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祖師開示直解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般若經典 更新時間: 2020-11-29 13:31:08 閱讀: 513

二十、大乘密嚴經

原文:善男子。色無覺知。無有思慮。生已必滅。同於草木瓦石之類。微塵集成。如水聚沫。受以二法。和合而生。猶如浮泡瓶衣等。想亦二和合。因緣所生。如熱時焰。譬如盛熱地氣蒸湧。照以日光如水波浪。諸鳥獸等。爲渴所逼。遠而見之。生真水解。想亦如是。無有體性。虛妄不實。

釋:這段經文講五蘊的不真實性和幻化性。佛說,善男子,色藴猶如草木瓦石,四大微塵組成,如水集聚成的泡沫,本身沒有覺知和思慮的作用。受藴是因緣和合而生,識心加之於色身,就有了受藴,就像大海中的泡沫一樣,速生速滅;就像泥土做成的泥瓶、布匹做成的衣服一樣,非本來有,有也不真。想藴也是因緣和合而有,識心加之於色身,就有了想的功能作用,猶如夏日的陽炎一樣,虛妄不實。譬如炎熱的夏天,土地熱氣蒸發,湧向虛空,日光照射下來,水蒸氣猶如水波一樣。鳥獸們爲口渴所逼迫,遠遠的看見就認爲是真的水。想蘊就是這樣,沒有真正的自體性,虛妄不實。衆生貪於色身六塵,就妄見有五欲六塵境界。

原文:分別智者。如有性見。各別體相。名字可得。定者審觀。猶如兔角石女兒等。但有假名。初無實義。如夢中色。唯想妄見。寤即非有。無明夢中。見男女等。種種之色。成於正覺。即無所見。

釋:有辨別智慧的人,知道這些現象都沒有真實的體性可得,全部虛妄幻化,只是名字而已,了不可得。仔細觀察,就會發覺,這些法就像兔子的角和石女生出的兒子一樣,根本不存在,只有假名字,沒有真實義。世間一切法都只是個假名字,本沒有實際的意義,就像夢中所見的色一樣,因爲意根的妄想,才有色可見,才能見色,醒後卻一無所有。衆生因爲無明,處在無明夢中,虛妄地見有男女等等種種色,其實與夢中所見是一樣的。佛從無明大夢中徹底醒來,覺知一切法都猶如空花,一法也無,都是自心真如所變現的虛妄相,本質都是自心真如而已,並無一切法。

想蘊依賴各種條件而暫時存在,生起虛妄的分別作用,於是就有了能取的識心與所取的六塵境界,如果自己能夠了知其中的真實相,這一切的虛妄見性與所見的相,就不會存在了,不會再妄取這些虛妄的識心與幻塵,能取所取全部滅去。因此五蘊沒有實體,沒有實在的功能作用,沒有自性,都同於幻化。

原文:譬如芭蕉。皮葉既除。中無有實。行亦如是。離於身境即無體性。識如幻事虛偽不實。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以草木等物。幻作於人。及諸象馬。種種形體。具足莊嚴。愚幻貪求。非明智者。識亦如是。依餘而住。而異分別。謂能所取。二種而生。若自了知。即皆轉滅。是故無體。同於幻事。

譬如芭蕉剝皮,皮和葉子已經都除去了,到最後卻空空如也,行藴也如此,離開身根等等境界就沒有了自體性。識藴如幻化,虛偽不實。譬如一個魔幻師或者是魔幻師的弟子,用草木等等物件,幻化出了人物以及種種大象和馬匹,種種裝飾莊嚴。愚癡的人於是就虛妄的生起了貪求和欲望,智者了知都是幻化,不會起諸貪求。

識藴也是如此沒有自體性,依於他法而住,因緣而生暫時存在,再生起虛妄的分別作用,於是就有了能取的識心與所取的六塵境界兩種法出現了。如果自己能夠了知其中的真實相,那麽這一切的虛妄見性與所見的相,就會都滅去不存在了,不再有妄取的識心與幻塵,能取所取全部滅去。因此五蘊沒有實體,也沒有實在的功能作用,沒有自體性,都同於幻化。

二十一、善惡業報佔察經(上卷)

原文: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於念念間。悉應觀察。隨心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

釋:修學觀察一切法皆爲是心的人,要這樣修行,在一切時一切處,自己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心行,全部都要觀察清楚,了知身口意行只是一個心,除此無他。乃至於遇到一切境界,如果心識有所攀緣,有所停留,有所著境,認境爲實,都應該察覺到了知到,不要使得心識攀緣境界,落入無記當中,而不覺知已經住境失心了。在念念之間,都要觀察到,如果心識裡有所攀緣境界的念頭思想,就應該觀察到念頭起處,讓自己知道自己的念頭是什麽,然後攝心守心,不令馳散。這就要動用意識的反觀力、覺知力、覺察力,多對自心加以觀照和把持。

原文: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内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

釋:這時應當知道自己内心自動生起了念想,並不是一切境界有念想有分別,念想和分別的是心,非境界。内心裡遇緣自動生起長短、好惡、是非、得失、利衰、有無等等見解,有無量多的想法和看法。可是一切境界本身並沒有什麽想法而去起分別。所以應當知道一切境界本身沒有什麽分別的念想,那麽境界本身就沒有長短、好惡、以及有無,非有非無,境界離一切相。

原文: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當應如是。守記内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是名修學。唯心識觀。若心無記。不知自心念者。即謂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識觀。

