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四念處觀行體驗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5-07-04 05:15:56 閲讀: 0

第五章  觀行問答

一、問:身體脈輪圖是否存在?

答:身體是有脈輪的,脈輪是身體各經絡滙聚的主要之處,氣脈通過這些脈輪的感受我都體驗過,氣脈最初經過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都有相應的反應,身體越不好,堵塞越嚴重,經過脈輪之處感應越強烈,那些堵塞的地方越難越過去,流傳的脈輪圖算是正確的。

我們修行別管哪個宗派,也不用管是不是外道法,如果對我們有用,不必排斥,他宗他派並非一無所是,取長補短還是有不少好處的。我們的身體和外道的身體構造是一樣的,那麼在修身階段,出現的現象是差不多的,即使你不是主動想修身,而是修心,但是打坐修行就涉及到了身體的問題,這是躲不過去的,那麼對修身有用的方法就應該了解一些,以便心中有數,懂得如何應對。

由於我們的身體和外道的身體和任何一個宗派人的身體都是一樣,結構一樣,脈輪一樣,氣脈運行的方式、通道都是一樣,那就不要排斥外道法,了解一下就知道自己現在的色身是什麼狀況,遇到問題就不至於驚訝和手足無措了。外道以修身為主,我們以修心為主。我們修心就離不開修身,我們了解那些身體氣脈的知識和對治方法,以解決好自身問題。其他的都不必在意。

二、問:之前是主動呼吸,昨天開始自然呼吸,呼吸卻變短了,這是為什麼?

答:呼吸變長變短都不用管,只要心專注於呼吸了,禪定和觀行都會相續增長,如果氣脈通了,呼吸自然會深細緜長。只要有禪定一切都好辦,身體情況都能改變。觀呼吸是一心觀行呼吸的狀況,別的都不要去考慮,不要去想別的事情,弄明白自己呼吸狀況就好了。經文裡有觀行步驟,第一步沒有做好,就不要做第二步,不要往下進行。一個時間段只觀行一種法,不能多,多了就會心亂,定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逐漸增加觀行的內容,就不至於心亂了。觀行時,除了觀呼吸,其他的對法的理解和感想什麼的都沒有用,心裡不用想太多,以免干擾觀呼吸。

三、問:這段時間開始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專注於呼吸了,有時走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專注於呼吸,內心開始無來由的生起喜悅之情。我在三年前也有過這種感受,當時打完坐後,感覺每個細胞都是愉悅的,別人怎麼罵我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只持續了一個多月,後來就再也沒有這種感覺了,直到最近,這種感覺又出現了。為什麼會有喜悅的現象?

答:禪定的功德之一,就是能使心生喜悅,內心愉悅。心念專一,能夠改變四大,身體健康輕盈輕安舒適,所以心就受影響,生起喜悅,精神愉快,沒有煩惱。心喜是三十七道品之一的喜覺支,在喜覺支之後會生起猗覺支,身心輕安,在猗覺支之後會生起定覺支,身體輕安之後,禪定覺知就會出現了,定覺支之後會出現捨覺支。喜覺支能降伏煩惱,減輕煩惱。

人在高興快樂的時候,對人就和善不瞋惱了,寬容大度了,性情改變了。心喜才能善,是福報生出的善。所以三十七道品的大小乘修行的必經之路,不修三十七道品,心地就不能改變,煩惱不能斷除,就不能證果和明心,為什麼說心專注以後感覺全身每個細胞都是喜悅的?因為四大的改變,是從細胞最基本的粒子先改變,細胞的四大改變了,心就會感覺舒服愉悅喜悅。

四、問:最近兩次坐禪觀空,身體的壓迫感非常強烈,無法動彈,幾乎失去控制。而且今天的氣阻在雙臂,現在兩個前臂酸麻不止,跟干了重活一樣。是否需要調整?

答:胳膊酸麻腫脹,是有堵塞的地方,氣血不容易通過去。不打坐的時候,氣運行的不好,不會感覺什麼,氣足了以後,遇到堵塞之處,就會有反應,病障就出現了,打通以後,病障就會消失。身體有壓迫感,不能動,說明氣足,氣越足越容易打通身體和雙臂,能堅持則堅持,估計很快就能把胳膊脈絡打通了。知道打坐當中身體出現的任何現象都是氣脈問題,氣血運行問題,身體再有任何現象都不用憂慮,慢慢調理,都會好的,不要太在意這些事了。

五、問:打坐時如果氣機持續發動,一直在頭部不過去會怎樣?

