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乃出世间的大智慧,与世俗间的智慧截然不同,故而不翻成智慧。世俗智慧是在三界世间当中生存的智慧,欲界人间中政治经济人文科技教育社会哲学等等各个领域的智慧,欲界天人们一切时中享乐和神通自在的智慧,色界天人处于殊胜的禅定境界,不分男女不用饮食,但享受禅定乐的智慧,乃至于无色界天人虽无色身,但有甚深禅定,心在定中享受定福的智慧,这一切都属于三界世间的范畴和智慧境界,皆不出生死轮回。
而出世间的智慧——般若不在三界内外,不属三界法所摄,因此般若不直接翻译成智慧,以免世俗人误会说,我们也有智慧,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各领域各行业都有高超的智慧。但这些智慧都属于世间生灭的无常法,是由金刚心的般若智慧所出生的,依靠着般若智慧才能存在和发展。金刚心的般若智慧无量无边广大,宇宙虚空都在里许,无量个诸佛国土、无量华藏世界,无量个世界海都在虚空中建立,都由无量无际有情众生的金刚心如来藏共同变现,称作一真法界,十法界(四圣六凡)都由祂产生。
人类的太空船不管能飞多远,再远也飞不出虚空之外,虚空不出金刚般若心外。一个佛国土称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包括十亿个南瞻部州、北俱卢州、西牛贺州、东胜神州,而四大海、七金山、地狱、须弥山、月宫、日宫也各有十亿个,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的初禅天各有十亿个,都由金刚般若心体如来藏变现。太空船能飞到哪里?况且没有如来藏众生就不能存在,更何况还能制造太空船之类的东西,就连经商政治,生儿育女繁殖后代,所有一切事业都要止息。而般若智慧能产生万法、万亿法、无量法,世间众生意识心的智慧想象不出来,只有佛能完全彻底地明了如来藏的智慧、功能、种子、德相,所以称佛为一切种智。
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那一岸没有生死,没有苦受乐受和一切受。我们五阴这一岸是生死的此岸,生生死死无有尽头,有三苦(苦苦、行苦、坏苦)八苦(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以及无量无边的烦恼惑业苦。五阴在这一岸,生来灭去,灭去生来,众生因为看不破,所以都不觉腻烦,没有出离心,不想出离生死苦海。
而金刚心体如来藏在那一岸从来没有生死苦厄,无始劫前本来就存在着,从来没有灭过一刹那,未来永远也不灭。祂没有寿命,说个无量寿也是有量,祂是无量又无量,没有寿也没有命。祂不受苦,众生下无间地狱时,色身和地狱一样广大,每一部位都施加刑具,痛苦得只有求死这一念,但他的如来藏一点也感受不到苦痛,祂没有与世间法相应的感受,所以祂没有痛苦。当众生升天享乐时,如来藏却从不享乐,祂连看都不看一眼(因为无眼),祂不了知不分别,又没有色身来享受,当天人耳听天乐时祂不听,鼻嗅天香时祂不嗅,舌尝甘露时祂不尝,进宝池沐浴时祂不触,当天子回想往事憧憬未来时祂不想。
这样清净的一个心,一点世间业行也不造作(但也并非不造作,五阴所需要的一切都由祂提供,一切都由祂变生,祂无私地奉献一切,却从不希求一点回报),祂怎么会有生死呢?谁造作身口意行,谁受生死,祂不受生死苦。五阴身生生世世造作业行,当然要有生死有忧悲苦恼了。了解如来藏,证得如来藏的清净无为性,才能出离生死苦,到达涅槃的彼岸,得到寂灭清凉乐。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