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黑匣子世界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5-07-02 22:39:08 阅读: 10

第十一章 黑匣子里的色法(2)

十五、七识所对的境界和磁场

本质境是第八识所触的,带质境中真带质境是第七识所触的,似带质和假带质是第六识所触的,性境是五识所触的,独影境是独头意识所触的。

磁场是物质色法,能感知物质色法的是七个识,以第七识的感知为主,第六识一般来说会莫名其妙,不知其中的蹊跷,第七识知而不能说。磁场效应最大的是带质境,带的本质境上的四大微粒比较多,所以影响比较大。

十六、由见绳为蛇观察众生心识问题

当一个人看见绳子的时候,眼识所见应该是绳子的色彩,是色尘,其余绳子的长短、粗细、质料、纹理等等是法处所摄色,是五俱意识所见的法尘,都含有四大种子。落在眼识里的是性境,落在五俱意识里的是似带质境。二者和合把绳子分别完了,得出一个正常的世俗人应该得出的结论,这才算是一个正常的世俗人。其后对于绳子的处理也应该属于一个正常人的处理方式。

如果这个人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心识错乱,就可能见绳为蛇,眼识看见绳子,可能还是绳子的色彩,色尘不变,可是意识看见绳子的法尘,却硬是分别出蛇的形象样貌,把法尘改变了。这个改变的法尘叫作独影境,意识单独了别,眼识不与意识共同了别。法尘改变的越多越大,意识错乱的就越严重,带的绳子的质越少,越不符合事实,其心就会越狂乱。相反带的绳子的质越多越大,越接近于事实,其心越接近于正常。

在见绳子的过程中,绳子的法尘与独影境可能会共同存在,但此消彼长。如果完全都是独影境,绳子就完全被认为是蛇,这个人完全错乱,会吓得掉头就跑。如果只是把一部分法尘改变为蛇的独影境,这个人虽然害怕,战战兢兢的,但是心里会有疑问,不完全相信,就会一边害怕,一边再去仔细分别观察,看明白真是绳子的时候,独影境完全变回法尘,害怕的心理消失,能正常面对绳子;如果由于心理暗示的影响比较大,仔细观察之后,确认是蛇,法尘就会完全变成独影境,这个人可能会吓得撒腿就跑。

作为娑婆世界的凡夫,心识错乱者比比皆是,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错乱,几乎没有完全正常的,为什么?贪嗔痴烦恼业障,致使心神繁乱不定,认知错误比比皆是,不能正常而正确的判断所接触到的人事物理,不认事实真相,只认邪见引生出来的独影境,有质或无质,有据或无据。

心理素质越好,精神状态越正常的人,内心越淡薄,越平静平和,反应越小,越没有波澜。反之,内心就会越波浪汹涌,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力或者叫作破坏力越大,越能引发周围人事的紊乱,导致团体不太平。整个团体精神错乱的现象,并不少见,以后会越来越多,主要是由团体主导者的错乱,熏染影响整个团体,使得团体中人人心识错乱,心理紊乱。当团体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时候,问题层出不穷,就会导致纸里包不住火,这个团体离毁灭不远了。

只要你不是八地菩萨,也不是初地菩萨,那么人人都可能受熏被熏,自己应该受到什么样的熏染,应该熏染成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选择权,这个权利属于自己的,别人夺不去。因此说,选择涉及到了智慧,也涉及到了业力和福德问题。如果有了正确无误的选择,说明自己有智慧,业障轻微,有福德。有些熏染,其影响力不是一生一世的,有可能很多世甚至是生生世世,都会呈现被熏染后的习性。选择环境选择所接触的人事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十七、六识所显现的是似带质境

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指的就是六识见色的功能作用,见的是相似于带质境的尘境,不是带质境,所见尘境非常虚假,就像是镜子的像一样。这些虚假的相分只在六识心中现,不再往下传送,到此为止了。因为已经是假的,没有质了,没有实法如何再传送?其实世间哪有什么实事实法,看破之后,一念顿超,一切都归于虚无和寂静,从此天下太平。

十八、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

问: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这个独影唯随见是不是说独影境与见分同种,还是说独影境随见分而转变呢?

