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解悟与证悟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5-07-01 09:57:46 阅读: 0

第一章 意根亲证的原理(2)

二十、意根与解脱

把心结打开才能得解脱,心结就是心的结缚,包括意识心的结缚和意根的结缚,只打开意识的结缚还不能得解脱,还必须打开意根的结缚才能真正得解脱,因为意识是断断续续的,意根是连续不断直至未来世的,解脱不仅现世要解脱,最主要的是未来世的永久解脱,因此必须打开意根的结缚。

要想打开意根的结缚得解脱,就要断除意根的我见,断除意根对五蕴和三界世间的攀缘和执著,断除意根的我执,对五蕴和三界世间法都不执著不贪爱,爱尽得解脱,四果人才能做得到。

在无想定里,没有意识,可是外道却执著色身,所以色身不会灭,因为执身,把身体当作我,他就不能出离三界,因为没有断我见的缘故。意根只要对三界世间所有法一点也没有兴趣,断尽了贪爱,对五蕴十八界一点也不执取了,才能断尽我执,命终意根灭了,就入无余涅槃,出离三界得解脱了。

真解脱,是心解脱,意识和意根不再执著五蕴自己,不贪财色名食睡,不贪色声香味触,这样意根就把绳索从五蕴上解开,身心束缚就没有了,生死结打开了,生死之法再也束缚不了自心,心就是解脱的。五分解脱里,最后一个是解脱知见,正知见建立起来,邪见就消失,没有了邪见的束缚,知见就解脱了,这是智慧解脱境界。依此知见,就能出离生死苦海,而正知见最不容易建立,因为邪染太深了。学佛修行就是不断的打开心结的过程,心结打开,才能得解脱。

二十一、一切的修行结果都要落实到意根上,意根改变,一切都改变。因为意根(第七识)的妄动,导致六识心的不断起没,产生了六识心的生灭,观察此生灭,就能够发现六入处的六识,总是不断随着意根的作意而改变,这样就能找到断我见的钥匙,并且降伏意根,断除意根的执著性,就能得解脱了。

在六入处,有六根,有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才有六识的出生,这里五阴十八界俱在,在此处观行,最直接,最关键,最究竟,最彻底,可以截断众流,斩断业识,也能究出万法之本源,跳出万丈深渊。意识常常在此处深思、深观,就能截断自我之生死流注,祂是我们修行的最得力的观行工具。

意识也是常常被意根所用的了别六尘的工具,因为意根自己没办法清楚的了别六尘,必须通过意识和前五识了别六尘,然后间接得到六尘的信息,再来作出抉择,因此意根是我之主,而六识是我之辅。意根把意识了别的功能作用当作是自己的功能来使用,内心里总是有我和我所,就会不断地支配六识来维护这个我,六识不得不信受奉行。

意根是指挥官,祂指到哪里,六识就打到哪里,没有违背命令的时候。修行是意识先转变,然后来说服意根,意根完全彻底转变以后,五识和八识就会随着都转变,这样就转八识成四智,圆满成就佛果。所以断除意根的我见和我执是非常重要的,降伏意根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擒贼先擒王是也。

二十二、意根实证叫作真知灼见

根据意识与意根的体性,我们应该知道,在参禅时,如果意识不努力用功,总想从他人那里打听出来密意,想轻易得到一个结论,意根没有参与参究,就不与结论相应,意根不了解不认可结论,那就是假明心,假开悟,最多就是解悟。真正参禅时,意根参与,意根明了,意根认可,那才是真正的明心开悟。我们了解了意识和意根体性的区别,这些道理就能懂得了。

所以有些事情,我们不要心存侥幸心理,想要不经过辛苦努力参究而轻易获得;如果轻易获得,意根不知不证,不可能有智慧出现。意根不参与的,意识单方面得知的道理,都是不踏实的,不真实,不究竟,不彻底的,都是假知,不是真知。

有个成语,叫作真知灼见,意根真知,才能有真正的智慧性的见解和认知。意根证得,就有真知灼见,意识单方面知,就是乾慧和干慧,智慧贫乏无力。证得,是亲自证得,谁亲自证得?当然是意根亲自证得,意识单方面的知,还不究竟,不是亲自证得。否则,证悟就不叫作亲证,叫证就行了,不用说亲证。整个证得的过程,意根一定要参与,意识思惟参究的内容意根都知,参究的结果也知,也相应和认可,才是亲证。

