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日常开示

2023年05月28日    星期日     第3示 总第3951示

为什么声闻人厌多闻缘觉厌思惟

优婆塞戒经第七卷原文: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

释:具有声闻根器之人为什么会厌倦于多闻?小乘经中佛曾经说声闻人因为喜欢多闻,才被称为声闻,而在大乘这里,佛却说声闻人厌于多闻,是不是佛说法总是颠倒?其实不是,每个定义都有一个前置条件,都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定义,超出这个范围,从前的定义就不适宜了,那么定义就要改变。声闻人的多闻,是在小乘解脱道范围内的多闻,是在四圣谛世俗谛范围内的多闻,超出这个范围,他们就不想多知多闻了,满足于现状,同时也认为超出这个范围再也没有什么法了。这种认知的局限性缘于他们的发心,缘于他们的心量和眼界,也缘于他们不算太深入的智慧见地。

声闻人通过听佛讲法,认识到了五蕴世间苦,他们发心小,只想解脱世间苦,只要能解脱世间苦,这就足够了,至于遥远的三大无量劫的成佛之道,他们不感兴趣,也有的人认为能解脱三界系缚就成佛了,其余的就没有什么可修可证的了。缘于善根福德智慧的局限,他们在修学四圣谛时,触碰不到大乘般若如来藏之理,于是就盲目地认为四圣谛对于解脱已经是究竟到底了,再无他法了。正是基于如此的愚慧,在法华会上,才有五千比丘退席,大乘法他们不信不听,更不会去思惟。从这一点上就可看出,声闻人其实是不喜多闻佛法的。

缘觉辟支佛们的善根智慧要比声闻人深一些,他们不必跟在佛身边多闻佛法,但遇因缘就会独自思惟其来龙去脉,追根究底,彻法底源,于是就有了对十二因缘法的思惟,在反反复复正推和逆推中,触碰到了五蕴世间一切法的最初来源阿赖耶识。他们思惟到阿赖耶识这里,缘于根性和习性就不再进一步思惟了,也不想去实证这个法界实相真理,智慧就停滞在能解脱三界世间苦这个程度。因为他们没有发大菩提心,想要成就佛道,他们只想解脱五蕴世间束缚,别无所求,所以才满足于现状,满足于断除对于解脱五蕴世间苦的无明,更深细的无明没有断除的欲望和打算。所以佛在这里说,缘觉厌于思惟。

佛异于声闻缘觉,在三大无量劫的修行中,发心广大,为无量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得安乐,根深器大,智慧就广大,为了探究法界真实理,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满足于现前所得小法浅法,不断地深入思惟,不断地探究究极真理,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疲倦,才能最终圆满一切种智,成就佛道。

总结起来说,一个人的根器是极其重要的,根深器大,才会枝繁叶茂,心包太虚,才会量周沙界。当一个菩萨能度到一个大根器的众生,该有多么幸运,遇到一个大根器众生该有多么宝贝,谁愿意额外花费心思度那些无用的自私声闻人,耗费自己宝贵的度众生的精力?有这精力度一个初发心的菩萨,胜过度百千万亿声闻人。这个初发心菩萨,将来成就时,能拔济无量众生的苦,带领无量众生走向解脱。如果能度到善根已经成熟了的菩萨,那更是非常幸运的事了!

因此,如果你们看到我有偏心,就不要奇怪和误会什么,要看我因为什么而偏心,心偏到了哪里,哪里就有大乘菩萨,不管是初发心菩萨也好,久修菩萨也好,总之是菩萨,将来是要成佛的,是会有无量众生从之受益得解脱的,也许现在就有很多众生在暗暗受益着。如果我没有偏心,那就没有平等心了,就有不公平的事出现,那样的心才是偏的。比如说甲作出了一百份的贡献,乙只作了一份的贡献,我如果都给同样的待遇,这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也不平等的。

佛同样有偏心,佛是偏爱大乘菩萨,偏爱于佛子的。谁是佛子?初地以上的菩萨是佛子。尽管这些菩萨在五蕴世间解脱的智慧上,不如阿罗汉和辟支佛,甚至与他们相差很大,但是佛护地上菩萨,称他们为亲儿子,让他们继承如来家业;而称阿罗汉辟支佛为焦芽败种,从来不说声闻缘觉是我子佛子。佛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身边跟着的都是佛无量劫所度化的各阶位菩萨,这些菩萨们虽然居在他方世界,却能随佛去往十方世界度化众生,佛的随从众里可没有声闻缘觉。佛在娑婆世界讲法,为声闻缘觉只讲了十二年,为菩萨们却讲了三十多年。三藏十二部经里,仅有少量的声闻缘觉法,大量的都是大乘菩萨法。没有讲出的法,更有极多的都是菩萨法。

——生如法师开示
(佚名编辑)
上一篇上一篇

真如不守自性不是真如无有自性

下一篇 下一篇

背诵经文是意识还是意根念出来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