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觀行五蘊斷我見(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2-10-11 21:49:26 閱讀: 0

第二章  如何實証無我

一、什麽叫作親証實証?

圓覺經原文:善男子。雲何我相。謂諸衆生心所証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証取。方現我體。

釋:佛說:善男子,什麽是我相?我相就是一切衆生心所証驗到的。善男子。譬如有人全身上下都很調和舒適,忽然就忘記了有我身體的存在了,四肢都很放松,身心寂靜極寂靜,不知道身體所處的方位。這時候輕輕地用針紥一下身體,心裡就知道有我了,因此就証取到了我,我的觀念就生出來了。

這是亡身的境界,以及亡身之後對我的証知,証知身體的同時,也就証知了我,身體是我,覺知是我,五蘊是我,証驗有我之後,我見就出現了。這裡涉及到身體氣脈的事了,說明氣脈與心空與斷我見之間是有一定聯繫的,氣脈通達之後,身體就沒有明顯的覺知了,這時候才能心空,從而亡身。亡身之後,再有覺知,就會現前實實在在地証驗了身體、覺知和我的存在。

衆生心所証驗的我相是什麽樣的?心所體悟到的,親身體驗到的,親身感覺到的,現前觀察到的、現量感知到的身體、覺知和五蘊。因爲覺得能真實地體驗和感知,所以就確信不疑這個身體就是我,能覺知的就是我,有能有所,於是我相就出現了。

佛舉個例子說明衆生心中的我相是什麽。當有人全身上下、裡裡外外全部都非常舒適、極其舒適的時候,身體氣脈都通暢地運行,一絲阻礙也沒有,這時候就不再感知到身體,就忘記有身體這回事了,也就是說能覺與所覺都不存在了。這時候四肢非常的放松,沒有加一點意念,沒有特意收緊和活動,心就不再注意四肢,忘記了有四肢這回事,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所處的境地,不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況,不知道處於哪個方位,不知道自己是躺著還是坐著,也不知道自己的四肢和軀干是什麽姿勢和姿態。這叫作亡身忘身。亡身和忘身,當然是心中沒有所覺的身,也沒有能覺身的覺,能所俱空。

在心裡忘記有色身我的時候,也沒有明顯的覺知的時候,有人稍微地、輕輕地用針紥一下他的身體,這個人馬上就有感知了,就知道有我了,色蘊和受蘊的我相就出來了。這個方便說爲實証有我的我相,實証有我。實証無我也是同樣要這樣親身經歷,親自証知,不是用思惟的方式知道的,不是用推理、猜測、分析、想象等等意識功能作用解出來的,就如真實感知到有身體是一樣的,應該有實際地真實地現量地証得無我。什麽叫作實証,大家現在是不是應該很清楚了?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這個世界有幾人能實証無我?好好體會一下自己心中是怎樣實証有我的,然後以此方式再來實証無我,二者原理是一樣的,沒有區別。

二、什麽叫作腦補?

由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來的,不是靠實踐得出的結論都叫作腦補。腦補實質是誤會一場,並無其事。就如不少人的証果和開悟,都是腦補出來,不是修出來的,是想象力豐富的結果。

哪天把意識打個半癱瘓的時候,修行才上道,也才能有點眉目。聰明的意識恰恰是障道的因緣,人不那麽聰明的時候,道才容易出現。修道是傻子干的事情,聰明人不修道,而是想道,想出來的道就是夢幻泡影,什麽用也沒有。想道容易,修道難,所以大多數人走捷徑,都用想的方法,不用修的方法。

三、解門與行門的區別

解,顧名思義就是理解,是從理上入手,加以思惟消化,包括想象、推理、整理、歸納、臆測等等,也可以說是實証前的準備工作,如果準備工作作過了頭,影響和阻礙觀行功夫的深入,就很難實証親証。總而言之,解門是從理入門,是對理的消化和消融,這是學佛修行最容易最省力的下手方法,初學者都停留在這個階段而過不去。

行,顧名思義是行動,是在對理的理解掌握之後,想要實証所採取的行動,比如修定、觀行、參究、尋伺等等。行門涉及到具體的行動,只有行動才能達成目標,而解還沒有付諸實踐,沒有行動力,達不成目標。實施步驟包括持戒、修定、斷惡修善、降伏煩惱、懺悔業障、去除遮障,然後在定中參禪、參究、體悟、觀行等等多種實踐方法,這是實証親証佛法所必須經過的一個實踐過程,所謂實踐出真知就是這個道理,沒有這個過程,就出不來真知,即使知道什麽也不是真知。

