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選講
第六十三卷 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二
原文:複有五種定相違法。一毁犯禁戒。二無無間加行。三無殷重加行。四有沉沒。五他所擾惱。
釋:彌勒菩薩在這裡講了五種與禪定相違的障緣。第一種就是不遵守戒律,違犯了戒律,使得内心渾濁不清靜,禪定不得現前。
第二種就是所作的修定的功夫,不能連續下來,不能持久,修修停停,猶如燒水,燒一段時間就停火,水永遠燒不開一樣,禪定無法成就。
第三種修定時,心不猛力,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決心,隨順自己内心的散亂,隨著妄念流散,而不猛烈呵責自心,以至於禪定無法成就。
第四種就是心總是處於昏沉狀態,不清明,沒有念性,無法集中精力,因此禪定無法成就。
第五種就是有外緣相繞惱,外緣侵心,使得内心無法平靜,心水渾濁,禪定無法成就。
原文:複有三種遠離。一住處遠離。二見遠離。三聞遠離。
釋:修行要想清靜得定得止,就要選擇清靜之處而住,遠離潰閙,心不被外緣所牽,能漸止息下來。修定要想心得寂靜,就要少接觸外緣,少見六塵,少聞六塵,減少見聞覺知,才能得到寂靜。
複次心清淨行苾芻。略有五種等持相違厚重過失。能爲定障。
原文:複有五種定相違法。一毁犯禁戒。二無無間加行。三無殷重加行。四有沉沒。五他所擾惱。
釋:彌勒菩薩在這裡講了五種與禪定相違的障緣,出現這五種情況就不能生起禪定,或者是要失去禪定。
第一種,不遵守戒律,違犯了戒律,使得内心渾濁不清靜,禪定不得現前。戒律包括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六重二十八輕戒和十重四十八輕戒。
第二種,所作的修定功夫不能連續下來,不能持久,修修停停,不能形成無間斷的加行。猶如燒水,燒一段時間就停火,水永遠燒不開一樣,斷斷續續修行,禪定無法成就。
第三種,修定到一定程度時,應該加大力度,促使禪定迅速成就。而這時卻心不猛力,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決心,隨順自己内心的散亂,隨著妄念流散,而不猛烈呵責自心,以至於禪定無法成就。
第四種,心總是處於昏沉狀態,内心不清明,沒有念性,無法集中精力,因此禪定無法成就。
第五種,有外緣相擾惱,外緣侵心,而不能排除干擾,使得内心無法平靜,心水渾濁,禪定無法成就。
原文:複有三種遠離。一住處遠離。二見遠離。三聞遠離。
釋:修行要想清靜得定得止,就要選擇清靜之處而住,遠離潰閙,心不被外緣所牽,能漸止息下來。修定要想心得寂靜,就要少接觸外緣,遠離喧囂之地,少見六塵,少聞六塵,減少見聞覺知,才能得到寂靜。
原文:複次心清淨行苾芻。略有五種等持相違厚重過失。能爲定障。一忿。二慢。三欲貪。四薩迦耶見。五不能堪忍。
釋:想要修行清靜心行的比丘,大略有五種與禪定相違背的嚴重過失,能成爲獲得禪定的障礙。厚重的意思就是很嚴重,對於禪定的遮障很重。
第一種是忿。忿是憤怒忿恨,情緒嚴重不平靜,心水擾動,心不平穩不清靜,因此不能發起禪定。
第二種是慢,慢是自心高舉淩下於他,是一種深層次的情緒化,也是心不平的表現。只要心有所不平,就是紛擾,就是散亂,因此能障礙禪定的生起。
第三種是欲貪,也就是貪欲。廣泛來說是指對世間一切法的貪愛,對六塵境界的貪愛,對色聲香味觸的貪愛,因貪愛而被境界所係縛,心粘著於境界,就是散亂,無法專一,因此障礙禪定。欲貪俠義來說,是指欲界衆生的男女欲心,包括身行上的貪欲,和心行心念上的貪欲。不管是身行還是心行,心都是不清靜的,被欲念所係縛,心散亂,不能專一於道業,不能專一一心。因此欲貪能障礙禪定。
