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心所法—實修的指歸(第二版)
第六節 慧心所法(2)
十八、意根的警覺作用
親人要出意外,自己提前很長時間心裡感到鬱悶,莫名其妙的哭泣、緊張和憂慮,這是什麼原因?這是預感,是意根感應出來的。預感,是如來藏的警覺作用,還是意根的警覺作用?如果是如來藏警覺意識,如來藏就有主動性,不符合如來藏對萬法的如如不動性。但首先是自己的如來藏相應到了親人的業種已經現行出來的一部分業緣,意根依如來藏所現行出來的業緣,判斷出到即將有意外發生,於是促使六識發泄情緒,莫名其妙的流淚、哭啼、鬱悶、驚恐、不安、煩躁,於是意識心就猜測思惟,是怎麼回事呢?有什麼事要發生呢?再於是意識心想到了可能是某某有什麼事情,最後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樣符合意根對身心調控的原理,其中有如來藏的配合,如來藏了別到多少事也是如如不動的,意根依如來藏的了別,也了別到了如來藏變現出來的業緣,知道要有事情發生,於是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對於意識來說是莫名其妙的,可是意根知道的,卻說不出來。一個能說,有語言文字,卻不知道;一個知道,卻沒有語言文字,說不出來,二者打交道,就要配合默契,需要智慧。
意根越在意的人,越能促使如來藏去了別業種業緣,對不在意的人,如來藏順便了別到了業緣,意根也沒有什麼反應,意識心更是不知不覺。意根對自己不在意的時候,自己身體出現病痛,意識也不知道,病情很嚴重了,意識也不知道,意根不會警覺意識。
十九、意根的直覺作用
動物們的震前反應如下:牛、馬、驢、騾驚慌不安、不進廄、不進食、亂鬧亂叫、打群架、掙斷韁繩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驚跑;豬不進圈、不吃食、亂叫亂鬧、拱圈、越圈外逃;羊不進圈、不吃食、亂叫亂鬧、越圈逃跑、鬧圈;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亂跑亂鬧、叼著狗崽搬家、警犬不聽指令;貓驚慌不安、叼著貓崽搬家上樹;兔不吃草、在窩內亂鬧亂叫、驚逃出窩;鴨、鵝白天不下水、晚上不進架、不吃食、緊跟主人、驚叫、高飛;雞不進架、撞架、在架內鬧、上樹;鴿不進巢、棲於屋外、突然驚起傾巢而飛;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發呆、不怕人、驚恐亂竄、叼著小鼠搬家;蛇鼕眠蛇出洞、在雪地裡凍僵、凍死,數量增加,集聚一團;魚成群漂浮、狂遊、跳出水面、缸養的魚亂跳、頭尾碰出血,跳出缸外,發出叫聲、呆滯、死亡。
地震發生之前,動物們的意識不知道有什麼具體事情要發生,反正是知道有災禍要出現了。意識是根據什麼知道的呢?大的災禍,動物們此世都沒有經歷過,小的災禍年齡小的動物們也沒有經歷過,意識不可能知道要發生災禍,更不可能知道涉及到了自己和同類的生命安全問題。意識所感覺到的都是意根根據過往經歷,警覺給意識知道的,意識才作出激烈的反應,這些反應都是意根調控六識造作出來的,六識受意根調動而出現各種驚慌失措、驚恐不安的反應。
意根有未蔔先知的功能,能提前知道將要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意根根據什麼知道要發生大事了?意根離如來藏是如此的近,形影不離,如來藏能見什麼法,意根就能隨之見什麼法,如來藏見本質境,意根見與本質境一模一樣的影子,相是一樣,功用不同。如來藏見到業種緣熟,就陸陸續續地出生一些業緣。意根得見,就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了,因為意根經驗豐富,根據如來藏現起的這些業緣,馬上就能判斷出要發生什麼事情,大約時間也能判斷出來。所以意根警覺意識了別之後,有時候會急迫的催促意識立即思惟判斷,採取措施;有些時候會讓意識慢慢的仔細思考對策,讓意識感覺還有一定的時間,來得及。
