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瑜伽師地論中十二因緣釋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論著講解 更新時間: 2023-11-17 13:58:30 閱讀: 0

第二節  緣起門與緣起義

原文:緣起門雲何。謂依八門緣起流轉。一内識生門。二外稼成熟門。三有情世間死生門。四器世間成壞門。五食任持門。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七威勢門。八清淨門。

釋:什麽是緣起門?依八個門爲緣,現起生命流轉的現象就是緣起門。八個門分別是:一、五隂身内的識出生的門;二、受報的外在因緣成熟門;三、有情的五蘊世間死和生門;四、宇宙器世間成住壞空門;五、飲食資助維持門;六、由於受用自身所造作的業行的增上勢力,隨著業報所得到的可愛和不可愛果報門;七、自身所具有的威德和勢力門;八、心得清淨門。

原文:緣起義雲何。謂離有情義。是緣起義。於離有情。複無常義。是緣起義。於無常。複暫住義。是緣起義。於暫住複依他義。是緣起義。於依他離作用義。是緣起義。於離作用。複因果相續不斷義。是緣起義。於因果相續不斷。複因果相似轉義。是緣起義。於因果相似轉。複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

釋:什麽是緣起之義?離有情自性,有情無自性義,非有有情義是緣起義;有情無自性又加有情的無常義,是緣起義;有情不僅是無常的,而且是暫住即壞之義,是緣起義;有情不僅是暫住的,而且還是依他起之義,是緣起義;有情不僅是依他起的,也是無實作用之義,是緣起義;有情雖然無實作用,但是因果卻相續不斷的運轉之義,是緣起義;有情隨於因果在相上看似在不斷地運轉,實際上無因無果,無實因果之義,是緣起義;因果雖然是相似流轉無實因果,但卻是有情自身業行所感召之義,是緣起義。

總起來說,緣起義,就是無實法之義,是由因緣聚合而顯現出來的假法和虛幻之法,看似有,實質無。所以有情是緣起法,沒有真實的有情,有情是無常的、暫住的,是依他起性的,是沒有真實五蘊作用的,是因因果果相續不斷的,但又沒有實質的因因果果,因爲因果也是緣起法、不實之法。

原文:問。爲顯何義。建立緣起耶。答。爲顯因緣所攝。染污清淨義故。緣起差別雲何。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

於前際無知雲何。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爲曾有耶。爲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於後際無知雲何。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未來。爲當有耶。爲當無耶。當何體性。當何種類。所有無知。

釋:問:建立緣起法是爲了顯示什麽法義?答:爲了顯示由於因緣差別所攝受的有情染污和清淨義。什麽是緣起差別?對於前世、現世和後世無知,就是緣起差別,就像佛經中廣泛闡述的那樣。

對於前世的無知是怎樣的?對於過去世的諸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別,疑惑地說:我真的有過去世嗎?我真的無過去世嗎?我過去世有什麽相貌和體性,是什麽種類的衆生?這些所有的無知都是於前際無知。對於後世的無知是怎樣的?對於未來世的諸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別,疑惑地說:我將來會有未來世嗎?我將來沒有未來世嗎?我的未來世將會是什麽相貌和體性?將會是什麽種類的衆生?這些所有的無知,都是於後際無知。

原文:於前後際無知雲何。謂於内起。不如理猶豫。謂何等是我。我爲何等。今此有情。從何所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所有無知。

釋:對於前後世的無知是怎樣的?對於自身生起不如理的猶豫,疑惑地說:什麽叫作我?我是什麽?現在的有情是從什麽處來的?在此世間滅亡以後,將會到什麽處去?等等這些所有的無知,就是於前後際無知。於三世無知,就是於因果和輪回無知,於生死無知,這是衆生最大的無知,也叫作根本無明和無始無明。

原文:於内無知雲何。謂於各別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之爲我。所有無知。於外無知雲何。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爲我所。所有無知。於内外無知雲何。謂於他相續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怨親中。所有無知。