釋:如是觀察之後,就知道一切法都是心想而生出來的。如果離開心想,則沒有一個法一個相自己能見到其有任何的差別。應當如是守持内心,讓心知道都是妄念而已,沒有什麽真實的境界,不要使心的修行半途而廢。這就是修學唯心識觀的方法。如果心裡處於無記的狀態,不覺悟的狀態,沒有了覺知力覺照力,不知道自己的心念是什麽了,那麽心裡就有了前塵影境,就不能叫作唯心識觀。

原文:又守記内心者。則知貪想嗔想。及愚癡邪見想。知善知不善。知無記。知心勞慮。種種諸苦。若於坐時。隨心所緣。念念觀知。唯心生滅。譬如水流燈焰。無暫時住。從是當得。色寂三昧。

釋:另外守持内心覺察内心的人,就應該覺知到自己内心的貪欲想、嗔恚想以及愚癡邪見的妄想,應該能覺知到自己是善、是惡,還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應該能覺知到心裡的勞慮之種種苦惱。如果在靜坐之時,隨著内心的攀緣,念念都要觀察到每個念頭都只是心的生滅相而已。譬如水的流動和燈的火焰,沒有暫時停住之時。這樣就能得到色法空寂三昧。

原文:得此三昧已。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心。及信毗婆捨那觀心。習信奢摩他觀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無去。本性不生。離分別故。習信毗婆捨那觀心者。想見内外色。隨心生隨心滅。

釋:証得這種三昧以後,再次應當修習信解奢摩他觀心方法,以及信解毗婆捨那觀心方法。修習奢摩他(止和定)觀心的人,要思惟内心裡的不可見的那個相貌,圓滿一切法而自心卻不動搖,在一切法上不來也不去,本性不是生的,是本來就有的,對一切法又離一切的分別。修習信解毗婆捨那(觀和慧)觀心的人,如果想要見内外一切色法,一切色法就會隨心想生,隨心想滅。

原文: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複如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不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釋:乃至於修習想見佛陀的金色身,也能做得到,佛的金色身也能隨心想生,隨心想滅,如幻如化,如水中的月亮,如鏡中的像,非心也不離心而有,非來也非不來,非去也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佛像是心幻化的,在心上顯現,沒有來相,但是像卻出現了,也非不來;非去也非不去,佛像滅去時,心上沒有相了,像不是去,但是像不見了,也非不去;非生也非不生,佛像在心上顯現,不是生出來的,但是佛像畢竟從無到有,也不是不生的;非作也非不作,佛像是幻化的,不是真實造作出來的,但是佛像是通過觀想出來的,也非不是造作出來的。

原文:善男子。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速得趣會。一乘之道。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爲最上。智慧之門。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疾入空義。得發無上。大菩提心故。

釋:善男子,如果能修習信解這兩種觀心法門的人,能快速趣向一佛乘之道。應當知道,這樣的唯心識觀是爲最上智慧的法門,能令其心勇猛精進,增長信解的力量,快速的進入一切法皆爲空性的義理中,能發無上大菩提心。

二十二、善惡業報佔察經(下卷)

原文: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少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時。識想受行。粗分別相。不現在前。從此修學。爲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是故離諸障礙。勤修不廢。展轉能入。心寂三昧。

釋:如果有人要修習真如實觀,就要思惟無始本來心性的不生不滅性,不住在見聞覺知上,對世俗境無見無聞無覺無知,永遠離於一切分別境界之念想。隨著甚深的思惟,認識到這樣的真實心性之後,心漸入定,七識心念逐漸空淨,禪定逐漸轉深,入到深定中漸漸不住見聞覺知,永遠離開一切有分別的念想,進入四禪之上的外道定中。其禪定漸漸就能到達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等境界相,証得相似空的三昧。

相似空三昧,以定境爲主爲上,智慧上還沒有証得真如空性只是相似於真如空的境界,是意識由於對空性的認知,心清淨寂靜,壓伏住了意根而得到的一種定境,意根並沒有空,是意識單獨認識的空。這也是一種三昧,有定有慧,只是慧力還不足。所以只是意識的受蘊想蘊行蘊的粗略的分別沒有了不現前了,但細微的受想行蘊的分別還是不斷的出現。証得相似空三昧以後,識隂、想隂、受隂、行隂的粗略的分別相,就不再出現了,只有意識的極其微細的分別相存在。

修到這種境界以後,從此以後的修學,明裡暗裡就會有善知識和諸佛菩薩大慈悲者來守護培養,就會增長養護自己的善根。因此能讓自己的修行避開業障的遮擋,能一直精勤修行下去,永遠不會半途而廢。這樣輾轉的就能入到心寂三昧中,就是逐漸進入到真正的空性中,見到那個空空寂寂的心,從而証得心寂三昧。這是在相似空三昧的基礎上,繼續深入觀行參究,慧力又進一步增強,觀行空性心的智慧也更深入究竟了,意根受熏成功,心空寂靜,進而出現心寂三昧,般若智慧具足了。

原文:得是三昧已。即複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發深廣行。心住堅信位。所謂於奢摩他毗婆捨那。二種觀道。決定信解。能決定向。隨所修學。世間諸禪。三昧之業。無所樂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以依能習向二觀心。最妙巧便。衆智所依。行根本故。

釋:証得這種心寂三昧以後,隨即就能入到一行三昧中。入到一行三昧以後,定中能見無數佛,心心念念時時處處見自性佛,見十方諸佛,也就是能見所有衆生的如來藏,明了所有衆生的如來藏在五隂身上的起用,因此發起廣大而甚深的菩薩大行,内心堅信所修之道,住在堅固的對三寶深信位,而不退轉。

