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楞严经奥义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2-04-24 08:59:37 阅读: 3083

第三章  第三卷段落释义

第一节  六入虚妄

一、原文: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释:复次,阿难,六入为什么本来是如来藏微妙的真如性?阿难,就是你的眼睛瞪视视物所出现的活动相、劳动相、运行相,眼睛是眼根,劳相是行蕴,二者都是妙菩提运行和显现出来的劳触相。眼根借助于明和暗两种虚妄的尘境,触色尘,就在其中生出了眼的见性,见性吸收这些尘境,从而显现出尘境,就叫作见性。这个见性离开明暗两种虚妄的尘境,根本就没有见的体。

佛陀一开始就讲六入如何是本如来藏的妙真如性,那意思就是说六入全体都是如来藏出生的,是如来藏的功能属性,那么从六入当中就能发现如来藏的功能作用,证得如来藏。眼根与意根的活动相、劳触相,就是妙真如性,出生的见性就是妙真如性,而且出生见性的明暗两种缘也是妙真如性,众生所见所接触所运用的都是妙真如性,无一法不是妙真如性。

证得如来藏其实是不难的,到处都是如来藏的身影,祂都不躲藏,关键是众生自己的业障如何,见性的因缘条件是否成熟,菩萨性是否具足,戒定慧是否具足,难就难在这里了。

原文: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释:如是,阿难,你应当知道这个见性,不是从明暗二相出来的,也不是从眼根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虚空中生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见性如果是从光明中生出来的,黑暗来临时见性就没有了消失了,那就不能见到黑暗,也不知黑暗了。见性如果是从黑暗中生出来的,光明出现的时候,见性就会消失不见了,那就见不到光明了。

见性如果是从眼根中生出来的,一定没有明暗相,这样的见精本来就没有自己的体性。如果见性是从虚空中生出来的,往前看是尘像,回来应该能见到眼根,可是却不见眼根。又因为虚空自己能见,和你的眼根又有什么关系呢?因此你应当知道眼根入处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性,而是如来藏性。

二、原文: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释:阿难,譬如有人用两手的手指紧紧的塞进两个耳朵里,由于耳根劳触,头中就会发出嗡嗡的声响,耳根与手指触耳朵的劳触相,都是菩提心运行出来的虚妄相世俗相。耳根借助于动和静两种虚妄的尘境,在手指与耳根的劳触中生发出闻性,闻性吸取这些动相和静相,显现出动静相,就叫作听闻性。这种闻性离开动静二尘,毕竟没有自己的体性,也就是说,没有动静就不会有听闻性,离尘无识无闻。

原文: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释:如是,阿难,你应当知道这种闻性不是从动静当中生出来的,不是从耳根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虚空中生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闻性如果是从静相出来的,当动相出现的时候,闻性就会消失不见了,那就不能听闻到动相了。闻性如果是从动中出来的,当静相出现的时候,闻性就会消失不见了,你就再也感觉不到静相了。

闻性如果是从耳根中出来的,就会随同耳根的属性,既没有动相也没有静相,就不会听闻到任何动静,这样的闻性本来就没有自体性。闻性如果是从虚空中出来的,虚空有闻性,那就不叫作虚空了;并且是虚空自己听闻,和你的耳根有什么关系?因此说,耳根听闻性虚妄,本来就不是因缘性,也不是自然性,是如来藏性。

三、原文: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释:阿难,譬如有人急急的抽搐自己的鼻子,抽搐时间长了,鼻子就会有劳触相,在鼻子中就会感觉到一种凉凉的触觉。因为鼻子触到冷相,就会知道鼻子是通的还是堵塞的,是空的还是实的。如是乃至于鼻根触到所有的香臭气,鼻子都知道有触觉。而鼻根与这些劳触相,都是菩提心所生发出来的劳触相。由于虚通和堵塞了知虚妄的尘境,在其中生发出嗅闻性,嗅性吸取这些尘相,显发出各种味尘,就叫作嗅闻性。这种嗅闻性,离开虚通和堵塞二尘,毕竟没有自己的体性。

原文: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释:阿难你应当知道,这种嗅闻性不是从虚通和堵塞中出来的,不是从鼻根中出来的,也不是从虚空中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嗅闻性如果是从虚通中出来的,堵塞的时候嗅闻性就消失不见了,怎么能知道鼻子堵塞呢?嗅闻性如果是从堵塞中出来的,虚通的时候嗅闻性就消失不见了,这样怎么能辨别和触香臭气呢?