学好如来藏和意根的法义,可以走遍十方世界。因为一切法都是由意根和如来藏共同运作出来,共同创造出来的,所有法都含有如来藏和意根。这两个识的体性懂得了、证得了,诸佛讲法,我们就能听得懂。无论佛讲什么法,都涉及到如来藏和意根,没有超出如来藏和意根的法了。我们无论怎样修行,都是在意根上修证,修好意根,一切法都能成就,就能变化无量世界。

二十三、有一个搞化学的人,为一个化学结构,一直无法解构,天天陷入深思,有一天在梦里,出现了一个化学元素符号,非常清晰。第二天在添加了这个梦里提示的元素后,解构完成了。估计这个化学元素是意根从如来藏里翻腾出来的。这个例子说明,化学结构问题已经熏染了意根,动用了意根,意根也就天天思量这个问题,以至于睡着了也在思量着,不肯罢休。直到意根在梦里把这个问题解决,当然梦里意根也借助了意识的微弱的思惟分析作用。这说明只要意根有心思,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祂是不分白天黑夜的,甚至要搞出梦境,逼迫意识不休息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有一位心理学者说:如果我们总是在意识层面费心思,有些争议不休或存疑的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他说的观点很精辟,意识的思惟活动确实是太浮浅了,不能解决深层次和根本的问题,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实质问题。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佛法上证果和明心见性这样重大的问题,仅仅依靠意识绝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有意根参与,发挥意根深层次的力量,思心所作用充分发挥,才能攻克疑难和深奥的问题。所以很多问题,一旦意根用心思,就能攻克下来,并且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位心理学者还说:对于游泳,如果产生了怕下沉的恐惧,那么潜意识就会进一步加工这些负面信息。这些加工的“原料”越多,潜意识加工后的成品就越“合格”。这句话也同时在说明,意识观行五蕴虚妄,需要反复观行,把需要观行的资料,交给意根的越多,最终经过意根的加工(认可),观行的结果越合格。意根不仅通过意识思惟,还有自己的思量性,祂要自己认知,不仅仅依靠意识,祂认为意识不完全靠谱,还得自己亲自来证得。意识观行的数据量越大,观行的次数越频繁,观行的频率越高,效果越好,意根越容易加工作以判断抉择,最后还是以意根自己的思量为准绳,作出最后的结论,成为定论。意根的思量性非同一般。

这里涉及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问题,量变,是意识心的反反复复的思惟分析,越来越周全和细致,给出的数据和资料越来越多,同时意根就根据这些数据资料,进行自己的思量加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问题解决,这就是质变。

单独的意识所证,疑情不能解决,内心里意根还是觉得不够踏实,不敢真正承认其正确无误。因为这不属于意根实证的,所以之后就会出生疑问,怀疑自己所证,就有可能退失自己所证。而亲征的人,现量观察的人,别人怎么说也不会失去信心,因为意根证得了,就毫无疑问,不可动摇,意根就是有力量。

我们体会体会,如果对一件事心里有疑,仅仅靠意识粗浅的思惟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心里能有底吗?敢担当吗?确实不再疑了吗?肯定不是这样,浮浅的表面的思惟,即使是证据足,意根也不能首肯,心里还是疑,不落底不踏实。意根要想首肯,祂自己要亲自过目,亲自观察,亲自证明,亲自体验,自己必须参与其中,祂相信自己。意识的思惟分析,就是靠头脑想一想了事,属于情思意解,也许自己都觉得不靠谱,更何况意根这个他人。意识单独思惟出来的,没有确凿证据,疑情不能真正彻底解决。

二十四、意根的无我,一是不认意根为真实;二是不认五阴为真实、为自己;三是不认六识的功能为真实、为意根自己的功能;四是不认第八识的功能是意根自己的功能。

断人我执时,祂必须知道五阴十八界不是我,慢慢的祂就开始断对五阴十八界的执著,开始观察五阴这个功能也不是我,那个功能也不是我,五阴的所有功能都不是我。这样一点点地就能断除了意根对五阴的执著性,成为四果罗汉。意根在断除五阴的执著性以后,达到初步的无漏,祂的遍计所执性就消除一部分。四果阿罗汉以前,一直在降伏着意根对自我的执著性,从证得初果成为初果人的时候开始慢慢的一点一点的降伏,直到四果阿罗汉断尽我执。