對於奢摩他的觀行方法和毗婆捨那的觀行方法深信不疑,有堅固的信念,決定信解,也能決定趣向。此人能隨自己所修學的世間所有禪定境界,而不貪著三昧境界,不樂著三昧境界,修出即捨。最後修遍了所有一切菩提道的分証方法,具足了一切善根,在生死當中再也沒有畏懼,不樂於二乘法,不求取涅槃,而依止於修習奢摩他和毗婆捨那二種觀心的最妙最巧最便捷的方法,因爲這兩種觀心方法是一切智慧所依止處,是修行的根本方法。

如果是通過念佛証入一行三昧,在相上就會看見十方諸佛在自己面前立,這是獨影境,別人看不見,只能自己見,處於甚深三昧中,行走坐臥都在定中,明了本心,有般若智慧。修道明心証悟,需要經過這三種三昧,沒有禪定是不可能明心証悟的,第一層次的三昧也不會出現,意識的粗分別相都斷不了,心攀緣不定,降伏不了意根,與相似空也不相應。可是卻有很多人還沒有修到第一層次的相似空三昧,就認爲自己悟了,真是把自己誤了。

原文:複次。修學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種。何等爲二。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隂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

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釋:複次,修學如上兩種信解的人有二種,一種是利根之人,一種是鈍根之人。其中利根的人,早先就已經知道了一切外面的境界,都是心識所造作出來的,虛誑不實,如夢如幻,其心對此再也沒有疑惑,五隂身的遮蓋很輕微,散亂心也少。這樣的人,應該修習真如實觀,觀行一切法皆真如自性,包括五蘊十八界也都是真如自性,這就是唯識種智。

其中鈍根的人,原來並不知道一切外在的境界,全部都是心識造作出來的,不知道境界虛誑不實,所以對六塵境界貪染心濃厚,五隂的遮蓋時時而起,心難調伏下來,這樣的人就應該修學唯心識觀,觀行一切境界,都是識心所現,是妄想境界,虛誑的妄心所顯現出來的。

唯心識觀是觀行一切六塵境界,因妄心分別而顯現,無分別即無境界,屬於基礎淺層次的觀行方法。真如實觀屬於大乘唯識深層次的觀行方法,觀行一切法都是真如自性所出生和顯現,全部是真如。兩種觀行方法,獲得的智慧境界不同。

二十三、大涅槃經原文:又解脫者,名斷一切有爲之法,出生一切無漏善法,斷塞諸道,所謂若我無我、非我非無我。唯斷取著,不斷我見。我見者名爲佛性,佛性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釋:所謂的解脫,就是斷除了世間一切有爲之法,出生了一切無貪嗔癡煩惱的善法,截斷堵塞了三界世間一切有爲法的通道。這些無漏善法或者是我(第八識)或者是無我(六七識所証),非有我(六七識)與非無我(第八識)。我,一是指第八識,二是指六七識。無我,一是指第八識,二是指六七識。

証悟之前,六七識是我有我,証悟之後,六七識非我無我,認第八識爲我。雖然認第八識爲我,第八識也是無我的,沒有六七識那樣的我性作主性執取性無明性。

總結起來說,第八識是我無我性,六七識非我卻有我性。六七識斷我見之後無我,知我非我,明心以後逐漸以第八識爲我,逐漸無我性。

這樣只是斷除了對五蘊世間法的取著,並沒有斷除我見。這個我見就是指自身的真如佛性,第八識成佛之性者,即是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二十四、大涅槃經段落解析

有智之人,就是明心見性之人,他們知五隂世間的空,也知不空的第八識真如;知五隂世間的無常,也知佛地真如的常;知五隂世間的苦,也知真如的寂滅樂;知五隂世間的無我,也知具足了我性的無垢識,世俗諦與真諦二諦圓通。苦空無常無我者,即是五隂世間的生死輪回,常樂我淨者,即是佛地的大涅槃。見一切無我,不見有我者,即是二乘人見,不是中道見;中道見即見空也見不空,即是大乘見道者的中道見。涅槃心即是中道心,見者就是中道見,也名見中道。

二十五、法滅盡經原文:佛法滅盡時,首楞嚴經、波舟三昧經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複滅,盡不複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

釋:佛說,佛法滅盡的時候,首楞嚴經和波舟三昧經首先滅去,佛在娑婆世界所講的十二部經不久之後也滅去了,一點也找不到了,衆生再也看不見這些文字了。出家人的黑色袈裟自然的就變成了在家人穿的白色衣服。

沙門,是穿黑色袈裟的出家人,穿白色衣服的是在家人。袈裟變白,寓意著出家人都還俗回家了,或者是沒有人出家了。結果是,佛法滅盡了。這表明佛法由最初以至最後,都由出家人來荷擔和傳播,如果沒有出家人,就沒有人傳播,佛法必滅亡。一個惡人如果穿上出家服,走在大街上,有人見到就聯想到佛和佛法,那就給這個人種下了種子,種下了善根。這個出家人就是福田,無意當中就積了福。這是佛經裡說的,在家人就沒有這個功德利益,所以出家就是來表這個法的。

所以我們作爲佛弟子,有義務護持佛留下來的佛法寶藏,最好的護持就是出家修道,以出家身傳播佛法,以讓佛法發揚光大。如果有人已經心出家了,那就讓身也出家。因爲身沒有自主性,完全由心主宰,聽命於心,只要心出家,身出家就沒有什麽妨礙,心只要一個決定一個命令,身必然無條件服從。

