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日常开示

2024年02月17日    星期六     第1示 总第4123示

刚开悟时总相智的智慧层次

一个居士问:师父,刚开悟证得如来藏时生出了总相智,用这个总相智观察如来藏,能在多大范围内观察?我回答说:这个范围刚开始悟时不算太大,观察得并不普遍,范围就是五蕴简单运作之内的范围,比较粗略,在复杂的运作中则很难观察到如来藏。其中以色蕴和行蕴为主,受想识蕴略微能观察一些,但不多不深,因为色蕴行蕴明显一些,容易观察,在受蕴上粗略的也能观察出来,在想蕴和识蕴上观察困难一些,都是粗略大略的观察,不能深入细节当中,观察不够深细。

但是这个观察,却是现量的观察,也就是现前的观察,在五蕴运作的当下,见就见,不见就不见,不能落入一刹那间的思考当中,中间不会出现语言文字和声音,不会落入思考思惟分析琢磨的相状之中,一落思惟,则不是现量现前观察了。参究当中,一旦出现语言文字和声音,一定是禅定不足了,意识的情思意解作用占了上风,意根的功能弱下来了,不是现量智慧。所以现量一定是意根亲临现场观察发现和见证,不是意识的那种脑想和脑补。古时禅师考验弟子,弟子稍微一迟疑,想要用语言描述的时候,禅师往往就会一棒子打下来,不允许落入思惟意解之中。

意识思惟行相明显,尤其是意识单独的思惟,不是现量,与意根一起同时观察到的才是现量,意识起着辅助作用,不是主导作用,所占分量比重越少,则智慧越深,越是现量,越不容否定,不能反悔,也不是犹豫不决的,而是很坚定很果决的,没有疑虑的。可见,这种现量观察非常不容易,要求功夫和智慧都很高。

唐宋朝六祖以后,相传开悟的人有一千多人,禅宗公案留下来的有一千七百则,但是这里面并不都是纯正的证悟,解悟的也有,具体数量无法勘察和统计。从那些开悟偈子的寥寥数语中,以及简略的对话和描述暗示中,因为没有细节,所以并不能从其中分辨出是证悟还是解悟。即使他们都有禅定,也不能表明,凡是有禅定者一定是证悟,当然无禅定者更不能证悟了。在禅定中正好是处于意根深深参究时悟的,是立时见到,不落入意识思惟中的才算作证悟,偏于意识的都是解悟,或者是解悟也不算。当然如果是真解悟了,通过修定,加强意根的参究功夫,可以转为证悟。

要想有这种参究功夫,禅定必不可少。要想有禅定,色身要气聚,气聚则身定,身定则心定。要想气聚,一则色身要健康,气脉运行通畅,能形成一股强劲的势力,把心思凝聚起来;二则不散乱杂思,不幻想不神游,就是不攀缘诸法,也就是能放下世间杂事。色身如果气不足,则无法聚气,要想气足,可练气,可补气,食补药补也可以。气生起来以后,一定要随顺气动,让身心都安静下来,气势一旦形成,禅定就出现。所以修行还是要趁早,趁身体健康气力足时,不要等到年老色衰,什么都不中用了,才想起应该修行了,这时候恐怕晚了,功夫做不起来了。虽然说修行不是修身体,但是离开身体的配合,如何能修行呢?

一位七十五岁的老居士跟我通话,声音洪亮如钟,中气很足,我一听,这气势都超过我了,也超过了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听声音再活二十年没问题。我问禅定怎么样,他说禅定很好,能达到用意根参究的程度,没有杂念,气感很强。我问智慧境界怎么样,他问我刚开悟时的总相智,能观察如来藏的运作,在多大范围之内。我一听就明白了,这几年他的功夫和智慧都大有长进,心量格局也大,善根深厚,是成大器之人。

——生如法师开示
(清风编辑)
上一篇上一篇

什么是无生忍?

下一篇 下一篇

什么是无生法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