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坐禪三昧經講解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修定法門 更新時間: 2020-11-29 10:50:10 閱讀: 537

第三章 治貪欲法門

原文:婬欲多人。習不淨觀。從足至發。不淨充滿。發毛爪齒。薄皮厚皮。血肉筋脈。骨髓肝肺。心脾腎胃。大腸小腸。屎尿洟唾。汗淚垢坋。膿腦胞膽。水微膚脂。肪腦膜身中。如是種種不淨。複次不淨漸者。觀青瘀膀脹破爛。血流塗漫。臭膿啖食不盡。骨散燒焦。是謂不淨觀。

釋:婬欲多的人,應該多修習不淨觀。其觀行方法是從腳觀到頭髮,觀察都充滿著不淨,污穢不堪,沒有一處是干淨的。如:頭髮、汗毛、手腳指甲、牙齒、薄皮和厚皮、血肉和筋脈、骨髓、心肝、脾胃、腎、大腸、小腸、屎尿、唾液、汗液、眼淚、腦漿、脂肪、腦膜等等,全身所有物件有種種不淨,都是肮脏的。不淨觀其次再漸進觀身體的青淤、腫脹、爛壞、膿滄,流出的血液到處彌漫,散發腥臭味,骨頭散掉,支離破碎,被火燒得焦糊等等這些現象,都是不淨相。

不淨觀可以打坐時觀想,可以見人時觀想對方和自己,都是這樣污穢肮脏不淨,觀到一定時候,就會生起厭離心,不再喜歡身體,不想再多婬欲了。觀到最後,成就白骨觀三昧,開眼閉眼能見自他色身皆爲白骨,這屬於定果色,他人不能見,只有修出這種三昧定境的人可見。這樣的定境,是通過意識長期的觀想,成功熏染了意根,意根就會認爲色身即是白骨樣貌,於是如來藏就會顯現出白骨相,意識隨時隨處就能見到白骨相,於是觀想成就。

所以一切的定境和三昧,都是意識觀想,成功熏染改變意根的結果。意識很容易認可各種理論,只是意根因爲無明深重,習性大,很難認可,這就造成了修行的不易。每個衆生的意根無明程度不同,習性也不同,無明越薄,修行越快,越容易出現禪定,越容易進入三昧,越容易証法。白骨觀成就時,首先就會斷除身見,否認身體爲我,貪欲得到降伏,不再嚴重的執身,得一分解脫;其次能斷我見,証得四果阿羅漢,解脫三界煩惱束縛。

原文:複次多婬人。有七種愛。或著好色。或著耑正。或著儀容。或著音聲。或著細滑。或著衆生。或都愛著。若著好色。當習青瘀觀法。黃赤不淨色等亦複如是。若著耑正。當習膀脹身散觀法。

若著儀容。當觀新死血流。塗骨觀法。若著音聲。當習咽塞命斷觀法。若著細滑。當習骨見及干枯病觀法。若愛衆生。當習六種觀。若都愛著。一切遍觀。或時作種種。更作異觀。是名不淨觀。

釋:再次,多婬欲的人有七種愛著,或者是喜歡好看的色相,也就是美色,或者是喜歡耑正的色相,或者是喜歡他人的儀容外表,或者是喜歡他人的音聲,或者是喜歡他人細滑的肌膚。或者是喜歡一切的衆生相,或者是全部都貪愛著。

如果是喜歡貪著好看色相的人,應該修習身體青淤腫脹爛壞的觀行方法,或者觀行色身黃膿紅血等等種種不淨。如果是貪著相貌耑正的人,應當修習身體膨脹身體散壞的觀行方法。

如果是貪著外表儀容的人,應當修習觀想剛死之人血流滿身、塗污骨頭的觀行方法。如果貪著美妙的音聲,應當修習喉嚨堵塞卡死而斷命的觀行方法。

如果是貪著細滑皮膚的人,應當修習白骨觀,及修習身體得干枯病逐漸干枯的觀行方法。如果是一切生相都貪著的人,應當修習以上六種觀行方法。如果是貪著身體一切相貌,那麽就全面的觀行色身所有不淨相,一一都要觀行,不空過。或者把身體所有的相貌都要作變異的觀行,觀行其死後的不可愛的相貌。