所以心出家的人,應該在世間裡沒有什麽掛礙了,不貪世俗五欲樂,不貪世俗財色名食睡,不貪世俗色聲香味觸。至於說世間的職責,那遠遠不如佛教三寶的職責重要。過去時有多少國王皇帝大臣宰官身肩負著整個國家興衰的重任,肩負全國人民的重托,又是妻妾成群,兒女家眷衆多,可是他們義無反顧的還是出家修道了。而佛世時的人由於妻子孩子沒有地位沒有自主權,從屬於丈夫和父親,生活全部依賴於丈夫和父親,男人們爲了能夠跟隨佛陀出家,不得不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送給他人,免得他們沒有人照顧,生活沒有著落。他們出家修道,一是爲求清淨,二是爲整個佛教。佛教因爲有這麽多大福德之人出家護持,才得以興盛,代代相傳至今。

那我們如今末世時的佛弟子,既然已經心出家了,還有什麽理由,身不能出家呢?如果是意識心出家,就不能保証和促使身出家;意根如果出家了,才能保証和決定身也要出家。那麽只有意識証果和明心見性,意根沒有証果和明心見性,就放不下世俗利益,不願意脫離世俗讓身也同時出家。

二十六、《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原文:有十一法阿羅漢所不習者。雲何爲十一。漏盡阿羅漢終不捨法服習白衣行。漏盡阿羅漢終不習不淨行。漏盡阿羅漢終不殺生。 漏盡阿羅漢終不盜。漏盡阿羅漢食終不留遺餘。漏盡阿羅漢終不妄語。漏盡阿羅漢終不群類相佐。漏盡阿羅漢終不吐惡言。漏盡阿羅漢終不有狐疑。漏盡阿羅漢終不恐懼。漏盡阿羅漢終不受餘師。又不更受胞胎。諸賢士。是謂漏盡阿羅漢終不處十一之地。

釋:有十一種法是阿羅漢所不再造作的,是哪十一種?第一種,煩惱已經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會捨棄袈裟而去做在家白衣世俗之事。第二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再有不清淨的男女欲貪。第三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再殺生。第四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再媮盜。第五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飯食時,不再剩飯留餘食。第六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再妄語。第七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會拉幫結派,自當團體頭目。他們與世俗人情不同,喜獨而不喜群類相扶相植,沒有自我的什麽欲望和心思。第八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會口出惡言。第九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會對佛法有所狐疑不信。第十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永遠不會再心生恐懼。第十一種,煩惱斷盡的阿羅漢,是小乘的無學聖人,不用再跟其他人修學解脫生死之小乘法,也不再投生入母胎。諸位賢士們,這就叫作漏盡阿羅漢永遠不處十一種境地。

如果阿羅漢還搞一點點世間法,心在世間法一點點,就不是阿羅漢,所以阿羅漢都是出家人,不能在家過活一天。如果他還俗回家,馬上就是三果人。但是他在世俗法裡生活不會超過三個月,就會厭膩,然後又出家,又會証得四果阿羅漢。即使有還俗的阿羅漢也是慧解脫的阿羅漢,禪定不是特別好,俱解脫的阿羅漢永遠不會動還俗的念頭,他們不能忍受一點點世俗法。

大乘菩薩如果是証得三果四果,也不願意在世俗法裡過活,不搞世俗事,即使有無數財寶讓自己去取,也不願意費心思。爲了度衆生與衆生在一起,那是沒辦法的事,即使在一起,心也是遠離的。即使弘法用錢,也不願意動腦筋搞錢,不願意迎合非法和世俗法。

二十七、中阿含經第十漏盡經

原文:世尊告諸比丘。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非不知。非不見也。雲何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耶。有正思惟不正思惟。若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若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

釋: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因爲知法見法的緣故,諸煩惱漏才能斷盡,並不是不知法不見法能斷盡煩惱漏。爲什麽說知法見法煩惱才能斷盡呢?衆生的思惟有正思維和不正思維的區別,如果衆生不正思維的話,還沒有生起的貪欲煩惱就會生起來,已經生起的貪欲煩惱就會繼續增廣;還沒有生起的三界有的煩惱無明漏就會生起,已經生起的三界有漏和無明漏就會增廣。如果衆生正思維的話,還沒有出生的貪欲煩惱就不會出生,已經出生的貪欲煩惱就會滅去;還沒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無明漏就不會生起,已經生起的三界有漏和無明漏就會滅盡。

原文:然凡夫愚人不得聞正法。不值真知識。不知聖法。不調禦聖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不知如真法故。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以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

釋:可是一般的凡夫愚癡人聞不到正法,遇不到真知識,不知聖人之法,也不會駕馭聖人之法,不知真實之法,也不能正確如理思惟的人,還沒有出生的貪欲煩惱就會出生,已經生起的貪欲漏就會增廣;還沒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無明漏就會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增廣。而能夠正確如理思惟的人,還沒有生起的貪欲漏就不會出生,已經生起的貪欲漏就會滅去;還沒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無明漏就不會再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滅盡。

衆生因爲不知道真實的法,不應該念著的不善法而常常念著,應該念著的善法而不念。因爲不應該念著的法而念著,應該念著的法而不念的緣故,還沒有生起的貪欲煩惱漏就會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增廣;還沒有生起的煩惱漏和無明漏就會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增廣。

原文: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禦聖法。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知如真法已。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便念。以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便念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也。