釋:什麽是於自身内的無知?對於自身中的所有諸行,生起不如理作意,把這些行當作是我,有關五蘊我類似的所有無知,就是於内無知。什麽是於外無知?對於身外的無情物包括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等,生起不如理作意,認爲這些法是屬於我所有的,所有類似於這樣的作意就是於外無知。什麽是於内外無知?對於其他有情的相續不斷的諸行,生起不如理分別,認爲這些有情是自己的怨親等等,類似於這些所有的無知就是於内外無知。

於内無知,内是指自身五蘊身,於外無知,外是指六塵境界,於内外無知,内外是指其他衆生的五隂身和六塵境界。把内外法都當作我和我所,當作實法來執取就是無知。

原文:於業無知雲何。謂於諸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所有無知。於異熟無知雲何。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有受者。所有無知。於業異熟無知雲何。謂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所有無知。

釋:什麽是於業行無知?對於一切業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別,認爲這些業行是有造作者的,類似於這些所有的無知,就是於業行無知。什麽是於異熟果無知?對於由異熟果所攝屬的諸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別,說這些異熟果是有承受者的,類似於這些所有的無知,就是於異熟果無知。什麽是於業行異熟的無知?對於業行及其業果,生起不如理的分別,所有這些無知就是於業行和異熟果的無知。

爲什麽認爲一切業行有造作者就是無知?因爲業行是緣起法,是因緣聚合之法,是虛幻的假法,沒有實義。造作者也是如此,都是因緣所聚合起來的假法,虛幻之法,沒有實體,能作所作二俱虛妄。什麽是異熟果?前世造業所感召的後世的果報,就是異熟果,異熟果是因緣聚合之法,是不實之法。既然有果報,就有受果報的有情衆生,但是有情衆生是緣起體,是因緣聚合之法,不是實法,異熟果與受者二俱虛妄,所以認爲異熟果有受者就是無知。同理,對於業行認爲有造作者,對於異熟的果報認爲有承受者,都屬於無知。

原文:於佛無知雲何。謂於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謗。所有無知。於法無知雲何。謂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謗。所有無知。於僧無知雲何。謂於僧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謗。所有無知。

釋:於佛無知是怎樣的?對於成佛的菩提道,或者是不思惟,或者是邪思惟,或者是心放逸不精進修習,或者是懷著疑惑的心,或者是加以誹謗,所有這些無知,就是於佛無知。什麽是於法無知?對於正確真實的法善巧演說,或者是不去思惟,或者是邪思惟,或者是放逸不精進修習,或者是懷著疑惑的心,或者是無耑誹謗,所有這些無知就是於法無知。什麽是於僧無知?對於出家僧的正行,或者是不思惟,或者是邪思惟,或者是心思放逸,或者是懷著疑惑心理,或者是無耑誹謗,所有這些無知就是於僧無知。

這是對於佛法僧三寶的無知,對三寶的功德不用心思惟,不正思惟,或者懷著疑惑,或者心生誹謗,種種身口意行都是無知。於三寶無知的後果就是沉淪生死苦海,不得超脫。

原文:於苦無知雲何。謂於苦是苦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謗。所有無知。如於苦。當知於集滅道無知亦爾。

釋:於苦無知是怎樣的?對於苦有苦性之理,或者是不思惟,或者是邪思惟,或者是放逸不精進思惟,或者是懷著疑惑的心理,或者是加以誹謗,所有這些無知都是於苦無知。對於苦的無知是這樣,對於苦集、苦滅和苦滅道跡也是這樣的無知,這叫作於苦集無知,於苦滅無知,於苦滅道跡無知。

原文:於因無知雲何。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不平等因。所有無知。如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亦爾。

釋:於因無知是怎樣的?對於五蘊世間生起之因生起不如理分別,或者是計著有情衆生無因而有,或者計著是大自在天所作,或者計著是某種神靈所作,或者計著是神我所作,以及計著是種種神明造物主所作等等,計著這些造物主創造衆生,就是衆生不平等的起因。對於五蘊世間生起之因的所有不知就是於因無知。就像對於業因無知一樣,對於從因而生起的諸行也是一樣的無知。

