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修定与参禅证道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修定法门 更新时间: 2020-11-29 10:26:42 阅读: 4627

第二章  禅定的内涵

第一节  禅定的定义

一、定的含义

定就是不动,静中定是心不动,身不动,口不动。日常身体活动当中的定,是指行住坐卧时身体虽然在动,心却专一一境。定力越好,身体动作就越慢,同时心不散乱,缘于一个境界而不动。所以我们念佛、念咒、念经、拜佛时就不能单纯求速度,而应当求质量,质量就是指心清净,定力增强,烦恼减轻,心清明,更加明了修行之理。能够得定,就是功德,以此定力就能打开智慧。

深层次的念佛定就是念佛三昧,以念佛定而发起智慧,从而明心见性。念咒也是这样,通过念咒来摄持心念,达到定心不动,从而降伏烦恼,生起智慧。拜佛时的速度也要慢,以此来摄心,心不乱攀缘,专注一念,专注一境。但不能把拜佛仅仅当作是锻炼身体,那样至诚心发不出来,就没有功德,也不可能得定。

专注力就是一种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物一个问题上,就是心定不散乱。但是这种定里面,有语言文字声音,有心里分析思惟活动。看话头需要的禅定是没有语言文字声音,没有分析思惟,只有一个念头久久悬在心中,能把话头看住,这种定比较就深沉一些,并且不太影响日常工作,很容易达到未到地定和初禅定,对世俗法的执著就能减少减轻。这种定久了深了以后就可以参话头,参究一句话的义理,里面有参究的心思活动,需要的定更深一些,心思才会更细密,才能出生智慧。

在行住坐卧当中都可以修定,保持心住在一个境界上不动,叫作心一境性,这时心无旁骛。眼见色时,心不动,心里仍然念咒念佛,背诵经文或者观想,专注于所修持的善法上。念佛念咒的功夫深了,心念可以连成一片,绵绵密密,外境不入心,看到就像没有看到一样,听到就像没有听到一样,心念专注于一点,就可以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心思不在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上。若是看话头、参话头、参禅功夫能达到这种程度,时节因缘具足,就能打破疑情而破参。

这种看话头参话头的定纯熟了以后,在今后思惟任何法理时都能用得上。比如佛开示的一句话,或者佛法上的一个道理心里不明了时,就把这句话或者这个道理深深地悬在脑海里,不特意分析它,就那样深深地悬着,到一定时候,就能突然醒悟,明了这句话的含义。定力越深,智慧开发的就越深。用参话头这种定可以修到初禅定,还可以接续深入修。

二、定中意识的觉知性

所谓的定,是由六识的乱动到有规律的动,到有系统性的动,再到深细的动,最后是不动;由快动到慢动,到微细的动,再到不动。比如孙悟空让妖精定住时,口中喊:定,妖精就不动了。真正的定,深层次的定,就是不动。

欲界定和初禅定里,意识的觉知性都很强,能专心思惟佛法;二禅以上的定里,五识灭去了,意识心比较深细,单独了别定境的觉知性比较微弱,内心里有深细的喜心,其反观力比较差,不大能了别自己的心行,出了定才知道自己刚才的状态。意识的觉知性如果非常深细,了别性就弱,几乎不能思惟和观行佛法。但是意识还存在着知性没有灭。

二禅以上定中,一般人不能思惟佛法,不能参禅,极其有训练的人,也许可以。二禅以上定中,普通人的意识肯定发现不了意根的存在,不能发现意根的觉性,有道种智的菩萨也许能发现意根运行的行相。特殊人在二禅里,意识可以深细思惟,只是太深细了。

在各种定中,意根第七识也有觉性,有了别性,只是意识很难发现,这时意识有见分、相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四分都有。没有定时,意识思惟是粗燥的,杂乱无章的,浮浅的,没有头绪的;有定时,意识思惟就统一、细密、深入而专一了,因此就能促发智慧的出生,发现事物的本质。

三、所谓的禅定,即是对意根的降伏程度,意根得到有效的降伏,少攀缘或不攀缘禅定才能出现。从智慧入手,也能修出禅定,心里懂得周遭的六尘虚妄,自我的见闻觉知虚妄,思想念头虚妄,感受虚妄,懂得一切法都虚妄,内心的攀缘就少了。内心的攀缘少,心念也会少了,就能集中精力思惟佛法,然后就容易证得佛法,这是以正念进入禅定的方法。正念就是对佛法的正确认知,知道五蕴是虚妄的空的,知道有自性清净心在五蕴身中永远不生灭的运作着,时节因缘具足,就能证得自性清净心。

