  禪定的定義

一、定的含義

定就是不動,靜中定是心不動,身不動,口不動。日常身體活動當中的定,是指行住坐臥時身體雖然在動,心卻專一一境。定力越好,身體動作就越慢,同時心不散亂,緣於一個境界而不動。所以我們念佛、念咒、念經、拜佛時就不能單純求速度,而應當求質量,質量就是指心清淨,定力增強,煩惱減輕,心清明,更加明了修行之理。能夠得定,就是功德,以此定力就能打開智慧。

深層次的念佛定就是念佛三昧,以念佛定而發起智慧,從而明心見性。念咒也是這樣,通過念咒來攝持心念,達到定心不動,從而降伏煩惱,生起智慧。拜佛時的速度也要慢,以此來攝心,心不亂攀緣,專注一念,專注一境。但不能把拜佛僅僅當作是鍛鍊身體,那樣至誠心發不出來,就沒有功德,也不可能得定。

專注力就是一種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一個問題上,就是心定不散亂。但是這種定裡面,有語言文字聲音,有心裡分析思惟活動。看話頭需要的禪定是沒有語言文字聲音,沒有分析思惟,只有一個念頭久久懸在心中,能把話頭看住,這種定比較就深沉一些,並且不太影響日常工作,很容易達到未到地定和初禪定,對世俗法的執著就能減少減輕。這種定久了深了以後就可以參話頭,參究一句話的義理,裡面有參究的心思活動,需要的定更深一些,心思才會更細密,才能出生智慧。

在行住坐臥當中都可以修定,保持心住在一個境界上不動,叫作心一境性,這時心無旁騖。眼見色時,心不動,心裡仍然念咒念佛,背誦經文或者觀想,專注於所修持的善法上。念佛念咒的功夫深了,心念可以連成一片,緜緜密密,外境不入心,看到就像沒有看到一樣,聽到就像沒有聽到一樣,心念專注於一點,就可以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不知味,心思不在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上。若是看話頭、參話頭、參禪功夫能達到這種程度,時節因緣具足,就能打破疑情而破參。

這種看話頭參話頭的定純熟了以後,在今後思惟任何法理時都能用得上。比如佛開示的一句話,或者佛法上的一個道理心裡不明了時,就把這句話或者這個道理深深地懸在腦海裡,不特意分析它,就那樣深深地懸著,到一定時候,就能突然醒悟,明了這句話的含義。定力越深,智慧開發的就越深。用參話頭這種定可以修到初禪定,還可以接續深入修。

二、定中意識的覺知性

所謂的定,是由六識的亂動到有槼律的動,到有系統性的動,再到深細的動,最後是不動;由快動到慢動,到微細的動,再到不動。比如孫悟空讓妖精定住時,口中喊:定,妖精就不動了。真正的定,深層次的定,就是不動。

欲界定和初禪定裡,意識的覺知性都很強,能專心思惟佛法;二禪以上的定裡,五識滅去了,意識心比較深細,單獨了別定境的覺知性比較微弱,内心裡有深細的喜心,其反觀力比較差,不大能了別自己的心行,出了定才知道自己剛才的狀態。意識的覺知性如果非常深細,了別性就弱,幾乎不能思惟和觀行佛法。但是意識還存在著知性沒有滅。

二禪以上定中,一般人不能思惟佛法,不能參禪,極其有訓練的人,也許可以。二禪以上定中,普通人的意識肯定發現不了意根的存在,不能發現意根的覺性,有道種智的菩薩也許能發現意根運行的行相。特殊人在二禪裡,意識可以深細思惟,只是太深細了。

在各種定中,意根第七識也有覺性,有了別性,只是意識很難發現,這時意識有見分、相分、自証分和証自証分,四分都有。沒有定時,意識思惟是粗燥的,襍亂無章的,浮淺的,沒有頭緒的;有定時,意識思惟就統一、細密、深入而專一了,因此就能促發智慧的出生,發現事物的本質。

三、所謂的禪定,即是對意根的降伏程度,意根得到有效的降伏,少攀緣或不攀緣禪定才能出現。從智慧入手,也能修出禪定,心裡懂得周遭的六塵虛妄,自我的見聞覺知虛妄,思想念頭虛妄,感受虛妄,懂得一切法都虛妄,内心的攀緣就少了。内心的攀緣少,心念也會少了,就能集中精力思惟佛法,然後就容易証得佛法,這是以正念進入禪定的方法。正念就是對佛法的正確認知,知道五蘊是虛妄的空的,知道有自性清淨心在五蘊身中永遠不生滅的運作著,時節因緣具足,就能証得自性清淨心。

