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大乘顯識經講記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般若經典 更新時間: 2021-08-04 13:44:10 閱讀: 474

第六章  識之遷報如服良葯如壯士騎馬

原文:爾時會中。有月實勝上童真從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雲何見色因。雲何見欲因。雲何見見因。雲何見戒取因。

佛告月實。智見智境。愚見愚境。智者見諸。姝麗美色。了知穢惡。唯是肉段。筋骨膿血。大脈小脈。大腸小腸。液腦膜腎。心臟脾膽。肝肺肚胃。生藏熟藏。黃痰涕唾。發須毛爪。大小便利。薄皮裹之。不淨污露。可畏可惡。凡所有色。皆四大生。是爲色因。

釋:這時會中的月實童真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合掌對佛說:世尊,如何才能見到形成色的因?如何才能見到婬欲的因?如何才能見到見的因?如何才能見到戒取的因?

佛告訴月實菩薩,有智慧的人所見的是智慧境界,愚癡人所見的是愚癡境界。有智慧的人看見一切美色,都能了知到,色身外表再美也是污穢和肮脏的,僅僅是肉段而已,裡面含藏著筋骨和膿血,大小血脈和腸肚,各種體液和腦膜,還有心肝脾胃腎等等生藏和熟藏,還有黃痰鼻涕和唾液,發毛爪齒、大小便。外面只有一層薄皮裹著,非常肮脏不淨,甚可厭惡。所有這一切的色法,都是由四大種子生成的,這就是組成色的因。

在見色時,有智慧的人與沒有智慧的人,所見的境界是不相同的。同樣在色法上,見佛性的人與沒有見佛性的人,所見的也不同。悟道的人和沒有悟道的人所見也有差別,修了善法的人和沒有修善法的人,他們的所見也不一樣。

有智慧的人見一切法,都知道是虛妄法,那就不用躲避,不動心就行了。比如遇到一些難聞的氣味,有些人要掩住鼻子,有些人卻無所謂,躲避就是取相,喜歡也是取相,不取相就無所謂,内心無動於衷。只要取相了,就有行爲造作,内心就不空淨。學佛人對飲食也應該是這樣超然,不取相的人,美味與否無所謂,只要能飽腹就行,取相的人,就分別好吃與不好吃,心生喜厭,結果貪心不斷。

有智慧的人看見美色,知道是穢惡的,就像活動厠所,知道美色其實就是一堆血肉,皮毛也是不干淨的,不會生起貪欲,沒智慧的人看見美麗的外表,就起貪欲心,而求取之。色身實質上就是一堆脏東西,沒有什麽可愛的,四大組成的一個物件而已。凡是我們接觸到的色法,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所有的花草樹木房屋,周遭的環境,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宇宙器世間都是一樣的材料做成,都是平等的。這就是形成色的因。

原文:月實。如父母生身。身之堅硬爲地大。流潤爲水大。暖熟爲火大。飄動爲風大。有所覺知。念及聲香味觸等界。斯皆爲識。

釋:佛說,月實,父母生的肉身,有堅硬性質的是地大成分,不但在筋骨和肌肉裡有地大,血液裡也有地大,整個色身上都有地大,水也有堅硬性,風吹到身上也感覺痛,風裡也有地大。流動潤溼的爲水大,身體上每一處都有水大,以血液唾液尿液汗液爲主。有溫度的爲火大,飄動的爲風大,飄代表輕,動代表流動,輕飄飄的流動,身體裡氣脈的動,這都代表風大,呼吸與血液的流動性都屬於風大。凡是有覺有知,能念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界的,都是六識。

原文:月實童真複白佛言。世尊。將死之時。雲何識捨於身。雲何識遷於身。雲何識知。今捨此身。

釋:月實童真對佛說,世尊,衆生在臨死之時,阿賴耶識是如何捨棄色身的,阿賴耶識是如何離開色身的,阿賴耶識是如何知道現在應該捨棄色身的?

阿賴耶識根據什麽知道現在應該捨離色身的,一定是了知了業種和業緣,依據業種業緣而決定離身。阿賴耶識依業種變現和執持色身,業種和業緣上顯示到某時刻不應該再輸送四大種子維持色身的存在,業緣也不允許阿賴耶識再持身了,阿賴耶識就知道那個時候色身應該消失,應該收回四大不再輸出,到那時刻,色身就四大分解,六塵無法正常變現,六識就不能再正常出生和了別六塵,於是六識慢慢消失,意根與如來藏就離身了。

原文:佛告月實。衆生隨業獲報。識流相續。持身不絕。期畢報終。識棄捨身。隨業遷受。譬如水乳和煎。以火熱力。乳水及膩。各各分散。如是月實。衆生命盡。以業力散。形骸與識。及諸入界。各各分散。