四、定与静的区别

定包括静,静是定的最初阶段,是定的最初的表现形式。首先是身静不动,再次是心念沉静下来,心静不动。在往后发展,定就会深了,不仅仅是身心的静,而是有些法就要从心里消失了,心念更加的专注统一,甚至心念也消失不见了。二禅定以上,五识消失不见了,四禅定以上呼吸脉搏心跳停止不见了,定越深出现的法越少。法多法少由意根决定,定的深浅在于是否降伏了意根,在于意根攀缘的法多少的问题。

第二节  禅定的种类

一、定分为四禅八定,从初禅开始算起,到第四禅是色界定,色界定之后是无色界定,也包括四种: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定。再往上还有第九地定,是俱解脱大阿罗汉证得的灭尽定,未到初禅的定是欲界的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是心一境性,意识专注一境一念,心不散乱,杂念少而轻微,身体轻盈,心少忧虑烦恼。在这种定力作用下,可以看话头参话头,观行佛法,可以达理。欲界有六层天,最高层天是他化自在天,欲界天人的色身比世间人的色身高大无数倍,轻灵而美妙;世间人修定,有了初步的定境时,就是欲界定,身心就与欲界天人相应,就是在人的色身上也同时现起欲界天人的高大色身,两个身体触到一起,内心的感受相当的舒适愉悦,身体感受是轻灵舒适的。定境越深,身体感觉就越是高大轻灵,心里越是安详轻松愉快,烦恼妄念减轻,烦躁消失,思惟敏捷。

当修到欲界最高定,定福也要增加,如果没有修到色界初禅,定福绝对不能超过魔王波旬,还是要受魔王的操控。魔王波旬生活在他化自在天,他在欲界中的福报是最大的,欲界就由他来掌控。在这个定境中,也不离贪欲,只能伏烦恼而不能断烦恼,因为定力尚浅,断烦恼是要靠初禅定力来断的。没有初禅定,烦恼是压伏着,不能真正的断烦恼,烦恼仍然眠藏在第八识中,自己不容易发现,还以为自己真的没有了烦恼。

到了初禅,初禅天人的色身比欲界天人的色身更加的高大,更加的轻灵,体表仅有薄薄的一层皮,内里感觉没有五脏六腑,不用饮食吃喝,单靠禅定维持色身。修到初禅定时,体内胸腔的感受非常舒服,身体的感受更加美妙,欲界的人类根本不能与之相比;因为这种胜妙的快乐超过了人中之乐,所以对人中之乐不再感兴趣。有了这种乐就能断除人的贪欲心,不再希求人间的种种欲望。因为快乐,也就不再记恨于人,嗔恨于人,嗔心就能断除。

在初禅定中,心住一境,住在一个境界上心不散乱,内心喜悦,舒适无比。可以像常人那样的行住坐卧,也可以做一切事情,只是速度比较慢,此时内心非常平缓,波澜不起,几乎不想动。但最大的好处是:在初禅定中思惟,能使思惟的速度缓慢,在思惟的过程中心思十分细密,这样思惟就比平常深入的多,能开大智慧。所以应该多多修习能够开智慧的定,这样的定才是正定,因为智慧能够成就一切,智慧能得解脱,智慧能成就佛道。

最浅的定就是欲界定,欲界定是指相应于欲界天的定,有定之时色身和心里的觉受类似于天人,那时把人间的事情暂时淡忘而离开了,心念集中,欲界定就出现。相应欲界第六层天的定也叫作未到地定,是一种未到初禅的定,定境比下层的定要深一些,心念更专一,身体更高大,感受更舒适一些。在这个定中思惟佛法,心不容易散乱,思惟细密透彻,从而就能获得智慧。

要想修好禅定,就要放舍自己对世俗法的贪着心,欲望越少越好,对人间的事不要有什么过多的希求,善于知足是最好的心态。当你的心念不再与下界众生相应,上界的定就会出现,让自己的心总是向上,或者心中无物,无有喜乐,各种层次的禅定就会陆续出现。这是修定的秘诀,不是死死地把身体定住不动,在身体上下功夫,而是在心地上下功夫。一颗追求五欲的心,燥动不安,肯定是与定背道而驰,禅定是不会出现的。善修心者就有定,同时要守持戒律,有戒律来摄心,这样心就不易向外贪求不断,心才能定住。

