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四念处观行体验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2-01-10 19:01:36 阅读: 1142

第四章  观行中的问题

一、如何消除修行中出现的业障

每个人的业障都有很多,修到一定时候,业障就会出来挡路,这是精进修行阶段所渐渐显现出来的遮障。障缘出现的时候,修行必然困难,就会出现懈怠的现象。修行的过程就是进进退退的,有时候精进有时候懈怠,业障出现以后,就会出现烦躁的情绪,这时候不能专心,精进不了了,就会懈怠下来,这时候就需要消业了。

如何消业呢?一是要在佛前忏悔无始劫以来的罪业,按照早晚课本上的忏悔文忏悔就可以了,今世的罪业在佛前发露出来,发誓永不再造,业种就能消除一部分,修行的遮障就少了;二是读诵地藏经回向无始劫以来的冤亲债主和家亲眷属;三是加大力度的念诵楞严咒来消除业障,坚固道心,加速修行。

咒的作用是很大的,光靠自己的力量想修行有成就很难,必须依靠诸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力量加持,来给我们遮挡一部分业障,不被干扰,排除一些业障后,才能一直精进下去,最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在见道之前,念诵楞严咒一定不要间断,给自己规定一定的数量,天天坚持,咒力的加持力很大,习惯了以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的效果,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改变了。

二、如何对治打坐观行中的无聊感觉     

如果坐中观行觉得无聊没有意义,就是意根的习气现前了,意根贪着世间法,喜欢活泼泼的五蕴活动,喜欢世间法,喜欢热闹,喜欢有所得,不喜欢寂静无为,不喜欢被束缚。这时候就要重新思考观行四念处的益处,思考修行的目的,看看四念处经结尾处所讲的修行的殊胜成果,就会消除一些消极情绪。意根的习气难降伏,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的对待祂,恩威并用。平时要多思惟世间的无常苦,要忏悔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和烦恼,要发大心长远心出离心,依靠愿力的牵引,不断增进道业。

观呼吸的益处是什么?在世间法上的利益是能增进身体健康,能使心地清净,能使寿命延长,能使身心舒适自在,心情愉悦和快乐,能使心意柔软,降伏烦恼,提高修养品德,也能提高思惟力,心思细密,增长智慧。人的生命只在呼吸间,有呼有吸才有生命,无呼无吸,生命戛然而止。呼吸代表生命,观行呼吸就能观行到每个生命有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可靠,多么的无常,多么的苦,依靠呼吸而存在的五阴能是我吗?这样在定中起观,观来观去,我见就轻微了,我执就减弱了,烦恼就降低了,就有可能断我见,分证解脱果。

三、如何处理观行时意识的觉受

观行四念处最初以观呼吸为主,其他的暂时先不用管,不要分散注意力,精力只集中在呼吸上。如果身体出现了疼痛和麻痒等等觉受,也不要在意,要始终缘于呼吸上,不跑离主题。如果实在忍不住疼痛等等觉受,影响观行,就要调理一下身体,让身体舒服一些,再继续集中精力观行四念处。如果身体出现轻安舒适愉悦、身体高大和空无等等觉受,也不要理睬和贪着,继续把心念缘于呼吸上,观行呼吸,其他的都不要理睬。

只有一心观下去,越来越专注,越来越清明,知的越来越深透,意根才会越来越明了,最后才能真实的感知到呼吸和色身的生住异灭,才能感知到身空我空,这才是智慧的知,这样知了以后,身心俱变,不再是从前的无明愚痴人。

四、如何面对修行中遇到的痛苦

当感觉痛苦时,要仔细观察痛苦的本质属性,观察时间长了,也就没有痛苦了。生命里出现的每件事,我们都觉得很特别,等到把这些事情观察久了,就会觉得也没什么,什么事都不算事。观察五阴十八界也是这样,观察久了,就知道五阴十八界没有什么,都是空的无我的,怎么追求都是一场空,欢喜也是空,痛苦也是空,不如随它去,不执不取,于是断我见,减轻我执烦恼,不再痛苦。

五、为什么打坐后在生活中变得呆滞和缓慢  

禅定一方面能使心识活动缓慢,消除一些浮躁气,不重要的事就不会用心了,更不会趋炎附势,禅定另一方面能使心识集中,思惟深细,反应也灵敏。最初语言和动作显得笨拙,行动力弱,但观察力深透,心细敏捷,看人看事会比从前精准细致,大事不容易被骗,有点大智若愚,实则心不用在世俗法上,般若智慧在慢慢提升。

六、打坐时为什么感觉头疼欲裂

这是气脉运行到头部,头部气血有些堵塞,冲不开头部出现的反应。可以稍微深呼吸,同时心里默默念佛,观想金色佛光照耀着头部,排除病障气,让气血运行通畅,这个头部进入了金黄色的佛光,黑灰色的业障气都消散了,然后仔细感觉头脑的清凉。头部清凉以后,再深呼吸几次,安定了以后,先在定中,非常稳定了再观呼吸。