初地菩萨开始一分分的断除法我执,要想断除法我执,就要获得无生法忍智慧,在一切法上,都证得无我性,证得一切法都没有自主性,都是第八识所幻化出来的。观察出一切法确实都没有一个我存在,都不是我。意根就认可这一切法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拥有的,这样一点点地祂才能断除对一切法的执取性。意根达到彻底无我,一切法都不执著,内心空空净净,才能成佛。

二十五、所有的财富都存在第八识电脑里,意根不工作,财富不显现。意根要取财富,要三界世间法,要成佛,第八识就把一切财富运输出来,供给意根受用,而意根要通过六识和五阴身来受用,祂把五阴身和六识当作自己、当作自己所用的工具,就像身体上的手脚为身体所用一样。一切法都为意根所用,第八识不用,是意根执著一切法,需要一切法。意根就是最大的一个我,让祂不把自己当作我,不把五阴身和六识当作我和我的,不把一切法当作我和我的,那就万事大吉,我执法执断尽,成佛有余。

二十六、顿悟,一方面是意根顿时而证悟,然后告知意识,不是意识一点一点思惟出来的;另一方面是意识不断的参究,一点一点思惟,把结果不断的渗入到意根,念念都入到意根心中,有个渐进的过程,也有心理准备,最后意根确认,意识也就决定下来,然后欣喜若狂,喜极而泣。

如何才能使意根认可意识的想法呢?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深入细致的思考,意识才能有效的熏染意根,从而达到说服意根的效果。静下心来,才能让意根发挥功用;禅定现前,意根才能发挥功用,才能与意识一起观行参究。否则没有禅定,意根忙乱,意识也忙乱,不能细致思惟,不能熏染意根,传递给意根详细的情报和数据,意根就不能作以思量考究,不能参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用,也就不能明理,不能确认和实证意识思惟的内容。

实证之后,才能破除无明,改变一切法。现在都是意识心的解。如果意根不证,无论世间事,还是佛法事,任你感慨万千,感慨亿万,过后就不感慨了,该怎样还怎样。如果意根不证,就扭转不了身口意行,也就没有解脱的功德受用。

二十七、与初果相应的断我见的所有观行,没有证果的人都可以理解,很多人理解了以后就认为自己观行到了,认为是断我见了。所以一些人认为明白无我之理,就是断我见,就确认自己证果了。这样是太盲信自己了,弄个大妄语,后果很严重。每个人都很自信,结果却是盲信,完全是内心的我在作怪,是我心重的表现。

明白无我,是意识的理解,连解悟也不算,离意根的证悟还有很大的差距。众生就是这样的愚,不好度化,说实话不听,高举着他才高兴。有的人,你说他是八果,就高兴极了,说实话,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听。有的人贪嗔痴样样都很严重,比凡夫还重,却说自己是二果了。众生都喜欢自高自大,没有办法。

其他的任何法也需要意根证得,不是意识理解理解就算的。各种观行的成就,就是证得,里面都有意根的参与,是意根的证。内心深处真正的懂,深有感触,就是某种程度的证得,真正认请了事情的真相,促使身心状态产生变化,就是意根的某种程度的证。既然叫作某种程度的证,就不一定是完全彻底的证,所以证也分程度和层次的不同。灭掉意根就不能成佛,而破除意根的无明,才能转识成智,意根永远不要灭,才有五蕴,保有五蕴才能成佛。

二十八、唯识的修证,意根是核心。因为如来藏用不着任何人指点,不用改变,只能用心于意根,改变了意根,就改变了一个人,从凡夫到果地佛。也只有改变意根,才能改变一切法。

所有的无明都在意根里,破除意根的无明,就成佛,改变意根就改变种子,种子改变就成佛。意识的无明都是从意根这里来,依意根才有意识和意识的无明,意识和意识的无明都容易断除,根本不是难事,难就难在了意根。所以意根的心所不能比意识少那么多,应该与意识的心所法差不多。禅定力和观察力都严重不足,就无法证得意根,更无法观察意根的心所法的运行,意根在任何一个法中的运行状态,就不知不证,于是就敢贸然否认意根的各种心行,非要说成是意识的心行。

意根如果不证法,就不能破除无明,破除意识的无明都没有用,不能改变什么。现在看来,在意识上做什么文章都没有用,一切法的修证必须触及到意根,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个思路搞清楚搞明白了,对于佛法的修证应该没有什么话好说了。

