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四卷(四諦相)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論著講解 更新時間: 2022-10-12 22:13:35 閱讀: 0

第三章  法智、類智和現觀智

原文:彼既如是。於其自内。現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複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蘊。比度觀察。謂彼所有。有爲有漏。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時。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滅。皆永寂靜。常住安樂。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

釋:瑜伽行者既然能像這樣對於自己的内身現前觀見五蘊,依據四聖諦理沒有顛倒地尋思,正確地觀察以後,再對於其他不同的分界不能現前觀察的五蘊,進行比度觀察。五蘊中所有的有爲法有漏法,遍一切處遍一切種子,在一切時都與現前所觀察到的法一樣,都攝屬於四聖諦理之中,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性質。這些法都是生滅的,滅掉之後都是永遠寂靜的,寂靜以後都是永遠常住的、安樂的,世間所有的道都能永遠斷滅,究竟出離世間苦。

原文:當知此中。若於現見。諸蘊諦智。若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境。比度諦智。即是能生。法智類智。種子依處。

釋:在這些法的觀察當中,如果對於現前存在的五蘊能夠如實觀察,現量見証四聖諦真實理,就會出生法智,是法智種子的所依之處。如果在除了現前所存在的法之外的所餘的不是現前所存在的五蘊法,進行比度觀察出生了見証智慧,就是類智,是類智種子的所依處。

這裡講了証法的兩種方式,一是對當前存在的五蘊的如實觀察,二是對非當前存在的五蘊的比度觀察,兩種觀察都能獲得諦智。非當前存在的五蘊是指什麽呢?這是指當下此刻之前和之後的五蘊,如果今天的五蘊是現前的,那麽昨天以前的五蘊和明天以後的五蘊就是非當下的五蘊,與當下的五蘊有個分界,時間點不同,但五蘊的性質和特征是相同的,是同類,有共同性,有可比性。

如果今年的五蘊是當下的五蘊,去年以前的五蘊和明年以後的五蘊就是非當下的五蘊;如果今世的五蘊是現前的五蘊,前世和後世的五蘊就是非現前可見的五蘊。以此類推,三大阿僧祇劫的五蘊都與當前的五蘊有相同的屬性,或者說從無始劫以前直至無始劫以後的五蘊都有共同的屬性和性質、特征,都是同類,都有可比性。

正比度能出生法智和類智,在對現前存在的五蘊正確如實觀察的基礎上,再比度觀察非現前存在的其餘五蘊,就能出生法智和類智,獲得見道的無生智。分界是指過去和未來不同時期的法與當下的法的界限和分割。法與法有了界限,觀察法的方式就不同,獲得智慧的種類也不同。能現見的法是現量觀察,不能現見的法就比度觀察,觀察正確如實了,就會獲得諦智和無生忍。

原文:又即如是。了相作意。當知猶爲。聞思間襍。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証成道理。已得決定。複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襍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爲。勝解作意。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於此修習多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

釋:以上講的這些了相作意,仍然屬於間襍的聞思智慧,如果觀行者在四聖諦中,像這樣不斷地正觀察,就會由十六行對於四聖諦的証成道理,已經心得決定。又對於四聖諦的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超過了間襍的聞思作意,一直在發起修行勝解,名爲勝解作意。這樣的作意,只緣真實境界,一直在定中,對於勝解作意修習並且勤於修習的緣故,在苦諦和集諦兩種境界中,就獲得無邊際智。

在對四聖諦心得決定之前的了相作意,參襍著聞思,並不純是正觀察,也不是無間斷地觀察。如果能夠無間斷地正觀察,才能對四聖諦心得決定。心得決定之後,才能勝解,勝解之後才能証。四聖諦的盡所有性,是指四聖諦所覆蓋的範圍,如所有性是指符合四聖諦理的所有性。如果觀察是無間斷地正觀察,就能超過間襍的聞思階段,這時候能發起對四聖諦的勝解,叫作勝解作意。如果能一直保持禪定,禪定不失,心只緣四聖諦,沒有他緣,這樣的作意觀察就能獲得無邊際智。

原文: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空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

釋:由於有無邊際智的緣故,了知諸行無常,發起對於無常法的無邊際勝解。像這樣了知了苦空無常無我等等,就發起了苦無邊際勝解、空和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以及老病死憂悲苦惱一切憂惱無邊際勝解。

原文: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餘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餘。息滅方便。即於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