動物與大自然太貼近了,比如魚類,在地震前,大自然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不是在地震時才開始變化。地震前大自然出現的變化,包括地面、巖石、河海、氣候等等,而動物們恰恰是最依賴這些生存環境,最貼近這些自然環境。而這些自然環境是如來藏參與變現和執持的,如來藏能見到這些本質境的相分,之後如來藏如鏡現像,變起本質境的影子相分,意根依如來藏的見分,就能見到影子相分,於是意根根據過往經驗,就能判斷出要發生的事情,因而能感知到要有大災難發生,於是意根調控色身出現了那些應激反應。
這些事情人類為什麼不知道,還要通過儀器勘探才能知道?因為動物們的果報是愚癡,意識心比較愚癡,思惟、推理、比較、分析、判斷、研究等等活動很差,獨頭意識活動也少,很少打妄想,很少幻想憧憬未來。總體來說,動物們的意識活動少,意根的直覺功能作用就顯得非常突出,它們就主要依靠直覺作用而生存著。意根又能依如來藏了別宇宙器世間,大自然已經發生的變化和即將要發生的變化,意根都知,所以動物們的知覺很靈,就是因為依靠意根的直覺作用。
而人類的直覺功能作用大多被聰明的意識思惟活動掩蓋代替了,不容易現行出來,必須在心沉靜下來,就是在比較定的情況下,意識的思惟推理活動被抑制下來之後,意根的直覺功能作用才能發揮出來,這時人的感官才靈敏,才能不依靠意識而知道一些不容易被人所知的秘密,能揭開一些事情的謎底。
意根是無始劫以來一直就存在著的,同樣是老壽星,經歷了無數又無數的人事物理,了知的事情極多,無法計算,所以見多識廣,經驗老道,無所不知,天上地下,過去未來。因此只要如來藏能現起一些業緣,意根就能獨自判斷出即將要發生的事情,這叫未蔔先知。
意根為什麼有習慣和慣性作用?意根把過去生,歷劫以來的思想、觀念、想法,一直帶到現在,所以才叫作習慣和慣性,意識就沒有前世的習氣慣性。意根無量劫經歷過無數事情,所以遇見比較重要和緊急的事情,祂就要按照自己的經驗來作決定。祂經歷的太多太多了,遇見特殊緊急的事情,不用想就知道,就能決定,就能作主。這些都是意根的直覺作用的表現。
二十、意根單獨了別聲音是模模糊糊的
問:有一天我睡的迷迷糊糊,聽到了播音機發出的聲音,當時心裡知道是佛號的聲音,可我努力去聽,卻分辨不出具體內容,再清醒一點時,聽出這是播放阿彌陀佛聖號的聲音。我睡覺迷糊的時候,只是聽到聲音,說明我耳識是收到聲塵的,但意識沒完全清醒,分辨不清楚法塵。是這樣嗎?
答:睡覺醒過來一般都是意識先出現,五識後出現,二者和合起來才能清楚了別六塵,意識已經清醒一部分,耳識還沒有現前,所聽的聲音就是模模糊糊的。再者,在臨醒之前,意根也能聽到念佛的聲音,但是意根往往分辨不清楚,也會了別錯亂,但是因為常常聽念佛聲音,意根很熟悉,雖然不會錯亂了別,但了別的還是不太清楚。在臨醒之前的心識作用是意根的,在意識剛剛清醒時,容易發現意根。
人快死的時候,由於四大分解,身根分解時特別痛苦,因此意識沒有多少心力和精力來辨別出現的聲音法塵,所知的法塵就是模糊的。況且由於勝義根的四大分解,外六塵通過神經系統傳入到勝義根裡的內六塵越來越少、越來越模糊不清,意識感知到的就會越來越弱、越來越不清晰。但是如果在平常修行得力,善根深厚,福德深厚,就會得到佛力的加持,心不錯亂,而能往生極樂世界,或者往生善道。
二十一、意根是如何了別色身的
問:六識包括第七識意根,都在頭部活動,那身識是怎麼知道身體裡面器官的觸塵變化的?意根是通過意識身識了知身體觸塵變化,還是通過如來藏了知身體的變化?哪些變化意根要通過六識了知,哪些變化意根要通過第八識來了知?