嗅闻性如果是从鼻根中出来的,就会随同鼻根的属性,既没有虚通也没有堵塞的尘境,就不会知道虚通与堵塞,这样的嗅闻性还有什么自性呢?嗅闻性如果是从虚空中出来的,这个闻性自己应当去嗅你的鼻子,虚空自己有闻性,和你的鼻入有什么关系呢?因此你应当知道嗅闻性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性,也不是自然性,而是如来藏性。

四、原文: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释:阿难譬如有人用舌头舔舐自己的口腔,时间长了就会感觉疲劳,这个人如果有病了,舌头就会感觉出苦味,没有病的人就会感觉有微微的甜味。由甜苦两种相,就显示出舌根的作用。舌头不动的时候,口中总是淡淡的。舌根和疲劳两种尘相,都是菩提心所出生和显发出来的劳触相,由于甜苦和淡味两种味尘,舌根在其中生发出知性,吸取这些甜苦淡等等尘相,就叫作知味性。这个知味性,离开甜苦和淡味二尘,毕竟没有自己的体性。

原文: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释:如是,阿难,你应当知道能够品尝苦味、了知淡味的知性,不是从甜苦相中出来的,不是从淡味中出来的,也不是从舌根中出来的,更不是从虚空中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知性如果是从甜苦味中出来的,淡味出现的时候,知性就会消失不见了,这样怎么能够知道淡味呢?这个知性如果是从淡味中出来的,甜苦味出现的时候,知性就会消失不见了,那怎么能够知道甜苦味呢?

这个知性如果是从舌根出来的,随顺舌根的属性一定没有甜苦和淡两种尘相,不知道甜苦相和淡味相,因此说这样的知性本来没有自己的体性。知性如果是从虚空中出来的,虚空自己有知味性,你口里的舌头就不知道了,而且是虚空自己知道味尘,与你的舌根有什么关系呢?因此说,舌入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性,也不是自然性,而是如来藏性。

五、原文: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释:阿难,譬如有人用一只冷手去触另一只热手,如果冷势大于热势,热的手熏染到冷气,就会变冷了;如果是热的势力大,冷手熏染到热气,就会变热了。像这样利用与觉知在一起的触,显发出离合的知性,由于两手相触时间长了,就造成了冷热势力的平衡。兼顾身根与劳触二者,都是菩提心中所显发出来的劳触相,借助于离与合两种虚妄的尘境,身根在其中生发出觉知性,吸取触尘相,叫作知觉性。能知能觉的身根离开离合与顺从违背这两种尘境,毕竟没有自体性。

原文: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释:阿难,你应当知道这个知觉性,不是从离与合的相上出来,不是因为随顺和违背而有,不是从身根中出来,也不是从虚空中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触觉如果是从身根与触尘相合的时候出来的,当身根与触尘离开时,触觉就消失不见了,这样怎么能知道根尘分离了呢?如果触觉是从根尘分开的时候出来的,当根尘合在一起时,触觉就消失不见了,那怎么能知道根尘合在一起了呢?