釋:無邊際的意思是,生死流轉這樣的諸法無邊無際,以至於生死流轉不斷絕。以上所說的諸法雖然是常有的,但是只有生死是可以息滅,再也沒有遺餘的。這個可以息滅之法,再也沒有其餘的息滅方便法。在如是這些三有六道的生死法中,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深地厭逆行,發起勝解,精勤地修習勝解作意。

原文:複於如是。諸有諸生。增上意樂。深心厭怖。及於涅槃。隨起一行。深心願樂。彼於長夜。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爲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而複於彼。不能趣入。不能証淨。不能安住。不能勝解。其心退轉。於寂靜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慮故。其心數數。厭離驚怖。雖於一切。苦集二諦。數數深心。厭離驚怖。及於涅槃。數數發起。深心願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

釋:又對於以上所說的這些諸有諸生死法的增上意樂,從内心深處生厭和怖畏,對於涅槃所生起的任意一種行,都從内心深處有樂願。行者曾於生死長夜中,内心愛樂世間裡的色聲香味觸等法,爲了這些色聲香味觸等法滋長和積集苦諦。

由於這個因緣,雖然現在能深心願樂涅槃,而不能趣入涅槃,不能証得清淨法眼,不能安住四聖諦中,也不能勝解四聖諦。其心就從寂靜界中退轉了,因爲沒有能夠從深心裡生出對涅槃的希冀和景仰的緣故,因爲心中有疑慮的緣故,就會一次次地厭離和恐怖生死。這樣的人雖然在一切的苦諦和集諦的修習中,多次地深心厭離和驚怖生死,對於涅槃多次地發起深心的願樂,然而還是不能深心地趣入涅槃。

原文:何以故。以彼猶有。能障現觀。粗品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複流轉。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爲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是無願。我觀無相。。真是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

釋:爲什麽深心厭怖生死願樂涅槃,卻不能趣入涅槃,甚至都不能勝解和安住涅槃之法?因爲行者還有能障礙現量觀行的粗的我慢,隨著觀行的深入生起有間斷或者是無間斷的作意,心中這樣思惟:我曾經長久地流轉於生死之中;我在生死中還要繼續流轉;我將來會趣入涅槃;我爲了涅槃修習諸善法;我能觀察苦諦真實是苦的;我能觀察集諦真實是集起的;我能觀察滅諦真實會滅;我能觀察道諦真實是道;我能觀察空真實是空;我能觀察無願真是無願,我觀察無相真是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具有的。

原文: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然心於彼。不能趣入。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棄捨任運。隨轉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隨作意行。專精無間。觀察聖諦。隨所生起。心謝滅時。無間生心。作意觀察。方便流注。無有間斷。彼既如是。以心緣心。專精無替。便能令彼。隨入作意。障礙現觀。粗品我慢。無容得生。

釋:由於行者心中有這些觀念,雖然他對於涅槃能深心愛樂,但是心卻不能趣入涅槃,因爲粗重的我慢有遮障作用。行者了知以上這些我慢是趣入涅槃的障礙以後,就能迅速地以智慧通達,從而去除我慢遮障,便捨棄了從前的任心隨意出生的我慢,隨後運轉作意,制伏住了心所觸的一切外境,轉入觀行作意,隨作意而轉,一心精勤無間斷地觀察四聖諦。隨著所生起的我慢心的滅去,心生起在無間斷地作意觀察上,心識無間斷地流注在觀察四聖諦中。行者如是以智慧心緣於無間作意,專心精進旁無他顧,浸染於四聖諦作意中,這樣障礙現量觀行的粗重我慢就沒有機會生出來了。

原文: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觀心相續。展轉別異。新新而生。或增或減。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前後變易。是無常性。觀心相續。入取蘊攝。是爲苦性。觀心相續。離第二法。是爲空性。觀心相續。從衆緣生。不得自在。是無我性。如是名爲。悟入苦諦。

釋:像這樣精勤地修習瑜伽的行者,觀察自心相續不斷地流轉變異,心裡新出生一種法,下一秒又新出生另一種法,不斷地改變,其心意有時增加有時減少,都是暫時而有,刹那現前,過後就變,這樣前後變易的心是無常性的。再觀自心相續不斷,有所取著,是被取蘊所攝受著,這是苦性的。再觀自心相續不斷,心卻不屬於任何一種法,因爲其心是空的,是爲空性。再觀察自心相續不斷,是從衆多因緣和合而生,不得自在,因此是無我性。這樣就叫作悟入苦諦,無常、苦、空、無我,名爲苦諦。