答:色身所有部分都分為本質境的相分,和如來藏依本質境單獨變現出來的性境和帶質境相分,身體上所有的色聲香味觸法都要通過傳導神經傳導到後腦勝義根裡成為內相分,根塵相觸生識,身識意識才能了別到身體的觸塵,了別到的都是大腦勝義根裡的內相分,傳導到勝義根之前是外相分。
意根了別身體情況,有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依據第八識的了別而作自己的了別,只能了別大概的粗略情況,是在身識和意識了別之前所作的單獨了別,了別的不細致,然後再作抉擇。另一個途徑是依據身識和意識的了別信息,而作自己的了別,能借助於六識了知比較微細的情況,然後再作決定。
二十二、嬰兒天生的知就是意根的慧
改變意根,也許一次重大事故,足以讓意根與從前大不相同。不信試試,玩火以後重度燒傷,保證以後再也不玩火了;開飛車掉進陰溝裡,摔個骨折,以後再也不敢開飛車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這個道理。經歷了重大事件,有一些人就會留下後遺症,比如別人一提類似的事情,意根心理就會恐慌、害怕、哆嗦,再也不想面對那些人事。有的孩子被虐待一次,就會刻骨銘心,再也不願意接觸那個人,也不願意聽到那個人的名字,一聽到名字,心理就會驚恐不安。
小孩子在第一次碰到熱的東西自然就會躲開,遇到冷的時候,自然就會縮緊脖子,渾身哆嗦,這說明意根天生就懂得冷和熱,不用人教導。嬰兒第一次被打,也知道痛哭,也知道疼痛,這也沒有人教導他。嬰兒天生就知道飽和餓,所以餓時就會哭鬧,而且哭鬧也是天生的,沒有人教他如何哭鬧。
嬰兒那些痛感,沒有人教導說:這就是痛,這時候應該哭,應該這樣哭。嬰兒第一次被父母抱著撫摸時感到很舒服,沒有人教導嬰兒被抱著是舒服的,被撫摸是舒服的,這樣就是舒服,應該這樣表達舒服,這些都沒有人教導,嬰兒天生就會。
須菩提是佛弟子中解空第一,前世就證得了一切法空,所以在母胎裡也知道是空,出生時也知道是空,於是就感應到家裡的所有財產全部空去,然後財產又全部出現,這個空,就是意根證得帶過來的。有些事情需要六識和五陰和合運作,才能完成,而五陰六識是新的,所以需要學習和適應。每個人學習的快慢不同,就是由於意根的經驗不同導致的。
意識在最開始學佛時,所有人的意識都是同樣的不懂,可是不久差別就顯現出來了。有的人學一輩子還停留在一句佛號上,還停留在讀佛經階段,而有的人一個月以後就要尋找禪宗的經典來學習,一年以後就想參禪悟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意根經歷的不同,學佛時間長短不同,時間相差甚至超過無量劫,智慧有差異,就導致學佛的差別非常大。
二十三、意根天生的求生智慧
動物天生就有自我保護能力,生下來就如此。剛出生時,意識很微弱,也沒有生存經驗,因此對於遇到的各種境界,不能深入思惟分析判斷,可是動物們也知道躲避危險,也知道餓,並且能用聲音表達自己的內心需求和恐懼。稍微長大一點點,意識的思惟分析判斷能力還是不夠強,同樣沒有多少生存的經驗,可是遇到兇猛的野獸,卻知道害怕,知道躲藏起來,知道保護自己的要害部位,知道把頭部先保護起來。當動物們襲擊比自己更弱小的不同種類的動物時,卻知道對方的要害部位在哪裡,直接去襲擊對方的要害部位。
這些行為都是意根操控的,六識順從意根的操控產生各種身行。那麼意根的知性到底有多強大?思量性到底有多強大?意根為什麼天生就能知這些事?根據什麼而作主作選擇?與五陰前世的熏習有多大的關係?如何把五陰前世熏習的內容帶到今世,如何與業種相對應?這些問題如果能思考清楚,對意根就不會那麼無知了,更不會把意根當作木頭一樣看待,認為祂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功能,比意識還差,絕對不會再有這樣的想法了。
二十四、意根對色身的了別智慧
