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解悟與証悟

作者:生如法師更新時間:2020年11月29日

第五章 三十七道品成就後才能証悟

一、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次第大略如下:由最初的五根中信根起修,五根增長以後就具足了五力,之後進入八正道中發起思惟修,修習七覺支,在念覺支中修習四念處觀,得善法味,起四正勤,最後結果經過勤苦修習得四神足之果樂,心得自在解脫。

三十七道品中每一品,不僅意識要精進修習,同時也要熏習意根,使得意根與意識共同修習,圓滿具足每一道品,最後成就四神足。意識用念力薰修意根,使得意根念力具足,念力成就。每一法最初由意識薰修引導,由意根具足,之後才能實証這一法。

意根証得身心不是實有的時候,才能得解脫,意識認爲身心不是實有,不能得解脫。認爲與証得之間距離,可遠可近,完全在當人的修持程度,沒有修持,其差距可能要很多劫。

二、小乘証果的關鍵是七覺分的修持,七覺分已經大略講過了,修行的過程也是四加行的過程,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個過程,就是在文字理論的基礎上,再進行内心加工的過程。在加工過程中,内心一定會逐漸起相應的變化,這是觀行法義逐漸與内心意根相應,意根逐漸領納領受的過程,當然首先是意識先領納領受,生起勝解,然後傳遞給意根,讓意根領納領受。意根領納領受之後,身心就會逐漸轉變,七覺分逐個出現,定覺分出現之後,才能有大智慧捨去五隂身心法相,進而証法,成爲世間第一的初果人。身心沒有變化,沒有轉變,七覺分沒有成就,不可能斷我見証果。

暖相,是在初步修學階段透過文字理論,自己親自思惟觀行之後,内心裡出現了暖相,就好像擦出火花一樣,心裡有些認同了所思惟的正確的理論,對所修之法有了初步的認知和興趣,還想繼續深入探討其中的内涵。

頂相,這個階段對於理論的認知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一定的高度,了解和理解了五隂身心的空和無我性,達到對五隂認知的頂點。這時還是處於意識的認知和勝解階段,還沒有完全讓意根認知和勝解,因此内心還有躁動,還不能完全認可和安住在五隂空無我的認知上,處於可進可退階段。

在這個階段,有的人内心就會有激烈的反抗,思想躁動不安,情緒有起落變化。有的人要苦惱萬分,也許會莫名其妙的煩躁和情緒低落。過了這個階段意根有些適應了,情緒就會恢複正常,進入下一個階段,不但意識安忍於空,意根也安忍下來。就會繼續深究探討,究竟爲什麽五隂是空的,不實的。

第三個階段是忍。忍,也就是安住,安住在空義上,忍可五隂的無常性,但還不是真正的証得。因爲証據還不充分,内心的考量還不足,無法真正確認此理,只是内心不躁動,比較安分了。也在努力尋找証據,努力現量觀察五隂身心的實質。這時身心的覺受越來越輕安,越來越歡喜,禪定越來越好,智慧越來越深細,越來越靈敏,空的念頭越來越堅固,但還不能住於捨,内心裡沒有捨覺分。

等到捨覺分成就時,捨去了内心當中的我的觀念思想,内心空空,五隂空無常的觀念已經牢固確立,証據已經充分,内心完全認同確認五隂空無我,第四個階段世第一法成就,斷除了我見,証得初果。

在觀行過程中,身心要不斷的起變化,爲什麽要起變化呢?因爲透過意識的勝解,意根逐步有了一定的了知,與從前的觀念相左,逐漸顛覆從前的認知,意根發現了新大陸,就會促使身心出現相應的變化和反應。所以斷我見,証得五隂無我,一定是意根証得的。

斷我見以後出現的覺明現象,身心出現的各種輕安喜悅的現象,是意根促成的,是意根在身心上的反應。意識無法使身心有反應,無法讓身心出現輕安和喜悅的覺受,所以斷我見一定是意根斷除了我見,不僅僅是意識斷我見,意識的我見當然早已經斷除了。

如果沒有輕安喜悅覺明現象的出現,也認爲五隂無我,這是意識斷我見,還沒有深入到意根的内心深處。意根最初認知到這個理時,會出現反抗煩躁的現象,有輕重的不同表現。前世根基比較好的人,觀行過五隂的人,就不會有這些煩躁的情緒,不會反抗,直接就有喜悅的心境出現。

什麽叫作實修?這就是實修,沒有這些階段和過程,不能說明真正斷我見了。真正斷我見之後,身心一定轉變,心行一定改變,聖性一定出現,内心一定是空的。怎麽還能有那麽嚴重的煩惱,怎麽還會有那麽多亂相出現呢?不可能的。内心空了,多餘的事情就不想造作了,與無爲有初步的相應了,哪裡會有那麽多的亂事發生,況且還能出現那麽多的惡行,根本不可能出現。