原文:次複觀察。此心相續。以愛爲因。以愛爲集。以愛爲起。以愛爲緣。如是名爲。悟入集諦。次複觀察。此心相續。所有擇滅。是永滅性。是永靜性。是永妙性。是永離性。如是名爲。悟入滅諦。次複觀察。此心相續。究竟對治。趣滅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如是名爲。悟入道諦。

釋:再次觀察此心相續不斷,是以愛爲因,以愛爲集,以愛爲起,以愛爲緣,觀察到這個理就名爲悟入集諦。再次觀察此心相續不斷,所有揀擇出的生滅法都是具有永遠滅盡性,永遠寂靜性,永遠微妙性,永遠離性,如是名爲悟入滅諦。再次觀察此心相續不斷,能夠徹底地對治一切煩惱。趣向寂滅之道是真的道性,是真的如性,是真的行性,是真的出離性,如是名爲悟入道諦。

原文:如是先來。未善觀察。今善作意。方便觀察。以微妙慧。於四聖諦。能正悟入。即於此慧。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正智得生。由此生故。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粗品。現行我慢。

釋:從前還沒有好好地觀察四聖諦,現在就要善於作意作以方便觀察,以微妙的智慧,於四聖諦理能正確如實地悟入。由於能夠親近和修習,多多地修習此種微妙的觀察智慧的緣故,能緣智和所緣的法平等平等,正智才得以出生。由於出生了正智,就斷除了障礙愛樂涅槃的所有的粗重的現行我慢。

原文:又於涅槃。深心願樂。速能趣入。心無退轉。離諸怖畏。攝受增上。意樂適悅。如是行者。於諸聖諦。下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爲暖。中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爲頂。上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名諦順忍。

釋:又對於涅槃深心愛樂,能迅速地趣入,心不退轉,離開一切怖畏,内心生起增上意樂,舒適愉悅。這樣修行的行者在四聖諦的修習過程中,屬於下忍位所攝。能緣的心和所緣的法平等,平等智出生了,名爲暖位,屬於中忍位所攝。能緣的心和所緣的法平等,平等智出生,名爲頂,屬於上忍所攝。能緣的心和所緣的法平等,平等智出生,名爲諦順忍。

這裡把對涅槃的安忍分爲上中下三品,下品忍處於四加行中的暖位,中品忍處於四加行中的頂位,上忍也叫作諦順忍,處於四加行中的忍位。處於暖位的行者,心就能趣向於涅槃,對於涅槃法的修習心無退轉了,因爲對涅槃法生起了增上意樂,離開了怖畏,有了功德受用,那麽在後邊的一切修習過程中都不會退轉了,乃至於斷我見得初果之後,更不會退轉於涅槃之道。在四加行位的功德受用,與初果的功德受用差別很大,初果與二果,乃至於二果與三果四果的功德受用,差別都很大,所以不要誤會功德受用,不要把四加行的功德受用,誤會爲是初果二果的功德受用,從而出現未証言証的大妄語。

原文:彼既如是。斷能障礙。粗品我慢。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悅。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彼於爾時。其心似滅。而非實滅。似無所緣。而非無緣。又於爾時。其心寂靜。雖似遠離。而非遠離。又於爾時,非美睡眠。之所覆蓋。唯有分明。無高無下。奢摩他行。

釋:行者修習至此,能斷除障礙觀行的粗重我慢,對於涅槃更進一步産生出增上意樂和愉悅快樂,這樣就能捨離後續觀心的所有加行,住在沒有加行的無分別心中。這時候,行者的心好像是滅了而其實還沒有滅,好像是沒有什麽攀緣了而並非沒有攀緣。行者又在某時其心寂靜,雖然好像是遠離了六塵境界而實未曾遠離。行者在這時候心還有睡眠蓋障,睡眠還沒有不爲輕而香美無夢,只有非常分明的沒有高下的奢摩他行。

修習瑜伽的行者,在斷除了障礙現觀的粗重我慢,對涅槃生起增上意樂之後,不用再努力地作加行功夫了,這時候感覺心好像沒有分別了,好像是滅了,其實還沒有滅,心裡好像什麽也不想了,其實是有想,感覺心裡好像遠離了塵境,其實還沒有遠離,並且這時候睡眠蓋障並沒有消除,睡眠還很沉重,未得清明,只有分明的無相心,不取法之高下,住於禪定中,不觀四念處四聖諦。