既然不知五蘊世間的生起和由來,也就不知五蘊諸行的生起和由來。五蘊世間的生起從兩個角度去觀察,一是從小乘的空的角度來觀察,二是從大乘如來藏阿賴耶識異熟識的角度來觀察。當然從異熟識的角度觀察是最究竟的觀察,觀察得最真實,能滅除一切生因無知和了因無知,滅除一切無明。

原文:又彼無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有利益故。名應修習。無利益故。名不應修習。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襍故名有分。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雲何。謂增上慢者。於所証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如是略說。十九種無知。

釋:諸行無罪的名爲善法,有罪的名爲惡法,對於自身有利益的名爲應該修習,無利益的名爲不應該修習。所作業行是染污的所以名爲是有罪的,所作業行是清淨的就名爲是無罪的,因爲有情的業行染污與清淨交襍在一起,所以名爲有區別。

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是怎樣的?這裡說的是未得謂得、未証謂証的增上慢人,在他們的修証過程中顛倒思惟,不能如實知六觸處,不能通達六觸處的真實之理,所有一切有關六觸處的無知,就是於六觸處的如實通達無知。以上這些無知簡略的說總共有十九種。

增上慢的意思是,對於增上果生起慢心,增上果一般是指小乘初果至四果,聞思修到一定程度,智慧得到增上,就會証法,心就會相應到對應的果位上。而沒有証得,卻認爲自己証得了,就是對於增上果起慢,叫作增上慢。增上慢人因爲沒有實証,對於六觸處沒有通達,不如實知六觸處。六觸處是眼觸處、耳觸處、鼻觸處、舌觸處、身觸處、意觸處。在六觸處有六根六塵之觸,之後會生起六受。於六入、觸和受不通達,不如理思惟觀行,就是無知。

原文:複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

釋:另外又有七種無知:一是對於前世、今世和後世的三世無知;二是對於五蘊世間的内外諸行事業無知;三是對於五蘊世間的相續運行、生滅變異無知;四是對於世間最殊勝的佛法僧三寶無知;五是對於五蘊世間苦集滅道的真實之理無知;六是對於五隂身心的染污和清淨無知;七是自心對於緣起法的實証和通達無知,未得謂得。

原文:前十九無知。今七無知。相攝雲何。謂初三無知攝初一。次三無知攝第二。次三無知攝第三。次三無知攝第四。次四無知攝第五。次二無知攝第六。後一無知攝第七。

釋:前邊的十九個無知和現在的七個無知,二者互相的攝屬關係如何?在十九個無知裡的前三個無知——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攝屬於七個無知裡的第一個無知——對三世愚;其次的三個無知——於内無知、於外無知、於内外無知,攝屬於七個無知裡的第二個無知——對内外事愚;再其次的三個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異熟業無知,攝屬於第三無知移轉愚;

再其次的三個無知——於佛、法、僧無知,攝屬於第四個無知——最勝愚;再其次的四個無知——於苦、集、滅、道無知,攝屬於第五個無知——真實愚;再其次的兩個無知——於因無知、於因所生諸行無知,攝屬於第六個無知——染淨愚;最後一個無知——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攝屬於第七個無知——增上慢愚。

原文:複有五種愚。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前十九愚。今五種愚。相攝雲何。謂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放逸愚攝。於業異熟俱無知。真實義愚。攝於佛等。乃至道諦無知。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當知義愚通攝一切。

