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每日开示汇总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2-01-20 11:43:37 阅读: 827

第三章  小乘及唯识部分

一、时间与心不相应

时间是什么法?是类似于物质的实有法吗?时间不是物质色法,也不是心法,非色非心,是与心不相应的行法。时间为什么与心不相应呢?因为心变现出来的法,一定与心相应,三能变识和合变造出来的法与三能变识相应,生灭变异增减,随心所变。而时间这个假法不是三能变识变造出来的,是心法、色法和心所法和合显示出来的假法,因此不能随心所变,不能生不能灭,不能延长不能缩短,不能得不能失。时间不是如物质一样的实有法,物质色法是四大种子形成的,是实法,而时间不是由任何种子形成的,是由物质相对变化所显现出来的,因此是非实有法,是假法,犹如龟毛兔角,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

时间的作用是什么呢?时间没有实质的作用,假法不能拿来用。因为时间是假法,没有用处,因此也不能互相赠予和侵夺。有人会说:你占用了我的时间,你浪费了我的时间。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谁也没办法占用和浪费时间。比如说,我现在应该吃饭,你过来了,我不得不配你谈话,解决你的事情,于是饭就没有吃上。这其中涉及到时间吗?无论吃饭还是谈话,解决事情,里面都没有时间这个法,从头到尾都是人、事和物的运转,是人事物三者和合在一起运行,这个过程的长短就把时间显示出来了。

心法和色法的运行过程,显示过程的长短,叫作时间,物质变化过程的长短叫作时间。比如说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后,叫作满月,一个月是时间,其实是婴儿生长发育的其中一个过程,没有时间之说。婴儿生长发育一年、十年、一百年,一秒钟、一分钟、一个小时、一天,都是指婴儿生长过程,没有时间这个法,时间是被动显示出来的。有人说现在时间好像停止了,不动了,其实是心不动了,不分别了,没有时间之说,说时间动与不动都是戏论,就像谈论龟毛兔角如何如何,都是戏论。

我们看时间,是看钟表,钟表上秒针、分针和时针组合起来,显示出时间,没有这些指针就没有时间,有这些指针也同样没有时间。时间最根本的是依天空中的太阳运行的位置来显示,没有太阳就没有时间,有太阳同样也没有时间。太阳从地平面生起的时候,人类定义这个状态为一天的早晨,同时温度比较低,就定义朝阳生起这个状态叫作早晨;太阳升到头顶上空,人类定义为一天的中午时间;太阳落下来到地平面以下的状态,人类定义为一天的晚上。这样太阳运行一周,人类定义为一天时间。再统计太阳运行周期的多少,分别定义为十天半个月,一月至十二月,一年两年等等。所有的长短时间都是依据物质色法才能显示出来,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法叫作时间。

如果有人求我办一些事,我就说没有时间,实际上谁也不拥有时间,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假名为没有时间。做任何事情,都是与心法和色法有关,而心法是识种子形成的生灭变异的法,也是不实有的,虽然比时间真实一些。物质色法都是四大种子形成的法,同样不是实有的,只不过比时间真实一点。心法色法都是虚妄的法,二者和合起来所显示的时间,更是虚妄的法。

如果有人希望自己活的时间长一些,不是把时间拉长了,而是让自己的色身五阴运行的流程拉长了,有的人活的时间短,不是把时间缩短了,而是五阴身运行的流程短,没有时间这个相和这个法。有些人喜欢制定时间表,其实不是时间表,不是时间上的安排,而是处理人事物的流程表,是人事物的安排流程。在生命里没有时间相了,心里能解脱多少束缚?从前因为有时间的观念,给自己多少的约束?增加多少执念?

譬如做一场梦,一场大梦,长长的梦,梦里活了一辈子,活了几劫时间,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颠沛流离,醒来之时,发现仅仅是一场梦而已,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什么人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也没有得到没有失去,自己安然无恙。梦里没有人事物,也没有时间,全部是虚幻的,醒过来就从梦里解脱出来了。同理,一切众生都在生死大梦里流离失所,困苦不堪,这个生死大梦与晚上做的梦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真实的人事物,没有时间和空间,什么都没有,虚幻的。醒过来时,就发现自己竟然无得无失,无挂无碍,了然无事,这时候就大解脱,究竟成佛了。从生死大梦中醒过来时,发现众生成佛只在刹那间,没有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跨度。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梦醒,所以不要再做梦了。

二、用唯识解释量子力学原理

量子力学描述:一个静止的粒子衰变,产生两个光子,分别相反方向跑极远距离,测量或者碰触其中一个光子,另一个光子就有相应的反应。这是为什么?

因为两个光子同源,来自同一个粒子。这个粒子是由一个如来藏的四大种子组成,四大种子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不管之间距离有多远。实际上两个光子之间的距离是虚空,虚空是空大组成的,空大本没有,空大没有距离,什么也没有,那么两个光子之间根本就没有距离之说。不管在世俗物理界相隔多远,本质上还是同属于一个粒子,同属于一个如来藏,有同样的功能作用。所以一个改变,另一个就会有同样的改变,同源故。

而整个世界的物质,是共业众生的四大和合组成的,当然互相之间都有密切的关联,可能会牵一发动千钧。这个密切,远远不如同一个粒子上的光子关的联密切。既然虚空空间没有其事,没有其法,那么还有时间吗?我们每个人其实再努力使一使劲,就空到家了。这个劲怎么就使不出来呢?什么时候能使出来呢?