釋:多聞的聖弟子能夠聞到正法,得遇真知識,能夠駕馭聖人之法,知真實之法。如果還是不能正確如理的思惟,還沒有生起的貪欲漏就會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增廣;還沒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無明漏就會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增廣。而能夠正確如理思惟的人,還沒有生起的貪欲煩惱漏就不會再生起了,已經生起的就會滅盡;還沒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無明漏就不會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滅盡。

多聞聖弟子証得真實之法以後,不應該念著的不善法就不會念著,應該念著的善法就會念著。因爲不應該念著的法不念,應該念著的法而念著的緣故,還沒有生起的貪欲漏就不會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滅去;還沒有生起的三界有漏和無明漏就不會生起,已經生起的就會滅盡。

二十八、中阿含經第十漏盡經原文:有七斷漏煩惱憂慼法。雲何爲七。有漏從見斷。有漏從護斷。有漏從離斷。有漏從用斷。有漏從忍斷。有漏從除斷。有漏從思惟斷。

釋:有七種斷除煩惱漏,消除憂慼苦惱的方法。有哪七種呢?三界有的煩惱漏從知見上斷;三界有的煩惱漏從護上斷;三界有的煩惱漏從離上斷;三界有的煩惱漏從用上斷;三界有的煩惱漏從忍上斷;三界有的煩惱漏從除上斷;三界有的煩惱漏從思惟上斷。

原文:雲何有漏從見斷耶。凡夫愚人不得聞正法。不值真知識。不知聖法。不調禦聖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故。便作是念。我有過去世。我無過去世。我何因過去世。我雲何過去世耶。我有未來世。我無未來世。我何因未來世。我雲何未來世耶。自疑己身何謂是。雲何是耶。今此衆生從何所來。當至何所。本何因有。當何因有。

釋:三界有漏從知見上斷是什麽意思呢?凡夫愚癡人聞不到正法,遇不見真知識,不知聖人之法,也不能駕馭聖人之法,不知世間真實之法,不能正確的思惟,於是便有這樣的念頭出現:我是有過去世的,我沒有過去世,我因爲什麽有過去世,我的過去世是怎麽樣的;我有未來世,我沒有未來世,我因爲什麽有未來世,我的未來世是怎麽樣的;自己疑惑自己的色身是怎麽樣的,爲什麽是這樣的;他們也疑惑衆生到底是從何處而來,死後應當去往何處;當初因爲什麽而有衆生,衆生應當因爲什麽才能有。

原文:彼作如是不正思惟。於六見中隨其見生而生真有神。此見生而生真無神。此見生而生神見神。此見生而生神見非神。此見生而生非神見神。此見生而生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教作。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是謂見之弊。爲見所動。見結所系。凡夫愚人以是之故。便受生老病死苦也。

釋:因爲凡夫無知,他們就有了這些不正當的思惟,在這六種見處當中,隨同他們知見的出生,而生出自己的思想念頭,認爲衆生確實有個叫作神的主宰者存在;或者隨同他們知見的出生,而生出自己的思想觀點,認爲衆生確實沒有什麽神的存在來主宰衆生;或者是隨同他們知見的出生,而生出這樣的看法,認爲衆生確實有個叫作神的東西才能見到這種神;

或者是他們認爲衆生身中確實有個叫作神的東西,才能知道衆生身中並不存在什麽神;或者是認爲衆生身中沒有什麽神去見到神的東西;或者是認爲這就是神,祂能說話,能感知,能造作,能教導造作,能起臥,能教導起臥;祂能出生在某某處,受善惡報;祂一定是無所從來,一定是不存在的,一定是不應當存在的。凡夫人的這些思想觀點看法,就是他們不正知見産生出來的弊耑,被自己的知見所左右了,被自己的知見結縛所係縛住了,所以凡夫人要受生老病死之苦。

原文: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禦聖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則三結盡。身見戒取疑三結盡已。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若不知見者。則生煩惱憂慼。知見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見斷也。

釋: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得遇真知識,用聖法調禦自心,知最真實之法,如實知苦,知苦如何滅,如實知苦滅的修道方法。如是知五隂世間真實諦理以後,三縛結就會斷盡,身見、戒禁取見、疑見斷盡了,就証得須陀洹果。從此以後不再墮入惡道,一定會趣向正真的覺悟,最多在三界經過七次天上人間來往,便滅除了三界的有苦,到了苦的邊際了。如果沒有具足這樣的知見,就會出生煩惱和憂慼;如果具足這些知見,就不受煩惱和憂慼苦。這就是三界有漏從知見上斷的道理。

原文:雲何有漏從護斷耶。比丘。眼見色護眼根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也。不護眼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也。若不護者。則生煩惱憂慼。護則不生煩惱憂慼。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護意根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也。不護意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也。若不護者。則生煩惱憂慼。護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護斷也。

釋:如何是三界有漏從護斷呢?比丘們,眼見色能善護眼根者,用正思維不淨觀色法,就是從護斷。不護眼根者,用不正思維見色身清淨,就是不護眼根;如果不護眼根者,就會生起煩惱憂慼,護眼根者就不生起煩惱憂慼。如是像這樣護耳鼻舌身意根者,對聲香味觸法用正思維,來正確的認知聲香味觸法,就是從護斷三界有漏。善護耳鼻舌身意根者,用正思維來觀察聲香味觸法的不淨;不護耳鼻舌身意根的,對聲香味觸法不正思維,觀察六塵見法清淨。不護根者,就會生起煩惱憂慼;護根者,就不生煩惱憂慼。這就是三界有漏從護斷的道理。