四、定與靜的區別

定包括靜,靜是定的最初階段,是定的最初的表現形式。首先是身靜不動,再次是心念沉靜下來,心靜不動。在往後發展,定就會深了,不僅僅是身心的靜,而是有些法就要從心裡消失了,心念更加的專注統一,甚至心念也消失不見了。二禪定以上,五識消失不見了,四禪定以上呼吸脈搏心跳停止不見了,定越深出現的法越少。法多法少由意根決定,定的深淺在於是否降伏了意根,在於意根攀緣的法多少的問題。

第二節  禪定的種類

一、定分爲四禪八定,從初禪開始算起,到第四禪是色界定,色界定之後是無色界定,也包括四種: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定。再往上還有第九地定,是俱解脫大阿羅漢証得的滅盡定,未到初禪的定是欲界的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是心一境性,意識專注一境一念,心不散亂,襍念少而輕微,身體輕盈,心少憂慮煩惱。在這種定力作用下,可以看話頭參話頭,觀行佛法,可以達理。欲界有六層天,最高層天是他化自在天,欲界天人的色身比世間人的色身高大無數倍,輕靈而美妙;世間人修定,有了初步的定境時,就是欲界定,身心就與欲界天人相應,就是在人的色身上也同時現起欲界天人的高大色身,兩個身體觸到一起,内心的感受相當的舒適愉悅,身體感受是輕靈舒適的。定境越深,身體感覺就越是高大輕靈,心裡越是安詳輕松愉快,煩惱妄念減輕,煩躁消失,思惟敏捷。

當修到欲界最高定,定福也要增加,如果沒有修到色界初禪,定福絕對不能超過魔王波旬,還是要受魔王的操控。魔王波旬生活在他化自在天,他在欲界中的福報是最大的,欲界就由他來掌控。在這個定境中,也不離貪欲,只能伏煩惱而不能斷煩惱,因爲定力尚淺,斷煩惱是要靠初禪定力來斷的。沒有初禪定,煩惱是壓伏著,不能真正的斷煩惱,煩惱仍然眠藏在第八識中,自己不容易發現,還以爲自己真的沒有了煩惱。

到了初禪,初禪天人的色身比欲界天人的色身更加的高大,更加的輕靈,體表僅有薄薄的一層皮,内裡感覺沒有五臟六腑,不用飲食吃喝,單靠禪定維持色身。修到初禪定時,體内胸腔的感受非常舒服,身體的感受更加美妙,欲界的人類根本不能與之相比;因爲這種勝妙的快樂超過了人中之樂,所以對人中之樂不再感興趣。有了這種樂就能斷除人的貪欲心,不再希求人間的種種欲望。因爲快樂,也就不再記恨於人,嗔恨於人,嗔心就能斷除。

在初禪定中,心住一境,住在一個境界上心不散亂,内心喜悅,舒適無比。可以像常人那樣的行住坐臥,也可以做一切事情,只是速度比較慢,此時内心非常平緩,波瀾不起,幾乎不想動。但最大的好處是:在初禪定中思惟,能使思惟的速度緩慢,在思惟的過程中心思十分細密,這樣思惟就比平常深入的多,能開大智慧。所以應該多多修習能夠開智慧的定,這樣的定才是正定,因爲智慧能夠成就一切,智慧能得解脫,智慧能成就佛道。

最淺的定就是欲界定,欲界定是指相應於欲界天的定,有定之時色身和心裡的覺受類似於天人,那時把人間的事情暫時淡忘而離開了,心念集中,欲界定就出現。相應欲界第六層天的定也叫作未到地定,是一種未到初禪的定,定境比下層的定要深一些,心念更專一,身體更高大,感受更舒適一些。在這個定中思惟佛法,心不容易散亂,思惟細密透徹,從而就能獲得智慧。

要想修好禪定,就要放捨自己對世俗法的貪著心,欲望越少越好,對人間的事不要有什麽過多的希求,善於知足是最好的心態。當你的心念不再與下界衆生相應,上界的定就會出現,讓自己的心總是向上,或者心中無物,無有喜樂,各種層次的禪定就會陸續出現。這是修定的秘訣,不是死死地把身體定住不動,在身體上下功夫,而是在心地上下功夫。一顆追求五欲的心,燥動不安,肯定是與定背道而馳,禪定是不會出現的。善修心者就有定,同時要守持戒律,有戒律來攝心,這樣心就不易向外貪求不斷,心才能定住。

二、定的種類很多,其境界也很多,有些時候是思惟佛法中出現禪定,有些時候是在對佛法有強烈感觸的時候出現禪定,有些時候是在心很靜的情況下出現禪定,有些時候是在不經意間就出現定,有的時候是在極耑生氣惱火的時候出現定,有的時候是在很痛苦的時候出現定。總之,只要全部心思集中,認爲這件事特別重要,顧不了其他的事情,旁無他顧時,就能出現禪定。

