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細說如來藏(第一部)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2日

第十四章 如來藏與種子(2)


十六、七識是否能出生其他的法

七識是由如來藏當中的識種子生成的,是被生之法,因此就沒有自在性自主性,那就不能再去出生其他的法,因為本身沒有能生他法的種子,也不能存種子的緣故。只有如來藏有種子,能用種子生成五陰十八界萬法;五陰十八界萬法不能再去生成其他法,因為是有生滅的緣故,不自在的緣故,不含藏種子的緣故。七識是如來藏出生六塵法的助緣,與如來藏和合為三能變識,從而能變造一切法。

十七、怎樣能觀清八識種子如瀑流,又怎樣轉八識為智慧

如來藏裡的七大種子,刹那刹那生滅,形成了五陰十八界和宇宙器世間的刹那刹那生滅,這些種子從來就沒有停息過的不斷輸出,五陰世間的生滅變異也從來沒有停息過;如來藏裡的業力種子,也時時地沒有停息地湧動出來,使得眾生不斷的與業力相應,不斷的受業力的牽引,不斷的受業力的果報。要想轉識成智,首先就要明心見性,心依止真如之性,慢慢就能轉變,一是煩惱漸漸的滅盡,習氣也都要消融殆盡斷除,二是智慧就能不斷的得以增長。

十八、四大種子,是如來藏裡的本有種子,和合起來能生成各種物質色法,而四大微粒是四大種子和合成的最微小的粒子,因此粒子再聚集,形成更大的顆粒,不斷的聚集,就能形成一種物質色法。這些微粒凝聚時,排布的狀態不同,形成的物質色法就不同,這些微粒的排布方式極其多樣,因此就形成了五彩繽紛的絢麗世界,各有其用,眾生各有所需。實質都是在用如來藏,而眾生卻不知。

眾生到這個世界之前,自己的如來藏與其他眾生的如來藏一起輸出四大種子,參與變現宇宙器世間的外相分,然後不斷的執持著外相分。如果眾生緣具足的五根接觸到某種外相分時,如來藏就通過前五根攝取外相分的四大微粒,傳導到後腦勝義根處,變現出內相分,勝義根與內相分相觸,如來藏再變現出六識,根塵識三者再相觸,六識就能了別內六塵。

為什麼如來藏輸出四大種子就會形成物質色法呢?四大離開識心的運作,不可能自動形成物質色法,都是如來藏利用四大種子來變造色法。一切法離開如來藏刹那間就會消失滅亡,無影無蹤。四大種子輸送出來,形成四大,然後如來藏共同用四大變造物質色法,再共同的維持物質色法,再共同的不斷的改變物質色法。那麼四大種子的排序,是由誰決定的?當然是由如來藏決定的。如來藏會主動決定種子的排序嗎?不會,是由眾生的業種決定的。

十九、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

物質色法都是由地水火風空大種子組成,其中水大種子所佔的比例多,就形成流質的水。水由水分子聚合而成,水分子裡有氫原子和氧原子,各個原子當中還有質子中子原子核等等更微小的顆粒物質,每個微小的顆粒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組成,加上空大種子,這樣顆粒裡有空隙,粒子才能沿著空間軌道運動。四大種子和空大種子排列組合不同,形成的顆粒就不同,運動的形態也不同。

水裡有地大有堅硬性,所以水有阻礙性;水有溫度,水的冷熱性就是火大;水有流動性,就是風大作用;水裡分子當中有空大,有空隙。如果把水加熱,就改變了顆粒裡四大種子和空大種子的排列順序和運動形態,水的物理性能就發生改變,液態的水就變成氣態的水。如果把水的溫度降低到零度以下,水顆粒的排列順序和運動的形態也要發生改變,其物理性能就轉變,液態的水,就變成固態的冰。

四大種子之間不會互相轉變,水大種子不管什麼條件,永遠是水大種子,不會變成地大種子或者是火大種子,也不會變成風大種子,或者是空大種子,只能是各種子混合在一起的排序發生改變,種子的結構發生改變,其物理性能就改變了。

如來藏裡本有的七大種子,無論外界什麼條件都不能改變,如來藏也不能改變種子的性質。水大不會變成地大,佛法當中沒有這個道理,否則物質世間就要紊亂了,如來藏裡的種子也會紊亂。如果水大能變成地大,那麼如來藏裡就沒有水大,只有六大種子,少了一個種子,眾生的色身就不能生成,物質色法也不能生成,世間就沒有物質,也就沒有世間了,這樣的話,世界就都不會存在了,十方世界也不會存在了。