第四種是薩迦耶見,也就是我見。因有我見,必執五受隂,必執十八界,必執身心,不能放捨一切法,心不清靜,因此而障礙禪定。
第五種是不能堪忍,堪是承受,忍是忍耐。對於逆於己心的六塵境界心裡有抗拒的情緒,不能承受,於是心不平靜,内心有所躁動,無法獲得禪定;對於順己的六塵境界,不能忍耐,歡喜躁動,心不平靜,障礙禪定。
原文:有五厚重三摩地相。由彼於此障礙而住。是故說名厚重過失。雲何五相。一者獲得隨宜資具便生喜足。二者好樂求諸善法。三於身財無所顧戀。四於生死及與涅槃見大過失最勝功德。五於加行堪忍勤苦。
釋:有五種比較厚重深沉的三摩地禪定相,一,比丘獲得簡單的生活資具心裡就感到喜樂滿足,不貪求過多更好,因此心清淨,有禪定。二,樂於尋求善法,此心容易獲得三摩地。三,對於自身財産沒有貪戀,心能放捨,就容易入三摩地。四,對於生死能見到極大的過失,對於涅槃能見到最殊勝的功德,因此容易獲得三摩地。五,對於修道的加行過程中,能堪於忍受精勤之苦。
但是如果比丘於此五種禪定相生起障礙心,就不能獲得三摩地,因此說這些障礙心有厚重的過失。
原文:此中忿者。謂懷忿故。若往他家不得利養或得而少。或弊或遲或不恭敬。由此便生顰慼憤憾。從此因緣。發恚尋思及害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勝三摩地不能得生。設彼已生還複退失。
釋:這裡說比丘乞食時,由於心不清靜,在得到不如意的飲食時,心裡便不高興,眉頭緊鎖,面色不佳,心懷氣憤。因此緣故,心境不平靜,生起氣憤之思想念頭,生起爲害的思想念頭。這些念頭就纏繞於内心,於是内心不能清靜,那麽原來所沒有修出來的殊勝的禪定境界,就不能修出來了。即使已經修出來的禪定,也會退失掉。
嗔恚心重的人,愛生氣的人,愛搞是非的人,禪定就很難修出來。心有所住,有所執著,不清靜的緣故,導致心水不平。如果有這樣的嗔恚心,應該先調伏自己的嗔恚心,使心盡量無所住,不挑剔環境及一切法,盡量隨緣隨和處事待人。把心調到無所住或少有所住時,禪定就容易出現了。
在打坐修定前,應該先檢查自己的内心,發現心裡有事情,有不清靜之處,就要想辦法調伏自己,把心放平,把事情從心裡排出去,把問題解決掉。這叫作降伏性障煩惱,煩惱降伏,禪定自然就容易出現。
原文:所言慢者。謂懷慢故。慢所制伏。爲性於法不生恭敬。於諸師範尊重福田。不能時時身心卑屈敬問諮請。雲何爲善雲何不善。亦不勤求所有善法。由此不能解了引發三摩地義。從此因緣發起輕慢相應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廣說。
釋:這種對於禪定的遮障是慢心,慢心是由於心中有我有物,高舉自己,輕視於人,心不清靜,心不平等,心水不清,致使無法定下心來,無法修出禪定。
所說的慢,就是心理懷著慢心,被慢所制伏著。由於心被慢所制伏壓伏著,其心性對於法就不能生恭敬心,對於諸多善知識福田僧,也不能時時屈下身心諮請法教,不能請教什麽是善法什麽是不善法,也不知道應該勤求所有善法。由於不知不求善法,就不能知道如何能引發出殊勝的三摩地。因心中的輕慢,生起諸多心緒,諸多念頭,心不清靜,内心有所躁動,有尋有伺,心念不止。那麽原來沒有生起的殊勝禪定就不能生起,已經生起的禪定就會退失。
由此可見,煩惱確實障道。慢心煩惱由何而來?由無明而來,愚癡故有慢。由於不知煩惱相貌如何,心不精勤,不能時時反觀自心,於是隨順自心煩惱而流轉,不得善法種子。
自己覺悟性差,就要虛心求助於他人檢查自己的煩惱,多多指教自己,不要顧及面子,爲了道業增進故。對於他人之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當心平伏下來,沒有動蕩時,禪定自然出現。
