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观行体验
第五章 观行问答(2)
二十一、问:今天下午上座,气机很快发动起来,感觉身体轻漂漂,仿佛与虚空融合,无内无外,身体、眼睛、胸部等地方好像都会呼吸,是敞开式的呼吸,人在空中漂浮。心里一个念头我就回了老家,有一个力量在推着我,我向后飞退,心里起个念头感觉自己就死了。但我也不管他,死了不管他(心里是想交给第七识处理),后来不后退了,见月光明亮,普照大地,还是不管他,最后下座,身体始终是飘飘然。
答:身体的这些感觉状态都是禅定的境界,心静以后,身体的四大自然会发生变化,身体就会感觉轻安,好像是在空中飘浮一样,色身变化又促使心起变化。心在境界里转,那是一种定境,是心空以后才出现的状况,不理它就对了。入定境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定中观行为主,以观行为主线。
二十二、问:我观行观到身体大部分感觉不存在了,呼吸也很微弱,再继续观行,身体和呼吸都感觉不到,进入一片漆黑中,这时候该怎么继续观行?
答:你这是入到定境里了,意识变得微弱,不能观呼吸了。如果还想继续观行,就要把心从定境里拉出来,拉回到呼吸上来,心还是要缘着呼吸,观察呼吸的状况,不管呼吸有多弱,都要坚持观下去,由观粗的呼吸到观胎息,不要入到定境里去,定慧等持才能断我见证果,偏定只对修身有益,但不是学佛修行的目标。
二十三、问:观呼吸时意识一边观一边监测其他妄念,这样修对吗?
答:这是意识追逐念头被念所转了,念本虚妄,留也留不住,监督妄念是在作无用功,没有必要去理会妄念,随它自生自灭,把心用在刀刃上,做有用功。如果意识不去监测其他的妄念,只专注于呼吸上,试一试是否禅定进步更快?
二十四、问:昨日观呼吸,呼气的时候感觉气息很长,好像到了海底轮那个地方了,这正常吗?
答:这是正常现象,是气息经过丹田到达海底轮了,气脉运行得比较好,说明心是清静的,身体没有阻碍。气息会在全身各处散发出去,也会从全身各处渗透进来,身体表面的毛细孔都能进出气息。不仅是气息,身体里的物质,和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四大都是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熏染的,这就是所说的磁场,是双向的磁场。所以每个人要对周围环境负责任,要散发正向的能量,正能量。同时也要避开负面能量和不好的磁场,才能正气满满。
二十五、问:打坐中肚子里有气胀感,还排不出来也化不了,怎么办?
答:打坐能调理身体,身体里的垃圾废物毒物会通过废气的方式排出去,如果感觉要排气而排不出来,那是因为身体里还有堵塞之处,可能有些湿气阻塞,吃些热量大的饮食或喝热水姜水,把身体加热驱寒,废气胀气就能排出去了。
二十六、问:打坐时只是观察呼吸,尽量不参与去引导呼吸,突然有一丝丝发现,这个呼吸系统跟自动化机械一样,稍微感觉到像块死肉 ,这是什么现象?
答:这就是修道的进功,是修道的初步效果,定中观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由这种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到达质变,质变就是生起智慧的观照,会逐渐发现五阴身都是像自动化机械一样虚假幻化,不由自主,都是无常无我的,最后就能断我见了。所以观行只是单纯的观,现量的观,不要加进去意识的主张和想法,慢慢就会发现无始劫以来所没有发现的事实和真理。发现真理,只需要你留心观察,只需要专注于所观的法上,日久功深,就会水到渠成,法里所含藏的事实就显露出来了。
二十七、问:观呼吸的后半段时间觉得脊椎被拉得紧紧的,有时百会穴有气流感,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由于心静下来以后,对气息的运行没有阻碍了,气息运行顺畅了,气脉从丹田到尾闾穴,又从尾闾穴上冲到后背的督脉运行,把后背拉直了,甚至气脉会上冲到头部,冲击百会穴,最后从百会穴出到体外。这说明身体的任脉和督脉是通顺的,身体比较健康,心也能静下来 ,禅定比较好,这样有利于四念处观行。
二十八、问:缘于呼吸,保持离言状态;或者去观想气息入到鼻、五脏六腹、丹田等处,两种观行方法各自有什么利弊?