答:氣脈一直在頭部,那是發起的氣足有力量,同時頭部有阻礙,氣機還不能過去,如果沒有阻礙氣脈暢通,就沒有氣機之說了。這時候能堅持則堅持,堅持不住的時候就觀想氣從頭頂百會穴出去,或者下座拍打頭部讓氣散開。但散開以後還會沖擊頭部,徹底打通才能解決問題。頭部不完全打通,氣機也會過去或者消散,然後會循環到前邊任脈,從任脈再到督脈,再到頭頂。直到進入中脈,從頭頂出去,全身氣脈就徹底打通,身體就再也沒有障礙了,從此以後禪定的修行就會暢通無阻。

頭部氣脈能打通,氣血循環的好,思惟會非常清晰,精力充沛,能開智慧,能打通一部分也是相當好的。氣脈打通,心清淨,身體就會出香氣,非常香,心情很愉快,快樂無憂。這些都是生滅法,不用執著,現在禪定已經生起來了,能夠觀行就行了,不要太在意氣脈的事情,隨它去。

六、問:我平時打坐就是心緣一個點上,再增加一個所緣點,是心同時緣在兩個點上嗎?

答:增加所緣點的意思是說,在一開始定力不夠強的時候,只觀察鼻孔氣息流動現象就可以了,待定力增強了以後,再隨著氣的運行,一直觀下去,觀察氣入氣管、胸腔和丹田等等部位的情況。如果定力增強了,可以把這個觀行的通道拉長一點,注意力隨氣息走。如果定力再增強,你就隨順著氣的運行而觀察,同時身體各部位情況都要觀察和了知,氣息散開的時候也是這樣觀行。這是漸進式的觀行,視定力強弱而定。如果定力不足,就只觀鼻腔內的氣息就可以了,應該隨著自己定力的強弱來加減觀行所緣的對象。

七、問:昨晚單盤打坐,持誦心經後心靜下來,開始觀呼吸,慢慢進入似睡非睡狀態。大約30分鐘後身體感到舒適,輕飄飄的,慢慢開始身體振動而且越來越大……我控制不住了自己了,沒有呼吸了,身體在搖晃,眼睛掙不開,心跳聲加快要咽氣了……心裡知道但控制不住自己了……很恐懼,感覺自己要死了,說不出喊不出動不了,好不容易摔倒下來,過了很久才恢復平靜。這是怎麼回事?

答:最初修定的時候,心靜以後,氣脈運行的好,有可能會有氣機發動的現象,這是打通全身脈絡的好現象,能很好的調理身體。如果身體條件很不好,就不要一下子入定,要慢慢來,一點點的調理身體,免得很突然適應不了。

開始入定出定會不由自主,身體都被氣機控制著,不太聽自己調動,時間長了就會緩和許多,由自己控制說了算了。當身體氣機發動的時候,只管放心,什麼也不用管,心越空越好,越沒事,只管放空自己,捨得空,敢於空,空了就沒事了。

八、問:在打坐中出現的各種境況,比如看到佛像等等,應如何對待?

答:一切境界都是虛妄的,在打坐中不管出現什麼現象,都不要理會,來者不迎,去者不送,見到佛像既不要歡喜也不要害怕,見到有人來殺你也不用理會,無佛無魔,都是幻像而已,只觀呼吸就行了。如果著境,把境界當真,就容易出偏,甚至入魔境,不好處理。

九、問:我隨著呼吸出入,意識在呼吸上,怎麼才能觀行頭部呢?

答:觀呼吸時,觀的對象始終是呼吸,沒必要觀頭部。所緣點要專一持久,定慧才能同時相續生起,否則就會散亂,不生起觀慧,與不觀無別。觀行就是觀察事實,有什麼就觀察什麼,如實知什麼,沒有的不用想象,要尊重事實,在現量的法上才能生起現量智慧,想象出來的都不是,觀行先鍛鍊注意力集中而已,並不難。

十、問:我現在雙盤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採用腹式呼吸,自然呼吸不用意念引導,氣息微弱容易昏沉,很難止息入定。弟子在觀呼吸時,吸氣盡量慢長,可否憋氣盡可能長,後再呼出?用腹式呼吸或者胸腔呼吸是否都可以?

