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日常開示

2022年06月13日    星期一     第1 示 總第3644示

什麽是現觀

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四卷原文: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如刹帝利與刹帝利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爲現觀。婆羅門等當知亦爾。

釋:由能知真諦法的智慧,與所知的四聖諦理和合一起,二者沒有乖離,這樣的現前觀察,就叫作現觀。比如刹帝利與刹帝利和合無乖,不相違逆,這樣來現前觀察,就是現觀,現前觀察婆羅門也是這樣。

能知智,是指能見法知法証法的六七識,具有如實的觀察智慧,所知境是指六七識所觀察的理法,比如四聖諦理和般若之法等等,智與境和合一起,沒有違逆,這樣的現前觀察叫作現觀。

和合無乖,不相違逆,主要在於六七識的智慧境界,或者是智慧層次,智慧足夠正確觀察和認知於法,就與理法不相乖離,並且是現前觀察,不是揣摩和推理想象分析的,現前存在的法,事實是什麽就是什麽,現量觀察現量認知,這叫作現觀。現觀的時候,就証得了法,獲得了法智和類智。不是現觀的,就沒有法智和類智,沒有果証。

如何區分對於法是現前觀察還是非現前觀察呢?比如說觀察苦諦,感覺五蘊是苦,現前觀察到了五蘊是苦以後,内心對苦的認知很深刻,時時處處心心念念都會感知到五蘊的苦,並且心心念念想要逃脫苦滅掉苦,這種心態形成了無間作意,不間斷。無間作意,就是意根生起來的作意,是意根感知到了苦,不僅僅停留在意識表面,這是現前觀察的結果。

非現前觀察的苦,並沒有形成無間作意,斷斷續續,時有時無,時常忘記了苦,還是追求樂,出離心不強,覺悟性不高,行動力更差。當樂境現前的時候,就會迷失了自己,深陷樂境中不知苦了,對將來的希冀還是很大,妄想能得到樂保持樂。這樣一邊覺得苦,一邊追求樂,心與行爲相違背的狀態,就非現前觀察苦。非現觀的人由於辨別的智慧力不足,往往會誤會自己這種情況是現量觀察,是實証了法,其實與實証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非現前觀察的人普遍特征是,煩惱不除,無明不斷,言行不一,表裡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指東向西,口裡說著空,行爲上處處著於有,沒有一處是空;口裡說無我,時時處處都是我,想掩飾都掩飾不住。因爲沒有實証,不知道實証之後的身心境界,也不知道自己所思所爲都與實証境界相反,所以根本掩蓋不了自己的凡夫特征。

回向文:以我們網絡平台所有弘法和共修的功德,回向法界衆生,回向世界民衆,祈願世界和平,戰爭不起;烽火不興,干戈永息;一切災難,盡皆消退!祈願各國人民團結互助,慈心相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願一切衆生深信因果,慈心不殺;廣結善緣,廣修善業;信佛學佛,善根增長;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關惡趣門,開涅槃路!祝願佛教永興,正法永住;變三界火宅,成極樂蓮邦!

——生如法師開示
(佚名編輯)
上一篇上一篇

法智和類智

下一篇 下一篇

一切唯心造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