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意根修證指歸(下部)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3日

第八章 意根心所法(2)

十、慧心所法的運行作用 

八個識都有慧心所法,慧,就是明,無慧就是無明。慧心所法是表明識心對所緣相分的明了性,當然這個明了性有程度的區別,只有第八識對所緣相分完全徹底明了,沒有無明,其它七個識對所緣相分的明了有不同程度的區別,不是完全的明,還有無明,並且無明多於明。明的程度體現在對所緣不同的相分明了性不同,在不同因緣條件下對所緣相分明了性不同。

慧心所法與其他心所法並行混合運行,不相分離。如果識心在運行過程中慧心所法不起用,則識心運行錯亂,了別對應的相分不清晰,則無法作出正確如理如實的抉擇,也不能迅速作出抉擇,其結果是什麼可想而知。慧心所法在五遍行心所法運行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起用,在五別境其它心所法運行中也要起用,否則識心錯亂,無法有如實如理的抉擇。

比如眼識的運行,眼識自身最初的作意和觸可能沒有慧心所法的參與,再往下運行就有慧心所法參與了,當眼識把色塵接納過來時,慧心所法起用,就知色為何了,之後執取色塵時慧心所法起用,抉擇色塵時慧心所法更會起用。慧心所法越強,抉擇得越有智慧,結果越善。其它幾個識也是如此,尤其是第六識和第七識的運行,慧心所法的作用力更大,慧更強。但是這個慧也分為世間上的慧和佛法上的慧,世間慧實際上也是無明,不是真正的明,不能導致解脫和成就佛道,也許還會相反,深陷世俗輪迴而不自知。

在別境心所法的運行中,慧心所法也會同時與之一起運行,慧心所與欲心所結合在一起運行,與勝解心所法結合在一起運行,與念心所法結合在一起運行,與定心所結合在一起運行,但是慧心所法的慧力有強有弱,作用大小不同,結果就有極大的差別。

十一、勝解心所法與慧心所法的關係

論中說,勝解是於境印可,知境是境,信境是境,不錯謬,不猶疑。比如說心對花對月時,就會勝解其為花和月,不猶疑,能夠信己所解,不輕易被轉,即是勝解。勝字突出了對於境界解的程度,接近於境界的真實性。但還不是最後的完全確信,也沒有證得境界的真實性。所以後邊還有個慧心所法,慧心所法現前的時候,才能證得境界了,確信了境界,完全知道了花和月的境界。

勝解相當於知其然,慧相當於知其所以然,一個是解,一個是證,勝解是淺慧,是慧的基礎,慧是究竟的最後的認知。在佛法的修證上,勝解心所法相當於解悟,慧心所法相當於證悟。解悟要想變成證悟,要經過念心所法和定心所法兩個階段,將所解的法牢牢的印持於心中,念念不忘,修成禪定,心念定於此法不間斷參究,最後心開確信,大智慧現前,就證悟了。

勝解花和月,是世俗的事,好像並不太難,只要具足世俗法的理念和知識,六根正常,沒有遮障,就會勝解花和月,其中也含藏一些比較淺的解慧。而在佛法上達到勝解的程度,是不太容易的,要具足佛法上的相關知識和理念,也需要修行三十七道品,減輕業障的遮障,才能勝解,但距離證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還要完善一定的因緣條件才能順利的證。

十二、七個識都有勝解心所法

勝解,是識心對於所接觸的法,能夠如實的了解和理解,是最合理的理解,最到位的理解,不會錯解和邪解,也不會誤會。如果錯解不能勝解,那就無法做正確無誤的抉擇,其行為造作必錯,必有嚴重的後果。如果我在講法時,你們始終不能勝解,那我就白講,你們就白學,沒有結果,也許還會出現誤解。如果別人跟你談話,你不能勝解,那就會歪曲他人的意思,不能作出合理正常的回應,兩個人就不能正常交流,交流也沒有用。這樣人們之間無法溝通和打交道,無法生活在一個空間。

七個識中,不管哪個識沒有勝解,哪個識就不能正確解讀所對應的法,就不能作出正確合適的抉擇,其結果猶如盲人,不能走路,識心無法正常運行。五識也有勝解,五識能明白佛法嗎?畜生的識心都有勝解,畜生都學佛嗎?畜生的勝解力如果全部都低於人,那牠們如何準確及時的捕食?如何能生存下去?其實給你家毛毛狗一個眼神一個表情,毛毛就能秒懂,二話不說就執行命令,人更是如此。一切眾生的身口意行都是由意根抉擇的,既然能有正確的抉擇,讓五陰身正常地運轉,那麼意根就一定有勝解這個心所法,不僅六識有勝解,意根比五識更有勝解力,比五識更伶俐得多。