釋:佛告訴月實菩薩說,衆生是隨著他的善惡業受果報的。阿賴耶識在色身上的種子流注相續不斷,才能繼續維持色身的存在和運行不斷。到了壽命終了的時候,阿賴耶識才決定捨棄色身,隨著衆生的善惡業而遷流到下一世的色身上。譬如水乳和合在一起,用火加熱,牛嬭就會漂上來,水在下面,水乳各自分散。衆生的生命也是這樣,因爲業緣之故,衆生命盡時,五隂散壞,色身和識心分開,十二處和十八界各各都分散開了。

原文:識爲所依。以取法界。及法界念。並善惡業。遷受他報。

釋:阿賴耶識是衆生生命的所依,五隂賴以阿賴耶識而攝取十八法界。阿賴耶識捨離原有的色身以後,五隂的種子又回到阿賴耶識裡,四大種子、識種子都回到阿賴耶識裡,因緣具足時,阿賴耶識隨著意根的念力,以及善惡業種,遷到下一世的五隂身上,又輸出種子,形成下一世的五隂身,六根六塵六識就會再次出現。

這裡的識流,一是指阿賴耶識本身的識種子刹那刹那流注出來,使得阿賴耶識不斷不滅地一直在運作著;二是指阿賴耶識流注七識的識種子,讓七識不斷地運行,以保証五隂身的生命活動。阿賴耶識一直在不斷地執持我們的色身,讓色身的生命活動相續不絕,這一期的生命結束了,一期的果報也就結束了,阿賴耶識就捨棄了當前這個色身。

原文:月實。譬如大吉善囌。以衆良葯味力。熟功和合。爲之大吉善囌。棄凡囌性。持良葯力。辛苦酸醎。澁甘六味。以資人身。便與人身。作色香味。識棄此身。持善惡業。及法界等。遷受餘報。亦複如是。

釋:月實,譬如大吉善囌這種葯,是把衆多的良葯混合到一起以後,加工成熟做成了大吉善囌這一種良葯。加工成的這種良葯就沒有了原來普通的囌葯味,具有了良葯的味力。良葯有辛苦酸醎澁甘等六種味道,這六種味良葯,是用來滋補人身的,是方便給與人身色香味的,人吃了以後,能得到滋養,治療身體疾苦。阿賴耶識捨棄此身,持著善惡業和法界,遷受到另一個色身上,受著下一世的業報,也是這個道理。

大吉善囌比喻爲阿賴耶識,衆良葯味和合比喻衆生的善惡業以及法界種子和合在阿賴耶識裡,阿賴耶識持著色聲香味觸的種子,持著各種法界種子,持著善惡業種,再利益滋養下一世衆生的色身。

原文:月實。囌質如身。諸葯和合。爲大吉善。如諸法諸根。和合爲業。衆葯味觸。資成於囌。如業資識。服大吉善。悅澤充盛。光色美好。安隱無患。如善資識。獲諸樂報。

釋:月實,囌葯的質地好比是色身,很多種葯和合起來就是大吉善囌,就像色聲香味觸法和眼耳鼻舌身意和合起來才能造作業行。多種葯味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大吉善囌的囌葯味,就像身口意業種滋養著阿賴耶識一樣。衆生病時服用大吉善囌,就能讓身體強健,精神飽滿,面色紅潤,身心都安穩,沒有疾病,就像善業種子滋養阿賴耶識一樣,能讓衆生獲得快樂的果報。

滋養就是把善業種子存到阿賴耶識裡,阿賴耶識生出的五隂身就受樂報。善業資助著阿賴耶識,種子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阿賴耶識就讓衆生獲得快樂的果報,變現出衆生的五蘊都受樂報。

原文:服囌違法。顔容變惡。慘無血氣。色死士白。如惡資識。獲諸苦報。月實。吉善寶囌。無手足眼。能取良葯。色香味力。識亦如是。取法界及諸受善業。棄此身界。受於中隂。得天妙念。

釋:如果有人服用大吉善囌葯不如法,臉色就變得土白,淒慘而沒有血色。本來葯是用來治病的,但是服用不對,就會被葯所毒。用此來比喻衆生如果造惡業,惡業種子存在阿賴耶識裡,資助著阿賴耶識,那麽阿賴耶識就輸出惡業種子,衆生的五隂就獲得苦報。

月實,大吉善囌葯沒有眼睛也沒有手腳,但是所有的葯混合在一起,它都能攝取所有葯的優良的葯性,攝取良葯的色香味力。阿賴耶識也像大吉善囌良葯一樣,取著法界,取著六識的受,以及衆生的善業。阿賴耶識捨棄現世的色身,現起了一個中隂身,在中隂身裡,五隂身獲得了天眼,生出了天人的神通和念想。

