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楞嚴經奥義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2-04-24 08:59:37 閱讀: 378

第三章  第三卷段落釋義

第一節  六入虛妄

一、原文:複次阿難。雲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爲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釋:複次,阿難,六入爲什麽本來是如來藏微妙的真如性?阿難,就是你的眼睛瞪視視物所出現的活動相、勞動相、運行相,眼睛是眼根,勞相是行蘊,二者都是妙菩提運行和顯現出來的勞觸相。眼根借助於明和暗兩種虛妄的塵境,觸色塵,就在其中生出了眼的見性,見性吸收這些塵境,從而顯現出塵境,就叫作見性。這個見性離開明暗兩種虛妄的塵境,根本就沒有見的體。

佛陀一開始就講六入如何是本如來藏的妙真如性,那意思就是說六入全體都是如來藏出生的,是如來藏的功能屬性,那麽從六入當中就能發現如來藏的功能作用,証得如來藏。眼根與意根的活動相、勞觸相,就是妙真如性,出生的見性就是妙真如性,而且出生見性的明暗兩種緣也是妙真如性,衆生所見所接觸所運用的都是妙真如性,無一法不是妙真如性。

証得如來藏其實是不難的,到處都是如來藏的身影,祂都不躲藏,關鍵是衆生自己的業障如何,見性的因緣條件是否成熟,菩薩性是否具足,戒定慧是否具足,難就難在這裡了。

原文: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如是,阿難,你應當知道這個見性,不是從明暗二相出來的,也不是從眼根中生出來的,也不是從虛空中生出來的。爲什麽這樣說?見性如果是從光明中生出來的,黑暗來臨時見性就沒有了消失了,那就不能見到黑暗,也不知黑暗了。見性如果是從黑暗中生出來的,光明出現的時候,見性就會消失不見了,那就見不到光明了。

見性如果是從眼根中生出來的,一定沒有明暗相,這樣的見精本來就沒有自己的體性。如果見性是從虛空中生出來的,往前看是塵像,回來應該能見到眼根,可是卻不見眼根。又因爲虛空自己能見,和你的眼根又有什麽關係呢?因此你應當知道眼根入處是虛妄的,本來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性,而是如來藏性。

二、原文: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釋:阿難,譬如有人用兩手的手指緊緊的塞進兩個耳朵裡,由於耳根勞觸,頭中就會發出嗡嗡的聲響,耳根與手指觸耳朵的勞觸相,都是菩提心運行出來的虛妄相世俗相。耳根借助於動和靜兩種虛妄的塵境,在手指與耳根的勞觸中生發出聞性,聞性吸取這些動相和靜相,顯現出動靜相,就叫作聽聞性。這種聞性離開動靜二塵,畢竟沒有自己的體性,也就是說,沒有動靜就不會有聽聞性,離塵無識無聞。

原文: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

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如是,阿難,你應當知道這種聞性不是從動靜當中生出來的,不是從耳根中生出來的,也不是從虛空中生出來的。爲什麽這樣說呢?因爲聞性如果是從靜相出來的,當動相出現的時候,聞性就會消失不見了,那就不能聽聞到動相了。聞性如果是從動中出來的,當靜相出現的時候,聞性就會消失不見了,你就再也感覺不到靜相了。

聞性如果是從耳根中出來的,就會隨同耳根的屬性,既沒有動相也沒有靜相,就不會聽聞到任何動靜,這樣的聞性本來就沒有自體性。聞性如果是從虛空中出來的,虛空有聞性,那就不叫作虛空了;並且是虛空自己聽聞,和你的耳根有什麽關係?因此說,耳根聽聞性虛妄,本來就不是因緣性,也不是自然性,是如來藏性。

三、原文: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釋:阿難,譬如有人急急的抽搐自己的鼻子,抽搐時間長了,鼻子就會有勞觸相,在鼻子中就會感覺到一種涼涼的觸覺。因爲鼻子觸到冷相,就會知道鼻子是通的還是堵塞的,是空的還是實的。如是乃至於鼻根觸到所有的香臭氣,鼻子都知道有觸覺。而鼻根與這些勞觸相,都是菩提心所生發出來的勞觸相。由於虛通和堵塞了知虛妄的塵境,在其中生發出嗅聞性,嗅性吸取這些塵相,顯發出各種味塵,就叫作嗅聞性。這種嗅聞性,離開虛通和堵塞二塵,畢竟沒有自己的體性。

原文: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雲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雲何發明。香臭等觸。

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阿難你應當知道,這種嗅聞性不是從虛通和堵塞中出來的,不是從鼻根中出來的,也不是從虛空中出來的。爲什麽這樣說呢?嗅聞性如果是從虛通中出來的,堵塞的時候嗅聞性就消失不見了,怎麽能知道鼻子堵塞呢?嗅聞性如果是從堵塞中出來的,虛通的時候嗅聞性就消失不見了,這樣怎麽能辨別和觸香臭氣呢?