十三、觀察催眠狀態中意根的心理活動

一個人的意識如果很微弱,對意根的警醒作用和牽引力就非常小,這時候如果要對他進行催眠,意根就容易被催眠師誘導,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秘密都說出來。而如果意根本身很強大,有警覺力,意志堅定,就不會受到催眠師的誘導,能保守心底的秘密。有個催眠案例,催眠師想知道一個人的賬號密碼,就利用這個人處於半昏迷中,意識的觝抗力和分辨力非常低的狀態,來催眠這個人,同時在他的頭上安裝了一台監測腦電波的儀器,以隨時獲取這個人腦電波的信息,通過腦電波來了解這個人內心裡的思想念頭和秘密,並且把腦電波翻譯成文字信息。

可是這個人意志力很強,早有防備,催眠師問他無關緊要的問題都會如實回答,而問到有關密碼的關鍵問題開始是胡亂回答,後來是閉口不答,但是心裡的思想念頭還是有的,所以儀器就能顯示出這個人的腦電波的波動情況,儀器上有電流信號閃爍,並且即時翻譯出了腦電波的文字信息。但到最核心的密碼問題,這個人不但不回答問題,心裡還捨掉了思想念頭,關閉了大腦思惟,腦電波就一片空白顯示不出來了,當然文字也翻譯不出來了,結果催眠師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有讓這個人透露出賬號密碼。

從這個現象能觀察出什麼呢?在催眠的過程中,意識非常微弱,只能起到輕微的了別作用,五識也很微弱,與意識一起起輕微的了別作用,把所了別到的催眠師聲音的內涵傳遞給意根,把身體中的痛覺傳遞給意根。最初意識還能有微弱的思惟分析作用,隨著昏迷程度的加深,意識越來越不清醒,以至於消失了,六識傳遞的六塵信息越來越不清晰,思惟分析的輔助作用就沒有了,這時候差不多全靠意根自己面對催眠師的催眠指令。

在意識正常運行的時候,意根可以聽從意識思惟分析出來的意見和建議,而意識的思惟也差不多是圍繞著意根進行的,所以意根所聽從的差不多還是自己的指令,順從的還是自己的思想。而在被催眠時,催眠師的指令代替了意識的引導和建議,意根如果意志不堅定被催眠成功,就會聽從催眠師的指令,直心地毫無遮攔地說出心中的秘密。意根與六識是主僕的關係,六識負責觀察和了別六塵,傳遞六塵信息,服從意根的指令,用身口意表達意根的思想觀念。在六識很微弱的時候,意根的思想觀念就顯露不出來,很多功能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揮,但是意根仍然能緣和了別六塵境,仍然有自己的主導思想。

六識微弱或者消失以後還有沒有我見?這時候的我見是不是與六識存在的時候是一樣的?這時候的我見是不是更明顯了?其實我見就是意根所具有的,意識只是依從於意根的我見,表達了意根的我見而已。這個案例中人被催眠了,六識微弱或者消失了,意根是不是表現出了很強的我見和我執?其實一直在維護著我的就是意根。我執來源於我見,沒有我見就沒有我執,意根的我執強大正說明意根的我見強大。

語言是如何產生的?腦電波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身體虛弱就說不出話了?為什麼身體虛弱到極點,腦電波就沒有了?為什麼意根怕泄露密碼就滅掉念頭,從而讓腦電波消失?儀器測量發現,是先有腦電波,後有語言聲音,語言聲音是意識的功能作用,而腦電波完全是意根有想法有念頭的表現,沒有六識意根照樣有思想活動,有腦電波。意根一有思想念頭,腦電波就有波動,腦電波無關意識,意根直接滅掉意根自己的念頭,沒有念想了,就沒有腦電波。

如果身體不虛弱有氣力,在丹田處就會產生一股氣,這股氣往上運行到舌根的時候,就會有語言產生。說明意識的活動是受意根調控和指揮的,是圍繞著意根的。當意根不想說話,不想表達思想的時候,就沒有語言文字,當意根不想動腦子的時候,腦電波就波動的平緩。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意根是主是王是君,六識是僕是臣,擒賊先擒王,修行就是要在意根上使力,改變意根才是王道。