原文:見六欲天。十六地獄。見己之身。手足耑嚴。諸根麗美。見所棄屍。雲此是我。前生之身。複見高勝。妙相天宮。種種莊嚴。花果卉木。藤蔓矇覆。光明赫麗。如新鍊金。衆寶鈿飾。彼見此已。心大歡喜。因大喜愛。識便托之。

釋:天眼看見了欲界六層天和十六層地獄,同時看見自己的天人色身,手腳都很耑嚴美好,五根面貌麗美,看見自己所拋棄的屍體,就知道這是自己前生當人時的身體。之後他又看見了高大、殊勝而莊嚴的天宮,七寶裝飾,華麗無比,還有種種莊嚴的花果林木,藤蔓覆蓋著,光彩奪目,一片絢麗的景色,就像新出爐的黃金一樣耀眼,由衆多的珠寶裝飾著。他看見花園宮殿以後,心大歡喜,因爲喜愛,阿賴耶識就把五隂身托生到天上,有了天人的色身,受到了天人的果報。

天人都有花園,一個天子一個花園,花園裡有各種果物,花果茂盛藤蔓矇覆。花園裡用很多的寶貝裝飾著,非常的華麗,富麗堂煌。這前後的描述都是在中隂身裡見到的,在中隂身裡衆生的果報,報有天眼,能看到天上的美景和天宮殿,心一喜歡,就被係縛,而托生到天宮裡,成爲天人了。

原文:此善業人。捨身受身。安樂無苦。如乘馬者。棄一乘一。譬如壯士。武略備具。見敵兵至。著堅甲胄。乘策驥駿。所去無畏。捨界入身。遷受勝樂。亦複如是。

釋:這個有善業的人,捨身和受身的時候,身心都是安樂沒有痛苦的。死前四大分解的時候沒有痛苦,在受天人色身的時候,心一歡喜就入天宮成爲天人了,一點痛苦也沒有,不用投胎,不用胎中受苦。善業人托生就好比騎馬的人一樣,放棄一匹馬,立刻就乘上另一匹馬,換色身就如換馬一樣,棄了人身,得了天身,阿賴耶識就如騎馬的人。又好像一個壯士,盔甲武器齊備,看見敵兵來了,馬上穿上堅硬的防護甲胄,帶上最好的武器,騎上最好的駿馬出去迎戰,再加上自身武藝高強,所以他不害怕,根本沒有一毫的畏懼之色。造善業的人去投生,捨棄此身,遷入彼身,也是如此。

造善業的人死前内心沒有恐懼,中隂身裡也沒有恐懼,投生的時候也沒有恐懼。因爲這一世造善業,有善業善根滋養著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拋棄此色身,受持彼色身,五隂就得樂報,快樂的果報出現了,於是就感受善報帶來的美妙的享受。而造了惡業的衆生,惡業一現前,痛苦備至,手足亂動,就知道自己要去三惡道了。

原文:自梵身天。爰至有頂。生於其中。

釋:造善業的人生天,不僅能生到欲界六層天,也可以生到色界初禪天,一直到無色界最頂層天,只要禪定具足,就可以出生到相對應的天中。

梵身天就是色界天,梵代表清淨,所謂清淨就是沒有欲念,沒有男女欲。色界初禪到四禪都屬於梵,因爲那裡的天人都是中性人,不分男也不分女,心清淨沒有欲念。如果沒有初禪以上的禪定,就升不到色界天上去。而欲界六層天只要修福、造善業有欲界定就可以托生了。除了修福造善業,還要修出初禪到四禪定,才能生到色界天,只有福而沒有禪定,還去不了色界諸天。

魔王波旬,因爲他做人的時候修過大福德,但沒有修出色界禪定,只有未到地定,命終後就生到了欲界最高層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福報也相當大,也有欲界禪定未到地定。禪定本身就有福,是定福,再加他本身所修的善業,所得的福在欲界裡是最大的。因此魔王波旬能掌管欲界六層天,統領欲界一切衆生,衆生只要在欲界天,就屬於他的子民,被他管鎋。修出初禪定以後的人,他就管不著了。

所以衆生修出初禪定前,魔王就來障礙,不讓你修成,因爲修成後不屬於他管鎋了。即使修成以後,他也會來障礙,讓初禪定退失,因爲他有非常強的眷屬欲,總是希望自己管鎋的衆生越來越多才好。遇到這種情況,還得要繼續修福,還要多懺悔,消除業障,福德增大了,就會擺脫波旬的控制。一個人的福德如果很大,魔王也沒辦法,如果沒有福德,普通的鬼神都能來障礙,甚至一隻螞蟻在中隂身裡就能來報複你。因此學佛人就要多懺悔,多回向,就會消除業障,增長福德。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