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佛法雜談(第一部)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1日

第十章  法義篇

一、什麼是法

法是軌持義,只要是能在世間顯現出來的,不管有多麼虛妄,不管自己和他人能不能認知到,能不能體會到,只要有影像,就是法。

比如:人、事、物、理,不管是什麼人什麼眾生,只要存在,就是法。事,不管什麼事,吃飯穿衣走路,行走坐臥,言談語笑,花開花落,人事和合與糾紛,偉大事業和渺小事業,只要在世間存在,不管什麼時候存在,不管正在發生,還是內心想象,都是法。內心裡想象出來的,幻想出來的,都是法,只要是心裡的相,都是法,心也是法。

物,不管眼前還是背後,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不管是想象的還是回憶出來的,不管能不能接觸得到,只要有影像,都是法。

理,世間一切法則,規律,制度,章程,善惡是非,正確與錯誤,一切的思想觀念,一切的念頭,一切佛法當中的真理觀點,只要能在心中顯現出來的,都是法。

這些法都是心中的影像,都是心中的幻相,都是眾生五蘊身運作出來的,十二處和合運作出來的,十八界裡輾轉所出生的,無窮無盡。最後最究竟的一個法,就是如來藏,不管眾生認不認祂,知不知祂,識不識祂,祂都作為一種終極真理而存在著。

二、什麼是法

法,就是事實真相,就是真理,所以菩薩講法就要講事實真相,講真理。而每個事物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每個人從自身的角度觀察,如果觀察得準確無誤,那麼觀察出的事實真相都是相同的,也就只有一個事實真相。如果說每個人觀察得出的結論不一樣,那就說明很多人觀察有錯誤了,沒有如實觀察。沒有觀察正確的原因有很多,每個人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共同特點是觀察力不足。

既然講法是講事實真相,那麼這個事實真相,最好是自己親自證明了的,這樣講出來是最有說服力最親切的。如果講法只能引述他人的言論,那也要有相當好的辨別力,能夠辨別和證明他人的言論所說確實是事實真相才行。我們目前只能確定佛所說的都是事實真相,但自己也沒有能力去實際證明,只是一種對佛陀聖言的仰信和崇信而已,還達不到正信和真信,真信是需要證量的。那麼除佛陀之外的人,要仰信和崇信就要冒一定的風險,只有正信、證信和真信才可靠。但是證信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所以末法時期的眾生大多數都是仰信、盲信和崇信,不是正信和證信真信。

三、什麼是法界

法界分為出世間法界和世間法界,世間法界分為十八界、十法界和三界世間。十八界就是眾生的六根、六塵、六識界,十法界就是四聖六凡法界。界,就是功能、界限、種子差別,就是分界線。不同的界,功能作用不同,六根的功能與六塵的功能不同,與六識的功能不同。六道眾生各有各的界限,四種聖人各有各的界限;十法界各有各的界限;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有界限,也可以說是法界,三界也各自有各自的界限差別。

出世間法界叫作一真法界,就是真如如來藏,祂不屬於三界世間,不在三界裡,沒有三界世間相,但也非不在三界世間。所有三界世間法以及十方諸佛國土,華藏世界以及世界海都在一真法界裡,都不出真如心之外。眾生修到妙覺位要成佛之前,要在兜率內院候補,等著因緣成熟,下生人間八相成道。等到人間的眾生根性成熟了,妙覺菩薩的成道時節也到了,就要下到人間八相成道。所以諸佛都是到人間來成就佛果的。

四、什麼是功德

功德就是智慧的受用,有智慧就消業。斷我見明心就會消除三惡道的業,智慧性的懺悔也有功德,能消業。修行過程中智慧的增長,都能消除不同程度的業,惡業盡即成佛。

五、什麼是乾慧

乾慧,乾是干的意思,沒有水的意思。乾慧就是沒有定水滋潤的慧,乾巴巴的慧。這樣的慧,沒有實際指導作用,就像土裡沒有水,不能成為泥土,沒有泥土的粘性,不能抹牆,不能鋪地面,不能搞建築。乾慧也是,說得口乾舌燥的智慧,實際上都不是從自己的胸襟裡掏出來的,不是實證的,意識學來的推理出來的分析出來的,這只是學語之流,不是真正的智慧。這是修行的最初一個階段,若只停留在這個階段,以為究竟,那就止步不前,不能入到真寶山中。