睡眠雖然是由意根決定的,但是意根沒有心讓六個識滅去,祂沒有六個識的概念,只是思心所決定不想了別六塵境界,如來藏就隨順意根,六識的識種子出生的越來越少、越來越慢,六識了別越來越微弱,最後滅去,於是睡著了,身心安穩了。大腦神經系統發布的指令越來越少,身體各種代謝越來越少,消耗的越來越少,身體裡的能量就充足飽滿。意根覺得可以順利的調控身心活動,障礙不大,於是就想有五陰活動,想了別六塵,如來藏隨順出生六識,於是就從睡眠中醒過來。
從這裡看出,意根對色身狀況的了別很精準,對色身五陰的安排有條不紊。如果第二天休息,就讓色身多睡一會兒,不著急有五陰活動;如果第二天有事,就讓色身早些起床。意根的心行活動相當複雜、靈敏、靈活,其智慧並不淺薄,也並不需要依靠意識來承辦這些事,完全單獨運行,不需要助手。如果說意根的了別慧低劣,是指意根無法對六塵的具體細節作了別,並不是所有方面所都是慧劣,沒有辨別能力。如果意根智慧完全低劣,時時低劣,處處低劣,那麼整個五陰身就不能成辦什麼事了。
二十五、意根的先天智慧是生生世世累積的
有些人在某方面的慧力非常好,不用後天學習,生來就如此的,就是意根的慧,是從前世帶來的,那些天才兒童就是這樣。意識通過後天學習具有的智慧,需要的時間長一些,不是很快速。如果非常快就學得的,還是受了意根的熏陶,前世就接觸了,與業種有關。學佛就是這樣,有的人學佛一日千裡,叫作有善根福德,就是有前世的基礎,意根把前世的熏習帶到今世,學佛就會非常快速。
意根的慧是非常重要的,是前世的資產,叫作善根。意根如果沒有很好的智慧,我們前世修行都白修行,前世薰修的那些世俗法也白薰修了,不能帶到今世受用。人的差別不在於一生一世,一生之中,不至於積累出多大的差別,差別是生生世世累積出來的。所以眾生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意根,是意根的差別。由於意根的差別,導致意識也有很大的差別,認識問題的智慧大相徑庭。
意根與種子相應,但是意根的智慧不用現到種子裡取,智慧一直與意根相應,就是說意根一直都有智慧。比如說我們一旦學會了做飯,這輩子任何時候做飯的因緣具足就會做飯,這個手藝一直存在。意根熏習過的法一直存在,祂一直懂,那祂的智慧就一直帶著,不用去如來藏裡取種子。
二十六、意識的聰明和意根的智慧此消彼長
意根直接與業力相應,與業種相應,前世的業種,能體現在意根上。意根的習氣就是業力,有善業也有惡業。意根與善業相應時,表現為善的習性,與惡業相應時,就表現為惡的習性。意根與善業相應就有智慧,與惡業相應,就表現為愚癡。有時候有智慧,有時候愚癡,某些方面有智慧,某些方面愚癡。比如畜生普遍都愚癡,是惡業,但是畜生也有聰明智慧那一面,這是不可否認的,有的畜生前世也許做過人或者天人和菩薩,六道裡都去過,都有業種留存。
畜生有畜生所具備的智慧,天生如此,不用後天學習。畜生因為愚癡,無法有更多的思惟分析推理判斷,往往都是依靠直覺來生存和應對一切環境。這種直覺就是意根的覺性,既有愚癡的一面,也有智慧的一面。畜生意根的智慧,就是對宇宙器世間的變化敏感,有先知先覺的能力,人類所不知的災難、器世間重大變故,畜生都知,感官都很靈敏,往往能靠這種先知先覺來適應生存環境。人類就不行,很多時候都必須要依靠意識的思惟分析推理判斷,依靠科學手段,才能知道宇宙器世間要發生的變化。
二十七、意根的先天智慧也就是業力
一隻母雞第一次孵化小雞雛時,就知道如何孵化,如何用嘴翻蛋,如何加溫。母雞的意識根本沒有學過如何孵化,為什麼母雞天生就懂得孵化小雞雛?母雞的意識是新出生的,沒有與前世連接,今世意識也沒有學習過孵化技術,不會看書本學知識,沒有人教導,同類母雞也沒有教導過,意識心絕對沒有學習的機會,可是母雞就會孵化雞蛋。為什麼如此?都是意根先天性的智慧使然,也是業力所致。
有的小孩三四歲的時候,就會譜曲演奏音樂,他的意識也是新出生的,沒有學習過譜曲,沒有人教導過他,他也不會看譜,卻天生會譜曲演奏。為什麼能如此?這些都是意根從前世帶過來的智慧,是意根先天本具的智慧,是無量劫熏染的結果。
二十八、意根特殊的了別慧