原文:言欲貪者。謂懷貪故。多諸愛染。於身財等深生顧戀。由此於外五妙欲中多生散亂。從此因緣生欲尋思。眷屬尋思。國土尋思族望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廣說。
釋:第三種障礙禪定的因素,是欲貪貪欲。因爲心中有貪愛貪欲,就有染有粘著,心不清靜,念頭不斷,心不能定,心不能止。對於色身和財産資生工具,心裡深深的顧戀眷戀,被物侵擾,不得安寧,也就不得止,不得定。
因貪欲故,於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攀緣心重,不能對境無心,散亂心重,内心躁動不安,不清靜,不能得止,不能得定。因此對於五欲境界總有尋求心,貪求心,如貪求眷屬,内心思想波動不止,貪求國土,貪求家族勢力,貪求富貴,思想煩亂,心念不斷追逐五欲六塵,有尋有伺,心不寂靜。因此之故,原來所沒有生起的殊勝禪定就不能生起了,已經生起的禪定,就會消失。
各自檢討内心的貪求貪欲,檢討出來,努力克服降伏,使得心念清靜,無欲無求,心得寂止,禪定自然出現。有道是:功夫在詩外,禪定在腿外。把心降伏時,即使不能磐腿,行住坐臥禪定也能現前。
内心善知止足的人,心清靜,禪定容易出現。不知足的人,總有所求,心念不停,散亂攀緣,何能有定。每天即使什麽也不做,只檢查心念,就是修行。什麽都不想是不是心靜呢?我們看畜生道衆生,心念非常少,它們心靜嗎?容易入定嗎?即使有定,有什麽用?非常愚癡的人,心念也少,不知道念些什麽,即使有定,也沒有什麽用。
能出生智慧的定,心裡一定要有個知,有個念,要清明,要專一,這是正念。
原文:彼複不淨能爲對治。應知不淨略有三相。謂糞穢相。彼等流相。能依所依差別相。
釋:這裡說的欲貪,主要指對婬欲的貪愛。其對治方法,就用不淨觀來對治。觀色身的種種不淨相,以熄滅婬欲心念,達到心清靜。在觀行不淨相之前,要知道不淨有三種相。
第一種相,是色身的污穢相,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全部要觀行清楚其臭穢肮脏性,四念處觀第一觀講到這種觀行,現在不細講了。
第二種相,是種子相等不斷流注出來形成的相,因此是幻化出來的虛妄相,不是真實存在的相貌。第八識用六大種子形成了衆生的色身,每種種子都要相等不間斷的刹那刹那流注出來,才能維持色身的存在。比如地大種子要不斷的流注出來,地水火風空大種子都要相等不斷的流注,才能維持色身的存在和不斷的新陳代謝。
五識種子也要相等不斷的流注出來,才能形成五識連續不斷的了別性,六識和七識都是如此,同類種子都要不斷的刹那刹那流注出來,形成六七識連續不斷的運行,衆生才能有了別性,才能有色身的活動。沒有這六大種子的流注,就不能構成色身,沒有色身的活動。
第八識還要依業種,不斷的變造色身,改變色身,執持色身的存在。因此說色身就是四大種子流注形成的相,根本沒有一絲真實性,不應該貪著。
雖然我們的意識心非常容易理解這些内容,可是沒有用,沒有一絲解脫的功德受用,該怎樣貪愛,還是要怎樣的貪愛。要想降伏欲貪,就要通過意識的觀行,深入到意根内心,讓意根明了此理,証得色身確實如是,才能降伏欲貪心理。
很多時候,意識明知自己所說所想所做不對,甚至總是罵自己,恨自己,可是也沒用,意識不能做主,有什麽辦法?意識罵的當然是意根,只是不知道罵誰罷了。有的人甚至對著鏡子,指著自己的鼻子罵自己,也沒有用,惡習還是難改。意根多麽頑固,不可教化。意根明理容易嗎?非常不容易,但只要意根明理,一切事都好辦。做了壞事,都不指責自己,不罵自己的人,意根更是難於教化,死頑固,老頑固,不開化。