意根到底有沒有念心所?在催眠狀態中,意根因為有心念,腦電波才能出現,沒有心念就沒有腦電波。想要達成某種目的就是欲心所,意根有沒有欲心所?在催眠狀態中,意根想要保護心中的秘密,就滅掉念頭,想要保護的想法這就是欲心所。明了、勝解塵境,就是勝解心所,意根有沒有勝解心所?在催眠狀態中,意根明了催眠師說話的聲音內涵,明了催眠師的目的,就是勝解心所。意根堅定不移的保護心中的秘密,就是定心所。為了保護秘密,關閉了心中的念頭,就是意根的慧心所。一切煩惱心所法也是以意根的為主,意識的煩惱都是圍繞著意根轉的,都不算回事,容易生也容易滅。只要意根沒有煩惱了,意識當然就不會有煩惱了,王不讓做的事,僕從怎麼能做?

再看看戰爭時期,共產黨員被敵人抓起來,嚴刑拷打逼供,忍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非人折磨,意志堅強的人,到死都沒有背叛和出賣組織,這是意識堅強還是意根堅強?是意識有信仰還是意根有信仰?仇恨是意識的還是意根的?一切法都在於意根。意根非常仇恨一個人,可是外表卻用六識裝扮自己,表現的似乎很喜歡這個人。可是有智慧的人一看就知道他骨子裡是仇恨而不是喜歡。在催眠狀態中清晰的觀察到了意根主導地位和心所法,意根的功能作用是極其重要的。

十四、意識的心所法與意根心所法的關係

問:“識種子出生形成七個識以後,心所法伴隨著運行,識心才有善惡無記三性。"這個心所法是屬於意根的心所法吧?因為意根裡有俱生和分別習氣,而前六識由識種子出生形成時應該都是清淨的,受意根心所法影響後才有了三性,這麼理解是否正確?

答:哪個識運行,就有哪個識的心所法伴隨著。因為意識受意根調控和指揮,意識運行起來以後,祂自己的心所法現起是必然受意根的心所法影響的,受意根調控的。意根想行善,善心所法現起以後,必然帶動意識的善心所法出生,以完成意根的指令。惡心所法和無記心所法現起都是這樣。

意根要布施,必然要指揮六識去具體操作,這樣六識的出生就是用來配合意根的,是要執行布施這件善事的,所以意識的心所法一出生必然是善的,與意根的心所法一致。意根要布施,必然要指揮六識去具體操作,這樣六識的出生就是用來配合意根的,是要執行布施這件善事的,所以意識的心所法一出生必然是善的,與意根的心所法一致。如果意根不想布施,那麼在布施這件善事上,就沒有意識以及意識的心所法出生和運行。那就是說只要識心的心所法運作,就會出現三性,所以要清淨識心,只要把根源的意根心所法清淨了,其餘識心也就跟著清淨了。

意根想要殺人放火,就會出生六識來完成這件惡事,因為殺人放火的具體操作必須有六識才能完成,意根無法操作,所以六識一出生,心所法必然是惡的,與意根的心所法一致。所以意根具足一切善惡無記心所法,才能讓六識具足一切心所法去操作身口意行,不像某些人說的意根只有一部分心所法,如果意根的心所法不全,很多事意根就無法作主造作了,意根不作主的事,六識如何操作?

意識的心所法一開始與意根是一致的,但是通過思惟之後如果覺得事情不對,也會改變心所法,回頭來說服熏染意根。意識也有違背意根的時候,比如意根想做壞事,可是意識猶豫不決,不實行,改變想法之後也可以改變意根的想法,這就是意識的熏染作用。改變意根都是通過意識的熏染,經歷某件事,意識都會思考利弊,這樣意根就會知道利弊,以後做事就會有取捨。只不過意識熏染有快有慢,這在於意識的智慧善巧。

十五、意根的強大

隨著不斷深入的修行,定慧越來越具足的時候,意根就會逐漸強大起來,意根強大的標志就是轉識成智,心所法轉變了。意根的強大代表著心所法的強大,心所法強大意根就強大起來,無堅不摧,具足五遍行和五別境、善十一心所法,煩惱心所法早就完全斷除了,也許還有一些非常輕微的煩惱習氣,還有一些輕微的法執。意根強大到一定時候,就會取代六識,不需要六識的助緣,單獨就能了知六塵境界,粗的細的都不成問題,這時候大神通就會顯現出來。

