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大乘顯識經講記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般若經典 更新時間: 2021-08-04 16:37:37 閱讀: 18

第二章  阿賴耶識雲何遷身受身

第二節  阿賴耶識如何受另外的身

原文:自性如何。作何色相。雲何捨離此身。更受餘身。

釋:阿賴耶識的自體性是什麽?是什麽樣的色相?祂爲什麽能離開這個色身再接受另外的色身?

這裡說的自性就是指阿賴耶識,祂是獨立的不生不滅的,所以有自體性,其他的法都是被出生的生滅法,不自在法,所以就沒有自體性。阿賴耶識的自性如何,是什麽樣的色相,命終阿賴耶識是怎樣棄捨現在的色身,再去受其他色身的?怎樣再去變生其他身體?賢護菩薩問世尊的是衆生輪回的關鍵問題。這裡的受身是指阿賴耶識要去執持下一個身體,把將死亡的這個身體棄掉,去變現、執持、接受後世的色身。

阿賴耶識在衆生色身四大分解以後,就與意根一起離開色身,再去投胎到下一個色身中。祂還會變現另一個色身出來,至於要變現出什麽樣的色身由業種決定,由業力說了算。多數情況下是先有中隂身,然後再去其它各道裡出生,如果生往天道就沒有中隂身,如果是下地獄也沒有中隂身。

阿賴耶識要去至何所,要看此人臨終時是什麽業緣成熟,比如說前世造了惡業,今世沒有學善法,惡業的力量大,命終就會隨著所造的惡業下三惡道。但是今世造的善業緣成熟了,善業又大於惡業,命終就會隨著善業的緣生到善道中去。阿賴耶識是隨著衆生的業緣而遷,臨終的時候要看是哪種業緣先成熟,如果我們今世造的善業小,觝不住那個惡業的緣,雖然學佛了,惡業緣現前,也照樣去三惡道受報。

學佛的人雖然很多,但是真正善業大的人卻非常少,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的人會下三惡道,盡管這一輩子學佛,仍然免不了下三惡道,因爲他此生所做的善業小,而他過去世和今世的惡業卻很多很重。比如心中有貪,貪吝心重必生餓鬼道,還有嗔恚和愚癡業重,一個下地獄受報,一個做畜生受報。學佛人中,這些惡業煩惱幾乎都沒消除和降伏,貪嗔癡煩惱要到証了三果時才能斷盡,証到初果時都只是斷除最粗重的煩惱,煩惱的根還在。

可能有人要說,佛經裡講守持五戒就能得人身,自己是守五戒的,肯定能得人身。但這可不見得,一是因爲自己不能正確判斷是否確實守護好五戒了;二是假如說自己真的守持好五戒了,但是前世的惡緣正好成熟了,那他必須隨惡緣去三惡道而生死流轉,沒有選擇,至於守持五戒的功德,等善緣成熟時,才能受善報。天人也守五戒,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人他們都不犯五戒,什麽惡業都不造,但是他們死後卻有直接下地獄的,這說明地獄的惡緣成熟了,那就躲不過去了。

天人的福報享盡了,地獄的業種成熟,就會隨業到地獄去受惡報,因爲他無始劫以來的惡業種子還沒有消除,善業的緣還沒成熟、勢力不夠大,他仍然會墮惡道。衆生臨終生往哪裡去是要看哪個引業的勢力大,哪個業緣先成熟。有些人雖然造作了惡業,但是他能誠心誠意地發清淨大願,臨終時善的願力大於惡的業力,憑借這種大願力也可以生往善道。所以學佛人,証初果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如果此生証了初果,下輩子又能証初果,或者能証二果,生生世世不下三惡道受苦,以後再繼續証得三果四果,斷除煩惱,就能心得解脫,慧得解脫了。

有不少人都說自己斷貪欲了,感覺自己好像不貪人世間的法,對人間的一切事情都不感興趣,可實際上並沒有斷除一絲毫,那是一種壓伏狀態,不是斷除狀態。因爲沒有斷我見,也沒有証得初禪,五蓋也沒有修除,因此就不可能斷除貪欲煩惱。還有一些人表面上沒有婬欲事了,就說自己已經斷除婬欲煩惱了,其實那僅僅是由於身體等等一些客觀原因,婬欲在表面上得到壓伏和抑制罷了,心理上並沒有斷,在中隂身裡還是要因爲貪欲而去投胎。

只要還有男女欲,就會投生到欲界,不會投生到色界和無色界,真能斷掉貪欲的人是有色界以上禪定的人,不會再在欲界人間出生,証得色界初禪以後的菩薩們主動流在人間,那是例外。障礙初禪發起的原因主要是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這五蓋,尤其是五蓋中的貪欲蓋,如果對於欲界人間的欲望重,就不能生起色界初禪定,人間和欲界天上的欲求如男女欲和飲食欲等都降伏了,才能發起色界初禪定。如果一個人講究吃穿住用行,喜歡色聲香味觸,初禪定就修不出來,對於生活環境太在意了,也不會有禪定。