如果说触觉是从顺从和违背二相之一出来的,那就不会觉知到另外的相。触觉如果是从身根出来的,随顺于身根的属性,一定没有离合相,也没有顺从违背相,就不会觉知到这些相,所以说你身体上的触觉本来就没有自体性。如果触觉是从虚空中出来的,虚空自己有触觉,和你身体的触觉身入又有什么关系呢?因此你应当知道,身入是虚妄的,既不是因缘性,也不是自然性,而是如来藏性。

六、原文: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释:阿难,譬如有人,疲劳倦怠了就会睡觉,睡好了就会醒过来。(意根)接触到尘境就会生起(意识的)忆念,忆念不出来就叫作忘记。这就是意根所住的生住异灭的颠倒相。意根吸取这些尘相到自心中,一个尘相接着一个尘相,次序井然不乱,叫作意知根。意根与意根触法尘的劳触相,都是菩提所生发显现出来的劳相。意根借助于生灭两种虚妄的尘境,在与法尘相触中生起意识的觉知性,意识吸取意根心内的法尘相,生出见性和闻性,心外追逐法尘,永远不知道法尘来自于何处,悟不到诸法的本源,这就叫作觉知性。这个觉知性离开睡眠觉醒和生灭的两种尘相,毕竟没有自体性。

意根是六根中的一根,与法尘的劳触相是行蕴,都是菩提所显发出来的虚妄相。身体疲倦了,意根就会安排睡觉,意识灭去;休息好就醒过来,意识出现起觉知性。意根攀缘尘境,意识就会忆念,忆念不出来就是忘记了,叫作失忆。这种意识的觉知性是由于睡觉睡醒和生灭这两种尘相出现的,睡着后意根不揽尘相时,意识灭去,意根揽尘相时,意识出现醒过来。其中意根是颠倒的,不断的攀缘于尘相,当作真实,让意识生生灭灭向外觉知一切法相,从不觉知这些法相的根源处,如果没有睡着清醒与生灭这两种虚妄的尘境,也就没有意识的觉知性。向心外觅法是逆法流,心内寻觅顺法流才能知道法源,从而悟道。

原文: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

释:如是,阿难,你应当知道能觉知尘境的根,不是从睡觉睡醒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生灭现象中生出来的,不是从意根心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虚空中生出来的。为什么呢?这个觉知性如果是从清醒的时候生出来的,睡觉时觉知就消失不见了,那是谁知道睡觉呢?觉知性如果是从睡觉法尘中出来的,睡醒了就消失不见了,那是谁知道睡醒了呢?如果觉知性是在法生的时候出来的,那么法灭了觉知性就消失不见了,那么是谁能感觉法灭呢?觉知性如果是从法灭中出来的,法生的时候觉知性就会消失不见,那么是谁知道法生呢?

原文: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体。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释:如果觉知性是从意根中生出来的,意根没有睡着和睡醒两种法尘,觉知性随着意根的属性,必然不知睡着和睡醒。睡着和睡醒是随着身体的舒展静息出现的,开是身体伸展活动,合是身体蜷缩静止,离开睡眠和睡醒,觉知性就如虚空中的花,根本不存在。觉知性如果是从虚空中出生的,当然是虚空自己有知,与意根的摄入法尘有什么关系呢?因此应当知道,意根的入是虚妄的,根本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而是如来藏性。

七、万法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万法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世尊在楞严经中是否定了万法产生的那两种因缘性和自然性,那就只剩下一种,万法就是如来藏性,是如来藏所出生幻化的,所以万法都具有如来藏性,只能得出这个结论。不知道或者不承认有如来藏的外道们都说,一切法或者是由于各种因缘而生出来的,或者说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有的。而世尊却说都是如来藏出生的,没有如来藏,一切法都不成立。

世尊说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处、十八界,每一种法的来源处都是如来藏,不是各种因缘聚集的,不是天然就有的,是如来藏根据各种缘而产生的。世尊讲得很透彻,把其它产生一切法的处所和来源,都否定和堵塞了,只有如来藏才能产生这一切法。世尊在楞严经里的分析,就是教导众生观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虚妄的,都是后天出生的,都是生灭的,都是来自于如来藏。据此我们也能够观行断我见,再找到如来藏的所在,了知祂所起的作用,就是明心证悟。所以楞严经足以让我们证悟如来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