二、定的种类很多,其境界也很多,有些时候是思惟佛法中出现禅定,有些时候是在对佛法有强烈感触的时候出现禅定,有些时候是在心很静的情况下出现禅定,有些时候是在不经意间就出现定,有的时候是在极端生气恼火的时候出现定,有的时候是在很痛苦的时候出现定。总之,只要全部心思集中,认为这件事特别重要,顾不了其他的事情,旁无他顾时,就能出现禅定。

三、觉观与寻伺

初禅以前的心属于有觉有观,初禅与二禅之间的心属于有觉无观,二禅以上的心属于无觉无观。观比觉心思要粗糙,是主动性的,动得要明显一些;而觉是被动的成分多,在快进入二禅的时候,心已经不再主动的观了,而是被动的觉知,然后不能再觉知,就进入二禅。因此禅定中一定是观先灭,觉后灭。静下心来,观一观,就知道了。而这个观,是有思惟的,比较粗糙。觉就是知,只要有识心存在,就有知,但不一定能观。当心累时,识心微弱时,就不能再观了,但是可以有觉知。

寻,心行很粗,动得明显,识心是主动去找,想去探究和发现。伺,心行很细,动得轻微,不容易发现,有被动等待的意思,不再主动出击。观,类似观察,心思动得明显,自己容易观察到。觉,有心就能觉,觉知可以非常细微,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觉知。观类似于寻,觉类似于伺,初禅以后的觉,比伺还微细,还被动。

定力足够时,深入禅定,自己观察思惟一切法,验证一切法,不要依着既定的习惯的说法,现成的答案不一定正确,除了佛亲口所说,即使正确也要做自己的现量观察,才能增长智慧。佛法是否能学得好,与每个人的心思是否细密有关,也与世俗法中的文字功底有关,对于理论当中的字词语义的准确而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正确如理的思惟,不至于误会文字之义。

入定时,或者有过很深的定,就能体会到,什么状态是观,什么状态是觉。对字词的内涵把握,属于我们的文字修养,这个功底一定要训练好。以后读文章读佛经,就能深刻领会文字语言的内涵,也就能正确理解佛经原意,不至于误会佛意。很多人读佛经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错会的情况非常多,往往就以自己错会的意思,来判断别人,说别人错会,却不检讨自己是否错会。

第三节 止观就是定慧

止就是定,观就是慧,修行就是要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止就是把心摄持在一个境界上,缘于一法而不动摇;观就是对所缘的一法观行、思惟、参究、思考。止观是连在一起相通的,没有止,就不能观;没有观行,智慧就生不起来,观的同时也能生定,也能得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慧,不能定;没有定,不能生起智慧。

有智慧的时候,对法就有抉择性,就能放弃不必要的世俗法,排除其它暂时没有用的杂事干扰,选择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抉择好了,心就能止于一处。慧就是意识通过深细的思惟而能明了道理,在深细思惟的过程中再反熏意根、说服意根的结果。

无论是止还是观,都涉及到七个识的修行,让七个识专注在一境上,然后意识心仅分别一个对象,精力集中,心无旁骛,就能把问题思惟透彻,就能明了其中隐藏的道理,从而获得佛法智慧。观慧生定,就是意识明理以后再来熏染意根,说服意根不执著世俗法,避免意识散乱的结果。

无论是止还是观,都是在七个识上用功,让七识专注在一境,让意识心只分别一个对象,精力集中,思惟就能通透,从而能明了其中的真正内涵,获得真正的智慧。虽然第七识不能只缘一境,但是祂毕竟能够减少攀缘,少于作意与思量,也能渐趋于定,这样意识才有定,才能得止,否则意根处处攀缘,意识无论如何也不能止于一处。

定是开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菩萨六度和菩萨三无漏学中,定是其中之一,可见修定的重要性。没有定力,无法观行,定力浅,观行不能深入,也不能细致,智慧无法开发出来。如果能修出欲界的最高定——未到地定,观行就能得力了,它是色界初禅前的一种定,有了这个定,参禅或者参究一个法义,或者观行五阴的虚妄,心才能专一,思惟既深刻又很细腻,这样才能把法理思惟通透,才有破参开悟的可能。因为修行的结果和目的就是要开发智慧,有智慧才能出离生死轮回,才能得解脱,有智慧才能成就佛道。悟道开智慧,要比各种定境更珍贵,更重要,如果只有定力而没有解脱的智慧,最多只能升天享福,福尽仍然要下三恶道受苦。所以必须定慧等持,不可偏修。