答:兩種呼吸方法都可以用,最初修習的時候,如果修習的方法對身體有好處,就容易入定。但是如果修習時間長了,想要入定並且起觀行的時候,刻意憋氣,就不會有深禪定了,也無法觀行思惟。只有練習非常熟練了以後,不用再憋氣了,才能觀行。

十一、問:今天大概坐到四十分鐘左右的時候,從腿部到腰部的位置一陣一陣的出現震動顫抖的狀況,一直維持到下坐的時候,震動的過程中有一點舒服的感覺,以前從沒出現過這種情況,這是怎麼回事?

答:這是由於心安靜下來以後,身體裡的氣脈運行順利了,氣機發動起來的現象。氣機最初往往都是從丹田處發起,於丹田向全身運行,運行的速度和路徑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身體狀況而異。欲界定和色界初禪定的引發,都離不開身體氣機的發動,就是說禪定離不開色身的運轉活動,只有色身沒有障礙了,才能發起欲界定和色界定。

將來色界的初禪定發起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身體裡的氣脈運運而動,那股力量不是人為的意念發起的,是身心靜到一定程度時自然生起來的,只有性障煩惱和念頭生起來的時候,障礙就出現了,身體裡的氣機才會退下去,初禪就隨之消失了。因此初禪定不能離開盤腿打坐,大多數都是在打坐的時候發起的,活動中禪定持續的時間短,而且不容易保持。

既然修定離不開身,那就離不開盤腿打坐。盤腿打坐是修定的基礎,後續的深定更離不開盤腿打坐,因為盤腿能讓氣血集中和順利運行,身心都安穩,得定就快而穩固,再以坐中的禪定為基礎,在色身的活動中才能生起禪定和保持禪定。如果不盤腿打坐,單單靠活動中修定,一是禪定不容易生起,二是生起以後不容易保持,三是不會有深禪定,四是觀行不容易。

有人說修道不在腿,此言差矣,如果腿降伏不了,身就降伏不了,身降伏不了,心不可能真正而長久的安靜下來,禪定就不容易出現,也不能保持長久,也不能深入。歷代祖師和禪定學人的修行都證明了這點,諸佛菩薩和阿羅漢辟支佛們的修行過程都證明了這點。

十二、問:氣血虛的人打坐會使氣血更虛,還是會變好?

答:打坐本身有調理氣血,改善身體素質的作用,如果身體裡有病,打坐會使氣脈有規律的運行,氣血活絡,身體裡疾病就會從身體表面往外排,看著好像是病更嚴重了,實則是裡面的病排到外面來了,病的症狀就比較明顯。打坐時間長了,身體所有疾病都會好轉,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十三、問:站在路邊等人時,用心專注一念,若合掌時,10到15分鐘後會感覺身空,呼吸微細緜長,心安逸;若垂手站立時,會感覺身體被某種力量夾住動彈不得,尤其是雙臂被定住,漸漸無法感知。若有活動以後,則心就會失念,提念之後頭部會有刺痛感。這種不穩定的狀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是因為打坐禪定的功夫不夠,身體出現了狀況?

答:這是初步的比較好的禪定狀態,剛開始修出禪定時,身體在禪定中不容易自在活動,感覺很僵硬,不能動轉,如果強行動轉,不是心理難受,就是身體某部分難受。多次修習禪定以後,就會適應禪定,身體就能自在多了,想活動就能活動,不受束縛。要想身心都能自在的出入禪定,需要不斷的修習禪定,熟練就好了。靜止的禪定容易修也容易保持住,動態的禪定不容易修,有也不容易保持,只有靜止的禪定深了以後,才能保持一些動態的禪定。

十四、問:提念觀行的時候,心裡始終有所緣,只緣在呼吸上,可是氣的流動是中斷的,況且氣流動的路線也不明顯,且速度很快,也看不清楚氣流的形象,一刹那就過去了,這應該如何處理?

答:心念緣於呼吸,開始的時候會出現不自覺的屏息現象,屏息的時候就感覺氣息不流動中斷了似的。當禪定還不足的時候,心還是有點粗糙,觀察不了更多更細膩的法和現象,氣運行到哪裡就不知道了,也容易失念,跟不上氣流運行的速度。這時候就需要繼續加深禪定和觀行力,不要著急,不能急於求成,有急迫的心就會心亂,會阻礙禪定的生起,禪定的功夫需要慢慢具足和增長,量變才能質變,禪定到一定程度心就會細致一些,觀察的法也會深細了。

十五、問:打坐的時候腦神經好像被彈了一下有震感,是怎麼回事?