很多人對解與行不甚了了,區分不清,往往把解門當成是究竟的行門,和最終的入道處,自塞悟門,很是可惜。解比如想象,行比如觀,觀和想象區別很大,想象是完全無中生有地添加出境界,相當於世俗說的腦補,並沒有境界自動現前,更不會出現三昧境界,即使想象腦補得完全準確無誤,也不等於觀到了;而觀是功夫到了的時候,境界自然現前,自動自覺地呈現,然後如實地見到了境界,境界是怎樣就見到怎樣,沒有多添加什麽内容,而且連帶著會出現三昧境界。

未悟言悟的,基本上都是以下這種情況,把想象出來的法當作是觀到的實証的法,誤會很嚴重。現量觀察和想象的區別,大概百分之百的人不能分清楚,所以,幾乎是所有自認爲悟他認爲悟的,差不多百分之百是想象的成分多,並不是現量觀察到的,因爲觀行功夫嚴重不足。我之所以沒有說所有的悟百分之百是假悟,是因爲說話要留有餘地,也是口下留情,不想傷人,更不想得罪人,導致得人人生恨。

實証和親証之後,才能解行相應,自己所解的得到了証實,自己所証的與所解相附,証實之後疑情斷,結縛斷,粗煩惱斷,身口意行與理相應相附,事理初步圓融,不相背離,所說在理,所做合理,心口一同,身心一致,不存在說與做矛盾,身口意行與理背道而馳的現象,解行不相應時才如此,那就說明沒有實証。

四、我見變薄才能斷除

每個衆生的我見我執的輕重差別是很大的,當然是我見我執輕微的人容易斷我見,我見我執重的通過修行,轉變輕微以後,才有希望斷我見。就像堅冰要想一下子融化成水,必須堅冰越來越薄,越來越不堅固,最後才能瞬間融化。學佛修行實際上是先把我見我執轉淡,業障逐漸減少,遮障越來越輕,這就是修行的功德。以此爲基礎,後世才可以很快速的斷我見。

修行是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到達目標,只要不斷的進步就可喜可賀了。基礎薄弱的人,可以把目標定得低點,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這樣修行就有奔頭了,不必都把目標定爲明心見性,達不到就心情沮喪泄氣,不想修行了。意根的我見堅冰要逐漸的淡和薄,這中間就是修行。

五、觀行和想象有什麽區別?

甲:觀行是真實的在看,在觀,六根集中在一件事上都在參與,意根如果不走神是可以全程參與,觀行所得是意根認可的。想象是五根不參與,只有意識自己憑空想出來,意根無法參與,也不會認可。

乙:觀行的對象是基於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的。想像屬於主觀臆想。

丙:觀行是以意根爲主的心理活動,觀行過程中,意識進行必要的引導,讓意根對所緣對象做現量如實的觀察。而想象是以意識心爲主的心理活動,主要是意識對獨影法塵的非量了別,不容易對意根産生實質性影響。

丁:想象是獨頭意識運作,意根也參與的,意根默容一切法,所以也是了別了的。想象屬於獨影境,是非現量的了別。觀行則是意識與意根所緣的都是性境,屬帶質境,屬現量了別,易熏梁意根,讓意根証法。觀行是讓意識和意根都作現量了別。持續的現量了別(其間也有其它根參與)就需要定力,意根定了,然後才能實証。

戊:首先觀行時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定力,沒有定力支撐的觀行就會落入想象當中;其次由於觀行是在有定力的情況下進行的,意根必定所緣其他法很少,能集中精力在意識引導的法塵上,也就是對所觀的法塵感興趣,而想象過程意根也參與,但意根不會全身心參與,它會緣其他的法;第三觀行是由意識引導,逐漸變爲意根主導、了別所關注的塵境,所對的法都是現量境界,而意識的想象是非量的了別,只有現量境界才更符合客觀實際,才能讓意根確信。總之只有意根真正關注和參與,才能發揮意根巨大的潛力,才能徹底改變知見,做出正確的選擇。

想象容易還是觀行容易?哪個更輕松?