答:第一种符合四念处修行的规则,容易生起禅定。第二种方法心念动得比较多,容易心乱,初学定浅慧力弱者使不上力,观想就会不得力,心容易散动,不容易增长禅定。定深观慧强者越修定越深慧越强。第二种佛法虽然能引导气运行,但如果引导不好身体容易出问题,最安全的方法是随顺气息自然运行,不用管气运行得,有经验者可以为之。观行开始入手时尽量不要用意识引导气息,只做观察就行了,观察呼吸的运行和变化过程,整个过程观察的越细微越好,容易生出禅定和智慧。
二十九、为什么禅定中的观行能出生智慧得解脱?
问:观如何能生慧?比如观呼吸,初期只能观呼吸的动态行迹,只能增强其观注力,也产生不了智慧,只有极度深入禅定粗状呼吸停止后,才证得呼吸是无常法,可谁都知道人的呼吸是终将要停止的,是无常法。又比如白骨观,我们不用坐禅去观,可谁都明白人总有一天,人的尸骨将化为尘埃,归於虚空。我不明白的是这谁都明白的道理为何要去观呢?又从中得到什么智慧呢?
答:意识什么都明白,这些明白又有什么用?意识明白不应该有贪嗔痴烦恼,造作烦恼业行会有恶报,可是意识这样的明了又有什么用?意识也明白怎么才能成佛,这样的明白又有什么用?每个人所有意识的明白,最终解决了什么问题?都知道众生死了生生了死,色身抓不住不可靠,可还不是照样贪执色身不放吗? 所以说意识的种种明白都是假明白真糊涂,丝毫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如果是能为身口意行作主的意根不明白,意根如何能不作主造作无贪嗔痴烦恼的清净业行?如何能作主选择正确如理的方向和目标修学佛法?意根不明白呼吸等五阴活动是生灭无常的,如何能证得五阴无我?意根不证得五阴无我,如何能作主造作无我的清净业行?没有清净业行如何能成佛?意识虽然明白人最终都是一具白骨,可意根不明白,祂就要执身,以身为我,让生死流转不停。
因此说不精勤的修习禅定,不精勤的观察呼吸,不精勤的修习白骨观,纵使意识再明白,也终究不能无我,不能作主得解脱。所有禅定的修习和观行功夫,都是在熏染意根,促使意根明白。意根一旦明白,就出现三昧的智慧境界,有此种智慧,才会心解脱,智慧解脱,智慧成佛。意根不明白就没有三昧智慧境界,那就不能得解脱。如果不想修定,不想精勤的观行,只满足于意识的知解,这与生死业障凡夫无异,业种不改变,命终仍然要随业种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报,兑现因果法则。
三十、问:打坐坐到大约四十分钟时,两眼流泪,一直流到嘴边,以前一只眼流泪,这怎么办?
答:眼睛与肝息息相关,眼睛流泪一是排肝病的现象,二是气脉通过后脑胜义根,把眼部的疾病排出来了,如果有眼屎,就是有肝火排出来了。可根据具体情况再加以对治,也可以不管,加强静坐,让气脉自然运行,排除一切病障。
三十一、问:坐中骨头关节连接处有冰融化的感觉,或是感觉融化后的冰水从一处慢慢流淌,说不清是清凉感还是什么,倒是挺舒服的。这是什么情况呢?
答:这是气血通过关节处调理身体的自然反应,原来关节处或者有寒湿瘀堵,或者有废物堵塞,气血运行到那里,会带走一些寒湿气和废物,关节处就得到了疏通,所以感觉能舒服一些,同时还混杂了病气带来的不舒服。你这身体比较健康,病障不严重,严重的就会感觉疼痛,甚至不能盘腿了。
三十二、问:我在观呼吸过程中,整个色身感觉很粗壮,呼吸的状况却观不到了,但佛像会跳出来,能念佛号,这几天观呼吸已经出现两次此状况,下坐后感觉人很轻松,但却比以前很更怕冷了。这是怎么回事?
