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五戒只涉及身和口,不涉及意,不管意如何,只要身口不犯,就不算犯戒。所以五戒不讲戒心,只讲戒身口,属于小乘戒,看住身守住口,守好了,做人的修为也就好了,来世可以继续做人,也可以断我见证果。但要想修大乘法想要开悟,就要受菩萨戒,守持菩萨戒。守好五戒,就有德,有人格修养;不能守持五戒,人格不全,修为不够好,人德不具足。如果凡夫的人格修养都不具足,那就不可能超越于人,不可能断我见成为圣贤人。
如果五条戒都不敢受,受戒之后也不能守好,那么出家人的几百条戒,该如何守持呢?那么多在家居士总是诽谤出家人如何如何不好,可是自己又怎么样呢?与出家人的舍弃世俗、背离世俗的心行,以及能受几百条戒律约束的心行,相差究竟有多大?差距大得不能细说。五戒只有五条,看似简单和容易,其实并不简单和容易,能完全守住五戒的少之又少。盗戒和妄语戒不好守,极大多数人并不明确了解其中的内涵和范围,违犯的人不在少数。
守五戒,也就是做人,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果不果的,来世三涂。不少人都没受五戒,就暗示自己证果开悟了。小乘五戒的身口如果都不能守住,如何能守住大乘菩萨的心意戒?守意是最难最难的,起心动念不造恶业很难做得到,那么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戒就更难更难守护了。如果不断除根本烦恼,守这个瑜伽菩萨戒,连想都不要想,那是断除烦恼的地上菩萨所能受持守持的,菩萨只管起心动念是否是善、慈悲和智,不管身口的表面行为,只要能利益到众生,该做的一定要做,否则就犯菩萨戒。
至于众生能不能理解,众生的智慧层次当然是不能理解的,那就尽量不让众生知道,因为菩萨已经成长为大人了,众生还是小孩子,智慧低浅,没有见识,所以大人的事情有些时候是不能让小孩子知道的。这样的戒,地前菩萨都做不到,何况凡夫众生,可是也有不少人在学这个戒并且受这个戒,不知道这样的菩萨戒体从哪里能得到,无知的人做事都是胡闹。
身口是六识的造作,意是意根的心行。能管住意根,身口必然不犯;反之,即使意根心念不正,意识强行压制,假装清净,身口也可以不犯,身口不犯,五戒就不犯。管住意根压伏意根非常难,把意根熏修成功,断除烦恼,能自动自觉地清净,不用约束,那就更难了。
不断烦恼,意业必然会犯,所以断除烦恼一定是要断除意根的烦恼,才能自动自觉,不用意识强行压制。如果只断除意识的烦恼,只能算作压制烦恼,不是断烦恼,当意识疏忽大意时,意根就会突然现行出烦恼,河水就决堤泛滥了。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