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观行五蕴断我见(第二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4-10-04 19:09:26 阅读: 1844

第八章  俱舍论疏第二十三卷(闻思修证四慧) 

闻所得慧和思所得慧,是在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善根之前出生的智慧,这两种智慧不够坚固,遇逆缘则会退失。修到思所成慧后边的修所成慧的时候,观行智慧才不会退失。四种善根中忍善根出现的时候,善根才不退,观行智慧也不退。在四加行修完之后,才会出现证慧,证得四圣谛所出生的智慧,也叫作现量智、法智、类智等等。 

第一节  闻慧

原文:杂缘法念住总有四种。二三四五蕴为境别故。唯总缘五名此所修。彼居此中修四行相。总观一切身受心法。所谓非常苦空非我。然于修习此念住时。有余善根能为方便。彼应次第修令现前。谓彼已熟修。杂缘法念住。

释:在修习四念住中的法念住时,还要间杂观修身念住、受念住和心念住,不仅要缘法念住,还要间杂着缘其余三念住。因为修习法念住所对应的受想行识蕴四种境界各个不同,所以要总缘色受想行识五蕴来观修法念住。行者心缘法念住中要修习苦谛的四种行相:苦、空、无常、无我,从总体上观行身、受、心、法的苦空无常无我性。而在修习法念住时,还有其他善根如暖、顶、忍、世第一法,能方便验证所修结果,行者应该次第修习,使令四种善根一一现前。当这四种善根现前的时候,就说明行者已经很熟练地修习了杂缘法念住。

原文:将欲修习。此念住时。先应总缘。修无我行。次观生灭。次观缘起。以观行者。先观诸行。从因生灭。便于因果。相属观门。易趣入故。或有欲令。先观缘起。此后引起。缘三义观。此观无间。修七处善。

释:行者在即将要修习此法念住时,首先应该从总体上缘于五蕴观行无我的行相,再次第观察五蕴的生灭,这是观行五蕴的无常行相,再次观行五蕴的缘起,这是观行五蕴空的行相。因为观行者是先观行身受心法诸行,是随顺于因缘而有生灭的,这样就方便从因果的相属角度来观行无我无常,容易趣入四圣谛理。有的人是想要先观察五蕴的缘起,后续再引发缘于蕴处界三法义的观行。这种观行方法就是无间断地修习七处善根,即于色受想行识五蕴分别观察其苦、集、灭、道、味、患和出离。

原文:于七处善。得善巧故。能于先来。诸所见境。立因果谛。次第观察。如是熟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顺现观谛。谓欲上界。苦等各别。于如是八。随次第观。修未曾修。十六行相。彼由闻慧。于八谛中。初起如斯。十六行观。如隔薄绢。睹见众色。齐此名为。闻慧圆满。

释:由于在修七处善时修得了善巧的缘故,就能于先前所观行的所有境界,建立因果谛理,即明了五蕴的苦集灭道,次第观察五蕴的七善处。像这样熟练地修习观行智慧和禅定以后,就能出生顺于四圣谛的现观谛智。顺现观谛就是随顺于欲界和色界、无色界各自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等的智慧,虽然这时候还没有现量观行智慧,但是却能生起暖法善根,不违背四圣谛理。

这样对于四念住和四圣谛八种义理,随其次第观行,修习从前所没有修出来的十六种行相。行者由于闻法所获得的智慧,在这八种谛理的观行中,最初生起了这样的十六种行相的观行。这时候的智慧犹如隔着一层薄薄的布绢来观看一切色相,到此闻慧就修圆满了。

闻慧修圆满的时候,观四念住和五蕴,就像隔着一层薄绢见色,虽能见色的轮廓犹不清晰,朦朦胧胧,在闻慧出现之前,见一切法就更加朦胧不明了,无明很重。修到闻慧时,无明变薄一些了,修到思慧和修慧时,无明变得更薄了,及至证慧出现了,无明断除一部分,三缚结断除。

对照以上论文中所描述的闻慧特征和修行过程,检查自己的闻慧修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修习圆满了。即使已经修习圆满了,这才仅仅处于闻慧阶段,离证慧还有很远的距离。如果修了若干年,连闻慧都没有修圆满,应该检查自己差在哪里,如何弥补差距,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快马加鞭,精进修道。 

第二节  思慧

原文:思所成慧。准此应说。次于生死。深生厌患。欣乐涅槃。寂静功德。此后多引。厌观现前。方便勤修。渐增渐胜。引起如是。能顺决择。思所成摄。最胜善根。即所修总缘。共相法念住。