三、覺觀與尋伺

初禪以前的心屬於有覺有觀,初禪與二禪之間的心屬於有覺無觀,二禪以上的心屬於無覺無觀。觀比覺心思要粗糙,是主動性的,動得要明顯一些;而覺是被動的成分多,在快進入二禪的時候,心已經不再主動的觀了,而是被動的覺知,然後不能再覺知,就進入二禪。因此禪定中一定是觀先滅,覺後滅。靜下心來,觀一觀,就知道了。而這個觀,是有思惟的,比較粗糙。覺就是知,只要有識心存在,就有知,但不一定能觀。當心累時,識心微弱時,就不能再觀了,但是可以有覺知。

尋,心行很粗,動得明顯,識心是主動去找,想去探究和發現。伺,心行很細,動得輕微,不容易發現,有被動等待的意思,不再主動出擊。觀,類似觀察,心思動得明顯,自己容易觀察到。覺,有心就能覺,覺知可以非常細微,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覺知。觀類似於尋,覺類似於伺,初禪以後的覺,比伺還微細,還被動。

定力足夠時,深入禪定,自己觀察思惟一切法,驗証一切法,不要依著既定的習慣的說法,現成的答案不一定正確,除了佛親口所說,即使正確也要做自己的現量觀察,才能增長智慧。佛法是否能學得好,與每個人的心思是否細密有關,也與世俗法中的文字功底有關,對於理論當中的字詞語義的準確而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正確如理的思惟,不至於誤會文字之義。

入定時,或者有過很深的定,就能體會到,什麽狀態是觀,什麽狀態是覺。對字詞的内涵把握,屬於我們的文字修養,這個功底一定要訓練好。以後讀文章讀佛經,就能深刻領會文字語言的内涵,也就能正確理解佛經原意,不至於誤會佛意。很多人讀佛經不能真正理解和領悟,錯會的情況非常多,往往就以自己錯會的意思,來判斷別人,說別人錯會,卻不檢討自己是否錯會。

第三節 止觀就是定慧

止就是定,觀就是慧,修行就是要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止就是把心攝持在一個境界上,緣於一法而不動搖;觀就是對所緣的一法觀行、思惟、參究、思考。止觀是連在一起相通的,沒有止,就不能觀;沒有觀行,智慧就生不起來,觀的同時也能生定,也能得止,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慧,不能定;沒有定,不能生起智慧。

有智慧的時候,對法就有抉擇性,就能放棄不必要的世俗法,排除其它暫時沒有用的襍事干擾,選擇最重要的事情來做。抉擇好了,心就能止於一處。慧就是意識通過深細的思惟而能明了道理,在深細思惟的過程中再反熏意根、說服意根的結果。

無論是止還是觀,都涉及到七個識的修行,讓七個識專注在一境上,然後意識心僅分別一個對象,精力集中,心無旁騖,就能把問題思惟透徹,就能明了其中隱藏的道理,從而獲得佛法智慧。觀慧生定,就是意識明理以後再來熏染意根,說服意根不執著世俗法,避免意識散亂的結果。

無論是止還是觀,都是在七個識上用功,讓七識專注在一境,讓意識心只分別一個對象,精力集中,思惟就能通透,從而能明了其中的真正内涵,獲得真正的智慧。雖然第七識不能只緣一境,但是祂畢竟能夠減少攀緣,少於作意與思量,也能漸趨於定,這樣意識才有定,才能得止,否則意根處處攀緣,意識無論如何也不能止於一處。

定是開悟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菩薩六度和菩薩三無漏學中,定是其中之一,可見修定的重要性。沒有定力,無法觀行,定力淺,觀行不能深入,也不能細致,智慧無法開發出來。如果能修出欲界的最高定——未到地定,觀行就能得力了,它是色界初禪前的一種定,有了這個定,參禪或者參究一個法義,或者觀行五隂的虛妄,心才能專一,思惟既深刻又很細膩,這樣才能把法理思惟通透,才有破參開悟的可能。因爲修行的結果和目的就是要開發智慧,有智慧才能出離生死輪回,才能得解脫,有智慧才能成就佛道。悟道開智慧,要比各種定境更珍貴,更重要,如果只有定力而沒有解脫的智慧,最多只能升天享福,福盡仍然要下三惡道受苦。所以必須定慧等持,不可偏修。

止觀雙運,定慧等修,學佛必有所成。有慧無定者爲狂慧,狂慧者未必有德,其見解未必真實可靠,煩惱畢竟不能得到降伏,因此說未必有德。有定無慧者守愚,愚頑不通者無道。有定有慧者,必証解脫,得真實法益,是佛法中的大丈夫。