如果禪定不足,觀行真的很吃力,對法義的吸收和理解就不到位。有些深法和甚深法,那就更不能理解和信受了,因此就會生疑,疑見不斷,内心就不安穩。

三、小乘方面要斷我見,三十七道品必須要修完,七覺分要具足,八正道要具足。有喜覺分和倚覺分的現象出現,其次是定覺分要現前,這些都是與禪定不可分離的,都屬於禪定的前奏和後續,屬於禪定的範圍。

在思惟佛法的過程中,應該産生身心輕安,内心喜悅的現象,這是七覺分的修証内容之一,這表明佛法已經入到意根心中,得到意根一定程度的認可,但還不完全,也可以說爲四加行的暖相現前。

任何法的証得確實是都與意根有關,都與定有關,七覺分的修証就說明了這個事實,這樣意根與証悟修証的關係就有了佛經依據。定慧和意根須臾不可分離,意根証得才有真正的智慧,意根有禪定才能産生智慧,意識單獨的知解沒有大智慧,只是學人言語而已,名爲知解宗徒。有關意根在修証中的重要性,七覺分就是個很好的証據。八正道裡也講到了八個正,都是指修意根的,正主要指把意根的思想觀念正過來,讓其作主決定一切身口意行爲都爲正行,意根沒有改正過來,八正道就沒有成就。

受想行識都是空、無我的,那是誰在受想行識?能受想行識的是七識心,也都是空無我的。能觀察受想行識爲空的意識,是空無我的,知道觀察者是空的意識,是空無我的,了知一切法是空無我的六七識心,是空無我的。只要心中有知有念有思想的,都是空無我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的修行方法,就是把一切法都空掉,能空所空的法,都空掉,最後剩下一個實在空不掉的那個,就是自心如來藏,也不住於自心如來藏上,修行就到家了。

四、四聖諦、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這些内容,都是見道前後的修行過程,大小乘大同小異,修行過程相似相像。如果沒有這些過程的熏習,而突然出現一個果,成爲聖人,這個果很可疑,極其不可靠,果和結論都可以抄襲,所有的知見都可以背誦,只要多讀幾本書就可以背誦出來想象出來。

而這些過程任何人都抄襲不了,這是每個見道証果的人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每個人的過程因其前世根基不同,可能有一些差別。前世已經証果的人,今世這些過程也許很快就走過經歷過了,其他人則不行,都要一一實踐實証,各個關口都要過去,大乘果位也如此。這些過程都經歷了,其身心就能轉變,証果時就有解脫的功德受用。沒有經歷這些過程的人,其所得果,猶如空中花,只可訢賞,沒有實用價值,沒有解脫功德受用。

所謂的實修,就是大小乘的三十七道品的修行内容,離開這些具體又具體的修行内容,就不是實修,只有結論沒有過程的修行都不是實修,只學理論不是實修。理論可以學到幾地菩薩的理論,即使明白那些理,與實際証得還差一個無量劫兩個無量劫的時間,一二個無量劫以後的理論現在就學習,就以爲自己掌握了,就是聖人了,前邊的路都不需要走,實際的修行過程都不需要經歷和實踐,那這樣的修行就是夢幻泡影,只得空花,結個空果。

五、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也分爲内法塵和外法塵,修道諦中的八正道,也分爲内法和外法。八正道修完,小乘三十七道品修完,斷我見的條件才能滿足,之後才能証果。如果心行不符合八正道,那就心行不足以爲聖賢,不能証果。八正道中有正定,分爲意識的外定法和意根的内定法。所以意根一定與定相應,定完意根,才能有正智慧生起,才能斷我見,証初果。否則全部是假果朔料果,只能觀賞,沒有實用。

六、大念住經,就是佛教我們觀行方法的經,不會觀行的人,順著佛引領的思路在定中思惟,就是觀行,觀行到最後就會有一個決定心,有一個最後結論出來。如果這個結論符合佛所指給我們的事實和真理,就是証。

在正確的觀行過程中,心裡會産生諸多的變化,七覺分要一一現前,内心裡的暖相要出現,四加行前三者要出現,當最後証得無我、空的時候,就是世第一法,初果成就。這些現象,如果都沒有出現,就說自己斷我見,成爲初果了,那簡直是自欺欺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沒有如此觀行過,七覺分都沒有全部出現,忍位都沒有真正完成,不可能成爲最後一個世間第一的初果人。

佛法的修証有一定的嚴格標準,這些標準佛在經中都講了,三十七道品、七覺分、四加行,四念住等等,都是佛說的修行標準。只是衆生自己不懂,弘法者如果也不懂,那世間就會亂相紛呈,滿大街都是聖賢,卻烏菸瘴氣,世風日下。

七、佛在大念住經裡講五蓋的時候,說有内貪欲和外貪欲,内嗔恚和外嗔恚,内睡眠和外睡眠,内掉悔和外掉悔,内疑惑和外疑惑。内和外都分別指什麽?