嗅聞性如果是從鼻根中出來的,就會隨同鼻根的屬性,既沒有虛通也沒有堵塞的塵境,就不會知道虛通與堵塞,這樣的嗅聞性還有什麽自性呢?嗅聞性如果是從虛空中出來的,這個聞性自己應當去嗅你的鼻子,虛空自己有聞性,和你的鼻入有什麽關係呢?因此你應當知道嗅聞性是虛妄的,本來不是因緣性,也不是自然性,而是如來藏性。

四、原文: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釋:阿難譬如有人用舌頭舔舐自己的口腔,時間長了就會感覺疲勞,這個人如果有病了,舌頭就會感覺出苦味,沒有病的人就會感覺有微微的甜味。由甜苦兩種相,就顯示出舌根的作用。舌頭不動的時候,口中總是淡淡的。舌根和疲勞兩種塵相,都是菩提心所出生和顯發出來的勞觸相,由於甜苦和淡味兩種味塵,舌根在其中生發出知性,吸取這些甜苦淡等等塵相,就叫作知味性。這個知味性,離開甜苦和淡味二塵,畢竟沒有自己的體性。

原文: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雲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複雲何知。甜苦二相。

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如是,阿難,你應當知道能夠品嘗苦味、了知淡味的知性,不是從甜苦相中出來的,不是從淡味中出來的,也不是從舌根中出來的,更不是從虛空中出來的。爲什麽這樣說呢?這個知性如果是從甜苦味中出來的,淡味出現的時候,知性就會消失不見了,這樣怎麽能夠知道淡味呢?這個知性如果是從淡味中出來的,甜苦味出現的時候,知性就會消失不見了,那怎麽能夠知道甜苦味呢?

這個知性如果是從舌根出來的,隨順舌根的屬性一定沒有甜苦和淡兩種塵相,不知道甜苦相和淡味相,因此說這樣的知性本來沒有自己的體性。知性如果是從虛空中出來的,虛空自己有知味性,你口裡的舌頭就不知道了,而且是虛空自己知道味塵,與你的舌根有什麽關係呢?因此說,舌入是虛妄的,本來不是因緣性,也不是自然性,而是如來藏性。

五、原文: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釋:阿難,譬如有人用一隻冷手去觸另一隻熱手,如果冷勢大於熱勢,熱的手熏染到冷氣,就會變冷了;如果是熱的勢力大,冷手熏染到熱氣,就會變熱了。像這樣利用與覺知在一起的觸,顯發出離合的知性,由於兩手相觸時間長了,就造成了冷熱勢力的平衡。兼顧身根與勞觸二者,都是菩提心中所顯發出來的勞觸相,借助於離與合兩種虛妄的塵境,身根在其中生發出覺知性,吸取觸塵相,叫作知覺性。能知能覺的身根離開離合與順從違背這兩種塵境,畢竟沒有自體性。

原文: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雲何覺離。違順二相。亦複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阿難,你應當知道這個知覺性,不是從離與合的相上出來,不是因爲隨順和違背而有,不是從身根中出來,也不是從虛空中出來的。爲什麽這樣說呢?觸覺如果是從身根與觸塵相合的時候出來的,當身根與觸塵離開時,觸覺就消失不見了,這樣怎麽能知道根塵分離了呢?如果觸覺是從根塵分開的時候出來的,當根塵合在一起時,觸覺就消失不見了,那怎麽能知道根塵合在一起了呢?