第四節  三昧與正受

一、什麽是三昧

三昧,是印度語,是定的意思。三昧裡有禪定的境界,也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境界。如果智慧不深,三昧就以定境爲主,如果智慧很深,就是定慧等持的境界。

各種念佛三昧的層次不同,以定爲主的念佛三昧,是口念佛號而入定的,行走坐臥都能念著佛號,最後不念而念,佛號聲不斷縈繞於心,縈繞於耳邊,不想聽也能聽得見,連續不斷。

定慧等持的念佛三昧,証得了無生忍和無生法忍。比如觀像念佛和觀想念佛,從口念佛和心念佛開始,最後獨影境現前,定果色出現,証得無生理,明了了自性佛。

白骨觀不淨觀修成以後,也是三昧境界,定慧等持。定是一心境界,在初禪以上;慧是証得無生,知色身不淨,五隂無我,果位是三果四果,也是小乘的空三昧,獨影境現前,定果色出現。 四念處觀修成也是小乘的空三昧,定慧等持,成就三、四果。大乘三昧一個是念佛三昧的成就,一個是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都是定慧等持。沒有定,也不成就慧觀。

這些三昧裡,往往都是定多於慧。大乘的參禪,最後破參時也是三昧境界,有定有慧。如果定淺,慧就淺,只成就七、八住位;定深慧就深,能到初地二地位。心住於如來藏的空性中,五隂自身都是空性如來藏,行走坐臥猶如處於如來藏中,無五隂我。

小乘的觀行參究斷我見時,也是三昧現前,有定有慧,定淺慧就淺,只成就一、二果,定深慧就深,能成就三、四果。証果以後,心處於五隂無我的空三昧中,沒有五隂我的覺受,處緣對境,心不起我相,不與任何人事爲仇爲對,不在意自己周遭的一切,因爲心裡無我。

如果是意識的理解佛法,或者是解悟佛法,一點三昧也沒有,沒有定境,沒有空的覺受,心中仍然有我,我心不死,遇緣對境必須依靠意識的作意才能想起來五隂是無我的,一旦意識失去覺照,我心就突然冒出來,身口意行沒有把持。而意識的覺照作用非常有限,斷續的非常嚴重和明顯,總是會失去覺照,保持不住,即使意識的力量很強大,能保持住一段時間,也早晚都會失去覺照,尤其是命終。

二、所有的三昧,不管是以定境爲主的,還是定慧等持的,都是意根成就的結果。只有把意根定住,不散亂不到處攀緣,才有定境,意根才有足夠的精力思量意識帶過來的法,才能明了法的根本意義和實質内涵,三昧必出現,這才叫作証得。

觀無量壽經的日觀也好,白骨觀也好,以及其它各種觀行都好,到最後成就的時候,不用意識作意,睜眼閉眼那個景象就會現前,當然意識作意了,那個景象會更明顯。 所謂的成就就是自然而然出現的,那個叫作三昧。如果不能自然而然出現,必須意識作意才能出現的,那個都不算成就,不是三昧。

所謂的三昧就是很深的定境,但不排除同時含有智慧境界,智慧和禪定的有機結合叫作三昧,缺少一種都不是三昧。這種三昧當中已經有比較深的禪定了,一定是把意根也訓練成熟了,意根訓練成熟了以後,能時時刻刻運作,心裡時時刻刻就能顯現出這種景象了。

如果你定力沒有修成就,三昧就沒有修成就,意根沒有被熏習成功,只是意識比較熟練罷了。意識熟練再作意,就帶動了意根,意根才能作意,之後就顯現境界。那麽這種境界就不是熟練的,是斷續的,這種定力就不足,那麽就不能叫作三昧了。

三、三昧和正受,是定慧等持的身心境界。當一個人遇到一個法義,起心深深思惟參究之後,突然内心與法義相應,深深的明了法義的内涵,証得了法義所指的深層之義時,智慧湧發,内心感到無比的喜悅,無以言表。之後身心輕安舒適,行住坐臥如處虛空,如入無人之境,内心空曠,廣博而寧靜,思想深邃,頭腦敏捷。氣脈湧上胸腔和肩膀,後背挺拔,胸腔開闊,雙肩下沉,身輕如燕。内心空空如也,與空相應,與無我相應,與無四相相應;所見一切,都覺虛幻不實,思惟深沉專一,細密而清晰。心中樂感不斷,祥和安寧,不再有繁襍的妄想和浮念;沒有過去,沒有將來,當下也不實在,三際脫空,空也不存。心胸寬闊而慈祥,寬容大度,不爭人非,不計善惡,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五欲面前猶如行屍走肉,八風吹不動,猶坐珍寶山。