原文:雲何有漏從離斷耶。比丘。見惡象則當遠離。惡馬惡牛。惡狗毒蛇。惡道溝坑。屏厠江河。深泉山巖。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裡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比丘者應當離。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裡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盡當遠離。若不離者。則生煩惱憂慼。離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離斷也。

釋:如何是三界有漏從離斷呢?比丘們,如果你們看見惡象的時候應當遠離,看見惡馬、惡牛、惡狗、毒蛇、險惡的道路、溝坑、暗蔽的溝厠、江河、深泉、山巖、惡知識、惡朋友、惡的不同道者、惡的街巷、惡的住處,你們應當遠離。因爲清淨的修道者與之同處,人們本來沒有什麽可懷疑的,也會生出疑惑來,所以應當遠離。如果不厭離這些,就會生出煩惱憂慼;遠離他們就不會生出煩惱憂慼。這就是三界有漏從離斷的意思。

原文:雲何有漏從用斷耶。比丘。若用衣服。非爲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爲嚴飾故。但爲蚊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也。若用飲食。非爲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爲肥悅故。但爲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慼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若用居止房捨。床褥臥具。非爲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爲嚴飾故。但爲疲惓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若用湯葯。非爲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爲肥悅故。但爲除病惱故。攝禦命根故。安隱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慼。用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用斷也。

釋:如何是三界有漏從用上斷呢?比丘們,如果需要衣服,不是因爲利益的緣故,不是因爲貢高我慢的緣故,不是爲了莊嚴修飾自己的緣故;只爲了遮蔽蚊虻和風雨寒熱的緣故,因爲慚愧的緣故而穿衣。如果需要飲食,不是爲了利益的緣故,不是因爲貢高我慢的緣故,不是爲了健康愉悅的緣故;只爲了令色身存留的時間更長一些的緣故,爲了除掉煩惱憂慼的緣故,爲了修行清淨行的緣故,爲了要讓老病消除、新病不生的緣故,爲了長久安穩居住不生病的緣故而飲食。

如果需要居住房屋、床、被褥、臥具等等,不是爲了利益的緣故,不是爲了貢高我慢的緣故,不是爲了莊嚴和裝飾自己的緣故;只爲了疲倦時能得到好好休息的緣故,爲了能夠靜坐修行的緣故。如果飲用湯葯,不是爲了利益的緣故,不是爲了貢高我慢的緣故,不是爲了身體健康和快樂的緣故,只爲了除去病惱的緣故,攝受和保護命根的緣故,爲了色身安穩無病苦的緣故而飲湯葯。如果不用這些物品,就會生起煩惱憂慼,使用了這些物品,就不會出生煩惱憂慼。這就是三界有漏從用斷的道理。

原文:雲何有漏從忍斷耶。比丘。精進斷惡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專心精勤。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皆令干竭。不捨精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比丘。複當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病。極爲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則生煩惱憂慼。忍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忍斷也。

釋:如何是三界有漏從忍斷呢?比丘們,精進修行斷除惡的不善法,因爲修行善法的緣故,常常要生起這樣的念想,專心精勤修行,以至於身體、皮肉、筋骨、血液、髓腦,都令其干竭,也不會捨棄精進。除非得到了精進所追求的修道目標,才會捨掉精進。比丘們,你們修道時還應當忍受飢渴、寒熱、蚊虻、蒼蠅和虱子跳蚤,即使是大風和毒日所逼迫,惡聲咒罵和木杖的捶打也能忍受下來。身體遇見疾病的時候極其苦痛,甚至到了要命絕身亡,一切不可樂的事情,都能忍受得住。如果不忍受的話,就會生出煩惱和憂慼;忍受得住,就不會生出煩惱和憂慼了。這就是三界有漏從忍斷的道理。

原文:雲何有漏從除斷耶。比丘。生欲念不除斷捨離。生恚念害念不除斷捨離。若不除者。則生煩惱憂慼。除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除斷也。

釋:如何才是三界有漏從除上斷呢?比丘們,當心裡生出貪欲的念頭時不去除斷和捨離,生出嗔恚的念頭和惱害的念頭,不去除斷和捨離,如果不除斷和捨離者,就會生出煩惱和憂慼;如果能除斷和捨離,就不會生出煩惱和憂慼。這就是三界有漏從除斷的道理。

原文:雲何有漏從思惟斷耶。比丘。思惟初念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起至出要法。精進喜息定。思惟第七捨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趣至出要。若不思惟者。則生煩惱憂慼。思惟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思惟斷也。

釋:如何是三界有漏從思惟上斷呢?比丘們,思惟第一念覺支,思惟五蘊、離五蘊、對五蘊無欲望、心裡不執取五蘊,想要滅盡五蘊,最後生起出離生死的菩提心,漸漸到達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之後再思惟第七捨覺支,内心真正的離開了五蘊,對五蘊徹底的無欲,斷盡執取,有能力滅盡五蘊,就達到了出離生死的邊際。如果不思惟七覺支,就會出生煩惱憂慼,思惟七覺支就不會出生煩惱憂慼。這就是三界有漏從思惟斷的道理。

原文:若使比丘有漏從見斷則以見斷。有漏從護斷則以護斷。有漏從離斷則以離斷。有漏從用斷則以用斷。有漏從忍斷則以忍斷。有漏從除斷則以除斷。有漏從思惟斷則以思惟斷。是謂比丘一切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釋:如果想要比丘的有漏煩惱從知見上斷,就能從知見上斷;想要有漏從護上斷就能從護上斷;想要有漏從離上斷就能從離上斷;想要有漏從用上斷,就能從用上斷;想要有漏從忍上斷就能從忍上斷;想要有漏從除上斷,就能從除上斷;想要有漏從思惟上斷,就能從思惟上斷。這樣的話,比丘的一切三界有漏就能全部斷盡,所有煩惱結全部解開,就能以正智而到達苦的邊際。

