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日常开示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1示 总第4387示

一切观行的核心是唯观无缘(意根训练篇)

《十往生经》原文:尔时阿难白佛言。未闻观身之法。其事云何。唯愿说之。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除是观身。十方谛求。在在处处。更无别法而得解脱。

释:阿难向佛请教观身之法,应该如何观身。佛回答说:观身之法,就是在观身的时候,不要去观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不要去观虚空,不要观身外之法,不要观身内之法,不要观身体的色相,不要观长相和声音,不要观色身的相貌。对色身只单纯地观,不要去攀缘与观无关的法,比如用意识去思惟、分析、想象、猜测、推理、判断色身内外的种种法。要做到只观不缘,这才是正真的观行之法。除此观身之法,在十方世界里去真诚求索,不管探求到哪里,都找不到其他的方法能够得解脱的。

唯观无缘,四个字是一切观行功夫的核心,所含信息量极大,排除了极多的与观身无关的操作,那些操作都是用意识思惟分析的方法,不是直观、正观和纯粹的观。意识到处攀缘,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海阔天空地遨游,却都与观身无关,不是得解脱的办法。排除意识的这些功用,就是意根的直观,是真正的观行,是能得解脱的观行,是与四念处观相符的观行,是楞严经二十五圣的观行,是一切圣贤人的观行,同样是诸佛菩萨的观行。

方法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可是有一些人还是用不上功夫,其中一个原因是用意识用得太习惯了,想象不到不用意识要如何观,不知道用意根直观要如何观,总之就是离开意识的功能,就不知所措了。这就没有办法再进一步演示了,只能靠自己不断地细细地琢磨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是可以用意识去思惟和理解的,理解透彻之后就要依之做功夫,练习观行了。

原文:佛复告阿难。但自观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脱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进直心。得正解脱。如是之人。不求解脱。解脱自至。

释:佛告诉阿难说:你们只管去直下观身,善法之力自然而然会生起来,正念也会自然而然地生起来,心解脱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为什么这样说呢?譬如有人,发愿精进修行,直心用功,就得到了正解脱。像这样的人,心虽然没有求解脱,而解脱之果自然而来,不求自得。

佛讲的用功方法非常明白,只管去观,直接去观,不要胡思乱想,脑补情节,情思意解,增添很多事情,种种曲折,反不得力。直下用功观行,不作他想,不要有他念。就像四念处经里所教的观行方法一样,如实观行,那么善法之力自然生起,善根增长成熟,暖顶忍世第一法自然现前。心具正念,与四圣谛理相应,身心自然就解脱了。心虽没有求过解脱,解脱自然出现了。

这是意根用功观行的方法,一切观行都是如此,从凡夫地到等觉地都是如此观行证道。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一生当中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位善知识教导一个法门,善财童子就在定中直观,直到三昧出现,这一法门就成就了,修完了。然后再去参访下一位善知识,这样善财童子就从凡夫地修到了等觉位。如此参访到最后一位善知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教导祂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既然善财童子都是用意根的如此直观方法,修到了等觉地,我们就不要另辟蹊径,非要加进意识的想入非非,用投机取巧方法来获取正真道果。道果不是用意识得的,是意根主人修来的,是直观得来的。因此佛教当中没有意识证果、意识明心见道之说,用意识投机取巧的方法,是不可取、不可用的,用了也白用,得不到善果,得不到正真的解脱果。


——生如法师开示
(佚名编辑)
上一篇上一篇

运动员是如何训练意根的?(意根训练篇)

下一篇 下一篇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讲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