定慧齊資,不偏不倚,二者缺一,即不是三昧,二者有偏,就不是正受。定慧等持,是真三昧,也是真正受。

四、所有的三昧,都是定境和智慧的結合,缺少一種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昧。但是有的定境裡沒有智慧,只能叫作定境;有的定境裡有智慧,含藏著智慧,就叫作三昧。定境的範圍内涵比較淺和窄,三昧的内涵比較深比較廣,所以三昧一定包括定境,沒有定境就不叫作三昧,沒有智慧也不叫作三昧。各種層次的果証都是三昧,因此三昧必須包括禪定和智慧。

五、佛家三昧分兩種,一種是只有定境,通於世俗外道定;一種是不僅有定境,還有智慧境界。有智慧境界的不通於世俗外道禪定。

第一種定境三昧有三種,叫作三三昧,包括三種:有覺有觀三昧(初禪以下),有覺無觀三昧(初禪二禪之間),無覺無觀三昧(二禪以上)。

三三昧,只是攝心,與智慧無關。有觀想觀行的三昧,能出生智慧,是真正的三昧,包括大小乘的觀行智慧。比如觀像念佛,成就三昧時,可明心見性;念佛三昧成就的時候,可明心見性;觀行五蘊三昧成就的時候,可得法眼淨;白骨觀三昧成就的時候,能斷我見,証得初果到四果;四念處觀三昧成就的時候,可証得初果到四果;觀經第七觀成就的時候,可明心開悟;般舟三昧成就的三昧,十方諸佛面前立,智慧境界是明心開悟。般舟三昧,九十天念佛,不坐不臥,只能走和站立,不能睡覺。到九十天成就念佛三昧時,十方諸佛面前立,就見到佛——如來了,此爲開悟境界。

六、念佛三昧成就的時候,十方諸佛在面前立,眼識所見了了分明,他人卻見不得,這是什麽境界?白骨觀修成之後,見一切人白骨連連,十分分明,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麽境界?觀無量壽經裡,第一觀日觀成就以後,開眼閉眼,落日如懸鼓顯現面前和心中,他人不可見,這是什麽境界?十六觀每個觀成就之後,都有相應境界出現,眼識看見,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麽境界?眼冒金星,星星點點在眼前飛舞,他人卻不可見,這是什麽境界?海市蜃樓,大家都可見,是什麽色?比如眼冒金星,眼睛能否看見金色的星星黑色的星星?白骨觀的白色的骨頭,落日紅彤彤的色彩等等,這是怎麽回事?眼識見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有眼識參與所見的不能是獨影境,但是任何一種禪定中所見的色,都是獨頭意識見,沒有眼識。回憶當中顯現出來的色彩,夢裡所見的色彩都是獨頭意識所見,不是眼識所見,這裡沒有眼識。

七、真正的三昧是定慧等持,有定有慧,是實証後的境界。修行的方法不同,層次不同,禪定的深淺不同,觀行的智慧不同,成就的三昧就不同。凡是需要觀行智慧的禪定,都要有未到地定或者是初禪定,在初禪定中觀行效果最好,沒有初禪定,未到地定越具足越好,越接近初禪定越好。沒有未到地定就無法觀行,心非常粗糙和膚淺,觀察不出什麽法,未到地定不足,觀行也不得力。

二禪以上的定中,意識沒有念頭不能觀行思惟,必須從禪定中出來,才能依靠意識觀行思惟,禪定越高,出定後的定力也越好,觀行思惟越細密深透。除非意識把觀行的法已經傳遞給意根了,意根想弄清楚,在二禪以上的禪定中,意根就可以單獨思量參究,沒有干擾。諸佛都是在四禪定中悟道,可能就是意根獨立悟道,意識的作用不大。

具足禪定,學會觀行,很多人修行自己就可以有下手處,可以証得任何一種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和路線,也是現代學佛人難以突破的瓶頸。意識理解佛法以後,能深深的觀行求証,法義在意根那裡,能保証意根思量法義和疑點,思量通達以後才能非常確認,才會不疑法,那個心境是非常輕松愉悅的,解脫就是那樣子。

八、如何成就三昧

所謂的三昧就是定與慧完美結合到一起的境界。《坐禪三昧經》裡介紹了幾種三昧的修行方

法,其中有觀像念佛成就念佛三昧的方法,在修習觀像念佛時,身心耑正,專心一意,不緣他法,一心觀想面前的佛像。在觀像時禪定具足,戒律具足,觀慧具足,戒定慧都具足,最後成就觀像念佛三昧,定慧等持。其它幾種三昧的修持都是戒定慧具足才成就的,戒不具足,心思散亂,内心躁動,定就不具足,定不具足就不能生起觀慧,觀慧不足就不能出生三昧。