三、菩萨的因明学叫作宗因喻,宗就是宗旨观点,因就是要阐述的理论,喻就是譬喻事例事实。宗因喻如何运用,举例而说。

有人说意根是六根之一,同五根一样是有色根。我们在如理如法的逻辑思惟之后,加以论证阐述,意根不是有色根,而是无色根。首先论证的题目也就是观点观念和宗旨就是:意根是无色根。宗旨提出来以后,要加以全面完整的论述阐述,提出论据论理,理念阐述清楚以后,再加以实例举证,用事实来说话。这样,理论论据紧扣宗旨,实例紧扣论证和理念,一环扣一环,严实合缝,没有空隙,说服力最强,即使有人反对,也说不出一二三,为反对而反对,为辩论而辩论,反对和辩论就无效。

当然如果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智慧力不足,论据就不足,就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所论述的内容就说明不了宗旨的正确性。如果思惟不严密,阐述不全面,就有缝隙和漏洞,没有说服力不足以说服人。如果所举的事例很牵强,不能辅助说明论据的正确合理性,论据的说服力也会大大的降低,不能折服人。逻辑思辩力,能体现出一个修行人的智慧层次,智慧越强大,思惟越慎密,思辩力越强大,越有说服力,度众生的能力越强。行菩萨道的人,遇到问题就应该深细思惟观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逻辑思惟观察力,当然前提要有很深的禅定,需要思惟的时候,就会摒弃一切干扰,全力以赴的深思。

四、瑜伽五十五卷:云何名为戒现观?谓圣所爱戒。于恶趣业、已得决定不作律仪故。

二解 瑜伽七十一卷三页云:问:戒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现观者;终不复能乃至故心断傍生命,不与而取,习欲邪行,知而妄语,饮米等酒诸放逸处。问:戒现观、何自性?答:圣所爱身语业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问:戒现观、当言作何业?答:戒现观、解脱恶趣众苦为业。又云:戒现观亦无量种。谓随远离十种不善性罪业道差别多种。又随相续,亦有多种。谓预流身、乃至阿罗汉身、独觉、菩萨、如来身等,无量差别。

三解 显扬十七卷三页云:问:戒现观、以何为体?答:以圣所爱身语等业为体。或彼俱行菩提分法为体。问:戒现观、有何相貎?答:若有成就戒现观者;乃至畜生、终不故害其命;及不与取行邪佚行,知而妄语,饮窣罗迷隶耶末陀放逸处酒。

四解 成唯识论九卷十一页云:三、戒现观。谓无漏戒。除破戒垢,令观增明,亦名现观。

五、大脑决定意识功能的强弱

梦里的独头意识和梦外的独头意识有什么区别?在睡眠当中,气血运行弱下来了,大脑当中的气血运行也就弱下来了,六识是依靠大脑胜义根出生和运行的,在梦里独头意识出生以后,由于胜义根的问题,意识心功能比较弱,意识在梦里了别的就不够清楚和细致,记忆的就不牢固。如果意根觉得梦境非常重要,对其刺激很大,印象就会深刻,就会让独头意识加深印象。醒过来以后,意识就能记忆犹新,很清楚的回忆出梦境。

由于外力原因,损伤了大脑,造成了昏迷,六识消失。醒过来以后,有的人就会失忆。这是因为大脑受损,阻碍意识功能作用的发挥,意识对于信息的整合功能紊乱或者变弱,导致回忆不出某段时间的人事。一旦给与大脑强刺激,意识有可能会恢复记忆,回忆出从前的人事。儿童和幼年时期的记忆不牢固,就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全,导致意识功能作用弱,记忆不牢固。老年人的意识普遍比年轻时候的意识功能弱,了别不细致,心思粗糙,就是所说的老糊涂。

气血运行不畅通,会损伤大脑,人会变得愚痴呆傻。所以六识是依他起性,是因缘所生法,是极其虚妄的,不可以依赖的,六识就不是我,也不是我所。在中阴身里,意识的功能作用更是微弱,因为中阴身是临时生起的,四大粗劣,远远比不上人身,严重阻碍意识的功能作用。所以在中阴身里,以意根的心行为主,意识无法有效的调控意根,意根的本性就决定了后世的趣向。所以意识证果,就是纸糊的果。

六、意识的地位

意识四五个月才出现,变造色身这事没有意识参与,即使意识出生了,也没有祂多少事。意识的地位顶多排个老三,很多重大的事情,都不必有意识参与。由此可见,如来藏和意根和合起来,能创造宇宙器世间和五阴世间,很了不得,不用意识出谋划策,不用意识提供任何建议。世间创造出来以后,意识才出来享受和受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