六、所謂的正法,是能夠讓眾生趣向於破除無明,趣向於解脫的法。真正的正法,是指真如自性之法,真如是世間出世間最正的,是一切法的根,一切法都從之而出;自性又能使得眾生依之得解脫,依之證涅槃,依之成就佛道,遠離一切苦厄,因此真如自性是正法,有關真如自性的法也都是正法。

除了佛所說的法,和符合佛所說的關於解脫和般若之法,是正法,其它的比如外道法和世間的善法,不能讓眾生得到解脫和明心見性破除無明,因此都不是正法。世間的善法能讓眾生伏惡修善,做個好人和有合格的人,但最多能暫時保住人身或者生天享福,不能趣向於解脫,因此也不屬於正法。眾生即使修行了世間的善法,也不一定就能讓眾生產生出離心,產生要求解脫的心,也許還會增加生死繫縛。

佛法與世俗善法並不矛盾,並不互相觝觸,相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佛最初講法也講人天善法,講五乘法,但是最後回歸到一佛乘,都是成佛之法。世間裡的善法是很有必要的,應該大力提倡,這是修學佛法的基礎。但是世俗善法畢竟不是佛法,不能代替佛法。如果佛門裡的善法多了,把這些善法當作真正的佛法,那就會充斥了真正的佛法,最後真正的佛法就會被沖淡和代替,佛法就會快速的滅亡,然後世俗的善法也不會存在了。

七、問:內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法處所攝色是否就是法塵?它的具體定義是什麼?五塵與這個法塵的關係,是平等、平行、還是攝屬關係?

答:法處所攝色,就是法塵,是依內五塵另外再次變現出來的法塵,也是由四大微粒組成,攝屬物質色法,與五塵和合起來,構成完整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只是色聲香味觸的一少部分內容,不是完整的五塵色法,法塵是色聲香味觸的大部分內容,合起來才是完整的色法。如:色塵與色塵上的法塵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內色塵,聲塵和聲塵上的法塵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聲塵。五塵與法塵是平行並列的關係,互相依賴的關係,法塵依五塵而出生和存在。內五塵由五識了別,法塵由意識了別。從這裡就看出,單獨的五識不能了別色聲香味觸,單獨的意識也不能了別色聲香味觸,必須是五識與意識和合起來,才能了別完整的色聲香味觸。

八、外五塵,是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變現出來的生存環境,這是必須要有的,如來藏依外五塵才能變現出六識了別的內六塵。外五塵不是單個眾生所能獨自擁有的,也不是單個的如來藏所能獨自變現的。因為有外五塵,我們自己的如來藏才能依據外五塵,在自己的後腦勝義根裡變現出與外五塵一模一樣的內五塵,內法塵也隨同內五塵同時變現出來,然後六根與六塵相觸,如來藏出生六識了別內六塵。可是眾生都以為了別到的是實有的六塵境界,把自己六識所見聞覺知到的六塵境界當作真實,執著不已,造作各種業行,不知道都是幻化出來的,於是生死輪迴不斷,苦惱不已。

九、如何證明有外五塵的存在

譬如外面的山河大地,就是外色塵,這是很多眾生共同擁有的,不是一個人擁有的。所以你能看見山河大地,其他眾生也能看見山河大地,當自己睡著昏迷死亡時,自己看不見山河大地,但是其他眾生仍然能看見。這就說明了山河大地不是一個人所擁有的,而是所有眾生共同擁有的。

再比如你家的房子,不是你一個人擁有的,你的家人也能享受到房子,也能住在房子裡。當你離開家門接觸不到房子的時候,房子仍然存在,你的家人仍然住在房子裡,房子也屬於他們的。當你們全家都離開房子的時候,其他人仍然能看見房子,也可以搬進去住,他們也可以成為房子的主人。

沒有外五塵,就沒有內五塵,內五塵依外五塵而有,就像鏡子裡的影像一樣。我們都是活在鏡子裡的影子裡,而影子之外,還有實體,其他眾生的如來藏依那個實體還能幻化出影子,讓其他眾生了別;如果沒有實體,就沒有影子,鏡子不會無緣無故現出影子。外五塵猶如天上的月亮,內五塵猶如水中月,千江有水千江月,都是月亮的影子,而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就是外五塵之一的色塵境。