楞嚴經中介紹了二十五位聖人所修的種種三昧境界,都是戒定慧具足,在甚深禪定中,深細思惟參究,成就甚深三昧,獲得廣大智慧。獲得三昧境界,離不開甚深禪定,離不開六七識的觀行智慧,意根在其中所起作用遠遠大於意識,所以証得甚深三昧時,就有大神通現前。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的每一個老師都教他一種修習三昧的方法,他就在定中一一深細觀修,每成就一種三昧,智慧就得到增長,上一個台階,最後智慧達到等覺菩薩。所以戒定慧是前行方便,定是中間紐帶,觀慧是橋梁,三昧是道果。五十三個老師教導善財童子五十三種法,善財童子都精進修習,道業突飛猛進,超越其他菩薩兩三個無量劫的修行時間,他的修行真正是神速。爲什麽這麽快速?願力弘深,尊師重道,禪定甚深,智慧深利,無比精進,所以能成就一切三昧。

第五節  禪定境界

一、在初禪裡時間和空間觀念都有,知道是什麽時候,在哪裡。在二禪裡感覺不到有念頭,無覺無知,出定才知道自己入定了。有人說四禪裡還有念頭,我頭一次聽說。二禪裡,意根是有念,只是意識不知道。因爲那時候入定很深一無所知,可是有人小聲說一句過齋了,當時就聽見了,於是心就出定。爲什麽聽到那麽小的聲音,能出定呢?就是因爲意根在惦念著吃飯這件事,聽到小聲音,就讓意識出生了別,於是就會出定。

二禪裡意識沒有滅,但是非常微細,我是覺察不到什麽,不知道自己入定了,好像是什麽也不知道。在二禪裡如果意根不惦記著吃飯,有人說過齋了,就不會出定。因爲我在入定時,周圍幾十個人都在互相談話,沒有靜下來過,可是我卻聽不見,只聽見過齋這句話。

我沒有進入過四禪,無法知道四禪裡意識心的狀態,沒有實証就沒有發言權。三禪可能進去過一天,太快樂了,因爲怕入魔,就捨棄了。在二禪裡意識就沒有反觀力了,也不知道當時意識是什麽狀態。

二、二禪定可以一瞬間就能入進去,然後就什麽也不知道了,出定也是一瞬間,出定後才知道自己剛才入定了,感覺身體非常舒適,心情特別愉悅,頭腦特別清晰。一個微弱的聲音,足以喚醒耳識,於是出定了。因爲意根還有惦念的事情,所以時間到了,重要的事情有人一提醒,哪管是蚊子聲,也能聽到,於是就出定。入定前,在非常嘈襍的聲音中,心很快的就能沉靜下來,嘈襍聲音越來越微弱,然後就聽不到了,人就入定。

三、在未到地定就可以升起輕安狀態,三摩地是在初禪以上的定中出現的定境。未到地定有輕安狀態,只是與初禪定的輕安差別很大,初禪簡直就像神仙的感覺一樣了。未到地定的輕安稍微差一些,身體有可能出現高大、龐大、輕微、輕飄的現象,走路輕快,身體上揚,渾身輕松,走路無聲,内心安定。每個人在同樣的禪定裡,身心的狀態也不完全一樣,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時間裡,表現也有一些小小的差別。欲界定的狀態也有好多種,定的深淺都不一樣。同樣是初禪定,每個人的身心感受和狀態,也不完全相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入同樣的定,其身心狀態和感受也不完全相同。

同樣一個輕安的詞語,其界定的界限也是不同的,其表現的程度,還是不同,無法嚴格確定輕安的臨界點在哪裡,每個人的定義可能都有差別。如果有人心不太平,一定要辯論,那就只有各執一詞了。三摩地,嚴格地說,應該在初禪以上的定裡,這是正式的禪定,是四禪八定的初始。

四、初禪以上的境界

初禪以上的境界,色界初禪以上的天人都沒有欲界衆生的貪欲,沒有性別,不分男女;沒有鼻識,沒有舌識,他們不嗅香味,沒有飲食,不用吃喝拉撒;二禪以上的天人在定中沒有五識,不分別五塵境界。無色界的天人沒有色身,沒有前五識,只有意識、意根和第八識。無想天的天人,意識心也滅掉,沒有意識就沒有想心所,只有意根和第八識。俱解脫的阿羅漢入滅盡定時,沒有意識心,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也滅掉兩個,受和想滅掉,也叫作滅受想定,但是意根還有三個心所法,第八識還在持身,所以滅盡定中的阿羅漢是活人,第八識一離開就是死人。