甲:想象容易得多,妄想不請自來。

乙:是知不少人自欺欺人,沒有禪定也說自己能觀行能証果,把想象當作觀行卻不自知。明白修行原理,就知道極大多數時間都是靠自力修行,沒必要整天流連於種種理論書海中,以汲取他人的見解或者是見地,數他人寶,自己畢竟不得半錢分。

六、未滿足三十七道品的條件不能証果明心

前世從來沒有斷過我見的人,或者是斷我見次數不多的人,初次斷我見証初果非常不容易,斷我見的必要條件三十七道品不容易修。現在每天都在修定的人都知道,禪定不容易修,如理觀行更不容易,能有觀行成果,法眼淨証得空三昧,就更更不容易了。而前世斷過我見的人,今世就屬於特殊身份的人,而娑婆世界並沒有幾個這樣特殊身份的人,可以說鳳毛麟角。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很特殊,學個三五年就開悟了,但是不斷我見不能開悟,開悟比斷我見更是難上難。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認爲自己開悟了明心了,已經是什麽什麽菩薩了,對外宣傳自己開悟果報很不好。現在是個特殊時期,有一些特殊現象出現,卻給地藏王菩薩帶來很大麻煩,這代人命終以後,地藏王菩薩就會忙起來了。當菩薩太不容易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明明具足了佛的功德福德,卻不取佛位,菩薩就是這樣的心空無我。

爲了不給地藏王菩薩添麻煩,現在都應該聽從本師釋迦佛的教導,按照佛所講的修行次第和標準來修行,嚴格檢查自己的三十七道品達到何等程度,如果其中有任何一條未滿足,就不要覺得自己証果了明心了等等。最基本的三十七道品未修滿足,就不會脫胎換骨,跳不了龍門,成不了聖。

七、如何判斷是否斷我見

如果小乘三十七道品沒有滿足就不能斷我見,禪定不足,無法現前觀行,只能推理想象;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不具足,或者根本沒有出現,離斷我見還很遠;如果四正勤斷惡修善還沒有修,惡還繼續善還沒有生起,煩惱沒有減輕,心沒有改變,就不能斷我見;如果八正道還沒有完全具足,身口意行還有不正之處,也無法斷我見,如果還貪戀世間法,出離心不強,同樣無法斷我見;如果心中還有我相,時時處處以我爲主爲中心,還有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四相宛然,那就沒有斷我見。

在修三十七道品的過程中,隨著身心不斷的改變,種種吉祥夢境,都在昭示煩惱在逐漸的脫落,業障逐漸的消除,心逐漸的清淨,身逐漸的無障礙,禪定逐漸的加深,世俗法逐漸的遠離。斷我見時,法眼清淨,見五蘊都空無我,有定慧等持的三昧境界出現,身心皆清淨處於三昧之中,身心覺受非常。如今衆生的根基都比較淺薄,這樣的三昧非常不容易証得,戒定慧也不容易修滿足,所以斷我見非常困難。目前來看,很多自認爲斷我見明心的人,都沒有這些現象出現,那就不是實証了。

斷我見和明心的時候,已經脫胎換骨,鯉魚跳龍門了,如果粗重煩惱沒有消除,心不清淨,骨頭就還是原來那個,胎就不會改變。如果降低種種見道的條件,三十七道品菩薩六度都不具足不圓滿,那就是爬著過龍門的,本質還是鯉魚,沒有變成龍。在証果和明心這個佛法修証最關鍵之處,如果很隨意,不嚴謹,在臨終的時候種種惡相就會現前,惡道就不可避免了,死後發現自己處於隂森恐怖之處,就悔之晚矣了。

八、不能斷我見之因

修行是先把色身五蘊的功能作用否定了破除了,之後才有可能証得五蘊背後的真人。色身是怎樣的不實無主性呢?色身是由四大組成,受四大控制和擺布,你想擺布四大,還真不容易,需要大費一番周折,還不一定能擺布得了。比如夏天天熱得通體汗流,有的人還會出溼疹子,這是火大水大地大不調,然後開空調透透風,身體卻會著涼不舒服,這是風大不調,四大不調的色身真惱人。只要有色身,四大永遠都要擺布你,佛陀說四大如四毒蛇,很難侍候,稍一不注意,毒蛇就要侵害你。這樣的色身絲毫沒有自主性,能是真人嗎?能是我嗎?