第三種相,色身是五識六七識的能依相,也是所依相。沒有七個識,色身與木頭、石頭無別,也不能像木石那樣長期存在,必然要消失散滅。七個識能夠依著色身而運行,造作一切五隂事業,色身就是七個識運行所依的對相。因此說色身沒有自在性,沒有自在性,是依緣才能存在的假相。因此不值得貪戀,不值得造作貪染邪行。
心中貪念重的人,不可能出現禪定,念頭不斷,内心躁動不止,根本定不下心來,心不能清靜。其中不當的飲食,也能促使欲念不斷,如楞嚴經中世尊曾經告誡過,五辛葷腥食品,最容易引生欲念和嗔恚心,應該斷除葷腥,吃素食,以保持内心的清靜。
修定的環境也很重要,磁場也很重要。居民區比較喧閙,磁場不夠好,心不容易靜下來。家裡房間襍亂無章,不整齊不整潔,也影響心的清靜。房間太擁擠,空間狹小,也影響禪定。空間太空曠,不聚氣,不攏音,心也容易散亂,不容易定。出家禪定容易成就,在家居士有時間時,就到寺院清修一段時間,鞏固一下禪定,再回家修行。定力不足時,再到寺院清修一段時間,這樣就能把定力修持出來了。
原文:薩迦耶見者。謂由身見制伏因緣會遇世法。便爲高訢下慼塗染。設欲棄捨便爲身見相違而住。
釋:薩迦耶見就是認五隂爲我的我見。由於不斷身見,把色身當作自己,被色身所拘礙,心著世俗法,心中便有我慢,在色身上在五隂上與他人進行高低上下的比較,心生染著世欲。有時想棄捨這些心理狀態,可是由於身見沒有斷除,身行心行仍然住於我見當中,致使心念不能清靜,禪定不能生起。
著我見,著身見,便是著於世俗,有所著,必難於修定,心裡不能空寂,身口意行必然圍繞於所謂的我而展開。只要内心的我不能降伏消除,心念就不能寂止。
很多時候知道這些心念心境,擾亂自心,每當想捨去時,内心當中的我就出來作祟,很難捨去襍思亂想。
原文:又即於彼世法衆相。親愛恒流之所漂溺。設欲棄捨便爲身見相違而住。
釋:要想出離生死,必須把不應該執著的世俗法弄清楚,什麽屬於世俗,都有哪些,對自身的解脫有什麽阻礙作用,就像抓賊一樣,通過思惟觀行把這些賊人當場抓住,使賊人無所能爲,我們的心就不會被劫持,就得自在。
這些世俗法無非是眼根所對的人事物境,人有家親眷屬,有冤親債主,有喜歡的有憎惡的各類人等,事有好事壞事,喜事惡事,物有好物惡物,境有順境逆境。當眼根與這些法相對時要識得破,都是生死冤家來糾纏自己的,讓自己不得解脫的,執取這些,就上當了。
要分析這些法的生滅性,幻化性,不實性,虛幻性,空性,苦性,認清其本質都不是個什麽,然後心裡盡量放捨,隨緣度春鞦,隨緣應對人與事,同時多福德,多懺悔業障煩惱,減少逆緣。順境不喜,逆境不憎,心裡坦坦蕩蕩,平平安安,禪定自然容易成就。
同時還要有智慧,要分清善惡,不是不要善,善還要做,惡還要懲,而心不著不住。做到這樣是很難,但最起碼要有個修行的目標和方向,才能千裡之遙始於足下。
耳根與聲音所對時,也要這樣識得破,一切聲音本是幻化,好聲惡聲,贊美聲,誹謗聲,全部爲空,不爲聲音所動。但該做事還要做事,該揚善還要揚善,該懲惡還要懲惡,内心不住不著。雖然做到這些很難,分寸難於把握,但也要有個目標以奔。
鼻根對香塵時,了知香塵的虛幻,不實,空性,不貪著好香,不厭惡香,對香塵氣味無所執著,香臭都無所謂,心裡自然清靜,將來對生起初禪定也沒有障礙。
舌根對味塵時,不貪飲食,不挑剔飲食,不著味塵,吃飽爲好,不再千方百計尋找購買可口美食,要隨己因緣而飽腹,這樣心地自然清靜,將來初禪定也就容易發起,沒有遮障。
身根對觸塵時,看清各種觸塵的生滅幻化性,不貪著美衣舒適臥具生活環境等等,心不著時,心裡自然清靜,禪定容易發起。認清六塵境界的虛幻,内心自然不再襍思亂想,染污性減少減輕,除對佛法的思慮之外,少有世俗法的憂慮和掛礙,心地單純而清明,禪定容易出現,遮障少。
如果著於身見,就不能認清這些世俗法的幻化性,心必著於冤親和順逆相,糾結不斷,不得解脫。禪定很難生起,就是由於我見身見障道的緣故。所以思惟觀行五隂無我,就能去除障道的因緣,心得空寂。