二十九、觀無量壽經第一觀

原文:(佛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衆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衆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衆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於西方。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爲日想,名曰初觀。 

釋:佛陀爲了心力贏劣的人命終往生極樂世界,教導衆生一種方便方法,就是首先面向西方觀想日落、水觀和地觀,三觀成就以後,保証命終往生極樂世界。總共有十六觀,每一觀裡都有佛力的加持,如果單獨靠衆生自己觀想成就,恐怕很難,因爲佛說衆生心想贏劣,觀想力弱。爲什麽衆生的心想贏劣觀想力弱呢?因爲衆生無量劫以來,業種深重,世俗法的攀緣太多,心思太散亂,無法集中全部精力在一件事上,因此不容易成就一件事,只能依賴佛力的加持來完成觀想。

佛說,我現在教導韋提希夫人以及未來世的一切衆生,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的加持緣故,現世就能見到極樂世界清淨的國土,就像手拿一面明亮的鏡子看見自己的容貌一樣,能現前眼見極樂世界的勝妙莊嚴之事。於是就心生歡喜,由於内心歡喜,當時就証得無生法忍,知一切法依自心而幻化,都是無生,都不真實存在,忍於此事,就得無生法忍。 佛對韋提希夫人說:你現在還是凡夫,心力很弱,沒有觀想能力,沒有天眼通,觀不到太遠的距離,更觀不到極樂世界,諸佛如來卻有一些善巧方便,能讓你觀見極樂世界。

韋提希夫人對佛陀說:世尊,像我現在這樣,因爲佛力加持的緣故,能夠見到極樂世界佛國土;如果世尊您滅度以後,後世那些衆生心性污濁不善,又被生老病死苦所逼迫,他們怎麽能夠現前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佛告訴韋提希夫人說:你和這些衆生應當專一其心的把心系在一處,想於西方。如何想呢?凡是願意觀想的這些衆生,都不是生來就是眼盲的人,有眼能見色的這些人,都能看見太陽要落西山的景觀。

你們應當生起正念,只念一處,面朝西方而耑坐,仔仔細細的一心觀察太陽要落下來的地方,讓心非常堅忍的住在這個景象中,專門觀想這個景象不移動。這時應該能可見太陽馬上就要落下去了,其形狀就像懸在半空中的大鼓一樣圓圓的。看完落日以後,閉眼開眼都能很清晰的看見落日的模樣。時時能見,不再失去,就成就三昧。這就是日想觀,就是十六觀中的初觀。

原文佛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爲了方便觀想,在太陽下山時,用手機錄像,錄像更生動清晰,更有助於觀行記憶。落日不要白色的,經中說是橙紅色的,紅中稍微帶黃的那種。落日的真實相是什麽樣的,要親眼所見,越真實越好。

西方的落日,一般是五六點鍾時候的,不要想象的,不要P出來的。選定一種自己比較喜歡的,存在手機裡,長期觀看,長期觀想。不要觀好幾種,一定要專一,不要襍,否則禪定不會出現。也不要加其它圖案和背景,有圖案和背景會分散注意力,不容易得定,圖像越單調越好。我們不是要訢賞景觀,有個訢賞的心,就是散亂心和貪愛心,那樣就不能有禪定了。

選好落日景象,然後天天觀看,看完之後獨頭意識再想象回憶。回憶的比較堅固了,時時能回憶得出來,再訓練自己閉眼眼前要看見落日景象;閉眼能時時出現落日之後,最後再睜眼閉眼,眼前都是落日,這個景象不會消失不見了,日觀三昧成就了。

第三觀成就時,佛陀保証衆生命終往生極樂世界,在這期間禪定永不失,這種修法非常殊勝。三昧成就時,重罪變輕,輕罪消失。所以所有禪定三昧成就時都能消業,尤其是修淨土有佛力加持的更能消業,還能保持三昧境界不失。等到第七觀成就時,三惡道業全部消滅,立時開悟,見十方諸佛在面前立。

這是改變和降伏意根的方法,意根一旦降伏下來,再修任何一種禪定,很快就能成就,各種三昧一修就容易成就。日想觀成就之後,再觀水,水觀也能很快成就;之後是地觀,地觀成就,就保証去極樂世界了。

選定一種落日景象,長期觀看,然後回憶。能時刻回憶出來,不會丟掉了,再閉眼時刻在眼前,能時刻閉眼顯現出來以後,再練習睜眼看到,如果睜眼閉眼時刻都能見到落日景象,不會丟失散壞,第一觀就成就。第一觀成就以後,第二觀就容易觀成功,乃至於第三觀也容易觀成功。往生極樂世界就有保証了。第一觀成就以後,修其它任何觀行,都容易成就,念佛三昧,明心見性都不難了。有比較大罪業的,這樣觀行,佛已經保証能滅罪,而且還能往生極樂世界,還能明心見性。

三十、大乘十法經簡要

佛說喜樂佛法的菩薩,應該恭敬供養善知識,爲聞法故,爲得法故,爲求法故,忍於世間種種苦惱和不如意事,爲成就佛道故,發大誓願,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直至佛地不休不息,這是菩薩們的行持。