釋:另外又有五種愚:一是對於一切法都愚癡無知,二是沒有正知見的愚癡,三是於生死流轉的懈怠放逸愚癡,四是對三寶和苦集滅道真實義的愚癡,五是未得謂得的增上慢愚癡。前邊所說的十九個愚與現在的五種愚,二者互相之間的攝屬關係如何?見愚攝受十九個愚中的前六愚:於前際、後際、前後際無知、於内、於外、於内外無知,以及於因所生法無知;放逸愚攝受十九愚中的於業和異熟俱無知;真實義愚攝受十九愚中的於佛法僧無知,乃至於四聖諦無知;增上慢愚攝受十九愚中最後的於六觸處無知;義愚攝受所有十九愚。

原文:複次。無知無見。無有現觀。黑闇愚癡。及無明闇。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爲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

釋:另外,無知、無正見、不能現前觀察、心中黑暗、愚癡,以及無明暗黑,這六種無明差別,隨同前邊所說的七種無知事的次第也應該知道,六種無明與七種無知的後邊兩種無知,染淨愚和增上慢愚合爲一起,生起六種無明中最後的無明暗黑。

原文:複有差別。謂聞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別。如其次第。說前三種。即此所治。軟中上品差別。說後三種。如是所治差別故。自性差別故。建立六種差別應知。

釋:另外還有差別,就是通過聞思修所修成的三種智慧:聞慧、思慧和修慧,能對治兩種無明的差別,按照次第是了知無明中的前三種——無知、無見和無有現觀。這三種智慧對治的初、中、上品差別,是六種無明中的後三種——黑暗、愚癡和無明闇黑。還應該知道的是:根據三種慧對治的差別,以及這幾種法的自性差別,就建立了這六種無明差別。

在聞思修的時候,會生起聞慧、思慧和修慧,這三種慧是有差別的,是逐漸深入的,慧力最大的當然是通過修行獲得的智慧,最淺的慧是通過聞法獲得的智慧,通過思惟獲得的智慧比聞慧深,比修慧淺。所以這三種慧所對治的愚癡也不相同,聞慧對治無知,獲得知,僅僅是知而已;思慧對治無正見,獲得正見,僅僅是有了正見而已;修慧對治沒有現量觀行,獲得現觀的智慧,從而能夠現量觀察諸法,這個智慧是最深的,能破除心中最根本的無明。

無明大體分爲六種差別,由淺入深,當然淺的無明容易破除,深的無明難於破除。無知這種最淺的無明,只要聞法就能破除了,聞法之後就知了。無見這種無明,在聞法之後,需要再思惟,思惟過後就有正見了。而不能現前觀察這種無明,在修習過程中,生起禪定和觀行智慧之後,就能破除這種無明。但是即使有了現前觀察智慧,心中還是有更深的無明沒有破除,需要在之後的修行過程中,實証諸法才能逐漸的破除,最後的一品無明暗黑破除了,也就成佛了。所以聞思修後邊還有一個証,只有實証了才能破盡一切無明,實証才是佛道。

修行有四個階段,除了前邊的聞思修,還有最後最關鍵一步証,若聞思修而不証,則不能獲得根本智,不能斷煩惱,不能斷盡無明,不能得解脫。聞思修所獲得的智慧,與証法所獲得的智慧,有根本區別,差別很大。若不証法,雖然能對治無知、無見和無有現觀前三個無明,卻不能對治暗黑、愚癡和無明闇三個深重無明,後三個無明隨眠於衆生心中,難知難除,若不實証,則大小乘的解脫都無望。

聞所獲得的慧,在意識多聞的基礎上只能解決無知的問題,知法只是最初階段,有不少人只因爲知法了就生起了慢,開始傲視群生,有的人甚至把聞慧當作証慧,造作了大妄語業。思慧是在知法的基礎上,對所聞法起心思惟,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生起了智慧。但這也只是意識的比量和非量的認知,不解決根本問題,有一些人卻把這種淺薄的思慧當作是証慧,造作了大妄語業,生起了我慢,傲視群生,成爲增上慢人。