答:性境是外六尘在后脑胜义根里的如实或者是相似的展现,微细四大种子形成,不可改变;独影境是随意根的攀缘,如来藏配合幻化出来的虚幻境界。见分是识种子形成的。独影境是随意根意识的思心所而显现和改变的,意根不攀缘,意识不妄想,独影境就不存在。而性境,不管意根攀缘与否,必然存在不可改变。

性境是五识所缘所见的相分,意识在其中不去思惟分别,五识缘之后,是什么便见什么,不因意识的胜解而受影响和改变。比如触阳光时,是热身识便觉热,没什么啰嗦和是非,是亮眼识便见亮,没有什么啰嗦和是非,很直接,也不用意识分别个半天,琢磨名相,起什么心行。

独影境是独头意识单独所缘境,没有五识什么事。意识起心,独影境现起,意识正则独影境正,意识邪则独影境邪,境界随意识转变和显影,没有自主性,没有自体性。

带质境一定是从众生的根本第八识那里传送出来的,第八识缘最最根本的四大种子组成的实法,第七识再缘时,第八识就把实法再幻化一次所出现的幻化境,这时的尘境是带有一定的实质的法,第七识才能缘,叫作真带质,与第八识所缘和六识所缘都有所不同。

十九、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

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第八识见本质境之后摄取四大微粒,形成最初的影像,带着本质境的质四大种子,第七识见之,就以为是自己所见,以为这些都是我,生起取着之心,借助第八识把带有四大之质的法传送到胜义根,借助于六识了别和执取。而传送到胜义根的法已经不是原本第七识最初所见的法了,只是相似,六识不知此理,俱以为真。第七识与第八识中间的相分,一是生第七识心中,二是生在六识的心中。然六七识所缘的相分有一定的差别,六七识不知,就忽略不计了。这也是无明。

相分传到胜义根黑匣子里的,为六识所缘,缘之后,就会呈现于六识心中,那么六识心中的相分,犹如镜子中的像,发生了质的改变,已经不带本质境的质——实四大种子了,叫作似带质,也叫作假带质。相似于外相分,相似于本质境,相似于真带质境。

假如是一个有神通的人,把六识都训练好了,对于一切六尘境界如如不动,知其幻化,没有实用,那么胜义根黑匣子里的六尘相分对于六识身就没有任何作用,高山大海阻碍不了六识身,因为山水都是假境,假相分,是镜子里的像,没有实质的作用。大火烧于六识身,六识不为所动,火烧刀砍于身无碍,因为火与刀都是假境界假法,犹如镜子里的相分,有何实质作用力?

众生不懂此理,又没有禅定,那么境界来了,心动入心,身心就有所伤,被假境界所伤,冤枉不?沮丧不?委屈不?

二十、真带质境和无质独影境

出门晒太阳,自己接收到的阳光就是真带质境,因为给身体增加了热量和能量,补充了钙质,有实际功能作用。吃到胃里的饮食属于真带质境,因为补充了身体能量,把胃吃饱了,人有了精神和体力。而梦中吃的饮食,却没有饱腹作用,醒来胃还是感觉饥饿,梦中的饮食是无质独影境,不带质,所以没有实际的功能作用。同样脑子里幻想出来的饮食也没有饱腹的作用,不能给身体增加能量,同样是无质的独影境。

有些人供佛,从来不用实物,而是靠意念想象出来的无实质的独影境食物来供佛,没有实物,自己不用付出实质的物质和钱财,没有付出,当然就没有回报了。如果想象出来的食物不能让自己饱腹,也吃不到口里,难道就有办法进到佛陀的口中和胃里?用想象出来的饮食给鬼神施食也是非常没有诚心的,不用付出实际的物质,因为想象出来的饮食一点实物也不含,拿去送人就等于欺骗人一样,未来世自己也会受到如此欺骗,欺人等于自欺一样。

二十一、山谷里的回音属于什么境

你在山谷里大喊一声,这个声音本身是本质境,本质境被第八识变现成第七识了别的带质境,在传播途中,遇到空气或者是石壁,受到阻碍,传播的声音就变质了,因为四大微粒发生了变化。我们再听到回音,感觉声音比较虚幻不真实,好像在遥远的天际,与人的喊声有很大的差别。人的喊声是真实的,回音是根据喊声而后变起的,就像第二个月亮一样。

回音类似于声音遇阻的反弹音,就像兵乓球遇到球拍的反弹似的,反弹回来的兵乓球其速度决定于遇到阻力的大小。空谷里的回音大小和音质在于与空气对流的力度和石壁的阻力大小。山谷越空旷,回音越假越虚幻越不真实。山谷里的回音,不能说是真,也不能说是假,含有真真假假的性质,因为带有本质境的质。

第二月,直接来自于天上的真月第一月,没有第一月就没有第二月,你不能说第二月是真,或者说第二月是假。第二月含有真真假假的性质,因为它带有第一月的本质境中的质,带的还比较多,所以显得比较真。虽然如此,有智慧的人,捏出第二月,都不会把它当成真月第一月。同理,也不能认空谷里的回音是人的真实声音,只能循着回音去找人的真实声音,从而找到人。这也是参禅的秘诀。

二十二、六识所见的相分他人不可见

问:带质境是单个如来藏缘本质境之后,吸取本质境的四大微粒所变现出来的六尘境界,这部分的相分,包括从如来藏触本质境一刹那变起相似相分开始,一直到进入五根或者是五胜义根之前的相分。而性境是指带质境通过五浮尘根进入到胜义根时,在胜义根里显现出来的六尘境界。那捏目所成的第二月应该是到胜义根里显现出来的六尘境界了,这个归到性境上是不是更合理呢?