第六節  世間定與出世間定 

一、禪定是所有衆生共同所修証的内容,是所有外道與學佛人共通的定,在特征上沒有什麽差別,但在功用上卻有很大差別。

其差別在於在外道定裡,對五蘊沒有思惟、沒有觀行、沒有觀修、沒有參究等等思想活動,因此沒有無我智慧的出生,不能得解脫。而佛門裡如理的定,一定要有思惟觀行參究活動,依此能出生相應的解脫智慧。如果學佛人修的定一直都是在定中,沒有思惟觀行活動,就屬於外道定。

一般來說,學佛人修行的定大多數都與外道定相通,只有到後期在定中起思惟觀修活動時,才屬於不共於外道的定。所以每個學佛人不必排斥外道定,以及任何禪定,只要最後能利用各種定出生正確的解脫智慧就行,這才是修定的根本目的。

二、外道不持殺生戒的定與佛門的定有什麽區別 

定有定福,不持殺生戒的定裡,定福少。但是隨著定力的加深,身口意造作的越來越少,以至於不再造作身口意行,那麽這些外道定都是持戒的定,不持而持,自然有戒。這樣的戒要比學佛人持的五戒八關齋戒還要清淨,甚至比大多數人的菩薩戒還要清淨。 因爲有這樣深的不犯任何戒的禪定,外道們在聽佛說法的當下,瞬間思惟,立即証得四果阿羅漢,不必經過初果二果三果,學佛人能比得上嗎?

外道定雖然不能斷除我見,斷除煩惱,但是外道定能降伏自我降伏煩惱,與五隂我藕斷絲連,與煩惱藕斷絲連,最後佛陀開示佛法,外道們就深信佛陀,真正歸一了佛陀,就會快速証果,我見和煩惱不再藕斷絲連,而是徹底斷除。 學佛人修的淺定,如果不能降伏自我,不能降伏煩惱,還沒有藕斷絲連,那離斷煩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世間定與出世間定的區別

世間定是指四禪八定,是五隂身心所入的定,是在意識覺知心上修的定,都是有出有入的定,因此是生滅的、無常的,需要時時刻刻保持,一旦保持不好,定力就消失不見。單純的只有這八種定之所以不能使得衆生得到解脫,是因爲這些定只能調伏意識心,不能斷我見,不能斷生死結縛。衆生要想解脫,首先需要斷除五隂是我的知見,然後修出初禪,斷貪愛,斷煩惱,最後對三界的貪愛都斷盡無餘,再也不貪不愛不心喜了,才能得解脫。在四禪八定裡,還有對禪定的貪愛,還執著五隂當中的某部分爲我,執著禪定中的意識覺知心爲我,所以不能得解脫。

有的衆生在從前可能修過四禪八定,但是這種定,並不能使衆生脫離生死輪回得解脫,因此當定力消失的時候,又會下墮,回到人間或者是三惡道。那麽怎麽樣才能脫離生死得解脫呢?只有斷我見,証解脫果,才能出離生死,得到解脫,別無他路。爲什麽衆生要那麽喜歡修定,把修定當作是唯一的修行方法呢?就是因爲衆生都以爲禪定能夠讓自己得解脫,不相信滅掉各種意識覺知心的我,才能得涅槃,得解脫,出輪回。所以修學佛法,獲得正知見,最爲重要,以佛法的正理來指導修行,如法修行,才能得到成功。

出世間定,是指第八識如來藏的不出不入的楞嚴大定,也叫作楞伽大定,因爲只有如來藏不在三界世間裡,其餘的法都在世間裡,不離意根和意識心,如來藏常在定中,永遠不出不入,不生不滅,常恒自在。如來藏常住大定中,從來不出定,也沒有入定時,祂不攀緣一切法,對於六塵,祂從不起心念和心行,從不散亂,從不掉舉,從不昏沉,從不入睡,方便說祂在定中,所以如來藏沒有定與不定之說。如來藏也是本不動搖的,對一切法都無見無聞,因此從來不動心念。祂的運作,是完全隨順衆生的業力、習氣、因緣,雖然隨順也不動念想,因此也叫作首楞嚴大定。