原文:複有一類。闇昧愚癡。於美睡眠。之所覆蓋。其心似滅。非實滅中。起增上慢。謂爲現觀。此不如是。既得如是。趣現觀心。不久當入。正性離生。即於如是。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内作意。此即名爲。世第一法。從此已後。出世心生。非世間心。此是世間。諸行最後。界畔邊際。是故名爲。世第一法。

釋:又有一類人昏昧愚癡,被香美的睡眠所覆蓋,其心好像是滅了,其實並不是真滅了,於是就生起了增上慢,認爲這就是現量觀察,實則不是。此人既然已經獲得了這樣的趣向現量觀察的心,不久以後就應當能入到正性離生中。在這樣其心似滅非滅的寂靜心位中,有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再以後就會無間斷地對於前邊所觀的四聖諦理,生起内在作意,這叫作世第一法。從此以後出世間的心就生起來了,再也沒有世間心了,這是世間諸行中最後的界限邊際,因此名爲世第一法。

這一段文很重要,講述的是証道之前的最後階段的心理狀態,以及証道之前的最後修習方法,也揭示了世第一法與証道之間的差別相。在証道之前,處於四加行位的最後一位世第一法位,在此位中,睡眠蓋障變得輕微了,以至於睡眠很輕微,也很清明,處於半睡半醒之間,睡眠中心很清明,不昏昧,身體很舒適,因此對於修道遮障很小。心好像是滅了,沒有分別了,但還是有分別性,並沒有滅,只是了別輕微,似有似無。於是愚癡矇昧的人就生起了增上慢,覺得自己是無心了,有了現觀了,實際不是。

但是卻離現觀不遠了,如果繼續精進,不久就會証入離開生死的正位,也就是在這樣的寂靜心位中,還有最後一念無分別心,以此一念無分別心,從此以後就會無間斷地對從前所觀行的四聖諦理,生起内在的作意,這就名爲世間第一法。從此以後,就生起了出世間的心,世間心就斷了滅了,這是世間裡諸行最後的與出世間的界限和邊畔,以此叫作世間第一。

原文: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内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由此生故。三界所系。見道所斷。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粗重。皆悉永斷。

釋:從此無間斷地對於從前所觀行的四聖諦理,生起内在作意,作意不間斷,隨同從前次第所觀行的四聖諦,或者是現量所見,或者是非現量所見的四聖諦中,隨同其次第,是有是無加以分別之後,決定智和現見智就出生了。決定智和現見智出生之後,三界所係縛的,見道所斷除的,附屬於心所依止的,所有的煩惱品類中一切粗重部分,全部都永遠斷除了。

這段講見道部分了,四加行之後,再無間斷地作意觀察,就會有智慧出生,作出決定,確認四聖諦苦集滅道之理,同時現量見法智出生,就斷我見証初果了。見道証初果的同時,一切粗重的煩惱就全部都永遠斷除,不再生起了。所以如果有人粗重煩惱還存在著,煩惱看似還比較重,那就說明還沒有見道証初果,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身口意行的表現足以說明他是否見道。外表看身口意行比較清淨的,不一定是見道了,但見道的人身口意行一定是清淨的,沒有粗重煩惱的。

原文:此永斷故。若先已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不還果。彼與前說。離欲者相。當知無異。然於此中。少有差別。謂當受化生。即於彼處。當般涅槃。不複還來。生此世間。若先倍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一來果。若先未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粗重永息。得預流果。

釋:由於粗重煩惱永遠斷除的緣故,如果先前已經離開了欲界貪愛的人,在如今之時,既然已經悟入了如是四聖諦現量觀行以後,就獲得了三果不還果。此人與前邊所說的離欲者的相貌,應該知道是沒有差異的。但是二者之間還是稍微有一些差別,那就是後世要在五不還天受化生的三果人,就在即將受生處直接入涅槃,不再來此世間受生了。

如果是先前接近於離開欲界貪愛的人,已經斷除部分欲界貪愛的人,在這時候,既然已經獲得了如是四聖諦現量觀行以後,就獲得二果一來果。如果先前還沒有離開欲界貪愛的人,在如今之時,既然已經獲得四聖諦現量觀行以後,粗重的煩惱就永遠息滅了,獲得初果。