答:這是氣脈運行到大腦這裡,在通腦部的氣血,那地方有淤堵,氣通過的時候就會有震動的感覺,氣運行的越強感覺越明顯,疏通的效果越好。身體其它部位也是這樣,感覺越明顯,堵塞的越嚴重,氣脈運行的越強勁有力。

十六、問:房間裡的灰塵很多,平時看不到,等到陽光照射到房間裡,才能看到灰塵。打坐也一樣,平時意識不到自己妄念多,打坐心靜下來的時候才意識到了,就像照進房間的的一縷陽光。為什麼打坐的時候能觀察到自己的妄念多?

答:每個人平時的妄念都很多,大大小小細細碎碎的數不清,來了去去了來,停不住,因為心念不集中,或者心不夠清淨,就觀察不到這些念頭的生生滅滅。心念清淨,有定力,念頭集中的時候,就會發覺到自己心裡的念頭很多,就像陽光照進了房間一樣,心靜發光有智慧,能照見妄念和煩惱。所以禪定是個好東西,能集中精力,能讓我們有反觀力,能讓心細致,從而發現平時發現不了的問題,發現問題就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有了智慧。

每個人平時煩惱也非常多,因為習以為常了就感覺不到煩惱,等空閑下來,有精力反反復復觀察自己,才發現自己內心都是煩惱。知道自己有煩惱就好辦了,早晚有一天會生起慚愧心,心力足的時候就能降伏這些煩惱了。不知自己的煩惱,不代表自己沒有煩惱,而是因為自己心還是非常散亂,無心安靜下來去反觀自心,內心還沒有覺悟的時候,也不願意發現和承認自己有煩惱。

十七、問:打坐後為什麼會感覺身體像是掉了幾斤肉一樣輕?

答:這是身體裡氣脈運行的通暢,致使身體裡的四大元素改變了,氣是往上飄的,氣足時促使身體上升,就會感覺身體很輕,不沉重了,走起路來輕飄飄,走路輕快無聲,顯得意氣風發,精神抖擻,自然就有了威儀。另外氣血暢通了,就會把身體裡多餘的廢物和水份排出體外,致使身體瘦下來,變得輕松舒適。

十八、問:感覺身體特別嬾,不想活動怎麼辦?

答:身體嬾不願意活動,是因為身體裡有寒溼氣壓著,身體四大種子構成的微粒中水大多火大少,身體就會有沉重感,無力活動,早晨醒了起不來,想辦法排除寒溼氣就好了。另外氣血不通,身體會感覺沉重,所以就嬾,不願意活動。多打坐疏通氣血,排除寒溼氣就好了。

十九、問:最近腿抽筋了,打坐時會不會引起腳踝關節炎呢?

答:打坐不是生病的原因,而是尋找隱藏病症的方法,身體某些部位本來就有病,只是還沒有顯發出來,打坐中氣脈運行到有病症部位被阻礙過不去了,隱藏的疾病就顯發出來了。關節炎和腿抽筋都是打坐中出現的暫時現象,氣脈通過以後,腿腳等等有病的地方就能痊愈了。但如果病症比較嚴重,就要用藥治療,以期早日攻克疾病,不要強忍。

二十、問:之前按照師父教的深呼吸方法,用腹式深呼吸時,先吸氣滿後再憋氣,然後呼氣,停頓一會後再如此反復練習,以上是主動呼吸。昨天主動呼吸了一會後,開始觀察呼吸自然出入鼻腔,感覺呼吸越來越輕緩細微,不再深長,這樣正確嗎?

答:最初觀呼吸時,如果呼吸比較短有障礙,就要運用主動深呼吸方法調呼吸,待把呼吸調勻以後,心念清淨,身心輕安了,再進行自然呼吸。這樣就能進入正常觀呼吸模式,色身沒有障礙。自然呼吸時心很靜了,就感覺呼吸輕微,好像沒有呼吸了似的。呼吸不那麼深和長,是因為功夫還不到,身心還不夠清靜,功夫純熟就好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