十六、修行是修什麼

修行到最後到底是打死意識,還是打死意根?打死意識為因,打死意根為果,打死意根雖為最終目的,但下手處還得從意識處下手。意識每天晚上都死,植物人的意識也差不多一直都是死的,可後世還是照樣不免三惡道,何況六道輪迴。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生死的大權是掌握在意根手裡的,所以修行必須落實到意根這裡,把意根搞明白,把意根降伏下來,把意根的無明斷除。滅意根的無明,究竟要如何操作?無明會延伸出一切煩惱心所法,那麼煩惱心所法主要是誰的心所法?由意根的無明導致生老病死苦,哪些煩惱心所法意根不具足?如果意根不具足一切煩惱心所法,那修行是不是很輕松愉快的?

有些人非要說意根是不善不惡的,既然如此,我們還用修行嗎?如來藏是不善不惡的,所以如來藏從來都不修行,也根本不用修行。修個什麼呢?讓祂改正什麼呢?祂沒有無明,沒有惡,也不邪。如來藏如果去修行,恐怕就會修邪了,修歪了。善惡皆無明,有無明必然是善和惡的。如來藏無無明,所以既不造善業,也不造惡業,隨緣應對,無所用心。有無明,才有瞋心,才會起心造殺業,有無明才有愚癡,才會造殺業。

十七、意根在十二因緣中的決定性作用

眾生有生老病死純大苦聚,全部是因為有無明,而這個無明就是意根的無明,意根有無明才有心行思心所,有思心所就有造業的抉擇,之後才出現了六識。十二因緣前兩個支分都是意根的,第三支分的六識也是因為意根才出現的,所以意根對於生死有絕對的主導作用,對於其他法都有推動作用。即使第三支六識的業行,也是隨順意根而有,落謝下來的種子也是因為意根而有,所以後世的名色就是因為意根而有。意根染污六識就染污,種子就染污,名色苦受就多,尤其是三惡道的苦。

名色增長以後,出生六入,六入與六塵的觸,由意根作主,意根攀緣多觸就多,生死業就多,攀緣少觸就少,生死業就少。觸之後的受、愛、取,雖然有六識的受愛取,實際上起決定作用的,能引出下一支出生的是意根的受愛取,意根沒有受愛取,就沒有下一個支分出現。最後三支的有、生和老死,完全是因為意根的取出現的。所以生死輪迴的出現,意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十二因緣闡明了意根是生死的根,解脫和沉淪都在於意根,要想了脫生死,就要解決意根的問題,破除意根的無明。意根也是四聖諦苦集滅道的根,苦是由意根無明心行促使六識造業而來的,集是意根促使六識造業落下的種子而來的,滅是滅除意根的無明心行,道是意根證法而得來的。

既然意根在生死輪迴之中,具有如此巨大的決定性作用,那麼意根就具足了一切心所法,具足了所有善心所法和煩惱心所法,以及不善不惡心所法,意根的心所法決定了五識的心所法,決定了意識的心所法。意根心所法改變,六識的心所法就改變,一切法都隨之改變。如果不改變意根的心所法,六識的心所法即使改變了,也會再變回去。意根煩惱不斷,意識即使斷了煩惱,也會重新生出煩惱,意根沒有禪定,六識即使有禪定,也持續不了多久,必然會再次散亂。

十八、世間法的劃分

心所法顧名思義,就是屬於心所有的法。情緒、態度、意見、建議、著急、上火、嫉妒、難過等等,都是心上起的法,屬於心所有的法,所以都叫作心所法。身上所起的法,屬於身體所有的法,顧名思義叫作身所有法。色身所有的法,比如生病了,體重變化了,出現種種變故,生出一些東西,或者減少了一些東西等等,身體上所有的生滅變異都是身所法。色身分為內身和外身,內身就是身體,外身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合起來都是五陰身。身體是色法,身體上起的法也都是色法,所以屬於色法所有的也都是色法。所有屬於身所有的法,也都是心所有的法,這個心是指哪個心?

一切世間法分為色法和心法,以及非色非心法,其所屬性分為心所有法和身所有,以及非身非心所有法。這一切法都攝歸如來藏所有,一切法都歸到如來藏以後,就什麼也沒有了,我們現在還貪執什麼呢?都是空的,都是假相。怎奈貪執的習慣太根深蒂固了,太難轉變了。究其原因還是法界的實相沒有搞明白,沒有看清楚,這件事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徹底弄清楚,這時修行也就結束了。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