二十、我們看到的物質,實際上都是一堆堆的粒子,四大組成,並沒有實質的物質固體形態。這些粒子不斷的生滅變異轉換,正是如來藏用輸送和回收四大種子四大微粒的形式造成的現象,因此如來藏與外色法相應,一切四大微粒都是如來藏的,也談不到如來藏觸不觸四大微粒和外六塵。如來藏把這些外六塵的微粒傳導到任何地方,也屬於祂的本分和本能。如果一個人有無量分身,自己的如來藏傳導外六塵到無量個分身那裡,也不奇怪。

如來藏用四大種子,以不同的數量和不同的排列組合形式,就能生成無量無邊無際的物質色法,我們的意識不可想象。因為福德有限,智慧有限,德能有限,受無明煩惱的遮障,所知所解就有極大的限量。所以,我們必須去除無明煩惱以及習氣,去除自己心地上的遮障,以擴大心量和眼界,增長智慧到極限,達到佛那種智慧境界。

二十一、問:眾生如來藏裡含有的七大種子是不是都是一樣的?眾生的識種子都是一樣的嗎?識種子包含哪些,是不是有很多分類?業種是由基礎的七大種子組合而成的吧?

答:每個眾生如來藏裡的七大種子都是一樣的,沒有一點區別,識種子也是一樣的,沒有一點區別。差別的是業種不同,心所法不同,五陰以及識心表現不同。

識種子,分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識的種子,分別形成七個識。業種是身口意行造作以後留下的,無形無相,記錄五陰身口意造作的事實真相,心所法的造作,也都以業種的形式收存,不是由七大種子組合成的。

二十二、五蘊十八界的運作,都是如來藏所輸送的七大種子的功能作用,七大種子在六根六塵上的運作,地水火風空在色身上的運作和識種子在識心上的運作,都體現在五蘊的運作上,識種子、四大種子、空大種子與見大種子一起運作,五蘊就生出來了。如來藏把種子輸送出來,就形成了種子的功能作用,種子的功能作用也就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但與如來藏又有所不同,二者是不一不異的關係。如來藏本身所具有的種子幻化出一切法,種子和一切法都屬於如來藏,如來藏能收能放,所以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的。

但如來藏沒有七識的那些心行,完全是無我性的,不執著任何一個法,心地本自清淨;意根卻把如來藏幻化出來的所有一切法都執著為我、我所有的,執著六識的功能作用為我和我的,不知道都是如來藏所生,歸如來藏所有。祂執著如來藏幻化出來的法,卻不知道如來藏的存在和幻化作用,如來藏依著業種業緣出生五蘊十八界,沒有一個法不是祂運作出來的,而意根以為都屬於自己所有而生貪著,卻因為其貪執性而被纏縛包裹在三界裡,不得出離和解脫。被纏縛包裹的是意根,不是六識,因為是意根抓取萬法不放。

二十三、一切人、事、物、理都是由如來藏依著各種的緣而出生的,沒有緣就不出生萬法,如來藏依著緣與業種,再依著意根思心所的抉擇,來運作一切法,變現一切法。這一切法生住異滅之後,種子收回如來藏裡再輸送出去,又再出生生住異滅的萬法。每個生住異滅的法,好比一個泡沫,出現了又滅了,五蘊就這樣不斷地生生滅滅不已。如來藏就像大海,把一滴滴水推送出去,形成一個個浪花,然後水滴再回到大海中,浪花就消失了。而意根因貪愛與無明,不斷的去抓取那些浪花,無量劫都空無所得。

一個人是一個泡沫,一個事是一個泡沫,一個理是一個泡沫,宇宙山河大地整個歷史都是一個泡沫,大泡沫小泡沫無數泡沫在大海上起起滅滅,沒有一個是真實不虛的。只有大海不動,水滴還是原來的水滴,不增不減。境界風就好比業種、業緣和意根的思與攀緣,如來藏依著業緣而出生境界風,把種子不斷地輸出去又收回來,以因緣而輸出,以因緣而收回,種子數量永遠不變,還是那麼多,如來藏本體與種子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一切事相都在生生滅滅中而如來藏不動,動的是如來藏所變現的幻化相,就像泡沫。意根抓著泡沫相而生起煩惱,到頭來什麼也抓不到,卻造出無數的業種存進如來藏,而這業種也不是真實有的,先無後有最後還是無。眾生就這樣不斷地在三界當中生死輪迴,受種種的苦,而不知這些法的虛妄,執為實有,因此無法脫離苦海。