七、打坐时口中干燥怎么办

口中没有津液,上焦和下焦不通,水火不相济,可以按照太极八卦图观想,火从前胸右侧降至丹田,水从丹田左侧上升至前胸以及喉咙处,来回循环,水火就会相济了,口中津液就会多起来,然后吞咽下去,滋润身体肺腑。观想很有用,定力越好观想效果越好,观想几乎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在于会不会善巧地、如理作意地观想,和禅定力如何,也在于福德和德行如何。

八、观行中怎样对治散乱

如果心还没有止息下来,定力不足,观就没有多少效果,这时候应当少观法或者不观法,如果观的法多了,心更容易散乱,致使禅定止步不前。观行止观要掌握好分寸,随着定力的增强,观行才能越来越深入,观的内容才可以越来越多。如果发现心散乱了,就应当减少所缘境,专注一个内容,或者只修止,不要观。如果心不散乱,越来越集中,就可以更深入的观行,越来越细致的观行。凝住一个点不动,直到定力非常深,以此经验,再增加一个点,逐步增加和扩大所缘境。这样定慧是齐等深入增长的。

九、打坐中为什么会出现气机发动的现象

打坐中所缘的法少,心容易空,禅定生起的快,而活动中所缘的法多,禅定不容易生起和保持,气机也不容易发动起来。只有打坐中禅定非常牢固了,气机发动持久了,在活动当中由于惯性作用,禅定才会出现,气机也可能出现。打坐中禅定不牢固,活动中就不容易出现禅定,更不容易有气机发动的现象,身体气脉非常不容易打通,心也不容易空。

心越空对身体越没有障碍,气机越容易发动,而且发动的越快越长,入定越深。有性障遮障的人,不容易发动气机,发起来也会很快掉下去。将来生起初禅定也是有类似的气机发动现象,心越空性障越轻,气机发动的越快越深入,越能遍及全身,越能持续长久,禅定越深入持久。所谓的性障,就是心有贪嗔痴烦恼和执念,执身执我,心里念着的法多,攀缘不断,世间法都执以为实,不肯放舍。

十、打坐自然呼吸时谁在控制身体

自然呼吸时没有意根主导,更没有意识主导,不自然的呼吸是意识和意根控制的,自主呼吸是意识控制引领的。身体本身的生命活动,有很多法都是如来藏一手操作,有时候意根会去控制,有时候意识会去控制,当然意识控制其实是影响了意根,让意根去控制的。自然的运作,我们感觉不到的,就不一定有意根参与。

十一、修行要注意养成好的习惯

在固定的时间和处所打坐,时间长就养成了习惯,有了习惯,就不怕周围环境嘈杂干扰,打坐时心都能放空,能制心一处的观行思惟。习惯是意根的惯性,意根比较执著,经常做的事情,就不用思惟的按照惯例去做了。习惯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要好好利用习惯修习佛法,养成好的修行习惯,则事半功倍。

花一定的时间精力,去培养一些修行的好习惯是非常值得的,就像为了批量生产,要花费时间精力成本制造一些模具,这个时候是费心血和时间的,而一旦模具打造好了,以后再生产产品就节省极多的时间和成本,所谓事半功倍,至少是节省四倍到无数倍时间和成本,这是非常值得的。在培养修行习惯的阶段,是很辛苦的,成成败败,进进退退,不容易坚持下去,这时候就需要旁边有人督促和监督,能结伴互相督促就好办一些。需要培养修行的好习惯都有哪些呢?

十二、呼吸比较浅妄念较多怎么办

如果呼吸不调和,妄念多,就做深呼吸,把气息尽量引到丹田处,气息长了,身体就调理好了,妄念就减少。在做深呼吸的时候,气要徐徐吸足,肚子渐渐鼓起来,气吸满要停顿一会,然后再往外呼,呼净了之后,肚子是瘪的,再停顿一会,之后再呼出去,这样一呼一吸之间就会把气息拉长了。这样主动引导呼吸,做几次就行了,以后就能够正常自然的呼吸。

深呼吸时气息会通过各个脏器,排除淤堵,顺便打通任脉,这样即使不再深呼吸,气息也会渐渐变长,到达丹田处,妄念随之减少,深呼吸方法对治妄念比较有效。

也可以用深呼吸念佛方法调和气息,对治烦恼和妄念。在深呼吸的时候念佛,气吸满停顿一会以后,在呼气的时候用鼻音或者后堂音,慢慢的念阿弥两个字,音流震动越大越好,这样会把五脏六腑打开,再次吸气呼气的时候,呼气时念陀佛两个字,这样念几次就把呼吸调好了。心念专注在呼吸和念佛上,定力就能够逐渐增加了,这个方法每次打坐开始的时候都可以用。当空气比较清新时,可以做一做深呼吸,丹田气就能发起,气息长,身体健康,妄念少,腹式呼吸自然成就。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