止观双运,定慧等修,学佛必有所成。有慧无定者为狂慧,狂慧者未必有德,其见解未必真实可靠,烦恼毕竟不能得到降伏,因此说未必有德。有定无慧者守愚,愚顽不通者无道。有定有慧者,必证解脱,得真实法益,是佛法中的大丈夫。

第四节  三昧与正受

一、什么是三昧

三昧,是印度语,是定的意思。三昧里有禅定的境界,也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境界。如果智慧不深,三昧就以定境为主,如果智慧很深,就是定慧等持的境界。

各种念佛三昧的层次不同,以定为主的念佛三昧,是口念佛号而入定的,行走坐卧都能念着佛号,最后不念而念,佛号声不断萦绕于心,萦绕于耳边,不想听也能听得见,连续不断。

定慧等持的念佛三昧,证得了无生忍和无生法忍。比如观像念佛和观想念佛,从口念佛和心念佛开始,最后独影境现前,定果色出现,证得无生理,明了了自性佛。

白骨观不净观修成以后,也是三昧境界,定慧等持。定是一心境界,在初禅以上;慧是证得无生,知色身不净,五阴无我,果位是三果四果,也是小乘的空三昧,独影境现前,定果色出现。 四念处观修成也是小乘的空三昧,定慧等持,成就三、四果。大乘三昧一个是念佛三昧的成就,一个是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都是定慧等持。没有定,也不成就慧观。

这些三昧里,往往都是定多于慧。大乘的参禅,最后破参时也是三昧境界,有定有慧。如果定浅,慧就浅,只成就七、八住位;定深慧就深,能到初地二地位。心住于如来藏的空性中,五阴自身都是空性如来藏,行走坐卧犹如处于如来藏中,无五阴我。

小乘的观行参究断我见时,也是三昧现前,有定有慧,定浅慧就浅,只成就一、二果,定深慧就深,能成就三、四果。证果以后,心处于五阴无我的空三昧中,没有五阴我的觉受,处缘对境,心不起我相,不与任何人事为仇为对,不在意自己周遭的一切,因为心里无我。

如果是意识的理解佛法,或者是解悟佛法,一点三昧也没有,没有定境,没有空的觉受,心中仍然有我,我心不死,遇缘对境必须依靠意识的作意才能想起来五阴是无我的,一旦意识失去觉照,我心就突然冒出来,身口意行没有把持。而意识的觉照作用非常有限,断续的非常严重和明显,总是会失去觉照,保持不住,即使意识的力量很强大,能保持住一段时间,也早晚都会失去觉照,尤其是命终。

二、所有的三昧,不管是以定境为主的,还是定慧等持的,都是意根成就的结果。只有把意根定住,不散乱不到处攀缘,才有定境,意根才有足够的精力思量意识带过来的法,才能明了法的根本意义和实质内涵,三昧必出现,这才叫作证得。

观无量寿经的日观也好,白骨观也好,以及其它各种观行都好,到最后成就的时候,不用意识作意,睁眼闭眼那个景象就会现前,当然意识作意了,那个景象会更明显。 所谓的成就就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那个叫作三昧。如果不能自然而然出现,必须意识作意才能出现的,那个都不算成就,不是三昧。

所谓的三昧就是很深的定境,但不排除同时含有智慧境界,智慧和禅定的有机结合叫作三昧,缺少一种都不是三昧。这种三昧当中已经有比较深的禅定了,一定是把意根也训练成熟了,意根训练成熟了以后,能时时刻刻运作,心里时时刻刻就能显现出这种景象了。

如果你定力没有修成就,三昧就没有修成就,意根没有被熏习成功,只是意识比较熟练罢了。意识熟练再作意,就带动了意根,意根才能作意,之后就显现境界。那么这种境界就不是熟练的,是断续的,这种定力就不足,那么就不能叫作三昧了。

三、三昧和正受,是定慧等持的身心境界。当一个人遇到一个法义,起心深深思惟参究之后,突然内心与法义相应,深深的明了法义的内涵,证得了法义所指的深层之义时,智慧涌发,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无以言表。之后身心轻安舒适,行住坐卧如处虚空,如入无人之境,内心空旷,广博而宁静,思想深邃,头脑敏捷。气脉涌上胸腔和肩膀,后背挺拔,胸腔开阔,双肩下沉,身轻如燕。内心空空如也,与空相应,与无我相应,与无四相相应;所见一切,都觉虚幻不实,思惟深沉专一,细密而清晰。心中乐感不断,祥和安宁,不再有繁杂的妄想和浮念;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当下也不实在,三际脱空,空也不存。心胸宽阔而慈祥,宽容大度,不争人非,不计善恶,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五欲面前犹如行尸走肉,八风吹不动,犹坐珍宝山。