心如果分内外,外心就是指衆生普遍能夠發現和觀察出來的心意識,内心是指衆生不容易發現和觀察出來的心意根。兩個識心一顯一隱,一明一暗,一深一淺,一容易改變,一堅固難改。修行就是先落實到淺層次的意識,再落實到深層次的意根,先初步轉變意識,最後究竟轉變意根。所以所有的煩惱無明,最初和明顯的是意識層面的,最後和隱秘深邃的是意根層面的。

從這部經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佛在講小乘法時,雖然沒有明說意根的法,但還是隱藏著講到了意根,隱藏著而說一切煩惱和無明都是意根的,斷煩惱是斷意根的煩惱,解脫是意根的解脫,一切法都落實到意根上,解決意根問題,就能解決一切法,最終究竟達到涅槃和解脫 。

八、佛在大念住經裡,講觀受的時候,講到内受和外受兩種受。外受是指容易觀察出來的意識心的受,特別是在六塵境界上的意識的受;内受是指隱藏比較深的不容易觀察到的意根的受。雖然極大多數人分不清意識和意根,但是内心深處的思想活動還是能夠感知觀察到的,只要心很細致。

佛講觀心的時候,觀察心要觀察内心和外心的貪嗔癡煩惱,觀察内心和外心的集中散亂、廣大狹小、有上和無上、有定和無定、解脫和不解脫,這說明内心意根有貪嗔癡煩惱,有定和不定,有解脫和不解脫。這是從小乘經典上証明了意根有這些心所法,雖然世尊沒有明說。因爲意根的法,大乘弟子都無法理解和証得,何況小乘弟子能深入正確理解意根的法,所以世尊不得不隱秘講意根的心所法。

疑惑煩惱,有内疑惑和外疑惑,斷疑就要究竟斷,一定是斷意根的疑惑。所以三縛結完全是指意根的結,斷除意根的疑惑才是斷三縛結。斷貪欲,斷意根的貪欲,心才能與色界天人相應,才能生到色界天;斷嗔恚,一定是斷除意根的嗔恚,才是三果人;斷愚癡,一定是斷意根的愚癡無明,才能出離三界。

小乘佛經最容易理解,可是又有什麽人能真正看懂小乘佛經呢?更何況大乘經典,又有什麽人能真正完全看得懂?証阿羅漢果,也不能完全信汝意,智慧不足,意不究竟,完全信之就容易出差錯。

九、大念住經中,世尊講五取蘊時,也講到色受想行識的内法和外法。内色是色身,外色是六塵,内受想行識是意根,外受想行識是意識。

世尊講七覺分時,也把七覺分分爲内七覺分和外七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倚(輕安)覺分、定覺分、捨覺分,都分爲意識的外覺分和意根的内覺分。沒有修成内七覺分的時候,不可能証得小乘果,不可能斷我見,更不要說明心見性了。三十七道品不修成就,大小乘果一個也不要談,身心輕安不成就,定就不成就,内心捨受不存在,就無法斷除我見,無法明心見性。這是佛法修証的硬指標,無論誰也越不過去。如果硬要說某某証果和明心了,那都是朔料果,看看就可以了,不能飽腹,沒有實有價值。

十、七覺分第一個是念覺分,内念覺分是意根的念,外念覺分是意識的念,意根沒有念覺分的時候,念覺分不成就,擇法覺分就不能現前。所以意根一定有念心所,小乘經典都隱含著講到意根的念心所了,何況大乘經典。只是衆生無明重,看不懂佛經,無法辨別罷了。

從世尊對七覺分的描述來看,意根有擇法覺分,有精進覺分(真精進),有喜覺分(意根不僅僅是捨受),有輕安覺分,有定覺分(與定相應),有捨覺分。之後心行符合八正道,才能具足小乘証果的條件,才能斷我見,証初果,否則都是假果朔料果。條件不具足,因緣不具足,強行引導,只能得個假果。

七覺分當中,有個擇法覺分,修到這個地步,就有辨別能力了。但是超越自己目前水平太多時,又沒有抉擇能力了,那就再接著修。擇法覺分是要不斷增進的,直到圓滿具足,能立即正確揀擇一切法而無疑。

目錄

回頂部