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父子合集经选讲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般若经典 更新时间: 2021-08-02 20:42:03 阅读: 3286

第十六卷  六界差别品第二十六之一

六界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差别就是指六界各有各的界限,其功能作用不同,有一定的差别。《父子合集经》主要讲释迦佛如何度化祂的父亲净饭王的事迹。释迦佛初成道的时候想要度他的父亲净饭王,就派人劝说净饭王来见释迦佛,净饭王见到释迦佛时,看到世尊正在为无数人天大众授记成佛,于是深受感动,世尊就借机劝说净饭王要精进修行佛法,不要贪着王位和世间的五欲六尘。

世尊用种种梦境作比喻,开示万法的虚妄性和空性,以此来劝化净饭王,让净饭王明了五欲六尘如梦境般幻化不实,不应该再迷恋不舍,应该早日修道以求得解脱。净饭王明了这些道理以后,不再贪着五欲六尘,潜心修学佛法,命终就往生极乐世界了。净饭王身居王位而能做到不贪五欲六尘,极为难得,都是佛的善巧方便度化的结果。 

第一章  净饭王初次见佛

原文:尔时净饭王。并诸营从眷属等。见诸阿修罗王。乃至外道婆罗门。蒙佛授记。发希有心。叹未曾有。世尊言音。美妙清澈。一切世间。闻者忻悦。时净饭王。始见如来。以爱恋故。情意殷勤。

释:净饭王以及他的亲信侍卫、随从大臣等,在这个法会上,看到世尊给阿修罗王甚至一些外道婆罗门都授记成佛了,于是就发起了希有之心,赞叹说自己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殊胜的大会,赞叹世尊讲法时的音声是那样的美妙清澈,一切世间人听后都会感觉很快乐和喜悦。因为净饭王从世尊离家去雪山修道成佛以后,第一次见到世尊,心中还爱恋着自己曾经的儿子,还有着很浓厚的情意。

原文:尔时世尊。知彼父王。心之所念。而告之曰。大王。我所说法。初中后善。其义巧妙。清净一相。梵行圆满。今正说者。所谓分别。六界差别。分位法门。王当谛听。善思念之。时净饭王。即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为我宣说。忆持信受。

释:这时世尊知道曾经的父王心里对自己还有着想念之情,就对净饭王说:大王,我所说的法,从一开始到中间,再到最后,其中之义理全部都是善的,并且也很巧妙,使用了种种的譬喻让众生方便得以理解和信受。这些法义都是清净之相,净行圆满,我正在讲说的,就是所谓的分别六界的差别分位法门。大王你应当仔细听,并且要善于思考这些法义。这时净饭王就对世尊说:好啊!世尊,我非常愿意听闻世尊为我宣说,我要记忆在心,并且信受奉行。

在此大会上,欲界六层天,色界十八层天,无色界四层天总共二十八天,这些天的天主以及非人都得到了佛陀的授记。净饭王看到佛陀给那么多人和非人甚至外道们都授记成佛了,自己从来没有耳闻目睹过这样的场面,于是就非常赞叹稀有难遇。

每个众生成佛后都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其中一相就是“梵音”相——佛的音声非常美妙清澈,几百上千亿人天来听法都不用扩音器,所有人都能听得到,而且不但人能听懂佛所说的语言,甚至鬼神、畜生以及六道众生都能听懂;中国人能听懂,其他国家的人也能听懂;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都能听懂,其他佛国土的菩萨更能听懂了,并且都能听清楚佛所说的音声。这就是佛德之一。

所有世间人,包括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所有众生,一听到佛陀的法音都非常欢喜快乐。自从世尊离家去雪山修道以来,净饭王是头一次得见世尊,他还有父子之情,还把佛当作是自己的儿子看待。他刚一见佛时,心里的想法还是认为他自己是父王,佛是他的儿子,佛应该给他行见面礼,净饭王就站在那里等世尊给他行礼,世尊也站在对面等着净饭王给自己行礼,因为世尊知道自己是三界至尊,净饭王虽然是自己的父亲,但也是一介凡夫。这时,世尊的弟子就对净饭王说:世尊现在是三界至尊,你应该给世尊顶礼。净饭王一听就明白了,马上给世尊顶礼。

梵行就是清净行,身口意达到清净,没有欲染即为梵行。清净行圆满即为梵行圆满,内心没有贪嗔痴染污心行,心得清净。世尊现在正在阐说的是六界差别分位法门,即地、水、火、风、空、识六大,这六个法门的分位、定义、差别、界限、功能等等。

净饭王表示听闻世尊讲法后,要忆持在心,念念在法。忆持的前提是闻法,听懂了为胜解,胜解之后才可以忆持。如果不懂的话就容易忘记,回想时就想不起来,懂了以后把内容记住了,不用去背,提起来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此即是忆持不忘。忆持不忘的前提是听懂,听懂的前提是仔细听、谛听,而谛听就是专心听,心有禅定。所以佛陀说法前都会告诉弟子们“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仔细地听,认真地听,之后再仔细地思惟,不是听完就算了,而是听完以后还要思惟思考,思考以后才能明白,明白了即是胜解,胜解了以后自然就能记住了。

听法记不住不仅仅是记忆力不好的问题,也在于当时有没有理解,听完之后是否还进行了思惟,思惟得是否深入细致。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会记不住,不知所听为何。忆持的下一步就是信受,相信并领受,领受的下一步就是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做到了,学到的法就变成自己的了,这就是修行的次第。首先谛听,然后思惟、忆持、信受、奉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