佛說菩薩要怎樣行法順法,菩薩觀察色隂受隂想隂行隂識隂這五受隂,是無常的、苦的、空的、非我的,雖然如是觀,如是想,然不能像羅漢們那樣厭離五受隂。羅漢們修行只想能夠滅苦,得解脫,出離三界,不想成就佛道,慈悲心薄,不管衆生的生死苦,不想在這個世間利樂衆生。菩薩不這樣,菩薩們的心量廣大,慈悲心大,悲湣衆生,發願要在無量劫的修行過程中,廣度無量衆,然後成就佛果。

這樣的話,菩薩就不能捨棄五受隂不要而滅度自己,而是要生生世世保有五受隂,用這五隂自利利他。佛說菩薩不但要用五受隂,而且要善於利用五隂,要善用善持善修。羅漢們害怕五隂,認爲擁有五隂能給自己帶來苦受;菩薩們了知五隂的實質本如來藏,不再害怕五隂世間,因爲五隂是虛幻的,是如來藏所變幻出來的,只要自己不對五隂生起顛倒想,不執著五受隂,就不會有苦受。

佛又講解菩薩如何觀察五受隂苦空無常無我,而又不厭離五受隂。佛用比喻來說明菩薩應該有智慧,不應該厭棄五隂身,譬如一個有智慧的人,販賣毒物,包裝好它,而自己不食這個毒物。又譬如有人供養火神,供了火以後,雖然恭敬贊歎,然不用手去觸火,免得被火燒著,生起苦惱。菩薩也如是,雖然心向涅槃,順於涅槃,然不証取涅槃,不入涅槃。因爲一旦入了涅槃,再也不能有五受隂來修學佛法,廣利衆生,成就佛道了,這樣就退失了菩提,損失大矣!菩薩們雖然不証取涅槃,但心無煩惱,不被世間煩惱所染污,這樣的菩薩是最值得敬重的。

佛說偈贊諸大菩薩。首先菩薩有大智慧,有般若無生忍智和方廣唯識的無生法忍智;其次菩薩有無畏,不畏懼生死,在三界生死長河中廣度無量衆;再其次菩薩有慧眼法眼,智慧清淨。這樣的菩薩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薩,具無生法忍慧,入諸佛家,是佛親兒子,能替佛分擔家業,有度衆生的方便善巧和勝妙的智慧,其廣大名聲超越於聲聞緣覺二乘人。

這樣的菩薩如實了知五受隂的苦空無常無我性,了知七識妄心的生滅流轉性,知自我虛妄不實。雖然如此,不忍滅度,看見世間衆生長處生死,渴望解脫,爲衆生故,不証取涅槃,不處涅槃的無爲境界,因爲那樣無益於衆生。關於慢,佛說菩薩摩訶薩已經離卻各種慢,心地慈憫,常念衆生。常行世間,乞食過活,宣說能使衆生都受益的法教。

世尊四十九年講法,說了很多秘密語,衆生不懂其義,只以表面意思來理解和接受,所以很難做到依義不依語。有以下幾種是世尊秘密語,不被衆生所知。

(一)如來授記聲聞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所說。之所以這樣授記,是因爲聲聞人也有佛性,有成佛之性,故也能成佛。又因爲如來所授記的聲聞人,是密行菩薩或者是將來會轉入菩薩道修行的聲聞,暫時修聲聞解脫道,斷除煩惱,大乘善根成熟時就會修菩薩六度萬行,修般若唯識智慧,以此將來就會成就佛道。

(二)世尊多次告訴阿難患背痛,非如所說。佛湣衆生故如此說,非真實有病痛。因爲弟子們有病不肯用葯,障礙修道。佛帶頭用葯治病,弟子們見佛都用葯,有病時也就不生慚愧心,也用葯治療。

(三)佛說老邁衰敗,要用侍者,非如所說。佛永遠不老,永遠不衰弱,爲衆生故示現耳。

(四)如來與外道爭論,非如所說。佛已經沒有冤家對頭了,是故意示現,那麽弟子們遇見冤家對頭時,就說佛尚如此,何況我們,再遇到違緣時就不會很慚恥了。

(五)毒刺傷足,示現受果報,無有其事。佛早已沒有惡業果報了,爲湣愚癡衆生造作業行故,示現受果報。衆生見佛尚受果報,何況我們,於是就不敢造業了。

(六)提婆達多與佛作怨對,非如所說。提婆達多多世是佛的善知識,示現處處與佛作對,借以歌顯佛德。衆生見得佛的德行就會無比的恭敬,紛紛皈依三寶,隨佛修學。

(七)如來乞食空鉢而出,非如所說。佛的福德無量,可以不用飲食,即使飲食,自己可以變化,即使自己不變,也有十方世界無量衆生供養於佛。佛如此示現,那些乞不著飲食的薄福弟子,心裡與佛比較,就不會自卑,慚愧憂惱了。

(八)女人木盆置腹謗佛,非如所說。這個女人是示現,沒有其事。佛爲安慰後世弟子,故作示現。當弟子們受誹謗時,就會想到佛尚被謗,何況我們,於是心就不退於道了。

(九)佛三月食馬麥,非如所說。佛爲度五百匹馬故,示現如此。其中馬的頭目也以願力生到馬身中,方便度化五百匹馬,佛也輔佐去度化。所以衆生要與善知識結善緣,下惡道受報時,善知識會到惡道裡去度化,遇見一個善知識何其幸運。佛的福德即使吃任何東西,都是最上味,何況馬麥。佛三月當中食馬麥,不僅度化五百馬,也度化幾百比丘。所以我們學法要依如來的真實義,不依如來語的表義;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總共有四依四不依,要努力修學。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