生生世世不滅的那個我,應該是自由自在,有自主性的,應該是百毒不侵的,應該是能主宰一切而不被一切所主宰的,誰有智者認這樣的色身爲我爲我所?趁早在自己的心裡滅除去,否定它,然後去找新主人來皈依。這樣明顯明確的理,自己内心還無法確認,那就說明修行還有所欠缺。究竟欠缺什麽呢?福德、智慧、禪定、戒律等等,能完善的盡快一一去完善,不要再嬾惰一再拖延了。

當色身非我五蘊無我之理已經很明確的時候,自己本應該勇敢的承擔下來,無始劫以來的對於自我的觀念,應該更新改換,舊去新來,煥然一新。可是這個我的觀念就好像卡死了,說什麽也動不了,再前進一小步都很困難。這就是障,猶如一座山橫档在面前,越不過去。要推倒這座山需要自力和他力衆力和合。自力包括戒力、定力、慧力、福德力、善業力;他力,一個是佛菩薩護法神的加持力,一個是同參道友的推動力,一個是其他善緣之力。以自力爲主,他力爲輔,只有自力具足,他力才能有所能爲。

比如一個人推車行在上坡路,突遇前方一塊大石擋在車前,自己無力前行越過大石,無論如何用勁,就是推不動車。這時候就需要衆力和合了,自力在於自己的體能、毅力、巧力、決策力等等;他力就是,由於自己從前所結的善緣,種下的善業,正好遇見有人路過,此人與你有緣,願意來幫助你一起推車,如果兩個人推不動,正好又遇見另一個人路過,那個人也願意伸手相助,和三人之力就順利越過了大石,繼續前行。

如果往昔你沒有結善緣幫助過他人,沒有種下福德和善業種子,那麽在你遇到阻力的時候,就會孤立無援,沒有什麽外力他力來幫助你。也許你都不會遇到有人路過你身邊,沒有人知道你遇到了困難。即使有人路過,由於無緣無福,也沒有人願意出手相救。

學佛路上修福結善緣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成佛之道需要極多的助道者,單獨一人之力不能爲之,孤立無援怎麽能渡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時劫?爲人舉手之勞都不肯,福德不集,善緣不結,種子不種,憑一己之力,遇到任何阻礙都無法越過,徒感歎和傷悲。自己不助人,如何有天助?

十、有所得之心能得解脫果嗎?

總有人對我說:師父,我想証果,我想明心見性,我想達到七住位,我該怎麽修?這樣說話的人,只對果感興趣,不對過程感興趣,只想有知見,不想改變自己脫胎換骨,内心其實是重於果,不重於修証和解脫的,這樣的話,任何外力都不能有益於他。世間有利益之處,衆人趨之若鶩,佛教裡有利益之處,衆人同樣趨之若鶩。

爲什麽衆生會投奔利益之處?有我,有我所,有法,有執取,因此就會有所求。以有我之心,有所求之心,求取佛法上的利益,有利益可得嗎?無我無所求才有果,有我有所求何來的果?認爲有果可得,看到了佛法當中果的利益,於是就直奔利益之處,準備奪取。這樣的話,能得到什麽果証嗎?爲什麽如今漫天飛舞著衆多假果?以有所得之心奪得了假果,如何能不墮入三惡道?心中的果不空,利益不空,名利不空,能斷我見嗎?不斷我見,能得果嗎?

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才能斷我見証果,以有所得之心得假果之人,增益我見我執,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更重,與道相違,背道而馳。道是解脫,背道是生死。世俗界是一個名利場,在某些人眼裡,佛教界同樣是名利場,有名利可得,追逐佛教裡的名利,更趣向於生死。

十一、三昧是修法成就的標志

問:修日觀是不是要修到一天24小時影像都不消失,才能次第往後修呢?

答: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的每一觀,在出現相應的三昧以後,觀行才算完成,之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觀行。第一觀日觀要修出三昧,落日三昧,心中的落日相能連續不斷地現前不滅,身心都處於禪定狀態中,沒有煩惱和襍思,除了睡覺都在定中,這樣日觀三昧就修完了,可以轉入第二觀。修任何一種法,証任何一種道,包括禪定和智慧,如果沒有三昧出現,都不算修成功,不算証法証道。出現三昧前後的時間裡,睡眠也不沉重,沒有襍夢和亂夢,内心也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睡眠少而輕,不昏沉。輕度睡眠時心裡應該有影像,深度睡眠時沒有了。

日觀在所有的觀行裡屬於最簡單最容易的觀行,可是不少人修了三年多仍然沒有什麽消息,三昧影子也見不到,可見修行不是那麽簡單的事,尤其是斷我見和明心見性這樣的大智慧成就,更不是很容易的事。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修到第三觀成就,才能保証命終往生極樂世界,修到第七觀才能明心開悟。三年當中沒有人把第一觀修成,第三觀和第七觀要修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就?修行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除非前世就修習過,並且是成就者,今世才稍微容易一些。

十一、爲什麽斷我見需要相對應的禪定?