定慧齐资,不偏不倚,二者缺一,即不是三昧,二者有偏,就不是正受。定慧等持,是真三昧,也是真正受。

四、所有的三昧,都是定境和智慧的结合,缺少一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昧。但是有的定境里没有智慧,只能叫作定境;有的定境里有智慧,含藏着智慧,就叫作三昧。定境的范围内涵比较浅和窄,三昧的内涵比较深比较广,所以三昧一定包括定境,没有定境就不叫作三昧,没有智慧也不叫作三昧。各种层次的果证都是三昧,因此三昧必须包括禅定和智慧。

五、佛家三昧分两种,一种是只有定境,通于世俗外道定;一种是不仅有定境,还有智慧境界。有智慧境界的不通于世俗外道禅定。

第一种定境三昧有三种,叫作三三昧,包括三种:有觉有观三昧(初禅以下),有觉无观三昧(初禅二禅之间),无觉无观三昧(二禅以上)。

三三昧,只是摄心,与智慧无关。有观想观行的三昧,能出生智慧,是真正的三昧,包括大小乘的观行智慧。比如观像念佛,成就三昧时,可明心见性;念佛三昧成就的时候,可明心见性;观行五蕴三昧成就的时候,可得法眼净;白骨观三昧成就的时候,能断我见,证得初果到四果;四念处观三昧成就的时候,可证得初果到四果;观经第七观成就的时候,可明心开悟;般舟三昧成就的三昧,十方诸佛面前立,智慧境界是明心开悟。般舟三昧,九十天念佛,不坐不卧,只能走和站立,不能睡觉。到九十天成就念佛三昧时,十方诸佛面前立,就见到佛——如来了,此为开悟境界。

六、念佛三昧成就的时候,十方诸佛在面前立,眼识所见了了分明,他人却见不得,这是什么境界?白骨观修成之后,见一切人白骨连连,十分分明,他人却不可见,这是什么境界?观无量寿经里,第一观日观成就以后,开眼闭眼,落日如悬鼓显现面前和心中,他人不可见,这是什么境界?十六观每个观成就之后,都有相应境界出现,眼识看见,他人却不可见,这是什么境界?眼冒金星,星星点点在眼前飞舞,他人却不可见,这是什么境界?海市蜃楼,大家都可见,是什么色?比如眼冒金星,眼睛能否看见金色的星星黑色的星星?白骨观的白色的骨头,落日红彤彤的色彩等等,这是怎么回事?眼识见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有眼识参与所见的不能是独影境,但是任何一种禅定中所见的色,都是独头意识见,没有眼识。回忆当中显现出来的色彩,梦里所见的色彩都是独头意识所见,不是眼识所见,这里没有眼识。

七、真正的三昧是定慧等持,有定有慧,是实证后的境界。修行的方法不同,层次不同,禅定的深浅不同,观行的智慧不同,成就的三昧就不同。凡是需要观行智慧的禅定,都要有未到地定或者是初禅定,在初禅定中观行效果最好,没有初禅定,未到地定越具足越好,越接近初禅定越好。没有未到地定就无法观行,心非常粗糙和肤浅,观察不出什么法,未到地定不足,观行也不得力。

二禅以上的定中,意识没有念头不能观行思惟,必须从禅定中出来,才能依靠意识观行思惟,禅定越高,出定后的定力也越好,观行思惟越细密深透。除非意识把观行的法已经传递给意根了,意根想弄清楚,在二禅以上的禅定中,意根就可以单独思量参究,没有干扰。诸佛都是在四禅定中悟道,可能就是意根独立悟道,意识的作用不大。

具足禅定,学会观行,很多人修行自己就可以有下手处,可以证得任何一种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和路线,也是现代学佛人难以突破的瓶颈。意识理解佛法以后,能深深的观行求证,法义在意根那里,能保证意根思量法义和疑点,思量通达以后才能非常确认,才会不疑法,那个心境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解脱就是那样子。