楞嚴經中講楞嚴大定,整部經都在講如來藏,這就是我們的真心,祂常在定中,從不出定也不入定,沒有出入,這才是真正的不生不滅的禪定境界,非常堅固,因此也叫作楞嚴大定。爲什麽如來藏不出定不入定,常在定中?因爲祂無眼,不見色,色來時,祂不分別,不起心動念,從不亂心,對於其它五塵,也是不分別,不動念,心不散亂。祂永遠不與六塵相對,永遠不生心動念,永遠不隨境界而動,這就是楞嚴大定。六祖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有人說楞嚴大定不是指這個心體之定,他的意思就是指四禪八定了。但是四禪八定是有出有入的定,不是常定,有生滅變化的定,就不是楞嚴大定。四禪八定如果要修,首先要修到欲界定,就是欲界六層天的定。欲界第六層天的定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過去以後就是色界的初禪天的定,初禪以上的定才是真正的四禪八定。

欲界和色界天人的色身都比我們人高大無數倍,他們的心裡覺受也是非常愉悅的。當我們修到這兩個定時,天人的色身就在我們人的色身上同時現起,我們就會覺得身體無比高大,心裡感受也是很舒適的。要達到這些定境,你就要對人間的人事物理都不太在意,沒有什麽希求,五欲要減少到很淡薄,才有可能修到那些定境。修到未到地定時,要降伏五蓋,對欲界的東西都不喜歡,才能有初禪現前。然後再往上修,一直修足四禪八定。雖然如此,四禪八定仍然是有出有入的定,不是永遠在定中,心還是有動搖的,仍然是意識心虛妄的妄法,不是真正的永遠不動的定,因此就不是楞嚴大定。

四、什麽是邪定?什麽是正定?如何把邪定轉換爲正定?

邪定是不在解脫路上的定,是不能出生解脫智慧的定,是不能趣向於解脫的定,是共外道的定。在這種定裡,識心沉悶或者昏沉,無所用心,不起思惟,不思教理。

正定當中最正的定,在定中心不顛倒,不思世間一切法,不思善也不思惡,不著一切法,卻能有無上智慧隨順衆生出生一切法,不被一切法所拘礙束縛,解脫於一切法。其次正的定,定中能深細思惟種種正理,不著世間一切相,不著善惡,能出生種種解脫的大智慧,能變化世界,成熟自他一切善根福德因緣,心向正道,心在正道。

當禪定修到一定程度,心清淨下來,心力能夠高度集中,思考有一定的深度時,定中就要起思惟,思考目前需要解決的佛法問題,思考目前需要弄懂的問題。並且出定之後,也要用心思惟佛法,朝斯暮斯,心心念念,都圍繞著佛法,圍繞著目前需要解決的佛法的問題。這樣就能明了佛法,因緣條件具足時,有可能証得相應的法,開啓智慧。

在比較深的正定中,意識思惟較少較輕微,沒有情思意解,卻有意根不易覺察的思量,意根要深思,用功多於意識,以意根的思量爲主。這裡有定有慧,定就是正定,邪定裡沒有這樣的思量。自己要踏踏實實的做功夫,掌握思量的技巧,學會思量,一定有益處,百益無一害。

禪定中的昏沉有幾種原因,把原因找出來,對治一下,就能解決昏沉問題。一個是氣血不通,堵塞血管,供血不足就會昏沉。坐時可按摩穴位,疏通氣血。一個是睡眠不足或者是身體疲勞。可調節呼吸,做幾次深呼吸。一個是缺少意根感興趣的所緣法,致使心沉悶。這時可以觀想有趣圖景,把心從沉悶中解脫出來。

沒有禪定時,先不要觀行佛法,定力不足時,也不要觀行佛法,這樣容易推理推論出一個結論一個答案,以後再無法真正用功參究,後續很難實証,道業就受大阻礙。沒有禪定的思惟觀行,於解脫無益,於道業無益,只增長知見和我慢,不能斷除我見,沒有功德受用。

五、神通是會消失的

外道修到四空定,修出了神足通,爲什麽還見色起心並且失去了神足通?婬欲心的斷除是初禪定配合斷我見的証量,二者結合才能成爲三果人,才能做得到斷除欲心。只有初禪定和四禪八定,或者只是斷我見,都不能斷除婬欲心。因此外道雖然有禪定和神通,仍然要見色起心,之後,禪定和神通全部消失。可見沒有斷我見的智慧,只有禪定,是不能斷除婬欲的。

以前經文裡記載過,有禪定有神通的人,因爲見色起心,心念一起,神通和禪定就退失了,來時飛行,回去時走路。那是因爲沒有証初果的功德,只有禪定。斷除婬欲,必須斷我見証初果加初禪定,只有禪定不行。所以說初果的分証解脫功德受用還是很大的。  

提婆達多同樣是沒有斷我見而修從出神通上天,因爲動了媮天花的念頭,神通立時消失,就從天上掉下來了。如果証初果以後,有初禪定,再有神通,就是三果,不會再動邪念頭,不會再犯戒,也就不會失神通。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