根據以上彌勒菩薩的講述,証得初果雖然還沒有離欲界貪,但是粗重的煩惱是要永遠斷除息滅的,細微的煩惱仍然存在,待以後的修行再逐漸斷除息滅,直至四果斷盡一切現行煩惱。雖然初果到四果都能夠對四聖諦進行現量觀行,但因其在福德、煩惱、禪定和觀行智慧等方面有差別,獲得的智慧就有差別,果位就有差別。

三果人斷除了欲界貪愛煩惱,有能力在受生處或者是在中隂身直接取得無餘涅槃,那就是斷除煩惱的心解脫聖者。初果和二果還有不同的欲界貪,心不解脫欲界,所以就不是心解脫的聖者,而是屬於賢人。

原文: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如刹帝利與刹帝利。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爲現觀。婆羅門等。當知亦爾。此亦成就。衆多相狀。謂証如是。諦現觀故。獲得四智。謂於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

釋:由能知真諦法的智慧,與所知的四聖諦理和合一起,二者沒有乖離,這樣的現前觀察,就叫作現觀。比如刹帝利與刹帝利和合無乖,不相違逆,這樣來現前觀察,就是現觀,現前觀察婆羅門也是這樣。現觀也能成就衆多種相狀,証得如是諦現觀就會獲得四智,對於一切苦行,如果住於所有作意當中善於推求觀行,就會獲得唯法智、非斷智、非常智、緣生行如幻事智。

能知智,是指能見法知法証法的六七識,具有如實的觀察智慧,所知境是指六七識所觀察的理法,比如四聖諦理和般若之法等等,智與境和合一起,沒有違逆,這樣的現前觀察叫作現觀。如果觀察不到真實的理法,或者是所觀察的不善真實理法,那麽智和境不相匹配,就不是現前觀察,不叫作現觀。

和合無乖,不相違逆,主要在於六七識的智慧境界,或者是智慧層次,智慧足夠正確觀察和認知於法,就與理法不相乖離,並且是現前觀察,不是揣摩和推理想象分析的,現前存在的法,事實是什麽就是什麽,現量觀察現量認知,這叫作現觀。現觀的時候,就証得了法,獲得了法智和類智。不是現觀的,就沒有法智和類智,沒有果証。

如何區分對於法是現前觀察還是非現前觀察呢?比如說觀察苦諦,感覺五蘊是苦,現前觀察到了五蘊是苦以後,内心對苦的認知很深刻,時時處處心心念念都會感知到五蘊的苦,並且心心念念想要逃脫苦滅掉苦,這種心態形成了無間作意,不間斷。無間作意,就是意根生起來的作意,是意根感知到了苦,不僅僅停留在意識表面,這是現前觀察的結果。

非現前觀察的苦,並沒有形成無間作意,斷斷續續,時有時無,時常忘記了苦,還是追求樂,出離心不強,覺悟性不高,行動力更差。當樂境現前的時候,就會迷失了自己,深陷樂境中不知苦了,對將來的希冀還是很大,妄想能得到樂保持樂。這樣一邊覺得苦,一邊追求樂,心與行爲相違背的狀態,就是非現前觀察苦。非現觀的人由於辨別的智慧力不足,往往會誤會自己這種情況是現量觀察,是實証了法,其實與實証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非現前觀察的人普遍特征是,煩惱不除,無明不斷,言行不一,表裡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指東向西,口裡說著空,行爲上處處著於有,沒有一處是空;口裡說無我,時時處處都是我,想掩飾都掩飾不住。因爲沒有實証,不知道實証之後的身心境界,也不知道自己所思所爲都與實証境界相反,所以根本掩蓋不了自己的凡夫特征。

原文: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又能畢竟。不墮惡趣。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終不退轉。棄捨所學。不複能造。五無間業。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而生。

釋:有現觀四智的行者,在証初果之前,如果身處境界之中,由於暫時失念的緣故,雖然生起了猛烈的諸煩惱纏縛,只要暫時作意就能迅速地除遣纏縛,並且還能畢竟不墮入惡道,永遠不會故意思考與所修學相違背的法,乃至於連畜生的性命也不違害,永遠不會退轉和棄捨所修學的法,不再能造作五無間惡業,確定知道苦樂不是苦樂自性所作,不是大自在天等所作,不是苦樂自性和大自在天等共同所作,也不是苦樂自性作不是大自在天等作的無因而生。

這是行者處於四加行的世第一法階段的功德受用,在証得初果之前,就有能力迅速除遣猛力的諸煩惱纏縛,就能不墮惡道,於四聖諦解脫道不退轉,不棄捨。可見見道前的四加行其功德也是很大的,見道後的功德受用就更大了,解脫智慧確實是很殊勝的。