外五塵也是唯心所現,是如來藏變造出來的,虛妄不實,生滅變異,也要消失滅亡,不久住。在我們出生到地球上之前,地球就已經存在了,那麼地球是你的心單獨變造出來的嗎?顯然不是,它是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變現出來的,是外五塵之一,我們死後,地球還照樣存在,為其他眾生所用。直到所有眾生與地球緣盡,眾生都死亡後,地球就毀滅。

十、虛空與色相

虛空是色的邊緣,是一種沒有色相的色,這是對虛空的定義,這句話可能不好理解。虛空可以依色顯發,但不是依色存在,虛空的來源是如來藏,依如來藏而存在,因為有如來藏才有虛空的顯現。色相也是因為有如來藏,才能顯現出來,這是一切法的根本來處。它們表面上的虛假現象是,色相依虛空顯發出來,虛空依色相顯發出來,二者互相襯托。沒有色相時,虛空照樣存在。宇宙沒有形成之前,就是一片空無的虛空,沒有一點色相,那就說明了虛空不依色而存在。

十一、空間與虛空的區別

空間有時候與虛空等同,有時候並不等同,依於某坐標物而劃分。比如房間,有房子才有房子的空間,沒有房子,就是虛空。比如說中國的領空,也叫做中國的空間,有中國才有中國的領空,沒有中國就沒有中國的空間。空間也是眾生爭奪的目標之一,都想擴大自己的生存活動空間,所以就有爭奪。

人類嫌地球的空間不夠用,還要想佔領其他星球的空間。沒有地球和所有的星球,就沒有星球空間,依他而有的法就是依他起性,是虛幻不實的。外宇宙星空是第一次變現,不實如幻;依外星空而變現的內星空是第二次變現,更虛幻不實;依星空色法而襯托出來的內外空間,尤其虛幻不實。

十二、凡夫眾生的六七識都有無明,包括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還有無量無邊的塵沙惑。一念無明,就是對自我五陰的貪愛和執著,對三界世間一切法的貪愛執著。由於有一念無明,就有三界的生死輪迴苦,要想斷除生死輪迴苦,就要滅盡一念無明,首先就要斷除五陰為我的我見,然後修出初禪,依次斷除貪瞋癡慢等等諸煩惱結縛,對自我五陰的貪愛和執著就能斷盡,對三界世間法的執著就能斷盡,一念無明斷盡就能解脫生死輪迴苦。

七識裡的無始無明,就是從無始劫以來,眾生從來就不知道法界的實相是什麼,不知道有諸法的實相心如來藏,是祂出生的三界世間萬法,於是就執著世間萬法為真,這就是無始無明。證得法界實相心明心見性時,就打破了無始無明。七識認識了諸法實相,有了般若大智慧,以後無始無明都斷盡時,七識的無明就滅盡,徹底轉識成智,究竟成佛,如來藏就改為無垢識。

十三、眾生共同的部分,就是共同的業力,共同的外界山河大地、宇宙器世間,共同的生活環境,其他就不共同了,都是各自受用各自的五陰十八界和第八識。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八個識,都不共用,所以眾生才千差萬別,心心不同,一個人一個想法,一個人一種作為,一個人一種果報。

第八識不生不滅,本來就有,誰也不能變現祂。第八識有緣就變現萬法,無緣就不變,隨緣變現時,自己從來都不改變。

十四、所謂的妄念,就是意根攀緣作意,意識生出的念頭和想法,有時是七個識和合起念。七個識只要存在,就要起用,七個識起用,必然有念頭的出現。八個識都有五遍行心所法:作意、觸、受、想、思。思,就是思考、思量、抉擇、決定、造作;想就是心上取著了相,認了相,識別了相;受,就是領受、領納、接受,作意,就是引心到境上,專注於境;觸,就是識心接觸境界。第八識取的相與前七識不同,思量的內容不同,領納的對象內容不同,作意的對象不同,觸的對象不同,處處都與前七識不同。

識,就是分別,要想沒有分別,就要滅掉識,那就是眼識滅掉不見,耳識滅掉不聽,鼻識滅掉不嗅,舌識滅掉不嘗,身識滅掉不覺觸,意識滅掉不覺不知,意根滅掉不作主,這樣萬法就隨之也滅掉。但是沒有修到四果阿羅漢的境界,也不能滅掉意根。如果第八識也滅掉,萬事就都廢掉,一了萬了,佛也滅不了第八識,何況其他人。

十五、問:圓覺經講一切眾生枉認四大為自身像,六塵緣影為自心像,解開這個謎,佛法也就講完了,但是多生多劫的愛恨種子怎麼除去呢?