原文:又即世法衆相所生不正尋思之所燒惱。設欲棄捨便爲身見相違而住。又即於彼世法衆相追求之時。種種擾亂散動所逼。設欲棄捨便爲身見相違而住。
釋:況且說世間法是由衆多行相相貌組成的,非常複襍,衆生不容易觀察出這些法空幻不實性,於是就把這些世俗的法相全部當作很實在的實有的法,由此生起不如理不如實不正確的思想想法,對境就要生心動念,怎能不燒惱自心,苦惱萬耑。有的衆生感覺到苦了以後,想要棄捨這些苦惱,不想再理會這些世相,可是由於身見我見沒有破除的緣故,沒法真正捨離這些世相,還是要被這些世相所纏繞。
又有很多衆生在被這些世俗法衆多相貌所纏繞時,被種種的世事紛擾相所逼迫,内心散亂苦惱時,假使生起覺悟之心想棄捨這些紛擾襍亂之相,但由於身見我見沒有破除,被身見所障礙,無法棄捨遠離這些世俗紛擾,還是要住於這些襍亂世相當中,受於苦惱。
那麽斷除身見我見是多麽的重要!能消除無量劫的生死苦惱,心清靜得解脫,是世間任何事任何財物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明明是苦得不能再苦了,爲什麽還不能看透世間相,不能脫離世間相,求得身心解脫呢?
原文:又即由彼身見因緣。恒常執著世法所依無常諸取。由是因緣爲憂悲等之所逼惱。設欲棄捨便爲身見相違而住。
釋:又由於有身見的緣故,恒恒時常常時執著於世間法所依賴的無常的五取蘊,執著於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因此才被世事所逼迫,憂悲苦惱不斷。假使有所覺悟想棄捨這些苦惱,由於身見的遮障,無法捨棄,還是要住於世相當中,憂悲苦惱不已。
自己在遇到苦惱煩惱,不能解脫時,就觀察根塵識三者的虛妄幻化性,讓心能從境界上脫離出來一點點,就能得一點點的清涼自在。不能把心陷入事相當中,被事相所迷惑。
把這些障礙修定的因素排除一些,心裡沒有障礙就輕松自在一些,修定就容易,各種觀行一用就能上手,証得佛法斷除我見,還是不很難的。
原文:又複即彼爲欲除遣下地垢穢。勤修善時。於彼加行不生喜樂。於此所治設欲棄捨。便爲身見相違而住。如爲除遣下地垢穢。爲遣上地所有垢穢當知亦爾。
釋:有些人修行,爲了除去下地下位心的污垢,而精勤努力的修行善法時,對於這種努力修行始終不能生出喜樂心。就是喜覺分始終不能現前,想要棄捨内心中的染污煩惱,也無法消除和降伏。原因是由於身見的遮障,執身之過,只能住在煩惱染污之中,不能自拔。
想辦法作加行除遣層次較低的煩惱是這樣,除遣更深層次的煩惱染污也是這樣,都很難。因爲什麽?因爲身見我見的遮障。無始劫來太執身執我,沒辦法撥開所謂的我的雲霧。
因爲身見我見的遮障,加行修不上去,功夫不能進階,喜樂心不能生出來,七覺分修不出來,煩惱無法降伏,道業不能增進。喜覺分修不出來,修行就會覺得枯燥乏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進進退退,懈懈怠怠。
對於所修之法,沒有喜樂心貪愛心,就不能精進,七覺分都不能滿足,証果就遙遙無期。凡是沒有修出七覺分,而說自己斷我見,都是大妄語者,果報可畏。修出七覺分者,内心有喜樂,煩惱減輕,不可能還有心去造惡業,滿腦子壞心眼子。有輕安覺分倚覺分定覺分者,内心安詳自在,更不可能有彎彎腸子,動壞心眼子,而去損惱他人,造諸惡業。可見有些人的斷我見,只斷在口上,滿心滿肺還是我,我見更重。
七覺分之一是定覺分,定覺分不成就,沒有禪定,就不能斷我見証果,也不能明心見性。有些人修行就是仇恨禪定,非要把禪定挖出去不要,與禪定作冤家,與佛之教導相違背,可見其所謂的証果和明心其証量如何,全部是意識心的理解,情思意解,靠頭腦聰明,理解力強而解。如今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佛教界可歎!