這些觀行方法很快就講完了,可是具體觀行時,可能需要幾個月,一年半載,或者是更長時間,才能降伏貪愛,不再貪著色身,減輕欲心。平時應注意觀行身體各部位的肮脏污穢相、血塗相、腫爛相、破敗相,貪著心就會減輕了。看見喜歡的人,就把對方換成一個最肮脏醜陋的人的相貌,心裡就會不太喜歡了。

原文:問曰。若身不淨如臭腐屍者。何從生著。若著淨身。臭腐爛身亦當應著。若不著臭身。淨身亦應不著。二身等故。若求二實淨。俱不可得。

人心狂惑。爲顛倒所覆。非淨計淨。若倒心破。便得實相法觀。便知不淨。虛誑不真。複次死屍。無火無命無識。無有諸根。人諦知之。心不生著。以身有暖有命有識。諸根完具。心倒惑著。

釋:問:如果色身不淨如臭穢腐爛的屍體,那還因爲什麽而生執著?如果還貪著清淨的色身,臭穢腐爛的色身也應當貪著;如果不貪著臭穢腐爛的色身,清淨的色身也不應當貪著,兩種身體都一樣故。如果尋求兩種色身真實的清淨相,卻了不可得,因爲都是生滅法。

人心狂亂迷惑,被自己的顛倒知見所遮蓋,把不淨的色身計著爲清淨。如果破除心的顛倒知見,就能得到實相法的觀行,就能知道不淨相虛誑不真實。再者說,死屍沒有火大溫度,沒有命根,沒有識心,沒有六根,人仔細觀察之,心就不生貪著。因爲身體有暖度,有命根,有識心,六根完備,觀察之,心就會生起顛倒迷惑貪著。

原文:複次心著色時。謂以爲淨。愛著心息。即知不淨。若是實淨。

應當常淨。而今不然。如狗食糞。謂之爲淨。以人觀之。甚爲不淨。是身内外。無一淨處。若著身外。身外薄皮。舉身取之。才得如㮈。是亦不淨。何況身内三十六物。

複次推身因緣。種種不淨。父母精血。不淨合成。既得爲身。常出不淨。衣服床褥。亦臭不淨。何況死處。以是當知。生死内外。都是不淨(此下經本至二門初)。

釋:複次,心貪著色身時,就認爲色身是清淨的,貪愛心熄滅時才知道色身不淨。如果色身確實是清淨的,應當恒常清淨,可是現在卻不是這樣,因此說色身確實是不清淨的。比如狗是吃糞便的,就把糞便當作清淨,從人這個角度來看糞便是非常不清淨的。色身内外都無一處是清淨的,如果貪著身體外面的薄皮,就把全身的皮都取下來,才知道身體皮膚就像一張樹皮一樣,也是不清淨的。何況身體内的三十六物,更是不清淨。

複次,再推論色身合成的因緣,有種種的不清淨相,是由父精母血的不淨物和合而成的。和合成色身之後,還常常流出種種不淨物,衣服和床褥也被熏染得臭穢不清淨,何況死亡的時候,更是非常肮脏。因此應當知道,生和死時,身内和身外都是不清淨的。

原文:複次觀亦有三品。或初習行。或已習行或久習行。若初習行當教言。作破皮想。除卻不淨當觀赤骨人。系意觀行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念令還。若已習行當教言。想卻皮肉。盡觀頭骨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念令還。

釋:複次,不淨觀也分三品觀行,一是剛剛開始修習觀行的初學人,二是已經觀行了一段時間的人,三是已經觀行很久的久修人。如果是初次修習不淨觀的人,應當教導他把色身觀想成剝去皮膚的樣子,除去色身中的不淨相,應當觀行赤裸裸的骨頭人像。一心諦觀,不讓心念向外弛散,想念其他的事情;如果心念攀緣其他的法,就要攝心把念頭拉回來。如果是已經修習了一段時間的人,應當教導他,把色身觀想成除去皮肉的樣子,全心全意觀想頭骨,不讓念頭向外攀緣,如果向外攀緣了,就把念頭拉回來。