二十九、在静坐思惟观行佛法,感觉越来越有精力,逐渐摆脱了昏沉,这是好现象,说明止观双运有了成效。下座以后如果还能继续保持思惟观行,观行已经成功熏染了意根,意根开始精进用功。修行能熏染了意根,一定有禅定的功德。

一切修行只要与禅定和意根有关,就会有结果,就落实在根本上了。如果修行中没有禅定,也就不能与意根挂钩,没有熏到意根,没有落实在意根,就不能精进,七觉分就不能现前,也就不能证得佛法。

世出世间法的关键点都在意根上,因此除了意根,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切法的究竟、实质和根本就是如来藏和意根,讲意识讲别的就讲不到根子上,就像隔靴搔痒一样,不解决根本问题。修行就是要在意根上修,只修到意识很浮浅,不能出离欲界,不能脱离三恶道,就会一直在魔王的掌控之下。

禅定和意根之法,是魔王最忌讳和害怕之法,他唯恐学佛人有了禅定,出离欲界,唯恐学佛人修到意根,证得佛法,脱离他的掌控。因此他要千方百计的阻止学佛人修定,阻止学佛人证法。我们要想得解脱,不被欲界魔掌控,就要精进修出禅定,努力修行意根,早日证得菩提,走上解脱之道。

三十、意识灭掉以后,剩下的那个才是众生所认为的我,这个我是生死轮回的真正根源,具足了一切烦恼和无明。由于这个我,才有后世无量劫的生死苦报和苦受,才有后世的一切善恶业行,以及各种因缘果报。

这个我是什么样子,我就是什么样子,这个我没有无明,我就没有无明;这个我没有烦恼,我就没有烦恼。以无无明的我去投胎,我就是佛;以无烦恼的我去投胎,我就是阿罗汉,就是入地菩萨;以具足一切烦恼的我去投胎,我就是十足的凡夫;以善法居多的这个我去投胎,我就是善人;以恶法居多的我去轮回,我就是恶人。

这个我的原貌是什么样子,我就是什么样子,但愿这个我是没有各种烦恼的,这样也就省却了许多劫的辛苦修行,但愿这个我善多恶少,我也就善报多恶报少;我不希望这个我没有善法或者与善法不相应,我希望这个我具足一切善法。

我希望这个我没有我见,我希望这个我没有我执,我希望这个我没有我慢,我希望这个我没有贪嗔痴,我希望这个我不要自以为是,我希望这个我去除所有无明,我希望这个我具足一切善法,我希望这个我具足一切福德,我希望这个我智慧广大,我希望这个我彻底转识成智,我希望这个我具足慈悲喜舍,我希望这个我愿力广大,我希望这个我悲悯一切、不舍一个众生,我希望这个我彻底无我,我希望这个我具足无量德能,我希望这个我成为所有众生的依托。

总而言之,我愿这个我就是我所希望的那样,断除一切恶,具足一切善。因此学佛修行就是要在这个我上着力,让这个我得证一切法,改变一切法,在意识上着力都没有用。

三十一、意识思惟的内容属于什么法?是从哪里出生的?意识所思惟的法,从如来藏当中来,正是由意根所攀缘出来的,由意根引生,由意根所推动出来的。因此是意根先缘法,意识后缘法,这样的话,有可能是意根先证法,意识后证法。意识对法进行思惟以后,要刹那刹那传入意根,意根再起自己的思量,思量通达以后,就是证得。

意识思惟五阴具体如何虚妄,这个内容是如何出现的?意根想了解五阴如何虚妄,第八识随顺意根出生意识,意识思惟找证据,把一个个的证据找到向意根报告,交给意根审核,意识自己不能做最后的确定,必须由意根来确定。意根审核意识给出的证据,经过自己的推敲和思量考证,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五阴确实是虚妄无我的,没有疑问,确定无疑了,就是证得。意根把确定的信息再告知意识,意识心里也就落地,从而确信无疑。

意根得到报告,还需要如何运作?祂必须要起自己的思惟筹量和考证,然后才能拍板定局。也有一些时候,意识得不出一个结论,就把思惟没有通达的内容交给意根,由意根参究参研,得出一个最后结论,然后让意识知道。凡是意根亲自考量以后得出的结论,都是确信不疑,非常坚定的。