如果心裡真能做到什麽生活環境都無所謂,好壞都行,好的不貪,壞的不逆厭,對於生存環境都不起心行,才能有禪定。欲求的心念一生起來就沒有定,真做到無所謂不在意不挑剔才是不起心,平時生活中對於什麽都無所謂不在意,環境的好壞都無所謂,真做到這樣才能發起禪定,如果還講究吃穿住用等色香味觸,就不會有初禪發起,修不出色界定。

在剛剛証果和明心的時候,如果禪定不能發起,過了這個時機,再往後就不容易發起初禪了,應當趁著斷我見這時候有覺明出現,内心有喜悅出現,抓緊修習禪定,如果沒有覺明,定力淺,再往後初禪定也不容易出現。尤其是在家人,與日常生活聯繫太密切了,更不容易發起初禪,出家人世俗的東西離得遠一些,相對還稍微容易一點,在家人修習佛法很不容易,生活中到處都有容易起心動念的事情發生,不容易修好禪定。

過去的外道出家以後,不要說初禪,証得四禪、四空定的人都有,甚至連禪定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定都能証出來。他們到深山中專門修禪定,真能做到對於世間的一切都無所求。可我們現在修個欲界未到地定都這麽難,從這點來講,我們現在甚至連外道都不如。現在學佛人的根基,怎麽能跟人家外道相比,還瞧不起人家外道,人家外道修四禪八定,從不喊口號說放下放下的,但五欲六塵確實都放下了,是實修實証禪定的人,我們學佛人卻成天喊口號,對世間的東西一輩子都沒能放棄掉一點點。

他們修外道法只是前世的業緣不好,比如前世他可能也修禪定,只不過修的是外道法,即沒皈依三寶也沒有受戒,今世才沒有得遇佛法。所以皈依三寶很重要,今世皈依了三寶,來世還會皈依三寶,依止於三寶學佛,就不會到外道法中去修行了。學佛如果不提倡受五戒、不皈依三寶,是絕對不行的,這樣沒有依止,心無所歸,根基不穩,後世容易流落到外道中。

今世如果不修禪定,來世對修証禪定仍是疏遠,還是進不了修定的門檻,佛法就無法証得。所以佛讓我們修什麽法,我們就要依佛修什麽法,不要自己搞發明創造,佛要我們如何修,我們就要如何修。佛所講的都是聖言至教量,都是如實語,只有百分之百的依止,才能獲得佛法上的利益。      

原文:雲何身分。棄之於此。而牽諸入。獲當來報。受種種身。差別不同。

釋:賢護菩薩繼續問佛:爲什麽阿賴耶識把身體丟棄不管,而帶著六入去獲得未來世的果報身?阿賴耶識所接受的未來世種種色身,有很多差別,並不是同樣的色身。

色身如果沒有識的參與,就沒有了蘊集的作用,就不叫蘊了,色身加上八個識,就有五蘊的功能作用,其中不能沒有阿賴耶識、第七識和第六識,五識中可以缺少一至三個,六七八識是不能缺少必須有的。色身死在哪裡,就被阿賴耶識捨棄在哪裡,生在人中,就棄在人中,生在地獄就捨棄在地獄,生在畜生中,就捨棄在畜生中。阿賴耶識再把六根六入帶入新的色身上,衆生就受當來世的果報。

諸入就是指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即六根所對應的六種趣入功能,又遷這六根獲當來報。比如說衆生現在是人身,死了之後,來世做畜生,在畜生身上阿賴耶識出生了六入,就把六入遷到那裡了,六根就是畜生的六根。畜生身上就有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内六入具足,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就能傳導到色身中,六識依之就能出生,之後就出現了別活動。

當來報就是現在還沒有出現,但是以後要出現的果報。中隂身生起又滅去之後,才會有下一世的色身,所以叫當來,是以後應當來的意思。要遷諸入到色身中,五蘊完全出現,才能有當來報。遷諸入的意思,不是說把原來的眼根等五根直接帶到未來世色身裡,而是說阿賴耶識投胎以後,在母胎中依據業種,又生出了六根的功能,六根具足才是正常的衆生。

阿賴耶識受種種身差別不同,衆生今世受畜生身,畜生業了了以後,下一世也許會得個人身,再下一世也許會得個鬼身,再下一世也許要受地獄身,也許要受天人身,有時還要受阿修羅身,衆生就是這樣生生世世在六道裡受種種不同的色身,不出生死輪回苦,這就是衆生六道身的差別不同。至於要受哪種身,還是要根據衆生的業種,業不僅是今世所造,連同過去世所作之業都加一起,看哪種業緣先成熟,就受哪種業報身。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