原文:若久習行當教言。身中一寸。心卻皮肉。系意五處。頂額眉間。鼻耑心處。如是五處。住意觀骨。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念令還。常念觀心。心出制持。

若心疲極。住念所緣。捨外守住。譬如獼猴。被系在柱。極乃住息。所緣如柱。念如繩鎖。心喻獼猴。亦如乳母。常觀嬰兒。不令墮落。行者觀心。亦複如是。漸漸制心。令住緣處。若心久住。是應禪法。

釋:如果是久修不淨觀的人,應當教導他說,觀想身體中一寸厚處,在心裡把皮肉都除去,把意念係縛在五個處所:頭頂、額頭、眉間、鼻耑、心窩處。意念住在這五處,應該觀行這五處的骨頭,不讓意念向外攀緣流散;如果心念向外攀緣,就要攝住心念,把念頭拉回來。心念常常都在觀心上,如果心跑散了,就要強制性的攝持住。

如果心攀緣久了感覺非常疲勞,就會把念頭住在所觀的骨頭上,不再向外攀緣,心就停留止息在所意念的法上不動,捨去外緣,守住所觀行之處。譬如獼猴被係縛在柱子上,掙紥得疲勞了,於是就歇息下來,不再蹦跳亂動。所觀行的法比如柱子,意念比如繩索,心比喻爲獼猴。也如乳母常常觀照嬰兒,不讓其掉落。

觀行的人觀心也是這樣,漸漸制服心念,令其住在所觀行的法上。如果心能久久的安住,禪觀就能修出來。

原文:若得禪定。即有三相。身體和悅。柔軟輕便。白骨流光。猶如白珂。心得靜住。是爲觀淨。是時便得色界中心。是名初學禪法得色界心。心應禪法即是色界法。心得此法身在欲界。四大極大柔軟快樂。色澤淨潔光潤和悅。謂悅樂。

二者向者骨觀。白骨相中。光明遍照淨白色。

三者心住一處是名淨觀。除肉觀骨故名淨觀。如上三相皆自知之。他所不見。上三品者初習行先未發意。已習行三四身修。久習行百年身學。

釋:如果修出了禪定,就會出現三種狀態:一、身體潤澤,顔色和悅,柔軟輕便,心中出現白骨流光相,白骨猶如白色的貝殼一樣,心寂靜下來了,這就是不淨觀。當觀行成就時,心就與色界相應,入到色界中,成爲色界心,色界的初禪定就出現,這就是初學禪法所得的色界心。心與色界禪定相應,就是色界法。心得色界法,而身體卻仍然住在欲界的人間,四大的色身及其高大、柔軟而快樂,膚色光潔鮮潤,内心和雅悅樂,這是第一悅樂相,心喜相。二者,先前修習的白骨觀,出現的白骨流光相中,散發出光明,遍照一切,都變成清淨的白色。三者,心止於一處,沒有襍念和妄念,就是淨觀。除去皮肉觀行骨頭,所以叫作淨觀。

以上所說的三相,修成就的人只能自己知道,自己能見到,他人見不到。以上講的三品是:初次修習不淨觀者,還沒有証果的人;已經開始修習,証了初果,還要在人中修習三四次才能涅槃的人;久久修習在此世百年人身中,修習之後就能涅槃之人。

觀行白骨,心念要想象出來白骨那個樣子,保持住那個狀態,再變化那個狀態,最後所觀想的像總是顯現在心中,永遠保持不變。最後成就時,不用特意觀想,像自然出現在心中,並且開眼閉眼就能見到。這就是三昧,就是禪定。降伏貪欲時,初禪定自然現前。因爲欲界的心消失了,色界的心自然就出現。心在欲界法,就不能到色界法中,心在色界法中,就不能到無色界法中。有下位心,就不能有上位心。所以還是要先捨後得,不捨不得,這是修學佛法的關鍵處秘密處,我們一定要掌握,並且學會運用。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