原文:終不求請。外道爲師。亦不於彼。起福田想。於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顔面。唯自見法得法。知法得法。証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於大師教。非他所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爲清淨。終不更受。第八有生。具足成就。四種証淨。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

釋:終究不會皈依外道爲師,也不對外道生起福田之想,對於其他的沙門和婆羅門等等,永遠不會仰望他們的顔面,看他們的臉色,看重他們所說,從他們的口裡得法,只有自己獨自見法得法。獨自見法得法,証得法的底源(根本),解除所有的疑惑,並不是由於外在的因緣所爲。能夠証法底源,是由於世尊善知識教導的緣故,不是從世尊之外的他處所引過來的。行者在諸法中無所畏懼,終究不會虛妄地計著世間的種種瑞象和吉祥是清淨的,永遠不會再有第八次受生於三界世間,具足成就四種所証的清淨智。如是行者,在修到世第一法以前,都名爲勝解作意。

行者在獲得四智現觀之後,修習四加行,在第四加行的世第一法之前的觀行都叫作勝解作意。意思是沒有現量實証之前的思考參究,都應該叫作對法的勝解和領悟,只有勝解之後,才能現量觀察得到,名爲實証。實証是在初果位以上,勝解則在初果向或者是四加行的世第一法位中,四加行之後才能實証見道。所以要如實地觀察自己的智慧,是現量觀察智,還是勝解,還是臆測推理分析等等,了解了自己的智慧層次,才好槼劃下一步的修行。

具有現觀四智的行者,從來不從他處得法和知法,不以他人所說爲究竟皈依處,都是依靠自己現量觀察去實証,見法得法之事只有靠自力參究觀行,別人幫不上忙,別人指引的指教的,代替不了自己的現量觀行。疑惑需要自己通過觀行解決,別人說的不能解除自己内心的疑惑,因爲不是親自所見所証。有些人想方設法地套取修行成果,佛法是誰修誰得,套取來的,不能變成自己的,也不能獲得見道智慧。現在有瑜伽師地論作指引,法理越來越明,對於証果明心之事,誰不服也沒辦法,要不然就去找彌勒菩薩說道說道。

原文:於諸聖諦。現觀已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複從此後。爲欲進斷。修所斷惑。如所得道。更數修習。永斷欲界。上品中品。諸煩惱已。得一來果。如預流果。所有諸相。今於此中。當知亦爾。然少差別。

釋:對四聖諦現觀以後,直至永遠斷除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名爲遠離作意,這是初果境界,斷除欲界下品煩惱。又從此以後,爲了要進一步斷除修道所應該斷除的煩惱惑,在所証得的初果斷我見的基礎上,更加努力地精勤修習,永遠斷除欲界上品和中品煩惱以後,就証得二果一來果。就像証得初果所具有的功德一樣,二果人具有的功德也是如此,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差別。

原文:謂若行境界。於能隨順。上品猛利。煩惱纏處。由失念故。暫起微劣。諸煩惱纏。尋能作意。速疾除遣。唯一度來。生此世間。便能究竟。作苦邊際。得不還果。及不還相。如前已說。

釋:二果人在面對境界時,在能隨順欲界上品很猛烈的煩惱纏縛之處,由於失念的緣故,在剛一生起輕微劣弱的諸煩惱纏縛時,馬上就能作意,迅速地除遣煩惱纏縛。之後再來此世間投生,只能來一次,就能到達究竟的苦的邊際了,証得三果不還果,以及具有不還欲界的功德相,前邊已經說過了。

初果見道所斷的煩惱是欲界的下品煩惱,是欲界衆生的煩惱中最粗重的部分,是人類和三惡道衆生所具有的煩惱,天界衆生沒有粗重煩惱,有中品和上品煩惱,人類也有中品和上品煩惱。如果不喜和不隨順欲界衆生的煩惱,就能斷除欲界的中品和上品煩惱,証得二果。斷除欲界上中下三品煩惱,能遠離欲界貪,出生初禪定,証得三果。

所以初果是証道,二果和三果開始修道,修道所斷的煩惱比初果要微細難斷,一旦斷除,智慧就會增進。初果至三果修道就是要斷除煩惱,以禪定和煩惱的程度,來劃定果位和智慧層次,所以修習理論的最終和根本目的是斷除煩惱,身口意行清淨,若不爲此,只看重理論,就不叫作修道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