如果說觸覺是從順從和違背二相之一出來的,那就不會覺知到另外的相。觸覺如果是從身根出來的,隨順於身根的屬性,一定沒有離合相,也沒有順從違背相,就不會覺知到這些相,所以說你身體上的觸覺本來就沒有自體性。如果觸覺是從虛空中出來的,虛空自己有觸覺,和你身體的觸覺身入又有什麽關係呢?因此你應當知道,身入是虛妄的,既不是因緣性,也不是自然性,而是如來藏性。

六、原文: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爲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内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釋:阿難,譬如有人,疲勞倦怠了就會睡覺,睡好了就會醒過來。(意根)接觸到塵境就會生起(意識的)憶念,憶念不出來就叫作忘記。這就是意根所住的生住異滅的顛倒相。意根吸取這些塵相到自心中,一個塵相接著一個塵相,次序井然不亂,叫作意知根。意根與意根觸法塵的勞觸相,都是菩提所生發顯現出來的勞相。意根借助於生滅兩種虛妄的塵境,在與法塵相觸中生起意識的覺知性,意識吸取意根心内的法塵相,生出見性和聞性,心外追逐法塵,永遠不知道法塵來自於何處,悟不到諸法的本源,這就叫作覺知性。這個覺知性離開睡眠覺醒和生滅的兩種塵相,畢竟沒有自體性。

意根是六根中的一根,與法塵的勞觸相是行蘊,都是菩提所顯發出來的虛妄相。身體疲倦了,意根就會安排睡覺,意識滅去;休息好就醒過來,意識出現起覺知性。意根攀緣塵境,意識就會憶念,憶念不出來就是忘記了,叫作失憶。這種意識的覺知性是由於睡覺睡醒和生滅這兩種塵相出現的,睡著後意根不攬塵相時,意識滅去,意根攬塵相時,意識出現醒過來。其中意根是顛倒的,不斷的攀緣於塵相,當作真實,讓意識生生滅滅向外覺知一切法相,從不覺知這些法相的根源處,如果沒有睡著清醒與生滅這兩種虛妄的塵境,也就沒有意識的覺知性。向心外覔法是逆法流,心内尋覔順法流才能知道法源,從而悟道。

原文: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爲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釋:如是,阿難,你應當知道能覺知塵境的根,不是從睡覺睡醒中生出來的,也不是從生滅現象中生出來的,不是從意根心中生出來的,也不是從虛空中生出來的。爲什麽呢?這個覺知性如果是從清醒的時候生出來的,睡覺時覺知就消失不見了,那是誰知道睡覺呢?覺知性如果是從睡覺法塵中出來的,睡醒了就消失不見了,那是誰知道睡醒了呢?如果覺知性是在法生的時候出來的,那麽法滅了覺知性就消失不見了,那麽是誰能感覺法滅呢?覺知性如果是從法滅中出來的,法生的時候覺知性就會消失不見,那麽是誰知道法生呢?

原文: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體。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如果覺知性是從意根中生出來的,意根沒有睡著和睡醒兩種法塵,覺知性隨著意根的屬性,必然不知睡著和睡醒。睡著和睡醒是隨著身體的舒展靜息出現的,開是身體伸展活動,合是身體踡縮靜止,離開睡眠和睡醒,覺知性就如虛空中的花,根本不存在。覺知性如果是從虛空中出生的,當然是虛空自己有知,與意根的攝入法塵有什麽關係呢?因此應當知道,意根的入是虛妄的,根本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而是如來藏性。

七、萬法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萬法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世尊在楞嚴經中是否定了萬法産生的那兩種因緣性和自然性,那就只剩下一種,萬法就是如來藏性,是如來藏所出生幻化的,所以萬法都具有如來藏性,只能得出這個結論。不知道或者不承認有如來藏的外道們都說,一切法或者是由於各種因緣而生出來的,或者說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有的。而世尊卻說都是如來藏出生的,沒有如來藏,一切法都不成立。

世尊說五蘊、六根、六塵、六識、十二處、十八界,每一種法的來源處都是如來藏,不是各種因緣聚集的,不是天然就有的,是如來藏根據各種緣而産生的。世尊講得很透徹,把其它産生一切法的處所和來源,都否定和堵塞了,只有如來藏才能産生這一切法。世尊在楞嚴經裡的分析,就是教導衆生觀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虛妄的,都是後天出生的,都是生滅的,都是來自於如來藏。據此我們也能夠觀行斷我見,再找到如來藏的所在,了知祂所起的作用,就是明心証悟。所以楞嚴經足以讓我們証悟如來藏。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