答:性境是五识所见的相分,那么第二月眼识能看见吗?其他人能看见吗?各个识所见相分和境界不同,同样的形象,到各个识里,属性要发生改变。比如说一个人照镜子,镜子的对面还有一个镜子,东西左右各有一个镜子,这个人在各个镜子里显现出来的影子大概相同,可是在各个镜子里的属性和真实性却有很大差异。

二十三、本质境和带质境的区别

第八识最开始输出四大种形成的原始境,和经过六七识了别后的带质境是否都属于境界的范畴呢?二者都属于境界范畴,一个是胜义根里的境界,一个是胜义根外的境界,也就是佛说的内界和外界。

第八识最开始输出四大种子形成的是本质境和原始境,是第八识接触的,不是性境。性境是个人的第八识依据本质境如镜现像,变现在五胜义根里的幻化境界,众生所能接触的境界,都是个人的第八识二次幻化出来的性境和带质境,另外还有独影境。独影境如果不能在大脑里正常变现,独头意识就无法正常读取独影境,就好像是失忆了,其实是了别不到应该了别的独影境。

二十四、双缝实验原理

一旦六识,或者说是七识,或者说是自己的八个识加入到对物质的感知当中,三个能变识,就能显现和改变物质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本质境,有其固定的四大微粒所组成,一旦进入人眼胜义根中,四大微粒必定要发生改变,数量乃至于比例结构都要发生变化,落入五识意识心中,被六识所托显出来的境界,如何能不发生变化?境界如何能不改变?但是改变也只是改变六识托显出来的境界,本质境会依然故我。所以双缝实验中光波一被观察,就会成为粒子态;也所以一种植物和动物被不同的人饲养,其生命状态和活力就会不一样。

然而本质境的不变只是暂时的现象,早晚都会改变。因为本质境也是因缘生因缘灭之法,生灭变异之法,因缘改变,本质境必然会改变。在因缘不改变的情况下,众生对本质境有所关注和希冀,意根的愿求加入其中,本质境必然会发生变化。众心诚诚,万众一心,必然会促使本质境随众人心而转,甚至会随一有道人心而转。

譬如说地球,在人类降生之前,虽然是生住异灭的存在,但那时的存在,变异很缓慢,地表面的美味地肥,多劫都浮在地球表面,甘美肥沃,不减少不变薄。当二禅光音天的天人降生地球成为人类时,由于贪求地肥,使得地肥越来越薄越来越少,最后不再增长,以至于灭绝,这是众生业力干扰的结果。灭绝之后人类开始耕种美味粳米,最后由于众生贪求不舍,粳米消失,甚至连名字也查找不到。众生的业力就是如此之大。

二十五、带质境中变带和狭带的含义

带质境中的带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变带的意思,带出来的是色尘和色法尘;另一个是挟带的意思,带出来的是八个识、或者是八个识的心所法、或者是八个识的相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是心法尘。

变带质境,是六尘境界,而且是分为内外六尘境,由本质境原始境而来,所带的四大种子微粒与本质境有一定的差异,种子数量少于本质境的种子数量,种子结构也会有一些改变,是带有本质境之质的六尘境,是识心的相分。变带,从外相分性境而带过来,依外相分而变现,相似于外相分,是七识所缘所虑的内相分。

挟带质境是心法尘境,是第六识以及第七识挟带出的心法,是被六七识了别的心法尘相分,包括自心对自心体的所缘境。挟带者,是能缘心七识,主要指六七识,以第六识为主,夹带己相(就是反观自己的思想),或者是自己的心所法(反观自己的心所法),或者指七识的见分(能见性)缘相分(识心见尘境),或者是见分缘自证分,见分缘证自证分等等。或者是已经证得了第八识如来藏的有智慧的意识,能缘第八识的真如行相。意识能观察第八识的真实而如如性,能成佛之性。

挟带,就是与变带外相分的性境有区别的缘法的方式。七识心内所了别的好像是境界的相,也是七识所挟带出来的。独影境完全是六七识挟带出来的,不依外相分而有。意识在观察自己的心行,心行与心所法就是意识所挟带出来的;意识观察第八识,观察五识,观察第七识,意识观察自己时,所观察的对象,都是意识挟带出来的相分。我们眼睛看到杯子,意识也了别辨别杯子,这种境相是带质境,依外相分的杯子而有;身在外地,闭眼脑海想到父母的脸相,这是独影境,是意识挟带出来的。