修慧比聞慧和思慧增進很多,修是修什麽?修習助道之法,三十七道品和六度,修習戒定慧,在修習過程中斷惡修善,降伏煩惱,增長智慧。修習助道之法爲什麽能增長智慧?因爲守戒心清淨,禪定增長,在禪定中能夠一心觀行思惟,能夠現前觀行諸法,在觀行中增強了對諸法的知解,離見道就近了一分或者幾分,但還達不到証的程度。比如觀呼吸,禪定修得比較好時,有未到地定的定力,觀行比較得力和清晰,能夠現前如實地觀呼吸,對呼吸法有了一定的體會,對色身的認識增進了一步,有了一定的智慧認知,在從前就沒辦法現前觀呼吸。但這時候也沒有斷身見,需要繼續增進禪定和觀行智慧,才能斷我見,從而証法,出生証慧。

又有一些人把修慧當作是証慧,造作了大妄語業。衆生就是這樣自覺和不自覺地誤會自身的修証,因爲經驗不足,無力作以如實判斷和辨別,再加之慢心我心作祟,大妄語就難免了。

聞思修証四種智慧中,第三種修慧前部分能退失,後部分不退失,第四種証慧完全不能退失,前二種慧都有可能退失,也極容易退失,不但後世會退失,即使在現世遇到退失的因緣,也會退失。所以佛法只有自己証得了,才會永遠是自己的,不會退失。而聽聞來的,即使經過了自己的思惟和修習,作以加工了,也仍然不完全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就容易失掉。當智慧退失以後,禪定也退失時,煩惱複現,所以學佛努力實証才是根本。

原文:身行雲何。謂身業。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語行雲何。謂語業。餘如前應知。意行雲何。謂意業。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動。

釋:什麽是身行?身行就是在身體上所造作的業行,或者造作欲界的業行,或者造作色界的業行,在無色界中不造作身行,因爲無色界天人無身。是誰在身體上造作的業行?是意根讓六識在色身上造作的業行。在下界的欲界中能造作福業和非福業,在上界的色界中造作的是清淨不動行,因爲色界中的衆生具有甚深的禪定,心於境界不動,身受指揮也不動,就不造作身行。在無色界無身,也就沒有身行,心也是清淨不動的。身受誰指揮?身受意根指揮,意根不動心,意識就不動心,身識也不動,於是身就不動。

什麽是語行?語行就是在口上造作的業行,也就是口行。在下界欲界造作的語行是福行和非福行,在上界色界裡,天人心清淨,具足梵行,於境界心不動,口受心指揮,口就清淨不動,沒有語行。在無色界裡,天人因爲無口,就沒有語行。

什麽是意行?意行這裡是指意識造作的業行,意識在欲界裡造作的是福行和非福行,在上界色界和無色界裡造作的是不動行,因爲意根心清淨不動,意識就清淨不動,意識受意根主導。

原文:眼識雲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別差別。應知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界唯一。

釋:什麽是眼識?眼識是能依止於眼根了別色境的識,是所有的福行、非福行和不動行所熏染了的種子識(阿賴耶識),以及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所出生的果報識。眼識如此,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乃至於意識也是這樣,都是在所依止的根和境界之處生起了別和差別相。你們應當了知,這些果識在欲界具有六種,就是六識;在色界裡只有四種眼識、耳識、身識和意識;無色界只有一種意識,無前五識。

原文:受蘊雲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雲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雲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雲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

釋:什麽是受蘊?受蘊是對於一切法所有的領納種類: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什麽是想蘊?想蘊是對於一切境界顯發出境界像的種類,即六識的顯像作用,當然第七識也有顯像作用。什麽是行蘊?行蘊是一切識心所造作的思想、心意業行的種類,即六識的思心所,當然第七識也有思心所,也有行。什麽是識蘊?識蘊是對於一切境界法的了別種類,即六識的了別,第七識也有了別。這些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都通於三界,在三界中都存在,因爲欲界色界無色界中都有意識,也有第七識,兩個識都有受想行識的功能作用,總之,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識心的功能作用。