這些種種的人事物理、種種的想受、種種的識心,以及種種的行為造作,都像泡沫一樣,是空的、無常的、幻化的、苦的,不是真實的,也不是我和我所有的。萬法皆是如來藏所幻化,沒有一個法可以離開如來藏而單獨出生和存在,都不出如來藏之外。就如黃金打造的金飾品和狗屎盆,眾生總取著這些幻化的相而產生苦樂,執著不已;可是這個黃金不管打造成什麼樣子的相,本質還是黃金。一切法的本質都是如來藏與七大種子,五蘊的本質也是七大種子與如來藏,色身的本質同樣是五大種子和如來藏。

二十四、如來藏輸出四大種子,生成某種物質色法,就像黃金打造成金盆,需要裝東西時用金盆。需要金廚具時,金盆沒有用,毀掉金盆,再次打造金廚具。

如來藏也如是,此種物質色法滅,四大種子流回如來藏中,當需要其他物質色法時,如來藏再次輸出四大種子,生成其他物質色法。因此說一切法即如來藏,與如來藏不一不異,各有其用,各有其性,各有其相,各有其體。而一切法之性由如來藏決定,一切法之相由如來藏決定,一切法之體由如來藏而立,一切法之用,由如來藏賦予。因此一切法即如來藏,非一也非異。

如來藏不生不滅,七大種子不生不滅,一切法看似生滅,根本也是不生滅,滅了再生,滅又何妨生。只要有如來藏,有七大種子,一切法都不永滅,何妨斷續存在。

對於金盆子,各人所見不同。有人見金性,需要金飾品就拿去打造金飾品,需要金甎,就拿去打造金甎。而極大多數人只見盆子相,用來盛水裝食品,更有人只用來裝賍物。五蘊身本是黃金屋,諸佛用來廣利無量眾生,而眾生用來藏污納垢,不起善用。

二十五、意根和六識的心行,以及各自、和合造作的身口意行,就是業,以業種子的形式存在如來藏裡。業有善惡,業種就有清淨和染污之別。造業時,是身體和識心合起來運作的,那就是七大種子的功能作用,所以造業也不離如來藏之力,八個識和合起來造業。明心證得如來藏以後,就明了惡業就是幻化不實的,那就沒有根本性的業行了,果報就消失或者是輕微了,重罪輕報。

造業之後,識種子回到如來藏裡,仍然是清淨的,無染污的。可是業行卻留下來,档案生成了,即使受報以後,業種消失,档案也不會消失。就像犯罪的人進監獄受報,受報之後從監獄出來,監獄裡仍然有档案記錄,供查閱和有關人員調查。

識種子形成的識心無論怎樣造作,識種子永遠是清淨的,沒有什麼心行造作。而識心的造作,是心所法的造作,是心所法的出生、轉換和改變。心所法不是識種子形成的,不是識種子的功能作用,所以識種子的清淨性不發生改變。改變的永遠是心所法,心所法的運作形成了業,形成了業種存入如來藏中。心所法改變,染污業消失,清淨業現前,業種就汰換了。修行就是去除無明,無明去除,心所法就改變,心行就改變。

二十六、七大種子的數量是固定的不變異的,雖然數不過來。如來藏用這麼多固定的種子,變生一切法,法滅時,種子全部回到如來藏中,再在其他法中出生,變生其他法。種子在法上是刹那生刹那滅回去的,一切法都是刹那生滅變異的,不是恒久不變的,所以是無常的。

二十七、七識的見分與見大的關係,見大與識大的關係

如來藏裡有七大種子,地水火風空見識,如來藏用這其中的六大種子形成了眾生的五陰十八界的功用。其中見大就是如來藏本身所具有的見性,不屬於明和暗,不受明和暗的影響,其作用力是隨緣則有。有緣現前的時候,就有如來藏的見性,無緣則隱,暫不起用,如無餘涅槃,沒有五陰十八界的緣時。

如來藏的識大直接就形成了七識心,這樣七識心就有了別、分別性,就能有身口意行。七識心的了別、分別性就是七識的見分,與如來藏的見性不同。七識的見分有生滅,依如來藏的識大種子而有,是生滅幻化的,而如來藏的見性可以永遠存在起用,除非在無餘涅槃中,沒有六根六塵的緣,如來藏的見性不現起,無有可見。