二十六、什么色才能触眼的浮尘根

色分为本质境的色、带质境的色和性境的色,其中本质境的外色尘,只有第八识能接触到,眼识意识和眼的浮尘根都接触不到,意根也不能接触。第八识触本质境以后,又依本质境的四大微粒变现出带质境,这部分色意根能接触得到,也能传导到眼的浮尘根那里。眼浮尘根所接触的是第八识再次变现的带质境四大微粒,不是本质境上的四大微粒,所以眼浮尘根不能触本质境的色尘,与本质境有一定的距离,才能传导色尘到胜义根里,根尘相触,再生眼识见色。

如果眼的浮尘根与本质境的色尘直接接触,中间没有一定的距离,如来藏无法把依本质境变现出的带质境通过浮尘根传导到胜义根里,也就不能出生眼识见色。因为眼根传导色尘比较特殊,有个眼根成像原理,色尘与眼根有距离,才能在眼根视网膜上倒立成影,其它几根没有这种现象,与相对的色法不用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眼见色与其它几根见法就多了一个空间距离这个条件。

二十七、到底有没有外法尘

外法尘比如外面的高山,高山的形状、高矮、巍峨、壮观等等都是外法尘,如来藏接触以后传导进入胜义根中,成为内法尘,六识才能了别。如果没有外法尘,外面的山只有色彩,其余什么也没有,那如何区别此山和彼山,如何区别山河大地?不会是宇宙器世间都是色彩斑斓一片吧?

甲是一个人,乙是一个人,甲对于乙来说,就是外尘,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甲的高矮、胖瘦、男女、气质、年龄、相貌等等都是外法尘,乙的如来藏触了以后,传导进入乙的胜义根中,成为内法尘。不能说甲就是一片色彩的色尘,没有高矮、胖瘦、年龄、相貌等等外法尘吧?如果每个人都只有色彩一片,没有法尘,那么人与人之间又有什么区别?难道说每个人的如来藏都是用别人的如来藏创造内法尘的吗?每个人的如来藏都是自己胡乱变造别人的法尘相貌吗?

二十八、法尘与五尘是同时变现在胜义根里的

问:有人说法尘单独在胜义根出生,意根接触之后出生意识了别法尘。是这样的吗?

答:胜义根里的法尘是与外五尘同时通过五根传导到胜义根里,成为了内六尘,供意根触对,也供六识同时了别。内法尘不是在胜义根里单独出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法尘与五尘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单独出生的法尘显得很突兀,没有依据,有点胡编乱造的意思,不能显出五尘的性质和内涵,五俱意识与五识也没有什么密切关系了。

五俱意识对法尘了别作出抉择和判断之后,要向意根传达信息,五识了别的五尘信息也与意识一起传达给意根,因为意根也是五识出生的俱有依,意根决定要了别和处理五尘的时候,五识才能出生,那么五识的行为造作要受意根指挥,为意根负责,供意根参考。

五尘与法尘和合构成了完整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五识了别和处理的是六尘中比较粗略的部分,意识了别和处理的是比较细微的部分,粗细合起来的信息传达给意根,意根同时接收粗法和细法的信息,经过自己单独的思量,对六尘整体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抉择。

比如说到商场买衣服,看见五颜六色的服装,意根就要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颜色的衣服,眼识和意识就要同时了别衣服,眼识只了别色彩,意识了别色彩之外的法尘,包括衣服的款式质料韵味,色尘和法尘的信息传达给意根之后,意根就会考量色彩和款式质料,再让意识单独分析判断一下红色和黑色哪种颜色比较适合,哪种款式比较合适,这是独头意识的工作范围了。于是独头意识想象穿在身上的效果,把想象分析的结果传达给意根,意根再思量判断,作出自己的决定,最后几个识和合运作就买下了意根满意的衣服,六识为意根服务完毕。

构成整体衣服的有色彩部分的显色,是眼识了别的色尘,除了颜色之外的所有部分,形色、表色和无表色,是意识了别的法尘。二者和合构成一件衣服,在衣服生产加工出来的时候,色尘与法尘就同时存在了,每个人了别的时候,就把色尘和法尘同时通过五根传导到自己的胜义根里,形成内色尘和内法尘,供眼识意识分别。不是说衣服生产出来时只有颜色,没有款式质料长短肥瘦尺码韵味等等法尘内容,这样的话就不叫作衣服了,也不用缝纫裁剪设备去处理布料了,也没有布料之说了。所以法尘是与五尘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在胜义根里单独产生出来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