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文:複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六入處。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六入處。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觸。名色永滅無餘。則六入處滅。彼所乘名色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名色滅。
釋:複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想要到達究竟的苦的邊緣時,就要思量六入處是由於什麼因緣法生起來的,是由於什麼法的集起而出生的,是由於什麼法的出生而隨之出生的,是由於什麼法觸了就隨之出生了。這時候應當知道六入處是名色因緣所產生的,是名色的集起所產生的,是名色的產生導致六入處隨之出生了,是名色觸了就引生了六入處的出生。當名色都滅盡沒有剩餘的時候,六入處就隨之滅盡了。比丘們對於自己所修習的名色滅盡的道跡,應該如實的了知,比丘要修習向道之法和次要助道之法,這就名為比丘向於正盡苦,能到達究竟的苦的邊緣,就是所說的滅盡名色。
有名色五陰就有六入,有眾生就有六入,除非是六根不全,六入處出現的因緣就是有名色。名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受精卵開始,一直到出母胎以後長成肉身,直至死亡這個階段。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就是身體,名就是七個識和七個識的功能作用。五陰組成了眾生,眾生就叫作名色,名色也叫作五陰。有名色有受精卵,就會長出眼耳鼻舌身五根,長出五根然後就觸,觸了就有受,受了就有愛,愛後就有取,取了就有有,有了就生,生之後就有老病死憂悲苦惱,這是一個生死因緣鏈。比丘再思量著怎麼滅苦才能到達究竟苦邊,六入的因都是因為名色,名色集了六入集,名色生了六入生,名色觸六入就觸,把名色永滅無餘了,六入就滅了。那怎麼滅名色呢?就得修習向法、次法、、助道之法,修習了以後一觀行,就能滅名色、滅五陰,滅五陰的方法誰也不會來學有,而我們發願成佛,不需要你滅五陰,你也就不用害怕。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