答:感觉身体粗壮高大,这是进入到欲界禅定中了,有欲界禅定就会出现欲界天人身,天人身就是高大粗壮轻灵舒适飘飘然的。进入定境中,会有境界像出现,比如有佛像出现,心清净感应到了佛。进入定境以后,由于关注了定里出现的境界,就观不到呼吸了。一切境界皆虚妄,不可贪执,否则就容易走偏,被境界所牵引,不知归路,即使是佛出现在定中,同样也是虚幻的,不能执著。
古代文喜禅师做饭时见饭锅上方有文殊菩萨现身,拿着饭铲子就挥舞过去,想要撵走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就说:修行了三大阿僧祇劫,却被老僧嫌,这是称赞文喜禅师心空不着相。但是心不空没有悟道的人,千万不要这样做,心不空就有佛菩萨相,如果对佛菩萨不敬就有罪过。悟道的人心中无相,所撵的就是假相,没有不敬之过。
人在禅定中,意根不执身,浑身通畅,毛孔微开,冷空气就会进入身体当中,感觉冷。怕冷是因为禅定中气血通了,把毛孔冲开了,与虚空中的空气接触更密切了,就会感觉到寒冷。这时候要多穿点衣服,打坐时把腰腿都要盖好。气脉彻底通了,就不怕冷了。
三十三、问:为什么我一静下来就感觉呼吸变短、变慢了?刚开始心不静的时候,呼吸感觉还比较长。静下来以后,让身体自己呼吸,观气息到不了丹田,可是如果控制呼吸,故意吸气比较长,又静不下来了。
答:心静下来时,就专注在呼吸上了,这时候可能有点不自主的控制了呼吸,或者比较在意呼吸,就感觉呼吸变短了变慢了,自在入定以后心静了,气息才会变长。自然呼吸气息短时,说明身体气脉运行还不通顺,打坐修定功夫不足,需要再加强打坐修定。
当没有定力或者定力很弱时,控制呼吸的时候,心念就有可能变得散乱,心不能静了。控制的呼吸,不是自然的呼吸,不是正常的呼吸状态,不控制的才是正常的呼吸状态。但是为了调整身体,让气脉顺畅运行,可以自主的比较专注的进行深呼吸训练,让气息打通五脏六腑,顺便也能加深禅定。
三十四、问:打坐观行时,气流经过鼻腔咽喉交界处就有摩擦声,随后嗓子就发炎,一直都不好怎么办?
答:那地方堵塞气血不通,就有炎症出现。用深呼吸念佛的方法调治,能打通鼻腔和咽喉的通道,也可以拍打和刮痧咽喉处。有时候意念过于集中,就会有火集聚此处不散,导致上火发炎,可换个地方观行,或者稍微来回流动着观行,不要特别集中用力。
三十五、问:弟子最近上座,都是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身体仿佛与虚空完全融为一体。我特意去感受一下,身体背部、肩、头等部位似乎感觉不到,腿、下丹田部位,特地去感受,若有若无。我体悟观呯吸,呼吸也是透明的,与虚空合。这样体悟对吗?
答:你这是禅定比较好的状态,进入了欲界定,色身有如欲界天人的色身。气息运行得好,身体素质也比较好,浑身通透,就没有了身体的粗重感觉。定中感觉不到身体就对了,身体本来就是空的,身体物质粗重时才有身体的感觉,越粗重感觉越明显,身体色法越细微,越没有感觉,这说明色法就是心的障碍,所以禅定中不用理会色身,也无需过分劳神觉受,或者分神在禅定中出现的身心感受感觉,回光反照,专注观行就好。呼吸不管与虚空合不合,都不是观行的方向和目标,观呼吸最后的结果是证得色身无我和五蕴无我,是断我见。
三十六、问:我现在腿关过不了,每次单盘到50分钟1个小时左右,就感觉精神进入到状态了,这时腿的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都疼的受不了,坚持不了多久,只好放开,观行就受影响,有没有什么办法把这一关过去?
答:这是由于你身体的气在你的后臀部三角区,也就是八髎穴那里有堵住了,在胯骨附近都有淤堵,气血过不去。一般来说是寒湿气和废物堵塞,可以试着采取以下对治的方法:
1,晃海,双盘的时候做一做晃海动作,先正向晃,再反向晃,顺时针反向和逆时针反向都要做,一压一松,就能打开气血通道,排除淤堵。2,用针灸针淤堵的穴位,把堵塞的地方打通,再加上晃海,站桩这些方法配合。相对来说针灸是比较快的。3,按摩。在后腰部三角区和八髎穴那里,用艾精油药膏反复按摩。
4,在双腿膝盖后的委中穴部位,用一个不太硬的小棍点柔按摩,促进气血循环畅通。腰腿、胯骨这些地方都有淤堵,都要按摩,也可以用空拳敲腿,大腿内外侧的胆经肝经两条经络都要敲打按摩,气血就容易过去了。
5,适当艾灸关键穴位,驱散寒湿气,经络就会通畅了。
6,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辟谷,让身体自行调节,寒湿淤堵都会消除,腰腿都会变得柔软,盘腿就不费劲了。建议过一段时间,温度不太热的时候,可以再次辟谷,调理身体,一年辟谷两三次,身体就会调养的非常好了。
三十七、问:打坐后能让生命更灿烂吗?