释:思所成慧依照闻所成慧的准则也应该说一说,在闻所成慧圆满之后,就会对于生死轮回深生厌患,厌倦世俗,欣乐于涅槃的寂静功德。在此之后就会更多地引生出厌离世间的观行,现观世间之可厌,这样对于修道和观行就会更加地精进,观行越来越深入,智慧越来越殊胜。乃至于引发出了能随顺于五蕴苦空无常无我谛理的顺抉择分,由思所成慧所摄属的最胜善根就出现了,这就是所修的从五蕴总体上缘着四圣谛共相的法念住。

共相是指一切众生的五蕴都是同样的苦空无常无我,所有众生的五蕴都具有这样的共同属性,与此相对的是别相,是单体众生五蕴的苦空无常无我属性。法念住要从别相和共相两个角度来次第观察,才能修行圆满。

这里描述出了思所成慧所具有的相貌和特征,最主要的就是有对五蕴世间的厌患心,厌倦于三界世间,向往于清净的涅槃功德,内心顺从于五蕴的苦空无常无我性,不违逆四圣谛理,对四念住有如理如实的抉择,发起顺决择分。顺就是顺从、不背离四圣谛的意思,如果内心抗拒无我无常苦空之理,那就没有顺决择分,闻慧也不圆满具足。

如果学人还没有出现对五蕴世间的厌离心,还是对世间抱有欲求和希冀,赞叹世间法,贪着于三界世间法,不肯舍离,执着于世间眷属,情执深重,那就没有思所成慧,没有随顺于四圣谛理。这样的话修所成慧就更不具足了,离证道就太远了。通过观察众多所谓证果明心之人的言行,发现极少有人厌患世间,极大多数都是对世间充满了贪欲和希冀,所以这些所谓的果,都与真果相差太大了,联想其后世果报,就令人唏嘘不已。

有些人就会说,我们修学大乘法想成佛道的人,就是要保有五蕴,在五蕴世间里修行,自利利他,不应该厌离五蕴世间,如果厌离世间就是非菩萨种姓。此言差矣,菩萨应与声闻缘觉一样对世间生厌,只不过虽厌而不离,绝对不与凡夫一样喜乐于世间,贪着于世间,明知世间是幻化的,菩萨的智慧怎么能对幻化的世间抱有什么希冀和欲望呢?有欲有贪有喜乐,就说明其智慧有亏有差池,不明空幻之理。菩萨知世间空幻,其心寡淡,无欲无求,但为道业和众生,随其愿力,不得不行走于世间。而凡夫心却不是不得不,而是欣乐于世间,味着于世间,不忍舍离。所以无论是小乘学人还是大乘学人,只要修出思所成慧,必然会对世间生厌离欲,菩萨不离欲就是非真菩萨。

在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中都有禅定,只是禅定的深浅不同而已,如果连基本的粗浅的禅定也没有,闻所成慧就不可能圆满具足,更别说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了。每一种智慧,都与禅定不相分离,无定心乱,心神不集中,则闻思不具足,定浅慧浅,定深慧深。在之后的修所成慧的集聚过程中,禅定一定要具足未到地定才能参证成就,从而见道。未到地定不具足的时候,可以有闻慧和思慧,也可以有修慧,但是修慧却不能圆满,也就不能见道。

原文:准上论文。即是三义七处等后。起总相念住。入暖法也。三义观者。即蕴处界。三科义也。七处善者。如实知色苦。色集。色灭趣。色灭行。色味。色患。及色出离。如实知受想行识七亦尔。如实知色。是四智知。谓法类智。世智苦智。

释:对照上述论文中所说,应该知道,在观察蕴处界三科义以及七处善之后,就会生起缘于五蕴总相的法念住,入到暖法善根中。三义观就是对蕴处界三法的观察;七处善就是如实知色蕴的苦、色蕴的集、色蕴的灭道、色蕴灭所修的道、色蕴的味、色蕴的过患,以及色蕴的可出离性;并且如实知受蕴这七处善、想蕴这七处善、行蕴这七处善和识蕴这七处善,也都是与色蕴七处善同理。并且如实知色蕴,会生出四种智:法智、类智、世俗智和苦智。

解脱的人具十种智: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和无生智。由于如实观察了五蕴中各蕴的七处善,就会以智慧如实知色蕴,知色蕴的智慧有四种,就是法智、类智、世智和苦智。法智是对一切法从总体上,以智慧观知其无我无常苦空;类智是对总体法中的相同类法的智慧观知;世智是对世俗界中法的智慧应对,随着世俗众生的根基利钝随宜度化;苦智是对五蕴世间的如实观察,以智慧知世间一切法皆为苦,不可取。 

第三节  修所成慧的四加行四善根

一、四念处的观行,和四圣谛有没有关系?在四念住的观行过程,每个念住都要观行四圣谛理,这样合起来就观察了十六个行相,十六行相具足观行,就会获得四种智慧境界,就是四种善根。这四种善根就是暖、顶、忍、世第一,也叫作四加行。这是见道之前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四加行四善根属于修所成慧,在这之前属于闻慧和思慧,比较浅,未熏到意根,而熏到意根,意根有所触动有所改变,随顺于苦空无常无我,发起顺抉择分,就有了修所成慧。有了修所成慧,圆满具足时才会见道。所以四加行非常重要,大家应该都了解,我会慢慢讲一些这方面的法。