原文:四大種雲何。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種所造色雲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色界有八。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釋:什麽是四大種子?地水火風界就是四大種子,都通於欲界和色界,這兩個界都有色法,無色界沒有色法,所以四大種子不通於無色界。四大種子和合起來都能造就出什麽色法?能造就出十種色法及法處所攝色,共十一種色法。欲界裡具足十個色法:色、聲、香、味、觸、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法處所攝色(法塵)這種假法;色界裡有八種色法:色、聲、觸、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法處所攝色,沒有香塵和味塵。

然而四大種子並非通所有法,還有其他法四大種子不能單獨起作用,必須是與識種子和合起來才能起作用。四大種子與識種子共同起用的法有兩種,第一種法是識種子所攝受的在種子位的名色,種子沒有現行出來,名色還沒有出生,這是指處於因位階段;第二種法是四大種子和識種子所共同出生的果報身名色。

四大種子和識種子都是阿賴耶識中的大種子,二者是並列平等的關係,共同組成了五隂名色。有形的色由四大種子形成,無形的名由識種子形成。

原文:眼處雲何。謂眼識所依淨色。由此於色。已見現見當見。如眼處如是。乃至意處。隨其所應盡當知。於一切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此亦二種。謂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及彼所生果六處。五在欲色界。第六通三界。

釋:什麽是眼處?眼處就是眼識出生和運行所依的清淨的勝義眼根,依清淨的眼根,對於色法才能有過去的見、現在的見和將來的見。眼處是這樣,耳處、鼻處、舌處、身處乃至於意處也是這樣,耳識依清淨的耳勝意根對於聲法,才能有過去的聞、現在的聞和未來的聞;乃至於意識依意根,對於法處所攝色才能有過去的知、現在的知和未來的知,隨著所到之處都能有所了知。六識能到各個塵境,都是由意根抉擇的,意根抉擇之後六識才能生起,之後才能有所了別。

在一切清淨根處,應該說都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間段的業用差別相。這六根處也分爲兩種,第一種是由名色的種子所攝受的種子六入處,是處於種子位的名色;第二種是由名色種子所出生的果報六處,前五入處在欲界和色界出生,在無色界裡沒有,第六入處意根在三界都能出現。

原文:眼觸雲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淨妙等義。如是餘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此複二種。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欲界具六。色界四。無色界一。

釋:什麽是眼觸?眼觸是眼根、色塵和眼識三者和合而出生的,能攝取清淨微妙的色塵境界之義。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也是這樣,也是根塵識三者和合所出生的,各自都能取其清淨微妙的境界相,各知各對應的境界。觸包括兩種,第一種是由六處種子所攝受的種子觸,六入中的前五入在種子位沒有出生,觸就不會出生,由於意根不滅,意入處就不滅,只是不能在名色上有所觸;第二種是由六入處所引生出來的果報身觸。在欲界有六種觸,在色界有四種觸,沒有鼻觸和舌觸,在無色界只有意觸,沒有前五種觸。

原文:樂受雲何。謂順樂諸根。境界爲緣。所生適悅受。受所攝。苦受雲何。謂順苦二爲緣所生。非適悅受。受所攝。不苦不樂受雲何。謂順不苦不樂二爲緣所生。非適悅非不適悅受。受所攝。欲界三。色界二。第四靜慮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唯有第三不苦不樂。此亦二種。謂觸種子所攝受種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釋:什麽是樂受?樂受是隨順於喜樂的六根和境界爲緣,而出生的舒適喜悅的受,屬於受所攝受的法。什麽是苦受?苦受是隨順於苦的違心的六根和境界爲緣,所出生的非舒適非喜悅的受,屬於受所攝受的法。什麽是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是隨順於不苦不樂的六根和境界爲緣,所出生的非舒適非不舒適的受,屬於受所攝受的法。在欲界有三種受,在色界只有樂受和不苦不樂受,沒有苦受,在第四禪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只有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也有兩種,第一種是觸的種子所攝受的種子受,還沒有出生的受;第二種是以觸種子爲緣所出生的果報受。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