三十二、如来藏从来不做主宰,祂不会想着要去投胎,一定是由意根决定去投胎,如来藏才配合意根进入胎中。意根决定投胎时,完全是顺从意根的习气业力而投胎,或者顺应愿力而投胎,这时要看业力大还是愿力大。如果意根没有断我见,没有断除三缚结,其业力还是非常大的,免不了要去三恶道,多数都去鬼道,因为百分之百的人贪心都不轻,有贪心必去鬼道,鬼道的业了,再投生畜生道,畜生道的业缘结束,再回到人间做人。

所以断我见和明心见性,乃至于证得任何一种法都是意识与意根共同证得,意根不证,三恶道的生死结缚就会促使意根生到三恶道中,然后有三恶道的五阴身和六识被意根所用,这样的五阴身和六识与人的五阴身和六识区别很大,因为业力不同所致。关于投胎这件事,意识完全使不上力,投胎时意识灭了,不能给意根当参谋了,意根完全自己作主,就等于业力完全作主,那么意根不断我见不明心,怎么能解脱生死业呢?

三十三、入定怕自己消失,怕回不来,这都是意根害怕,因为意根把五阴身当作自己,执著五阴身的功能作用,才怕五阴自己消失不见了。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意识以理来说服意根不要执著自己的五阴身,五阴身并不真实。所以断我见需要意根断,断烦恼需要意根断,断无明需要意根断,一切烦恼都是意根,解脱就是解决意根的问题。

多少事例都说明这个问题,禅定力不足,智慧力不足,就认识不到这点。那个意根蠢笨蠢笨的,还宝重意识,是意根起火都不知道,却去救意识的火,家产都烧没了,还在外围转悠,众生就是这样无智慧。

三十四、现量的知是指什么

现量的知是直觉的呈现,法一出现立时即知,非常迅速,不由分别而知,也不用语言思惟表达之后才能知。比如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照见就是现量的知,如果只是用意识见五蕴皆空,那么就不是马上立时就知五蕴皆空,而是经过意识思惟分析一下,然后再知五蕴皆空,这就不是照见了。照见,这个词语,是当下现量呈现的意思,不用逻辑思惟分析整理,当下是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意根的知,是意根的证。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说:诸佛密意者,以言辞而不可测度。何以故?是法非思量、非思量分能解,即是唯佛与佛究尽法。意思是说,无上甚深的佛法,不是用意识心的觉观思惟可以测度出来的,因为佛法不是意识思量思量所能解得了的,那是只有佛与佛才能究竟明了的法。凡是真正知现量知的时候,都是没有语言,没有思惟,非常直观非常快速的就知了,没有中间过程。不经过一番寒彻骨,只是用意识肤浅粗糙的解一解,那是不能得到佛法的。所以佛法最后的证,一定是意根明了的证,是现量的知。

禅宗祖师经常说:要知即知,要会即会,思量个什么,思量即不中。过去禅师拷问弟子的智慧,看是否见道,都是不允许弟子再思量的,不允许弟子琢磨来琢磨去的。比如五祖拷问神秀和尚让做个见道的偈子,神秀和尚一天一夜来来回回的在房间里踱步思考也写不出来,五祖就知道他没有见道,只是修了个人天福报。如果禅师问弟子话,弟子稍微一犹豫,禅师就知道没有悟,于是就会一棒子打过去,一是惩治,二是点拨启发。一个人问问题,想要知道另一个人的态度,如果对方一犹豫再回答,就知道答话里有水分,不纯真了。所有经过意识思考过后再知的,就不是真知了。

现量的知,比如对面来一辆车开得飞快,向你冲过来,你立时就知道危险而躲避。这个知就是现量的知,没有语言思惟分析,没有觉观,这时意根立刻就知道是危险的,于是作主快速避开,没有拖泥带水,不用意识现思惟分析这是危险的,再传导给意根这个分析结果,这样肯定是来不及躲避的。当然意识只要接触这个现象,也是知道危险的,但比意根晚接触这个现象,晚知道一步,往往是想起来才后怕,才知道危险。

佛陀知众生无量劫前的事,知众生无量劫后的事,都是现量知,没有比对猜想和想入非非,也没有思惟分析推测推理,这些意识分别作用全都没有。所以任何人和事,骗不了佛陀,佛陀全部是现量知一切法。智慧越高深,现量程度越大,意识用的越少,反应越直接快速。

那么多人都拿意识为首重,实证佛法以意识分别分析为修证方法,看来确实是违背佛陀和祖师意,也违背现量,违背真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