如來藏本身的識性也是不生滅的,與如來藏的見性是平行並列的關係,而出生的七識就有生滅,因為是被生出來的,那就能滅。

如來藏的七大種子本是如來藏性,本不生滅,七大種子就是如來藏。見大就是如來藏的見性。楞嚴經裡說的見覺空頑,就是指佛性不覺六塵境界之覺性;而七識的見性不是空頑的,能夠分別具體對象,是有因緣條件才能起用的。如來藏的見大不生不滅,即使在無餘涅槃裡,也是長存不滅的,七大種子在無餘涅槃裡都是長存不滅、不生不滅的。以上依據楞嚴經第三卷而說。

二十八、業種與七大種子的關係

業種與七大種子是否是獨立的,首先來看業種是如何形成的。業種是七個識心在色身上造作的身口意行而形成的,其中造業的主人是意根,是意根指使、唆使、指揮六識利用色身造作了身口意的行為,這些行為就以種子的形式存在如來藏裡,將來因緣成熟,種子生根發芽,現行出果報,實現因果律則。

七個識心是七大種子中的識種子形成,色身是七大種子中地水火風空五大種子形成,還有一個見大種子,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七大種子和合運作,造作了業行,形成了業種。那這整個過程,可以說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

業種與七大種子的關係,非常緊密,沒有七大種子就沒有業種,但業種是獨立於七大種子之外的,比如說地水火風空五大種子回到如來藏裡的時候,不能帶著業行而回去,五大種子也不造作業行和業種,見大種子回到如來藏裡的時候也不帶著業行和業種,七個識的識大種子是否帶業種業行回到如來藏裡呢?肯定也不帶業種業行。識種子本身是清淨的,不是善性的,不是惡性的,也不是不善不惡的,永遠如此,因此就不帶業行業種。業行有善、惡、不善不惡之別,這是識種子出生形成七個識以後,心所法伴隨著運行,識心才有善惡無記三性,識種子本身沒有這三性。當心所法運作出來以後,識心就有了善惡三性的業行,形成了業種,那麼業種就不會跟隨識種子到如來藏裡,識種子仍然保持其原有的清淨性,再輸送出去時仍然是清淨的識種子。

既然心所法伴隨識心運行,才有善惡三業,心所法有善惡三性,識種子形成的識心沒有善惡三性,那麼業種就與心所法有關,心所法改變,業種就改變,心所法清淨,業種就清淨。所以七大種子與業種是兩套機制,雖然有很大的關聯,也不能混為一談。

那麼七大種子被如來藏輸出來時是否帶著業種的信息呢?不能帶,因為種子是清淨的,所有眾生包括佛的七大種子都是平等一如的,沒有差別。差別在於心所法,業種與心所法有關,識心的清淨與否與心所法有關,修行的關鍵就是改變心所法,不是改變七大種子,也不是改變識種子,這些種子是改變不了的,只能改變心所法,繼而業種改變,變得絕對的清淨,才能是與如來藏一樣清淨的佛。

二十九、業種問題

業種不是四大種子組成,是一種信息,是無形的档案。業種有如電腦裡的文档,沒有形相,調出來就顯現,不調出來就沒有。而業種即使消失了,有神通的人也可以調出來,查閱那些信息。這些種子的問題都是非常深的法義,我們現在都是猜測和想象,無法現量觀行,等入地以後有了唯識種子的智慧,才能逐漸相應,逐漸觀察這些內容。

業有清淨業和染污業之別。只有無餘涅槃裡的阿羅漢不造業,佛也造業,佛造的是清淨業,不是無明業。無餘涅槃裡因為沒有阿羅漢,所以不造業。只要沒有意根,就不會造業了,意根是造業主。歸根結底,一切業行,都是如來藏造的。

三十、業種和七大種子是否是各自獨立的

業種與七大種子是否是獨立的,首先來看業種是如何形成的。業種是七個識心在色身上造作的身口意行而形成的,其中造業的主人是意根,是意根指使、唆使、指揮六識利用色身造作了身口意的行為,這些行為就以種子的形式存在如來藏裡,將來因緣成熟,種子生根發芽,就會現行出果報,實現因果律則。

七個識心是七大種子中的識種子形成的,色身是七大種子中地水火風空五大種子形成的,還有一個見大種子,是如來藏見萬法的功能作用。七大種子和合運作,造作了業行,形成了業種,那這整個過程,可以說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