答:如果有一个让生命更灿烂的思想,这不就是很重的我见吗?有我的思想不就是生死苦吗?把五阴生命当作我,欣乐五阴身,爱着五阴身,想要延续五阴身,生起执取心,就不能断集和灭苦,生死苦恼会更重,与修行背道而驰。苦集灭道四圣谛应该好好学,先从观苦开始学,只有知苦了,才能发起修道心,才能入道。其实观呼吸上路以后,就能得出五阴炽盛之苦的结论了,有所造作都是苦。凡夫每个心念几乎都包含一个我,体现出一个我,不知道有我即苦。
三十八、问:观呼吸时是哪个识心在操纵呼吸?有几个识心在观呼吸?为什么观呼吸时,身体会发热出汗?发热出汗是哪个识心在控制?
答:自主呼吸中有意识和意根同时调控呼吸,一般情况下意识都不用调控呼吸。在四禅定中没有了呼吸现象,这说明因为禅定甚深,意根不再调控呼吸,呼吸就停止了,如果呼吸不涉及意根的话,那么呼吸状态应该永远都是一个样,不会发生变化。
观呼吸时是意识在观,有身识的觉知,所以就有五俱意识的觉知。如果精力集中,意根随同意识同时观,精力不集中时,意根只轻微的缘着,因为不专注,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和想法。观呼吸时意念随呼吸到丹田,丹田就会发暖,热量散发,也许会自动出汗。能把气运行到丹田这里,并且能有出汗现象,就说明是意根的念已经到达丹田这里了,气才随之到达丹田,意识单独是没有这个力量的。这些法是如来藏随缘变现的,因缘所生,不一定有哪个识在控制,如果有控制的心,心念将会分散,禅定就会变浅了。
有些法非常深奥难于观察,对我们目前修行阶段也没有什么用处,就不必非要去探求,集中精力做好当下有能力做的事,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能断我见才是真本事。
三十九、问:修行精进以后,内心出现反转的现象是怎么回事?
答:当修行非常精进以后,业障就会现前,心都在修行上,而不是在世俗法上,与自己从前的习气背道而驰,意根受到很大的压制,跟不上修行的进度,感觉心里难受,不想修行,就会出现反转的现象,这是意根要反抗了,祂不想太精进,不想与从前的习惯差别太大,太违背自己的意愿。意识压制不住意根,所以行为上就会出现懈怠懒散的现象,或者心烦意燥。出现这种情况时,要留意观察自己的心理,查找背后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可以在心里再讲讲道理,思惟世间苦和修行的重要性;或者暂时先随顺意根,放松放松,不要把神经绷得太紧。
修行就像弹琴一样,琴弦不能总是绷紧,太紧了会断,身心跟不上修行的进度,就要稍微放松一下。与其让琴弦崩断了,好长时间恢复不过来,还不如暂时放松一些,弹琴要松紧适度,琴音才美妙。佛在经里讲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随时掌握自己的身心状况,看看自己能不能承受,承受不住的时候就缓一缓,精进是好现象,但是要掌握一个度。
四十、问:近几天打坐后期,大椎和脖颈发胀、僵硬,需不需要用小锤敲敲?
答:可以用软棒敲一敲,也可以用手按摩拍打穴位,包括后脑勺和头顶那里都要疏通一下,经络通道疏通了,脖子就不会发胀和僵硬了。后脖颈是一个重要部位,连接着身体和大脑,是大脑气血供应的唯一通道,那里打通了,头脑才能正常运行。头部和百会穴都可以用手拍打,空心拳也可以,用软棒、硅胶拍板拍打也可以,这样气血活络,养分充足,头脑清新,思惟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