八、如何成就三昧

所谓的三昧就是定与慧完美结合到一起的境界。《坐禅三昧经》里介绍了几种三昧的修行方

法,其中有观像念佛成就念佛三昧的方法,在修习观像念佛时,身心端正,专心一意,不缘他法,一心观想面前的佛像。在观像时禅定具足,戒律具足,观慧具足,戒定慧都具足,最后成就观像念佛三昧,定慧等持。其它几种三昧的修持都是戒定慧具足才成就的,戒不具足,心思散乱,内心躁动,定就不具足,定不具足就不能生起观慧,观慧不足就不能出生三昧。

楞严经中介绍了二十五位圣人所修的种种三昧境界,都是戒定慧具足,在甚深禅定中,深细思惟参究,成就甚深三昧,获得广大智慧。获得三昧境界,离不开甚深禅定,离不开六七识的观行智慧,意根在其中所起作用远远大于意识,所以证得甚深三昧时,就有大神通现前。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的每一个老师都教他一种修习三昧的方法,他就在定中一一深细观修,每成就一种三昧,智慧就得到增长,上一个台阶,最后智慧达到等觉菩萨。所以戒定慧是前行方便,定是中间纽带,观慧是桥梁,三昧是道果。五十三个老师教导善财童子五十三种法,善财童子都精进修习,道业突飞猛进,超越其他菩萨两三个无量劫的修行时间,他的修行真正是神速。为什么这么快速?愿力弘深,尊师重道,禅定甚深,智慧深利,无比精进,所以能成就一切三昧。

第五节  禅定境界

一、在初禅里时间和空间观念都有,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在二禅里感觉不到有念头,无觉无知,出定才知道自己入定了。有人说四禅里还有念头,我头一次听说。二禅里,意根是有念,只是意识不知道。因为那时候入定很深一无所知,可是有人小声说一句过斋了,当时就听见了,于是心就出定。为什么听到那么小的声音,能出定呢?就是因为意根在惦念着吃饭这件事,听到小声音,就让意识出生了别,于是就会出定。

二禅里意识没有灭,但是非常微细,我是觉察不到什么,不知道自己入定了,好像是什么也不知道。在二禅里如果意根不惦记着吃饭,有人说过斋了,就不会出定。因为我在入定时,周围几十个人都在互相谈话,没有静下来过,可是我却听不见,只听见过斋这句话。

我没有进入过四禅,无法知道四禅里意识心的状态,没有实证就没有发言权。三禅可能进去过一天,太快乐了,因为怕入魔,就舍弃了。在二禅里意识就没有反观力了,也不知道当时意识是什么状态。

二、二禅定可以一瞬间就能入进去,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出定也是一瞬间,出定后才知道自己刚才入定了,感觉身体非常舒适,心情特别愉悦,头脑特别清晰。一个微弱的声音,足以唤醒耳识,于是出定了。因为意根还有惦念的事情,所以时间到了,重要的事情有人一提醒,哪管是蚊子声,也能听到,于是就出定。入定前,在非常嘈杂的声音中,心很快的就能沉静下来,嘈杂声音越来越微弱,然后就听不到了,人就入定。

三、在未到地定就可以升起轻安状态,三摩地是在初禅以上的定中出现的定境。未到地定有轻安状态,只是与初禅定的轻安差别很大,初禅简直就像神仙的感觉一样了。未到地定的轻安稍微差一些,身体有可能出现高大、庞大、轻微、轻飘的现象,走路轻快,身体上扬,浑身轻松,走路无声,内心安定。每个人在同样的禅定里,身心的状态也不完全一样,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表现也有一些小小的差别。欲界定的状态也有好多种,定的深浅都不一样。同样是初禅定,每个人的身心感受和状态,也不完全相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入同样的定,其身心状态和感受也不完全相同。

同样一个轻安的词语,其界定的界限也是不同的,其表现的程度,还是不同,无法严格确定轻安的临界点在哪里,每个人的定义可能都有差别。如果有人心不太平,一定要辩论,那就只有各执一词了。三摩地,严格地说,应该在初禅以上的定里,这是正式的禅定,是四禅八定的初始。

四、初禅以上的境界

初禅以上的境界,色界初禅以上的天人都没有欲界众生的贪欲,没有性别,不分男女;没有鼻识,没有舌识,他们不嗅香味,没有饮食,不用吃喝拉撒;二禅以上的天人在定中没有五识,不分别五尘境界。无色界的天人没有色身,没有前五识,只有意识、意根和第八识。无想天的天人,意识心也灭掉,没有意识就没有想心所,只有意根和第八识。俱解脱的阿罗汉入灭尽定时,没有意识心,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也灭掉两个,受和想灭掉,也叫作灭受想定,但是意根还有三个心所法,第八识还在持身,所以灭尽定中的阿罗汉是活人,第八识一离开就是死人。