業種與七大種子的關係非常緊密,沒有七大種子就沒有業種,但業種是獨立於七大種子之外的,比如說地水火風空五大種子回到如來藏裡的時候,不能帶著業行而回去,五大種子也不造作業行和業種,見大種子回到如來藏裡的時候也不帶著業行和業種,七個識的識大種子是否帶業種業行回到如來藏裡呢?肯定也不帶業種業行。因為佛在楞嚴經裡說識種子本身是清淨的,不是善性的不是惡性的,也不是不善不惡的,永遠如此,因此識種子就不帶業行和業種。但是識種子回到如來藏裡的時候,其分別和了知的行為還是以種子的形式跟隨到如來藏裡,只不過不與識種子在一起。

業行有善、惡、不善不惡之別,這是識種子出生形成七個識以後,心所法伴隨著運行,識心才有的善惡無記三性,識種子本身沒有這三性。當心所法運作出來以後,識心就有了善惡三性的業行,形成了業種,那麼業種就不會與識種子混在一起,識種子仍然保持其原有的清淨屬性,再輸送出去時仍然是清淨的識種子。只不過出來配合識種子的心所法分別有善惡無記三性,就顯得識心有善惡三性了。

既然心所法伴隨著識心的運行,才有善惡三業,心所法有善惡三性,而識種子形成的識心本身是沒有善惡三性的,那麼業種就與心所法有關,心所法改變,業種就改變,心所法清淨,業種就清淨。所以七大種子與業種是兩套機制,雖然有很大的關聯,也不能混為一談。

那麼七大種子被如來藏輸出來時是否帶著業種的信息呢?不能帶,因為七大種子是清淨的,與業種不混淆在一起,所有眾生包括佛的七大種子都是平等一如的,沒有差別。差別在於心所法,業種與心所法有關,識心的清淨與否與心所法有關,修行的關鍵就是改變心所法,不是改變七大種子,也不是改變識種子,這些種子是改變不了的,只能改變心所法,繼而業種改變,變得絕對的清淨,才能是與如來藏一樣清淨的佛世尊。

三十一、如來藏裡雖然含藏著萬法的種子,但是種子遇緣,才能生起現行,緣沒有出現的時候,種子就繼續存在如來藏裡,不能現行運作出來。萬法都是因緣所生,根本因是如來藏,業因是前世造業的業種,緣是業種現行所要具備的條件,如果條件不具足,種子就不能生根發芽結果。雖然說一切法都唯心,但是萬法也唯識。心指如來藏,識指三能變識,也就是八個識。佛說,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因緣具足,就能出生相應的法。

三十二、胎兒色身是否應該由如來藏直接輸出四大種子出生?

如來藏依緣就是業緣,而變現五陰身或者是改變色身。如果僅僅依靠如來藏裡面的四大種子,那就不需要父母緣,甚至什麼緣也不需要。那麼眾生的五陰身就應該是完完全全一樣的,所有世界和物質色法也是完完全全一樣的,如來藏變現三界器世間和五陰身也不需要有意根和六識,那麼變造出的世界就是清一色的,也就談不到業力和眾生的差別了,如來藏也就是作主識了,世界由如來藏作主生成,如來藏就有了我性,不是無我的了。事實上,世界造就好之後,如果要生成和改變五陰十八界,如來藏必須依賴一些業緣才能出生和改變五陰十八界,這些緣就包括外界的物質色法,眾生的生存環境,以及父母緣等等。

三十三、循業發現是什麼意思

楞嚴經中的循業發現,眾生依循著自己的業力和業緣,才能接觸到某部分法,沒有業緣就接觸不到。比如金鑛,有些人去開採就能得到,有些人開採就得不到。比如水,有些人需要水卻得不到而渴死,某些人接觸的太多了而淹死。比如地獄,某些人能見得到能入地獄,某些人見不到,去不了地獄,天上境界也是這樣,極樂世界也是這樣。每個眾生生活的環境,無不是循業發現,無業不出現。

三十四、七大種子是否是真實存在的

只有真實存在的理體才有生發義,才能出生其他法。如來藏是真實理體,能產生一切法,但是如來藏必須用七大種子來創造一切法。這樣的話,七大種子必須是在如來藏裡實有,真實存在,如來藏才能使用,才能構成一切法。如果沒有實體,不真實存在,就無法再創造其他法了。虛擬的東西不能架構其他法,因為不存在,沒有實體。因此說如來藏是實體,無形無相,七大種子也是實有之法,在如來藏裡無形無相。

判斷一個法是不是絕對真實,要看它是否恒時存在,是否不用出生,是否永遠不變異。恒時包括無餘涅槃時,如來藏和七大種子永遠存在,即使在無餘涅槃裡,永遠不用出生,沒有出生如來藏和七大種子的法,相反一切法都是二者出生的。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