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1示 總第4387示

一切觀行的核心是唯觀無緣(意根訓練篇)

《十往生經》原文:爾時阿難白佛言。未聞觀身之法。其事云何。唯願說之。佛告阿難。夫觀身之法者。不觀東西。不觀南北。不觀四維上下。不觀虛空。不觀外緣。不觀內緣。不觀身色。不觀色聲。不觀色像。唯觀無緣。是為正真觀身之法。除是觀身。十方諦求。在在處處。更無別法而得解脫。

釋:阿難向佛請教觀身之法,應該如何觀身。佛回答說:觀身之法,就是在觀身的時候,不要去觀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不要去觀虛空,不要觀身外之法,不要觀身內之法,不要觀身體的色相,不要觀長相和聲音,不要觀色身的相貌。對色身只單純地觀,不要去攀緣與觀無關的法,比如用意識去思惟、分析、想象、猜測、推理、判斷色身內外的種種法。要做到只觀不緣,這才是正真的觀行之法。除此觀身之法,在十方世界裡去真誠求索,不管探求到哪裡,都找不到其他的方法能夠得解脫的。

唯觀無緣,四個字是一切觀行功夫的核心,所含信息量極大,排除了極多的與觀身無關的操作,那些操作都是用意識思惟分析的方法,不是直觀、正觀和純粹的觀。意識到處攀緣,想東想西,想南想北,海闊天空地遨遊,卻都與觀身無關,不是得解脫的辦法。排除意識的這些功用,就是意根的直觀,是真正的觀行,是能得解脫的觀行,是與四念處觀相符的觀行,是楞嚴經二十五聖的觀行,是一切聖賢人的觀行,同樣是諸佛菩薩的觀行。

方法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了,可是有一些人還是用不上功夫,其中一個原因是用意識用得太習慣了,想象不到不用意識要如何觀,不知道用意根直觀要如何觀,總之就是離開意識的功能,就不知所措了。這就沒有辦法再進一步演示了,只能靠自己不斷地細細地琢磨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是可以用意識去思惟和理解的,理解透徹之後就要依之做功夫,練習觀行了。

原文:佛複告阿難。但自觀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脫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進直心。得正解脫。如是之人。不求解脫。解脫自至。

釋:佛告訴阿難說:你們只管去直下觀身,善法之力自然而然會生起來,正念也會自然而然地生起來,心解脫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為什麼這樣說呢?譬如有人,發願精進修行,直心用功,就得到了正解脫。像這樣的人,心雖然沒有求解脫,而解脫之果自然而來,不求自得。

佛講的用功方法非常明白,只管去觀,直接去觀,不要胡思亂想,腦補情節,情思意解,增添很多事情,種種曲折,反不得力。直下用功觀行,不作他想,不要有他念。就像四念處經裡所教的觀行方法一樣,如實觀行,那麼善法之力自然生起,善根增長成熟,暖頂忍世第一法自然現前。心具正念,與四聖諦理相應,身心自然就解脫了。心雖沒有求過解脫,解脫自然出現了。

這是意根用功觀行的方法,一切觀行都是如此,從凡夫地到等覺地都是如此觀行證道。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一生當中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每位善知識教導一個法門,善財童子就在定中直觀,直到三昧出現,這一法門就成就了,修完了。然後再去參訪下一位善知識,這樣善財童子就從凡夫地修到了等覺位。如此參訪到最後一位善知識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教導祂發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既然善財童子都是用意根的如此直觀方法,修到了等覺地,我們就不要另辟蹊徑,非要加進意識的想入非非,用投機取巧方法來獲取正真道果。道果不是用意識得的,是意根主人修來的,是直觀得來的。因此佛教當中沒有意識證果、意識明心見道之說,用意識投機取巧的方法,是不可取、不可用的,用了也白用,得不到善果,得不到正真的解脫果。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運動員是如何訓練意根的?(意根訓練篇)

下一篇 下一篇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講解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