意根能緣一切法,了別範圍非常廣,其了別的智慧就不能強大,不能做深入細致的了別,導致其了別慧差,了別的也就不清楚、不具體、不詳細。意根在六塵上的了別慧還是存在的,只是沒有意識了別的具體細微而已。因為其職責範圍不同,意根能作總體布局,具有總體的智慧,那就不可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其細微的小事情都由屬下六識來完成,意根沒有這份精力,否則大事情就無法掌握了,在極深的禪定中例外。
意根通常情況下,雖然在六塵境界上的了別慧劣弱,在六塵外的了別慧可能就不太低劣,習氣和慣性非常快速的就能現行出來。意根在習氣慣性的作用上,相當了不得,能快速準確了別作決定,比眨眼還快。比如開車時馬上要撞車了,意根就毫不猶豫、二話不說,立即決定刹車或者調轉方向,避免了事故的發生。遇到非常危險的事情,意根二話不說,立即決定抱頭鼠竄。其實意根一句話也沒說過,祂說不了話。
色身安全與否,是意識了別出來的內容,意根沒有安全的概念,一時判斷不出安全與否的問題,可是祂也能迅速的作出決定,從而保證了色身的安全,實在是不可思議。意根非常執拗地把色身五陰當作自己,非常執著不捨,不想讓色身有一點點的危險存在。意根的習氣慣性需要一定的緣才能表現出來,意根攀緣出的所有法,都必須有外緣來引發,只不過有些緣意識不能了別,所以就覺得好象是無緣無故的冒出來似的,其實都有緣故,只是意識不知,意根又說不出來。這些知,都是意根單獨了別的結果。
二十九、意根是大智大勇者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誠交流是意根的誠心,虛假敷衍是意識的偽裝。默契說的是意根之間的協調配合關係,不用說話,不用語言表達,心有靈犀一點通。意根之間能夠默契配合,說明兩個人都聰明,彼此之間都能互相理解。反之,意識用語言無論怎樣表達和說明,對方也不懂,說明那個人笨拙。所以真正的聰明智慧一定是指意根的,大智大勇大謀略一定是指意根的,聰明伶俐有心計才是指意識的。
一個人是否有大智慧,情商和智商都高,都在於意根,意識在其次,意識都是謀略,臨時的智慧應變,經驗不足時就沒辦法了,尤其是生死危急關頭更是不管用。大智慧者一般來說言語都少,都喜歡靜默,意根就是這樣的深沉和無語;小聰明的人才喜歡表現自己,耍一些心機和手段,這與意識相應。
三十、意根能獨自了別的法有哪些
佛在楞嚴經裡說,意根能默容一切法。這一切法的範圍相當廣大,除了第八識單獨了別的本質境,意根不能見之外,只要第八識能見的法,只要第八識能變現出來的法,意根依著第八識都能緣到,都能見能知。包括前世古今無量劫前和無量劫後,天上地下十方世界,成熟了的業種(不成熟的業種有無量神通的諸佛菩薩的意根才能了知),只要第八識能見,意根就能緣能見。
只是意識在沒有神通道力的情況下,無法隨著意根而了知所有這一切法,不能知前世與後世,不能知十方三世,不能知成熟與不成熟的業種。意識在有足夠的神通道力情況下,就能隨著意根了知已經成熟、已經滅去的業種,就能了別一個眾生無量劫以前的經歷。佛的意識能了別眾生在所有生命長河中所有的經歷,和所有的因緣,也能了別到後世相當長時間內的所有因緣,所以佛能給八地菩薩授記在一個無量劫之後的某個時段成佛。菩薩的意識也能了別眾生前世後世一段時間內的因緣,即使定解脫的大阿羅漢和辟支佛們也能了別眾生的前世與後世一段時間(八百大劫)裡的經歷。
意根隨著第八識了知的一切法,很多法都無法讓意識了知,因此意識就不相信自己所不能了知的事實,不相信意根的神通廣大,以為自己所不知的,意根也同樣不知。如果意根不知,意識無論有多大的神通,同樣也不能知,沒有意識能緣而意根緣不了的法。相反,意根緣著的法,有很多意識都無法緣得到。如果意識能了別他人無數生的事情,就說明意根能了別他人的業種,意識才能隨著意根也能作了別。
三十一、慧心所法的運行
八個識都有慧心所法,慧,就是明,無慧就是無明。慧心所法是表明識心對所緣相分的明了性,當然這個明了性有程度的區別,只有第八識對所緣相分完全徹底明了,沒有無明,其餘七個識對所緣相分的明了有不同程度的區別,不是完全的明,還含有無明,並且無明多於明。明的程度體現在對所緣的不同相分明了性不同,在不同因緣條件下對所緣相分明了性不同。