斷我見是戒定慧相結合的産物,也是斷煩惱之後的産物,而慧又離不開禪定。斷我見之後才能得解脫,解脫就是解脫於煩惱的纏縛,而斷煩惱不僅是智慧的成就,更是禪定的結果,沒有禪定不能斷煩惱,就不能斷我見。

初果二果需要有未到地定,如果沒有未到地定,也無法成爲初果向。初果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是欲界中最粗重的下品煩惱,需要在未到地定中斷除。二果需要斷除修道所斷的煩惱,是欲界中的中品和上品煩惱,更需要在未到地定中斷除。初果和二果人命終以後,只能生在欲界天,不能生到色界天和無色界天,因爲沒有色界初禪定的緣故。

二果需要在初果的基礎之上繼續觀行四聖諦理,現觀是離不開未到地定的,否則就無法現觀,只能靠意識的思惟分析,不能有現量觀察智,無法証得三果,也無法獲得初禪定。三果要斷除欲界一切煩惱,也要斷除色界至少一品煩惱,成爲心解脫的聖人,所以最基本的要有色界的初禪定。三果人命終會生到色界的五不還天,或者在中隂身裡再斷盡一切煩惱,証得四果,入無餘涅槃,如果三果人沒有色界定,如何能生到五不還天,如何斷盡煩惱?

禪定如果不具足,就不能斷除相對應的煩惱,沒有色界定,欲界和色界的煩惱惑就無法斷除,如果沒有未到地定,欲界的煩惱就不能斷除,四聖諦理就不是解脫道之所依。說不斷煩惱也能証菩提的那些人,就是因爲沒有禪定,内心的煩惱無法降伏,意識的解勝,好像很聰明,但沒有實証的智慧,不能擺脫煩惱纏縛,就離不開六道輪回。學佛不修禪定,全靠臆想,那就都是戯論。

十二、在禪定中觀行,得到的結果一定是現量實証嗎?

定中觀行觀出了結果,這個結果,一可能是意識單獨觀行出來的,二可能是意識與意根共同觀行出來的,那麽意識單獨觀行出來的,不能起決定作用,只有意根也觀行出來了,才能起決定作用,才有定慧等持的三昧出現,才是真正的智慧。

爲什麽同樣在定中觀行,會出現兩個結果呢?這是因爲定有淺深差別,所攝受的識心的觀行智慧就不同。定有淺深差別,比如有初禪定和具足的未到地定,還有不具足的斷斷續續的未到地定,還有更粗淺的定,定的時間長短不一,這樣觀行智慧就存在很大差別。定淺的,未到地定還不具足的,意識的功能作用佔絕大部分,推理分析的作用比較大,意根的思量作用很小,得出的結論就不是現量。即使有未到地定,但每次定的時間比較短,觀行始終處於粗淺階段,深入不下去,則不能有深細的觀行智慧,所得結果牽強附會,沒有現量。

禪定是如此重要,有的人就一心修定,什麽也不管,既不斷惡修善,也不想辦法修除性障煩惱,也不積極積累福德,由於無福加性障重,修了十幾年二十年,禪定仍然修不出來。相反性障煩惱輕微的人,積極護持三寶,積累見道功德的人,一修禪定,就能得心應手,幾個月時間身體調理得就很順利,定力增強很快,比其他人二三十年修的還快。可見修行在修心,不在坐的時間長短,如果不修心,煩惱重還率性而爲,業障不減反增,禪定怎麽能修持出來呢?

十三、什麽是見地?

見地的地,是指修証的層次,所處的身份地位。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將地分爲十七地,從凡夫地到佛地。每一地身份都不同,地位都有所上升,以福德、智慧和禪定的不同來劃分。其中欲界有九地,是按照福德來劃分的,色界無色界是按照禪定來劃分的,其中也有智慧的輔助。凡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和佛地,是按照証量來劃分的,証量裡包括了福德、禪定和智慧。

那麽見地這個詞語就不能用在凡夫身上,因爲知見得到了實証,見解得到了証實,証得了無生忍和無生法忍,就有了一定的解脫智慧,身份就上升到了聖賢的地位層次,從前的知見見解就變成了見地。

知見、想法、觀點沒有得到証實的,只能叫作知見、知解、個人的想法。要想証實自己的觀點見解正確,就要修習戒定慧,定中參究,親自証得,親自見得,而不是遠遠地思惟琢磨、主觀臆斷。主觀臆斷的不能斷疑,親自見得的証實的才能斷疑,斷疑之後才能生起解脫智慧,身心世界才能發生根本性地轉變,從此思想層次身份地位都上升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