还需要给大家完善的理论是三十七道品,稍微讲细一点,让每个人知道自己是否在修三十七道品,以及修到了什么程度。最后再讲一讲,在见道之前的修道过程中,应该需要在禅定中断除哪些比较粗重的欲界粗烦恼,细烦恼是在见道以后才能断除的,见道之前断不了,色界烦恼就更不能断除了。这样小乘的法,基本上就差不多够用了,无需再多讲了。

修道,其实是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个人在用功,很少的时间用来闻法,吸取理论知见,用以指导修行,不至于走偏路岔路。当理论知见吸收的差不多够用了,完全是个人专心一意用功,再多用时间学理论,那就耽误事了。所以我以后也不想讲太多的法,免得耽误大家的实修。如果以后发现还有理论上的不足,我再慢慢补充一下,具体的还以实修为主,理论够用就行,贪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还浪费时间。

在四加行的修行阶段,因为有效的熏到了意根,所以身心都会发生改变,心比从前清净了,烦恼变得轻了,身口意行转变清净一些了。只有这样,才能逐渐与见道后的圣贤人的心行品质相应,然后才能见道。所以不是说自己身心改变了,烦恼轻了,就是见道了证果了,还差得远。那些总是怀疑自己在大乘法悟了悟了的人,如果这些法都没有修,没有修具足圆满,那么以后就断了这个疑吧,不用怀疑,自己没有悟,解悟也不是。有些人悟后和悟前身心世界变化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任何改变,只是知见多了一些,有一些人知见都不足,这样的人三十七道品都没有修,四加行都没修到,只是处于闻思阶段,那这样的误会简直是太大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会?

二、知道1+1=2,在闻思修证四种慧中属于什么慧?

闻思修证四种慧都知道1+1=2,但是知与知的差别太大了,一岁孩子就可以知道,1+1=2,甚至狗调教好了也能知道1+1=2,大学教授也知道1+1=2,数学家也知道1+1=2,这中间差别究竟有多大?1+1=2属于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难题,中国数学家只有陈景润和华罗庚曾经着手去论证和证明,但华罗庚及其他数学家也没有论证出来,没有给与有效证明,陈景润不知道是否完全证明了。有能力证明1+1=2的人亿中无一,能够着手证明的亿中不超过一,能够思索1+1=2的人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能够知1+1=2的人无数。

所以我们所有人都知道1+1=2,这个知的水分究竟有多大?同理,很多学佛人学了四圣谛理和如来藏之法,学了几年时间,或者只学了二三年,甚至只学了两三个月,就说自己证了悟了,这里的水分当然也就相当的大了,大多数人都没有走到修这个层次,没有因缘来如实、踏实的修行,所有见道的因缘都不满足,谈何修慧和证慧?有个思慧就相当不错了。也所以说,学佛修行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走的,不要过分的高估自己,低估佛法,否则旧业未消,又添新业,后世如何能解脱?

幼儿园里的孩子和小学生以及中学生们,要想实证1+1=2,要如何努力?如何完善证明1+1=2的因缘条件?亿分之一十亿百亿分之一的实证比率,你们觉得这些孩子们将来实证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如何努力?除非是数学天才,否则几乎没有可能性。对于1+1=2的证明,最重要的是中间的逻辑演算步骤,结果已经给出来了,中间证明过程没有,需要补全,在论证过程中,要忘记结果,把结果当作未知。论证过程中的辛苦,了解一下陈景润就知道了,代价很大。

在佛教中修习接触了四圣谛和般若唯识的佛子也有一些,但在所有学佛人中的比例还是很少很少,这些人中对于大小乘法有不同程度的知和解,四种慧中多数都属于闻慧,少数属于思慧,极少数能有修慧,但是达到证慧这种程度的人可能寥寥无几,亿分之一有可能。那么已经知了四圣谛理和如来藏般若空理还没有实证的学佛人,应该如何去实证和亲证?或者是已经理解了佛法、解悟了佛法的学佛人,应该如何再去亲证实证?需要完善什么因缘条件,做何努力才能真正实证?

而对于理解了佛法、解悟了佛法的这部分人,要想实证佛法,需要把自己所解的所悟的全部都忘掉,把结果当作是未知,不要带入参究的过程中。这需要有修慧,实修三十七道品,戒定慧,菩萨六度,完善见道的种种条件,在甚深的禅定中如理参究。所以解悟佛法的人,需要忘记所解,放下从前所学的知解,抛弃名利心、争胜心、虚荣心,舍得从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不急不躁,这样才有实证的可能,中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很辛苦,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是值得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