慧心所法與其他心所法並行混合運行,不相分離。如果識心在運行過程中慧心所法不起用,則識心運行錯亂,了別對應的相分不清晰,則無法作出正確如理如實的抉擇,也不能迅速作出抉擇,其結果是什麼可想而知。慧心所法在五遍行心所法運行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起用,在五別境其它心所法運行中也要起用,否則識心錯亂,無法有如實如理的抉擇。
比如眼識的運行,眼識自身最初的作意和觸可能沒有慧心所法的參與,再往下運行就有慧心所法參與了,當眼識把色塵接納過來時,慧心所法起用,就知色為何了,之後執取色塵時慧心所法起用,抉擇色塵時慧心所法更會起用。慧心所法越強,抉擇得越有智慧,結果越善。其它幾個識也是如此,尤其是第六識和第七識的運行,慧心所法的作用力更大,慧更強。但是這個慧也分為世間法上的慧和佛法上的慧,世間慧實際上也是無明,不是真正的明,不能導致解脫和成就佛道,也許還會相反,深陷世俗輪迴而不自知。
在別境心所法的運行中,慧心所法也會同時與之一起運行,慧心所法與欲心所法結合在一起運行,與勝解心所法結合在一起運行,與念心所法結合在一起運行,與定心所法結合在一起運行,但是慧心所法的慧力有強有弱,作用大小不同,結果就有極大的差別。
三十二、意根的慧最關鍵
八個識都有慧心所,第八識的慧心所先不談,前七識的慧心所中,第七識意根的慧心所最重要,在修證中最關鍵,祂代表著一個眾生的根本智慧程度。因為意根決定著六識的出生和運轉,決定著六識的一切身口意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六識的智慧,前六識是受制於意根的,所以意根的智慧起決定的作用,關乎著眾生的生死存亡,以及是解脫還是生死繫縛。
如果意根沒有智慧,六識再有智慧也無濟於事,六識造作的業行由意根作主宰,有什麼樣的業種由意根的心行來決定,未來世有什麼樣的業果報由意根的心行來決定,後世是生死輪迴還是解脫成佛由意根的心行來決定。所以斷我見的智慧和證悟的智慧,以及一切的三昧智慧,都由意根獲得,離開意根的智慧,修行就談不到成果,包括初果和初果向,包括凡夫階段的種種轉變。
三十三、意根逢兇化吉的智慧
五陰身、意識和五識都是意根所用的工具,離開這些工具,意根在六塵中的想法一個都不能實現,意根必須利用六識來造作身口意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思,否則就像聾啞人殘疾人一樣無所作為。這說明意根本身有祂自己獨有的知見看法和智慧認知,祂本來就有智慧和認知,不必依賴意識;但有意識時正好可以依賴意識表現出來,沒有意識就表現不出來。所以不能把意根的智慧,意根的所有功德都說成是意識的,埋沒意根生生世世無量劫的天生獨有的功能,這是不公平的。
對於世人的判斷,尤其是對於第一次見面還不認識的人的判斷,意識往往都使不上力,都是靠意根累劫的經驗,這就是直覺和智慧。很多重大的事情,特別危急的事情,有關生死存亡的事情,意識根本沒有機會和能力思惟分析推理判斷,可是意根卻能立時作主決定,採取緊急措施,躲過了一劫又一劫、一個災難又一個災難,最終逢兇化吉,意識事後還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每個眾生,真應該感謝意根這種逢兇化吉的本事,沒有意根這種天生的智慧抉擇,我們的生命出生不久就會夭折,根本不會活到老死和自然死的時候。
三十四、意根能否分辨真假善惡
境界的真假善惡,屬於比較微細的法塵,一般情況下,意根沒有辦法分辨,只能了別境界的大略和總體全貌。如果意根知道好歹,能分辨真假善惡,那就不用意識引導教育意根了,很多時候也不用出生意識,意根自己就能分別六塵境界的微細部分。意根本身不知道善惡法,無法辨別善惡是非好壞,本身也不造作善惡業(心念除外,心念也是業,由心念才有六識的身口意行),但是祂有善惡心所法,能指揮六識依自己的善惡心念造作善惡業。因為意根含有染污和清淨兩方面,如果意根染污性現前,就操控六識造染污業,如果意根的清淨性現前,就操控六識造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