原文:由此因故雖作是心。我當於彼生死涅槃觀大過失觀勝功德。便複顛倒。由此因緣先雖獲得諸三摩地。然於未生聖諦現觀勝三摩地。不能得生。不堪忍者。謂懷不忍故。雖已獲得聖諦現觀勝三摩地。不能堪忍蚊虻等苦。捨離加行多生懈怠。
釋:由於無法除去下地和上地心污垢煩惱遮障之故,因此雖然發心要觀行思惟生死的過患以捨離,觀行思惟涅槃的殊勝功德而趣向,現在不得不顛倒,隨順逆緣,住於煩惱染污之中不能自拔。
由於這些觀行不成就,原來所獲得的禪定,也不能成就四聖諦的觀行智慧,不能斷除我見。原因是在修行過程當中,心不堪忍,對於生活修行環境不能忍耐,不能忍苦,而生退屈,有的人雖然能觀行四聖諦理而獲得殊勝的禪定境界,因爲不能忍於蚊蟲叮咬之苦,就放棄了四加行的修行,心生懈怠,不得成就不能斷除我見。
原文:由此因緣於所未生之根本定不能生起。設複已生還即退失。前三過失能爲最初三摩地障。次一過失爲諦現觀三摩地障。後一過失爲入根本三摩地障。
釋:由以上因緣,對於所未能出生的禪定,就不能出生了,假使已經出生的禪定,還要退失掉。前三個過失,忿、慢、欲貪是生起禪定的最初障緣。其次有我見這種過失能夠障礙深細觀行,成爲禪定的障礙。最後一個不能堪忍,是進入禪定的最根本障礙。
原文:複有差別。謂有八種棄捨近住弟子因緣。於彼襍染之所染污。由染污故彼便棄捨近住弟子。非無煩惱諸阿羅漢常善住念有如斯事。
雲何爲八。謂性於彼近住弟子有憎惡心。唯欲自身受於恭敬。如欲恭敬。欲受利養亦複如是。近住弟子多所毁犯行不正行。
又於近住諸弟子衆饒益損減。便有所須及與不須。於增上戒教授折伏不能堪忍。於增上心增上慧住教授折伏不能堪忍。於營衆務所有擾惱。不能堪忍。
釋:還有一些差別相,是有八種棄捨身邊近住弟子的因緣,因爲能被這些弟子襍染因緣而染污自心,於是便決定棄捨弟子,心有煩惱之人不得不如此。而沒有煩惱的阿羅漢就不會被弟子的襍染所染污,阿羅漢也不會棄捨弟子而獨住。
有哪八種?其心性對於身邊的近住弟子懷有憎惡心,只想自身能受到他人的恭敬。如想受到恭敬,想受到利養也是這樣。自己近住的弟子多行犯戒事宜,行不正當身口意行,於是便棄捨近住弟子。對於近住弟子的諸多利益之事逐漸減少,於是弟子對於修道利益上的事,就有所須和不須,弟子們對於增上戒的教授和折伏自心不能忍受,於增上定和增上慧的教授和折伏不能忍受,對於隨衆做些大衆事務心有憂惱不情願,不能忍受。由於自心的染污和懈怠而出現這八種棄捨弟子的因緣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