答:身心問題解決了,佛法還沒有講完,還有唯識種智問題極多極廣,需要修學。斷我見,再明心見性,具有唯識種智入初地,染污種子就會慢慢清除掉了,愛恨種子斷盡,就成佛。需要在因緣現前時,清除內心的煩惱習氣,就斷除染污種子了。

但是身心問題完全徹底究竟解決了,也就成佛了,佛法就是用來解決身心問題的,身包括內身色身,也包括外身宇宙器世間生存環境;心,就是七個識。七個識都轉識成智,身心世界就徹底脫落轉變,報身佛和化身佛都成就,世界變成純淨的佛國土。

十六、圓覺經,全部都是講佛性的妙用,講如來藏之性。不是讓見聞覺知性的七識妄心也像佛性那樣。如果把圓覺經裡經義理解為闡述七識的作為,那就誤會大了。就如六祖在壇經裡都在講真如自性,無數人卻誤會為是講見聞覺知性的七識妄心,誤會真是大極了。

一切法都是如來藏,都是如來藏性,如果沒有證得這個理,就不要引經據典來印證自己的見解。引經據典印證自己的不正確的觀點為正確的,就是誹謗佛和法,罪過不小。如果你能現前觀察到貪瞋癡性,如何就是佛性,如何是究竟覺性覺相,那麼才可以說一切婬怒癡即為究竟覺,智慧愚癡通為般若,否則請保持沉默。

沒有證量的時候,還是不要討論經義很深難懂的佛經和甚深法義。尤其是與自己相差過於遙遠的佛地境界,我們選擇沉默,我都不談佛地如何如何,其他人就更不要談論了,有什麼根據可談?什麼叫作高談闊論?超過自己證量和理解範圍的內容,如果要說,就是高談闊論。

十七、什麼是心不相應行法?

心不相應所行法,總共有二十四個: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心不相應行法,是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法和十一色法共同顯現出來的。比如,無常這個心不相應行法,是由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和五識共同和合運作顯現出來的,由八個識對萬法的作意、觸、受、想、思心所法顯現出來的,是在十一個色法上顯現出來的。在心法上也能顯現出無常,也都是八個識和心所法共同運作顯現出來的。這些無常法不由七識妄心所決定,不跟隨七識的認知而改變其無常性,因此叫作心不相應行法。

五陰的無常,有八識共同和合運作顯現出來的,八識與心所共同出生五陰,生起感受,生起了別,生起各種造作,在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所和合處顯現出來,在六識及心所處顯現出來。其它的心不相應行法都是如此顯現。不由我們的覺知心所決定,不管我們的心怎麼樣,如何認知,無常就是無常,不能因為我們的貪愛,五陰世間就變為常,這不是由心來決定的。同理,時、方、數、老等等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都是八識、心所與十一色法共同顯現出來的,不是由七識妄心所決定其存在與否。

十八、時間是依物質色法顯現出來的,物質色法的生滅變異就顯現襯托出了時間。物質色法是依心法和心所有法顯現出來的,心所有法依心法運行,心法歸於第八識。物質色法的次第遷流,幻化出與心不相應的行法時間,時間就是心不相應行法。

物質色法出現,識心出現,識心就能依物質色法來識別判斷時間和空間。沒有物質色法,顯現不出時間,也顯現不出空間。如果沒有識心,更無法識別、認知和判斷時間空間,有也等於沒有。試想,沒有太陽,沒有樹木、房屋和山林,如何能了別出時間?如果連虛空都沒有,更沒有山林河池、大海和高山,空間要如何劃分和界定。那麼依著某些法才能顯現出來的法,就是與心不相應的行法,比物質色法還要虛妄,比七識心還要虛妄。

虛空不用物質色法襯托著,與有標的的空間有稍許差別。虛空不是心不相應行法,是如來藏用空大種子生成的與物質色法不同的色法,是沒有色相的色法。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