第六节  世间定与出世间定 

一、禅定是所有众生共同所修证的内容,是所有外道与学佛人共通的定,在特征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在功用上却有很大差别。

其差别在于在外道定里,对五蕴没有思惟、没有观行、没有观修、没有参究等等思想活动,因此没有无我智慧的出生,不能得解脱。而佛门里如理的定,一定要有思惟观行参究活动,依此能出生相应的解脱智慧。如果学佛人修的定一直都是在定中,没有思惟观行活动,就属于外道定。

一般来说,学佛人修行的定大多数都与外道定相通,只有到后期在定中起思惟观修活动时,才属于不共于外道的定。所以每个学佛人不必排斥外道定,以及任何禅定,只要最后能利用各种定出生正确的解脱智慧就行,这才是修定的根本目的。

二、外道不持杀生戒的定与佛门的定有什么区别 

定有定福,不持杀生戒的定里,定福少。但是随着定力的加深,身口意造作的越来越少,以至于不再造作身口意行,那么这些外道定都是持戒的定,不持而持,自然有戒。这样的戒要比学佛人持的五戒八关斋戒还要清净,甚至比大多数人的菩萨戒还要清净。 因为有这样深的不犯任何戒的禅定,外道们在听佛说法的当下,瞬间思惟,立即证得四果阿罗汉,不必经过初果二果三果,学佛人能比得上吗?

外道定虽然不能断除我见,断除烦恼,但是外道定能降伏自我降伏烦恼,与五阴我藕断丝连,与烦恼藕断丝连,最后佛陀开示佛法,外道们就深信佛陀,真正归一了佛陀,就会快速证果,我见和烦恼不再藕断丝连,而是彻底断除。 学佛人修的浅定,如果不能降伏自我,不能降伏烦恼,还没有藕断丝连,那离断烦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世间定与出世间定的区别

世间定是指四禅八定,是五阴身心所入的定,是在意识觉知心上修的定,都是有出有入的定,因此是生灭的、无常的,需要时时刻刻保持,一旦保持不好,定力就消失不见。单纯的只有这八种定之所以不能使得众生得到解脱,是因为这些定只能调伏意识心,不能断我见,不能断生死结缚。众生要想解脱,首先需要断除五阴是我的知见,然后修出初禅,断贪爱,断烦恼,最后对三界的贪爱都断尽无余,再也不贪不爱不心喜了,才能得解脱。在四禅八定里,还有对禅定的贪爱,还执著五阴当中的某部分为我,执著禅定中的意识觉知心为我,所以不能得解脱。

有的众生在从前可能修过四禅八定,但是这种定,并不能使众生脱离生死轮回得解脱,因此当定力消失的时候,又会下堕,回到人间或者是三恶道。那么怎么样才能脱离生死得解脱呢?只有断我见,证解脱果,才能出离生死,得到解脱,别无他路。为什么众生要那么喜欢修定,把修定当作是唯一的修行方法呢?就是因为众生都以为禅定能够让自己得解脱,不相信灭掉各种意识觉知心的我,才能得涅槃,得解脱,出轮回。所以修学佛法,获得正知见,最为重要,以佛法的正理来指导修行,如法修行,才能得到成功。

出世间定,是指第八识如来藏的不出不入的楞严大定,也叫作楞伽大定,因为只有如来藏不在三界世间里,其余的法都在世间里,不离意根和意识心,如来藏常在定中,永远不出不入,不生不灭,常恒自在。如来藏常住大定中,从来不出定,也没有入定时,祂不攀缘一切法,对于六尘,祂从不起心念和心行,从不散乱,从不掉举,从不昏沉,从不入睡,方便说祂在定中,所以如来藏没有定与不定之说。如来藏也是本不动摇的,对一切法都无见无闻,因此从来不动心念。祂的运作,是完全随顺众生的业力、习气、因缘,虽然随顺也不动念想,因此也叫作首楞严大定。

