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1示 總第4386示

運動員是如何訓練意根的?(意根訓練篇)

運動員臨場比賽時都是發揮意根的技能和功用,比如各種競技比賽運動,拼速度拼技術拼反應力拼力量,都需要全神貫注,精力高度集中,心無雜念,這時候每個動作,每個應對對手的瞬間,還有時間用意識去思考嗎?根本沒有,否則剛想思考如何應對時,對方招數已經施展完成,自己瞬間就會被對手擊敗了。賽場上時間最寶貴,時間決定勝負,而用意識思惟應變措施,對手不會給你機會等你思考,一出手就勝了你,超越了你。

運動員沒有思惟應變的時間,那麼所有的臨場應變,都是意根功能的發揮,意根不動聲色,無聲無息地、有條理地完成一個個動作,應對一個個出其不意的進攻和挑戰,完全憑借著平時訓練的經驗,形成條件反射。任何生命體的條件反射活動都是意根的反應,沒有意識發揮的餘地。條件反射是意根的習性習慣,是意根長期所習所熏形成的一種機制,意識對此不了解,也無可奈何,只能全然服從和隨順。

意根是如何形成條件反射的呢?那是平時強訓練的結果,訓練得成了習慣,成了有肌肉記憶似的,任何一個動作和招數,都不用過腦,直接上去就完成了。意思是說,不走意識思惟這條路,這時候的意識不是用來思惟用的,只是起著引導意根的作用,把意根定位到某處某法上。同時心裡只能帶著一個知,僅此而已,其他活動都多餘,沒有必要,也根本用不上,一用就壞事耽誤事,賽場上必輸。

只有平時沒有訓練到位,經驗不足時,才用意識去思考策略戰術,應對方法,但還來得及嗎?就像在戰場上,敵人的刀槍劍戟正對著你,你還能抓耳撓腮地想對策嗎?意識的思惟分析只有比賽過後、戰鬥過後來使用,過後總結經驗時用得著。在訓練正進行中幾乎也用不上,知道了如何訓練以後,只管照著方法訓練就行了,訓練熟練了,技術過關了,才能去參加比賽,比賽是靠訓練出來的技術技能,是意根的熟練程度,不是靠僥幸臨場發揮,現想對策。

那麼意根在緊張的應對過程中有思想活動嗎?當然有思想活動,而且非常快速,悄無聲息,不僅五遍行心所法環環相釦,五別境心所法也緊隨其後時時出現,最突出的就是定心所法和慧心所法,若無定不專注,稍微一分心有雜念,動作就錯亂,被對手乘虛而入,比賽就敗北。這時候意識的慧不大能使上力,全靠意根的慧了,意根若無慧,手忙腳亂,不能正常發揮應對各種狀況,比賽還比個什麼?

在我們實修觀行佛法時也是如此,意識把意根定位在所觀行的法上,帶著對觀行對象的知,定在法上,其餘都是意根的現量觀察。比如觀察一枝花,只管盯著花觀察就好了,看著就行了,不必用意識去分析和想象,這支花的品種、產地、形態色彩如何、美麗不美麗,還會不會再開花,還能不能生長,如果送給某某人會如何?等等這些雜七雜八的思緒,全部都掐死泯滅,更不要強行根據所學的理論,去主觀地得出結論說:這支花是生滅的、虛幻的、空的,是如來藏變幻出來的,是如來藏用四五大種子,是依靠什麼什麼緣生出來的。連觀都不會,怎麼就得出結論了?這麼多事,有何益處?

只用意根觀就行了,有什麼觀什麼,別去想象推理分析,直到觀察清楚了所緣對象的生住異滅現象,眼前的法再也沒有了真實性,三昧出現,就證得了空和無我。那麼意根的慧力到底有多強,還是那個慧劣的意根嗎?慧劣怎麼能觀行,怎麼能知道法的生住異滅?怎麼能證道?這時候意根的心所法有什麼沒什麼,應該都清楚了吧?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講解

下一篇 下一篇

一切觀行的核心是唯觀無緣(意根訓練篇)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