楞严经中讲楞严大定,整部经都在讲如来藏,这就是我们的真心,祂常在定中,从不出定也不入定,没有出入,这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的禅定境界,非常坚固,因此也叫作楞严大定。为什么如来藏不出定不入定,常在定中?因为祂无眼,不见色,色来时,祂不分别,不起心动念,从不乱心,对于其它五尘,也是不分别,不动念,心不散乱。祂永远不与六尘相对,永远不生心动念,永远不随境界而动,这就是楞严大定。六祖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有人说楞严大定不是指这个心体之定,他的意思就是指四禅八定了。但是四禅八定是有出有入的定,不是常定,有生灭变化的定,就不是楞严大定。四禅八定如果要修,首先要修到欲界定,就是欲界六层天的定。欲界第六层天的定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过去以后就是色界的初禅天的定,初禅以上的定才是真正的四禅八定。

欲界和色界天人的色身都比我们人高大无数倍,他们的心里觉受也是非常愉悦的。当我们修到这两个定时,天人的色身就在我们人的色身上同时现起,我们就会觉得身体无比高大,心里感受也是很舒适的。要达到这些定境,你就要对人间的人事物理都不太在意,没有什么希求,五欲要减少到很淡薄,才有可能修到那些定境。修到未到地定时,要降伏五盖,对欲界的东西都不喜欢,才能有初禅现前。然后再往上修,一直修足四禅八定。虽然如此,四禅八定仍然是有出有入的定,不是永远在定中,心还是有动摇的,仍然是意识心虚妄的妄法,不是真正的永远不动的定,因此就不是楞严大定。

四、什么是邪定?什么是正定?如何把邪定转换为正定?

邪定是不在解脱路上的定,是不能出生解脱智慧的定,是不能趣向于解脱的定,是共外道的定。在这种定里,识心沉闷或者昏沉,无所用心,不起思惟,不思教理。

正定当中最正的定,在定中心不颠倒,不思世间一切法,不思善也不思恶,不着一切法,却能有无上智慧随顺众生出生一切法,不被一切法所拘碍束缚,解脱于一切法。其次正的定,定中能深细思惟种种正理,不着世间一切相,不着善恶,能出生种种解脱的大智慧,能变化世界,成熟自他一切善根福德因缘,心向正道,心在正道。

当禅定修到一定程度,心清净下来,心力能够高度集中,思考有一定的深度时,定中就要起思惟,思考目前需要解决的佛法问题,思考目前需要弄懂的问题。并且出定之后,也要用心思惟佛法,朝斯暮斯,心心念念,都围绕着佛法,围绕着目前需要解决的佛法的问题。这样就能明了佛法,因缘条件具足时,有可能证得相应的法,开启智慧。

在比较深的正定中,意识思惟较少较轻微,没有情思意解,却有意根不易觉察的思量,意根要深思,用功多于意识,以意根的思量为主。这里有定有慧,定就是正定,邪定里没有这样的思量。自己要踏踏实实的做功夫,掌握思量的技巧,学会思量,一定有益处,百益无一害。

禅定中的昏沉有几种原因,把原因找出来,对治一下,就能解决昏沉问题。一个是气血不通,堵塞血管,供血不足就会昏沉。坐时可按摩穴位,疏通气血。一个是睡眠不足或者是身体疲劳。可调节呼吸,做几次深呼吸。一个是缺少意根感兴趣的所缘法,致使心沉闷。这时可以观想有趣图景,把心从沉闷中解脱出来。

没有禅定时,先不要观行佛法,定力不足时,也不要观行佛法,这样容易推理推论出一个结论一个答案,以后再无法真正用功参究,后续很难实证,道业就受大阻碍。没有禅定的思惟观行,于解脱无益,于道业无益,只增长知见和我慢,不能断除我见,没有功德受用。

五、神通是会消失的

外道修到四空定,修出了神足通,为什么还见色起心并且失去了神足通?淫欲心的断除是初禅定配合断我见的证量,二者结合才能成为三果人,才能做得到断除欲心。只有初禅定和四禅八定,或者只是断我见,都不能断除淫欲心。因此外道虽然有禅定和神通,仍然要见色起心,之后,禅定和神通全部消失。可见没有断我见的智慧,只有禅定,是不能断除淫欲的。

以前经文里记载过,有禅定有神通的人,因为见色起心,心念一起,神通和禅定就退失了,来时飞行,回去时走路。那是因为没有证初果的功德,只有禅定。断除淫欲,必须断我见证初果加初禅定,只有禅定不行。所以说初果的分证解脱功德受用还是很大的。  

提婆达多同样是没有断我见而修从出神通上天,因为动了偷天花的念头,神通立时消失,就从天上掉下来了。如果证初果以后,有初禅定,再有神通,就是三果,不会再动邪念头,不会再犯戒,也就不会失神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